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实验

公共实验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4 15:13: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共实验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公共实验

第1篇

关键词: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不断改变

随着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对教育的经济投入也逐渐增加,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高速发展,在高校教学中实验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教学也成为日常教学中一种新型模式,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一方面,实验室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能型人才提供场地支持;另一方面,实验室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因此,高校要响应国家号召,适应国家对人才的定义,不断调整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树立现代实验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在实践操作中检验理论知识,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1新公共管理理论

1.1什么是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政府管理相继出现严重危机,传统科层体制的公共行政已经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的发展,无法解决政府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问题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主张在政府公共部门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效率,强调在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民需求方面增强有效性和回应力。

1.2新公共管理理论阐述的基本观点

有别于传统的公共行政,新的公共管理着力于经济规则。基本思想主张有6点:第一,是政府的服务根据市场以顾客为主,所谓以顾客为主就是政府将顾客作为工作的核心,以顾客的诉求进行服务。第二,不再集中行使权力,就是对政府权利进行授权或分权,政府减少行使权利的层级,将权利分散到更多人的手中,对问题作出迅速的反应,目的是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第三,是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旨在强调政府要运用私营部门中比较成功的管理有段,以及管理经验。第四,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使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再被垄断,让私营部分加入服务供给。第五,对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予以重视,在管理和付酬上按照业绩而不是按目标进行管理。第六,放松严格管制,对绩效目标进行控制,改变以往的公共管理行政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并且轻视对绩效的评定与评估。

1.3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实验室的适用性分析

从基于高校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的立场看,这种理论是可行的,因为这种应用的研究主体和高等教育有一致性,不管是服务上,还是目标上,都是雷同的,比如,站在管理对象的角度分析,当代社会“经纪人”这一假设的前提,是可以符合任意一个实验人员的,它不仅符合人的“自利性”,而且没有损伤实验人员。把高校实验室资源作为公共资源进行分配,不仅能对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也可以促进实验人员自身的职业性发展,使其更加系统完善。关键是,此种创新是站在国家的高度开发的,也为目前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指明了新的道路和方向。

2目前验室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合理

在实验费用上的不足、实验设备的欠缺,还有使用效果的检查上的轻视,包括购买率、实验结果验收率、实验设备使用率,还有专项资金是否做到专项使用。各个实验室在制度上也缺少与之匹配的制度,在人员管理、实验室的使用、设备的运作、水电、卫生等方面都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2.2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实验室对外开放和交流少。受自身服务单一课程条件的影响,实验室难以满足更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因此难以进行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因此,学科建设成果,学术领域前沿成就都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实验室,无法带给学生先进的理念,无法培养学生的操作经验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2.3绩效目标不明确

实验室现有考核体制难以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实验室中的技术员的地位低、工资低、职称低,更重要的是工作岗位晋升空间小、缺少奖励制度,致使实验室技术人员难以脚踏实地地工作,造成人员流动率高。

3立足新公共管理谈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创新

3.1创新体制、权利下放

减少权利的分级是当前管理的主要发展规律。各个学院的院长直接对主管校长负责,省略中间科室的交接环节,实验室的主任也直接对主管的院长负责,减少中间环节,这需要校级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提高学院的权利范围,让学院发挥其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学院还可以对部分权利重新分配管理,但要注意保持实验室的活力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3.2投资渠道创新:引进社会资本

引进社会资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改变现有的研究方向,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依靠科技创新争取更多的研究项目和实验经费,依靠自身创造收益,将研究成果转化成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依靠实验室的知识产权,吸引企业、公司、科研机构共同对实验室进行投资建设。吸取外界的资金扶持,建设政府、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多元化的投资投入生态链。要多与政府沟通,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影响社会各界采取委托研究和项目攻克等方式对实验室建设作出支持,加快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政府作为管理服务者,也应该对利用实验室进行项目研究的企业,给予税收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3.3绩效管理创新:多元量化考核

结合实际出勤状况,对任务的完成时间、完成程度和完成质量,科学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制度。例如,对实验室人员的考评可以每个月一次,定为月考,由实验室的领导和实验课师生打分,考评结果如实记入实验员考核档案,为后期的升职加薪提供依据,也能够使实验人员更有奋斗的动力。3.4人力资源创新,组建教师力量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的加入对实验室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吸收接纳在科学研究方面能力较强,并且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具体操作可分级设立实验室教学改革项目,欢迎和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室教学,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实验室教学的规律,从而促进实验室整体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现有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内在潜力,鼓励实验室技术人员参加培训自主学习,给予实验室技术人员政策鼓励和经济帮助,鼓励其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与资历,使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不断与时俱进。在引进新的教师时,要选择学历和专业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教师,进而改善实验室的师资结构,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全面提升实验室内部人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4结语

总之,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因此,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制订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增加投资渠道创新,引进社会资本,创新培养和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力,对充分高效地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海虹,陈小弟.现代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实践与探究[J].实验室科学,2012(5):115-118.

第2篇

【摘 要】近几年,虽然西部各高校对科研实验平台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还是没有能满足广大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实验需求。文章对西部高校公共科研实验平台相关情况行初步探讨,以求促进西部高校公共科研实验平台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西部高校 公共科研实验平台 建设

一、西部高校科研实验平台的现状

近几十年来,国家对高校的实验室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如国家及省、市均在各高校设立了相应的重点实验室;除直接立项的经费外,有些高校甚至加大了与国家级课题相配套的实验室经费投入。各高校高度重视自然科学的科研实验平台建设,对有关实验教学的科学研究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及其共享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在长期的实践管理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验室管理经验[1]。

