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4 15:13: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信息资源管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第1篇

(一)在档案管理中没有处理好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双轨制管理的问题

随着数字化档案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总体规模在逐渐扩大,其数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纸质档案,为了对两种档案加以区别,并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益,需要在档案管理中对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实行双轨制的管理。但从目前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情况来看,双轨制管理的推行存在一定的阻力,双轨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和实行,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面临着一定的安全威胁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了发挥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互联网调取所需的数字化档案。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使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提高其利用率,但是确定是对于有些机密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使得网络黑客可以侵入档案管理系统,窃取机密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所以,对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面临的安全威胁,必须着力解决。

二、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考虑到当前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目前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取得预期目的,实现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最佳效益。随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规模的扩大,在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其实际运行情况,做到优化管理措施,创新管理手段,有效堵塞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漏洞。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有足够的重视

在档案管理中,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对其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应该采取概念宣贯和理念灌输的方式,从根本上明确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从目前的档案管理中可以看出,只有观念上重视了,才能保证管理工作得到很好的开展。所以,必须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采取足够的重视态度,从档案管理理念上推动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有效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双轨制管理的难题

对待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做法是实行档案双轨制管理,逐步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力度。对于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双轨制管理推进速度慢,推进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我们要制定具体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并创新档案管理手段,实现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与纸质档案的双轨制管理,保证档案双轨制管理有效推进。

(三)对关键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实行加密处理,保证数字档案的安全性

在目前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中,为了预防关键档案信息泄密,要采取信息加密措施,并升级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从根本上保证数字档案的安全性。为了有效应对网络黑客对关键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窃取,我们要完善并加强硬件网络设施,同时采取先进的数学算法和加密手段,保证关键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加密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三、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效益的具体措施分析

上文分析了目前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必须采取可靠的手段不断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益,满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实践证明,要想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益,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将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纸质档案管理一起,纳入到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中来

实践证明,在档案管理中,要想提高管理效益,就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发挥管理效益。对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而言,要和纸质档案一起,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档案管理双轨制。

(二)建立并完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开展

由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规模逐渐扩大,涉及种类多数据庞杂,为了实现有效管理,建立数据库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要建立并完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有效开展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

(三)统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存储格式,便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实际使用

为了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效率,节省存储空间,便于用户实际调用,我们应该统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存储格式,保证在数据库中以同一种格式出现,便于存储和利用。

(四)加强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建设,保证信息安全

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中包含一些机密的信息,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建设,要提高安全管理登记,保证关键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保证这些机密信息不发生泄漏。

(五)培养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专项人才,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第2篇

一、    统计说明

    本文以cnki中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源,以篇名和关键词分别作为检索入口,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作为检索式,以精确检索的方式,共检索到文献152篇,去除不符主题和重复的文献,得到相关文献119篇,并根据结果从论文年代分布、论文期刊分布、地区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方面结进行统计分析。

二、    统计结果分析

1、 的数量及年代分析

论文的发表数量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而某一时期论文数量的多少, 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发展速度。表1是有关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

表1 论文年代分布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计

论文数

3

1

8

9

8

13

10

18

16

20

13

119

比例%

2.52

0.84

6.72

7.56

6.72

10.92

8.40

15.13

13.45

16.81

10.93

100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最早是1998年,20世纪以前的数量很少,仅占总数的3.36%。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数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2007年达到高峰,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经历了到由关注、到认识了解、再到探讨、实践、及经验总结的研究过程。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2008年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比前几年略少,这一点值得注意。

2、 论文的发表期刊分析

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不仅是了解该领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还能为文献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据,为读者提供指导,还可以了解各刊物的办刊特点,有利于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进一步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的发展。

本文所统计的119篇文献,分别发表在72种期刊上,总体比较分散,但是论文的分布又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表2中可以看出,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7.14%,说明图书情报专业期刊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的主要来源。表3列出了最多的前20种期刊,共发表了论文69篇,占论文总数的57.98%,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情报源。根据布德拉福定律,核心期刊区所载论文量要占总论文量的1 /3,可以将前8种期刊认为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期刊。

表2 期刊类别分布情况

期刊类别

期刊种数/种

论文数/篇

论文所占比例%

图书情报专业期刊

27

68

57.14

学报

15

16

13.45

其他

30

35

29.41

总计

73

119

100

表3 期刊分布

期刊名称

数/篇

所占比例%

情报科学

8

6.72

图书情报工作

6

5.04

图书馆学研究

5

4.20

现代情报

5

4.20

中国图书馆学报

5

4.20

情报杂志

4

3.36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4

3.36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3

2.52

图书馆论坛

3

2.5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3

2.52

高校图书馆工作

2

1.68

图书馆杂志

2

1.68

情报学报

2

1.68

河南图书馆学刊

2

1.68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

1.68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

1.68

科技资讯

2

1.68

电脑知识与技术

2

1.68

甘肃科技纵横

2

1.68

中国科技信息

2

1.68

3、 论文被引情况分析

在统计的119篇文献中,被引的论文共有篇76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十篇文献如下:

表4 论文被引情况分布

论文题目

著者

刊名

年份

被引次数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一)——从技术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1-15

