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7 16:41: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党校结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这次全市地税系统第一期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一支能够胜任科级干部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需要,加快黄冈地税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进程。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学习,提高地税科级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知识、领导艺术,促进地方税收各项工作的创新和提高,加快全市地方税收事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定基础。
1、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学习共安排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为七天。即:第一单元是加强党的执政建没,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第二单元是提高领导艺术,增强工作能力;第三单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第四单元是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
2、全体学员通过认真听课,勤奋学习,刻苦自学,作好笔记,经过考试,均取得了令人本资料权属文秘站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站网更多资料满意的好成绩。学习期间,还进行了分组讨论,班级交流,大家个个自觉上交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即将结束尾期,各位学员还撰写了毕业论文,班级小组评比和个人鉴定等等。
3、在紧张培训学习的同时,学员们互相交流,相互熟悉,畅谈各自工作岗位上人和事以及工作中的苦与乐、酸与甜等等。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增进了友谊,加深了感情。
二、充分体现了两个关心。
1、党校领导及老师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党校领导和老师从生活、学习上等方面对我们特别关心,从管理上制定了学员须知等制度,严格各方面纪律,对班上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并且派出素质相当高的姚老师为班主任,班主任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班上的基本情况,对学员的情况,随时掌握,随时了解、随时向党校反映、随时解决。
2、地税局领导及教育培训中心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地区局刘局长、陈书记、胡副局长从开学到最后一直都在关心和了解学员情况,参加了开班典礼和结业典礼。市局其他领导及各县市局领导都在百忙当中亲临党校看望学员。
三、三个保证,是圆满完成此次学习培训的基本前提。
1、党校精心安排组织,选派了最优秀的讲课老师任课,党校老师认真授课和精心的讲解,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首要保证。
2、后勤服务方面的保证。后勤服务安全、卫生、舒适、有序,全班学员对伙食满意、住宿满意、寝室卫生满意,后勤服务到位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
3、教学设施的保证。为搞好本班的教学,党校专门为教室安装了空调、电视,而且为丰富学员业余文化生活,学校还为大家配备了篮球、羽毛球、象棋、乒乓球拍等文体用品,丰富学员业余活动。
四、几点感想
1、培训是提高素质的一个捷径。此次学习是地税系统第一次大规模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学员普遍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大家受益非浅,感概一万分。
2、培训让大家找回了曾经有过但似乎丢失了好久的刻苦学习精神。全体学员在党校认真学习,白天认真上课,晚上自习,回到寝室还要认真整理笔记,互相探讨每门所学的问题。在这里,一个学习型组织的雏形完全形成。
3、团队合力的基本形成。学员深知,各个县学员出来培训是市局党组对大家的关怀,学员们在学校的一举一动,不仅仅只是表现着个人的意志,更代表着各县地税的形象,在这种理念下,每一个学员都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本班与他班之间,友好相处,团结进步、互相帮助、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未出现违规违纪等现象。
【关键词】高校党课;课程化;探索;
中图分类号:D267.6
一、 高校党课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高校当中,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和认知,但是他们思想的可塑性任然比较强。通过党课可以使得大学生明白当下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任务,通过激发他们的使命感,来确保其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当中。高校党校课程化的建设不仅仅是学习、研究党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能够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党的发展,以及明确一个党员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属性。高校党课课程化的建设,不仅仅能够使得相关的知识更加系统,而且也能够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未来、民族等问题的认识,明确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及自身的价值,通过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借助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这些都是党课课程化开展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党课课程化的探析和实践
在高校当中开设党课,重点的学习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和预备党员,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当不断的总结优化,突出讲解内容的核心,丰富课堂内容,不断的创新实践,从而确保高校党课的开展更具活力。
(一) 充实党课教学内涵
在高校党课开展当中,充实教学内容是切实保证党校教育能够优质高效完成的关键。在对于高校学生进行党课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根据学员的不同,来进行针对性的课堂安排。因为在党课开展当中,学生的阅历、认知,包括文理科的差异等等,都会导致其对于党课的认识存在差异,而且基础的不同,也是在党课教学当中应当重点认识的问题。只有对于学员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才能切实保证党课的开展更加科学化。同时,深化党课教学内涵的另一个途径是不断的保持党政建设的先进性,通过及时的学习和新闻政策,来切实深入的了解社会形态,更好的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使得党校党课的教学内容不断的保持先进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对于党课教学的内涵,还要通过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对于培训材料认真的落实,深化教学内涵来更好的提升培训的效果。
