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5 10:49: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众审美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宏观;微观
[作者简介]邱书婉,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0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5-0081-02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中国美学如何找准自身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是当代学人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而如何从“西方中心论”和“汉族中心论”的怪圈中跳出,建构具有中国本土化的美学体系,扩展本民族的研究领域,正是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理论难题。2009年5月16日至17日,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学术论坛》等学术期刊的负责人及相关编辑,参加了由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以及湖北省美学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以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为题,旨在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体系如何建构,全球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遗产如何整理、抢救,以及审美文化研究怎么样转型等问题,以寻找一条落实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的道路。
首先,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彭修银教授在发言别探讨了当下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三大意义。其一,从中国美学研究的情况来看,把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美学资源引入到美学研究中来有利于拓展美学研究的范域。以往的美学基本上是西方美学加上一些中国居主流地位的汉民族美学,少数民族美学从未进入美学研究的主体。面对精英艺术与美学、大众艺术与美学之间的深深裂痕,引入少数民族美学可使美学发展不那么偏激,也有利于美学研究开拓一些新的领域。其二,从世界学术语境来看,上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学者就提出“弱小者话语”理论。这个弱小者,在西方主要指黑人文化等亚文化。中国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和文化类型远比黑人艺术文化要丰富得多,在审美上也更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中国各民族共生、文化上互相影响渗透的研究,找到比弱小者话语更复杂、更辩证的模式,这是符合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美学研究的实际的。其三,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战略来看,西方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出台,都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所以认真研究审美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代美学参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次,与会专家对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武汉大学彭富春教授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需要挖掘的是各个民族的独特个性,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这个提法可以进一步改进为多元民族的审美文化,这样既可以消解对少数民族的潜在歧视意义,同时也扩大其研究对象范围。中南民大文学院院长罗秉武教授也认为,少数民族这个概念本身就不科学。他以自己是布依族为例,说明从中唐之后,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一直十分密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原人、纯正的汉族人今天是否还真正存在都是个问题,56个民族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的关系,所以那种非此即彼的认定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多民族的美学史、文学史。那么涉及到具体研究时,关于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问题,又该如何解决?首都师大王德胜教授认为,从研究主体这个角度出发,目前我们的美学界真正从事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的大多都是汉族人,因为文化上的差异,他们很难真正恢复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原生态,这种理论诉求更多的只是学者们的一厢情愿;同时,因为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去看待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只是和汉族审美观作一番简单的对比,从无中去找有,仅仅看作汉族的补充,就会忽略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独特价值。从台湾地区远道而来的永芸法师,从一颗莲花种子讲起,借用国外的宗教文化保护情况,阐明在跨文化美学研究中不能失去审美主体。她认为,外族人由于不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很容易造成文本与现实的脱节,将研究者的意识强加给该民族,造成研究结果的失真。因此,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少数民族特定的文化样态,要求我们必须辅助运用神话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长时间的田野调查研究,才有可能真正地理解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特征,这无形中对研究主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山东师范大学的杨存昌教授提出了区域审美文化的概念,指出研究对象应该在突出个别性的同时注重整体性。在研究对象上,专家们讨论的范围极为广泛,复旦大学陆扬教授从金山农民画的出路问题出发,探讨了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也为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借助政府扶持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思路。辽宁师范大学的宋明教授通过对魏碑的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文字对汉族书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下形成的新魏体突破了二王的文人书画风,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注入了新的血液。浙江大学潘立勇教授从文化休闲的角度论述了当前中国休闲产业的现状,认为伴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文化休闲必定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而这也将影响大众的审美倾向。
最后,与会者还将审美文化与生态环境、大众文化、文化产业、人文教育等问题联系起来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广西民族大学的袁鼎生教授将少数民族的审美特征分为四个阶段:为生存而劳动是生成阶段,审美与生活共生是生活阶段,生活走向结构化和系统化是生态阶段,自觉的文化审美是天性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最高阶段,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审美。黑龙江大学马广汉教授着眼于后现代语境下审美与文化的关系,认为审美正面临着一场危机,赛博时代下的文化已经消解了精英和大众之间的界限,或者说精英正趋向于大众化。北京师范大学陈雪虎教授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应该突破西方科学影响的分工化,而重视人的全面整体的发展,突出本体性,美学应该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高个人素养而努力。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审美文化委员会主任王一川教授回顾了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经历的五种范式,即符号学范式、社会性范式、人类学范式、传播学范式和经济学范式,认为伴随着国家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审美文化的研究应该从传统的依托学科美学转向国际政治学学科,其研究方法也应从理论分析转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等实证方法,研究目的从满足公众娱乐需要及教育需要转向国际权利竞争需要,其研究实质从无功利的学术沉思转向功利性权利竞技战略决策,即审美文化研究主范式已经演变成了审美政治学范式。
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审美研究中心的师生也提交了相关论文。向柏松教授的论文《廪君神话传说与清江流域土家族的原始宗教》,结合清江流域土家族代代相传的口头传承以及相关的民俗事象,揭示了廪君神话传说与清江流域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的原始宗教的关系。李庆福教授在论文《女书书法的审美价值》中论述道,女书这种世界上现存古老的文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具有柔性美、古典美、动态美、和谐美,它开辟了女书学术研究的新领域,使女书这一人类文化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传承。邱书婉在对四川平武的白马人进行了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走进岷山深处的神秘族群――从民族心理探求白马人审美文化演变的调查研究》一文,从历史到现实的三个层面的梳理,让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白马人审美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也为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丰富详细的个案资料。另外,田璨也从本民族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了土家族民歌的审美特征。在论文《浅析土家族民歌特有的审美文化现象》一文中,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情歌、哭嫁歌、摆手歌、丧鼓歌,分析了它们特有的艺术特征,同时就如何保护和传承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论文摘要:文化工业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概念,大众文化现象则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中国有自己的历史话语环境,我们应辩证地建构正在生成中的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现象,谨防以“他者”的文化眼光遮蔽中国本土问题。