12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研究

吴慰慈,张久珍

情报科学

2001-1-25

69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三)——从人文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5-15

33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二)——从经济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3-15

32

基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黄明杰,张萍

图书情报工作

2002-6-18

27

试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李莹

情报科学

2000-4-25

27

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3)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技术及其规避行为的法律对策

邱均平,陈敬全

图书馆建设

2003-5-25

27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

靖继鹏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5-15

26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王海波,汤珊红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3-5-25

25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初探

皮介郑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1-3-25

24

从表4中可以看出,以上十几位作者撰写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论文被引次数都很高,说明其论文影响力大,可以看作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重量级的论文,尤其是武汉大学的马费成等人写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一文被引频率最高,无人能及。

4、 论文作者分析

(1) 作者合著情况分析

    研究论文的合著现象, 一方面可以反映研究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以及该研究领域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等;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弄清合作的特点以及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 有助于组织合作研究。合著度是指某一时期内刊物载文的篇均著者数, 合著率则为刊物合著论文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作者合著情况见表5。

由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论文主要以个人独著为主,共82篇,占所有论文的68.91%,但从整体上看,每年的独著论文数时高时低,在2005年达到高峰,总体呈现出很不稳定的状态。另外,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每年的论文合著率也很不稳定。这充分说明,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 合作研究将会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大趋势。

表5 论文作者合著情况

形式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计

比例%

独著论文数/篇

1

7

6

4

9

10

17

11

8

9

82

68.91

2人合著论文数/篇

3

1

1

3

3

1

3

9

3

27

22.69

3人以上合著论文数

2

1

1

2

3

1

10

8.4

合著度

2

1

1.13

1.56

1.63

1.46

1

1.06

1.44

1.75

1.38

合著率%

100

12.5

33.33

50.00

30.77

5.56

31.25

60.00

30.77

(2) 作者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分析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各地区图书情报学项目研究的基本情况,揭示各地区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小,为国家统一协调项目研究力量和项目分布提供参考数据。在统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关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遍及了全国的28个省市自治区。表6表明发文最多的前10个省市分别为湖北、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广东、山东、辽宁、浙江、河南和甘肃。这10个省市共计发文87篇,占论文总数的73.11%。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是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水平最高、最普及的地区。其中,尤其是湖北省,数最多,远远领先于其他省市地区,此外,湖北省的论文中绝大多数都是武汉地区发表的,特别是武汉大学,说明在研究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面湖北武汉地区有很强的一批专家和学者,对该领域有着自己比较独到的见解,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地区分布非常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其他地区也应该积极努力,投入力量,紧跟上全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脚步,使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表6 论文作者地区分布

地区

数/篇

所占比例%

湖北

20

16.81

北京

9

7.56

湖南

9

7.56

黑龙江

9

7.56

吉林

7

5.88

广东

7

5.88

山东

6

5.04

辽宁

6

5.04

浙江

5

4.21

河南

5

4.21

甘肃

4

3.36

5、 论文的内容主题分布情况分析

    从统计分析可知,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内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理论研究     这类论文一般都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特征的研究,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现存问题或必要性的。在调查中,共有33篇论文探讨了这方面的内容。调查显示,国内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多倾向于:其是“信息管理学”中新近产生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达到能成为相对独立学科的程度。在调查的论文中,并没有专门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及其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体系结构、学科性质、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史及未来发展、学科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等的论述,而多是在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及“信息研究”等学科,进行学科研究总结与展望时,提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进展。而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引用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构成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      

马费成、陈锐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其分别从技术、人文和经济的角度讨论了面向高速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和利用的问题。而靖继鹏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在分析比较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传统信息资源管理差异的基础上, 概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则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环节, 其模式是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维构架。贾春华的《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值得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较专注地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重点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他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是网络信息资源分布特点与规律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另外,尹艾蓝、李曙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及其管理探讨》则创造性地把书签式管理模式、搜索引擎管理模式、书目控制管理模式列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把人文管理、技术管理列为管理手段。

(2)企业与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

    主要是企业与图书馆如何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收集与构建工作。本次调查中,涉及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共有18篇。刘海燕等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中立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全面分析了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曹秋霞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探析》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剖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改进的几个问题。张丽辉的《浅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改进》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及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改进策略。冷伏海、孙扬民的《面向我国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分析中小企业的信息需求与管理的基础上, 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给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及针对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

(3)描述与组织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如何准确、全面揭示每个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外特征,并通过有序组织,来调整网络信息资源的无序状态。可见,对网络信息资源揭示与组织,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前提,也是业内人士探索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4篇论文涉及到这一领域。

袁红梅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元数据》中提出了元数据的3 种格式,4 种类型,讨论了元数据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丁晓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刍议》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介绍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几种方式, 进一步提出网络信息资源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及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王海波、汤珊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更好地组织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学者们提出的设想是:“从组织者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简便,扩充性、专业性、及处理能力都要强;从用户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易于查询,满足个性化需求;从技术角度,网络信息组织应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知识组织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知识挖掘。”。

(4)信息开发研究

    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与前提,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组织的基础上才可能有高效率。网络信息服务更是以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开发为前提。在本次统计中,共有7篇论文涉及了这一领域。

