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7 16:41: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林业专业性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职业素质的内涵论述了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涵义,阐述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三要素,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一种针对职业岗位的专门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林业职业技术人才,对于提高林业行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林业行业人才队伍结构,激发林业行业人才队伍活力,推动林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打赢林业生态建设攻坚战,为我国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探索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以及培养其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培养出高素质的林业高技能专门人才,以便能更好地为林业建设和生态建设服务。
1 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从素质与培养目标指向性相关度而言,职业素质一般可分为专业性职业素质和非专业性职业素质两大类。专业性职业素质通常是指与从事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所特有的知识和技能等;而非专业性职业素质一般是指除专业性的知识、技能之外的职业文化知识、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必备人格等。
2 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2.1 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从业者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作为林业高职生应具备以下职业意识。
2.1.1 敬业意识
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林业技术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树立爱林、造林、护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1.2 奉献意识
奉献,是一种只有付出不求任何回报、不计个人得失的一种精神和理念,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岗位敬业奉献,就是对于本职岗位,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忠于职守。干林,爱林,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创造社会价值,为林业建设和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2.1.3 艰苦创业意识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规模巨大的循环经济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同时,林业也是艰苦行业,对林业高职学生来说,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要成就一番事业,尤其要具备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
总之,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林业行业精神,此处,还需具备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
2.2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林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在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指导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规范系统,是进行我国林业建设、发展林业科技教育、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方面,都会表现出的对林业事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义务感、荣誉感和职业良心的总体规范纲领。
2.2.1 保护森林,热爱自然,维护生态环境
森林就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森林能否得到保护,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森林资源,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为子孙后代造福,是林业从业人员的道德职责。
2.2.2 秉公事林,艰苦奋斗,献身林业事业
林业从业人员以林为业,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来履行对社会和国家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以林为公,不谋私利,把自己的一切与林业事业融为一体,是林业从业人员应遵循的重要道德规范。
2.2.3 尊重科学,规范管理,按客观规律办事
是否掌握林业科学文化知识,既代表一个林业工作者的素质,还涉及到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关系问题。林业劳动者应立足于林业的特殊性去寻找其客观规律,林业劳动者从事的是一个多学科的、知识密集型的综合性行业,必须具备严谨、求实、刻苦的科学态度。
2.3 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由力包括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创新能力三方面,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3.1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林业技术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指具有林业专业所必需的单项和综合的知识与技能,能分析解决林业生产实际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能力:具有熟练识别常见森林植物和采集制作植物标本的能力;具有森林植物调查及森林土壤调查与速测的能力;具有种苗生产经营的能力;具有森林营造和森林抚育经营的能力;具有森林保护的能力;具有森林资源设计调查的能力;具有运用林业政策与法规的等能力。
2.3.2 通用能力
指专业能力之外,对现代生产和劳动者个人未来发展始终起作用的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策划管理能力、组织实施能力等。
2.3.3 创新能力
是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树立新观念、开发新产品、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的能力。是在学校获得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迁移和发展。刨新能力与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工作能力等。
3 培养和提高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3.1 加强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熏陶,注重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3.1.1 加强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新生入学后,要多渠道,多形式做好学生的专业教育,让他们很好地了解林业行业的特点,明确要从事林业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林业职业意识。比如:我们主要是以专业教师作讲座、聘请校友作报告、实地参观等形式做好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转贴于
3.1.2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中,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相比,更着重后者。因此,我们通过大型校园文化活动来锻炼学生的上述能力,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例如:通过主题演讲、征文活动、读书汇报系列活动来牵引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学习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和读书习惯;通过举办主题讲座、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
3.1.3 聘请企业领导到学校举办企业文化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为了让学生了解林业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增强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使学生及时掌握企业需求与学生现有水平的差距。激发他们自觉参与综合素质养成的各项训练,我们邀请广西金桂林业公司等林业公司领导到学校作专题讲座,让学生和公司的领导们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让学生了解到了企业的要求,从而激发了学生自我寻找差距、自觉制定个人学习目标的积极性。
3.2 搭建多种平台,注重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3.2.1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提供有力的保证
高职林业院校教师应具备多种能力,体现在教学研究、实践动手、社会交往、开拓创新等方面。以教学为研究对象,科学地组织、设计、管理、选择教法,优化教学过程;以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活动,推动生产的发展。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前提和保证。
3.2.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性职业素质和非专业性职业素质。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实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我系以项目为纽带,开展“项目教学”,积极为林业行业基层单位和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有效地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工作。例如,林业技术专业的老师以具有广西林业行业调查规划设计“乙级”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室”为依托,结合教学实习,大力开展对外科技服务,承担广西各市、县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等项目。2003年以来,完成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任务113项,参加教师656多人次,参加学生1600多人次。“项目教学”既锻炼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又大力支持了地方的林业建设。同时,“项目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实用的专业技能,而且能使学生的耐心细致、吃苦耐劳等工作作风得到有效的培养。林业技术专业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了与用人单位零距离的接触,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职业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
3.2.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林业技术专业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思想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通过深入农村,使不少同学真正认识到我国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和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林业建设在生态建设中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了展中的重要作用。同学们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4 探索合理的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具有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的结果应该得到学校的认可、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可,评价的结果应该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显著提高,有利于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我们在对林业局、林场、林业公司等用人单位的调查中,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单位对技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其实是大同小异的,都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即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所以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应当建立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并重的能力和素质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专业能力可以用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办法来认定,职业素质、通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靠职业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和环境条件来培养。总之,高职林业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显著提高,有利于林业单位对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景芳,宋连喜,姜有昌.农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2):45-47.
[2] 王颖.关于高职园林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83-88.