一、关于文化工业的争议
文化工业,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概念,最早萌芽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他在阐述剩余价值理论时,指出资本生产的逻辑与自由的精神生产之间存在根本性冲突。商品的垄断性逻辑将使艺术家成为创造利润的雇佣生产者,使艺术品成为标准化的商品。
1936年,本雅明发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表明技术复制艺术深具革命意义:消失了“韵味”,更新为“震惊”,传播于大众。本雅明美学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话语为文化工业的存在合法性提供了可能。
文化工业的概念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文化工业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体现了启蒙走向反面以后的否定个体独特性的同一性思维模式,同时它又是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体现了垄断资产阶级既以文化产品牟取高额利润,又以其同一性的方式,使大众在思想上认同资本主义社会,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操纵,把文化工业作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水泥’。他们认为,文化工业本质上是反大众反人本的。
文化工业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的归纳及其批判带来的争议彼伏此起。马尔库塞关注于:当科学技术加盟到整个社会的运作时,文化“单向度”化,就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大众文化操纵。在波德里亚的理论中,“复制取代生产,意义被符号和代码的增值所取代,同一的无穷复制取消了意义的存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空虚的无根的和虚无的后现代世界,一种伦理学的巨大失落。布尔迪厄更是宣称,使艺术变得有价值的不是艺术家,不是艺术品,而是制造艺术家和艺术品的社会机制,是大众媒介,是商业利润,是文化工业。同样有人为文化工业辩护:英国“伯明翰学派”就肯定文化工业的解放功能和进步意义。费斯克提出“两种经济”: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认为文化固然商品化了,但商品也文化化了;大众有权有能力“裂解文化商品的同质性和一致性,袭击或偷猎文化商品的地盘。文化工业无论如何不能等同于商品的买和卖,它不单纯是消费,同时也是文化。
二、关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它利用科技媒介手段作为艺术载体,是有相当商业利润的通俗化、大众化的艺术文化品种。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这两个概念既不相同,又难相异。是否可以这样说:文化工业制造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反过来又培养了文化工业的社会基础。
大众文化在现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生、蜕变与发展,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即由文化工业塑造和支撑起来的消费型文化和消费主义取向。同文化工业一样,大众文化总是介于两种不同方向的扩张之中。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认为,文化产业的所有弊端尤其是内容上的粗鄙、平庸及媚俗,也就是大众文化本身的毛病。而伯明翰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态度要民主得多:威廉姆斯就认为,媒介有可能与民主生活结盟,通过大众的介入和对话建构一种民主的社会;霍尔也认定,大众文化内部存在遏制与对抗的双向运动,而非单向的操纵。
大众文化问题主要凸现于19世纪中叶涌起的现代主义文化运动和20世纪60年代涌起的后现代文化思潮之中。现代主义强调艺术要站在社会的对立面,它的话语中心是理性和自我,强调艺术对现实的疏离,拒绝交流。认为交流就意味着向主导意识形态低头;现代主义艺术的精英本性是抗拒大众文化的世俗本性的。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对权威和普遍的反抗,对作为现代性标志的宏大叙事的消解,它更强调形象,强调感性,强调解放欲望,强调唤起人的无意识心理;而大众文化使艺术与日常生活界限消失,使文化从过去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成为消费品,实现了生活的审美化。“这是一种美学标准的多元化。”
三、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在中国语境的自我确证
改革、开放的中国时下正在向工业化迈进。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已经浸人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加上国际间文化思潮的相互影响,中国文化界也开始面临诸多间题。以大众文化的发展态势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大量增加,社会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将会有更大增长。西方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也解决了一部分大众文化现实问题,至今仍是我们建构中国大众文化理论所必须汲取的话语资源。但中国有自己的话语环境和文化历史渊源,所以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
中国理论界对于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的探讨,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人文精神”的探讨者们延续了西方批判理论范式,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是功能上的娱乐性文化、文本上的无深度文化、传播上的泛市民文化。90年代中后期,集体出场的新“左”派对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也采取了激进批判态度,其理论核心是大众文化是中产阶级文化,是抹杀阶级冲突和贫富差距新现实的意识形态。这两种审美批判态度体现了中国人文学者的忧患意识。反之,以金元浦、陶东风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理论批评范式更多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世俗化转型角度肯定了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的进步政治意义。他们坚持认为:世俗化意味着祛魅和解神圣,体现了弱势群体利益,具有消解政治文化和正统意识形态的功能,推进了民主化进程,大众文化和人文精神并不相悖。
关键词:高校美术;审美能力;培养
审美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端正学生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审美热情和兴趣,是新课程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课程教学是开展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场所,然而现阶段,受传统美术教学思路的影响,现行大部分高校美术课程教学只是单方面的传授学生知识理论、绘画技巧等,并未涉及到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审美文化教育特征出发,浅析了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1高校的审美文化教育特征
高校是培养和打造高素质人才的场所,高素质不仅要求掌握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具有对学生心灵的净化和熏陶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作用。因此,站在文化意义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高校的审美教育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审美文化教育是构建价值取向的重要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程序化和自动化导致出现各种技术异化现象,因此,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在高校开展审美教育,运用哲学和艺术教育方式,将人从物质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促使人们能够自觉抵御功名利禄的诱惑,排除浮躁、投机的心理和情绪,使青少年意识到幸福不仅仅是充足的物质,精神文化的富裕也是幸福的表现。第二,审美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人格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素质在不断提高,新的文化知识时代要求必须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性格。高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教会学生谋生的本领,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对策
2.1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美术课程设置不科学,存在美术绘画技巧教学课程、美术欣赏课程比例失衡等问题,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培养和提高美术基本技巧或者基本绘画技能,很少在知识或者意识层面欣赏美术作品,进而造成现在高校美术生由于知识层面的局限,对于美术的鉴赏开展形成极大的困难。因此高校美术教育者,应该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艺术修养课只能多不能少,学生质量不均衡,开设艺术修养课,能提高审美文化修养,更有利于专业技能的进步。专业课程和艺术文化修养课的课时安排比例要平衡,这样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才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用感性触摸审美知识的时候,需要理性思维去坚守维护超出的感性情感,最终让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专业技能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2对相关审美教育的理论课程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日前高校美术类专业现状是重技法、轻理论,由于现状如此,有些理论老师就放弃了对学生的督促。实际上,学生接受审美教育最大的来源就是这些看似枯燥的美术理论教育,如果放弃了这些课程,等于放弃了审美教育的大半壁江山。因此,老师如何在理论课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上好课程成为关键之关键。可以说,学生学与不学这门理论课程,跟老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充分的各好课,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把课程最大限度的上到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其实,通过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还是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老师的职业道德在此显现无疑。