    王怀惠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概述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值得重视的技术, 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建议。辛春华在《论我国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开发与管理》在分析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资源网络化开发的战略目标与利用原则, 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配置及其优化。

(5)系统管理的研究

主要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总体过程、策略、方案及有序运行的条件、机制与障碍等微观环境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一系列工作程序构成的,调查中有7篇论文是将其作为一个总体来进行讨论的。如:《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运作机理探讨》中,作者邓克武提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运作机理包括:网络信息的采集和网络信息的组织。建立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特定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有序化并经常剔旧纳新,是非常必要的。”马惠君在《谈构建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则针对网络信息的特点,分别从技术角度、法律角度以及人文社会角度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创造绿色、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

(6)信息服务研究

网络信息服务是信息工作者直接面向用户的“前沿”,网络的应用、信息特征的转变等因素,都使信息咨询工作产生新的方式和突破。本次调查中关于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的论文有4篇。

谭兆民的《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6种方法:网上导航服务、公共网上查询服务、馆际互借和文件传送服务、系统开发服务、联机检索服务和因特网网络资源服务等。朱淑芸、朱钜锋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就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丁立萍在《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中提出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无序、信息开发肤浅, 馆员素质低, 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战略重点, 应对网络信息资源加强管理, 开展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提高读者服务的信息质量, 加强文献信息队伍建设, 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资源共享、特色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7)信息政策研究

主要是用国家机器的手段进行的控制与引导、制定相应法规的研究。有5篇文章论及国家信息资源政策,如《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调控与实施机制研究》、《浅论我国信息网络环境的政策体系》等。还有就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法律研究。

查先进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阐述了高速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国家信息政策需求、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目标和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内容框架。彭晨曦, 尹锋的《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及其启示》通过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对比,在分析了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的重要特点与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8)信息检索研究

    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检索工具改进、及新的支持技术的研究论文,在这次调查中有3篇。范超英、曹芸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的功能特点、构成及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王纯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www 搜索引擎》认为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搜索引擎众多, 各具特色, 分析常用搜索引擎的类型与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用户可依此选择合适自己的检索工具。

(9)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几个内容外,还有许多涉及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很多内容, 如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网站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对其影响、人文因素、管理安全、人员的思维结构、人才培养研究、目录学及计量学的应用等。

通过论文调查,笔者发现,国内对于用户的分析研究,用户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研究:如用户网络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表现形式与满足方式,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行为与心理,用户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用户的教育等很少。可能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起步晚、条件落后的情况以及用户的信息意识薄弱有关。但是,随着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相信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会越来越丰富,相关理论与方法会越来越成熟。

三、结语

第3篇

1.1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指导网络信息化的多样化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与传统借阅图书管理方式相比,网络信息化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并实现快速获取信息的目的。实现图书资料的网络信息化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图书资料充分发挥能力,从而满足人们现实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

1.2提高图书资料的服务效率网络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打破传统的借阅式图书资料服务模式的时间和地域限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检索文献资源的效率,同时也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

1.3节省读者时间网络信息化可以在提高图书服务效率的同时,实现馆藏资源与各个学科之间的结合,充分节省读者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找到足够多的信息资源,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淮确定位目标信息,实现信息资源使用的最大效率。

2图书馆实现资源网络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2.1提高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首先,为了遵循图书管理的标准和规范,要建立资料数据库,才能协调统一不同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如:图书的编号要具有国际标准,为了帮助读者快速、精确地找到图书的位置信息,因此,在建立图书文献信息数据库时,要对所有的科学领域进行分类,整理书籍,建立相关图书数据库的索引,另外,为了及时更新数据库的书籍数据,应该及时将最新的数据库和信息技术的科研成果利用到相关的数据库中,同时也应当注意借助信息网络整理有关的专利,并及时加入到相应的数据库中。

2.2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方式在图书馆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复杂的,所以为了更好为读者提供服务,图书馆必须要设定一定的规章制度,为快速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就要不断完善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3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及时更新图书馆资料管理设备在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很多先进的技术设备,才能真正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图书馆只有积极学习新的信息技术,设置新的设备,并且为今后规范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建设科学地分配,不断地引入一些硬件设备,帮助专业人才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促进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另外,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将网络因素融合到图书资料管理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制定合理的指导思想和规划方针,提高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在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中,只有引入自动化管理设备,才能满足图书馆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图书需要,并进而提高图书馆日常管理中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的劳动量,如引入自助借还、检索等,使图书资料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2.4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图书资料的信息化操作步骤在信息化时代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图书资料信息化操作步骤,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使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更加的完善。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加强操作计算机的水平,在工作和实践中,加强工作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地了解数据库和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熟练地掌握数据库操作等知识,更好为广大读者服务。为了加快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图书馆管理人员要逐渐的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向计算机操作转换,并且要能够掌握编辑、分类以及加工处理图书资料信息的技能,从而可以熟练地掌握图书资料信息化操作步骤,促进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

