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造林绿化论文

造林绿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7 16:42: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造林绿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造林绿化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失控原因;控制措施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针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积极推广限额设计制度,严格合同条款,加大施工造价人员的管理[1]。设计人员和工程经济人员要密切配合,做好方案的技术比较,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失控进行分析,就如何控制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提出一些意见。

1造价失控的原因

1.1投资决策行政干预多缺乏科学性

园林绿化工程属市政公益工程,实施的好坏对园区功能和日常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长官意识作崇,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靠人脉关系取胜,一些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得不到重用。这样要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就十分困难。

1.2控制艺术性与投资金额的矛盾

园林绿化工程具有艺术性、多元化的特征,设计师的意图很容易因投资人的局限性受到禁锢。园林设计方案存在着不透明性,作品过度依赖投资人的观点,设计主体思想缺乏统一,导致优化、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被肢解,造成园林绿化项目投资成本的递增。

1.3园林绿化造价人员稀少,导致工程造价的不合理

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园林绿化投资金额相对较少,设计单位在有限的设计业务中很难在专业上进行细化。部分设计人员不熟悉本专业的概预算定额、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受市场份额和企业运作人的影响,在专业上分工不细化,存在严重缺位或配置不合理,导致设计造价控制不严或失控。园林绿化项目设计费的多少取决于工程总造价的高低和建设面积的大小,设计单位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工程规模和建造成本,人为地提高了工程造价[2]。

1.4前期调查工作不到位,导致造价成本难以控制

一是城市园林绿化多为城市配套工程建设,其城市地下管网、地质水文、周边环境、服务对象等都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成本。二是园林绿化工程是要体现一种精神意境、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必须对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地方特色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2造价控制的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管理分为设计、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施工、竣工结算等,各阶段都有管理和控制的重点[3]。

2.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控制总体造价的基本环节,在图纸未实施之前做好工程的造价管理是控制总体工程造价的基础。设计任务书中附上详细的工程造价,建设方明确园林绿化工程的投资总额,根据设计方案建立造价模块并随着方案的变化及时调整。这样设计师才能精选优化设计方案,设计出经济、观赏俱佳的方案,使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就得到控制。

2.2工程招标及合同的管理

招投标、合同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环节。加强招标书条款的严密性的评审,防止不平等交易发生,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重点关注合同中涉及质量、价格、工期的条款[4]。园林绿化工程还需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2.2.1施工标准及工程计价方法。例如:同样是地面石材碎拼铺贴,应明确是自然碎拼还是机械碎拼、离缝的大小是多少等。

2.2.2绿化养护期的要求。绿化养护期一般分为:种植后养护期、成活率养护期、日常养护期。提出养护要求并明确费用。

2.2.3土方工程。土方工程对工程投资费用和苗木后期生长都有较大的影响。在施工前明确土方要求及计量方法。土方工程分为普通回填土、种植土。根据工程的不同情况,土方工程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原有地形标高、土质均符合设计要求,不需进、出土方,只需重新堆置地形,平衡调整土方。②原有地形标高、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要清除原土,购进种植土,重新造地形,达到设计要求。③局部土质或地形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需适当增加种植土或调整地形后,方能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工程实际区别对待,在合同中明确价格及计量方法。

2.2.4苗木的价格。苗木是地域性较强的活体产品,价格差别较大。施工时间不同,苗木采购地区也有差异,其价格是随市场变化起伏的。招投标时,可通过对苗木的品种、规格等确定苗木价格。大乔木苗木最好由建设方与施工方一起到苗木产地实地选购,确定苗木价格,收取一定的起掘、运输、假植、种植等费用,减少价格风险。表1是胸径12cm不同品种的乔木价格。

2.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点是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以及工程造价的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设计变更较多,变更费用也较大。工程造价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合同办事,加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做好各项资料和隐蔽工程的记录,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的额度,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力求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投资总额范围内。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6]。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内容,必须征得设计师、建设方、监理方的确认;现场签证应严肃认真,不允许追加投资,若不符合设计标准则要重新调整方案后再进行施工。

2.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竣工结算是造价管理的最后一关,工程造价人员要认真、细致、尊重实际。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自身信誉,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在园林绿化工程结算审核中,还需关注以下工作:①对隐蔽工程签证内容的复核,需审核施工验收记录和竣工图中的内容是否一致,实际施工是否按图施工。②因为造型需要,面层装饰往往是不规则的,应对面层装饰项目实地复核,是否与竣工图中的内容一致。③对苗木数量、规格、品种需实地复核,是否与竣工图中的内容一致[7]。④工程单价的审核。将结算项目的各分项与原投标单价进行对比,审核规格、型号是否一致,按合同条款进行核定单价。

3结语

根据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特性,实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使工程造价人员对工程投资的合理性、概算、预算、投标报价、结算等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改变过去注重事后核算的做法,让工程造价的变化始终掌握在合理范围之内。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分析,提炼有效的经济指标,找出对工程造价有影响的因素,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尚梅.工程估价与造价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郭婧娟.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第2篇

