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5 10:49: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工作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广电技术科技情报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电视采、编、播技术领域进行了现代化的数字化革命,数字技术给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设备,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应用,专业电视制作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将缩短,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模式、工作流程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广电技术人员必须主动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捕捉最新的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动态,比较各种电视设备的性能优劣、价格高低,深入了解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情况,为持续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科技情报工作的步署与实施
电视技术科技情报工作是一项提高业务能力、把握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是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它将随时跟踪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技术依据。科技情报工作包括:收集、管理和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三方面。
(一)收集
范围:以现代电视技术为中心、相关视听技术为周边,以数字主模拟为辅的现代电视采编制作的技术文献、视听产品等。主要类型包括:技术说明、产品说明、产品操作手册、技术标准、产品宣传品、相关科技工具书、技术期刊、技术会议文献、技术论文以及光盘录像资料等。主要内容包括:音频、视频、计算机技术。收集方法:
1.随机资料。这部分资料是随着买进的设备一起附送的,既各种已引进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及附本等。
2.订购。每年通过邮局期刊预订或汇款邮购,收集电视技术专业期刊、会议论文文献及各种标准等。
3.索要。通过与厂家联系,直接索要某一产品的详细资料。
4.网络下载。定期上网搜索,访问各个电视技术网站,下载、收集电视技术领域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
5.现场收集。通过参加各种产品展示会、技术交流会,集中收集某一技术领域最新、具有发展性、趋势性的技术资料及介绍。
(二)管理
收集工作在专业范围内开展,分五个部分:
1.验收盖章。每份收集来的资料都必须验收盖章,作为单位财产的标志。
2.登录。每份资料都必须在入藏前登录,包括时间、来源、类型、价格、出版单位等。统计按入藏时间为序,统计所得的报表结果是技术资料财产清单,可作为转手、交接的凭据。
3.分类。将所有资料分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个领域,每领域分不同种类:设备说明书及副本、技术性期刊、图书、工具书、系统图、技术论文、行业标准、产品宣传材料和音像资料。
4.建立查询系统。根据分类,将每一份资料都制作一份检索卡,建立简易方便的查询方式。
5.保管。科技情报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管理技术资料的整理、分类、清点工作。
(三)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这项工作为定期总结、专题服务、资料提供。定期总结报告:以一年或半年为一个终结周期,用报表概括整个电视技术的发展最新动态和预计发展趋势。专题服务根据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的专题或领域进行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归纳、分析与终结。为技术人员提供完善的资料查询系统。
二、科技情报工作的实施
科技情报工作是根据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经监委会审批之后,由技术部专人管理,收集各种技术资料、期刊、工具书等。根据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收集技术资料,其中包括设备技术说明书、技术期刊,专业论文、系统图和业务交流录像带等,内容涉及视音频工程、计算机视频技术、网络技术、电子维修和艺术灯光等。
在科技情报的收集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标准、厂家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用户方进行的技术交流。在管理上,采取现代化微机管理、查询系统,每册书刊在频道的内部办公网络上都具有唯一的登记号,并保存有著者、出版社、价格、出版年月、摘要和备份检索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技术人员查询。
1.验收盖章。每份资料应加盖“科技情报”负责专用章,将技术资料与其他节目资料区分开。
2.登录。每份资料都以唯一的9位数字登录号登录在办公网络上,左4位数为收集年份,右3位数为序列号。并在微机中录入收集时间、来源、类型、技术领域、摘要、价格、出版单位等。
3.分类。资料分为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分9个种类:设备说明书及副本、技术性期刊、图书、工具书、系统图、技术论文、行业标准、产品宣传材料、音像资料。
4.建立查询系统。利用现有办公网络的检索功能及与每一份资料都对应电子检索表,只要输入关于所需查询资料的任何一个信息,可以快捷地查询每份资料的内容摘要、备份情况和借阅情况。
5.保管。科技情报站的管理与保管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科技情报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知识,以对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与管理。
