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经济论文

大学经济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3 15:16: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经济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经济论文

第1篇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持续十余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由此引发的就业问题收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近两届政府都始终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重要位置。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27万,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答央视财经记者问时提到: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就业人数达到77253万人。其中不乏归国的精英人才,其中也包含大量的再就业人员,这样的人员结构不管是技术,还是经验都是其胜过大学生就业群体的重要砝码,也一定程度上提高的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然而,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下,很多的HR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出现了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问题的科学,从经济学供需匹配理论看,政府和高校应积极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推动者,即分别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双管齐下,创造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实现大学生就业的供需平衡,与此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开通绿色通道,促进大学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多渠道交流,实现有效的供需资源共享。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

从以上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供求理论强调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的一定时段内,所有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应当相等,实现供求均衡。反之,则是供求失衡,表现为两种情况,即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供不应求,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相反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是也是商品,高校是这种商品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需求方,如果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较高或者较低就会出现供求不均的现象,而如果该需求和人才的供给相适应,则供求均衡。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人才的供给量较大,人才的需求量较小,供求不均,才有我们看到的就业难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就业难的问题。

(一)供给方面

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从供给的量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近几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再加上每年滞留下来的待业人员,这就使得在就业市场上的绝对供给量大大提高。整体来看,大学生毕业人员总的数量是在增加,充实了人才的供给量,但是,在大学生泛滥的今天,用人单位要相中自己的千里马却显得更为困难。在存在竞争的人才市场中,大部分毕业人才面临的是在面试中落榜,因此,就业难的现象被扩大,进而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二)需求方面

需求是指一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从需求看,在经济学领域,GDP和就业岗位成正比例关系,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它所带来的就业岗位量是80~100万个,所以,我国一直在追求GDP的增速。但我国采取的主要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对就业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略,才会有劳动力需求有增加,但增速总是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从就业需求的主体即自主创业、政府、企业来看,市场的风险,社会经验的缺乏,创业对毕业生的吸纳作用微乎其微。政府部门减员增效,机构改革,人员需求日趋饱和,难以吸纳更多的毕业生。现在就剩下企业了,但是目前高校专业的设置及教育模式又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即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路径探讨

(一)供给方的行为要求

从有效供给的角度来讲,高等教育要培养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产品。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应服从市场,正确定位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方向,人才培养要与市场紧密联系,所有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应当首先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为基础。合理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对职业设置与教学过程进行合适的调整成为高校决策者要做的头等大事。此外,要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多样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提高对社会和自身的了解,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需求方的行为要求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应放眼长远,适当的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在进行人才选择时,应改变只注重经验和学历的惯例,虽然刚毕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锻炼少,但绝大多数毕业生悟性高、责任心强。用人单位可以改变固定的用人标准,灵活设置招聘的条件,给他们证实自己能力的机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会帮助许多的大学生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三)社会经济环境的塑造

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它应当积极引导高等教育模式的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使得资源更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服务部门,应通过对市场的发展分析,灵活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对高等教育的方向进行引导,调节作为人才供给方的人才培养方向,防止出现高等教育领域的“通货膨胀”,形成合理的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为市场需求服务。

四、结语

第2篇

(一)有利于学生社会网络资源的培育与扩张同学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网络。同学网络、校友网络,对同学、校友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今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友工作,建立起以校友为节点的社会网络系统,在促进同学、校友关系交融的同时,促进母校建设与发展。但我们注意到,目前的做法,注重的是事后,而不是事前,没有将在校生纳入校友的考虑范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不同专业在校生中培育、建立起社会网络系统。事实上,在传统住宿模式下,除了一些在学校社会活动别积极的同学外,多数同学基本不认识外专业的同学,更不用说建立起某种亲密的社会关系。而在创新转型后的住宿模式下,同学既可以通过行政班级活动、上课,认识同班、同专业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宿舍的环境,与其它专业,甚至不同年级的同学建立关系,且这种同学关系数是呈指数增长。

(二)有利于弥补学生能力的缺失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养成,对学生未来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生代大学生能力的缺失,是用人单位普遍反应的问题。我们往往把学生能力的缺失,归咎于学生的本身,而没有在培养主体上寻找原因。大学之前的家庭、社会、学校的过度关心,弱化了学生本应具备的能力,如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大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面临着弥补学生之前缺失的基本能力。在创新转型住宿模式下,学生不再有班长、组长或同班同学的提醒,必须根据自己选课的情况,安排作息时间。由于不同专业的同学上课时间不同,作息时间也就不一样,因此,他必须学会兼顾他人。此外,不同专业的同学思维方式不同,如何与不同专业的人交往,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挑战。这种住宿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就部分弥补了大学生之前最为缺乏的生活、处事、为人的能力。

