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5 10:49: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法学大学毕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国无法不立”,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像铁轨对于火车一样,脱离了这条轨,必将导致国家的混乱甚至国家的存亡。法律对于国家是如此之重要。我国的法制建设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我国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我国公民在法律知识方面仍然很欠缺。特别是位于西部边陲的人们。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我们每个法学专业者的责任。同时,法学专业的学生大力普法宣传,还是锻炼自己的一个好机会。本着“学法用法,服务社会”的宗旨,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
一、法律援助的产生
据相关材料调查显示,我国最早出现的从事法律援助方面的组织是武汉大学的“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它是一家民间的法律援助组织。由此可见,法律援助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近几年才产生的,还是个新生儿。7月16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9月1日颁布施行《法律援助条例》后,我国法律援助事业进入了崭新的阶段,进入了法律化的阶段。那么怎样来给法律援助定义呢?
广义上的法律援助是指为经济困难的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减收或者完全免费的法律帮助的一种制度。服务的形式可以是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提供刑事、民事、行政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和公正。狭义上的法律援助是指符合资格的申请人,在民事、行政、刑事诉讼中提供代表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的服务,目的是确保任何具备充分理由提出诉讼或答辩的人,不会因为缺乏经济能力或出于弱势群体地为而无法打官司,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法律援助市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八条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的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61546;由此可见,社会各界法律援助组织的成立是有法律依据的。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就是依据《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依靠法学专业的法律知识资源优势,经院团委同意,报校团委批准成立的。
二、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的成长历程
(一)、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的成立及内部组织结构
“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无偿为公众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它有着先天的优越性,对于培养法律后备人才和解决法律援助供需矛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61547;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正是本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宗旨而成立的。
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前身为石河子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11月,它是一个以在校法律系本科生为主要成员,并聘请校内外教师,律师为指导老师和顾问,面向社会经济困难的公民依法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的志愿者社团。
该中心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工作原则,以义务法律咨询、宣传法律法规为其基本的工作内容;以论坛、讲座等方式学习法律法规,总结实践经验;组织其成员深入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活动,并且积极开展同国内各法律院校同类社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成立之初,中心下设团支部,主任,秘书处,事务部一部,事务部二部,事务部三部。秘书处(下设网络组、刊物组、外联组)的主要工作是办公室日常事务,值班、负责接待来访等。事务一部的主要工作为行政复议,劳动纠纷,妇女,儿童权益来案件的咨询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事务二部的主要工作为一部以外的民
事类案件的咨询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事务三部的主要工作为刑事案件的咨询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有其自己完整的章程,法律援助服务范围,法律援助审核程序,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制度和值班守则,以确保法律援助中心的一切工作能顺利开展。
事物总在不断发展中壮大,作为石河子大学学生面向社会开展的法律援助的专业性公益性社团,该中心自它成立起的第一天就谨奉“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宗旨,围绕“学法、用法、普法、援助”这一核心大胆尝试,尽其所学积极为在校师生和社会弱势群体服务。
石河子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发展到今天的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由于工作的需要,精简了一些部门,其内部组织结构为委员会,团支部,主任,副主任,事务部,档案部,外联部和宣传部部门。
(二)、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的活动
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以接待咨询为日常工作。同时举办自成立以来的每年的重大法制宣传日活动。例如,举办每年的“3&61590;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法制宣传活动;举办每年的“五&61590;一”、“六&61590;一”、“十&61590;一”校园法制宣传活动;举办每年的“12&61590;4宪法宣传日”普法宣传活 动;并成功举办了首届“十&61590;一物权法宣传”活动,承办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送法下乡活动,以及协办每年的“西域法学高峰论坛”。
在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参加,邀请指导老师带队,接受相关的新闻媒的采访报道。我们发放各种法制宣传单,接待来访咨询,现场为他们解决疑难问答,提供解决办法,若遇有重大案件,则有专门人员负责接待,并给予满意答复。在三下乡中,我们送出了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不仅发放法律法规传单,接待咨询,还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群众,知群众之所难,给群众之所需,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服务群众,并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来访咨询上万次,接待案例上千个,并案件近十余起,真正地帮助了经济困难的公民,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9月2日,我校成功举办了“第三届西域法学高峰论坛”。我国著名法学家,刑法学泰斗,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资深法学教授马克昌来我校作专题讲座,并高兴地给法律援助中心题词:“维护弱者权利,保护公平正义”。马克昌教授治学严谨,学贯中西,享誉学界,与中国人民大学高铭暄教授合成为我国刑法学界的“北高南马”。马老对法律援助中心给予厚望,他希望我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弱势群体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加大普法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真正做到保护弱者权益,维护公平正义,我们将继续努力,不辜负马老厚望。
10月13日,我校再次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西域法学高峰论坛”。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宪法与行政法学研究室主任姜明安,宪法与行政法学研究室副主任兼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院长王磊,刑法学研究室主任陈兴良一行四人来到我校,分别作了专题讲座,并分别高兴地给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题词,对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给予了厚望。
三、大学生法律援助存在的重要意义
从以上的论述可知大学生法律援助的存在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以上论述来具体分析大学生法律援助存在的意义。
(一)、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存在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是一个以在校法律系本科生为主要成员,并聘请校内外教师,律师为指导老师和顾问,面向社会经济困难的公民依法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的志愿者社团。该中心自它成立起的第一天就谨奉“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宗旨,围绕“学法、用法、普法、援助”这一核心大胆尝试,尽其所学积极为在校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服务。
根据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成立的宗旨,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的日常事务及开展的活动,(这些已在上文中论述过了,这里不在赘述)组织学生开展案例分析讨论,论坛及模拟法庭等内部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坚实,还为对外援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首先为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实践平台,有利于自身理论的提高,真正体现了“法律援助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61548;
其次,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给学生提供了解社会法律需求的窗口,促进学生良好法律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法援通过对外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与援助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案件等,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们自己的专业技能,真正地做到了边学习边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能够为贫困者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创造一种很好的法律援助模式。“法援所承办的每一件案件都是贫困者的案件,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最普通民众的法律需求,使学生在承办具体的案件中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司法公正。在这样的案件中进行律师职业道德教育所达到的效果是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达到的。这有利于培养承办案件的学生对于全社会特别是当事人的责任心,培养学生对于实现司法公正目标的奋斗、献身精神。学生在办案中能够培养社会正义感和职业道德,从而使法律援助案件有质量上的保证。”&61549;
总之,大学生法律援助的存在不仅可以使法援的成员学到法律方面的知识,更能学到社会实践的本领。我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不仅把我们所学的理论得到了应用,还锻炼的我们的沟通交际等综合能力。
(二)、大学法律援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是一个面向社会经济困难的公民依法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的志愿者社团。学生法律援助中心自它成立起的第一天就谨奉“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宗旨,围绕“学法、用法、普法、援助”这一核心大胆尝试,尽其所学积极为在校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从该中心的性质就能看出它的成立对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每年利用节假日和法制宣传日开展的法律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一方面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法律知识,增强了他们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使广大群众受益。另一放方面也为国家普法,进行法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年来,法援通过定期的普法宣传,法律知识讲座和举办法律咨询等多种活动方式,使法援在学校师生和观大市民及周边团场连队里有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近两年来,该中心立足于团场,扎根团场,在团场司法办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实践基地,为团场职工全心全意服务。另外,法援以节假日为契机,广泛开展市内街头的法律咨询活动,接触到诸如劳动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离婚财产等各种常见的法律问题,为不少的人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法律援助中心安排由人员值班,接受来访、来电咨询。一旦遇到无法一次性给予答复的疑难纠纷,我们会向我们强大的依靠力量——法律系精通各部门法的老师请教,集体协商争取找到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案,以解决当事人的困难。
【关键词】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综合能力
0.引言
