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绿色化学与生活论文

绿色化学与生活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7 16:41: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绿色化学与生活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绿色化学与生活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从绿色奥运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学校体育与各种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绿色奥运在构建学校体育生态系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前言

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过程中,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借鉴悉尼经验,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确定为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无论是悉尼或北京的“绿色奥运”,其关注的都是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是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久前,中央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并要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全国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科学概括和行动指南,同时,也给学校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而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为解决学校进程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弊病提供了途径和范例。

一、构建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意义与作用

1.体育生态系统的含义

体育生态系统是通过满足来自生态环境的各种需求,化解压力来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这个过程体现了体育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活动,这些活动有其客观性的一面,也有其主观性的一面。客观性的一面指体育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物质循环、能量、信息的交换关系,这三层关系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制约着体育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制约着体育生态系统的能量及信息。主观性的一面是在对生态环境压力和各种来源需求的理解和认识中。通过主观性的努力和活动来谋求与生态环境之间获得动态平衡的过程。体育生态系统谋取动态平衡的主观性活动便是它的基本功能。体育生态系统要有效地完成它的功能,需要完成许多具体的活动,各类具体的活动构成了体育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

2.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意义与作用

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近年来,中国体育学者有过一些研究和论著,2004年7月出版的翁锡全教授主编的《体育环境健康》一书中论述道:学校体育是一个体育—环境—人三者之间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如何使三者协调发展,就必须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是要明确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主要指学校的社会环境)。二是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环境对人的健康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指体育对人的功能作用分析。结合翁锡全教授书中对体育环境涵义的论述,学校体育环境所包含的环境要素也应该为学校体育的自然环境、学校体育的人工环境和学校体育的社会环境三方面。介于学校体育的特定范围,学校体育的环境因素只是体育环境的子环境系统,它所涉及的体育环境研究范围有体育环境的共性反映,也有学校体育环境特殊的个性面,研究学校体育的环境问题既要从生态学的自然科学角度也要从生态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角度进行全面的把握,才能使学校体育生态系统得以和谐发展。

二、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与衡量

1.学校体育的自然环境。

环境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总称”。自然环境是学校体育开展的环境基础,从体育正常“生产”的特点来分析,学校体育的自然环境评价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总运动面积、体育项目运动场地数量比例、生均运动面积)、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布局(场地设施与校园的协调性、不同运动项目场地设施的合理分布)、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人体健康是否有损害(地理环境和气象气候环境)。

2.学校体育的人工环境

体育的人工环境主要是依据景观生态学的观点进行描述,它主要包括室外场地(场地地面质量、不同运动项目的场地地面质量、场地污染、场地噪音)、室内场地(场地布局、场地质量、场地污染、场地噪音、场地色彩环境、景观建筑和生态)、设备设施问题(质量问题、污染问题)。

3.学校体育的社会环境

学校体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还是在体育运动上,这种教育行为和锻炼行为的文化活动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同样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政治环境(学校对体育的方针和政策、学校体育的学科建设、学校体育的地位)、学校体育的经济环境(学校对体育的经济投入)、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课程评价、师资结构和课余体育的操作模式以及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成效、人才输送)。

三、利用绿色奥运理念来指导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1.加强师生们对生态意识的培养

学校领导、师生的生态意识和广泛参与是解决学校体育生态性危机的重要保证之一。通过绿色奥运理念对学校领导、师生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树立体育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辩证认识。尤其要强化体育教育工作者生态理念的内化与培植。不断优化学校体育的自然、社会和规范生态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合理、完善的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严格控制体育课堂教学规模,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确定班级规模,使规模与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到达平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态运动场所,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把生态体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2.加强学校体育手段的生态化

体育手段生态化是指采用符合教育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的绿色教育手段,以人为本,体现人性的体育措施和方法。学校体育手段的生态化首先表现是使用了生态型体育器材和产品,从而减少尘土、噪音,美化环境,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其次,人类要努力发展以保护人体健康运动、促进体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尽量降低运动损伤的各种体育技术、产品、手段和措施。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等。这些都是一种生态关系,如果生态关系失衡,就会使体育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建设学校体育人文生态

学校体育中多一些人文观念和人文精神的张扬,克服体育无“人”现象和物化现象,在学校体育中加强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怀,切实地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校体育趋向人性化、生态化。在学校体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情感体验,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正如胡小明教授所言,“体育不应该是一种把活人制造成某种产品的工具,而是以尊崇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身体运动教育。”因此,体育教育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个性化教育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以期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体育教育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丰富多彩的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感受生命存在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多样性,从而养成对具有无限多样形式的生命世界的尊重。同时也有助于使体育真正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的教育目的。

