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闻社会学论文

新闻社会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3 15:16: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闻社会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闻社会学论文

第1篇

(一)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现状持乐观态度

当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被问到“你认为你们学校学生的总体诚信状况如何”时,认为“很好,不需要过多担忧的”的占27.59%;一半以上认为“一般,只是个别行为”;仅1.15%的人认为“很差,值得思考”。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现状持乐观态度。由此可见,目前我省学生的诚信水平总体上较高,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仍有部分学生的诚信水平需要改进和提高。

(二)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参与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

通过调查,相关数据表明,大多数学校会定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但提到参与活动,41.38%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参加,“觉得没意思”;只有40.8%的人“会积极参加”。既然各高校都有开展关于诚信教育的活动,那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参加?除了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学校是否应该反思下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以及其开展的真正意义呢?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多样

调查题目中所涉及的考试作弊、贫困生身份造假、论文剽窃、求职失信、上课帮点到、撒谎请假等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现在的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涉及。其中有高达81.61%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现象频繁;还有76.44%的同学认为“上课帮其他同学点到”很常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形式日益多样化,这已向我们昭示着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完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四)大学生的学业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时,当被问及“据你了解,周围同学考试作弊是否会被发现”时,七成以上同学表示“偶尔会被发现”;仅有3.45%的人认为“一定会被发现”。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总体是好的,态度也是积极向上的。然而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却屡屡发生,面对这些问题,加强其诚信教育,完善其道德人格,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化工程。

二、提高大学生诚信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高校诚信教育的力度

首先,加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建设,改变高校目前“重知识技能传授,轻道德素质教育”的局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在学生中树立诚信意识,这是促进师生身心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其次,要把诚信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校广播台、校报、校内网等媒介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同学恪守道德要求。而加大高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宣传力度也是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负面效果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巨大影响。对于那些损害学术道德的失信行为应予以曝光和严惩,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二)建立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诚信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

构建学校与家庭积极互动的诚信网络。首先,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的教育内容之中应努力给学生营造诚信的家庭氛围。其次,应通过信息交流等方式,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监护与引导,共同营造诚信的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所以说,学校诚信教育是重点和主导,家庭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三)建立大学生诚信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制度:从老师、同学和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作出定期书面化评价。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规范信用考评体系:针对大学生诚信状况,形成书面化、系统化的大学生诚信档案,并基于诚信档案进一步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信用考评体系。

3.建立和完善惩戒机制:针对大学生不诚信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督与惩戒机制,让诚信之人一路畅通,让失信之人寸步难行。

(四)重视社会诚信教育的导向作用

1.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加强社会保障制度

第2篇

当外界新信息被感知后,个体就会对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判断,在与原有的价值观念比较的过程中,要么否定新知识,要么暂时接受或搁置,形成道德理性,然后不断寻求信服的依据。因此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果只一味灌输,就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学生知道了并不代表接受了,应然结构并不代表着必然,道德理性还需向道德情感转化。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在现实社会中检验被暂时接受或搁置的新信息。如果社会现象或事件能够对新信息提供足够的实践佐证,新的信息将替换或瓦解原有的价值观念,形成道德情感。如果不能,则反之,或者更为严重,会使个体产生不屑或叛逆的心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道德事件,并作出正确引导,突出社会道德模范,增强教育的现实感,在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经过了实践佐证的新信息就会被理性的个体存储在价值观念中,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个体对于外在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最深度的认同,并使个体对于社会道德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道德信念一旦形成,社会道德就会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信念而成为个体道德最深层的根据。其中道德意志是道德信念形成的中介,至关重要。道德意志体现出自觉、果断、坚持、自制的特性,能够排除内部或外部的障碍,使个体表现出坚持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学生的道德信念,首先就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沉重的责任感和光荣的使命感。个体形成道德信念并不是道德内化的终点,而是第二个阶段的起点。成功的社会道德内化是以自觉的外化道德行为逐渐养成道德习惯并最终形成道德品质为衡量标准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行”。只有通过从感知到内化到行为外化的过程而确立的道德信念才更加牢固,对个体行为的自律意识也最强。可见,道德内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是一个内外界信息交流交换的过程,并非单向流动或单纯的主观建构过程。