论文摘要桦树树势优美、生长迅速,是庭院绿化和观赏树种之一。介绍了其育苗和选林技术,以期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桦树是桦木科落叶乔木或灌木,树高15~25m,天山南北坡均有分布,桦树喜光,不耐庇荫,较喜湿润,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耐低温;萌芽力很强,采伐后可自行萌芽更新;种子小而带翅易传播。在林区的皆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上,桦树能作为先锋树种迅速侵入,形成纯林。桦树是速生树种,幼年生长快,在立地条件中等地方,每年高生长量可达1m。15年左右开始结实,且结实较丰,大、小年不明显。桦树树冠圆形,树势优美,生长迅速,树皮洁白,秋季树叶金黄,是庭院绿化和观赏树种之一。现将其育苗与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

1.1选种

待9月上旬种子成熟,选生长良好的健壮母树,一般在早晨有露水时采集,采回的种子放在通风、干燥地方晾晒,稍干即可揉搓、过筛除质,然后装入麻袋,进行低温储藏。

1.2育苗地的准备

(1)选地。桦树种子较小,在黏土中不易扎根,对育苗地要求严格。因而土壤必须是疏松的沙壤土。育苗地要深翻25~30cm,反复耙,使土壤细腻。

(2)土壤处理。开春后将深翻的土壤耙碎,施入基肥30t/hm2。施375kg/hm2的硫酸亚铁粉或5%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洒在土壤中翻10~15cm,可改良土壤碱性,供给苗木所需可溶性铁质。

(3)做床。桦树种子细小,苗床不宜太大。可做成半高床,宽2.2m,长度一般为5m,中间留宽10cm、深20cm的步道,用于浇水、除草。施225kg/hm2锌伴磷粉剂,预防地下害虫。

1.3种子处理

春季将种子用35℃温水浸泡1~2d后,捞出放入木箱内,用麻袋覆盖,每天洒水2~3次,并上下翻动,早晚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必要时早晚生火,提高室温。当种子1/3吐白时应立即播种。

1.4播种

春季播种时间以出苗不受倒春寒的冻害为原则,尽可能做到早播种、早出苗、增强苗木的抗性,保证苗木安全度过夏季高温。播种用撒播、条播均可,但要便于田间管理,以条播为宜,播幅宽15cm,行距5cm,播种量为75~120kg/hm2。播种时种子用干沙拌匀,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幅上,播种后及时用锯末、羊粪、过筛土,按1∶1∶1的混合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易。播种后用竹帘覆盖,并立即用洒壶洒水,保持床面湿润,以利出苗。

2苗期管理

种子出土前,每天检查种子周围土壤水分状况以及种子芽尖情况,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干湿程度,每天洒水2~3次。出苗期、生长期的管理是育苗的关键。小苗幼嫩,必须做到管理精细,每天取样挖出幼苗观察,根据根尖生长情况洒水,土壤偏湿时,根尖易腐烂;偏干时,根尖会因缺水而干枯,以土壤不积水、不干燥为原则。幼苗出土后用1∶1∶1的波尔多液每隔10d喷洒1次,防治病虫害侵染,1个月后,幼苗长出数个侧根后即可用大水浇灌。遇到连阴雨天,灌溉后2~3d撤去遮荫竹帘,降低苗床含水量。8月中下旬苗木生长缓慢,木质化加强,应少浇水。发现有病虫害危害幼茎、叶、根部情况,及时施药杀虫。

桦树为喜肥性树种,在贫瘠土壤中,幼苗生长弱、抗性差,易造成幼苗大量死亡,存活下的苗木,2年的生长量不如肥沃土壤中苗木1年生长量。因此,整地时要多施有机肥,生长期要施氮肥。追肥可在苗木生长盛期进行,一般在6~7月可追施氮肥1次。期间应加强苗木的除草工作,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3造林技术

(1)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均可,直播造林以秋季为主,即秋季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选择杂草较少且土壤较湿润的地方撒播,一般可不必覆土。植苗造林以春季为主。(2)用块状针叶混交,能减少针叶林的病虫害发生,并增加腐殖质含量,亦可造纯林;5~7年的移植大苗可用于庭院绿化、道路绿化。

(3)造林方法。栽植前,穴面腐殖土全部回穴底,苗木居穴正中,深浅适度、根系舒展,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进行,培土深度应高于地面4cm左右。造林地宜选择在火烧迹地、小块皆伐迹地、林缘坡地或林中空地。造林后1~3年内每年抚育1~2次,几年后即可郁闭成林。

4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桦树心腐病、桦树白粉病、桦树锈病等,虫害有杨柳光叶甲和舞毒蛾等,但均不严重。老树多心腐病,应以培育中、小径材为主。

5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北方 ;春季;抗旱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 A

干旱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造成干旱的原因主要有很多,例如区域地理位置、大气环流以及区域森林分布。干旱非常容易造成沙尘暴、荒漠化、森林覆盖率降低、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问题。干旱问题已严重影响树木的成活、威胁到树木生长,因此,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十分必要。抗旱造林技术主要用于荒山造林、荒漠化治理等生态环境的改造,以及城市、园林绿化和交通道路绿化等。

一、我国北方主要造林工程

1. 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始于1999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也是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我县是从2002年开始开展这项工程的。

2. 防沙治沙工程

防沙治沙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沙漠化扩大和加大对已沙化地区的治理。建国以来,国务院先后四次召开全国防沙治沙会议,制定了防沙治沙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措施,并在重点沙区开展了以植树种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防沙治沙工作。我县是从2000年开始开展防沙治沙工程的。

