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5:16: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言课程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语文活动课程原则探索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文化知识吸收、消化、输出、运用、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并非是为了学习,最终是为了运用,为了创造。运用、创造是个体的事情。所以,活动课程强调研究“什么样活动最能促进人的发展”。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对外部的客观世界发生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发展、完善人自身。我想语文活动课程就应该致力于研究:什么样的语文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是主体的操作性的活动,什么样的/:请记住我站域名/活动是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2.时间空间的开放性原则
过去,一些学校大多将活动课程,移到课内,纳入课表,把学生的自愿变为强制,把主动变为被动,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活动课程管理难于超越学科课程管理模式,封闭有余,开放不足。
有学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语文活动课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学校、家庭、社区、大自然等,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这必然导致学习语文不以45分钟课堂为限制了。
语文活动课程时间的安排应据其具体内容安排时间,有的内容一节课,有的内容一星期,有的内容可能要一个月甚至更长。如1999年放寒假时,我布置学生收集优秀春联,开学后我们进行整理、交流、评比,教师进行对联知识讲解,指导学生进行对联创作。
空间上也是如此,有的要到工厂参观访问,有的要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要到大自然中观察发现,所以空间也是开放的之,活动课教学时空的设计应该注意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不同活动内容的特殊空间和环境应该延伸到适于在合适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展开活动,使其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教材的本土化原则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活动课程设计的出发点,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是获得经验的手段,这必然要求活动课程设计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本地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环境等与学生不着或多或少或紧密或松散的关系,这些都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
搞语文活动课程离不开地方上一些机关企业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学生的一些经验与本土联系更加紧密,教材本土化,可以和校本课程开发联系起来。
4.学科渗透原则
学科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与其他学科较好的渗透存在两个方面限制:①时间限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②教学内容、目标的限制。但是这些限制在活动课程中都不存在。语文活动课程更是如此,它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艺术等密切相关,在活动过程之中,学生只有将许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而这一点与我们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谋而合。因为学科渗透,有利于知识创新潜能的开发,学科的相互作用会使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发生激烈的碰撞,进而达到学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语文活动课程目标拟定
活动课程目标与学科课程目标不同。我们很难将一次活动课的目标明确界定在某一具体方面,不同学生有着自我体验到的不同收获,这些收获既有显性的,也有某些隐性的。根据活动内容,学生可以灵活选择或整合多种活动方式,并不断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因此,同一项活动,可能有多种结果,而且结果表达的方式也可能是多元的。针对这种情况,对语文活动课程,我提出这样两个总目标。
1.过程目标
所谓过程目标,就是指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意志,为完成活动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手段等。
2.期望目标
期望目标,就是教师在组织语文活动课时期望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方面所能达到的目标。
过程目标和期望目标的提出和建立,有利于教师摒弃传统的“以成败论英雄”的陈旧观念,更加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课的兴趣与信心。因为在每一次的语文活动中教师看到的都是学生的进步、过程目标的逐渐达成。
三、语文活动课程设计
1.创设情境。情境指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即活动所需要的氛围。情境可分自然情境和人为情境。例如,我曾组织学生参加南京梅花节这样一个语文活动,我就先为他们准备了这样一些材料:“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简介”、“梅花节活动内容”、“梅花山风貌”、“如何品赏梅花”、“梅香似海嘉宾来”、“梅花节花絮”、“梅花节活动日程”、“‘节展经济’梅当先”、“南京梅花溯源”等。学生阅读了这些材料,活
动的兴趣大大增强,为后面的活动准备了必要的知识,学生内心有了强烈的参与欲望,这首先就为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当学生实地参加活动时,便对自然的、现实的情境有了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活动非常成功。学生的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情境,都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感受性,使学生逐步达到活动的最佳状态。活动中应根据不同的活动任务精心选择自然情境和设计适宜的人为情境。
2.确定问题。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活动的主题,如“说梅唱梅抒心怀”;二是指活动所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如“由新词语出现看社会发展”。问题是促进活动过程不断深化的关键因素,只有情境而无问题的活动不成其为活动课程意义上的活动。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主动性,问题是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产生的,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教师的或教科书上的;二是开放性,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本身的限制条件少,因而结论一般不是惟一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学科课教学中的问题受限条件多,结论一般惟一,属结构型问题。如有的学生在看电视中发现许多广告很让人厌烦,一看就知道虚假成分较多,“喝了就是不感冒”,真有这第灵验,还要研制感冒药干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我适时引导,及时组织了“优秀广告语收集、欣赏与创作”的活动,因为问题是主动的、是开放的,所以效果非常好。
3.激励思考。活动课教学中思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思考是事实所暗含的,而不是它所呈现的,因而它具有创造性,活动课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学生乐于思考,并且在思考的同时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知识和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感到惊讶,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杜威甚至认为,儿童在学习中体验到的快乐,就是思维的创造性带来的快乐。第二,由于思考具有独创性,因而观念是不能传递的,“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对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观念,而是另一个人已知的事实”。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能只是培养从“未知”到“已知”的因循者,而应培养从“未知”到“知”的创造者。因此活动课教学不是给学生提供一些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产生观念,证实观念,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这样,教师不再是主宰者,而是作为一个学习者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无论教师或学生,愈少意识到自己在那里施教或受教就愈好。
4.动手操作。一般地说,操作就是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操作的过程是指在教师实际问题,操作的过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充分自主活动的过程。操作有动作操作和智力操作两种,活动课中的操作多是动作操作。在活动课结构中,惟有动作操作最能体现活动课的特点,因而它是活动课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具体操作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活动课中的操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况予以设计。如在“说梅唱梅抒心怀”活动中,操作方式就有采访、文艺创作、排练表演、调查研究、小论文写作等五种。
总的来说,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课程的目标应该符合这个总体目标,为培养信息时代的人才服务。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服从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它应该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特殊任务。
1.语文课程的目标观
民族性与多元化。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教育也逐步走向国际化。同样,语言生活和语言教育也趋向全球化、网络化和虚拟化。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审视语文教育目标,制定语文教育政策。一方面,民族语言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最有力的纽带,正确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及其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抵制外来语言和文化的霸权与殖民,是母语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全环化必然导致多元化。因此,就语文教育而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正确处理好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正确理解双语教学的意义以及准确把握其分寸就显得很有必要。但总的说来,应该加强民族语言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使自身有一个参照系,更好地向西方学习。
