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7 16:42: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子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传统墨守成规的教授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电子电工专业感到枯燥乏味,强压式的学习方式只能让学生听不进去课。选择到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文化水平较差,且自制力不强,教师的教学难度相对加大。如果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将书本上的知识生搬硬套给学生,对学生而言缺乏实践操作性,抽象难懂的理论课让学生很难接受。同时课本上的许多知识都和当今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只有加入实践操作,调整教材,才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2.调整授课方式、加入实践演示
提升教学效果针对上述现状,建议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直观的演示实践让学生感受到视觉的成像效果,这一途径会使课堂更加活色生香;建议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出几种方案,相互对比后选择一个最适合学生的演示实践来完成教学任务。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高度的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学生在感知和认知的过程中大大提升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改变师资队伍,完善实验设备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真正意义上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该阶段学生的特点就是初步形成了世界观,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要将以往的教学方式加以转变,将学生放在主置,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来进行教学工作。教师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尽量以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主线,设计并创新每一个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了解电子元件的用途以此提升能力。在教师营造的教学氛围中,引领着学生投入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实践演示中组装日光灯,给学生展示各种元件,仅仅一会功夫一堆细碎的小零件拼拼凑凑而成一个完整的灯。通过实验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教师娴熟的手法,同时更引得学生想亲手制作一盏灯的欲望,让学生对枯燥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4.教师应适应新型教学改革
在新型的教学改革体制中教师要做到文武皆通的全能型选手。教师除了自身提高文化素养,把自己本专业的各种技艺、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且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增进师生融洽的关系。建立建设综合型的教师队伍,是提升一个学校整体面貌的关键所在,也是改革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之中,学校应该提倡并鼓励教职人员,到各个企业和工厂去亲身体验作业,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和安装、调试各种教具。例如:可以组装一个小的电子产品,如手机或者手表,在组装中发现各类问题然后解决各种问题;然后将自己的切身感受带回到课堂上,和学生分享一切体验过程。实现理想化教学,教师应注意每一个细致的教授环节,切实地指导学生掌握好各个知识点。当今的职业院校需要的是全能型的人才,另外教师自身的刻苦精神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会在教师的身上看到一种精神,教师不断进取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进取过程。
5.整合教学资源
对当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学科教学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其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育教学理念较为滞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许多教师在电子电工教学中重视了知识点的传授,但是对学生主动参与方面研究不深,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学活动中侧重于被动给予,没有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的良好平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影响。
二是理论未能紧密联系实际。电子电工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既要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更要掌握操作技能。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不够深入,运用虚拟实践教学的课时偏多,实践课程中也没有充分与理论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缺陷。
三是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电子电工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电子电工方面的深厚专业技能,还要有善于表达的能力。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但是教学技巧不足,也有的教师虽然善于表达和点拨,但是专业技能薄弱,这些方面都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
二、对当前存在问题的简要分析
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教学出现上述问题,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教学设计呈现简单化趋势。由于中职学校缺少了升学的强劲压力,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研究不够深入的状况,教学中注重将教材知识点灌输到位,较少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性。加之部分教师的电子电工教学设计没有充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却没有同步提升,这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二是师资队伍呈现滞后性态势。过去一段时期,中职呈现出规模化扩张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基础设施都不断扩大,但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却没有能够完全达标,尤其是电子电工这样的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师资,对所学专业的要求较为定向,同时也要掌握教学的技巧与艺术,后一方面的要求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出身的非师范类人才而言显得较难,往往出现专业素养过硬、教学技巧不足这样的典型问题,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三是学生学习呈现消极的状态。由于教师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缺乏生动性与形象性,加之自身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导致学生对电子电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降低。部分学生还因为当前就业形式的竞争激烈,导致对专业学习信心不足,遇到难点缺乏深入研究的兴趣,甚至出现混日子的思想,消极心态对电子电工教学的有效开展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因素制约。
三、创新理念,有效突破当前教学困境的思路
针对当前电子电工学科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制约因素,中职学校与教师应当开展针对性的改进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突破教学困境:
一是认真分析形势,增强学生学习信心。针对部分学生因前途未卜出现的自卑、彷徨心态,电子电工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形势,一方面职业教师侧重于培养各行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未来的就业与普通高校实现了“错峰”,技术性人才在社会上大有展示的舞台。教师还可以运用较为典型的“50万年薪聘请技师”这样的案例来消除学生内心的消极想法。另一方面还可以运用本校成功的毕业生案例作为鲜活的素材,以学生身边的人来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电子电工专业学习之中。