毕业论文(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必修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不仅体现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综合状况,而且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及其个人综合能力,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更是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毕业论文(设计)中不仅写出毕业论文,而且毕业论文是在设计出毕业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论文阐述说明的。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可以是纯理论性的论文也可以具有设计性的论文,如果是设计性的题目不仅要求学生做出设计,同时,还应该有相应的程序代码与论文描述,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一项复杂而综合能力的体现。作为理工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些能够成功做出毕业设计要求的内容,但对于体现文笔功能撰写论文却显得匮乏,所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势在必行。
1. 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毕业论文(设计)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达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必需的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一次全面检验、总结和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对大学毕业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
本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安排毕业论文(设计),首先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学校规定的论文规范格式进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科学性及规范性直接反映出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1]。
2.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现状及常见问题
2.1盲目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般是由指导教师按照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当前社会应用而设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特点和偏爱方向按照已给定题目进行选题,选定题目后,联系指导教师进行开题,在开题报告中分析选题的意义,确定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列出论文总体安排进度及其相关参考资料等内容。
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切忌盲目选题。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有些学生选题不慎重,导致对题目分析不够透彻、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指导教师出题有时也有片面性,会导致学生在选题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挥个人综合能力。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涉及软件、硬件及其设计性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会选择一些相对容易实现的或论述性较强的题目,而不是考虑到尽可能大的体现个人基本技能及综合素质方面的题目。
2.2对论文投入时间不够
学生在修读完规定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之后,接着就要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同时,有些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有些学生在准备考研、有些学生在准备其他与工作相关的考试,这样,学生撰写论文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充分,并没有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专心撰写论文。应该注意,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与以往的上课不同,在校上课都是学校安排了课程的学习、考核等固定模式,学生只需听从学习安排即可。而论文的撰写全靠学生的自觉性,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自己控制时间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努力完成。有些学生自制力较差,撰写论文时放任时间,自己管不住自己,不能严格按照论文计划进度进行。自我时间控制不好,到最后写论文只能是赶时间进行拼凑,导致论文的质量不高。
2.3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综合能力
即使有了适合自己的题目,并且能够保证充足时间进入撰写论文的状态中,但有些学生还是感觉撰写毕业论文、完成毕业设计有种种困难,分析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平时积累的知识相对匮乏,缺乏创新意识。
毕业论文(设计)是考查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本科生在校主要是学习课程大纲要求的知识,而对于写作、科研等其他方面的要求很少,主要依靠学生自我的爱好和个人发展,尤其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平时一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注重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文字组织等能力培养[2]。有些学生能够根据论文题目将论文(设计)做出来,但因文字、语言组织等方面的欠缺,而导致论文质量下降。
3.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对策
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当前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时所困惑的问题。所以要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应该指导教师和学生双方同时努力的结果,并且要教师和学生经过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3.1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该严格结合学生课程设置,结合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反映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综合素质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高校都是由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情况和当前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来出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应结合自己专业知识与自己的偏好或自己的发展前景。有了适宜的毕业论文题目,首先仔细分析题目,建立协作思路,搜索相关参考资料,并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有目的的进行撰写。
3.2全心全意投入时间撰写论文
选定适合自己的题目后,应能够保证充足时间进入撰写论文的状态中,撰写论文的这段时间,主要由学生自己支配,时间跨度大、活动地点变化大,毕业论文(设计)需要调研,到图书馆查阅文献,需要到实验室调试程序等,每个环节都不能松懈,应该严格按照最初列出的论文进度计划进行撰写[3]。
撰写论文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联系指导教师进行论文的监督和指导。论文的撰写思路要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尤其是在论文开题,初稿,中期等几个重要的阶段应及时联系指导教师,并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格式进行撰写。
3.3合理应用综合能力
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明确目标,努力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当前社会应用及前沿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一般更侧重于设计,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强,容易实现设计部分,但是还应将完成的设计对应到撰写论文中,这时,有些学生就显得束手无策了,这种情况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组织及写作能力。当然,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提醒撰写学术论文的思路、方法及其技巧,应强调完成论文后进行最后论文答辩注意事项及其技巧[4]。
4.结语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项学习内容,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是体现学生和教师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以上从计算机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得出选择题目、全心全意投入时间、合理应用综合能力这三方面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最佳对策。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之前还应进行必要指导教育,使学生重视并充分认识到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学校或师生之间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过程监控,也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保障。总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学习任务,不仅反映学生个人综合能力,而且反映出学校及教师的综合教学情况。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需要学生和教师日积月累地学习和不断地进取。
参考文献:
[1] 谢雅.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探讨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0卷第1期.
[2] 黄继蓉 陈光喜. 提高学分制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的思考和策略[J].高教论坛.2007年第2期.
[3] 王玉锋 刘保旨等.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年第1期.
[4]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年.
关键词:王希杰;学术探索;语言学;修辞学;“三一”语言学派
中图分类号:H 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2-0111-06
王希杰1960年走上语言学研究之路,学界对他的学识才情、学术创建多有赞许。海内外不少学者对他的学术理论、学术思想自觉进行研究、阐发和运用,据不完全统计,研究文章总数近250余篇,论著5部,总字数超过了260余万字,形成了一个王希杰学派——学界命名为“‘三一’语言学派”。
一、学术起点与学术传承
1960年20岁的王希杰在《中国语文》连续发表了《列举和分承》、《鲁迅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两篇文章,其时他还是一个大学低年级的学生。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
王希杰说:“我在一些地方写道,我有两类老师,一类,教我现代西方语言学,如:方光焘、岑麒祥等;另一类,教我传统语言学,如洪诚、黄淬伯、钱玄(小云)等。”这两类老师的特点是,前者熟悉西方学术思想,重视理论方法,后者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重视语言事实。正是这两类不同治学旨趣、不同学术造诣的导师给了他不同的学术滋养,为其成功奠定了良好的治学基础。
方光焘、岑麒祥都是留学法国接受了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滋养的杰出语言学家,他们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深刻影响了王希杰的语言学研究走向,其中方光焘对王希杰的影响尤为深刻。方先生是著名理论语言学家、语法学家和语言战略家。他对学生非常严格,在指导王希杰毕业论文第一次见面时所说的一番语影响了王希杰的一生:
你在《中国语文》上发表的两篇论文,
我都看过了。严格地说,这算不上科学的研
究!这不过是收罗了大量的语料,加以分
类,再一一分析罢了。真正的科学研究绝不
是罗列事实。真正的科学研究,必须是从一
定的原则、原理出发,占有一定数量的可靠
的语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方法论原则来加
以分析,然后抽象概括为理论,最后建立自
己的理论体系。
王希杰大学毕业留校,首先在方光焘担任主任的语法理论研究室做实习研究员,师从方先生学习语言学理论。方先生对王希杰有很高期许,在方先生的指导下,王希杰专攻索绪尔、叶尔姆斯列夫和美国描写语言学,其语言观与方法论明显受到了结构主义的影响。钱玄是王希杰走上语言学之路的引路人。洪城、黄淬伯是朴学家,他们严谨的治学作风、对语言事实的高度重视,同样深刻影响了王希杰。在两类名师的综合影响下,王希杰的学术研究就体现为既重理论探索,又重语言事实。
二、学术探索
王希杰的学术探索体现了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理论探索与积累语料并重
王希杰的学术研究涉及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修辞学等语言分支学科,在语法、修辞、词汇方面用力最勤,屡有创建,在语法学上的一些独到见解的论文对语法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反响,其中在修辞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代表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观王希杰50年来的学术探索,一以贯之的特点是既重视理论探索,又十分重视语料的收集积累,这是语言学界的共识。1993年王希杰的《修辞学新论》出版,胡裕树先生在“序言”中认为这是一本“三新”著作:“首先是观念新:新的语言观,新的修辞学观”;“其次是:方法新”;“第三是,语料新”。概括精准,得到了广泛认同。
因为王希杰致力于理论探索并不断超越创新,所以他在不同时代的研究成果都代表了该时代的研究水平。上世纪80年代的《汉语修辞学》、90年代的《修辞学新论》、《修辞学通论》、新世纪的《修辞学导论》、《汉语修辞论》等,一经面世便给学界带来新的理论冲击,并引发研究阐释的热情。王希杰对理论探索的重视,应该说与方光焘等先生的教导有直接关系。
重视第一手语料的收集积累同样是他治学的鲜明特色,所以读他的书不但可以获得理论启发,而且经常被他精彩而得当的例证所吸引,甚至不时出现一些研究者直接从其著作中借用例证的现象。还有的研究者不无好奇问王希杰:为什么精彩的例子都跑到你的书里去了?