二、大学生新型住宿模式的探索——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为例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是由福州大学与福州大学资产运营公司举办的独立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目前已拥有39个专业,12000多名学生。在较为自由的办学模式下,2008年开始,学院开始探索实施大学生创新转型住宿模式。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民办高校,早年至诚学院的新生报到率都在90%左右,近年新生报到率虽有提升,但还在95%左右徘徊。因此,新生报到率与新生宿舍安排就构成了一对尖锐矛盾。此外,学生在学期间退学、转学、休学、参军、出国等等,也提出了房产资源的利用问题。基于此,学院开始尝试性实施新的住宿模式,解决房产资源的经济合理性问题。学院按照如下步骤开展了住宿新模式的试验:第一阶段,尝试阶段。为了减少新模式介入引发的波动,保持学校稳定,学院采取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即:2007级以前的学生仍按旧的住宿模式居住,2008级新生按新的住宿模式居住。同时,建立起学生社区管理中心,建立系、社区辅导员专业化分工协作系统。这一阶段的试验结果:学校房产资源利用率提高,宿舍安排人员工作负荷减少,学生没有波动、较为认可,来自系辅导员系统的排斥力较大,社区辅导员比较忙乱,极个别有后门可走的家长对宿舍床位抽签结果不满意,但总体状况良好。第二阶段,总结与推广阶段。2008级新生入住后,褒贬不一。学院通过新旧宿舍住宿模式而引发的学生行为管理的比较,不断思考总结,并强化系、社区辅导员角色意识,强化新模式优势。并且,在2009级及以后的新生中,不断扩大试验范围,直到2011年,全校全部实行新的住宿模式。这一阶段的试验结果:当缺乏新旧住宿模式比较时,个别领导、教师常把学生管理问题,归因于住宿模式的转换;基本做到了只要有空床位,就可以安排学生,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系辅导员与社区辅导员对立性减少、协作性提高;社区管理中心建立起了较强的学生自治组织结构及干部队伍,社区建起了党员服务站,学生自发办起社区期刊《家》,以情为核心的社区文化基本形成。第三阶段,住宿环境利用阶段。新模式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在前两个阶段试验中,我们没有过多的强调,而是让实践说话,学生对宿舍环境的利用,基本是无意识的。但在2011年以后,我们不断宣传这一住宿环境对学生行为的改造作用,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利用环境,完善自身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养成。目前,大学生住宿创新转型模式已实施六年,整体较为顺利,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也为至诚学院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资源。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探索与完善,主要有:社区管理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有待加强、学生利用宿舍环境的主动性有待启发等。

三、大学生新型住宿模式构建与推广的关键点

第3篇

青少年群体承载了社会的发展期望,因此要在青少年的不同发展阶段为其提供相应的教育,而针对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大学生入学伊始,面临着来自环境、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适应性教育能够帮助其完成生活方式、身份认同的过渡,熟悉和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有些人认为新生适应性教育已经没有必要。例如通过网络,新生在入学之前就对大学的历史底蕴、校园文化、周边环境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环境适应变得简单;而通过QQ群、微信群等沟通媒介,新生在入学前就和同班同学建立了联系和友谊,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同样不值得一提。但是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不但不应该被取消,而是更加应该受到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在适应方面提供的实际帮助并没有达到预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以下简称“中青”)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以下简称“贸大”)都曾经在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之前对新生的情况进行了前测,笔者将2004年中青的测量结果与2012年、2013年贸大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表中的数据可见,在新媒体影响更大的2012和2013年,新生在入学时的人际熟悉程度并没有比2004年更高,反而在“认识的同学人数”和“能叫出名字的同学人数”这两个维度上更低,这充分说明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在人际适应方面提供的帮助并不显著。需要解释的是,这三次前测的时间均在新生入学后的前三天,两个学校均没有在进行前测之前举行统一的人际破冰类活动,因此对这三次测量进行比较的效度较高。其次,新媒体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着负面的影响,通过适应性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纠正新媒体带来的人格和行为偏差,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提高现实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基本情况及效果分析

现阶段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仍十分必要,许多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内容形式多样的适应性教育活动。其中,团体辅导方式虽起步晚,但因效果较为显著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自2011年起启动了“同心圆工作坊”项目,以大一新生为辅导对象,在入学的前三天内进行约150分钟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本文以贸大2012年及2013年的测量和评估结果为基础,以中青历年的结果为参考,从纵向时间维度对教育效果进行了分析。

(一)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基本情况

贸大的“同心圆工作坊”项目以学生为本,紧密围绕新生适应的主题,把目标聚焦于三个特定的维度,首先是打破新生间的人际隔膜,促进新生间的互动、交流和熟识;其次是加深新生对班级和学校的认识,培养新生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最后是引导学生加深自我认识,提高认知、沟通、合作等各方面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项目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运用了团体辅导的技术,充分体现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特点。具体包括通过热身游戏打破隔阂,通过相识游戏让新生互相认识,利用问题解决类任务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归属感,通过情感体验和分享环节引导学生加深自我认知和提高综合能力。