4.加强学校生态体育文化的建设

生态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必须实施“体育—文化—生态”校园计划,突出学校生态体育的文化氛围,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与建设。首先,利用广播、电视、板报、警示牌等广泛宣传生态体育的知识和方法;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态体育文化节、知识竞赛,鼓励更多的学生投入校园运动场的环境建设与维护;第三,有计划地开展各类生态体育活动,利用课外活动,周末、节假日通过班级、学院、工会、学校等组织师生开展郊游、踏青、登山、野外活动、远足、自行车、探险以及森林、沙滩、水中的各类生态型体育活动;第四,将“生态校园计划”和“生态社区计划”有机结合,使学校体育生态化的建设融入生态社会发展的快车道。确实使社会体育设施对学生开放,学校体育设施为社区服务,从而确保学校生态体育良好的运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奥运在不断创造人类体育文明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画出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原始和谐到和谐危机,再到需要创造高度和谐的螺旋上升曲线,这便构成了体育生态学校的实践基础。学校体育生态系统反映出绿色奥运的整合态势、根本追求,是绿色奥运精神的结合点。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理论,是绿色奥运的最好体现和结晶,也是绿色奥运的方向和归宿。绿色奥运的兴起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恶化等当今人类面临的许多生存与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杰波,曾凡芝.绿色奥运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j].体育: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2,(6).

[2]熊斗寅.解读绿色奥运[j].体育与科学,2002.

[3]项凤莲,项立敏.绿色奥运理念的内涵与延伸[j].浙江体育科学,2006,(4).

[4]许传宝.体育生态学:绿色体育的理论基础[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6).

第2篇

[关键词]转型;应用型人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十三五”期间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树立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应用为目的”[1]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新的学生发展观念。有机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化工、食品、制药、生物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有机实验课是学生重要的实践途径,以其特有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在完善知识体系和培养创新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依据选定的实验教材按步骤讲解,学生照本宣科地进行操作。实验过程中,学生不动脑,对教师依赖心强,实验过程拖拉冗长,耐心不足者草草了事。这种被动的学习,没有激发学生的潜能,扼杀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制约学生能力的提升。应用型大学要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必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理念[2]逐渐深入人心,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普及,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等方面也在不断地改革。开展课外科研竞赛活动,达到多渠道、全方位的育人目的。

1教学方式多样化

对于实验预习和仪器的使用,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或自带电脑上网搜索学习。课上可以让学生讲解或演示操作,其他同学进行纠正、提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又可以节省实验时间,避免实验事故,优化实验效果。实验室配备投影仪和网络接口,老师可以录制实验视频便于讲解,也可实现同步实验录像、同步实验过程拍摄。比如实验中的突发事件、实验现象、不规范的操作或违规的现象(如废液的处理),使有机实验课程生动、形象,使实验讲评更具有针对性。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立体化,比单纯的书面预习效果更好。进行实际操作时,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减少了实验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2实验内容特色化

在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改变原料、溶剂、试剂、催化剂等,尽量采用绿色溶剂和低毒、无味绿色试剂[3],采用小量[4]或微量实验,这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发展趋势。我们在保留个别传统的无害实验外,增加地方特色实验项目,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实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研能力。如利用当地特色蔬菜水果开设天然化合物提取实验,从百香果中提取色素和果胶、水蒸气蒸馏法从橘子皮中提取橘子油、用水做溶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等,实验内容贴近生活,即达到了有机实验的教学要求,又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增强了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3教师指导与小组自主探究相结合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5]的探索与推行已成为高校课程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也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该模式对高校的实验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及学生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避免学生选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采用“教师指导与小组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1)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手段,建立实验中心管理系统。将实验中心拥有的仪器设备(仪器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指导教师的个人信息及研究方向等信息公布于网上,以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选择。

(2)学生自由结合(2~3人)。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通过查阅文献、讨论后确定课题,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和学生共同修订后,学生即可向实验中心提交申请书。

(3)实验中心对课题进行汇总、评议。申请通过后,实验中心统筹安排开放地点、时间,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自主进行。

(4)实验过程中,学生分阶段向指导教师汇报实验的进程,并提出自己的设想和问题,指导教师要起到启发、引导、答疑的作用,鼓励学生自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验结束,上交实验报告或论文,指导教师写出综合评价,作为创新实践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教师指导与小组自主探究相结合”实验模式,充分利用了我院现有的办学资源和学生的课外时间,使学生掌握了实验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科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以赛促学、以竞强技

课外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调节剂,而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习生活,还可以起到“以赛促学、以竞强技”的作用。竞赛内容可以是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基本技能大比武,也可与企业、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对接,设立创新设计大赛、项目挑战赛等。课外科研竞赛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实力,明确自己的优劣,确定自己的提升目标;可以让优秀的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自信心和竞争实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强化基本技能,增强创新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竞赛活动与企业实践及科研的对接,还有利于调动企业助学的积极性和深化校企合作,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在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中,我院学生荣获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8人次,不但学生的技能得到锻炼,教师通过技能竞赛,也能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5教师队伍的双能化