人文性与技术化。在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的操作技术成为语言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比纸和笔的操作更复杂,更具技术色彩。同时,多媒体和超媒体技术丰富了人类思想的表达手段,非文本的可视化媒体将与语言文字紧紧地融为一体。发展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追求高效率,因此,培养学生高效率的技术化语文能力,将成为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由于高效率的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化、标准化和统一化,因此,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又容易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当前,科技与人文的割裂正呼喊着科技与人文整合,这将使人们在追求语文能力技术化的同时,追求语文教育目标的人文性,包括对语言思维、语言道德和语言审美情趣的重视,对文学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的重新评估。
普及性与艺术化。普及性是指过去仅局限于一小部分人群、具有高不可攀的神圣地位的语文教育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成为大众化的目标。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写作、电子投稿与发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可以不受应试教育和语文教师的约束,人人都可以自由地、随时随地地发表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从而出现了大众化的“网络文学”,曾经神秘的“创作”成为一种普通的、大众的“写作”。在文学的发展上,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语言的话语权威发生了变化,公众话语早已成了明日黄花,个人性话语、私人写作渐渐盛行。至于艺术化,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便利的多媒体表达与文本表达融为一体,语文教育目标带上了更多的艺术色彩;二是由于键盘输入、扫描输入、摄像输入、摄影输入和语音输入等输入方式的不断丰富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章修改与编辑的方便性,传统的纸笔书写可能将逐渐让位,而隐退为一种少数人所专有的、纯粹的书法艺术形式。
生活化。信息技术为语文教育目标的生活化提供了条件。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能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社会,使语文教育目标更富有真实的交际价值,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用一体化。如多媒体的互动技术可以模拟演讲、报告、采编等应用语文的真实环境和活动,网络技术使写作具有真实的交际目的,这就为语文教育目标生活化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个性化。信息时代文化价值的多元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使语文课程目标不再整齐划一,而应该承认语文能力的个体差异,从“一纲多本”发展为“多纲多本”,从“教学大纲”发展为“学纲”,鼓励学生根据社会的发展、自己的需要和潜力确定语文学习目标的总体要求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这样就有助于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个性化,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语文能力的变化
电子化的读写能力。电子读写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语文形态,它与传统的读写一样,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电子读写能力包括多媒体阅读能力、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基于网络和资源库的检索式阅读能力,键盘输入、语音输入、扫描输入等多样化的输入能力,多媒体写作能力,超文本和超媒体写作能力,网上写作能力,电子投稿与发表的能力以及电子读写一体化的能力。这些能力除了必须具备传统文本读写的基本能力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的知识、技巧与策略。如多媒体的解读,各种字体、字型、字号和不同文本版式的处理,页尾、页脚、脚注和尾注的运用,网络导航的技能,网上交流工具的熟练使用,网络礼仪和网上交际规则的把握。此外,电子读写对传统的文本读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由于电子读写的便利性和极强的交互性,电子化的文本资源极大丰富,以及情景化的多媒体与文本的融合,使其所表达的观点往往比传统媒体更加多样、复杂乃至隐晦,这就对批判性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又如在网上阅读时,由于超文本的功能,读者的眼光变得更加挑剔,如果文章缺乏吸引力,读者就可以迅速转移阅读目标,点击其他的栏目;反之,如果读者发现了优秀的文章,便会通过BBS、E-mail等电子手段在Intemet上迅速传播,影响范围极为广泛。并且读者还可以利用网上的交互方式,打破与作者的鸿沟,与作者甚至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这些特点对网上的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作者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快速读写的能力。质量和速度是衡量语文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传统的语文学习注重语言的品味与揣摩,强调对语言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文章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全面把握,强调字斟句酌的写作和修改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特性的必然。在信息时代,它仍是一个重要的语文教育目标。但不限于此,由于信息时代网上信息的更加自由、开放、随机,人们所能接触的信息量剧增。在这些信息中,既有大量有价值的,也包含了许多价值不大甚至有负面影响的垃圾信息。因此,信息的快速捕捉能力、筛选能力和鉴别能力必将进一步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为了应对全球化浪潮带给人类的更加频繁的交往,在信息时代培养快速的写作能力也显得很有必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写作成为有真实目的和意义的交流工具,如果能提高网络写作的速度,那么其快捷与方便的特点就会使它的交际价值能与日常口语交际相媲美。又由于网络写作能整合传统写作本身的优点,因此,它在远程、长篇和深思熟虑的交流方面则将超过日常的口语交际。
实用性和研究性文章的写作能力。文字处理技术如WORD、WPS使写作快捷而简便,网络技术如E-mail、BBS使写作具有真实的交际目的。写作将像口语交际一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电子写作与传播,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思想、交流看法,而这有赖于实用性文章写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CD-ROM和网上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电子写作工具的便捷性,使研究性文章的写作不再局限于大学生、研究生和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也有条件参与到研究性的写作中来。他们能方便地利用电脑网络请教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并开展网上协作,能搜集、阅读大量的信息资源,并进行不断的重组、加工与再创造。
规范性的口语表达能力。随着人机对话技术的发展,人与电脑之间的口语交流、人与人之间通过电脑与网络的口语交流将日益频繁。无论如何,电脑还不是人脑,人与电脑的对话就要求口语的表达具有适当的规范性,并掌握人机交互的会话策略,使电脑能够理解。由于当前的人机对话研究主要基于书面语言,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口语表达的规范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出现向书面语靠扰的趋势,如词汇省略现象的减少,句子趋向于完整,口语能通过电脑显示出来,从而具有书面语的视觉特征,能够被修改、补充与保存。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内容
1.语文学习对象的变化
多媒体。传统语文学习的对象主要是语言文字,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图像、声音、视频的运用与文本一样便利,它们不再局限在少数人专有的艺术创作领域,而是与文本融为一体,成为表达思想的共同方式。从当前的多媒体作品来看,多媒体与文本的融合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过去语文课文中的插图或朗读时的背景音乐一样,对文本的理解起辅助作用;二是以多媒体的表达为主,文本起补充、说明性的辅助作用;三是像文本一样都是表达思想的主体,如果删除多媒体部分,思想的表达就不完整,文本也得不到顺畅的解读。因此,掌握多媒体作品的特征与格式,理解和灵活运用多种媒体的能力,如图像解读、音乐鉴赏、视频阅读、文字处理、多媒体创作、E-mail技巧、网上实时交流、电子投稿与发表、电子工具书的使用等,成为语文课程的一项新内容。这些内容与信息科技课程不完全相同,信息科技侧重对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技术的基本操作,属于基础性的技术课,语文课程则侧重利用信息科技表达思想内容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利用文本媒体与其他媒体一起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
网络语言。随着网上交流的日益频繁,语言文字在词汇、句式、语体和语用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日益增加的缩略语、大量出现的谐音词、界限逐渐淡化的各类语体,从而产生了“网络语言”,包括网上的口语、书面语甚至网上的方言。一些“网语”正从网上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成了语言生活的一部分。一旦“网语”约定俗成,就会引起社会语言的变化,从而引起语文学习对象的改变。
网络文学。电子写作的便利和网络语言的产生,催生了网络文学的兴起。网络文学是指首次以电子形式在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具有通俗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并且篇幅短小,多数在2000字以内,但数量众多。在内容上,主要表达自我的感受和心情,所以一些较成熟的作品深受年轻读者的青睐。由于计算机网络尚未得到全面的普及,也由于传统的印刷媒体根深蒂固,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仍由传统媒体出版发行,这样做虽然失去了网络文学的一些特点,但进一步扩大了影响。但不管怎样,经过“优胜劣汰”,网络文学都将与传统的文学作品一起,成为语文学习的对象。
主题词。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的写作要求概括与提炼主题词或关键词,以方便电脑的处理;获取信息的检索式阅读和快速阅读也要求输入主题词或关键词,以进行准确的查询。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虽然也重视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但都没有上升到信息检索的高度来进行,因此,信息时代的语文教育应该加强对主题词的教学。
2.语文课程内容选择范围的变化
语文学习领域的广阔性。网络技术的普及,网上的资源共享与交流,使人类的语言生活和语文的学习领域更加广阔。语文的外延不仅包括现实的生活领域,还包括网上虚拟生活中的语言活动,语文的外延等于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生活的外延之和。语文学习的材料和范例也因此更加多样并富有动态性,语文课程真正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或“全语文”课程,“大语文”教育也更容易得到实现和推广。
语文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语文学习领域的广阔性拓展了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这必然要求语文课程采取主动、开放的姿态,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各种主题、各种风格的语言学习材料。既可以选择贴近社会发展的社会历史作品,如时代主题、斗争、革命、爱国主义、群体意识,又可以选择讲人性,讲亲情、爱情、友情,讲平凡小事,讲普通生活与工作的文章;既可以选择革命文学,也可以选一些改良、保守、通俗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多元性。但在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甚至极度泛滥的背景下,更要注意语言学习范例的选择,一方面要积极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另一方面也要正确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
5.语文课程结构、载体和相关术语的变化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35-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十多年,在这期间,不少学者把焦点聚集在了课堂教学中,纷纷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本文试图对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做一番简要的综述。
