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蒙药学论文

蒙药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7 16:42: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蒙药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蒙药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内蒙古;高职语文;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滞后,经济相对落后,但关系着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少数民族学子比一般学生考上大学要付出更多艰辛,也更加渴望毕业时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当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而且也要具备优秀的语文职业素质,才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地区稳定、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中坚力量是本地区大学生,他们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发展、繁荣的主力军。他们只有具备健康的道德情操、高尚的思想,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找到正确的奋斗目标与成才之路,才能树立起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建功立业的和使命感。只有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才能造就出少数民族地区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地处我国边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与蒙古、朝鲜、俄罗斯接壤,但是经济发展程度却相对滞后。的人民特别是蒙古族人民,运用勤劳进取的精神和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与其自然环境相符合的独特的生存方式、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中华民族文化中,草原文化像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在蒙古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内蒙古草原文化形成了和粗犷豪放的精神特质和悠远绵长的精神内涵。富有历史意义的草原文化滋养着为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新的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草原文化凝聚了内蒙古地域文化特色,是世代在内蒙古生息繁衍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能够概括和代表内蒙古文化的总体形象。笔者在内蒙古十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并深入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加强民族文化素养教学有助于延续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

民族意识是人对于自己归属的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并在民族差异中得以强化,也就是在不同民族交往中对本民族的关切及维护。千百年的沉积形成了民族意识,作为民族共同体构,其在建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我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民对在自我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发展中,和不同民族交往中族意识都起到平衡、促进、制约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关系民族兴衰繁荣,指导着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笔者经调查后发现,内蒙古地区高职生普遍存在着思想状况的多元性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就的高职学生来说,他们人生观及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在西方思潮和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些腐朽的堕落的思想对他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还有一些内蒙高校的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存在民族地域中心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高职生不了解内蒙古文化、历史。因此,高职语文要将蒙古族文学中的伟大英雄史诗、传统民间故事、民族神话传说、蒙古牧歌民歌、现当代蒙古族作家作品等融入教学内容。例如,除了邓一光的《想念草原》,还有玛拉沁夫的代表作《茫茫的草原》、《草原上的人们》,张志诚的代表作《沙坡》,齐・敖特根其木格的小说《敖包会上的缺憾》,阿云嘎的代表作《大漠歌》,浩・巴岱的代表作《尼美尔山的风》和阿・敖德斯尔的《美丽的罕山》、《草原之子》以及《撒满珍珠的草原》等蒙古族文学作品名篇,在内容上就凸显蒙古族风格,展现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根据地理位置、蒙古族部落分布、蒙古文化的历史状况和地域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有学者将中国蒙古文学按地域分为了三个文化区域。它们分别是:东部文学区域、西部文学区域、中部文学区域。东部文学区域指科尔沁――喀喇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其包括哲理木兴安文学、卓索图文学、吉林文学、黑龙江文学。西部文学区域指乌拉特――和硕特――肃北――阿拉善,其包括新疆文学、青海文学、甘肃文学、额济纳文学;中部文学区域指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察哈尔――巴林――巴尔虎布里亚特,包括伊克昭文学、乌兰察布巴音淖尔文学、昭乌达文学、呼伦贝尔文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将民族文化元素充分加以设计运用,借助民族文化元素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特点来形成内蒙古地区高职语文课的个性特征,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从而发挥出语文教学育人的功能,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并在广泛获得认同度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出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情感,加强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三、有利于增强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性和民族凝聚力

蒙古族根据地理分布分类属于跨境少数民族,最大特点是民族语言、文字国际化。和内陆少数民族相比民族的文字保留相对完整,有自己的出版物,有信息传播的平台,以开放的态度来接受外族文化,将外族文化的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是,把本民族的文化看成是陈旧落后的,慢慢地抛弃,使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创造的,具有自我民族符号性格的文化正在消失。“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民族文化的消亡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凝聚力消失。当然跟世界上所有文化一样,内蒙民族文化一定有某些相对滞后和陈旧腐朽的内容,但是草原文化终究还是蒙古民族创造并使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蒙古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满全.《2012年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综述》.《蒙古学研究年鉴2012年》,2013年12月

[2]韩晗.《论当代蒙古族小说的审美特色》.《兰州学刊》2012.2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 蒙药; 巴沙嘎; 品种整理; 研究进展

[Abstract] Mongolian medicine is the traditional drug with the theory of Mongolian medicine and pharmacy as a guide, which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ngolian people. Mongolian medicine "Bashaga" faced the situations of origin is unclear, and clinical therapy is confused and so 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riginal plants and studies the species textual research and ethnopharmacology of Mongolian medicine "Bashaga". This paper intends to ensure authentic plant and provide comprehensive insight into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y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Mongolian medicine "Bashaga" to discus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nfirmation in "Bashaga" authentic plant.

[Key words] Mongolian medicine; Bashaga; variety systematization; research progress

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在不断的同疾病斗争中,通过对临床经验和理论的整理,逐渐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民族医药。“巴沙嘎”是蒙医常用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具有凉血,止刺痛,解毒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血热、血刺痛、肝热、“宝日”、痞症、产褥热等疾病[1]。由于内蒙古各地区传承有异,“巴沙嘎”类蒙药应用中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十分明显,导致临床用药混乱,使此类蒙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近年相关文献归纳整理、本草考证、传统药物学调查,针对“巴沙嘎”类蒙药药用原植物进行梳理总结,参照蒙医药经典著作对其正品植物进行本草考证,并综述各类原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巴沙嘎”类蒙药的合理使用和现代化研究奠定基础。

1 本草考证

本文通过对《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晶珠本草》等蒙医药典籍及《中华本草》、《中华本草・蒙药卷》、《中国植物志》等药学、植物学现代著作中关于蒙药“巴沙嘎”基原植物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内蒙古地区)中关于“巴沙嘎”在各级蒙医院及民间应用情况的走访调查结果,对蒙药“巴沙嘎”进行品种考证。

《认药白晶鉴》[2]记载“巴沙嘎”生长于山谷草地,状似刚长出的核桃树;茎叶大,似香薷,茎心疏松,断面中空;节明显,略膨大,分节处似鸟爪;开黄蓝两色或白红蓝三色花。《中华本草・蒙药卷》[3]中记载瞿麦、石竹又名高-巴沙嘎,茎丛生,直立,茎节明显,折断面中空;花淡红色、白色或淡紫红色,其形态特征与“巴沙嘎”相似。此外,瞿麦、石竹味苦,性寒,清血热,止刺痛,解毒;主治血热,血刺痛,肝热,包如相搏,痧症,产褥热等症,其性味与功效同“巴沙嘎”相同,因此将瞿麦、石竹定为“巴沙嘎”类蒙药的基原植物具有一定依据。

