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5 10:48: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职语文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首先,作为一名初中政治老师,必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赌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其次,政治老师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做一个合格公民;最后,政治老师要关爱学生,以生为本,给学生以子女般的关爱和呵护,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深入挖掘教材,渗透道德教育
初中政治是一门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学科,其教育目标就包括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并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子,不失时机地促成德育熏陶,将德育渗透于无形之中。如在教学“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这一部分的内容时,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与拓展,从政治上分析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和谐民主,从经济上分析了国家的富饶和强大,从文化上分析了祖国的悠久与灿烂……在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通过前后对比的方法,用历史和现实的事例让学生明白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我们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教育学生永远将祖国的利益摆在首位。于是学生便在这样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点及相关的资料,锻炼了思考判断能力,同时对祖国的感情也得到了确认和升华。教材是基本的教育资源,政治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初中政治教材中那些具有较强道德教育的素材和例子,为初中德育扩充有效资源。
三、拓展第二课堂,注重德育实践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课堂45分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要充分利用其课外时间,充分鼓励学生开展德育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让学生得到道德的体验和内化。因而,笔者认为可以大力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走进社会、接受教育、熏陶情感、内化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初中政治教师可以联系课堂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探究实践活动,这种德育实践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学生的感触更加深刻,知识的内化和形成也更加直接,德育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这比教师苦口婆心的道德教育要更加有效。同时,在合作探究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彼此合作、一起分享、相互学习,团结协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也得到了强化,有利于德育的有效进行。
一、高中英语课件的种类
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高中英语课件按其作用可分为下述几类:
1.情境课件
情境课件主要用于烘托和渲染语言情境和背景。课件的选材主要是图片、动画和音像文件。如,介绍“污染”可用图片描述各种污染,介绍“生态平衡”可用各种图片展示生态不平衡,介绍“乡村音乐”可用声音和图象展示乡村和音乐。情境课件的优点是容易把学生带入“语言的情境”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不利的因素是,如果课件技术含量差,画面简单,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禁锢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画面过于渲染,又可能造成华而不实、喧宾夺主的后果。
2.提示课件
提示课件主要用于编制课文对话、复述课文主旨大意。课件内容主要是对话和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以文字呈现为主,配以颜色和音乐。制作这类课件的原因是,要么对话中生僻词语较多,学生记忆较困难,要么课文较难较长,学生复述困难。有了课件提示,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课堂教学进程。制作这类课件,要注意提示的关键词不宜过多或过少。太多,不能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太少,不能引起学生联想。这种课件提示的媒介亦可用图片。
3.归纳课件
归纳课件主要用于归纳或概括课文段落主旨大意、分析段落、揭示段落主题句、分析文章结构、辨析人物关系、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等。一般来说,课文内容比较复杂、人物关系较多、课文结构有特点等,都可以制成这种课件。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因此,课件应在学生充分讨论分析之后演示。
4.辨异课件
辨异课件主要用于区别易混易错的词语和语法现象,用课件揭示易混易错之处,化难为易。这种课件选材主要是文字和图示,制作时可利用多种手段,使易混易错之处明朗化,并可配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进行强化练习。其设计力求新颖、精巧。否则,很容易成为教案的翻版。
5.训练课件
训练课件主要用于课堂练习。练习的内容应是这一节课或一单元的难点和重点内容。练习的形式不限,但应以最小的版面包含最大的容量。这种课件的呈现主要依靠文字和色彩,亦可适当配以音响效果,但不能喧宾夺主。制作时,可注意在展示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方面下功夫。
6.讲授课件
讲授课件主要用于授课。选取内容应是一节课的重要内容。通过课件把重点内容展示给学生,使授课内容清晰、有条理。通过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记忆。这种课件的制作主要靠文字,因此,文字应清晰醒目。制作这种课件时,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绝不能照搬照抄教案。
7.学习课件
学习课件主要用于学生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件内容可以是一个单元、一册书的重点内容;也可以是一条或几条语法项目的内容;还可以是一单元或一册书的词汇内容。学习课件重在培养学生自学,所以要在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这一方面精心设计、制作。
8.检测课件
检测课件主要用于学生自我学习、课后检测。检测内容应与学习内容同步;测试形式应以能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为标准,切忌把各种模拟考试题编人课件。
二、高中英语课件的制作
1.制作的材料
课件制作的材料基本有文字、动画、图象、音频等。目前,可供英语教师选择制作课件的素材很少,我们解决的办法是花时间从网上、VCD等其他材料上下载截取,但较费时。
2.制作的方法
目前英语课件制作可利用的方法有:.