虽然各高校加大了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但是科研实验平台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各高校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的同时,学校特别是西部高校科研人员对科研实验平台的需求也不断增大[2],而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建设与引进人才力度不相协调是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高校所建立的实验平台以高校的各科室、教研室及个人为主,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均是各科室、教研室及个人各自申请购买,因此,各高校所购买的实验仪器设备存在重购率比较高而使用率则比较低的现象[3]。这些仪器设备基本是分散在各个教研室或教学实验室进行集中管理,有些二级学院的实验室就像军阀割据一样,别的实验室里有的仪器设备,我们实验室也想有,如果你有的仪器设备我没有,就好像比其他实验室的教师差一等。结果,所有的仪器设备主要是分散管理为主,根本没有形成公共使用的科研实验平台。另外,所建立的那些分散的科研实验室,以主持的国家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要依托,没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如刚毕业的博士,虽然主持各级相应的基金项目可支配不少数额的经费,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实验室,这些情况在西部地区高校尤为严重。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高校公共资源管理机制与高校快速发展的步伐不一致。尽管很多高校也成立了如实验设备管理处的管理部门,但这些部门主要的功能以行政管理为主,对科研仪器设备重在管理,不重视其使用功能[4]。第二,由于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使得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不均匀,造成一部分仪器设备重复投入而闲置,而另一部分科研工作者则无实验室可用,或有实验室而无仪器设备,最终造成长期的、大量的科研经费重复投入,造成高校仪器设备投入资金不足和浪费现象[5]。因此有必要建立公共科研验平台。

二、建设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有利于减少实验室建设成本

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对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的引进力度也在加大,为了满足这些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需要,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显得尤为重要[6]。高等学校公共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平台,不仅是高校教师从事自然科学领域教学与科研实验的主要场所,也是广大研究生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实验的重要场所[7]。特别是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后,出现大量的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研究生群体,在不可能每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都能配置自己的研究实验室的情况下,更加需要高校提供公共研究实验平台,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场所。高校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研成果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高校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也是为人才与创新科研成果提供必要的条件[2][8]。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主要就是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而一定的仪器设备的硬件是保障教师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的物质条件之一,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硬件尤为重要。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即使有经费也很难完成一些科学研究项目。因此,各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很多被引进的人员首先考虑的就是实验室的问题。而高校又不可能为每一位教师都配备专门的实验室。所以,建设科研实验平台时,如能整合资源,降低科研仪器设备的重复购买率,将能大大提高各实验室平台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并能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实验室管理和使用上的不足之处[9]。所以建设公共的科研实验平台,是解决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经费不足的有力保障。

三、建设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是优化科研实验条件的重要手段

目前,大多数西部高校都普遍存在实验室比较分散的特点。比较发达地区的高校,建设高校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其目的就是把原来分散在各教研室和学科的科研实验室整合成具有高校优势的科研实验资源[10],使实验室平台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11]。除此之外,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的建立,不管是重新组合的教学与科研资源,还是重新建立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其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优化实验资源条件,尽量做到公共资源的最大限度共享,在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学科更加健康发展,这样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也是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的主要基地[12]。

然而,在建设这样的科研平台时,整合和重组的难度要比重新建立新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大得多。因为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地把已经到手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让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新成立的高校建立公共科研实验平台要比老牌高校容易,一步到位建起来的公共平台要比中途整合容易。整合和重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的难度比重新建立新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难度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主要涉及谁重组谁的问题。原来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是我自己管的,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但是如果原来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被整合或重组了,管理权也会改变。所以,大部分教师不会轻易让出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而被别的教师整合。整合和重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是实验室管理部门所希望的,然而管理者与使用者的思考角度往往是不一致,管理者希望仪器设备能提高效率[13],而使用者考虑的是自己使用的方便性。

因此,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在制定购买仪器设备和建设科研实验室政策时,就应该向公共使用的科研实验平台方向设计,不要中途再整合或重组。

【参考文献】

[1]潘太军,左小伟,吴长军,等.高校实验仪器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机制研究与分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01): 47-49.

[2]范艳春.高校实验平台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 37-38.

[3]宁井铭,韦朝领.高校实验平台现状及创建管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 40,45.

[4]白丹.高校公共资源使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青春岁月,2013(19): 220,219.

[5]陈慧芬,曾裕林.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公共资源服务云平台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6): 80-83.

[6]闫媛,张璐.高校公共实验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07): 625-626.

[7]邸东华,乔明曦,杨丽.信息化实验平台管理系统初探[J].管理观察,2015(20): 146-147.

[8]赵慧男,王英.深化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管理改革[J].广东化工,2013(21): 181,180.

[9]张超豪,闫青.高校公共实验平台模糊综合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4(20): 40-42.

[10]王钢钢,张琦.关于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2013(02): 249-250.

[11]邹家柱,陈南岳.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 63-64.

第3篇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ity Public Basic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LIU Song, YAN Qio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laboratory teaching perfor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 combined with the need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e designed a set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public basic laboratory, using B/S structure, and using MySQL as the backend database suppor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ach function module of the system in detail.

Key words: JAVA WEB; B/S;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1 基础实验室管理现状

高校公共基础实验室是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基础课程教学和实验建设水平的高低。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校在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培养上加大力度的同时也对基础实验室加大改革的力度,将以往小而分散的基础实验室,组合到一起,建成统一的公共基础实验平台。统一平台的建立,改变了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此时,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

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入到各行各业,传统的人工实验室管理方式已与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基础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变,使得不同学科的基础实验室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致使规模大、结构综合、系统复杂的基础实验室日常管理不断产生大量的数据,由此带来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

大量信息数据的处理、教学科研任务的合理安排和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了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为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途径。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开发一套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使得实验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合理,促进实验资源的共享,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实验人员的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 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特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于2014年初,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公共基础实验中心。将原属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属于自动化学院的基础物理电子电工实验室,属于化学化工学院的应用化学基础实验室合并在一起隶属于公共基础实验中心。打破原有的功能单一、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新模式,从管理体制上对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改革。因此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实验室管理标准统一,避免管理软件重复开发。公共基础实验管理系统,改变了原来基础实验室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强调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将原有的只面向单个实验室的管理软件综合起来,一次开发,节约资金。

