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互联网利与弊论文

互联网利与弊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4 15:13: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互联网利与弊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互联网利与弊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进程中,社会道德建设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影响,这些影响具有初期性、非主流性、产生更大影响的潜在性和应对措施的不成熟性等特点.对此,政府、学校、企业及农民家庭应联合起来,采取媒介宣传、技术培训、文化开发、强化监管、重点引导等多方面措施,积极应对互联网影响,不断推进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

互联网正以很快的速度在我国农村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2007年底,农村网民数量己经达到5262万人,其中新增网民2917万,年增长率达到127.7%。据笔者实地调查,即使山区农村的经济和地理条件很差,互联网的普及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而互联网在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影响也日渐突出,并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一、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影响的主要特点

从总体上看,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

(一)初期性

互联网对山区农村来说,由于普及率还相当低,因而影响面较小。在道德方面,人们主要是看到了对青少年的影响,而较少看到对成年人的影响。从区域上看,目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及周边少数农户,其他未开通互联网的农村基本上处于隔离状态。在农民外出打工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留守人口,特别是留守儿童,通过进城或到乡镇中心上网与农民工联络。显然,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非主流性

从有关调查情况看,目前山区农村的主流媒体是电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村已经开通电话和有线电视,没有有线电视的村,用上了卫星电视接收装置。人们在劳动之余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界信息。此外,农民工外出打工本身也是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一些现代道德观念通过电视和外出打工经历逐渐传入山区农村。相比之下,互联网还是非主流的影响途径。

(三)正负混合性

人们经常将互联网比作双刃剑,就是说它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在山区农村,网络开始应用到课堂教学、远程教育、课外阅读等教育活动以及农村基层行政工作中,在义务教育、继续教育和民主法制观念的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青少年在课外上网,以网络游戏为主,既耽误了学业,又朝着网瘾发展,进而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如言语粗鲁、顶撞师长,产生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至出现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和学校是否进行教育引导以及教育引导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受网络影响的性质。

(四)产生更大影响的潜在性

一般而言,今天的山区农村青少年中,有较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的农民,他们现在受到的来自互联网的影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农村人口的道德价值观念.一些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树立起来的道德观念,在互联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下,迅速地被消解或否定,形成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如暴力游戏导致的青少年暴力倾向、网络黄和视频导致的青少年性早熟和性犯罪倾向、网络诈骗现象导致的青少年诚信意识淡化等等。

(五)应对措施的不成熟性

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在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方面一般都持大力支持的态度,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各地党政部门都启动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等,并以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依托尝试了一些利用互联网对广大农民开展教育的做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客观地说,当前应对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影响的措施还很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山区农村各类人口对互联网的认识模糊和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的力度不大。山区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有的没有看到互联网的经济价值,有的根本不了解互联网为何物,有的则简单地将互联网看做洪水猛兽。而山区农村青少年要么缺乏互联网知识,要么只看到互联网的娱乐功能,只有少数受到了学校或家长的教育引导而将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文化监察大队等机构权力有限,人员不足,经费不足,技术条件有限,难以贯彻有关管理制度。

二、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应对互联网影响的对策

在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将应对互联网影响作为山区农村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价值,积极建设山区新农村道德价值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媒介宣传教育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在山区农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一味拒绝和隔离互联网并不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长久之计。因此,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要让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有的农民通过电视等渠道间接地了解到互联网的有关情况,但往往只有两个事实在他们头脑中产生了深刻印象。一个事实是,有的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得了经济效益;另一个事实是,许多青少年上网导致学业无成或道德败坏。从笔者的调查情况看,许多山区农民对有网瘾的子女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要么因高压控制而导致激烈冲突,要么因自由放任而导致青少年网民越走越远,成为互联网消极作用的产品。可见,教育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是解决青少年网民道德教育难题的关键。由于山区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很难从切身体验中掌握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的方法,所以只能通过电视等现有主流媒介教育他们如何认识互联网,如何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此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先期受益者的积极性和示范作用,做好互联网推广过程中的网络道德教育。 (二)以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正确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不会使用互联网,就谈不上对互联网的真正了解,也就难以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方面做到得心应手。因此,对广大山区农民进行有关技术培训,既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步骤.当广大山区农民自己学会了使用互联网时,他们就能够了解青少年网民的内心世界,找到共同语言,开展有效沟通,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正确上网上取得新进展。技术培训的形式,可以采取商业化运作,由互联网经营企业在乡、镇、村开展宣传和培训。也可以采取政府组织培训队伍,建立起农村基层信息员制度,由点及面,逐渐渗透,对乡镇及村级信息员进行道德教育培训,指定有关责任。还可以采取学校为中心的培训机制,以家长会为依托,定期对农村家长开展计算机技术、网络运用常识、网络文化与道德知识培训。在各种培训中,尤其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突出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如了解新闻、了解市场和就业信息、学农技、学法律、学政策等。

(三)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

从目前山区农村整体道德建设水平看,山区农村道德价值体系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崇尚劳动、诚信好客、尊敬长者、亲缘团结等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受到挑战,改变现状、恋爱自由、以富为荣等新的道德观念被青年农民广泛接受。与此相应,山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医乏,搓麻风气往往盛行.在互联网影响还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多途径地丰富山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其效果必然非常显著。工作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继承、发扬和挖掘民间艺术和传统道德营养,引进外界优秀的艺术形式和思想道德观念。以电视节目、放电影、农民艺术节、旅游文化节等形式,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工作,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节日、歌舞、民间故事、风景名胜、民族特产等民族文化更是一种值得挖掘和充分利用的资源.在此方面,湖北省巴东县等一些地方政府己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以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有效控制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缺乏有力的监控和管理措施是当前互联网在山区农村产生各种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约束已经有了依据,但由于山区农村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有关措施难以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山区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要求网吧拒绝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禁止网吧通宵营业、公安部门实施网监工作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乡镇以下的网吧容易失控,二是还没有应对网络家庭化趋势的相关准备。因此,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应以农村基层的监管为重点,加大监管队伍建设和监管技术开发的投入,解决工作人员编制问题、工作经费问题。对于网络家庭化趋势,应以行政手段要求网络运营商提供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瘾控制指导服务。

第2篇

“先学后教”凸显“学为根本”,侧重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从学生的预习开始,先尝试自学,自主解决问题,然后针对课堂的焦点和共性问题进行师生间、生生间互动互助,内化提升,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施教,实现师生回归发展本位。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实践能力,就要与时俱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信息技术条件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形成

“先学后教”旨在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主动地探究。“先学后教”的“学”从课下和课上两个维度展开,课下首先预习自学,课上要自主合作探究。

(一)理性思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二)构建信息技术条件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现实需求

信息技术条件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分为两大板块,一是课堂外学习体验活动,二是课堂内师生体验活动。前者主要通过“看(自主预习、观看微视频)、思(思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练(构建知识架构、完成前测)、记(记录疑难问题)”四个主要环节完成,后者主要包括“听(倾听汇报交流)、设(创设小组展示环境)、选(选择网络资源)、测(总结提升、平行检测)”四个环节。前四个环节和后四个环节是对应关联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上学习体验和课下学习体验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操作规范

(一)教师课前体验活动的操作规范

1.准确定位和科学设计信息技术在课前“先学后教”中的功能。

教师要将课前预习活动纳入整个教学活动中去体验,就要求对于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有准确定位和科学设计。为实现“先学后教”,教师应注意:先学什么?后教什么?网络化的学习是怎样引领预习过程的?如何监控预习的结果和效果?

2.充分做好课前选题及试做。

课前选题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课堂前测题,是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拓展资料和自我释疑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评价过程;二是课堂平行检测题,这是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启发、总结提升基础上完成的目标过关训练。教师在选题时,要把控题目的难易程度、梯度和做题速度,充分了解学情。

3.发现教学的难点,创造适合的教育。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难点是将传输手段、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情境创设与问题设计、情感态度与目标达成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只有创造出适合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4.接收反馈信息,加强归类整理。

对于学生在预习阶段发现并回传的问题,教师要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接收反馈信息,并加强归类整理。对于共性的焦点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做好教学策略的调整工作。

(二)学生课前体验活动的操作规范

学生课前体验活动的操作规范可概括为看、思、练、记。“看”是学生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自己阅读教材,自主观看微视频等拓展资料。“思”是学生在阅读教材和观看微视频中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善于思考,明确困惑点。“练”是学生在看、思的基础上能在限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师预留的前测题。“记”是学生在看、思、练中要记录疑难问题。