2.3在美术理论教育的同时,要加强美术欣赏的比重,同时布置课外美术读物给学生看,并纳入考核范围。
美术欣赏是提高审美最直接的途径,通过作品的欣赏与讲解,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相关理论课程中的知识要点在实践中一一对号入座,把所学消化和理解,把感性转化为理性。日前,高校的美术欣赏课较少甚至没有专门的美术欣赏课,这对于学美术的学生来说是比较严重的缺失,就学生初、高中的美术欣赏的知识来说,太过肤浅和不够,且初高中也有些学校为升学把美术课程改上其它课。因此,步入高校的美术生在这些力面是极其匮乏的,这需要我们高校教育者从实际情况出发,安排专门的美术欣赏课,并把这门课程纳入考核范围,这样才能使学生认真对待并真正起到该课程的作用。同时,应该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可推荐书目并让学生读后谈自己的感受,或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2.4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师素质。
加强对中青年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美术院校学习或考察,提高美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的美术教师留校任教,聘请优秀的知名教师到学校不定期举办专题型讲座,让有成就的专家担任客座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把社会和学校最前沿的科研水平汇集在一起,种在学生们的心田里,滋养繁殖。良好的教学环境会影响人的心态,在走廊、展厅、活动室、学习室等,增添美的色彩和文化。环境用之于人,也受之于人,建立一个整洁、浓郁的审美文化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
3结语
总之,高校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彻底摆脱以往“以教为本”的教学方式,把“以教为本”的教学方式改为“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高校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状态,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大胆想象以及审美观点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恰当的指导,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作积极性,使学生大胆进行美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桦.浅析我国高校美术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
[2]汤进峰.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才智.2013(27)
论文关键词:视觉文化图像广告创意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二十世纪初就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30年代著名的“世界图像时代”的表述中指出,世界将作为图像被把握和理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60年代出版的《理解媒介》中认为,“对于媒体而言,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媒体本身,是媒体的形式决定着媒体的内容”。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预言家过人的洞察力,因为他们的理论一再地被实践所证实。方兴未艾的电影、图像、电脑以及互联网等主流传播媒介,正在策动着一场文化巨变,引起了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解读方式的全方位改变。图像在不断地挤占、征服甚或凌越文字,视觉文化或图像文化已逐渐成为现代文化的主导形态。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认为的: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
一、视觉文化:现代文化的转型
在这个通常被称为“后工业社会”或者后现代社会的文化中,似乎一切特权和区分被解构了。高雅与通俗,艺术与生活,审与消费等传统区别的边界走向消解,《蓝色多瑙河》成了燃气灶广告的背景音乐,蒙娜丽莎成为丰胸美体的代言人,自由女神则手拿冰淇淋诱惑着消费者……每一个敏于文化风向变化的人,都可以切身体会到,我们正处于一个由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文化的转型时期。图像崇拜和视觉盛行已经成为当今文化的盛景,视觉膺越文字的霸权已经无处不在!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形态已经崛起。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米歇尔认为,“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在视觉文化的引导下,视觉愉悦和体验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因素。在当下纷繁芜杂的社会景象中,从城市规划到个人形象设计,从室内的图像画面、家装造型到流动的车体广告、攒动人群的穿着服饰,从网络游戏到音乐、戏剧、散文的MTV化……极目四望,触目所及,全是形象。视觉形象,特别是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成为了当代日常生活的资源和无法规避的符号。
应该说,当代审美文化走向视觉文化,是与文化的都市化密切相关的。现代都市生活的层次感、规模感、节奏感、效率化,造就了都市人依靠视觉生存的突出特征。高耸人云的摩天大楼,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富丽堂皇的现代装修,灯红酒绿的夜生活……都在不停地刺激着都市男女的眼球,给人以魅惑和视觉冲击。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效率的提高,又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使得生活匆匆的大众无暇进行精致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当,都希望快速、便捷、浏览性地获取信息,感知世界,于是概念、理性退位,形象、感性登场,并最终演变为视觉文化成为当今审美文化的主流。
而作为站在时代风头浪尖上的典型文化现象的广告,自然无法摆脱当代审美文化整体走向的制约。在“视觉文化”或者“注意力经济”横行的背景下,人们对图像的需求骤然增多,广告也必然走上以图像创意满足视觉,以注意力捕捉实现体验的道路,以迎合受众急剧膨胀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而在商业逻辑的操纵下,原先广告传播中广告大师奥格威们反复强调的文本的重要性,开始退居其次,并日趋削弱。而各种各样的图像,完整的或支离破碎的,高雅的或者媚俗的,怀旧的抑或是未来的,拼贴戏仿的或者杂交复制的,都在竭力支配着人们的心灵感受。徘徊在文字阅读与图像冲击之间的现代人,越来越迷恋于“图像的转向”,或者说“视觉文化的转型”。于是,在仪式化视觉图像崇拜的今天,广告传播越来越走向以图像为主要通道的视觉传播,图像广告成为当今广告传播的主导形态。
二、图像广告:视觉文化的适应
无论是史前时代遗留下来的洞窟壁画和象形文字,还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孩童的信手涂鸦,视觉感受都是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主渠道,是表现空间联系的精确性和复杂性最为简洁的感觉样式。为了激发受众的购买欲望,实现商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商业广告必然迎合当今审美文化走向视觉文化的时代语境,从捕捉受众的注意力开始,聚焦视觉中心,突出视觉重点,合理安排视觉流程,制作出精美、视野饱满或是视觉冲击力强的图像广告,来引导观者的视线运行,求得传播效果的最佳印象,从而在视觉文化时空下形成了一种图像广告文化。图像广告的勃兴,是对视觉文化“一图胜千言”适应的结果。
1.图像是极易注意和记忆的信息载体。众所周知,广告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成败的第一步取决于有没有让受众产生注意,引发记忆。而图像是最具吸引力的信息语言,人们的阅读目光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先聚焦于生动的图像,而后才考虑文字。图像对我们视觉的调节、充实和刺激,是图像语言较文字语言更具注意力的关键所在。独特的造型、色彩、构图等形象特征产生的美感,给人以视觉感染力,使图像成为一种极易引人注意和识别的视觉表达,并以信息符号的形式驻留在人们记忆的脑海中。
2.图像是最准确的信息投射形式。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要形式的印刷文化,是以概念性、理解性、象征性的内容诉诸人们认知、想象和思考,虽然也能给人以画面感,但较之图像所具有的直观展示性、动态表现性,则逊色很多。“这种视觉媒介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用于再现的形状大都是二度的(平面的)和三度的(立体的),这要比一度的语言媒介(线性的)优越得多。这种多纬度的空间不仅会提供关于某种物理对象或物理事件的完美思维模式,而且以同构的方式再现出理论推理时所需要的各个纬度。”图像以表现生动的场景、突出的形象、诗情画意的氛围,为受众展示实物、展示事实、展示观念,直观地传播信息,符合了人类感受客观事物要“眼见为实”的习惯。这种“拟态化”的传播,“给受众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麦克卢汉语),使图像成为最具说明性和说服力的信息投射形式。
3.图像是传播媒介中最具情绪感染力和精神渗透力的传播形式。各种视觉因素对人们的心理和情绪产生着重要影响。图像中场景的氛围、色彩的表现、事物的造型以及形象的运用等等,都对人们的心理、情绪和精神发挥着作用,使人在有意或无意中被感染和接受,并转化为一种行为的驱动力量。图像语言以其自身的优势确立了它在大众传播中的独特价值。
4.图像是承载巨大信息量的最佳形式。较其他传统媒体,图像传播承载着巨大的信息量。首先,表现在输人信息的速度上。一幅画面的内容或许很复杂,但观众一般用3一5秒钟就能看清并理解它的内容,而用文字记载则至少需要150-200字,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了解全部内容。其次,体现在信息的接受能力上。图像适应了人的思维线的多项性,各种像素能够同时进人人的大脑,而文字信息是依据先后次序和思维反当之后,才被大脑接受。因此,最大限度地丰富图像画面内容,不仅不会影响受众的接受效果,反而能增强受众的感受力。
图像广告传播的视像性特征,抛却了冗长的文案,以鲜活的画面,优美的构图、富有个性的字幕以及引人注目的形象,从各个层面,多方位、立体式地调动了人们的情绪与感觉,使商品的固有价值转换为消费者的心理价值,接近了受众的意识与心灵。“正如埃柯从符号学的角度所指出的,语言和形象之间的区别,在于视觉符号是通过符号与现实图像上的相似来表达现实,而语言则相对来说要武断得多,不必追求这种相似。所以,形象可以表达出语言所无法表达得东西,它更加接近人的感望和更具情感煽动性。也如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所说的,“假若不是视觉媒介,则无法接近更直接地活跃在灵魂深处的内在情动”。
三、创意:图像广告传播的灵魂
图像广告的视觉传播较语言文字更具积极的诱导作用,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图像广告充溢于大众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图像对文字支配的视觉文化场景。而现代广告犹如潮水一样弥漫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法国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的一句至理名言那样:“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⑨。那么,图像广告如何才能在视觉符号泛滥、“视”不可挡的语境里脱颖而出?显然,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图像广告需要创意来吸引注意,引发记忆,最终促发购买行为!