2)基础管理完善灵活。提供了实时准确的实验室资源使用情况,从而全面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3)功能齐全,实用性强。除了实验室的基础管理功能外,对日常产生的数据进行保存,并进一步的分析,为学校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

4)模块化开发,扩展性强。采用模块化、组件化的编程思想,可灵活地进行各功能模块的加(卸)载,使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伸缩性。

3 公共基础实验管理系统介绍

公共基础实验管理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网路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实现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与实验耗材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共享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领导和决策者提供评估、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数据信息。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开放管理、设备资产管理、实验耗材管理、数据与报表、信息等主要功能模块。从功能上,它既能够保证自身实验室数据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又能够满实验人员的日常管理需求。

4 系统的技术基础

系统采用B/S (Browser/Server)模式和JAVA WEB技术。B/S模式下,用户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就能打开工作界面,客户端不需要做额的外软件开发,程序员只需专注于Web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开发即可,可有效减轻维护工作量,降低成本。Java Web是用Java技术来解决相关Web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总和,在整个Web开发应用领域占据重要位置。当前大部分的网站设计将Java Web开发作为首选。

Java技术具有跨平台、成熟、健壮、易扩充的优势,并且在Java Web的应用上有较为成熟的框架如Struts、Spring、Hibernate等,这些框架的应用能使软件开发更加简单快捷,提高开发效率。本系统是基于MVC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采用了SSH(Struts+Spring+Hibernate)的集成框架,从职责上分为四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域模块层。采用SSH框架能使开发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搭建出结构清晰、重用性好、维护方便的 Web 应用程序。在SSH的集成框架中Struts主要负责流程控制,也就是页面转向,同时对数据进行处理操作。Hibernate主要负责数据的持久化操作,包括数据的增删查改。它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Spring主要有IoC控制反转、AOP面向切面编程等构成,它让程序员针对接口编程,这样在修改功能模块实现代码的时候比较方便。SSH的架构如图2所示。

5 系统总体设计

本实验室管理系统是高校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与实践的一部分,是实验室管理的优化与创新。它结合我校实验室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采用计算机JAVA WEB技术来实现的一套软件管理系统。该系统下设用户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开放管理、设备资产管理、实验耗材管理、数据与报表、信息等主要功能模块。该实验管理系统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信息化的运作,减少实验室管理员的工作量,避免一些人为的失误,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

实验室管理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即实验的教学管理和实验室的工作管理。这两大部分是根据多年公共基础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它们相辅相成,但又互相约束。同样,通过对公共基础实验室的管理业务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将实验室的管理系统的用户分为两大类,即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用户还可以细分为几种不同的权限,如:系统管理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课教师等等。因此,根据高校公共基础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模式,将本论文所实现的系统按照用户角色划分如下:

1)系统管理员:它是系统管理的最高权限拥有者,具有所有操作的权限。主要负责系统的:数据初始化、安全性的设置、其他角色权限的分配、基本功能维护、数据库的维护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测等等。

2)实验室管理人员:它是系统管理的次高级权限拥有者。主要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以下操作:实验项目的开设、实验课程安排和调整、实验工作量化统计以及实验室的监管、实验设备和耗材的使用计划、采购、领用等,查询实验室、教学人员、学生和设备的信息以及实时状况,还可以根据查询结果自动生成相应报表。

3)实验课教师:它是系统管理的真正使用者。主要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以下操作:仪器设备使用预定、申请实验环境准备、维修登记、耗材领用、报损等等,还可以完成课表查询、网上实验安排、日志填写、开放实验项目设置、信息交流等。

4)学生:它也是系统管理的广大使用者。主要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以下操作:实验设计、实验报告提交、网上实验项目预约、实验课表查看、实验课程预定、在线交流、信息浏览等。

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后台数据库采用了源代码开放且免费的MySQL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安全性、操作的方便性以及故障的恢复等,因此必须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根据实验管理的实际情况,本系统设计的数据库中主要数据表如下:实验室信息表(LabInfo)、实验人员信息表(Teacher)、实验室课程表(LabCourse)、用户信息表(UserInfo)、实验项目表(LabProject)、仪器设备表(Equipment)、低值易耗品表(Receive)、信息表(Information)、留言信息(Message)表等。

6 系统的七大功能模块

本论文中的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由用户管理模块、实验室管理模块、设备资产管理模块、实验开放管理模块、实验耗材管理模块、数据与报表模块、信息模块等七大功能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不具有该权限的用户将不能使用部分功能选项。该系统针对设计的四种等级的用户,根据该角色权限的不同设置,将会呈现不一样的操作界面。

6.1 用户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用户信息的管理。用户信息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信息也不同,教师一般包括工号、姓名、用户名、用户密码、职务、电话、邮箱等;学生一般包括学号、姓名、用户名、用户密码、班级、电话、邮箱等。用户管理模块用来建立用户,并赋予其相应的角色,以及用户信息的增、删、改、查操作。系统将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实验教师、学生这四种主要的不同角色,他们各有各的权限,登录进入系统后的操作界面也各不相同。系统的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具有所有的操作权限,学生的权限最低,只有预约、查看和浏览的权限。

6.2 实验室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实验室信息的管理、实验室使用的管理、实验室日志的管理等,让复杂繁琐、并发又不可冲突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变得并发中有序,有条不紊。

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包括实验室人员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否是专兼职、个人基本信息、具体负责事宜等。

实验室信息的管理包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房间数、房间面积等信息,可以通过查看实验室的信息,也可以统计所有实验室的部分信息,同时也可以逐级打开查看个别实验室的详细信息。

实验室使用的管理包括实验室的使用状态信息,提供学生预约开放实验室,设置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与房间号等。