(三)教师课中体验活动的操作规范

1.倾听学生汇报,确定交流主题。

教师在课上要认真倾听汇报发言,善于从汇报的问题中捕捉共性问题和焦点问题,并将该问题浓缩成与教学目标息息相关的探究问题,将其作为小组合作所要交流的主要问题。

2.创设展示环境,助推质疑论辩。

教师要善于创设组间思维碰撞的环境,通过诱问、追问、反问等成为交流质疑的组织者、驾驭者、助推者,保障交流有秩序、有顺序、有水平,真正为质疑释疑、去伪存真提供支持。

3.尝试网络互动,选择课件突破。

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可提供或者检索有关教学课件来形象化地模拟问题,使学生直观地感受问题情境,体悟问题本质。同时,教师可结合课件对问题实质、解题规律和思维方法等加以总结提升,为深化学习提供支持。

4.安排平行检测,布置课下预习。

教师根据学习状况可进行平行检测以落实学习目标,客观题可通过网络答题来迅速反馈,主观题可通过笔答来完成。同时,要有重点地布置课下自学内容,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自学的材料和学习方法。

(四)学生课中体验活动的操作规范

1.汇报自学成果,小组交流讨论。

围绕主题,独立思考,最好写出表达提纲;先写后说,说要扣题,明确表达自己意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能够辨析,分享思想;分工明确,集思广益;善于发现问题和质疑。

2.表达小组观点,组间交流质疑。

“观点表达”要大胆自信、言简意赅,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书写展示”要布局合理、工整规范,准确精炼;“表演展示”要基于文本、揭示主题与矛盾;“互动质疑”要认真倾听,吸纳分享,抓准问题,分析判断,质疑有力。

3.网络信息传递,快速有效测试。

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出题、评定,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做题、测试,这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当堂反馈检测,提高了教学效率。

4.总结梳理提升,记录预习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组间质疑、当堂检测,学生可进一步梳理本节知识内容,如,主要知识有哪些?问题间的联系是什么?解决了哪些疑难问题?知识结构是怎样的?然后,将这些问题通过画知识树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提升认知。同时,根据教师的要求,记录课下预习内容。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从对6个班的64名同学调查样本来看,学生喜欢和很喜欢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比例占到了94.3%,不理解的占3.6%,反对的占2.1%。这说明,整体上来讲,学生是感兴趣和认可的。在连续的三次月考中,94.6%的学生学习成绩进步较大,这反映了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在持续提高。

专家评述: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教科室付强主任致力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究已近二十年,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了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小学教研教改成果一等奖,出版了个人专著《走进新课堂》。他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又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理论。其中,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对角原则和远点优先原则”,这是他对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深入思考和潜心研究的结果。同时,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他又能够与时俱进,其研究成果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创新性强,可操作性强,可借鉴性强,对于提高区域性教学质量,完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合作学有裨益,相信会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重要启示和帮助。(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博士胡振京)

走在成长为教育家的道路上

付强:与时俱进,探究“教育+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加入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三年来,我始终关注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一个“教育+互联网”的时代已经以它不可阻挡的势头滚滚而来,互联网将构筑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生态,让课堂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协作无处不在,研究无处不在。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研究思维,引领师生超越发展,使之成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驱动力,为师生的“多元成功”安装了助推器,这也为教育的现代化和均衡化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因此,与时俱进,探究“教育+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必将成为教育科研工作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有四方面的特点:

一是支持将成为自主学习的重要支撑。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为学生提供服务,服务的有效性取决于服务的针对性,针对性越强,对学生的支持作用就越大,而信息化的课堂教学必然是提供支持的课堂,只有支持的个性化,才有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才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支持的内容首先应该是教师的情绪、情感、态度、意志和能力,其次是信息的多样性、即时性、选择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机地选择支持性资源,教师的支持和信息技术的支持融合在一起,将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支撑。

二是社会化互动将成为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未来的课堂将会出现“人机互补”的现象,这就意味着教学环境中的互动会是一种社会化的互动,从显性层面讲,包括师生的互动、教师和平台的互动、学生和平台的互动等,从隐性层面讲,包括师生间数据的传输、学生间信息的往来、教师和信息库的互动、学生和信息库的链接等,但无论怎样的社会化互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教育工作者始终如一的研究方向。

三是多元化评价将成为学生评价的重要方式。个性化学习的出现,使得学习者对于知识的摄取内容、摄取方式、摄取速度、摄取容量以及消化方式、消化速度、消化程度等都会千差万别,统一的评价标准显然不能够对症下药,我们在鼓励个性化学习的同时要关注个性化的评价,要实施评价的多元化,应牢牢把握育人这个根本,要能够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个性化的人,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生命的张扬和活力,时刻感受到成功的进步和喜悦。

四是趣味性学习将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体现。信息化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知识难点的问题,而且极大地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趣味性学习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重要体现:一是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二是探究的问题自主化,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自主地解决问题;三是提供的资源公平化,学生可以平等地获取学习资源;四是互动的方式生活化,网络下的学习就像网络化的生活一样,可以随时发表观点;五是成功的体验常态化,学习的自主性和常态化的成功体验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趣味性学习将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体现。

第3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翻转;创客;小学信息技术、QQ群;网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12-0076-04

网络学习对于成人或者大学生来说早已不陌生,但是对于小学教育还是一个比较大的空白。目前,海淀区大部分小学生的现状是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在补习班或者托管班上课,基本没有时间进行网络学习。那么如何利用网络教育如此大的优势为小学教育服务呢?笔者认为不可照搬,要局部借鉴,以点带面。将适用于小学生的网络互动学习方式与方法带给学生,使学生可以简单快速地解决一些问题,这就够了。下文中的实例是笔者利用“微视频”辅助课堂教学、“QQ群”拓展教学广度与深度的实践应用。

本校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1. 课时现状

笔者工作于北京市海淀区,三至六年级小学信息技术课每班每周一节,40分钟。

2. 学习内容现状

海淀区小学信息技术课所学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画图、Office、网络、网页制作,以贴近生活的单元任务贯穿整个课程。以服务生活为核心,全面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达成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训练。

3. 教学中的问题

(1)课时少:每周一次课。

(2)记不牢:课时间隔一周,部分内容记不牢。

网络开放教育对传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

1. 小学生使用网络平台状况调查

笔者对所教小学的六年级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了简单调查,结果显示:六年级学生已经有比较长的网龄。调查人群中有93%的学生在6岁以前开始上网,并且家庭上网条件优越;95%的学生在家都有不同终端可以选择上网,如台式机、笔记本、iPad等,其中86%的学生有个人的手机上网条件。网络沟通主要使用QQ、微信。

以上状况说明,随着社会进步和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学龄期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这就为现如今的网络课堂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从这一点来看,也使得当前我们所倡导的翻转课堂、慕课等新教学手段能够在学生中推行下去。

但是,笔者经过调查也发现,以使用即时通信工具为例,大部分学生的主要使用目的为聊天、记作业。并且通过生活中对学生的接触和了解,就会发现他们在使用QQ聊天时,内容中存在着较多的无效信息,如同一条信息反复发送很多遍、发送单纯无意义的表情、无意义的超长图片刷屏、转发虚假信息等,甚至出现了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象。这就使得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不能够放心地让学生长时间使用网络平台。学生使用网络的自控能力较弱,需要家校有效的监督机制。

2. 网络教育对传统小学教育方式的影响

对于小学来说,受到目前教育现状的影响,学生可以独立上网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也理应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下辅助完成,以免放纵小学生做上网聊天等无关学习的内容。

鉴于这样的现状,在小学阶段,笔者认为翻转课堂应该从“辅助学习”开始,拓展“生活应用”。所谓“辅助学习”,即指在课下学习或者复习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视频等形式去对没有学会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反复学习。微视频是对课上知识点的有效拓展和补充,既可以是课上对某一个疑难问题的深入剖析,又可以是课下对某一个有趣的内容的深入挖掘。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课上没有吃透知识内容的学生完成必要的信息获取,另一方面也能让课上没有吃饱的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补充。目前小学一个教学班的容量大概有40人左右,并且班内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参差不齐,虽然教师在教学中都会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教学和任务的布置,但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的个性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翻转课堂、慕课等形式的出现,可以给予课堂很好的补充和拓展。拓展在“生活应用”,即在生活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设备进行讨论、分享。让网络学习开始于学习,服务于生活。

3. 小学阶段网络教育的主要形式

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小学阶段的翻转课堂、慕课辅助学习可以借助以下两种如今较为流行的形式。

第一,微课教学。微课是针对某一问题的深入展开,可以是某一重点知识的剖析和讲解,也可以是某一知识的拓展延伸。

目前,全国各中小学都在尝试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力求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辅助学生学习。笔者所在的教学单位也正在进行类似的教学研究,以期待在今后成为有效的教学补充手段之一。

第二,通信平台教学。围绕着学生常用的通信工具,如QQ、微信等,在家校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建立聊天群组、微信公众号等通信平台,引导学生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种资源,有效沟通学习心得,获取学习资料和相关信息等。

笔者曾以通信平台教学效果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一节教会学生正确使用QQ群功能的研究课。其中利用微视频等形式的资源包作为课堂支撑,分别应用于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在学期末教师将下学期所学课程的教学安排与资源包放在网盘中与学生共享,学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了解下学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自学。优势在于如果学生提前学会了部分知识,在课上则有时间研究更高层次的应用方法,并且可以作为小助手辅助教师更好地达成教学知识的完成度。