3结束语

第4篇

1.1国外的发展现状

国外集团型企业的HR管理出现了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①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上的变化;②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加强;③HR管理的使用与薪酬发展趋势;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趋势日益明显;⑤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不断加大;⑥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2我国的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的集团型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HR管理上尚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为: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有待提高;②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设计不科学;③企业的用人机制不健全;④企业的职员培训不足;⑤企业内部员工考核与奖励机制不健全;⑥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方法落后;⑦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弊端较多。

2集团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概况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的HR系统主要是自动计算薪资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的HR系统基本上解决了第一代系统的主要缺陷,其报表生成和薪资数据分析功能也都有了较大的改善;20世纪90年代,第三代HR系统用集中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统一管理起来,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21世纪初产生第四代e-HR系统,Web使人力资源部门与企业的内部员工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距离成为0,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E化。

3国内集团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概况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不重视人力资源的投入,HR管理E化推进速度自然不能和国外相比,目前已使用e-HR系统的企业基本集中在中央直属国企、省属大型国企、跨国公司等集团型企业,以及部分发展较好的中小企业,总体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具体表现为:①集团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整体保持快速增长;②集团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区域发展水平不同;③集团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高低不一;④信息标准体系不规范,不能有效管理信息内容;⑤缺乏对业务和全流程的认识和把握;⑥软件的功能模块孤立;⑦难以实现系统建设的目标。

4C集团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情况

4.1C集团的基本情况

①C集团的公司简介。C集团企业是一家大型国有工业企业,是省属的大型企业集团,C集团下辖12家直管的企业单位,拥有全资或控股的下属独立法人单位78家,拥有一家上市公司,现有员工4.3万人,其企业的发展战略为相关多元发展格局,现已形成从资源控制到资源深加工,从初级产品到终端高附加值产品的完整的产业链。②C集团的组织结构概况。C集团总部为母公司,设有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三条直线管理职能,总部设有相关的各职能部门,按资产及控股关系,集团直接管理二级单位,二级及以下单位按资产隶属关系依次进行管理。③C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C集团现有的人员结构复杂,没有形成人才优势,现有各类人员中,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对C集团当前的经济运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技术创新已不适应,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集团公司的高速发展。

4.2实施前的相关分析

①C集团的组织结构分析。C集团是一家典型的业务相关多元化的集团型企业,其管控模式为战略管控型,它由多级下属企业组成。第一级是作为集团指挥中心的总部;第二级为二级企业,C集团在各种日常管理中只对接到各二级企业;三级及以下企业是C集团的组织末端,C集团现有直接管理的二级企业共12家,三级企业共36家,四级及以下的企业按其资产关系并入三级管理。②C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分析。C集团自整合成立以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统一,人员和信息分散,未能建立一个全面、共享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其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为:规范基础业务;统一配置和规划人力资源;高效的动态数据;利用系统工具,促进人力资源管理。

4.3实施过程

①组织保障。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实施小组、职能小组、监督小组等。②明确分工和职责。③确立系统建设目标。④绘制了“鱼骨图”系统建设目标模型(以系统建设目标为“躯干”,以数据准确、技术保障、配套完善、规范运行4个“鱼鳍”为支撑,再以四个鱼鳍下的各个“分刺”为逐个突破点)。⑤全方位的系统运用培训支持。⑥以典型单位为突破点,多角度测试稳定后,全面推开上线运行。

4.4实施结果

①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共享;②明确了人力资源工作的方向;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撑平台;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助于对知识员工的管理;⑤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与其他信息系统资源互补与共享;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人员。

5C集团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教训和经验

第5篇

1.1树立人本导向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树立人本管理导向不仅是管理哲学的变革,而且也是出于对自身经济发展合理性的考虑。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更加注意人的潜能和能力的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使人力资源的活力充分迸发。

1.2重视学习型管理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学习能力的强弱和对学习技能的掌握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更多的表现出学习型的特征。企业通过学习型的管理,更加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营造学习与工作浑然一体的氛围,打造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新型教育模式,为人才的终身教育、不断获取新知识营造环境支持,并逐步将企业培育成学习型组织。

1.3变革企业文化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成长无形的精神力量,是成功地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保证,同时,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基于人的充分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以知识的生产和使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所以,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必须重视在企业内部知识的分享、学习和创造,形成一种带有激励色彩的开放性文化,使个人的技能和经验得以整合成组织的系统知识。

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动因

2.1企业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水平和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使企业更为倚重知识型员工,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工作变得重要起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将知识型员工的个人能力与企业的目标统一起来,寻求企业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2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一方面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人才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宽松自由环境;如何选拔合格人才、保持现有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以及吸引优秀人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急待解决的难题。

2.3组织的变革知识化和网络化使组织结构扁平化成为可能,在扁平化组织结构中,创造性的工作愈发重要,参与性管理的色彩更加浓厚,人才对弹性工作时间和工作自的要求,以及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也更强烈。显然,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再适合人才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会扼杀人才的积极性与活力。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3.1人力资源管理层次的战略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维持和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原来的非主流的功能性部门,转为企业经营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从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执行者,转为战略的参与者和制定者,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调整来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3.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动态化在信息爆炸、知识更新快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有与之相应的动态发展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着眼全局的动态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管理既体现在对员工一生全过程的纵向管理,使人员的选拔录用、培训考评、薪酬奖惩和退休保障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又体现在横向上跨越企业内部部门分割的局限,将全部人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