《无误蒙药鉴》[4]记载“巴沙嘎”茎叶大,似沙棘幼枝,茎中空,分枝缝隙处有鸟爪样节枝;开灰黄、灰红、蓝三色花;长在的巴沙嘎,茎叶似香薷,开黄蓝两色或白红蓝三色花。《中华本草・蒙药卷》对闹羊花的描述为落叶灌木,叶互生,叶基部楔形,花金黄色,与“巴沙嘎”形态相似,且其味苦、性寒,《认药白晶鉴》记载其有清血热、止刺痛之功效,在《观者之喜》、《志高要方》中都将其作为“巴沙嘎”的代用品使用。

蒙、藏医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互相交流,蒙医临床用药实践同藏医有很多交叉融合之处。在藏医药中也有“巴沙嘎”的使用,通常称为“巴夏嘎”或“哇夏嘎”。《晶珠本草》[5]记载“哇夏嘎”有上下品之分,上品状似核桃树的幼苗,茎方形较长,膨大有节,中空,分节处似鸟爪,花白黄色,嫩枝分红、白、蓝3种,叶、花状如高山紫堇;下品叶、茎状如香薷,花黄色或蓝色。据此,有学者提出“哇夏嘎”即为紫苏,《中国植物志》[6]记载紫苏茎直立,钝四棱形,花白色至紫红色,与“哇夏嘎”形态有相似之处。也有学者认为鸭嘴花与“哇夏嘎”的形态更为相似,《中华本草》[7]记载鸭嘴花为大灌木,叶对生,基部阔楔形,花白色而有紫色条纹;另外,鸭嘴花在印度语、孟加拉语、梵语中称“vasaka”,梵语也称“vasika”,拉丁植物名称中的种加词“vasica”是由上述语音“vasika”音译而来,与“巴沙嘎”发音高度相似,由此认为鸭嘴花为“巴沙嘎”的基原植物[11]。因婆婆纳属植物叶、茎外观与香薷有相似之处,也被认为是下品“哇夏嘎”。而由于《晶珠本草》中对“哇夏嘎”“叶、花状如高山紫堇”的描述,紫堇属植物如蛇果紫堇,翠雀状紫堇等都曾被认为是“哇夏嘎”的代用品。

关于黄花黄芩被认为是“巴沙嘎”的依据为:《认药白晶鉴》记载黄花黄芩又名粘毛黄芩,生于疏松的土壤,茎叶似紫茉莉,具黄色小花,根黄色,中空,味极苦。其特征与文献所载“巴沙嘎”有相似之处,且《无误蒙药鉴》记载其亦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但《无误蒙药鉴》称“将黄芩作为协日-巴特尔”药用较为合理,此处的黄芩即为粘毛黄芩,因此黄花黄芩可能被误认为“巴沙嘎”使用。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内蒙古地区)中,本课题组针对蒙药“巴沙嘎”的应用区域、使用历史、基原植物种类、用法用量等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巴沙嘎”在各地蒙医院及民间用药品种差异较大,呼伦贝尔市蒙医药应用多选用瞿麦、齿叶草、闹羊花(羊踯躅),赤峰市和通辽市蒙医药应用多选用瞿麦、闹羊花,锡林郭勒盟蒙医药应用多选用瞿麦、石竹或齿叶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蒙医药应用多选用瞿麦,巴彦淖尔市蒙医药应用多选用婆婆纳、石竹,阿拉善盟多选用纤毛婆婆纳和塞北紫[8]。鸭嘴花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一带,受药用资源分布的限制,目前很少应用于蒙药方剂。此外,由于历代蒙医用药经验的传承多为口传心授,较少文字记载,由此导致的误用、代用,以及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的存在,玄参科植物齿叶草、唇形科植物三花青兰、水棘针,石竹科植物女娄菜、伞形科植物柴胡、蔷薇科植物仙鹤草、藤黄科植物长柱金丝桃都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被当做“巴沙嘎”使用。

综上,目前“巴沙嘎”类蒙药基原植物共9科26种,包含蔷薇科1种,伞形科1种,杜鹃花科1种,爵床科1种,藤黄科1种,唇形科4种,石竹科3种,玄参科7种,罂粟科7种[9]。其中,正品为瞿麦、石竹、鸭嘴花、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代用品为闹羊花、齿叶草、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其余或许均为误用品。具体涉及的基原植物名称及药用部位见表1。

2 蒙医用药[3]

《论说医典》记载“巴沙嘎”可清血热;《认药白晶鉴》记载其可止刺痛,解疫,清血热;常入复方以丸剂或散剂使用,功效止痛、凉血、解毒。《志高要方》中收载的六锐丸由诃子、红花、瞿麦(闹羊花或齿叶草)、木香、黑云香、麝香6味药组成,主治血、协日热,黏亚玛性头痛,偏头痛;《观者之喜》收载的五味紫草汤,由紫草、地锦草、熊胆、龙胆花、瞿麦(闹羊花或齿叶草)五味药组成,主治血热偏剩,月经淋漓等各种出血症。

现代蒙医在沿袭历代蒙医传统用药的基础上,将“巴沙嘎”用于更多的方剂中。经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10]蒙药分册共收载含“巴沙嘎”的成方制剂共22个,涉及2类“巴沙嘎”,瞿麦(高优-巴沙嘎)及闹羊花(宝日-巴沙嘎)。处方名称、所用“巴沙嘎”类蒙药品种及功能主治见表2。

3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现代研究发现“巴沙嘎”类蒙药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甾醇、挥发油、萜类等化学成分。根据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巴沙嘎”类蒙药各科植物的药理作用有所差异。截至目前,关于“巴沙嘎”类蒙药的不同来源基原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参差不齐,其中大部分药材面临活性成分不清、作用机制不明的现状,有待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蒙医临床用药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3.1 罂粟科“巴沙嘎”类蒙药 罂粟科“巴沙嘎”类蒙药有少花紫堇、蛇果黄堇、小黄堇、直立紫堇、西伯利亚紫堇、翠雀状紫堇、塞北紫堇,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中医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疮疡痈肿、溃烂等症;藏医用于治疗肝炎、水肿、胃炎、胆囊炎、高血压等疾病[11]。

3.2 玄参科“巴沙嘎”类蒙药 玄参科“巴沙嘎”类蒙药有纤毛婆婆纳、毛果婆婆纳、大花婆婆纳、两裂婆婆纳、绵毛婆婆纳、齿叶草,含有生物碱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等成分。味苦;性寒,具有清峤舛尽㈧罘缋湿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感冒、月经不调、外伤出血等症。

