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基础数学论文

基础数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5 10:48: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基础数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基础数学论文

第1篇

初中数学作业有量而无质,不仅会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不了作业练习的成效,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发生抄袭应付作业等违规行为,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说,盲目随意的初中作业设计会致使作业布置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应该在确保作业适量的同时保证作业设计的质量。初中数学教师应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为基础,考虑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良好学习习惯与思想道德养成方面精心筛选和设计数学作业。最好在数学作业设计完成后要保证其量精与质高,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能为学生减轻负担,轻松快乐地学习。

2.保证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对学生差异的关注

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各项能力也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学生应该在数学作业练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了实现全体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差异与需求进行层次性的作业设计,为不同水平与能力的学生提供选择性的作业练习。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数学作业设计中要进行多角度设问,使问题具有梯度性和层次性,帮助学生一步步前进。另一方面,在数学作业设计中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能力相符的题目类型,如基础型、选做型、附加型等,在提高优等生探究力的同时鼓励后进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保证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多样灵活

初中数学新课改的实施促使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需要不断地创新改革,数学作业的设计更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应该摈弃传统数学设计中的繁、难、偏、多的弊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进行多样灵活的作业设计,尽可能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探索能力上进行多角度、多思维的作业设计。教师可以在遵循以上理念的基础上设计趣味性的数学作业,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合作性的数学作业,以及开放性的数学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其关注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追求创新的能力。

4.保证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作业评价环节的优化

作业评价是作业完成后的重要环节,更是影响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数学作业评价策略,积极改善和优化数学作业评价策略,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首先,根据作业性质与教学要求的不同进行不同作业批改方式的选择,针对不同的数学作业题型选择学生互批、学生自我批改、师生共批等形式,促进学生对作业出错的原因认识与改正;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新颖的批改符号,将等级制与百分制联系起来,利用“优、良、及格”的等级评价保证作业批改的整洁度,使学生感受到付出努力的成绩,进而鼓励学生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并自觉养成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5.结语

第2篇

一、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努力追源,并感到乐在其中。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定格、慢放、加速、重复、图像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配合等效果,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一上课老师就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边说一边简单地操作鼠标,与计算机连接的电视机显示器上出现了画面,学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有趣的画面吸引了,随着萤屏的演示,老师继续讲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那些又香又甜的大饼,一天猴王做的大饼刚出炉

,它的三个孩子吵着说 “我要吃饼 ,我要吃饼

。”于是猴王把三块大饼分给三只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老一一块,老二嫌小吵着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便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老二两块;老三更贪了吵着说

“两块太少了,我要三块”,于是猴王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老三三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吗?因为有形象的故事情节,有多媒体计算机生动有趣的图象动态显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以极大兴趣投入学习。

又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运用计算机的画画板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师在屏幕上画出下面图形: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地挑选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每涂一个,老师就让学生回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什么?当涂到第五个图形时,颜料一下子都跑到外面充满整个莹屏,学生被愣住了,为什么呢?这时教师抓紧时机问:“这个图形的面积又是什么呢?”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它没有面积。这种无声的、动态的形象显示,不仅一下子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高度兴奋,并且在教师有声的语言引导下进入学习过程,达到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目的。

二、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电化教学的核心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辆火车从左往右地行驶,一会儿,另一辆火车也从右往左地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剌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圆柱的认识”教学中,利用软件演示,帮助学生学习圆柱的形成和侧面面积的计算:

①教师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几个圆柱的实物图;再操作鼠标,圆柱实物图背景消去,

剩下闪烁的圆柱立体图,学生从圆柱实物图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初步认识了圆柱。

②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然后这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体,让学生掌握圆柱的形成过程和认识圆柱的底和高。

③操作鼠标,圆柱的底面随着闪烁慢慢地从上往下移,让学生认识圆柱不但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而且从上到下的粗细一样,也就是说每个横截面的面积都相等。