(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我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的进行转型和优化,在高校的党校课程建设当中,也应当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得高校党课课程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借助教学改革的创新,不仅仅可以给党课的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而且对于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尝试。是党课教学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形式,比如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PPT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新闻联播在教学当中的应用其实可以增进学生的讨论。这样不仅拥有明确的案例,而且对于政策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得他们不仅更进一步更及时的了解国情,也可以增强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环节,也可以增强学院的社会实践调查,通过对于党课内容的调研讨论,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当中,更直观的认识党课的内容。在网络信息化平台进行网络教育,通过同步教学,实现高校党课的多样化多途径教学。
(三)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
在高校党课课程开展过程当中,要进行统一的制度管理。只有明确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高校党课课程化在一个制度化的环境下发展。不仅可以对于学员进行一定的约束,而且对于加强党课管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每年高校当中的大学生数量都比较多,而且年级、专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要进行统一的管理才能够有效的实现课堂的有效开展。目前高校党校学员倍增,每个选修课堂的学员人数较多,且来自不同的高校党校课程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度明显增加。这样才能够保证课程的安排,学习的阶段和时长能够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强对于学生的多元化管理和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课程时刻,是切实协调高校党课课程化的关键。科学和规范的教学管理是提高党校教学质量、促进党校教学工作高效运行的根本保证,因此,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在高校党课开展当中十分必要。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要不断规范党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编制,严格党课的学籍、教材、教学秩序、考勤考核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并形成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使党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四)构建立体的评价体系
在高校党课开展当中,考评是最直接的反应学员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的一个明确体现。也是对于高校党课开展实践的有效反馈,因此构建科学的多维度的考评体系,对于更好的构建党课课程化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考试成绩往往不能准确体现学员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而且也能够反应学员对于党课的认识。要构建一套立体的考核评价模式,从多方面考察学员,得出一个综合客观的评价结果。除了对于理论进行考察以外,通过对学员出勤情况、日常表现的观察了解学员对学习的重视态度、参加学习的内心感受和思想动态,通过考试和结业论文了解学员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参加学习的心得体会。多维度、多方面的C合评价高校党校的学院,是正确定位其的关键,只有通过综合考察,才能够全面衡量学员的培训成效。此外,要合理有效地运用评价结果。通过课程培训是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和预备党员转正的必要条件,参加党校培训情况须如实记入个人党建档案。这样,通过对于学员的综合认识和评价,才能够认定其是否具有一个党员所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最终反应高校党课课程化价值的体现。
三、结语
在高校党课的设置当中,课堂内容设置合理,课堂活动丰富多样,建立统一完整的考评体系,对于全面有效的促进预备党员的快速进步以及党员的不断深化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伴随着党课课程的不断优化,学员们的业务能力、专业素养,以及对于党的认识和相关知识也会更加的全面,从而使得高校党课课程化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为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断作出全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杰浩,黄芸,刘今朝,柳文艳,王子实,史继筠. 基于党课评比大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4)
[2] 张杰. 以实践型党课为途径,搭建党员考察新平台――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贸经系为例[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第一,观念较为陈旧、思想不够先进。观念的变革是推动事物变化的先导。近年来,铁道警察学院在职民警培训工作无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培训档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总体来看,培训工作尚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其根源就在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在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长期形成的模式固化了部分教师的思维和习惯。