二、抗旱造林主要应用的技术

多年来,针对北方比较干旱的状况,我们主要采取采用容器苗造林、选用耐旱树种造林等抗旱造林技术。

(一)容器苗造林技术

"过河要有桥,栽树要有苗",这造林要育苗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容器苗技术是北方春季抗旱造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容器苗的根系是在容器内形成的,在出圃、运输、造林的过程中,根系得到容器保护,造林成活率高。栽植后根系恢复生长也快,造林后缓苗期短,有利于苗木的初期生长。同时,容器苗造林技术实现了一季育苗,全年造林。这里,介绍一下容器苗造林中通常所用的营养杯、基质和容器苗的要求以及栽植方法。

1.营养杯要求

林业生产上应用的育苗容器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可以和苗木一起植入土中的容器和不能与苗木一起植入土中的容器两种。第一种容器的制作材料能在土壤中被分解,如一些纸质的营养袋、营养杯等。第二种容器的制作材料在土壤中不能分解,如塑料制作的营养杯、营养袋,在植树时要将容器取下,才能进行栽植。容器的形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六角形、四方形、圆形、圆锥形以及单杯、多杯等有底和无底的容器,目前我们多采用圆形塑料制容器。

2.基质要求

容器苗造林,对培育苗木的基质也有一定要求。基质主要成分是林地土、草地土和玉米秸秆粉碎物等天然有机物质,配制比例为3:4:3。配制好的基质要求重量轻,疏松透气、不板结。

3.容器苗要求

顾名思义,既然是容器苗造林,那么对容器苗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一是选择生命力强、主干明显的苗木。二是选择主根发达、须根多的苗木。三是选择叶色正常、无病虫害的苗木。造林一般选用2年苗龄或者3-4年苗龄的容器苗。

4.栽植方法

栽植以前,首先要保护好苗木。

(1)栽前保苗

应该在育苗地将容器苗全部浇透水,使基质充分吸水,以增强苗木的抗旱能力。一般情况下,可以在起苗前2-3天,采用喷水或灌水的办法增加基质的湿度。起苗时,要将长出容器底部的根适当修剪,并注意选优质壮苗,提高抗旱能力,及时将弱、小、坏苗清除,确保苗木质量。

在搬动和运输容器苗时,不要使培养基质松散,以免破坏根系。

(2)栽植

栽植时,栽植坑大小要依据容器袋规格大小来定,坑底要平,不要挖成"锅底坑",以保证容器底与坑底接合紧密。随后,将容器苗带容器完整地栽植在坑中央,并把容器四周的回填土压实,使土壤与容器紧密接合。填土时,不要从上面踩容器内的基质,以避免出现窝根现象;不要使容器薄膜上端向内折卷,以免影响水分的渗入及容器内基质的透气。栽植完以后,还要用杂草、枯枝落叶或碎石覆盖穴面,以利保墒。

容器苗抗旱造林的效果虽然比较好,但是它的成本相对比较高,运苗也比较费工费时,为了降低造林的成本,在立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像土层比较厚,土壤水分比较高的阴坡,用裸根苗造林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为了使裸根苗造林取得比较高的成活率,可以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与植物激素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产品的总称,在抗旱造林中,对裸根苗作用明显。

(二)、选用耐旱树种造林

提高抗旱造林的成效,除了以上技术措施的应用外,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树种不同,其适生的环境,对水分的要求亦不尽相同。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应以耐干旱、耗水少的灌木树种为主。造林的目的主要是绿化,林种以薪炭林、水土保持林为主,适当发展经济林。现列举如下树种造林:

灌木树种:柠条、毛条、柽柳、白刺、沙冬青、花棒、沙木蓼、沙拐枣、爬地柏等。

乔木树种:油松、侧柏、刺槐等。

经济树种:杏、枣、柿子、花椒、山楂、沙棘、枸杞等。

三、节水和保墒措施

1.深坑低埋法:整地时树坑要深一些,栽植后封土面要低于周边20―30厘米,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并可有效截留降水。

2.铺床盖被法:在整好的树坑中,底部先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埋土栽植,浇水后再覆一层塑料薄膜,用土压实,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3.苗干套袋法:经济苗木柿子、枣等,栽植后将苗干套上塑料袋,可减少苗干水分散失。

4.覆盖法:苗木栽植后,将树盘修成外平内低的漏斗形,可有效截留降水,树盘表面就地取材,覆盖枯枝落叶、草皮、农作物秸秆、石块等,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5.封堆固苗法:苗木栽植后,及时浇足水,封大堆,扩盘1米见方,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6、栽植前将苗木根据粗度分级,细致修剪劈裂根系,用20-40ppm的2#GGR浸泡根系一昼夜,栽植前用50倍保水剂蘸根或在栽植穴内放入与100克与土壤混合均匀的保水剂,然后,浇足定根水,可确保苗木成活。

四、栽植及管护

在北方春季造林一般选用的是裸根苗穴植法。当苗木运送到造林地之后应该及时的分发栽植,若没来得及栽植的,应该要选择在造林地就近背风、阴凉、安全地区假植。由于道路等一些原因,一般假植、存放地都要和造林地有一定的距离,栽植的时候要做到栽多少才运多少,一定要避免将大量的苗木露天并且长时间堆放,以防失水。小苗在栽植的时候要放入盛水的水桶当中,或者是用湿布包裹苗木,要取一棵栽一棵。