二、隐性教育与道德内化的契合性

1.隐性教育的渗透性

隐性教育的渗透性体现在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多方面。隐性教育秉承“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热衷于创造和谐灵动的校园环境,用环境去感染和熏陶学生;教育主体“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率先垂范,用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性;教育手段多样,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选择判断的权利。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就渗透到了环境、文化、娱乐、网络、舆论等非正式教育载体中,使学生由非认知心理获得这些感性道德信息,不仅排除了学生对道德说教的逆反心理,而且能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意愿。这些都将有利于道德内化过程中感知阶段、判断阶段和培养道德情感阶段的顺利进行。

2.隐性教育的交互性

隐性教育的渗透性使得受教育者获得的信息以感性认识为主,感性认识还有待于向理性认识转化。转化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点拨。而QQ、微博、微信、娱乐活动等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的载体,借这些载体,教育者改变了高高在上的权威模样,受教育者也改被动为主动,两者之间成为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教育者不仅可以实时对受教育者提供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归纳、总结、升华感性认识,逐渐形成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会敞开心扉表达真实的想法和看法,很多在课堂上不敢表达的疑惑或不满都可以借这些载体表达出来。教育者还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了解学生已有的默会知识,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纠正。隐性教育的交互性使得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都缩短了,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及时对某一现象或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答疑解惑,为学生新的价值观念提供更多更现实的佐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理性向道德信念转化的关键。

3.隐性教育的实践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其实质是让学生把外在的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并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行是最终的目的,行更是强化信仰的方式。大多数的感性认识要通过实践获得,而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也需要社会实践来培养或锻炼。同时,受教育者是否具备了核心的道德信念也需要实践来检验。隐性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课堂内的讨论、答疑、演讲,课堂外的参观践学、志愿服务等都能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到群众中开展社区服务、敬老扶困等实践公益活动,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认知、判断和行为能力,能使学生在关爱他人中磨练自身的毅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节俭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4.隐性教育的长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绝不是一朝一夕,或一个学期能够完成的。隐性教育注重引导受教者自悟自省,秉承“水滴石穿”的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开展将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多元的教育者,需要学校教育者们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塑造。隐性教育社会化的特点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教育者。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两个过程不是一次单循环,他需要周而复始的运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道德意志,强化道德信念,规范道德行为,纠正偏差,总结经验并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再实践再总结。隐性教育的长效性特性恰适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这一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隐性教育途径

1.创新认知方式,增强渗透性

首先,把隐性教育方式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具有主体性。教育者应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了解学生的默会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的困惑开始,尽量做到施教于无痕,受教于无形。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育中。价值观教育不仅只有思想政治课承担,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等等几乎所有课程都能成为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并且由于这些课程非政治性的特点,更容易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最后,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全环境全过程中。环境创造了人,人是环境的产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课堂上拓展到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崇高的道德环境去感染和熏陶他们,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2.借助多媒体网络,增强交互性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发散性的信息传播结构使得政府和教育者对于信息和网络舆情的控制力大大下降。但是,网络的隐匿性消除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即时性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广泛性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最重要的是增强了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育者可以隐匿在网络中,实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地对一些片面或虚假的新闻报道作出阐释,扫除社会瘴气,匡扶正气,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教育者可以通过创建专题论坛、红色网站,开设微博,建立微信公众账号,通过QQ、微信、邮件等在线答疑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强化体验教育,增强实践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而且价值观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外化出来。教育者可以开展多层次的体验教育。第一层次,课堂上。课堂上可以通过讨论、演讲、答辩、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创造“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施教”的学习体验氛围,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感知力度。第二层次,社会实践。突出社会实践的自主选择性。社会实践的主题、地点、方式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让大家充分感受到“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需求我选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性认知培养出道德情感,并进一步形成道德意志。第三层次,人生体验。秉承“一日为师,终身为友”的理念,和学生互为良师益友,相互鼓励扶持,教学相长,使其在漫漫人生路上,用自身人生历练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悟出人生的真谛,形成道德信念,并激励学生不断地去践行理想信念。

4.发展社会教育,增强长效性

第3篇

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是人类先进文化与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延伸,是一种和睦、融洽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五个层面的和谐: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2大学生诚信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1大学生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从另一个角度讲,诚信是由各方面诚信组成。而大学生诚信是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它社会诚信就不健全,完整的诚信风气就不能形成,而且会影响诚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和谐社会也难以构建。大学生诚信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生诚信建设也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2大学生诚信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诚信建设的受益者又是诚信建设的参与者。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努力创造的过程,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更需要通过一定群体在建设过程中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大学生有其优越的自身条件,具备了成为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不稳定性又有必要决定对其进行规范和教育。

