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实践美学论文

实践美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7 16:42: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实践美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实践美学论文

第1篇

1.提供欣赏平台

借助学校网站、教师博客、《雨竹》校刊等平台开辟名家名画作品赏析栏目。比如齐白石的《虾》系列赏析、徐悲鸿的《奔马图》赏析、凡•高的《向日葵》系列等,让学生从小接触经典的艺术作品,引导他们认识名家美术作品的多元性,学会宽容和尊重大师的作品,与大师直接对话,并且撰写欣赏心得,以帮助他们在童年时代就获得较高的艺术发展起点。

2.加大宣传力度

在学校宣传窗、海报栏、美术教室等场所定期举办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以及学生个人画展,张贴学生创作的能够体现儿童天性、天真朴拙的优秀美术作品,如书法、国画、剪纸、青花、线描等一系列作品,这一举措能拉近孩子的心理距离,更易被孩子们接受。今后笔者还准备将一些优秀的国内外名家名作引入学校公共空间,为本校学生努力打造更完整的艺术欣赏氛围。

3.相关活动配合

因本校的校园文化理念是“诗意雅韵”,每年借助校园艺术节这一契机,定期开展全校性的诗配画比赛,由学生自选一首喜欢的古诗,以硬笔书法的形式书写之后,配上与诗歌意境相符合的画面,以此表达学生的审美感受。这一举措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色彩,实现了抽象的文字思维与美术的形象思维之间的联系与互换。除定期开展诗配画比赛,近年来围绕学校民乐特色,开展“乐之绘”美术比赛,也是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大型活动,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4.丰富学校图书馆美术藏书

笔者学校有个南京市级的示范图书馆,有两万册的藏书,其中就包括一定数量的美术类读物,给爱好美术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扩大美术阅读视野的好机会。

5.家校联手

另外,利用家校平台,号召家长在家中给孩子创设一定的艺术氛围,使孩子耳濡目染,快速提升其审美品位。

二、凸显主体,鼓励学生“美”的学习

1.合理利用美术学习单

在过去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笔者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过分重视了教师的分析与讲评,而忽视了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自主理解。或者就是简单问问学生,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那么,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回答的可能就是“我觉得很好、很漂亮”这样很空洞的一些评论。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所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可能不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所能完全洞悉的,而教师所秉承的又可能是成人化的视角,这就造成了教与学的断裂。因此,笔者开展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尝试,根据上课内容,设计了相关问题,编制成美术学习单,学生回家后,在家长帮助下上网检索相关资料,或者去查找搜集相关的实物,再结合自己的审美感受填写相关问题,由此获得对于欣赏主题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判断。

2.“我当小老师”

“我当小老师”即学生评画环节,具体的做法是,展示欣赏对象后,要求学生根据先前阅读的资料,大致描述自己的欣赏感受,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走上讲台,拿起教棒担当小老师,从相对专业的角度进行稍具深度的分析,如色彩、线条、情绪、内容等。这一方法还能够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欣赏水平,形成热烈活泼的课堂环境。

3.同伴互助

在笔者的课堂里,对全班学生进行“七彩虹”的分组,每一组代表彩虹上的一种色彩。人员的组合上也是由绘画能手领衔,搭配能力层次高低不同的学生,互帮互助,尤其在进行集体画创作或是手工制作时,学生们长期的合作训练,能让每一个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任务,深知自己是彩虹桥上不可或缺的颜色,从而得到乐趣和归属感,身心同时得到愉悦,得到美的熏陶。

三、拓宽视野,挖掘“美”的社会资源

美术教学不应该只在教室里开展,教师无论是有意识地组织开展教学,还是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时间请家长协助共同开展,课外美术活动都是美术教学重要的补充和延伸,是非常必要的。

1.积极挖掘本土资源

合理借助利用本土优质文化资源,实地观察欣赏,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激发保护与创新精神。如栖霞寺石窟文化、南朝石刻、燕子矶公园、城南老建筑群等,并将这些素材穿插在校本教材中,成为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增添教材的本土性、地方性。对于本土的文化资源,如果光让学生从网络或书籍上查找图片,还是会显得有些距离感,所以让孩子们去实地游览和观察,现场震撼力很强。笔者曾带着学生组成“我身边的南朝石刻”寻访小组,去寻访栖霞区内的南朝石刻,让孩子们现场感受经历了1500多年风雨的南朝萧秀、萧恢墓石刻,孩子们显得十分好奇和激动。他们想象中的石刻应该是非常华美的,但是现场很朴素,甚至显得有点残缺破败,虽然带给他们些许失望,但是他们很快就被石辟邪、石碑的雄壮所打动,仔细研究上面的花纹,并且在本子上临摹下来石兽、石碑的样子,回校后还写了寻访日记,身临其境的体验大大强化了他们的审美感受,欣赏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2.参观博物馆、美术馆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具有多个丰富底蕴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名人旧居等,这些场馆中的美术教学资源,有的可以直接拿来用,有的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简洁地体验与感受,还有的可以与美术知识融合,形成新的综合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知,也在与艺术品近距离的接触中感悟了美的力量,从而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3.感受四季变化

