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5 10:49: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族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极具民族文化特色,他们善于歌舞,民族节日、各类习俗众多。随着农田土地的急剧减少或消亡,城镇化造成的经济结构的改变,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被破坏,一些民俗活动也跟着减少或消亡。比如:苗族中的“开秧门”,是插秧前的仪式活动,没有了农田,自然不再插秧,“开秧门”民俗活动自然没有举行的必要。还有“种棉节”、“杀鱼节”等,农民变居民,随着他们原先拥有的田地消失,这些节日也失去了场所。同样,苗族的一些活动比如小孩满月后娘舅家里来人吃酒“跳板凳舞”,“打花猫脸”等习俗,由于现代民居多是楼层,那种原本在家门前跳舞的场地已经消失,加之居住到城镇后苗族人在新的环境里怕羞,怕出丑等心理因素,这些活动都逐渐消失。随着年轻人逐渐的融入城镇、通过电视及网络逐渐的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和道德规范,随着老一辈苗侗老人的逐渐去世,传统文化后继无人,民族文化随着网络文化的大举入侵,一些民族习俗被否定或逐渐消失。
另一方面,政府在民族文化开展与保护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比如苗族的斗牛节、芦笙节等近年来举办得风生水起,颇有特色。但是,这样的活动受限于资金等限制,地方政府多为穷政府,穷政府实在是不能买单,很多事情口头说的一套,落到实处的却比较少。
二、城镇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调适的重要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会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并因着这种价值倾向而获得或丧失自己的生命力。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开放性、共享性而引起的资源共享、学习、工作的方法方式发生较大变化使得民族地区在政府执法、办公、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信息传播、新型人际关系的构建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少数民族那种曾经相对落后社会的状况迅速改变。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中非民族性的文化观念特别是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渗透,导致民族地区人们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发生偏移;网络文化的自由性,道德观念淡化等导致民族地区的人们对汉文化产生错误理解。网络文化包含着部分西方文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汉文化,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社会因为历史原因存在一些误解在这里得到放大,社会道德伦理带来了尴尬和无奈,部分城镇化的居民厌恶、拒绝汉民族的交往。网络泡沫文化的泛滥、网络黄色文化、网络暴力文化的肆虐造成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人性危机,在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侵蚀下,形成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扭曲的心理,导致他们的个性趋于暴戾凶残,加之民族地区监管乏力,部分留守儿童、青少年甚至丧失行为的自控能力,危害社会。民族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迅速消失,离开原来土地的民族生活方式融入城市生活速度慢,不适应城市生活节奏、觉得生活不幸福等情况在众多移居农民身上发生,这些情况不加以重视和解决,不仅不利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还导致为民族不和谐因素产生,影响社会团结。
三、对策与措施
少数民族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团结,“被城镇化”的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更应该注意做好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入、调适及发展问题。
(一)加强宣传,在民族地区做好网络文化、汉民族文化的区别和教育工作,增进民族团结。网络文化并非实际生活中的汉文化,它是英语文化及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一种新兴文化,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一样正在受到网络文化的侵袭。民族地区在城镇化背景下要加强宣传和教育,给少数民族居民讲清楚两种文化的区别,同时要正确引导民族地区网络文化的发展,及时纠正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认识问题。
(二)地方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在城镇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要有意识的强调和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推动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以黔东南地区为例,现在每逢重要的节气,民间会自发组织各种斗牛比赛活动、跳芦笙活动,大大提高和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但是由于经费不足、人们思想观念保守,活动的形式不够多样。也有引进民营资本开展大型的斗牛活动的情况,但是往往收费太高,不能真正满足老百姓的要求。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出面进行干预,加强管理,积极推进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多领域的指导和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为民着想,真正以人为本,做到人的城镇化。
(三)政府出台强有力的政策,加强网络文化督查与管理。要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严格审查面向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软件,查处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和恐怖、暴力等有害内容的网络游戏产品,坚决查处传播、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网络游戏产品。同时,对涉黄网吧机相关场所加大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政府、产业界、工商管理部门要坚决打击取缔。
(四)深入城镇化居民区,加强创建文明网络文化的宣传。民族地区的农村由于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老人自身对网络约束力较弱,这就要求政府出面进行教育和指导。让未接触网络和即将使用网络的人能够自觉远离网络上的不健康因素。
成长教学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青少年的教育上,但是又不同于儿童文学和青少年文学。成长小说是青少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时期,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重大改变,成长并不单单代表着生理走向成熟的,更多的会涉及到一个人对生活、对社会、对自我和对人生展开的思考。美国众多的成长小说情节各异,但是其创作模式大体都是相同的: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会在经历过一些特殊的时间之后,性格、心理产生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使得主人公摆脱曾经的稚嫩和童真,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最后重拾信心,真正地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主人公的这种巨大改变实则是主人公在复杂世界里的再生,是他们迈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与具有五千年悠远文化的中国相比,美国算的上一个年轻的国家。青年一代渴望早日脱胎换骨,尽快地成长起来,能够独立地面对这个现实的复杂的社会。因此,美国的成长小说的主流偏好于塑造各种形式的流浪汉的形象,所探讨的就是由天真无邪蜕变到经验丰富,由年轻走向成熟的历程,这其实是美利坚民族文化在美国文学中的自然折射。以下部分将选取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几部成长小说来探讨其反映出的民族文化。
二、诱惑