1.前言
专业硕士的培养本着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联合企业,聘请企业导师,学生深入工厂实习实践,培养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厂实际问题的学生。本学科制定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重点在跟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学术硕士相比,弱化了机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北华大学针对全日制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加强基础、强化实训、增强人才的应变能力的思路,建立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我国林业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定位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向着校企联合培养,定位于为企业培养准工程师方向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即具有从事现代林业工程的某项工程职业所必需的既深又宽的技术,又要有整个职业生涯中继续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单独从事科技研发的实力,也无力承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但他们又对新技术有着旺盛的需求,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也有助于我国摆脱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过度消耗创造产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而高校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力资源和物质条件,企业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创新。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从企业解决不了但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设立项目时,充分考虑企业的关切点,最终能够拿出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成果,这样的项目才能得到企业的欢迎。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同时,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要始终保持在理论方面的先进性,要掌握专业领域前沿性的知识,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这也是能够和企业形成合作的首要条件。同时能够将理论和企业实际联系起来,用最前沿的理论帮助企业不断发展。总之,只有校企双方从各自的需求出发,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达成合作,才可能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双赢。
2.培养模式
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践”的特性出发。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提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就是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对产品、技术、工艺等进行设计开发或改进提升的活动。再结合工程师培养标准以及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两方面,提出并分析了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中应关注的主要成分,并就课程学习、校外实践、学位论文设计三个培养环节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实践改革。全日制工程硕士采取双导师制进行培养,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北华大学,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校内外导师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接推动者与指导者,导师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应该发挥特长,各尽其责,分别就实践过程中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给予指导。校外导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并了解研究生教育规律,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在学生企业实践过程中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1]。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进入企业,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实践是帮助他们填平学校与企业之间这道鸿沟的有效手段。和大学生以积累社会经验为目的的校外实习不同,全日制工程硕士进入企业实践,不能只是从事一些日常性事务,需要真正进入工程项目,接触其中的研发环节,才能够达到实践培养目标。从时间上而言,不宜过短。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时间太短,学生不可能深入企业,实践也就流于形式;时间过长,又会影响后期学位论文设计。总之,鼓励全日制工程硕士到企业从事一段时间工程项目的实践活动,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
北华大学为适应专业拓展需要,加强了林业工程教师队伍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科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高级专家、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拔尖创新人才、省劳动模范、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等。有多伦多大学特聘教授1人,东北林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1人,企业合作硕士生导师7人。从学缘结构看有7人具有国外留学和合作研究的背景,队伍来自美国佐治亚大学、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最近几年,学校从国内非农林院校引进了多位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扩大了教师的专业范围和视野,促进了学科的融合和交叉,使人才队伍得到了优化。
4.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采取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硕士学制2年,学生第一年在学校集中进行理论课程授课、考核,同时查阅论文相关文献,做好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年,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实习,完成实践性教学内容,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解决企业生产、工程实际问题。
对学生课堂教学学校有全面的考核评价体制,师生互选;在教学中,坚持教授为研究生授课。根据国内外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利用声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立体化教材提高了教学质量。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对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导师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若学生表现良好,毕业后就有机会留在企业工作,否则不予录用,因此学生都很努力,教学质量也得到企业方的认可。
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外导师,采取现场授课的方式,到现场进行讲解。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商定选修课课程,一般2学分,由校外导师主讲。北华大学林业工程专业与校外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本着“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培养我们的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校外企业为我们提供便利条件,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与我们联合培养的企业有:1)北京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2)河北廊坊华日家具股份有限公司;3)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4)吉林森林工业集团公司。
5.实践环节的培养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实践”,是其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特点,是全日制工程硕士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对产品、技术、工艺等进行设计开发或改进提升的活动。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培养合格的工程师是一项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来共同努力的事业。工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学校力量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因为理论学习可以在学校完成,实践能力则需要在实际工作情景中培养锻炼,需要教育外部环境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校企合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但目前两者的合作通常是基于项目的,项目结束了,合作也就告一段落。如何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长效机制,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合作要基于双方的需求才可能建立,学校希望完成项目,培养学生。企业则要求出成果,产生效益。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合作才可能顺利、持久[2]。
6.持续改进和提升计划
北华大学将在以上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3]:
第一,强化实践课程的地位与开发,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应该放在实践环节,课程学习可以压缩,甚至忽略。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两年到两年半的学制时间内,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时间确实受到了压缩,但应注意的是,不能由此导致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发展缺乏后劲的问题。结合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这对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第二,强化校外实践的形式与内容,没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做基础是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的,这一点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安排全日制工程硕士走出校门,进入企业接触真实的工程环境,培养实践能力,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三,加强校内导师对实践的指导,学生进入与校内导师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实践,是一种比较有利于校内导师发挥指导作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校内导师熟悉项目情况,掌控着项目的整体设计和研究进程,可以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指导学生提炼出实践问题,并展开实践内容。这种模式下,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通常是共同完成课题的合作伙伴,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更容易沟通合作,合理分工。理论性的、方法性的、程序性的内容由校内导师负责,而设计项目细节,工艺流程方面的内容则由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两位导师能够及时交流,共同推动实践活动的进行,确保实践的质量。
