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节能技术论文

工程节能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3 15:15: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节能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程节能技术论文

第1篇

工程为某办公楼的施工项目,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以分成上部和下部两个部分构成,另外还有地下室结构。其中上部结构中主要有16层,地下室结构为3层,总共的占地面积为40万m2左右,建筑的总体高度为70m,建筑的外观造型存在着一定的美观性,而且,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业主都希望将绿色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中。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另外,从施工单位的角度上看,幕墙施工工程的使用性能相对较强,而且,所选择的节能技术也非常重要。不仅要促进节能的目的,还应该根据已有的建筑工程为重点,不断提升建筑的稳定性和节能性。

2高层建筑幕墙工程中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还是一个建筑强国。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自然令人欣喜,可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能耗,我国虽是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和节能技术的匮乏,同时也成为资源消耗的大国,我国现有建筑近500亿平方米,其中节能建筑还不到1%。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只有合理规范的使用幕墙,才能达到建筑优化的目的。

3主要节能技术的应用

3.1隔热保温节能技术

在本次建筑工程中,主要选择的是开缝式石材幕墙的结构,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对外墙进行保温,还可以提升石材接缝的质量。不仅如此,施工人员还应该加强对相应石材和墙体之间的距离,要在保证正常通风基础上解决墙体潮湿的问题。另外,加设保温隔热材料是整个施工工程的关键之所在,施工人员要尽量对隔热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同时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做好设计工作。在实际的安装和运用的过程中,隔热材料需要达到一定的施工标准。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很容易受到环境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材料受损的现象。在进行保温材料安装的工程中,石材之间的位置要进行紧密连接,要保证缝隙达到标准之后,在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工作。另外,还需要做好加固和防水措施的检查工作,减少墙体出现结露或者是潮湿的现象。

3.2自然通风技术在玻璃幕墙中的应用

施工人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对玻璃幕墙进行开启,这种做法主要是使得空气达到相对比较舒适和稳定的标准。因此,对建筑开窗来说,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介绍:首先,要保证通风方式的平衡性以及空气流速的稳定性。其次,在建筑的底层楼层当中,严谨设置方式不科学而导致的风速过快或者是过慢的现象出现,尽量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最后,建筑开窗过程中,如果开启程度相对较小,不仅可以保证风速的平稳,还可以提升室内空间的舒适程度。另外,还应该从现代社会的发展程度上来不断增加建筑的高效性。可见,将自然通风技术应用到建筑幕墙的施工工程中,是现代建筑工程的基本需求之所在。

3.3LED绿色照明技术

在对这一工程实施照明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以设计工作为重点,同时还应该以建筑自身的形态为基础,将各种照明技术进行表现,同时,还应该赋予建筑物比较强烈的现代化气息。另外,还应该以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作为支撑,将这种颜色进行高效转换。从这一点上看,很多传统的灯具不具备这一功能。而且LED灯体积较小,自重相对较轻,而且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进行大范围地推广和应用。经过缜密地计算可以看出,这种灯具在正常照明的过程中,会节能性会提升34.3%,如果运用不同形式的灯体,节能效果会更加明显。

3.4太阳能技术

在建筑顶部安装钢架,并将太阳能光电板牢牢固定在钢架上,最终实现了太阳能和建筑光电一体化,主要为夜间的景观照明提供充足的电力,以减少常规电力的损耗。通过太阳能光电板及太阳能电池完成对太阳能吸收、转化及存储,然后供给建筑照明或者其他需要,就是上文提到的太阳能和建筑光电一体化。在具体的应用环节,人们在布置太阳能电池组件时,通常以发电方阵的形式来布置,使其成为了一个整体屋顶建筑构件,发挥了传统建筑物中南坡屋顶的作用。如此一来,太阳能发电和建筑物实现了有机结合。

3.5智能控制系统

a.室内与幕墙连接在一起的电动遮阳帘。遮阳系统由专门计算机软件进行控制。百叶片部分,可以根据季节、时间以及朝向等因素展开阳光追踪调节,也可以根据阴影计算展开自动调整。可通过中控室对整个大厦的各个区域进行人工优先控制的相关设置;b.双层幕墙的上下电动通风口。冬季应置于关闭状态,以满足保温的要求。夏季应置于开启状态,以便于热空气的有效排除。

4结束语

第2篇

现如今,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二十一世纪关注的焦点。在建筑行业逐渐兴起的节能建筑工程,是发展时期的新目标也是努力的方向。正是因为节能建筑工程所带来的不菲的经济效益,深深地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在建筑中,电能是占有相当比重的一部分,在用电过程中必然会有能量的消耗,因此,节能也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使用新型的电气技术,可以从多方面改善建筑使用情况,比如能耗过高问题,供电传输中的损耗问题等等。电气技术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电气技术在节能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电气技术在节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涉及到了多个方面,只有在最开始的时候设计出合理的方案,确定好具体施工计划,才能更好地将电气技术应用于建筑中,充分发挥出电气技术的最大优势。

1)制定合理的规划一份合理的规划对于建筑施工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制定规划的时候,需要综合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尽可能考虑周全。设计图纸确定之后,后续的各个工序都要以此为标准,这也是保证工程能够达到质量要求的主要措施。节能最主要的是节约电能,因此供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对于一整栋建筑而言,供电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网络线路的排列方式、原材料的使用能耗等等问题,在满足供电要求的具体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更加合理的方案。供电系统会涉及到很多的能耗,因此设计的时候尽可能按照规定的标准来,这样能耗也会有一定的减小。现如今,由于建筑环境的多样性,在设计供电系统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区域负荷、外界安全、路途距离等具体因素。