在美国成长小说的创作模式下的主人公最初的心理状态大都处于童年期,他们对周遭的世界认知比较模糊,外界的一切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诱惑。主人公的童真和主人公对于世界的好奇促使主人公展开自主地求知。其实成长小说中的这种求知是有文化渊源的。追求真理是西方文明的惊喜。美国人总是热衷于不断地追求真理以获得更高地满足。美国人将极具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的鲁滨逊视为祖先,他们抵制“教化的企图”,主张主动去开拓学习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其实,对周边世界感觉陌生、模糊,因为对世界有着强有力地认知欲望,想要更好地与周遭的世界融入,恰恰就是青少年的心理。用成长小说反应美国人渴望更好地认知世界、更积极地探索世界的民族文化是十分恰当的。诱惑是美国成长小说重要的初始因素,是促进青少年成长和成熟的直接导火索。比如,早期的美国成长小说《白鲸》中的魁魁格就是受到了陌生世界的诱惑,义无反顾踏上了捕鲸船,开始了他漫长的探索和成长;《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中,哈克出于对自由生活的憧憬,最终展开其探索过程;《我的亲戚,长官莫里琉克斯》中罗宾极度地渴望成为继承人,所以鼓足勇气独自踏上了寻找叔叔的道路……众多的美国似乎都可以寻找到主人公所受到的形形的诱惑,这与美利坚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美式文化里认为人就应该在不断的开荒和探险中获得新的认知最终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种文化理念在绝大多数的美国成长小说中富有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主人公身上都有所体现。
三、顿悟
顿悟是成长小说的灵魂,每个青少年在经过一些特殊的事件的洗礼之后,总会对人对社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洗礼式的认识,这也是成长小说的典型特征之一。例如在《红色英勇勋章》中成功塑造了主人公亨利•弗莱明的形象。最初的他是一个毫无实战经验的士兵,但是他认为战争是神秘而伟大的,这种神秘吸引他一步一步迈向战场,他渴望通过战场的洗礼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勇士。但是当他真正踏入站长,他开始得到顿悟:原来战场并非想象的样子,甚至认为战场上并不存在真正的英雄主义,所以参与战斗的士兵只是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他通过实践感悟到战场并非想象中的浪漫和神秘,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屠宰场。美国的文学其实是十分重视美利坚民族的集中体验和国名性的,这一点在大多数的美国中都可以看得到。美利坚民族其实是一个充满浪漫与感伤梦想的民族,他们渴望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寻求到一个美好的精神花园,从而逃离文化,永远的年轻和激情下去,但是他们又不得不在一次次碰壁和现实面前建立起新的认知重新地认识世界。由此可见,成长小说可谓是我们认识美利坚民族、美国文化和美国文学的有力切入点,透过美国成长小说,我们能感受到整个民族的信仰、激情和梦想。
四、幻灭
美利坚民族文化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强调是自我意识,强调依靠自己去获得想要的一切,这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是美国的国民性格。这种文化价值理念来源于犹太—基督教的传统,相信万能的造物主创造了人,而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又创造了世界。同时,这种文化的形式与美式教育也是分不开的,美国的家庭多是孤立的核心家庭,他们为孩子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与中国人民相比可谓少之又少,美国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我能行,我要靠自己,我是很重要的,我通过努力可以改变世界”。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现实总是会一次次击碎人们自满自足的梦想。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的地位实则在不断降低,人类文明越是进步,人类就越能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自身的卑微渺小。在人类从自满自足发展到终于认清自身的渺小时,往往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例如,小说《白鲸》中的埃哈伯虽然在现实面前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变得伤痕累累,但是他依然不愿意受制于这个世界,依然不愿意接受现实,他依然认为人的意志是可以胜过自然的,只要信念坚定,再渺小的人类也能向自然发起极限挑战。这一人物形象其实非常符合美国的国民性格,但是遗憾的是,埃哈伯由于莽撞最终丧生大海,这其中暗暗表达了极端个性注意恶性膨胀下去就会自食恶果。人类是个矛盾体,既渴望超越自我,探索神秘的未知世界,但是在现实面前却难免遭遇坎坷,这是文化与现实的碰撞,是真实与理想的纠结。
五、觉醒的困惑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民族文化凝聚着民族感情、民族意识和民族的价值取向,增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要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享有基本文化权益。以信息文化来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指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信息文化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文化在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中的驱动作用、支撑作用和提升作用。
1.1信息文化有利于全民族文化创作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的参与。文化发展首先需要人才的保证,如果没有各行各业的文化人才出现,文化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而且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民族性,来源于人民实践又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所以更加注重从老百姓中发掘文化人才,注重培养大众的文化创作队伍。信息文化的创作主体具有全民化的特点,从而保证了全民族文化创作的人才供应,通过广泛吸收各行各业的文化人才,可以培养出一只优秀的、大众的文化创作队伍,让全民族文化创作更加繁荣。
1.2信息文化有利于全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文化创作力得到充分展现是文化发展的标志,文化个性化发展为文化创作提供了新思想、新动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来源于全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信息文化具有创作活力持续迸发的特点,借助于信息文化创作主体的全民化,它可以融合全民族文化的共性,也可以为全民族文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让民族文化创作主体的文化创意持续迸发,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
1.3信息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文化作品为民喜闻乐见可以提升全民的幸福感,提高全民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因为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鼓舞人,可以为民众提供既反映现实生活,又可以为民众在社会转型期所遇到的困难与困惑提供解决方案。从结果为导向的视角看,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目的都是以文化创作成果为民喜闻乐见为落脚点,而信息文化创作成果为民喜闻乐见,因此也可以推论出信息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1.4信息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影响力和外交影响力,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是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之一,也是我国文化实力彰显的关键。信息文化具有的文化影响力国际化和全球化特点,非常有助于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增进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在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增强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1.5信息文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需要在既有文化基础上的文化传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变革和创新。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增强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发展的历史,首先是文化传承的历史”。信息文化是一种与世界文化共同的传播与继承形式,通过这种共同的文化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就很容易地超出本国本民族的范围在世界上传播与继承,以至让中国的民族文化影响世界。