第四,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引进正高级职称和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尤其是吸引海外人才。加强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学高水平师资来校讲学或长短期兼职,促进师资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国家及省设备资金项目、重点学科专项资金等渠道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满足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的需要。
论文摘要:根据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提出了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对象主要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新型林业经营者3种专门人才,与之相对应,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课程模块。另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偏重经济理论课程的设置,而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侧重资源与环境理论课程的设置。
当前,中国正面临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快速变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速度与程度不断提升的社会。对此,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在教学领域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第一强调就是“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为满足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林业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层面上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探索。这些研究大多是将农林业作为一个产业看待,多侧重于微观管理方面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行探讨。尽管有的考虑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将农林业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但没有将农林业自身的特点、农业与林业的差异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有的没有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有的没有将所提出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有的则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关的课程作为一般的选修课程加以设置,没有能够突出农林业在改善和优化环境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试从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性这一角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作些粗浅的探讨。
1改革的依据
1.1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
伴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中国林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围绕着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林业经营格局正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开放的和实现产供销、林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尽管还不普及和不成熟,但已略显端倪。其次,林业经营的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部分地实现了市场调节,仍带有很强计划经济色彩的林地和林木这2个主要的生产要素正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人将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具有一定规模的微观林业经济组织的形成正方兴未艾。第三,无论是林业物质性产品,还是林业公益性产品,尽管都还是供应短缺条件下的数量型林业,但社会对公益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四,林业生产结构仍然是以木材产品为主,非木材产品的比重不大。尽管在现行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的多功能价值许多还难以得到补偿,但国家对其价值再现的投人逐年增加。第五,林业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土地、气候等自然力、劳力、资金等物质要素为主,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的贡献偏低。第六,林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是,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约束和挑战,市场竞争将愈趋激烈。第七,林业从为工业作贡献转向工业反哺林业,物质技术装备和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将不断加强。
林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及其规模化经营将是今后林业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首先,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型国有林业企业将转制于民营、私营及合作经营等。其次,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意识的提高和各种社会力量对林业经营的参人,他们根据各自拥有的生产要素及资源优势、个人特长及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与寻求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及经营门路,从而使原来基本类同的生产经营农户或其他从业者,逐渐发生了从业分离,专业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各有侧重的户营经济或小型风险企业。诸如造林大户、果园大户、苗木大王、花卉大王、药材大王、食用菌大王乃至各类养殖大户、森林人家、木材加工大户、木材及林产品流通大户、服务大户等各种类型专业大户的出现,同时又带动了其他农户的从业分化。把在这一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下乡创业者或规模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中介组织的经营者(经纪人)、林产品的流通业者等专业性人才称之为新型林业经营者。他们与以家庭承包责任地和自留地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承包地的劳动产品及其劳动力的输出为主要收人,以传统经验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以简单再生产维持家庭生活为主要经营目标等传统的林业经营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再者,随着石化资源等非再生性资源的锐减和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以植物性资源为主的绿色产品、可再生资源的规模性生产和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将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这一新兴领域的风险企业将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意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这些新型行业的经营者将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培养对象之一。 转贴于
1. 2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的客观要求
与工业等其它行业相比,农林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受自然力的影响和空间条件的约束,生产的可控制程度不高,限制了农林业的大规模集中决策、集中生产和集中交易,难以形成生产的标准化、规格化和定量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营林业不可能像工业一样做到精确的企业化的管理。在现实中,农林复合经营仍是农户经营的主流,微观经济组织的管理是以承包或租赁经营为主要手段而展开的。因此,对农林业的经营组织的管理应该主要是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一般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基础经济理论和专业经济理论方面的课程为主,侧重于经济知识方面的学习。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和林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性,作为高等林业院校和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其原因:一是林业的生产周期比农业更长。农作物一年可产出2 —3茬,甚至可连续产出,投人能及时得到回报;而林木生长最短也要五六年,有的长达四五十年,付出的劳动一般要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收益。农地的收获主要反映投人的劳动,而林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租。二是与农业相比,林业在资源使用和产权交易上具有更强的经济外部性。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农业和林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农业相同,林业的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森林的生态功能是农作物所远不能及的。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生态效益基本上不能实现内部化。三是由于森林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致使林业生产经营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按现行的国家政策,流转后的农地可以在大农业的范畴内进行多用途变换,受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而商品林地却只能进行林(竹)木的培育,林地的性质不能改变;至于生态公益林还有更为严格的林种和树种限制,在采伐上也只允许抚育性采伐和更新性采伐。四是与农业相比,林业生产更需要一定的生产经营面积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生产活动也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的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在森林培育上需要形成一定面积以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在采伐利用上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形成。这既有经济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经营特性上的需要。五是森林的可逆性低。即破坏容易,恢复难,农作物1茬失败可在第2茬恢复,而林木则要花一个轮伐期的时间,而且难于看护管理,如果立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林地的石漠化或沙化,则林地森林植被难以恢复或永久不能恢复,这就要求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设置资源与环境方面的课程。另外,在目前农林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户的农林复合经营这一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但是,林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仅仅是为改善其自身生活为主的行为,而非其主业。对此,与高等农业院校相比,高等林业院校的林业经济课程更侧重于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而农业经济课程应侧重于农户经济和农户经营管理上。