一、新课改背景下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审视
结合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一些研究者关注到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弊端。《中国教育报》指出:“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但不少课堂仍是涛声依旧——教师为何踩不上点。”陆志平、辜伟节的《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1]提出先进的新课改理念没有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日常行为,致使现实的课堂仍然有探索过程中的机械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张玉彬的《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2]一书中指出传统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四大弊端: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在《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3]一书中,熊生贵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有:独白与传话的课堂教学形态;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无视学生的教学设计;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价。郑金洲在《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一书中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从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上下工夫,大力挖掘教师教的潜力,在‘灌的技术’上煞费苦心,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把生动多样的课堂教学囿于固定、单调的模式之中”[4]。在《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5]一文中,作者秦淑玲对语文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端做出了解释。
二、新课改背景下新型语文课堂的构建
在新课改新的理念和精神的倡导下,不少研究者提出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这里的新型包括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和谐的课堂、主体的课堂、常态的课堂、个性化的课堂、弹性的课堂、反思型的课堂等。尽管语文课堂之前的定语不胜枚举,但研究者们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选取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并对其进行简要地评述。
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6]中给出了有效教学的定义,即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严先元在《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7]一书中,从有效课堂教学蕴含的要求、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特征、操作的重点、实施的环节、实现的关键五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蒲元君在《创设情境是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8]一文中提出了情境教学,他所谓的情境既包括语文课堂中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又包括学生的生活情境,还包括语文课程教育的资源。论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朱建军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语文有效教学》[9]、赵奇一的《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世纪回眸——兼谈语文有效教学》[10]都是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在《关于语文有效教学的讨论》[11]一文中,作者管雪飞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明确语文课程性质是前提;彰显主体教学形态是关键;扎实文本语言训练是保证。刘建在《还原语文课堂的灵性和生动——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浅探》[12]一文中直接从课堂入手,指出审美的课堂、拓伸的课堂、品读的课堂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杨仕洪的《师生互动在语文有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3]提出从加强课堂人文性的角度出发,力图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有效教学的效果。葛艳华在《试论语文课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教学》[14]一文中,分析了新课程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特性,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催化演变、融合交互、内化生成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教学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15]一文中,作者洪竹名从语文教学模式入手,提出应树立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立学习者、问题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于婷的《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语文有效教学》[16]中,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的解读来探讨语文的有效教学。范升梅在《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17]中提出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从四个方面,即观念的转变、有效的预设、有效的实施、有效的反思,论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味的回归——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探讨》[18]一文中,作者张晓东提出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让课堂更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课堂中的“语文味”:读出语感、品出情感、赏出美感。《抓住三个必须,就是抓住语文有效教学的“根”》[19]张爱新从语文教材的角度探讨语文有效教学。
三、语文课堂教学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新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多年,但是要把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同时也正如张玉彬在《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一书中指出“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彻底的,不能说真正改变了学生生活和教师行为。[20]”所以语文课程的发展还要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众多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出未来的语文课堂教学会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未来的语文课堂不会再局限于固定的空间和特定的时间内,它会走向生活,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的观点。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鉴于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诸多关注,仅仅把语文学习局限于课堂内是万万不行的,所以让语文学习打破局限,走向生活是必要的。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不会再把语文学习的焦点聚集在教科书上,也不会让自己的视界局限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内,而是千方百计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语文学习资源。未来的语文课堂会是一个广大的生活化课堂。
(二)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是指在课堂中要把语文这门课程上活,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重知识轻能力、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交际性是语文的性质之一,而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课堂内师生简单的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去自悟、自得,并培养自己运用语言去吸收、交流和储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由这些即可看出未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倾向。
(三)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也要重视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材料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决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玉彬.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熊生贵.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5]秦淑玲.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教育创新,2008.
[6]崔允漷.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7).
[7]严先元.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8]蒲元君.创设情境是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J].教育期刊,2010,(9).
[9]朱建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语文有效教学[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8,(12).
[10]赵奇一.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世纪回眸——兼谈语文有效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10).
[11]管雪飞.关于语文有效教学的讨论[J].考试周刊,2010,(12).
[12]刘建.还原语文课堂的灵性和生动——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浅探[J].中学语文,2010,(30).
[13]杨仕洪.师生互动在语文有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教资料,2008,(14).
[14]葛艳华.试论语文课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下),2010,(12).
[15]洪竹名.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16]于婷.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语文有效教学[J].商情,2009,(5).
[17]范升梅.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J].基础教育论坛:教研版,2011,(9).