实验室日志的管理包括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设备维护记录以及统计信息等。

6.3 设备资产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账目,对使用过程进行管理,达到优化数据的真实、有效性,降低仪器设备管理难度的目的。其中又包括了以下三个子模块:

仪器管理模块: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存放地点、价格、现有状态、所属管理人等信息。

仪器变动管理模块:包括仪器设备变更的申请、审批和管理功能,以及仪器的批量验收、变更、报修、维修、报失及报废等信息的管理。

数据信息服务模块:包括仪器设备相关信息的多种查询方式,仪器设备数据的统计,数据报表的自动生成及其打印服务。

6.4 实验开放管理模块

该模块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的开放,一是实验项目的开放,二是实验室的开放。

1)实验项目的开放

实验项目开放是指为高校专业教师上实验课提供功能完备的实验项目开放管理功能和提供预约实验项目的功能。

开放实验项目申请管理可以从开放的实验项目中进行选择和修改操作。选择设置中,可对实验项目的开放时间、实验地点、实验人数进行设置;修改则是对原有项目进行修改然后再进行开放。

实验项目预约管理是系统提供给实验老师开放实验预约申请和学生登录系统后预约自己的实验项目两种方式,实验项目可以规定实验的时间、地点、人数等。

2)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在满足正常的实验教学后,可将实验室设置在某一时间段内进行开放,学生可以进行上网申请,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进展以及个人爱好自主选择相关的实验申请,让实验室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使实验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在实验室的预约操作中,实验教师和学生都可进行预约和取消预约操作,从而选择实验项目或自定义项目预约开放实验室。

6.5 实验耗材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耗材申请预算、接收、验货、存储、领用、统计等业务流程及实验室耗材采购登记与报账管理,对库存及经费进行统计查询,还可以实现账目查询与打印功能。

6.6 数据与报表模块

数据是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是系统操作的对象,它包括学校信息数据、各院系信息数据、各专业信息数据、各个课程信息数据、全体教师、班级和学生等的信息数据等。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以上所有数据的批量导入以及增删、修改和查询功能,并且与教务系统获取的数据保持同步。系统对运行数据可进行统计与分析,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如实验室情况统计表、实验管理人员结构分析表、实验室资产统计表、实验耗材使用情况统计表等,相关统计报表可作为学校和部门科学决策的依据。

6.7 信息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验室管理部门用来管理实验室等的日常工作,如全校实验新闻、实验动态、公告以及实验室使用状况等。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P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0-2306-02

当今高校中几乎所有专业的课程都或多或少的与计算机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绝大多数的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更是要靠计算机来模拟完成实现。实验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使得公共计算机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各种与计算机相关的实验任务;作为教学任务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计算机等级考试也是在计算机实验室里完成的,这就对实验室的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在性能、稳定性方面还是在可靠性方面;此外为了弥补学生课内学习的不足高校的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还承担着课外对学生自主开放的任务,使得学生们能够进一步的充实自己,也为他们提供一个校内的娱乐及资料查阅场所。作为公共开放的计算机实验室,使用人数纵多,人员流动性大,加上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计算机遭到误操作、感染病毒木马甚至是人为破坏等情况已经是屡见不鲜了,最终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通过对上述情况的分析,我认为如何找到实验室设备安全维护的策略、营造稳定可靠的实验环境,是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1 公共计算机实验室使用维护现状

所谓公共计算机实验室是指该实验室是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综合性实验室,课时它承担着全校多数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课后还要对全校师生自主开放,此外它还承担着各种校内及校外重大活动(如考试、培训等)的实验室。相对于下属学院的计算机实验室,它的使用频率之高、人员流动之大是一般的实验室管理员无法想象的,加之使用者的素质参差不齐而导致设备被误用损坏的概率非常大,如果维护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1]。基于我部门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我将实验室在使用过程中的现状概括如下:

1)学生无意及恶意操作导致的软硬件损坏。随着计算机实验室交互模式的普及,交互教学已经成为机房实验室的重要部分之一,然而在交互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机被教师机所控制用于演示授课内容此时就有一些素质低下的学生无聊破坏,例如拆键盘按键﹑拆鼠标按键﹑拔网线等,更有甚者还会利用管理员未加密CMOS的漏洞而对机器硬盘加密妄想使其成为他的专属电脑。

2)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种类多﹑需求杂而繁。针对不同的教学需求,我机房安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亦安装了许多不同的应用软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对系统及应用软件进行升级并不断地安装新的应用软件,此外根据教学的需求,有些教学对操作系统的还原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与数据库有关的设计课题,学生需要在完全开放的系统环境中进行实验否则系统一但重启他们之前的操作将不复存在,这样就对我们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因为我们的实验室是面向全体师生的,一个开放的系统环境是很容易遭到学生的使用不当而导致的系统崩溃的。

2 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策略

针对上述在教学开放活动中遇到的各种使用情况,同时在借鉴众多机房管理员前辈多年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人现将自己的一些管理心得概括如下:

1)制定明确的实验室管理维护及使用制度,张贴设备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在实验室的显著位置张贴实验室管理维护使用制度尤其是要为每一个实验室配备设备的详细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2]。对于学生来说那些制度条文也许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详细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就不同了,它不但能使学生对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有所了解而且对于我们实验室管理员也是百利无害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设备的损坏率。众所周知,无盘技术及虚拟桌面技术正在逐步完善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替代管理卡,然而在各大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管理卡目前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使用管理卡的计算机在保护模式下有个反感的问题就是一旦我们将USB的鼠键改变端口重新启动机器后系统将会对鼠键进行重新加载识别,但识别后又无法自动转储这样每次启动机器系统都会重复这样的加载识别,系统加载识别鼠键是需要时间的,对于不了解情况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认为鼠键坏了而用力对其乱拍乱打,长期下去好的鼠键也变成坏的,从而增加了设备的损坏率[3],如果我们能把这一情况以书面说明的形式公示于学生那自然就免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硬件设备的管理维护