2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 1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对此,社会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需要应该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上述的新型林业经营者等3种人才。具体而言: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熟知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行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熟练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专门型人才。新型林业经营者主要是指掌握经济基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农林业关联企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和农林业关联企业的创业者。 转贴于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设定为:以森林培育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接受调查、规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农林企业、工商企业、非营利组织、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区域发展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做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内容分为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和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其中,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和企业经营这3大模块是与所培养的3类人才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具体而言: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模块包括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信贷,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博弈论,经济法等。农林业经济理论模块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政策学及农林业政策,农户经济学等;资源与环境模块包括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与管理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学,生态系统管理,林业与环境法学等;企业经营模块包括创业学,财务管理,农户经营学,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农林学概论,森林经理学,财经应用文写作,社会经济调查,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调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学生必须了解农林业的一般技术和生产过程,应以农林业技术概论教授为主,加大实习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农林业的基础技术知识。其次,对于一些不成熟的课程的教学(如农林业企业的创业学),可通过一些影像、照片、案例等教学手段来实现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目前各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普遍减少,许多只招收一个专业班级,建议本科生试行导师制,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
3结语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在读博期间,有63.63%的被调查者认为创新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27.27%认为创新能力会不变,9.10%认为创新能力会有下降的趋势。综合以上调查可以认为:当前农林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但不缺乏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这为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必要条件。原创能力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在对“原创能力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中,主要调查导师因素、学校制度因素、自身因素、硬环境因素和软环境因素对研究生原创能力的影响,并且针对各因素对研究生原创能力的影响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调查统计数据的结果来看,被调查者认为导师研究项目数量与研究经费、导师制度、自主创新意识、研究室条件和课题组创新氛围对培养研究生原创能力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导师专业素质与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制度、创新技能、图书馆条件、研究室创新氛围对培养研究生原创能力的影响是重要的,而导师责任心、学校管理制度、研究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学条件和高校创新氛围对培养研究生原创能力的影响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要加强研究生原创能力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在评价“导师因素在学位研究生原创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表现”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都持有满意态度,但“导师现有研究经费和研究课题数量”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从有助于研究生原创能力培养角度看,被调查者认为研究经费在5万元以上的占40.42%,在10万元以上的占27.66%,在15万元以上的占17.02%,在20万元以上的占10.64%,在3万元以上的占4.26%。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研究经费在5万元以上最为适宜。并且,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在对导师的指导方式的选择上,96%的学生喜欢导师注重沟通和引导,14%的学生喜欢说教式、10%的学生喜欢命令式的指导方式。通过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感情的沟通、舒缓的引导。通过数据整理显示,读博期间,在导师引导下阅读学术专着在4本以上的有45.46%,3本的有27.27%,1本的有9.09%,没读过的有18.18%。总体看来,在导师的引导下,学生阅读学术专着的能力还是有很大提高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在对“研究生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对学位研究生原创能力培养过程中作用程度”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管理制度有待改善和提高,但总体来说,对学校制度的满意程度较高。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从有助于研究生原创能力培养角度看,学校在论文开题管理上总体调查者中认为第一位要加强的是开题时间,第二位就是专家的选择,分别占60.42%与56.25%。在对教学内容的调查中,总体被调查者中更希望教学内容能体现实用性,占90%;当然也还希望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占66%;对新颖性和专业性的热情稍显不足,都是46%。在对授课方式的选择上,总体被调查者中有94.12%喜欢前沿理论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也有对结合论文选题和写作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述方式感兴趣的学生,占82.35%;有60.78%的学生对专题性讲座的授课方式比较青睐,在总体中只有9.8%喜欢传授式授课方式。说明学生总体上还是比较喜欢多种形式相结合,理论、实际与专业知识都涉猎的授课方式。在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选择最多的是讨论式,占86.27%;第二位是座谈式,占62.74%;最后是单纯授课式,占21.57%。在总体被调查者中,84%认为导师所带研究生人数是合理的,16%认为不合理,而其中导师所带研究生数如图2。通过调查数据显示,研究生目前主要采用的指导方式为单一导师制,而被调查者中有46%赞成单一导师制指导方式,还有28%赞成研究生指导小组方式,26%赞成双导师制。所以为满足学生需求,在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方式上有待改进。自身因素。在对自身因素对学位研究生原创能力培养过程中作用程度的调查中,从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研究生自主创新意识一般,有待提高。而且在对被调查者“目前的知识储备是否能够满足原创能力培养的要求”问题上,56.86%认为一般,37.26%认为不能,5.88%认为能。所以加大自身的知识储备对自身原创能力培养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大知识储备是必要的。软环境。在“软环境对学位研究生原创能力培养过程中作用程度”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软环境中创新氛围一般。从纵向看,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校园创新氛围、教研室创新氛围和研究团队创新氛围要明显高于社会整体创新氛围,这说明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其结论符合高校原创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从横向看,在校园创新氛围、研究室创新氛围和研究团队创新氛围的选择中,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创新氛围一般,这说明,要想提升研究生自身原创能力培养,高校应该注重创新氛围的培养与加强。研究生原创能力改进建议在“研究生原创能力改进建议”问题调查中,被调查者对提出的建议大部分都持赞同的观点。其中“加强国际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完善教研室科研条件”、“进一步提高科研团队创新意识”、“导师的指导方式应该向注重引导和沟通转变”、“进一步完善学校图书馆条件”和“组建硕士与博士联合课题组”等六个建议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非常赞同;而对“需要在论文开题、评审及学位授予标准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选题应与指导教师研究领域有联系”和“研究生必须参加校内指导教师的科研及团队活动”完善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等四个建议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基本赞同(图略)。从总体数据来看,学生对自身原创能力的提高抱有憧憬、期待。
结论与建议
