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5 10:49: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哲学人生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因此,对今天的儿童少年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 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对于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实施抗挫折教育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要制订科学的实施计划,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分步实施。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低,表现千奇百怪,情况千差万别,对学生实施抗挫折教育,一定要摸准病情把准脉,区别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必须充分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其行为的特征,破译其内心的密码,根据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比如,有些学生各方面都比较出色,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长处,经常受到表扬,成长比较顺利的青少年,往往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低。他们自身显露出的“光芒”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别人也容易只看到“光芒”而忽视他们的不足。一旦有人指出其缺点或不足,他们往往难以接受,更经不起挫折和磨难的打击。因而,对于显示出这样那样“光芒”的学生,可以故意设置一些挫折,故意不表扬,不肯定某些优点,使其在受挫中得到磨练,以弥补他们心理锻炼上的缺陷。又如,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往往比较多地表现出怯懦和自信心不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往往表现为无所适>:请记住我站域名/
二、实施抗挫折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采用讲明道理、直观引导、设置障碍、模拟训练等方法,启发学生懂得每个人在成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必须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挫折面前不气馁,敢于夺取胜利,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抗挫折意识。在实施抗挫折教育中,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是必要的,它对矫正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正确施教,培养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是不可缺少的。
三、活动课程和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是实施抗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都喜欢参加课外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抗挫折教育内容和抗挫折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定辅导内容,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磨练意志。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利用板报、墙报、广播的形式渗透抗挫折教育。重视环境氛围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抗挫折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氛围。如在橱窗里设立抗挫折教育专栏,展示学生战胜困难的事迹图片;在班级墙壁上挂上名人战胜挫折的警句等,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教育。
四、要把抗挫折教育纳入德育范畴,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抗挫折教育立体网络。
首先要发挥教育委员会、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请老、老八路讲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请著名劳模、企业家介绍他们的创业之路,使学生从小培养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精神。其次,要把抗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家长学校 教学和研究范畴,使家长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创造抗挫折教育的氛围及和谐的家庭环境,配合学校实施抗挫折教育。第三,要设立家庭劳动岗,通过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五、实施抗挫折教育还需要目标适度。
①“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文人的责任
2003年,耄耋之年的汤一介发起编纂丛书《儒藏》的远大工程并承担主持的重任。2004年,汤一介被查出肝硬化,病情反复不定,医生劝他注意休息,而一向谦逊低调的大师此时竟说:“我的梦想是让《儒藏》成为全世界儒学丛书最权威的范本。”2014年6月,《儒藏》精华编的前100册在北京大学举行会,汤一介在家人的搀扶下,坐轮椅出席会议。即便是弥留之际,汤一介依然不忘嘱咐学生加紧编纂工作。
素材运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在耄耋之年的勇挑重担,还是在弥留之际的不忘嘱托,在汤一介心里,民族文化的复兴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考场关键词:勇担重任
②“阐旧邦,辅新命”
――学者的态度
20世纪80年代,汤一介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动“文化热”;20世纪90年代,他首倡国学,提出中西文化对话,引领风气之先;2003年,76岁高龄的他主持规模宏大的《儒藏》编纂工程。汤一介是中国哲学界泰斗,他的《郭象与魏晋玄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是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著作。他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建构出中国哲学体系,推动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
素材运用:古有曹操,老骥伏枥,欲为统一天下之大事;今有汤一介,推陈出新,甘做中华文化的布道人。
考场关键词:推陈出新
③“敬始慎终,始终如一”
――学术的严谨
汤一介的学生王平回忆恩师:炎热的夏天,在窄小的办公室里,汤先生为学生修改论文,挥汗如雨,一坐就是数小时;因为几个错字,汤先生追回已付梓的出版物,连夜修改、处理。他的同事、北大哲学系教授张学智也回忆说:“汤老师将稿子反复修改和打磨,一定要达到学术要求,并告诉我们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事情开始做了,就要认真做下去。”
素材运用:欲登泰山之巅,必要有拾六千级而上的耐心;欲极蓬莱之境,必要有斩风破浪之勇气。从来没有随便得来的成功,既已有追求成功的心,就必须为追求成功付出努力。
考场关键词:执着认真
{话说+教学之道}
关键词:蜡烛情怀
一个人活着,就像一个发光体,是希望发光很小让它很长时间存在,还是希望发光很大却瞬息消失?我愿意做发光很大却瞬息消失的人,因为发光很大可以照亮别人。(汤一介)
汤一介始终铭记着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1984年,中山大学学生邢益海备考研究生期间,几经辗转联系到汤一介先生。据邢益海回忆,他们共通信三次,每次汤一介都耐心地写信为他答疑解惑,由于报名时间紧急,汤一介每次还特地用航空信回复了他。多年来,汤一介为中国思想研究储备人才,一直不遗余力。
微点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付出总有回报,汤一介能够得到世人敬仰,正是对他无私奉献的回馈。
关键词:思想自由
如果说我想让孩子们明白什么人生道理,我希望他们知道:自由的思想是最重要的。(汤一介)
“做学问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自由是一种最宝贵的创造力。对学术研究来说,‘自由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汤一介经常如此告诫学生,自己也始终践行着这句话。他率先打破唯物与唯心对垒的传统,并以敏锐的眼光,开新时期哲学研究风气之先。
微点评:学术研究,需要自由之思,还需要以追求自由的勇气去破除前人研究成果的禁锢。思想的自由是最高的独立,追求自由的勇气正是思想自由的稳固支撑。
{反思+学人之风}
这是继季羡林、任继愈去世之后,又一大师级人物殒殁。在这个“钱学森之问无法得到正解”、新生代国学大师还无处寻觅的时代,极其遗憾。
――台湾《旺报》怀念汤一介
①何谓“大师”也?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人能轻易地从网络上搜索出“大师”的身影,这些“大师”巡讲、授课、收徒、出书等,热闹得很。但在汤一介看来,不仅他自己不是大师,这个时代也没有大师。在《汤一介传》中,他说:“我说现在没有大师,是因为还没有一个思想体系被普遍接受,还没有出过一本影响世界的划时代著作。”
现象深思考:这是一个轻言大师的时代,但又有多少名副其实的大师?古往今来,能称得上大师的人几乎都不承认自己是大师,因为他们越是深入学识,便越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大师从来都是谦虚、慷慨的,他们教书育人,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于无形中也就成了真正的大师。
②何谓学人应有的风范?