④待学生掌握了圆柱的特征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呢?让学生展开思维,各抒已见,自由发挥;有的认为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有的认为是平行四边形,有的认为是正方形。到底哪个答案对呢?老师不急着表态,而是操作鼠标,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演示:把圆柱的侧面竖着剪开,打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⑤操作比较:如果把侧面斜着剪能否得到一个长方形?斜着剪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⑥思考:这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长(底)和宽(高)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呢?在什么条件下展开后的圆柱体的侧面是个正方形?这时又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面积?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形象演示、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观察比较过程,能有条有理地讲述圆柱侧面面积怎样推导出来。学生通过充分的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不但弄清楚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也活跃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 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密度,强化学习动机。

第3篇

(一)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二次函数教学时,抽象的图象问题让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尽管小组探索,也通过分析教材概括了一些绘图特点和函数规律,但效果不明显。鉴于此,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演示二次函数图象,来启发学生发现规律和特点。如此,学生就容易理解,能够准确地归纳概括内容。不管怎么说,多媒体提供的图形和模型演示能让学生更积极有效地学习。

(二)课外拓展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时,可以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外拓展任务中。工作人员使用多媒体建好拓展任务的数据库,教师运用该多媒体技术把各种初中数学问题逐个累积起来存放到数据库,学生通过下载使用获得学习的进步,这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并且通过该信息技术搭建的网络沟通的平台,师生间可以方便及时地沟通交流学习情况,及时有效地处理有关的数学问题。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经过研究和实践证明,最终发现使用多媒体教学确也存在一些消极的问题。

(一)公开课与随堂课中的问题

日常随堂教学中,部分老师觉得传统板书教学方式更直接有力,因此很少使用多媒体。等到研讨课时才忙于制作课件,因此多媒体教学成了上公开课的工具用不到实处。措施:作为新课标的一线教育工作人员,应及时转变板书教育思维,接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挑战,学习多媒体幻灯片的设计制作,以便运用起来游刃有余,适时地把多媒体运用到随堂教学中,切实地服务好教学。

(二)板书与多媒体不能有机结合

多媒体使用不能片面化。如今有些教师、教育部门的部分领导觉得没有多媒体就评不了优质课,没有多媒体就不能称之为公开课”,于是发生了滥用多媒体的现象,既极大地浪费了资源,又使多媒体教学成为形式上的东西。有些内容像二次图象的呈现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现,有些标题就适合在板书上呈现出来,方便学生回顾所学小节的主要框架,因此对二者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是选择多媒体还是选择板书。措施:尽管多媒体有很大的便利性,可有时其独立使用时又有很多弊端。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生动有力的语言和形象的肢体动作比多媒体更有感染力,师生交流也更融洽。所以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把多媒体有机结合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去,多种教学方式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三)课件修饰

现在的课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用预设好的课件组织教学,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就难以应对。课件着重华丽、漂亮,减少了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眼神交流。看重演示的结果,对过程的展开常常不清楚。多媒体帮老师呈现出其他教学工具讲解不清楚的问题,可老师也忽视了帮助学生。为公开课使用多媒体,把多媒体作为容纳大量板书内容的黑板,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大大减少。措施:在教学时要选择低成本、高效能的教学工具,一些常规的教学内容应减少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尽量使用挂图、实物的教学工具、投影仪等具备各自优点的教学用品,勿多使滥使多媒体。

三、总结

第4篇

成人教育学习过程更加具有功利性,只希望拿证书、却不希望付出努力学习知识的学生相对较多。不可否认,相较于从学校到学校的普通高等教育,从学校到社会再到学校的成人教育,学生来源更复杂,学习目的更多样,思想受社会影响更大,对待诚实应考的态度更不在意。加之不少教师对于成人教育的理解有一定偏差,甚至把成人教育等同于“创收”,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上缺乏热情,考试时为了通过率监考不严,甚至视而不见。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一部分学生更加走上了投机的道路,平时的学习热情更加下降,导致恶性循环。