(二)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

效果评估是适应性团体辅导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了解项目的实际成效,了解项目目标的达成情况。在“同心圆工作坊”中,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辅导过程进行评估,具体包括现场观察、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以此了解活动效果并获得反馈意见。经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同心圆工作坊”在前述的三个目标维度上均发挥了作用,适应性团体辅导效果明显。

1.有效的打破了新生间的隔阂,促进相互之间的熟悉

在2012年和2013年的“同心圆工作坊”中,参与的全体新生都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同时在2012年加入了控制组后测。首先,对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经过团体辅导之后,每位新生在认识的同学人数、能够叫出名字的同学人数、比较了解的同学人数、经常聊天的同学人数四个指标上均有十分明显的增加,由此凸显团体辅导的效果。其次,将实验组后测结果与控制组后测结果进行对比后可见,实验组后测的结果明显优于控制组后测结果,团体辅导确实有效的打破了新生之间的隔阂,消除了陌生感,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发展。此外,通过团体辅导中的分享环节和活动结束后对参与新生的访谈也可发现,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同心圆活动对于认识同班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熟悉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在活动开始的时候,自己几乎只认识同宿舍的同学,而在活动结束时,自己差不多已经能够认识班里大部分的同学了。”

2.有效地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归属感

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加入了一些介绍学校和认识班级的活动,并在其中考验新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这一方面加深了新生对学校和班级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活动后测的结果可以看出,有高达97%的新生认为通过活动对班级产生了归属感和增强了团队精神,也有将近90%的新生认为通过活动对学院和学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活动效果十分明显。在分享和访谈中,有新生谈道:“在来大学之前,听说大学的班级形同虚设,班级同学之间几乎都不认识,就更谈不上相互关心和照顾了,当时心里非常的失望,然而今天通过同心圆作坊活动,我发现并不是那样的,我有一个非常团结温馨的班级,我十分期待未来四年与同学们的相处时光。”也有同学表示:“在来到学校的这两天,我的情绪十分不好,总是想家想爸妈,而今天同心圆工作坊的两个多小时是我入校到现在唯一没有想家的时间,今天的活动让我十分感动,我想我已经爱上了我们的班级和学校。”

3.提高了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

团体辅导中的部分活动旨在考验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而通过这些活动也切实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各方面表现和能力有了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扩展和加深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通过对实验组的后测结果分析可见,认为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认知得到拓展的同学的比例均比较高。在分享和访谈中同学表示:“同心圆工作坊有着奇妙的功能,它让我看到了自己活泼、积极、能干的一面,原来我具备这么多的潜质。”而也有一部分曾经参与同心圆的新生,由于在活动中受益匪浅,因此在来年报名参加同心圆的工作员选拨工作,并顺利以工作员身份继续参与“同心圆工作坊”。由此可见,团体辅导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自我认知,提高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改进建议

(一)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特点设计和开展团体辅导

新生的适应性团体辅导具有普遍推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绝不能变成简单的复制,而应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进行灵活变通。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地域特点、文化特征、专业特色、以往经验等内容,突出自己的特点,在活动中尽可能多的加入本校文化元素,并且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适应不良的问题。

(二)因人而异,充分了解新生需求开展团体辅导

应该进一步完善团体辅导的评估内容,并重视对评估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反思。例如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新生需求、注重其反馈的意见,并将其体现在之后具体的活动设计和实施环节中,使团体辅导更加贴近实际需要,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三)顺应时代潮流,根据社会发展改进团体辅导

第4篇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企业不会出现恶性循环性价格大战

价格大战的实质是企业价格竞争激烈化的表现形式,而恶性价格大战是指企业为了竞相压价,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以下的定价行为。传统经济学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要求下,企业的生产决策必须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由于价格与平均收益相等,一定大于或等于边际收益,也即大于边际成本,因此企业不会在边际成本以下定价,从而不会出现恶性价格大战。以上只是对利润最大化目标下企业定价原则的总括性描述,没有考虑市场结构这个因素。实际上,即使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竞争策略,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市场经济有四种基本类型,即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在这四种市场结构中,垄断力量依次加强,而竞争力量依次减弱,在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经营者只有一家,是独家垄断,不存在竞争因素。因此,我们分析市场结构与企业价格竞争策略时,只需分析前三种即可。

1.完全竞争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产品的价格由行业的总供求的均衡决定,个别企业只是价格接受者,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都等于价格。在短期内,企业按利润最大化原则实现生产者均衡,此时,企业的经济利润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零,企业也不一定是在平均成本的最小点进行生产经营。在长期内,通过资本流入或流出行业,可以实现行业长期均衡,这时,所有企业都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进行生产经营,且这个最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和市场价格相等。在这种情况下,恶性价格大战就不大可能出现。

2.垄断竞争市场

在垄断竞争市场,企业的产量是由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的,而价格要由需求曲线来决定。从短期看,均衡时企业的经济利润同样可能会大于、等于或小于零,企业不在平均成本的最小点生产。从长期看,由于资本流动,企业进入或退出行业,可以实现行业长期均衡,此时,企业的长期经济利润为零,行业价格与均衡时的长期平均成本相等,虽然此时的平均成本不是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但大于长期边际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恶性价格大战的可能性也不大。