在美术学习中,能够逐步建立或者基本具备艺术感觉的儿童,不仅仅是研究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身心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而且是领悟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更重要的是,四季更替的变化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具备一种与众不同的眼光和思维。假如小学生能够在看似平常的景致里捕捉到细小的事情,而且这些现象让人能够注意到它,它带来的刺激就会长驱直入地进入小学生的意识。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同一处地点“曲荷滴翠”处观察景色,四季的变化使得景物在造型、色彩上产生变化,孩子们通过观察写生,在这种记录中再现了真实,又艺术化地升华了真实。创造四季美景的经历让学生们提升了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也培养了其表现美的技巧。

四、加强实践,提高教师“美”的素养

第2篇

(一)研究型教学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人才素质由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构成。研究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研探讨的方法来获取信息或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为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利用案例分析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或辩论,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使得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思维达到高效率,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更快地接受知识和更好地掌握知识。研究型教学促使学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并亲自发现学到的知识和定律,通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培养具有时代性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型教学的理论

形成及趋势研究型教学理论在我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研究的学者比较多,但成果不多。我国最早研究的是清华大学,主要通过课程训练,进行任务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素质教育为主,布置典型工作任务,用来提升学生的工作岗位,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论水平的巩固与提高。研究型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良好的,现在高校培养模式都在改变,以岗位能力本位为需求,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注重素质教育培养,为研究型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研究型教学的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强调教师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维度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能力的评价,而且还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心理素质以及日常行为的评价,争取把评价的内容与研究目标、课程目标相结合。研究型教学的评价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要发掘和发挥许多学生的优势和潜力,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全新地认识自我。从评价方式上来讲,不能只着眼于终结性评价,同时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创建多维度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掌握熟练程度、能力的提高和积极参与的程度等基础之上的。

二、健美操教学的技术特点

健美操的内容有基本的队列队形练习;徒手健美操;轻器械健美操;器械健美操;技巧运动;跳跃;蹦床运动;艺术健美操;健美操;团体健美操。按照不同的身体练习形式,可以把健美操分为徒手健美操、轻器械健美操、器械健美操和专门器械健美操;依据健美操内容所完成的主要任务,可以把健美操分为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大众性健美操,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提高运动竞赛水平的竞技性健美操,以及用特有的主题思想来进行宣传教育的团体健美操。健美操的任务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体态,提高身体的工作能力。健美操的特点是其具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容易推广和普及;能全面和集中地锻炼身体;在教学和训练方面必须互相保护与帮助;艺术性较强;不断创新。总之,健美操具有广泛性:一般性健美操都易于普及、便于推广。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训练水平、不同器械、不同场地和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技术动作来进行练习,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集中地锻炼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发展某种身体素质,以促进人体全面发展的水平。健美操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是一种集健身和健心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

三、研究型教学在高职院校健美操课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日渐加重,健康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科学实践证明,体育锻炼是促进人体发展、增进心理健康的积极手段和主要方法。健美操是一项将健美操和舞蹈融于一体的有氧运动,它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身、健力、健美为特征,把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精神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健美操项目多、技巧动作难度大,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带给人们身心享受,促进了健康的发展。健美操运动具有保健的作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健美操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校体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提供了机遇。健美操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健美操教学首先具有磨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的功能。坚持健美操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坚持、冒险精神和刚毅、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让身心得到锻炼,增进健康,有利于发展综合素质。健美操运动要普及推广、要发展、要上一个台阶,就要按照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全面性的原则,坚持寓学、寓练于乐。目前我国学生在体质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我国青少年的体育素质中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力量等均有不小的下降。

四、总结

第3篇

本研究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相比较的方法进行,通过对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验证实验教学的效果。

1.1研究对象及方法

以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健美操选修课女生为实验对象,从中随机抽取60名女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班,每班30人)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前通过问卷调查及体育基础进行测评,确保两个班之间的学生运动基础、身体素质等运动能力均无显著性差异。另外,两个班的教学内容、课时数、教学进度保持一致。