二、互联网技术下《会计学基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思路

互联网技术下的《会计学基础》考核应结合互联网的特点,结合传统考核的优点,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病重,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1.针对理论考核,加强网站建设,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成人教育的特点是学生半工半读,时间不一定能全部在学校,因此应该加强学校Q&A系统建设,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将问题提出来,老师第一时间解决,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采用以下思路:一是在平时成绩中可以参照论坛的积分思路,将积极解答网站问题的行为转化为平时成绩,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是教师随机挂在网上的,可以是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的,也可以是开放性的。总之这些平时分数的给予应该坚持鼓励参与的理念,并不一定非要百分之百解答对多少题目,只要学生去解答,按照一定的时间比率(参考正确率,排除单纯混时间得分数的情况),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平时成绩。二是利用互联网饥饿营销的策略,在特定时间集中投放试题,这些试题的解决可以赢得相应的额外分数,这个分数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的另一来源。当然在试题的选择上要求适宜于网络上传和相应的批改,投放的试题必须完全原创,否则题目完全没有意义,同时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将登录系统的学生电脑锁定,不能登录其他的搜索引擎等。投放的时点要选择学生们可能时间充裕的时候,比如说晚上8点,周末等等,投放时间不宜过长,必须保证学生们只能选择性的做题,增加紧迫性。三是针对成人教育学生到课率较低的情况,不一定单纯减少未到课的学生的平时成绩。为了适应成人教育学习的特点,考核方式也应该更灵活。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正视学生可能特殊的或者紧急的事项无法到课,而且这种特殊或者紧急的事项比普通高等教育要多,单纯未到课就减平时成绩,是不利于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的。因此可以在网站视频课程建设完成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在整个《会计学基础》的学期期间,有一定的请假空间。但这个请假不能批假就结束了,应该在学生的网络账户加入观看相应缺课的内容的任务,学生登陆账户观看完相关课程后就可以视为此节课已经参加听课,从而保持学生的平时成绩。网上观看课程应参照会计职业后续教育的课程学习特点,知识点播放完成后及时弹出相应习题,做完习题方可继续进行下一个问题的观看。这样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观看网络课程不是敷衍了事。四是建立强大的基础习题库,按照章节、题目难度分类,并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及互联网技术结合,从而实现全面的无纸化期中、期末考核。传统的纸质媒介考试中一个重要的弊端为教师阅卷工作量过大,教师难以完成多次大量的以试题方式考核。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知识点多,联系紧密,多次考核有利于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网络题库的建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力工具。利用每个学生不同的账户,可以给不同的学生按难度均衡的原则给出不同的试卷(此方法平时练习获取平时成绩适用),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出题,进行最后的期末考试(参照现今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从而达到更好的考核效果。

2.针对实训考核,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实训考核与实际工作更贴近

第5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关键点;设计策略与思考

现在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现在新课改的推行,导致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新的课改教程的观念是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的,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重点培养适应现在人才需求的一种改革方针.新课改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能一直采用原来的教育模式,要进行创新,数学教育要进行重新的设定.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关键点的设计策略和思考进行分析.

一、现阶段的数学关键点的设计现状

新课改的推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新课改毕竟是一种新型模式的教育改革,完全适应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很多地方的教育虽然实行了新课改的策略,但是并没有完全地理解新课改的真正目的,或是过度地理解了新课改的宗旨,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改进.1.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过于传统庸俗在数学教育中,课堂上的提问是最平常的事情,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提问,进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有很多的数学教师并不是真正地掌握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含义,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是比较传统的、教材中的固定的知识,或是创新了教材但是却偏离了知识点的掌握,只是进行着流程似的提问,偏激一点的说,只是在走教学的流程,并不是真正的提问.2.不能很好地进行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新课改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现在很多的数学课堂虽然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但是没有充分地掌握好自主性的度,这样过分的放松就会导致学生松懈了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3.合作学习的实施不够完善新课改要求现在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但是现在的数学课堂上并没有很好地运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很多课堂之间的合作也只是形式,并不是真正的合作.