3.3 唇形科“巴沙嘎”类蒙药 唇形科“巴沙嘎”类蒙药有紫苏、水棘针、黄花黄芩,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性温,味辛;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宽中、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蒙医主要用于治疗毒热。

3.4 石竹科“巴沙嘎”类蒙药 石竹科“巴沙嘎”类蒙药有石竹、瞿麦、女娄菜,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皂苷类、蒽醌类等成分。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治疗血热、血刺痛、肝热、包如相搏、痧症、产褥热等症。

3.5 伞形科“巴沙嘎”类蒙药 伞形科“巴沙嘎”类蒙药为柴胡,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等成分。性微寒,味辛、苦;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的功效[12];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

3.6 杜鹃花科“巴沙嘎”类蒙药 杜鹃花科“巴沙嘎”类蒙药为羊踯躅,又称闹羊花,主要含有二萜类、二氢查耳酮类、有机酸类等成分。性辛、温;具有定痛、驱风、除湿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顽痹、伤折疼痛、皮肤顽`[12]等疾病。

3.7 蔷薇科“巴沙嘎”类蒙药 蔷薇科“巴沙嘎”类蒙药为仙鹤草,含有黄酮类、三萜皂苷类、酚类、鞣质类等成分。性平,味苦、涩;具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疟疾、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等。

3.8 爵床科“巴沙嘎”类蒙药 爵床科“巴沙嘎”类蒙药为鸭嘴花,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等成分。性平,味辛、微苦;具有祛风活血,散瘀止痛,接骨的功效;用于治疗骨折、扭伤、风湿关节痛、腰痛等症[12]。

3.9 藤黄科“巴沙嘎”类蒙药 藤黄科“巴沙嘎”类蒙药有长柱金丝桃,主要含有二蒽酮类衍生物、黄酮类、有机酸类、甾醇类等成分。性寒,味苦;具有凉血外伤出血、平肝消肿、散结排脓、清热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外伤出血、黄疸、肝炎、疮疖肿毒等症[13]。

化学成分及对应药理作用见表3。

4 讨论

“巴沙嘎”类蒙药基原植物有26种之多,但其中大都为混用品,性、味、形态描述均与正品“巴沙嘎”有所差异。通过品种整理调查研究发现,本草文献中 “巴沙嘎”基原植物记载与鸭嘴花相一致,另也有文献记载“巴沙嘎”蒙药有佳品与次品之分,次品为地方代用品,多为瞿麦、纤毛婆婆纳和塞北紫堇等植物。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所记载蒙成药制剂中,选用瞿麦和羊踯躅为其正品。如风湿二十五味丸、胡日查六味丸等方剂中选用的“巴沙嘎”原药材为羊踯躅,清肝七味散、清肝九味散、羚羊角二十五味丸等方剂中选用的“巴沙嘎”原药材为瞿麦,然而随着药理研究的深入,发现羊踯躅含有杜鹃素、v木毒素、石楠素等物质,可作用于迷走神经,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效果,并对大脑和随意肌运动神经末梢具有麻痹作用,服用过量可致中毒[72]。因此,现代蒙药制剂多选用瞿麦替代羊踯躅进行生产,但瞿麦及羊踯躅本为不同科属植物,两者在植物形态、化学成分等方面皆有很大差异性,因此,其临床用药替换合理性仍有待深入研究。从功效方面看,文中所述“巴沙嘎”类蒙药有其相似之处,均有解热、止痛的功能,这与文献记载的“巴沙嘎”的功效相似,因此选用其作为“巴沙嘎”入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通过对其化学成分和现代药理的整理归纳,发现各类基原植物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上均有所不同,这必将产生不同的疗效,影响蒙医用药临床疗效。

“巴沙嘎”类蒙药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但在现代研究方面仍然很不完善,虽然科研工作者们对“巴沙嘎” 类蒙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药效作用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但τ诖死嘁┪锏幕学成分、药理药效作用和蒙药药性理论中的性味及功效之间的关系却少有研究。缺乏完整、合理的蒙药学研究体系[73],使得大部分“巴沙嘎”类蒙药的使用没有科学依据,开拓以药用亲缘关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蒙药药性为核心的蒙药现代研究势在必行,这将为制剂生产和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依据,对蒙医药经典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布日额, 浩比斯嘎拉图, 包国材. 蒙药材巴沙嘎的本草考证[J].中草药,1999, 30(10):780.

[2] 伊西巴拉珠尔.认药白晶鉴(内部版)[M].呼利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7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蒙药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 占布拉道尔吉.无误蒙药鉴[M].呼利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164.

[5] 帝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319.

[6]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 第6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83.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第7册.第20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4.

[8] 娜仁图雅,林燕,等.蒙药质量标准现状调研分析[J].中国药事,2015,29(12): 1245.

[9] 内蒙古蒙医学会. 蒙医学术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20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2.

[11] 宋晓楠, 吴训文, 王伟, 等. 塞北紫堇总生物碱抗炎作用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6):1381.

[1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3]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14] 李怀平. 藏药塞北紫堇总生物碱有效部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4.

[15] 李国存. 藏药塞北紫堇总生物碱抗缺氧作用的初探[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3(7):26.

[16] 尚伟庆, 陈月梅, 高小力, 等. 紫堇属藏药的化学与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7):1190.

[17] 李泱, 王琳, 陈芮, 等. 别隐品碱抗心律失常效应及其对动作电位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5,4(2):123.

[18] 肖俐, 曾建国, 刘林, 等.别隐品碱抗肝纤维化作用[J].中草药,2011(6):1158.

[19] 宋盼红, 付深振, 费烨, 等. 紫堇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C].厦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2014.

[20] Ye Y C,Chen Q M,Kon X C,et al.Effect of Corydalis sibirica Maxim on secondary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cysts in mice[J]. Chin J Parasit Parasit Dis,1985,3(4):295.

[21] 李海丽, 潘国庆, 酉志亮, 等.藏药塞北紫堇总生物碱镇痛药效学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544.

[22] Wang Xuan, Hu Yanwei, Yuan Dan,et al.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flowers of Rhododendron molle G. Don[J].J Chin Pharm Sci, 2014,23(2):94.

[23] Hu Y-Q,Liu D-L,Zhou Y-C.Bioactivities of natural dihydrochalconoids[J].World Phytomed,2002,17(6):241.

[24] 康桢, 吴卫华, 王俊杰, 等. 桃叶珊瑚苷及其甙元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 (24):2585.