2)节能材料和设备的选择设计方案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选择具体的节能材料和相应的设备。每一个不同的环节使用的材料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材料选择不合适,会对后期的建筑使用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单从短期来看,材料的选择不同,会影响工程的成本,以致对工程产生的整体经济效益也会有较大的影响。以建筑中使用的照明灯为例,现在很多的建筑中都是使用节能灯,以往的白炽灯逐渐退出了照明的舞台。就算都是使用节能灯,但是节能灯自身的质量有好有坏,不同质量的节能灯的节能效果也是会有差异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是尽可能选择质量较好的节能灯,这样节约的能源更多。

3)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在一般的建筑中,除了有正常的照明之外,如电梯、门窗、电脑、饮水等基础设施也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理地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在某一种程度上可以节约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智能控制系统主要利用温度、声音等感应,通常这些智能控制系统是设置在无人使用的区间,这样设置也是为了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资源的浪费。一旦有人进入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的区域,控制系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及时地判断,从而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现如今的智能控制系统都是借助了计算机技术,逐渐实现了智能化,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更多的资源,同时也方便了管理,安全也更有保障。如果出现电能超出负荷的情况,系统则会自动报警,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样的智能化设施大大降低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三、电气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电气技术在建筑中使用之后,产生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只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实施,才能进一步保障建筑完工后的质量。就电气技术而言,在节能建筑工程中应用不仅需要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更需要政府对它的支持。不断地开发与创新电气技术,会不断改善它的使用功能,从而更加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对建筑而言也是百益而无一害。至于政府的支持,也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在“十二五”规划以后,政府力求在各个方面都做到节能,这与节能建筑工程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因此政府支持电气技术的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对从事节能建筑工程设计与开发的企业可以进行适当的税收优惠,对于从事新型节能电气技术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做的好处可以逐步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从而逐步扩大电气技术的使用范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节能建筑工程除了自主开发之外,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也是十分关键的。将节能落到实处,绝对不只是单纯的提倡就够了,这时就需要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政府颁布相关的法令法规,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规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来,否则给予一定的惩罚。节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节能建筑工程的发展。

四、结语

第3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经济,现代化,生态建筑

 

1、知识经济推动建筑技术的变革

知识经济被定义成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亦即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知识的获取、信息的交流和创造性思维的迸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第一方面包括了平常所说的关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第二方面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第三方面指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也就是关于管理的知识和能力;总之包括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各方面现代化,其中更强调知识中的能力。我们今天就以建筑行业中的生态建筑为例来分析知识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冲击和震撼。

2、现代生态建筑的发展需要知识经济的支撑

当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随着生产力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导致大规模、大批量的建筑活动,也带来了建筑材料、结构、技术的突飞猛进。例如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10亿平方米,城镇建设投资每年高达数万亿元,规模巨大。但是,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耗用了大量土地, 直接消耗的能源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 ,用水约占城市用水的47% ,使用钢材约占全国用钢量的30% ,水泥约占25%。传统的建筑技术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此却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物种消亡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生态建筑发展观要求做到“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这实际上是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均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开始提倡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延续到最近深层次的“低碳建筑”,其特点均在于, 面对建设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势,怎样在城市建设中切实做到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和环境保护,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影响深远。同时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建筑节能概念并非不要消耗能源,而是需要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大幅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种把建筑耗能与自然生态、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是当前最具积极意义的节能概念,实际上也就是生态建筑观的重要内涵论文怎么写。

2.1、知识经济助推生态建筑效应之一———建筑节能技术开发

生态建筑系统工程需要依靠知识经济的支撑,生态建筑要想卓有成效地得以推进与普及,除了需要资金的倾注、政策导向的引导和必要的管理手段外,还呼唤将高科技技术不断渗透以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技术,这些新技术主要包括新型保温材料、遮阳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自然及机械通风技术、新型采暖空调设备、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等。许多生态建筑充分利用了这些新技术,并把他们合理地糅合在一起,做到了舒适和节能的高度统一。

以我国北方采暖地区城镇居民住宅建筑为例,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通过外墙和屋顶的传热的热损失达70 %~80 %,而通过门窗能耗约占20%~30% ,显然提高整个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减少采暖与空调能耗势在必行[[2]]。从我们20 世纪80 年代至今的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的研究结果来看,提高外墙热工性能的技术类型包括传统技术、现代技术和高技术三类。而传统的技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镇建筑高效节能标准的客观要求。以北方陕西地区而论,要达到我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部分) 的要求,其城镇居住建筑外墙的热阻限值须达1.00m2·K/ W。要实现这一节能技术目标,若采用传统的粘土实心砖墙,其厚度必需达到490mm 以上。其结果,不仅外墙的力学性能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且墙体耗材剧增,占用室内空间面积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国内外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的大量技术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一再证明,外墙的高技术复合化途径是建筑外墙节能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复合外墙是指外墙在材料与构造上,由承重结构部分和保温隔热部分经组合而成,能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各自特性,在达到节能建筑外墙热工指标的前提下,有效地减薄外墙的厚度,藉以节能节资。同在我国华北部地区,若采用复合外墙,仅需采用240mm 厚粘土实心砖墙,180~200mm 厚的钢筋混凝土墙,另加厚约20~40mm 厚的优质保温材料层,其总热阻值即可完全满足节能技术指标要求[[3]]。试想如果没有高效能、低成本、成熟配套的建筑节能技术,要全面推进生态建筑是极不现实的。毫无疑问,随着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状大,将不断带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全面进步。