3.3人力资源管理形式的虚拟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虚拟化是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业务外包的形式,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职能逐渐分离出来,由社会或其它组织、个人承担,并由它们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的虚拟化管理主要有虚拟实践社团、人力资源外包和员工自主服务等几种形式,其中,人力资源外包是最重要的形式。人力资源的虚拟管理一方面会提高双方的效率,使企业得到优良的服务,另一方面还会因此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集中优势和资源关注自身和核心能力和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的虚拟化使企业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强了灵活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3.4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是多方面的,对人才的关注使企业必须考虑到人才的不同需要。企业员工的文化背景、心理、工作风格等各不相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所以,最好能针对不同员工实行个性化管理,采取不同的激励制度、考核方法或者培训形式等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他们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激励他们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不断在观念、模式、手段、形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变化的节奏,使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其战略作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服务,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目标。

3.5人力资源管理氛围的和谐化企业文化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早晚会被市场淘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软法宝,将“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渗透到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员工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从而使企业获得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提高企业凝聚力。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氛围,员工主动适应创新要求,不再抵触企业改革,而是积极配合企业的改革,有利于人力资源改革及各项制度的顺利执行。企业文化应该倡导创新,提倡挑战,使员工树立一种“勇立潮头搏大浪”的闯劲,时刻为企业的发展和改革献计献策,不断促进技术和管理的创新。这样有利于人力资源改革以及新制度的贯彻和执行,有利于实行竞争上岗;有利于以绩效为衡量标准的薪酬

制度的实行,从而实现内部分配公平,避免优秀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周朝奋.当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商业研究,2000,(9)

[2]刘晓红,徐杨,张霞.企业人力资源新概念及管理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

第6篇

一、Internet工具及资源简介[3]

Internet拥有多种工具及资源,每一种工具及其所对应的资源都具有其独立的目的和操作模式,而各工具的使用和资源的获取存在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成Internet新用户不知所措。

1.E-mail(电子邮件):它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它所发送和接收的消息(message)则又是一种资源,它是在Internet上最重要和使用最普遍的工具和资源。

2.MailingLists(新闻或专题讨论组):它是利用E-mail的传播功能,将某一信息的若干份拷贝传送至所有需要它的用户(讨论组成员)手中。

3.Newsgroups(新闻组):类似于MailingLists,它也是为对某一方面感兴趣的用户提供新闻、评论和其它信息的一个场所,但它不同于MailingLists之处在于并不是利用E-mail来实现信息的交流,而是用一种称为Newsreader的程序来访问Newsgroups的资源。

4.WorldWideWeb(全球信息网,WWW或Web):它是一个Internet网点组,并创建了它自己的Web文档或称Web页(pages)供用户浏览。Web页的特点是其上有许多超级文本链接(hypertextlinks)或突出显示的关键字,一但某一个链接或关键字被选中,则会打开相应的新一页,用户可以方便地利用鼠标即可实现在Web上的漫游,获取各种资源(文本、图片、声音、动画以及视像节目等)。

5.Telnet(远程终端模拟服务):利用Telnet功能可以使自己的电脑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终端去运行和访问保存在该远程计算机中的程序和信息,检索许多大学和公共图书馆中的目录,沟通与政府间的联系,获得相应的资源,但Telnet也是Internet工具中最难掌握的一种。

6.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用于通过Internet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进行文件拷贝的一种标准Internet协议,通过FTP可以下载程序、书籍、以及各种政府的信息等。

7.Gopher:是在Web之前出现的一种工具和资源,由遍布全球的Gopher服务器组成的服务系统,其资源以标准化的且易于使用的菜单方式存在,每一个服务器都含有有关本地资源的菜单,虽然通过Gopher只能访问部分Internet资源,但这部分资源包括了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机关,现在Gopher资源也可用Web来访问。

8.TalkandChat:它们是交互式通信工具,也是最少用的Internet工具,它们可使Internet用户间实现实时相互交流。Talk是在两用户之间建立一对一的交谈,而Chat可以允许两人以上的多用户交流会谈。

下面我们结合本专业重点介绍其中两种使用最多,最方便,界面友好的工具和资源。

二、E-mail(电子邮件)

E-mail是Internet中使用最普遍的工具,具有快捷、方便、廉价的优点,从理论上讲,发送一封邮件仅需几秒钟即可达世界任何地方,但往往一封邮件需要多个服务器的转送以及受通信繁忙程度的影响,一般需要数分钟达对方主机,这是普通的邮件不可比的一种传递速度,而其费用仅为一次市话费。这种快捷与廉价使得E-mail成为我们与国内外同行建立快速联系和交流有效而经济的工具,也可用于进行资料的索取、传输、参与专业学术讨论,以及加快审稿和出版周期等。值得一提的是,利用E-mail参与专业的MailingLists(讨论组),是很好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值得大家使用。在我们上网期间找到与药学专业有关的讨论组(MailingLists)有28个,涉及药学的各个方面,如药理、药剂、生物药剂学、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当我们加入到某一讨论组后,每天可收到该讨论组送来的信息(E-mail邮件),即各种专业问题和相应的回答,任何成员均可向讨论组发送问题或解答问题。我们加入的一个讨论组——美国药学会药物历史讨论组是一个药学问题讨论组,其成员来自39个国家有1100多专业人员(人数每天在增加),这是天天都在进行的世界范围的讨论,使我们开扩视野,增长知识,广交朋友。参加讨论组无需交费,只要向该讨论组提出申请即可,因此,望已上网的同仁选择合适的讨论组尽早加入。