1.2研究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同一教师在同一场地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即教师教,学生学,依据示范———讲解———分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错———完善练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在全面考虑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术等因素的基础上,每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前测成绩组建5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6人小群体,通过适当调整,各小群体成员间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具有一定层次梯队,能互补,教师可对组内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制定各小组活动规则。设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一般以一个项目的学习为一单元,实施教学前教师向全班同学简单讲述教学目标,各小组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小组目标及个人目标。随后教师面向全班进行健美操授课,形式与传统上课一样,但上课时间短、同一时间的教学内容量大,目的是为接下来小群体的主导部分———小组活动留一定的时间。在练习的过程中,小组内学生相互帮教,相互指导,互相评价。不定时地进行小组内人人参与的讲解示范和技术交流比赛。教师则重点关注学生小组活动的参与情况、小组学校目标的实现情况。如小组成员间相互支持情况、相互给予的意见反馈情况以及学习目标实现情况等。教师通过这些情况的观察,便可有的放矢的介入到指导、调控小组活动中来。小组间竞赛及评价。每单元结束,以小组间竞赛的形式,测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的方式包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健美操技术技能动作掌握情况以及组内学生相互交流、互助情况。据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情况、每单元结束前评价反馈信息,在单元学习结束前,教师就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进而转入下一单元的学习。

2结果

2.1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健美操学习兴趣的影响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运动的原动力,学生是认识和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对健美操课有兴趣,并使得健美操课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他们才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健美操课堂中来。实验前后,针对学生对健美操课的学习兴趣,我们分别做了问卷调查。实验前实验组(小群体教学模式组)与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组)对比,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实验组(小群体教学模式组)实验前的学习兴趣高、中、低所占的百分比分别26.6%、40%、33.3%,实验后分别为50%、33.3%、16.7%,实验前后,实验组的学生在健美操课学习兴趣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前后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组)对健美操学习态度认知上的虽然有一定变化,但经过对组内数据检验,结果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结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小群体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兴趣。

2.2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健美操课考试成绩的影响

小群体教学模式组成绩的平均值高于传统模式教学组的成绩,且两组间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认为在学生健美操课中实践小群体教学模式可以获得较好的健美操成绩。

3结论与建议

3.1小群体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健美操课的兴趣

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但对参与体育课堂不感兴趣或兴趣程度低是广大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在本研究结果表明,小群体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兴趣。究其原因,传统模式教学注重教法,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偏好搞一刀,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注重严密组织、严格纪律,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置学生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上。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较少,练习密度较低,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小群体教学模式给了学生适度“自由”,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相互学习、相互指导、互帮互助,它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快乐体育教学的形式,激发了学习兴趣。

3.2小群体教学模式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对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小群体模式教学组平均分值较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小群体教学模式符合人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健美操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在基本素质、节奏感、运动技能掌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她们进行适当的异质分组,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群体教学模式的中间环节,是指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中相互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对学生来讲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对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刻学习、领会直至在同学面前能清晰地表达和演示,从而让学生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中达到学习目标。对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讲,可以感受同组同学的帮助,并在努力学习的情况下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讲,这种学习情景,给了她们更为广阔的舞台,以发挥她们的优势,同时也让她们在这种帮助他人的氛围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感。所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体现了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2.2小群体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教学效果

第4篇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为以后评价健美操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教育学,为本课题奠定理论基础.

2.2.2逻辑推理法

在健美操教学能力评价模型构建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参考了教育学等专著.并围绕着健美操教学的教学准备,教学开展,教学评价,教学综合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并通过专家访谈打分法,经过检验筛选,逻辑思辨概括了这四个方面的指标,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2.3.3特尔菲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指标的筛选,因为经过逻辑推理出来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要用这个方法来筛选指标,本文选择的专家为学校体育学专家教授3名,副教授3名,普通高校的体育部主任3名作为调查的对象.在问卷中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赋值,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3理论框架指导下的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选取

3.1健美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在体育教师教学的开展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健美操的教学设计是在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健美操教学的特点,把整个的课堂教学资源利用起来.将音乐,器械有效结合的过程.健美操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把握教材的能力;2全面掌握学生情况的能力;3动作创编能力;4绘图能力;5音乐创编能力;6制定教学文案的能力.

3.2健美操教师教学实施能力

健美操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学实施是教学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是健美操教学实施的主要体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影响到教师的情绪体验和自身的发展.健美操的教学实施能力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语言能力;2示范能力;3组织能力;4教学管理能力;5教学应变能力.

