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5 10:48: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家庭教育观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家庭早期教育中实施的公民价值观培育优越于学校价值观培育首先,优越于学校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学校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是指幼儿园、小学有意识对学生的公民价值观进行的培育。相比而言,家庭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是自由的、随机的、渗透性的,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材,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固定的时间,没有涉及到过多的教育对象。而学校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则与此相对,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教学目的,固定的教学场所,固定的教学时间,具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功利性和明确的规定性。因而前者更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其次,优越于学校晚期公民价值观培育。学校晚期公民价值观培育是指中学、大学有意识对学生的公民价值观进行的培育。家庭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具有启蒙性和基础性,人之初好似一张白纸,其大脑处于一片空白,对于具有一定权威性和亲和性的家长导入的主张、思想、观念,幼儿及儿童可谓是全盘吸收,由着家长引导塑造。相反,学校晚期价值观培育难度较大,效果可能不是很理想。一个自主意识、独立意识越益增强,一个大脑里已有一定价值观的学生,如果学校输入的价值准则与其自身已拥有的不一致,其接收的排斥性可想而知。可见,早期教育没有受到良好的价值观启蒙,以后的学校价值观培育效果不是很理想。
2.家庭早期的价值观培育是公民获得价值观启蒙的第一个主阵地孩童时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黄金时期,家庭早期的价值观培育是公民获得价值观启蒙的第一个主阵地。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曾提出过儿童的可能能力递减法则,他说:“生来具备一百度可能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具备一百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五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六十度能力的成人。到十五岁时教育就会剩下四十度。”[2]242印度“狼孩”卡玛拉的学习案例有力的证明了越早接收早期教育、越早受到早期价值启蒙越好。
3.家庭早期的价值观培育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和社会的发展较之宗教对西方人的思想、行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则更多地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早期的价值观培育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孟子讲“国之本在家”,黑格尔认为中国“终古无变的宪法的‘精神’,就是‘家庭的精神’”[3]113。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人重视家庭,对家庭怀着宗教般的情感,犹如西方人信奉上帝”[4]18。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家庭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其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立。可见,综合了家庭成员之间思想的、感情的、经济的、文化的和道德的诸方面因素的家庭对中国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幼童时期,正是幼儿及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正、负方面的影响,家庭早期的价值观培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由此,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后备军的孩子也决定了国家的前途与未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家庭早期教育中公民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家长与公民价值观的关系而言,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家长(如隔代教育)不了解价值观为何物,不知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不知道价值观形成规律,无从谈起对幼儿及儿童的价值观教育。二是一部分家长虽然了解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但不认可,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在目前的社会变革期,部分家长在价值观上产生了困惑,诚实正直还是投机取巧,宽容友善还是以直抱怨?他们既希望孩子诚实正直、宽容友善,又害怕孩子长大后吃亏上当、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因此,不自觉地给孩子灌输“不与陌生人说话”“资源有限,竞争无限”等价值观。更有甚者,自己的价值观已完全沦落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自由等,仍振振有词的灌输给孩子。三是一部分家长虽然了解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认可,但重视智育教育而忽视价值观教育。在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下,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第一起跑线上,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方面,而对成长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非智力方面,如价值观、人格等方面重视度不够。
(二)从家长的教育方式来看,存在三种错误的教养方式
一是溺爱型。这种家庭教养方式指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千依百顺、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种方式易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二是放任型。这种家庭教养方式指家长由于一定的原因(或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或因无意识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这种方式易导致孩子散漫,冷漠,长大后很难形成友善等价值观。三是权威型。这种家庭教养方式指家长将孩子看作私有财产,认为教育孩子是私人的事,全凭自己的意志教育孩子。这种方式容易出现“不打不成材”“虎妈”“狼爸”等现象,易使孩子敌视他人,仇视社会。
(三)家庭早期教育中公民价值观的错误培育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如果要对以上的错误教养方式进行总结,可以将“家长要求孩子采取某种行动或者要求孩子听话”归纳为以下的教养逻辑:一是简单的说理;二是在说不通的前提下,权威地单方面下命令下指示;三是仍然说不通则是告诫、警告、恐吓或引诱;四是也即最后一步是歇斯底里的打骂等惩罚,如面壁,关小屋子,或拳脚相加等。错误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及儿童公民价值观的培育负作用相当大。在此,简单列举两种具体的方式加以说明。第一,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中,如果孩子不听话就以编恐怖故事的方法对之进行连哄带骗的警告恐吓。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易产生诚信感,家长不是将孩子作为平等的主体尊重他,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是连哄带骗,在其幼小的心灵播下了不诚信的种子,如果以后不及时矫正,那么孩子长大后自然会产生一种撒谎心理,离公民价值准则之“诚信”渐行渐远。第二,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中,如果孩子不小心头部撞倒了桌子等哇哇大哭,家长习惯性的安慰,“我们打这个桌子,是它不乖,该打该打,不哭了啊……”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易产生友善感,家长的这一举动不是让孩子查找被撞的原因,而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别物。别人、别物如果有对不起地方,那么一定要“讨回个公道”,在其幼小的心灵播下了怨气的种子,如果以后不及时矫正,那么孩子长大后自然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与公民价值准则之“友善”相去甚远。
三、家庭早期教育中公民价值观培育的观念和原则
(一)家长要形成正确的“三观”