广告人从事的是一种象征性符号生产,图像广告往往以刻意的理想化或者简单的背景,表现化地用光方式,戏剧化的人物姿态行为,异乎寻常的节奏感,加之别出心裁的摄制手段,使广告所表现的事物具有超现实感,从而通过视觉引导和产品联想,形成了一种建筑于形象符号上的幻象,赋予自身本没有意义的商品以意义。正如美国学者伯德利亚尔指出的:“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涵的‘意义’的消费”。杰姆逊也说:“广告正是那些把最深层的欲望通过形象引人到消费之中去。图像广告创意,就是充分运用图像媒介的特征,通过意义嫁接与符码置换等主要表现形式,来表达蕴涵在产品或者服务里的某种符号“意义”。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实现图像广告的创意化视觉呈现:
1.在图像仪式中传递信息文化。此类广告主要是运用新颖、别致、刺激性、趣味性、视觉冲击力强的构图、光效、色彩、影调、字幕等图像构成语言来凸显商品信息,引导视线,吸引注意,传递蕴涵其中的信息与文化,以实现信息符号的有效传播。我们可以运用简洁、和谐、新颖、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言简意赅,虚实相间,主题突出,塑造层次感和节奏美;也可以采用色彩的色相(色彩的种类)、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变化)、纯度(色彩的纯正程度)等三要素进行调配,以激发不同的联想,产生不同的感情,使商品的形象更有意义,更富美感和时代感;或者运用光效语言渲染气氛、抒感,突出商品信息;也可以运用影调语言形成画面的明暗对比,传达商品意蕴。比如,有一则“海虾”的电视广告,就是运用图像的色彩语言传递商品信息和意义的。它采用拍摄海虾身上露出的虾肉原色(红色)来突出广告信息,强烈的着色效果极易把消费者的注意“捕捉”到虾肉上,唤起人们对虾的鲜美味觉的表象活动,进而加强“自然、健康、营养”等广告信息“意义”的感染力。“立邦”漆的电视广告也是以颜色的视觉冲击来传递商品信息的。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评价;美景度法;语义差异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2-0051-07
收稿日期:2017-03-08
修回日期:2017-03-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esthetic paradigm of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to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group and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 tast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design reference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and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were used to study campus landscape aesthetic paradigm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Analysised relativity of different nine groups adjectives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 and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The landscape effect: recreation green space > construction green space > entrance green space > arterial traffic green space . The different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were different, but coordination of vegetation were important for each of the landscape types. By integration of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and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reflect the college students’ preferences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Provide a more specific guidance for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design emphasis should be considered separately when design the four types of green space.
Key words: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引言
校@景观是各类景观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景观形式,因其特殊的服务人群,而具有独特的属性和特色。随着中国历史的演替,校园审美主体的变化,校园绿地景观也随之发生改变。西周至春秋后期的贵族审美下的官学校园为典型的北方皇家特色的建筑景观,如周代典型的“辟雍泮水”式校园景观,受世袭等级制度的影响,景观布局表达庄严的政治目的[1-2]。“礼崩乐坏”后,审美主体变为退隐的士人阶层,他们具有独立精神活动,强调个人修养。在隐逸的思想下主导的书院校园选址通常 “择胜地”“依山林”,远离尘嚣,以求心境清静、专心问学[1,3-4]。随着国外文化侵入,封建制度崩解,校园景观开始借鉴西方的设计思维,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景象[5]。在大众审美文化背景下,当代校园绿地景观布局灵活,遵从自然,突破传统的轴线,因山就势、因地制宜,改变了以前校园规整、呆板的布局形式[6]。校园布局挣脱了以往的束缚,洋溢着创新的观念。当代的校园绿地景观不但具有教学、育人、休闲、娱乐、文化的功能,还具有环境心理需求[7]。由此可见,校园景观受着审美主体的影响,不同审美主体下的校园景观呈现出特定的景观形式,并具有不同的功能与意义;因此基于审美主体的审美偏好研究校园景观的形式与规划设计思路也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运用景观评价的方法,借助心理学与统计学,能够较为客观的探索人的审美偏好。目前,层次分析法[8]、POE法[9]、美景度评价法[10]已被用于校园绿地景观评价。层次分析法通过建模的方式把景观分解成多因素而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做出有效的设计决策。POE法多用于评价景观的使用情况和满意度[11]。美景度评价法通过受测者的直观感受评价景观的质量。除此之外,语义差异法(SD法)也较常用于景观评价中,它是1957年由C.E.奥斯顾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提出的一种心理测定方法,又称为感受记录法[12],主要用于评定主观感受同环境的关联。许大为等[13]将SD与SBE法联合,对不同的审美主体进行了差异评价。SD与SBE法两种方法的联合不但能筛选出较优的景观,也能够清楚景观元素在景观中的重要性,对景观设计具有更为明确的指导作用,目前两种方法的联合在校园景观评价中鲜见报道。在各类校园景观形式中,大学校园景观因其占地广、特色鲜明、景观效果以及景观价值突出等特点常被作为研究对象,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知识层面较高的群体,其审美方式在大众审美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因此本研究选择华南地区办学历史悠久的6所高校和校内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D-SBE综合法,研究大学生对其生活的校园环境的审美评判,探索大学生群体在大众审美的背景下对生活环境的审美方式和景观需求,了解当代校园绿地景观的特色,同时为校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广州地区历史悠久的6所高校校园,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绿地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受测群体分别为来这几所高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群体。
1.2研究方法
1.2.1美景度评价法(SBE法)
SBE法是视觉景观的质量评价方法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物理模式( psychophysical paradigm) 评价手段[14]。本文美景度(SBE法)采用-4―4级(极不喜欢―极喜欢)的评价度量表。
1.2.2语义分析法(SD法)
SD法的表现形式是由一组互为反义的形容词和一个呈奇数的量度表所构成。形容词的选择是SD法评价的关键,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15-16],同时结合学校绿地景观现状,最终确定用9对形容词来表述景观特征(表1),评定尺度为五级(1~5分),分值越低,越接近左侧形容词词义。
1.3数据采集与处理
1.3.1场地调查与照片拍摄
参评照片拍摄于2015年8月,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于9:00―11:00,14:30―16:30筛鍪奔涠闻纳悖拍摄高度1.5 m,保持一定景深。对于长条形的取样点,从中间向两边、两边向中间各拍摄张 照片;对于方形取样点,从四角向中间、中间向四角各拍摄1张照片。在各高校拍摄景观照片共500余张,将照片归类并分别选取6所学校的游憩休闲绿地,建筑区绿地、入口绿地、主干道绿地景观样本各1张,共有24张景观样本(图1~6)。
1.3.2问卷评价与数据处理
SBE法与SD法的评分选项合并到一张问卷,将选取的24张照片乱序排列,以防同类景观之间对比而产生的评分差。评分方法均以景观照片作为媒介,通过幻灯片播放,评判者按自身审美标准打分。共发出200份问卷,去掉重选、漏选问卷,最后收到有效问卷共192份。语义差异评价值采用直接求取平均值。美景度计算用加权求和法[15]:公式为:
Si= 9×(-4×N-4+-3×N-3+・+3×N3+4×N4)/N (1)
式中Si为照片i的美景度值;N为评价总人数;N-4为给照片i打-4分的人数,以此类推。最后使用Excel 2010进行基础数据计算与整理,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四种校园绿地类型的SBE法与SD法评价综合比较