王希杰对语料的重视,不但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学术交流、学术报告中,还可直接从他的有关论文、论著中得到印证。2000年出版的《修辞学导论》设专章“例子和态度”、“体系和例子”,同年撰写并发表了论文《修辞学论著写作中的例子问题》(《辽宁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2003年还专门与孟建安进行了《关于修辞学论著中的用例问题》(《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的学术对话。在这些论著、论文、对话中王希杰系统阐述了其例证观,如例子在理论建设、体系建构中的地位和价值,修辞学论著中如何使用例子、如何评价例子,修辞学论著中例子运用的偏差等等。应该说,王希杰对语料的重视不仅受到了洪诚、黄淬伯、钱玄等老师的深刻影响,更与其本人对例证价值的认识直接相关。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具
有人说,杰出的天赋、良好的教育、个人的努力、宽容的环境,再加上机遇的眷恋,成就了奥巴马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1981年19岁的奥巴马从洛杉矶一所学院转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二年级。据说刚到纽约的头天晚上十分狼狈,他去找住在曼哈顿西一百零九街的一个朋友,想在他家借宿一晚。没想到这位仁兄整夜未归,奥巴马只好在楼下的一条巷子里站了一夜,他说那天实在太累了,站着就睡着了,一个站着也能睡着的年轻人,究竟是怎样的内心世界,岂不令人浮想联翩。
奥巴马终于在纽约安顿下来。他在曼哈顿第一和第二大道之间的东九十四街,一栋老式六层楼里租了房子,并在这里一直居住到离开纽约。
第一份工作:
为下基层四处投简历
经过近三年他成为“像和尚一样”的学习。奥巴马于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政治学学士学位。他当时的专业为国际关系,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苏联核武体系的解除。”这个题目对今天的人们已十分遥远,但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奥巴马的开阔眼界和人道情怀仍可由此略见一斑。
怀揣着理想的奥巴马在就业方面总是做出人意料的选择。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时候,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忙着找高薪工作或者进入法学院继续深造,却为了得到一份黑人社区的组织工作四处投简历。可能是人们都不相信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优等生能心甘情愿地从事如此基层的一份社区工作,他投的简历竟然没有收到一份答复。无奈之下,为了偿还学生贷款,奥巴马只好老老实实在纽约一家咨询出版机构找了份工作,充任分析员和执笔人。
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帮助美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它在欧洲、亚洲、中南美洲都设有分支。奥巴马在此工作约一年。当他回顾这短暂的经历时说,在那里,我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得到极大锻炼。可只有奥巴马自己清楚,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在自传中写道:“有时候,我送谈判伙伴去乘电梯,看到电梯门反射出自己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的样子,我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更希望自己是为了社区活动而忙碌,而不是为了每天多赚些钱在奔波。”
第二份工作:
为草根工作找到人生方向
对他影响最大的,并被其称为“奠基人生取向基础”的是他在纽约的第二份工作――出任纽约公司公共利益研究会的社区协调人。在这里,年轻的奥巴马世界观、政治魅力和工作天份,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伊琳赫申诺夫女士,当年的项目主管回忆说,我告诉他,这个职业年薪仅一万美元,他大笑着回答我,作为人生开始,这足够了。他的笑声爽朗透亮,令人至今记忆犹新。
1984年春,奥巴马受委派到纽约哈林区项目主持人。众所周知,哈林区是非裔美国人的聚集地,被称为“世界黑人首都”,是纽约市最贫穷的住宅区之一,在哈林区的三个月,奥巴马非常投入地向人们传授如何集会,如何撰写集会宣传品,如何与民选官员对话,如何通过合法游说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等方面的技巧。据他当时的同事黛嫣克拉斯女士说,奥巴马智力惊人精力充沛,他明显不喜欢与那些所谓的传统精英为伍,而对用群体方式改革政治体系充满兴趣,这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涯意义深远。他在这里的工作尽管短暂,但他追求事业的严肃认真给每个同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据纽约公共利益研究会现任主席爱丽森克里女士回忆,她曾与奥巴马在改进哈林地区地铁站的项目上密切合作过。1984年5月1日,在奥巴马倡导下,他们搞了五一大签名活动。奥巴马拿着签名册一个车站一个车站地奔走,呼吁乘客签名,要求政府改善哈林地铁肮脏昏暗的候车条件。奥巴马亲自制作的宣传画画一节地铁车厢正沉入水中,题目是:五一五一,拯救正在沉没的地铁系统!不仅如此,作为主要组织者之一,奥巴马还领导了要求纽约市立大学谴责当年南非政府种族隔离政策的活动,并获得成功。他也在要求市立大学对少数族裔低收入学生降低学费的活动中大显身手。爱丽森说,当时我们的社区活动组织者并非奥巴马一人,但他给人们的印象非常独特,谁都不怀疑这个充满理想的小伙子会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纽约公共利益研究会工作的日子里,奥巴马用自己创造性的工作成果赢得周边人们对他的尊重和依赖。“大家都喜欢他。”爱丽森克里女士说,“我们那时不知道他日后能被选为美国总统,但他身上洋溢出的理想、热情、不知疲倦和深刻的人道关怀,时时提醒我们,他一定会书写他生命更灿烂的篇章。”“那天,奥巴马突然对我说,他要离开这里去芝加哥发展,我差点儿给他跪下求他别走,因为他对所有社区,不同种族文化的人群,都具魅力。人们爱用左派区分政治壁垒,可奥巴马的人格力量超越这种局限,他属于每个美国人。”
第三份工作:
学历升级重回基层
1985年夏天,奥巴马将他不多的行李,放在一辆刚买的二手本田车上,驱车直奔芝加哥。他在芝加哥谋得的这份黑人社区工作,年薪只有区区1.3万美元,外加2000美元的差旅费。
在芝加哥黑人社区工作两年多后,奥巴马经过一番苦学,终于拿到了全美最好的法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哈佛法学院这个精英聚集的地方,奥巴马的表现出色到了什么程度,仅用一点就足以证明: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领导才能,成为全美最权威的法学杂志――《哈佛法学评论》104年历史上的第一位非洲裔总编辑。这是人才济济的哈佛法学院1600多名学生中的最高荣誉。
奥巴马还没有毕业,很多著名律所、美国最高法院等机构就已经向他抛来橄榄枝。但当时的奥巴马作出了人生中又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1991年,作为哈佛最优秀的毕业生,他放弃了至少25万美元的年薪,重新回到了芝加哥的黑人社区。奥巴马后来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好的教育能让我有可能比一般人承担更大的风险。因为在任何时候,如果我失业而没钱付账时,我会很容易并且很快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地为我自己的理想奋斗。” 从哈佛回到芝加哥之后,可以说奥巴马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从政生涯,不过他选择了非常草根的工作起点;动员选民做选举登记进行投票。在奥巴马和他的团队努力下,芝加哥第19选区的非洲裔登记选民第一次超过了白人。那时的奥巴马曾经说过,自己的目标是通过竞选获得公职,从州议员到联邦议员,直到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
当时奥巴马还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宪法兼职教授,他的名声传遍了校园。那时校园里的流行语是,“去听奥巴马的课吧,那里有一个很帅的教授,讲解一些奇怪的案例。”他的学生从那时就标榜自己“迷上了奥巴马”,在后来的总统大选中,这些学生成为了奥巴马的第一批铁杆追随者,为他发放竞选传单,募集资金。
[关键词]英日双语专业;“E+”实验区;人才培养
1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政治活动与经济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国家间的外事活动,还是企业间的业务往来,英语已成为一门重要的沟通语言。面对市场对英语人才的巨大需求,各大高校纷纷设立英语专业,即使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也是一门占有极高学分比例的公共基础课;更有甚者,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曾一度成为部分高校本科生的硬性毕业条件,英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仅仅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人才已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市场对英语人才的要求日益朝着专业化、技能化迈进,这无疑对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之下,武汉工程大学于2006年起开始探索“E+”(英语+其他专业)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09年获得教育部审批,成为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通过“英语+法学”“英语+市场营销”“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软件工程”等双专业的设置,陆续培养出了一批英语扎实、专业过硬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外资企业不断入驻,以英语为主的单一语种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各种小语种开始走热。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结合“E+”人才培养经验与学院具体情况,于2013年增设“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开启了双外语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如果说此前的“E+”双专业是以英语为工具、以专业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则是外语学院在突破传统单语种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次新的探索。