课中:资源包中的视频、文档等资源可以在学生没有完全跟上的时候作为学习支撑,让学生可以自己补齐进度。

课后:如果学生对于本次学习内容还感兴趣,想要更深入地研究,可以利用素材和拓展材料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本课学习的QQ群也将成为学生课前课后学习的一种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渠道。笔者还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反思该种教学方式对已有信息课教学内容和手段上的补充。

课堂教学实例分析―― 以“QQ群应用”教学设计为例

1. 教学内容分析

交流和沟通能力是每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技能,而在信息时代,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又是数字化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发展爱好、开展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学习内容。北京市海淀区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单元(5课时)的课程,带领学生学习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博客、论坛等网络交流工具和交流方法。本课重点体现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可以进行多人、实时、多媒体交流等技术特点;在网络交流中提升学生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规则和意识,为后续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发展兴趣爱好等打下必要基础。

2.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着很大探究欲望,在前面的学习中基本养成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愿意探索,勇于尝试。(详见上述“小学生使用网络平台状况调查”)

3. 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任务驱动。

(2)学生学法:合作学习法。

4. 技术准备

(1)教学资源:自制课堂PowerPoint课件1个,微视频等资源包(学期初下发本学期所有课程资源包)。

(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查找和加入QQ群,在QQ群中进行交流;会使用群公告、群文件、群相册等应用获取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三“挖宝”群功能,了解QQ群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网络信息交流的一般规则和方法,建立使用网络通信工具的安全意识,感受网络交流所带来的便捷和优势。

6.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QQ群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感受网络交流的便捷和优势。

教学难点:了解网络信息交流的一般规则和方法,建立使用网络通信工具的安全意识。

7. 教学过程

(1)引入

问题引入:放学后你用什么方式和同学沟通?如果需要在假期里进行全班同学沟通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设计意图:用问题带领学生思考,逐步产生网络集体沟通需求。并提出需求:需要一个班级QQ群进行随时随地无阻碍的沟通。

(2)新授

①提出需求和任务:创建班级QQ群。

任务一:创建班级QQ群。要求:创建班级QQ群;记录名称、号码。

任务二:加入班级QQ群。要求:尝试加入班级QQ群;记录群名称、群号码等信息;组内分享加入的方法。

任务三:修改群名片,“挖宝”群功能。要求:修改自己的群名片为真实姓名;自主尝试群功能中的各种功能;查看群文件中的共享信息。

②分享群功能“挖宝”成果

分享1:群公告――通知。作用:通知类的信息,如放假通知、学科教师第二天上课需要带的材料等。

分享2:群相册分享活动瞬间。作用:共享照片,如班级主题活动照片、放学后的同学生日庆祝活动照片等。

分享3:群文件――共享信息。作用:共享文件,如共享资源文件给教师当天的教学难点微视频,供学生进行复习参考等。

设计意图:提出逐级分层任务,从创建到加入再到“挖宝”群功能一次布置,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逐层逐级完成任务。再通过学生分享将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

(3)拓展

任务四:讨论“网络即时通讯交流的利与弊”。要求:分组讨论,自己的观点,最好有案例支持;可以上网搜集资料在群中;1、3、5组主要说“利”,2、4、6组主要说“弊”;组长记录并整理本方的关键论点,并在讨论结束后。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尝试和分享,学生初步了解了QQ群中一些平时不用但有用的功能,还认识到了网络是把双刃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威胁着使用者的安全。

(4)总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QQ群功能(群相册、群文件等);总结和分析网络即时通讯的利与弊,如何更好地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还有很多功能等待我们探索,他们还能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帮助?还有很多即时通讯软件,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利用它们的功能服务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和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充分地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就能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正面的帮助,并且愿意在今后去尝试更多的功能。

8.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课的评价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贯穿于各环节师生互动中的激励性评价。目的在于鼓励他们参与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在畅谈收获的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出的及时点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初步检验本课教学效果。

(3)课后通过梳理学生聊天记录,结合交流内容对学生做出学习效果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和检验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的落实情况,为后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信息技术课是网络开放教育的前沿阵地,应成为架构课上教学与课后教学的桥梁,而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的信息技术核心思想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学生掌握了信息化的学习和交流方法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以往其他教学设计相比,本教学设计通过体验式学习,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中,学生在产生交流需求的前提下参与并体验交流过程,在体验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教师在这些环节中主要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最终学生主动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其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在体验中生成网络交流的规则、方法,并在实践中形成正确交流的意识。在本课中,面对学生在尝试交流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引导他们思考并引发讨论,从而对正确交流达成共识,并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形成不违法、文明交流、注重安全隐私、筛选有用信息、不发无效信息等正确的规则和意识。

以工具为平台,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其长远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将本课学习所得拓展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时也为其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角度利用微视频等素材为课程实施服务。从课前的学习内容先知,课中的资源包支撑到课后的微视频复习拓展提高,给学生足够的选择权和主动权。

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身边的信息化设备,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需求。因此,从教学设计的内容上看,本课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上所讲的电子邮件、论坛等内容,而是在与学生日常生活练习非常紧密的即时通讯工具上做文章,围绕QQ群功能的正确认识和使用展开教学,目的是能够做到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在课后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手段。其次,信息技术课是课后网络开放教育的重要知识渠道,课上所学习使用的技能知识应是学生能切实使用的实用技巧。再次,信息技术课是网络开放教育的普及平台,应成为构建家校联系的良好通路。

本节课程的设计意图,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更在于通过这一方式,建立起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交流平台,给老师多了解学生的机会,也能让学生在课后遇到学习障碍时及时反馈。不仅如此,开放的网络教育平台也更有助于家长的参与和监督,改变传统的家长不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就无法获知学生学习进展状况的方式,给家校双方信息的及时沟通提供通道,能够让家长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并通过家校联系形成有效的反馈。

新的学习方式的不断尝试和应用,会使得“私人定制”式的在线学习趋于更加完善。翻转课堂与慕课这类利用网络的学习影响的将不只是教育界,应该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变革,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4篇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营销传播进入到3.0时代。本文以安徽省所有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方法对其微商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微商的看法,对微商经营的方法、途径以及收获和困难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引导大学生更合理地进行创业实践,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安徽;大学生;微商;调查分析

一、前言

据不完全统计,新浪微博注册数超5亿,腾讯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到6.5亿,QQ月活跃账户数为8.6亿,从事微商的人数并没有官方数据,但如以百分之一的数据计算就有数千万计。

微商是利用移动互联工具如智能手机、平板等从事商业活动,一般指主要依托微信、微博、陌陌等第三方平台从事的电子商务活动。与传统的以阿里和京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模式相比,微商模式具有投入小、门槛低、传播范围广、足不出户便可推广与销售等特点,满足了许多有意愿创业,却不敢轻易尝试实体性创业,亦没有太多资本投入,也不熟悉企业运营的在校大学生。它没有传统实体市场与电商市场的高昂的渠道费,不仅可以快速铺开销售渠道,还可以用低成本进行广告宣传。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微营销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不可忽视的创新创业群体。微商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实践方式之一,对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大学生未来就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但大学生在微信经营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整理

1.确立调查对象

首先,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研究,确立了调查课题以及课题的方向和范围,然后经过分工,收集相关材料,确定了安徽省所有本科院校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黄山学院、巢湖学院、淮南师范学院、铜陵学院、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学院、皖西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宿州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共27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2.数据采集与整理

此次调查共设计了多样问卷,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发放问卷,并辅之以随机抽样访谈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线上调查问卷共收集3133份,平均填卷时长为65.6秒,平均问卷完成率为99.82%;线下调查问卷按每种问卷每个学校50份发放,共发放了6750份,收回有效问卷6131份,有效率为90.83%。

3.数据分析

在有效调查样本中,男生占73.2%,女生占26.8%,调查人群多为经济类及社科类专业,其中大一学生占45.6%,大二学生占32.5%,大三及大四学生分别占16.7%和5.2%。如图1所示。

由图2可知,未从事过微商的占89.1%,从事过微商的占10.9%。在从事过微商的同学中,从事微商达1年的占79.8%,从事微商达2年的占18.4%,从事微商2年以上的占1.8%。

由图3可知,在从事过微商的同学中,每天花费于微商活动时间间不满1小时的占56.4%,1~2小时的占27.3%,2~3小时的占12.6%,3小时以上的占3.7%。而在此调查中,从事过微商经营的同学86.7%,觉得自己得到锻炼,但同样觉得微商经营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的高达89.7%。其中得到的锻炼一般有增强创业意识,增加营销技巧,减轻经济负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全局规划意识,锻炼自己的危机处理意识等。负面影响主要为影响学习,利润微薄,刷跑朋友,上当受骗或者被拉入传销,也有少量同学创业失败,伤心受挫等。