2.2、知识经济助推生态建筑效应之二———生命周期成本实施

生命周期成本(LCC,Lifecycle Costing)原本来自于经济学,主要是指在产品经济有效使用期间所发生的与该产品有关的所有成本,包括开发、生产以及后勤支持。运用在建筑领域的定义是:“当存在若干个可以达到客户目标,且具有不同的初始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时,帮助客户对建筑工程的成本性能进行评估的一种工具”现代化,作为在建筑方案经济性能评价领域里的一种新的成本—价值评价体系,要求在评价建筑物的经济性能时,要考虑建筑物的全过程,也即从项目的构思、策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修建直至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关注建筑的生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的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的再循环利用。

生态建筑一般都具有初始投资较大而运行与维护费用较低的特点,以往房地产开发商总是把短期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对他们而言, 生态建筑、节能和环保往往只是一种促销手段。业主兼住户则不仅关心项目的初投资, 而且十分注重建筑物的环保、节能效果和运行、维护费用。显然, 后者应用生命周期成本法的积极性要比前者高得多。因此在项目初期即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进行经济性能评价,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经济性能, 有助于改变投资者的成本观,对生态建筑的评价和实施都十分有利[[4]]。比如,在现代生态建筑中,建筑设备在建筑物造价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在各种机电设备的设计、选型、采购和安装上进行分析,是比较客观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革命与技术革新,为建筑技术的全面创新适时地提供有力的扶助论文怎么写。

2.3、知识经济助推生态建筑效应之三———一体化设计方式

知识经济学体系中注重理论和应用两个层次的结合,主要是研究知识活动的经济问题及其经济规律。它把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看成一种经济现象,用经济学的方法来探讨科学、技术、信息、知识的活动过程及规律现代化,既研究知识活动的经济问题,又研究经济活动的知识作用问题,既分析知识活动的经济因素与经济后果,又考察经济活动的知识动因与知识效应。在一定意义上,其实是一种新的交叉边缘学科。

在建筑设计领域长期以来,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被分解为若干阶段:由建筑师提出建筑方案, 然后结构工程师和其他专业工程师分别完成结构设计和水、暖、电的系统设计。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广泛应用, 建筑设计领域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高, 以至于造成各专业之间的隔阂,对生态建筑的设计实施尤为不利。一体化设计是在现有的成本约束条件下进行绿色设计的整合化途径,它要求与项目有关的各类人员, 包括建筑师、土木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电气工程师, 甚至包括承包商和物业管理人员从一开始就介入设计过程,将专业间的隔阂降至最低,充分交换意见、共享信息, 从而增加采用“ 绿色” 方案的可能性, 同时可以减少因采用“ 绿色” 方案而造成的初投资的增加值。日本在这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川崎市一座大型写字楼的建设中, 新的成本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建筑师、业主和承包商共同组成生态委员会, 下设环境管理、资源循环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个分委员会, 完善的组织和激励措施保证了绿色建筑方案的实施, 使该建筑的能量消耗减少32%, 生命周期CO2排放量降低约38%。

3、结语

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节能新产品的开发研究、生命周期成本的实施以及一体化设计等措施有利于转变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克服传统的成本、价值体系的弊端, 促进生态建筑的发展。这些都离不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知识经济以生产过程更多的创新知识投入和产出、生产,在生态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开发出更多、更新、性能更优的技术产品,从而突破传统理念传统技术的禁锢,使我国建筑节能系统工程早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可以预测,21世纪在知识经济的强大冲击力对建筑节能及其技术体系的激发下,人们赖以生息的人居环境将更加舒适宜人,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必将步入协调、共生、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1. 马 宁 女 年龄:35岁(广州,510520)

工作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GuangDong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520,China)

最高学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经济师

2. 寿劲秋 男 年龄:35岁(广州,510640)

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 China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China )

最高学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职称:一级注册建筑师、工程师

参考文献:

[[1]]陈志生,知识经济概念的哲学辨析,学术论坛[J],2007(02):21-25.

[[2]]寿劲秋、马宁,浅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现代生态建筑,建筑科学[J],2009(12):34

[[3]]许志中,曹双梅,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发展前景探讨,工业建筑[J],2004 (4) :73-75.

[[4]]沙凯逊,成本与价值:绿色建筑的经济学思考,中国环境管理[J],2003(03):20-23

第4篇

【关键词】:节能住宅节能技术措施运用

【 abstract 】 :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at present already accounts for 30%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is the necessary product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With China's new energy sav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nergy-saving residential the significance of energy saving, analyzes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green energy-saving building materials content such as development and the relevant measures.

【 key words 】 : energy-saving residential use energy-saving techn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关于建筑物屋面的节能技术

这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中的保温性能,在这方面耗能的好处是既能减少空调的耗能量,是人的舒适感增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约造价的问题,下面就针对屋面结构来谈谈哪些措施可以帮助节能。

(一)架空板隔热技术。

这里所说的架空板隔热主要是在已经整理好的防水层面上进行架空板的工作,首先架设平板型的通风隔热层,这样还可以进行通风屋脊的设计,如果不想要被太阳直射,还可以进行通风口的建设,这样进行架设的隔热板就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比较简单,没有太多技术上的问题,在对屋顶的荷载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效果也非常好。

(二)进行绿化屋顶的种植。

现在我国很少有绿化屋顶的设计,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其实如果可以将绿化的创意进行到屋顶的应用当中,也是非常好的办法,这样不但可以实现城市绿化的目的,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的大量浪费,对于有害气体的排放也可以起到,抵制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一项新型的创意。