家庭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对个人、社会、国家均至关重要。但家长、学校、社会、乃至政府对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家长自身。因而,政府、社会、社区等有义务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如加强立法,加大家庭早期价值培育重要性宣传,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家长培训支持体系等,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三观,指导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
1.正确的孩子观。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孩子是逐渐成熟的具有一定依赖性的相对独立主体,具有平等的人格。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认识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重视他们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各个年龄段的成长规律。
2.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首先家长要树立教育责任意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的时候,还只不过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他对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5]23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方法观。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能养得好……难道养小孩子,不懂得方法,可以养得好吗?”[6]8663.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家长通过学习不仅能了解、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还要结合自己的家庭特色,将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融入到家庭日常生活中,形成家庭成员潜意识地遵从的健康家庭价值观。(二)家长要坚持四个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家庭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中,受教育者是幼儿或儿童,家长虽是主角,占引导地位,但不是主体,孩子才是真正的教育主体,而且是平等的主体。所以应坚持主体性原则。个体具有亲我的倾向,易接纳“我”而排斥“他”。家长在价值观培育中不得硬性灌输,而是以孩子认同为前提。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的模式进行价值观培育:接纳孩子的情绪赞同孩子的观点从孩子观点出发让孩子主动归谬孩子自身否定其原有错误观点家长协同、引导孩子建构正确的价值准则。2.一致性原则。首先,家长言行要一致,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次,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等要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起到此消彼长的作用,让孩子无标准可依、无方向可循,无所适从。再次,情景与教育时机要一致。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生活中一旦出现了教育的契机,家长要及时地介入、跟进。最后,行为与结果要一致。在价值观教育中,对孩子的优良品性予以充分肯定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反之,对孩子的不良品性要予以艺术的否定并及时的给予相应的惩罚。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关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个人接受最早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才。如何让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我们当前关注的话题。
一、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
(一)教育子女是家庭的基本社会职能
1.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十分贫乏。他有温饱的需求,但无获取衣食的本领,家庭就要给予其多方面的照料,儿童逐渐长大,就要教导他衣食住行的基本技能。受教育者即使到了中学阶段,在适应家庭生活、适应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能力仍相对贫乏,亦需得到家庭多方面的照顾指导,从中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也是生长单位,分散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家庭教育不仅是对儿童进行生活教养的主要形式,而且也成为对他们进行生产和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内容大为丰富,基本生活技能的内容也随之复杂多样,而家庭在这些基本生活技能的教导上处于特别重要、不可替代的地位。离开了家庭,一些最初的生活技能、自我服务的技能就无从培养。
2.
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
我们都知道,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但这些观念、规范和准则决不是在自然状态中萌发出来的。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范围,家庭群体中受教育者与他的双亲、祖辈及同辈伙伴发生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是他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受教育者起初总是以其双亲的言行为榜样,以其双亲的需求、情感情操为认同的对象,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方式习惯和道德信念的体系,借以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想最初往往是由兴趣爱好所引发的。受教育者最初的兴趣爱好正是在家庭生活中萌发的。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它能引导受教育者逐渐地懂得现实生活的意义,注意发展他们的各种正当的兴趣和爱好,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又能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家长用自己的全部生活经验去影响教育子女,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同时又对其倾注着莫大的期望,这样,就使得他们在人生的道路能做出有价值的选择。
4.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作用
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中的这种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家庭影响受教育者的志趣理想抱负、职业的选择等途径,使他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和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另一方面,家庭又是一个多重角色组合而成的初级群体,在这群体中,受教育者依自己与家庭不同成员之间的不同关系首次成为一个承担多重角色的主体,也就形成了日后社会上充当复杂多样的角色的启蒙经验。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还表现为它能复制出社会文化传统习俗所要求的不同社会角色,比如男女性别角色行为等等。
此外,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在形成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
不可替代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1.家庭教育是百年树人的起点
在教育发展史上,人们早就认识到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就把家庭教育看作学校教育的基础。他把青年人的生活分为三期:从出生到七岁,从七岁到发育期十四岁,从发育期到二十一岁。未满七岁的儿童要受家庭教育,儿童满七岁以后,就应当入学校。近代,许多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在他们的教育著作中,无不强调家庭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教育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之后便从不间断,改变的仅仅是教育的形式。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爱尔维修说:“儿童获得运动和生命的时刻,就是获得最好的教育的时刻。”①
2.幼儿时期,家庭教育给予的影响是孩子以后接受教育的基础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幼儿早期发展与家庭教育问题,引起了