3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诚信体系构建的途径

大学生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大系统必然会影响大学生诚信体系的构建。因此应从大学生诚信内在体系和外在体系两个维度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诚信体系的构建。

3.1丰富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3.1.1注重诚信教育的时代性。高校在诚信教育方面既要汲取我国古代传统诚信教育的精华,又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诚信教育内容,使诚信教育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更充分体现诚信教育的时代性。大学生诚信教育要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中心,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生活、就业等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具体诚信问题,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为导向的诚信教育内容。

3.1.2在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入诚信教育。高等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最关键的教育阶段,与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最为接近。高等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上,除了对所学专业的具体理论和知识加以讲解外,要结合学科特点及课程内容,适时地融入诚信教育内容,使专业技能知识与道德品质的培养相融合,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又提高了诚信意识,增强了法治观念,既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诚信意识。

3.2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要改善大学生诚信状况,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除了加强诚信教育外,还要建立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各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成立独立的诚信管理机构,负责大学生诚信管理、大学生诚信教育及大学生诚信实践活动等。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诚信档案包括三个部分:大学生诚信承诺书、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及大学生在校诚信表现。

第4篇

1.1信息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高校计算机教育必须要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指的是热门对于信息的认知程度、创造和利用能力等品质的总称,信息素养是人文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在信息社会环境下,高校学生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制约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瓶颈问题。在目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由于缺乏对信息知识和技能的重视,因此很多高校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获取和利用能力都稍显欠缺,对于复杂的信息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能力较差,也有个别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运用取法道德规范的约束,对于负面信息的辨识度不够,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种种问题的存在都说明高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考验。

1.2高校计算机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现代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都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为学生是计算机水平相当的群体,所以在教学模式和方法方面都显得较为单一,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而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飞快,有的高校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变化缺乏敏感度,过于注重对学生单方向的知识灌输,却没有及时将新的信息技术和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也使得计算机教学显得老化和固化,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

1.3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欠缺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影响,高校在计算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程度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高等院校在计算机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方面都不够完善,设备老化、配置不全等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2改善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途径

2.1树立以信息素养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理念信息素养可以理解为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和信息源使问题得到有效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社会下的高校计算机素养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信息智慧开拓,同时也应当加强学生在信息觉悟、信息道德以及信息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可以说,高校信息素养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教育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平台,通过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创造更有效的途径。

2.2完善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与形式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和使用能力,这也是信息社会对高校人才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计高校计算机教学要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设计,使其与当前信息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各地区可以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且编写计算机教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的编写要与当前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尤其注意对不断变化的信息内容进行融入,才能保证计算机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2.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的师资力量是保证高校计算机教学得以不断提升的基础,如果师资力量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将会使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要注意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并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进行专项培养,为计算机教师创造更多参与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社会的快速变化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知识的革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计算机师资力量的培育,建立专门的培育计划,投入专项培育资金,加速计算机教师队伍的知识和技能更新,为计算机教学与信息科技的发展保持同步而奠定基础。

3结语

第5篇

大学作为创造知识、传播文化、引领风尚的主阵地和辐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文化建设对于确保现代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大学文化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重智育技能,轻德育,轻人文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重表面形式,轻精神内涵;重环境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正在受到不良文化的冲击。[1]一些高校已经出现与大学文化属性不符并且会对学生发生不良影响的文化倾向,如大学文化的庸俗化、趋同化及简单化。[2]很多高校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因而存在缺乏规划、随机性大、盲目跟风、个性缺失等问题。[3] 出现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没有准确把握住大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阵地的本质,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文化建设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才能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咨询社会、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没有深入领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

面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复杂背景以及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加紧转型的客观现实,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大学文化才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不断熔铸校园文化灵魂,才能培育和塑造大批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不断增强师生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主动承担起传承、引领、辐射和创新社会文化的历史重任。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

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充分认识大学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的深刻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生命之魂和精神旗帜。而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共同追求,是学校继承传统、履行职能、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

现代大学在构建大学文化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以弘扬大学精神为核心,制定并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纲要,努力构建富有时代特征、本校特色、本校特点的校园文化,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是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紧密结合大学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条件