[25] 杨春辉, 马莉, 魏振平.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防治糖尿病方面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1,28 (6):68.

[26] 高坤, 李旭琴, 刘安, 等.西北高寒植物长果婆婆纳的化学成分[J].西北植物学报, 2003,23(4):633.

[27] 崔红梅, 罗恒, 杨军, 等. HPLC发同时测定毛果婆婆纳中3种环烯醚萜苷[J].中成药,2015,37(4):810.

[28] 谭灵莉, 崔丹丹, 祝慧凤, 等. 梓醇对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元构筑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30 (1):44.

[29] 宋冲, 楚亚楠, 贺桂琼, 等. 梓醇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焦虑行为和脑内神经元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8(6): 598.

[30] 张仁波, 窦全丽. 国内婆婆纳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09,31:242.

[31] 崔红梅, 杨安东, 罗恒, 等. HPLC测定不同产地毛果婆婆纳中桃叶珊瑚苷和梓醇含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5):1025.

[32] 刘信平,弛,余爱农,等.紫苏挥发活性化学成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 19(8):1922.

[33] 王玉萍, 杨峻山, 赵杨景, 等.紫苏类中药化学和药理的研究概况[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4):250.

[34] 王钦富, 王永奇, 于超, 等. 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过敏模型小鼠的抗过敏作用及机制[J].中草药,2006,37(10):1532.

[35] 刘娟, 雷淼霖, 唐友红, 等. 紫苏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768.

[36] 王红燕,肖丽和,刘丽,等.粘毛黄芩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20(5):335.

[37] Chu S-S, Liu Q-R, Jiang G-H,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Amethystea caerulea L.[J]. Nat Prod Res, 2012,26(13):1207.

[38] Kim K-S, Park S-H, Choung M-G. 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of oil content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perilla seeds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J].J Agric Food Chem,2007,55(5):1679.

[39] Meng L,Lozano Y, Bombarda, et al .Anthocyanin and flavonoid production from Perilla frutescens:Pilot plant scale processing including cross-flow microfiltration and reverse osmosis[J].J Agric Food Chem, 2006,54(12):4297.

[40] Luo J-G,Chen X,Kong L-Y.Three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Dianthus superbus L.[J].J Asian Nat Prod Res,2010,12(6):458.

[41] 张方蕾.瞿麦抗肿瘤有效部位的活性组分筛选及其成分分析[D].武汉: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

[42] 傅旭阳,田均勉.瞿麦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5(5):645.

[43] 汪向海,巢启荣,黄浩,等.瞿麦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0(4):10.

[44] 杨红文,胡彩艳,汤雯君,等.瞿麦、地榆、没药和紫花地丁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2):89.

[45] 李兴广,高学敏.瞿麦水煎液对小鼠妊娠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6):40.

[46] 徐富一, 池鲜, 李恩淑, 等. 硬叶女娄菜止痛、消炎及对关节炎效能的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1):31.

[47] 陈亚双,孙世伟.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4, 27(3):630.

[48] 李秀琴,孙秀燕,何仲贵,等.柴胡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4, 39(2):103.

[49] Su J-K, Young J-L,Byeong M-K,et al. Effect of Bupleuri Radix extracts on the toxicity of 5-fluorouracil in HepG2 hepatoma cells and normal human lymphocytes [J].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 2008,103(4):305.

[50] 卓玉珍,刘俊红,李棣华,等.不同方法的柴胡提取液对大鼠的利胆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8):1883.

[51] Su W,Xu H-F,Huang H.In vitro anti-influenza A H1N1 effect of extract of Bupleuri Radix[J].Immunopharmacol Immuotoxicol,2011,33(3):433.

[52] 代光明,杜先志,梅同华,等.柴胡皂苷D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3):75.

[53] 谢炜,鲍勇,于礼建.柴胡总皂苷及柴胡皂苷a、c、d对MES惊厥小鼠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6,22(1):39.

[54] 王素娟,杨永春,石建功.羊踯躅花蕾中的二氢查耳酮[J].中草药,2005,36(1):21.

[55] 杨天明,朱景申,张长弓.羊踯躅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2,25(11):829.

[56] Cheng X-A, Xie J-J, Hu M-Y, et al. Induction of intracellular Ca2+ and pH changes in Sf9 insect cells by rhodojaponin-III, a natural botanic insecticide isolated from Rhododendron molle[J]. Molecules, 2011,16(4):3179.

[57] Liu Z-G, Pan X-F.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zalea: I. The structure of rhodomollein-I, a new toxic diterpenoid[J]. Chin J Chem, 2010,7(3):235.

[58] Li C-J,Wang L-Q,Chen S-N, et al. Diterpenoids from the fruits of Rhododendron molle[J].J Nat Prod, 2000,63(9):1214.

[59] 丁S俊,张天娥,王宇,等.仙鹤草抗癌活性成分及机理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 2006,33(2):251.

[60] 龚纯贵,张国庆,王希营,等.仙鹤草提取物镇痛抗炎试验的实验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6):339.

[61] 路芳,巴晓雨,何永志.仙鹤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2,43(5):851.

[62] 武晓丹,金哲雄,宛春雷,等.仙鹤草醋酸乙酯有效部位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26(2):119.

[63] 阳平,沈海萍,张东珍,等.仙鹤草、丹参在治疗心律失常中与一氧化氮(NO)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2):114.

[64] 张东,邬国栋,张述禹.仙鹤草的药理和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业, 2004, 13(6):79.

[65] 刘伟,程雪梅,王峥涛,等.鸭嘴花碱的资源、药理活性、毒性、药代动力学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3,40(4):386.

[66] 高春燕,聂珍贵,梁翠茵,等.鸭嘴花碱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J].天津药学,2003,15(6):4.

[67] 朱小牧,陈雄,王曙.藏药巴夏嘎中鸭嘴花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3,28(3):329.

[68] 郑清明,秦路平,郑汉臣,等.国产11种金丝桃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4):457.

[69] 杨连荣,张哲峰,齐乐辉,等.长柱金丝桃抗抑郁作用有效部位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4.

[70] 高颖,韩力,孙亮,等.长柱金丝桃的化学成分[J].中国天然药物,2007,5(6):413.

[71] 郑清明,秦路平,郑汉臣,等.国产11种金丝桃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4):457.