人们的广泛注意,教育、心理科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即活动。因此,家庭要尽可能早地经常地使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一定数量、质量的外界刺激,促进他们的发展。例如,有位心理学家对初生的婴儿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在孩子出生后的第2个月末就表露出第一次微笑,当母亲低下头来,轻轻地跟他说话的时候,他的小脸上明显地有了表情。这位心理学家认为,这是母子关系的第一个迹象,典型的人与人的关系就这样开始了。②孩子也就是从这个“码头”开始了他认识世界的“旅行”,从最初表现对母亲的感情,然后认识家庭的其他成员,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以及他所爱戴、尊重和喜欢的其他许多人。观察还表明,如果孩子出生后,紧紧裹在襁褓里,只喂养他,谁也不同他说话,不亲近他、关心他,这个孩子的发育就相当缓慢。“如果孩子身边没有一个人从小就对他一生中最初取得的成就做出评价,对他的初生微笑,对他初学走路,初次说话表示高兴,对他的一切发明创造给予一定的评价,那么,这个孩子将会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他与同龄人相比,就懂得少,本领差。他的最重要的能力,即学习能力将会受到限制。”③
由此可见,每一对年轻夫妻从做父母的第一天起,就肩负着教育子女的责任。幼儿时期,家庭给予的影响和教育,是孩子以后接受教育,形成良好个性的基础。
建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巨大的发展。但家庭教育仍然是我国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绝大多数儿童,从出生到六岁左右,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在生活上、心理上对家庭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他们同父母朝夕相处,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教育随时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3.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和不可替代的力量
儿童进入学校后,接受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学校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但是他们的成长,仍然离不开家庭教育。走读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学生接触家长的时间要比接触学校教师的时间长,因而,父母的教育仍然是对他们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同时,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由于父母与子女间固有的血缘、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的作用仍十分重要。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抑制儿童的成长。
二、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消极影响
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起消极作用,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下面谈谈几种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一)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有些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俨然以家长的身份自居,专横、压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干涉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对自己绝对服从,扼杀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导致孩子意志上薄弱,倍受压抑,不会独立思考,精神脆弱。
(二)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有的父母把孩子视作掌上明珠,关怀备至,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样往往使孩子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大而又任性。这种感情氛围中长大的子女容易轻视感情,冷淡一切,非常自私,只知索取,不愿奉献。
(三)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有些家长由于孩子的成绩较差,对孩子心灰意冷,对他们不提出任何要求和希望。对孩子的期望是对孩子爱的升华。对孩子的不同期望,父母的爱的表现不同,孩子也会对父母的爱做出不同的反应,表现为补充或加强父母对自己期望的特点。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无任何远大理想抱负、缺乏责任心。
(四)过度期待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但对孩子的期望过多、过高、过急,从而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背上极大的心理包袱。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基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以上几种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众所周知,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要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
三、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是对孩子进行成功教育的保证
(一)要创造一种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道德素质水平和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准则的体现。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的文化素质水平,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家庭气氛也不一样。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了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父母应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一般说来,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特征。
1.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对子女既不应当采取溺爱、放任的态度,也不应当采取粗暴的、专横的态度,而要采取民主的态度,父母既要对子女思想上和生活上关怀、期待、鼓励、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又要与孩子一起交流思想感情,让孩子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明智的父母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对孩子的每一个要求都细心考虑,合理的一定满足,不合理的给予正面教育,不该满足的就不能满足。同时也要要求孩子满足父母的要求,听从父母正确的教育,承担他们应当承担也能承担的责任。
3.父母既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所需的物质条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又要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
4.建立合理的生活制
度。按时起床、自觉睡眠,科学地分配一天学习、活动、劳动、休息的时间,有规律地生活,家庭所有成员完成各自分担的家庭事务。
(二)父母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希望子女胜过自己。但不少父母却不懂得儿童心理,不了解青少年成长的规律,不能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有的是根据父辈教育自己的方法教育孩子,有的则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样便搞不好家庭教育。教育孩子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而且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掌握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的方法与技巧。光爱孩子并不等于教育,只有遵循教育的规律,按照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三)父母在子女面前要言传身教,起表率作用
人最初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幼小的孩子没有与社会接触交往的经验,首先教他们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的是父母。父母怎样对待生活、工作、学习,怎样对待社会、同事、邻里,怎样为人处世,认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等等,都在子女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他们的认识和行为。所以,希望孩子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修养,父母应该首先具备。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这句话是正确的。