现代许多大学在多年办学的光辉历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代代大学人潜心耕耘、薪火相传,创造、传承和弘扬了独特的大学文化,形成了优良的党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这些文化传统对学校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挖掘和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的必然选择。

因此,在构建大学文化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传承,加强校史研究和校园历史文物保护,深入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努力践行经过几代人提炼出的校训,增强对学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积极开展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抓好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保护,大力建设文明校园。通过文化荣校战略,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力量和智慧,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一个更加兼容并蓄、文明健康、安定有序的人文大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文化建设路径

1.根据时展要求,明确大学文化发展定位。现代大学要在明确学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础上,设定建设大学文化的战略目标,比如“坚持‘质量立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特色兴校’,进一步提升学校竞争力”、“坚持‘人才强校’,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学科领校’,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开放活校’,进一步增强学校发展活力”、“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规范办学行为”、“坚持‘文化荣校’,进一步提升学校‘软实力’”。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围绕“文化荣校”战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构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第一,坚持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大兴学习之风,以学习十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第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筑牢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思想道德基础。第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凝聚到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上来。第四,加强学科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科建设和发展,增强学科归属感和价值追求。第五,加强与人文艺术、文化产业领域相关的学科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去,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宣传的力度和深度。

3.依托文化传承,打造特色大学文化。现代大学在各自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都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专家学者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符合自身实际和特色的精神,积淀出良好的教风,培育出严谨求实的学风,凝练出具有深厚底蕴和激励精神的校训。因此,现代学校在构建大学文化过程中,要注重文化传承,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史资源,走特色之路。第一,明晰学校办学理念,践行校训,传承并进一步提炼大学精神,将大学精神内化为师生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二,通过开展校史研究、组建校史宣讲队等形式,深入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激励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做好学校文物史迹资源的普查、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强对博物馆、校史馆等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及开放服务工作;组建校史研究队伍,以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成果、重要时期为主要内容整理编写新版校史,比如本校校史教育通识读本、编印出本校知名校友风采录等系列校史研究成果,开展系统化、日常化的校史校情教育。第三,注重校友文化。建立完善校友信息库,健全校友会组织,形成“关怀校友,热爱母校,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校友文化;重视校友资源,关心校友发展,学习成功校友,营造校友感恩母校和培养、支持母校发展的氛围,助力校友干事创业,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4.围绕建设特色名校目标,力促大学文化创新。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不断加强文化建设,熔铸大学精神,使各具特色大学文化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实际行动,为现代大学科学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名校,努力强化硬件和软件设施,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内涵。积极树立人文魅力校园典型,并充分发挥人文渊薮的辐射力、影响力,为促进地方人文风尚的形成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促进文化创新与科技创造相结合,不断推进学科建设。第一,大力推进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层建设、整体推进”的方针,坚持“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着力加强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学科以及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发展新兴学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应用服务能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第二,进一步优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在学位点建设上优先向特色学科和应用型学科倾斜;进一步优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类型结构,采取多种方式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不断扩大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提高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第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综合效益,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建设。凝练学科方向,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机制,着力构建“项目-平台-团队-成果”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努力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宽容失败、诚实守信的学术氛围。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创设民主与自由的制度环境。首先,坚持民主治校、校务公开的原则,注重发挥工会、教代会、共青团、派和离退休教职工在治校理教、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管理制度更加合理,职责更加明确,运行更加顺畅,管理成本逐步降低,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形成更加科学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其次,进一步发挥学校的人才和学科优势。打破体制“围墙”,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知识原创性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5.围绕人才强校建设目标,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为人师表、品德高尚、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做知行合一的典范,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坚持“优化结构、强化素质、提高层次、创新机制”的工作思路,围绕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以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建设为抓手,积极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和汇聚一批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为纽带,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完善“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大力培育一批凝聚力强、学术水平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团队。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资助力度,加强跟踪培养,激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形成更为合理的人才梯队。按照能上能下、竞争择优、动态管理的原则,优化人才选拔、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才紧缺问题,全面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明确大学文化的建设定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统领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师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形成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体现大学文化的思想引导力。

(二)将人文传统与时代创新紧密结合,丰富大学精神的人文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追求的本质体现,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文化根基和动力源泉。[4]大学人文精神文丰而意博,理深而旨远,对于构建当代大学开放兼容、以人为本、崇德守朴、和谐有序、求真务实、诚信敬业的大学精神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大学精神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任何时代的文化精神,都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继承,我们对传统文化理念的追溯,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为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奠定稳固的基石。

