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电工专业论文

电工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5 10:48: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工专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电工专业论文

第1篇

对于电类专业是否需要金工实习,广大师生一直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议。诸如实习课时和实习经费如何安排;金工实习是机械类学生必修的,对于电类学生而言根本没有必要去学;更有甚者认为金工实习仅仅就是去工厂劳动。因此需给金工实习定位,让大家认清金工实习在大学课程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金工实习教学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国家教育部门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特别针对高校来说更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目前仍普遍使用重课堂、轻实践的传授方式。所以在金工实习的实践教学中,我们要提高素质教育认识,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落实好素质教育的精神,具体体现在严抓求实作风,狠抓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团队协调能力,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花大量精力于金工实习中,使得学生自身的综合工厂素养得以提高。

(二)综合能力锻炼的需要

大学生在毕业以后进入到工作岗位,普遍被认为高学历、低能力。主要是因为在四年大学学习中,综合能力锻炼不够全面,具体表现在吃苦耐劳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缺乏锻炼。这主要归结于我们没有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创造锻炼的机会,而金工实习就是在学生进入社会前,一次难得的综合能力锻炼机会。

二、电类专业金工实习改革主要内容

(一)金工实习课时改革

目前机械设备是任何工厂所必需的装备,而每种设备不可能离开电器控制,电类学生本身就具备这方面的专业技能,通过金工实习,使电类专业技术人才具备必需的机械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社会需求。根据目前我校工程实训中心现有的人员和设备情况,特开设车工训练、钳工技能训练、铣工训练和现代加工训练,各训练项目采用分组轮换制。因此需把目前的一周课时增加为两周,才能有效地满足工程训练的要求。

(二)金工实习内容改革

针对电类专业特点,科学合理安排金工实习内容显得十分重要。改变传统的车、铣、刨、磨、钳的实习模式为车、铣、钳、现代加工相结合的实习模式,使机和电充分结合,极大地调动学生参加实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改革现有的实习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动手动脑,以培养其尝试创新的兴趣和习惯。比如在实习中可以引入多媒体课程教学软件、计算机辅助考试软件、试题库等,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另外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习教学,或让学生观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录像资料,使学习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大力提倡启迪式、互动式教学方法,结合远程视频教学,形成立体化模式。最后完成作品,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即提出任务要求、讨论设计思路,让学生自行设计、自己编程、建模、加工,最后完成设计任务。

(四)电类专业金工实习教材大纲与教材建设

按照电类专业建设的要求,建立新的金工实习课程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教材系列是电类专业金工实习教学实施的核心。目前我院基本上是沿用机类专业《金工》系列课程教材,这已不能满足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现已组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积极编写适合电类专业金工实习教材,预计不久就会投入使用。

(五)金工实习的考核改革

金工实习课程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的学习,不可照搬旧的考核模式。目前我院考核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即:第一部分:实习教师和师傅对学生的出勤、工作态度打分,占20%,;第二部分:理论及实习报告考核,由实习指导教师出考卷,主要考核学生的应知应会,占30%;第三部分:由指导会学生代表组对每位学生加工的实习产品进行考核,占30%;第四部分:实践动手部分以及创新设计部分占20%,如,在线切割图形加工设计中,体现出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给予加分,无论在手工制作中还是在创新设计中只要有创新、有独立思考,就予以加分,这部分考核能在提高学生的实习主动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结语

第2篇

电子信息工程是指面向电子设备开发设计的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来辅助电子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的产业,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科技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在对人们的生活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外,我国的国防、军队建设也离不开高科技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产业机构的调整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也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部分电子信息工程企业仍旧在按照传统的模式发展,并没有意识到创新思维和能力在领域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电子信息工程市场氛围发展上也未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有待发展。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表明培养专门型人才,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良性竞争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人才竞争中取得胜利,才能够使电子信息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思路

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提高专门型人才的质量是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高校作为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主要阵地,也肩负着重担。因此,如何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素养,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多个角度做出思考和探索。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可以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教师能够更加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现状,并能够在提高理论水准的同时也提升实践技能能力,从而打造一支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在学历、职称等方面具有合理结构的教师队伍。

2.2建立竞赛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通过学科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竞赛制定和培训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2.3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第3篇

依据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案”从始至终体现“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思路,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毕业生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价值观,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等通用素质和能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方式逐步体现精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征。我校电信专业明确了自己的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方面基本知识,掌握分析、设计、应用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基本素质,能在电子信息行业及各级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遵循的基本原则