科技情报工作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自觉学习业务、集体交流和提高的业务学习环境。科技情报为员工日常技术保障、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提高、系统设备的升级,以及技术交流论文的写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资料和信息。以前设备说明书由个人保管,时间长了资料一多难免有丢失现象。开展科技情报工作对所有的技术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集中的闭架管理,中英文分开保管,注意保留适当的备份资料,有利的保障了设备维护、新来技术人员对设备熟悉的资料要求。每月在节目制作之余,涉及视频、音频、计算机等专业技术方面的技术期刊,为技术人员的业务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跟踪服务和资料选择,并为技术人员撰写论文提供了大部分的资料查询。
三、应注意的问题
1.设备技术资料与普通的技术分开管理
普通的技术是满足技术人员的自我业务提高和论文写作的需要;设备技术资料是一个设备一份资料的独立本,丢失后无法补订。
2.互联网搜索
内部办公网的科技情报,专门有一留言板模式的简讯板块,是专为下载互联网上的信息而设。科技情报有一个板块是设置为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的,其他板块只有管理人员才有写权。全体设置写权是考虑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台大,不是个人能完全承担网上业内信息的搜索与发展动态的跟踪工作。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无论谁在上网时“网”到了有价值的业内信息,把它放到科技情报的简讯上可以共享。
3.管理人员的时间统筹安排
技术制作人员专人兼职,不可能在此项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采取每月月初集中管理的方式。每月月初首先将上月还入的资料整理归架,然后将上月新来的资料登记、入架,最后整理、清洁书架。平日里只需及时在借出资料的电子检索表上标注出借阅人员或去向即可。
2006年6月,我校第一批商务泰语专业毕业生共计200多人,一次性地被用人市场全部瓜分出去了,也实现了广西中职校为社会输送泰语专业人才零的突破。这本来是件值得高兴与自豪的事,但很快,这种心情便被尴尬与迷惑所替代了,因为用人企业大批量提供给学生的主要是涉外导游服务工作岗位,而在面对泰国客人时,我们的学生除了会用泰语进行日常的问候交流外,对于旅游服务方面的话题,却因为缺乏词汇量而说不出口。此后的几年里,我校一直关注对中职商务泰语专业导游服务人才培养方向的研究,为积极促成校企合作,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进行实践尝试。
二、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步骤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就是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而“旅游服务泰语”课程设计以涉外导游与导购服务的岗位职业能力及工作流程为基础,强调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依托于校企合作来共同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导游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化改革。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服务泰语”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点:
1、教学内容的选择:建立以任务教学为主,与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观,让学生确定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如机场接团、入住酒店、景点讲解、进店购物、机场送客等,并设定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围绕一个主题,由听力、会话、模拟训练等部分组成。
2、教学方式的设计:教师采取“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行动教学模式,呈现整个导游过程,建立一个导游实训室,让学生在实训室里进行模拟演练。同时,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学生们定期到与学校合作的旅行社进行见习活动。
3、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学生的泰语导购课程的考核,除了口语成绩外,还应包括出勤情况、参与课堂活动情况以及校外实训等方面来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涉及职业技能、听说技能和职业素养等。考核方式采取考生自评、校内教师评估以及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三、课程目标
“旅游服务泰语”课程的目标是:以满足应用泰语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创新,重点培养具备泰语听、说技能,了解旅游服务法律法规,掌握旅游服务业务知识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以泰语语言为工具的,能从事旅游服务一线工作复合型外语技能人才。具体的课程目标有如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的与泰国游客交流、服务接待的日常用语;(2)重点培养学生的泰语听、说等能力;(3)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过程中所在景点、酒店、商场等场所小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术语;(4)将礼仪、风俗、文化等内涵融入泰语教学,了解中泰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问题而与游客产生矛盾。2、能力目标(1)通过对从接团、入住、景点讲解直至送团的整个工作流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旅游接待项目全过程,并具备较强的策划、应变和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注重旅游接待中的礼仪和礼节。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2)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3)学生身心健康。
四、评价标准