(三)进行倒置式的屋顶设计。

这种想法是不同于传统屋顶的建设的,主要是将传统屋顶设计上的保温层和防水层进行系统上的颠倒,也就是倒置工作,传统意义上的屋顶设计是将防水层放在保温层的上面,而这种设计理念是将保温层放置于防水层的上面,在这项工作中,要使用“憎水性”的这种保温材料,这样可以增加其导热系数,还有基于传统的设计理念,将防水层放置于保温层的上方,还容易减少防水层的寿命,加速了防水层的老化,更不利于能源的建设,所以说倒置式的屋顶设计也是非常利于节能的。

二外墙体节能施工技术

(一)普通墙体施工

外墙体的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砍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在空心砌块墙体中,旌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旌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

(二)墙体保温施工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粘结性差,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

三 外窗系统节能分析

窗系统包括窗框、玻璃、密封材料等。早期的住宅设计中,窗框、玻璃受材料的限制及一些施工遗憾,是建筑耗能的重点部位。此外,选用玻璃的种类,窗与墙体之间,玻璃与窗框之间的密封,窗的结构形式、形状、朝向等,都会影响建筑物的热损失。

(一)窗户类型对保温隔热的影响

传统单层窗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所以采用双层玻璃窗甚至多层玻璃窗,通过增加的玻璃及双窗间的空气层,降低外窗系统的导热系数,减少冬季的采暖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窗框选材对保温隔热的影响

窗框材料的选择,将影响外窗系统的传热与散热量。铝合金的导热系数最大,保温隔热性能差,易成为窗系统中的热桥;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容易吸水或吸潮变形,随着季节变化还易发生形变,塑料窗导热系数低,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其产品日趋成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窗框材料。

(三)玻璃构造及选材对保温隔热的影响

窗系统热工性能要提高,尤其是玻璃材料的改善,首先结合现代工艺,改善玻璃的热工性能,推广新兴产品应用。如能吸收大量红外线辐射而又保持良好可见光透过率的吸热玻璃;具有较高的热反射性,并保持良好透光性的热反射玻璃;由两层玻璃组成的有极好的隔热效果的中空玻璃。

四 绿色节能建材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因此,能源问题将成为本世纪的热门话题。

(一) 优化建筑设计

建筑造型及围护结构形式对建筑物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直接的影响包括建筑物与外环境的换热量、自然通风状况和自然采光水平等。而这三方面涉及的内容将构成 70%以上的建筑采暖通风空调能耗。不同的建筑设计形式会造成能耗的巨大差别。然而,建筑物是个复杂系统,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很难简单地确定建筑设计的优劣。这就需要利用动态热模拟技术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详细的模拟测试和比较。

(二)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和部件

开发新的建筑围护结构 部件,以更好地满足保温、隔热、透光、通风等各种需求,甚至可根据变化了外界条件随时改变其物理性能,达到维持室内良好的物理环境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这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基础技术和产品。主要涉及的产品有:外墙保温和隔热、屋顶保温和隔热、热物理性能优异的外窗和玻璃幕墙、智能外遮阳装置以及基于相变材料的蓄热型围护结构和基于高分子吸湿材料的调湿型饰面材料。

(三)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多种形式。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束语】

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节能已经逐步成为开发商品牌知名度的一部分。全面充分地考虑工程的各主要分部的节能要求,选择节能效果好、应采用全费用成本低的节能方案,并且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注意质量的控制、细部节点的把握,将成为我们在住宅工程建筑节能中的主要任务。节能型住宅是指在保证住宅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并且尽可能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要在设计实践中努力贯彻节能措施,积极探索研究节能技术。

【参考文献】

[1]王立雄.建筑节能[M].天津建工出版社,2004.5

[2]龙惟定.国内建筑合理用能的现状及展望[J].能源工程,2001.(2)l-6.

[3]隋艳娥居住建筑节能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

[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7

第5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设计;安全供电;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世界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及其不合理的浪费,能源的短缺越来越引起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其中,电力能源的耗费和电力设计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在追求智能楼宇、博物馆建筑、住宅楼和校园建筑的舒适、安逸、安全和人性化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节能设计,既要做到合理、达到用户使用需求,又要兼顾到节能设计。

一、电气工程设计原则

1、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

在做电气工程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适用性,就是要能为电气设备的运行提供必要的动力:为在建筑物内创造良好的人工环境提供必要的能源;应该满足用电设备对于负荷容量、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应能保证电气设备对于控制方式的要求,从而使电气设备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做到供电系统高效、灵活、稳定、易控、多样、便捷、畅通。其次考虑的是安全性,电气线路应有足够的绝缘距离、绝缘强度、负荷能力、热稳定与动稳定的裕度;确保供电、配电与用电设各的安全运行:有可靠的防雷装置:防雷击技术措施;在特殊功能的场合下还应有防静电、防浪涌的技术措施;按建筑物的重要性与火灾潜在危险程度设置相应必要的技术措施。在满足电气工程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

2、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电能的直接或间接损耗

在满足建筑物对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建设投资,最大限度的减少电能与各种资源的消耗。选用节能设备、均衡负荷、补偿无功、减少线路损耗、降低运行与维护费用,提高电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电能的间接或直接损耗。

3、合理调整负荷,选取合理的设计系数,提高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在满足建筑物对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计时尽可能提高电能质量、合理调整负荷、选取合理的设计系数、在特殊用电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节能措施,提高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节约电能。

二、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

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的技能设计时,主要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可靠的新技术和新思路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实际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实现,下文中分类简述之。