近年来,我院承办了各级各类在职民警培训班,在培训中对人民警察法治理念的教育、警察执法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基本只注重公安业务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执法素质的提高,不太重视对人民警察法治理念、执法理念、岗位执法能力、领导力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必须以观念的变革和思想的解放作为先导,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大局意识、问题导向意识、系统意识和学员主体意识。第二,培训组织机构不甚健全,运行机制不够灵活。目前,铁道警察学院具体负责在职民警培训日常工作的部门为成人教育处。成人教育处是函授、自考和在职民警培训三块工作一套人马的运行模式,全处共6名工作人员,设处长1名,工作人员5名,处以下未设三级机构,工作人员无明确分工。近年来,成教处业务不断扩大,在完成函授、自考工作的同时,每年培训在职民警2000人左右。组织机构欠健全、人员配备欠科学、工作职责欠明晰、规章制度欠完善、运行模式欠成熟的弊端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学院继续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第三,软硬件设施较为落后,培训能力不够强。具体来说,我院在办学软、硬件方面都存在软肋。一是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后勤保障能力较差,办学场地不大和高水平师资力量较为缺乏,与铁路公安机关合作不甚紧密,尚未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深度融合模式。二是能够用于培训教学的设备较少、手段比较落后,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大规模培训工作的需要。三是高水平教官队伍较为缺乏。本单位的教官文化层次、理论水平高,但基本缺乏公安业务实践。外聘教官,尤其是来自第一线业务部门的教官,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知识趋于老化,加之他们当中的多数因为平时业务工作太忙而都基本没参加过较高层次的教学培训,知识更新不快、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教学经验欠缺。
2提高在职民警教育培训质量措施
2.1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培训效果良好
第一,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题。根据一些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经验,一般把在职民警培训划分为“职业发展”“专业发展”和“行政发展”三个层级。不同层级培训的内容、重点各有侧重,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三个层级”根据培训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入职培训”“晋升培训”“进修培训”“专门科目培训”等等,即所谓“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凡晋必训,普训轮训”。因而培训课题体系构建的针对性、培训专题设置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职民警培训课题的设置是培训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培训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培训无论涉及到哪个层次,课题的设置都涉及到培训课题体系、课题大纲和课题内容。课题体系的构建应与在职民警职业生涯相结合,课题大纲的制订与课题内容的设置应与人民警察工作的特点、岗位、标准、职能及目标相结合。同时,要想科学、系统、针对性强地构建每套培训课题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把握六个关键因素:1)培训目的要明确;2)了解并掌握培训对象的现状和需求;3)课题要紧扣培训对象、目的和需求;4)要订立每个培训课题的具体培训目标;5)课题内容要紧扣课题目标,且重点突出、深入浅出;6)课题要针对性强、具有理论指导性和较强的实际可操作性。第二,遴选高水准的培训师资。专家的素质、能力和学术水平,与培训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培训过程中所聘请的专家、学者,应是各个行业或学科专业的佼佼者。在遴选培训师资时,必须统筹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坚持高水准原则,将业界专家、行业翘楚、学术“大腕”网罗进来,并建立“专家库”。近年来,铁道警察学院先后从中央党校、公安部有关业务局、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铁路公安局、成都市公安局等单位聘请了数十位专家、学者、业务骨干充实我们的“教官库”,从中选准、配强教官队伍。优秀的教官队伍、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我院拓展培训层次、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取得良好培训效果、扩大办学社会影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选择灵活的培训方式。灵活的培训方式对提高培训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根据预先确定的培训目标选定。几乎所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其内容都会紧扣KASH(knowledge,attitude,skills,habits)原理来进行,此原理可总结为:培训目标在于增长知识、提升技能、改善态度、矫正行为、直至养成习惯,可谓“培训使人知,训练使人会”。[1]开展在职民警培训也不例外,第一步就是要明晰必须完成的目标,针对不同目标的培训实践,采用单一或多样的灵活的培训方式。既可采用专家课堂讲授,或者专家课堂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也可采用研讨、示范、演练、观看视频录像、甚至游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二是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选定。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大小、学历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技战术水平、实战经验等情况,灵活选定不同的培训方式。既可采用课堂讲授与练习的方式,或课堂讨论、经验分享、观点交流等方式,也可采用研讨会、典型案例分析、外出参观考察、高峰论坛等方式。三是结合课题内容选定。在培训实践中,各个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其授课方案一般都必须根据课题设置灵活选定不同的培训方式。比如,职务、警衔晋升类的培训班,其课题的教学开展,除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外,还可采用录像放映、观看视频与网络教学等方式;专题班技能类的课题教学,就要更多地考虑采用课堂讲授与练习、示范、研讨、模拟演练与实战等多种灵活的培训方式[2]。
2.2全面提升教务质量,确保培训运行顺利