苗木的栽植必须严格遵守“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求,做到根舒、苗正、适当深栽、分层压实、根土密接,栽后要及时的浇足定根的水。埋土一定要踩实,避免大风摇动树干,根部因灌风失水而死亡。

苗木栽植之后,精细抚育,包括施肥施药、浇水除草、整形修剪等,还要加强管护,避免人畜毁坏,保证成活成林,尽快发挥它应有的效益。

在栽植管护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力保造林成果。及时采取浇水灌溉、抚育管护等措施,确保新造林成活率和未成林造林地的保存率。积极创造条件,尽量保证珍贵树种、古树名木和油茶等木本粮油树种、经济林木等新造林得到浇水灌溉。

二要适度调整造林进度。根据旱情形势,及时调整造林计划,科学安排造林进度,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避免不顾旱情盲目造林。旱情严重地区适当调减春季造林计划,提前开展种苗生产、预整地等工作,为雨季造林和秋冬季造林做好准备。

三要提高科技抗旱能力。推广抗(耐)旱能力强的造林树种,推广使用保水剂、生根粉等造林。

四要及时做好森林病虫害应急防控。密切监测重点区域虫口密度,掌握发生动态,做好药剂、药械等准备,严防干旱后期林业有害生物大暴发。

五、补植和更新品种

苗木补植和更新品种是春季绿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做好绿地苗木的补植工作,对管辖绿地内越冬期间死亡的苗木进行全面调查统计,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行补植、更换,并及时浇透水,确保新栽苗木的成活率。二是要做好良种苗木的更新,绿化良种苗木是提高绿地景观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一些生长不良的树种已不能适应绿地需要,必须及时更换良种。春天发芽前,采用多头高接可当年圆头,第二年开花结果,具体措施可采用劈接、切接、插皮接等方法。

结语

近几十年来,抗旱造林的技术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森林培育学研究的重点。要想解决在干旱条件下造林的成活率和林木生长的问题,就应该从植物的特性以及立地的条件两个方面入手。抗旱造林综合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形成了一批具有明显特色的成果,对于提高于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论文摘要 总结了紫穗槐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包括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适时定植、抚育管理等内容,以期为紫穗槐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东海县土地东部肥沃,西部瘠薄,肥水流失严重。据试验,紫穗槐是防止肥水流失好树种,原产美国,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河南、华东、湖北、四川等省(区),是黄河和长江流域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其枝叶繁密,根部有根疣可改良土壤,枝叶对烟尘有较强的吸附性,故又可用作水土保持、被覆地面和工业区绿化,常作防护林带的下木用。枝叶作绿肥;枝条用以编筐;果实含芳香油,种子含油10%。叶含紫穗槐甙(是黄酮甙,水解后产生芹菜素);根与茎含紫穗槐甙、糖类,为蜜源植物。紫穗槐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耐寒,不论荒山、沙地、路旁、水旁都能生长。属豆科花香落叶丛生灌木,高可达4m以上。在一般情况下,栽植当年可生长1m高以上。当年也可割枝叶作绿肥和饲料。紫穗槐是美化环境与绿化荒山等速生优良树种,又是值得大力发展的绿化目的树种之一。

1生态习性

紫穗槐是喜光,耐寒、耐旱、耐湿、耐盐碱、抗风沙、抗逆性极强的灌木,在荒山坡、道路旁、河岸、盐碱地均可生长,可用种子繁殖及进行根萌芽无性繁殖,萌芽性强,根系发达,每丛可达20~50根萌条,平茬后一年生萌条高达1~2m,2年开花结果,种子发芽率70%~80%。

2形态特征

紫穗槐是豆科紫穗槐属,落叶灌木。高1~4m,丛生、枝叶繁密,直伸,皮暗灰色,平滑,小枝灰褐色,有凸起锈色皮孔,幼时密被柔毛;侧芽很小,常2个叠生。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25片,卵形,狭椭圆形,先端圆形,全缘,叶内有透明油腺点。总状花序密集顶生或腰枝端腋生,花轴密生短柔毛,萼钟形,常具油腺点,旗瓣蓝紫色,翼瓣,龙骨瓣均退化。荚果弯曲短,长7~9mm,棕褐色,密被瘤状腺点,不开裂,内含1种子,种子具光泽,千粒重10g。花果期5~10月。

3栽培技术

3.1种子采集与处理

紫穗槐种子在10月成熟采摘。采收后,放在阳光下摊晒,除去杂物,每日翻拌几次,约5~6d晒干后,即把干净种子装袋贮藏。种子8~9万粒/kg,一般发芽率仅50%~70%。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因荚果皮含有油脂,可影响种子膨胀速度及发芽率。种子处理方法,可用热水处理,将种子放在容器中,边倒开水边搅拌,坚持5min搅拌,再加冷水浸泡一昼夜后,淘出放入箩内,上垫稻草,每天淋水,几天后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即播种。实践证明,浸泡的比不浸泡种子提早10~15d出土。另一种方法是用6%的尿水或草木灰浸泡6~8h,以去种子油脂。种子处理后,春播时带皮的种子可提早出土10d左右。