1、减少电能传输的损耗

电路线路上必然会存在电阻,因此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就会产生有功功率能耗,对于这样一种形式的能量损失,我们就需要根据其能耗的机理来进行设计处理,考虑到线路上的电流是不允许改变的,因此就只能够在线路的电阻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在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的状况下减小线路上的电阻,就能够有效的起到节能的作用。我们更进一步的来探讨,与线路电阻有关的是线路自身的电导、线路截面和线路的长度,相应的节能方式也就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一是选用电导率比较小的金属材质来作为线路的输电导线;二是尽可能的减少线路的长度,这一点可以通过线路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来实现;三是适当的增大导线截面的面积。

2、无功补偿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无功功率占有供配电设备的很大一部分容量,因此增大了线路的损耗,从而造成电网的电压下降,从而大幅度影响到电能质量和电网的经济运行。因此,为了实现无功就地平衡,减少损耗,可以选用恰当的无功补偿设备,这样也能够有效提高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具体而言,对无功补偿设备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在使用电容器补偿时,电容器容量的确定应该根据具体参数,如目标功率因数、配电电压的容量、负荷等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计算来确定;二是为了达到良好的补偿效果,应该采用集调节平滑、跟踪准确、适应面广等优点为一体的模糊投切方式,因为以前的补偿电容组中电容器的分担方式、投切开关的方式、按编码配置的方式、按比例分配的方式等,都不能达到现在我们想要的补偿效果;三是最好选择无功功率作为投切参数物理量,以有效防止投切振荡、无功倒送等情况的发生。此外,无功补偿装置最好就地安装,实行就地补偿,这样才能使线路上的无功传输减少,达到节能的目的。

3、使用有源滤波器

为了有效避免与电网联结电气设备的误动作,就必须消除谐波,而消除谐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有源滤波器。误动作主要是由于电气设备数量的增加,产生的谐波越来越多,又由于这些谐波电流在电网阻抗上产生的电压与基波电压重叠,就会引起电压的畸变,从而造成电气设备产生误动作。概括起来,有源滤波器主要以下特性:具有优异的动态性能;反应快;能使功率范围更宽大等,能使无功补偿达到更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采用有源滤波器对产生的谐波进行过滤,在电气设备误操作之前就能够将其阻止,使电气设备的运行更加有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4、选择电压等级

电压等级的合理配置同样能够起到较好的节能效果,一方面是处理好高压和低压配电的电压等级选择,另一方面就是在进行供电电压的确定时,需要综合性的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包括用电设备的性质、设计的前景规划、电网的发展计划以及供电回路的数量等。

5、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通过供配电系统的合理设计来实现节能无疑是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进行:一是尽可能的减少配电的级别,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二是要要结合实际的用电状况来对供配电的状况进行确定,尽可能的保证变压器处于负荷的中心位置,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供电半径,从而实现电力节能,并且,这样一种节能方式还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供电的质量。

6、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自然功率因数就是在没有配备无功补偿装置的供配电系统中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比值。用电设备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直流、电感和电容三大类,而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这三种性质的电器都会同时存在,这时候系统中就会因为感性和容性电器的存在而产生一部分无功功率,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系统自身超前的无功引入将其抵消掉。从这样一种状况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提高功率因数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在保证负荷有功功率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降低无功功率来实现线损降低的目的。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实现功率因数降低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采用功率因数较高的同步电动机,二是采用电容器来实现补偿。

7、照明节能

在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中,还可以通过照明节能来实现,具体来说同样是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直接利用高效光源,传统的白炽灯虽然简单便宜,但是其发光的效率比较低;另一种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光,这就需要对构筑物的门窗进行扩大,或者是对建筑物或者是构筑物选择一个较好的朝向。

结束语:

社会还在不断的发展,电气系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而对于电气自动化中的节能技术而占也正处于发展阶段。现在的节能技术能够达到节能的效果,而今后研究的节能技术将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现在要做好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则应该从导线的选择到最后安装的完成都应该做到最好,并且还要让节能技术在电气系统中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江,浅析220 kV变电电气自动化[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6)

[2]刘沫然,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分析[期刊论文]-科学时代(上半月)2010(4)

[3]邓超,浅谈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期刊论文]-新一代(下半月)2010(2)

第6篇

【关键词】大型博览建筑;绿色节能技术;环境

1项目概况

大型科技馆(以下简称“科技馆”)是位于某省的一座新的大型博览建筑。自成立以来,该项目一直致力于国内绿色建筑的三星级认证,并致力于建筑设计与绿色技术的高度融合。这栋建筑1楼以上4层,1楼以下1层。建筑高度约43.0m,建筑总面积约1.05×105m2。该建筑的主要功能是展览厅、电影院、办公室和停车场。项目建筑效果图如图1所示。

2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原则

2.1针对性原则

目前,在工业、建筑和交通3个传统的高能耗领域,建筑能耗所占的份额逐年增加。在政治层面,节能已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核心问题。在应用新的绿色节能技术时,必须尊重相关性原则。图1项目建筑效果图1)使用新的绿色节能技术需分析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大型博览建筑的建设过程必须更好地融入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才能保持彼此的和谐状态。因此,使用新的绿色节能技术决不能偏离这一方向,要对各项内容进行有效监控,使今后工作的发展不断增加。2)绿色节能新技术的实施必须符合有效制度的制定,绿色节能新技术方案的稳健性直接决定了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

2.2生态性原则

绿色节能技术下的建筑是指“能够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和材料),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并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就绿色能源的节能而言,其自身的生态类型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绿色节能技术的生态性,是指在建设、设计过程中尊重周围环境的环境规律,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法[1]。