论文摘要: 本文从教育学视角讨论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理据。理工科大学创办与发展文科是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而非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命的需要。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发展,不仅是创办文科专业与设置文科课程的问题,而且是对理工科学生实施人文教育过程的问题。理工科高等学校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思考文科发展的问题,将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将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能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等相结合,将理工科的科学问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加以审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将讨论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教育学视角。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习与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理工科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我们还要从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培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技术问题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但解决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2002)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这个工程具有以下四个要点:(1)它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2)它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3)它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4)它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对理工科大学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
对于理工科高校来说,落实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目标,在于研究与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课程的培养计划。7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重点理工科院校相继创办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些工科强势学校,逐渐转变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然而,“综合性大学”浪潮过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如下问题:理工科应该创办什么样的文科专业?如何创办与发展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课程?确定什么样的文科发展路径?采取什么样的必要的管理与发展措施?
“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教材的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之关系的问题,在课程形态上则表现为经验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意味着在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钟启泉&张华2001:144)我们认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还应该包括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还是使人类社会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这种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推动力,就是选择教育内容的方向和标准。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个体经验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
杜威在研究经验课程时历来重视教育的目的性,重视学生经验的教育价值。他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然而,他认为,经验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着教育的作用。他运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区分了“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和“没有教育价值的经验”。经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取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每种经验就是一种推动力。经验的价值只能由它所推动的方向来评断。”因此,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判明一种经验的走向。(杜威,1991:259-263)
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代表社会完成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具备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学生经验的走向。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与教师是社会化的典型产物,因此他们具备社会发展先进思想的素质与品质,能够代表社会与按照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个人发展与教育、学生与教师、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
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目标化过程,必然要受社会需要的制约。因此,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个人应该如何发展,其发展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个人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佩华(1998)认为,文理分家,理工脱离,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这种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文科发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创办文科专业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较典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学习的典范。这是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强了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具有文科传统与优势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学,岂有理工科发展文科专业的道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有其历史与传统,解放前的清华大学也有其历史与传统。理工科高等学校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理工与文科并举的麻省理工学院对于发展文科有什么优势?对于发展理工科有什么优势?假如清华大学具有以往强势的文科,其文科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因此,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向综合大学发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是通过创办文科专业,让理工科学生享受人文学科滋养。人文学科的滋养通过三个渠道渗透到理工科大学生的经验,影响着其个人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修与选修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二,通过师生与生生交往影响学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知识结构层面,还表现在文科课堂上文科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文科气质、文科态度、文科价值取向与文科人格魅力,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在课下,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社会交往,文科学生的言行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其三,文科专业的创办与文科院系的设立,无论从学校学术氛围与学校学生生活,还是从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等方面,都会对理工科学生产生影响。
三、结语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理工科院校以其理工专业见长,发展文科专业,发展什么样的文科专业,怎样发展文科专业,都不能离开与脱离教育学理据,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过程,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发展不可离开其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参 考 文 献
[1]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2]戴忠信.动态多元课程观:统整课程与教学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1-5.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1991.