3.3健美操教师教学评价能力

健美操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是判断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及优缺点的一种能力,也是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在现代体育活动中,评价已成为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健美操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两个中心环节.其包括:1教学效果评价;2对学生成绩评定.

3.4健美操教师教学综合能力

健美操教师教学综合能力主要有:1训练能力;2教学科研能力;3教学创新能力.确立指标的步骤为:1经验选择,大概确定一级、二级指标.2第一轮专家问卷法.在问卷设计之前先对问卷进行效度的检验,检验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然后对经验选择的指标进行赋值,分别用1,2,3,4,5来代表不重要、一般、重要、较重要,很重要.要求专家对其进行选择,之后计算其离散程度:集中程度的检验公式为:E軍i=1p5j=1ΣEjnij,离散程度的检验公式为:Si=1p-15j=1Σnij(Ej-E軍i)2姨离散程度小于0.63的指标进入下一轮专家问卷.3第二轮专家问卷.根据第一轮问卷专家的修改意见,对指标进行修改进入下一轮问卷.然后对第二轮问卷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第二轮专家意见已经高度一致.所有该评价指标就可以确定.

4利用AHP法确定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权重

4.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即建立评价系统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本研究中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系统的目标层按照四个维度分解出子系统目标层.

4.2逐层构造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教学能力评价

指标的两两判断矩阵对于从属于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

4.3判断矩阵求解

求解判断矩阵有多种方法:和积法,最小平方法,特征向量法等,其中,特征向量法被大量实践证明科学性最好,因此AHP方法中一般用此方法来计算矩阵的排序向量.对求出的特征向量作归一化处理.

4.4一致性检验

根据逻辑思辨,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要求其符合基本的逻辑关系.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的计算.最终得出:

5结论

第5篇

(一)美术教学要联系具体实践职业美术教育在基础的训练上,不能细致进行室内素描以及色彩的训练。其主要强调美术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所以应着重加强培养学生的速写式素描和快速造型的能力。对于事物的快速造型,学生应着重训练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以及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所感知的对象,做到多样化的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之前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模式,要针对实际应用进行教学,避免将美术教学固定在以往的模式中,要实现教学收的创新和多样化。

(二)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理念和能力新时期的职业美术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美术基础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实用性的实践技能和应用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动手能力的授课中正确的引导学生将美术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知识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其巨大的力量。教师教学的观念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其应该是引导学生的动力而不应成为阻碍学生创新的影响因素。国际职业教育的主流模式是工作本位学习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授课地点从课堂转移到工作现场,在现场工作中进行理论与技能的情景教学。因此,这对教师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要知道学生完成美术技能的学习。

(三)坚持贯彻实践性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素质。在掌握已有知识成果的基础上,把具体的实践经验加入到学习中来,可以避免教师以往简单枯燥的语言描述。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对整个操作动手独立完成,对整个美术技能的掌握更加直观,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这对以后学生观察社会情况、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把美术教育的授课场所转移到工作现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又解决了一些企业人才不足的情况。职业美术教育不仅承担着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的责任,更多的是能够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服务到社会。

现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社会不再需要只有单方面才能的人才,取而代之的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创新不单单是发现新的问题,更多的是在发现问题时候如何解决问题。只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才能确保学生可以在新问题的提出后拥有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职业美术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拥有独立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能力,用于打破陈规,从全新的角度和方法来解决发现的问题。

二、总结

第6篇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端于德国的一种美学理论,其基本观点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理念,对当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发端于德国的文学理论思潮和流派。在接受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两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向,即:一个是以汉斯·罗伯特·姚斯为代表的着重于读者研究,关注读者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另一个是以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的着重于接受活动的文本研究,关注文本的空白和召唤结构,关注于阅读过程的本身和阅读过程中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的来说,姚斯和伊瑟尔二者的理论相互呼应,并呈现出相互一致的关注,即将关注的焦点从作者——文本关系转向文本——读者关系的研究,特别重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一)期待视野

姚斯指出:“如果我们想要认识文学文本由于其审美特点而使我们感觉并理解什么东西的话,就不能从分析已获得整体形式文本义一问题入手,而必须从最初的感知过程入手。在这里,文本犹如一个‘内核’,指引着读者。”[1]从审美感知的角度来说,姚斯认为作品的价值只有透过读者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而任何一位读者在阅读之前,都已经处在一种前在理解或者一种前在认知的状态,这种前在理解的状态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简单地说,就是读者在进入阅读欣赏之前,因其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水平、文学造诣、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以及阅读经验的不同,在自己的心理上会形成一定的阅读定式,因此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产生怎样的理解,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其期待视野。正如鲁迅先生当年评《红楼梦》时曾这样说“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每一个读者在进入阅读活动中的时候,总是因为原来的经验、趣味、素养等因素所构成的期待视野的影响,所以,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就是一个不断的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