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说:“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育人的质量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而部分地方院校存在学科带头人缺乏、教师队伍不稳定性、学术科研水平不高、实践能力薄弱、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力度不够等问题[6]。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建设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实验技能熟练,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能型”师资队伍。近几年来,我院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柔性聘用的力度,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院所等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促进现任教师的“转型”。只有深入企业工作或调研,才能熟悉实际的生产流程和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积极引进多名在有机合成研发和企业生产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双能型教师,发挥其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引领作用;有选择的在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专业教师挂职或顶岗锻炼基地,形成一套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机制。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现有教师50人,其中教授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双师型教师12人。预计2017年前,“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基本满足教学需求。科学研究领域,我们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有机复合材料和多功能有机改性剂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6结束语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特色的实验课题、指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实验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实验效果;通过“以赛促学、以竞强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通过人才引进、培训和共享等方式组建“双能型”师资队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从实习反馈及就业情况来看,我院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我院参加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设计和“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获奖人数也不断增多。近年来,我院学生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3项,合作发表科研论文16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调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今后我院将继续推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搭建多种平台,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从培养专业技术型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蔡菊,刘常春.浅谈“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3(1):247-248.

[3]查正根,兰泉,郑媛,等.绿色创新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36-141.

[4]程超,赵霞,王玉花,等.论现代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发展趋势[J].中国西部科技,2010,9(08):88-89.

[5]王敏,李军,桑雪梅,等.有机化学实验的开放教学模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10):169-172.

第3篇

1教学方式多样化

对于实验预习和仪器的使用,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或自带电脑上网搜索学习。课上可以让学生讲解或演示操作,其他同学进行纠正、提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又可以节省实验时间,避免实验事故,优化实验效果。实验室配备投影仪和网络接口,老师可以录制实验视频便于讲解,也可实现同步实验录像、同步实验过程拍摄。比如实验中的突发事件、实验现象、不规范的操作或违规的现象(如废液的处理),使有机实验课程生动、形象,使实验讲评更具有针对性。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立体化,比单纯的书面预习效果更好。进行实际操作时,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减少了实验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2实验内容特色化

在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改变原料、溶剂、试剂、催化剂等,尽量采用绿色溶剂和低毒、无味绿色试剂[3],采用小量[4]或微量实验,这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发展趋势。我们在保留个别传统的无害实验外,增加地方特色实验项目,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实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研能力。如利用当地特色蔬菜水果开设天然化合物提取实验,从百香果中提取色素和果胶、水蒸气蒸馏法从橘子皮中提取橘子油、用水做溶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等,实验内容贴近生活,即达到了有机实验的教学要求,又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增强了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3教师指导与小组自主探究相结合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5]的探索与推行已成为高校课程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也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该模式对高校的实验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及学生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避免学生选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采用“教师指导与小组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1)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手段,建立实验中心管理系统。将实验中心拥有的仪器设备(仪器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指导教师的个人信息及研究方向等信息公布于网上,以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选择。(2)学生自由结合(2~3人)。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通过查阅文献、讨论后确定课题,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和学生共同修订后,学生即可向实验中心提交申请书。(3)实验中心对课题进行汇总、评议。申请通过后,实验中心统筹安排开放地点、时间,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自主进行。(4)实验过程中,学生分阶段向指导教师汇报实验的进程,并提出自己的设想和问题,指导教师要起到启发、引导、答疑的作用,鼓励学生自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验结束,上交实验报告或论文,指导教师写出综合评价,作为创新实践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教师指导与小组自主探究相结合”实验模式,充分利用了我院现有的办学资源和学生的课外时间,使学生掌握了实验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科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以赛促学、以竞强技

课外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调节剂,而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习生活,还可以起到“以赛促学、以竞强技”的作用。竞赛内容可以是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基本技能大比武,也可与企业、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对接,设立创新设计大赛、项目挑战赛等。课外科研竞赛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实力,明确自己的优劣,确定自己的提升目标;可以让优秀的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自信心和竞争实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强化基本技能,增强创新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竞赛活动与企业实践及科研的对接,还有利于调动企业助学的积极性和深化校企合作,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在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中,我院学生荣获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8人次,不但学生的技能得到锻炼,教师通过技能竞赛,也能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5教师队伍的双能化

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说:“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育人的质量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而部分地方院校存在学科带头人缺乏、教师队伍不稳定性、学术科研水平不高、实践能力薄弱、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力度不够等问题[6]。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建设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实验技能熟练,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能型”师资队伍。近几年来,我院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柔性聘用的力度,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院所等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促进现任教师的“转型”。只有深入企业工作或调研,才能熟悉实际的生产流程和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积极引进多名在有机合成研发和企业生产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双能型教师,发挥其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引领作用;有选择的在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专业教师挂职或顶岗锻炼基地,形成一套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机制。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现有教师50人,其中教授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双师型教师12人。预计2017年前,“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基本满足教学需求。科学研究领域,我们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有机复合材料和多功能有机改性剂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6结束语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特色的实验课题、指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实验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实验效果;通过“以赛促学、以竞强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通过人才引进、培训和共享等方式组建“双能型”师资队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从实习反馈及就业情况来看,我院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我院参加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设计和“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获奖人数也不断增多。近年来,我院学生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3项,合作发表科研论文16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调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今后我院将继续推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搭建多种平台,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从培养专业技术型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迈进。

作者:万茂生 画莉 谢登禹 弄庆安 单位:贺州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蔡菊,刘常春.浅谈“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3(1):247-248.