第一,组织运作协调。健全的培训组织机构、科学的管理人员配备、精细规范的培训组织运作,决定着在职民警培训质量的好坏,关乎着培训目标是否能达成。一句话,培训管理组织的设置与运作是否科学、协调关乎着培训的成功与否。一是培训前必须充分调研、周密策划与认真筹备。对每期培训班培训需求的了解和掌握、每个培训专题的设置、授课专家的遴选、培训场地的规划、教学资料与办公用品的置备等,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细、准,为整个培训的顺利开展作好全方位、充分的准备。二是必须完善培训组织设置并明确分工。为保证培训顺利、有序开展,一般应设置教学组、教务组、会务组和班委会,并进行明确分工。教学组负责培训方案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订、培训专题的设置、组织教学实施;教务组负责培训的组织运作,配合教学工作;会务组负责后勤、培训场地与技术保障工作;班委会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外出学习考察、业余活动、考核与评优评先等工作。第二,班务管理规范。“以人为本、严谨规范”的日常管理,是培训班“精办”的重要体现,也是把培训班“办精”的重要保证。人性化的培训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日常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二是对培训全程的掌控与有效管理。日常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勤制度、考试制度、考评制度等。日常管理要有法治思维并遵循法治原则,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就要求培训机构首先必须根据不同的班次特点制定出科学、规范、柔性的考勤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由相关管理人员负责执行、落实,要真正做到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违纪信息及时公开,执行纪律时公平公正。对培训全程的动态掌控与有效管理,是管理者应备的一个技能和基本素质。因此,要选准配强管理干部,尤其是培训班班主任。班主任要想全面、系统掌握培训情况,必须深入广大学员之中,随时了解和收集学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动态,处理一些偶发事情,及时做好日常管理制度修订、课题设置应对调整与组织协调工作。第三,效果评估科学。科学的培训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培训效果评估是否客观、准确的保证。实践证明,培训效果评估这一环节的设置,对促使培训制度、细节的修订并最后达成目标,不断改进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教育培训价值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评估通常可细分为过程中评估、事后评估两个阶段。过程中评估又可细化为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遴选专家的授课水平和效果、学员和班务运作、日常管理等方面;事后评估则可以通过对学员结业论文的完成情况评定等级,对培训总体评价表进行综合分析,对参训学员日后工作绩效进行跟踪分析,对培训目标进行追踪评估等诸多方面,通过多种方法和形式来开展[3]。
【关键词】失地农民 就业安置 就业培训体系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已经超过4000万人,并仍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递增[1]。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失地农民数量虽然还未有权威部门统计过,但是失地农民数量在不断激增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使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至关重要。
1.对失地农民的界定和农民失地的必然性。
1.1 对失地农民的界定。失地农民是指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由于非农业建设需要(农民住宅用地除外)国家依法征收而完全失去或大部分失去农业用地份额的农民。[2]从法学角度而言,失地农民是指因失去土地而失去土地上财产权利、就业的权利、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以及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其他权利的一类特殊法律主体。
从社会分工的规律看,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农民自愿离开农业转向其他产业时才会产生产业结构的变化,但我国目前的农民失地绝大多数不是生产力充分发展基础上的一种自发选择,而是在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相当水平时伴随城市化而导致的农民从农业产业中的被动退出。
1.2 农民失地的必然性。
1.2.1 农民失地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不断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城市化的推进表现为在城市规模扩张的基础上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完善,而城市规模扩张致使大量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如果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和全面富裕,没有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没有农村的繁荣进步,城市化就会陷入虚假化的泥潭。因此,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1.2.2 通过城市化的发展来减少农民数量,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和资源的优化组合,这就需要通过城镇化转移来减少农民数量,实现农民的非农化。一方面让部分农民进入城市,享受工业化的成果;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农民的人均土地占有水平,提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因此,只有通过城市化的发展减少农民,才能有效的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2.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现状。就业安置的特点是失地农民能及时就业,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就业安置虽然具有就业指向性意义,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原有的招工安置和农转非等办法在实践中已经失去原有的作用和意义。
就业安置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政府扶持力度、企业用工需求、农民个人素质和能力等,各地的就业安置能力存在偏差,即使是在同一地区,能够得到就业安置的失地农民也属少数。吉林省目前通过征地被予以安置的不超过15%,绝大多数的人处于失业状态,目前的就业安置率是非常低的。
就业安置也是目前一项难度较大的安置方式。首先,近年来国有企业不景气,原国有企业工人面临着下岗再就业的困境,乡镇企业也纷纷转制,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其次,大量基础设施项目无法提供就业岗位。在城市化进程中,征地的基础设施用地份额较大,这些用地几乎不能提供就业岗位,也就无法通过直接的建设项目实现征地“农转非”人员的招工安置。第三,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缺乏,符合用工单位要求和条件的不多,安置面较窄,在激烈的城镇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就业后的失业率也较高,其长远生计问题还是得不到保障。