在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硬件可以说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旦硬件设备损坏再好的软件平台都是毫无用武之地的。针对硬件设备的保养,作为管理员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做足做充分,切忌等到它们罢工了才引起我们的注意。现将本人的一点小建议介绍给读者,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设备的安装使用环境不容忽视。我们在机房新建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该问题,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其价格的日益下降,我们在新建机房的时候也许再也不会像上世纪那样会为机房配备类似拖鞋等用品以及静电防护等用品,但机房的环境建设及维护却是不可省略的,起码要有专人负责机房的日常卫生并要配备空调等换气设备,谈到机房配备的空调它的功劳可是不容小觑的,它除了为用户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外也可以为机器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南方的梅雨季节到来之际,我们一方面要在机房关闭前确保关紧门窗并尽量不要切断机器的供电,依靠机器休眠时的耗电发热来驱散它周围的潮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机房开放时使用空调的换气干燥功能来排除房间里的霉气湿气使机器始终保持一个干燥的工作环境。条件允许的话我建议每一学期对机器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尤其是要用专用清洗剂对机器中的金手指进行清洗用吸尘器对机箱进行清尘[4]。

条件许可建议使用管理卡或者直接使用无盘虚拟技术。提起管理卡作为管理员并不陌生,它为我们的系统维护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而且管理卡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完善。最初的管理卡有一个典型的弊端就是某些特殊软件在发送端激活后传输给接收端后它就失效了无法运行需要重新激活方可使用,随着硬件虚拟技术的应用管理卡的这一缺陷也随之摆脱,而且现在的管理卡都提供软件管理功能这使得管理更加便捷人性化[5]。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时候管理卡也是会有一些预料不到的故障会发生,例如管理卡芯片程序出错及损坏、卡金手指接触不良等导致的系统死机瘫痪,但总的来说它的优点还是值得我们去利用推广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无盘虚拟技术,例如QuickDeskTop虚拟桌面快速交付系统,该系统是一套介于有盘和无盘技术开发出来的软件,也就是说我们的客户端可以同时配备硬盘当服务器及网络正常的情况下客户端会以网络启动的模式启动系统一旦服务器或网络瘫痪客户端就可以从本地的硬盘启动系统,可以说这是一种双保险吧。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购买管理卡的资金用来购买服务器及性能高些的交换机了,总的来说整体投资相差不大,但它有些很实用的功能目前管理卡是无法做到的。例如不同系统的快速切换,用管理卡实现系统切换需要将所有客户端都连到发送端才可以传输系统参数切换系统而虚拟桌面则只需要在服务器上切换系统镜像后重启客户端即可。

总之,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维护是一件繁琐却很重要的事情,它与高校的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密切相关[6]。然而目前其管理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当然这也不乏是使用者的使用不当导致的,因此,我们要在实验室的醒目位置留下我们的联系方式,以“来电呼叫”为主要工作模式,同时要划定好各自的负责区域,建立起日常管理准则,优化网络结构,尤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及责任心培养,这样才是提高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向东.实验室管理创新与研究[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2] 孟晓蓓.高校计算中心机房管理与维护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8(1).

[3] 张艳红.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3).

[4] 宋亦兵.公用计算机开放实验室软件环境设计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5(3).

第5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

公共管理是一门“显学”,“知识来自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是这门学科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过程必然要重视实践教学。而以实验室为平台,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则是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培养高质量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对公共管理实验教学日益重视,许多高校也已经建设了公共管理类实验室,但在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公共管理类实验室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软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认真总结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结合实际分析思考实验室建设重点及思路对策,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既是目前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高校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1.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高质量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府需要大量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够用各种知识和方法处理复杂公共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实验教学作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教学软件为工具,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过程,对培养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各种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比拟的突出优势[1]。开展实验教学必然需要建设实验室,实验室既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又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考核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因此,高校应通过加强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2.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是信息化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公共管理学科旨在为公私部门培养具备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公共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及企业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组织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公共管理学科的内涵不断丰富,产生了诸如“电子政务”“政府经济学”“管理定量分析”等一大批全新的课程。这种变化也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学科现代化,不断将新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技术融入到培养新型公共管理人才之中,已成为公共管理类各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而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信息化操作技能的锻炼必然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因此,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是信息化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

3.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是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渠道。当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成为其就业的法宝。尤其是文科类学生,这种需求就更加强烈。通过建设目标明确的公共管理实验室,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模拟公共部门运作环境[3],师生可以进入真实的管理情景,解决真实的管理问题,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就业竞争力。另外,考虑到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就业方向及环境的特殊性,学生们很难找到相应的管理部门真正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由此,就更加凸显了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在锻炼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

高校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调研,目前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高校,大多数已经建设了专门的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其中,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高校,实验室设施配备相对完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和科研效果。当然,更普遍的情况则是许多地方高校,实验场所狭小,实验设备数量不足,基本没有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进而影响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最终仅有的实验设备往往也是处于低利用率的状态。

1.对公共管理类实验室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中国教育长期以来都是“重理论,轻实践”。人们一直把实验教育当成验证理论的手段,把实验室作为理论教学的第二课堂,实验室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4]。而且,很多人认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属于文科,文科的教育就是“黑板加粉笔、课堂面授”,只需要教材和讲义就可以进行,根本不需要或者很难进行实验教学。在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高校从实验教学的设计到实验室建设规划、资源配置再到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的申报、实验室功能的开发等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状况[5]。而且不少高校也更愿意将资金投向更能出成果的理工科实验室,或者与社会、企业开展合作与培训机会较多,可以产生较好社会经济效益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而不愿意投向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思想决定行动,如果这些传统观念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滞后的状况就会长期存在,这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将是极其不利的。