由图4可得,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10.5%的同学购买过微商推销的商品,从未浏览过微商商品的占4.2%,反感微商广告刷屏占79.7%,觉得微商不可信的占51.1%。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同学们大多认为应该对微商营销有更多的监管,安全可靠是必要的。

三、在校大学生从事微商经营的利与弊

1.在校大学生从事微商经营的利处

(1)微商满足大学生精神物质双需求。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从事微商可以实现部分或完全经济独立,并且通过微商经营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工作乃至创业打下一定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课余时间丰富,有权利来安排、充实自己的生活,学习是一个方面,但亲自去实践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微商模式具有投入小、门槛低、传播范围广、足不出户便可推广与销售等特点,对于想要尽快进入成人世界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便捷的途径。微商经营能锻炼在校大学生交际、协调、领导、营销等各种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兼职,而且还能激发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激情,丰富人生经历。

(2)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象牙塔,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成年,但是在这座象牙塔中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并不多。在校成绩优秀,自我感觉良好并不意味着可以接受得起社会的考验。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过,未来的人才标准,交际能力占75%,而学历只占15%。由此可见,实践对于在校大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性。微商经营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途径之一,在微商经营过程中大学生不可避免的要与社会外界打交道,对社会规则有初步的了解,对社会中的人事物也有进一步的认知,从而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微商经营可以减少大学生对社会的恐惧感,培养交际能力,增加社会经验。

(3)从事微商经营符合国家建设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党的十报告中关于信息方面的内容共提及19处,其中包括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与信息网络。此外,报告还明确指出“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还提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共同发展。信息化被提上新的议程,政府对网络创业大力支持,对以微商经营为主体的网络创业持鼓励态度。自1999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据统计,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49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以微信为主题媒介的小型社会化移动电商的出现,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加入,这使得他们在通过创业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由于微商层级发展的营销模式,吸纳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这对缓解我国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2.在校大学生从事微商经营的弊处

(1)从事微商经营给在校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调查显示微商经营需要耗费了学生的一部分精力,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大学生必然要以学业为主,做微商虽然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但是很多大学生无法协调学业与实践的关系,在微商经营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迷其中,有的甚至荒废了学业。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就读于中南民族大学的小张,在校期间抓住了微商这个机遇,其所的某款内衣,在微信中十分畅销,每月的销售额达十几万。但是任课老师反映,该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微商上,频繁旷课,多项挂科,已被学校下达了退学通知。而且,由于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被骗诱至传销团伙,给自身安全带来危害。同时,在调查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产品方式经营,层层,利润微薄。

(2)微商带来朋友圈信任危机。微商的商品宣传多出现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而这些社交场所是朋友们的常驻地,广告宣传初期可能会受到朋友们的关注,但是时间一长,频率增加便会引起反感,导致被好友屏蔽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减少了与朋友们的沟通,更严重的是被拉入黑名单。许多微商在朋友圈刷屏,其效果有时适得其反。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反感微商广告刷屏占79.7%,觉得微商不可信的占51.1%。由此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自己身边好友经营微商并在充斥其空间、朋友圈的现象大部分是非常反感的,也对其真实性产生了疑问。微商是接近虚拟化的交易活动,具有一定的隐患和风险,这种基于信任的交易模式,对于大学生而言诚信非常重要。

(3)微商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我国微营销安全监测体系尚不完善。现阶段多局限于生产和经营环节的监管,对储运和使用没有严格的控制,其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尚未建立统一的监测信息管理平台,收集微营销销售产品的渠道不畅通,导致微营销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既不利于微商经营者,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四、针对大学生微商创业提出的建议

在校大学生从事微商经营有利有弊,在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有许多风险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微商创业的顺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就业紧张局势,带动经济发展。针对调查中产生的问题,本文从社会、高校、个人出发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1.从社会角度出发

(1)完善法律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快,可是,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的法律依然滞后松散,虽然2014年已出台《网络商品交易管理办法》,将利用移动互联网从事的商业行为纳入到规范和管理中,但对微商行为并没有予以定性和规范。因此,急需对网络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微商行为制定明确的法律和制度,明确微商主体和交易性质,将微商交易行为纳入到经营行为范畴,依法监督和管理。

(2)加强监管

微商经营行为是借助交友平台从事商品宣传销售,这种依托交友群从事商品交易的共融模式无需登记注册,是一种游离在电商交易平台之外的交易模式,脱离了第三方监管。所以急需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对这种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第三方监管机制应该对微商信息进行审核及提供查询功能,保证微商信息及行为的真实透明,使微商经营行为能够得到有效地监管。既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又可以为微商创业者提供正确信息。

(3)优化交易环境

腾讯等媒介载体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可只强调自身的社交属性,认为微商交易是用户的个人行为,与平台无关。“微商”市场,迫切需要媒介载体官方出面,一方面是整治泛滥的朋友圈恶意营销的卖家,另一方面也是出面协调整个“微商”生态参与者的竞合关系。媒介载体可以通过设置关键词过滤,追踪图片出处等技术手段和接受用户举报核实后,封号、封设备等方式优化交易环境,使消费者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2.从高校角度出发

(1)引导学生正确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价值观仍未完全成型,拥有很强的可塑性,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诚信教育。可通过讲座、辅导员教育等方式积极引导、契机诱发,对大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2)加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微商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营销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危险,政府和社会正努力制定系统的法律法规以及长效的机制,使每个参与微商的经营者权益得到保障。学校可以帮助大学生主动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在微商的经营过程中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3.从个人角度出发

(1)学会时间管理

大学生仍然是一个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主体,从事微商经营必然会占据大学生的时间精力,如何在微商经营与学习之间取得平衡,学会时间管理很重要。时间管理可以使时间得以高效利用,可以有效帮助从事微商的大学生们完成工作,达到目标。

(2)提高经营技能

微信准入门槛低,但要做到持续盈利经营却并非易事。后期的推广与宣传,扩大经营范围等都需要专业知识技能。如何以合理可行的营销方式持续经营需要作为微商创业者的大学生们依托大学资源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提高经营技能。

(3)坚定诚信理念

微商经营属于熟人营销,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更加严格。必须坚定诚信理念,做到诚信经营。大学生从事微商将信誉放在第一位。从正规渠道购进商品,保证商品的质量,提高售后服务,打下坚实的客户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凯.基于微商创业的高校电子商务创业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5,24:97-102.

[2]雍霞.大学生群体对微信营销活动的参与度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李凯.“微营销”的利弊与未来发展展望[J].中国商贸,2014.1.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crm课程教学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程的crm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并对教学的各个模块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逐一阐述,在全文的最后提出了该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以及突破的策略。 

一、高职电子商务crm课程教学现状 

 

1.crm简介 

crm即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三个英文单词首写字母组合,翻译成中文就是客户关系管理。crm是指企业通过合理调配内外部资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宗旨,以优化客户关系为方法,以此来获取企业合理利润,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 

2.crm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crm课程往往照搬本科院校同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将重点放在了crm系统的教学上,主要讲授crm系统的设计、构成、功能及其操作,甚至会涉及到客户相关数据的深度挖掘与整合,远远超过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际能力和水平,使得学生对该课程普遍存在厌学的现象。本科院校的crm课程以crm系统为导向,是由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所决定的,因此高职院校一味照办本科院校crm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不合时宜的。 

3.crm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其crm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这样的思路来设计。首先,走访相关企业调研其crm相关岗位设置和工作内容;其次,分析crm相关岗位和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再次将上述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归纳和提炼;最后形成相关教学模块来对应上述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基于工作流程的crm课程教学内容 

 

1.客户关系管理认知 

这一教学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为导入课程做铺垫,在这一模块可以设计为两个子模块:第一个子模块是客户关系管理简介,主要介绍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特点、作用、产生与发展。第二个模块是客户关系管理岗位职责,主要介绍常规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相关岗位及其工作职责,着重介绍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的流程。 

2.客户识别与开发 

通过相关客户识别的案例导入第二个模块,在这一模块也可以设计为两个子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客户识别,主要介绍客户的概念、分类、客户金字塔以及潜在客户定位的“man”方法等相关内容;第二个模块则在介绍了客户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客户开发的常用方法,重点介绍网络开发、电话探寻、逐户访问等方法。在这一部分还可以结合授课内容安排一定的实训课,虚拟某一企业某一产品,让学生分析其目标客户及潜在客户的需求和属性,引导学生找寻可能的客户接触点,鼓励学生策划相关活动设计相应方案接近目标客户,最终将课堂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 