3.寡头垄断市场

在寡头垄断市场,根据斯威齐模型,寡头之间的定价原则是懜桓菕,寡头企业面临的是曲折的需求曲线,行业的价格相对地稳定在这个转折点对应的价格上。厂商都会明智地意识到,当只有两个或少数几个销售者时,他自己的行为一定会对其他竞争者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不会接受强加于他们的损失,而是会奋起反击。这样,任何一方削价的结果都不可避免地会减少他自己的利润。因此,寡头们不会轻易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大都选用非价格竞争策略,行业的价格调整都是通过领导价格或合谋定价进行的。因此,在寡头垄断市场,恶性价格大战更是不可能出现。

总而言之,由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要求,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都可以实现长期的均衡。在长期的均衡点,企业的价格必定会大于边际成本,因此,不会出现价格低于边际成本的恶性价格大战。

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目标偏离利润最大化,但并不必然导致恶性价格大战

传统经济学理论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或最终目标,这是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古典企业的良好抽象表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中,企业目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利润最大化往往不是企业经营者的首要目标。但是,由于现代市场经济具有的完整高效的市场体系和科学的产权制度,能够对经营者的行为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从而也确保了竞争的有序性,恶性价格大战同样不会出现。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导致的经营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其本身就有可能使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选择。委托棿砝砺廴衔执笠抵凶魑砣说木砣嗽钡哪勘暧胱魑腥说钠笠邓姓叩哪勘瓴⒉煌耆恢隆@笞畲蠡氖抵适撬姓呷ㄒ娴淖畲蠡撬姓叩哪勘辏欢砣嗽背R韵凼杖胱畲蠡魑饕勘辏蛭砣嗽钡男剿投钔饨蛱雀@鐾凼杖氲墓叵得芮谐潭瘸峭笠道笾涞墓叵怠T谙凼杖胱畲蠡勘甑囊笙拢笠档亩奂锌赡茉诒呒食杀疽韵拢ㄈ缦峦妓荆?/P>

在利润最大化时,价格P1大于边际成本MC1;在销售收入最大化时,价格P2小于边际成本MC2。如果这种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以下的竞争定价只是偶然的或短期的现象,就不会引起恶性价格大战;如果这是企业的长期或常态的定价行为,那就有可能出现所谓的恶性价格大战。但是,从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存在一些有效的约束机制,经理人员目标与所有者目标偏离的程度不会太大,出现长期的价格低于边际成本的可能性极小,也即不会出现恶性价格大战。这些有效的约束机制包括:

第一,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员市场这三大市场体系的约束。首先,完善的产品市场使价格信号能充分地反映产品的供求状况,使企业违背供求规律的定价行为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其次,发达的资本市场使要素能够在行业间自由地流动,从而产品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现象不会长期地存在,发达的资本市场还使得股东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撘越磐镀睌(即卖出某个企业的股票,退出这个企业),从而实现有效的产权约束。最后,完善的经理人员市场对企业经理人员形成强有力的行为约束,因为一个因经营失败或侵害所有者利润而被所有者解聘的经理人员在经理人员市场上的价格会大大下降,同时也不再容易在该市场上找到好工作。

第二,有效的产权制度约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财务预算硬约束。财务预算硬约束使得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企业就要破产,企业破产无论对所有者和包括企业经理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来说都是灾难,这使得所有者具有监督经理人员的动力。另一方面是所有者拥有实施产权约束的手段,能够对企业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所有者实施产权约束的手段也有两种:一种是撚檬滞镀睌,即通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个制度架构来实施产权约束,具体说就是通过委派自己信任的董事与监事(或所有者直接进入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来表达所有者的意志,完成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和监督;另一种是撚媒磐镀睌,在现代大公司(主要指上市公司)中,股东非常分散,几乎难以形成控股股东,任何单个的股东都很难在股东大会里形成有效的控制权,这时,股东不可能有效地实施撚檬滞镀睌,只有选择一走了之,退出这个企业。如果某个企业的大量股东都卖出手中所持有的股票,那么,这个企业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就会急剧下跌,这极容易引起摱褚馐展簲,从而对企业现有的经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威胁,使经理人员的目标不致于偏离所有者目标太远。

第三,法律和政府管制方面的约束。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为了保持市场的竞争秩序和竞争特性,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制定有摲绰⒍戏〝、摲床坏本赫〝和摲辞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政府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还实行必要的管制,对于违反相关法律和政府规定的企业会给予一定的惩罚。如驱除竞争对手定价①是一种掠夺性定价,它违背公平竞争规则,在各市场经济国家中它都是一种违法的定价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制裁。

