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5:16: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环境心理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络共享资源的极速膨胀,使教师摆脱了多年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欣喜之余,另一个问题随之而生:如此复杂庞大的资源库,该如何取舍?俗话说有舍才有得。因不懂取舍,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大量问题已经不能用在最新修订的课程中。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提出非常明确的要求:1)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2)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素养;3)要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基于上述理念,要学会选择,学会取舍。面对茫茫的资源库,要慧眼识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在讲“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时,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现成的课件,只是重新进行了设计,把“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完全从课件中删掉,直接让学生分组带手电筒,自己动手操作直射和斜射在墙面和地球仪的实验。这样一来,平面和球面对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不但一目了然,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信息环境下面面俱到不如临门一脚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具有强烈的时代呼声。地理教科书是专家团队在特定时间编写的,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有很强的整合教材的能力。在整合的过程中,多媒体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师备课时没有对多媒体课堂的教学程序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安排,只是片面地、盲目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认为多媒体对教学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内容越多越好,甚至多得令学生眼花缭乱。实际上课件的设计无需面面俱到。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往往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特别是要上公开课时,总是将课件制作得非常精美。在课堂上展示时,给学生和评委的感觉是耳目一新,整个课堂显得十分热闹,双边互动非常好。但整堂课下来,知识点掌握得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制作和展示课件时,忽略心理学中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规律。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表面上是面面俱到,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紧抓教学的主题,适时地建立思维碰撞课堂。如在讲海陆变迁时,其中的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教师重点展示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而地震带的学习,教师可通过展示“地震带”图,让学生自己找出两大地震带,并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学习重点内容,然后展示我国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的一些图片,让学生讨论其发生的原因,展示一些感人的画面及故事。这临门一脚让这些看似无用的内容培养了学生互助的精神和爱国的情感。新课程标准是从三个维度来阐述课程目标的,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核心目标,是教育的本真。就地理学科而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是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担当的责任。在使用多媒体时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点的传授有机结合,这将是一种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收获。
3、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要点睛之笔,不要画蛇添足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优越性的发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只要在地理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增强教学效果,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使用多媒体教学需要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如何使用,这个知识点是不是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示。从教学内容上看,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就谈不上比传统教学手段的新与优,那就是画蛇添足。笔者曾经听过一位优秀地理教师的课,整节课就用了三张地图,总共就展示了几分钟,然而听课的教师几乎都认为那是一节最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因为这位教师用这几张地图,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了地理信息,找出了自己的疑难问题,又用这几张图合作探究解决了疑问。可见多媒体的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用则用,否则就不要用。不能离开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来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要只追求形式,而忽略课堂的主体。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多媒体与教材的最佳作用点,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课件的设计制作:要与多学科结合,构建高效思维碰撞课堂
传统教育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知识面狭窄、不能触类旁通、视野不够宽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强、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未能有效得到提升。实验教学所用教材把实验原理、步骤,甚至某些实验现象都写得一清二楚,使学生失去了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设计实验项目时,往往从单个实验项目本身思考实验目的,而从学科角度思考实验项目之间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较少。
二、科学的培养方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激发并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教学中提倡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想法,甚至与老师相反的看法,提倡争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敢于向权威挑战。加强正面引导,不轻易批评训斥学生,循循善诱、不偏疏、不急躁、不粗暴,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尽力创造观察的机会和动手的条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发现新问题,能不断产生新设想……。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要从“以教为主、课堂教学为主、考试为主”的旧观念回归到“以学为主、实践教学为主、学生主动思考为主”的新观念。教师从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建立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展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具备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及较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熟悉环境科学专业的最新技术和进展,能准确把握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突出特色、鼓励创造,从而不断寻求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2.改进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学习或实践课程来体现的,因此,课程体系的构成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先进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学科融合、突出专业特色、淡化专业意识,着重加强综合性教学实践内容、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使学生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拓宽课程选择面,使学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学习,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课内和课外培养相结合,给学生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和独立科研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应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力求内容组织的多样性,注重从思想、方法、推理上培养学生渴望学习、善于学习的科学思维能力素质,不仅有利于创造性教学的实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注重讲重点、讲方法、讲实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利用课堂辩论、学生讲课和专题辩论等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变被动的接受为积极的思考与参与;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填充式机械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允许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打断式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实践创新的能力。
3.加强实践性教学,激发创新意识
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四部分。实践教学是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套“立足基础、突出特色、贴近现实、追踪前沿”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科研、人才和设备优势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在实验教师指导下从事自主创新实验,将实验实践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相结合,让学生尽快地接触科研课题和生产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再深入地去了解并寻找解决方法,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理论的再现与验证。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际能力,积累经验,将课堂理论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转变成真正的专业知识。
关键词:环境;私密性;向光性
中图分类号:X191文献标识码: A
一.辽宁科技大学龙源食堂餐厅调研
1.调查目的:调查大学生对原有食堂餐厅环境的满意程度及想要增设的使用要求,以便更好地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对食堂餐厅原有的空间环境进行改造和优化。
2.调查对象:辽宁科技大学龙源食堂一层、二层餐厅。
3.调查时间:2014.5.20
4.调查方式:
(1)理论、文献研究的方法:
参考实例与相关理论文献,通过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进行系统的数据研究和对近年来国内高校餐饮建筑餐厅空间环境的分析,研究环境心理学在空间营造上的表现。
(2)实地考察的方法:
利用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现场测量、数据统计等分析方法改造原有龙源食堂餐厅空间。
二.龙源食堂原有餐厅空间存在的问题
1.龙源食堂餐厅空间存在的问题:
(1)就餐空间功能的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食堂餐厅聚会,来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有的也选择在餐厅闲谈聊天,一吐为快;有的同学为了方便,在餐厅进行一些小型会议。而且由于大学校园中自习室的不足,图书馆的拥挤,可以在一些具体的时间段,将食堂的部分区域当做自习空间来使用,一方面方便了学生们的使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空间的浪费。但是,同时,所考虑的因素也增多了,要考虑到自习时的环境,自习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改造。越来越多的空间功能要求使食堂的空间要求变得十分的复杂、多变,而对于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要求,龙源餐厅没有进行很好的区域划分,仅仅是最原始的就餐空间,与时代脱轨。