2.3多元化原则

1)绿色节能新技术要随着内容与概念的更新而变化,随着相关行业科研成果的不断丰富,与绿色节能新技术相关的大型博览建筑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在这种情况下,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运行必须合理化,不同技术的服务领域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努力实现这一共同目标,以便为今后工作制度的进步做出突出贡献。2)绿色节能新技术必须随着技术与建筑范围而变化。3)实施绿色节能新技术要随着施工进程进行检查,及时调整方案,可提前做出估计,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观察,以便及时改进技术方向和技术缺陷。

2.4严格施工原则

严格执行绿色节能建筑规范是为项目节能创造良好条件的重要保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有效降低建设项目的能耗。

3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优势

3.1环保优势

在目前的施工阶段,主要污染包括:水污染、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因此,在绿色建筑背景下,必须重视粉尘和废水管理,科学地控制粉尘非常必要,同时,必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施工时间和进度,以保护环境免受严重的粉尘污染[2]。

3.2材料优势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材料是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节约使用建筑材料非常必要,通过使用能够节约材料的技术,可合理规划和使用建筑材料,并减少建筑项目的材料投资。在节约建筑材料的同时,需注意不应过度节约建筑材料,从而导致工程质量的恶化和废物工程的出现。既要节约材料,又要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合理使用和施工项目的高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具有高水平的技术,使其既能合理利用材料又不浪费,提高工程效率,使绿色节能技术充分发挥节约材料的效益。

4某大型博览建筑绿色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4.1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减少其传热来降低冬季的热量损失和夏季的冷损失,从而降低建筑的热量和冷却能耗。影响围护结构节能效果的主要结构是屋顶、外墙和窗户。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传热系数、窗平衡比、屋顶透明面积、遮阳等。为改善建筑物的渗透性和立面设计,建筑外立面采用金属幕墙与玻璃幕墙相结合的形式,玻璃幕墙各方向的墙体与立面的距离大于30mm,屋顶采用金属隔热材料,外墙增加保温材料厚度,选用150mm岩棉板,科技馆采用Low-E三玻璃双中空低透光玻璃,节能率可达到15%以上,见表1。

4.2门窗建筑设计

塑钢门窗的选择是节能门窗的首选,中空玻璃是节能玻璃的首选,因为中空玻璃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具有自身独特的隔热、隔音、美化建筑、减轻建筑重量等性能。与普通双层玻璃相比,中空玻璃具有优异的性能。与单层玻璃相比,它可以显著降低窗户的传热系数,通过温差产生的热量损失也比单层玻璃减少50%。

4.3墙体外保温节能技术

进行墙体施工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外墙外保温技术有效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能力。采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可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保温效果。外墙外保温技术,即在建筑外墙加设保温材料,达到节能的目的。外墙保温技术的节能设计是合理的,它不仅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还能有效保护建筑物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效减少建筑结构的“热桥”,增加建筑物的有效使用空间,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4.4水资源循环利用及节水措施

根据目前中国世博会建筑的高用水效率原则,应按照“扼杀优先”的原则,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器具,加强节水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提高博览建筑的用水效率,减少博览建筑水资源浪费,优化博览建筑节水管理,落实博览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境景观规划必须尊重完整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为节约用水和防止环境污染,可收集和利用雪、雨水资源,经过雨水收集系统处理后,全部用于补充景观。

4.5新能源技术应用

目前,在建筑供能系统中,应用较多且技术相对成熟的可再生能源主要为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其中,太阳能技术是新能源技术领域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绿色节能建筑技术之一。

4.6暖通空调系统优化应用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一般占建筑总能耗的60%以上。目前,较成熟可靠的技术为以下几方面:1)采用高效冷热源机组:提高冷热源机组能效比,有效节约制冷、供暖主机能耗,如采用高效率的磁悬浮机组。2)风机、水泵变频控制:空调风系统、水系统均采用变频技术,可根据客户需求负荷高效变频率调节,从而节约水泵及风机的能耗。3)采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可在组合式空调箱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内可设置冷凝热回收、热管等装置,利用排风预冷、预热新风,降低新风负荷,从而降低空调主机能耗。4)过渡季节可调新风:整个风系统可实现过渡季节新风运行或70%以上满负荷运行。5)冷却塔自由冷却:对于过渡期和冬季需要冷却的区域,冷却塔使用室外低温湿空气进行自由冷却,以降低主机的功耗。6)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应用:系统采用高温冷水机组,降低了冷水机组能耗,同时降低输配系统以及空调末端的能耗,湿度通过独立新风机组控制调节,从而提高了功能房间的舒适性。7)智慧节能运行控制系统:根据全年负荷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主机设备、水泵、冷却塔等设备高效运行性能曲线制定出一套运行控制策略以达到系统最低能耗。8)节能技术综合应用:根据博览建筑特点及地理气候条件的情况综合应用地源热泵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大温差+变工况(变出水温度+变水流量+变风量)+免费冷源等综合技术。

4.7资源合理利用

在建筑施工中,通过回收旧材料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例如,在拆除建筑物的情况下,某些木材制品、混凝土预制构件、钢材和保温材料可在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经过二次加工和改造后,在新建筑物中回收再利用[3]。

5结语

大型博览建筑的公众参与度高,合理使用绿色节能技术有助于树立绿色建筑典范,通过围护结构节能技术、门窗建筑设计、墙体外保温施工节能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及节水措施、新能源技术应用、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有效节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国民经济、生态环境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绿色节能技术只是基础工作,在后续工作中,还必须做好建筑物的运营和维护工作,并制定合理的节能策略,以实现建筑物整个使用寿命的节能,为同行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冰韵,唐澄宇,徐晓燕,等.大型博览建筑关键绿色节能技术探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20,34(4):88-91.