第3篇

走进医院,大厅正面的电子屏上正显示着欢迎北京某医院专家来院讲学的标语,身披红丝带的导医护士热情地在为患者答疑解惑、引导服务,挂号、诊疗、住院……楼上楼下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看着这种繁忙和谐的景象,谁能想到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个人心涣散、破旧狭小的烂摊子。

临危受命担重任

科右中旗是蒙古族聚居的旗县,全旗26万人口中,蒙古族占84%,大多数群众对蒙医蒙药情有独钟。科右中旗是国贫旗,也是革命老区,旗财政无力支持蒙医院发展。1995年,全院89名员工,已有5个月没发工资,1280平方米的小楼里,设备陈旧、药品短缺、人心涣散、患者不愿登门,医院一天的收入最低时只有11.7元。那年,旗里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时任义和道卜苏木卫生院院长的白全龙,经过考试考核、层层竞争、脱颖而出,担起科右中旗蒙医院长的重任。

面对重重困难,白全龙没有退缩,经过3个月的调研,他带着院领导班子以人事和工资制度为突破口,大刀阔斧地改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人们吃惯了“大锅饭”,多年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对这种改革一时难以接受,颇多怨言。当他们看到患者多的医生工资收入已达到每月两三千元时也开始转变作风,再没有推托患者、懒散懈怠的现象发生。因为工资拉大了距离,更高出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甚至有些管理部门也来找白院长,白院长坦诚地说:“要想尽快改变面貌,就得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医院还出台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院领导带头和职工一起值班值宿,实行24小时总值班都有院级领导在岗,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经过种种改革举措,医院初步走上正轨,来院就医的患者渐渐多了,几个月后职工能开一部分工资了,当年医院收入达到35万元,第二年达到120万元。

白全龙和一班人的目标不仅仅是维持运转、员工能开工资,而是要让蒙医这一民族医药的奇葩传承和发展,真正造福百姓。于是,白全龙院长开始了漫长的跑项目工程。

白全龙院长在基层卫生院时是个远近闻名的好医生,医德医术都被当地群众称道。一次一个患者生急病,他坐着毛驴车赶路40多里,严冬时节,寒风刺骨,冻得实在受不了了,就下车跟着车跑一会……像如此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故事不胜枚举。因此,许多乡亲在他调来旗医院后也常追到这里请他诊治。如今,白院长不得不暂时放下病人,投入到改变医院面貌的奋斗之中。

形象素质上水平

白全龙深知,坐等是等不来“馅饼”的,他找人、托关系,从旗里找到盟,从盟找到自治区,又找国家有关部门,终于要回了80万元,于1998年建起1500平方米的住院综合楼。医院初步改观,员工们欢欣鼓舞。白全龙更加坚定信心,协调关系、筹措资金,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06年建成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蒙药制剂楼;2009年建起67 00平方米的住院楼,2010年又建成5900平方米门诊综合楼,下一步,一万多平方米住院楼正在积极筹备。

阵地有了,还需要新型武器。白全龙上任时,医院只有一个黑白B超和一个X光机加常规检验这三件设备。他认为,蒙医要发展,必须转变传统观念。蒙医也要借助现代设备进行准确诊断,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经过几年努力,医院引进了CT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24小时心电动态监护仪、X光机、动态血压监护仪、电子胃镜、腹腔镜、膀胱镜等先进设备共118台(件、套),到目前,先进设备价值已达2500万元,医院的硬件设备得到较大改观。

对于医院来说,更难改观的是软件,是人才,办医院必须要有一大批德技双馨的医护人员。医院逐渐健全科室,由原来的一个门诊部、一个住院部改为15个临床科室、6个疗区,下一步准备发展到15个疗区。框架拉大了,人才从哪来?医院原有的89人经整合后剩下了40人。他们从医学院校中选聘大中专毕业生,又把基层医院德才兼备、工作10年以上的医生调上来。仅2010年,医院就聘用了17名高素质的实用人才。目前医护人员已达到220人。

有了人,还要提高医疗素质和水平。无论是老医生还是新医生,都必须不断更新和提高医疗技术。为了缩短人才成长周期,医院实施了毕业生上岗“轮转”制度,先在全院各科室轮转,一年后确定科室,打好通科基础,使年轻医师全面而迅速地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练好扎实基本功。

医院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派出80多人次到上级医院学习培训。2010年就选派了12名医生到总医院等“三甲”医院进修深造,16人次参加了短期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了解了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但送出去的毕竟是少数,请专家来院讲课,会使全院人员都受益。医院先后与北京、沈阳、长春、浙江等十多家省级以上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这些医院的名医大家经常被请来讲学、会诊、做手术,仅2010年就有145人次接受教育培训,医学教育培训覆盖率达90%, 2010年有24人完成各种学历资格考试和取得了各级别的职称。

一个维持不下去的烂摊子,如今新楼靓丽、设备精良、功能完善!

科研创新创品牌

医院只有创出好名声,创出品牌和特色,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才能促进医院的发展。科右中旗蒙医院勇于突破蒙医传统,积极借鉴西医和现代诊疗设备,努力提高诊疗效果。白全龙说:单凭号脉,你可能知道病人有脑梗或出血,到底出多少血,梗到什么程度,还得靠CT、核磁才能诊断准确,下药才能更对症。蒙医对调养慢性病或病情未发生质变前更有它特殊疗效。

医院根据自身优势和患者需求,不断扩大特色门诊,打造重点科室。有着传统蒙医特色的专科五疗科,自开设以来,患者络绎不绝、反映良好,使蒙医的传统疗法得以传承和发展。随着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医院还新开展了膀胱镜下前列腺电切术、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术、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颅内段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拓宽了蒙医医疗技术服务领域。

医院还致力于对疑难病症的科学研究。早在1999年就在全盟率先成立蒙医糖尿病专科,从全国知名医院请来专家传授经验,并加大科研投入,研发出治疗糖尿病的蒙药,荣获了兴安盟科技进步一等奖。新近开设的蒙医治疗肿瘤专科,针对接受肿瘤放、化疗的患者常常会产生较大副反应,白全龙带领医院科研团队潜心研究通过蒙西医结合治疗缓解副作用对人体影响的课题,该项技术临床应用已经三年多,效果良好,受到患者的好评。

医院立足蒙医药宝库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沿着老一辈蒙医科研人员的足迹,钻研蒙医蒙药学精髓,努力挖掘蒙医蒙药潜能,在蒙医药治疗“糖尿病”、“萨病”、“高血脂”、“骨质增生”等疑难病的课题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研小组研制出的“喜晶系列”、“雅顺色音”、“奇顺格根”等专病专药,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白全龙提出的蒙医“温病”论,研发的治疗腮腺炎的蒙药“哈布德日赛音”已经审批报盟级科研立项。他主持研发的治疗骨质增生的 “亚苏努赛音”、治疗高脂血症的“奇苏努.葛根”等新蒙药方剂,经临床观察疗效明显,正在申请“内蒙古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立项。