(2)内部环境的问题
学生在餐饮空间发生交往、娱乐等行为时,餐厅的内部环境――包括灯光、温湿度、餐桌椅的布置、材料和色彩等内部空间环境的布置还仅仅是满足就餐的基本需要而已,没有进一步对就餐者的行为心理进行探讨,未能对就餐者的活动心理进行调适,未能营造出更为舒适和和谐的就餐氛围,并且内部空气不好。
三.环境心理学理论分析
环境心理学是一种解释个人活动空间大小与情绪变化关系的理论。是以心理学、生态学、人体工程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声、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人们倾向于占据视野良好,较少受人流干扰而且有所依靠的座位。人在环境中占据位置的方式可能与巢居穴处时代对安全需要有关,这种需要即使在现代社会里还是存在的。人们喜欢有所凭靠地从一个小空间去观察大空间,小空间有一定的私密性,同时又可以观察外部空间的公共性活动。
可见,个人感比较舒服的小空间有两个特点:一是较小而相对封闭,不受干扰;二是有一个敞口,通过敞口可以和外部空间相连。
1.心理学
(1)向光性
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人和植物一样,都有向光性的特点,阳光对于人的作用不管是在健康还是在心态上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幽深僻静,暗淡无光的路上和阳光明媚的大街相比,人少之又少,原因就是向光性;在光线下人总感觉精力充沛,事事顺心。犹如阴天,大家都会感觉心情不好,恹恹欲睡,怎么也提不起精神。在自然光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人造光源的引入。由于人们就餐时,普遍有观望周围景色的心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许多人选择靠窗的位置进行就餐的原因。但是,同时也应当考虑眩光的影响。
(2)私密性
私密性是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人或群体接近自己。个人或群体都有控制自己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质和量的需要,私密性是个人或群体对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和何种程度与他人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
霍尔的“人际距离”:A=空间活动面积/活动人数
A(max)≤40/人,当A<10/人时,空间气氛活跃;当A<3/人时,是否会产生拥挤感,依据情况而定。
霍尔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密切距离为0-4.5米,小于个人空间,可以相互体验到对方的辐射、气味;个人距离为0.45-1.2米,与个人空间基本一致,日常熟人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为1.2-3.6米;公共距离为3.6-7.6米。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在相互交往时以何种形式成为主要交往方式,而个人选择的范围越大,控制能力越强,感觉就越满意。
要想划分空间的距离,最有效的方式是形成隔绝(视听隔绝)。打破一个大空间的模式,创造出平均就餐人数少的小就餐区。但过多的小型餐厅又不方便校园食堂餐厅的统一管理,对于单体建筑来说,也增加了结构面积,反而增加了建筑的成本。相较之下,学校的食堂餐厅应在大空间的前提下,通过使用隔断来划分出多个适合就餐空间尺度的区域,既方便管理,又营造出了较为适宜的就餐环境。隔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隔断;活动隔断;实心隔断;透空隔断;直线型隔断;流线型隔断;用人造材料隔断;用绿树花草隔断。它们共同塑造着空间的形象,烘托就餐的氛围。但是,布置隔断后形成的内部空间尺度也不能小到使人们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私人的空间,侵犯了已在那里的人的活动;同时,也不应大到独坐或仅有四个人存在时,让人感到疏远甚至荒凉。空间的划分应该清楚并且微妙,否则,人们会觉得自己被分隔到一个特殊的空间。这样反而使人们在特定的空间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
2.生态学
绿色植物的陈设:由于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对植物的偏爱和赞美,而且绿化植物可以调节人的精神,调节室内空气,减少噪音,改善小气候,而且增加视觉和听觉的舒适度。绿化植物陈设是餐饮空间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利用植物的材料并结合常见的园林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利用植物,并结合常见的园林设计手法和方法,组织、完善、美化餐饮空间,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丰富并升华了餐饮空间。绿化植物极富有观赏性,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而起到空间的提示与引导作用。植物不仅可以作为空间的间隔,又可以阻挡视线,围合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私密空间。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总结
根据3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汇总,对典型问题的统计如下:
1.你认为就餐时与舍友之间最舒适的距离为:
由柱状图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和舍友之间的舒适距离为0-0.45,因为和舍友较熟悉,之间的距离为“霍尔人际距离”中的密切距离。因此在餐厅座椅的设计上,将一套座椅中,相邻两座椅之间的距离保持在0-0.45之间。
效果图展示:
五.结语
此改造作品巧妙地运用了空间的延续,与打断再延续的处理手法。通过虚的手法阻挡视线,在空间布置上,似隔非隔、隔中有透、实中有虚。例如:利用屏风,绿色植物、木栅等缓冲通道与视线。利用通道的回绕曲折相通,不使人一目了然。适当的分隔还可以满足学生用餐时不想被打扰的心理,这就是所谓的“曲径通幽”。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刘全的硕士论文《当代高校餐饮服务中心探析》;
[2]哈尔滨工业大学贺丽洁的硕士论文《高校与餐饮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关键词:旅游环境 旅游者 破坏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097-01
自从19世纪40年代托马斯・库克成立首家旅行社以来,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一定地位。旅游在世界各个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都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提升本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因子。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始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初期,在20世纪末我国旅游的发展也进入到全盛时期。起先人们都片面的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无污染工业”。事实上,旅游同人类许多其它活动一样也会产生环境污染。我们在开发景区、使用景区造成景区资源环境污染;旅游者进入景区旅游一些无意行为、有意行为对景区环境破坏。该篇文章我们仅讨论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成因及建议对策。
1 旅游者破坏旅游环境行为原因分析
对于2013年“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的报到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丁锦昊小朋友跟随其父母到文明古国埃及旅游,在参观金字塔时就在某一处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笔迹。在我国各个景区几乎都能见到这样的行为,旅游者随意在名贵古树木、古城墙、古石刻上刻某某到此一游;旅游者随意践踏花草、随地丢垃圾等等比比皆是。就其原因笔者经过探究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1.1 我国历史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我国古人给我们遗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学作品。我国古代文人就有到处游历的习惯,上从孔子开始延至今日。他们在所到之处都会留下应景之作。从而给我们留下久远的、具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坡的《赤壁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传世经典佳作。我们有统计数据显示古人遗留作品60%是与风景有关。所以有相当旅游者受这样历史因素影响模仿名人,希望自己名字长留景区,被后人敬仰,从而采取在景区树杆、石头、护栏等处刻字留名,破坏风景区良好环境。
1.2 旅游特性影响
旅游具有异地性、暂时性特点。旅游者在到了旅游目的地之后离开其日常生活的环境以及日常所承担的角色导致道德感约束力的下滑,出现另一情景下道德判断标准。谢彦君教授曾经说过,旅游所具有的异地性、暂时性特征加上旅游在本质上对愉悦的追求往往诱发旅游者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异乎寻常的倾向性。国外知名学者Malcom crick曾经写过,旅游世界是由许多倒逆现象构成的,从工作到玩耍;从节俭到挥霍;从约束到自由;从有责任感到自我放纵,对某些人而言旅游是从相识生活中枷锁的一种挣脱,它可以不承担义务,可以随心所欲,可以不受限制。在这种不受限制、道德感约束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就会出现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随意刻画、随地乱扔垃圾、随意踩踏花草等等。
1.3 从众效应影响
从众究其字面含义即合群、随大流。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观点的变化,也就是说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即服从于群众意见。有这样一个例子,在美国有所地质公园拥有大量的硅化木(又称石树,由于火山喷发和地层突然断裂,植物被埋于地下,在隔氧高温的环境下,经过漫长的石化作用,木材中的有机质被地下水中的硅质矿所代替,又经过地层抬升等地壳运动,将这些木化石推出地面,于是形成了硅化木。)数量众多的硅化木造就了公园的奇特景观,但是公园管理者发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硅化木被偷窃。公园管理者想了很多办法,但都不能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于是找到心理学家要求给予帮忙。心理学家在硅化木较多的三处分别树立了不同的牌子,第一块牌子写着“您继承的遗产每天都在减少,每年有14吨硅化木失窃,尽管一次只拿一小点”;第二块牌子写着“很多游客偷拿了硅化木,破坏了公园内的自然景观”;第三块牌子写着“为保护本公园的自然景观,请不要带走硅化木”。心理学家发现第三块牌子所起到的效果最好。前两块牌子会给人另一种意思的暗示就是每年有那么多人偷拿硅化木,如果我不拿我就吃亏了。有这样从众心理的作用,收到的效果很差。在有些地方的导游词介绍中总会有这样的段子“该城墙的砖历史悠久,具有镇宅辟邪的作用,所以每年城墙的砖都会失窃很多”。很多旅游者在听了这样的导游词后觉得城墙的砖如此神奇,如果我不拿一块回家,那我岂不是亏了。我们的传播媒体每年在节假日期间都会集中大量报到旅游景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引发旅游环境的破坏。运用从众理论不难分析这种报道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比正面效应更多。游客会误解这种不文明、破坏环境行为是常态,既然别人能做,那我也能做,且不会有羞耻感。
2 旅游者破坏旅游环境行为建议对策
2.1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制定、实施
我们制定切实有效的法规政策,从制度层面保障对旅游者的约束,给旅游者强有力的震慑作用。现有这方面的法规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等。其中201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就是一部很好的法律,我们还期望更多这样的法律出台。
2.2 加强景区日常管理工作
景区日常管理工作要跟得上。我们设置合理的垃圾桶数量,方便旅游者丢弃垃圾;我们设置合理的旅游者步行路径,方便旅游者在景区的行走;我们配备数量适宜的景区检查工作人员,在景区开放时间不间断、有规律的对景区进行巡查,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旅游者在景区的不文明、破坏环境行为。
2.3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有效宣传(电视、报纸、宣传标语、宣传画册、书本),使旅游者树立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我们大众媒体应多从正面进行宣传报道;我们导游也应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给旅游者营造出良好氛围,从而减少旅游者不文明、破坏旅游环境行为。
2.4 加强旅游者道德感教育
都说我们国家现在是一个道德感滑坡的时代,那么这样就更有必要让我们加强旅游者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素养,从道德层面对其提出要求达到减少旅游者不文明、破坏旅游环境行为。
参考文献
[1] 何佳梅.旅游环境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3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3] 刘贵勤,冯兴东.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4] 杨英.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分析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3(11):194.
[5] 王晓华.旅游者伦理悖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6] 马静.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1.