[3]查正根,兰泉,郑媛,等.绿色创新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36-141.

[4]程超,赵霞,王玉花,等.论现代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发展趋势[J].中国西部科技,2010,9(08):88-89.

第4篇

一、化学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进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其最终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化学教师应该把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做法反映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去感觉、体验科学的结论都有其科学的产生过程,即“问题──假设──求证──结论”的探究路径。注重对结论的产生过程的教学,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制取氢氧化亚铁过程中,试管中出现灰绿色的现象,在这一段过程中学生质疑:灰绿色物质到底是什么?应该说,这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是,学生发现了问题,不是照搬书本知识只了解白色、红褐色是什么物质,并且将问题提出,这种忠于实验现象、大胆质疑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强调学生的发展,首先就应该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念入手,培养学生忠于科学、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二、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在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检验化学知识正确与否的主要标准,也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和检验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创新学习的第一动机,是创造力的原动力与维持力,是创新的正催化剂。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本身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愿望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化学与自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势,联系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情境,唤起学生为之奋斗的强烈欲望,是行之有效的。以实验为基础展开化学教学已成为化学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多年教学中,实验教学中已存在许多问题。如在传统应试教育下,个别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度不够,甚至用“讲实验”代替“做实验”,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实验知识薄弱,实验技能不扎实,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也大大的削减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教学的创新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做实验。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化学实验,这样,在强烈的好奇心、新奇的实验现象、成功的实验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能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助于他们探索和揭秘实验现象的本质,让他们在实验中找到学化学的乐趣。例如在学焰色反应时,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炒菜时不慎将食盐溅在火焰上呈现黄色的事实,增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生急于想知识原因的条件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做完钠、钾离子的焰色反应试验之后,又补充做了锂、钙、钡铜离子的焰色反应试验,用色彩鲜艳,明亮绚丽的焰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接着又利用教科书中的彩图给同学们展示美丽的焰色,尤其是五彩缤纷的节日焰火更可使学生享受到通过学习化学获得的美感。

三、化学课堂重视创新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应局限在选修课和第二课堂活动时间,而应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把创新教学真正带入课堂。化学教学应把化学知识的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化学课堂教学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自由、开放、包容的创造性氛围。其次,化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意识,我们的化学教学要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加产生更多的问题,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第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学阶段着重要培养归纳思维、类比思维、联想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第四,构建化学课堂创新教学的模式体系,如“问题探究”教学模式:通过文本知识背景或实验或生活实践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学习或研究的课题;将问题分解成一定序列的子课题,有利于小组分工研究;学习小组或学习个体对子问题提出假设、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查阅资料,以获取化学事实;然后运用归纳、演绎、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方法等加工化学事实,进而科学抽象、建立模型、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最后,将结果表述,写成小论文,并与别人交流、分享成果,在比较、批判、评价中,提出新的课题。

四、开发校本教材,丰富教学资源

第5篇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XX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生态特色,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XX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XX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位,雪枫公园荣获××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

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了为期一旬的深入调研,制订出台《绿地补偿实施意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人员对建市以来,市园林局承担的所有工程124项进行全面清理,请财政审计人员再验收核查,理清帐目,结清欠款。

二、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奋好学、明理敏行、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学得进,在理论学习上取得丰硕成果。XX年3-4月,在省委党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XX年8月参加全国地市级林业局长培训班半个月,被推为学员代表发言受到好评,随后不少地区林业考察团来宿。

XX年2月起,坚持学习南林大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课程。

组织人员编写《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组织完成的《××市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和《××

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及应用研究》,均荣获“第二届(XX年)××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合作撰写的《××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培育技术措施探讨》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河北林业科技》XX年第二期发表。

合作撰写的《杨树产业在平原地区现代化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林业》XX年第4期发表,收入《中国林业论坛(论文集)》并获论文二等奖。

撰写的《杨树林地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被收入××科技论坛××分论坛优秀论文集。

二是严要求,常警省,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警钟常鸣。作为局领导班子班长,作为年轻干部,我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权力,只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软,经济上不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纪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的绿线,守住自律的底线;要健康而充实,善思而踏实,肯干而廉洁。

平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工作纪律、“禁令”等规定,坚持自省自警,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同时,履行监管职能,严格要求教育管理监督好干部职工,努力使集体成为团结进取阳光向上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团队。

三、虽经努力,留有遗憾,国有林场工作条件环境改善不大是我最不满意的事情

第6篇

关键词:生态廊道建构;倭肯河水系;河流廊道;七台河市

1引言

1.1倭肯河水系形成七台河市自然地理的基本构架

七台河市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城市群中心位置,是一座因煤而生的新兴工业城市。倭肯河水系隶属松花江流域,流经七台河境内,全长305km,水系包括有主流倭肯河,支流七台河、挖金别河、万宝河、茄子河、中心河、龙湖河和一个由倭肯河拦截而成的桃山水库作为该市的工业及生活水源地。倭肯河水系支脉纵横形成七台河市自然地理的基本骨架,并与城市交错联系、共同作用,成为区域自然环境整体景观格局的主导因素,直接影响着七台河市的生态廊道构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2倭肯河水系现状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