[4]王佩华.重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思路刍议,高等教育研究,1998(3):59-62.
本文作者:冯惠玲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审美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重要价值
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当然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层面的有效联动,本文拟从大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探究更切实有效的路径。关于美育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自从18世纪末席勒首次明确提出并论述美育问题以来,我国学者诸如、朱光潜、叶朗等先觉者对此已有深刻、独到的见解。鉴于审美与人生的关系在当下社会生活中仍未得到足够广泛的认同以及实践的事实,我们认为很有强调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针对将要担负起“引领社会文化”责任的青年大学生而言。“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4]叶朗先生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把握美育的实质可谓启迪至深。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美学理论揭示,它其实根源于人的本性。席勒曾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5]在这里,“游戏”自当就是对于人处在“自由心境”中的一种审美状态的描述。我们每个人在凡俗人生中当然要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一定还要满足精神的需求,即成全“人性的完满性”,否则,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人的本性。我们的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有促进认知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有促进健康的教育,还有旨在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在席勒看来,这最后一种教育是一切馈赠中最高贵的礼物,因为它是要“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这是“人性的馈赠”[6]。由此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审美的趣味能够给社会带来真正的和谐,因为它把社会和谐自然而然地建立在每个人心中。这或许有些偏狭,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和谐的人与事,也许与我们对美的认识不够有关。美育属于人文教育,而从历史上看,美与真、善一样属于哲学的永恒课题。美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一道,研究的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这种学科属性赋予美学以独特的哲学品格。借鉴西方哲学家的论述,“哲学”的词源学语义所揭示的主旨为“对智慧的爱”[7]。“人应当怎样生活”被认为是哲学的首要问题。我们在“终有一死”的前提下生活,而平庸不断威胁着人的日常生活,所以一切伟大的哲学思想都在尽力探究何为此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如哲学家苏格拉底自称像一只虻子,整天到处叮人,用自己所有的时间来唤醒、劝导、指责每一个同胞,他要使人们觉醒。一个人首要的、第一位的关注不是自己的身体或职业,而是追求“灵魂的最高幸福”。苏格拉底宁愿被控“有罪”而受审并被判死刑,也绝不放弃探讨哲学———“什么是真正的好生活?”这是一切在内心“需要感到他自己存在于世界”的人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今“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的消费社会氛围里,人不静下心来思考这个命题,是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的。我们在关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调查中发现,有高达80%的学生认为人确实需要某种目标、意义才能活下去,89%的学生认为现阶段探究“人应当怎样生活”的问题很重要。这给我们教育者以警醒:不是要不要加强美育的问题,而是必须更多地研究美育,更好地实践美育。王阳明曾说:“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8]青年学生自由活泼,蓬勃向上,审美教育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熏染、引导,定能使学生的心灵不同程度地超越日常生活的凡庸、有限,而达于生命的丰美、无限。
大学语文教学:美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在实践美育的过程中,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渗透美育,已经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有研究者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出发,探究了美育实践的具体方法,诸如通过教材名篇的审美情感分析、开辟第二课堂、注重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美育等途径,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实践,此类研究对于我们实践审美教育意义重大。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教师本身的素养将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质量效果。如美国著名高校的校长们认为,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良莠,以至于在哈佛大学,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只有写出质量很高的论文并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之后,才有资格上课,成为教学人员[9]。事实正是如此,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怎么可能引导、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因此,作为大学人文教育者,大学语文教师应当高度自觉地意识到自身担负的重大使命,以自身卓越的人文学养、审美素养引领青年学生“精神成人”。结合关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调查,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肩负的使命。一名学生在访谈中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去追求进步。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着物质与现实。”这位学生的迷惘、孤独及其内心正在挣扎的信念,正是我们人文教育者必须更加明确自身使命、投身美育人文实践的根本缘由———我们有责任去呵护青年学子由于当下社会环境的裹挟正愈益脆弱的人生信念!让人欣慰的是,调查显示,有高达84%的学生最希望通过大学语文学习收获人生智慧、人文素养,69%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堂适宜探讨人生意义诸问题。大学语文教师明确了学生内心的期待,理当高度自觉地通过不断探究、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审美教育,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笔者与所在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师正在围绕旨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审美教育做着热情、努力地尝试。我们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章本身具有的审美特质,通过创设情景、课堂讨论、话剧演出、博客交流、自编文集等方式,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濡染。如我们学院的一位青年教师,怀揣深深的人文情怀,高度自觉地实践着美育的理想。在探究“思想、真理”这个单元主题时,结合所选篇章《苏格拉底最后的申辩》,进行了大胆而精彩的教学革新。该文节选自柏拉图的《申辩篇》,如果按照传统教学范式,向学生系统地讲解苏格拉底所开创的哲学及其深刻意义,未必能真正唤起学生对哲学家以及哲学的感知。这位教师为了切实让学生对苏格拉底所代表的人类精神有真切的感受、体验,经过不断摸索,最终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式体验相结合的方法来引领学生探讨,即激励学生认真研读原典作品,反复揣摩作品承载的思想、精神,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将作品改编成剧本,精心排练,在班级正式演出。