[2]常雅倩.展览建筑的自然采光节能技术策略研究:以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设计竞赛获奖方案为例[J].建筑节能(中英文),2021,49(7):66-68.

第7篇

关键词:既有建筑;节能技术;价值工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给人们敲响了能源危机的警钟,同时也让人们逐渐认识到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建筑节能,尤其是既有建筑节能,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全面开展既有建筑节能工作,有利于减少建筑能耗,节约能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转变城乡建设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实现我国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 既有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史

在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相继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节能主要是缘于“安全推动”,主要通过减少能源使用和保持能源稳定等手段确保各国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节能主要是缘于“环保推动”,主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减排CO2等手段保障全球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第三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主要是缘于“能源价值推动”的推动,表现为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建筑的功能保持建筑热量,用有限资源和最小能源代价获取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既满足人类对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又减少建筑耗能对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进而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节能技术、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和热回收、废热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三个方面。

(1)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和与其共生环境之间发生热交换的直接途径,是节能设计研究热点。例如,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能大大增加墙体保温隔热性能。

(2)门窗是耗能的最大部位,热损失率达40%。根据季节不同,合理选用双层玻璃中充填气体,节能效果大大提高。

(3)屋面也是建筑物传热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屋面保温隔热节能方面,国外主要大多采用坡屋顶,同时加强绿色屋面、双层屋面、植被屋面及植被的物种、生长特性的研究。

(4)HVAC系统节能措施。HVAC系统是供热、通风、空调、制冷系统的总称,其能耗在整个建筑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积极采用各种节能技术降低HVAC系统在整个建筑中的能耗也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3 既有建筑耗能的影响因素

建筑能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能耗是指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等方面的能耗,即民生能耗;广义的建筑能耗是指建筑寿命周期能耗,包括建材生产与建筑建造过程的能耗、建筑运行使用能耗及建筑报废拆除回收能耗。这里讨论的是广义的建筑能耗。

伴随着生产活动的进行,人类也在不断的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对建筑的全寿命期而言,建筑耗能涉及到建材的开采加工、建造前的建筑设计、建造及正常的运行维护和建筑拆除、垃圾回收等生产活动过程。建筑耗能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如下三类:

4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方法

4.1我国的既有建筑耗能分析

(1)既有建筑规模大

我国既有建筑规模十分巨大,在全面建筑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城镇化加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达平方米。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增长趋势,见图1。

图1 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增长趋势

(2)既有建筑耗能高

我国各建筑气候区既有建筑维护结构95%为传统的实心粘土砖;门窗普遍不密封保温,除严寒地区使用双层窗外,其它普遍使用单层窗。与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性能相差4-5倍,门窗气密性差3-6倍,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约为同等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6倍。此外,我国建筑采暖基本上以燃煤为主,对环境的影响比用油、天然气采暖的发达国家更加严重。国内外建筑护结构传热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国家建筑结构传热系数对比

按照现在我国每年住宅建筑发展规模,建筑能耗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能源生产增长的速度,建筑节能工作抓得越晚,不但材料生产耗能越多,而且耗能建筑也越来越多,国家对建筑耗能的负担越来越沉重,今后住房节能改造的任务也必然加重。

5 既有建筑节能技术的优化

5.1 建筑节能技术优化方法

如果将建筑耗能的影响因素看成一些状态参量,那么既有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就是指利用的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模拟、事宜的算法等,研究如何合理地确定单个或多个状态参量的值,或者在一切可行方案中选中最优方案的过程,达到预期目标。目前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优化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辅助优化设计,二是利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技术方案优化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三是通过改变系统中单个或多个变量的参数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

5.2基于价值工程的既有建筑节能技术优化

5.2.1价值工程及工作方法

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以谋求最低的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必要功能,对产品的功能成本进行有组织的系统分析的一种技术方法。

价值工程是一种系统化的应用技术,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分析,建立功能的货币价值模型,以最低的总费用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其数学模型可用公式(1)表示:

(1)

式中:

——研究目标的价值;

——第i组分的功能;

——第i组分的寿命周期成本为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交付使用,直到报废为止的全寿命期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之和,即;

——第i组分功能权重系数;由不同组分对住宅建筑节能的贡献大小决定;

——表示一个完整方案中组分数目。

价值和功能关系见图3。

图3 价值和功能关系

图3中,是产品运行成本费用,是产品的生产成本费用。随着,产品功能F的逐渐提升,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渐增加,而当产品功能F很低时,产品的运行费用是较高的,产品的功能越好,使用成本越低。倒置抛物面C为上述和二曲线的叠加最低点B反映了二种费用总和效应的最低点。图中阴影部分为不可取区域,即尽管生产成本低但由于运行成本高,产品功能低,其总和效益仍然不高。

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管理活动,运用价值工程的表述可通过对建筑功能和成本的比较,在建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中以最低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

6 总结

相对新建筑节能而言,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更为复杂,更强调节能技术的优化,对科学评价节能效益方法的需要更为迫切。既有建筑的节能是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领域和困难所在。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加大力度推行新建筑的严格节能标准的同时,深入开展既有建筑的节能技术优化和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1]华虹,陈孚江.国外建筑节能及节能技术新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李兆坚,江亿.我国广义建筑能耗状况的分析与思考.建筑学报

[3]黄春华,叶勇军.节能建筑外墙保温层厚度的经济性优化.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4]刘玲.价值工程(VE)与建筑节能.工业建筑