勒温否定了刺激-反应的公式,而认为行为可表示为人和环境的函数,行为是随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color]
这个环境不是纯客观的环境,也不是科夫卡所说的行为环境,因为行为环境实际上是意识中的环境。勒温的所谓环境叫做心理环境,是仅仅对行为有所影响的环境,他称之为准环境。
准环境被区分为三种,即准实在的环境、准社会的环境和准概念的环境。仅举一例说明准实在的环境,其他两种环境的意义就可以类推而知。他说:“比如一个儿童知道他的母亲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园中的游戏的行为便可随之而不同,可是我们不能假定这个母亲是否在家的事实存在于儿童的意识之内。”这就说明勒温的心理环境有别于科夫卡的行为环境。
勒温将人和环境描绘为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必须指出,勒温的研究超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原有的知觉研究范围。他要致力于人的行为动力、动机或需要和人格的研究,为格式塔心理学开辟了新的园地。他以为环境的事物对于人不是无关痛痒的。有些事物吸引人,具有引值(正的原子值),是人所愿意接近和取得的,有些事物排拒人,具有拒值(负的原子值),是人所不愿意接受或拒绝的。这个一引一拒是与人的需要有关的。
勒温把需要区分为基本需要和准需要。饥思食、渴思饮,这种生理需要属于前者;写好了信要投邮筒,毕业临近要写论文,这种需要属于后者,是勒温研究需要时的主要对象。
根据勒温的学说,一个人有所需要,便产生了一种心理的紧张系统,心思不定,坐立不安,必待达到目的,占有目的物,满足了需要,然后紧张系统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可恢复。
为了证明这种紧张系统的存在,勒温的弟子蔡戈尼克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来比较对已完成的工作和不许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预测完成了的工作,由于其相应的紧张系统已经解除,就不易回忆起来了;反之,不许完成的工作,由于其紧张系统未曾解除,必定是念念不忘的。实验结果证明其预测的正确,所谓蔡戈尼克效应就是指这个结果。
奥夫西安克娜进一步研究代替满足。她也采用阻止实验,命令儿童做某一工作,中途予以阻止,然后叫他做另一工作,完成以后,儿童是否还想试做前一工作呢?实验证明,凡是性质相似,难易相等的工作,完成其一以后,就不再试做被阻止的其他工作了。
关于代替满足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正常儿和低能儿的人格差异。正常儿对两种类似工作所引起的两种紧张系统,可以互相沟通,因此有可以互相代替的满足。8、9岁的低能儿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很难有代替满足。
据克普克的实验,代替的工作和原被阻止的工作几乎完全相同,也仍不能产生代替满足,还想试作的百分比为86~100。但同时,低能儿又往往容易得到代替满足。他若觉得自己不能踢球到远距离去,便满足于作踢远球的姿势。
勒温根据这种研究提出了人格的动力说,低能儿的人格系统比同年龄的正常儿较欠分化,但其僵化的程度较高。譬如就正常儿而言,a和b两个系统虽有界线,但可相通;但就同年龄的低能儿而言,这两个系统或可很为一体,代替满足为100%,或可互相隔离,代替满足为零。
儿童和成人的人格差异因此也可有新的解释了。勒温说:“儿童和成人有一最重要的动力的差异,就是儿童的人格较欠分化,同时,成人的人格却较为僵化。”譬如新生儿的身体的某一部分若受刺激,可能全体发生了反应。成人则因局部刺激而有局部反应。另一方面,成人的兴趣和欲望是多方面的,其分化的程度远非儿童所可及。
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说使他的拓扑心理学有必要包括向量心理学和动力场的概念。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项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
运动心理学这个术语首先出现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顾拜旦的文章中。在他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于1913年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学专门会议,它标志这个学科进入科学的行列。1920~1940年,苏联、德国美国等国都对运动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动心理学受到广泛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立运动心理学会并召开专门会议,有关的文章和书籍也大量问世,使这门科学得到迅速发展。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技能学习、竞赛心理、运动对人的意义、从事运动的动机,以及运动员之间、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训练和运动心理治疗方法等等。20世纪初期,研究的问题多集中在技能学习上,包括学习的分配、保持和迁移等,而后深入到运动行为的理论方面。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研究逐渐形成运动行为的信息程序论,层次控制论、行为系统模式论等理论学说。随着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运动行为的研究更深入到运动心理学联系着技能学习与控制和技能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从实验室的对单个动作的研究,发展到联系运动实践、提高运动效能的研究。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更进一步扩大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发展到有关认识,解释和主动影响运动行为的研究,也就是提高运动效能的理论性研究。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是优秀运动员,也有青少年运动员;它也研究群众体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各国体育界近年来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和运动员的心理选拔越来越重视。因为在运动水平越来越接近的竞赛中,心理因素对竞赛的胜败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致使心理测量和心理诊断学被广泛运用,各种心理训练方法不断出现。
由于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例如是否应将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分开还存在着不同看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结合运动实践的需要,在各体育院校、系科开设了运动心理学课程,开展了一些运动心理训练及心理选拔的研究,但对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多。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音乐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
开拓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是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1863年,他发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著作是以“欧姆定律”音响学理论,和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理论为基础的。
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赫尔姆霍茨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成为第一个把音乐心理这门学科系统化的人。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
二十世纪初,西肖尔与他的学生发展了许多测验视、听和运动知觉的仪器,可以把演唱和演奏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颤音等的波谱印录下来,对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来进行单独分析。他特别注重颤音的分析,提出了音高辨认中存在的“正常错觉”现象。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颇有贡献,他认为在音乐才能中,调性感、节奏感、音乐听觉的观念等是音乐才能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上的新概念给音乐心理学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论者把情绪与认识和记忆联系起来,随后又发展起来“音乐治疗”。“自控”的观点把人看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生理系统,通过知觉同活动循坏的反馈作用使机体得到平衡。
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实验成果多在音乐知觉方面。趋向是试图将立响心理与音乐学习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以探索从原始到复杂的音乐行为的发展过程;研究从幼儿甚至从婴儿的音乐行为到高度专业技艺的发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音乐心理状态的种种问题。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人对声音的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以及音乐感等。
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四个要素: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觉各与相关的物理特征相对应。但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感觉虽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波形的影响。
听觉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听觉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音波的各个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乐经验和行为。人对声音四个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这些能力的发展也互不相依。有些人某种能力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如音调型对音高的辨别力强,对旋律与和声感觉敏锐;力度型对强弱及重音敏感;时值型对速度、节奏、时程敏感;音色型对音质、音凋泛音的构成感觉敏锐。不同类型的人在他们欣赏、表演、创作中都会表现出他们的特长。
音乐记忆既包括一般记忆,如知觉的、认识的、情绪的和运动的各种经验;也包括音乐有的问题,如单音记忆、旋律记忆、和声记忆、乐汇掌握及理论知识与记忆的关系、几个无联系的单音先后出现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音域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音乐记忆是音乐想象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是音乐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纽在《大音乐家的听觉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辽兹、瓦格纳等大音乐家听觉影像的记载。音乐家想象中的音乐世界,比现实世界里的音乐丰富很多。
音乐感是表现音乐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家对音乐感的看法不同。雷维斯认为它是统一不变的素质,西肖尔认为它是一系列单个能力的组合;施通普夫认为它表现在对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亚西谢夫把音乐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爱好和个性的一种独特性质的结合。
音乐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对于音乐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题,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可以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能力。
音乐感与音乐技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音乐理解及表现的深度不受乐曲所需的技术程度的限制,一首很浅易的乐曲可以表现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发挥某种音乐技能的优越的生理条件,并且进行严格刻苦的正规锻炼后,才能具有较高的水平。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美国举行了几次关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跨学科讨论会,促使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相互熟悉对方的理论、概念和方法。1954年奥斯古德和西比奥克合编了《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一般认为这是心理语言学的开端。此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也被广泛使用。
心理语言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是联想的形成、实现和改变,是借强化而获得的。这样,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这个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古德。他虽然不象斯金纳那样把意义排斥在语言现象之外,引用了中介过程来说明语言的意义,但他仍坚持认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言语行为。
心理语言学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产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学界对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的抨击增多,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以米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生成转换语法运用到心理语言的研究中,认为人们掌握的不是语言的个别成分,如音素、词和句子,而是一套规则系统,因此,言语活动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由规则产生和控制的行为,它具有创造性。他们还认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结构,而是存在于各种语言底层的普遍规则,研究这些普遍规则如何转化为某一种特殊的语言。