作为煤城新兴工业城市,在现代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环境隐患和生态威胁:①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污水管网不健全,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导致的水体污染;②城市垃圾收集系统的缺失,致使河岸成为垃圾堆积焚烧点,直接导致了垃圾对河流环境的污染;③农业发展下农田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水质恶化加剧;④部分河堤人工化改造成为笔直硬质堤岸而失去河流本身的自然净化涵水功能;⑤人工干扰大大影响了河流廊道的宽度和连通性,破坏其生态效应和生物栖息功能;⑥城市缺乏良性的滨水空间,儿时的母亲河变成现在的臭水沟,亲水的记忆渐渐淡化,而形成了强烈的社会矛盾和人文生态隐患;⑦城市建设下对河流的环境负荷,使倭肯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受损,生境退化,城市生态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2倭肯河水系生态廊道构建意义及原则

2.1建构意义

倭肯河水系是我国东北部松花江流域上流淌着的一条生生不息的血脉,孕育了这片土地,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的发展文明与灿烂文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环境为代价的快速发展,孕育生命的母亲河遭到了极为严峻的威胁,城镇建设对河流的过分依赖和掠夺式利用侵蚀使之不堪重负,甚至成为城镇的疾患。因此构建倭肯河水系生态廊道,在区域景观格局与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特殊功效。通过修复水系生态环境并维护其生态服务功能,将更好的发挥水系廊道在生态支持、环境保护、景观塑造、社会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从而促进城镇生态化建设。

2.2构建原则

2.2.1以支促干,以点带面

根据不同水域特点,将倭肯河流域水系划分为自然河道、人工湖库和城市内河,以支流为重点治理对象,通过控源减排、截污导流、生态修复、综合整治等工程措施,确保重污染支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倭肯河干流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对于七台河市重点污染源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力度等措施,基本解决城市生活、工业污染问题,逐步带动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开展,有效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2.2.2防范风险,保障安全

针对倭肯河流域重污染产业比重高,煤矿、焦化、规模畜禽养殖等企业沿河分布广,潜在环境风险大,环境监管任务繁重等特点。“十二五”期间,高度重视沿江企业环境风险问题,加大有毒有害污染物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防范重大水污染事件,保障水环境安全。

2.2.3多措并举,协力推进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鼓励全社会参与水污染防治,促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形成政府主导、上下联动、横向协调、资金倾斜的推进格局。加强组织协调、部门协作,分解落实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严格评估、严肃考核、严厉问责,多措并举推进倭肯河污染防治规划有效实施。

3倭肯河水系生态廊道的构建方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优美滨水城市”为目标,将“污染防治工程与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为主线,通过宏观、中观、微观尺度构建“治支流、促干流、抓城市、护生态”的防治格局,将环境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城市品位,建设七台河市全民参与的滨水生态景观城市。

3.1宏观构建方法

宏观层面构建城市水系绿道网络,形成区域绿色生态网络体系,通过水环境建设综合生态基础设施,从多角度建构复合系统,包括水生态净水系统、雨洪管理系统、生物栖息地系统、绿色文化网络系统、自行车和步道网络系统。通过景观建设带动城市建设,形成永续生态城市。

以倭肯河流域水源保护为依据,将生态廊道构建区域分为水源地上游严格控制区、水源地保护区、水源下游治理区。从宏观流域角度,保证上游水源水质的基础上,加大下游市区河道的治理与景观建设,保证城市水源质量的同时,建设优美的城市环境(图1)。

3.2中观构建方法

中观构建方法以控制为先,以水系各河流为基底,研究河道及周边土地利用情况。以河道生态廊道为前提,控制周边土地保护、开发的强度,限定出生态核心区、缓冲区、活动区,预留出雨洪蓝道基础设施,再依据城市空间结构界定出各河流段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宏观结构为依据,定位出生态湿地公园、城市滨河开放公园、生态河流绿道、城郊自然湿地等。

核心区内以保护乡土物种及栖息地为主,恢复湿地自然功能,形成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最核心的保护区域,人不进入形成干扰,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建设。缓冲区在满足保护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尽量减少人为干扰的基础上,可适当建设亲水设施,形成栖息地观景点,形成核心保护区与人为活动区的一个缓冲带。活动区内主要建构滨水开放空间,以人的游憩休闲活动为主,提供生态社会的良好环境,满足市民的亲水户外需求,可建设滨水步道、开放广场、露营、烧烤、垂钓等活动场地(图2)。