2以信息文化增强我国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文化作为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信息文化在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和在加快扩大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和交往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信息文化也增大了全球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冲击,给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
2.1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它主要有四层含义:“一是坚持以为指导;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三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充分挖掘出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深厚的文化创造源泉,才能激发人民群众高昂的文化创造热情与活力。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同时,也让中华民族各族同胞心连心紧密团结在一起,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要求人民群众不断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只有不断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才能反映出人民群众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不断展现出人民群众的新风貌,在文化创新中有新的收获和喜悦,使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中国信息文化的理论基础,成为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行动指南。所以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增强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全民族文化创造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2必须预防信息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伤害和挑战信息文化霸权是信息霸权与文化霸权的结合,它们共同为信息文化霸权主义的强势扩张奠定了基础。所谓“信息文化霸权主义”是指一些发达国家仗着自身在信息文化上的强势地位,借助于信息文化具有的文化影响力国际化和全球化特点,对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文化侵略和文化渗透,以达到让这些相对落后国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思想统治和控制的目的。俄罗斯信息学家A.B.斯克沃尔佐夫曾在论文《信息文化与国家安全》中提到:“对国家安全现代条件的理解与信息文化某些问题的解决有关。今天,我们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文化滞后。为了克服文化滞后,使虚拟现实概念适应信息活动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文化霸权主义确实存在,例如从信息文化流的方向来看,主要从西方发达国家流向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伴随着西方信息文化的流入,会使西方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文化的整体移入,从而压抑了其它国家原有的本民族文化的发展,随着信息文化逆差的逐渐扩大,很有可能其它弱小国家会失去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据有关数据显示“世界上2/3的信息来源于只占世界人口1/7的发达国家,世界每天传播的国际新闻有80%来自西方主要通讯社。西方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量是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100倍”。信息文化霸权主义之所以会产生,因为它是为西方发达国家全球战略服务的,它是为国家霸权主义服务的,它是想用文化统领世界,因为“霸权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成功地把自己的利益装扮成普遍的要求”。因此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预防信息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伤害和挑战。
传统文化艺术是拥有蕴涵富足的宝藏,它所蕴含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审美角度、立异精神和艺术作品都对现代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中国富含深厚的文化特性决定了现代海报设计独特的东方文化韵味,也形成了大量具备东方神韵的海报设计元素,这些元素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元素运用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就可以被更多的人所认可,由于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区域里,这些具有深刻涵义的传统文化也只是自己本民族的人们才能理解读懂。在现代旅游海报设计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浓浓的传统中国味。如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对中国红的喜爱、对祥云、龙图腾的认可等等。优秀的传统艺术丰富我们视觉艺术语言,是我们探索和发现新的视觉语言、创新视觉文化的源头。首先,确定“天人合一”的审美标准。“天人合一”思想在自然观上强调的“浑然天成”“物我为一”。这样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世界观造就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统一性、辩证性、因果循环的整体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辩证统一和相辅相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观念。将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艺术创作当中,则形成了中国当下特有的审美习惯和美学标准。同样,“天人合一”的抽象观念并没有完全停留在哲学的理念中,也渗透到我国古代旅游文化观念中,强调在旅游过程当中不光注重山水的自然特征,更多在意的是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境界。晋代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反映出来的归依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旅游海报设计要根植于传统艺术精华的土壤中,把设计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取得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其次,追求“发于天然”的艺术造诣。唐代张璪则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在把绘画艺术融入自然中,以自然为师,结合创作者心理情感,并将情感与写实融合在一起,两者交融呈现出最好的作品。这种追求“发于天然”的艺术精神反映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则更多的是强调人们通过海报视觉符号而达到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感受和体验,缩短游客和旅游地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再次,符合“美善统一”的价值规范。“美”与“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产生的传统审美形态就必定带着极高的道德意识。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不但是视觉刺激的产物,也是社会价值规范的产物,包涵了人对自然生命欲求和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松竹梅象征友请与坚贞,大象宝瓶象征太平吉祥,石榴桂圆象征多子多福,仙鹤青松象征延年益寿等等,它都表达了人们求美求善的和谐愿望。因此,旅游海报设计不仅要表现旅游景区美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且不能脱离人们的审美标准和道德规范。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子比德”之说就是寓道德修养于旅游审美活动的突出表现,对旅游者的道德感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宗教文化元素