这种研究方向在20世纪60年代后已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主要倾向。近年来,心理学家还用一些新的语言模式来研究心理语言问题,不过它们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包括言语的知觉和理解,言语的产生,语言的获得,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和思维以及言语和情绪、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思维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它对工程心理、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电子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美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苏联、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都有心理学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特点是力图把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本国的心理学传统结合起来。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也已经开展,目前主要是在儿童的语言获得方面。由于汉语和其他各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宗教心理学是研究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人类很早就开始探索灵魂问题,宗教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也往往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和中国古代儒家及释家的灵魂观。在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宗教心理学通常是作为哲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德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从哲学心理学角度,对的心理根源作过详细的分析研究。而德国宗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则从宗教神学角度对宗教感情作了论述。
到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开创了独立于哲学的心理学,并通过他的《民族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提出了宗教演化四阶段的假说:由原始人崇拜魔力阶段发展到崇拜图腾动物阶段,然后进入崇拜英雄和多神崇拜阶段,最后发展到人道宗教阶段。冯特本人被誉为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的《民族心理学》成为宗教社会心理学创建的标志。
在美国,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霍尔从个体宗教意识的发生,系统研究了青年的宗教意识,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宗教和教育等问题作了广泛的研究。随后,霍尔的学生斯塔巴克探讨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并着重对教徒的皈依经验,特别是青年皈依作了系统的研究。
霍尔和斯塔巴克不仅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学”一词,还创立了最早的宗教心理学杂志。1900年斯塔巴克的《宗教心理学》一书出版,标志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形成。继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之后,弗洛伊德发表了《强迫动作与宗教实践》,对宗教心理的研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西方学者把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创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除以霍尔为代表的克拉克派之外,还有艾姆斯,勒巴和普拉特等人的一批研究成果问世。如勒巴的《对宗教的心理学研究》、普拉特的《宗教意识》,还有神学家奥托的《论神圣》等。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宗教心理学发展的古典时期,影响最大的是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
向深层潜意识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一方面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较深,一度除皮亚杰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宗教意识外,其他宗教意识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另一方面,自1909年弗洛伊德和荣格访问美国后,宗教心理学研究又深受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学的影响,开始向无意识领域发展。这期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种幻想的未来》、《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对宗教、上帝、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和神话等的分析解释。荣格的《宗教心理学》和弗罗姆的《基督教义的心理分析》,则分别代表了分析心理学和新精神分析对传统精神分析宗教理论的修正,以及潜意识研究方面的成果。
战后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在这一时期,个体宗教意识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奥尔波特倾向于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探讨个体宗教心理,他的《个体及其宗教》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同一性,特别是宗教同一性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书对宗教人格的研究颇具深意。宗教同一性研究与宗教意识经验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中,神人合一的宗教神秘经验已成为当代宗教经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同一性和宗教经验的实质这两个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宗教心理学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神学家对宗教心理的关注和探索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德籍美国基督教新神学家蒂利希和德国宗教哲学家布伯等人,都关心社会和心理学的关系。布伯在他的《我和你》一书中,主张神是人的永恒对话者,强调通过祈祷来与神结合。蒂利希则试图以现代神学、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来综合清理传统的基督教。他的著作《信仰的动力》着重于人性和动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的社会意义。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较少。20世纪初,个别大学和神学院曾有外籍教师作过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讲座。早期的心理学家陈大齐曾撰写《迷信与心理》一书。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无人涉足宗教心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宗教心理学的内容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宗教情感的特点以及宗教在个人和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不同教派的信徒参与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所感受的宗教经验和宗教感情,以及信徒的融汇宗教体验、宗教感情和宗教意志的心理状态等方面。
宗教心理学研究宗教意识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专职神职人员及教会宗教团体颁布的宗教思想体系。它是一种既同宗教神学有密切关联,又不等同于一般宗教神学的具体宗教心理学。例如,宗教神学中的佛教心理学或基督教心理学等。它们以心理学的原则来阐明基督教或佛教的教理、教义、持戒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博依森、日本的铃木大拙等。弗莱克和卡特1981年认为,这种宗教心理学尚处于它们的“婴儿期”。
另一种是广大信众具有的心理。它是直接对普通信众的宗教意识和宗教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说明。其研究对象是:信仰群体或个人在参与宗教活动时内在和外显的一切独特的心理现象,各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因素对各种独特心理现象的制约性,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这种研究不同于宗教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
宗教社会学侧重于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心理等的关系的综合研究,而宗教心理学则着重研究宗教与心理的制约关系。它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等,侧重研究特定的信仰群体例如,氏族、民族、阶层或宗教小群体和个体的、宗教修习、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态度、信仰动机和意志以及宗教活动和交往等。
一般说来,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多数集中在宗教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宗教经验的实质和潜意识的关系、宗教神秘经验的心理一生理基础等方面。其中,从认知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经验的直觉思维模式已成为一个突破口,有的学者从功能上强调研究宗教经验的重要性有的学者在研究宗教经验思维进程中,开始引进计算机程序模拟。由宗教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选题,多数集中于宗教活动中的宗教崇拜行为、宗教态度、宗教交往以及非言语交流的宗教情绪感染等方面。
涉及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大致有投射理论、惧怕死亡理论和认知需要理论等。精神分析的投射理论是宗教心理学关于宗教起源的传统理论之一。认为信仰的上帝(或神)是一种祖先表象的投射。
阿盖尔1975年的研究表明,对上帝和对双亲的态度非常酷似。宗教所关心的众多认知问题,诸如苦难、生与死等,每每都是人生旅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宗教心理学研究中,死亡恐惧理论成为普遍受到东西方学者强有力支持的理论。学者们分析,这可能反映教会教育的影响,同“太平世界”的传播有关。
法律心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各种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也称法制心理学。它是介于法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法律心理学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最初是以研究人的违法犯罪心理为起点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他们的著述中涉及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个性特点、犯罪者的行为表现等与法律心理学有关的思想。中国殷商和周朝的文献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动机、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力等问题。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开始从社会、生理、精神、遗传、司法医学等方面探讨犯罪问题。当时的代表作有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普里查德的《论精神错乱和影响心理的其他障碍》、吕卡的《自然遗传论》等。
到了19世纪下半叶,法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犯罪心理学首先开始成熟起来。德国的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于1872年第一次以犯罪心理学为名出版了专著,接着格罗斯,武尔芬、科瓦列夫斯基、佐默尔等人也相继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专著。
与此同时,证人证言的心理研究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库里舍尔的《供词和心理学与司法审判》、波尔杜加洛夫的《论供词》等著作,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哈钦斯和斯莱辛杰于1929年出版了最早的《法律心理学》专著。
正因为法律心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形成得比较晚,所以至今对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托奇认为,法律心理学是研究审判过程和参与这一过程的人的意图、动机、思维和情感的科学。塔普则指出,心理学家在法律问题上开展的研究“过分犯罪化”了,也就是说,侧重于犯罪审判的过程和方面,却大大忽视了民事法庭、法律社会化和法律协商等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因而给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
苏联的耶尼克也夫提出,法律心理学的组成应包括法律心理学的方法学基础、法律心理、司法心理和改造心理等四个部分。萨薪里马尼雅恩则认为,法律心理学体系应由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和改造心理学四个分支组成。中国在80年代以前对法律心理学研究不多。近年来有关研究大多数偏重在犯罪心理方面,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
综合西方和苏联法律心理学界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可以对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作如下的概括:它包括立法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劳动改造心理和民事诉讼心理等部分。
在司法心理中,如果按司法程序来分,还可以细分为侦查心理预审心理、审判心理等;如果按照诉讼参与人来分,则可细分为犯罪人心理、受害人心理、证人心理、辩护人心理、警官心理、检察官心理、法官心理等。
立法心理是研究在立法活动中各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立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如立法的社会心理前提,法的解释、修改或废除的社会心理效果,立法者的知识、能力、性格对立法的影响等。
普法教育心理是研究在普及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意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如法律宣传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法律意识的内化机制和形成过程等。