一个学校如何来体现重视创新工作,首先是要在全校师生中大张旗鼓的宣传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要把创新工作具体化、制度化地落实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有机地落实到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多开展有科技性质的学科活动,做到学科间渗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其次是要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给予场地和经费的扶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构建实现科学之梦的平台;之三是要选派优秀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引导,设法吸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总之,创造各种条件让对科技创新有兴趣、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都有更多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带动更多的学生由‘要我学创新’向‘我要学创新’转变。使创新工作在学校全面铺开。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创新苗子
目前,由于我国教学体制的在不断改进,许多学生在校时间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辅导教师,细心观察学生平时的表现,争取在较短时间去发掘那些热爱科学、有创新热情、而且思维活泼、工作严谨、积极主动的学生,及时把他们组织到创新团队里来,加于引导和培养。具体来讲,就是从学生入学伊始,教师要以专业教育为切入点,依托学院的科研实力和成果,大力宣传科技创新精神。还可以通过讲座、参观实验室及高新企业等,使学生在了解专业的同时了解科研创新,逐步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在学生进入第二年学期后,要通过各级学生会、团组织,搜集总结前几年学生科技工作的成果和经验,为本年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以此为基础在学生当中做好动员。邀请实验室教师关于科研工作的宗旨、形式、程序、要求和方法等对学生作初步培训,同时下发各实验室可由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名称、指导教师和主要内容等。学生可以承担实验室指定的项目,也可自己带着项目(或思路)到实验室。在项目进行期间,分阶段进行考核。在这期间,要策划、鼓励、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如:机器人电视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金工实习创新件设计比赛等。尽力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达到规范化和系统化。
三、科学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在开展创新工作之前,都经历了对事物长久的观察和积累,然后进入到创新方案设计。它是在运用现有的知识和所掌握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丰富想象和开放思维,通过收集和检索获得的信息,经过调查、走访专家,分析论证以及研究性学习,对重大现实问题可能设想的解决方案,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学习、生活、生产可能实现的新进步、新形态、新形式、新概念、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行设计和创作,对未来的展望和概念设计,形成具体的方案。在科技创新方面要重点抓好项目选题和工作方法。创新项目从何来,这是开展科技创新的首要条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有计划地请校内外专家开讲座、做报告。从专家们的讲座中引发出研究课题;二是从学科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入手,去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三是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满意的现象等提炼成研究课题;四是参加社会实践时,深入到工厂、农村、社区去发现可研究的课题;五是从社会关注的热点、重大事件中发现问题、设想出解决方案;六是畅想未来可能出现的科技进步与突破等。此外,在科技创新研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使活动方法与过程应当尽可能与科技课题研究过程和方法相一致;二是创新性原则,在创新工作中要学会查新,了解他人的创新研究;三、实用性原则,注重项目的运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可行性原则,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应指导学生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五是点面结合原则,科技创新活动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六是学生主体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从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逐步过渡到独立开展科研创新。
四、结论
关键词:民办高校;工科;毕业论文;影响因素;措施
G648.7
一、民办高校工科毕业论文现状
受专业实践条件、教师指导队伍、学生自主能力等条件的影响,目前民办高校工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以下问题:
(一)论文抄袭严重
随着信息技g的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毕业论文题目一旦下发,学生迅速会从网上找到相似论文甚至相同论文,直接复制粘贴堆砌在一起,不分析思考,最后论文语句不通,思路混乱,当然学生对自己所写的论文也是不知所云,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降。
(二)杜撰数据,捏造实验现象
对于工科专业的论文来说,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与观点都要基于实验数据。但是部分同学由于动手能力较差,操作不规范,记录不及时等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甚至有些同学受限于实验操作水平,直接借鉴同类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导致结果和论文立意不符。
(三)论文书写能力差
论文书写能力差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学生论文大部分是直接复制粘贴别的论文拼凑而成,缺乏必要的梳理,故文章结构性差,立意不明确,观点不突出,不能清楚体现准确的结论;另一方面,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语句不通顺,存在错别字,图、表不规范等。