2010年,医院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多年来重点打造的糖尿病专科、萨病专科、蒙医疗术专科申报为“医疗卫生学科建设”重点专科,其中把糖尿病重点专科申请列入“农村医疗机构中蒙医特色专科”,将蒙药“喜晶号”、“防痔保健药垫”、“雅苏努赛音”、“其顺格根”申报为“卫生厅医疗科研计划”攻关项目,蒙药“哈布德日赛音”在兴安盟卫生局科研立项,并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了7篇论文,为打造蒙医蒙药特色品牌医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救死扶伤为百姓

“医务人员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和付出。”科右中旗蒙医院,坚持“病人至上”,要求医务人员“带着感情下病房,想着病人开处方”,努力做好每个细节,突出抓好急诊、抢救、手术、麻醉、输血、输液等各个环节,制订了疑难、危重、抢救、死亡、大手术讨论制度,将“不让工作差错和失误在我手中发生”、“不让来院的病友在我工作中感到不安”的责任意识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实行了首问、首诊、首接、首发负责制,按照“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选择用药,以主动、热情、精心的服务,在医患之间营造“给我一份信任,换您一身健康”的和谐就医氛围。

2010年的一天,内科收住一名叫陈金山的患者,他对自己的病失去信心,也是因经济困难想放弃治疗,主治医生了解情况后,耐心做患者工作,并为他垫付医疗费,使患者重新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直至康复出院。外科收住的董贺林老人,左下肢骨折,家人因农忙时节无法陪护,疗区护士主动承担义务,送水送饭,细心照料。2010年,全院门诊病人达86897人次,住院3920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5%,病床使用率90%,病床周转33次,业务收入1907万元。共收到感谢信5封、锦旗8面,社会和患者满意度分别达到97%和98%。

第4篇

[关键词] 渣驯;来源;本草考证;使用现状;调查;生物化石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classics textual research to the origin of "Zha-xun" was carried out,the ethnobotanical research methods,the origin of visits,key informant interviews,sample collection and textual research were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pothesis of Zha-xun"s origin mainly included "source of mine","source of feces","source of monkey menstrual blood" in China. There were "source of fossil","source of the plant secretion" abroad. The authors had interviewed the villagers at origin,herbalists,Tibetan doctors,herb dealers,foreign scholars for a total of 18 people,and collecting 45 batches medicinal materials. According to ancient Tibetan classics textual and Tibetan medicine doctors′ views,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divided into the genuine and the substitutes. The genuine was identified as ancient so-called "iron" type "Zha-xun",and the substitute was fecal pellet bonding briquette. According to the field survey and literature research,"source of fossil" more in line with substance of Zha-xun was derived from the rock. As the results,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Zha-xun was the mixture of organic fossils from the rock seepage with flying squirrel,pika feces. So it is needed to be set up Zha-xun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medicinal materials. Meanwhile,it was necessary to further clarify fecal pellet substitute rationality. Above all,this article clarified the status of the use of Tibetan medicine-"Zha-xun",and laid the foundation of species systematics and quality standards research of "Zha-xun".

[Key words] Zha-xun;source;classics textual research;use situation;investigate;fossil

doi:10.4268/cjcmm20162428

渣驯,藏名,意译即“岩石的精华”,简称“岩精”,是一种常用的藏药生药。渣驯之名最早记载于公元8世纪的藏医文献《月王药诊》[1]。本品经水浸泡滤去杂质熬制成膏后即为渣驯膏,是大宗常用藏药,主要用于治疗诸热症,特治肝胃肾热症,如木布病、陈旧性肝病、眼病等[2]。在《部颁藏药标准》收载的201个成方制剂中,有34个含有渣驯膏,包括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智托洁白丸、十八味诃子利尿丸等知名品种,其在藏医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渣驯也是著名的国际传统药,在印度阿育吠陀体系中名为Shilajit(喜来芝),作为壮阳、抗氧化、免疫力剂广泛使用,在美国食品添加剂市场中也有出售。“渣驯是什么?”这是藏医药学术界争议已久的问题。一方面,渣驯从岩层中渗出的产生方式颇为特殊,前苏联学者以“石怪的眼泪”[3]喻之;另一方面,国内藏医药界对于渣驯的使用情况记述不明,“矿物来源说”和“粪便来源说”争论尖锐,甚至有“不存在正品,现今使用的均为代用品”之说,大量文献、标准直接冠以“五灵脂”之名。鉴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有关渣驯来源记载进行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收集全国各藏区藏医院、藏药厂、市场渣驯标本,阐明其使用现状,结合产地考察与调研,分析现有来源观点的合理性,以期为渣驯品种整理、药材基原鉴定及药材标准制定提供基础。

1 方法

采用药用民族植物学相关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1.1 文献考证

对藏医药文献、专著及国内外论文中渣驯的来源记载进行整理。

1.2 P键人物访谈

对藏医药从业者进行访谈,包括藏医医生、藏医院药剂人员、藏药企业职工等,调查其对渣驯来源、分类、炮制、临床使用的认识;对渣驯产地村民、药材采集者进行访谈,调查其对渣驯来源的认识及采收方法;对药材收购商进行访谈,主要调查渣驯药材名称、来源等。

1.3 产地调研

现场观察、拍摄村民采收渣驯过程及分析渣驯出露点情况。

1.4 凭证标本收集及信息记录

从产地、藏医院、藏药厂、藏药市场收集作为渣驯用的药材;对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和青海大学藏医学院标本室馆藏渣驯标本进行记录,并以此做为判断渣驯正品的佐证。

1.5 药材形态观察

描述药材形状、颜色、质地、断面颜色、气、味等特征。对药材进行正品和代用品划分,根据藏医认识制定药材优劣判断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考证

2.1.1 渣驯来源的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 渣驯“”一名最早记载于公元8世纪的藏医文献,如《月王药诊》、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和苯教医学经典《四部甘露藏》[4]。此后1 000多年来,历代医药学家陆续对其药性作了论述。传统藏医药理论认为渣驯是含金、银、铜、铁、锌、锡等单一矿或复合矿岩渗出的汁液黏结成的块状物。具体本草整理结果见表1。