一方面,因部分导师课题数量和经费不能很好地满足研究生科研创新要求;另一方面,因学校在培养研究生原创能力的平台和载体建设方面还不理想,因此积极构建科研与实践创新平台是培养研究生原创能力的关键。目前,东北林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在科研和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东北林业大学已出台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校级项目,鼓励和扶持具有较强科技创新潜力的优秀研究生进行申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林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平台不足的现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效果和连锁反应,“鲶鱼效应”明显,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东北农业大学建立了4个省级研究生培养示范创新基地,分属蔬菜学、农业水土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系统工程,这些基地对农林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原创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在培养农林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原创能力过程中,既要积极借鉴已有经验,又要大胆创新。建议有三个:一是确立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并加大研究生科技创新校级项目资助力度。从资助数量和资助经费方面应保证至少50%的研究生拥有自己的科研项目,每个研究生至少承担或实际参与一个项目,并将其项目参与和完成情况列入研究生考核体系中。二是建立研究生培养示范创新基地,并加强管理与合作。已有的示范基地在利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学生对其缺乏了解,示范创新基地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三是鼓励和扶持学生深入林区、农区开展调研,并将调研情况列入研究生考核体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正的研究成果都是来自于对实践的深入把握,因此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在项目经费或研究生培育经费的扶持下,走出去开展调研,并以此培育研究生实事求是、扎实、务实的研究风气。积极打造原创能力培育的环境基础原创能力培育的环境建设包括软环境建设和硬环境建设,这是培育研究生原创能力的前提和基础[4]。硬环境主要指物质条件,原创能力培育的硬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图书馆环境、研究室环境、教学环境、宿舍环境和国际学术交流环境;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1.尽快完善硬环境基础建设。从目前的统计看,学校的物质条件难以满足学生原创力培育的要求,尤其是研究室条件、宿舍条件、教学条件和国际学术交流环境和条件远远没有达到学生预期的要求,超过80%的学生对以上条件感到不满足。因此,学校应该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完善自身的硬环境基础建设:增加图书馆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研究室面积和电脑台数、提供通宵自习室。在现今知识经济腾飞的时代,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其科研基础难以保证,科研水平难以提高。2.持续建设创新文化氛围,打造创新软实力。在四类影响研究生原创力的文化氛围建设中,其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研究团队(课题组)创新氛围、研究室创新氛围、校园创新氛围和社会创新氛围。文化建设是长期工程,高校在创新文化氛围建设中,应从前三个方面同时着手,校园创新氛围是大环境,应从创新文化宣传、创新项目扶持制度、创新行为激励及创新考核等方面着手;课题组和研究室的创新氛围,主要取决于课题组负责人以及导师素质,因此,高校在研究生导师培养和选拔方面还应该加强创新意识的考核,并要求导师担负起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领路人。打造高水平导师队伍优秀的导师是学生原创能力提升的推手,是高校培养学生原创能力的保障,高校必须加大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5]。一是应增设研究生导师扶持共建项目,即保证每个导师都能人手一个项目(此项目主要针对年轻导师,以培养人才为出发点);二是在研究生导师选拔方面,应该加强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审核力度,对于没有研究项目或经费不足的导师应取消该学年的招生资格;三是出台研究生导师定期学习和培训制度,以提高导师的科研素质和学术水平。此外,教师应从自身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提高管理水平。例如,博导可以组建硕士与博士联合课题组,使二者的实践创新能力能相互促进。要更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加强引导,从思想观念上使其认识到原创能力培育的重要性,并自发地进行原创性项目的尝试。要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方法论和相应技能的学习和储备,为后期的研究奠定基础。摒弃本科教学模式,加快教学改革硕士、博士期间的教学应以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进行改革,摒弃本科理论式教学模式。研究生期间的教学内容应着重体现实用性、前沿性和专业性,并增设论文选题和写作技巧相关课程,授课形式应以专题性讲座和讨论式为主,多种形式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关键词: 拉丁学名;标准化; 编排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 国际间学术交流愈发加强。标准、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涉及物种名称时,通常在物种名称的中文名后附加拉丁学名[1]。拉丁学名在食品、农业、林业、生物、医学、检验检疫、海洋、地质和考古等方面的标准、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中经常出现,但很多出版单位的做法各异, 甚至同一刊、同一出版社的不同编辑处理方式也不尽一致。采用国际公认的、准确的命名方法来规范编排拉丁学名,有利于物种信息的准确表达,避免了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现象造成的错乱,从而能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
在标准、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日趋国际化的形势下,拉丁学名如何表示才是规范的,很有讨论的必要;标准的起草人以及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的作者和编辑工作者应关注并重视这一问题,这有利于我国学术和科技走向国际化。
一、拉丁学名标准化的编排要求
为了克服生物名称的混乱现象,生物学家们经过常年不懈的探索,采用一种国际公认的学术语言(即拉丁文),给每种生物取一个相对稳定统一的、国际公认并通用的名称,这便是生物的拉丁学名。
拉丁语是一种源自文艺复兴时期拉丁文及其他古语的古老而稳定的语言,语法不会再发生变化,比较固定,也较容易被各国接受,且语法严谨,不会发生混乱,也不会产生国家或民族的误解或偏见。这是当今科学界依旧推崇采用拉丁语的重要原因。
拉丁学名的命名有双名法和三名法两种。
1. 双名法
双名法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倡导。双名法为“学名=属名+种加词(种名、种本名) + (首次命名人) +现命名人+命名年份”[2]。后三部分是非强制性的。属名在前,用斜体表示,且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在后,斜体,全部小写。然后附上首个命名者的名字和命名的年份,这些都用正体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ureus Rosenbach 1884。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时,后面的正体字部分可以省略。
随着分类学的不断深入,常会发生种转属的情况。如:Weldin在1927年把原来的猪霍乱杆菌(Bacillus cholerae-suis Smith 1894)这个种由杆菌属转入沙门氏菌属,定名为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这时就要将原命名人的名字置于括号内,放在种名之后,并在其后再附以现命名人的名字和年份,即:Salmonella choleraesuis(Smith)Weldin 1927。
如果是新种,则要在新种名之后加“sp. nov.”(二者均排正体,其中“sp.”为物种species的缩写,“nov.”为novel的缩写)。如:Methanobacterium espanolae sp. nov.,即,埃斯帕诺拉甲烷杆菌,新种。
有时在对某个或某些分离物进行分类鉴定时,属名已确定,但种名由于各种原因一时尚难确定,可在属名后暂加“sp.”或“spp.”(“spp.”是物种复数的简写)。如:Methanobacter sp.,一个尚未确定其种名的甲烷短杆菌物种,即一种甲烷短杆菌;Methanobacter spp.则表示若干未确定种名的甲烷短杆菌物种[3]。
若出现两个命名者,两命名者之间加“et”或“ex”,排正体。“et”是拉丁文“和” 的意思,表示由两个命名者共同命名。如: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ex”表示“从”或“根据”。如一拉丁学名由甲命名,但尚未正式发表,后经乙描述代为发表,则种名之后加最初命名者甲和后来命名者乙,两命名者之间用 “ex” 连接。如:藏报春 Primula sinensis Sabine ex Lindl.。
2. 三名法
有时, 根据某些特征, 种下又分为亚种(subsp.,为亚种subspecies的缩写,排正体)、变种(var.,为变种varietas的缩写,排正体)、偶然变种、变型(f.,为forma的缩写)等, 这时, 在双名法的基础上种名后还加上亚种、变种、型的名称, 这就是三名法[4]。“亚种、变种、型”等加于属和种名之后,其后再附上亚种的名称(排斜体)。如: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galleria;再如钻天杨的学名: PopulusnigraL. var. italiea Koehn.。
二、拉丁学名编排上经常出现的问题
1.拉丁学名中属名第一个字母未大写
属名首字母须大写,种和种以下分类单元的学名首字母须小写,这往往被忽视。如:赤藓糖醇(生产用菌株: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li polytica),其中“candidali polytica”应改为“Candidali polytica”。
2.拉丁学名的正斜体问题
(1)属名、种名等拉丁学名没有采用斜体,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即使是在论述拉丁学名正规写法的论文、图书里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如:大蒜油 Allium sativum L.,其中“Allium sativum”应排斜体;短苞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var. brevibrac teatus, 其中 “Hibiscus syriacus”、“brevibrac teatus”应排斜体。
(2)人名本应排正体,结果排成了斜体。如:Coydalis remota Fisch. f. uncata Skv.,其中“Fisch”.(命名人缩写)、 “f.”(“变型”的缩写)、 “Skv. ”(命名人缩写)等均应排成正体。
(3)“变种、亚种”等缩略词排成了斜体。如:中国水仙的学名 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其中“var.” 应排成正体;唾液乳杆菌唾液亚种的学名: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subsp. salivarius,其中“subsp.”应排成正体。
3. 人名的缩写和变种、亚种等缩略词后面没有加“.”
人名的缩写和变种、亚种等缩略词后面均应加“.”,“.”比较小,经常被作者或编辑忽略掉。如:梨 Pyrus communis L,其中“L”应改为“L.”,为林奈Linnaeus的缩写;黄皮树的一变种峨眉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ld var omeiense Huang,其中“var”应改为“var.”。
4.第一次出现某物种的拉丁学名时,属名就采用缩写
通常情况下,应将物种的属名写全,但是,如果在一处有同一属名的多种物种,可将第一个物种的属名全写,后面的属名缩写。如:菜豆Phaseolus vulgaris、小豆P. angularis、绿豆P. radiatus、饭豆P. calcaratus,等等。但有些时候第一次出现某物种的拉丁学名时,属名就采用缩写,这是不正确的做法。
5. 拉丁学名中“&”的误用
有些文献在两个命名者共同命名的拉丁学名中,在两个人名中用“&”。字符“&” 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最早是拉丁语 “et ”的连写,但在拉丁学名中应使用“et”。如:Burtt & Hill,应该改为Burtt et Hill。
三、出现不规范编排问题的原因
(1)有的作者撰稿时只重视自己关注的专业性问题,拉丁学名都附在物种名称的后面,以至于使作者忽略了拉丁学名标准化编排的重要性。
(2)有的作者对拉丁学名表示方法不清楚,往往从网上搜查资料,有些资料中符号本来就不规范,经过拷贝、粘贴,作者也就将错就错;或者录入参考资料时,没有关注拉丁学名的编排格式。
(3)编辑出版部门对拉丁学名的编排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和统一规定。
(4)编辑在自己专业的学习中不涉及拉丁学名,自然也就不了解拉丁学名的规范编排。
(5)编辑未重视拉丁学名的标准化编排,对作者交来的稿件不作相关的修改和规范。
四、建议
(1)区分是不是拉丁文。要做好拉丁学名的编排工作,首先要能区分是不是拉丁文。不要一见到微生物或寄生虫的术语,就用斜体表示,如将Drosophila (果蝇) 排成斜体Drosophila。这个名称并不是拉丁学名,而是英文名称,故应使用正体[5]。如果不能辨别一个名称是否来源于拉丁文,可以在有关词典中查找。
(2)有关部门应对编辑进行拉丁学名编排格式的培训与强化,提高编辑对拉丁学名的认识与关注度,了解并掌握拉丁学名的编排规范。
(3)编辑应注意与重视拉丁学名的规范化加工。
(4)编辑参加标准审定会时,起草期刊征文启事或图书编写要求时均应对拉丁学名的标准化编排提出要求,以引起标准起草人及作者的注意与重视。
(5)建议在修订有关国家标准时,将拉丁学名纳入。
(6)建议将拉丁学名的规范表达纳入标准、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审读和评奖内容。
参考文献
[1] 吴伟根,章晓光.中文期刊论文中物种拉丁学名的表述问题[J].编辑学报,2003,15(4):257-259.