2.1充分的调查论证

(1)召开学生座谈会,征集毕业年级学生及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学生对“方案”的修订意见,了解学生自身需求。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2)邀请用人单位参与“方案”的修订。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修订论证,充分考虑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尤其是行业协会制定的人才质量标准。(3)参照执行教育部的专业规范标准,确保专业完整性。

2.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本着“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的思想,通识素质类教育贯穿始终,德育工作与通识类课程考核结合,学术讲座日常化,引进并开设高质量的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针对全国各地生源基础教育水平差异,对外语、数学、计算机课程进行分级教学。专业教育逐步向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靠近,专业课程开设以业界需求为主导,鼓励与业界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鼓励“方案”的部分课程以合作教育的形式开展,包括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

2.3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方案”反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设置6学分区间,给予参加学科竞赛、参与教师教、科研课题研究,参加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技、军事、历史、艺

术类通识课程修读,开展创业,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学生的学分奖励,该模块是学生毕业必要条件之一。

2.4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工科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不低于25%。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毕业实习以集中统一安排为主。重点让学生体验基层行业工人的工作过程,磨练意志,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倡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以参与教师的教、科研课题的形式完成。重视课程设计。

2.5合理安排第四学年教学工作

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方案”要考虑考取研究生深造和就业两种需求,1-10周集中安排课程,剩余时间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准备研究生考试,确保教学秩序。

2.6教学计划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随时关注行业发展需求,建立专业与行业信息交流机制,将行业发展最新的信息整合为课程资源,通过短课时的课程、讲座等形式开设,同时必须坚持“方案”的执行稳定性。

2.7分方向培养

在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上,从第三学年开始分方向培养:嵌入式集成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方向。嵌入式集成电路方向主要课程: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微控制器应用、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开发;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主要课程:信息论基础、数字图像处理、DSP技术与应用、信息与网络安全。同时设置多门其他方向的选修课:

第4篇

关键词:光电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94-02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工科本科专业14085个,占全国本科专业点总数的32%。从2005年起我国开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组织开展相关专业领域的认证工作,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毕业论文是高等工科院校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保证措施,也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最能反映出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近年来,由于高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不够,毕业论文整体呈现出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的趋势,特别是工科毕业论文未能体现出工科特色,有的毕业论文理论性太强,未能抓住工科毕业论文要结合工程实际和工程应用背景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决定毕业论文好坏的关键,毕业论文的选题要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工程性、可行性等方面特点。本文结合江苏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从毕业论文的课题来源谈谈工科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改革途径,以期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进一步推进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一、结合导师科研项目选题,增强毕业论文内容的科学性、创新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2],科研项目一般包含许多子课题,子课题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它们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可以让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子课题,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所在系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历,大多为硕士生导师,科研项目来源丰富,有省部级、国家级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与企业进行的合作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飞秒激光诱导超快超高压冲击加载下金属箔材塑性成形机理及方法”、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飞秒激光加工制备光子晶体光伏电池及其抗反性能研究”和企业进行的合作研究项目“用于电力光纤到户的新型弯曲不敏感光纤研究”等项目,这些项目大多面向工程应用和基础研究。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自身的科研课题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相结合,表一为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近三年毕业论文课题来源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每年大约有29%左右毕业论文课题来自导师自己的科研项目,导师通过毕业论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为圆满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研究生的传帮带,学生从查阅资料到拟定方案,从选择设备、器件到问题的发现及解决这一系列的研究过程,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与硕士生协同研究,他们学到了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和团队协作精神,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结合企业生产工程实践选题,毕业论文内容面向工程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工科类毕业论文内容要想面向工程应用,最好的措施是结合企业工程生产实践选题,采用校企联合指导模式[3]。表一所示,近三年来本专业来自企业生产实践的毕业论文选题有增大的趋势,从2013届的20.7%提高到2015届的36.1%,这主要归功于学生充分利用本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教师通过自己与企业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积极落实学生到有关企业去完成毕业论文。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的企业导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论文题目的拟定,这样拟定的毕业论文题目都能与企业的工程应用相结合。通过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在毕业论文期间直接参与了具体产品的设计、性能分析、优化到产品试样制作一个系列实践活动,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