3.2播种育苗

苗圃地以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深厚、灌水方便的中性壤土为好。沙性较大或黏性较重的土壤作育苗地,应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育苗地应进行冬耕,施足基肥,然后培垄作床。播前下过透雨时最好,等2~3d播种。播种时间根据气候条件决定,北方以土壤解冻后进行为宜;南方宜在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沟深3~4cm,播幅宽8~10cm,行距18~20cm。播种量225kg/hm2左右,产苗量达150万株/hm2以上,现在一部分地区播种量有增大趋势。播种覆土厚1.0~1.5cm,播后8~10d出苗。经10~15d苗木出齐后开始疏苗,一次疏苗达株间合理密度。

为使紫穗槐培育壮苗,在苗期除草3~4次,结合配方施肥。在苗木生长高峰,每半年进行根外喷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配水均匀喷洒于叶面。选择喷肥时间是阴天傍晚最佳。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

3.3适地定植

造林密度应视选林目的和水土条件而定。如每年采割作绿肥、饲料等,可密些;水土条件差,也可密些,一般栽植4 500~6 000株/hm2;以固沙护土为目的,可密植1.5万株/hm2。为了提高植树成活率,促其萌蘖,可在根颈以上10~15cm处截去,这样枝条发得多、长得快。

3.4抚育管理

紫穗槐的抚育管理要求不严格。一般造林后每年幼林除草松土1~2次,就应隔年割1次。以收割绿肥等为目的的紫穗槐林,在造林的第1年平茬后,可适当地在行间种粮间作,促发幼株生长,第2、第3年,要在平茬的适时培土,以扩大根盘,争取多萌发枝条,芽旺条多。土壤贫瘠的山地,第1次平茬后,暂停1~2年割条和翻地,在风蚀沙荒地上的紫穗槐造林,要保留50%以上不平茬,以留作防护林带,实行隔行隔带的轮割,凡根据保留地为目的也可保留100%不平茬,丘陵山坡的紫穗槐林,应沿水平等高方向,进行隔带采条平茬。

参考文献

[1] 刘敏学.珍贵树种紫穗槐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6(1):38.

[2] 金可选.紫穗槐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4(1):26.

第5篇

论文摘要 为了丰富子午岭林区造林树种, 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我们引进了欧美杨107 号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初步掌握了欧美杨107 号的生物学特性, 总结出了科学适用的育苗、造林技术, 为全面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欧美杨107 号是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选育出的杨树系列新品种, 在抗旱、抗寒、生长速度、抗病虫能力及成材质量等方面都非常优越, 是目前国家林业局倡导推广的杨树新品种之一,可成为我国西部及华北地区植树造林的首选树种。通过引进种条,开展育苗、造林试验, 进行物候期观测、适应性表现观测、生长量测定等, 初步掌握了欧美杨107 号的生物学特性, 总结出了科学适用的育苗、造林技术, 为全面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甘肃省子午岭林区的东华池林场, 位于108°23′E,36°14′N。该区属温带半湿润区, 年平均气温8.00℃, 年降水量550㎜,无霜期145d, 海拔1210m。土壤类型为垆土, 土层厚度80~120㎜。

2 苗木繁育

2.1 种条来源

试验种条来源于北京时空通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繁育基地,2001 年3 月采购, 种条为一年生苗干, 截成12cm长的插穗, 用蜡封顶, 每50 个扎成小捆, 使用通气纸箱包装运输, 扦插前用湿沙贮藏。

2.2 苗圃地选择

育苗地选在东华池林场基本苗圃地, 地势开阔, 地形平坦,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 有灌溉条件。

2.3 整地作床

4 月上旬圃地深翻25 ~30cm, 每亩施羊粪1 000kg,FeSO415kg, 灌足底水, 待土壤疏松, 作成垄状高床, 床面宽60cm,床高20cm, 并覆盖地膜。

2.4 打孔扦插

4 月中旬扦插, 每垄两行, 株距20cm, 行距30cm, 扦插密度每亩4 500 株。扦插时先用打孔器在地膜上打孔, 然后将插穗垂直插入, 插穗上端与地面平齐, 再用土封住地膜上的插孔。

2.5 灌水施肥

扦插后及时灌水, 灌水量以不淹床面为宜。此后根据土壤墒情掌握灌水时间和次数,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通气良好。为了促进苗木生长, 分别于6 月、7 月下旬各追肥1次, 每次每亩追施尿素10~15kg。追肥方法是在苗行内开沟撒施, 施肥深度5~10cm, 施后埋土并灌水。

2.6 放苗抹芽

插穗发芽展叶时, 拨去插孔上的覆土, 放出压在地膜下面的幼苗, 再用土压住地膜上的插孔, 以防地膜破裂。5 月中上旬, 当幼苗长到20cm 左右时开始打杈抹芽, 抹去细弱的新梢, 保留一个健壮的新枝。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对长出的侧芽要随时抹去, 做到苗木不分枝。

2.7 病虫害防治

欧美杨苗期病害主要是褐斑病和叶锈病,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甲基托布津和粉锈宁溶液1~2 次,就可控制病害发生。苗期虫害以白杨叶甲和大青叶蝉较为常见, 用50%敌敌畏乳油2 000 倍液, 40%乐果乳油3 000 ~4 0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 000 倍液在苗木上喷洒, 杀虫效果良好。