3.客户拜访 

设计一个客户拜访的案例,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找出在拜访客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顺其自然的进入到这一个教学模块。在这一模块可以设计为三个子模块:第一个模块主要介绍目前客户拜访的常用方式,例如登门拜访、电话拜访、电子邮件拜访、会议拜访等,在此基础上还应介绍每一种拜访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第二个模块是本模块的重点,它主要介绍客户拜访的礼仪,涉及到仪容、仪表、仪态、服饰礼仪、商务会见礼仪等内容。第三个模块则介绍客户拜访的技巧,结合实例重点介绍aida法则的具体应用。与这一部分配套的实训内容,可以将学生分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练商务会见的礼仪以及拜访客户常用的技巧。 

4.客户沟通 

播放一段五分钟以内的客户沟通视频,让学生总结视频中员工向客户提问的技巧,进而导入到这一模块的教学。客户沟通这一模块可以分为三个子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客户沟通的方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面谈、电话、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商务信函、短信等目前常用的客户沟通方式,并分析每种沟通方式的利与弊以及适用的具体情境。第二个模块介绍客户沟通的内容,也就是围绕着与客户说什么来设计这一模块,相应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政策沟通、产品信息沟通、情感沟通这三个方面,其中产品信息沟通是核心。第三个模块主要介绍客户沟通的技巧,包括看的技巧、听的技巧、说的技巧以及适当的肢体语言。对于实训课可以拟定某一企业某一产品,将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可以采用面谈的方式进行,最后由教师来总结学生在面谈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 

5.客户需求激发 

由学生扮演客户,教师扮演员工,结合某一产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导入到这一模块的教学。因此这一模块可以设计为两个子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客户需求的引导,在此模块主要介绍不同性格类型的客户需求引导策略以及fabe法则结合实例的具体应用。第二个模块是客户需求的实现,主要讲授成交时机与成交信号的捕捉,常用的促成成交的方法应用。建议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的方式来进行实训教学,可以借鉴某些知名企业的员工培训素材,来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缩短与企业用人需求的距离。 

6.客户维护 

选择一个学生广为熟悉的企业、产品或品牌,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来导入到这一模块的教学。客户维护可以分为四个子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客户关怀与客户回访,在这个模块中主要讲授客户关怀与客户回访的意义、方式、途径、作用,如能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进行讲授效果会更好。第二个模块客户满意度调查,在这一部分应该以实际操作为主,重点讲解客户满意度调查的问卷设计、问卷投放、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第三个模块客户投诉,这一模块可以以具体的客户投诉案例为主线来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投诉诉求、处理流程、处理技巧等知识点。第四个模块客户挽留,围绕着客户离开的可能原因,找出挽留客户的策略,让学生意识到客户挽留工作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掌握挽留客户的技巧。这一部分的实践教学应突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安排学生制作一份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在互联网上进行投放并进行回收与报告撰写;另一方面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结合具体情境来演练客户投诉的处理。 

7.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一部分的教学定位应该是锦上添花而绝非以此为本。因此这一部分可以设计为两个字模块:第一个模块简要讲授crm系统的功能设计、流程设计、构建方法、数据挖掘的概念和作用等相对比较宏观和抽象的内容。第二个模块设计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可以选择某一代表行业的典型crm系统,重点讲授此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功能操作,帮助学生将第一模块的理论内容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为今后进入企业运用crm系统来从事客户关系管理相关工作奠定一定的职业基础。这一部分的实践教学主要以上机方式为主,让学生使用某一代表性crm系统,重点操作其核心功能模块。 

    8.客户关系管理案例 

课程最后一个模块的教学主要采用案例的方式来进行,对于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crm应用案例,主要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行业和企业,将其crm应用前后的运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强化对crm重要性的理解。第二个模块crm案例分析,选择五个左右的案例,结合前面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将案例与知识点穿插起来,通过提问的方式强化学生对重点教学内容的掌握。此模块的实训内容可设计为以案例为主线的小组讨论来进行,教师主要侧重对讨论的引导和点评。 

 

三、基于工作流程的crm课程教学重难点 

 

1.课程教学的重难点 

按照上述思路设计的教学内容,其主要的教学重点是:客户识别与开发、客户沟通、客户维护这三个模块。教学的难点是:客户拜访、客户需求激发、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这三个模块。这六个模块共同组成了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工作任务,围绕着具体的工作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内容符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 

2.突破重难点的策略 

(1)师生互动吸引兴趣 

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式来增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良性互动,形成一种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轻松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教学的重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实战导向贴近应用 

一味的高深理论空洞又不实用必然会让学生觉得课程寡然无味,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特点和企业实战需求构建的课程内容,其主线就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融合精心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将课堂理论教学的重难点层层突破,最终培养学生适应企业需要的工作能力。 

(3)实训环节强化技能 

有些院校对crm课程实训环节认识不足、投入不够,配套的实训课程要么没有开设,要么开设后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的形式也不应停留在机房上机这一单一形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工学结合、参观调研都可以适当的应用,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核心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MOOC;超网络;知识流动;超度;中心性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qb.1003-6938.2015134

Knowledge Flow Research in MOOC Platform Based on Super Network

Abstract MOOC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in recent years, and thousands of learners have been attracted to join the platform. The vision of MOOC is providing quality learning resources for more learners to achieve open and massive learning mode.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body and knowledge body, the MOOC platform can contribute to knowledge sharing and knowledge flowing, which improves the effect of learn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knowledge flow in MOOC platfor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uper network, and defines or describes the concepts and formulas of several parameters such as super node degree, super edge degree and centrality. We use the representative forum data of one course nam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which collected from the Chinese university MOOC platform, and analyze the knowledge flow in terms of super network, employing super degree as well as centrality parameters. Finally, we find that there exists a problem in MOOC platform, which is that the participation rate in forum part is low and the knowledge flow is not satisfactory, so we mak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is problem.

Key words MOOC; super network; knowledge flow; super degree; centrality

1 引言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1]。MOOC具有易于使用、免费、开放、大规模、学习资源丰富等特点[2],通过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视频、习题、测试以及交互性的讨论区,可以让学习者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轻松的获取所需知识[3]。学习者通过参与讨论、完成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最终获得结业证书或优秀证书。这种模式极大地削减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障碍,完成了知识向更多学习者的流动。国内外的主流MOOC平台大都提供了讨论区,供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老师之间充分地交流互动,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知识的共享。

MOOC平台上提供的课程琳琅满目,涉及不同的学科和领域,而各学科的课程之间存在知识的相互关联,各学科内部的课程之间更存在知识的相互交融。参与MOOC平台的学习者也数以万计,有处于高等教育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有离开学校后仍对知识有强烈渴求的上班族,还有为学习者提供课程的教师与工作人员。因此,MOOC平台存在着人主体网络和知识主体网络,两个网络相互交错,彼此联系,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多维度的超网络。

交流互动对于知识的获取与记忆以及提高学习的效果非常重要[4-5]。MOOC平台不仅通过互联网使学习者摆脱时间、地域、学科知识以及知识主体身份的限制,以获得丰富的课程和学习资料,还符合创新2.0大背景下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用户参与创新、彼此交流互动的趋势[6]。但是,如今大部分MOOC平台更多的只注重提供视频和课程材料,忽略了交流互动的重要性,忽视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有助于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学习效果的提升[7]。由于从超网络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MOOC平台中的知识流动和交流互动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首次提出基于超网络视角研究MOOC平台的知识流动,定义和描绘了超网络中的若干参数指标及计算公式,并结合中国大学MOOC《信息检索》课程讨论区的实际数据,利用超网络的参数指标分析了MOOC平台的知识流动性,同时针对知识流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2 文献综述与分析

目前,MOOC在国内外的发展异常迅速,同时也引来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事MOOC的研究。目前国内有关MOOC的学术和非学术文献,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MOOC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MOOC的平台建设和技术环境、MOOC中的教与学、MOOC的质量监控、课程认证和学分认可、MOOC的商业运营模式和市场前景等方面[8]。缪静敏、汪琼[9]则对2008~2012年的外文文献进行收集分析,并从MOOC形式辨析、课程提供者的现实问题、学习者体验探究、MOOC数据分析几个主题出发,梳理出了国外MOOC研究发展的大致脉络。由此可见,如今国内外关于MOOC的研究多集中于教与学、对传统教育的影响、MOOC平台的建设与改进、未来的发展与前景以及MOOC数据分析等方向。