事实证明,无论是作为演员的直接参与者还是作为观众的间接参与者,都在有意无意之间被一种神圣的氛围感染了,一名学生回忆当时情景说,“我们完全沉浸在苏格拉底的世界里,开始学着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由老师引领施行的这种美育人文实践,得到了学生的真诚认可。有学生在《大学语文阅读》课程学结中盛赞:“它使我理解了什么是艺术人生,什么才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怎样才能达到高度的精神追求。”当大学语文教师怀抱人文理想,锐意进取,大胆摸索,以切实的审美教育,真诚呼应青年大学生心灵渴求的时候,他(她)的事业并不显赫,但将光茫永存!“大学语文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10]!大学语文教师在继续努力提升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理当更加自觉地实践美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今天的大学生,有朝一日,将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东西几乎都忘记了,却还有一种东西让他们永远得到慰藉———那就是关于生活意义、生活价值的一种美的判断力、鉴赏力。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教育 缺失及路径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人文教育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理解。第一层面是人文主义教育,第二个层面是人文学科的教育,第三个层面是“成人”教育。
人文教育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自上世纪中叶起,人文、科学分离所带来的威胁已开始渐渐地引起各国警觉,加强人文教育成为各国的共识。上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旨在加强人文教育的研究报告,我国则于1995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可以说,人文教育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视角对中国目前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找出如何走出大学人文教育困境的路子,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二、人文教育的现状
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并非都是幸福,严格地说,是一部喜忧参半的悲喜剧。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诸如战争、环境破坏以及人自身危机等巨大的灾难和威胁。“现代科学或现代文明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科学丧失了它的活生生的人的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或人的生活的遗忘。”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对科学在观念上的正确把握和定位,而这有赖于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清晰体认、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享受着现代化的快捷与便利,也不可避免的被金钱主义、实用主义侵蚀,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人才,肩负着架构21世纪人类文明的重任,加强其人文精神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相关路径
(一)高校要转变陈旧观念,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高校要认识到人文教育培育的重要性,转变陈旧观念,积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第一,高校要立足于学生长远的、终身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的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接班人,更是为了让学生在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站在更高的境界上准确把握自身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只有在这种以人为本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里面,大学生才能摆脱那种短浅的成才理念,进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脚踏实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身。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者的人文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者和先行者,他们不仅要具备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较高的科研能力和高尚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和个人文化素养,以渊博的知识、美好的品德、坦荡的胸怀、良好的性格去渗透学生的心灵。同时老师要加强人文学科的学习,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地理、国学等,不断吸取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舍弃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糟粕,并成功运用在教学中,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吸引力,寓教于乐。
(三)优化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外部环境
第一,营造人性化的社会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避免“奢靡之风”的侵蚀,抑制“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同时,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例如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深入当代大学生,结合传统媒体,加强正能量的传播,弘扬社会正气,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大学生公德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学会自我判断;注重学生政治敏感度的培养,在家、社会、生态等各方利益面前学会判断和取舍;注重学生以人为本素质的培养,继承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宝贵财富。
第二,强化家庭环境的育人功能。家庭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之一,家庭的影响,父母的教育对其子女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合理的家庭教育折射出了家长身上的优秀品质,如谦虚、真诚、善良、勤奋、责任感强。因此,要努力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引导家长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家风环境和和谐的家庭氛围,重视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四、加强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第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第二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第三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是短暂的,只有百余年历史,但在发展中一直以实用教育为主旨。以实用理性主宰的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经济与技术的功利目标却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导致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决定了当今高等学校既要重视其工具性的功能,即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又要重视其目的,即塑造人的精神方面功能。事实上,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是辩证统一的。
五、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和“至善”中当包含人文素质教育。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健全身心、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而大学教育尤需高度关注大学生的知识渴望、心理需求、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激励大学生努力建构自己的健全人格和意义世界。