以上分析说明,由于完善的市场体系、有效的产权约束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的综合作用,使企业经理人员不致于过分地侵害所有者的利益。现实中的企业目标应当是在利润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之间并偏向所有者利润最大化的某个位置。这说明,即使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中,从较长时期看,也不会出现价格低于边际成本的恶性价格大战。

三、生产能力过剩与过度竞争是我国目前恶性价格大战的直接导因

恶性价格大战是中国体制转轨时期特有的经济现象,其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从表面看,生产能力过剩与过度竞争是恶性价格大战的直接导因。

据原内贸部的分析,1997年上半年,在609种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商品中,供不应求的只有32种,其中包括农副土特产品15种,再生资源13种,农业生产资料4种,没有一种工业消费品供不应求;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545种(占89.4%);供大于求的商品也是32种。另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中国大部分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处于严重的闲置状况。在9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上的只有59种;利用率在50%以下的有18种,约占20%。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的综合利用率大约只有50%,大大低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水平。②

普遍的生产能力过剩,在行业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高从而使资本无法在行业间流动的情况下,必定会导致行业内的过度竞争。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产业进入壁垒相应降低了。一是政府产业管制放松,使许多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减弱;二是由于交通运输条件和产业经济技术条件改变,使产业进入的资源性壁垒相对弱化;三是相当多行业的企业最低经济规模不高,形成不了有效的进入壁垒;四是投融资体制改革不到位,地方政府的资金筹措能力加强,使资金壁垒的作用大为减弱;五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假冒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畅通,大大降低了进入壁垒。相反,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支持结构调整的财力有限,劳动力就业安置困难等问题,企业无法承担破产重组的巨大成本,形成了较高的产业退出壁垒。低进入壁垒与高退出壁垒的共同作用使得相当多的行业出现了过度竞争。在过度竞争的市场中,价格竞争是企业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企业为了求生存,就得以较低的价格把竞争对手挤出市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在所不惜的。

四、企业缺乏有效的产权约束与市场机制不健全则是我国目前恶性价格大战的制度性成因

国有企业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从理论上说是属于“全体人民”,但从实际看,全体人民既缺乏信息,又没有有效手段,更没有激励动力去对经营者进行约束,国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政府部门或由政府部门任命的厂长、经理手中。由于“国有企业厂长经理不仅享有相当的控制权收益”“企业的生产成本基本上都是由全体人民承担的,经理个人承担的边际成本远远小于生产的真实边际成本”,导致国有企业经营者们追求的不是撈笠稻眯б孀畲蠡瘮,而是个人目标最大化。有人已经证明,国有企业经营者在企业权利责任关系上的摳河桓嚎鲾程度愈大,经营者愈有可能卷入恶性价格大战。③我国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运作不规范。市场受行政干预较普遍,在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的影响下,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市场的条块分割相当严重。这一方面使价格不能成为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信号,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盲目性;另一方面又使企业不能进行公平竞争,使企业效益并不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好坏。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企业往往通过政府的力量控制生产资源和市场,通过由政府来承担经营亏损的后果以逃避企业或经营者的责任,企业财务预算约束的软化使竞争的优胜劣汰原则不能生效。资本市场刚刚起步,所有者的撚媒磐镀睌根本无法实施。没有经理人员市场,职业经理人员队伍没有建立,现有企业厂长、经理的行政官员身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营亏损的企业经理人员易地做官的现象极为撜,这样,来自经理人员市场对经营者的约束就不存在。

法制建设相对落后,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管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差较远。面对近年来日益激烈的价格大战,有关部门也曾想过一些对策措施,如制定行业自律价就是一个例子。然面,这些对策措施要么是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要么是无法具体实施,根本产生不了实际效用。

总而言之,无论是传统经济学理论还是现代企业理论都说明,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价格竞争只是企业的一种主要竞争手段,由于存在各种市场的约束和制度规范,企业价格竞争不会演变成普遍的、广泛的、持久的恶性价格大战。中国目前的恶性价格大战,从表面看,生产能力过剩与过度竞争是其直接导因,但从深层次看,企业缺乏有效的产权约束和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等制度因素则是其形成的关键。

①驱除竞争对手定价(PredatoryPricing),指有些企业为了将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而将价格定得较低,甚至低于企业的生产成本,待自己对市场已形成垄断优势后,再把价格提高到有利润的水平。

②朱文晖:《“过剩”的中国经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③张维迎、马捷:《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江小娟:《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棗以棉纺织行业为例》,《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第5篇

一、发挥古代文学育人功能,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古代文学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作为古代文学的教师,应当注意把控好古代文学的日常教学活动,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专业知识与时代内涵结合

顾炎武说“学以致用”,这意味着任何专业课知识都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才能够算得上是有意义的。而现阶段的人文精神,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以及人民富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将专业知识与时代内涵结合起来,使得从古而来的人文精神能够更具时代性,能够在现有阶段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效用。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日常课程教学时,可以将现代新闻以及热点作为课程导入来进行有关课程的教学,并且在日常的知识点串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相关文学作品,体悟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并将其与现代生活的实际例子结合起来,让学生体悟到人文精神内涵的魅力。