二、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
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因素很多,如培养目标、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教师队伍等,以下从三个方面对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总结。
(一)学校方面
学校方面首先是教学资源不足,这是导致工科论文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民办高校由于其本身的办学特点,基础设施不完善,实验条件不充足,而工科专业又是重视实践实验环节,理论基于实践较强的专业,故导致一些论文题目在进行的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阻力而不得不变更题目;同时学校对资源的分配也不合理,对工科专业实验经费的投入相对太少,使得实验的进行难以继续;另外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需要,致使学生很难提出创新性的方案和观点。另一方面是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体系和制度,使得论文的指导、审核和答辩更多的是流于形式,而指导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忍过分苛责,使得整个毕业论文环节约束性较差。
(二)教师方面
从教师方面来说,首先教师教学任务大,由于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而民办高校教师匮乏,常出现一个老师带十几个学生的情况,加上教师带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相对来说投入的精力就很有限。其次教师的水平和责任意识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组成以退休返聘的老教师和新毕业的研究生居多,老教师经验丰富,但一般很少去学校,相应的指导也就较少。新毕业的硕士生,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满怀热情,但是受限于自身的科研能力,很难提出创新性的题目和指导性的建议。最后论文题目不当也是导致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部分老师在确定论文题目时由于本身课题较少,会从网上搜索题目,或是从往年的题目中挑选一部分,导致课题陈旧、学术性低下、题目重复等问题,影响论文质量。
(三)学生方面
毕业设计目前普遍安排在第八学期,在此期间学生正忙于找工作或考研复试等,老师和学校为了保证考研率和就业率又不得不允许学生的请假,这样就使得毕业设计没有足够的时间;另外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和以后的工作关系不大,不愿付出过多的精力。当然学生对课题兴趣不大、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等等,都使得在毕业论文期间学生糊弄心态严重,论文质量就很难保证。
三、提高论文质量的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要想提高论文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保证毕业设计时间,避免应付了事
为了避免就业、考研和毕业的矛盾,将毕业设计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开始。考研结束之后导师下发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开始参阅文献并撰写文献综述,根据资料及研究现状进行方案的确定和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明确课题的难点和创新点,提出相应的方案解决。这样到第八学年开始就可以直接进入课题实验阶段或设计计算阶段,从而保证毕业设计有序进行。
(二)切实做好选题工作,避免抄袭泛滥
指导老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要根据学校现状和学生情况确定合适的论文题目,避免大而空,同时还不能太过于简单,选题要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还要具有一定的切实可行性。另外要避免题目的重复和相似,避免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考虑学校的办学特点,可适当提高设计类题目所占的比例。同时还可以让部分学生自定题目,比如已经明确就业方向的同学,可从企业提炼题目,但是指导老师必须对题目的可行性和实际性进行把握,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创新、建立严谨的科研态度。
(三)提高指导教师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感
指导老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尤其是工科,缺乏实践经验在论文指导时就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故指导老师也要加入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增强实践经验,同时还要参与的科研项目的开发过程,强化科研能力,从而保证对论文的指导工作。另外指导老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要求学生、监督学生,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另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控制所带学生的数量,从而保证质量。
(四)设置专业课小论文,保证书写规范
对于专业选修课程可以设置必要的学年论文,按照毕业论文的书写规范要求学生,让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归纳总结,论文撰写的一些基本技巧保证毕业论文的准确书写。
毕业论文是考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学习过渡到工作的中间环节,是一个重要的锻炼环节,学校、老师和学生本人都应该重视起来,严格过程管理,逐步完善机制,改善毕业论文的质量,从而保证毕业生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政荣.提高工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6):200-203.
[2]邵维佳, 黄建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用[J].高校发展与评估,2010,26(4):54-60.