2问题指摘
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开设近三年来,取得丰硕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在教学实践中日益显现。以下将从学生、教师、学校等三个层面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
2.1学生:学习动力和能力的不足
要想学习掌握一门知识,学习动力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学习动力分为积极的学习动力与消极的学习动力,积极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学习者内在的学习渴望,消极的学习动力则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学习者在作出学习选择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出于对所学知识的好奇与热爱,则可称为“积极动力”;如果更多考虑的是现实的利益因素等,则是“消极动力”。目前武汉工程大学英日双语专业的生源是在入学后提交申请的外语学院新生中选拔产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意愿,但不应忽略的是:部分学生申请转专业时考虑的不是自己对该专业的兴趣,而是双外语可以让自己在就业选择时可能会比英语单语种具备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学习动力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消极动力。教学实践证明,怀有积极动力的学生往往融乐于学,学习效率也相对较高;而消极动力的学生在面临困难时由于内在动力的不足会更容易退缩,甚至产生迷茫的情绪,对当初的选择提出质疑,这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与教学者的教学效果。此外,学习能力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相比其他学科,外语对学习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外,对所学语言的感知能力(即平时所说的“语感”)也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然而“语感”问题恰恰是许多外语学习者一直以来很难突破的“瓶颈”,已学习多年的英语是这样,零基础的日语更是如此。如何帮助学生重建缺失的英语“语感”以及培养全新的日语“语感”仍是在今后的外语教学实践中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2.2教师:双外语相关知识储备与相关科研思维的欠缺
目前的双外语专业模式中,英语和日语相关课程的授课由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的老师分别担任,这保证了两门语言教学的专业性,但却在无形中把两门语言孤立开来,割裂了英日两语之间的联系。因此与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英语+第二外语日语)相比,双外语专业除了日语课时的增多以及课程的细化外,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双外语之间的融合特点,在实现“能进行英、日、汉三语表达及互译”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即学生可能具有良好的汉语与英语、日语间的相关知识,而不能达到英日两语间也能自由转换的目标。因此,要区别于传统的单语种模式,双外语专业的特色突破口应放在“建立两门外语间的联系”上,借鉴传统模式的经验,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任何改革理念的提出、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计划的实施、改革成效的总结以及对改革方案的修订完善,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张媛媛等,2012:68)作为教学活动的承担者,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作为教育实践的改革者,教师应该高瞻远瞩,对专业发展提出有价值的构想。体现在“E+”实验区的英日双语专业,教师一方面要完善自身的英日双外语相关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还要对实验区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探索。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在本专业(英语或日语)上具有较深造诣的教师不在少数,但对专业之外的另一门语言及文化知识的储备却相对不足或空缺,以致缺少英日两语间的对比教学。另外,在全国范围内英日双语专业模式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成熟,能提供借鉴的实例亦不是很多,在建设具有“E+”实验区特色的英日双外语专业模式方面,教师的创新思维与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3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学时压力过大
武汉工程大学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的课程设定基本实现了“模块化”(modulized),分为通识性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三大“课程群”(module),较为全面地涵盖了本科教育理应达到的各个层面。相比传统的单一专业,双专业的专业课课时量增多,在通识性教育课程的课时比例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双专业学生无疑面对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影响。尤其到了考试周,繁重的复习任务影响了学生的复习效率及成果,有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甚至采取作弊等不正当手段。从提升学生素养的层面来看,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可或缺;但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它又和专业课程“抢占时间”。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一直都是各高校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难题,许多专业教师与学生对它的设置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
3策略探究
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将从培养类型、师资力量、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毕业设计等六个方面,对“E+”实验区英日双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试作探讨。
3.1细化培养类型
王雪梅和徐璐(2011)把国际化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分为学术型、专业型、职业型三大类,指出国际化复语型人才属于专业型外语人才,并从“国际化”和“复语型”两大方面解释了国际化复语型人才模式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M+3C+3I”①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该论文在人才划分上以高校类型为基础,认为在人才培养上,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985、211等高校应定位在“学术型”,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校定位在“专业型”,而高职高专等院校定位在“职业型”。(王雪梅、徐璐,2011)笔者认为该论文从宏观层面为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清晰有效的蓝图,但在具体实践中各高校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类型作出更为详细的划分。武汉工程大学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从学生的就业去向来看,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进企业工作等各占有一定的比例。从就业与专业的相关度来看,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进企事业单位工作,“就业”未必与“专业”挂钩。因此笔者认为,在“E+”实验区双外语人才的培养类型上,根据学习动机、就业意向等,将学生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兴趣型②似乎更为合适,在细化培养类型的基础之上,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因材施教。