二是改进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生动课堂。教师应当对电子电工学科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提高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平台与空间,无论是知识点的传授还是技能的训练,都应当尽可能吸纳学生参与其中,让师生互动成为电子电工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提高掌握效果。其次,教师要善于发挥信息媒体在教学中的促进功能,尤其是在电子电工疑难知识点的讲解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动画模拟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难点问题,虚拟实验的直观演示效果甚至超过实践操作,将其作为教学方式的补充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尊重学生主体,促进综合能力发展。教师在电子电工教学中应当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可以将教学知识点浓缩为探究题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讨论,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也可以将电子电工教学目标设计为打包的任务,交给学生或者合作小组进行突破研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当将技能训练作为重要抓手,设置电子实验项目,指导学生建立研究小组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团队的努力下开展电子程序设计,巩固理论所学并进行验证,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是强化岗位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在提升电子电工专业教师履职能力方面应当进行双向培养,一方面在教师招聘环节既要坚持专业对口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考查其教育教学能力,将电子电工专业素养过硬、具有较高教学技能的人才吸纳到教师队伍之中,充实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强化现有专业教师的培训,采取脱产进修、跟班学习、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电子电工专业技能,更好地开展相关专业教学工作。
四、总结
1.1中职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
在维修电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障碍,然后让学生进行专业分析、排除风险、诊断故障、整合维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的主导地位不突出,根本无法培养学生面对维修电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和深入检修能力,而且还很容易降低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2理论与实践脱节
很多维修电子课程的专业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造成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严重脱节的局面。对中职学生来说,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再加上很多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出现断层,不利于中职院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3无法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并做专业测评
无法实时测评和反馈学生学习维修电子课程的进度。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维修电子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独立操作能力,这些都是无法专业测评的。而学生对维修电子的反馈信息也无法及时传递给教师,这种单项沟通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维修电子教学的发展。
1.4维修电子教学实验设备不足
维修电子的教学实践活动往往会受实验设备不足的影响。选择以班级为单位的整体演示性操作模式,学生只是单纯地看老师做实验,自己很难进行专业操作,而教师也很难在维修电子教学过程中预测学生在操作时可能遇到的情况,无法有针对性的讲解,无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维修电子的相关专业知识。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职教育与普通教学工作不同,它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针对性。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课程期间,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这样进入社会后才能胜任岗位要求,进行专业操作。
2.1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电子维修课堂教学为主轴,辅助教学设施设备为载体,把电子维修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充分结合在一起,集视觉、听觉、行动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于一体,让中职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问、沟通,实现良好的双向沟通,将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电子维修过程中,形成全方位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让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以实践能力为主线,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采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深入学习,提高中职学生维修电子的专业能力。
2.2实行“理论+实践”的考核模式
中职院校的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维修电子理论知识的培养,常常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不利于提高维修电子的教学质量,所以,这种新型的“理论+实践”对等的培养,激发了中职学生学习维修电子的兴趣,也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在维修电子课程的考核过程中,“理论+实践”的考核模式——用专业知识引导实践,用实践操作能力巩固理论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提高了学生的维修电子实践操作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注重协作学习的培养
协作学习是以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技能水平,随机将其分成专业的维修电子小组。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实践情况作为综合测评,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引导,正面回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维修电子的教学质量,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结论
随着教学资源的完善和资金的投入,一般本科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在财力上都在持续增加,试图满足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专业人才。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根据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专业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完善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基础专业实验室,比如:现代光学实验室等;第二,仿真、计算实验室;第三,符合高年级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实验室。对于这三个方面的实验室建设和完善,应该有侧重的逐步完善,首先侧重于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仿真计算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然后进行第三个方面的实验室建设和完善,并且根据理论教学进行有梯次地进行技能培训,从而达到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又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仿真计算实验室主要是以满足课程实验为主,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各种专业仪器设备、各种主流的专业软件,加深对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专业实验室主要是以更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满足较大难度的专业实验课程的开设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开放实验和各种竞赛使用。从而真正将有限的教学经费用在刀刃上,满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不管是哪一方面的专业实验,其内容都要根据专业实验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编排,确定基础性与提高性专业实验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从基础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的过渡,逐步提高难度,诱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