结合企业生产工程实践选题也是当前现实的需要。一方面,现在学生就业观也有很大改变,不再都是把国企、外企作为首要就业去向,许多学生也愿意到私营企业去。他们认为到国企、外企很可能不会到研发部门,而到私营企业可以到研发部门从事研发工作,学到很多技术和能力。私营企业很希望学生能到单位去做毕业论文,同时学生也愿意到单位完成毕业论文。通常用人单位会给予学生一定的实习费、生活费,以本专业学生去长三角和珠三角实习为例,用人单位一般会给学生每月2500元左右的实习费,基本解决了学生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用人单位会安排有经验的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这样毕业论文完成后,学生和企业之间能进一步地相互了解。学生基本能胜任企业的工作,企业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以后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校内毕业论文题目陈旧的难题。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扩大,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毕业生数量较多,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面向工程类毕业论文题目难度较大,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使这一方矛盾得以缓解。今年来我校光电类本科毕业论文从企业选题,从激光加工、镜片检测到照明设计和通信光纤结构设计等,丰富了学生的选题范围。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完成工程类毕业论文课题,高校教师的实际工程能力得到提高,学校聘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特聘教授,他们定期到学校做学术报告,结合自己成长经验将企业的经营发展、先进管理经验传授给学生,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借助专业软件,使设计类毕业论文内容面向工程应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涉及的专业软件有CODE V、Rsoft、LightTools、Optiwave、TracePro、Matlab、Labview等。这些专业软件有效地衔接了本专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应用。通过专业软件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相比于需要借助于一些大型实验设备来完成的毕业论文,软件设计类起点低,时间上灵活自动,不受场地等物理条件的限制,使学生能更快地完成课题目标。近年来,本专业借助专业设计软件完成的毕业论文内容主要有LED照明灯具的设计,光伏电池表面减发结构设计,光波导结构设计,光子晶体光纤结构设计,相机、手机以及显微镜的镜头设计等。本专业教师在专业软件的使用上经验丰富[4],设计内容有着自己的特色,面向于工程实际应用,因此,也受到本专业学生的青睐。表一中可以看出,近三年来,借助于专业软件完成的设计类的毕业论文平均选题率大概在30%左右。

四、结束语

本专业近年来结合导师科研项目、企业生产工程实践和专业设计软件进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总体而言,毕业论文能体现出科学性、创新性、工程性、可行性,但也存在近10%的毕业论文未能体现工科毕业论文要结合工程实际和工程应用背景的基本要求,这也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毕业论文课题确定上要克服困难,推进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参考文献:

[1]吕秋丰,李湘祁.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41(10):241-242.

[2]吴功德,王晓丽,郭瑞雪.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2,(26):253-254.

第5篇

一、政治思想方面

自己能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热爱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用教师的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专业思想稳固,敬业精神强,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有良好的师德,表里如一,为人师表,尽职尽责地完成了本职工作,逊色地履行了作为教师的职责。

二、文化专业知识水平方面

自己具备系统的文化专业知识。物理学科的基础上,进修了相关的电工专业知识、电工实操证等多方面的内容。根据学校需要,先、后担任过《物理》电工基础》仪表与测量》电机与变压器》平安用电》等专业课的教学。对所教授的专业课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教材、大纲的精神,并能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清楚教材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教学经验丰富。注重对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于1998年7月至2000年7月在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参与了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学习;1998年9月至2001年1月利用课余时间进修了第二学历,取得外语大专学历。

三、教育教学能力方面

教学: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教学大纲,准确掌握大纲和教材内容,有效地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准确地教授知识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组织能力。教学过程中,能正确运用教学原则和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将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于教学中。曾多次讲授市、区级观摩课、公开课、研究课、评优课。

1996年在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获“表扬奖”

1998年所教《电工基础》统考中超市平均分、及格率。

1999年在本校申报“国家级职高重点示范校”验收中。获“校级先进个人”称号。

2001年在区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获“表扬课”称号。

教育:自己在教育工作中。所带班级的学生,素质较差;学习效果较低,教育管理难度很大。工作中,首先作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次,正确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教育、组织管理工作,妥善处置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书育人,寓教于乐。再次,重视干部的培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形成集体的合力。不懈努力下,每个班都能很快地建立起,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组成强有力的班委会和团委会;学生们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态度逐步端正;效果明显提高。并培养出一批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干部,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电工班的侯晨耕同学任学生会主席;史国旗同学任学生会宣传干事,由于工作逊色,连续两年被评为区优秀干部。所带班级多次获得“先进班级体”环境卫生达标班”财富先进班级体”等荣誉称号,并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竞赛中获奖。