SBE评价结果显示,总体景观效果:游憩休闲绿地>建筑区绿地>主干道绿地>入口绿地游 。SD法结果显示,游憩休闲绿地每项评分均超过3.0分。表明游憩休闲绿地与其他几种绿地类型相比具有更高的绿地质量,整洁度高,空间开敞,植被显著度高,植被生命力、协调性强,景观偏向自然景观,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建筑区绿地SD评分有2项低于3.0分,分别为自然性与植被多样性,表明了建筑区景观更多偏向人工化景观,且运用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主干道绿地SD评分2项低于3.0分,分别为植被多样性与文化性,表明了主干道绿地植被较为单一与文化性弱的特点。入口绿地SD评价4项评分低于3.0分,分别为自然性、植被显著度、植被多样性、文化性,体现出现状入口绿地景观偏向人工化,植被显著度低,植被多样性低,文化性不明显的特点。
2.2各个绿地景观SBE与SD法比较分析
SBE与SD法评价比较表明(表3),游憩休闲绿地中,SBE值最高为13号(图版1),SD值各因子评分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1号绿地,SD值各因子评分5项低于3。建筑区绿地中,SBE值最高为10号绿地,SD值空间感、整洁度、植被协调性较高,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14号绿地,SD值8项低于3。入口绿地中,SBE值最高为11号绿地,SD评分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3号绿地,SD值7项低于3,且自然性评分低于2。主干道绿地中,SBE值最高为20号绿地,SD值各因子评分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8号绿地,SD值8项低于3。
2.3四种校园绿地类型SBE值与SD值相关性分析
SBE值与SD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表4),不同绿地类型的 SBE值与SD评价的各指标呈现不同的相关性,植被协调性与每个类型的景观美景度都呈显著相关性或极显著相关性,各个绿地景观的评价与空间感都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表明在校园景观中开敞空间或封闭空间与公众的喜好没有显著的联系。对于游憩休闲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植被生命力>空间感>植被多样性>植被显著度>整洁性>自然性。对于建筑区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整洁度>植被协调性>文化性>地域特色>自然性>植被显著度>空间感>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对于入口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植被协调性>植被生命力>地域特色>植被显著度>文化性>自然性>植被多样性>整洁度>空间感。对于主干道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植被多样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整洁度>植被显著度>空间感>自然性。
3讨论
3.1SBE法与SD法综合运用研究校园景观的合理性探究
袁鼎生[16]提出了大众审美有“共生之美”的特点,主体审美时,会被所环绕的审美对象所陶冶,美质美趣逐渐潜移默化达到同构,对象也就变成了自己的环境美。在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客体会存在被主体认同与倾心的对象。由于校园环境是人为创造,所以会有适宜主体的审美倾向[17]。因此研究大学生审美倾向特点,对于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现代美学兴起以后,美学研究的对象从以美的本质为重心,转变到以审美经验的探讨为重心,从罗列和寻找一系列美的特质转变到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进行描述[18],这种经验描述能够将直观美的感受分解成具体的景观事物,将抽象词具体化,本研究中SD法即为一种审美经验的描述。许大为等[13],王亚娟等[19]运用SD法与SBE法结合分别分析了公众审美的差异性,郊野公园的视觉景观质量,均获得了较为可靠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表明SBE法与SD法评价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将两者结合能够分析景观质量与影响其景观质量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能对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3.2基于SBE与SD法的校园绿地景观设计建议
SBE与SD法评价结果显示,游憩休闲绿地在4种参评绿地类型中评分值最高。可能由于游憩休闲绿地通常面积较大,绿化空间多,学生能在其中休息、阅读、运动等,生活联系较大,更容易成为评价者所倾心的对象[20],因此校园绿地规划应尽可能预留面积较大的绿地作为游憩休闲绿地。从美景度值与SD评价的相关性排序可知,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植被生命力均为评价者较为关注的指标,因此设计游憩休闲绿地时,应注重各个乔冠草之间搭配的协调性,包括了形态、色彩、质感、体量等因素之间的统一。结合丰富而有韵律的林冠、林缘线,划分出变幻多样的空间,美化和协调周边环境[21]。景观的地域特色与文化性是校园景观的精髓,只有对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营造体现大学精神、延续大学文脉与充满活力的校园景观[22]。同时,游憩休闲绿地应重视植物养护,保持植物的生命力,体现整个绿地景观的活力。
建筑区绿地的整洁度与植被协调性对景观美景度影响较大。绿地空间营造可呼应建筑空间的规律与特色,形成整洁有序的景观效果。植物与建筑的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植物对建筑体的对比和衬托。植物能软化建筑突出的体量与生硬的轮廓[24],植物的枝条线条自然,与规则式建筑形体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可用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细致的建筑物四周,选择枝纤叶小、树冠浓密的树种。文化性与自然性的缺乏是建筑空间评分低于游憩休闲绿地的主要原因,校园的建筑形象、应该要体现某种教育理念和审美情趣。相对于生硬的硬质景观,学生会更倾向于自然式的景观,景观的自然性甚至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3]。建筑区绿地景观设计时应考虑近自然景观营造手法,让建筑与自然更加贴近。
入口绿地的自然性、植被显著度、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整洁度、植被多样性对美景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入口是一个学校的门面、标志,更是其办学理念最直观最突出的体现,因而对于绿地景观的要求较高。入口区绿地植物配置时应简洁、明快、自然、大方。种植高大挺拔而浓密的树木,增加景观的自然性、植被的显著度与植被生命力,衬托入口建筑,形成宽敞的绿色通道,营造安静、严肃的校园氛围[24]。入口景观重视绿化效果的同时,对地域性与文化的表达也非常重要,突出地域特色与文化价值的景观设计受大众喜欢的可能性也会更高[25]。
主干道绿地的整洁度、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对于美景度评价影响较大。道路景观为线状景观,是校园整体风貌的体现,干净整洁且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的景观效果更能展现良好的校园氛围。道路绿化常关注行道树,而忽视了中下层地被与灌木,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校园道路绿化应重视植物的多样性,综合考虑乔灌草的多层配置模式。养护管理对于主干道绿地也尤为重要,能够保持植物活力与生命力。主干道绿地与其他绿地类型相似,地域特色与文化性也是大家较为关注的指标。植物具有承载和表达地域文脉的天性[26],对主干道绿化植物选择时,可以根据校园文化背景、历史发展、教育理念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种类,主干道绿地的整洁度、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较为重要。
4结论
SBE法cSD法结合能评选出较优的景观,与不同的景观因子比较与相关性分析,能更具体了解景观优劣的影响因素,为景观设计提供更加具体的建议。校园的4类景观设计重点各不相同,游憩休闲绿地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植被生命力较为重要,建筑区绿地的整洁度与植被协调性较为重要,入口绿地的自然性、植被显著度、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整洁度、植被多样性较为重要,主干道绿地的整洁度、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较为重要。因此,对不同绿地可以根据因子重要程度进行设计。
致谢:谨对在本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朋友们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已经离世的庄雪影教授,尽管身在病榻上,仍对本研究给予了悉心指导。
注:本文照片均为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1] 李春青. 从贵族审美到大众审美――兼谈当代审美文化的研究立场问题[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春之卷(1):100-111.
[2] 布鲁斯・康那列,王理.北京国子监―宁静的皇家学府[J]. 建筑,2004(6):89-91.
[3] 孙银凤,唐国安.从古代书院到现代校园规划[J]. 山西建筑,2008,34(10):7-8.
[4] 孔素美,白旭.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形制浅析―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为例[J].华中建筑,2011,29(7):177-180.
[5] 张晶,范周.当代审美文化新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0-62.
[6] 倪昕. 中国大学入口空间演化及其规律探析[D]. 同济大学,2008.
[7] 贾德华,王万喜.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3(1):144-146.
[8] 陈晓刚,罗奇. 城市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J]. 南方农业学报,2013,44(6):999-1003.
[9] 王磊,吴承南,许亚琼,等. POE法在校园景观评价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J].现代园艺,2015(13):109-110.