[2] 吴伟根,周莉花,章晓光.生物拉丁学名中的符号及用法[J].编辑学报,2008, 20(5):336-338.
[3] 黄秀梨.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从国家每年生产总值核算、居民消费指数、通货膨胀率,到美国总统选举方法是否能代表广大选民意志,台湾军购对亚太局势影响,再到足球比赛中罚点球时将球射向球门的哪个位置最不容易失手……统计学已经贯穿了我们的整个生活。
统计无处不在
提起统计学,就要先弄清什么是统计数据。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统计数据:同学们的考试成绩在班级中的名次、班干部选举时各人的票数量等。统计学应用广泛,在我国最早的应用领域就是给政府提供了解整个国家的基本运行状况和制定各种政策法规的参考依据。我们常听到的一个名词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就是政府通过统计学手段来衡量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如今,随着统计方法的进步和社会各部门发展对于统筹规划与决策的需求,使统计学从幕后走到台前,参与了大量的军事、政治、政府决策的制定,并为之提供理论依据。统计学就是一门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学科,可以形象地称为“和数据打交道的艺术”。
美国是统计学最发达的国家。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知道统计这个学科,许多非统计学科都把统计作为必修课,这样,当人们遇到了统计问题,也都知道如何去寻求答案。因此,统计专业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已成为除计算机专业之外的最好找工作的专业。由于行业需要和立法等原因,医药界成了使用统计最多的行业之一,医药领域也成了统计方法和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同时生物统计也是统计家族中的一大热门。此外,工商业、金融管理、市场和民意调查及各级政府工作中同样大量地、普遍地和经常性地使用统计方法。时至今日,伴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明细,统计学已细分为数理统计学、教育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心理统计学等分支学科。
各科数学为先 练就宏观思维
很多同学也许会认为,统计学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数学、应用物理这类纯理科不同,在所学课程上会涉及西方经济学思想、数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这类偏文科类的知识更多些。而恰恰相反,统计学作为一个完全是和数据打交道的学科,需要的是非常良好的统计学基本方法和逻辑思考能力,而数理统计学、运筹学这些基本统计理论学科需要非常良好的数学基础。随着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从事统计行业的人如今还需具备熟练地用计算机操作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这就使得现在的统计学专业加入了许多计算机类的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C++语言,JAVA语言等,这下好了,完全成了一个数学系专业了。
当初我在高考填专业的时候首选的是经济学,抱着方便调剂的心态填了一个自以为是偏文科的统计学,结果被“有幸”录取。上课第一天拿到培养方案,感觉就懵了,和同班同学交流心态时惊讶地发现大家的感受和我丝毫不差。后来才了解到,部分学校是将统计学和应用数学专业或者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打通培养的(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程一样,专业课有些许区别)。
落差归落差,但在上过前两年的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据结构等)之后,统计专业同学在数学思维、逻辑思考能力相比于别的专业的同学要强很多。为什么呢,拿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来作比较,前两年数学学的是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光看课本,这两门学科在目录上无显著差异。但深入学习之后发现,高等数学着重于计算能力,而数学分析重点在于数学思想的形成,学习中对于同一个理论,更多讨论的是它的推导和证明(有些类似高中数学对理科生和文科生的不同要求)。所以,同样是学数学基础课,统计学学生花的精力要多得多。一学期晚上看书看到十一二点的日子更是数不胜数,那些外专业所说的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基本与统计学专业学生无缘。每到数学考试前,统计学学生要玩命似的演算、推导,看着外系的学生把高数的书随手翻翻就可以及格,那个心情是无比的羡慕啊。
滚过前两年数学沙场,到了大三后,当面对大量复杂的数据和样本时,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更具有大局观,能从容有效地面对和处理问题。很多如运筹学、博弈论、概率等经典问题会迎刃而解;最短路径,最小人力如何得到最大效率等在外人看来无从下手的问题,在统计学中就是小菜一碟。之前基础课的很多经典理论、思想,在通过进一步地学习初级统计学、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非线性统计分析这类专业性极强的内容时也会一直使用。这些思想和理论在我看来,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人们都说,学数学的逻辑性强,自己学过之后才有体会。我在大三的时候也尝试去涉猎西方经济学知识,后来发现思考能力比大一时进步很多。
统计学教会你的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维方式,故而周围很多同学在考研深造选择报考专业时也很广泛,涉及计算机、经济、教育学、管理学等等。甚至在做毕业论文时,选题也不用拘泥于传统的方程、概率等课题,可以从生物、经济、人文的多个方面入手。我的毕业论文就从交通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涉及了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等多个学科,论文完成之后觉得知识层次又更上一层楼。现在回想起来,前面的基础课如同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对数学思想的体会,对知识的总结,整个人的逻辑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升华和提高。待到应用时,学习就一下子变得多姿多彩了。
专业岗位,可“跨界”考证
除了传统的报考公务员进入统计局或者税务,工商系统之外,给机构做数据挖掘和分析的统计公司、各大银行、金融机构等都是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潜在就业单位。医学统计虽然在中国国内目前应用情况还不普遍,但在国外应用已经相当广泛而且是一个很受立法重视的行业,但可以预见这将是统计专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因为统计学接触到的都是行业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数据,所以统计学做的一部分活在外人看来难以精通,外专业人员难以替代。主要的岗位是研究院,可以再市场研究项目的管理和运作中发挥作用,数据是不会说谎的,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对行业乃至社会变化都是是相对准确的。
由于统计学良好的数学、经济学以及部分管理学基础,统计学的学生考证“玩过界”也是十分普遍的事情。如你对会计感兴趣,可以考个注册会计师,对证券等金融行业感兴趣,就可以参加证券从业资格、银行业从业资格或者保险行业从业资格考试;如果对精算感兴趣,也可以尝试精算师资格考试,甚至考试场调查类的证书都会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和精确自己的就业规划。
随着科技的发展,期刊的出版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发行纸质期刊这一种形式,网络的发展使期刊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为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同时,期刊提供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图书馆的期刊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大部分图书馆的纸质期刊利用率显著降低。面对这种现状,图书馆如何利用自己馆藏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掘纸质期刊的利用价值,提高期刊的利用率是当前期刊服务的关键问题。
一、国内外期刊信息获取途径现状
(一)国外期刊获取及发展现状
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起步早,发展快,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期刊已经设立了健全的门户网站,在网上提供全文,并在全球范围内免费,其网上电子版的读者远远超过纸质版。同时,国外许多期刊的全文提前在线出版服务已经开始,并提供全文链接服务,读者在正式刊物出版前就可以阅读到拟收录的文章。
除此之外,在发达国家,期刊与大众传媒也建立了比较固定的信息和信息反馈渠道。杂志社通过建立自己的系统,每天向免费注册的读者提供一定数量即将刊发的重要论文的新闻稿,读者可以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一些学术刊物通过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利用媒体的宣传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读者可以通过媒体的宣传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关注到相关的期刊,并进行订阅。
(二)国内期刊发展和获取现状
相比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获取方式,国内期刊的数字化信息获取模式发展起步较晚,获取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通过网络数据库来获取。近年来数据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如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可以提供全文检索和在线付费下载等功能;中国知网将文献根据内容进行关联,使得进入CNKI数据库的读者不仅能查阅各期刊单篇文献的全部信息,还可以获得单篇文献的扩展信息服务,获取更多有用的相关信息,这样使资料的检索更加方便快捷。
而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各种媒体传播方式不断扩展,国内的媒体也开始同一些期刊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将期刊中最新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作为新闻素材进行。一些科技期刊出版社与相关的报纸和发行量较大的期刊合作,当发表一些重要论文时可以在这些报纸和期刊上发表新闻或通知。这使更多的读者能够获取到信息,并进一步来订阅或通过网络下载全文。