1997年辅导同学参与外地区《离开雷峰的日子》征文竞赛获“二等奖”辅导和等同学参与市电车公司组织的向李同学学习。

1998年参与全市水平测试。分别取得全区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果。

1999年组织的主题班会和技能大赛均获“优秀奖”

自己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不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不时进行改革创新。

参与编写了仪表与测量》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技能训练规范。

2000年所写论文《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文化素质和思维素质的作用》获校级三等奖。

2002年所写论文《利用“合作教学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获区教育学会首届论文评选表扬奖。

2004年所写论文《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获区教育学会第三届论文评选表扬奖。

自己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授给年轻教师。认真协助青年教师备课、分析教材、改进教法,听课后能指导她改进教学,培养高老师成为一级教师。

2000~2001学年度和2002~2003学年度考核被评为“优”

第6篇

【关键词】化工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特色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24-01

1.现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一个老牌的专业,长久以来为行业输送着新鲜血液,促进着经济的长足进步。但是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挂靠化工专业的热门方向此起彼伏诞生,专业师资的整体能力跟不上等等原因,使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所下降,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异常迫切。高校要抓住机遇,善于利用地方资源,促进专业办学特色, 提升人才综合能力, 提振专业的就业水平与竞争力。因此高校培养既有专业理论能力,又有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尤为重要。

因此,新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尤显突出。我校于2010年着手修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计划,新培养方案于2011届开始实施。

2.新培养方案的特点

2.1 培养目标明确,突出专业特点,体现专业应用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知识,能在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工工艺、工业催化、能源、医药和环保等部门从事生产、服务、研发以及设计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执行宽专业,厚基础的教学指导方针,在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化工领域工艺设计与设备设计、模拟优化方法、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基本能力。学生在专业课学习阶段,通过专业实习等途径,紧密联系石油化工、煤化工的生产实际,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及创新的初步能力”。

我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两个方向,即石油化工方向和煤化工方向。我校地处辽宁化工城,素有“煤都”之称,既有石油化工的研发和生产优势,又有煤化工的产业与科研依托,发挥优势,凝练特色,致力于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强大的优势。

2.2注重培养规格,强化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首先,强调德、体。“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

其次,强调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属于工具型能力,会广泛应用于将来的工作和学习。

重点强调专业能力。获得专业基本知识,具备在专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专业领域内工艺与设备的基本设计能力;了解专业学科前沿,了解新装置、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具有对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理解、运用和掌握的初步能力。

再次,强调了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3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特色,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意识,加强基础教学,培养通才,增强人才的适应能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首先,新培养方案提高了原来要求的规定修满教学学分,其中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学分。

学校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不分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一致性,后两年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优势。

其次,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上,强化了四大化学的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同时整合了两个培养方向在《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专业外语》、《仪器分析与实验》、《电工学》等课程的一致性,体现了厚专业基础,宽专业口径的特点,增强了人才强大的理论基础。

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既要突出两个方向的特色专业,又要体现我们学校的办学特点,扬己之长,使培养的人才具有特色,满足化工不同行业的需要。因此,我们将两个专业方向的部分特色课程交叉选修。如:石油加工方向选修《煤化工基础》、《洁净煤技术》,煤化工方向选修《石油化学》、《石油加工基础》,使所有的学生,既懂得了本专业的知识,也跨入了另一个相邻领域,扩展了知识面,也强化了就业优势。

2.4重视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锻炼和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化工人才

新培养方案中,在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传统实习之外,引入了仿真教学,综合实验和综合能力素质训练,强化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我们学校先后与地方6个化工企业及科研院所签订了实习协议,每年都有学生去进行不同类型的实习,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到企业委托实践,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

在课设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大胆创新,允许学生参与教师或者企业的科研课题,发散思维,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创新实践”、“科技小论文大赛”“资格认证”、各种论文和实验等大赛、以及参与各种培训及调查报告等,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仿真教学环节,学校引入了化工仿真实训软件,提供计算机房,使学生足不出户,在计算机上就可以模拟实际化工工艺路线与实际化工装置,自己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处理问题相结合,既巩固了专业知识,也应用了专业知识,同时提升了动脑和动手能力。

在专业实验环节,既体现两个专业方向的共性,也强化了专业方向的特色。比如;石油化工方向学生开设化学工艺学专业实验与石油加工专业实验,而煤化工方向学生开设煤化工专业实验的同时,也进行石油加工实验,这样既淡化了专业方向性,强化了大化工的概念,也使学生在就业中更具备了竞争力。