MOOC最初是基于关联主义理论发展而来,这种MOOC模式称为cMOOC模式[10]。cMOOC强调让学习者自发地交流与协作,彼此之间建立连接构建学习网络、进行学习的自组织;同时,课程组织者设定学习的主题,安排专家与学习者之间进行互动,分享学习资料,推荐学习资源,促进分享和协作,进行学习的他组织[11]。这是一种以社会化网络为基础的形式组织,在MOOC讨论区中,通过人主体与知识主体间的相互交流、知识共享、协同演化,实现知识的传递与流动,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国外已有学者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MOOC,如文献[12]研究了讨论区中形成的网络以及网络成员之间的彼此协助;文献[13]指出讨论组间互动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而参与者交流课程时的组内讨论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传递;文献[14]认为MOOC中的学习者之间会相互影响,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发掘具有同质性的群体。然而目前MOOC讨论区的参与率很低,斯坦福的研究者分析了Coursera上23门课程的讨论区数据,发现参与率均低于10%,大部分在5%左右[15]。文献[16-17]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可见MOOC平台的知识流动效果并不好。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度和中心性等指标并结合网络结构可以衡量知识的流动性,而从超网络视角则可以揭示出更多的信息。约瑟夫・谢菲(Yosef Sheffi)最早提出了“超网络”的概念[18],也有学者把高于而又超于现存网络的网络(above and beyond existing networks)称之为超网络(super network)[19]。“超网络”的出现是因为用单一的网络图不能完全刻画真实世界网络的特征以及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超网络可以更加清楚地描述和表示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然而目前关于超网络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虽然提出了超网络的概念,一些学者也构建出了一些超网络的应用模型,但与发展已比较成熟的单模网络相比,对于超网络的测量指标仍没有确切、统一的定义或计算方法,也不足以定量的揭示出超网络中隐含的信息。有部分学者研究了知识及知识管理的超网络,但还集中于对概念的定义和模型的建立[20-23]。针对MOOC这一新兴平台,从超网络视角对其知识流动的研究还没有开展。本文正是基于超网络视角并利用若干参数指标来分析MOOC平台的知识流动,因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 超网络的度参数及中心性指标

超网络的研究对象涉及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因此也导致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目前主要有基于变分不等式、基于超图和基于系统科学的三类研究方法[24]。其中,基于超图的超网络研究方法在最近的研究中使用较多。超图的定义[25]为:

设V={v1,v2,…,vn}是一个有限集。若

a. E i≠?准(i=1,2,…,m);

b. ∪E i=V

则称二元关系H=(V,E)为一个超图。V的元素V={v1,v2,…,vn}称为超图的顶点,E={e1,e2,…,em}是超图的边集合,集合Ei={v,v,…,v}(i= 1,2,…,m)称为超图的边――超边(见图1) :

V={v1,v2,v3,v4,v5,v6,v7},

E={e1={v1,v2,v3},e2={v1,v4},e3={v2,v3},e4={v3,v5,v6 },e5={v4,v7}}

3.1 超网络的度参数指标

关于超网络的度参数指标,郭进利等[26]提出了点度、边度和合度的概念,胡枫等[27]提出了节点度、节点超度和超边度的概念。在此,笔者综合考虑了超点以及超边的属性,定义了基于超图的超网络中超点度和超边度的概念和算法。定义如下:

(1)点度:在超图中,超点vi的点度定义为包含vi的超边数之和,记为d(vi)。

(2)边度:在超图中,超边ej的边度定义为超边ej包含的超点数之和,记为d(ej)。

(3)超点度:在超图中,超点vi的超点度定义为考虑超点vi所归属的超边时,超点vi的超点度,记为dH(vi)。

超点度的计算公式为:

dH(vi)=d(vi)(公式1)

其中,∑i d(ej)表示节点vi所归属的超边的边度之和,∑j d(ej)表示所有超边的边度之和。

(4)超边度:在超图中,超边ej的超边度定义为考虑超边ej所包含的超点时,超边ej的超边度,记为dH (ej)。

超边度的计算公式为:

dH(ej)=d(ej) (公式2)

其中,∑j d(vj)表示超边ej所包含的超点的点度之和,∑i d(vj)表示所有超点的点度之和。

以图1为例,则:节点v1,v2, v3, v4, v5, v6, v7的点度分别为2,2,3,2,1,1,1;

超边e1,e2,…,e5的边度分别为3,2,2,3,2;

节点v1,v2, v3, v4, v5, v6, v7的超点度为0.83,

0.83,2.00,0.67,0.25,0.25,0.17;

超边e1,e2,…,e5的超边度分别为1.75,0.67,0.83,

1.25,0.50。

3.2 超网络的中心性参数指标

关于超网络的中心性参数指标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在超网络的研究过程中,介于超网络的复杂性,往往将较为简单的超网络转化为二-模网络(bipartite network)来解释其网络结构和属性。

中心性是衡量一个节点在网络中所发挥重要性的关键指标。中心性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对应三种中心性的分别为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

(1)度中心性:度中心性是指通过节点vi的度来衡量节点的中心性,节点的度数越高,即该节点的连边越多,说明该节点的中心性越高。

超节点和超边其实就是一个二-模网络,超点隶属于某些超边,而某一超边拥有某些超点。在这个二-模网络中,一个超点的度数中心度是该点所隶属的超边数;一个超边的度中心度是该超边所拥有的超点数。

(2)接近中心性:若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的距离之和越小,则表明该节点越重要,其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越不依赖于其他的节点,这反映的是接近中心性。将一个节点vi与其他节点的距离之和的倒数定义为接近中心性[28]。

在二-模网络中,超点和超边有关联,所有从一超点出发的路径必然首先经过该超点所隶属的超边;同样,所有超边发出的路径也必然首先经过该超边所包含的各个超点。因此,一个超点的接近中心度是该超点所隶属的超边到其他超点和超边的距离的函数[29-30],即

C(vI)=[1+]-1(公式3)

其中,g表示超点数,h表示超边数,超边j和超点i邻接。

同理,超边的接近中心性也是超边所含超点到其他超点和超边的最短距离的函数,即

C(ej)=[1+]-1(公式4)

(3)介数中心性:现实网络中,有些节点虽然拥有较小的连接度,但是却处在许多网络的最短路径上,对网络的连通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反映的是节点的介数中心性。节点介数中心性定义为经过节点vi的最短路径条数占网络中所有最短路径数的比例[29]。

在超点和超边的二-模网络中,由于每对超点之间的联系都要通过超点所属的超边来传递,因此,超边总处于超点之间的捷径上。同理,每对超边之间的联系都要通过超边所包含的超边来传递,因此,超点总处于超边之间的捷径上。

4 超网络视角下MOOC平台讨论区的知识流动

用H=(P,K)表示MOOC平台知识流动下的超网络,其中P(person)代表人主体超点的集合,K(knowledge)代表知识主体超边的集合。MOOC平台上的两大主体之间会形成知识流动,人主体之间学习知识、分享知识,知识主体之间相互关联,以知识主体为主的知识流动和以人主体为主的群集交互进行交错式的协同演化,形成了复杂的超网络。

知识流动来源于知识交流与互动,讨论区中“互动式”的学习有助于形成更频繁、更快速、更有价值的知识传播与分享。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提交测试与作业,是一种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很难衡量知识的流动性,而在讨论区人主体间可以交流课程学习及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彼此分享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这是一种主动促进知识分享的过程。因此,分析讨论区中人主体与知识主体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更好地衡量MOOC平台的知识流动。

在讨论区超网络中,人主体超点包括教师、助教、学习者,知识主体超边包括讨论区下的主题,这些主题讨论中所包含的知识代表了知识主体。每一主题下都有人主体参与讨论,而人主体又可以参与多个主题。

从人主体和知识主体视角来看,使用点度、边度、超点度、超边度、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七个指标来衡量知识流动性。

(1)点度表示人主体超点参与知识流动的频数,其值越大,表示其参与知识分享的频数越大,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越强。

(2)边度表示知识主体超边促进知识流动的程度,其值越大,表示其吸引人主体参与知识分享的能力越大,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越强。

(3)超点度表示的是人主体超点参与知识流动的能力。根据超点度的定义可知,与点度不同,其值为相对值,若某学习者参与的均为参与度(回复数)较高的话题,那么与点度相同的另一位学习者相比,其超点度更大,在知识分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该学习者影响的学习者更多,影响范围更广,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越强。

(4)超边度表示的是知识主体超边促进知识流动的能力。同理,超边度也为相对值,若某话题吸引的参与者均为参与度较高的学习者,那么与边度相同的另一主题相比,其超边度越大,因为其吸引了更加活跃、影响力更大的学习者参与到此话题的讨论,对其他学习者的影响会更大,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越强。

(5)度中心性表示超点(边)在超网络中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其值越大,表示与其他超点(边)的联系更紧密,在超网络中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越大。

(6)接近中心性表示超点(边)在超网络中与其他超点(边)的接近程度,其值越大,表示在超网络中此超点(边)与其他超点(边)的距离越短,在超网络中的位置优势越明显,更容易影响知识的传播和分享。

(7)从控制信息传输的角度而言,介数越高的节点重要性越大,去除这些节点后对网络传输的影响也越大。中介中心性表示超点(边)在超网络中对信息、知识的控制能力,即对知识流动的影响力。

从整个超网络视角来看,使用平均超点度和平均超边度两个指标来衡量知识流动性。

(1)平均超点度:平均超点度是指人主体超点vi超点度的平均值,即∑dH (vi)/n,其中n代表超点的个数。平均超点度表示的是整个人主体超网络中人主体参与知识流动的程度。