[10] 李霞,黄河,彭映辉,等. 湖南长沙高校校园绿化及植物多样性现状调查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67-13070.
[11] 庞洁,卢广昌.广西大学校园景观使用状况调查与评价[J]. 中国园艺文摘,2016(2):126-128.
[12] 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SD法[J].中国园林,2004,19(10):54-58.
[13] 许大为,李羽佳. 基于SD-SBE法的专家与公众审美差异研究[J]. 中国园林,2014(7):52-56.
[14] Daniel TC,Boster RS. Measuring Landscape Aesthetics,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M]. U.S.: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1976,29-34.
[15] 邓送求,闫家锋,王宇,关庆伟. 间伐强度对不同林分类型美景度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4-7.
[16] 袁鼎生.审美生态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145-146.[17] ……・. A Search for the Meaning of the Beauty in Elementary Geography Education- Fousing on Landscape Aesthetics[J]. The Journal of The Kore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02,10(3):2-28.
[18] 朱狄. 当代西方美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35 .
[19] 王亚娟. 基于SBE和SD法的北京市郊野公园视觉景观质量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20] 刘笑谊. 大学校园文化与学生群体审美特性[J]. 大众文艺,2015(9):219-220.
[21] 李o,张浪,朱祥明. 2007. 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构思剖析[J]. 中国园林,23(6):58-61.
[22] 翁奕城,毕胭.大学校园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以海南大学海甸校区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5(10):80-82.
[23] Matsuoka R H.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High School Landscapes:Examining the Link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0,97(4):273-282.
[24] 王兰,王烨,樊灵燕. 高校校园主入口区绿化景观营造浅析――以上海市为例[J]. 大众文艺,2014(17):71-72.[25] 刘晓斯,孟祥彬,达周才让. 学院路院校入口景观与历史文脉变迁[J].华中建筑,2015(7):114-118.
[26]张丽敏. 体现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 美术大观,2012(2):144.
作者简介:
周玉洁/1992年生/女/重庆人/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园林植物与应用
平面化
功利性
论文摘要:伴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现代传媒文化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相应变化,“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件崭新的美学事件在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被催生出来并日趋占据美学的阵营,它跨越了传统艺术的范围,把“审美”引向日常生活领域。以图象性、追逐感官、贴近世俗生活的功利性特征显示出其新质,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美学所建立起来的无功利性、具有普遍共通感、超越现实的批判性原则,同时也彰显了它无法回避的精神危机。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下文化论争中出现的又一个新话题,同样它也是一个西方理论的舶来品。对它的讨论最初是源起于西方。博德里亚、杰姆逊等人对这一现象曾有过相应的描述。真正给予其命名的是英国学者费瑟斯通,他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概括了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艺术亚文化的兴起,在西方,这个潮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运动为代表,他们追求打破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消解艺术的“灵气”,认为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或审美的对象。艺术无处不在:大街小巷、废弃物、身体、偶发事件等,无一不可以进人审美的殿堂;二是将生活转换为艺术的谋划,具体指追求生活方式的风格化、审美化。这种审美化的谋划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一直延续到福科等后现代主义者;三是日常生活符号和影像的泛滥。由于大众电子传媒的迅猛发展,今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符号化、影像化,它越来越像一面“镜子”,构成现实幻觉化的空间〔习。考察费瑟斯通的三种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其实就是在围绕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这三层含义其实隐含了审美化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艺术领域内部自觉的冲破艺术与生活的传统界限;第二个时期普通人按照艺术来规划自身生活;第三个时期是物质生活世界的形象化、图像化、幻象化趋向。可见“日常生活审美化”意味着日常生活与艺术的沟通与融合,拆解生活与艺术之间那堵传统高墙。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在当代社会中逐步的模糊和消失,审美因素向生活领域渗透和扩展,它反过来又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美学观念。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绝非简单孤立的美学事件,它的出现是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导致的:其一,审美化过程是与当代都市商业文化同生共长的,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关。20世纪后半期,工业的急速发展使得物质产品极度充裕,人们消费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商品的实用性,第三产业、文化产业的逐步兴起,使得消费已转向了非物质化、非实用性的商品消费。形式和包装所引起的审美愉悦更能刺激大众的消费,视觉图像和符号系统的文化生产成为经济潜力的巨大增长点;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人的需求结构的变化,人们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起码的衣食住行而拼命劳作,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审美的娱乐休闲因素被前所未有的凸现出来,对于符号、形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的重视带来了娱乐工业、美容产业、身体工业、文化工业等的勃兴;再则,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导致图像和符号的极度泛滥,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充斥着各种符号和影像:不管是触目皆是的街头广告,还是热浪叠起的居室装修,不管是电视台的“欢乐总动员”,还是电影《大话西游》,不管是流行歌曲MTV,还是电视报道美国轰炸阿富汗塔里班,不管是城市白领们翻阅的时尚杂志,还是打工仔喜欢的卡通读物,我们都离不开图像,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代。这些影像并不简单地依附或从属于现实,相反的是它反过来主动地去影响现实,甚至去建构着现实,从而形成一个如韦尔施所说的“现实的非现实化”的世界[Czl,从而造成了现实与影像之间差别的消失,而日常生活也就与电子传媒所造成的影像一样,成了虚拟的审美化的。在这种“对现实的审美幻觉”中,艺术与实在的位置颠倒了,日常生活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正如费瑟斯通说的:“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都已为现实的审美光环所笼罩”,“现实已经与它的影像混淆在一起’}U7。其四,消费社会的出现,极大丰盛的物质及伴随而来的惊人消费构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nC37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商品的符号/象征价值。人们有意识把它与身份区隔联系起来:每一件商品都不只是物质产品本身,而且还是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
吃什么样的食物、穿什么样的衣服、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汽车等等,都是相应社会地位的标志。商品符号外观方面的重要性似乎远远压倒了实际功能性,符号的观赏性压倒乃至取代了实用性。人们将商品(尤其是商品的外观)作为一种标签来划分社会关系。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当中非常醒目,很多人买东西非名牌不买,对于“品牌”的执着其实就隐含了人们对于自身身份的一种标识,尤其是城市里的中产阶级、白领阶层这样相对富裕的群体。文学艺术与其他的消费实践一样,已成为实践社会区隔的符号策略和工具,它本身的使用价值已经在这种消费和占有中沦落到了边缘。