司法心理是研究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各种诉讼参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如在侦查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和警官的心理;在预审过程中犯罪人、警官和其他参与人的心理;在审判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辩护人、检察官和法官的心理等。
劳动改造心理是研究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如影响和制约劳改罪犯心理活动的一般因素;不同类型罪犯在劳改中的心理特点;劳改罪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等。
民事诉讼心理是研究在各类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司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等等。
法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民意测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除了这些一般研究方法外,研究者们还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选择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color=#000000]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社会心理学家还研究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学校、监狱等种种拥挤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呢距离,0~0.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0.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英尺,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往往引起反感。
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其心理后果却刚刚引起重视。1979年罗顿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空气污染可引起消极心情和侵犯行为。
关键词:环境行为;社会特征;影响因素;社会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2)02-0005-0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技术革命促成了西方国家深刻的社会变革,伴随着现代文明曙光的出现,新能源、新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新的产业部门不断出现,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起了城市面貌和环境的巨变,催生了环境危机的出现,对居民身心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末,综合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一个新研究领域――环境行为研究诞生了。以“环境行为”为检索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德国Springer期刊数据库、英国Taylor&Francis期刊数据库、Wiley期刊数据库、Frontiers_系列期刊数据库进行精确搜索(见表1),发现西方学界进行环境行为的研究比我国进行的时间早、研究的程度深。西方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进行环境行为研究,并出版发行《环境与行为》、《环境心理学》等专业期刊。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专注于环境行为研究,2000年以后有关环境行为的研究成果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通过对环境行为相关文献题目所蕴含内容的理解,笔者将现有文献按研究领域划分为心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等领域。
第一,心理学领域。依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心理学在环境行为领域的研究又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学领域和环境心理学领域,其中社会心理学延续了经典的心理学研究角度――内部心理,以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为主题,研究人的认知、知觉、态度、意识、价值观等与外显行为的关系;而环境心理学则从外部出发,研究个体如何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进人类环境,以解决各种由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例如,勒温的场理论。因此,环境心理学领域的环境行为主要涉及建筑、空间(商场、广场、公园、学校等)、城市规划、压力环境(噪声、辐射等)等环境中不同行为者的行为规律以及他人在场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第二,建筑学领域。建筑空间是人的心理空间的外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规划家KevinLynch运用“图式”理论研究人们对三座不同城市的意向,开启了环境行为在建筑领域的研究先河。进入60年代后,挪威建筑学教授Christain Norberg-Schulz以皮亚杰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空间问题,在建筑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在同一时期,一些建筑师对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原则进行了反思,以Jon Lang和Charles Bumette为代表的建筑师从管理科学、系统论的角度研究设计方法的正确模型,并应用计算机把社会科学数据、观点综合到设计中去;而以Alexander为代表的建筑师重视空间与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把设计设想为多种空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结合。70年代以后,建筑界普遍强调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对人们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三,社会学领域。从社会学角度对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的主要是环境社会学,长久以来,对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认为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种认为环境问题是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核心。随着环境社会学的逐步成熟和发展,一些学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过于宏观和抽象,人与环境的关系是通过人的行为实现的,只有行动着的人才能与环境互动,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们环境行为的结果。因此,应该站在微观的生活者的角度,对人的环境行为进行理性的分析,既能阐述导致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行为选择,又能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从而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本文主要基于环境社会学视角,对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把握。
一、环境行为的概念与内涵
关于什么是环境行为,不同理论背景的学者都尝试给出合理的界定,但到目前为止并未达成共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Hines等提出了“负责任的环境行为(responsible environmemal behav-ior)”,将其定义为“一种基于个人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有意识行为,目的在于能够避免或者解决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Stem提出了“具有环境意义的行为(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并从行为的“影响”和“意向”两个维度将其定义为“影响导向的定义强调人的行为对环境产生何种影响,意向导向的定义强调行为者是否具有环保的动机”。而Sebastian基于“规范刺激(NAM)论”和计划行为论,从利己动机和亲社会动机两方面将“亲环境行为(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定义为“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及对他人、后代、其他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关心”。
由上述概念界定可以得知,较早进行研究的西方学者们对环境行为的界定略显偏颇,人是行为的主体,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环境行为,而西方学者的界定多数只强调了积极的环境行为,忽略了负面的、对环境造成影响或破坏的行为。
我国社会学学者也对环境行为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定义。王芳以“理性选择论”为基本预设,以环境问题为切入点,以空间作为人与环境互动的载体,将环境行为定义为“作用于环境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社会行为或各种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它既包括行为主体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包括行为主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后产生行为的环境影响”。崔凤等依据概念外延的不同总结了两种关于环境行为的理解,其中对环境行为的广义理解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环境行为,而狭义理解仅将环境行为理解为个体层面的行为或环境保护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我国学界对环境行为内涵的理解尚处于深入讨论阶段,尤其对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关系存在不少争议:一种观点以洪大用等为代表,认为环境行为是环境意识的一个重要维度,环境意识应该包括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环境保护态度和环境保护行为四个环环相扣、级级增值的环节。另一种观点以周志家等为代表,认为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不存在维度的交叉,若“将环境行为视作环境意识的组成部分之一,那就相当于我们事先已经预设了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力,这样就正好回避了我们自己的研究问题――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关系”。
二、环境行为的特征
关于环境行为特征的探讨,有学者将环境行为视为一系列要素的复合体,通过对其进行解构发现:环境行为从行为本身来看具有正反两重性,从行为主体来看具有多元性和互动性,从行为发生空间来看具有差异性,从行为结果来看具有滞后性、复合积累性和外部性,从行为动因来看具有利益驱动性,从行为制约因素来看具有社会性。也有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环境行为与社会的互动上,认为环境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与特定的社会因素相关,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进行,其结果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其他的社会关系。基于已有的分析,本文进一步归纳总结,认为环境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1.适应性
占据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类行为主体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给定的社会结构、社会技术和物质系统中进行互动和交流,但他们并非仅仅像机器人一样机械地进行各种活动,而是能够应对社会刺激,分析、理解情境,甚至构建或重塑物理环境及社会规则。环境行为是一种人类行为,因而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并做出反应:一方面,个体环境行为的发生受制于环境压力,社会存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塑造个人的环境行为;另一方面,个体通过行为反应调节并满足自身需要,应对环境刺激。换言之,环境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被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社会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中所有个体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都不可选择地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之中。离开了个人的存在与行为,或者我们按下一个暂停键,冻结个体行为,社会过程就随之结束了。环境行为发生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行为主体的信念、期望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主流文化、经济水平、制度规范等外部因素,人格特质、价值体系、情感卷入等内部因素都能影响人的环境行为。并且,环境行为还关涉其他主体的行为,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进行,其结果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的社会关系。
3.双重性
环境行为的双重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来说,环境行为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有的行为直接与环境互动并对环境造成影响,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都直接可见,而有的行为本身并不直接作用于环境,但却是造成某个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如女人对化妆品和服饰的选择;另一方面,从行为的性质看,广义的环境行为既包括环境保护行为,也包括环境破坏行为。前者是一种长期行为,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从而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后者是一种短期行为,是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对环境资源予取予夺,从而引起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的行为,对经济、环境及社会的动态永续平衡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4.策略性