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营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校园氛围。恬静的人文治学环境,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丰富的历史文化,多元的知识信息融合汇总在大学之中,构成了大学丰富的人文资源。这种资源,对大学生有着非凡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种力量,可以促使学生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完善自我。这就是大学文化的力量。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个体生命体悟和情感体验。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大学生去关爱人类、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也关爱自己、珍爱生命。
参考文献
[1]钟错;朱春梅;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策略[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2]人文教育不能沦为经济附庸[J];理论与当代;2011年07期
[3]吕瑞桓;化学教学要加强人文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6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分析
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是十之后治国理念的核心来源,我国传统文化具备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以及教化思想,还有道德理念这些,能够给人们认知以及创新世界提供良好的启示。能够给治国理政提供有利的启迪,同时还给道德共遇见提供积极的启发。针对传统文化当中对于协同社会关系以及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的有关内容,我们必须要依照时代特点进行继承和发扬,给其添加新的内涵。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
一、注重德性
我国哲学属于文化的中心,占据主导地位,而伦理文化属于我国哲学的重点内容。把人生和人心当作参照,实际上是在寻求必然之理的过程中,一般是指向人性,进而把人性归纳到道德之性,于是构成了中国传统理论文化当中的德性主义精神。在这样德性主义精神的前提条件下,我国古代人文精神将先秦儒家思想当作主动,编制出十分全面的道德标准,将仁当作伦理道德的中心,重视生命的作用和道德方面的教化,重视自律和自我反省。例如,如家代表人孔子,其提倡的仁政以及德治教化,属于我国历史第一个提出以德治国的观点,其在我国几千年历史进程当作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
我国古代有关书籍当中提出,为天地万物之母,为人万物之灵,这不仅表达了我国古代人们对于人性的看法,也给不一样历史环境下生活的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选择机会。我国人文注意,在春秋阶段开始流行的,但是,我国人文主义中心思想,也就是民为邦本这一思想观点,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了。在有关书籍当中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进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很多古代哲学家,例如,孔子和孟子以及朱熹和王阳明这些人,都由不一样的理论,站在不一样的角度赞扬了将人当作核心的这个主题。
三、和合精神
这里所说的和合精神,包含天人合一以及和谐思想。在老子的有关作品当中,有道法自然这个说法,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一定要顺应自然,在宋朝和明朝的时候,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发展到巅峰,有关学者吾心和宇宙之间的存在的关系,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这一思想,囊括着人心和万物合一,这些也相当于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延伸。传统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包括着人和自然二者的相互融合,将人和自然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尊敬和顺应自然的意思。我国人们思维模式当中的和合精神对于全国思想文化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国古代和合的自然观和现代主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些理念一致,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人们核心主义。
四、群体本位
我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形态以及本质方面是将自然经济当作前提的农业文明是群体本位的思想。而群体本位文化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民族性格的主要表现,觉得人是需要群体生存的,拥有理论道德的互动个体的一种。所有人的命运均和群体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往群体本位其价值观点提出,人们的全部行为都要确保群体利益,将群体和谐当作出发点,要求个人一定要融入到社会以及其所属的系统当中。在群已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加家和国以及天下三者均是存在统一的关系,拥有不可以分割的特点。因此,我国传统人文精神和西方人文精神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重点体现在将人当作群体的一部分,是群体的人,并不是非独立的个体。
五、热爱生活
人文主义热爱生活,并且人生态度属于积极向上的,但是人文主义者之间还存是存在一定不同的,庄子和荀子存在特别显著的区别,就是在先秦儒家学派内部,还有曾子一派主内,和子夏一派主外的不同。主内重视获得心理方面的圣明,道德修养能够到达圣人的地步。主外注重获得功劳和事业,事业成功能够给王者治理天下提供帮助。儒家学派属于内圣外王的学派,曾子比较偏向内圣,而子夏比较偏向外王。后人受到人文魅力感染学人均是关注社会和政治的,但是部分人也十分积极向上,还有一些人更多的是思考和默念。一个人一生当中,也有由积极向上转变成沉默死角,或者是发生反响转变的现象,这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其关键在于其所处的环境和改变,人文主义热爱生活,敢于承受,但是在环境情况不让其承受的情况上,贵生和重生也并没有偏离人文主义的核心。
所有人均不可以脱离人己关系,有关学者发出感慨,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仅仅是气愤激动的言辞,发这个牢骚的庄子还要和人争辩,朝人借米,和多种类型的人交往,以一身而已,人有万千,人已关系实际上就是个体和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所有人存存在相应的社会关系当中,这是一个不可以否认的实施,而如何对待,就是思想文化方面的问题了。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修己治人,提倡人要利用修养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为社会贡献一份理想,是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己关系。但是,这个说法现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是给治人者模拟的人生道路,仅仅是少部分的,针对大部分人来讲,治人几乎使用不到,修己这一部分也存在不一样的内容,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不可以照搬使用,需要进行改进,添加新的内容。这也是另外的话题。我国思想文化面对人己关系思想存在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要求人们注重加强自身素养,承受其对应的社会责任,给社会贡献出一份自己的理想。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的进一步分析和探索,使我们了解到人文主义教育这个传统的阵地以及人文精神会不会消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以往的经验表明,任何偏差均有可能出现,但是基于人类社会整体以及历史发展方向观察,能够发现人文主义光环不会暗淡下去,这是由于其植入在人本质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中。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确保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于丽萍.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06:21-22.