2完善和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和理论课程一样,专业实验课程也必须具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所有的专业实验教学必须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开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经费的不断投入,近年来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确保实验教学体系不会与整个教学体系脱节,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也必须进行适度的完善和改革,比如: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或者设计性实验项目,或者是不断增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在专业实验中的比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创新能力的形成。另外,在完善和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前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专业方向进行调整教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从而体现专业实验的多样性和应用性,紧跟学科前沿,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改革专业实验考核方法
专业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现象、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实验,培养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随着实验教学条件和资源的改善,专业实验多半体现出综合性、设计性和专业应用性的特色,实验最终考核也应该体现出多样性,利用考核来刺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对于专业实验教学,其考核中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可以灵活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侧重于考勤、预习、仪器操作、实验报告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或者是对实验内容新的建议等方面,期末成绩可以采取综合性实验或者设计性实验现场考核的方式,或者是对该实验进行答辩式的考核,但是这项考核工作量大,需要有学校相应的规定配合。另外,期末考核的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题目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并且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试图寻找各种方法去完成实验,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的习惯。
4鼓励学生完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
不同于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院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其实验条件和专业实验教学环境远远不如清华大学等重点院校,专业实验条件需要不断完善。由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年级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专业实验内容需要经常更新,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掌握科技的前沿方向,提升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需要不断完善或更新的专业实验平台还是不少的。在不影响本专业培养方案计划中的既定任务前提下,出台相关规定鼓励有追求、有能力的学生完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让他们能够经历较完整的实验平台建设和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5建设和完善开放的专业实验室
开放的专业实验室包括开放对象、开放内容和时间,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当然,开放实验室不是简单的扩大开放对象和延长开放时间,其重点是开放内容,即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方式和实验内容,使其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开放实验室的内容是在满足既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上,使其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开放的实验内容及其要求必须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以综合性、设计性的专业实验为主,而非验证性等实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启发性的指导,然后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以及实验要求查找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文献资料、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结果预设,自由讨论、大胆创新、不怕失败,并且在获得实验结果以后对实验方案或理论设计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对象可以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高年级的学生或者是跨年纪的学生,由高年级的学生带着低年级的学生一起实验,让他们更早地进入创新能力培养的训练,也可以是学校跨专业的学生一起组合成实验团队,鼓励他们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实验内容或者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思想进行嫁接。开放时间可以是既定的实验教学时间,也可以是课余时间,由学生提出申请并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对于开放性的专业实验,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规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开放性的专业实验中去,以及激发相关老师参与到指导工作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创造一个更好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结语
关键词:案例教学;电子商务;教学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法学、医学和管理学教育以来,已被愈来愈多国家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已经培养出众多医学、法学和工商管理领域的精英。同时,学生可以针对案例中所反映的情况,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本文考虑将案例教学法和教学质量理论联系起来,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提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质量。
二、理论综述
(一)案例教学理论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开始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郎道尔教授创立。案例是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出现,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案例总是试图比较客观而又多维地呈现事件发生的背景、参与者等信息,力求包含大量的细节和信息,以引发持不同观点的案例使用者进行主动地分析和解读。
(二)教学质量理论
质量是反映产品能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广义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高校的教学质量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即“社会质量”;二是毕业生对所在高校教学的满意程度,即“内部质量”;三是教育管理者、实施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领导与教师等)对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即“工作质量”。