[5]陈顺治.推进建筑节能的政府行为与政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财经大学

第8篇

大连理工大学焊接技术研究所概况

大连理工大学焊接技术研究所是大连理工大学“材料连接技术”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先进连接技术及材料”的依托单位。研究所由5名教授、5名副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以及30余名研究生组成。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辽宁省“百千万”计划百层次人才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德国洪堡学者1名。主要从事高性能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轻合金以及高强钢的高效焊接和防护技术研究。

焊接研究所近五年先后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五”“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计划、省部委科研项目以及军工科研课题数十项。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同时解决国家重点工程与武器装备关键技术。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80余篇次被EI检索,50余篇次被SCI检索,论文被SCI引用150次;近三年受邀请作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15次,在我国新材料焊接技术应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已获授权11项,其中7项技术成果在船舶、石化、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经鉴定,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多项。

特色研究成果

大连理工大学焊接技术研究所立足于学科研究的发展前沿。既重视学科体系自身的发展,也重视面向社会企业技术问题的研究。近年来解决了我国轻合金及高强钢产业化战略发展所需求的关键焊接与防护技术:

1)低能耗激光电弧复合焊接集成技术

焊接技术研究所在发现低功率激光诱导增强电弧现象的基础上,开发出低能耗激光电弧复合高效焊接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实现镁合金、铝合金、船用钢等复杂焊接结构件的高效优质焊接。采用该技术焊接镁合金,使镁合金焊接结构件的动、静载荷由传统焊接技术的60%~70%提高到95%以上(与母材对比),突破了传统焊接技术的“瓶颈”。实现了镁合金焊接构件的实际产业化应用,该技术已经应用于镁合金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结构件的研制和生产开发,取代传统胶接和机械紧固的方式,显著节省原材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的应用突破了镁合金焊接技术的壁垒,镁合金焊接自行车已批量出口欧盟国家,成功抢占了国际市场,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鉴定。镁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属于国内外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针对系列船体结构用钢,包括典型的945、980、901、921船体结构钢。以及Q235等普通船用钢,研究所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用成套低能耗高效激光一电弧复合热源焊接装备,进行系列工艺(包括系列厚度、材质)试验。获得最佳的工艺参数数据库及焊接工艺流程,控制焊接变形,从而实现大尺寸船板结构件高效、高质、低成本的焊接,大大降低建造单位吨级船舶所用工时,显著提高造船效率。

本研究方向相继得到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五”“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美国际合作等项目的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权威焊接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30余篇。他引50余次。申请国家专利8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项,主要研究成果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的方式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其中部分产品已出口,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鉴于本研究方向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低能耗激光增强电弧高效焊接集成技术”获得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镁合金先进焊接技术

焊接研究所依据国家镁合金产业化战略发展需求,在国家“十五”“863”计划“镁合金先进焊接技术”、“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镁合金变形加工与焊接技术研究开发”以及“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镁合金防护与连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撑下,已开发出低能耗激光一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活性焊接技术以及激光胶接焊技术等系列先进焊接技术。采用该技术能够成功实现镁合金之间以及镁合金与铝合金、高强钢等异质材料之间焊接接头的优质、高效连接。镁合金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疲劳强度等动静载荷性能均达到镁合金母材的性能,达到了产业化应用的要求。镁合金焊接技术已经得到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成功实现技术转让,镁合金焊接结构件已批量生产,实现了产业化。

镁合金焊接材料是实现镁合金连接结构件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环节。焊接研究所在“十五”期间致力于高性能镁合金焊丝的研发,在镁合金焊丝成分设计及焊丝制备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获得0.8mm~5mm系列镁合金焊丝低成本、高效制备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目前镁合金焊丝制备技术已经实现技术转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镁合金在铸造、机械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目前镁合金铸件的补焊主要采用电弧焊工艺,普通电弧焊单道焊接熔深约为2mm,因此补焊时需要采用电弧气刨等方法开坡口、进行多道焊接,需要层间预热,工艺复杂,效率很低,并且容易造成氧化夹杂等,降低补焊件使用性能,制约了镁合金的应用。焊接技术研究所在发现镁合金活性焊接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活性补焊工艺,即利用活性剂增大熔深200%~300%的特点,对镁合金大型铸件进行活性补焊研究,将铸件中各种缺陷部位重熔以达到消除缺陷的目的,并且补焊工艺简便,该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优点。能够满足实际工程中大型镁合金铸件补焊的需求。

本方向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在《Metallurq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MaterialsTransactions》、《金属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20余篇。经鉴定“镁合金活性焊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2007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优质、高效镁合金焊接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获得2007年中国机械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产业化应用及国际合作交流

大连理工大学焊接技术研究所依托于大连理工大学创新产业园、国家级船舶制造工程中心,构建了完善的产、学、研发展体系,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其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镁合金系列先进焊接技术,已在北京、大连、营口等地进行产业化。目前已实现镁

合金自行车车架批量生产,焊接镁合金自行车已达到国际标准,并已批量出口欧盟;研制开发的摩托车镁合金结构件、混合动力车镁合金结构件,已通过试车实验,达到了产品的技术指标,并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焊接研究所与国际著名汽车公司开展了密切国际合作,正致力于复杂结构镁合金汽车焊接零部件的研发,已取得了突破进展。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连理工大学焊接技术研究所已经具备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研计划项目、企事业重大课题的能力,研究所全体研究人员将继往开来,以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焊接技术水平为使命,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湖南大学:配电网先进节能技术和系列装置

湖南大学海捷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及“配电网先进节能技术和系列装置”项目分别荣获第三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奖和优秀项目奖。另外,由湖南省成果与技术市场协会推荐的学校科技处张晓同志被评选为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