3.新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新培养方案从2011届开始实施至今,效果明显。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学生对学习的课程感兴趣程度增强,理论课学分普遍提高,受学业警示率明显下降。

学生在假期的实践机会增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其就业的竞争力。

第7篇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特点决定了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过程必须有别于其他教育,必须与社会对各职业的具体需求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产教结合 ,职业教育的光明之路。

实行产教结合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近年来我校经过大量实践证明,产教结合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一条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双赢”局面的成功之路,也是职业教育的光明之路。

一、产教结合,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

从事服务、生产、管理第一线技术人才资源开发的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具有市场性。而职业教育自诞生就与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教材的选择,教法的运用,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生可以看作是我们生产的产品,只有适销对路才能有出口,有市场。也只有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才能成为畅销品,而不是积压品。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根据社会、学生两方面需求,瞄准人才、教育两个市场,力争使两个需求、两个市场互动、协调发展,产教结合,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

二、产教结合,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教材滞后,知识老化问题非常严重,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培训;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更是浪费了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造成学生入厂需要重新培训才能上岗。由于企业的目的是追求高效率的经济效益,所以他们会不断引进并推广使用高新技术,这就要求企业员工必须掌握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的先进技术。产教结合必定会把企业的技术和行业信息传递给学校,专业教师可由此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料,进而转变教学观,并加大对行业信息的搜集用于指导教学工作,大胆抛弃滞后的教材,编写适合校、企发展需求的教材。我校与一汽大众的合作,不仅得到了技术支持,他们还派高工到校授课。产教结合,不仅优化了教材,推广了新技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三、产教结合的基本途径

1、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接轨

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主要是通过人才供需关系的平衡协调来实现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再闭门造车,沿袭传统的老专业,如钳工专业、电工专业、焊工专业、车工专业等,而应介入经济发展的循环圈,研究服务对象,下厂调研,把握需求脉搏,按就业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

如我校作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一所技工学校,学生主要就业于一汽下属的各个企业,我们通过大量的下厂调研,将专业设置为工厂急需的汽车检测与维修、钳电、机电、管焊、数控等,这样产教结合,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接轨,学生的就业率很高,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预订。同时也带动了招生,生源不断增加,学校空前火爆。

2、建立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新型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基础上的能力本位教育。为此,必须建立起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和较强教学能力,又有较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每所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这就要一方面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如组织本校教师利用假期进行下厂实践,学习工厂的先进技术,了解工厂的先进设备,掌握最新技术信息,更新知识,另一方面借助工厂现有的技术人员、高级技师到校兼职,讲授他们擅长的专业,从而建立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新型教师队伍。

3、建立相应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只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才会受到企业的青睐。众多企业每年招聘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至使学生被淘汰率不断增加,企业再培训的负担不断加重。如果学生在学校打实基础,必然会受到企业欢迎。因此学校要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加大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课时比重,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充分的“练”和“干”的机会,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我校的毕业生曾大受企业欢迎,因为其在学校通过实习已获得良好的技能,到工厂可以直接上岗,而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近几年,我校学生实习直接到一汽大众顶岗实习,不但掌握了装车技术,还磨练了意志。实习后,多数学生能单独顶岗,有的还可以多岗位操作,这样的学生就业时倍受企业欢迎。另外,在校内针对厂内特点,建立装配训练厂,设置各种训练项目,如:螺纹连接、堵盖连接、卡扣连接、线束插接等,这些针对性训练,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竞争力。

4、产教结合,加强职业培训

第8篇

论文摘要:针对“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以及实验设备模块化、装置化的弊端,结合三明学院的具体改革情况,提出了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优化,改革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电工学”是三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理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多年来一直延续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电工学”教学工作还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目前“电工学”课程只安排了51学时,其中还包括17个学时的实验课,真正上课讲授的时间只有34个学时,面对教学内容不变、课时不断减少的现状,“电工学”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第二,由于实践教学设备模块化、装置化,从而减少了各个分立元件的接线问题,造成一些重要的实际操作没有达到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目的。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们讲好这门课程需要认真思考的,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一些“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措施。

一、教学内容优化

1.“电工学”课程特点

“电工学”是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的技术基础课程。作为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应用非常广泛,现代一切新的科学技术无不与电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电工学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能够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训练实验技能,并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1-5]