关键词:合作学习;工科;毕业论文;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38-0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将合作学习与传统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指导工作相结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在实践中,作者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用于到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指导工作中。激发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指导效果,有效实现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工科学生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现状
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工科学生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集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它是提高工科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个有效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可以反映学生大学阶段培养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果,也能反映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能力。目前工科学生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现状包括如下:
1.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创造性、e极性匮乏。当前的工科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大都以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堂听讲为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很大程度是被动接受的,无法亲身接触现实的科研环境,缺乏主动设计毕业论文(包括选题、查阅文献和撰写论文等)的机会和真正参与科研的实践。大学阶段大量的被动学习,压抑学生的创造力、限制学生的学习热情、埋没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甚至很多学生连基本的调研国内外研究进展的能力都不具备,这样很难紧跟本领域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阻碍了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就业的前景。
2.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协同合作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不足。传统的大学教育,一般强调个人奋斗,从课堂教学到课后自学,大都是靠学生的个体努力“单兵作战”,即使有一定的同学间的讨论和交流,往往也缺乏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由于平时缺乏相应的系统训练,往往造成学生缺乏高效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在毕业论文实践进程中往往缺少团队的协同合作,很难形成聚力高效的完成共同的任务。如果习惯于个人奋斗,毕业后即使个人能力突出,但由于缺乏团队合作的必要素养,也很难迅速适应工作角色和状态,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才能融入到一个团队中去。
二、合作学习教学改革实践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作者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将合作学习与传统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形式相结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培训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结合,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创新、协作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把学生的认知过程从接受知识的初级阶段向认识、反思、产生新知识的高级阶段推进,把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崇拜知识向挑战知识的创新模式转变。笔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应用到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指导工作中。通过紧密联系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课题组成员定期讨论、集中完成共性实验、定期进行课题组进展报告、教师指导与合作讨论相结合等方式,倡导“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并行”,从中激发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指导效果。应用改革的“合作学习”方法,笔者从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指导两届共12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其中2015年毕业生4人、2016年毕业生8人,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2015年毕业生2人一组开展相近课题研究;2016年毕业生4人一组开展相近课题研究,相近课题名称列于表1中。12位同学均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论文优良率达到了83.3%。学生科研能力得到提升,由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篇。
三、教学改革经验
以下分享笔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经验。
1.设置紧密联系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通过设置研究方向一致、内容相关性较高且联系紧密的论文选题,使参与文科毕业论文学习的学生在论文内容上具备“合作学习”的基础条件。
2.组织课题组学生进行内部讨论。由教师设定讨论题目,课题组学生定期对课题相关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手段、数据分析方法等问题进行自主讨论。讨论时,每个小组成员轮流选做PPT讲解,讲解过程中,其他成员提问,并由讲解者回答问题。当各小组成员对于讨论观点分歧较大时,小组成员应集思广益,并自动推举出中心发言人,以便投入竞争式的课题讨论之中。小组讨论时,要求首先对题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转入中心题。这样,就有了一个由进入中心的循序渐进过程。
3.集中完成部分共性实验。在各课题相互独立的基础上,课题研究中设置部分共性的实验内容,由课题组成员共同分工协作完成共性实验,分别获得各自的研究数据。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协调。
4.定期进行教师参与课题组进展报告。由教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对课题的研究进展、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手段、试验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讨论时,每个学生轮流选做PPT讲解,讲解过程中,其他学生和教师提问,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合作学习还可以活跃学术气氛,促进教学相长,有利于激发和锻炼教师的因材施教意识。
5.教师指导与合作讨论相结合。教师经常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在指导过程中,对一些存在的共性问题或重要内容,安排学生自主讨论,再结合教师的讨论最终形成实验方案或解决办法。
四、展望
合作学习方法应用到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方法可推广到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相关工科专业以及理工农医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对激发这些专业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在协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协作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钱国英,白非,徐立清.注重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探索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7,(8):20-22.