三、WorldWildWeb

是一个利用超文本(Hypertext)文件和多媒体的全球网,目前在Internet中应用最为广泛。在Windows98界面下Netscape4.0或4.5和MSExplorer4.0或5.0都是进入WWW良好的浏览工具,在进入Web页后,可通过对其突显字的选择方便地浏览感兴趣的内容。对于药学专业人员来讲,可以通过WWW了解国际药学最新研究进展,浏览当月药学有关杂志,参加药剂学专题讨论,阅读国际药学术会议公告等。但要想利用这些资源首先的知道它们存在的地点,下面我们介绍Web上寻找药学资源地址,并介绍几个药学网点。

1.资源寻找:在Internet上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使用能够进行信息检索的获得信息工具,一般分为交互式和索引式及名称地址录三大类型检索工具。目前Web搜索和查询的工具有二十余种,各有特点,我们介绍常用的四种。

(1)Yahoo:是一个非常优秀和流行的Internet搜巡工具,有中文版和英文版,它将不同的网页分门别类,进入主页(HomePage)后,在搜巡(Search)框中输入pharmaceutics(药学),可找到53条和1963条与药学相关的中英文信息,包括新产品、Web地址、药学杂志、药学组织、研究所以及信息库等。也可在进入主页后,选择HealthandMedicine,进入次级页面选取pharmacetics,可找到有关组织机构、药学杂志、研究所、会议公告、公司信息等,但目前这一位点收集的内容有限,且拥挤异常。

(2)Lycos:是全球最大的网络资源的索引数据库,也是一种有效而方便的Web搜巡工具,它在搜索文件、内容以及文档的次序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人工智能,但更新速度较慢,含有大量过时信息。在许多搜索工具目录中,都有向Lycos的链接。如Microsoft就将Lycos作为其InternetExplorerWeb浏览器的搜索工具。进入Lycos主页后,在其“Search”框中输入pharmaceutics,结果显示共搜巡了6千6百多万个Web页,与药学有关的资源地址有4881个,可根据个人的需要选取所需的地址。

(3)Excite:也是一种优秀的Web搜巡工具,著名的网景公司(NetscapeCo.)就将其作为NetscapeVanigaorGold4.0版本浏览器的搜索工具,在其主页有分类目录可供逐级向下查找,也可从“Search”框中输入检索词直接搜索。我们用“pharmaceutics”搜索,发现有20,539个与药学这一词相关的文件,如果想限制搜索范围,可在主页搜索前选择“AdvancedSearch”。

(4)Webcrawler:它在创建数据库时不仅要搜索URL和链接,而且还要搜索Web文档的全部内容,这就使得它更适于搜索那些隐藏在文档内部的信息,同时还搜索Gophers、FTP服务器,如此广泛的搜索空间使它很适合于查找那些你认为有可能不在Web服务器上的信息,但检索的准确性不高,对于模糊检索相当有利。如果在搜索框中有多个检索词时,可在复选框中选择“AND”来设定其间关系,否则以“OR”作缺省设定。

2.药学网点介绍:

(1)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FDA在Internet上的主页及其内容是药学信息的巨大资源,主页有FDA新闻、食品、人用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兽药、化妆品、现场检查和进口、毒理和外语版等图标,其中介绍人用药品的情况,包括分二级标题如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CenterofDrugEvaluationandResearch,CDER)的主页,包括药品审评过程的信息,政策和程序手册(MaPPs),有关药品法规一般项目的快速索引等。药品副作用系统(药品缺陷和流行病学部的自然报告系统数据库,主要来自职业医生报告)。艾滋病临床试验信息服务,药副作用年度报告,已批准具有等效性的药物(橙皮书),已批准具有等效性的药物(积累增补本)更新等。已批准具有等效性的药物每月增补和取消,药品主文档:CDER在其Gopher地址出版过药品主文档目录,OTC药物辅料和含醇警告声明的审评。FDA药品和器械产品批准目录,有关药物安全的标签改变。FDA医药产品报告程序。国家药品编码目录(NPCD)的每季度更新。非处方药(OTC)专页,给消费者和医药工业厂商提供的OTC信息。专利期延长的新专利的备案号,新药专利和失效期、SAS药物制剂稳定性、每月分类整理即将出台的信息、批准信和批准的最后印制标签图形、非活性成分指南、Orphan药物、评审部专用信息等。法规指南包括药品投入市场后副作用报告规章的实施、人用药的现行GMP通知、学院审评委员会操作和临床研究要求、政策和程序手册(MaPPs)、即将出台的信息、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有关法规等等资源。