关键词:医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082-03
一、高职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浅析
当前,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学习环境相对自由宽松的高校学生中,受消极文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的偏差、高职学生对人文素质认识的偏差、高职学生基本条件及素质的差异和社会大环境等制约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呈下滑趋势。?目前,高职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知识、能力、修养三个层面。我们对广东部分高职院校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不少学生在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社会公德等方面出现缺失?具体表现在:
1.医药院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使自己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58%的学生认为人文教育不足使自己的人文知识严重匮乏,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开发自己的人文潜质,以补充自己的不足,适应医药学科学发展的需要;72%的学生认为诊断、救治病人过程中除必备的医学知识外,心理向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能力。
2.高职医药学生对人文素质内涵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医药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其职业特点不可分割,必须关注医学以人为本的核心,具体包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必备的法律知识、良好的人文修养、工作中的协作精神等等。
3.高职医药学生人文素质现状:26%的学生对“非典”时期的钟南山等表示敬佩、崇拜,希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40%的学生认为医学药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一般,学生的人文基础知识严重不足;12%的学生认为学生人文素质较差,表现为重医学,轻人文,多数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校园各类活动不关注,参与热情不高;20%的学生认为医术是生存根本,赚钱是目标,人文无所谓等等。
上述现象表明: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因此,转变观念,迎接挑战,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思路与途径,是摆在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科院校在办学思想上强调培养专门人才,强调对学生进行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全面素质教育,其根源在于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观存在不正确、不全面的看法,没有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没有把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统一起来。这与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的迫切需要不相符合。在知识经济时代,倡导人文教育,特别是加强医药院校的人文教育,培养充满人文关怀和慈爱之心的高素质医务人员,完善医疗机构“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显得尤为必要。
当前,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扩展到“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并以此提出了“以人为本”、“整体护理”的观点,这就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拥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因此,对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进行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内容。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明确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伦理等多个角度去发现、思考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要求。在医学实践中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落到实处,除了在医护过程中为病人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病人的人文需求。在国外,人文医学教育尤其是医患沟通教育往往从医学教育的早期开始,直至毕业后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贯穿全程。在校教育中社会人文类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较高,如美国、德国占20%~25%,英国、日本为10%~15%。在我国,人文教育课程只占8%,在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中也缺乏相应的培训。目前,许多医药院校由于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列入到了教学体系中,酝酿并正在促成医学教育格局的变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需要精心地呵护和自觉地维护。但这一切离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还有相当距离,要求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树立新的发展观,要以社会效益作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念,通过深化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宏观体系和富有效率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微观运行机制,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自觉地开拓和构建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二)充分认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1)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的需要。1977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概念以后,新医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工作中。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不仅重视生物因素,也同样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所致,由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行为因素诱发的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肿瘤等非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这对医药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病人的诊疗过程中,常常把病人看作是单独的生物个体,仅用生物的眼光去审视病人,忽视了病人的心理特征,不能使病人在心理上得到抚慰,因此尽管他们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出类拔萃,但遇到复杂的问题就束手无策。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双方互不信任,不利于治疗及增加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医疗纠纷。同时,一些医学技术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与医学有关的伦理、法律问题,也必须从社会科学领域加以研究并寻找答案。因此,顺应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药院校学生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十分必要。
(2)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则是核心。加强医药院校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树立医学人文思想,才能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核心,认识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并在医药院校教育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倡人文关怀是当代医学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
(3)是提高未来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客观要求。高等医药院校教育以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在医疗实践中,医德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整个医疗卫生的防治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所有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古今中外,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是一致的,这种现实的要求就迫使医学教育从开始就要加强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
(三)加强人文学科专业建设