从教育学原理看,教学质量要素包括:目的明确(即有目标设计,对学生要求具体,教学活动围绕目标进行)、内容正确(即安排教和学的内容有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和发展性)、方法恰当(即传递信息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积极有效的认知活动)、语言清晰、生动(即发音清晰、语调高低和语速及节奏适宜。这影响学生的听觉效果和心理接受,对教学效果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和组织合理(即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紧凑)。
三、运用案例教学提高电子商务课程方案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案例教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只有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教师教学材料的收集和组织、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等活动才能有方向、有序地进行下去。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目标是: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二)选择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匆忙忙地去选择若干案例,而是以每次课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围绕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质量问题来组织案例选择。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符合下列要求:案例的内容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案例涉及的问题富有启发性;案例的具体情节符合客观实际。
(三)编写案例
编写案例有以下基本要求:首先,明确案例编写的目的。编写案例的目的是为了课堂讨论,它使得学生通过实际参与体会到自己将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次,要开展案例研究工作。案例的研究有两个阶段:一是图书馆研究;二是采访阶段。采访阶段是案例研究的最困难的阶段也是必需的阶段。第三,撰写案例。案例撰写的核心是要提出一个超出常规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就成为关注的焦点。第四,制定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如何提第一个问题;提问的顺序是什么;预期中的讨论方向;如何应对预期外的方向;如何使用黑板和其他工具;如何进行总结等。
(四)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
教师在精心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后,可以因地制宜,用以下的方式灵活地进行案例教学:其一,穿插式。教师在讲解电子商务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其二,讨论式。教师可以在某一章或某一问题系统讲授后,由教师提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然后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其中也可以适当进行启发式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其三,组织专题辩论。这主要是选择一些综合性案例,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也可以组织同年级的班级,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其四、组织专题讲座或报告。教师或院系可以邀请一些校内外专家和企业家围绕电子商务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做一些学术报告;这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些学术家和企业家的思想,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加深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五)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
要求学生写好案例分析报告是实施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报告可以每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完成。对报告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是引导学生写好报告的关键所在。笔者通常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收效较好:第一,认真总结。要求学生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观点作简要回顾,对其中的重要观点和结论性的观点列举其依据,分析其关系,说明其利弊。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再现讨论过程,加深印象,锻炼学生把握观点、概括说明的能力。第二,刻意创新。要求学生不仅要写讨论总结报告,也要写案例分析报告。力求超出别人的观点,超出讨论的局限,鼓励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作概括说明。这项要求旨在督促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案例教学同课堂教学融会贯通。第三,力求精练。无论是总结还是分析,都要抓住要点,简洁、明快,一目了然。这项要求可促使学生注重思维的逻辑性、文笔的流畅性和文字的简洁性。
(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侧重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指标进行组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周全,执行完整有序;关心学生课堂参与、教学管理严格;对所讲内容掌握娴熟、运用自如;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学生容易理解;内容充实、信息适中;讲授系统、便于学生归纳总结;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教学语言清晰、明确;理论联系实际、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和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指标体系确定后,还要将每个评定等级赋予一定分值,计算教学质量评价的最后分值。
四、方案实施效果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提高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通过呈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告诉学生“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从特定的情境出发,在掌握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锻炼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和合作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班级小组、大组的合作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学生们为了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就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善待同伴,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三)案例教学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案例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中,学习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四)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讨论和交流,要想完成学习任务,需要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力争说服对方。学生在积极参与、广泛合作过程中,学会了与人相处和合作交流,培养了团队意识。在交流过程中,使他们感到了自身的价值,又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体验到学习过程的乐趣。
(五)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准备、参与讨论、分析思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案例教学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所学的知识及理论的内化。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教与学的双方良性互动,增强教学的可接受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郑丽霞.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7,(10).
[2]王冠.运用教学案例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J].成功(教育),2007,(1).
[3]李雪.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基于财务分析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7,(8).
[4]王志芳.引入“案例教学”与提升“两课”教学质量[J].教书育人,2005,(53).