3.吉林省失地农业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分析。吉林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以推动吉林加快振兴为己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奋力攻坚克难,在克服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和影响中,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经济虽取得进步,但是吉林省失地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改观,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正是由于现在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致使很多“曾经的农民”(现已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从生活状态到自身心态上都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很多人由城市想要回到农村,想要享受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原因是现在的生活质量差,对近况不满,失地农民普便认为就业面太窄、就业培训与安置不相适应、创业环境差、就业门槛高等原因。失地后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占1/3多。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主要途径是:自谋职业、村委会安置、征地单位安置、政府安置。但是由于受文化、技能、年龄等因素限制,大部分失地农民就业渠道窄,找工作困难,就业能力弱。尤其是40-50岁失地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缺少就业技能,他们再就业后,其就业岗位替代性强。因此,再就业后时刻都面临着下岗失业的危机,成为二次失业人群。消极的就业心态对失地农民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影,还有些农民对就业时对工作岗位期望值过高,一般的活不愿干,因此也很难找到工作岗位。综合上述情况,很多失地农民想要回已失去的土地以至于采用了很多非正常的手段,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矛盾有待解决。
对于自谋职业的,由于征地补偿偏低,农民无改行建业的基础。现行法律规定征地补偿标准是按产值倍数计算。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但目前来看,各地征地补偿普遍较低,确定补偿水平的依据不合理,在土地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农民的安置费却仍沿袭十多年前的标准。按法律规定: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3]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项之和,低限是10倍,高限是16倍,最高不得超过30倍。但是不管是低限还是高限,都远远不能保障农民失地以后的长远生计。此外,由于征地补偿标准按原用途进行补偿,而农业用地一经被征用后,其用途的改变通常会导致地价的飙升。但是,在制定征地补偿标准时却没有考虑土地未来的增值因素。这种补偿标准既没有体现土地的潜在收益又没有考虑土地对农民承担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更没有体现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通过征地,农民不但没有从中获取收益,反而造就了新的困难群体,扩大了社会不公。从目前各地的情况看,凡是采取一次性安置者可以领取1.5万至3万元不等的补偿费。这点补偿费,按目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大约7年左右;按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2年多的生活。因此低价征用土地,农民难以维持长远生活。这样促使几乎无改行建业的基础,再加上部分失地农民思想保守,素质低,缺乏长远打算,往往在短时间内将补偿费消费完,出现坐吃山空现象,造成将来生活难以为续。
吉林省失地农民的就就业现状让人担扰,他所反映不仅仅是吉林省失地农民的情况,也反映了其它省市失业农民的基本情况。如果不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那么必然会阻碍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利国民经济的发展。
3.2 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原因分析。吉林省失地农民之所以失业率高,再就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文化程度较低,就业技能欠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的都是进入某一个阶层或者从事某种职业的前提条件,吉林省失地农民自身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为8.5年,以初中文化居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化的工厂需要更高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人才的今天,失地农民的就业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②不具备学习能力,对新事物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农民是靠地吃饭的,整天与土地打交道,种地的经验会促使他们种好地,而且吉林省的农民土地占有量较多,每年只种一季粮食,冬天很清闲,但是这也足以养家糊口,所以他们没有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③心态不平衡,竞争意识弱。在农村种地不需要什么竞争意识,只要把地种好,全家就饿不着,这日复一日的重复让他们不会去想什么竞争,竞争离他们很遥远;④沿习了农村的生活习惯,对城市生活状态不适应。
4.构建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从吉林省失地农民的安置现状和就业现状看,他们的就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长期以来,吉林省农民由于缺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低下,失去土地后,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十分有限,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再加上对他们的安置情况不理想,就业现状令人担忧。只有通过教育和培训促进素质的提高,才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关键。因此,构建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是吉林省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素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如英格尔斯所说:“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构建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