(二)召唤结构

传统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活动的认知,基本上认为作家的作品完成,文学活动便随即终止,因此对文学的阅读活动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一直到接受美学的发展与兴起,才开始重视阅读对于文学活动实现的重要性。接受美学一直非常重视读者对文本的审美创造,正如萨特所说的:“读者意识到自己既在揭示又在创造,在创造过程中揭示,在揭示过程中创造。”[2]因此,接受美学将读者放在揭示活动的中心地位,认为文学意义的实现,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只有通过读者的审美感知,文学作品才具有现实存在的意义。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任何文学作品的语言构造,都具有一定的未定性,在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中形成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召唤结构”,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加以具体化。因此,文学交流是作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阅读过程中空白可以被读者不断填充,并赋予新的意义与特征,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

二、接受美学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关于“阅读和欣赏”的建议中,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4]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开始重视学生如何通过提问、讨论和对话学习的方式表达其个人的感受,并能够针对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进行深度思考。

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作品,然而以往过度依赖教师讲述和分析作品内容,学生并不能真正了解如何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自身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并从中掌握鉴赏作品的基本认知和方法。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说,文学作品意义的产生,并不是完全由作家或单一读者所赋予的,而是阅读过程中由读者自己来完成的。

从教学的观点来说,阅读是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建构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起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呼唤和建立学生的“期待视野”,就成为阅读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第一步。不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因为他们在文化和个体上都是独特的,所以阅读并没有标准答案,在引导阅读活动的朝向上,教师更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更为重要的是,阅读本身不仅是一个外部阅读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加入读者个人体验的经验过程,所以整个教学的重心应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积极与文本对话,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者反映”,并引导与其他读者进行分享对话,为之架构更大更宽广的阅读期待视野。在阅读活动之中,当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读者,而是认识到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与领悟能力。因此如何教授学生以一种审美的阅读态度把握作品的世界,成为提升阅读教学的关键。

三、小结

不可否认,接受美学理论有其本身的制约性,所以接受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文体,比如作者“义指”比较确定且恒常的议论文和说明文,由于这两类问题通常是表达作者对于社会、自然、人生等的某种观点或者是解释说明自然界某个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因此,这类文体在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甚至不允许违背作者的原意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元解读”依旧甚至必须是占据主要地位的。不过,接受美学强调读者作为文学活动主要环节的观点,对于现行阅读教学模式的变革而言,仍然具有其重要的启示。如果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时,能以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指导,深入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作为读者的自觉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进而对范文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感悟和解读,是有可能改变传统范文教学形态的既有模式,达到较为理想的阅读成效。

注释:

[1]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萨特.萨特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郭敬璋.在“多元解读”的误区中突围——中学语文文本解读有效性的理性思考[J].语文月刊,2013,(4).

第7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英美文学 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肖剑(1973-),女,陕西渭南人,陕西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法。(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03-02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段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英国和美国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以及口头与书面表达等语言技能。通过大量的阅读与讨论,加强学生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但是,多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模式基本仍在沿袭以前的套路,致使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大多数高校采取文学史加作品选读的模式,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沿袭着“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课堂以史为主,讲解过程中大量陈述枯燥的背景及史实,虽然有时也会加入作家的逸闻趣事,但学生多数情况下都是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不少教师在进行作品鉴赏时没有创见,只会罗列一些评论家的观点。“文学教学不是要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权威或正确的解释,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