“宗教情感与艺术的审美情感存在一定的差别,宗教中的如痴如狂的崇拜、义无返顾的献身、惊心动魄的自残行为,往往是与个人的生活目的、人生的价值等道德观念直接相联,而艺术审美情感与道德观念的联系则是间接的。审美活动本身只诉诸人的感情,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由此可以看出,宗教与艺术两种思惟方式在运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的过程中异曲同工,相互共存,异同结合,使它们在对世界的认知和反映中,形成了相互浸透、相互交融的现象,使宗教中融入了艺术元素,艺术中渗透着宗教因素。同时,宗教与艺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本领与方法又是同根共源,相辅相成,都运用了丰富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民间传说,图腾符号,原始歌舞、艺术与仪式等宗教活动同样使用了丰富的想象,并且最大程度的利用与发展了这种想象。丰富的联想和幻想,既是艺术思维的首要特征,也是宗教活动的主要方法。在现代社会当中,当宗教与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时,旅游成了宗教传播、交流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宗教则成了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力和目的,宗教蕴涵富足的旅游资源,旅游则增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完成,将其转变为现实的旅游产品。在漫漫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宗教造就了绚烂的精神文化和光鲜的物质文明,开辟了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许多宗教文化的景区已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优秀宗教文化资源与文明旅游行为充分结合,更好地宏扬传统宗教文化的精髓,尽显宗教规范人道德、净化人心灵、升华人境界的积极作用,更好地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宗教文化元素在现代旅游设计中的运用,首先要建立在对宗教理解的基础之上,而绝非的轻易挪用对某个图形符号。只有宗教思想与旅游海报设计语言完美结合,精确传达设计理念,才是宗教文化与旅游广告互动关系的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宗教思想的逐步认识,使得中图腾符号的利用价值得到不断延展,虽然图腾的原始意义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但体现宗教意义的图腾符号或宗教传说也已成为某个宗教旅游的象征或标识,给现代旅游海报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中国联通标志,选用的是源于佛教八宝题材的“盘长”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通过其文化的气息与亲和力来传递企业的精神理念。
三、民俗民风元素
随着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和后现代空间生产特征的凸显,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类型和模式逐渐多样化、复合化。以往关注的几种类型与模式,已远不能涵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主要类型和发展特点。同事,相关研究主要分属旅游管理学与旅游人类学(民族学)两大领域,学科泾渭分明,鲜有交合。基于此,笔者尝试从空间生产视角,根据民族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存在及被旅游利用的地理空间形式,将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主要模式确定为旅游空间原地生产、旅游空间本地生产、旅游空间异地生产3类,每一类空间生产模式亦可涵盖诸多类型,几乎所有的民族旅游类型都可包罗其中。Page认为,研究者理解旅游现象本质的方法是系统论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将现实世界复杂的旅游活动合理化和简单化,并用很多强调旅游内在联系的要素来表示。③本文通过建立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统一体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由主体(利益相关者)系统、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系统、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系统、影响因子系统4个子系统构成。主体、空间、过程、影响因子既是统一体系统构成与运作的核心要素,又是统一体系统分析的4个基本维度。其中主体(利益相关者)系统包括文化保护传承主体(民族文化持有者、旅游社区、文化保护社团)、经营主体(旅游开发企业、旅游从业人员)、观赏主体(旅游观光者)、政府主体;影响因子系统包括政策、制度、环境、人才、资源、市场、媒介等因素;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系统即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空间生产系统,包括旅游物理空间、旅游景观符号空间、旅游参与体验空间;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系统指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状况和过程。模式类型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多元化的具体实践中,探寻一般规律和最有可能实现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创新模式。云南作为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与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类型。笔者选取了5个涵盖原地、本地、异地3类旅游空间生产模式,以及国内民族旅游主要类型的代表性民族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个案。①
二、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主要模式类型的特点及比较研究结论
(一)不同模式类型的特点及其创新性
西双版纳傣族园,属于民族旅游特色村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旅游空间原地生产模式—少数民族旅游村寨类型。剧场化旅游空间与生活化旅游空间的并存是其特色。竹楼民居建筑环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展演、特别是“傣家乐”旅游特色经营户的涌现,使游客与村民全面接触,村民的部分私人生活空间转换为旅游公共空间,为游客提供了原真性的文化体验,与旅游公司主导的剧场符号空间形成互补。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通过以民族文化持有者自身为主、包括基层政府、旅游公司多主体参与的生活化旅游空间的生产而得以保护利用,则是少数民族旅游村寨类型的创新性所在。丽江大研古城,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与区域性中心城市一体化、旅游空间原地生产模式—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类型。丽江大研古城的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系统可分为两个层级:一个是政府主导的历史文化空间保护利用层级,囊括自然风物、历史文物古迹、纳西传统民居、广场民族歌舞打跳等景观与民俗文化氛围;另一个是旅游企业、民间文化社团主导生产的旅游空间节点层级,它以东巴纸坊、纳西古乐厅、纳西喜院、雪山书院等景观符号与参与体验空间为标志。