2.8 造林苗培育

欧美杨多用2 年根1 年干苗木造林, 因此, 在翌年3 月中旬进行平茬, 田间管理同上年。

3 栽培技术

3.1 苗木选择

造林选用2 年根1 年干苗木,苗高2.50m, 地径2cm的一级苗, 顶芽饱满, 根系完整, 无病虫害。

3.2 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选在东华池林场川台农耕地, 其土层深厚, 土壤疏松、肥沃。

3.3 整地

采用穴状整地方法, 按株行距定点挖穴, 穴规格为60cm×60cm×60cm, 将穴内活土、死土分别堆放地表两边。

3.4 栽植

栽植时间为4 月上旬, 栽植密度每亩110 株, 株行距2m×3m, , 栽植时将活土分层填入穴内, 层层踩实。栽植后可适量灌水。

3.5 抚育管理

为了促其快速生长, 栽植后连续抚育3 年, 进行松土、除草, 保持造林地土壤疏松, 树盘下无杂草。对病虫鼠害进行监测和预防, 控制其发生危害。

4 结果与分析

4.1 扦插育苗当年平均苗高230cm, 地径2.10cm, 第二年平茬后平均苗高280cm, 地径2.60cm。达到造林一级苗标准, 说明采取春季扦插、高床作业、地膜覆盖、平茬培育等技术, 是欧美杨繁植的理想方式。

4.2 造林成活率为98.60%, 第三年保存率仍在95%以上, 平均树高8.10m, 地径7.20cm。结果表明, 该树种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均高于新疆杨等其它杨树。表现出了明显的速生性。

4.3 造林后物候观测结果, 欧美杨107 号造林后连续三年萌动期在4月下旬, 展叶期在5 月中上旬, 叶变色期在9 月下旬至10 月初, 落叶期在10 月中下旬。没有发现干旱、霜冻、冻拔及冬季抽条现象, 整个物候期和苗期、引种地基本一致, 证明在本区生长完全适应。

5 结论

第6篇

引言

低碳经济就是要求能源利用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质量、环境保护水平都有质的提升和转变,是对传统能源利用、产业结构的挑战。森林在低碳经济模式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林产加工等可通过新技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开发生物质能源来达到低排放,减少因非法采伐等引起的森林破坏、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通过科学规划增加森林面积,利用科学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碳汇功能;建立造林与更新长效机制,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使经营主体保持积极性,使森林经营与林农致富紧密结合,实现持续碳汇。本文就森林低碳经济的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1. 发展森林低碳经济的作用

1.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森林植物体内和森林土壤中。同时,森林固定二氧化碳持久而稳定。同样,木材及木制品也是十分重要的碳库,固碳的时间可达几十年、上百年。统计分析表明,通过植树造林方式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成本要远低于核能、风能和生物质燃料等各种工业活动减排的成本。

1.2森林是地球表面利用太阳能的最大载体

森林每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占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固定太阳能总量的多一半,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能源宝库。树苗长成大树,不仅吸收、固定了大量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和储藏了太阳能。因此,选用那些易繁殖、萌发力强、能固氮、生长快、热值高、用途多和抗性强的树种,以大密度造林的方法,使薪炭林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和阳光,就可以达到固碳储能的目的。

1.3消除各种污染源排放

很多森林植物由于结构复杂,树叶表面不平,多绒毛,分泌粘性油脂及汁液,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大量飘尘。杜鹃、木槿、紫薇等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氧化锌等有害气体。松属、圆柏属、云杉属、桦木等许多森林植物能放出大量杀菌素,可杀死各种疾病的病原菌。采用人工措施或者喷洒各种杀虫剂或杀菌药来消除环境污染,不仅要付出能耗,而且需要较高的成本。

1.4减少了人工措施的土石方工程

人们投资、投劳耗用水泥、钢材以及其他材料和化石能耗修建各种拦水、蓄水工程,不仅耗费了大量化石能源,而且产生了污染。当使用寿命结束时,清理报废工程仍然需要消耗能源。森林拦蓄降水,调节径流,减少洪涝灾害的成本远低于修建水库的成本。森林蓄水的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损失,从而大大降低了农林业发展对化工产品和化石燃料的需求,减少了化石燃料使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

1.5降低生态系统调控的物质与能源消耗

近年来,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采用人工措施增雨、调水、防洪、减灾,不仅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更需要大量的物质与能量投入。森林能够调节气候,降低或减缓洪涝、干旱灾害,保持和维护有利的生产环境,减少了化石养分或能耗投入,使农作物和畜牧业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发展并获得高收益,从而降低了灾害控制和恢复成本,减少了生态系统调控的物质和能源消耗。

1.6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森林所形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人类生存有着良好的影响,森林生态环境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使人精神放松,增进人体健康。同时,森林也是人们旅游、爬山、远足,甚至探险的场所。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意味着用于调温、调湿、滞尘的各种人工设备使用数量和时间的减少及其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的降低。

1.7林产品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森林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而且还有占地少、一次种植持续利用的优势,是大有希望的新兴的绿色能源。森林提供的木材作为生物类的材料,以及各种非木质林产品,不论作为能源,还是作为生产、生活资料,都是一种低碳经济材料。在石油、煤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