环境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必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并包含特定的指向选择,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行为主体根据自身一定的利益偏好,遵循工具理性或价值理性做出最优策略选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企业是否采取环境保护行为受到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对环保投入的政策激励和对环境污染的政策规制会为企业带来不同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权衡比较,企业会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但不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公众,都是理性的社会行动主体,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一旦偏离追求长期利益、社会利益的轨道,打破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间的制衡局面,就会出现企业的环境破坏行为,基层政府间的共谋行为,政府与企业的合谋行为,公众弱参与性、浅层性、简易性环境行为等不利于环境社会健康发展的行为。
三、环境行为的类型学分析
对环境行为进行类型学的分析,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梳理现有的文献,国外学者对环境行为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代表观点:Sia等将环境行为分为说服行为、消费行动、生态管理、法律行动、政治行动五类;Smith-Sebasto和D'costa对环境行为的分类与Sia等人的观点基本相同,只是在名称上略有差异,如将“生态管理”称作“实践行动”等,但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教育行动;Stern根据环境行为的定义,从行为的激进程度、空间私密性的角度出发,将环境行为分成激进的环境行为、公共领域的非激进行为、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其他具有环境意义的行为。
我国学者也对环境行为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张兴莲等按照差别强化原则将环境行为分为正性环境行为和负性环境行为;按照主体的环境行为是否需要他人的参与将环境行为分为合作环境行为和独立环境行为,对前者根据行为主体受制约性的强弱又可细分为自主合作、条件合作与申诉合作环境行为。这一分类方法主要基于环境教育、环境素养的视角,将环境行为视为环境意识的外在体现,是环境教育的要旨所在。但这里提到的环境行为在定义上趋同于环境保护行为,是指“在人们具有环境知识、态度和技能之后,必须采取行动,参与各种环境问题的解决”,而现实的环境行为并非仅指环境保护行为,因此,这一分类方法缺乏广泛的适用性。崔凤等依据环境行为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环境行为进行了划分。依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存在方式,可以分为个体型环境行为、群体型环境行为、组织型环境行为;根据行为结果的差异,可以分为环境影响行为、环境破坏行为、环境保护行为;根据行为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生产型环境行为和生活型环境行为。这一划分方式具有明显的社会学特色,通过解构行动体系对环境行为的类型进行了把握,但现实的环境行为复杂得多,行为主体间的互动结构影响了行为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行为类型存在交叉关联。例如,企业环境行为又可细分为企业环境保护行为、企业环境破坏行为,公民环境行为又可依据政府是否参与构建出政府参与模型与政府不参与模型。此外,环境行为兼具直接性与间接性,而在已有的分类中对间接环境行为未加明确的关注,应在现有的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考察。
四、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
考察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不仅能够分析环境行为的状况,而且能够为改善环境行为提供方法和路径。在目前针对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开展的研究中,本文主要提取了态度变量、社会结构变量、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三个因素进行分析。
1.态度变量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焦点,在环境社会学领域,主要沿用社会心理学中的计划行为论、ABC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探究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但目前学界对环境态度的概念界定并不清晰,与环境态度相似的概念还有环境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信念、环境知觉、环境认知等,这些概念表述类似,内涵趋同,在现有研究中常常互换使用。
Hines等利用元分析法整合了128篇有关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认为环境行为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而行为意向又受包括环境态度在内的若干变量的影响。
沈立军对山西省五所大学学生的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并归结出两条对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一方面,环境价值观通过影响环境态度进而预测环境行为;另一方面,环境态度亦能直接影响环境行为。
余勇等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通过因子分析分别提取了游客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主要因子,进而对游客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环境态度通过两种路径影响环境行为:在主要路径中,环境教育与环境保护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在次要路径中,环境伦理与环境干扰行为存在显著相关。
2.社会结构变量
社会结构是联结行动者的、较为稳定的社会关系模式,主要包括家庭结构、阶级结构、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本文主要选取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阶级结构。阶级被古典社会学家视为社会建构的重要因子之一,以环境为话语连接环境行为与阶级,可以发现中产阶级与环境生态的联结最为频繁,环保运动与后物质主义是其主要的议题。Cotgrove的研究发现中产阶级与环境生态运动的强烈联结,特别新中产阶级多参与新环境运动(如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等团体),旧中产阶级多参与自然保育运动。吴瑶以《三联生活周刊》作为媒介话语空间分析我国中产阶层的环保话语,认为中产阶层的环保话语是本阶层特有的身份认同标志,借助环保话语,中产阶层得以表达其利益诉求,并展示其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
第二,组织结构。环境行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组织的内部关系及组织间关系均能影响主体的环境行为,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组织是政府和企业。对企业来说,企业类型不同、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设计不同、企业环境行为的导向机制不同,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对政府来说,纵向的中央与地方“二元”分级结构、横向的协调管理网状结构也会影响政府的环境政策、环境监管、环保宣传、环境治理等行为,同时,政府和企业间博弈均衡的改变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
第三,城乡结构。Van Liere等对公众环境关注的研究发现,城市居民较乡村居民对环境问题有更高的关注度;张健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背景研究乡村环境问题,认为二元社会结构的环境制度设计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乡村内生污染以及城市污染转嫁乡村综合作用,加之乡村环境保护制度的缺失,造成乡村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3.社会人口统计变量
社会人口统计变量指被调查者最基本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
在性别因素方面,Fliegensehnee等的分析发现性别是影响环境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环境知识水平较低,但女性更易投入情感,对环境破坏的关心水平更高,不易盲目迷信技术解决手段,更愿意尝试做出改变。龚文娟等对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所作的分析也发现,在私人领域内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多于男性。但是性别与环境行为的关系并不稳定,Hines等对1971-1986年间的128篇环境行为研究文献进行元分析并未发现性别和环境行为的显著关系,Schukz等在1995年所作的五项调查结论也表明性别与回收行为不相关。
在年龄因素方面,Van Here等对公众环境关心的研究发现,年轻人较老年人更易接受新的环境保护观点,形成新的生态观,更加关注和参与环保行为;但王琪延等通过对北京市市民环境行为意愿的研究发现,年纪越大的人在资源再利用及资源节约方面得分更高,而年轻人多为压力较大的上班族,在生活中以工作、家庭及生活质量为重点,对环保给予较少关注和重视。在收入、职业及受教育程度因素方面,王凤等通过对陕西省和广东省公众环保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两地公众由于人均收入不同而表现出环保参与行为的较大差异,收入越高,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水平越高;陈奉伟对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环境行为进行调查后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游客在环境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文化程度越高,游客的环境行为越积极,但不同职业的游客在环境行为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五、结论与讨论
目前学界对环境行为进行了数量可观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体系,国外研究从理论研究到经验研究的成果都十分丰富,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才起步不久,研究的技术相对落后,但研究热度正在攀升。纵观目前已有的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概念界定混乱,导致变量选取和指标设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给研究带来困难。目前已有文献中出现的环境行为的同义词有“环保行为”、“一般环境行为”、“特定环境行为”、“环境友好行为”等,这些概念表述模糊、彼此交叉,虽提法不同,但内涵趋同。因此,增加了研究的局限性和难度,并造成相互借鉴的混乱。尽管我们现在不能对环境行为的概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至少应该明确概念的范围,从而选取统一的变量维度和指标体系,以便选择统一的测量工具。
科学心理学自1879诞生以来,历经众多学派的竞争与融合,发展到当代,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成为当下心理学发展的主流。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体系内容心理学到目前的认知心理学,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心理学已历经内容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其中夹杂的大大小小的理论思潮也很多,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四大势力,其影响持续至今(舒跃育, 2011)。但是,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进步,心理学学科体系自身的不断拓展,以及心理学与多学科的相互交融,心理学发展之势势不可挡,其中发展正盛的认知神经科学最有可能成为心理学的“第五势力”。在后现代与多元文化背景下,心理学学科体系加速分化,美国心理学会(APA)目前在册的就有53个心理学分会,每一个分会几乎都可以主导一门学科的发展,就我们所熟知的,近年就兴起了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现象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等(叶浩生,2003),这使原本就不很清晰的心理学体系新增加几分凌乱。
心理学目前的多学科分支的现状,是心理学高度发展的结果,还是心理学分离和破碎的预兆。张海钟和姜永志(2010)认为,学科分化是心理学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物理学这样的成熟学科就有数十个分支学科,相比较而言心理学并不多。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斯塔茨(Staats, 2003)则认为,学科过度分化是心理学分裂的预兆,这样的分裂现状,使科学心理学很难形成真正的科学共同体,难以形成如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所说的统一“范式”(Paradigm),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常规科学将成为泡影,心理学终将难以摆脱前范式科学形态的命运。斯塔茨(1996)曾指出,“每一门科学都得经历一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转变过程”,他注意到在自然科学方面,这种转变以极高导致了在理论、方法和哲学上的相当多的一致性,而行为科学却是分裂的,因此,他试图利用实证主义方法论将心理学整合为统一科学心理学,但是舍弃人文的心理学注定是不圆满的,这一整合注定了失败的结局。那么,心理学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心理学是在发展还是在倒退,心理学的历史是否有一个类似于规律的法则来引导学科发展,或者说心理学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澄清会让我们对心理学的现状有一个新的认识。以下我们将看到争论最多的三种心理学史发展模式,同时,立足于当下后现代和多元论的观点,我们提出心理学的多元论发展模式,作为第四种模式,同样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
2心理学史发展的传统模式