韦尔施明确的指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传统美学已经不能涵盖新的现象,因此美学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一种“超越美学的美学”(s},突破了传统艺术哲学的范围,能够更为广泛的适应当下的文化语境。18世纪出现的经典美学,到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已经确立了一种有影响的传统。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却以一种迥异于传统美学的特征构建了一种新的美学原则。它从外延和内涵上都改变了人们对于美学的基本看法。从外延上而言,‘旧常生活审美化”已经跨越了传统艺术的范围,把“审美,,引向日常生活领域。从传统艺术种类,诸如文学、音乐、美术、雕塑、戏剧等到当下的电影、电视、广告、流行歌曲、杂志、时装、行为艺术、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等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或审美、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如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等),深人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审美从最初狭隘的纯粹艺术种类拓展到人类所有的精神领域和意识领域。任何日常生活都可以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从内涵上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图象性、追逐感官、贴近世俗生活的功利性特征显示出审美的新质,从而彻底颠覆了古典主义美学所建立起来的无功利性、具有普遍共通感、超越现实的批判性原则: 其一,‘旧常生活审美化”与图像文化的血肉联系导致了审美平面化、形式化的特征。当代电子传媒在现实审美中改变了传统美学的审美方式,人们摆脱了对于文字的艰难阅读和理解而越来越倾向于对图像的直观,日用商品的漂亮包装代替了人们对商品使用功能的关心,在可视的现实中实体形式的审美“物化”了当代人的审美趣味。平面化、直观化、瞬息万变的图像、实物充斥于现代人的眼球,使得人们醉心于高科技打造的美仑美矣的审美幻觉之中。艾尔雅维茨在《图像时代》的第一章标题中这样直言现代人审美习惯的改变:“我从不阅读,只是看看图画而已’}(s7“读图时代”的到来,文学以前所固守的“内视”的心象性特性已经无法再让人们魂牵梦绕,视觉图象对感官的直接冲击致使仅仅只从审美对象的形式层面就能够获得了相当的现实满足感和愉悦感,内容反而被大众所遗忘,对象的形式、外观、纯粹的装饰成为了愉悦人们眼球的焦点。“图像”的美学价值直接依赖于某种形式存在的视觉魅力。‘旧常生活审美化”那种直接、强烈的感受性,超负荷感、无方向性、符号与影像的混乱融合以及能指的游戏直接的带来了后现代消费文化的“无深度”。
其二‘旧常生活审美化”在商品消费欲望的驱使之下,体现出追求瞬时性的感官和愉悦的特点,而且这种享受本身就是一种直接的身体。以康德为代表的传统美学关于美的讲述都是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统一的基础之上,如康德的“无目的之合目的性”和黑格尔的“理念之感性显现”无不在强调美学作为一门感性学科不能完全停留于感性认识的层面,美决非纯感性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存在,它必须在普遍共通性的理性之光的烛照之下,才能称其为美。而眼下这场消费市场搭台大众狂欢的美学盛宴却仅仅停留于单纯的欲望,它由斑斓的色彩、迷人的外观、眩目的光影装扮得分外撩人,精致煽情,最大限度上解放了人的感性,放纵了人身体层面的欲望和渴求。正如王德胜说的那样:“在洋溢着感性解放的身体里,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欲望已自动脱离了精神的信仰纬度,指向了对于身体(包括眼睛对于色彩、形体等)满足的关注和渴望’p[s)。审美已然具体地从一种理性主义的超凡脱俗的精神理想,蜕变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生活享受,这种来自审美对象(以图像/符号为主)对于人的身体的直接贴近,它与生活相连,又诉诸人的感官,又无须主体高度优越的心灵想象与精神期待。
关键词:电影片名 文化差异 翻译 中美两国
理论上来说,电影是用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展现的一种社会生活的反映。其特点完全可以满足人们想要通过更丰富更真实的方式去感受生活的愿望。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电影和它本身的文化,无论是对本国的还是外国的电影片名显示出更多的兴趣,并尝试弄懂原片译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特征。美国电影正是牢牢抓住了大众文化的本质,并依赖于电影本身轻松娱乐,精彩卓越的内在特性建立起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市场上不可撼动的商业地位。显而易见,电影片名提供了直接有力的功能,不仅可以显现影片内容,传达语义信息还能树立起整部影片的感情基调。可以说,一个合适的片名能引起人们的观影热情,进而增加票房收入。因此,当美国电影想要进入中国市场时,片名翻译对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具有商业效益同时还受到中国影迷的关心与热爱。然而,翻译工作者必须要尊重一定的翻译原则与方法,并掌握大量的文化知识与深厚的语言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还需意识到翻译并不是一对一机械地相对应,它需要基于影片内容和在中美两国之间不同的文化接受能力。自从我们知道电影片名蕴含羞深厚的文化背景,与其对语言的理解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此一来,我们在翻译片名的时候需要寻求其差异中的共性并尽最大可能地保留其原片的文化意义与语言风格。严格地来说,翻译工作者不应该仅仅为了追求纯粹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翻译原则与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
本论文将分析讨论美国电影片名的翻译,从中发掘并解读中美两国间的文化差异。通过原片片名与译名版本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分别是:价值观念的差异,审美观念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的差异。
一、电影片名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文化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本土风俗和实践经历、传统节日、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考方式等等。具体而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时间流逝由人们创造出来的产物,因此也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和历史的累积。事实上,文化就是一种积累,我们可以称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为文化。然而,文化的概念能随着社会进程而不断发展,其内容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能确信的是,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会创造不同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因此,当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中击究其巨大的差异。
要想更深入地了解文化与电影片名的关系,我们必须先我们必须找出文字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根据基本理论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以及文化的一种反映,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单词是语言的载体,语言可以由字符号来表示。文化与词之间的关系妙不可言,不同地方文化显示出不同差异。电影是现代艺术的交流媒介形态,它是属于文化,展示了其特殊的文化表达的内涵。电影翻译不仅包含了字幕翻译,还有电影片名的翻译。当然,电影片名是电影翻译的第一和最主要部分。电影片名是由语言构成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电影片名可以直接提供和体现其一定的文化。翻译版本就是用目标语言的文字来转述原来的版本。显然,哪个国家用自己的文字来概括和表达电影片名这就准确地反映其内在的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是区别与其他国家的。因而,电影片名翻译必须到关注文化因素。人们可以通过电影片名的翻译获取并了解有关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中美文化差异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体现
(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一部美国喜剧,Meet Parents讲述了一个男人准备向女友求婚的故事,但得到的获准之前,他还必须要征得他女友父亲的同意。男主角不得不直接面对女友的父亲,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闹剧。这部电影的标题并没有直译为《去见父母》,而是翻译为《拜见岳父大人》。译者运用“拜见”,“大人”这样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吸引到更多的拥有传统的价值观的中国观众来观看这部影片。这部片名的翻译显示出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价值观念的文化差异。美国价值观崇尚个人自由与个人权威,这种价值观念使得美国人对社会地位与等级差异的观念意识不强。相反,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则充分尊重伦理道德,强调社会地位与等级观念。这部片名的翻译就能反映出中国人对长辈的一种尊重态度。