2. 促进森林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1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及长江和沿海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湿地及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商品林基地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制定和实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油茶等木本粮油等林业重点工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实行木材加工产品“下乡”补贴试点,推动低碳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增加森林碳汇。

2.2实施森林经营工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森林属于生物量密度较低的人工林和次生林,森林蓄积很低,这是增加森林碳汇的最大潜力之所在。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森林经营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既符合国际林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未来气候谈判增汇减排的重要筹码。因此,应尽快启动《全国森林经营工程》,同时应积极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

2.3开展碳汇造林试点

在现有造林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碳汇造林试点。碳汇造林即在设定了基线的土地上,对造林和森林经营以及林木生长的全过程都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的营造林活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营造林模式。建立与“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相匹配的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增汇固碳和中国温室气体减排开展“三可”奠定基础。

2.4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2.5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木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被提到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是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因此,应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结束语

第7篇

论文摘要: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营林建设,本文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把我国林业溶入了国际林业体系中,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一、造林方法

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2、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二、植树造林的程序

1、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3、人工播种方法

(1)播前的种子处理

目的:完成种子发芽准备,加速种子发芽,缩短留土时间,保证出苗整齐,预防动物及病虫害的危害。

措施:消毒、拌种、浸种、催芽。春播时深休眠种子要催芽。

春播时逼迫休眠种子应浸种,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较干旱、晚霜与低温危害严重不宜浸种。雨季一般播种干种子,如果能准确掌握雨情时也可浸种。

秋季播种时一般都不浸种、催芽。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地方应进行消毒液浸种、闷种或拌种

(2)播种方法

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

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

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

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

适用条件: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

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

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到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

适用条件: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

块播: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第8篇

论文关键词:碳基金,CDM,低碳经济

 

一、碳基金的概念及其产生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臭氧层耗竭,各种极端气候现象的反复出现以及灾害性频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多地关注全球变暖问题。科学研究发现,全球大气层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为此,限制温室气体排放CDM,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被提上各国政策的议程。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为附件Ⅰ国家(即发达国家)确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规定可以通过联合履约(JI)、排放贸易(ET)和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三种灵活机制实施项目,以完成各自温室气体排放任务。前两种机制适用于发达国家之间,清洁能源发展机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基本思想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并转让先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碳汇)项目,所获得的碳信用指标,可以用于抵减发达国家的减排任务,这是一个双赢机制。碳基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碳基金是一种通过前期支付、股权投资或者提前购买协议CDM,专门为减排项目融资的投资工具核心期刊。碳基金是碳汇基金的简称。国际上通常指“清洁发展机制”下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专门资金。碳基金通过对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项目的投资与合作,取得项目所产生的交易品----“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或者成为碳信用指标,并在国际碳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并取得投资收益。

二、国内外碳基金发展现状

(一)国外碳基金发展现状

碳基金在国外已经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碳市场中的先锋,世界银行于2000年发行了首只投资于减排项目的碳原型基金(Prototype Fund),发行规模为1.8亿美元。该基金的资金来自17个公司和6个政府,管理方为世界银行。目前,世界银行管理着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10个碳基金。16个国家的政府和覆盖部门的65家公司已经为这些基金做出了贡献。欧盟及日本等国也相继设立专门机构和气候变化专项基金。来自Financial Solutions的2009年度的报告中显示,全球碳基金总数为89只,资金规模107.55亿欧元,并且还有6只基金在酝酿中CDM,新生资金规模为32.3亿美元。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快速成长的碳基金已经成为碳指标的购买主力军,往返于碳指标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赚取高额的利润。据统计,碳基金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为24%的CDM提供了融资,通过签署《减排量购买协议》(Emission Reduction Purchase Agreement)获得CER的所有权。

(二)国内碳基金发展现状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碳基金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引进探索阶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制定的《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促进节能减排公关政策的落实,帮助企业通过捐资造林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的方式开展资源减排活动,2007年7月20日,在国家林业局的提倡和组织下CDM,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相关部门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下设立中国绿色碳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专业造林减排基金。

三、我国碳基金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碳基金筹资规模小

国外一般由政府出资设立的碳基金规模都在千万美元以上,根据各国减排任务的不同有所不同。最多的为世行创立的PCF总金额达到1.8亿美元。其余奥地利政府为7200万欧元,加拿大政府设立的生物碳基金为3000-5000万美元,丹麦碳基金为1.2亿欧元,日本碳基金为5480万欧元。英国则每年拨付约6600万英镑的气候变化税拨付给碳基金管理使用核心期刊。

我国碳基金由于处于刚起步阶段,各方面的宣传、推广力度以及参与程度还不够,筹资规模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规模比较小。中国绿色碳基金前期投入资金只有3亿元人民币,和国外碳基金规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碳基金设立形式和管理模式单一

国外碳基金管理模式有以下方式:

1.全部由政府设立和政府管理。如芬兰政府外交部于2000年设立联合履约(JI)/CDM试验计划,在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泰国和越南确定了潜在项目。2003年1月开始向上述各国发出邀请CDM,购买小型CDM项目产生的CERs。