3.2提升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领路人,是教育改革的参与者,英日双语专业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英语或是日语具有专门知识储备的教师固然保证了授课的“专业性”,但却不能体现英日双外语间的“融合性”。因此,英日双语专业的任课教师还应在专业之外的另一门语言文化上有所研究。除了现有英语、日语专业教师分别教授相应专业课程之外,还应帮助部分具备英日双语能力的教师加强相关知识储备,使其进一步提升对两种语言的理解与感知能力,以便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对比教学。同时,在今后的人才引进中,应把教师的英日双外语语言能力、有关双语研究的科研潜力作为考量的条件之一,注重优秀英日双语人才的引进。以上是针对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对语言能力要求较高课程的任课教师的探讨,在专业方向课上,“在理工科院校,可以采取专、兼职并用的模式”(程光,2011:160),在校内外聘请一些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留学归国人员作为英日双语专业的兼职教师,担任相关专业课程的授课,如“商务日语”“剑桥商务英语”等课程。这样既能保证商务专业知识讲解的深入,又能保证一定的语言文化环境。这些专业教师的引进将是对外语学院师资队伍极有裨益的补充。
3.3多方选用教材
目前英日双语专业使用的教材还是传统的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使用的教材。这在某种程度上将英语和日语割裂开来,影响了学生对两门语言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笔者认为,教材的设置应结合课程的特点,一方面注重对国外优秀原版教材的引用,使学生“在语言中感受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在英日双语教学上,采用英日双语教材,在“一门外语解释另一门外语”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对两门外语的融会贯通的理解能力。在日本有很多学英语的教材,在英语国家也有学日语的教材,如果能对这些国外教材加以选择利用,既省去了由国内英日双语教材的缺少而带来的教材编写的麻烦,又保证了学生学习双外语的环境。
3.4优化课程设置
英日双语专业的学生面对较大的专业课程压力,而通识教育课程在总学时中仍占有较大的比例③,并多开设在专业起步阶段的前两个学期,抢占了学生打下坚实专业基础的宝贵时间。然而,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环,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因此无论是取消该教育课程,还是对课程内容及学时等进行大幅压缩等,都会因为违背高等教育的理念宗旨而受到较大的阻力。但是,在“E+”实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探索新的通识教育模式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比如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及多样的考核形式,使通识教育课程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育课程。另外,在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设置中,也可结合学生培养类型,划分出不同的培养方向,以使课程的设置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多数高校的外语专业到了高年级阶段会分为“教育”“商务”“翻译”等不同方向,但目前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的人数还未达到一定的规模,划分方向班级并不具备可行性,但可通过构建特色课程模块的形式来发挥各课程的功能。比如将“语言学概论”等课程划为“学术型”的课程模块,“日语商务与函电”等课程划入“应用型”课程模块,“日本概况”“英语国家概况”等文化性的课程划入“兴趣型”课程模块,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加以选择。一方面打破了重新设立行政班级的现实制约因素,另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最后,在常规的英语、日语课程之外,还应增设能够体现英、日语之间关联性与融合性的课程,并使之成为英日双语专业的特色课程。拿两门语言的发音来说,不少学生对发音的相互影响问题很困扰,特别是日语中有大量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语词汇,其发音语调将会对对应的英语词汇的发音产生影响。如果能够开设英日发音对比相关的课程,区别英日发音的不同,将会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发音基础。
3.5改进教学方法
双外语教学不是让学生孤立地学习两门外语,英语与日语的学习并非各自独立,更不是相互排斥、互不兼容,两门外语的学习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教学中注意进行语言对比,使两种外语的学习互相促进。(卜剑锋,2008:44)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Linguistics)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在解决教学与翻译问题上取得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英日双外语专业少不了汉英、汉日、英日之间的对比教学,如果能将相关的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加以运用,定会对日常教学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在语言教学上,适当穿插总结三种语言的异同点,帮助学生进行语言之间的“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使学生正确把握三种语言;在文化教学上,注重三种文化的差异对比,培养学生跨文化、多文化理解与交际能力。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培养类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应有差异地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对于“学术型”学生,应注重对其学术思维的培养,训练其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对于“应用型”学生,则注重对其翻译技能、相关商务知识的培养等。
3.6灵活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学生学习最终阶段的重头戏,它和毕业直接挂钩,是能否取得专业学位的重要一环。在外语专业,毕业设计的主要形式多为用所学语言撰写毕业论文。然而近年来,外语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不断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的自身态度有关,另一方面学生语言基础的欠缺等原因也制约了学生用外语撰写论文的水平。根据学生的类型,应根据语种、社会需要和学校的类型与层次,制定相应的灵活的毕业设计政策,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择。(陈俊森,2011:4)除了常规的毕业论文之外,可将翻译、实践报告、书评等纳入毕业形式的选择范围内,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使毕业设计充分起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英日双语专业可以借鉴传统外语专业的模式,如在培养类型上加以细化并注重因材施教,在毕业设计形式上提供多元化的选择等;但又绝不是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的机械相加,它需要在师资队伍、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中体现英语与日语的融合。这又涉及到要突破学科、学院甚至学校之间的壁垒,不断完善目前的英日双语培养模式,使其更趋成熟。总之,英日双语专业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发展方向,势必将面临一个长期的不断摸索的发展过程。随着“E+”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区经验的积累,英日双语专业也将像传统外语专业一样,考虑向其他模式转化的可能性,如从英日双外语并重式到双外语结合专业倾向式(英日双语+专业)、多语种复合式转化(英日双语+第三外语)等,以使双外语人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注释①3M:“内容跨学科、课程模块化、信息多维度”,3C:培养过程中注重“建构、合作、交流”,3I:教学管理和评估“互动、公正、国际化”。②“学术型”:毕业后有继续升学深造打算的学生。“应用型”:希望能使用本专业相关技能,从事与本专业有关工作的学生。“兴趣型”:无强烈意愿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③武汉工程大学2015级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的学时数分配中,专业课程(包括专业主干课与专业方向课)的学时比例为21.43%,而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已达到20.71%,仅比专业课程低了不到1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卜剑锋.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双语教学之探讨——以英日双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例[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4):42-45.
[2]陈俊森.中日两国大学毕业论文的政策研究——兼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外语,2011(6):4-10.
[3]程光.关于理工科院校日语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9-161.
[4]王雪梅,徐璐.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9-12.
[5]武汉工程大学.2015级英语(日语)特色班培养方案[Z].