强大的政府支撑和政府与民间相辅相成的层级结构,是城市型世界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突出优势。楚雄彝人古镇,属于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与旅游地产社区一体化、旅游空间本地生产模式—后现代旅游地产社区类型。彝族文化作为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本和公民权的标识,通过彝人古镇旅游空间生产方式进入社会公共空间,后现代古镇强大的包容性和吸附力,催生了广泛多元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主体,从政府到民间文化社团、彝族群众,乃至城镇各民族,都以此为民族自治地方文化标示和文化保护传承场,自觉参与到文化旅游与文化保护之中,凸显了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的主体地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旅游地产社区类型,在借助后现代的城市景观建设进行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方面具有创新意义。丽江玉水寨,属于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与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一体化、旅游空间本地生产模式—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类型。玉水寨东巴文化旅游景观生产的特点,一是对以前仅局限于东巴经书的主要神灵和祖先形象通过壁画、雕塑等形式进行了开创性的符号化生产,使其走向世俗社会,对东巴文化精髓起到弘扬和传承的作用,同时极大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容和形式;二是该景点作为东巴文化民间传承保护基地,利用景区与传统民族村寨邻近的地理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景区+东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确保真实民间民俗活动成为文化旅游展示主要内容。以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性与旅游展演的真实性为前提,谋求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动,是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类型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云南民族村,属于都市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与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一体化、旅游空间异地生产模—都市民族文化主题公园类型。民族村积极引进和培育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主管部门滇池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向政府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这种由景区及其主管单位共同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机制,云南省独此一家。“博物馆+民族村寨”的展陈形式与“主题公园+地州民族地区”的合作运行模式,是都市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成功进行较大规模民族文化遗产异地集中保护利用的创新。
(二)通过旅游空间系统比较得出的结果
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03)所具有的文化旅游资源本真性强,在整体、动态的保护利用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处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31),因“景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空间格局,而具有吸纳民族文化持有者及多元保护主体的强大包容性,这是其突出的优势。异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27)在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及旅游景观、旅游产品生产方面体现出较强的文化旅游产业水平。就旅游空间系统整体而言,3种空间生产模式类型都具有“核心景观(区域)+民族传统文化区域”这一共同的空间结构特点;注重以文化持有者主体为中心的“旅游—生活空间”的营造和建设,是所有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发展的共同趋向。不同的是,不同空间生产模式类型的民族传统文化区域的文化真实性、空间范围及其与核心景观(区域)的结合度不同。
(三)通过保护利用过程系统比较得出的结果
3种模式5种类型的过程系统,都表现出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时代特点。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51)对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发展与宣传弘扬的效果较为突出,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互动效果表现优异。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04)的保护主体以文化持有者主体与开发企业、基层政府部门为主,较为单一;而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和异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34)的保护主体则较为多元化。
(四)通过主体(利益相关者)系统与影响
因子系统比较得出的结果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09)由于在民族文化原生地进行景区建设,涉及管理开发单位与社区居民(原住民)之间、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景区规划建设之间的利益协调,所以利益相关者较为复杂。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39)和异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24)均属于旅游企业主导开发的自主新建实体,它主要受到市场、旅游企业自身规划与管理运作模式、文化持有者参与因素等影响,其利益相关者较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的简单,社会效应表现较好。
(五)通过创新性比较得出的结果
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的创新性和发展优势(均值3.92),较其余两种模式差。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在创新性和发展优势方面表现突出(均值4.39),异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次之(均值4.37)。
(六)通过旅游利用与保护统一体系统整体效应比较得出的结果
一是旅游利用与保护统一体系统的评价值与系统综合社会效应成正比,评价值越高,系统的综合正效应越强;反之亦然。二是各子系统评价值的差距大小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力量强弱成正比,各子系统评价值的差距越大,其相互之间越不均衡;评价值越高的,其积极作用越大,反之亦然。基本结论是: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在空间系统、过程系统、影响因子、创新性等方面均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其总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正效应非常突出(均值4.40)。异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与其差距不大,各子系统及总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效应均较理想(均值4.31)。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虽然总的社会效益尚好,但与前两种模式类型形成较大差距(均值4.02)。由此推断,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应该是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创新模式的理想类型。保证景区内民族民俗动态展演的真实、保持景区与原生民族村寨稳定而合理的空间结构与文化展示合作关系,是创新模式的突出特点和关键所在。
(七)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共性问题及特点