(1)Flash这是比较流行的网页平面动画制作软件,它所占空间小,适用制作内容也较少;
(2)Powerpoint具有较好的中文操作环境,易学易用,能满足播放图片、音像材料的需要;
(3)FoundAuthor这是我国开发的多媒体软件,功能较大,又易于操作;
(4)Authorware它是一个功能强大、可将多媒体素材融合制作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5)Director动态图象处理软件,可以对视频、图象进行动态处理;
(6)VB这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窗口界面,容易操作,生成的最终文件较小;
(7)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
(8)3DMAX三维动画制作软件。
3.制作的程序
我们是按照下述六个步骤制作课件的:
掌握技术研究教材创作脚本收集资料编辑合成修改调整
(1)掌握技术掌握软件和辅助软件技术,如Powerpoint、Flash等软件操作技术;
(2)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知识体系,找出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
(3)创作脚本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编写出课件要解决的问题;
(4)收集资料根据需要收集媒体资料,如图形、动画、图象等;
(5)编辑合成确定制作平台,设定课件结构,把课件具体内容与素材和脚本相结合进行制作;
(6)修改调整课件制作后,根据交互性、可操作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进行修改和调整。
三、课件的应用
制作课件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一个课件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看它在教学实践中能否经得起检验。所以,我们把课件的制作与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紧密相结合,并在教学中检验每个课件的实际效果。每个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后,从课件的文字、图形、图象、音频、视频和教学目标实现的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利于课件的进一步完善。
下面是我们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模式:
附图
教学模式说明:
(1)教师授课时,需注意三方面问题:①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应该应用得当;②课堂教学设计要考虑用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体现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③教师要始终考虑授课对象,以学生为中心。
(2)学生一般处于视听思考解决问题记忆内容的学习模式中。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环节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教学模式符合多媒体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华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刘金国《反馈教学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裴娣娜《发展性教学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毕英姿“多媒体CAI优化课堂教学”,《中小学电化教学》2001.2
从时展的需求看,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单纯的科学技术竞争,更是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人文眼光的更深层面的竞争。底子薄,文学素养差,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中职学生要成为高技能人才,还要注重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旗帜、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通过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怎么做事、怎么生存、怎么与他人合作共事,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人的完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二、突出实用性的特点,推进语文教育为生活与工作服务
面对中职学生的就业需求,语文教育内容应强调学以致用,重点考虑学生怎样很快适应毕业后投入工作的需要,这应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核心部分。中职语文教育要同社会和市场需求对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思考职校生应该具有怎样的语文素质才能适合市场的需要。这时的语文教育内容把重点放在学生练习与实践各种实际工作所需的应用文,比如广告、新闻报道、设计说明、讨论记录、笔记及各种报告等。不要重复纸上谈兵的故事,要重在应用,走出课堂,组织活动,参加实践,动手练笔。职教语文教育要与社会、信息沟通对接。现代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的社会,高科技已经在平时工作与生活中处处应用,学生要很轻松地适应这样的社会需求,学会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与利用信息,这样才能适应如今职场的工作需求。当然,现代化的生活、生产方式都需要学生通过现代化的通信工具通话、交流信息,有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推进,使传统语文教学日益显得尴尬与不适应,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将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与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给中职语文教育带来崭新的气象和面貌。与以往相比,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重视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令其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突出职业性的特点,强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在中职英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一方面,英语游戏教学可以熏陶学生们的英语素养,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另一方面,英语课堂的游戏教学可以塑造、调节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积极性。英语是现代社会交流的重要形式,却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载体,而游戏则可以成为中职英语教学的载体,必须在中职教学工作中推崇游戏教学,真正发挥出游戏教学的能量,让原本干燥无味的英语知识“乘着游戏的翅膀飞翔”,不断展现出中职英语的魅力。