二、关于数学关键点设计的相关策略

现在的数学教育处于新课改的初期阶段,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数学教育中,提出重要的数学关键点很重要,有了关键点,就可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目的,就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1.充分把握理解教材中的数学关键点现在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地进行教育.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教学思路的引导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学习中,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好学习的关键点,通过对关键点进行延伸,可以很好地将知识点进行扩张和补充,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2.注意数学关键点设计创新在学生上课之前,进行很好的课前教育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学习环境中去.很好的教育思路的设计、对数学关键点的总结是教师在教学中基础的教育方式的展现.其实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很好地掌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做好数学关键点的把握,将数学知识很好地进行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3.把握好数学关键点的掌握,注意关键点的练习数学的学习包括课前、课时、课后.课后的复习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进行认真的学习,但是如果课后不进行复习就会导致学生淡忘课堂上的知识点.课后的练习是对当天课堂知识的总结和巩固、强化的过程.课后的教学复习设计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松懈性进行改善,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比较用心,是因为课堂上有教师的管理和学习的氛围,但是课后就要靠学生自己的自控力.所以,数学关键点的课后练习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第6篇

几何画板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随意使用,必须要结合一定的教学理论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是对未知事物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包括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也就是说是从记忆和感悟两个方面完成学习的.视听教学内容可以提供按照知识认知规律展开的经验性内容,是一种具体化抽象知识的手段.视听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始终统一,视听教学过程从认知过程角度来说,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性上的理解,也就是感悟知识和体验知识,这种体验会与抽象的概念组合形成经验,经验反复实践就变成了知识.视听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发挥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将教学资源与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更好的认知体系.知识和经验从认知角度可以分为抽象经验、感觉经验和体验.抽象经验就是书面语言经验,只有符号含义而没有具象化;感觉经验就包括视觉听觉等,具象化的内容对感官直接刺激形成经验;体验就是综合化感受,可能包括抽象和具体的联系,是理解和积累层面的.从视听教学理论看几何画板的运用,应当是感觉经验和体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动态展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

二、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特征

1.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发展.初中数学内容上更多的加入了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归纳、推理和论证能力进行培养.数学学习更多的是通过观察、类比和证明来获得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清晰的思路,能够形成数学思想.

2.注重学习兴趣的调动.初中数学概念性内容多,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也更高.在初接触初中数学时,学生容易因为衔接不上或者思路不通而产生困惑,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这种挫败感干扰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运用更加适合学生形成数学思想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入数学世界.

3.探索性和实践性.新课标对初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要突出知识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数学作为工具性学科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初中数学教育阶段也要融入适当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利用几何画板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动手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学生能够结合概念形成经验性知识.

三、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绘图应用.几何画板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快速画图,利用这一点可以减轻课堂上教师手绘范例的压力,更多的时间用来展示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几何画板提供了对应于实物的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也有对应于圆规等制图工具,无论是绘制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都能较为精准地完成.几何画板还提供了几何图形的参数设置,图形与数据结合更加直观,这也是将抽象和具象联系起来最直观的表达.例如,平面几何勾股定理,斜边的平方等于直角边的平方和,这个规律看似容易,但是如何验证一致都是比较困扰学生的问题.用直尺量从数值上可以验证,但是对于图形上的关系还是没有具体的认识,这时就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绘图功能,从图形关系角度入手,更好地验证这一定律.绘制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利用不同颜色将各条边标示出来,用直尺功能对数据进行测量,运算即可验证数值关系.图形关系可以将直角三角形拆分开,以每条边绘制正方形(正方形的体积对应各边的平方),将斜边构成的正方形按照七巧板式切割成不同形状的分块,直角边形成的两个正方形按照已切割的分块形状进行切分,最终通过细节填补,我们会发现形成了两套同样的分块组,这也就说明斜边构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与斜边构成的两个正方形的总面积是一致的,也就从图形的角度验证了斜边的平方等于直角边的平方和这一定律.通过面积这种具体的对象表达边的平方关系,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从认知和记忆两个角度形成了图形与抽象概念的联系,来自视觉刺激的认识帮助抽象概念形成了更好的知识认知.