一些期刊出版社通过邮箱或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在本刊上发表过论文的作者进行信息推送,提供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刊发论文的信息。在网络上建立微博或论坛,通过这个平台信息并与专业研究人员和作者进行交流,实时更新最新的本学科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使相关的科研人员可以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些新的出版和获取方式,为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降低了传统的纸质期刊的阅读和利用率,而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主要提供的就是纸质期刊的阅览服务,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图书馆期刊的阅览和使用率也大大降低了,如何改善这种情况是目前需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国内各图书馆期刊利用情况现状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图书馆的期刊服务都包括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两种类型。随着网络建设和图书馆硬件建设的逐渐完善,电子型期刊的利用率正在逐步提高。
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2011年的统计数据,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的期刊订购也采取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数据库两种类型互补的方式:该馆订购的中文纸质期刊约为1600种,外文期刊约为180种;订购的期刊数据库包括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20几个中外期刊全文数据库。
根据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2009年的统计数据,该馆期刊订购也包括纸质和电子期刊两种类型,2006至2009年间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的订购比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2006年纸质期刊的订购种类为5095种,2009年为3752种;而数据库的数量则由26种上升到40种。可以看出数字资源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同时,据该馆统计,期刊阅览室的读者也逐渐减少,更多读者都选择使用电子阅览室对电子期刊进行查阅、浏览。
除此之外,许多其他图书馆的馆员也在论文中提出了图书馆馆藏纸质期刊利用率低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纸质期刊利用率的方法。由此可见,纸质期刊利用率的降低,是许多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我馆期刊的收藏和利用情况
(一)我馆期刊的收藏情况
除去下发和交换的军事类期刊,我馆期刊阅览室共有期刊1000余种,除社会科学类期刊,根据本院的学科专业分布情况共订阅科技期刊530余种,包括自然科学总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工业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艺、武器工业、原子能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工业、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天等方面的期刊。加上期刊数据库的补充,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我馆期刊的利用情况
目前,我馆的期刊不提供外借,读者阅读到对自己有用的文章时,可以在馆内进行复印。通过近年来的观察和分析笔者发现,只有小部分的期刊利用率较高。其中,体育、娱乐类的杂志利用率最高,翻阅的人数较多,这类期刊的主要内容是娱乐和体育新闻;其次是文学类杂志,利用率也相对较高;接下来是计算机类、汽车类的期刊,这两类期刊的共同特点是侧重于介绍最新的产品和最新的产业信息;此外,兵器方面的期刊阅览人数也相对较多,这主要是由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科领域决定的;其他专业方面的期刊利用率就比较不尽如人意了,由于这类期刊的专业性比较高,阅览的读者有限,平时翻阅的人数较少,因此期刊的利用率也就较低。根据统计,2015年度期刊的复印次数仅为15次,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因为大部分的科技期刊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获取。
而相对纸质期刊,数据库的利用率则比较高。我馆购买的期刊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期刊全文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IEL期刊全文库、SPIE期刊全文数据库、Wiley期刊全文数据库、AIP期刊全文库、Springer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等。仅以2016年3月单月的数据量来看:CNKI中国期刊全文库的浏览次数为6936次,下载次数为2668次;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库的浏览次数为5881次,下载次数为1931次。因此可以看出相比纸质的期刊,读者更倾向于使用网络来获取期刊。分析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网络资源的获取相对方便快捷,可以直接从办公电脑直接登录数字图书馆进行浏览和下载;二是网络资源的查找比较方便,直接输入关键词便可以查询,可以节省查找的时间。
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院读者利用期刊主要是从网络获取资源,而亲自到阅览室翻阅期刊的情况较少。有些教员会通过电话或网络通讯的方式来了解馆内是否有某类科技期刊,而获知从数据库中可以查询的答复后便不会到馆查询了。
四、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优势
(一)电子期刊的优势
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电子期刊拥有很多优势,其中最明显的优势在于:
1.易于查询,节省获取时间,针对用户平时查找信息的习惯,许多数据库都可以通过题名、关键词、作者等检索方式来查找文章。读者可以在输入检索词后,很快的获取检索结果。根据笔者之前的检索经验总结,基本所有的数据库的搜索时间都在0―5秒之间,当然这个搜索结果的显示也会受到网速的影响。
2.资源共享。网络数据库可以允许读者同时在线浏览和检索,不会由于一个读者在使用资源,其他读者就无法使用。
3.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拥有权限和连接互联网的电脑,读者就可以随时下载所需的文章,不需受到图书馆开馆时间的限制。
(二)纸质期刊的优势
但作为传统的纸质期刊,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1.纸质期刊的发行拥有较长的历史,因此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发行周期和发行规模。读者可以在期刊发行后第一时间获取所需信息,而数据库的由于需要更新或购买版权问题则需要稍微滞后一段时间。
2.纸质期刊的查阅不需要借助任何电子设备,读者仅需携带自己的身份证件就可到图书馆进行查询。
3.相对于电子期刊,纸质期刊的阅览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起来更为舒适。
五、如何提高馆藏纸质期刊的利用率
尽管越来越多的读者愿意选择网络这种获取方式,但从目前的实际出发,纸质期刊仍是期刊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如何利用媒体等其他方式促进期刊的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的促进纸质期刊的利用率也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期刊的主要订购者,也可以根据期刊发展的现状,相应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这些馆藏期刊的利用率。
第一,在期刊征订时,结合本院的专业设置和学科特点,使馆藏期刊最大可能地符合本院读者的需求。我馆在每年的期刊征订工作前都会通过数字化校园征求读者的意见,并主动联系各系室的教员取得他们的意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确定新一年的期刊征订目录。
第二,图书馆可以加大对馆藏期刊的宣传力度,对馆内期刊的种类和本校的重点研究方向的相关期刊的内容在网站和图书馆简报上进行宣传,使本校的师生对这些期刊和期刊的内容有所了解,进而到馆对自己感兴趣的期刊进行阅览。我馆会将每年订购的期刊目录在校园网上进行公示,以方便读者了解馆藏期刊情况。
第三,由于纸质期刊缺少有效的查询途径,因此读者的查询十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图书馆可以建立查询系统,方便读者查询。我馆利用MALIS查询系统建立了期刊的篇名目录库,收录了馆藏的核心期刊的所有文章的篇名信息,并设立了查询机,读者查询自己需要的期刊,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的准确获取位置。
第四,可以定期向学院的教研室或实验室的负责人提供信息推送,向其提供相关的学科的核心期刊的最新到馆情况和重要内容。还有,现在各学科的研究领域多有交叉,只关注本学科的期刊可能会错失一些对自己的研究有所帮助的信息,而在这个方面图书馆可以对本馆期刊的目录进行完善,提供每种期刊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将目录在学校的网站主页或推送给读者,这样便可以使大家对馆藏期刊有全面的了解,从中寻找所需的信息。
第五,目前许多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对期刊都不实行外借。我院图书馆的期刊也是只提供阅览和有偿复印服务,不实行外借。为了提高期刊的利用率,可以适当地针对某些固定人群提供外借服务,但是要对归还的时间进行严格的限定,否则会影响其他读者对期刊的利用。
关键词 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291-01
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该门课程理论性强,数学概念抽象,数学符号和统计学公式多而繁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很好地掌握该课程,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1-3]。然而,部分学生特别是数理统计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对该门课程具有畏惧心理,如果教师未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调整教学重点,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是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笔者在1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现将一些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 优化课程内容设计,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