(四)父母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基本的一条途径是提高父母的文化修养。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才能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今天的孩子同样面临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他们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这就要求父母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实践证明,如果父母事业心强,刻苦学习,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使家庭生活有丰富的精神内容,生气勃勃,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受父母的熏陶,孩子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热爱学习,渴求知识。而缺乏教养,又不学习的父母,不仅不能指导子女学习,而且多半不能以正确的思想和态度对待子女的教育。如有的父母在子女学习时,大声播放电视,开收音机,或与宾客来往频繁,高声谈笑,打牌,娱乐;有的父母表现出对工作的冷漠,对朋友的虚伪,对社会缺乏责任感;有的父母不是以诚实的劳动为社会作贡献,而是热忠于拉关系走后门,攫取物质利益,社会地位,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只有具备以上几点才能为子女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要创造良好的家教环境外,还要采取正确恰当的教育措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正确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积极影响的几点措施
(一)从身体、心理两方面入手,关心子女身心正常发展
父母首先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智力、品德、美感等心理方面的发展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孩子出生后的吃、穿、用、住等都是在家庭里解决的。为使孩子的身体充分地生长发育,需要有饮食、卫生、体育等多方面的条件,其中营养是最基本的条件,因为身高体重的增长,各组织器官的发育,各种体力和思维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除空气、阳光、水之外,主要来自食物的营养。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营养素,就会引起生长发育不良和疾病。因此,父母要为子女选择、提供他们生长发育所必须的食物。据了解,解放后我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速度虽然较快,但是身体各项形态指标仍然大大落后于欧洲人。即使与同为黄种人的日本人比较,我国男孩身高比日本低4.5cm,只是到了成年期才赶上并超过日本人,但胸围和体重还有一定的差距。④
这是与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有一定关系的。在为孩子提供食物时,还要尽可能做到结构合理,分量适度,注意营养卫生。偏食、营养不足或过度,都不利于孩子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此外,父母还应当督促子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保持坐、立、走和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他们合理作息,有张有弛,劳逸适度。
父母还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当然是对的,但不全面。真正的健康,不仅指身高、体重、体型、体质、五官、四肢发育健全,生理活动功能正常,而且也要心理健康。事实上,在一些青少年儿童身上存在着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如紧张焦虑,惶惶不安;遇事冷淡,郁郁寡欢;猜忌多疑,孤独离群;残忍暴虐,冷酷无情;患得患失,喜怒无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胆怯懦弱,依赖心强;意志薄弱,惧怕困难;缺乏主见;信心不足,自暴自弃;贪慕虚荣,不知节制;说谎作伪,缺乏诚信;自私任性,无理取闹等等。然而,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其它原因的影响,不少父母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重视不够,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则更为忽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造成或加重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这是不利于子女的成长的。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密切相关,是现代人健康的重要方面。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注意他们的心理卫生。在发现他们的心理缺陷时,要及时地进行教育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自尊心、自信心和承受力、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精神。
关键词:素质教育;贯穿;家庭教育
近年来,学生的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许多学校为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把素质教育摆到了突出的位置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仅靠学校抓素质教育是不够的,家庭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当务之急是要把素质教育普及并贯穿于家庭教育之中。
在相当部分的家庭,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对孩子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技能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自强自立意识、风险忧患意识以及是非分辨能力,劳动实践能力,生存发展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漠然置之。出现文化教育有余、素质教育不足的现象。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有的心胸狭隘、自私、固执、孤僻;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懂得理解、关心、尊重和帮助别人;有的意志脆弱,受不得批评、挫折和失败的刺激:有的自立意识差,依赖心理重,不懂得什么叫节俭,不体会父辈劳作之艰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过分讲究穿戴打扮,花钱大手大脚,厌恶体力劳动;有的娇纵、任性、唯我独尊、稍不如意就撒泼,甚至对长辈颐指气使,蛮横无忌。面对这种状况,有识之士无不忧虑和关切,对这类孩子如不加强素质教育,长大成人后,将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要求,即使学习成绩好,也难保不成为“高分低能”儿。
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无可厚非。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承担着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第一责任。父母不仅要教育孩子学好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更应注重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有些家长无力承担,如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专业素质课,需要聘请专门的家庭教师授课。就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素质教育应侧重于对孩子心理素质、自立自律意识、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培养。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要点:
1、定时间、定内容,对家长进行家长学校讲座,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共创和谐社会,创建和谐学校。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
2、宣传*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宣传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明确为国教子的责任和义务。
4、传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指导家长科学教子的方法。
5、帮助家长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6、形式多样性、开放式,提倡家长共同参与,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帮助家长克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