(二)以学生为本进行人文素养提升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将自身当作课堂的主导进行课程教学,教学进度与教学方式往往不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学生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可能无法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利于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以及人文素养提升的。实际上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学习,其目标并不单单是希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相关知识进行记忆,而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对课程知识点的深刻含义进行挖掘,通过自身的阅读经验期待来感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并不能单纯地被看作是课程知识的传递,它本身是生动灵活的,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思索来赋予相关文学作品新的内涵,通过对相关文学作品的理解来对自身的精神世界进行洗涤与重塑,使得自身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与提升。

二、不断提高古代文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虽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倘若教学活动缺少了教师的引领,学生也无法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此想要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就需要不断完善古代文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的教学素养以及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质量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如果一名教师的专业教学素养不达标,那么即使他能够以较为严谨的态度进行教学,也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需要说明的是,一名教师的专业教学素养不单单指的是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所展现出的知识积累,还包括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将本专业课程与时展相结合的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一名合格的教师有洞悉时展趋向的能力,并且将专业知识课程与时展相结合,使得学生在进行日常课程学习的同时,其成长发育仍然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新时代精神品质的栋梁之材。也正因为如此,提高教师素养,提升教学水平才显得格外重要。为此,相关部门应当有意识地定时引导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应当对现阶段的时展趋势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认知,并且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切合时展的人才培养。

(二)不断深入进行专业研究

倘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师想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教师必须本身就具有良好的钻研精神与科研能力。不过,相关教师本身并不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无法掌握本学科较为创新的研究成果,也就无法在日常的课堂中启迪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通过对作品的认知深化来进行人文素养提升。相比较传统时代的教学对象而言,现阶段的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拥有得天独厚的信息储存以及接收条件。因此与以前的学生相比,现阶段的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会明显有更高的期待。他们不仅仅希望从相关课程中获得知识积累,还希望能够从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因此倘若现阶段教师疏于进行专业课程研究,无法以广博的知识积累以及深邃地道的专业性见解来引导学生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就无法使得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抱有一以贯之的期待,学生很可能会有明显的兴趣消退,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师而言,不断地进行专业课程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尊重学生,努力实现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高校课程设置中,打破了义务教学中一直存在的班级制,诸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之类的教学活动,通常都需要面对较为宽泛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这给教师实现因材施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倘若教师想要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那么就务必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当中,了解学生现阶段的人文素养水平,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为此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引导权交到学生手中,在课程教学推进过程中站在引导者与观察者的站位上,通过对典型作品与典型思潮的引导思考与讨论,挖掘现今环境中学生的集体记忆与集体价值观。对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观念的集体价值观予以肯定。并借由对典型作品与典型思潮的分析,来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提升。当然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学生由于家庭氛围以及成长经历的殊异,在人文素养的呈现上,或许会产生极大的不同。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相比较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而言,源源不断的现代教育资源能够为人文精神培养所运用。

首先,使用互联网教育资源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在信息时代,很多专业课程教育都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中搜集到大量的课程教学资源。这些课程教学资源多半以较为生动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形式呈现出来,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人文精神的培养本身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倘若以完全抽象的语言文字来进行引导,学生或许无法对人文精神培育产生认同感。为此相关教师可以在日常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课程中,将课本知识点与互联网中的网络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较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中,不自觉地接受人文精神的培育。这种培育方式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相关人文精神培育内容。

其次,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课程内容并不是只能够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来进行传达。教师可以尽量使得教学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记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到本地有名的历史人文景观处进行游览,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来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以及审美趣味。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人文社科休闲场所,引导学生提升审美品位,感悟城市文化魅力,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

第6篇

首先,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它要求大学生由社会的人变成知识的人:不仅仅要掌握知识的内容,更应掌握知识的精神,去自觉实现知识的创造,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大爆炸”,从而适应社会、获得生存。概括讲,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的要求表现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自我超越素质、自创素质等几个方面。高标准或超高标准的心理素质,不仅要求大学生在感知、思维、想象、观念、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诸多心理品质上,有应对社会和时代及其个人生存环境巨变所应有的修养和承受能力、应变能力;还要求在未来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高压力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能正确把握希望与痛苦、绝望与机遇、苦难与磨砺、光荣与梦想等关系,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或克服自身心理障碍或心理挫折的产生或影响,维持自身个体的心理平衡,保持个人与社会的调合与平衡,使得自身个体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同步,求得个体自身的最优化生存方式。自我超越素质和自创素质是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所提出的期望要求,即:要求个体自身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作用和自身特长,超越性和越前性地实现个体生活的重组和再次创造,这样的要求尤其对于未来时代的处于知识阶级或知识阶层的大学生们更为必要和重要。