4.1 以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普及对失地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失地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是容易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中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表面上看,就业培训和孩子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他们还都是孩子,一时半会和就业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他们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没被国家征收,他们学业不好还可以继续种地,地还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本,起码会保持温饱,但是没有了土地,他们就没有了未来赖以生存的法宝,将来也将面临失业,所以不能用短浅的眼光来审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失地后义务教育甚至以后的高等教育才是他们在社会中制胜的法宝,所以一定要重视失地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
以义务教育为基础,强调教育培训要从失地农民子女抓起,由于土地补偿费用偏低,多数失地农民无力负担子女高昂的教育开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政府和村集体分得的土地收益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基金,用于补贴生活确实困难的失地农民子女教育支出,或者用该笔资金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对困难农民子女实行学费减免。据笔者了解,位于长春市柳影路的柳影小学就是一所以农民工子女为主的小学。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才能使失地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4.2 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培训。
4.2.1 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这是解决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的关键。对失地农民职业培训要首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4.2.1.1 要不断建立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失地农民接受就业培训的权利。
4.2.1.2 培训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解决就业为宗旨。注意结合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前景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及演进趋势。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吉图战略也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这都是吉林省发展的契机。长春市是东北地区交通要塞,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网络和枢纽的形成,吉林省将会成为资金流、物资流、劳动流、信息流的重要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提供百万数量的就业机会。从产业结构的构成看,2009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03.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80.5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91.96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30.72亿元,增长12.7%,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41.55万亩,增长0.8%。[4]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潜力。而吉林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形成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第三产业的发展能为城乡统筹中的几百万失地农民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而这些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不仅在于城市产业的发展能否为他们提供机会,而且更在于这些失地农民是否具有进入城市第二、第三产业所具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因此,基于以上的对于吉林省经济发展情形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的分析,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的导向应定位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培训,其中要特别关注的是对他们进行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技能培训。
4.2.1.3 注重培训内容的区分。比如从失地农民能否获取稳定的非农收入来区分,对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和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的培训就有区别。对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更要根据他们的切实需求提供相对应的个性化培训。除了这一小部分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占人数绝大多数的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对他们的培训有四个层次:①基础文化知识培训。在这些失地农民当中,没有完整的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肯定不是极少数。从前面的人口现状的分析中可知,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失地农民占总数的87.78%。这些人数众多的没有完整接受义务教育的失地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接受基础文化知识培训。②职业教育培训。当前大部分失地农民的专业技能普遍偏低,而且吉林省未来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将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综合以上情况,对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培训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还要重点对他们从事现代服务业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进行培训。