[2]大卫・W.约翰逊,罗格・T.约翰逊,卡尔・A.斯密斯.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育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刘春红,孙法海,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张东旭.合作学习运用于酶技术教学的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4,(6):83-84.
[4]董,王郑隆,杨云乔,夏丽丽,王璐,张东旭,柯乐芹,肖建中.杏鲍菇的菌株筛选与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优化[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5):782-786.
[5]徐立,王阳,张东旭.低聚果糖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J].饲料广角,2016,(1):35-37.
[6]和岚.外语教学中课堂讨论的运用[J].大学教育科学杂志,2005,89(1):56-58.
发挥科技工作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一,提高科研意识,夯实科研基础。一是增强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级质检中心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作为拥有两个国家级质检中心的检验机构,我们始终把提高职工的科研意识放在首位。近年来我们不断修改科技工作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努力增强职工的科研意识,保证科研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已基本实现由被动研究新课题到积极主动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转变。二是提高职工科研素质。通过加强培训考试、技术比武等形式,强化职工技术水平,针对我所人员紧张的状况,去年至今已外派100多人次参加各类技术培训,所内培训500多人次,基本实现了一专多能,一人适应多岗的要求,同时大大提高了科研能力,目前实验室检验人员均参加一项科研攻关项目。三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为了快速提升科研水平,在积极培养原有人员的同时,打破原用人机制,引进高素质人才。自去年以来共引进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2名。目前生态纺织品检验中心本科以上学历达到100%,研究生学历达到65%。同时外聘两名博士生导师作为技术指导,使我所生态纺织品指标检测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第二,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一是自去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能力,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加大检测设备资金的投入,共计新增设备投资600多万元,购置多台精密仪器,为提高检测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在加强设备能力投入的同时,强化检测手段的提高。改造了原有的实验室环境,使实验室布局和流程更加合理。更新检验流程管理软件,建立所内局域网,方便职工迅速获得最新科技信息。引进和聘请高素质科研人才,开展多项高、精、尖检测项目的研究。三是不断推进检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检测领域从一般领域向生态领域,检测项目从常规项目向高端安全环保项目发展,尤其是生态纺织品检测项目由以前的70%提高到目前的95%。去年参加的德国布来梅国际棉花中心组织的4次比对试验,结果均为满意。每年纤维和纺织品两个专业参加的国家认可委的能力验证试验也都取得满意结果。
第三,积极参与立项,推动科研成果创新。一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到目前已完成《化学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棉纤维成熟度系数试验方法》两个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参与《甲壳素纤维》、《羊毛直径检验方法》两个国家标准制定,参与制定《针织口罩》、《化纤针织内衣》等5个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定。二是科研立项获得可喜的进步,近两年我所分别有两个国家局立项,六个市局立项,改写了我所的历史。今年我们争取再接再厉,认真研究新课题,加快科研步伐,争取参加更多的科技研究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实现科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第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一是所党支部高度重视,把科技工作视为纤检事业长足发展的助推器,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2010年特制定了《科技管理工作办法》、《科技工作实施方案》以及《人员培训实施方案》。二是成立了由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科技工作管理办公室,负责科技工作的具体实施。强化了所技术委员会的职能,提高了解决技术工作中难点、疑点问题的能力。分别成立了纤维检验攻关小组、生态纺织品检验攻关小组为主体的科研团队,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科研工作的新气象。 目前有《莱赛尔纤维》、《海藻纤维与其他纤维的定性定量分析》两个项目在国家检验检疫总局立项,有《纺织品挥发性物质检测》、《甲壳素纤维与其他纤维定性定量分析》等6项科研项目在市局立项。
第二,建章立制,加强保障。自去年以来加大了科技经费的投入,除申请到的科技经费外,我们又自筹资金50万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为激发职工科研积极性奠定良好基础。修改了《科技工作奖惩制度》,对各层次的技术人员都提出了明确的科技工作目标,并纳入考核。对申请的科研项目、完成的科技论文都加大了奖励。制定了详细的全年科技工作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按照时间表分阶段突出重点,规定了阶段性的工作目标,提高了可操作性。由于政策的激励,广大职工科研积极性空前提高,累计有20多篇论文在《棉纺科技》、《印染》、《中国纤检》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其中姜少华同志撰写的《真蜡染工艺的改进与研究》获全国纺织学会科技论文二等奖。
第三,多方合作,提升社会影响力。我们在推进人才管理机制和科研模式改革的同时,与广大科研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去年以来先后与青岛大学、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即墨市科技局、红领服饰、即发集团等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多项科学研究。我所是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学生教学实习科研基地,通过合作,2008年以来,有多篇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其中《纺织品pH值的检测和控制》获青大学报优秀论文奖。与凤凰印染公司合作开展的《真蜡染印染布工艺的改进与研究》获青岛科协优秀奖。近几年连续被科协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多人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管理者。我所和即墨市科技局合作,在即墨服装工业园建立科技服务平台,工作收效很大,受到市科技局和企业的肯定。通过合作,不仅提高了我所的科研水平,而且增强了我所的社会知名度。
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服务地方经济