2.教学内容粗浅,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大多数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己真正地去读作品,很多时候学生对原作都只是浅尝辄止、略知皮毛。有时甚至连教师自己也没有真正研读过作品文本,仅仅罗列他人观点,讲课枯燥乏味。虽然上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但很多学生甚至连一部完整的小说或一个完整的剧本都没有接触过,更遑论学会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了。由于教学内容多数为死知识,不少学生便觉得英美文学课乏味、无聊。就算是表达能力极强的教师也只是给了学生听下去的耐心,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学的世界,去触摸和感受文学自身的魅力。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与英美文学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非常有利。该理论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经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一代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不断努力,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观的、动态的、情境的;学习是主动的、建构的。它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自己认知结构建构的决定者;教师是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帮助者。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师观强调学生在知识建构中起主体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材料,把要学的内容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1.任务型教学――建构的基础。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然而,当前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很多问题的设计流于形式,教师问学生答,好像在进行互动,实际上学生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思考,这也就违背了课堂设计的初衷,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互动。真正的互动并非只是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陷入深度思考,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共鸣、精神上的共振。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互动,而不只是一种形式。目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实际上仍然把学生当成容器,而不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和积极性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潜力,都是具有积极的知识建构能力的主体。能够点燃学生创造热情的教师才是真正智慧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重新思考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设计合理的问题,设置适当的任务。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任务可以由教师提出,同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让学生在争鸣和探讨中自己解决。针对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应该改变教师对课堂的主宰模式,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笔者在多年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通常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为主,让文学走进学生的内心。开学初就布置本学期每个学生的课堂展示任务,通常会以小组的形式,一组为三人,负责完成对一个作家及其代表作的介绍与评价。围绕这一任务,学生阅读作品,查询相关信息,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联系旧有的知识体系,建构其新的知识结构。在每节课上,都有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及时进行积极的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鼓励和赞扬中得到了激发,学生越来越喜欢英美文学课堂,表现也就越来越出色,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在课堂上,教书和育人成为“一而二、二而一”的有机统一体。

2.问题意识的培养――建构的途径。在建构主义教学论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包括背景信息、认知方向等,以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的原始动机。这种动机应当源于学生的内心,而非外界的力量。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动态进程。在当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不断反思作品,培养问题意识。在学生解读作品的过程中,问题意识逐渐培养起来,从而积极推动学习者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一部经典作品需要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经典作品的内蕴。文学课堂没有标准答案,“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激励学生从自身的理解出发,解读作品,想象作品,完成对文

本的再创造。“文学的特点在于未定性与意义空白给予读者能动的反思和想象的余地。”。真正伟大的作品往往已经预留了读者再创造的空间和余地。阅读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在感受作品的过程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作家进行内心的对话与交流,因此,阅读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

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自身建构知识的动力和启发知识建构的多元途径。不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忽视甚至无视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将学生物化为无生命的知识容器,这样的课堂无法激活学生创造的热情,更不可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提升。所以,在英美文学课堂上要真正做到让学生进入文本,自己发现问题,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一步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继而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应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并能够保证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新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英美文学教学应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文本的阅读,在阅读后又能围绕作品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积极互动。

好的文学作品能够使学生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唤醒潜藏在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并激发蕴藏在学生内心的巨大力量,从而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也在建构自己的情感,并引领自己的现实生活。因此,文学学习自始至终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在文学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维能力、精神坐标、价值体系。

3.多媒体教学――建构的环境。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这些正是多媒体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和优势。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多数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它以高质量的自然语言为材料,以良好的情景作为语境,以优越的可理解性和交互性为支撑,从语言学习最基本的技能――听力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现了较高的教育价值。”教学应在一个丰富多元的环境中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丰富的联系,激活学生思维的各种链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多媒体辅助教学恰恰为外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环境,而教师也从传统的教学资源提供者的单一角色中解脱出来,可以进行更多的思考,从而轻松过渡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促进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单一讲授的弊端。多年来,笔者在英美文学课堂上精选一些经典作品改编的电影,让学生在影视欣赏的过程中全方位投入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水平,同时,这一过程也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逐渐得到提升。视频、音频大大地丰富了外语教学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师的点拨讲授水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穿插优秀的影片进行多模态教学。“运用改编电影进行多模态教学是为了达到英美文学教学的整体目的,体现名著名篇的整体意义,全方位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客观环境之间就有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和互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机器之间,因信息流量的加大,而拓宽了知识建构的渠道,丰富了知识建构的手段,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及精神维度。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因多元生动的呈现形式而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了交流互动,加深了主体感受并提升了主体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了身体和灵魂的同时在场,大大提高了知识建构的效率。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课应当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增加学生知识建构的途径,改善知识建构的外部环境,建立知识建构的良好体系。文学教学本身就富于挑战,需要不断的理论探讨和深入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思考,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学对象和外部环境。在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中,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精神价值向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自觉进行了文学知识的建构,而且完成了价值体系的重构,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完成了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

[注释]

①李旭,孙建华.论英美文学课堂的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2):155.

②田明刚.在对话中理解:建立文学教学新模式的构想[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159.