电子类专业是培养从事电气电子工作的专门人才,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特点是理论性是实践性强,课程理论起点高、内容深、难度大,涉及到各种电子线路,课程的讲授方式多是理论在前,实验在后,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堂听与照着做。该课程的理论原理多、公式多难以记忆,学生往往会死记课本,学习缺乏创新性,学习思维受制于课本内容,未能做到利用所学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探讨有效的教法促进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生成、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学有所用是每个学生的行动目标,这就要求教学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教学过程是经验的形成过程和构建过程,知识的获取是在“为了应用”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行动而实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对现有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原有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序列化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习创设学习情境,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学生通过自主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让学生在行动中实现应用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模式,在学生行动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下面以发光二级管的电路安装与调试作为例子,按照“资讯、计划与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估”描述了教学过程如下表:教学过程的实施是课堂质量的保证环节,由于本课程的理论难、较抽象,按传统的课堂教学按章节传授知识,学生难以掌握理论知识,也难以理解它的重要性及如何应用。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重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原则,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系统地、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参与职业工作过程,按照“资讯、计划与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估”完整的行动模式展开教学,实现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融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能做会学,提高学生独立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总结与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
三、总结
1.电子专业理论知识不易学,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相并存。中职学校所面对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未毕业的甚或没上过初中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生活上和学习上也有很多的坏习惯。对于这些“应试教育的失败品”,如果想让他们很系统很认真地学习电子专业理论课,不异域让他们听天书,学生学起来不感兴趣,老师教的也费劲。笔者所在学校的电子专业课老师,在教授《电子线路》这门理论基础课时,经常发现,学生学习接受能力差,学习后也没有复习的习惯,学一点忘一点,最终导致学生学不会,厌学,对电子专业失去兴趣。
2.教学理念落后,需要创新发展。电子专业实训课本该是有实用特色,学生们比较喜欢的课程,近几年大家也提出了不少关于电子专业的创新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等。而这些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把旧的学习内容拆解细化,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让学生学习掌握。学生在学习起来看似很感兴趣,实则实践的技能和练习的产品严重与市场脱节,与中职教育以就业为目的及不相符合。即便学生练习的各个套件都有成功品,其实只是低级的手工品,算不上实际的产品。许多中职电子专业老师面对学生往往产生这样的感慨:电子专业不好学,学生学会不容易;电子专业不好教,关键没钱烧。我认为这是电子专业教学理念上出现了问题,即便提出了很多教学方法,但教学理念没有得到丝毫的创新发展,整个中职电子专业萎缩的现状仍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二、创新与发展
中职电子专业面对以上分析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去改变这一现状,让电子专业重新焕发生机,做大做强呢?我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1.结合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中职学校里的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少开或不开,如《单片机原理》《/传感器原理》等。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素质达不到学习这些课程的基本要求,令一方面这些课程对我们的学生就业帮助不大。我们可以结合中职生特点多开一些动手多原理简单直接的课程,如我们学校的《空调制冷专业》学生在知道空调制冷原理后,动手自己制作加工组装空调制冷系统,并模拟运行,效果不错,今年学生还代表安徽省参加了空调制冷国家比赛。
2.跟上市场需求,更新技术水平。在多年的教学观察中,笔者发现不少学校在电子专业的教学中是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如有的学校教授的《家电维修》课程,还在教学生维修十几年前的黑白电视机,还在教学生维修装磁带的录音机;《电子技能训练》课还在教学生怎么组装调幅收音机。我们应该放弃教授这些过时的东西,应该结合市场需要教学生就业就能用到的,教市场上比较流行,贴近生活的产品技术。如前些年比较流行的电脑硬件维修,因为是市场上流行的维修技术,学好了就容易就业,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感性兴趣,效果也不错,笔者所在学校就有不少学生目前在本地从市电脑硬件维修行业。
3.创新教学理念,创建新的企业介入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是缺乏主动性的,单靠老师丰富的教学内容是难以长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我们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紧密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大力发展校办企业,市场需要什么产品,校办企业就研发生产什么产品,学生就学习生产这个产品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学生学习生产研发产品的过程,也是学习专业技术的过程,即实现了技术知识的价值,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避免了学校投入资金被动学习新技术买新产品,而在实践技术上做到了有的放矢。
高校单招机电专业理论课程内容繁杂,而电子线路学科的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较多,如何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吸引学生眼球、引起学生重视,是非常值得教师反思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结合信息化技术,能最大化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一) 多媒体教学法。新授课开始教学之初,学生对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是几乎没有任何认知的。如果教师直接进入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学生会对这种抽象的教学模式产生一定的抵触,势必将影响教学的效率。而笔者在教学的第一次课上,首先会介绍一下整个课程的要求,然后通过相关的教学视频,给学生描述一下学科知识内容和现实生活的种种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电子线路课程的知识实际上就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学生是用看电影的态度来欣赏教学视频,但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就会思考影像视频资料和学科知识点的联系。比如: 网球比赛的记分规则和电子线路学科中计数体制的联系; 石英电子表的工作原理和振荡电路的联系等等。