2.“电工学”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

由于“电工学”课程课时少而内容多,理论阐述的内容抽象难懂,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很难达到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如下优化。

(1)结合课程特点,科学选取教学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针对“电工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的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组成的内容,要继承下来,比如电路理论知识和基本定理;要把电工学科前沿的、新的知识及新技术、新产品及时介绍给学生,使引进的新内容与当前发展的新技术水平相适应,如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及仿真软件。淘汰过时陈旧的知识、删除不实用、偏难的内容、删去与专业无关的内容、避免重复与其他教学交叉的知识。比如对于物理学课中已学过的知识,如磁场的基本知识等不再重复。因为直流发电机越来越被半导体整流设备所替代,对直流发动机的介绍就可以简略。

(2)针对不同专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电工学”课程具有学时少而内容多的特点,应针对不同专业优化教学内容。“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所授课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增减。上课时多联系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案例,特别是应该结合实例讲授概念与原理的应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电工学”知识在本专业领域的作用和意义,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关注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课程有兴趣,才能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另外,不同专业对“电工学”知识点的掌握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要根据专业的需要、学时的多少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决定取舍。比如,物理学专业要对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知识内容进行重点分析讲解;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可适当增加PLC可编程控制器和单片机方面的内容;机械专业可多介绍一些电动机、发动机等方面的内容。在做教学课时安排时针对不同专业特点课时安排也不同。我校针对不同专业安排“电工学”为34、45、51、60 学时等。

(3)承前启后,讲解详略得当。“电工学”作为高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是后续“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电学课程的基础。比如电阻电路基本定理及电路分析作为电工学的基础知识要作较详细的讲解,即对这一部分的定理、概念,都要讲到位,让学生理解,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如果这些知识掌握不扎实,后续课程学习时难度就会比较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地将新技术、新产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3.实验课的优化

“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最直接、最主要的结合方式。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加强学生的实验手段与实践技能,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内容应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先进性。

现在实践教学的弊端在于设备过于模块化、装置化,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只要插几根线即可,减少了各个分立元件的接线问题,造成一些重要的实际操作没有得到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目的。所以,在实验教学中,要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已具备实验技能的前提下,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情况,完成一个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设计。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验室现有元器件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路线,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选用仪器设备,提出实验预案,经指导老师同意后,独立操作完成设计性实验,写出实验报告。这样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引入高新技术实验,如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引入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实验。

还可以把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课堂教学转到实验室,提供给学生一个主动获取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良好环境。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工测量等理论教学。

总而言之,应该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二、“电工学”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

1.使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电工学”知识内容比较多,有些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有些高科技的知识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需要结合实际讲解才能更有说服力。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不用板书、节省时间等明显优势,有助于解决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将一些抽象的公式、原理、定律,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清晰展示给学生,来突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交流电动机这一章,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电动机及其结构,并在演示的过程中细致讲解,用动画效果来介绍电动机的转动原理,使学生能够有较强的感官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转贴于

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学习。

2.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

“电工学”课程存在着内容多,学时少,而知识更新、补充快的特点。课堂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讲授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对理论性强、难度大的内容一定进行课堂讲授。而对应用性、概述性或难度不大的内容,可结合学生特点,专业要求,安排学生课外自学。

比如安全用电这部分知识非常直观、易懂,可不讲或略讲,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电工测量这章可以从课堂教学转到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使学生自学,用实验的形式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电工学”课程理论性强,应结合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讲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和电动机的控制部分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配电房、校内供配电线路,介绍计算机房配电线路和实验室配电线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对于安全用电的知识结合校园中学生违规用电,造成的安全隐患给以深刻剖析,培养学生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我校还经常开展进社区家电维修活动,志愿者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登记维修记录,有的在一旁帮忙,有的则埋头检查电器旋下螺丝,拆开电器,认真仔细查找原因。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动手操作中得以升华。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电工学必备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电工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和考试过程的管理,规范课程成绩的评定,进一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结合“电工学”课程特点,制定下列考核办法。

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四部分构成。

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5%)+(实验成绩×25%)+(期中考试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50%)。

根据学校关于平时成绩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确定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5%(平时成绩由出勤和作业二部分综合评定);实验成绩占25%(可根据平时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得出)。

这种考核方式,使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考核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也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收到了很好效果。

四、结束语

“电工学”是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多课时少,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改革考核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但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不懈的努力,才能使“电工学”教学工作取得更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飞.电工学(第一版)[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鹿晓力.电工学(第一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