(1)调整优化课程结构。目前,我国高校医学类学生的课程设置,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所占比重太小,必修的人文课程以政治理论和外语为主,缺少相应的其他人文课程设置。因此,高校首先应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加大人文科学课程比重,文理交叉互相渗透,课程结构上要确立一个人文与其他专业的合理比例。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文、史、哲、音、美、心理学等。此类课程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二分之一,主要让医药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由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此类课程主要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由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此类课程主要是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药院校药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以上三类课程相互联系,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不同,分阶段渐进,贯穿医药院校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低年级学生以第一类课程为主要内容,辅之早期接触病人,培养医药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二、三年级学生以第二类课程为主,在此阶段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实践与健康调查,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学生以第三类课程为主,结合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
(2)在医药学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强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层次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教育科学,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采取阶梯渐进方式,由浅入深,贯穿医药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在教学理念上,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渗透人文精神,加强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不仅仅作为传授医技的渠道,更作为育人的渠道,将人文精神教育融入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专业课教学中应选用该专业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等启发学生;还应增加相应的伦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医学伦理学中的自主、知情同意(情)、伤害、最优化的基本原则应贯穿到临床各科教学中。应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渗透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医药院校学生营造培养人文精神的教学整体环境。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交互式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药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3)处理好人文课程讲授和实践体验的关系。医药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承式、灌输式的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与社会和家庭良好氛围的影响相比,要显得逊色许多。现在的一些医药院校学生,受功利主义影响,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不愿参加学校各种社会活动,奉献精神和关爱意识不强,缺少社会责任感,对生命缺乏关爱,对病人缺乏同情,甚至对生命和健康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在进行医学人文素质课堂教育的同时,必须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医药学生深入和接触社会,引导医药学生正确认识和体验国情、社情、民情,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历史责任;服务大众,开展慰问走访、体检义诊、导医护工、普及宣传医学科学、扫盲支教、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多种活动,让医药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以此培育医药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
(4)在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医学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阶段,尤其应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各见习、实习教学单位应结合医学生见习、实习所接触的典型病例、以及本单位曾发生的典型事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实习,也是对医学人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实习。
(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
学校要营造民主、严谨、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尊重学生人格,鼓励个性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博爱、诚信、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能促进增强学生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体现着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和情操,能使学生拥有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因此,应加强校训、校风、校歌、校徽、学风和行为规范建设等象征着大学精神载体的教育功能;重视校园的整洁和绿化、人文景观(如雕塑等)的建设工作;开展系列人文教育讲座、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强化群体行为举止对个体行为举止的影响。
(五)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
要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接触社会、服务大众,开展慰问走访、体检义诊、导医护工、科普宣传、扫盲支教、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多种活动,以此培育医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言 而喻。教育管理者和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高等药院校应将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规划,定期组织培训,开发多重渠道,提高教师人文修养水平,培(下转第85页)(上接第83页)养出一支专兼职结合,专业、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只有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人文素质,在教育观念上突出人文素质意识 ,才能推进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此外,努力提高基础和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以他们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
(七)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考核体系的构建
要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和规章制度,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合理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考核体系是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措施,应作为一项基本的教育理念来贯彻实施。当前医学生素质评估主要采用量化手段,而人文素质是潜在的,须通过大学生的行为或能力展现出来,量化考评方式无法看出其内化的程度。因此,应建立相应的人文素质评估体系,将定性指标与定量评分相结合,开展校内人文素质教育公开课,制定“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评价标准”等相应的文件,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学生人文素质潜力,提升医药院校学生综合素质。
(八)开发课堂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延伸活动
课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为了全方位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在强化人文学科教育的同时,更加广泛地开发利用各种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扩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一是要丰富图书馆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时时可以受到人文素精神的熏陶;二是要通过院、系、班级组织的参观人文景观和基地建设等活动,使学生处处可以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三是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参与社会服务等工作,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和行为修养;四是要延伸传统的沟通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进行广泛的心灵对话与沟通,例如实时通信软件(MSN、QQ),微博、博客、BBS网络媒介。
参考文献
[1]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葛深渭.略论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缺陷及弥补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2).
[3]杨金土.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6,(1).
[4]刘玉清.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0,(5).