(三)深入挖掘学校特色历史人文资源,彰显大学文化的品牌个性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中心。大学文化的创新并非抛弃人文传统一味求新求异,而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彰显大学品牌特色的创新。特色是一所大学历史、传统、风格的长期积淀。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兴校”之路。充分利用高校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和文化传统,积极开拓文化建设新阵地,创设文化建设新载体,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要求,着力打造具有高校自身特点的文化建设项目,力争形成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品牌和亮点。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适应 心理问题 对策

每一个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到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期间,或多或少会表现出烦躁、易怒、压抑、失望、犹豫、冲动、沮丧等心理特点,存在一个心理上的不适应时期,医学上称为“亚健康状态”,心理学上称为“心理试用期”。该阶段的男性容易产生酗酒、嗜烟等不良的生活行为,而女性则会出现无故流泪、长吁短叹、情绪低落等现象。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对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调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工作适应方面――自信心弱

笔者曾经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发现:忽略性别和学科上的差异,大学毕业生对自身在工作上表现感到得心应手和比较顺手的占52.8%,感到一般的占29.8%,感到力不男暮兔闱坑Ω兜恼16.4%。不难发现,大学生在工作适应上的自信心呈以下变化趋势:刚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满怀着对人生的理想和憧憬,对未来的工作和挑战充满了自信心,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大学生的工作自信心逐渐弱化,且存在毕业年限的差异,其中,毕业1~3年的大学生的工作自信心明显弱于毕业4年以上的大学生,剔除毕业4年以上的大学生调查数据,则毕业3年内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表现较为良好的人数还没有过半。由此可见,大学生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工作自信心弱的严重问题。

(二)人际适应方面――压抑感强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催化剂,也是提高大学生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在对社会的适应中,其对人际的适应与对工作、生活的适应表现相比最好,在与领导、同事的相处中,都能够形成较为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仍旧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示在人际适应上存在一定的压抑感,并且这种压抑感在正式上岗工作时就开始产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强态势,在达到顶点后逐渐回落,而其主要原因是个性的失落感。大学虽然是一个小社会,但与现实社会相比,其对学生个性张扬的包含程度远远要大很多。而团队工作往往更注重员工的共性发展。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工作中,甚至在生活上压抑自身的个性或者伪装自己。另外,层级的挤压感,特别是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同龄人、同学、工作伙伴的攀比也容易引发大学生自身的压抑感。

(三)生活适应方面――矛盾感重

大学生对生活的适应主要内容包括对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等方面的适应。调查显示,对婚姻、家庭生活的适应感到满意、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而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感到一般的占多数,很差、比较差的占15%左右。总体来说,部分大学生对生活适应存在矛盾感重的问题,存在“恋校心理”等现状。告别校园生活,随着职业生涯的全面展开,大学生对从业的好奇心逐渐弱化,对所接触社会的激动兴奋之感趋于平缓,进而引发职业社会与学校社会之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相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生在校园内所接触到的人和事较为简单,与职场环境的复杂、激烈相去甚远。不少大学生存在“恋校心理”,感叹职场生活的复杂及其工作的艰辛,存在苦恼、感伤等情绪。另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幅度落差,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彷徨、苦闷、迷茫等心理问题。

二、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素质主要包括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外在素质主要指个人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通俗地说,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技能越娴熟,其外在素质就越突出。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内在素质的提高一定离不开外在素质的积累,而良好的内在素质则是提高外在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大学生要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内在和外在素质。要提高外在素质可广泛学习人文、科学等知识,提高知识素养,开阔眼界,或者在工作中虚心向前辈学习、请教;将外在知识进行内化,就能提高内在素质,实现从外在到内在的飞跃。需要注意的是,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需要长期坚持,厚积薄发。

(二)高校要优化课程结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会工作中存在强烈的矛盾感,主要是因为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在情绪控制、人际关系处理上不够老练。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内化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保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要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高校要优化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强化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应创造性地设置能够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课程,给大学生提供更多自学与研究问题的机会。另外,要想让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和职场的双向挑战,高校应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如将实践表现纳入到成绩考核中,对实践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等。