比较研究揭示出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因民族文化遗产持有者主体与文化保护主体分离而导致文化失真、主位与客位的价值认知差异等。有学者提出,“保护主体”与“遗产主体”分离悖论的形成,是由于遗产化过程中的“权利失衡”导致的。①此外,还与景区规划设计与呈现民族文化遗产的方式手段、游客的文化背景及文化需求等因素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不少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内部东方主义②往往成为旅游策划者与部分游客不自觉的视角,少数民族文化的传统性被视作“落后”,成了卖点。多点民族志研究揭示,文化旅游产业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具有景观符号化特点及发展趋向。文化遗产的符号化生产,是由文化遗产本身文化与经济(资源)的二重属性决定的。民族文化遗产的符号化生产,是旅游规划设计、少数民族族性展演与游客文化体验三者互动的结果,是在文化旅游产业背景下再现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文化再生产,是利用历史古迹、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传统手工技能等文化资本,制造旅游产品、实现经济价值的商品化生产与社会化生产。它意味着文化意义、价值观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固定地附着于模式化的物质实体,并生产出旅游消费社会广泛认可的遗产“符号”。因此,它使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遭遇模式化、碎片化、空壳化、庸俗化及脆弱性之危机。①伴随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景观符号化特点及发展趋向越发明显。
三、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利用
(一)民族文化遗产的性质及保护利用效果的评价标准
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方式与产物。人与环境是文化产生的两个核心要素。就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民族文化持有者是传统文化生产的主体;民族传统生活是民族传统文化生长的原生境。对于景区内以旅游景观形式呈现的民族文化而言,其已脱离了文化本来生长的原生境。按列斐弗尔有关空间生产的理论,②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从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到旅游消费空间的转变,其实是从表征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space)或生活的空间(thelivedspace)到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ofspace)和构想的空间(theconceivedspace)的过渡。前者是少数民族生活的真实完整的空间;而后者体现旅游景观符号系统的制造与呈现、旅游产品舞台化再现与产业化开发,是游客参与体验的主要空间。笔者认为,在文化旅游背景下,只要有民族文化持有者的参与,民族文化旅游景观就并非是无根的移植文化、模拟文化和纯粹的人造景观。这种真实文化主体与旅游景区环境共同构成的新的文化生态,可称作民族文化的次生境。作为旅游景观形式呈现的民族文化,可以理解为是在文化次生境中被不断再生产的民族文化。以民族歌舞表演为例,民族歌手在传统民歌曲调的基础上将不少歌曲翻译成汉语演唱,或嫁接了现代生活内容。以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为例,各种景区手工作坊所生产的旅游商品,虽传承体现了民族传统工艺技法,但在商品内容及形制上却融合了当下旅游市场的需要与游客现代审美需求。对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效果的评价,应与文化原生地有所不同:因为其被卷入了旅游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无法避免地被打上了文化商品化、景观符号化与产业模式化的印记,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文化遗产实现文化价值的前提条件。文化旅游背景下的民族文化遗产,由于受大众传媒、市场经济、文化旅游产业、旅游开发企业的规划与管理运作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其文化本真性③及价值的判定、文化诠释的权力还在于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自身。即便旅游场景下的民族文化成为一种舞台化的真实,成为一种“产品”,但只要原住民群体珍视它们,并按他们认为合适的方法来制定合适的商业规则,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产品具有真实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旅游导致的商业化并不必然导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破坏,关键在于规则的建立。④那么,文化旅游背景下评判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效果的唯一标准只能是“激活民族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事实上,文化遗产旅游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了传统生活与现代经济密切结合的、文化再生产的机会。民族文化遗产充当了旅游资源与资本,通过旅游市场实现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旅游消费空间所展现的民族文化保护利用主体不再单纯,除民族文化遗产的持有者(文化主体)外,还包括景区企业精英(专业规划人员与文化专家),甚至还包括各类官方与民间的文化保护机构和个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再生产。当民族文化遗产被旅游产业制造成一种社会化的景观而进入社会公共空间时,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会被社会认知和接受,那么,一种少数民族主位保护与客位(社会大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社会氛围就会逐渐形成。虽然文化持有者作为核心主体,有被旅游制度与旅游企业安排的被动一面,但也有参与文化再生产的能动性、创新性的一面。从文化遗产保护效应看,遗产旅游体现了民族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发展中保护的理念。
(二)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
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利用与保护,包括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文化遗产在旅游利用背景下的可持续保护两方面。基于多点民族志的初步研究,笔者认为,实现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有二:一是须遵循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规律。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与价值,其经济价值只有通过旅游商品化与产业化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调节;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确立文化持有者的主体地位,需要政府扶持以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网络。二是民族文化遗产只有通过利用重新诠释其文化本真性、体现遗产价值,才能获致持久的生命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方式保护与活态旅游景观建设,应是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良性互动的核心内容。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存在于民众的生活当中,而且还要随着新的时代得到传承、发展与创新。JamesClifford指出:“不能将本真性定义为一个被抢救的过去。相反,本真性应被重新建构为一种立足当地、存在于当下、面向未来的创造性活动。”①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旅游的核心内容,其本真性是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生命力的基本保障。方李莉提出,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其变成新的文化的一部分,创新是一种更深刻的保护。②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意义,就在于借助文化旅游这一平台让民族文化遗产通过价值和功能的体现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三)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主要途径