关键词: 法学本科教育;素质教育;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4-0029-04
法学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法学教育也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础。近30年来,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我国教育事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人们对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仍存在诸多的认识分歧,高等教育中的法学教育也是如此。这些认识分歧的存在,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活动具有直接影响。
一、我国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培养目标
关于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我国法学教育界历来存在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争论。曾令良教授认为,“法学教育主要是一种法律职业教育,法学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法律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5而张文显教授认为,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在本质上属于素质教育。[2]1笔者认为,从我国的特定国情和社会现实出发,应当将我国现阶段的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其一,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素质偏低,这是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在此条件下,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社会,必须通过发展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其二,近十五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尤其是法学本科教育的扩招,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这也是高校扩招政策最主要的社会合理性。如果从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律人才的市场需求角度考虑,连续多年就业率“倒数第一”的法学本科教育实在没有扩招的合理性,甚至其本身作为一个本科专业而存在的合理性也值得怀疑 。其三,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责是培养和教育人,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同志在十报告中强调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这一论断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今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定位为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更不是应试教育。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培养和教育人,提高国民素质,这是我国大学扩招的合理性所在。就法学专业而言,本科教育阶段属于大众化的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则开始朝法学理论或法律实践方向发展,职业教育的属性逐渐增强。有学者主张我国应当学习美国高度职业化的法学教育模式,将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为职业教育,[3]3殊不知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以研究生阶段为起点的,[4]22这与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根本不同,两者不具可比性。
教育的性质定位决定其培养目标。基于对法学本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定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而非专业型法律人才。其一,由于深受高考制度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这种倾向由于高考制度难以废止而必将继续存在。在此前提下,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高等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责任就更为重大。换言之,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培养法律专业人才为限,而应当同时着眼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其二,将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也是为了使法学本科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以扩大其就业面。众所周知,自上世纪末开始大幅扩招以来,法学本科学生就业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不少人以此为由对法学本科扩招施以口诛笔伐。笔者认为,对此问题应当坚持辨证态度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一方面,法学本科学生的扩招的确忽视了当前社会所能提供的专业性法律工作岗位的数量,但是扩招无疑提高了国民素质,任何人都难以否认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素质普遍高于未上过大学的同龄公民;另一方面,导致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学生由于知识面的原因或对就业岗位的认识偏差导致其就业时眼睛只盯着法院和检察院,殊不知,具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在当今社会是大有作为的,除了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专业性法律职位外,各种行政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都需要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才。
二、法学本科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
明确了法学本科教育的根本属性为素质教育,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就需要通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来全面实现其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为全面提高法学本科生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要着力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青年学生一旦选择了法学专业,大多数人将来要从事的都是公共事务,这要求他们首先要成为高素质的公民。为此,我们首先要对青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要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宽容态度、法治观念、责任观念和理性精神;[5]10-12引导学生自觉承担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其次要对学生进行法律专业思想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逐步培养清正廉明、执法如山的良好品德,形成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职业追求,树立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坚定党的事业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崇高信念。
二要着力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人文与科技素质。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热爱我们的人民。历史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安身立命的根基。选择法学专业即意味着今生要“与人打交道”,而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与我们自己具有同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人,是我们的同胞。我们应当热爱他们,理解他们,并善于同他们沟通。因此,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其次要引导学生通晓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知识。当今的知识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多地与科技和知识连接在一起。法学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具有密切联系,若对相关学科缺少必要的了解,就不可能学好法学。因此,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和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应对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三要着力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专业素质。法学本科生应当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其核心是法律思维能力,包括基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此,本科学生需要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同时要具备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
四要着力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体质和情感素质。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成为人才的基础。为适应未来充满挑战性的法律职业,法科学生应当具有健康的身体和阳光的心态,具有正当的工作动机和兴趣,自信,积极,乐观,冷静。同时,若能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则其职业发展一定会如虎添翼。
三、落实素质教育的法学本科教学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的法学本科教育现状,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与科技素质、专业素质和体质、情感素质,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法学本科教学提出如下具体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思想道德课程建设
思想道德课程是我国法学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单调乏味、人云亦云、空洞说教、脱离社会现实的讲授使得学生觉得味同嚼蜡,多数学生都在考前一周通过死记硬背过关了事。因此,如何以思想教育课堂为平台,大力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尚需教师付出不懈努力。在此方面,国外的做法也许值得借鉴。首先,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注重道德教育与课程教学的结合,不仅德育课,其他各科也承担有德育任务。如体育课,致力于培养运动员的精神和风格,积极指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守信、勇敢、拼搏、协作、忍耐、公正等品质。其次,反对直接灌输,强调间接教育,注重全面渗透。第三,崇尚道德教育实践,把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的生活中, 通过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理解。[6]65-66受此启发,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堂应当尽量摆脱空洞说教而适当采用情境教学法,即以古今中外实际发生的真实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且,所有授课教师不但要言传,更要身教,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则,尤其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力争通过体验性、感受性教育,唤醒学生内心的向善之心。
(二)加强人文修养,拓宽知识面
作为将来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类工作的后备军,法学本科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中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和载体,是中国人彼此交流、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表达工具。运用中文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是社会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何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然而,我国多数法学院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对中文课程的开设不够重视,多数法学院不开设中文课程,少数院系仅作为选修课程。笔者所在的法学院未开设任何形式的中文课程 ,其导致的教育缺失是非常严重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法学本科学生甚至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病句连篇,学生缺乏基本的遣词造句能力,其文章段落和篇章结构更是毫无章法、惨不忍睹,使得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过程不得不“堕落”为帮学生修改病句的过程。基于此,笔者强烈建议,法学本科教育阶段应当将中文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一年,其教学内容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采取课堂讲授与课余自习相结合,兼顾阅读与习作、演讲,从而既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又能提升其中文表达能力。
鉴于逻辑思维能力是法律思维能力的基础与核心,数学也应当作为必修课程开设。此外,为满足学生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愿望,法学院系至少应当为学生提供选修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课程的机会。
(三)调整专业课程开设顺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多数法学院的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具有以下共性:先开设法理学、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等专业基础课,再开设民法、刑法等专业主干课。通常的情况是,法学院大一的新生第一学期开设法理学课程,大二以后才开设民法、刑法等课程。其实践效果如何呢?许多本科高年级学生坦言,大一的法理学课程根本听不懂,学不进,实际上就是浪费时间,大多数学生的收获仅仅是在临近期末时背了一堆法律常识性教条。如此开设法理学,其教学效果接近前文所述的思想道德课,根本没有起到启发思维、为学生提供进入法学殿堂钥匙的作用。法理学纯理论化的演绎使得学生苦不堪言,更有甚者使学生彻底丧失了学习法律的兴趣,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再无热情。学习是一种典型的认识事物的活动,而认识事物有其固有的规律,即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逐渐深入的过程。若遵循此规律,则学习过程会相对顺利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对于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等部门法学,法理学属于抽象、深奥的理论法学,对其中许多理论的把握需要以具备具体的法律知识为前提,否则很难理解。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法理学,相当于当头一棒,把学生打蒙了,以后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顺应认识规律,法学院应当先开设民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学课程,到高年级再开设理论法学课程 。甚至民法学的开设和讲授顺序也可调整为先开设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民法分论课程,后开设民法总论。
(四)加强身心健康教育,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法律工作具有“与人打交道”的特点,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法律工作者事业发展的助推剂。因此,应当给法学本科生提供体育和艺术等课程的选修机会,并鼓励学生在课外以学生社团的形式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广大学生通过群体活动丰富自己,提高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曾令良.21世纪法律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法学人才培养的应有改革[J].法学评论,2001,(01).
[2]张文显.法学本科教育属于素质教育[J].法学家,2003,(06).