对于将来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行业的学生来说,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既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分析工具,更是具有实用价值的一门课程。与纯粹的数理统计学不同的是该课程更侧重于应用,讲授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做到灵活运用。因此,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必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适应新时期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
实践中首先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突出本学科前沿知识,强调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同时介绍本领域前沿信息与新的统计方法研究进展。例如,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在原有培养试验法的讲解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培养试验研究法中的根际营养研究法的教学内容和土壤微生物研究法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相关研究的需要,这是与大农类专业的生物统计或统计分析方法课程教学中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又如让学生调查获取区内当地的大中小型各类企业生产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方面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选用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系统的调查方案的拟定―资料的获取―统计方法的应用―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的研究手段的训练,既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研究的思路,又让学生学会独立运用统计学知识去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在介绍统计学软件教学内容时,不仅介绍简单的Excel的统计功能,同时也介绍目前国际上主要应用的功能强大的SAS和SPSS统计学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而使学生对统计原理的理解更深入。在选取教学案例时,紧密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精选教学案例进行教学。例如,结合土壤学有关课程,选取针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或重金属分布状况的案例讲解配对法设计的t检验,作出准确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判断;选取植物营养学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同肥料施用效果的比较试验等案例进行方差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是一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熟练掌握所学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到科学研究中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 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教师为中心、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已经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信息学等许多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应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师生互动,教师既是主讲人又是组织者与引导者,也是平等的讨论参与者;学生既是听众又是主讲人与参与者[4-5]。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这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发表观点。
例如,在开始讲授试验研究的一般过程、田间试验和培养试验方法这些章节的内容前,即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4~5人,每组安排1个有关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或环境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热点问题。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相应的试验研究设计,这其中包含了资料查阅,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的确定,试验方案的设计和试验研究手段的选择等多项内容。当教师讲述完这些章节的内容后即安排和组织课堂讨论,每组成员将自己的研究计划向全班展示,阐明本小组课题的科学研究思路、试验研究方法、研究方案和研究手段,然后展开讨论,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质疑并接受同学好的建议进行修改。然后任课教师对研究计划的不足和优点加以点评,并进行最后的总结。通过这样的参与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从单纯接受者转变成学习的主体,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研究计划的撰写,同时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为日后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科学研究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9]。
3 将科研融入课程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来设计试验,选用正确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科学试验中的问题。因此,教学上安排了试验研究方法和生物统计2个部分的内容,这是2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统计分析是在试验设计的基A上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真伪的判断,而统计分析的结果又是对试验设计合理性的反馈,从而帮助改进试验设计和提高试验效率。该课程安排有2周的课程实习,在实习周中将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行实习,且分散在整个授课学期进行。将学生在学习试验设计章节时所设计的试验方案改进后进行田间试验,要求学生按照试验条件,根据自己所设计的试验,正确地划分区组和小区,选择合适的重复数,布置田间试验,并全程对试验进行管理,根据试验目的选取和获得相应的试验指标。试验研究实施完毕之后,对所获得的数据严格按照理论课教学上的统计原则来选取正确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成科技小论文。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理解田间试验的特点和设计方法,提高了学生独立开展科学试验的具体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工作中必备的操作仔细、一丝不苟、连续工作的作风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水平得以明显提高,从而为今后毕业论文的撰写乃至参加工作后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 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加大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
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施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对课程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由单纯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转变为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该课程的教学评价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占学生课程成绩的50%,且采取“一纸开卷考试”的考试方式,即学生可带一张书写由本人总结的各种统计公式的A4纸进入考场(纸张考试前由教师统一提供),同时考试试题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二是根据学生的课后作业及课堂参与讨论情况来评定学生的课堂成绩,这部分占学生总成绩的25%;三是根据课程实习时学生的表现来评定实习成绩,这部分也占学生总成绩的25%。这种教学评价方法不仅能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积累与实际运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10]。
5 结语
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优化课程设置、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和应用技术的前景,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和严谨的科研精神和素养。
6 参考文献
[1] 周爱明,王满铮王永模.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283-284.
[2] 唐新莲.如何提高《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增刊1):68-69.
[3] 白厚义.试验方法及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4] 陈钊,王亚婧.参与式教学在高级信息系统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17) :84-87.
[5] 许云贺,张莉力,史东辉,等.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饲料生产学》课程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2):88-90.
[6] 翟怡,胡涛.MOOC与我国高校化学类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5(6):44-47.
[7] 刘义民.核心素养课程教学改革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5):108-113.
[8] 丽杰,孙晓梅,江红霞,等.浅谈高校《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