第8篇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父子冲突;文化身份

美国华裔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登上美国文坛,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第一次繁荣时期,出现了对人“刻板印象”的自觉创作,成果显著,其中关于父性形象建构的努力意义重大。早期华人刻板印象的描述主要体现在早期华人移民中的劳工阶层,在文学文本中则呈现出具有一定模式化的家庭父性形象。本文主要探讨这一时期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父性形象的建构,其中以移民阶层中的第一代父性形象为主。这些父辈形象大部分是生活在社会底层,靠体力劳动艰难谋生的普通移民劳动者,长期以来都是被描述被扭曲的“他者”形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美国华裔文学的转型期和自觉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备受关注的“赵汤之争”,以赵健秀为代表的一批致力于构建真正的美国华裔男性形象的作家们,提出了一套关于华裔自建形象的理论。这一时期,华裔作家对父亲形象的重新发掘和塑造既是反抗“刻板印象”的重要方式,也是寻找和建构自身文化身份和族裔文化历史的重要途径。在欧美文学的历史中,男性形象建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寻父”。从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对父亲的反抗恰恰是男子汉身份建构的必由之路。拉康在发展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之后,得出了关于“父亲是一种隐喻”的观点。他认为,父亲不仅仅是真实生活中的个人,而且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父亲形象的含义包含着更多的社会伦理的意义。自觉建构男性形象时代的来临,必然也涉及到“寻父”情结和父子冲突母题。父子关系不仅仅是基于血缘的生理意义,更多的是文化和精神方面的归属意义,寻根和成长之间的关系不是与父亲代表的过去决裂的过程,而是更重要在原来的根基上寻获生长点和支撑点的过程。寻父意味着对父子等级秩序的重新认可,即使是在父子冲突的前提下,寻父依然表现了对等级秩序的确认和由此建构自己身份的策略。在这样的情况下,寻父在创作中一般表现出两种倾向:寻父要么是在“厌父”的反叛激情平息之后的一种替代性的精神需求,如果不是将抗议作为终身职业,这种寻求更多是为了重建精神之父;要么是缅怀父性神话的光辉(颂父),在景仰父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使自己成长为新一代父亲。这两种倾向比较明显地体现在华裔文学作品中。

(一)否定现实父亲,追寻精神之父。

这种情形在华裔作品中比较普遍,由于特定的历史政治原因,华人的老一代移民被迫从事地位低下的血汗劳动职业,并且由于语言的隔膜,政治上的长期无权地位,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呈现出懦弱无能、沉默保守的一面,不能给子女们树立一个强大、有力的理想父亲形象,使得子一代在决心建构自己强大祖辈形象的过程中感到失落和无助。再加上这些老一代父辈们由于文化观念上的陈旧保守,更使那些急欲从压迫状态中突破出来的子一代们感受到双重的阻碍和压力,所以一些激进的年轻人首先把这些父亲作为突出重围的第一个敌人,在建构自己身份和成长的道路上,首先要抛弃的就是父亲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念,表现出激烈的批判和背离冲动。在这里仅以李健孙的《支那崽》(China Boy)为例来分析。

《支那崽》是一部关于文化差异背景下的移民小说,讲述一个华裔小子丁凯的成长故事。丁凯的成长是在街头混混的拳头暴力和继母的身心折磨中艰难度过的。丁凯的父亲是典型的被白人天使“”了的男性形象,他否定中国的一切,其信条是:“答案全在美国”。作为父亲,他不与子女们进行任何交流,目睹白人老婆对孩子们的一系列虐待行为而无动于衷,他说:“美国的女人知道所有的答案,一个中国男人是无法知道这一新兴国家的规则的。”丁凯父亲形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在家庭这个结构中,他丧失了作为家庭支柱的父亲角色功能,不仅丧失了在社会中稳固立足的谋生能力,而且使孩子从现实处境和精神需求两个层面都陷入孤儿状态,也隐喻了华裔移民阶层的生存困境。面对这样的父亲,丁凯只能离开家庭,向社会寻求援手和出路。

小丁凯幼年时代一直在噩梦中成长,直到为了自卫到基督教青年会向黑人教练学习拳击之后,才用武力解决了长期在街区被小混混们殴打的历史。在丁凯的成长历程中,黑人教练就是他的精神之父中的一员。当然,在各种各样的朋友和支持者的帮助下,丁凯最终爬出了早年地狱般的处境,最终进入西点军校,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被迫割断了所有与中国文化的联系,被生硬地改造成了一个连自己生母和姐妹的模样都记不起的人,最终成为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孤儿”。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华崽们,他们的背弃故国文化之根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无奈的,而他们的寻找“精神之父”的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面对这样的流浪寻根人群,社会需要的是更为宽容的态度,更为广阔的胸怀。正如本书的作者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我们海外的华人处在一个交汇的世界里。新的机遇使我们获得了很多,而对旧的告别却使我们失去了许多……我希望人人都有永久的生活价值,善待别人,尊重别人的生存权。”