[18]张晓东.语文味的回归——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探讨[J].考试(教研版),2009,(6).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一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挑战,以期能够发掘影响本课程发展和学生学习的内外因,从而能找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途径,达到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的目的。
《英语语言学》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5) 规定的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在英语专业高年级中开设了《英语语言学》课程。然而长久以来,语言学课程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尽管教师及学生都认识到此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比较晦涩难懂,而教师又一般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学习的效果都不尽理想。但是也一直有学者或者教师对语言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做探究,并提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尝试性的解决途径,如潘之欣(2002),王扬(2004),白郁(2007),鞠玉梅(2007)等。然而在众多的著述中,除潘之欣(2002)做了调查问卷的实际研究以外,其他的鲜有基于调查或实验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一些内省式的探讨尝试。笔者自2003年起一直担任《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专任教师,在较长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对课程存在的问题也有一些个人的看法,于是笔者在自己教学的两个大学三年级的英语专业自然班中做了一项针对《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专项调查问卷研究,以期能够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对课程存在的问题,目前教学方法的不足,以及学生们的学习预期及学习困难做出全面的了解分析。
一、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64份,实际收回64份。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3道问题,其中1-21奇数问题采用的是选择题,分四个选项;2-22偶数问题是书面问答,分别对1-21奇数问题的选择做出书面的解释,如第1题“经过一年的学习,你认为本门课程_____”a. 非常有用 b. 有用 c. 没有什么用处 d. 说不清楚,当学生做出选择后,会在后面的第2题预留的空白处写出做出上述选择的依据。这种调查问卷的设计方式虽然没有完全按照Likert 五分法进行,但是创新之处在于能直观地获得学生做出某项选择的初衷,从而能最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诉求和认识做出判断。
由于涉及的问题以及分析较多,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其中一些较为关键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当被问及本门课程是否有用时(第1题),约有68%的学生(44人)选择了a. 非常有用和 b. 有用。约42%的学生对课程的态度是非常喜欢或者喜欢,选不喜欢的约占26%。约72%的学生对现在的教材(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第三版)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不满意者只占9%。约55%的学生对于目前的教学方法感到非常满意或者满意,不满意者占16%。对于任课教师是否胜任目前的课程,约98%的学生(63人)选择了非常胜任或者胜任。约有70%的学生对于设立语言学课程觉得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只有约17%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必要。对于课程目前的测试方法,约56%的学生选择接受,约33%的学生选择了不接受或者认为应改变测试方法。当被问及课程应该注重哪些方面时(本问题可多项选择),约45%的学生认为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约48%认为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约9%认为应注意新成果的介绍,约5%选择其他。约70%的学生认为课程的课堂教学非常好或者好,约20%选择一般,约3%选择非常一般。当被问及对课程的其他建议时,多数学生认为授课时应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尽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等。
通过上面对调查结果的简单分析,结合以前相关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困扰本课程的一些主要因素是:
(一)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本次调查中约26%的学生选择不喜欢本门课程,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潘之欣(2002)的调查结果一致。[1]而影响学生对课程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还是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这个结果与潘之欣(2002)也基本一致。[1]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授课时不仅仅要满足于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解释讲授,而且也要照顾到课堂气氛和讲授的深入浅出,只有让学生听的懂,听的有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对课程的认同感。
(二)课程的教学方法。本次调查中约16%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方法感到不满意,这与王扬[2]、白郁[3、]鞠玉梅[4]等所反映的一致。因此原来那种以课本为主,偏重知识讲授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目前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实际。不仅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而且还要充分调动声,光,电等各种手段,给课堂教学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
(三)测试方法。本次调查中约33%的学生对目前单纯书面考试的测试形式表示不接受或者希望改变测试方法,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元化的考察手段,从多方面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就。除了学期末的笔试以外,教师也不妨在平时多让学生做一些小组讨论,课堂陈述或者也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小的论文作业,内容尽量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并贴近日常语言的实际,这些活动的结果可以计入学生的平时分,这样的话既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
(四)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次调查中约48%的学生认为课程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多举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逐步引导学生培养用语言学课程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实例的能力。 语言学知识及理论其实都是对日常语言数据和语言现象的浓缩抽象而已,其实质上是来自于生活,现在我们应该要做的就是再把它们还原到生活中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还原其本质。这样不仅仅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四个因素以外,另外一个困扰语言学课程的困难就是课时设置的问题。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虽然都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语言学课程,但是一般都只开设一个学期,大约32课时,而课时数的不足也制约了教学。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做较大的取舍,只能选取那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给学生进行讲授,从而造成了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足,教学内容的破碎也制约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总体把握。有鉴于此,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从2007年开始,将《英语语言学》课程的课时数从32学时调整到64学时,即从原来只开设一个学期增至一个学年。这样的设置不仅仅是增加了课时数,使得教师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系统地讲授,而且时间跨度的增长也从另一个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从实行至今,教学实际效果以及学生实际学习的成效来看,这样的课时设置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对语言学课程的认知程度逐年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考取了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
二、结论及建议
针对其他相关研究以及调查问卷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知识水平的持续提高,对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方法,改变原来那种照本宣科,只注重书本基础知识讲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更新课程的测试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平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测试方法,利用小组讨论,课堂表达,小论文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考核。另外一方面,语言学教师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广泛涉猎相关资料文献,培养对语言的直觉。语言学中所有的理论其实都来自于日常生活的语言数据或者实例,只是抽象程度较高,因此表面上看来较为晦涩难懂。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深入浅出,诙谐活泼的语言和实例来还原语言学的本质,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效果,还能从侧面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多互动,相互了解,共同提高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3): 47-55.
[2]王扬.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初探[J].外语研究,2004,(5):57-60.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英语教师;成长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从英语教学的任务理念、目标、实施策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英语课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现代英语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
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现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线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提升,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成为新课改下高素质的中学英语教师职称论文。
二、高素质中学英语教师是时代的需求
英语课程标准是现代英语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反映了英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新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2]新课改的基础是教师,落实新课改精神的关键在于教师。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提高自身素质。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使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深入学习、理解英语课程标准,掌握现代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和目的要求,能促使教师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挑战,能促使其唤起提高教学技能、更新教学方法的紧迫感,帮助其产生提高新课改所需的教学技能的动力。
三、高素质中学英语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对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课程的实施有重大影响。面对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与新课改同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中学英语教师。
1.认清形势,积极转变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裁命运,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新的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首先是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是教育之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发点。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才能转变教法和指导学生掌握好的学法,并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培养。同时,英语教师更应该抓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这一契机,适应时展的要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顺应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跟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断学习各种先进事物,才能使用好新课程。
2.行为上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主动实施新型教学理念。中学英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学术平等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要着力渗透新课标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而尽到教育者的职责。