2.实验室软硬件设施落后。实验室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软硬件设施建设。当前,很多高校由于场所和资金的制约,以及长期的历史欠账,公共管理类实验室的场所面积小,仪器设备数量有限,并且严重老化,连一个班的学生上课都无法容纳。在软件方面的问题则更为突出,因为软件不仅本身价格昂贵,而且需要不断的更新和维护,所以很多高校实验室利用率低,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软件。同时,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加,平均到每位学生的实验资源也在逐步下降。在很多高校,落后的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基本上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就更不用说利用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了。

3.实验室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室教师是实验室的管理者,是实验教学的规划者和组织者。精干的实验室师资力量是实验室管理有序、功能发挥的基础。由于作为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具备开展实验教学所必须的技能和方法。所以,无论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教师,还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都达不到成为实验室教师的严格要求,这就导致了实验室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和队伍的严重不足。而素质低下的实验室教师队伍基本上只能承担实验室的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对于高新精仪器设备的性能开发、学科实验的前沿动态难以掌握,更谈不上独立承担科研项目[6]。同时,由于对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重视不够,很多高校缺乏实验室教师培训、培养机制,实验室人员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方面名额少、比例低,工资收入不高,发展空间狭窄,进一步制约了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发展。而缺乏实验室教师的指导,实验教学就无法进行或效果较差,使得实验室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利用,结果只能将实验室当做一般的计算机网络机房使用,无法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7]。

高校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思路

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功能特色方面可能是不同的,但在建设思路和策略上大致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明确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目标,要对建设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要重视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建设,而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教学上的重要作用,还必须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1.明确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目标。首先,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能够满足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学生正常开展实验教学的需要。应结合理论教学,积极开设实验课程和项目,为学生提供验证所学理论、熟悉管理流程、掌握操作技能的专业平台。其次,助力科研与学术交流。高校中的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既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平台,也是形成政学研联盟的重要一环[8]。实验室建成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教师交流培训或其他的学术交流活动。再次,能够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与理工科实验室最大的不同在于,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更强调其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方面的功能[9]。为实现此目标,应将公共管理类实验室规划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实训中心和开放式的实习平台。为学生提供考试培训、技能锻炼、就业指导、管理情景模拟等机会。最后,在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之初,就要考虑到其具有对外服务的功能。可以利用实验室对在职公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积极与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合作,为他们提供咨询和调研等服务事项。这样,既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能获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2.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验室建设是一项耗时、耗钱的系统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建设之初,就应该根据学校及学科实际情况,依据“规划长远、考虑急需、用尽资源”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明确建设周期、经费投入、预期效益和建设策略等。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也应如此,要科学制定实验室建设的长、中、短期规划,确定各个阶段实验室建设的层次。公共管理类实验室一般由低到高可分为基础教学型、自主设计型、综合创新型三个层次。基础教学型实验室是为了满足基本的教学所需而建设的实验室,以开展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的基本技能;自主设计型实验室以开展设计性实验为主,主要培养学生自主设计与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创新型实验室以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为主,是为了帮助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进一步开放思维,进行团队协作和发现、探索新问题而建设的实验室。[10]

3.重视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首先,要重视公共管理类实验室的硬件建设。高校应遵循“适度超前、便于维护、满足教学、利用率高”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购置和配备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设备购置过程中,应遵循“质量至上、重在实用”的原则,特别是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更应集中资源,提高硬件配置的质量,优先购置急需设备,而不仅仅是追求实验室的规模。其次,要重视公共管理类实验室的软件建设。公共管理类实验室软件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基础办公软件、专业教学与实验软件三层。其中,包括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府协同办公等的专业教学与实验软件是公共管理类实验室软件配备的重点。在购置或自行开发软件时,要注意不同软件及软硬件之间的兼容性。由于软件升级换代的速度很快,所以还应注意软件自身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最后,要重视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教师学习和培养机制,还应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职称晋升、收入增长制度,创建良好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实验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好的公共管理类实验室要发挥其在教学上的重要作用,还必须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首先,加强实验课程的“模块化”建设。“模块化”思想是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不同实验类型对所有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内容(项目)进行的模块化分类。依据这种思想,公共管理类实验课程可分为三大模块,即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设计型实验模块。基础实验模块是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运用一些常见技术工具及软件,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实验模块是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突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通过综合能力的训练,实现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型实验模块是利用各专业软件,通过模拟实际办公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能力[11]。其次,转变实验课程管理体制。按照“模块化”思想,将传统的分散负责转变为由实验室集中负责的新的实验课程管理体制。可以由实验室牵头,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各专业教师,完成“模块化”课程的分类、选择及设置,设计实验内容,统一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及指导书[12]。最后,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包括众多的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应发挥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作用。教师负责情景创设、问题提出,而学生则主导整个实验过程,自主独立或以团队合作方式完成实验任务。

总之,一所高校公共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往往反映出这所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水平,大力加强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是必然趋势。相信几年之后,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将会成为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参考文献:

[1]乔成邦.行政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0-72.

[2]唐丽云.创新性实验室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7):204-206.

[3]刘家明.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142-145.

[4]孟昭霞.高校实验室创新性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202-205.

[5]张淑玲.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94-95.

[6]盛洪生.重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5):106-108.

[7]王元珑,王华.对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6(1):54-56.

[8]李震.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模式探析[J].实验室科学,2011( 5) : 145-147.

[9]赵学凯,张矛.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6):41-42.

[10]骆旭林,李梅,包国剑.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研究[J].当代经济(下),2007 (11):132-133.