[5]朱彦德.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03,(2).
[6]刘丽华,吴克强,项辉.职业技术与人文教育融合初探[J].皖西学院学报,2004,20(3).
[7]高澜,刘艳,林静.美国人文教育的理念和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7,202(3).
[8]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理查德・温・利文斯通,英国著名教育家和古典语学者。先在温彻斯特公学求学,毕业后进牛津大学新学院攻读拉丁文韵文和其他学科的荣誉学位。1924年以前留在牛津,在基督圣体学院任研究员、导师和图书馆管理员。在此期间,曾于1920年在首相古典语委员会任职,并任《古典语评论》杂志编辑。1924-1933年,任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副校长,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的发展及其财政资助。1931年被敕封为爵士。1933年至退休,他在牛津任圣体学院院长,为英国殖民地官员创办暑期学校,为成人扩大受教育机会,并在建立寄宿制女子学院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1944-1947年,任大学副校长。在其学术生活的最后十年间,从事写作和讲演。他有力地捍卫自由教育的价值,特别强调古典语的学习。他认为,基督教和希腊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而目前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危机正是由于这个基础被削弱了。因此,他认为必须把这个过程“倒转”过来,并权力提倡古典语文对于塑造国民精神的作用,主张在中学开设希腊文、拉丁文,恢复古典语文在学校中的地位。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希腊天才及其对我们的意义》(1912)、《保卫古典语文教育》、《教育的未来》(1941)、《苏格拉底的画像》(1938)、《剑桥和其他教育论文集》(1959)。
30蒙台梭利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l952),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
1894年,蒙台梭利毕业于罗马大学医科,任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助理医师,开始对智力迟钝儿童的教育问题感兴趣。1899-1901年,任罗马国立心理矫正学校校长,证明她的方法非常成功。1896-1899年,在罗马一所女子学院任卫生学教授,1901-1904年在罗马大学讲授教育学,1905-1908年任人类学教授。在此期间,她继续学习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1907年,她在罗马一个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儿童之家,把她的方法应用于智力正常的儿童。她的成功导致开办其他蒙台梭利学校。在以后的十几年内,她游历整个欧洲、印度和美国,讲学、写作和培训教师。1922年在意大利政府任督学。1934年由于法西斯统治,离开意大利,到西班牙和斯里兰卡,最后定居荷兰。
蒙台梭利认为干涉儿童自由行动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强制性的,惩罚成了教育的同义词。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她特制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儿童进行感官练习。
她的主要教育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
31萨 特
萨特(Jean-Paul Sartre)也属现象学范畴的存在主义者,其教育哲学代表作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等。他也提出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自由”,二是“选择”。他认为:人生是荒诞无稽的、绝望的,应依 “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个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即选择;个人有权绝对自由地选择,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迟到、旷课,可以拒不预习或做作业;但自由可能令人痛苦、负担沉重。因为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绝对矛盾,他人即地狱;一切人类关系无非就是施虐狂、受虐狂和彼此冷漠相待;作为教师必处统治地位,学生要么是反抗,要么是认输,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被迫劳动;教师不是以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向学生表明,他反对 “糟糕的忠诚”,即反对崇拜、仿效、屈从、迷惘于某个角色,如当"好教师",成为 “健壮的男士”,当“获奖的运动员”,做 “校园皇后”,担任“出谋划策者"等。唯此才能使教育 “个性化”。
32雅斯贝尔斯
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德国哲学家,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奥登堡。1900年入海德堡大学,攻读法律。翌年转学慕尼黑,继续读法律。后又转柏林、哥廷根和海德堡,改读医学,达六年之久。1908年通过国家考试后行医。1909年任海德堡大学精神病学诊所研究助理。1913年转海德堡大学哲学系。1921年任哲学教授。1919年著《世界观心理学》,试图阐明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并致力于发展独立于科学的哲学。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诉诸作为思维和存在的主体的个人的自由,集中把人的存在作为一切现实的中心。在1920-1930年的十年间,进一步发挥了这些思想。30年代早期,陆续发表哲学著作,1932年发表的三卷本《哲学》,是德语中存在主义哲学的最系统的表述。
1933年,希特勒上台,由于雅斯贝尔斯的妻子是犹太人,他被排除在大学的高层组织之外,但仍被允许担任教学和发表著作。先后发表了《理性与存在》(1935)、《论尼采》(1936)、《论笛卡儿》和《存在哲学》(1938)等。由于他反对国家社会主义理论,被剥夺讲学权利,开除教授职务,并被禁止发表著作。1942年移居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