2.1循环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每一种发展模式都是一个规律的生成,循环发展模式(Cyclical development model)认为历史就是重复自身,起落消长,无尽往复。王国由盛而衰到再次兴盛,知识的停滞与知识的重新发现都是循环往复的。最早的循环论者应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阿那克·西曼德,他认为,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是无限与无形的,他命名为“阿派朗”,意思是“无边无界”,他认为宇宙的每一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循环变化过程。在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也为循环发展模式提供了佐证。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论认为,范式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一门学科只有具有共同的范式,才可以称之为科学,任何一门学科在没有形成范式以前,都处在前范式或前科学时期,科学工作者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待经过讨论形成统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于是从前科学时期进入科学时期,因此,他认为科学发展是四个阶段的往复循环:即前科学时期(前范式)→常态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库恩认为,当新范式战胜旧范式就标志科学革命时期的结束,而进入新的常态科学时期。在新的常态科学时期,新的范式成为该学科的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科学研究在新范式的引导下继续积累式的前进。但到了后来又出现新的反常,陷入新的危机,引起新的科学革命,并实现从新范式到更新范式的转变,进入更新的常态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是通过这几个环节不断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与库恩同一时期的另一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中,同样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观点,认为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拉卡托斯的这个模式不同于波普尔的不断革命模式,它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过程的质变,也体现了它的量的进化(夏基松, 2010)。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出发,心理学史的发展也遵循这样一个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的规律。从地域人格的形成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循环,姜永志和张海钟(2010)就发现,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将导致人们适应环境的差异,对环境的不同适应会逐渐内化为区域文化内的一种习惯、思维,最后生成一种区域性文化,不同的区域文化因差异不同,而形成不同区域的文化心理特征,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的表征方式外显为区域文化心理行为,这种行为又会使人们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即区域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心理→区域文化心理行为→区域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心理……,这是区域地理与人格生成的循环往复过程。另外,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样的循环模式,意识或经验是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初唯一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在构造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时期,意识仍旧是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自从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913年在《心理学评论》发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之后,心理学彻底的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将外显的能够测量、重复和量化的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持续影响整整持续了半个世纪,其很多观点仍被认知心理学所沿用。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认知心理学使 意识重归心理学领域,意识的回归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又一次循环。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意识与行为成为当代心理学都涉足的研究领域,认知神经科学致力于寻求意识与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这种循环其实并没有停止,每一次循环只是达到了暂时的平衡,即达到了库恩所说的常态科学时期,或者拉卡托斯说的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但是,每一次循环都会从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吸收新鲜的东西,并将其整合到现有理论中来,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进步,这是该模式最易被接受,也是最具解释力观点。
2.2线性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线性发展模式(Linear-progressive Development Model)认为,每一个人的活动都是建立在先辈发现的基础之上。正因为如此,人类的知识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就如实证主义先驱孔德说的一样,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其暗含的假设就是只有被经验证实的知识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那么这种发展应该就是线性的发展。而波普尔(Karl Popper)的批判理性哲学也承认了积累的重要性,他认为科学发展模式是:(1)科学开始于问题;(2)科学家对问题提出大胆猜测,即理论;(3)各理论间展开批判和竞争,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高的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伪,又出现新的理论。波普尔认为,任何科学的发展都是不断的否定之否定,是知识经验的不断累积(姜永志,刘额尔敦吐,2012)。孔德(Isidore Comte)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模式直接影响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众多学科。
在心理学领域,或许这一线性进步发展模式更容易被接受。因为从心理学史的考察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佐证。如在心理治疗领域,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线性模式,我国心理学家车文博(2010)在《车文博文集:西方科学心理学史(第五卷)》中认为,早期希腊思想将心理障碍看做是超自然的力量,后来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认为是体液失衡导致心理障碍并强调脑的作用,后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强调“中庸”的情绪反应是缓解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后来萨布科(Oliva Sabuco)认为情绪的自制促进了心理健康,后来皮内尔(Philippe Pinel)对精神障碍进行了分类,并认为有些精神障碍有神经生理基础,而有些精神障碍没有生理解剖基础,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心理疾病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再到后来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人们通过现代测量技术来鉴别心理障碍,并通发展出了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意象疗法等。现代心理治疗的诊断与治疗的发展,并不是突现的,而是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之上不断累积的结果。研究者也常常深有体会的认为,我们所做的每一项研究都是奠定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累积,如感觉、知觉、记忆等的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是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读基础上,通过一次次实验得到的。在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争中,所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心理学是否需要这样的实证累积,由实验数据组成的实证材料能否代表心理学的发展进步,实证积累的心理学能否促进心理学的统一?
这种线性进步的发展模式其实是每一个学科发展多必须要经历的,知识的产生都是逐渐积累的。心理学史的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早期积累,心理学史的每一本经典著作,都对促进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各学科知识做大篇幅的论述,哲学作为心理学的母体、从来都是科学心理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直接供体,生理学作为对科学心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也成为了科学心理学最亲密的伙伴。正如维特斯特恩(Wetterstein, 1975)认为的那样,“在心理学领域,人们理解记忆、学习和感知过程等问题的知识有了显著增长”。但是心理学内部仍存在一些分支学科的领域,它们通常研究诸如人格或社会控制问题,其发展历史较为混乱,不容易根据线性进步模式来解释。由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心理学历史的发展是否存在一种完全相同的总体模式,也许存在几种模式,一些符合循环发展模式,另一些符合线性进步发展模式。
2.3混沌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混沌发展模式(Chaos Development Model)认为,历史本身没有任何完全相同和普遍性意义。正如费舍尔(Fisher)指出的那样,“历史只不过是一出偶然发生的、不能预见结局的戏剧”(墨菲, 科瓦奇, 2010)。在历史中发掘的意义是我们强加于历史之上的意义,而不是历史本身所固有的意义。萨瓦(Sawyer, 2000)就认为:“撇开创造历史的人,历史不过是一个抽象、静态的概念,既不能说它具有客观性,也不能说它没有客观性,问题在于人们不了解历史的客观性却赋予其客观性”。因此,心理学的历史也可能是一种混沌的和不连贯的历史,科克(Koch, 1969)在《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连续的科学》指出,心理学在百年之后产生了大量的伪知识和无意义的思想[。科克认为,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被看做是“极力效仿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不断变化的连续体”,但是他又说,目前为止,心理学尚未找到一种适当的方法论来研究其独特的对象,还远远不能说明它是一门累积的、渐进的科学。
事实上,科学心理学在极力模仿自然科学的过程,已经将心理学割裂了。按照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轨迹,科学的心理学是以实证主义为逻辑主线的,无论是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还是近年兴起的认知心理学,都主要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其哲学基础。传统科学方法论是以物理主义的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物理主义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直接构成了现代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可以通过感官或借助于感官的延长工具可以客观把握到的,只有感官把握到的才是客观和真实的,否则是虚假的。实证主义立场的心理学其实揭示的只是人类全部心理现象的一部分内容,很多无法用经验证实的心理现象必须借助于非实证的研究(葛鲁嘉, 2008)。对自然科学过度的模仿,使心理学失去了本真,那些不能用实证方法研究的,但又对人的日常生活起着主导作用的心理现象,不应该被方法论无情的拒之门外。从这一视角来看,心理学的历史更多的是一部 实证科学心理学史,它缺少的是连续性的和综合性的关于人的心理的解读。因此,混沌发展模式占据的市场份额并不大,显然它也不能完全解释心理学的历史,毕竟科学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内容以及体系上,都具有循环和线性进步的特征,那究竟哪种模式更适合当下的心理学,更能揭示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规律呢?显然上述三者都具有相对的适切性,但同时也有片面性。
3多元发展模式
以上每一种心理学史发展模式都不能完全解释心理学的发展连贯性,正如前面提到的,有些人更愿意接受心理学史的循环发展模式,另外有一些人更倾向于接受线性进步发展模式,甚至还有人认为心理学史部分上也是混沌的。理论的不统一往往都会陷科学于囹圄之中,在心理学这个限定的领域也一样。既然以上三种历史发展模式存在缺陷,那么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来看待心理学的历史。回顾对心理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早期学者,会发现很多学者都持有一种多元论,瓦伊尼(Weiner, 2010)在其著作《心理学史:观念与背景》中强调,苏格拉底(Socrates)就曾最早规划出一种多元论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强调行为具有多重原因,行为的原因不单纯是心理学、生理的或是社会的,而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而中世纪理性主义者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的哲学视角也允许多元性和多样性在整体性中占有更重要地位,认为世界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所组成,是无数单子的和谐的体系,这是唯心主义的多元论。现代机能主义心理学创立者詹姆斯同样是一位彻底的多元主义者,詹姆斯明确证实了分析的多重水平:分子的、生物学的、社会学的、哲学的—所有这些都是合理的,并且都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和应用。他的多元论对他的心理学取向有几种含义,首先是方法学的,我们审视詹姆斯的著作,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哲学,就会发现一种实用主义的多元论,其中方法学的观点起了辅的作用,詹姆斯是用了多种方法,显然是一位方法多元论者。二是在心理学对象上他的多元论也尤为凸显,他的研究范围包括了基础问题与应用问题,宗教心理甚至超自然现象(方双虎, 2011)。早期学者的多元论思想,为今天心理学的多元论取向奠定了基础。