3.3微观构建方法

微观层面具体落实到地块与河道的景观生态建设,以水质、土壤、降雨量、植被、动植物、驳岸等各生态因子为依据,指导具体的景观设计,以中观结构为依据,结合景观工程技术、净水工艺、环境工程技术等手段综合整治倭肯河水系。结合场地具体情况建设“沉淀池+氧化塘+潜流人工湿地+表流湿地”的净水模式系统,通过拦截垃圾、漂浮物,到生物降解,再到分层、分级、分类去除污染物的净水过程,达到调节水源、自身净化的功能。同时划定核心区、缓冲区、活动区,核心区以提供生物栖息地为目的,活动区内可建设步行栈道、自行车道、观景平台等设施,合理规划场地内的游憩路线,满足市民滨水游憩的需求(图3)。

4倭肯河水系生态廊道的功能

4.1生态净水骨架

应用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转化与生态自净功能使河道得以净化,形成倭肯河生态净水骨架的功能。利用支流入河口、倭肯河干流两侧的滩涂空地和荒地,采用生态塘处理系统、湿地处理系统等因地制宜的生态处理工艺,修建“水体滞留塘(氧化塘)+人工强化湿地”模式的净水功能空间。通过建设滨水缓冲带解决库区周边面源带来的农药、化肥、腐殖质等污染物。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特征,对污水中的水、肥资源加以回收利用,对污水中可降解污染物进行净化,形成一个独特、良心循环的生态环境净水体系。

4.2绿色滨水廊道

构建倭肯河水系带状绿色开放空间,形成稳定持久的绿色滨水廊道。滨库区构建形成由“截留系统――人工强化林灌系统――草滤带――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组成的绿色生物净化系统。滨水休闲带形成由草地、林地、湿地构成的绿色景观滨河活动系统。建构水上慢行健康绿道,提供水上游憩休闲航道,提供多种出行方式选择性,还原市民亲水的记忆与情感。沿河两岸建构滨水慢行康体绿道,依据服务范围在各城市干道与河岸交汇点处设置自行车乘换点,提供自行车这种绿色出行方式,各街道社区沿一定步行范围内形成步道环线,满足市民户外运动、休闲体验的需求。

4.3人文活动空间

塑造优质的“煤城”文化景观形象,营造反映七台河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刻录城市历史足迹的文化景观。打造促进自娱自乐文化活动的景观广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为游憩者提供一个了解北方民族文化、了解七台河历史文化,欣赏寒地生态景观的绿色城市。为全体市民提供优质宜人、充满生机的生活环境。刻录历史足迹,成为展示黑龙江乃至北方文明发展的窗口。塑造优质“煤城”文化景观形象,激发市民的自豪感,引领新时期大都市居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休闲文化时尚潮流,供市民接近自然、进行交流运动健身,欣赏大自然纯朴之美,陶冶情操,推动七台河城市文明进步。

5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倭肯河水系也不例外地面临着生态环境污染的严峻考验。七台河市提出倭肯河水系生态廊道构建的总体目标,坚持完善单元治理机制,重点抓好点源、面源和区域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倭肯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打造优美水滨城市。坚持把倭肯河污染防治与恢复流域水体功能相结合;坚持把倭肯河水环境质量改善与打造滨水城市相结合;坚持把倭肯河污染防治与水源地的生态保护相结合。倭肯河水系生态廊道构建将适应北方特点的多个技术集成,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尺度规划控制,将污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通过污染治理,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品味,将环境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小流域治理提供指导。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参考文献:

[1] Forman R T T,Godron M.Landscpae ecology [M].New York:Wiley,1986:121~155.

[2] 张定青,曹象明,张崇.西安地区“泾渭水系”生态廊道建构理念与方法研究[J].中国园林,2012(6):113~117.

[3] Rob H.G.Jongman,Gloria Pungetti,生态网络与绿道――概念・设计与实施[M].余青,陈海沐,梁莺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 刘莉,张晓婉.生态工程在水资源保护利用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4(8):168~169.

[6] 倪晋仁,刘元元.论河流生态修复[J].水利学报,2006,37(9):1029~1043.

[7] 刘海龙,俞孔坚,詹雪梅,等.遵循自然过程的河流防洪规划――以浙江台州永宁江为例[J].城市环境设计,2008(4):29~33.

[8] 张桂红.基于廊道的结构特征论河流生态廊道设计[J].生态经济,2011(8):184~186.

第7篇

项目来源: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TDGJ1502)

【分类号】G631

目前,在我国农业植物保护领域中,不规范使用农药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滥用和乱用农药、盲目混药、用假药、加重用药等[1-4]。培养农民规范、安全用药,对提高农民的安全用药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药安全使用意识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使用农药时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安全用药认知和行为倾向,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种高度习性[5]。由于大多数植物保护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后,不管从事农药销售行业还是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等,都将是农民安全用药的直接引导者,因而提高植保专业学生安全用药意识意义重大。植物化学保护是植物保护专业三大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若能将环保意识教育有机融汇于农药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并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大田实地演练等教学手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学用药技术和安全意识,从而有利于学生走上社会后手把手指导农民,携手推进绿色环保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用药绿色发展理念

客观全面地了解农药优点和缺点是安全用药意识培养的前提,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用药绿色发展理念是培养安全用药意识的基石。