( 二) 网络互动平台教学法。搭建教学互动平台,是为了让教师和学生之间零距离。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及时相关信息,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捕获相关信息。比如: 相关课程知识点资料的收集工作等。在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之前,需规范网络平台的操作要求,确保网络互动平台的正常运转。当然,学生的主要时间不能放在网络互动平台上,教师布置的任务需少而精,需围绕高效学习这一主线。
( 三) 应用软件教学法。电子线路课程中包括大量的电路分析,比如: 电压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计算和动态工作过程分析、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过程和振荡波形分析、复杂数字集成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分析计算等。如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把这些电路画到黑板上,会浪费大量的有效教学时间,而且静态的平面电路无法表述电路的动态工作情况。如果教学过程中使用应用软件,如: 电子仿真软件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软件上搭接电路,还可以利用软件的功能,动态的展示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参数等。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学生也可以非常直观地掌握所需的知识点。
二、学案导学模式,引领学生深入探索
高校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强学生的兴趣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愿意投入到零散知识点的学习中去。在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及时把教师的板书记录到笔记本上。而电子线路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电路图和公式推理,如果学生笔记的话,不仅占用了较多的听讲时间,还有可能出现记录不完整。鉴于以上问题,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 一) 课前导学。学生在课前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准备,知识准备的题目仅限于书本中基础知识。学案导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明确课堂学习中的难点内容。教师在学生完成知识准备后,需及时进行批改,并指出问题的原因。
( 二) 课中学习。教师通过导学案知识准备作业的批改,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对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需重点细致地讲解。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需带动学生一起探讨。探讨的过程需有一定层次性,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研究中去,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自我探究能力。
( 三) 课后复习。教师设置导学案的课后作业时,需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首先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基本要求的习题,同时也需安排一些高要求的习题。学生完成导学案后,教师必须当天完成批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订正。
三、模块化教学,构建学科总体框架体系
高校电子线路课程的新授课按照学案导学的模式进行,而进入到复习课后,就需二次整合进行模块化教学。通过把全部内容分解再整合,并结合电工基础的相关知识点,形成多个专题性模块。
( 一) 基本元器件模块。电子线路课程中所用的元器件较多,如: 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晶体管、石英晶体、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稳压电源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数字集成电路等。通过学案导复的教学模式,以框图、表格等形式对比相关元器件的异同点。
( 二) 典型电路模块。电子线路课程中涉及了大量的单元电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混淆。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再把所有单元电路重新讲解,但可以通过对功能电路的总体分析,来讲解若干个单元电路。如: 分析并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功能电路,就包括了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二极管电路;分析十进制计数器,就包括了触发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教师在讲解功能电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强化不同单元电路的学习。
( 三) 学科间关联模块。单招专业理论课程包括多个学科,综合试卷中的题目也逐步呈现出多学科的综合。如: 低频小信号放大器需利用电工基础中的直流电路分析法; 二极管电路的分析需利用电工基础中的电位计算等。在进行模块化复习的过程中,不仅需完成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同时还需重点讲解电工基础直流电路的若干分析方法。在讲解关联模块内容时,教师需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统一,确保教学思路的一致性。
四、作业面批面改,提高学习有效性
教学理念的先进、教学形式的多样,最终的目的都需落实到学生的自我行动中去,而学生每次完成的课后作业,是直接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因素。如何批改学生作业?如何通过批改作业来提高学习有效性? 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作业面批面改。
( 一) 作业面批面改,增强学生责任意识。教师的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批改作业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作业面批面改虽然花费了教师的大量时间,却是一种敬业正能量的体现,学生的责任意识也会不断地增强。
( 二) 作业面批面改,即时了解学生学情。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能给予即时指出,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通过错题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
( 三) 作业面批面改,增强学生规范意识。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必将反映到考试成绩中去,由于单招班学生将来要参加全省统一考试,答题的规范性就尤为重要。而学生的规范意识并不是天生的,需通过长时间训练才能得以增强。教师面批面改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针对性教育。经过教师和学生多次地纠正和订正,学生答题的规范性会不断增强。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