2.动画应用.初中数学中无论是平面几何还是解析几何,都可以很好地利用动画功能.动画是对过程的一个良好诠释,学生对于过程的观察实际上也是在思维逻辑中形成知识,对于过程的感官刺激直接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连接起来,是抽象与具体之间最直接的关系.

第7篇

“MEMS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理念:自主学习、激发兴趣、强化实践、提高能力。“MEMS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根据“MEMS技术基础”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着手从4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学生能接受的知识量是有限的。如果学生做好了预习,自然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定会提高,学生获得知识量就可以最大化。为此,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把老师要讲的内容扫描成PDF文档,发给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中要提问,课后要复习。

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③增强师生互动。讨论是掌握课程知识精髓、激发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MEMS技术基础”由于内容设计的知识点比较多,模型和实物就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理论教学与实例教学的有机结合会有利于学生对课程难点和重点的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种教学方法在“MEMS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1.理论授课方式。理论授课方式,既借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PPT+板书),又采用了多种与传统授课方式不同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课堂中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通过提问、演示、讨论、答疑等方式开展交互式教学,根据课程内容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过程。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单向知识传播的教学模式,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将实物引入课堂。为克服理论讲授枯燥、抽象的现状,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针对某些直观性强、学生可以通过实物获得感性认识的课程内容,引入实物教学的手段。比如将MEMS常用材料和实际加工的MEMS微器件引入教室,边讲解边演示,产生情景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3.讨论课。讨论课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在课前认真预习,对课堂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开展讨论课时,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老师提问,将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回答和讲解,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最后由老师来评价和总结;另一种是由同学提问,其他同学来回答和讲解,提问的同学来评价,最后由老师来评价和总结。

4.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讲课过程中将“理论与应用背景”密切结合,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即将教师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成果融入到本科教学中,形成互动的统一过程,以真正有效地为社会培养出拥有系统知识结构、具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本科人才。同时,为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MEMS典型产品实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通过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考试模式下,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刻苦,但善于临时应付考试,往往取得较好成绩。而有些平时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但在考试中并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得到的是不理想的成绩。为改变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情况,采取相对比较全面合理的考核方式。在保留传统理论考试基础上,增加“自主学习式”、平时题签式、交流讨论式等多种考核方法。所谓“自主学习式”考核方法,是由主讲教师根据工程实际需求,确定几组MEMS微器件设计题目。学生通过自学和与任课教师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经过课程设计题目选择、文献综述、构建原型、MEMS结构设计、微加工工艺流程的制定,运动分析与性能评价等,最后撰写课程报告,ppt答辩。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分阶段增加交流讨论、书写报告等环节,采用鼓励式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避免学生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现象,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上述不同的考核方式和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评价,使最终的考核成绩比较合理。在这种考核体系下,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得从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全面提高。

三、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为评价教学方法的成效性,选择了2013~2014春季学期的授课班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试点对象。对改革试点班与非试点班的考试成绩从平均考试成绩和优良率两方面进行比较。平均考试成绩和优良率的对比结果见。图中,2014年度代表改革试点班,2011~2013年度代表非试点班。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改革试点班的平均成绩和优良率明显高于非试点班。同时笔者对试点班的1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同学们对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的改革比较认可,对工程应用实例比较感兴趣。

四、结论

第8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体性;信息技术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数学教学与它们密切整合时,它们能给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下面根据笔者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入机会,教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完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效果好的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大大强化了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学习九年级几何“点的轨迹”一节后,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对“轨迹”是毫无想像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教师的“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九年级代数中的“函数”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让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非常透彻。

3.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几何图形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

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

4.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九年级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九年级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

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

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

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

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

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像,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