三、工作措施
1、家长委员会管理扎实有效。
2、落实"家长学校"的上课时间。
3、保证"家长学校"的学员的参与率。每次上课前一周以内,发出书面通知,并及时信息反馈,家长可提前请假或调休,保证出勤率,并加强签到和点名制度。为进一步推进家校联系,开家长会时,下发调查问卷,来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与建议、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
①本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及工作的连续性,周密制定好教学计划,做到有序实施。
②按计划认真实施。能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来加强调查研究,进行客观分析,并将改进措施落实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6、抓好理论学习,切实提高家长的家教理论水平。
组织家长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校事故处理意见》等,向家长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使家长了解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当今的孩子有哪些迫切的需要,从而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家长学校活动计划;
2、与家长委员会成员取得联系,确定本学期活动安排;
3、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尊重能力、促进发展。
十月份
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孩子生活在一片希望中(和家长谈谈成功教育)
十一月份:
1、家长优秀论文比赛;
2、家长知识讲座:安全教育系列。
十二月份:
论文关键词:《喜福会》;谭恩美;家庭教育观;母女
论文摘要:著名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喜福会》描写了四个家庭母女间的故事。在当前中美两国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分析作品中体现的家庭教育观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谭恩美是近几年来一位备受瞩目的美籍华裔小说家。她的成名作《喜福会》包括16个相互交织的小故事,体现了中国移民母亲与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从相互冲突到相互理解的过程。家庭教育始终在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本文分析作品中四位母亲的家庭教育观,中国移民母亲和美国女儿虽然由于文化差异而有了众多冲突,但女儿们最终还是理解了母亲的爱,并从母亲那里获得了精神的力量。
一、望女成凤
吴宿愿相信自己的女儿能成为最优秀的人,最初她渴望女儿成为中国的秀兰·邓波儿。美国女儿们在开放和平等的环境中长大,无法理解父母的这种做法。因此吴晶妹一直不停地和父母作对以追求自己的个性。在故事快结束的时候,吴晶妹开始逐渐理解母亲,明白母亲只是望女成凤心切,其实是真正爱自己的。母亲去世后,吴晶妹给钢琴正音后重新弹奏了天才表演会上的那个曲子——《求情的孩子》。最后,她带着母亲的希望去中国看望双胞胎姐妹,回归到母亲的道路上。
二、期待效应
钟林冬是一个聪明而又坚定的女人,她的个人经历让她明白女人必须学会运用无形的存在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她巧妙地摆脱旧式婚姻的牢笼。她把这种力量教给女儿,而女儿钟韦弗利把母亲这种不露声色的战略运用在下棋中,结果屡战屡胜。但是当女儿最终失去母亲的期待,下棋时便“不再拥有那份极强的自信心”,母亲的言行犹如魔咒,失去母亲期望的韦弗利失去了下棋的天赋,变得平庸了。
这一现象可以用“期待效应”来解释。期待效应又可以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此效应源于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一个实验。他们从六个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实验,并告诉老师哪些学生的智商较高,潜力很大,而这只是随机的名单。八个月后,他们重新对这些学生进行测验。测验的结果非常令人吃惊,被告知智商高的孩子明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些结果说明期待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信和兴趣是智力活动的动力系统,这两者可以推动学习进程,从而产生神奇的效应。小小的插曲并未影响韦弗利,最终她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税务经济人,并且收获了一段较为美好的爱情。
三、主体意识觉醒
罗丝最初从母亲那儿学会的就是将一切放在心里。在婚姻生活中,罗丝最初习惯于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但是沉默的最终结果是丈夫看不到她的存在,甚至提出离婚。母亲希望能藉自己让女儿明白自己应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声,讨要自己应得的权益。而罗丝最终也确实醒悟了,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拒绝从自己喜爱的房子中搬出去。中国父母非常明白“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中国教育的原则之一就是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当安梅发现女儿的沉默会让她无法得到应得的权利之时,马上给她讲述自己母亲的故事。故事给予了罗丝力量,对她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力,让她变得大胆和坚强。
四、中国式母爱
琳娜相信母亲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因为母亲曾说:“你剩下一个饭粒,你将来的丈夫脸上就有一个麻点”。想起自己曾经在饭碗里剩下的众多饭粒,琳娜害怕极了。成年后,面对婚姻,琳娜最初是忍耐甚至放弃自我。女儿的软弱让母亲映映十分担心,因此她大胆掀翻摇摇晃晃的大理石茶几,鼓励女儿向丈夫要求平等的权利。映映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女儿的老虎气质,让女儿重新思考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价值,这是映映爱女儿的一种方式,通常也是中国母亲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她把自己的精神传给了女儿。
总之中国母亲虽然和美国女儿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长大,但中国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女儿,她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她们的爱意,虽然一开始美国女儿们无法理解甚至排斥母亲的教育,但是最终都从各自的母亲那里吸取了力量,变得更加勇敢和独立。随着各国联系不断加强,我们可以多多借鉴西方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方法,提高我们家庭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Scarlet Cheng. Your Mother is in Your Bones[J]. Belles Letters,1989,(4):4.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云南农村的学前教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有的农村地区把以前的学前班取消,改建全新的幼儿园,还有在有的乡镇实行建立中心幼儿园等有效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措施,随着城镇化的步伐,这样的政策带动了云南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虽然现在云南农村幼儿园的毛入园率还不到50%,但相信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改善,这一比例一定会不断上升。虽然有如此有利的历史发展背景,但我们还是要正确认识我省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还比较落后的现状,认真分析现有的问题,从而提出能正确引导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观念,指导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实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对调查走访到的昆明、西双版纳、曲靖、大理和昭通等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的家长发放了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2份。在问卷中对家长所从事的工作的调查显示,有27.5%的孩子父母是以务农为生。家长学历高中及以上者仅有30.7%,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6.8%,还有15%的家长仅为小学水平。在家庭平均年收入问题上,有71.3%的家庭平均年收入在10000元以内。在孩子入园的年龄上有29.4%的孩子到4岁才进入幼儿园,有6.0%的孩子2岁和7.8%的孩子5岁以后才进入幼儿园。有44.3%的家长认为送孩子到幼儿园(学前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在为“孩子在幼儿园每个月的花费”问题上有65.6%的受访家长只愿意为孩子支付100到300元的费用。