[11]王永明.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93-95.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已经着手开始进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但是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重点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革新,探索了以学生分级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但总的来说,在人才培养的宏观教育理念方面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因此,研究和改革现有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必将有力推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水平,对探索形成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和较高的教学“收益”的教学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内外教学情况对比和分析

国内高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都只介绍几门入门型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等。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indows操作以及Office操作的练习占了很高的比重。总的来说教学涉及的技术水平偏低,不利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在国外,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基础型学科,而开设公共基础课程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扫盲,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热爱以及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知和应用水平。在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伊力诺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始终坚持“启迪思维、拓宽视野”的,开设了一系列新生研讨课,如“计算机系统结构”,通过此课程介绍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发展以及其局限性,探讨未来计算机一些可供选择的组织结构及程序系统。又比如“计算机与信息安全”,介绍黑客入侵、计算机系统常见漏洞,防范攻击的技术措施密码技术与计算机安全有关的法律问题。再比如“计算机领域的重大突破”,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主要成就,考察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涉及的问题有计算能力的局限性、算法效率、密码技术、语言翻译、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此外还有“计算机系统灾难”,同时还讨论计算机系统如何实效,计算机系统崩溃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并介绍了计算机崩溃导致灾难的一些实例,讨论计算机安全、容差结构等问题。

在程序设计的课程方面,国内的计算机专业一般只开设了C、Java等少数几门编程课程。而国外著名高校所供学生选择的程序设计及编程语言课程多达10门以上,既讲解C、C++、C#、Java,也还讲解Javascript、HTML、CSS、XML等网络客户端编程语言;既注重横向比较各种语言难点和精髓,也有突出训练程序设计能力的软件实践类课程,还有编程语言基础理论课。

前述可见,国外一流大学与国内高校之间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上的最大差异在于两者教学理念的不同。国内高校旨在提供计算机入门讲座,不够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兴趣爱好的激发;而国外著名高校在思维启迪、知识面拓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的采用等各个方面都精心安排,量身打造,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做到广泛的应用,还能做到技术层面的思考,正好吻合了国内高校在专业教学中所提倡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理念。

2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通过对国外多所著名高校的教学模式的分析,发现国内外高校在新生入学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学习别人的优秀教学经验应该从理念入手,在教学模式上绝对不能生搬硬套,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国外的计算机普及程度较国内高出很多,国外的大学新生通常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国外高校通常采用计算机导论的形式多角度地去介绍计算机核心基础知识。在我国,尽管近几年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一部分学生和国外新生一样,在大学入学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经验,但对于那些来自农村等家庭条件有限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操作不多甚至没有操作经历,因此国内新生在计算机能力方面具有严重的层次划分。

根据这样的国情,很多高校提出了分级制的教学模式。即将学生按照具备的基础能力进行划分,在相同课程的传授中,教学内容的难度分为初级班、提高班等。实践证明,运用该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我中心在学习兄弟高校的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长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经验,拟在课程的设置上重点将一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程按照考核机制的不同,设置成为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两类基础课程,即直接考核基础课程和间接考核基础课程。

就课程设置而言,我们重点开设如“Matlab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安全”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础性课程。以“Matlab应用技术”课程为例,尽管数学学院已经开展了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但由于该软件的应用范围极广,除了数值计算和数学建模之外,还可以大量应用于数字图象处理和模拟仿真等多个领域。学习Matlab对于工科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我们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来讲解Matlab,使学生重新认识和了解Matlab,这对于学生以后应用该软件进行其他相关工作是有益的。因此,该课程的开出,不仅提供给有兴趣的学生一个知识的补充,同时又从实践环节上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

我们在精心安排了公共基础课程之后,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又确定了不同的考核机制,其理论依据在于明确课程的学习重点,强调课程的应用方向。

第7篇

关键词 预防医学;应急能力;设计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33-02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而目前各医学高校所培养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是突发事件应急队伍的后备军。本课题组前期调研发现,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理论知识缺乏,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较差,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1]。由此可见,作为培养应对突发事件人才的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其培养模式急需改革[2-3]。

因此,本研究以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主线,以学生应急能力培养为目的,打破学科的界限,重组实验内容,设计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希望通过探索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塑造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

【实验目的】通过开展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强化学生应急处置能力,包括接报正确处理能力、证据采集筛选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生物安全防范技能、实验室理化分析技能及微生物检验检疫能力、报告撰写能力、事件防控能力等。

【课程计划】打破学科限制,按学科将实验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实现多学科的整合;打破理论与实验课的界限,将部分实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放在实践课上讲解(如各种调查处理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相关标准条例的解读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加校外实习学时(如自来水厂水处理过程参观等),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做实验。

【教学方法】PBL案例教学法:在典型案例的引导下,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法:提高学生实验内容专业英语素质,并为留学生相关学科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课程组织】由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进行协调安排,将各实验模块分配到相应教研室,由各教研室完成相关内容的讲授工作及考核工作,具体课时安排和开展顺序可参照下文。操作过程中,一方面依托公共卫生实验中心,开放学生与科研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建成满足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培养的多元化综合性教学训练平台[4];另一方面实行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导师制[5],学生在实验授课教师和课外科研导师的双重指导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实验工作。

【实验流程】

1)感性认识:了解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基本情况(参观自来水厂、食品加工企业等),启发学生分析环境及食品中有害性物质的存在对人体的危害。

2)理论讲解:介绍各实验要掌握的内容、方法,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对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性;介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现场监测技术、现场采样的原则、方法和质量控制。

3)现场流行病调查、监测及采样:模拟现场,由学生按照理论讲解内容,分组分模块对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及采样。

4)实验室分析及数据统计处理:对现场所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汇总现场问卷调查、环境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5)总结评价:综合现场调查结果及实验室分析结果,全班共享,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写出综合实验评价报告。

【考核方式】

1)实验操作考核(现场演练):接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问询处理;现场采样(食品、水、生物制品等);理化

分析;生物安全防护;无菌操作;实验专业技能操作等(占总成绩的60%)。

2)调查报告撰写:基本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病因分析、鉴别诊断、结论、防控措施、附件(国家标准等)(占总成绩的30%)。

3)实验理论考核: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与程序、科研论文的撰写等(占总成绩的10%)。