其次,知识经济时代以大学生为主体将形成知识阶层,这些人将不满足于知识量的积累或几个文凭、学历的获得,而是追求对待自身个体和客观事物及其知识的哲学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运筹能力、选择能力、自组自创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变能力等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常人共有的思想、文化、心理、超越等方面素质养成。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应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既要求掌握一门或多门专业,又要求掌握相关的专业甚至毫不相关的专业,这是由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度高速重组与分裂所决定的。

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不可分离

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与科技素质的教育,都不应是单独的、相互隔离进行的。过去从中学到大学,为了达到应试的目标,或实现某种功利性目的,而采取了文、理分家的教育方式,新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使科技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者相互融合,即:通过交融形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或曰科技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整合。在教育目标上,由原来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或科技水平的单一目标,转变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双重教育目标――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在教育内容上,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传授科学技术知识、锻炼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教学生如何使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的知识准备,而且帮助他们形成社会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总之,“整合”的教育是使大学生精神道德与科学知识平衡发展的教育,是使人文素质与高科技素质相统一的教育。

在具体操作上,这种“整合”的教育,应当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从总体上讲,当前高校应当侧重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因为市场经济的交换方式、利益机制,容易使人受物质和功利的诱惑,而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人文学科的教育,淡化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但是,在某些系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例如:文、史、哲专业大学生有必要侧重于科学素质教育,甚至以科学素质教育为主。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由于在我国的大学文科教育中,即使是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文、史、哲学科,也是着重于本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文科大学生也缺乏人文素养,由于,某些文科的大学生也存在人文素质教育欠缺的问题。我们还必须看到,学科专业性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特征,素质教育不但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要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对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行之有效并达到有机的整合,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所谓人文环境,是指一定社会系统中人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等。市场环境孕育市场经济,影响国民经济,最终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知识经济的运行,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作为人文环境的塑造者之一的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未来经济活动的主体,其素质影响社会风气,影响民风习俗,最终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关系着整个民族的科学、道德及文化的综合水平的提高。由此可知,数量众多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经济社会中阶层,其身体及心理的积极发展及成长良好,会影响整个区域的人文环境得到良性改善,从而使得经济活动也在这个得到改善的整体人文环境下受益。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形成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和个人素质及成长的良性循环发展。

第7篇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课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但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不管是从教学体制还是从教学方法上均存在诸多问题,面临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等突出问题,这兢要求必须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一条适合新形势下高校语文教学的路径。

大学语文课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但是在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探寻适合新形势下高校语文教学的路径。

1 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1教材建设存在严重不足,必须进行改革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很大雷同点,内容过于陈旧,很难跟上时展的要求,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现在的大学语文缺乏规范的通用教材,且全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基本是各个高校的老师自主编写自己学校使用的教材,在教材的编法上存在很大差别,彼此侧重点也有很大的差异,而各种自编教材基本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非常不利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1.2教学方法单一,滞后,教学手段落后

首先,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很难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只能采用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手段。课堂气氛极其沉闷,师生互动交流非常缺乏,教学效果非常差。其次,目前在很多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没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不够。最后,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被有效开发利用,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述种种原因都造成了大学语文教学效果非常的不理想,必须进行改革。

1.3教材内容陈旧单调,使大学语文课程缺乏吸引力

事实上,大学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讲解来传授中华民族传统人文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但是,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却缺乏新意,陈旧老套。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材内容与教学思路与中学语文的选材和教学思路极其类似,导致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失去了兴趣。

1.4大学语文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目前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并且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因为多数老师都把大学语文看成了公共基础课,对其不重视。有水平的老教师不安心教学,只想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新教师又没有太多经验控制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上不去。另外,许多大学语文教师从思想上仅仅把大学语文教学视为一种工作任务,从思想内部就缺乏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很难把大学语文课程讲授好。

2 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径的选择

2.1精心挑选和设置大学语文教学内容

大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时应用文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学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熟悉应用文写作和公文往来,其次,要根据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讲授内容,必须使学生能对本国的文学有一个较系统地了解,使学生头脑中建立一条明晰文学发展脉络,熟悉文学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对本国文学有一个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掌握。

2.2大力推进教材改革,加强教材建设

目前,可以根据实际内容分块组织教材内容,并注意增加一些新篇目。在教材编写上,必须在保持知识性的前提下着力突出价值性,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在动力,这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路径选择。

2.3改革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思路

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中多用案例教学,要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注意师生教学互动,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后,教师在讲授大学语文课时一定要注重学术性,讲深讲透重点内容,并能随时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并将与课本知识有关前沿知识引入到课堂中来。

2.4改革创新评价及考核方式

由于受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语文教育通常是以一次考试的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这和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符合的,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所以必须重视平时学习和考察,同等重视过程与结果,同时,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评价体系。另外,在检测考试中,不要再拘泥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要看重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测试。最后,一定要建立合理的大学语文教学考核模式,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打破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的方式。

2.5要高度注重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可以为大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好的教学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将多媒体等先进的视听手段引进课堂,能充分利用文学与音乐及美术的关系,可以将文学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学的形象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另外,要进一步优化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并做到合理使用。可以针对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设网上语文教学资源、给大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更多资源支持。