(三)大学生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其品德、能力和贡献。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每个人不可能不去评价他人,也不可能不被他人评价。如果一个人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经常在想别人是否喜欢我,别人是否认可我,我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久而久之,他就会丧失自我,对自我产生怀疑和迷茫。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对于他人的评价,可以采取综合打分法,即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只需要注意中间层次的评价即可。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知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只是认识自我的一个渠道,并不能代表全部。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长处,不断改进与提高自己,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

三、结语

社会环境一直在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大学生适应社会一般要经过3~5年的时间。调查表明,工作环境优越、人事关系简单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更短一些。总之,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因素多种多样,除文中所提到的应对策略外,还应当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

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

在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上提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主要力量,“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民族兴衰和国家前途。”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核心价值观是特定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和遵循的行为准则。清华大学学院欧阳军喜教授认为“核心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符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是否植根于传统文化,是否体现民族特性;二是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科学先进,是否顺应了世界潮流,是否反映了本民族的前进方向。”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表达形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具体要求的指引之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重新审视。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倡导血亲人伦、修身立德、理性入世。其中心思想包括礼、义、智、信、忠、孝、廉,思想核心为“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凝结中华民族文明的精神内核。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看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流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流。以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西汉以来,儒家经学以强势之姿成为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不论是皇权统治还是民间维系社会都以儒家经学作为价值标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发展驱动力。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必须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必须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

二、以儒家文化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

儒家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远流长。国家所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述。“文明”、“和谐”、“公正”、“友善”等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一)以“入世”、“求实”之道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教育

纵观中国历史,从先秦诸子百家到程朱理学,都在强调一种信仰的追求。特别是儒家强调“入世”,强调个人理想要以政治信仰为背景,而个人理想的实现要和国家社会的诉求一致。儒家文化是一种非宗教而胜于宗教的文化力量,它对于理想信念的无限追求从没有停息过。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信仰”、“信念”的教育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以“乐观”、“鼎新”之义丰富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是指各民族历史地形成的体现民族生存发展规律,反映民族根本性格,具有普遍渗透力的全民族的主体意识和主导精神”。“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中华民族在抗争与发展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认知。这种以爱国为基础的民族认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民族自信的来源。在继承先秦儒家思想的同时,中华民族不断结合时代特征,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特质形成新的思想体现了时代特征的精髓。

(三)以“修身”、“仁爱”之礼深入大学生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教育

道德修养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是长期形成的道德情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我国自古以来长期重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儒家文化更以“仁”为核心,提出德政的主张和礼乐的教化方法,建立了一套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深深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轨迹。

三、以儒家文化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吸引力

教育效果通常通过“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共同作用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显性教育方面除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之外,也可以整合多种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如大学语文、中外文学名著鉴赏、社交礼仪等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形势。在隐性教育方面儒家文化在第二课堂层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打破理论灌输式教育模式,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活动大力提倡社会志愿服务。这种包含“文明”、“和谐”、“友善”内涵的践行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到实际行动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儒家文化重视环境对于人影响,建立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是儒家传播文化主要目的之一。大学生最常接触的“环境”就是校园,而先进的校园文化正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有益环境。家是儒家最主要的归宿,作为载体把文化、思想、礼仪、教育都最实际地落实下去。每一个大学生都出自一个家庭,将来也必将组成属于自己新的家庭。这是儒家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J].高校理论战线,2004(12).

[2] 井中雪.论政治信仰[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 张岂之.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流[N].北京日报,2009-6-1.

第8篇

浮躁:对所谓新研究方法的一味追捧

为了使采访更好地进行,宁先生先与笔者谈起了现今新闻学研究的一些不良现象,诸如对所谓新研究方法的一味追捧,既不沉下心来对新闻史料进行仔细梳理,又不对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清理,影响了新闻学科的科学性,而更紧要的是,学术界对此现象没有清醒的认识,因而谈话就从清理“新闻学”概念展开。

记者:宁老先生,您谈到了当下包括新闻史在内的新闻学研究的一些浮躁之气,对学科发展起到了消极影响,这些情况是怎么来的呢?