1、教育学生认清农药在植物保护技术中的作用:化学防治的优点是见效快、防治效果高、比较稳定,效益高,特别是当害虫猖撅时, 一般只有化学防治才能解决问题, 或者要先用化学防治, 快速降低种群数量,保证其它方法(如生物防治)的有效应用。例如当棉蚜大爆发时, 一般只有先用化学防治压低虫口密度, 然后再依靠自然天敌等使棉蚜得到长期控制。农田有害生物治理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主要靠农业生态环境调控和生物天敌制约,化学防治只是起到预防和应急作用,不能从源头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无论是通过课堂教学、生产实习,还是课题研究,务必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农药在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扮演的角色,是深刻理解植保方针内涵的首要任务。

2、引导学生养成时刻衡量农药利弊的习惯:农药通过消灭有害生物,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但农药喷洒后大部分落入农田土壤中或漂移落至施药区以外的土壤或水域中,造成环境污染。课堂中要反复例证农药残留对环境、生态及我们人类影响,特别是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中绪论和农药归趋的章节,采取讨论和图解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农药的环境行为,深刻领悟农药残留的潜在威胁,以此敦促敦促学生养成用药前须考虑农药利弊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加强学习衡量农药利弊的方法与药害预防措施。

3、鼓励学生选择绿色农药、树立绿色防控的理念:由于传统农药给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已不适应环境的发展要求,因此,对人类健康安全、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以及通过绿色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绿色农药必是未来农药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市场销量已达农药总量的20%,而要在近十年达到60%的市场占有率仍需快速发展。为鼓励生物农药的快速发展,农业部和石化局均对生产农药的发展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化学农药残留物受到严格监控,一些地方政府还对生物农药使用者予以高达价格50%的补贴政策。就技术层面而言,业界关注植物体农药开发,充分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作物、抗除草剂作物,通过开发抗虫抗病的转基因作物来实现少用农药,甚至不用农药的目的,从而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植物保护课程教学的课后作业中可以经常围绕“绿色农药发展”布置小论文或作业,激励学生了解当前农药政策与农药应用的前沿知识。

二、培养学生植保实践专业技能

安全用药不仅体现在思想上,更需要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作支撑,只有培养好学生扎实的植保实践技能,才有能力在行动中落实安全用药。

1、结合社会形势及学生心理变化选择安全用药教学方式

根据学校的总体方略,切合实际制定一套完整且贯穿始终的培养方案。对于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从入学教育起便由专业教师在相关知识上进行教育和引导,灌输和谐植保和绿色环保理念,让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的挑战性和发展观,为进一步学习农药和综合防治有机相容打下基础[6]。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学中讲解实际案例,突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授课期间授课教师主动提出植保生产实例,并加以讨论、分析和总结。加大平时成绩的考评比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感兴趣的植保专业相关问题,激励学生与专业老师积极互动,培养学生进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在“绿色植保”研究方向上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校企联合项目等,通过项目运行,给予学生更多的前沿知识的指导和自我发展空间,突出创新思维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校企联合培养,引进全新企业培养管理模式,进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植保学生生产大实习时,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培养协议,校外实践让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步入社会,短期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制定长效监督检查机制,学校定期以抽查的形式考核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表现能力。

2、将学生植保实践技能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理论教学时时渗透实践例证,让学生预演实践:由于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所以内容与生产密切关联,如何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实践化至关重要。每节课留10分钟时间进行实例讨论,教师搜集与本节课程内容相关的生产实例,抛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并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总结。每章内容结束后抽出一节课时间,随机抽查学生讲解本章的核心内容,敦促每位W生及时总结。课余鼓励学生咨询自己身边发生的植保生产问题,教师应及时分析并给出合理解决方案,激励学生养成善于关注身边发生的植保问题的习惯。

(2)试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实验课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追求”者,大力提倡学生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在验教学中,积极践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模式,由3~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让每个小组独立承担相同课题下的不同药剂和不同供试生物的实验任务。在保证实验基本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每个小组长的作用,激发各个小组学生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当学生们遇到困难时,实验教师应及时讲解实验原理,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开展实验。在实验进行中,实验教师应积极地加入到学生们的讨论中去,让学生感同身受,切实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安全用药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激励学生树立用药环保担当意识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安全使用农药,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环境是一种社会责任,因此,激发植保学生安全用药的环保责任担当意识尤为重要。

1、鼓励学生树立环保监督担当意识:针对已经出现的农药残毒问题,各级农药相关部门及个人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敢于担当,要进一步健全农药管理机制,规范安全用药操作方法,鼓励学生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农药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迫使所在农药企业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的意识;改变农民“自留地不用药,生产地狠用药”的错误小民思想。

2、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法治意识:建议学生观看共享到班级QQ群里环境保护方面的影片,并在QQ中写出自己的观后感。了解“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弊端[7],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及自身担当能力:开展创新试验的研究,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责任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每年有计划的组织学生申报环保方面的大学生创新研究课题,激励学生查阅大量的农药环境行为和治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掌握用药环保行为。敦促学生在药效试验期间,从自身做起,穿好防护服,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制剂并进行精准化施药,努力提高环保责任自身担当能力,做环境友好型公民[8]。

四、结语

在当前社会急需环保意识强的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 《植物化学保护学》在理论教学中,通过督促学生认清化学防治在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和位置,注重培养学生对绿色农药的选择惯性,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用药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植保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安全用药的能力,并敦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环境保护相关的新闻报道,培养学生的环保监督意识、环保法治意识及环保责任担当意识,使学生进入社会后尽大限度地贡献自己力量。

参考文献

[1]Dasgupts S,Meisner C, Huq M.Apinch or a pint? Evidence of pesticide overuse in Bangladesh[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aomics,2007,58(1):91-104.