二、以“课堂教学任务”为抓手,切实提升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中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应用性”,即教学要带着实践和应用的要求开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上述理念开展“任务教学”,以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应用能力。在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的调节好课堂的气氛,让课堂氛围处于“欣欣向荣”的局面,尽量避免课堂陷入到“一潭死水”的单调讲述中,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取得进展。其中,“任务教学”模式是很不错的策略,值得一试。所谓的“任务教学”,其实也可以称之为“课堂任务教学”方法,即通过布置和设计一个或多个任务的办法来激发课堂气氛,引领学生学习中职英语知识,掌握相关知识点及重难点内容。例如,中职英语教师在课堂授课开始之前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给学生们,比如“本堂课的核心知识点是什么”“本堂课用哪些单词和句式”等。学生带着这些任务和问题进入到课堂学习,一方面可以更加有的放矢的听讲,另一方面则可以提升教师课堂授课的针对性。教师针对核心的知识点和内容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学生解答任务和问题的流程调节课堂气氛,让课堂氛围更加火热、有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得到增长。所以,大凡此类的方法都是预先布设任务和问题对学生进行牵引、引导的办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而且“屡试不爽”。坚持类似的策略和方法,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就能收到实效。
三、构建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
如今,初中语文教师都发出感慨,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哪里去了?因而,我反思:是不是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语文课堂是否弱化了诵读教学?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于焉”,“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可见,诵读与讲解中心同等重要。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课堂角色,重新认真地审视学生的身份。那样,教学情况就会有改观,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会空前提高。例如,在教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时,我就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去体会作者描绘山川之美的妙笔,并特别指出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些句子让他们尽情地去欣赏,去体会美质。欣赏、体会佳句后,我让学生思考:有人说它“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么这幅山水画中有哪些景色呢?你能用优美的文句把这些景色表现出来吗?这些在诵读后提出的问题,起了激将的作用,多数学生跃跃欲试,使得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当我读了部分学生描绘的句子后,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创造性得到了教师的尊重,他们的文采被教师认同了。
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情文并茂”,文中生动华美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诵读乃是进入文本的最佳学习方式,从读中去整体感知,从读中能有所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为了让学生进入意境,教师更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诵读,以使学生去领略语言美,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学语文的主动意识,培养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默读学法,用以指导学生学会积累、思考
如今,都讲究有效教学。那么,在这份有效的时间中,初中语文教师究竟教给学生什么,才能使学生有实学呢?一节课教师不能一点不讲,要讲就必须讲清楚学法,让学生清楚:为什么学,讲清楚目的;怎样去学,讲清楚途径。因而,教师在一堂课中所扮演的角色恰如一出戏的导演,演员是否倾情出演,是否领会导演意图,全靠导演的功夫。例如,我在设计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默读的板块时,就明确告诉学生: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积累。《桃花源记》一文为我们积累成语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你们听过这些成语吗?落英缤纷、怡然自乐、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无人问津……学生听教师一口气读出这么多成语,早已忍不住求知欲,快速翻开语文书,全情投入地阅读起来,在书上划着,并掏出笔记本认真抄写了起来。应该说:默读积累只能是学法上浅层次的指导。
我们知道:语言,它的作用最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了解了语言,我们就可以进一层地去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默读中思考的学法指导应该是深一层的。让学生去思考什么问题,又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审美艺术思想境界。例如,我在设计《桃花源记》一文默读中要思考的问题时,这样引入:“我们的渔人就来自这样的乱世。今天我们就化身为渔人,以渔人的目光来再看桃源,让渔人最惊叹的会是什么呢?”然后,学生在默读思考的基础上在旁边作批注,有了自己的答案后再交流讨论,讨论得非常激烈。这种形式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学法指导由浅入深,提高了他们参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三、互动学法,用以指导学生培养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时,学生也就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但是,教师仍要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处于求知阶段,他们学习中一定会有许多问题真诚地希望教师去帮助解决。教学中,我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进行语言仿句练习时,许多学生不会做,极少数做了的也不符合要求。我问学生:做题很难吗?看了参考答案也得不到启示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学生眼睛盯着我,好像在问:老师你能吗?我认真地看起了题目要求:仿照示例按要求写出两句以春天为主的句子。我仔细研读原句,读出了句式,句式中要求要应用的修饰。思考好后,我把想好的句子读给学生听:春姑娘捧着小迎春,把春的芳香告诉给桃花,告诉梨花;春姑娘哼着小夜曲,把春的绿铺向田野,铺向自然。然后,我告诉学生,我这是抛砖引玉。学生得到了启发,积极思考并写了起来。在学生写的过程中,我总结了写仿句的要领,组织语言的思路。通过我的示范,学生写出了许多好句子,如:春姑娘捧着清泉,把春的甘露洒向大地,洒向人间……通过本次仿写练习,我真正捡拾了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法宝:教师真正参与,切实与学生互动,才可落实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做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定要注重他们课堂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是舞台,是师生共舞之地,是人性养育之圣殿。在舞池中,我们要能看到学生的心领神会,听到表达自信精彩的声音,见到绽放收获成功的笑脸。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专注捕捉学生思维的灵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丰富的学法指导。