[3]孔繁华.法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德国;高等教育;特色;启示
导言
德国的高等教育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譬如建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就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之后应运而生的众多大学的实力也相当雄厚,有许多都是闻名于世的学校。德国的大学以其治学严谨著称,培养出了许多出众的能人,为德国乃至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可以说,德国的高等教育是欧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楷模,同时,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一、德国高等教育具有的特色
1.各所大学的质量差距不大,各具特色
欧美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普遍都很高,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风格不同,其高等教育的特点差异也非常大。比如说,美国讲究的是精英教育,德国则更加倾向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所以,在美国,你能找到很棒的大学,譬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享誉世界的高校,但也能找到很烂的大学。可是在德国,只要是正式的大学,其质量都是不错的,且水平基本平均,差距不是太大。而且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或特色专业。譬如海德堡大学的医学专业就闻名全球;在经济类学科中,科隆大学在德国是货真价实的无冕之王;在机械工程领域内,斯图加特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多特蒙德大学都比较好,奔驰、宝马、奥迪、等汽车行业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来自于这些学校。
2.在入学体制上实行的是宽进严出的制度
在德国,高等院校实行的是“宽进严出”的入学制度。除了个别热门专业如法学、医学等专业有录取名额的限制外,大学里的一般专业的招生不受名额限制。德国没有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只要学生通过了高中毕业考试,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就获得了普通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学生可以申请任何一所大学的任何专业(特殊专业如热门专业法学、受教学条件限制的医学等少部分专业除外)进行攻读。在入学体制上实行“宽进”的好处在于,不以一次考试定终身,从而使更多学生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同时也为大学输送了更多的优秀学生。与此同时,德国的大学也实行“严出”的政策,中途辍学的大学生比例相当高,平均辍学率为27%,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的淘汰率更是高的吓人,如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电子技术专业,其淘汰率有时竟高达90%。这种“严出”的政策对在校大学生有很强的鞭策作用,如果他们不想被淘汰的话就必须努力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德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3.在学术上推崇学术自由
关于学术自由,可以定义为“具专业资格的人士在他们胜任的范围内探索、发现、发表及讲授他所见的真理、除了鉴定真理的理性方法的管束之外,不受任何权力约束的自由”。高等教育最根本的理念就是对真理的寻求,而学术自由是其根基,可以说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学术自由一直是德国大学核心性的办学理念之一。早在两百多年前,主持创建柏林大学的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1768——1835)就确立了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开启了现代大学的发展之路。自那以后,学术自由这一大学的核心理念从来就没有从德国的高等教育中走失,相反的,得到了发扬光大,这使得德国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为德国乃至世界的科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4.在修业年限上实行弹性学制
在德国,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修业年限只做出了常规的限制,一般规定为8~ 10个学期(一年有两个学期),对最高修业年限一般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大学阶段的学习一般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各门基础课程,并要参加并通过这些课程的考试;第二阶段是学习专业必修课,也要参加并通过这些课程的考试;第三阶段是要参加专业实习并要求完成一项实际项目;第四阶段是学习专业选修课,并要求完成一个大型的作业;最后一个阶段是写毕业论文,完成一个项目方案。尽管德国的高校规定的最低修业年限为4-5 年,实际上大学生修业的年限往往都在6年以上。这种富有弹性的学制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的社会活动。
5.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德国教育历来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传统,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高等教育,无一例外。因此有人说,德国学校的学生一旦上午毕业,下午就能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应对自如。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德国经济能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与德国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念是息息相关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仅仅自然及工程技术科学的学生要求对其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就是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学生也是这样要求的。许多大学将实习作为一门课程,导师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来完成课题,而不是关起门来进行课题研究。有些大学甚至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前就有实习的经验,否则就不接受其入学申请。
6.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导
在德国,许多高等院校的教授在授课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讲的并不多。在很多情况下,学期开始的时候,教授仅仅传授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和课程方向,而且一般只有参考书目,没有固定的教材。剩余的时间则由学生自行安排,学生可以自己组织团队,充分发挥其动手能力和自主性,根据教授提供的理论进行不同的课题研究,合理分工完成研究之后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展示给教授和其他同学看,由教授和其他同学对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提问、评价。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气氛大都比较轻松,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向教授提出问题,或对教授的观点进行质疑,并就这一问题进行争议、讨论。教授上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授课方式,都非常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德国高等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自结束恢复高考招生以来,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增长,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越来越大,也出现了譬如培养出的大学生质量不高的问题。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德国高等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加大经费投入,走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
目前,虽说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人均教育经费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2006年)。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来实现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在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很不均衡,这使得国内的高校之间软硬件差距很大。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预算的时候,要实现教育经费的均衡配置,才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2.把“宽进”与“严出”结合起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我国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院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了,这解决了宽进的问题,体现了教育的公平。但是,许多学生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进入大学后,观念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以为考上大学后就万事大吉了,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在学校里面不认真学习,虚度光阴,一旦踏入社会后发现自己在大学的几年啥都没学到,找工作时四处碰壁。因此,为了保证所培养出的大学生的质量,高校里“严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就要求高校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严格的学位授予制度和严格的淘汰制度。“严出”的政策是希望能给大学生们一些学习的压力,使他们得到良好的教育。只有实行“严出”,才能真正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
3.排除干扰,保证高校的学术自由
关于学术自由的问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在德国,学术自由一向是其传统,高校内能保证学术研究的自由。在中国,有着和德国不同的学术观,所谓的“学而优则仕”,表明了中国的学术是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厦门大学经济所的顾自安认为,学术研究必须从中立的立场出发,必须独立于意识形态之外,才可能得出一个科学结论。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王晨光教授也认为,学术研究需要一个自由的环境,否则,想达到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在学术研究上必须排除各种干扰,保证高校学术研究的自由。只有这样,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赶上西方的脚步,提高其办学水平。
4.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在中国的许多高校里,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课堂上大多时候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而且,在教学中,许多高校的教师都比较重视知识的传递,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则不太重视,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后,单位普遍反映的信息就是,这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说起理论来是头头是道,但实际的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尽人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给教师队伍进行定期的培训,更新他们的旧观念,让他们形成这样一种意识: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导,且在教学中不但重视向学生传递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并把这种意识贯彻于教育教学中。
结语
总之,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内是比较有特色的,并且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了解并借鉴它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在现阶段的中国,德国的有些做法我们还无法实行,但最起码能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方向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张小桃.德国高等教育理念及体制改革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4).
[2]安贻.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 12) .
[3]宋炜.中德高等教育初探[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9) .