(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开发研制的大型综合性医学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1983~1998年间辆900多种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总计966215条文献:自1994年起,CBMSdisc的收录范围进一步扩大,年收录量达160000条以上,并增收了文摘、英文题名、关键词等字段,加强了主题词标引及分类的深度。CBMdisc的收录范围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中药等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目前,CBMdisc是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能基本上满足各级临床医生对中文药学文献的需求,可免费检索。

(3)牛魔网健康药塞:是国内较好的药学综合网站,包括科学用药,可查询西药、中草药图库、中药有效成份资料,中国中草药大典、中药基本信息数据库、中国中成药数据库、全国医药厂家、国内外著名医院及医学院校网址和药品市场行情等医药资源,并可通过邮件列表,及时得到该站更新通知。

(4)免费网上检索Medline数据库:虽然这地址不是药学专业网址,但Medline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医学数据库,将它介绍给大家会受益匪浅。该网点允许最多查询200条,如果所查文献较多,可通过主题词或年份限制,反复查多次。输入主题词后检索,检出题目后,如需看摘要,可在编码栏内打勾,选择恢复原文,即可看到所选条目文摘。如要限制检索,可选“AdvancedSearchPage”,对主题词、题目中间的词、摘要中出现的词、作者姓名均可检索。另外还可限制只找英文摘要、与人有关的(排除动物)、杂志类型、文章类型及时间限制(从当前到1966年),所查内容与光盘相同,但早2个月得到新内容,并比付费光盘检索还便宜。

以上仅介绍了几个药学网点,但实际上电子专业杂志或电子新闻杂志远不止这些,如国内数字化期刊,国外网络医学新闻及杂志,收集了超过300种医药杂志的网址,并提供连接,大家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浏览。

四、对于Internet在药学使用中的建议

1.Internet网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源和快速传递信息的通道,应当受到药学界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尽快掌握这一工具必将会对促进药学的快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是现代药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我们建议在药学专业杂志上开辟Internet园地,普及网络知识,探讨如何用好药学资源,交流经验,共享网址,同时还可探讨药学软件的开发、应用等知识讲座。

2.建议在具备数据通信条件的作者论文后面附注E-mail地址,以逐步普及这新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通信交流手段,加快信息和科研的交流。

参考文献

1电脑报社编辑部.电脑报合订本——Internet之窗.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1-12.

2张勤,等.Internet与药学信息资源发展.中国药学杂志,1999,(21)3:196.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图书资料信息化使用价值关键

0引言

图书资料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这种工具用于表达思想、积累经验、保存知识和创造先进文化。“创造”是它崇高的、最终的目的。这种“创造”按照一定的体例,系统地将图书资料信息记录于一定形态的材料之上,并将其知识内容转化为一定的形式和符号(文字、图画、电子文件等)。这种“转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一步一步走向简洁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造纸技术使图书的装帧形式逐渐由简策式发展到卷轴式;印刷技术取代了以抄写为手段的复制方式,使装帧形式又由卷轴式发展为册页式;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图书信息资料发生了质的飞跃,使图书大量产生并变为信息资源的理想成为现实。

如何发挥院系图书资料这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从而提高其使用价值呢?最关键有效的途径就是使图书资料信息化。何以谓之,析其如下:

1图书资料信息化可以盘活院系图书资料的存量,充分发挥其整体资源的作用

院系资料室藏书以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文献为主。这些纸质文献通常是摆放在书架上。但有些或因出书年代久远、书架容量限制而被打入“冷宫”;或因管理人员的调换而长期被“冷落”……一句话,它们的存在被忽视,价值被埋没,它们成了一堆可有可无的“死书”。这既是这些书籍的悲哀,也是图书管理人员的罪过。

图书资料信息化就是按照现代信息管理的具体要求,运用电脑、网络等载体和手段,把多年汇集起来的、处于长期“休克”状态的各种各样的图书资料激活,把沉淀的、片断的、零碎的图书资料信息变成活跃的、有条理的、系统的现代信息。又通过电脑网络建立发散型的信息传输通道,可以把这些经过整理的图书资料信息非常流畅地输送给相关的老师和学生,只要他们一打开电脑,这些信息就能快速、全面、具体地呈现在他们的眼前。

院系图书资料室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能够拥有全国乃至国际某些专业学术会议等的非正式出版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①学科动态方面的最新信息。②教学科研的进展情况,教师先进的教学科研经验和成果如本系出版的图书讲义、练习册、科研报告等。学生学习、科研的体会、获奖情况和建议等。这些非正式出版的资料看起来显得粗糙、零碎、欠成熟,但它具有新生性、预示性、生动性。

院系图书资料室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网络中心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时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文献信息,并使这一系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纵横交错、相互贯通、有相当规模的情报信息联合体,组成既有各专业资料室文献馆藏的分目录数据库,又有图书馆与各专业资料室馆藏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如此,一切孤立的、呆滞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图书资料便在一瞬间变成了“文献资源共享”中闪耀个性光辉的、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从而可以使整体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其最大的社会价值。