(2)平均超边度:平均超边度是指知识主体超边ej超边度的平均值,即∑dH (ej)/m,其中m代表超边的个数。平均超边度表示的是整个知识主体超网络中知识主体促进知识流动的程度。

基于超网络视角综合考虑了人主体和知识主体间的联系与互动,可以更好地理解MOOC平台上的知识流动。点度和边度可以衡量MOOC平台中学习者和主题促进知识流动的频数和程度,值越高表明其参与知识流动的次数越多,但频数高并不代表其发挥的作用大。参与度较高的主题往往因其话题质量较高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拥有同样点度的参与者,超点度大的表明其参与了更多高质量的主题,从而可以影响更多的学习者,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则越强,因此超点度和超边度可以衡量对知识流动促进作用的质量。平均超点度和平均超边度则可以衡量整个超网络中人主体与知识主体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三类中心性则可以衡量人主体与知识主体在超网络中的重要程度。

5 超网络视角下MOOC平台知识流动分析实例

5.1 超网络视角下MOOC平台知识流动参数分析

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设了《信息检索》这门课程,笔者利用网络爬虫获取了该课程讨论区的部分数据。

讨论区下有很多主题,学习者可以通过发起主题来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寻求帮助,或分享学习心得和笔记;教师、助教可以在讨论区互动作业,鼓励学习者参与讨论,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促进知识的交流,还可以课程公告以及询问学习者对课程的建议。本文对讨论区的1001个主题回复数进行了统计(见图2)。

统计发现:主题的回复数服从幂律分布,共有941个主题的回复数为10以下,其中回复数为0,1,2,3的主题数分别为83,236,249,145个,占所有主题数的71.2%;共有41个主题的回复数介于10~100之间,且回复数大部分介于10~15之间;只有5个主题的回复数超过100,分别为119,135,150,

157,181。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参与讨论的效果并不好,的主题数约有1000个,但大部分人主体并未参与到讨论中,没有发挥知识的分享作用,这对知识流动是不利的。

选取“第八周 互动作业”、“第六周 互动作业”、“第五周 互动作业”、“师生实践互动区Q&A”、“学习Web of Science”、“[笔记]信息枷锁:1~4课”(依次用主题1~6表示)这6个参与人数较多且有梯度的主题,其回复数分别为181,157,135,87,26,24。因为本文在计算超网络参数指标时不考虑节点和边的权重,因此剔除每个主题下多次发表评论的人数,即同一个人在同一主题下回复两次及以上的均记为回复一次,修正后的回复数为167,142,125,74,22,22。

对参与6个主题讨论的人数进行统计,筛选出同时参与多个主题的人员,发现黄如花老师参与了6个主题,“人在戏中” 等4人参与了5个主题,“vivian2477”等13人参与了4个主题,其余人的主题参与数均在3以下,且大部分人员只参与了1~2个主题(具有代表性的13位人员参与的主题见表1)。

使用上文中提到的9个参数指标来衡量参与人和主题在超网络中与知识的接近程度、对知识流动的控制能力及促进作用等。

(1)点度和超点度:13位参与人的点度和超点度见表2。

点度越大表明其参与的主题数越多,参与知识流动的程度越高。相同点度的不同参与人,其超点度可能不同。如点度均为4的“小猫钓金鱼”和“晨岚”,“小猫钓金鱼”的超点度更高,表明其参与了更多参与度更高的主题,所以其对知识流动的促进能力较“晨岚”也更强。黄如花老师主动发起了4个主题,并参与了主题5和主题6,表明黄如花老师积极主动地调动学习者参与讨论,在知识流动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Zgg”、“人在戏中”、“云层”三人的参与度仅次于黄如花老师,说明三位学习者获取、分享知识的主动性较高,利于知识流动。而“Arebec”等人的点度和超点度均较低,没有充分参与讨论区的知识交流。

在整个讨论区中,参与讨论的人数远远小于课程的报名人数,并且大部分学习者所参与的主题数都较少,往往只参与到1~2个主题的讨论,表明绝大部分人的点度和超点数是较低的,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较差。

(2)边度和超边度:6个主题的边度和超边度见表3。

边度越大表明该主题吸引的参与者越多,超边度越大表明其越能调动更有影响力和高参与度的学习者加入讨论以促进知识的分享与流动。主题1~6分别是参与度层次不同的主题代表,主题1和2的超边度较高,表明其对学习者的吸引力较强;主题3和4的边度相同但超边度不同,主题3的超边度更高,表明其吸引了更多高参与度的学习者,更易于促进知识的分享和流动。

(3)平均超点度与平均超边度:经过计算得知平均超点度为2.84,平均超边度为6.17。这两个指标代表的是整个超网络人主体和知识主体促进知识流动的程度。本文选取的是整个讨论区中参与度较高且有梯度的主题,代表了主题吸引力的各个水平,但如主题5和6这样边度和超边度较低甚至更低的主题占所有主题的比重很大,表明整个超网络的超边度要远低于6.17,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并不高。在这13个主题下又选取了各个参与度层次的参与者,代表了参与主题积极性的各个水平,但如“贝叶树下”这样点度和超点度较低甚至更低的参与者占所有参与者的比重很大,表明整个超网络的超点度要远低于2.84,表明人主体参与知识流动的程度并不高。

(4)中心性:13位参与人的中心性见表4。

参与人的度中心性表示其在知识流动超网络中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其值越大,表明其与其他参与人或主题的联系更紧密,发挥的价值越大,获取到的知识也越多;参与人的接近中心性表示其在知识流动超网络中与其他参与人或主题的接近程度,其值越大,表明知识流动的距离越短,发挥的价值越大,获取知识也越容易。参与人的介数中心性表示其在知识流动超网络中是否处于知识流动的关键位置,其值越大,表明其所处的位置越关键,对知识流动的影响力也越大。

三类中心性均表明其对知识流动的促进程度,一般度中心性越高的参与人,其接近中心性也越高,但是介数中心性不一定高。这表明其与其他参与人或主题的关联较为紧密,但并不一定处于知识流动的关键位置。此外,介数中心性还表明参与人对知识流动的控制能力,为了促进整个网络的知识流动,需要提高参与人的整体介数中心性,因为过度依赖于某个介数中心性很高的参与人,一旦该参与人退出网络,则不利于整体的知识流动。

黄如花老师的三类中心性都很高,表明其在知识流动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云层”的三类中心性均排第二,表明其在促进知识流动方面处于重要位置;“fakebeast”与“贝叶树下”两人的中介中心性较低,表明其在知识流动中处于边缘位置。6个主题的中心性见表5。

同理,从主题的三类中心性(见表5)均表明其对参与人的吸引力以及对知识流动的促进程度。其值越高,表明该主题在讨论区所处的地位越关键,对参与人的吸引力越大,由主题回复数分布图(见图2)体现出的幂律效应可知,值越高主题更容易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讨论,也越可能促进知识的分享与流动。

综上,本文通过选取《信息检索》课程讨论区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及参与者,计算其超度和中心性等指标,来衡量讨论区的知识流动性。通过点度、超点度、边度、超边度指标来衡量人主体和知识主体对知识流动的促进程度,并纵向对比了不同参与者和主题的参数指标,表明其促进知识流动的能力差别;通过三类中心性指标来衡量人主体和知识主体在超网络所处位置的关键程度、获取知识的难易程度及在促进知识流动中发挥的价值;通过平均超点度和平均超边度指标来衡量整个讨论区的知识流动性。结合实际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整个讨论区的知识流动性并不好,大部分人主体和知识主体并未充分发挥其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只有少数人主体和知识主体对知识的分享和促进作用较强。

5.2 MOOC平台知识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2.1 MOOC平台知识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信息检索》课程数据的统计中发现,课程参与在线交流的人数仅占报名总人数的16.49%,这其中还包括许多只参与一两次在线交流的学员。其团队还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参与讨论的问题,结果发现,“在参与调查的301人中,经常参与在线交流的为55 人,所占比例仅为18.27%,而偶尔参与和很少参与的比例却分别占到了43.85%(132 人)和37.87%(114 人)。”[31]调查结果表明了学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整体活跃程度较低。这与上文通过超度及中心性指标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整个讨论区的参与程度不高,不利于MOOC平台的知识流动及学习质量的提高。

笔者还观察了国内和国外的多个主流MOOC平台,如Coursera、edX、Udacity等国外的MOOC平台,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开课吧等国内的MOOC平台,发现大多数课程的讨论区的参与人数相对报名人数都较少,参与话题评论与互动的人数也较少,讨论区的功能均发挥的差强人意。

这说明与传统课程相比,尽管MOOC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自身问题,如MOOC中缺乏现场交互,容易引起孤独与倦怠感[3];缺少“同辈群体”的陪伴学习,而同伴具有相互激励的作用[32]。能够弥补这一缺陷的恰恰是讨论区,在讨论区中学习者可以相互讨论,建立联系,彼此激励,共同进步。