③城市生活常识、城市文化文明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失地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市实现就业及创业的过程,也是他们融入一个新环境、开始一种新生活的过程。其间很可能产生一些有形和无形的矛盾冲突,甚至发生传统和现代两种生活方式或文化形态的碰撞,这在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特别是在进入大城市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对失地农民进行城市生活常识、城市文化文明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他们自觉培养起对城市文化文明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生活的责任感是非常必要的。④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并着力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发言对话能力、组织能力、竞争能力和依法维权等能力。
4.2.1.4 采用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有这样一些做法可供参考:一是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举办具有行业特点、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与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合作,把技能培训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结合起来;三是与大量招用失地农民的企业合作,企业参与培训是提高失地农民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送教师、教材到企业,将培训课堂搬到企业。使失地农民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接受基本的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学习。还可以尝试形成这样一些培训模式如由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的“订单式”培训;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不同菜单的“超市化”培训,学校下单、企业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制”培训,“企业+培训机构+失地农民”的“联动型”产教结合等培训。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手段,灵活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培训要尊重失地农民的选择,按照他们的要求安排培训时间、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总之就是要创建灵活高效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方式。
4.2.1.5 注重培训质量。只有好的培训质量,才能确保失地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才不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与流失,才能让培训真正有效,达到对失地农民培训的真正目的。有如下做法可供参考:首先要严格考核与认证各类培训机构,最好实行培训质量资格认证评审制度,及时取消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其次,注重对授课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育队伍是搞好培训工作的保证。对教学人员实行培训和考核,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做到优胜劣汰,及时补充新人,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再次,要做好教学效果跟踪反馈工作。及时向失地农民和用人单位收集反馈意见,重点关注失地农民对已接受的培训的反馈意见,与此同时还要和用人单位沟通以便了解他们对员工的评价,其中要特别关注已实施的培训和企业对员工实际要求的差异度和协同度。然后把这些情况综合汇总并仔细分析,对于好的方面在后续的培训过程中要继续保持发扬,对于不足、有缺陷的方面要吸取教训并加以改正。最后,可以尝试建立失地农民培训奖励基金,用于激励调动培训单位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培训数量大、质量高的单位和有突出表现的个人,政府应重奖。
4.2.2 在坚持以上几个原则外,对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具体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4.2.2.1 要做好培训前的登记工作。失地农民在进行就业和失业登记时,同时填报《职业技能培训登记表》,根据其职业素质、就业状况和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或转岗培训的指导工作。
4.2.2.2 加大就业资金的投入,开展免费培训。
①政府的资金投入。政府资金投入是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的物质保障,失地农民培训作为让失地农民直接受益的公益性支出内容,符合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吉林省各级财政可以拨出专款,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以党校、职业教育中心和农技推广中心、乡村成人学校等为载体,建立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公共财政资源,开展免费培训。
②在政府补偿中列支转岗就业培训费。征地补偿费用中应当列支一项转岗就业培训费,这部分费用应由征地单位从征地补偿费中直接拨付到所在区县的劳动就业促进机构,建立个人账户,专款用于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农民在失地后可随时根据自身需要参加社会各种教育和培训,也可以参加政府和集体专门组织的具有针对性的各种培训,培训费用在征地补偿费的培训费用标准可以实报实销。[5]
4.2.2.3 开展多层次培训。要根据培训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实实在在帮助失地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对年龄偏大、文化基础差的人员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业、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对中年人重点开展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岗位技能培训;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则侧重开展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技术工种培训。