重建“旅游—生活空间”的文化生态系统,推广“景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本地旅游空间生产创新模式,是实现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主要途径。基于5个代表性个案的比较研究,笔者提出“旅游—生活空间”概念。空间是主体性存在与策略实践的场所。“旅游—生活空间”是探讨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核心概念。其包含符号化、剧场化的旅游景观空间与生活化的旅游空间(向游客开放的少数民族真实的民俗生活空间)两个层次,亦指以游客为核心主体的旅游空间,以及以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为核心主体的生活空间的交融并置。符号化、剧场化的旅游空间以符号生产、舞台展演、模拟再现为标志;生活化旅游空间以民族文化持有者及其真实的民俗生活为标志。③研究表明,不论哪一种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其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与保护,往往表现出剧场化旅游空间与生活化旅游空间相互交融的结构特点与发展趋势。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效果,与“旅游—生活空间”的强弱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旅游—生活空间”的强弱,意味着民族文化持有者主体能动性、参与性的强弱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生命力、价值感的强弱,还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活态保护传承有着直接关联。这些直接关乎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基础与效果。要实现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利用,就要进行“旅游—生活空间”强大文化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建设。“旅游—生活空间”的文化生态系统重建,实质是对旅游利用—保护统一体系统进行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原则的重构,必须对不同子系统、特别是不同层级的旅游空间施行不同的建设策略。关键在于,通过广泛吸纳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民间文化社团及社会民众的参与,保证景区内民族民俗动态展演的真实,保持景区与原生民族村寨稳定而合理的空间结构与文化展示合作关系,体现文化持有者的能动性与民族文化保护主体的多元性,同时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传承与旅游市场化利用。由于文化旅游产业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具有景观符号化特点及发展趋向,“旅游—生活空间”的文化生态系统重建的意义,还在于抑制过度的符号消费,发展体验经济,保持一定程度或范围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比较研究表明,“景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是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创新模式的理想类型,应得到大力推广。
(四)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保障机制建设
首先,客源地单一,品牌效应较弱,缺乏宣传力度。虽说来元江观光旅游的人数呈逐年上升,但仔细观察可看出大多为元江周边的城市,客源来源较为单一,加之政府和媒体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其次,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是不容忽视的,也带动了元江民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生活,但是大多数钱进了经营者的口袋,难以更多的资金去建旅游配套设施。最后,市场地位不准。来元江旅游的游客大多待1-2天左右,就转向其他的旅游地,不能仅局限于在“吃农家饭、游农家院”,要善于利用旅游资源、民俗风情,根据旅游景点开拓更大的市场,朝着更加规范和特色方面发展,充分体现元江的民族风情。
2为更好促进元江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提合理化建议
2.1打造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
首先善于利用元江县人民政府和哈尼族、彝族、傣族三个协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财政资金支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努力把每次活动办好办精。其次结合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平台的宣传,加大品牌营销,打造元江特有民族文化品牌并将其融入到旅游行业,吸引更多的旅客来到元江。最后,强化民族文化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对人们进行旅游接待教育、职业教育、民俗文化教育方面得教育培训。
2.2明确市场定位,抓住特色
坚持正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找准民族旅游市场,充分挖掘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内涵,扩大规模,丰富旅游资源,形成特色的元江民族文化旅游市场。首先,元江县正在打造滨江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在不改变人们住房的情况下,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方式,改善元江的生态环境,缓解交通,扩大休闲场地,同时也保护的特色民居。其次,再扩大旅游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同时提高游客的接待能力和质量。最后,形成特色的旅游路上,让游客的民族村寨体验服装、吃家常菜、住民间客栈,参与各民族各种活动。
2.3善于提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坚持民族文化遗产的神圣性,禁止全面商业化
水分颜料具有很强的覆盖力,可层层叠加,易于调整修改画面。如多用于水调和,可变化出透明、丰富的效果,像水彩画一样淡雅。学画之前首先要学习色彩知识:三原色、间色、复色的调制方法。可以运用调色公式,容易记住并加以练习,学生兴趣高涨,颜色就像变魔术似的神奇。“三原色”具有强烈的对比关系,所谓“红花还要绿叶配”,是一种民间常用的色彩。“间色”能使画面非常丰富,它易于调和而华美,在运用过程中常常渗透作者的情感。红灰、黄灰、蓝灰称为“复色”,在生活中应用很广,创意色彩中可较大面积使用。较多的“复色”使画面有安静感,在画面中适当的运用黑与白,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红、黄、蓝、白、黑称之为“中国色”。如果加入金色和银色,画面会更加富丽堂皇。如在《家居安乐图》一课中,首先是欣赏画面的内容,中间房屋中有三人,妈妈、婴儿、爸爸,三口团聚其乐融融,安乐祥和。一时天上地下鸟兽呈祥。画面的周围装饰了很多花纹,有三角形、半圆形和长方形,为画面锦上添花。而后欣赏马王堆T形帛画,体会汉代运用中国色的技巧,最后学生在表现时,通过点勾涂,理解古人刻画中独特的构成和丰富的想象力,学习古人的用色方法,大胆用色,体会红、黄、蓝、白、黑、金、银创造的浑厚、沉着、对比协调的画面,感受民族传统色彩的神奇瑰丽。
二、多种水墨技法表现,国画笔墨神韵奇特
水墨即用水用墨的技巧。水和墨的多少,笔的快与慢、轻与重都将变化出多样的特殊效果。汉画像石里的动物纹样极其丰富,造型雄厚古朴,非常适合课堂教学。用“S”线方法画动物,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握造型规律,创造出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的不同的水墨动物。如在《双头鹫》一课中,“双头鹫”是徐州汉画像石馆馆标,抓住特点,身体中锋用笔双“S”线表现,翅膀侧锋用笔,一边四笔,简洁大方,整个形象为写之。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浓破淡或淡破浓的笔墨技巧来完成作品。当然,笔墨的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作品加以拓展创造,加强水墨的表现力,让学生在玩中掌握水墨的语言,从喜爱玩到会玩,处处感受到中国画笔墨的神韵,潜移默化地进入审美自觉。
三、泥板水印表现,版画韵味天真拙朴
泥板水印,就是通过泥板制作浅浮雕,用水粉、墨汁印刷的版画。在教学中,先欣赏汉画像石拓片。拓片是先把宣纸浸染湿,覆于画面,然后用毛刷把纸刷平,使其完全与石头相贴合,等到纸上的水分挥发到适宜的湿度时,用拓包蘸墨把石头上的物象拓印下来,拓完后,从画像石上揭下来的纸就称之为汉画像石拓片。石头上的美通过拓印显现出来,拓片上的黑白美是艺术的再创造。水印美是通过凸凹不平的版面来表现的,所以制版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泥板作底板,要比木板简单易操作。制版时可以运用铅笔、塑料刀、手指等多种工具,运用线刻、块面、挖留、添加、印模等方法,阴刻、阳刻相结合,印色时主要是单色印制,要掌握好水分的多少。学生在学习时,兴趣浓厚,印制作品丰富多彩。感受水印版画的刀味、水味和韵味。