(二)审美观念的差异。The CuriousCase of Benjamin Button是由大卫-芬奇导演的一部美国浪漫幻想剧。影片的主演布拉德-皮特,与年龄反向的女主角由凯特-布兰切特饰演,上演了一场爱与奇幻的纠葛。该片在北美上映于2008年12月25日,讲述一个人,出生时是一个老头,几十年后越活越年轻,最终又变成一个婴儿在襁褓中死去的这样一个奇异的故事。所有在他身边,他知道并爱着的人都先于他老去,最终一步步先于他死去。当影片在中国发行时,其译名没有直译为《本杰明-巴顿奇事>,而是翻译成《返老还童》。这个由四字成语组成的中国文字,不仅形式优美,表达适当,还高度概括了影片的主题。
中庸的哲学思想完全影响了中国的文化,所以中国人特别强调平衡之美的审美观念。在美学中,中国人更喜欢和谐与平衡的音韵标准,并经常使用四字这种独特现象的词汇在翻译的过程中。无论原版的文字有多长,总是能运用四字成语来概括与表达影片主题内容。但是美国并不过多注重文字的美学,强调文字的平衡音韵标准,或者他们根本不需要用词汇的平衡音韵来显示其语言之美。而关于在文字上的审美观念差异在其他美国电影片名的翻译版本中均有体现。像是,While You Were Sleeping《二见钟情》,Dead Poets Society《春风化雨》,Flipped《怦然心动》,Catch Me If You Can《逍遥法外》,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Gone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Of Mice andMen《芸芸众生》。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美国电影,theThird Man,美国百部经典影片之一,最初翻译为《第三者》。看到这个片名,观众很容易误解为这是一部道德。事实上,影片所指的第三个人是在一场车祸里的第三个证人。考虑到影片所要传达的内容与信息,中文译本改为《黑狱亡魂》,比之前的版本更贴合主旨。因此,从这部美国电影片名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但它们都具有相似性的差异,理解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减少和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的重要举措。中国文化非常重视伦理道德,而其语言不仅形式优美,也寓意深远,蕴含道德观念。但美国文化与之不同,它更强调逻辑思维推崇直接简洁的表达方式。
(四)社会习俗的不同。美国电影Dragon Heart,直译过来就是《龙的心》。然而在中美文化中对龙的理解与认识却是存在差异的。龙被视为神圣的图腾和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历史文化里,但在美国文化里,龙是一种巨大凶猛的怪物,是残暴和邪恶的象征。由于社会习俗的差异,中国观众会认为《龙的心》是关于爱国主义或善良正义之类的影片,但事实是,龙在这部影片里是邪恶的化身。考虑到其差异,电影被翻译成《魔龙传奇》,而不是《龙的心》。我们知道,语言是传统文化与社会习俗的产物。中国与美国的社会习俗差异必然反映在其各自的语言中。也就是说,同样的事物在一种文化里会被充分尊重,而在另一种文化里未必产生同样的共鸣。
关键字:媚俗文化;黄金法则;消解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134-01
一、媚俗文化的内涵
媚俗是当代审美文化转型时期所产生的一种负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伪审美现象,或者说,是传统美学在无法正确回应当代审美文化的挑战时所出现的一种特定的畸形审美形态。媚俗(kitsch),台湾学者译为“忌屎”,对此颇有研究的昆德拉解释云:“对(kitsch) 的需要,是这样一种需要,即需要凝视美丽的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像流下心满意足的泪水”这种解释虽然有一定的比喻性在其中,但仔细咀嚼着句话,我们就会发现媚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一种为他人的表演性,换言之,则只要为他人活着,为他人所左右,并且为他人而表演,其生存就是媚俗的。如果用马克思的异化观来解释,那媚俗文化也是一种异化,因为它表现为一种为他性的个性沦丧和个性消逝的寄主生存,生存的目的仅仅是表演,那生存的价值则为异化的存在。
关于媚俗的产生,昆德拉把它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态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心里什么都十分清楚,但为了名利、地位、金钱、物质生活而主动放弃对于美得追求,趋炎附势,以美娱人。另一种情况是外界压力过于强大:公众的、朋友的、亲属的、爱人的、情人的多种眼光的结合,使自己承受不了,只好与之妥协。而客观环境,昆德拉语焉不详,但我们可以猜想,之所以出现媚俗文化,是因为客观环境势不可挡的力量,特别是当代商品经济对审美文化的冲击,媚俗文化成为一种潜在的逆历史规律的正常的现象。总之,媚俗文化是误以娱乐为审美。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媚俗文化的根本内涵就是从需要回到欲望。而对于欲望,叔本华曾经做过剖析:在他匮乏的时候,使人陷入痛苦;在他满足的时候,使人陷入无聊。面对欲望,人只能如钟摆流动与其中,也就是人的轨迹只能是中双向的无奈的循环,从匮乏到满足的无聊,从满足到匮乏的痛苦。如果具体到媚俗方面,那也只是体现了一种无奈的循环:从取悦到娱乐的低俗,从娱乐到取悦的平庸,这也正是媚俗文化的全部理论所在,即取悦,娱乐。
二、基督教“黄金法则”
对于什么是“黄金法则”,也许有许多人并不知晓,但我们可以援引《圣经・马太福音》第七章第十二节中耶稣的话:“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基督教中的“黄金法则”,我们可以联系其他的比较流行的说法来对此法则进行诠释,即“像你期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或”怎样被对待就怎样对待人”,如果联系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黄金法则”,那应该首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我们既然弄清了‘黄金法则’的内涵,那这条法则起源于何时呢?我们经过考察证实黄金法则以近似于耶稣基督之言的形式存在的时间远远早于耶稣的时代,也就是说它较早的时候以它的内容形式存在于口头文学中,代代相传成为人们交际的一条法则和标准。十七世纪人们把《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二十节和《路加福音》第六章第三十一节的论述称之为“黄金法则”或“金律”。这一术语才得到广泛使用,但其起源并不清楚。而且这条法则是非常具有伸缩性的术语,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并且在众多文化体系中存在。例:罗伯特・恩斯特・休姆在《世界上活着的宗教》一书中引用了八个宗教和哲学系统中的黄金法则,认为它们旨在“吩咐一个人作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即他是否愿意将他对待别人的方法加诸于他自己”事实上,“黄金法则”根本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名言或是箴句,其中的“黄金”我们就可以认识到这条法则的崇高地位。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黄金法则”它被称为一种原则,一种行为的原则,一种一般性原则,一种人类关系的普遍性原则,理性伦理的最高法则,一种重要的道德真理等等。无疑这条法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但最关键的问题是:这条法则与哪些文化的结合,才会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媚俗文化对基督教“黄金法则”的消解
当大家看到我写下这篇论文的标题时,许多人肯定会一头雾水,你们肯定会想这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怎么可以牵扯到一块,更何谈消解,记得有位诗人曾说过:“没有孤立的孤岛”,也就是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两种互不联系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其表象或本质上进行着微妙的联系,只不过某些联系我们难以考察到罢了,虽然媚俗文化是当下社会中审美文化的一种负现象,是一种文化的样态,而“黄金法则”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人际关系准则,这两者听起来没有任何瓜葛,但媚俗文化对“黄金法则”的冲击和消解会逐渐被我们注意到,以下就是我谈到的两点具体表现。
(一)畸形的取悦导致“互惠”的消亡
我们在前面论述媚俗文化的时候提到,媚俗文化就是一种完全丧失个性的畸形取悦,虽然这其中也有“利他主义”其中,但它并不是“利他主义”的本质,也没有体现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和互惠,而基督教的“黄金法则”,从本质而言是一种互惠的体现,即如《马太福音》中提到的“你要尽心,尽性和尽意去爱你的主人,这是诫命中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第二条也相仿,就是爱邻如爱己”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那么上帝的圣光会降临我们,会挽救我们于危难之中,这就是“于人于己都是利”的互惠,而在当下商品经济时代,物欲横流,媚俗文化不断登大雅之堂,不断地冲击和消解基督教“黄金法则”,许多人甚至许多基督徒都在实践媚俗文化,而“黄金法则”不断地降级成为“银法则”“铁法则”,或许某一天这条法则可能不复存在了。就以我们当下十分流下的女性媚俗文化来探讨一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当下以女性的方式向世人献媚的可谓“硕果累累”,你看那俗不可耐的舞厅时装表演,斑驳灯光下颓落得只是女性的尊严;你看那男女主角相携上床的“经典电影”,摇曳中滴落的只是女性的朱红;这样的献媚,这样的媚俗文化,使得所谓的珍贵性,圣洁性,隐秘性就像秋后收获后的麦田,空空无物。不仅牺牲了女性的尊严,也牺牲了大众文化中的批判,也消解了基督教中的“黄金法则”,因为在当下所谓的“互惠”已经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某些不知名文化的空壳。那“黄金法则”的表述也许就可以换为另一种,即“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献媚,你们也需要怎样献媚”。
(二)娱乐的消遣使爱成为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