3.外塑形象,内修气质,提高自身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人们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识、思想、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得体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和穿着打扮是教师让学生尊敬的资本。[3]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拓展对新教材理解的视野,研讨各种不同的教学理论,而在不自觉中改变已有的内在认知,完成对自身知识结构的重建。
(1)终身学习,知识更新,提高教学技能。“流水不腐”。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自己,提升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只有教师以身作则,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量。标准流利的口语、活泼大方的仪态、横贯东西的知识面、多才多艺的专业技能,是现代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除了英语教学的理论专著之外,还应关注教育心理学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教育科研理论,教育科研成果,以及互联网的基本操作,课件制作,等等,都是当今教师要学习的内容。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凭借扎实的知识、过硬的专业基本功,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锤炼一套听、说、读、写的技能,准确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原则,并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容面对教学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习能让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与学生俱进。
(2)反思教学,学会合作与借鉴经验。教育是实践性智慧,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的反思,并把反思导向深入,最终实践教育教学的创新,提升育人的质量。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
因此,持续反思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反思教学实践,既能于教学实践中思考发现问题,又能想办法加以解决,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反思中不断进步。教师应该每天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分析并做好记录,要善于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闪光之处,更要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实践中的问题为反思的起点,正视自己英语教学的习惯和经验,利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使用,师生的互动,同事之间的相互听课、说课和研讨,评价自己和同事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教育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经常性地检测课堂教学情况。教师通过这样的反思,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今后教学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才能在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教学实践中超越教与学的局限,逐步走向专业成熟。
四、高素质中学英语教师成长的途径
1.加强对中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结合教学实践并落到实处。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是系统的,岗前与岗位培训相结合。时间上除寒暑假之外,也可以是周末或平时的短训班,内容包括新课改,中学英语课程、教材,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等。形式可以是研修、校际区际交流、赛课、学历层次提高等。
要让真正有水平的人帮助中学英语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培训者要投身于中学英语教学,通过担任部分的中学英语课程或深入基层课堂调研,结合教学实际,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过程,发现和理解英语教师的真实问题和需要。培训应重实践、少理论,注重向教师传授实际教学中常用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如英语口语训练;要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中学的英语教材,帮助教师掌握必要的英语学习策略和必要的英语方面的文体常识;使现有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更好地与教师课程实施相衔接。把新课改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出促进中学英语教师自身及整体发展的作用。
2.建立教学科研队伍,教研合作,以研促教。教研活动是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形式。英语教学研究作为英语教学发展的基础,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时,应具备相应的理论进行教育研究,教学课改,解决实际教学难题,提高科研能力,促使教学质量提高。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5]但是,反思常常需要教师合作,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共谋解决问题的策略,共享教研成果,从而推动教研教改高效、胜利进行。针对中学英语教学实际问题而有所选择地进行研究,形成以教导处牵头、以英语学科组长和备课小组长为基础的教学科研队伍,在教研中相互学习,提升教学经验,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将研究中所领悟到的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推进英语新课改。
3.发挥骨干教师“老带新”的作用,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政策上要让教学能力高、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教师与新教师在教学上一对一地交流和总结,结成“以老带新,手拉手帮扶对子”,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指导老师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新教师跟踪学习辅导教师的课,辅导老师跟踪听评、指导新教师的课;新教师尽快熟悉教材教法,学会先进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构建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
“老带新”活动并不全是师父带徒弟,更多的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新老教师互相启发、补充,实现思维的碰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获得与提高。大多数年轻教师在骨干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下,能较快地成长为业务骨干,并能独立承担教学任务。这样的梯队结构既能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
4.多方扶持中学英语教学,经济、政策上留住人才,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教育主管部门要抓住当前国家实施基础教育绩效改革的契机,严把进人关,精选英语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高、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优秀人才补充教师队伍;发动和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尤其是村镇任教,给予一定经济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激励。这需要国家各级财政增加对学校的投入,改变其落后现状,改善中学英语教学环境,为师生创造一定的教与学的环境,使学生接受良好的、现代化的英语教育。
5.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改变过去把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并且将其与教师的奖惩挂钩的做法。传统的评价体系是单纯地以分数高低来评判学生素质和能力,相应地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需要切实改变这种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实施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鼓励、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以教师的工作业绩为依据的评价指标,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注重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过程进行评价,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关注师生的共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兴趣和教学热情,谋求教师的发展,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6.实施“走教”制,促进区内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鼓励城里的一些名师到基层尤其是村镇农村中学传经送宝,给基层学校英语教师上一些与新课改相关的实用的示范课。学区内建设“一对一兼职交流制”,将骨干教师纳入平台管理,安排到结对学校兼职交流,每学期至少上公开课一次、评课一次、集体备课一次等,结对学校互派优秀老师到对方学校任教一定时间。“走教制”不仅仅让教师在流动中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相对均衡,更是通过听课、评议、交流等形式,在讲课、讲学、研讨等“走动”交流中提升了教师的素质。“走教制”极大地促进了区内校际间的交流,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从而指导、带动更多中学英语教师成长,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让每一位学生充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要给予走教、送教的教师在考核、评优、职称等方面优先考虑。
7.调整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培养师范生综合语言技能。英语新课程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要更好地全面了解新课改的动向和要求,相应地对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增加教学实践课时,促使师范生综合语言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掌握师范技能技巧。如果教师缺乏这些技能,就不可能将知识成功地整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这就要求师范教育的课程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未来的教师对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充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体会。
五、结语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较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6]新课改为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契机,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各个学校及教育部门要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教师素质,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努力为广大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教学管理的艺术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确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赵生飞,耿峰.新课程背景下师范毕业生如何从事教学与科研[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
[4]转引自王振宾.新课改系更加凸显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改革主要是教育观念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突变,而是渐变。从党的至20世纪末的20年里,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空前活跃,涉及的面很宽,其核心是语文教育观念的变化。“新课标”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其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如果从20年语文教学改革的势头来说,这一次改革仍是前面改革的继续,是守正出新,是渐变的结果。
一、语文学科的基本功能
我国语文课程的历史,从其独立设科的1902年算起,已经一百多年了。在这一百多年里,语文课程有过几次大的改革,语文课程也是在改革中不断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的。
语文课程不管怎么改,有些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是不能改的,改了就会引起混乱。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即语文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它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是什么。学校教育的每一阶段都会有许多课程,它们各有各的内容,各有各的作用。各门课程只有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整个学校育人的目标才能实现。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含糊。那么,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呢?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就是教育学生学会运用语文工具,能顺利地进行听、说、读、写;同时给学生以思想、文化、审美等方面的教育,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不分科的,文、史、哲结合在一起。语文学科的确立始于清朝末年。1902年8月,清朝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就开始确立了语文学科。《钦定学堂章程》中的语文在各学段的具体科目是:
蒙学堂:字课、习字、读经
寻常小学堂:读经、作文、习字
高等小学堂:读经、读古文词、作文、习字
中学堂:读经、词章
1904年1月,清朝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中的语文在各学段的具体科目是:
初等小学堂:读经讲经、中国文字(作文和习字)
高等小学堂:读经讲经、中国文学(阅读、作文、习字、官话)
中学堂:读经讲经、中国文学(读古文、写古文)[1]