[4]孙士海, 宋华明.德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变迁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论文摘要:日本教师教育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规范的实践教学环节,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这对我国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环节,修订教师资格制度提供了借鉴。
教师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师素质的培养,影响着教师上岗后的育人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开放化和高师院校发展的综合化,教师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明治时期,日本就提出了教师持证上岗的规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师资格鉴定合格证书》的实施,使教师教育走向更为规范化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日本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师教育活动赖以开展的主要依托和重要载体,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教师教育的基本前提,日本不断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种类和课程结构的改革,突显出以下特征:
一是课程类型多样化。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已经形成了由基础教育科目(普通教育和学科专业课的混合)、共同教育科目(相当于教育专业课)和专修专业科目(类似专业课程)组成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依据。目前为止,日本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主要由九类构成:(1)有关教育的本质及目标的课程,如教育原理、教育理论、教育基础论、教育哲学等;(2)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及学习过程的课程,如教育心理学、发展与学习心理学、教育一青年心理学等;(3)有关学生指导、教育商谈指导的课程,如生活指导论、教育指导论、学生指导一心理辅导等;(4)有关教育方法及技术(包括灵活运用情报机器及教材)的课程,如教育工学、教育媒介论、视听觉教育、学习指导论、教育实践论等;(5)有关学科教育法的课程,此类科目没有特别规定,由各学校根据各自学科自行设定;(6)有关教育与社会、制度、经济有关的课程,如教育史、教育法学、社会教育、教育经济学等;(7)有关特别活动的课程,此类科目没有特别规定,由各学校自行设定,但要进行课外活动的研究;(8)有关教育实习课程,如教育实践研究、教育设计等;(9)其他课程,主要用于学生选修。如终身学习论、人权教育研究、教师表现法、环境教育、社会教育、教职演习、视听觉教育等。
二是教育类课程比重不断加大。1997年7月,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通过了《关于面向新时代的教员养成改革策略》咨询报告,加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增设了“与执教学科或教职相关的科目”,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1998年以来,随着日本《部分修改教职员许可法》《关于在与教育有关职员研修中推进活用卫星通信》《积极活用硕士课程的师资培养,推进现职教师的再教育》等政策、条例的颁布,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得到调整,减少了学科专业课程,加大了教育专业课程的比重。以初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增加幅度最大,由原来的19学分增加到31学分,高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学分也增加了4学分。教育专业课程的增加,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教师教育的职业特点进一步加强。
三是针对教师未来就业取向的不同,调整课程结构。培养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比较注重教育技能、技巧等教学艺术类课程的比例,培养初中和高中的教师比较关注专业课程以及教育理论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具有全球行动能力的教师,日本教师教育还开设了属于“综合演习”课程。这类课程是基于全球化时代所面J临的地球环境、多元文化、地域纠纷、人类生存等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所设置的课程,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虚拟情景的设置,使学生对国际环境及不同国家的教育现象有所认识,为今后开展相应教育莫定基础。
(二)规范的实践教学环节日本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的实践环节,在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曾多次增加教育实习的比重和各类教师资格培训课程的教育实践学分,并明确规定,要取得小学和初中教师的资格证书,必须取得5个教育实习学分,占课程学分总数的20%;要获得高中教师资格,则必须取得3个教育实习学分,占课程学分总数的13%。在内容上,已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而更重视教师能力的测试、人品的考察、个性的评价,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技能水平的测验,以及处理教材、板书、编写教案、课堂教学等实际教学能力的考核。日本教师教育实践时间一般为15周以上,其中见习时间一般在7周左右,实习时间一般在8周以上;主要采取分散式和连续式两种方式进行。分散式通常安排在学年末,主要进行集中的强化式职业技能训练。连续式一般安排在学期末,依据课程内容进度进行阶段性的职业能力训练;日本爱知教育大学提出了“四年实习制度”,即由原来的在第三年为期五周的教育实习,改为由第一年为“体验实习”、第二年为“基础实习”、第三年为“教育实习”、第四年为“研究实习”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相应增加了教学实践时间。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日本教师教育机构十分重视与中小学实践基地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成立教师教育实训研究组织。高校研究者可以随时深入中小学,及时了解中小学的需要;中小学也能及时得到高校信息或指导,共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评价上,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内容上不仅评价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对学生的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方法上不仅采用考试的办法,还采取观察、座谈、测评等灵活的评价方法;结果是既有数量上的严格评判,又有文字上的定性描述。
(三)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教师资格认证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严格、科学的教师资格认证是日本教师教育的又一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教师任职标准。日本《教师许可法》对教师任职学历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者,且要经过国家规定标准的考试,合格者才能取得教师资格。1983年,日本《关于改善教员的培养和许可制度》对教师任职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与高中教师许可证一样,给幼儿园、小学、初中和聋哑校、盲校、养护学校的教师增设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资格的教师许可证,促进了日本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二是建立了明晰的资格等级制度。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日本的教师许可证分为“普通许可证”和“临时许可证”两种。“普通许可证”又分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三种,每一种又分为一级和二级。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国会总选举中提出“教育改革七条设想”,把教员许可证分为三种,即“标准许可证”、“初级许可证”和“特修许可证”。1989年4月,日本颁布的《教育职员许可证法》中将教师资格证书等级划分为三种类型:“专修许可证”、“一种许可证”、“二种许可证”;其中获得“专修许可证”的基础是达到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结业程度,目的在于促使研究生院结业者任教,并鼓励在职教师进修。“一种许可证”的获得要求是大学本科毕业者;“二种许可证”的获得者要求必须是短期大学毕业者。同时,为实现适应学校教育多样化,新设“特别许可证”,目的在于招聘有社会经验者任教,主要集中于小学音乐、图画、体育和高中电子计算机等课程。一种资格证书则是一种标准资格,二种资格证书的获得者则必须不断提高,方能获得标准资格。这种清晰的资格层级制度,可以遴选出适合某一层级的优秀教师,同时也激励教师向高一层级努力。
二、日本教师教育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重构课程体系,就是对目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革命性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以“老三门”为标签认识教师教育的滞后理念,重新建构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块及其运行机制。要以系统的观点,加强教师教育的独立性思考,建议加快确立“教师教育”二级学科的地位,实施重点建设。借鉴日本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实施“宽、精、新、强”的改革应成为目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宽,一是专业基础知识宽,加快建立与学科内容密切相通的基础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宽厚的专业基础。每个专业的建设要首先明确专业知识的构成体系,厘清其间的内在逻辑、主次关系,依次确立相应的课程和内容。二是综合文化素质课程涉猎要宽,对于理工类的学生要加强社会学、文化学的课程设置,对人文类学生要加强数学、科学学科等相关课程建设,做到文理相通、相容。
精,一是专业主干课程要精选,以构成专业基础的核心内容为主线,重构课程内容,去除重复、交叉部分,精简课程门数,精选课程内容;二是对于核心课程、重点内容要做到教师精讲、学生精练,“讲”、“练”结合,把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融会贯通。
新,即课程名称与课程内容要紧跟时展,要反应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陈旧过时、“正确废话”的内容要予以删除。尤其是教师基本功的练习,在传承传统“三字一话”的基础上,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促进作用。
强,是指强化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在优化传统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教师职业养成、职场中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及其使命等课程的开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
(二)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一是调整实践时间。目前我国教师专业技能实践环节时间一般在12学分,占总学分比重不足lO%,且集中在第七或第八学期。由于第七学期学生面临考研、撰写毕业论文,第八学期学生要参加考研复试、就业等学生密切关注的事项,结果使应有的实践时间既得不到保障,也不能使学生安心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专业技能不能切实提高。学习日本的经验,建议进一步增加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比重,力争使实践环节学分达到总学分的15%左右,约20周。时间分布上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把实践环节融入每个学期。
二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做好高校与实践基地的协调与沟通,增强实践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把实践基地建设纳入教学基础建设,坚决消除“这是实习基地的事情”的偏颇认识,加强投入和沟通,多思考、多运作。不断加大实践基地硬件投入,尤其是微格教室、教学研究室以及相关教学设备、场所的建设,搭建师生交流实践教学体验的空间和平台。
三是完善并落实好实习考评制度。学生教学实践成效考核的主体理应包括教师教育机构的指导教师、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实践对象、实践学生自身四大主体,而目前只是关注了前两者的评价。实践效果如何,应该由实践对象(实习基地的学生)进行评价,而在实践考核制度上,该主体评价一直处于忽略状态;同样,实习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没有重视起来,学生主体反思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完善多元化主体考核机制,加大考核的客观性、规范性,抵制随意性。
(三)修订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一是提高任职教师的学历要求。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值得肯定的是,《教师法》的颁布规范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于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十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三级教师教育制度向两级教育制度的顺利转变,目前新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已远远高于法律规定。在学历上要求上,《教师法》对教师任职资格的制约作用已经不大;相反,由于较低的门槛,使部分临学历界值的人员占据了较多岗位,造成多数高学历毕业生难以上岗。为此,加快修订教师法,提高教师学历的准入条件,势在必行。
二是明确教师实践教学技能任职标准。我国《教师资格条例》对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提出了进行“面试和试讲,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要求,然而对实践教学经历和应达到的学分和等级要求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教师遴选上,实践教学技能考核成为弹性最大的部分,公立学校比民办学校更加明显。学习日本的经验,教师上岗以前,有必要增加“临床”教学经历的考察内容,强化教师职业的实践生成性;对不具备教师任职条件的人员,不能进人教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