2.由国际组织和政府合作创立,由国际组织管理。这部分CDM项目主要由世界银行与各国政府之间的合作促成。世界银行的原型碳基金(PCF)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碳基金,政府方面有加拿大,芬兰,挪威,瑞典,荷兰和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参与,另外还有17家私营公司也参与了碳基金的组成。PCF的日常工作主要由世界银行管理。

3.由政府设立采用企业模式运作。这种类型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碳基金。英国碳基金是一个由政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的独立公司,成立于2001年,碳基金的经费开支、投资、碳基金人员的工资奖金等由董事会决定,政府并不干预碳基金公司的经营管理业务。

4.由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采用商业化管理。这种类型的代表为德国和日本的碳基金。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碳基金由德国政府、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共同设立CDM,由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负责日常管理。

5.由企业出资并采取企业方式管理。这些碳基金规模不大,主要从事CERs的中间交易。

而中国绿色碳基金属于全国性公募基金。该基金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绿化基金会及有关出资企业和单位共同组成执行理事会,按照《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和《中国绿化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规则》以及共同制定的《中国绿色碳基金管理办法》对基金进行管理,同时接受相关监督和审计核心期刊。和国外相比,无论从设立形式和管理模式上还都比较单一。

(三)设立目标单一

国外碳基金设立目标广泛。除了用于积累碳汇为目的的基本项目以外,还用于许多其他主动性项目。如德国碳基金主要为德国和欧洲有意购买交易证书的企业提供服务。日本碳基金主要用于购买《京都议定书》规则下的减排量,以完成本国的减排目标量。丹麦碳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风能以及热力和电力、水电、生物质能源以及垃圾掩埋等项目。

反观我国的碳基金设立目标则较为狭窄,主要用于以积累碳汇为主要目的的植树造林、森林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它相关性项目;林业碳汇的计量与监测、碳汇技术标准的制定、碳汇管理政策的研究及碳汇相关信息等;开展森林与气候变化、林业碳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科学知识普及、宣传、论坛和培训等社会公益活动。

四、发展我国碳基金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比国内外碳基金发展的现状,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在碳基金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汇国,我国有必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借鉴国外在碳基金发展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发展自身的碳基金。具体措施如下:

(一)扩大筹资渠道,争取财政支持。

为了扩大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影响力并加快碳汇造林,在中国绿色碳基金建立初期,应争取国家财政的配套支持。 既可新增碳汇造林专项经费注入中国绿色碳基金,也可以结合国家造林专项, 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开展中国绿色碳基金的造林活动,有利于造林的管护和后期效益的发挥。如果造林所产生的碳汇有收入,应使其回到基金会中用于再次造林。

(二)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CDM,加大政府支持力量。

捐资造林吸储二氧化碳, 推动企业志愿减排行动, 可看成是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立法前的“演练”。真正的减少排放, 还要在国家的法律规定之下,调整某些宏观政策和环境政策, 限制企业的排放行为。即确定一个全国的总排碳量和各个部门的排碳总量, 使排碳权成为“稀缺”品。再允许利用植树造林吸收的碳汇抵减一部分排放量。将自愿行为和强制行为有机结合,体现道德约束和法制约束双重力量核心期刊。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部门规章建设、区域约束以及国家立法,不仅能促进我国林业碳汇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推进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国内企业与银行对CDM项目和谈金融的认识

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对CDM项目和“碳金融”的认识尚不到位是成立碳基金的一个主要障碍。由于其融资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入,企业和银行不能看到它的营利性和重要性,不愿出资参与碳交易,使得碳基金较难形成规模效益。为此,应不断加强对谈金融的宣传,提高国内企业与机构的认识,为碳基金的简历奠定基础。

(四)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

目前许多国家都与世界银行合作成立碳基金。世界银行作为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具有良好的资信声誉与较高的管理水平,因此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发展与管理碳基金的平台。世界银行扮演的是一个中介服务的角色利用其自身影响力,吸引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项目CDM,并作为委托方,成功地连接了买方和卖方。这是一种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减排目标的途径。于是,通过国际碳基金的运作,世界银行既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也达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赢。

根据CDM交易规则估算,在2012年之前,中国的碳交易潜力将达数10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是全球最大的CDM项目提供方。因此,建立中国碳基金和碳交易市场并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上的碳基金发展经验CDM,积极引进国际碳基金,参与到我国CDM项目的开发,形成和国际谈市场联动的碳交易机制,将大力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加速节能减排技术的商业化,缓解节能减排项目的前期资金压力,且可分散其风险,同时又能促进节能产业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环境交易所,2010中国碳信用市场投资报告,cbeex.com.cn/article/xmdj/zlxz/

2、世界银行网站,carbonfinance.org/

3、吴俊.林冬冬.2010.国外碳金融业务发展新趋向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 (8)

4、韩野炬.2007.国际碳基金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J].2007中国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会刊

5、黄孝华.2010.国际碳基金运行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4)

6、钟国华.2007.清洁发展机制碳基金造林综述[J].广西林业(6)

7、艾亚.2008.私募碳基金老大的中国动向[J].国际融资(5)

8、章升东,宋维明,何宇.2007.国际碳基金发展概述[J].林业经济 (7)

9、李怒云,宋维明,何宇.2007.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创建与运营[J].林业经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