四、剪刻纸表现,艺术作品率意神韵
“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杜甫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剪纸艺术的魅力。徐州剪纸具有北方剪纸艺术浑厚、朴拙的特点,剪纸艺人不须起稿、参照,大多根据生活感受及印象,胸有成竹地直接剪出,有大刀阔斧的率意神韵,有精细繁密随心所欲,作品栩栩如生,充满生机。徐州剪纸像汉画像石一样丰满而富有神韵,可以说是汉代精神的再现,体现我们民族在两千年前就具有的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它气魄宏大,勇于开拓,是一种崇尚阳刚之美的大气磅礴的时代精神,汉画像石剪纸正渗透了这种精神。
如在《雷神出行图》一课中,图中雷神生羽,雷车的驭者也生一羽,牵引雷车的又是生羽之虎,雷神所乘之车是汉代人独创的可以“辟恶鬼”用以升仙的交通工具“云气车”。整幅画像充满了飞仙的气氛。图中有很多形象:人、鱼、虎、云气等。剪时抓住主要特点,鱼的造型像一片树叶,虎的造型较复杂
,但仔细观察,头和身体像一个“S”形,中间装饰一些镂空的线,尾巴是细“S”形,四条腿向前曲。同学们剪出的汉画动物栩栩如生!好像我们回到了两千年前。民间剪纸是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民间美术之一,它与汉画像石的结合丰富了剪纸的艺术语言,呈现出汉画像石艺术的新形式,其价值远远超过了剪纸本身。学生通过剪贴,能从中领会到丰富的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内涵,为将来的艺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各国人民的交流日益频繁,全球文化多元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也正在逐步侵蚀着民族文化的生存以及延续。因此,在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当中加入民族文化的特征不仅能够很好地去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同时也能很好地将民族文化进行更好的延续和发展。所谓的“新中式”的设计风格并不是纯粹的将传统文化当中的设计元素进行简单的整合、归纳甚至于抄袭到设计当中,也不是将复古明清、照搬古典的进行设计,而是设计师能够更好地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理解之后,将民族文化元素运用到新中式室内设计当中,并与民族文化当中所蕴含的比较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能够通过动态的解读与现代人们的思想意识相结合,继而为以后提高人们的民族精神文化起到极为关键的积极作用。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看,人们主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护国家文化特色,将民族文化赋予世界意义,民族文化也意味着,在任何国家都有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当中的精神内涵是建立在宗教文化以及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之上的一种文化需求,在当今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风格仍位于有设计行业的主流地位,其重要的特点是讲究设计的功能性特征以及实用性的特点,而对于“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而言,其表现手法通常是将中式的建筑结构进行重新的设计和组合,同时传承传统元素中的设计风格及其精神内容。随着人们对于民族认同感的提高,许多国人逐步开始重新定义隐藏在文化当中的文化价值,根据本地区的文化特征与世界的文化相结合,将中国人在以前文化建筑中的传统民居文化特点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这方面的设计问题逐步成了现今中国设计界最为热门的探讨话题“。新中式”的室内设计风格将中国的宗教文化很好地融入设计之中,分别表现出儒、禅、道三种不同的思想意境特征。在我国,促进和谐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因素“,和”充分体现出本民族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和谐是表现一个社会和自然所生存的一种最为基本的状态。新中式的设计风格讲究纲常以及对称的特点,常通常是运用阴阳平衡的理论依据来对室内的生态进行调和,在装饰材料上则选用“金、木、火、水、土”这几种元素来体现禅宗式的宁静和理性的生活状态,同时充分表现出本民族的特点以及所追去的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特征。
2现代人们审美意识的改变和需求
现代设计集中体现在通过艺术和设计去不断地改善和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同时也开始逐步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因此,为了提高艺术品位和设计的审美内涵,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变化发展。审美意识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由基本的认识和看法促使美感的形成。通过一定的社会群体和地区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因此,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心理特征以及其他审美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受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影响从而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和影响。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审美理念的差异随着不同时期所呈现出来的观念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以及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也都有所区别。在当代社会中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潮流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新中式”室内设计的影响同样具有有非常大的变化,对于民族文化上也同样呈现出不同程度上的缺乏。(1)缺乏对于优秀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其文化价值和意义的肯定以及认同感。(2)对于西方文化的过渡崇拜和盲目追求,从而互留本土文化特征。(3)对于比较朴质的本真的文化的一种冷落,对于异己文化的过度追求。(4)缺乏对先进文化的了解和对落后文化的判断。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人们更应该去发展和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时期的新中式风格,我们应该更好的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同时能为以后更好地提高民族文化知识,普及对后代的教育文化都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
3古典造型艺术的继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中式风格在家具室内设计语言上充满理性特点而不失简洁的效果,线条干练而方直、整体的造型显得尤为的大方,同简约风格的现代家具的轮廓有共同的特征。同时,新中式的家具同时也吸收了明式家具中的特点,并且摒弃了古典家具中比较繁缛的装饰特点。古典西欧流行在17世纪,法国是古典文学的主流。因为它在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相结合,被称为“经典”的例子。在法国,从早年的17世纪到1660年左右,已经到古典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文学语言去完成相关设计和建立各种文学流派,一直在欧洲流行了200年,可以说,许多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意义上说,有古典文学的时期。英国在17世纪后期形成的古典风格,但它不是直到18世纪初的发展;俄罗斯是第一个在18世纪,新古典主义一旦成为文学的主导倾向在那个时候。同样在中国的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中也继承了这一点,将古典主义中注重“理性”至上的精神,要求逼真但又不能纯粹模仿等精神融合在新中式的室内设计之中。并运用新型的材料,各种型号的玻璃、树脂以及金属等材料并结合一些环保的材料和各种高强度的胶合以及具有优美纹理的迷彩等新型材料。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