二、对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1. 儿童家长普遍受教育不高
从以上这些数据和通过访谈所整理的相关内容不难看出,农村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农村儿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这直接影响到儿童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观念。因此,农村儿童的入园年龄上两极分化,由于家中无人照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2岁左右就被送到幼儿园;又或是由于家庭条件问题无力承担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一直到孩子4、5岁才将其送到幼儿园(学前班)。
2. 教育观念落后,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少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很多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汉化程度很低,许多农村少数民族家长都以务农为生,所以经济收入非常微薄。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能够承受和愿意为学前儿童的孩子的教育费用的投入就非常的有限。许多在城市开展的非常有效的家庭教育组织形式如:幼儿园家长开放日、专业的家教咨询机构的团体亲子游戏活动、各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讲座等,都很难在农村开展起来。其中有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费用问题。
3. 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知之甚少
在我们的调查和访谈中还了解到很多的父母其实对幼儿园教育主要应该包括什么具体内容而知之甚少,所以更谈不上对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做出评价,父母只关心孩子有专人看管,没有人生安全隐患,可以基本保证基本饮食需要就很满足了。因此,父母很少与幼儿园及老师进行沟通,更少参与到家――园合作的教育活动中,就更谈不上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三、建议和措施
1. 采用多元化的传播途径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引导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有效指导家庭教育实践
农村学前儿童的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差,但爱孩子的心和想要把孩子教育好的愿望是与天下所有父母一样的。在与家长的访谈中我们欣喜地发现, 年轻家长思想开放, 对科学的教育观念和知识有强烈的渴望, 科学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正在逐渐形成。我们的工作就应该建立在这样的需求上,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及智能手机终端播放一些国内外先进的家庭教育范式。让父母有途径了解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并以农村幼儿园为基础,充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资源,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培训、亲自活动日、幼儿知识讲座等活动,宣传科学的幼儿家庭教育知识,通过家长间、家长与老师间的交流,引导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实践。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社区文化的营造也可以成为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社区中积极向上、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 有助于现代教育理念的熏陶, 从而最终形成幼儿园、家长、社区三维家庭教育网络。
[论文摘要]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存在着价值观狭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内容片面和教育行为背离等现象。应该自觉加强家庭教育社会化、拓宽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人的社会性发展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始终,从婴儿期开始,通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其中,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性初步定型的时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动因,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内部影响、社会文化传播工具等对儿童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是指儿童接受社会影响并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选择,从而将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身的个性特征的过程。儿童的社会化是在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以致出现家庭教育的失误。因此,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将家庭生活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1启蒙性与持久不间断性。家庭是抚育儿童的摇篮,既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其中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力、体力的成长和最初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奠基的作用。同时,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教育过程,而家庭教育天然的连续性为其提供了重要保证。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必然经历学校教育场所和教育者的变更,每一次变更,个体都有个适应过程。如,个体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和风格、适应新的教育者等,而家庭教育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家庭这所“不变的学校”和父母这个“终生教师”对个体的影响是持久不间断的。
2感染性与潜移默化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相互交织着,家庭中的多种因素,如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活习惯等均会在耳濡目染中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同时,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他们的人生态度、性格脾气、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消费行为、待人接物的处世方式是儿童最直接、最经常的仿效榜样,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3灵活性和及时性。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场所,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家长主要是通过生活过程或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风俗和传统习惯去引导、要求儿童,如讲究卫生,尊敬长辈,不打断他人谈话,恰当地向他人问候,不随便将他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并对不合理的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方式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个体生活的基础在家庭,长期的朝夕相处使个体在家庭中的言谈举止是真实自然的,其优缺点、思想状况、个体特征在父母面前一览无余。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等实际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带有血缘伦理权威性的教育来引导孩子。
此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教育这种广泛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的。