4.2.2.4 要以市场需求和农民需求来定培训项目,以竞争定培训机构。要研究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区分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结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4.2.2.5 扩展培训教师队伍。对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不仅要由常年担任相关工作的老师来承担,而且可以吸收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到教师队伍中来,他们更懂得职业技能,对于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失地农民,那些企业技术骨干或者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实践远比理论对失地农民更有吸引力和实用性。
4.2.2.6 完善教育培训条件,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效率。2009年,吉林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384所,获得职业技术证书的人数为4.06万人。另有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2691所。[6]应该说教育资源是相对丰富的,但是很少有失地农民能进这些职业培训教育机构,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学校的学费是比较高的,而且基本都是全日制学习,失地农民多数不会愿意花这么高的成本,所以建议政府监督指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就业培训班,免收学费,由政府财政给予补贴,这样可以利用上述机构现有的教育资源,又可以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提供便利条件,两全其美。
4.2.2.7 建立严格的奖惩考核制度,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率。1987年英国建立了国家培训奖,奖励在技术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为保证教育培训质量,各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担负教学与培训任务的教员或辅导员的各方面素质。除邀请学院教师和研究咨询部门的科技人员教学外,还请在第一线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任教。对于参加各类职业培训班的学员,则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经考试合格后才发给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避免滥发资格证书,还成立了专门的职业资格评审委员会。[7]这个做法值得吉林省借鉴。
4.2.2.8 建立职业指导队伍。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的职业指导队伍,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指导,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就业。
4.2.2.9 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要把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失地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要利用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鼓励各培训主体加大资金投入;要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营造重视失地农民培训的良好社会环境;制定有效的培训激励政策,鼓励失地农民主动参加培训,鼓励用人单位主动组织失地农民参加培训,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同时鼓励兴办民办培训机构,加大培训投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多元投资的引入机制。
4.3 加强对失地农民市民化培训和适应性培训。失地农民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这是指农民在非农化的同时无法顺利实现就业非农化、生活方式非农化、心理市民化等矛盾状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部分失地农民既不属于已将其排斥出去的农村,又不属于无法吸纳他们的城市,所以他们被遗忘在现代化进程的边缘线上。
我国失地农民边缘化问题的产生是农村和城市双重排斥的结果。因为失去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与一般农民有了很大的差别,而且由于我国农村的收益都是以土地占有量多少为基础进行分配的,如国家对农村的粮食补贴、农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等,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在农村发展的基础。而且很多农民在土地征用时户口的“农转非”,更意味着失地农民身份的转变。由于身份的转变和土地的丧失,失地农民不能分享在农村的收益,被迫从农民中分化出来,流向城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割所存在的制度壁垒,失去土地的农民又很难融入城市,不能顺利转变为市民,在生活就业等方面与市民地位相差甚大。失地农民失去了农村的传统保障后,也无法分享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就业和生活处于不稳定状态。经济地位低下导致社会参与不足,使失地农民利益受损,身份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呈现边缘化状态。正如陈锡文所说:“农民失去土地后,他当不成农民了,而领到的那点补偿金,也当不成市民,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市民,只能是社会游民”[8]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吉林省应该重视加强对失地农民和市民化培训和适应性培训,建立专门的培训课程,聘请心理咨询师等一些专业人员对失地农民进行辅导,让他们从心理上转变角色,积极地融入城市,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的市民。
结语:通过以上各种就业培训,吉林省要形成“义务教育为基础,职业教育为主体,其他教育形式为补充”的就业培训体系,相信这对于失地农民的就业,继而是对其生存和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更进一步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李蕊.《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前言第1页
2 李腊云、王全兴.《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载《经济法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94页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第2款
4 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 雷鬟.《北京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
6 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