因此,在MOOC平台中,我们不仅要实现学习者人数的增加,还要更多地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交互,这样才能扩大信息、知识的传播范围,加快信息、知识的流动速度,减小获取信息、知识的难度,从而促进MOOC平台的知识流动性。

5.2.2 建议

MOOC平台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还提供讨论区供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促进知识的流动,扩大知识的传播范围,并利用群集智慧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只有提高MOOC平台讨论区的参与程度,带动讨论区的活跃氛围,才能促进知识的流动,让更多的学习者受益。

目前,MOOC平台讨论区的参与率和活跃度不高,无法实现理想的知识流动,这是MOOC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教育激励 [33]和平台设置两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激励学习者参与讨论。激励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同辈群体间因比较产生的压力而带来的激励,还是教学手段的激励都能有效地增加学习者的学习热情。MOOC学习者之间的关联薄弱,且平台并不会公开学习者的成绩,因此学习者之间的群体并不能有效地进行量化比较。有研究者指出,让学习者了解到越多互动的信息,越能激励他们参与到讨论中去,当学习者越依赖于这些信息,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34]。

为提高学习者的参与率,促进知识的流动,MOOC平台可以设置新的量化体系,引入如文中提到的超度和中心性指标,对参与者在讨论区的表现进行打分并将此部分信息公开。点度、超点度和中心性指标可以衡量参与者在讨论区中的活跃程度、对知识流动促进作用的大小以及在讨论区中的重要程度。一方面,参与者看到这些信息后会受到一种因比较而产生的激励,从而提高参加讨论的频率,整体讨论频率的增加会加快知识的分享与流动;另一方面,参与者可以发现讨论区中的“佼佼者”,参数指标高的人比较活跃,乐于解决他人的问题,在讨论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参与者遇到问题时便可以向他们请教,不必再焦急地等待老师或助教的回复,加快了知识流动的速度,也充分发挥了群集智慧的优势。同时,“佼佼者”之间的交流往往会产生更高质量的话题,有助于让参与者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MOOC讨论区以及课程团队应充分发掘这些“佼佼者”,因其在超网络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其他学习者及主题的联系更多,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更强。斯坦福的研究者们也指出,论坛中的“佼佼者”会更多有用的内容,有助于带动参与积极性,营造健康的论坛氛围[35]。课程团队可以给“佼佼者”发放一些课程小礼品,如和课程相关的电子书、教师所在学校的明信片等,以此激励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MOOC平台可以根据分数对学习者设置相应的权限,不同分数段的学习者拥有不等的权限。课程团队往往会上传一些和课程相关的资料,可以设置学习者对课件和资料的访问权限,在讨论区的分数越高,可以下载的学习资料也越多,以此形成激励效应,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讨论,促进知识流动。

(2)提升讨论主题的质量和平台的趣味性。讨论区的质量并不在于主题数的多少,而在于主题能否更多地解决学习者的问题以及传递更多的知识,即提高知识主体边度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超边度。根据边度、超边度和中心性指标可以对主题进行量化打分并排序,高参与度的讨论主题将排名靠前,对于评分低的主题可以定期删除。这样既避免了因信息过载[35]使得参与者被低质量主题过多地占用阅读时间,又方便参与者更容易选择高质量的主题参与讨论,高质量主题的参与度越高可以更好地促进知识流动,提高学习效果。

课程团队在布置讨论主题时,可以在主题设置上增添趣味性,提高其话题质量,尽量使用一种有趣的表达来吸引更多的学习者;老师及助教应尽可能地在讨论区解答学习者的问题;MOOC平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讨论区的趣味性和美观性,增添一些社交元素来吸引学习者,充分发挥社会网络的作用。

6 结论

本文基于超网络视角研究了MOOC平台上的知识流动,定义了超网络中超点度、超边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描述了超网络中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以及中介中心性的定义和参数含义,分析 MOOC平台知识流动超网络中人主体和知识主体之间的协同交互及知识的分享与传递。实现MOOC平台知识流动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讨论区的作用,通过人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与知识主体协同交互,来扩大知识的传播范围,加快知识的流动速度,降低获取知识的难度,从而充分实现超网络模型中的知识流动。此外,笔者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信息检索》课程讨论区的数据,结合超度和中心性指标分析MOOC平台的知识流动,指出MOOC平台知识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多数MOOC平台的讨论区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互动,结合超网络视角针对此问题提出若干建议,旨在促进MOOC平台更好的知识流动。

本文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及讨论参与者,通过计算其超度和中心性指标来衡量知识流动性。因为超度和中心性指标均为相对值,结合超网络视角来测量MOOC平台的知识流动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并未对整个讨论区的数据进行分析。未来的工作可以研究MOOC讨论区所有参与者和主题乃至整个MOOC平台超网络的参数指标,以在超网络的宏观视角发现超点和超边在知识流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另外,对超网络中其他的参数指标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例如超网络中的密度、聚集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直径等拓扑性质,超点之间的同质性、互惠性、传递性等结构效应,这些指标将能更好的解释MOOC中的知识流动。

参考文献:

[1] McAuley A, Stewart B, Siemens G, et al.. The MOOC Model for Digital Practice[EB/OL].[2015-08-12].http:// eleam

/ Articles/MOOC_Final.pdf, 2012.

[2] 李青,王涛. 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 中国远程教育,2012(5): 30-36.

[3] 马秀麟,毛荷,岳超群,等. 从实证分析的视角看MOOC的利与弊[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3-6.

[4] Murphy E. Recognising and promoting collaboration in an online asynchronous discuss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4, 35(4): 421-431.

[5] Zhao H, Sullivan K P & Mellenius I. Participation, interaction and social presence: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ollaboration in online peer review group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4, 45(5): 807-819.

[6] Chesbrough H W.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3.

[7] Koedinger K R, Kim J, Jia J Z, et al.. Learning is Not a Spectator Sport: Doing is Better than Watching for Learning from a MOOC[C].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ACM Conference on Learning@ Scale, ACM, 2015.

[8] 郝丹. 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42-50.

[9] 缪静敏,汪琼. MOOC研究国外发展概述[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1): 3-10.

[10] Siemens G.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J].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5(1):3-10.

[11] 樊文强. 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MOOC) 及其学习支持[J]. 远程教育杂志,2012(3): 31-36.

[12] Kellogg S, Booth S, & Oliver K.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on Peer Supported Learning in MOOCs for Educator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 Distance Learning, 2014, 15(5):263-289.

[13] Gillani N, Yasseri T, Eynon R, et al. Structural limitations of learning in a crowd: communication vulnerability and information diffusion in MOOC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4(4):6447-6447.

[14] Yang D, Sinha T, Adamson D, et al. Turn on, tune in, drop out: Anticipating student dropouts i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C].Proceedings of the 2013 NIPS Data-Driven Education Workshop. 2013:11-14.

[15] Manning J, Sanders M. How widely used are MOOC forums? A first look[J/OL].[2015-08-27].https://stanford.edu/dept/vpol/cgi-bin/wordpress/how-widely-used-are-mooc-forums-a-first-look.

[16] Breslow L, Pritchard D E, DeBoer J, et al. Studying learning in the worldwide classroom: Research into edX’s first MOOC. Research & Practice in Assessment, 2013(8):13-25.

[17] Belanger Y,& Thornton J. Bioelectricity: A Quantitative Approach――Duke University's First MOOC[J].Inorganic Mater

ials, 2013,38(2), 522-526.

[18] Sheffi Y.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Equilibrium analysis with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s[M]. Prentice Hall,1985.

[19] Nagurney A & Dong J. Supernetworks: decision-making for the information age[M]. Elgar: Edward Publishing, 2002.

[20] Nagurney A & Dong J.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intensive systems as supernetworks: Modeling, analysis, computations, and applications[J].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2005,42(3): 397-417.

[21] 王众托,王志平. 超网络初探[J]. 管理学报,2008(1):1-8.

[22] 于洋. 组织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超网络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2009.

[23] 沈秋英,王文平. 基于社会网络与知识传播网络互动的集群超网络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2): 413-418.

[24] 漆玉虎,郭进利. 超网络研究[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3(3): 227-239.

[25] Berge C & Minieka E. Graphs and hypergraphs[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1973.

[26] 漆玉虎,郭进利,王志省. 超网络度参数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13(1): 34-38.

[27] 胡枫,赵海兴,马秀娟. 一种超网络演化模型构建及特性分析[J].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3(1): 16-22.

[28] Freeman L C.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J]. Social networks,1979,1(3): 215-239.

[29] Faust K. Centrality in affiliation networks[J]. Social networks, 1997,19(2): 157-191.

[30] 刘军. 整体网分析讲义[M].上海:格致出版社, 2009.

[31] 黄如花,刘龙. MOOC在线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图书与情报,2014(6):24-28.

[32] 刘畅. MOOC学习动力维持系统的构建[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33] 李祖超. 教育激励理论探讨[J]. 教育评论, 2001(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