第8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065―02

一、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定位

1.会计实务能力。会计学专业学生应具有很强的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决策能力和审计执业能力,这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能力包括审核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汇总明细账和总账、编制财务报表、手工做账和电算化相结合等方面,财务决策能力包括报表分析与诊断、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决策、利润分配决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决策等方面,审计执业能力包括审计职业道德、识别问题能力、运用适当技术调查能力、评估证据能力和鉴定分析能力等方面。

2.创新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提出,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能力需要系统科学的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的教育活动的过程。

3.管理能力。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往往从事的是经济管理工作,培养“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按照现代管理学理论,个体的管理能力涉及的因素很多,考虑到会计学专业学生未来工作需要,应侧重于自我认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品德作风的培养。

下文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介绍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情况。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2006年1月被江苏省授予省级“品牌专业”称号,2010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培养会计实务能力的实践课程

1.会计核算综合训练。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是学生在完整学完《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会计学》之后,对其会计核算能力的一次系统性检验,属于专业必修课,包括为期四周的手工做账和两周的电算化。手工做账通过设计高度仿真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连续的典型业务,并提供一整套空白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让学生从填写审核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出财务报表为止进行全方位操作,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会计核算流程,通过手工做账形成的劳动成果包括三本记账凭证、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及总账和明细账各一本,以及全套财务报表;电算化是借助专业化的财务软件,让学生将自己编制的记账凭证输入软件系统,自动进行登账、记账、算账和结账,最终自动生成财务报表。

2.财务决策综合训练。该课程于大三暑期开设,是学生在学完《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课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属于专业必修课,时间为两周。通过设置企业财务决策所需的背景情形,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及生产经营决策问题进行方案设计与分析,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审计执业综合训练。该课程于大三下学期《审计学》课程结束之后开设,属于专业必修课,时间为一周。以用友“审易通”软件为载体,要求学生正确运用所给企业的背景资料,通过审计实务的操作,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并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从而使学生“体验式”地掌握基本的审计技能,培养运用电算化手段从事审计实务的能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课程

1.经济论文写作。该课程于大三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必修课,共32课时。目的是培养学生明确经济论文写作的特点、要求和过程,掌握经济论文写作的文体、格式、语言以及基本技巧。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论文选题、资料收集整理方法及经济类数据库使用、经济论文范文选读与论文撰写方法等。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学习撰写学术论文,并与任课教师交流修改,积极投稿以求能够公开发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为毕业论文开题奠定基础。

2.会计专业案例分析。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选修课,共48课时。采用研讨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以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会计、财务、审计等真实案例为基础,通过情景模拟、身份代入、角色互换等方法,分析案例中涉及的会计、财务、审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在训练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财经法规制度解读能力、会计职业道德以及职业判断能力。

3.会计热点问题研究。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选修课,共3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①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税务法规等变革的热点问题,了解国内、国外财务报告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的动向;②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如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产权会计等,掌握会计理论的发展动向;③会计实务的热点问题,了解会计实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6~7名学生就某一热点问题组成兴趣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并组织答辩,聘请专家教授对研究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4.创新实验区项目设计与创业实践。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选修课,时间为两周。主要是依托中国矿业大学2007年12月获批的教育部、财政部“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平台,围绕会计学专业教师近几年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针对大型企业碳排放调查和碳减排的会计核算设计、煤炭资源整合中资本运作模式调查与研究、衰老矿区可持续发展成本补偿模式设计、税收筹划专题设计、创业板上市公司典型发展模式等专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培养管理能力的实践课程

为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设置“会计职业道德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该课程于大二暑期开设,属于专业必修课,时间为一周。该课程强化对学生“两大素质”的培养:一是会计人员作为“把关者”所必需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会计人员作为“管理者”所要求的管理素质。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突出应用性和操作性,主要包括:①学生模拟现场填制原始凭证进行报销审核签字时,模拟签字的学生不仅要讲出所依据的法规条文,还要对报销者讲出国家的有关规定,说明其道理;②学生模拟现场会计人员完成有关手续时,模拟的学生要讲出会计手续流程步骤、必要性及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③让学生观看已购置好的会计造假、反贪污、反腐败的视频,然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并举行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虽与钱打交道,一辈子两袖清风”的意识;④由教师带队,让学生参与喊唱、搭桥过河、穿越电网、风火轮等素质拓展游戏,每10人为一个小组,以达到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提高、在互助中启发的目的。

“会计职业道德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突破了传统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框架,真正做到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业务技能素质培养并重,服务能力培养与管理能力培养并重,是会计学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该课程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将培养场所延伸到室外和校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式更加灵活,空间更加开放,让学生在与社会、自然等多种环境的接触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参考文献]

[1]鲁宇红,张素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关系的分析[J].江苏高教,2011(06).

[2]裘腰军.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析[J].会计之友,2011(12).

[3]王菲.基于能力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