从上述具体科目可以看出:设置这门课程初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的能力,也可以概括为学习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传播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在精神领域对学生施加影响。语文学科的任务应当说是较为明确的。民国时期的《课程纲要》《课程标准》以及解放后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都承袭了上述认识。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文学科定名时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2]730这是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明确了语文学科应以言语教学为主要内容。其实只要提到言语教学,就不能忽视言语所承载的内容的教育,因为内容是无法从言语剥离的。当然,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教育和影响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前进会有较大的变化,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是很容易理解的。[3]
同志为延安《识字课本》所作的“序”中有以下一段话:“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又有丰富的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以为从事工作的基础与学习理论的基础,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理论也才有学好的希望。没有这个基础,就是说不识字,不能看,不能写,其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限于直接见闻的范围,这样的人,虽然也能做某些工作,但要做得好是不可能的;虽然也能学到某些革命道理,但要学得好也是不可能的。”[4]同志的这段话强调了掌握语文这一工具的重要性。
简要地回顾一下语文教育的历史,重温一下我们十分熟悉但又包含着朴素而深刻道理的话,这对我们正确地理解语文学科的功能定位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有益的。
这样讲,会不会误以为是在否定或削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呢?为了不致引起误解,笔者还要多说几句。语文本来就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本的主体是文章,而文章的“文”与“道”本来就是统一的,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得越深,对语言表现力的体会也越深;同样,对语言的感受越深,对内容的理解也越深。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削弱了任何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就会被削弱。我们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把言语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统一起来进行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文中说:“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2]56叶老在上个世纪40年代所说的这段话,我们要引以为鉴。
二、语文训练
语文教学不管怎么改革,从课程建设方面来说,语文训练一直是被重视的。
传统语文教学在方法上强调“熟读、精思、博览”。读、思、览,都是学生的语言实践,都是训练。
宋朝的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一书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①这段话告诉我们,学语文要多诵读,而且要求读准、读熟、读懂、背下来。在《朱子语类辑略》里又说道:“读书须是仔细。逐句逐字,要见着落。若用工粗鲁,不务精思,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尔。”①这里强调的是阅读要逐字逐句,要思考、理解,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所谓“精读训练”。张志公先生归纳说:“强调朗读、熟读、精读、多读,这是传统语文教育中阅读训练的要点。”[5]
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吕叔湘先生对于加强语文训练也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一文中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之为工具课。”[6]59那么什么是技能呢?心理学告诉我们: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因此,“使用语文……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6]59。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属于动作技能,使用语文属于心智技能,它的操作对象是知识和经验,属于意识的范畴。从生理机制上说,它要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来完成。例如:朗读,绝不是简单的唇、舌、喉的操作,而是视觉器官从文字符号接受信息之后,又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然后借助于内部言语产生一系列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想象、思维、记忆,最后再传到相应的运动中枢,引起唇、舌、喉等处肌肉的活动,从而完成朗读。这样看来,使用语文比游泳、打乒乓球复杂得多一切技能都只有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这是掌握技能的规律。所以,无论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还是当代语文教育家都反复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叶圣陶先生说:“常言道‘举一反三’,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加强阅读能力,一辈子受用;这一点,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深切同意,并且认真实践。”[2]207这里的“举一反三”“认真实践”其实就是在强调反复练习,这里的“能力”其实也把“技能”含在其中了。
在政府颁布的有关课程的文件里,“训练”这个词用得比较早的是1929年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此前多用的是“练习”)。在这及以后的《课程标准》中,对于“精读”“略读”“习字”“作文”等,在“教法要点”中都有较为具体的训练要求。这些“要求”,对教师、学生都是便于操作的,说明编写者的期待是通过训练(练习)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训练”这个词用得比较频繁是在1963年及其以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里。1963年的《大纲》提出“加强基本训练”,对识字、写字、造句、布局谋篇等都有较明确的要求。1980年《大纲》的“教学内容”中有“各年级读写训练要求”,1986年改为“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其主要内容还是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教学要求。1992年《大纲》又将其改为“能力训练”,分阅读、写作、听话、说话4个部分分别加以解说,这一次把阅读、写作等按年级划分的训练内容加以整合,改为按项目分类,符合语文训练的特点,既简明又便于操作,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改革开放后,《语文教学大纲》的不断修改,反映了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学改革之路的积极探索,以及在探索中对语文课程的不断建设。多年来,语文课程建设中的一大薄弱环节就是程序性知识的欠缺,《大纲》中对“语文训练”的探索正是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尽管有许多不足,但应引起重视。
“语文训练”不能回避。所谓“训练”,即“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教育培养,使其掌握或提高某种技能。”[7]语言这种复杂的心智技能,更需要通过认真、扎实、科学的训练,才能掌握。学生的错别字、病句等问题,都与训练不足或不到位有关;至于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原因要复杂一些,但训练不足或不到位也是重要的原因。我们不能因为“题海战术”而拒绝“训练”,正确的做法是努力提高训练水平。如果不是这样,事情就会走向反面。
以上是谈语文课程改革中相对稳定的内容。所谓“相对稳定”,就是说在稳定的前提下,仍会有许多变化。拿“训练”来说,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训练的途径、方式方法、手段等也都在变化,但“训练”是不能动摇的。
三、语文教学理念的变革
下面重点谈谈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变革,主要是教育观念的改变。说是变革,也不是突变,而是渐变。启动于世纪之交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其实也是渐变的结果。要谈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对改革开放以后20年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作一简要回顾。
从至20世纪末的20年,是我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20年,也是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空前活跃的20年。这20年的语文教学改革和实验,涉及的面很宽:语文教学目标、语文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以及语文教学的过程、方法、评价等,都涵盖在内,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改革和实验。不同的实验对于语文教学中问题的关注以及目标的期待是不完全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理念的明显变化。
最先出现的教学改革实验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针对当时教师“满堂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现状,其着眼点大都在培养语文能力,而且首要是培养自学语文的能力。上海嘉定实验中学钱梦龙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8]89-90钱老师长期自学的体验使他确信:“自学对于人的个性发展乃至人生道路的选择,其影响恐怕比人们想象的还要深远得多。”[8]89-90辽宁省盘锦实验中学魏书生老师从1979年初开始进行教改实验。他很早就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接受灌输的容器,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学,自己学。从这些主张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在当时的环境下,能提出这样的认识并以此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具有开创性的。
就在这些实验开始不久,以“发展智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关注点的教改实验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八十中学宁鸿彬老师就十分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认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读写听说都和思维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思维不敏捷,思路不开阔,思考不周密,思想认识不深刻,思维缺乏创造性,那么他的读写听说都不可能是高水平的。”[8]92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洪镇涛老师从他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概括出“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加强语感训练”[8]92的教学主张。他认为:“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8]92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以加强语感训练为切入口,引导学生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学习语言”[8]92,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更加关注人,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关注学生的发展。
就在上述改革实验进行的同时,上海杨浦中学于漪老师提出了“教文育人”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的教学改革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进行改革实验。于老师认为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还要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旨在于使语文教学成为教育性教学,要摒弃纯技巧观念,发挥教文育人的综合效应;从育人的高度,从语文学科的个性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素质、能力、智力等方面扎下深根。这在实质上是力求实现“能力形成”和“人格形成”的统一。
从“发展智力,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到“发挥语文的综合效应,在语文教育中实现人的发展”,这是一个跨度很大的变化。前者虽然关注学生的发展(主要还限于智力),但最终还是语文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学科本位的研究。后者则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实现学生的发展,这是从学科本位到人本位的跨越。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一方面,从语文教学内部来说,20年来,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学习、讨论甚至在激烈的批评与反批评中,在教学改革扎扎实实的实践和探究中,对语文和语文教育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对语文的功能和语文教育目标的期待也从一维到二维、到三维甚至多维。这种变化反映出我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学科教育的实际。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的巨大进步,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正在从社会本位向人本位转移。这种观念的变化必然会渗透到每一个学科(包括语文学科),上述变化就不足为奇了。
“新课标”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其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从语文教学改革的势头来说,这一次改革仍应看作是前面改革的继续,是守正出新。如果我们这样来认识这一次课程改革,那么许多的“不理解”和“不好操作”恐怕就会变得相对容易理解、便于操作了。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言卷·小学部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9.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15.
[4]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200.
[5]张志公文集:第四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1.