第一,抢抓发展机遇,占领生态纺织品检验最前沿。当今世界范围内兴起绿色环保潮流,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关注。针对这一大的形势,我们结合青岛本地纺织行业的特点及我所的实际情况,果断调整检测发展方向,提出发展生态纺织品等高端检测项目。在建成国家棉花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基础上,新增投资600多万元,改造实验室环境,引进多台大型精密检测仪器,筹建国家生态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开展纺织品偶氮染料、重金属含量、致癌致敏染料等世界前沿的检测项目。目前中心已通过验收,生态纺织品检测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第二,发挥技术优势,服务广大企业。作为集监督管理和检测服务于一体的机构,我们积极发挥技术与设备优势,在与县市级质监机构紧密联合、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积极服务于广大企业,使所属企业纺织产品质量水平逐年提高,市场竞争力逐步加强。2008年,红领集团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免检企业,其实验室是检点,我所应企业要求,从实验室设备选型、设计规划到人员培训、体系建立,进行了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使该企业在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2007年莱西韩国独资企业“大元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因印染损耗问题与海关产生争议,双方委托我所进行技术鉴定。这项工作既关系到国家税收政策,又关系到外商的投资环境,十分敏感。我所派出有丰富实际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跟班试验,对生产工艺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纠正其生产过程中的无谓损耗,制定了合理的印染损耗数据,得到了海关与企业双方的认可,保护了国家的利益,同时该数据也被海关作为其他出口印染企业的参考。
第三,创造条件,积极参与地方及政府技术平台建设。日资企业“青岛嘉都丽服装有限公司”通过考察,最终确定我所为签约实验室,为其原料进厂、产品出厂质量把关。几年来先后有双星运动服饰集团、青岛大统服装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与我所签订类似的协议。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作,参与该组织制定的生态纺织品绿色认证标准制定工作,成为该组织签约实验室。3年来,经我所检验通过产品绿色认证的企业近10家。与市科技局、市纺织工程学会合作,利用其服务平台向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出口企业提供标准、技术服务。与新华锦、绮丽集团等多家贸易公司签订服务协议,以应对国际兴起的绿色贸易壁垒。
论坛就“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专题开展深入探讨,综合分析了广西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并就进一步加强广西废气污染、废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和对策,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甘向群在论坛上指出,环境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工农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广西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已面临重大压力,并引起了党委、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我们把“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内广西专家论坛的主题,这个主题选得好,也很及时。“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专题研讨会”,拉开了“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论坛”的序幕,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环保战线的科技工作者以智报国、为国分忧的具体行动。
甘向群还指出,广西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广西专家论坛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个平台充分利用科协及所属学会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以及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横向联系的优势,汇集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围绕广西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研讨活动,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许多高层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来自学会的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深入探讨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问题,交流经验,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论坛上,来自广西环境科学学会邓超冰教授、广西生态学学会谢华博士和周兴教授,分别做了题目为《广西土壤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与生态修复研究》、《广西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和《广西重要生态功能区及其保护对策》的主题目报告。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深入探讨我区生态保护环境所的面临的问题,并为我区的生态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实习
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特色学科,目前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均招生
中药学专业学生,而且随着综合院校纷纷成立药学院,很多综合类大学也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学生。中药学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目前各院校对中药学学生培养主要为4年制,开设与中药学学科相关的各门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还有专业基础课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虽然培养计划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为三年半的基本理论学习,半年的毕业设计,有些院校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甚至大于半年,足见各院校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十分重视。在平时的上课期间,虽然各院校都会开设很多的实验课,但绝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小,因此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不能培养出科研思路,独立完成科学研究比较困难。因此,各院校在培养本科生中都会设计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完成论文。