在制订课堂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案时,教师首先要考虑清楚执行课堂评价的主体是谁。在确定了评价系统的纵向模块后,横向的评价主体设置就必须与此衔接上。评价主体由过去的教师单层次,发展至今时的教师与学生双层次情况,甚至在一些任务驱动型的课程设计中还会出现将学生层次划分为自评与他评,从而形成评价主体三层次的情况。多层次主体能够弥补教师一人独断,观察力有限的问题,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多层次评价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学整体性达到高达统一。而评价主体层次的设计,要依据课程活动的内容来确定。课程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个人的情况下,最好至多采用教师与学生双层次评价的模式。学生为了能对自己的评价更细致具体,会将精力集中在自身的操作上,教师的即时评价在构建师生互动的同时,也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课程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团体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双层次评价或教师与学生三层次评价模式都可以采用。
课程分组活动内容的重复性较高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在1-2次活动观察后,抽出时间关注其它组别的操作活动,甚至思考活动深层的德育方向目标,这时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他评的横向三层次结合,不但使评价角度更立体,评价的内容更充实,也约束了学生在课堂活动间歇的行为。如果课程分组活动内容彼此相关度不大,或重复性低的情况下,最好采用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他评的双层次模式。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向定义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上,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大胆尝试,多总结经验。因此去除掉学生自评模式,可以将学生从课上教学自我反省中节省时间,更加集中精力在活动完成的操作上,在收获教师与同学的客观评价后,在课后设置的自我总结环节,重新定位和调整自己的操作标准,从而使三层次立体式评价的效果延伸到课外,扩大了评价效果的影响性。
二、评价标准内容的设置
经过教师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评价设置后,进入到实施阶段后,很多教师面临了最大难题:评价内容的可执行性。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整体素质较差(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水平﹑心理水平等很多方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五花八门﹑各种无法预料的情况。教师实施评价时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去观察评价。2﹑每项评价多维度,各项考察方向数量庞大,对评价者素质能力要求高。3﹑各层次的评价人员根据自身技术技能情况,评价标准会有偏差,评价的结果差别过大,可参考性降低。这些问题会导致课堂评价活动开展缓慢或无法进行,甚至流于形式,失去了设置评价的目的和功能。如何设计评价内容的细则,就成为课堂评价环节的成败关键。仍以《物流电子单据实训》中“函数输入练习”这一章节为例,考虑到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比较薄弱,多数教师会将大部分课堂时间设计给学生进行重复多层次上机实训的操作,留给课堂评价的时间很有限,有些教师设计的评价表如表1:这份教学评价设计已经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为达到有限时间内得到评价结果,教师在评价内容上压缩了内容容量,缩小了评价主体范围,但在执行时仍然碰到:“教师评价花费时间较长”“学生评价难以务实求真”等执行难的问题。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评价标准的模糊和不统一。
设计评价内容是为了表现课程内容的中心主体,而配套的评价标准则是评价学生技术操作效果的层次,让学生在明确操作内容的基础上,向“高要求﹑高标准”努力进取。因此统一的评价标准,细致定量的评价内容,能为评价主体降低完成评价工作的难度,从而提高评价的效果。以上面实例的第1点内容“实训练习中的2张单据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操作完成”为例,将评价标准修改为(表2):这样的评价标准细则的制定,既说明了技术技能的层次性,又让学生自评简单易行,同时让评价结果更为切近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这样的评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在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内容上,很多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都同步进行评价。中职学生的整体情况是基础薄弱,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多维度多层次的开展自我评价是不现实的。即使提供了细致执行力较好的评价标准,学生由于个性上的差异﹑选取参照物的不同等,可能会造成对操作内容的误判或偏差。因此,建议对一些关键评价内容,或行业规定的硬性规则等,只设置教师评价以提供和规范官方认证的标准,增强评价体系的指导性。
三、评价实施的效率性
【关键词】 中小学语文课 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上述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
一、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小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二、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
应该肯定,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学校在升学率指挥棒左右下,全力以赴为升学考试组织安排教学、教师、资金和奖金。为了弥补这一根基的不足,在这些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之后,学校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去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不这样补救,势必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这些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所有各门课程中,加强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它是决定整体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矗。
三、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两个途径
1、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湖南省某市一个中学,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某班有位许×学生,入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听说读写素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都比较差。在教师转化差生的集中攻势下,经过两年,他的成绩跃居为全班第一,并在全校1000多“名同学中参加“十佳”竞循……。这个奇迹的出现,用该校校长话来讲,就是:“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可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才会把原来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2、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为达此目的,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第一,遵循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学上狠下功夫。掌握与运用语文工具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深入地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着眼点,决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通过掌握工具来提高自身的语文教育素质。这就要必须摆脱“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答案”、“考啥学啥,不考不学”的左右,多进行应用性整体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驾驭语言文学的工具,强化自身语文素质。