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以其与家庭生活相交织的独特特点,对儿童的个性、情感、思维、认知、技能、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另外,家庭教育的各个特点又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与影响家庭教育的人际关系、经济条件和家庭文化等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地影响着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家庭教育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来进行的,在此过程中,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往往主要是通过家庭的人际关系来进行的。家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的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和邻里之间等,而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儿童最早接触并且对其社会化影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据有关研究,父亲在男女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那些早年未与父亲有接触的儿童,在其性别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安全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如果对儿童采取保护、非干涉性、合理、民主及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具有领导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态度友好等个性品质;相反,儿童则显示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情绪不安等个性品质。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具有情绪传导、性格形成和行为规范等作用。父母采取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特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的儿童其社会化程度高。
此外,家庭教育还受家庭的物质环境和家庭的精神文化影响。经济决定着家庭教育的物质环境,如家庭环境优美、整齐、清洁的能时刻熏陶、启迪着孩子。家庭的精神文化包括家庭的教育观念、学习氛围、行为规范、管理方式等,它通过几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机制影响着儿童,具有强化、认同、理解等功能。强化,也就是父母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奖励他们认为正确的儿童的行为,惩罚他们认为违反规定的孩子的行为,同时将一定的系统的规范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并且使得遵守这些规则逐渐成为儿童的习惯和内部的需要;认同,即儿童不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模仿父母,以父母为榜样,并努力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理解,父母有意识地观察并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敏锐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不断形成自我意识以及交往的品质。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希望下,我国绝大部分家庭虽然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存在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不关心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教育的现象;也不难发现存在着教育方式偏失、方法单一的状况,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误区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1教育观念重智轻德。在应试教育“考试至上”观念的引导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个性、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不以为然、不屑一顾,认为智力发展才是关系子女整个一生发展的实用能力。子女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和家庭间彼此谈论的热点,看书做作业是子女生活的唯一内容。频频见诸于大众传媒的家教热、各种培训热、择校热等问题说明了家庭对子女智力教育的关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一项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当问及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及“你最关心孩子哪方面的事情"”时,68%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子女的个性及道德品质。殊不知父母在把子女培育成“人中之龙”的过程中要先成“人”,而人格及道德品质是成“人”的重要要素。
2教育方式偏失。独生子家庭容易产生娇惯溺爱;经商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容易对子女放任不管;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性格特征等原因也会对子女采用粗暴专制的管理方式。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娇惯溺爱、放任不管和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造成不良的个性特征;父母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效果。
3教育内容单薄片面。为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社会,家长普遍重视对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勤俭品质的养成,忽视家务劳动的锻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的家长不太注重对子女进行关心他人和社会、关心环境和自然、关心集体和服务等更高一层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灌输,这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教育行为背离示范。家长往往对孩子正向引导,要求较严,而自身的行为榜样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甚至相反,使初步具有评判能力的儿童易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或者对教育产生怀疑、厌恶,甚至会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儿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心态的形成,甚至导致人格的缺陷。
三、提高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的理性思考
考察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剖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而家庭教育促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教育观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1确立以发展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庭教育观。观念指导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教育氛围,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狭隘的家庭教育观念培育出来的是有缺陷、有隐患的个体。因此,家长应从理念上树立起与时代相符的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如,孩子的健康和人格的增进,孩子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孩子有效参与民主的社会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
2提高家长的社会化程度。子女是家长的镜子,子女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父母。家长必须明确自己在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所执行的责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道德觉悟、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一项道德社会学的应用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和教育方式与子女道德人格形成及人生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要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在思想修养和文化知识方面进行再社会化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家长才能运用灵活创新的教育方式,营造道德与文明的家庭氛围,培育出德智双优、人格健全的子女。