因此,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生活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毕业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完成一份有分量的论文,为自己的四年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目前中药学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各个用人单位对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有着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快速地融入社会,熟悉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尽快为企业单位创造出效益,是摆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面前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这样一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用人单位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既要完成实习工作又要在没有指导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毕业论文,从精力和能力来讲都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编造、抄袭就不可避免;对学校教师来讲,常常陷入体会学生的难处,对质量低下的论文视而不见,还是以牺牲学生的实习,施加压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论文的两难境地。难道毕业论文和工作实习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真的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方案吗?
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既要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使二者兼顾,必须多管齐下,各个环节统筹协作,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
下方面加以考虑。
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要转变观念,不包分配不是不管分配,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到毕业的那天为止,都要不遗余力地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其中。首先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需向学生灌输所学知识和将来就业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尽早构建起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建立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仅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专业化,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
目前高校毕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理论知识掌握一大堆,但缺乏实际经验,往往连最简单的仪器操作都不规范,出现很多“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的毕业生。而当今的用人单位已经完成从单纯地追求学历型人才向追求实用性人才的转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实际工作尽早融合,是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而建立广泛而稳定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就是最有力的解决方案。校方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固定的企业或公司作为实习基地。秉着“互利,互信,平等”的合作理念,在与企业合作完成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这一重要命题的同时,也可向企业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可有针对性地培
养,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可以检验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
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早日融入企业创造价值创造了条件。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建立很多实习基地,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往往为挂牌实习基地,真正向实习基地输送毕业生去完成毕业论文的并不多。主要一方面企业往往不能提供很多学校毕业论文要求的格式的论文内容,二是学校没有真正建立校企联合毕业实
习毕业论文如何完成的制度,使得学生在企业里实习的内容无法
和毕业论文真正成为一个体系。因此,这就需要各个学校认真地考虑将毕业论文灵活化,不要格式化、统一化处理,使得学校能真正地利用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
三、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
毕业设计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重要课程,如果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进行有效整合,就等于为社会输出了一个半成品或不合格的毕业生,这对用人单位、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首先,对毕业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科学的目标,既不能过松又不能强度过大。通过制订目标会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从而提高效率,让学生在成功实践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同时,学校应多给学生提供各种实习的机会,鼓励低年级学生根据兴趣加入,让他们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
独立设计的能力,为择业和日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设立淘汰制。从教育体制上来说,高校应当建立淘汰制,而淘汰制应该是在每个阶段都存在的,不仅仅是在毕业阶段。如果说竞聘上岗、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用人的法则,那及早引入淘汰制,是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才成长最好的保护。
再次,调整目前的毕业设计方式,由集中式毕业设计改为分散式毕业设计。目前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在时间上的重叠,所以可以考虑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将毕业设计由集中式进行改为分散式操作,实施毕业设计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将毕业设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的任务只是总结前段工作并完成论文的写作,辅助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习,或者工作前的实练。这样可以减轻大学生的择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就业问题。
总之,各高校应当积极探索解决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与工作实习间的矛盾,上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矛
盾,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而且随着社会就业环境影响较大,应当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