(二)重构历史,彰显华裔英雄本色。

在美国族裔文学创作中,追溯故国文化根基,创造美国土地上的少数族裔文化历史之根是建构族裔文学史的重要策略之一。这种方式也体现在华裔作家的创作之中,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就是汤亭亭和赵健秀了。汤亭亭的《中国佬》是从颠覆正史和借鉴中国古典文化来建构华裔男性英雄形象的。其中有关于英雄的祖父们飘洋过海来到美国,参与美国的甘蔗园的开拓和内华达铁路修建的长篇史诗性描述,他们无疑是一群开创天地的英雄拓荒者。然而这样的一群“开国功臣”们在建功立业之后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奖励,而且还被驱逐和屠杀,使他们很快逃亡到各个隐蔽的角落里,从事一些没有人愿意干的“贱业”来维持生计,就这样他们被从英雄和功臣的地位上拉到了低贱的奴隶位置上,被禁止说话,然后又被认定是不可同化的沉默的低等人。这就以解构正史的形式说明了关于华人刻板印象的描述不仅是荒谬的,更是恶意的。

另一个有代表性作家是赵健秀,他是一个激进的反抗刻板印象的代表者。无论在作品创作或是理论建构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明确提出“历史是战争,写作即战斗”的口号,其创作动机也十分明确,就是要:恢复美籍华人被压制、被遗忘的历史,颠覆美国主流文学中华人驯顺、保守、被动、落后的刻板印象,并寄希望以此来为华裔文学的发展推波助澜。《唐老亚》是他基于自己的创作宗旨而进行写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12岁的名叫唐老亚的男孩在农历新年里成长的故事。在《唐老亚》的叙事策略中,体现了新历史主义关于历史的某些观点。在历史领域内,处于社会边缘的少数族裔的历史往往被压制或者被主流力量来改写,因此这样的族裔历史是不合格的。针对这种情形,福柯提出了一种颠覆历史断裂性的方法:对抗记忆(counter memory),通过这种方式将历史转换成一种完全不同的时间形式,这也是达到书写“有效历史”的途径。也就是以个体书写的“小历史”来对抗主流社会的“大历史”。

在《唐老亚》中,一方面通过唐老亚的父辈们回忆他的祖辈们修建铁路的历史和唐老亚从图书馆里面查到的文献资料以及梦中重现华工们修建铁路的情景的三重描述,重构了早期华工修建第一条美国横贯铁路的历史,以此颠覆了主流历史中华人筑路工湮没无闻的错误书写。另一方面,通过挪用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一些英雄人物的形象来塑造了一个关姓的筑路工人头领,来表现华人男性的英雄气概。他像关公的化身一样,充满了英雄气概,是一个有尊严、有智慧、有勇气的男子汉,他带领华工举行罢工追讨欠款,与爱尔兰工人竞争修铁路,创造了在十个小时之内铺设十英里铁轨的世界纪录,并领导工人们为铺设刻有他们名字的最后一根枕木而斗争。在小说里,中国的关公成为了一个战争和文学的保护神,用赵健秀的话说就是:关公“对士兵们来说是战争的保护神……对以文字来进行讨伐的斗士们(作家)来说,他是文学的保护神。”赵健秀以重构历史的方式颠覆了主流历史,也建构了他所说的基于华裔感性的真实历史,以此来建构了华裔父性的新形象。

汤亭亭和赵健秀关于重建华人历史的努力主要是从历史和神话的角度来进行的,从挖掘早期美籍华人的创业史开始,并融入各种传说中的英雄形象来建构了华人英勇强大的一面,实际上也就是以“民族主义”对抗“民族主义”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的。这样的创作方式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独特的价值。

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美国华裔文学自觉时期,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父性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是特定历史年代华裔作家群体为了争取自己的话语权进行的有意识的创作,其主导倾向是批判和颠覆华裔群体长期以来的负面刻板印象,发掘美国华裔群体的被湮没或被扭曲的历史,发出华裔群体自己的声音。这些父性形象的塑造具有某种文化寻根的意义,其建构策略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华裔文学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表达出文化身份的模糊性和流动性的趋势。而华裔文学作品中父性形象的建构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质素,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变化,值得进一步的关注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经建. 以“父亲”的名义:论西方文学中的审父母题[J]. 外国文学研究,2006(1):161-162.

[2]Gus Lee. China Boy[M]. New York:Dutton, 199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