2.1.2 渣驯来源的现代文献整理 20世纪70年代起,藏医药工作者对渣驯进行了来源考证。一些著作考证结果和传统本草出现了分歧,体现在 “矿源说”和 “粪源说”的重大差异,藏族学者多支持矿物说或认为粪便为代用品。 “粪源说”主要分为2类:以青海地区为代表,认为其为红耳鼠兔Ochotona erythrotis、鼠兔O. thibetana的干燥粪便(尿);以地区为代表,认为可用五灵脂,即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otis的干燥粪便或以此为代用品。分析认为粪便类渣驯的基原有可能还包括高原鼠兔O. curzoniae等动物的粪便。笔者研究表明[9],马尔康地区渣驯分布于变质岩层片结构中,主要以腐殖酸为主体的有机质和砂石组成,金属元素总量少,14C同位素测定表明不同产地的渣驯黑色流浸膏物质分别有(3 356±29)年和(6 038±27)年,由此提出渣驯可能为一种岩层中有机生物化石渗出后与鼯鼠、鼠兔粪便的混合物,见表2。青藏高原地区五灵脂使用报道见表3。

2.1.3 国内外其他民族有关渣驯的使用及来源整理 其他民族和国家使用情况见表4。

2.2 关键人物访谈

2011―2015年,先后走访了藏医从业人员6人,羌医1人,印度学者1人,尼泊尔药材收购商1人,渣驯药材者采集者3人,各地药材市场经营者5人、村民2人,共计18人。访谈结果见表5。由此分析可知:渣驯名称多样,羌医称为“戈悟石”、川西高原民间为“猴结”、印度阿育吠陀体系为“Shilajit(喜来芝)”;渣驯来源假说多样,如藏医的“矿源说”、民间的“猴子月经说” 、“植物分泌物说”、“粪源说”、“岩石渗出物与粪便混合物说”,其中部分采集者和收购者是后2种观点的赞同者;本品作为Shilajit(喜来芝)出口印度是渣驯商品主要流通渠道,甚至在产地可见尼泊尔出口商收购药材,其功效与藏医迥异。

2.3 产地药材采集及出露点特征

现场观察表明,渣驯的采集方法为在川西高原峡谷岩壁上获取,主要采用敲取和爆破的方式,采集过程危险性大,药材资源再生性评价低,见图1。采集观测表明,在同一岩面上,即存在渣驯,也存在作为代用品的圆形粪粒黏结团块。结合岩层地址结构分析表明,渣驯主要分布在岩石的张性断裂面附近,呈渗出、堆积或结核状态,在渣驯堆积点上多少可见镶嵌或覆盖的粪粒,甚至动物窝,见图1。在出露点上方敲取岩石样品表明,岩层中渣驯分布于变质岩层片结构中。《四部医典蓝琉璃》[7]记载:“六金各自流汁液……夏日炎热石岩缝,流出紫草茸般汁”。该书曼唐挂图中详尽绘制了6类渣驯的生境及与2类哺乳动物的密切关系。渣驯产地出露点特点与《四部医典蓝琉璃》所记载的一致。

2.4 凭证标本收集及形态描述

2.4.1 标本馆调查与形状描述 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将“”汉文写为“五灵脂”,记载本品是“岩山等地的岩石精汁,状若汤液,流出岩隙,主产于、青海和四川”,见图2。可以观察到标本为黑色沥青状岩石物。青海大学标本馆汉文名“闸驯”,为长椭圆形粪粒与黑色岩石状物质的累积岩石块状物。鉴于标本馆药材可以作为此种药材鉴定的凭证,因此,本文认为,青海藏医对渣驯正品的认识与四川藏医一致。

2.4.2 标本收集、鉴定、分类及形态描述 以共收集到作为渣驯用的药材样品45批。本研究根据《晶珠本草》[8]有关“铁”类渣驯“特品如紫靛、上品如干血块、中品如房子油烟、下品如干泥丸”的描述,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降拥四郎藏医主任医师和阿坝州藏医院华尔江藏医主治医师对收集的药材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将药材可分为2类,其中正品属于“铁”类渣驯,为黑色沥青岩石状固体多少包裹动物粪粒而成,以粪便、石块少、质重为优;而另一类为粪粒黏结团块,被调查的藏医医生均认为不能作为渣驯使用,鉴于该品在实际使用中为青海、地区藏医院、藏药厂广泛作为“渣驯”投料,本文将粪粒黏结团块归于代用品。

“铁”类渣驯药材的形态特征如下: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或平滑光亮,有的具油性光泽。质硬,断面黑褐色、黄棕色,镶嵌有或多或少的长椭圆形或小型类圆形粪粒,有的可见石块包裹其中。气微腥臭,味辛苦。遇热、遇水熔化。各批次主要区别在于颜色从棕褐色至黑色;粪粒的形状如小型球形或者是长的椭圆形,以及粪粒数量的多少。结合本草描述,以色深,坚硬,光亮,质重,粪粒及石块少者为佳。

粪粒黏结团块代用品的形态特征如下:为小型类圆形粪粒黏结的不规则块状,表面黄棕色或黑棕色,凹凸不平,粗糙,体轻,质松泡,断面黄棕色,粗糙,全体为圆形粪粒堆积;气微腥臭,味辛、苦,见图3。

四川藏区和青海、藏区渣驯使用情况存在差异,四川藏区主流药材为“铁”类渣驯,而青海主流渣驯药材除了2批藏医院的药材外,其余都均为粪粒黏结团块,收集到的藏医院样品为粪粒黏结团块,可见不同地区使用的渣驯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存在一家藏医院同时提供“铁”类渣驯和粪粒黏结团块代用品的情况,见表6。

3 结论与讨论

3.1 渣驯使用情况

3.1.1 藏医药产业“渣驯”使用情况 根据课题组调查,目前我国藏医产业使用的渣驯药材符合本草描述,属于“铁”类。

虽然传统藏医文献对渣驯分类复杂,参考、青海标本馆馆藏渣驯形态,结合专家鉴定,认为收集到的35批样品均为 “铁”类渣驯,为符合传统本草描述的正品,该品也大量作为“Shilajit(喜来芝)”出口印度。在长达4年的调查过程中,课题组并未发现有其他类型的的渣驯,有关金、银、铜、铅(锡)等分类所代表的药材类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由于川西峡谷地区为渣驯主产地,因而四川地区藏医院的渣驯多为正品。