[6]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1、新教材的知识点带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譬如,“abitof”这个短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59课上才正式学习,而编者早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72课的Workbook上提前导入了,体现的“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的超前引入规则。类似的,还有“sad”一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84课就出现了,而该词却要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7课,才正式学习。再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3页第三段引入“Workmustcomefirst”(工作第一)这个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95页第6题,再次呈现“Workcomesfirst”这一短语,进行复习巩固,体现其反复呈现的思想。
2、新教材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课文对话灵活化、多样化,情景化。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加大英语口语教学力度,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佳手段。新教材在这方面的特点尤突出。课文对话旨在构建生生交际的形式,提供语言会话的模式或情景。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1课,Part1要求学生看图介绍各个单位的方位,Part2是一则针对询问方向内容的简单对话,课文仅仅提供了介绍方位和询问方向的组织模式,并没有具体要求,新版教材之所以这样设置,不但便于学生进行自主交互式的学习,而且可使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有的放矢的开展异步教学。
3、新教材注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适度点拨学生注意语言用语规范。英语交流中的困惑,不仅表现在词汇量的多与寡,还表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上。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除了原教材中有关中英文姓名的差异、接受礼物时的差异以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还在仲秋节这一单元增加了感恩节的内容,讲仲秋节(TheMid-autumnDay)同时进行感恩节(TheThanksgivingDay)的介绍,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了解两个秋天节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再如在这册书的Onthefarm这一单元,既介绍中国的农场,也介绍美国的农场,也是为了让学生区别不同国度的人文风情。西方人一般重视个人的隐私,他们不愿意别人问及有关自己年龄、宗教、收入、婚姻状况等情况。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35课,课文注释有关西方的忌讳话题的注解。
4、新教材的对话与课文情景创设,更加贴近生活化。旧教材第一册(下)介绍了一种玩具frisby,新教材换成了溜溜球yo-yo。新教材在食品上增加了coke(可口可乐),porridge(粥,稀饭),dumpling(水饺),tofu(豆腐)等新词。另外,新版教材第一册还增加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名片介绍的内容,通过名片的内容可以做多种与职业、地址、工作单位、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内容的有关练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10单元,则通过一个虚构的摇滚乐队(aSwedishRockBand)“YESTERDAY”,介绍了音乐、旅行等内容,这适合现在崇尚现代音乐的小歌迷的心理。第5单元,利用有关动物园的话题,操练有关提建议的话题,像“Don’tfeedtheanimals”(请勿投喂动物)、Let’smakeithalfpastnine(让我们定在九点半)等。第12单元,谈论世界和中国各大城市的气温状况。第二册(下)第28单元,把著名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的剧目搬上了教材,实在是别出心裁。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经常接触的情景,真实、实用,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5、新教材紧跟时展的脉搏,响应党的号召,扩充了大量信息,思想性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大致表现在①关注西部大开发。新教材选编的内容不仅介绍于我国大城市的面貌,而且反映西部地区(如新疆、、内蒙、陕西等)的面貌。②注重科学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9单元讲解的是ThememoryRobort,谈论有关智能机器人的故事。③紧跟时代步伐,关心时事。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1课的Workbook上有这么一个句子“AfterweheardSamaranchsaid“Beijing”,wejumpedupandshouted“Wehavewon!”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③关心社会,关心环境,。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67课有句“Afteryouuseplasticbags,youmustn’tthrowthemabout”,体现了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白色污染”的防治问题。④列举并扩展了报刊上常见的缩写词,如UN(联合国),HK(香港)、ID(身份证)等缩写词。
6、新教材趣味性浓烈。新教材的话题新颖、生动有趣,增加了谜语、谚语、小诗和幽默短文等内容,切近时代生活。新教材配有丰富的卡通图片,形象逼真,适合现代年轻人的认知情趣。此外,新教材增加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如节日、旅游、音乐、机器人等,所设计的情景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Workbook第154页最后一部分是一首诗歌“Lookatthemoon”,很有诗情画意,学生在读这首诗时,既可以发挥想象力去体味和欣赏到美的月色,分享诗人当时的欢乐心情,又复习了形容词及其比较级的用法,巩固了基础知识。
二、新教材的缺陷性:
1、语法错误明显,教材校正不严肃。新版英语教科书存在明显的语法知识性错误的拼写。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53页,Part2Askandanswer中的第六句话“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n’tshe?”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薄冰的《高等英语语法》中对主句含有否定词的反意疑问句的注释是:“当陈述句部分中出现一些含有否定意义的词,像few,little,hardly,never等动词时,附加疑问句部分用肯定形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得不把书上的句子改为“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she?”再如,2001年12月第一次印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91页,第79课的Workbook上的第三段“飞盘”拼成了frisbee,而笔者历来教授学生的书写是frisby。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上的不规范用语就更是不胜枚举,像inmorning,Susannotagree,inmeetingallday等,倘若是运用在口语中还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在书面表达上,的确需要教师费番口舌。
2、教材容量扩大,要求提高,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新版教材增加了语言输入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具体体现在词汇量、练习与教学活动量、阅读量等的增加。依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为例,原教材的词汇量为211个,其中四会词177个,认读词34个,新教材总词汇量为330个(比原教材净增119个),其中四会词为234个(比原教材净增57个),编入常用短语61条;课文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5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由原来的3个增至5??6个,而且对话长度都有所增加;练习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6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练习量由原来的3??4个增至7??8个。如此繁重的教学内容,短短40分钟的课堂,如何能连听带说地操练多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我就分成两课来上。但是为了赶进度,又不得不快马加鞭地向前学,所以夹生饭、两极分化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3、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新大纲强调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淡化了学生对语法等知识点的掌握。但从第一册开始,新教材就融入更多的语法点、知识点,练习题中也多次出现陌生的语法项目。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11课,出现了动名词walking;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20课,出现了现在分词looking,到底是先讲什么好,怎样讲好,没有确切的要求和方法。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8课,出现了过去分词called,而动词的过去时要到本册的第8单元才正式学习,而且也仅仅是动词的过去式罢了。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3课,出现了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式havebeento(去过……),而过去完成时要到初三才学习。
4、新教材课本内容分配不均。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是相比较而言的,各个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分配很不均衡,有的课文几乎空洞无物,而有的课文如果要按教学目标教学则需用上二至三节的课时。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5课几乎就是简单的现在进行时句型地简易操练,几分钟就完成了的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类似的还有这册书的第45课,此课就是接触简单的天气变化内容的预报,很短时间就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也把学习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然而学习本书的第46课,把温度变化的情景掌握好,把第一段文字分角色操练熟悉,一节课就显得讲解不足、仓促有余,蜻蜓点水一般,没有照顾好全体学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自然堪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越学越费劲,越学越没信心,最终导致放弃学习。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6%,及格率是92%。2000-200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1%,及格率是86%。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26%,及格率是75%。
5、Workbook内容与学科检测的题目标准脱节,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素日检测考试以阅读、选择、完形填空等题目类型为主,而课本的Workbook却很少有类似的考查题。此外,Workbook上的有些题目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显得与新教材改革出新的目的有点相悖。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69页,第63课的Workbook第三大题第4小题“我可以过几天还你这本历史书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和延边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案第二册(下)第169页确定的答案为“MayIreturnthehistorybooktoyouafewdayslater”,笔者认为不妥,因为return这个单词学生还没有学习,所以笔者认为翻译成“MayIgivethehistorybookbacktoyouafewdayslater”最恰当。
>6、课文例文与交际话题侧重于城市学生生活,与农村学生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经验距离很大。譬如:发送电子邮件,磁卡电话的运用、交游、饮食等话题,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师来讲就知之甚少,对学生来讲更是海市蜃楼。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1课,第一段(Practise)的要求是把课文所给的5幅图画表达的食物带入对话中操练句型,然而那些食品如果不是借助资料来对照,冷不丁地拿出来就连老师也困惑不解,因为这些东西就连老师也没见过,更谈不上吃过,又如何来辨别那是乳酪(cheese)还是汉堡包(hamburger)呢?