宁树藩:我们今天就是为了溯本追源,所以今天集中谈的是新闻学概念混乱所引起的矛盾,以及应该怎么清理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矛盾发展的脉络。这个概念100多年前形成,它有个很大的缺点是名实不符。100多年来,矛盾不断积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今天爆发了,也应该到新闻观念大清理的时代了。因而我今天的主题是“解放思想,迎接‘新闻学’概念大清理时代的到来”。

这完全是个新的活动,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怎样清理还有些混乱,而现在的实际是在混乱中前进。今天强调这个问题,是希望大家重视,一同起来参加这个清理,向科学道路迈进。

“新闻学”这个称号不科学,名实不符

记者:那这个矛盾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宁树藩:应该讲这问题是100年前开始的。“新闻学”概念是从日本人松本君平的《新闻学》来的。这本书在日本是1899年出版,介绍到中国是1903年;《实用新闻学》是1913年翻译过来的。外国人叫“Journalism”,是我们把它翻成“新闻学”的。1918年北大有了“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民国8年)徐宝璜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的《新闻学》。可见,中国人使用这一概念,是从民国初开始的。

我们要知道“新闻学”这个称号不科学,名实不符。它是在研究新闻之学吗?不是,是报学。这一点徐宝璜自己都说了,“新闻学”实际是“新闻纸学”,也就是报学,但徐宝璜没有感到有矛盾,他承认两者有区别,但又视为同义语。这确实是个问题,为什么呢?本来两个有很大差异,却认为是一回事。

其实当时有人对此提出意见,第一个人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他1921年访问上海时,有人问“School of Journalism”翻成“新闻学校”对否,他不以为然说:“新闻二字不能包涵报纸全部事业”,(《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编)否认了将“新闻”等同于“报学”。

1948年,袁昶超在《报学杂志》上发表《初期的报学教育》一文,提出“新闻学”一词不能包括报学的范围,因此主张以“报学”为Journalism的正确译名。主张把新闻系改成报学系,当时有人支持,结果还是无人执行,混乱如初。

我的思考历程

记者:您是怎么发现这个矛盾的呢?

宁树藩:我感到这个矛盾时,是在1994年给黄旦的《新闻传播学》写序时认识的。首先感到“新闻学”名实不符,从科学观念看,学科的名称应该与研究对象一致。像研究经济的称经济学、研究政治的称政治学,这些都是以学科对象命名的。以此类推,新闻学是应以新闻为研究对象的,但我们现在研究的是报学,新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产生了名实不符的矛盾。

但是,“新闻学”这个称呼已有100多年了,约定俗成了,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还得承认它的存在,但只能看作一种符号。为了避免研究中的混乱,还得给不同含义的“新闻学”取个称呼,即真正研究“新闻”之学的可称为“本义新闻学”,研究“报业”的可称为“广义新闻学”。

记者:您当时提出这个区分时有什么反应呢?

宁树藩:当时马上就有人问这样分的意思是啥,我不回答,只是反问了一句,一个学科如果可以承认、容忍错误概念,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在哪里呢?因为一个学科只有在概念准确时才能发展,这是个前提,一个学科对自己的概念无所谓、允许你的学科概念模糊,能是真科学吗?在当时我是从逻辑上进行判断的,依照这个判断,我开始系统地思考这个问题。

记者:您能详尽地谈谈这个思考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吗?

宁树藩:1994年提出时,只是从逻辑上认为一个学科应该概念准确,对当时混乱的情况还没有多想。后来看了好多资料,发现这个问题影响广泛、涉及面很广,一时尚难以认清,目前所知,有以下几种表现:

首先,以“报”为题名的研究在20世纪风行一时,如《论新报体裁》、《报馆之益》、《说报》、《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等。20世纪后,研究报业的书称之为“新闻学”。在《报学》被称为《新闻学》后,由其演化而来了《新闻学》(徐宝璜)、《新闻学总论》、《新闻学概要》……等等。

其次,“新闻学”这个学科概念纷纷向“报学”有关概念伸展,形成同一概念两种称谓,像报界新闻界、报章体新闻体、报业新闻业、报学系新闻系、报人新闻工作者。起初它们还同时并存,慢慢地“新闻”压倒了报,“报学”这个词慢慢都不大用了;解放后已很难看到“报学”这个词。

“新闻学”概念大量地向边缘学科发展,1988年统计有30多门这样的课程,像“新闻社会学”、“新闻美学”、“新闻政治学”、“新闻心理学”、“新闻文化学”等,而这些科又不是专门讲新闻的。概念不断地延伸,可见,情况多严重了。

概念混乱造成研究中的严重混乱

记者:那您能谈谈它的后果吗?