3拓展家庭社会化教育的内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应根据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突破传统的重智和育才的局限性,将体、美、劳、技的训练纳入到家庭教育的范围。尽可能提供现代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并利用这些条件,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旅游观光、阅读视听、体育活动和家务劳动等方面来拓展孩子的社会化内容,使孩子在家庭活动中陶冶性情、增强体质、丰富生活,从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个体的社会性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长介绍教育学专业知识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是个人力、财力、信息等丰富的资源库,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开设家庭教育辅导机构或制定和实施指导计划。例如:美国密苏里州通过实施“父母作为老师(PAT)计划”对父母进行辅导;英国在中学普遍开设家政课;日本很早就为家长开办了学习班和讲座,政府还定期编辑和发送家庭教育参考资料。在我国上海一些学校也通过家长集会、“星期天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及“家庭教育报”、“教子有方”有奖征文等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力量,形成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推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注释:
[1][2]孙杰远)论学生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3(7)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一)学习诚信缺失。一是大学生考试作弊成风,平时从不看书复习,一到考试就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作弊,有的学生甚至雇用“”。这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二是学术造假,论文抄袭、剽窃现象日益增多。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并不是从收集材料开始的,而是将报刊、杂志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拼凑,任意编造数据,有的学生甚至整篇挪用他人的论文,更有甚者通过网络求购。
(二)助学诚信缺失。一是拖延偿还贷款,国家推出助学贷款制度,是为了减轻在校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压力,使广大贫困生能够顺利毕业。大学毕业生的还款主要是建立在诚信道德的基础之上,国家助学贷款采用无经济担保的方式,主要考虑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大学生的素质又相对较高,但是部分学生却一直拖欠贷款不还,这给整个大学生群体形象和银行信贷工作蒙上了阴影。二是学费缴纳滞后,大学生拖欠学费现象比较严重。许多不贫困的大学生将父母给的学费用来享乐和任意挥霍。有些学生为了谈恋爱挥金如土、超前消费,把学费用于买高档化妆品,买名牌、和出入高消费场所,而这些家长却全然不知。
(三)就业诚信缺失。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出现虚构求职简历、择业中使用不正当手段、不履行就业合同、频繁违约等现象。为了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部分学生伪造各种荣誉证书,凭空杜撰社会实习工作经历,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谋求工作岗位。某些大学生应聘合格之后,不能很好的履行当初的合同约定,出现诸多违约现象,给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就业单位也会对所要应聘的毕业生的身体情况有所要求,但是现在的学生不重视锻炼身体,造成体质较弱。为了去迎合用人单位的应聘要求,刻意隐瞒自己自身的健康状况。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与社会因素、学校和家庭因素,还有大学生自身因素有关。
(一)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诚信缺失导致的,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尽完善,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等现象,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不正之风也在不断蔓延。政治领域出现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和腐化堕落等现象。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深受其害,缺失诚信的行为屡屡出现。
(二)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存在问题。高校忽视诚信教育,过分注重智力教育。部分高校比较注重教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德育不够重视,没有真正发挥教师要“教书育人”的职能,同时高校管理制度也存在弊端和漏洞,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不诚信的行为。在家庭教育方面,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关心孩子的诚信教育与道德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撒谎欺骗行为没有及时的教育改正,有些家长更是把自己错误的思想教给子女,从而误导了孩子。如此的家庭教育环境学生怎么可能形成诚信的品质。
(三)大学生自律能力较差。大学生的个人自律意识较差,一部分大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力比较薄弱,缺乏对诚信危害的认识。面对激烈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容易无所适从、言行不一,与诚信原则背道而驰。很容易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理和物质至上主义,没有认识到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些大学生由于初入社会,对社会上由于不诚信产生的种种后果感触不深刻,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分析,这也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当下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认真省视自己的行为是否诚信,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孩子美德形成的重要前提。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诚信素质,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父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的行为,父母的示范作用对孩子的教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感染力。不要只把孩子的学习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只重视学习,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大学生诚信教育更多的是需要自我修身,提高自身的诚信意识。高校学生应该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一种社会美德,更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需要,任何时候都应当将诚信修养作为自己的内在要求,自觉的去学习和思考诚信的价值,去体验诚信对一个人的重大意义,不断提升自己的诚信修养境界。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鼓励,逐步地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让他们认识到只有从自己做起,只有先改变自己,整个社会才可能做到诚实守信。
(三)完善学校诚信教育与管理机制。高校要加强宣传诚信教育,建立一个有良好诚信氛围的校园大环境,形成求实、创新的校园诚信文化,为大学生诚信理念的形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诚信教育不能只靠思想政治课上的口头说教,而应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网站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高校还需要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把诚信教育做到实处。既要强调与诚信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又要注重各项制度的合理性。真正做到督促诚信缺失的大学生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起到警告惩戒的作用。
大学阶段是学生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一个有诚信素质的人。因此,学校、家庭、个人需要结合起来,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使大学生体会到讲诚信是正确的,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品质,使其诚信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