7、教材矫枉过正,把过去的诸多优秀篇目删掉了,实为美中不足!时代在变迁,人文在改变,把教材推到时代的舞台,使之接近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然而历史毕竟存在着某些永恒的东西,那就是人类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精神宝藏和文化遗产。譬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课本(八十年代本),编撰的《蝙蝠为何夜间出来》,《猴子和鳄鱼的故事》,《小高斯的故事》、《移动的“黑板”》、《难忘的一课》等文章,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都是非常优秀的篇章。笔者认为,哪怕在新教材的Workbook后再加上个阅读理解的栏目呢,将这些优秀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培养和知识完善不无补益!
三、对使用新教材的建议:针对于新教材的优、劣特点,笔者认为在组织英语课程改革教材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新教材的词汇。在学习单词时,应把握好三个尺度:
①集中学习单元单词,分散学习目标,逐课消化掌握词汇。集中学习单词是“张思中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精髓,而且新教材的单元单词都集中在一块,所以我认为在学习新教材时先集中学习单元词汇,这是关键的一步。在集中识词时,可采用每生一词试读词汇法引入新词学习目标(完全可行,我们从小学就开设了外语课,音标关应该说问题不大),然后教师纠正并规范读音。这样不但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和师爱,又传授了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技能的发展。按照《教育心理学》“首因效应”原理,应该说在领读单词以后,教师立刻让学生当堂课就掌握词汇是一种方法,但我不提倡这种做法,特别在使用单元词汇量过大的新教材组织教学时。我认为“首因效应”是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授单词时,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法(Userealobjects)、卡片展示法(Usepicturesorcards)、教学课件授受法(CAI)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好教育教学的首因效应。但我更欣赏“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反复呈现”这条教学原则,而且“螺旋式前进,旋转式上升”的观念一直是人教社这几年编写新版教材的指导思想,就搭上《教育心理学》在谈到记忆方法和原则时也一再强调反复记忆的必要性,更何况《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第27页也明确指出“单词应分别呈现,不宜集中学习,一步到位”。所以,我认为在集中识词(所有同学只需会读词汇,仅有少数同学能够拼读部分词汇)的基础上,分课消化掌握词汇,小步化教学目标,即教师在上每一节新授课之前,先运用多种技巧让学生强化当堂课需要掌握的单词,如此类推,在单元知识学完后再进行一遍词汇集中巩固,这样以来,除了几个别的学生外,99%的学生能完成词汇学习目标(Learningaims)。
②掌握(Productive)黑体词汇,理解(receptive)常规白体词汇,了解Workbook练习题中出现的词汇。“深挖洞,广集粮”,扩充词汇,是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前提。新教材词汇量大,全部掌握课本词汇学生倍感困难,只学黑体词汇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许多教师抱怨新教材的词汇学习无处择手,不知掌握多少是好。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悉心领会教学大纲要求和为学生全面成长负责的消极表现。《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第27页要求“有目的的扩充学生词汇量,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小词典。培养学生独立查字典、独立猜词的能力。”因此我在教授新教材时,制定的词汇学习目标是“掌握黑体词汇,理解常规白体词汇,了解Workbook练习题中出现的词汇”,用“四会”分词法来区分目标就是,课本单词表上的黑体词汇需达到四会(听、说、读、写)目标,课本单词表上的白体词汇需达到三会(听、说、读)目标,Workbook上的生词汇达到二会(读、说)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新教材的词汇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由于新教材的知识环节编排具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所以我在初一教授的学生到初二以后对新版教材的词汇都记忆犹新,即使是在Workbook中呈现的词汇,在以后的新章节中再遇到这些词汇时,学生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③进行“词句文”教学。即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现代英语教学法研究表明,在英语学习中创造学习情景,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是促进学习者快速掌握语言的便捷途径。譬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0课,出现了一个短语stop…from,这个短语是“阻止……做……”的意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造句,“我们必须阻止她看电视(WemuststopherfromwatchingTV)”,这就把词放到句子中去了,而且话题切近学生的生活。为了进一步明确我们的表达主题,我们可以在后面紧跟上一句“对她的眼睛有害(It’sbadforhereyes)”。如此句、景、情俱在,学生能学不会?
2、学习新教材的课文。学习新版英语教材,因为新版教材系统性高,所以应提倡整体法,先从课文的整体内容上着手,了解课文的主旨和文法,然后逐一学习语法与知识点。笔者认为在具体学习课文中应注意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①遵循短文阅读学习原则,运用问题教学法组织课文教学。问题教学法是快速学习短文的先进方法,它的主旨就是用几个概括课文大意或者关联教学知识点的问题来唤起学生的认知注意,在教师诱导下快速阅读短文以求寻找答案。该教学方法的步骤分为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部分。在Pre-reading中主要任务是运用问题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注意和求知欲望(Talkingaboutthetopicofthepassageforbuildingupinterest/makepredictions)。第二步,在While-reading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速读(Fastreading)或现时阅读(Timedreading),通过小组讨论(Discussanswersingroups),师生双方要实现答案核对(Checkanswerswithstudentsofdifferentlevels),澄清知识疑团或悬念。在Post-reading部分,教师要把短文中涉及的语言点(LanguagePoints)或者语法(Grammar)明确出来,督促学生认知(Docommunicativeactivities)。
②调整使用新教材:既然新教材存在个别不足之处,那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敢于大刀阔斧地调整教材。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调整新教材的课文编排顺序。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9课,我觉得如果按照新教材的编排顺序,先讲对话再讲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变化规则会对学生的接受知识造成感觉障碍,因为对话中出现了几个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如果停下来讲语法势必耽误了操练对话,如果不讲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学生又如何理解对话内容呢?于是,我把这两段调了个个,先讲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变化,再讲第一段对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删节新教材中部分不合适的教学内容。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Lesson1课,单纯讲述第二段对话,不但笼统而且消耗时间(awasteoftime),就不如把句型“So+谓语+主语”与“So+主语+谓语”融入第一段看图说话中进行讲解,第二段对话便可一言带过。③自由组织新教材的教学内容。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54课,我把课文第一部分进行自由组合,变成小对话代替课本教学,因为课本仅仅提供了选项式的提纲,然后利用第一段内容进行练习巩固,促进知识记忆,而课文第二部分则把它当作家庭作业。这样组合,课堂教学显得条条有理。④主动订正语法错误。根据正规语法教学书,对课本错误大胆质疑并改正。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43课,“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n’tshe?”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符和变反意疑问句“前否后肯,前肯后否”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改正。
3、突出操作练习,简化语法教学,精讲多练。现行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淡化语法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养成。反复操练是掌握与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具体体现在:①加强基础认知和基础技能地教育培养把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教育培养,进一步加强听写方面的教学,夯实根基。②注重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阅读、听说技巧。③充分利用电教资源,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开放式教学,把学生的兴趣和语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④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加大信息交流和自由会话的力度,促使学生从语境中感知信息,从语境中学会技能,从语境中升华语言交际功能。
4、利用新教材,搞好德育教育。新教材德育点丰富,寓德育思想、人文思想、社会动态、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与学习教材的灵活结合,潜移默化地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生活的优良习惯和道德修养,是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书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②高密市教科院整理,《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内部版),2001年9月。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目标的建构应体现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