宁树藩:第一,由于“新闻学”研究对象模糊、没有统一、整体的认识,在研究时两个概念都发挥影响,使现行的新闻论著和教材结构混乱,没有统一的规范。有的偏重于新闻、有的偏重于报论;结构不统一,有的开头讲“本义新闻学”,后来讲“广义新闻学”,结果是四不像,自作主张、各行其是。

第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广义新闻学,但老是用“本义新闻学”思路来提出问题,经常会说“新闻是新闻学的细胞”,实际上它是“本义新闻学”的细胞。还提出要建立“新闻学理论体系”,但因为广义新闻学所涵盖的评论、以及报业管理、企业体制之间,是多元松散的、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不可能构成理论体系,只能是知识体系。

第三,“新闻学”实际对“新闻”并不重视,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依附于报纸上的新闻作品,将新闻与新闻作品的概念混淆,对新闻本质是什么没有认真思考;就是受到这个影响,“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实际上说的是作品。所以我把它改了一下,称之为是新近事实的信息。这篇文章很好,讲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都是精辟的论断。

第四,在“新闻学”这个符号里,人们对“报学”的概念不强烈,没有人化时间研究报业是什么、其结构是什么?

第五,是学风上的影响,即对模糊概念的宽容性,对科学不科学无所谓,有人还为这种模糊观念辩护,把社论、评论也作为新闻作品。

第六,滋长了脱离实际的倾向。研究过程中没有搞清新闻本体,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把新闻学概念和实际工作对照,问题马上就出来。

还有翻译问题,英文词没错,我们把它翻译错了,把不是新闻学的翻成新闻学,影响自己不说,还说美国也叫新闻学院,就像前面说到的威廉博士,他是不认可这种翻法的,而我们将错就错,并以此为由,坚持错误。

记者:照此看,名实不符的现象已非常严重;为什么说到现在大爆发了呢?

宁树藩:名实不符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民国后比民国前严重,解放后比解放前严重。解放前有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厦门大学报学系、民国大学报学系,有汪英宾的“报学科”等,还有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解放后“报学”一词基本消失了,辞典上都找不到,比如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上没有“报学”,1988年我参加编写的《新闻学词典》上没有“报学”;《新闻学大辞典》上的“报学”仅仅专门介绍“报学杂志”;陆谷孙先生编的、权威的《英汉大词典》中对Journalism的解释是“新闻学”……。

造成名实不符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是对“作为媒体的报纸与新闻的关系问题、谁制约谁、是新闻制约媒介、还是反之?”的问题认识不清。认为是新闻的发展带动了媒介的发展,这一点上传播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事实上,媒介是新闻的载体,制约着新闻的发展,而不是相反。由此看来,随着媒介的发展,新闻的地位和比重越来越少,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新闻在媒介的地位小了。而一些学者们反而认为新闻扩展的领域越来越大,连电视学也是新闻学,这种名实不符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解放思想,迎接“新闻学”概念大清理时代的到来

记者:难道这种现象就一直没有人意识到吗?

宁树藩:有。是有人感觉到的,第一个是1993年出版的《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作者是闾小波,搞历史研究的。你看他用的是“传播媒介”这个词。第二个是1998年出版的《重庆市志・报业志》中有这样一段话:“四川省新闻志在1995年改为四川省报业志。”看来其他学科和搞实际工作的人都已经明白了。

记者:您看这个清理应该怎样进行呢?

宁树藩:这种对“新闻学”概念大清理的新潮,约始于20世纪末,广泛发展于21世纪初,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例如,上述以“新闻”概念混同“报”概念的错乱倾向纷纷在纠正。“传媒”概念(如传媒体制、传媒事业、媒介结构、传媒人士……等)逐渐起而取代传统的“新闻”有关概念。新设的以“新闻”、“新闻学”作为教育机构总名的基本没有了。原来一些命名“新闻学”的院系,有的也在改名。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有的博士生把清理“新闻学”概念混乱作为博士论文的重点论题了,形势喜人。但也要看到,“新闻学”概念进入误区,已有百年之久,形成了思维定式,清理也实属不易。目前乱局依然顽强地渗入很多方面。尚希望业内人士,解放思想、摆脱传统观念,以科学观念(包括逻辑思维),耐心细致的态度为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奋力拼搏,胜利在向我们招手。

(作者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