2图书资料信息化可以为教学和科研人员提供最快捷、最直接的图书资料服务

院系图书资料室汇聚了丰富的专业文献资源,具有专、精、深等藏书特点,被人誉为教师掘“金”的富金矿山。传统“沉寂”的纸质图书资料不能满足进入现代化阶段的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急切需求,再加上它分类的有可能不科学性等多种原因,常常使教学和科研进展受到严重影响。院系图书资料室要改变这种落后现状,实乃当务之急,责无旁贷。

2.1按专业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加强信息服务鲜明的专业特色院系图书资料室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专业教师。专业的特点在一个“专”字上,“专”有“专”的概念,有“专”的内容,有“专”的系统等。图书资料信息化不仅可以通过电脑网络信息系统的某种设计功能对现有的纸质资源进行专业分类,还可以对某一课程、专题,采用类似的方法整理相关资料,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把图书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摘录出来,按专业或课程的相关内容分类……如此,院系图书资料就建构了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新的专业检索系统。这个检索系统可以帮助专业教学和科研人员按图索骥,能够帮助他们非常方便、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

2.2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主动地向相关教师传输相关图书资料信息传统的院系图书资料室是坐等教师上门来查阅资料。教师亲自来一趟,往往比较耗费时间。有些难查的资料甚至要来几趟,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或因为没有具体“目标”,或因不熟悉图书资料的存储规律,只能手忙脚乱地东翻西找,有如大海捞针,十分茫然,浪费了更多的时间。院系图书资料室可以建立与教师双向互动式的文献信息交流渠道。教师教学和科研需要什么资料,只要在网上发出要求信息,图书资料室就可以及时地向其提供准确可靠的文献信息,让其集中精力投入到具有创造性的教学科研的实践中。

2.3开发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捕捉、收集并综合各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信息某一个专业或课程要走在现代科学的前沿,要取得某种成功,就必须得到其他专业和课程知识的鼎力支撑。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常常容易一头钻进自己业务领域的深处而无暇顾及其它专业和课程的发展。面对此状况,院系图书资料室应该综合各学科、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信息,选择链接优秀的教学和学术网站进行超级链接,科学地鉴别、筛选对本学科发展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并编制成针对性很强的专题索引和数据库等及时公布在信息栏中。

3图书资料信息化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1图书资料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图书资料管理队伍的整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院系图书资料室作为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过去不少高校在配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方面却把其当作一种“关系户”的“照顾岗”。因此,高校教学和科研现代化的进程亟待图书资料管理部门加强和提高其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信息管理水平。

第8篇

关键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变革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现不仅是一种高新技术的应用,更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导入。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提供简单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转变为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解决方案,随时随地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向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提供分析工具和建议,建立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积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体系。

2.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主流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当前主流信息管理系统,如ERP、MRP、MIS而言,它更多地是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上述系统的衔接,获得参考数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信息流,通过与经营有关的信息系统进行记录,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信息通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与其衔接获得准确的记录,支持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反过来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又可以为现有经营中工作的合理安排提出相关依据,指导生产安排和工作流程的设计。

3.促进管理结构与信息渠道的优化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结构的全员信息系统,其一大功能优势就是缩短了各级员工的反馈时间,开辟了更加丰富的沟通渠道,员工可以不拘泥于公司传统的层级制度,可跨部门、跨级别表达和传递各种思想。

4.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

信息系统的投入,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在根本利益方面的互动成为可能,体现了实时管理的优越性。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完美融合,在消化吸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可以在系统中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内容与业务流程,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被用来定义专业部门的工作内容,优化和规范其业务流程,从而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信息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管理平台,真正实现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二、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历史

1.薪资计算系统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的,由于当时发达国家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为此,薪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第一个阶段———能自动计算薪资的初级阶段。

2.薪资/人事管理系统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计算机薪资管理的基础上,开始记录员工的其他基本信息包括薪资的历史数据,具备了报表生成和薪资数据分析功能,即具有了一部分人事信息管理的功能。

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阶段

到20世纪90年代初,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革命性的变革。由于企业管理理论,特别是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竞争中的关键性作用,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把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也成为可能。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阶段。

4.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HR)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第性变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由于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的普及,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人力资源管理快速响应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求与变化成为可能,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信息化。

三、信息化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人事管理已明显不能适应。企业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型谈何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手段来推动企业人力资源转型。

综合考虑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不难发现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帮助人力资源管理者提高行政事务性工作的效率,在这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

首先,人力资源信息化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真正从繁琐的行政事务分离出来,同时也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提供简单的人力资源信息转变为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解决方案,可以随时随地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向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提供分析工具和建议,并建立支持人力资源部门积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体系。

其次,人力资源信息化完全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下,人力资源工作者从事大量的工作就是行政事务,其次是管理咨询的职能,而在帮助企业策略的制定方面是最少的。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下,人力资源工作者所从事大量的工作就是帮助企业在人员管理上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行政事务工作被信息化、自动化的管理流程所大量取代,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人力资源信息化实际上把人员管理的重任转移到第一线的经理身上,真正使他们能通过管理、激励员工实现他们的业务发展目标。第一线的业务经理可以通过网上得到最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流程、市场数据,经过授权,他们可以进行相关人员管理,包括进行人员的奖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