由于药材中粪粒多少不定,建议根据药材质量体积比、粪便出现频率及颜色建立药材商品分级方法,以满足商品采购与临床用药的需要。

3.1.2 主要藏区“渣驯”使用情况 根据课题组走访以及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地区主要使用“铁”类渣驯,青海、大量使用粪粒黏结团块,本文暂将该类药材归为“渣驯”代用品,其使用科学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样品收集过程中,课题组收集到8批粪粒黏结团块,均为小颗粒粪便组成,体轻,气味较淡,本品产地与市场价格均较渣驯正品药材低,四川藏医认为该品为渣驯伪品,不能做渣驯用。但该类药材广泛见于青海、的药厂、医院,也为大量现代藏药著作和标准以渣驯收载,如《藏药部颁标准》、《自治区藏药材标准》、《青海省藏药炮制规范》,这些著作或认为本品即为 “五灵脂”[23],或认为本品为渣驯代用品。由于复齿鼯鼠粪便为椭圆形颗粒,因此其排便动物不为复齿鼯鼠,并非中药“五灵脂”。 本文暂将该类药材归为“渣驯”代用品,其使用科学性还需要药效学研究与安全性评价。

3.2 渣驯来源论点多样的原因

渣驯的来源问题争论已久,笔者认为渣驯特殊的生长环境与外观性状是其来源论点多样的原因,由于渣驯出露在绝壁上,科学工作者难于获得第一手资料,从岩层中渗出的特殊产生方式颇为神秘,且渗出后必定裹挟粪便,仅采用常规生药学方法和物种鉴别方法不能解决其来源问题,也无法说明药材中黑色有机物与粪粒间的生物学关系。

传统“矿源论”强调药材从岩石中流出,强调粪粒是制备渣驯膏过程中需要除去的杂质。研究表明,药材由以腐殖酸为主体的有机质及砂石组成,金、银、铜、铁、铅等诸多金属含量极微,本文推论金属分类是否与药材颜色分类有关;“粪源论”强调药材最终形态中存在粪便颗粒,由于其首次记录出现在1974年的著作中,无从知晓上述文献考证渣驯时所参考的药材标本为何物。该理论无法解释药材中存在大量遇水溶解的黑色有机物,用尿液来解释岩石间流出的黑色浸膏状液体[35]也是有欠妥当的;“猴子月经学”[36-37]论缺乏生物学依据,为文献所否定;而 “喜来芝”植物和树脂来源的说法,笔者在产地没有找到诸如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和大量苔藓植物。因此,本研究认为上述说法均不能合理阐释渣驯来源,或许仅能把握到渣驯客观事实的某个方面,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

3.3 渣驯来源的实质分析

本文认为“生物化石来源说”更符合渣驯来源实质,根据笔者前期研究发现渣驯中有机质主要为腐殖酸,碳14同位素测定也证明了即使受到外界污染,这些物质至少也在3 000年以上[9]。鉴于腐殖酸是动植物残体通^各种生物、非生物的降解、缩合等作用形成的天然有机大分子物质,根据有机地球化学有关沉积作用有机质演化规律,即生物有机体通过成岩作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聚合作用,缩合作用)形成干酪根(Kerogen,成岩作用的主要产物,标志该阶段结束),其间产生腐殖酸,腐殖质;干酪根通过深成作用(热催化裂解作用,热降解作用)形成石油与天然气(湿气);最后是形成原油与天然气剩余的有机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甲烷和石墨等物质[38]。笔者认为“渣驯”中有机质演化至进行到生成腐殖酸阶段。但是“生物化石来源说”中,国外学者有关本品来源于软体动物化石或高等植物化石的说法存在矛盾,需要结合地质学、分子古生物学、地球化学进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马世林译.月王药诊[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61.

[2] 索南邓登,童丽,袁冬平,等.传统藏药渣驯的文献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4):8.

[3] Grechikhin A. The tears of the stone giants. Mumiyah (Zhun): the legends and the reality(Russian)[J]. Tekhnika Mologyozhi (Technique of Youth),1971,11:56.

[4] 加央尼玛.藏药渣驯辨证[J].中国藏学,2002(4):139.

[5] 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 马世林,罗达尚,毛继祖,等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38.

[6] 杜玛尔・丹增彭措. 无垢晶曼[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7] 第司・桑吉嘉措.四部医典诠释蓝琉璃[M]. 毛继祖,卡洛,毛韶玲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9.

[8] 蒂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毛继祖,罗尚达,王振华,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1.

[9] 曹S,古锐,马逾英,等.藏药“渣驯”物质组成研究[J].中药材,2015,38(2):279.

[10] 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植物室.青藏高原药物图鉴.第3册[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72:43.

[11] 杨竞生.迪庆藏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82.

[12] 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云南省药品检验所.中国民族药志.第2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21.

[13]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517.

[14] 青海省卫生厅.青海省藏药标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33.

[15] 噶玛群培.甘露本草明镜[M].拉萨:人民出版社,1993:685.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1册[S]. 1995:342.

[17] 嘎务・藏药晶镜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105,附图197.

[18]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青海省药品检验所.中国藏药.第2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45.

[19] 土旦次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01.

[20]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86.

[21] 罗达尚.新修晶珠本草[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5.

[22]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青海省藏药炮制规范[S].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41.

[23] 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治区藏药材标准. 第1册 [S].拉萨:人民出版社,2012:36.

[24] 来复根.中药五灵脂及其混淆品鉴别的新方法[J].中药通报,1985,10(7):15.

[25] 王水潮.青海五灵脂品种调查与鉴定[J].中药材,1998,21(6):279.

[26] 木拉提・克扎衣别克.塔斯玛依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443.

[27] 木拉提,陈敏,熊元君.哈萨克医常用神药――塔斯马衣[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5):282.

[28] 马纳提别克.哈医药精华(关于哈医医术研究文)[M].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1997:45.

[29]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蒙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23.

[30] S Ghosal. Shilajit in perspective[M]. United Kingdom,Oxford:Alpha Science International Limited,2006.

[31] Eugene Wilson,G Victor Rajamanickam,G Prasad Dubey,et al. Review on shilajit used in traditional Indian medicine[J]. J Ethnopharmacol,2011,136 (4) :1.

[32] Agarwal S P,Khanna R,Karmarkar R,et al. Shilajit: a review[J]. Phytother Res,2007,21:401.

[33] Frolova L N,Kiseleva T L.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umijo and methods fordetermining its authenticity and quality (a review) [J]. Pharm Chem J,1996,30:543.

[34] Scholz-Bttcher B M,Nissenbaum A,Rullktter J. An 18th century medication "Mumia vera aegyptica"-Fake or authentic [J]. Org Geochem,2013,65:1.

[35] 高士t,邓明鲁. 复齿藉鼠的生态观察及糖灵脂的形成[J].特产科学实验,1983(3):28.

[36] 陆文光,欧阳秋玉,刘秀珍.中药猴经和猴结的研究[J].右江卫生,1980(4):65.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