【课程内容】

背景资料 2006年9月23日上午10:00,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人电话报告:YYY乡ZZZ村86人发生不明原因群体性腹泻,主要症状为起病急、恶心、腹痛、腹泻(呈粘液、水样便),部分病人有低热、呕吐和里急后重等症状。接报后,当地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病工作。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亲临现场指挥,县卫生局立即抽调当地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院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10名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经详细调查及采样检测后确定这是一起水源性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暴露因素为村民饮用了被产毒型大肠杆菌污染的水源(2号水井)。通过采取病人隔离治疗、污染水源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调查处理模块汇总如下。

流行病学模块

实验0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学时)

实验02: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1学时)

卫生统计模块

实验03:调查问卷设计指导(1学时)

实验17:科研论文的撰写(调查报告)(1学时)

环境卫生模块

实验04:突发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讨论课)(1

学时)

实验05:自来水厂参观(4学时)

实验06:水体污染源调查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学时)

实验07:水质检测和卫生学评价(水中硫酸盐的测定)(2学时)

食品卫生模块

实验08: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讨论(1学时)

实验09: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与技术处理原则(GB 14938―94)(1学时)

卫生微生物模块

实验10: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2学时)

实验11: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2学时)

实验12:粮食中真菌的检测(2学时)

附:综合实验评价报告模版

1)基本情况:事发地点地理位置、气象环境、人群分

布、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特点。

2)水源情况:通过饮水调查了解病例发生与水源关系,筛选可疑污染源。

3)发病情况。

①临床特征:临床症状及体症,以及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

②流行特征:人群分布、空间分布、时间分布。

4)实验室资料。

①患者致病因素的检测结果(如微生物、化学物质等)。

②水、食品样品采集及检测结果(如微生物、化学物质等)。

5)病因分析:结合现场调查结果及实验室化学分析、生物样品的检验检疫,总结分析出致病因素,并列出主要分析依据。

6)诊断依据:结合中毒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现场流行病调查及实验室化学分析、微生物检疫等手段,做出疾病诊断。

7)控制措施:结合案例致病因素及发生原因,提出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江敏,刘达伟.我国预防医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现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36-38.

[2]李华,万成松,郑莉,等.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2007(11):1013-1014,1023.

[3]李乐,龙鼎新,唐双阳,等.新形势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举措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3(8):765-767.

[4]袁国保,李乐,龙斌,等.创新师资与平台建设模式 强化预防医学专业应急能力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1(3):

540-543.

第8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公共体育排球课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时间是2014年3月到7月每周一次体的育课,采用对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和专项的测试,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

实验方法: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把实验组分为三个层次班,分班教学。对照组三个班的学生按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学。学期开始摸底测试一次,学期末进行考核。实验组的分层方法:专项授课前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基本知识、专项技能三个方面进行测试。身体素质测试:1000米跑、立定跳远;基本知识测试: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扣球、发球和拦网)、基本理论等;综合评定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技术较好,身体素质好,有一定的排球基础。第二层次,技术一般,身体素质较好,学习过排球。第三层次,技术、身体素质差,接触排球时间不长或没有。

2.结果与分析

2.1分层教学法的现实依据

对2013级排球选项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

表1 学生对排球掌握情况调查表

通过表1调查结果分析:第一层次学生:学习排球的积极性很高,易接受新知识,身体素质较好,学习目的明确,受过一定时间的排球训练,此类学生掌握一定的排球本技术,身体协调性好,接受新动作的速度快,但传统教学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第二层次学生:对排球有一定了解,身体素质较好,求知欲望强烈,活泼好动,这类学生很多占32.1%。第三层次学生:这类学生最多,身体素质一般甚至还有很差的,协调性差,练习排球时间不长,对排球感兴趣,但不知如何学习,学习一段时间后会对排球失去兴趣。

2.2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

表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

排球技术、技评是指将排球的基本技术(传球、垫球、扣球、发球和拦网)数量和教师主观对技术的评价得分的平均值(百分制)。从表2得知: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身体素质、专项技能两个方面测试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不存在差异。

表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

由表3可知:通过测试结果反映出,实验组运用一学期的分层教学法,通过专项排球技术的学习,与对照组在排球技术方面出现显著性差异(P

2.3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与考核

通过分层次法教学,用排球趣味性、娱乐性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欲望,把握好第三层次与第一层次的教学、带动第二层次的不断发展,所以学生学习排球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参加人数大大增加,不同的教学方式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学习成绩评定:学习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是督促学生自觉进行练习的一种手段,因此评定成绩应科学合理,才能起到应有作用,对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组采用百分制评定成绩,无论层次,考核内容每学期都有三项相同,考核标准分三层:高一层次班再另设二项考核内容。学习成绩包括:一是学习态度、出勤、课堂纪律、学习积极性占20%;二是学生参加早锻炼的次数,每学期45次为及格为6分,57次为10分,占10%;三是身体素质占10%;四是排球考核,对学生所学项目的技术评定占60%。最后每学期结束学生成绩规定:第三层次学生成绩只等于第一层次学生的80%,第二层次的90%,因为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与第一层次班的标准不同,其考核标准低于第一层次班。但是如果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班的学生考试成绩达到更高一级的标准则可以与之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达到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的要求,下学期可升到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班进行学习,反之降层进行学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第一,从育人的角度看,高职院校排球分层法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和健全人格有重要作用。

第二,从教学看,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长期以来必修课程教学要求划一、脱离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获得最大限度发展的教学现实,分层法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第三,从学生的主体意识看,变原有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对学生而言,客观上要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主动地设计自己的学习发展方案,学习的空间、容量大大增大;对教师而言,分层教学法要求教师具有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强的责任心、更强的组织教学能力、更高的教学技能。

3.2建议

3.2.1多接触学生,多与学生沟通,根据各层次学生实际,实施灵活多样的教法。

3.2.2在分层教学中,多实施“成功教育”、“陕乐教育”,倡导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把学习的欢快与愉悦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