随着近几十年科学哲学的发展,后现代哲学成为支持多元论的主要阵地,后现代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反一元论,提倡多元主义,认同不同意见同时并存,共同繁荣。后现代哲学还接受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和“增生原则”,认为任何理论都有韧性,没有一种理论永远能驳倒另一种理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判定一个理论好于另一个理论。我们再回到心理学分裂的源头来看,其中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实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文化霸权问题,即主张建立一种普遍性适用的实证科学和严格意义的实证科学,这种客观的研究范式确实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科学的地位,揭开了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操作主义使人类心灵越来越具有可操作化,提供了客观揭示和理解心灵的方式方法和有效的干预技术,合理的揭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侧面。
但是,这种客观研究范式所坚持的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没能完全的阐释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类心灵主观性。这种以实证主义取向建立的心理学实际上所持有的就是一种一元文化论,反对其他形态的心理学形式,反对其他文化中的心理学式样,这样难免忽略了其他文化中有价值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关于心理的解释。从美国心理学会(APA)53个专业分会来看,学科分化越来越细致,这样的分化是否阻碍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了呢?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这样的细化不但没有阻碍各心理学分会的发展,而且很多心理学研究领域还出现更多的交叉研究。从行政组织结构来看,在20世纪末,心理学已经同其他学科一样统一,甚至比某些学科还要统一,如,在生物学内部,我们通常能见到至少20个系,包括植物学、园艺学、畜牧学、林业学、动物学、解剖学、动物研究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等。所以,心理学可能高估了其他学科的统一而贬低了自身的统一性。按照詹姆斯的精神,我们必须考虑学科统一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探索多元化为心理学提供的优势,一门新的理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会弥补心理学的分裂,同时又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带来希望。
4小结
综上所述,心理学的历史并不是分化的历史,而是学科多样化、复杂化、丰富化、精细化的发展必然性。那么,心理学史的发展模式更可能会遵循这样一种多元论取向,心理学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分支学科不断增多、心理学研究越精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弥补了心理学的分裂,起码将其研究限定在了心理学的边界之内,阻止了学科分裂或被其他学科蚕食的结果。因此,对心理学史的解读,要站在多元论的立场上,持有多元发展模式(Pluralism Development Model)的观点。在心理学史的体系中,诸如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等几种典型体系被纳入到了当代主流心理学之列,而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对当代心理学也产生着持续的影响,认知心理研究回归了意识的主体地位,同时对多元方法的重视也拓宽了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们对整个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变化仍会持续关注,但我们应该更倾向于采用多元论的视角,将心理学史的发展纳入到多元发展模式中来考量,客观公平的承认每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性,这样解读的心理学史才会彰显心理学的当代价值。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车文博. 车文博文集(第五卷): 西方科学心理学史.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方双虎. (2011). 论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科学观. 心理科学, 34, 1242-1246.
葛鲁嘉. (2008).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 北京: 人民出版社.
姜永志, 张海钟. (2010). 中国区域心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整合探索. 心理学探新, 30, 3-6.
姜永志, 刘额尔敦吐. (2012). 近代哲学与心理学的逻辑演进--基于语言哲学的发展脉络. 心理研究, 5, 8-12.
墨菲, 科瓦奇. (2010).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 林方, 王景和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论文摘要 使用后评价是指对建筑,建筑综合体及建成环境所开展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它关注的是建成环境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使用者的意见和要求。通过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将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规划设计目标与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加以比较,使用后评价者能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反馈信息,使建筑师与规划师得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其规划设计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建筑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建筑使用后评价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一、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1.使用后评价的概念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其原理是通过对建筑与规划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加以对照、比较,收集反馈信息,以便为将来同类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2.反馈机制的作用
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人类在20世纪提出的三大理论。维纳提出控制论的核心,就是特别重视反馈机制的作用。维纳的控制论论述了人类、动物和机器是如何利用反馈信息来学习、调整并改进自身的行为。没有反馈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以射箭运动员为例,每发出一箭,都要了解所射之箭偏离靶心的信息,作为调整下一次射箭的依据,使之越来越准确地命中目标。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目的就是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建立反馈机制。缺乏这一过程,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程序就不完整。
欧美建筑界通过使用后评价发现,大量建筑物中存在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是由于建筑设计不当造成的。这些问题若不是通过使用后评价及时发现,就可能在类似的其它工程中一再发生,甚至延续数十年而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3.“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
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创造适用、健康、安全、节约资源能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建筑空间、场所等人工环境,来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包括居住、工作、生产、休闲与娱乐等各种活动)。因此,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建筑物的使用者着想,为他们设计良好、适用的建筑空间,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优劣、质量高低的根本判别准则。
4.使用后评价的作用
一个建成的建筑物及其环境是否令人满意?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长期在其中居住、工作、生活,最有切身体会,他们的意见也因此而极具参考价值。
归纳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有助于改善建成环境的质量与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②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导则、规范和标准;
③有助于提高建筑师、规划师的修养和业务能力。《红楼梦》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话也说:“木匠要巧,郎中要老”。一位成熟的、高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应同时具备木匠之巧和郎中之“老”。如果不了解使用者的多种要求,不熟悉人们在建筑空间中发生的行为模式和引发的环境心理状况,是难以胜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作的。而使用后调研与评价正是建筑师、规划师了解、熟悉服务对象,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修养的一项基本功。
④有助于科学地检验和评价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优秀。如同评价影视作品设有金鸡奖、百花奖,要依赖专家的评价和观众的评价一样,对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评价,也一样既要依靠专家的评价,又要依靠群众的评价,二者不可或缺。而此二者的评价都涵括在使用后评价的范畴之中。
⑤有助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和四节一环保(节材、节地、节能、节水)建筑的实现。
使用后评价的最新发展: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着重于对建筑的四节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对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起重要作用。
二、使用后评价发展简史
1.发达国家的使用后评价[1]
首个严格意义上的POE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Osmond等人于1966年对精神病院和监狱等特种建筑开展使用后调研。这些工作着重调查评估这些特种建筑对特殊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今后改进同类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发达国家建筑界有若干重要的相关论着发表。如1969年,Robert Sommer出版着作《私人空间:设计的行为基础》(Personal Space:The Behavioral Basis of Design);1974年,又出版《紧密空间:硬的建筑及如何使之人性化》(Tight Spaces:Hard Architecture andHow to Humanize it);1975年,Edward T.Hall出版了《建筑界中的第四维度:建筑对人之行为的影响》(The Fourth Dimensionin Architecture:The Impact of Building onMan’s Behavior)。可见,当时西方建筑界已十分关注建筑设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后评价的开展正是与这些理论动向密切相关的。在此背景下,1968年西方建筑界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其成员包括建筑师、规划师、设备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等。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建筑界又陆续出版了一批着作,涉及使用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并办有专门的杂志,如《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 and Behavior》)、《环境心理学报》(《The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建筑学和现代建筑》(《Architecture and ProgressiveArchitecture》)等。在这些重要建筑类杂志上,也重视POE论文的发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 h r i s t o p h e rAlexander先后于1964年出版了《形式合成注释》(《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Form》);于1969年出版了《模式生成住宅》(《Houses Generated by Patterns》),后又于1977年出版了《模式语言》(《A PatternLanguage》)。这些着作对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975年,美国成立了《通用设施管理》(《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机构,开始对办公建筑的性能开展可测量指标的研究。自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已对学生公寓、医院、住宅公寓、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军队营房等建筑广泛地开展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出一套关于数据收集、分析技术,主客观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及设计导则等方法体系,包括调研、访谈、系统观察、行为地图、档案资料分析和图像记录等一整套开展POE的技术手段。
在英国,70年代也出版了有影响的关于POE的着作,如苏格兰《建筑性能研究中心》的Markus于1972年出版的《建筑性能》(《Building Performance》)一书,影响相当广泛。
总之,到8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OE已成为政府和建筑界的例行活动。一些建筑学院还将POE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除了美国以外,在欧洲、大洋洲和日本,有三个重要的组织在执行POE研究。它们是:
①欧洲的IAP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eople&TheirPhysical Surroundings》)(国际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
②澳洲、新西兰和东南亚的PAPER:《People&The Physical EnvironmentResearch Association》(《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