第二,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单项训练基础上,注意抓好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训练,使语文教学始终沿着“合――分――合”的路线有序化地进行。“分”是为了化整为零,便于分散难点;“合”是为了归零为整,使语文训练产生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教育素质的根本目的。
第三,无论是单项训练或者综合训练,都应注意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及其文学因素,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变苦学为乐学。例如教学《雷雨》一课时,在初步朗读课文基础上,我选播合适的音乐,学生边听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然后,我跟着音乐的旋律范读,忽慢忽快,时轻时重,学生在清新的音乐中欣赏朗读。通过这样的训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有效的强化与提高。
(一)化学教学形式单一
现今,很多高校对于化学教学没有一个很好的教学形式,对于化学教学采用较传统的方式进行,没有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化学教学。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化学教学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且操作性很强,能够通过化学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进行解谜。中职教育是为社会直接输送人才的教育机构,目前化学教学没有跟上课程改革新形势进行全面改革,特别是教学形式单一,应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特殊的教育模式,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化学专业人才。
(二)化学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目前中职教育中不重视中职化学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认为化学教学无需特别形式,不需要进行很多投资,致使很多学校在化学教学上迟迟找不到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必备的化学实验仪器没有采购,很多化学实验在中职教育中没法完成。这使得中职化学教育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与校方以及上级部门不够重视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中职院校过分重视学生数量,而忽略教育质量问题,特别是在化学教育上不能加大投资力度,实验材料缺乏等问题,制约了化学课程改革的进行,留下了很多的教学难题。
(三)化学教学课堂气氛死板
中职教育一直没有进展的另一层原因,在于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很多中职化学教师对化学课堂讲解仅停留在老师讲理论,学生记笔记时代,没有实践创新性的课堂是不能吸引学生的。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死板,课堂气氛不活跃,很难取得良好学习效果。中职化学教师对于新形势下课堂改革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总结,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其最重要的根源在于我国对中职化学教材没有深入的研究,教师在教材选择上没有选择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职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活动。
(四)有关部门对中职化学教育改革缺乏有效支持
中职院校对教学缺乏一定创新,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于中职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度,把相应的注意力集中在高等教育上。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发展缓慢,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很好课程改革形式,致使中职化学教学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同时,应该看到在中职教育上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职化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建立化学实验基地
中职教学课程的改革最主要是从形式上的改变,从之前注重理论到现在实践培养的转变。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变化,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建立中职教育的实验室,让化学教学真正走向实践。实践是化学最好的表现形式,很多化学结果在实验中才能得到更深刻的记忆,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起到督促的作用,使得很多学生在实验中发现学习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中职教学来说,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改革,而是需要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自觉领悟能力。培养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有效的增加教学的乐趣,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化学教学的改革。对于学生而言,需要自觉培养学习兴趣,并把学习兴趣带入到化学学习中来。
(三)编制新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形式。中职教育化学教学的知识体系过于陈旧,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跟上新教学模式。国家应该加强对中职化学教材的研究和出版,编制化学教材也要与时俱进,以供中职教育化学教学上的使用。很多中职教材过于陈旧,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与社会脱节,不利于在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教学实践的形成。
(四)培养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
对于中职教育不仅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更重要是对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注重教师观念和知识构造的更新,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鼓励化学教师在课改的前提下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学校在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建设。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