[2]陈琦.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安全用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魏欣,李世平.蔬菜种植户农药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02,(24):116-118.

[4]罗峦,周俊杰.农户安全施药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仁县600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7):145-150.

[5]楚颖慧,张瑞红.大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机制综述[J].鸭绿江,2014,(05):283.

第8篇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是指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所有远距离的传播都包含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他们给讯息以形式”〔1〕。也就是说只要有传播活动,必定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参与。传播生态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传播生态有时也被称为媒介生态。

    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特别是在与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民俗艺术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俗艺术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民俗艺术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其保护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其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层面,更应让其广为流传。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2〕。“‘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3〕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愈来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艺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和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实践中,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4〕。以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把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其次,民俗艺术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的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等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通过传播生态这个研究视域,考察民俗艺术传播中媒介表述、干预和构筑民俗艺术及生活之关系,进而探询审美、气象、文化、科技、受众诸生态因子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有其价值所在:其一,传播生态关注民俗艺术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二,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艺术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其三,民俗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传媒日益成为民俗艺术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艺术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民俗艺术研究自我国上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最早是从对民俗学的研究开始的,后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解放前关于民俗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艺术史研究出发,较集中在民俗艺术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方面,而较少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5〕。建国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相关着作也陆续出版发表。其中与民俗、艺术、传播和生态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着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向度。

    一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如包鹏程、孔正毅的《艺术传播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之关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论述了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剖析了生产民俗、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以及对生活民俗、社会民俗的生态蕴涵阐发;唐家路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依据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尤其是文化生态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间艺术及其文化生态进行综合、整体、系统的研究;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构建了民俗传播学研究体系,从对象、语言、结构等方面深入阐发,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民俗传播特点以及民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阐发深入且观照视野全面;曾耀农主编的《艺术与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书主要从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了艺术传播的信息、形态、受众、方法、效果和管理等;陈立生、潘继海、韩亚辉编着的《艺术与传播》(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其中一章节从艺术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关系方面略谈到艺术传播生态问题,但较为笼统;另外略有相关的着作有谭华孚的《文艺传播论——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郝朴宁等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上述研究成果出现时间较新,基本为近十年内的着述。这些着作对民俗与传播、与生态,艺术与传播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系统理论的论述,体现了其研究的时代性特点。虽然并未有专门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方面的研究着述,但这些着作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引导、拓宽了研究视野、启发了研究路径,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发。

    二是专题性研究。此类研究中论及民俗艺术与传播和生态及与此相关内容的着作较为有限,有:熊术新、苗民、孙燕的《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路善全的《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泽洪的《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朱慧珍的《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民族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研究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以实证为基础,或从传播意义角度、或从生态文化角度着重于对其艺术特色的个案分析。这可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提供鲜活的个案资料,并启发本研究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的思路,以个案材料的分析探究支撑研究的宏观理论观点。期刊资料与民俗艺术传播或生态有关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约有几十余篇,在这些论文中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如王汝澜《试论民俗的传承、传播与新民俗》(《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3期),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民俗研究》,1998第3期),黄静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界说》(《民俗研究》,2010第1期);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文化生态的专题研究,如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人民音乐》,1996第1期),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第4期),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2010第6期)。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传播生态理论,以此为理论启发点,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综合研究,相关的传播生态理论着述主要有:徐国源、谷鹏的《当代传媒生态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支庭荣的《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苏炜的《大众传播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邵培仁等着《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大卫?阿什德着、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等。

    纵观上述文献,基础理论性研究的相关着述多集中于民俗学研究视野,或集中在大艺术传播研究;专题性研究的着述多集中于民俗艺术的文化传播形式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对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专门的、深入地研究的专着、论文,但是相关书籍、论文资料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将对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个案启发,启迪本研究以整体性的融合的眼光、以深入的理论阐发与规律概括、以加深理论整合度与纵深感为宗旨展开。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将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确认传播生态研究的学术基础,进而对民俗艺术传播的主客体关系、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维度、传播内涵与生态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对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播生态进行深透地阐释,致力于以整体而科学的艺术学视角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作不同层面与视角的意义呈现。

    三、研究方法与视点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交叉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展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互相渗透、互为参考,以此打开民俗艺术传播生态论的方法论路径。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民俗艺术传播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发掘本论题现存在的研究空白点、以进一步探讨并深挖其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