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素质论文

文化素质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8 15:00: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素质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化素质论文

第1篇

1.1新市民传统思想较严重

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地方新市民道德观念的改变比较困难,封建意识仍然严重制约了许多新市民思想的进步,对于现代文化的接受缓慢。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的新市民出现价值多元化的趋势,新旧道德观念交织,使得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起点低,发展缓慢。

1.2新市民科学技术基础薄弱

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的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加强了基层图书馆、文化娱乐室、远程教育和其他公共文化及体育设施的建设,但新市民的科学和技术基础薄弱,相关文化设施普遍存在重建轻用的通病。而且,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新市民对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有效利用不足,参与度和认可度都不高。

1.3基层组织对新市民的文化素质缺乏

认识文化和娱乐活动可以影响和提高新市民文化素质,但由于协调组织不足,许多基层组织受领导干部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意识不明确,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使精神文明建设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2图书馆是加强和拓展新市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场所

2.1图书馆对新市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1)以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对新市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夯实基础,激发求知欲。知识需求是新市民的基本心理需要,优秀的文献信息资源是新市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要求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加强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采购,满足新市民在专业方向的学习需求,加强新书、畅销书、文学书籍购买和推广,以满足新市民休闲和学习需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指导新市民读好书,创新社区读书活动,激发读书荣誉感。广泛吸纳新市民的参与,请优秀馆员作老师,定期举办读书交流,在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对阅读活动的杰出人物进行公开报道。推出年度图书借阅排名榜,对前若干名读者授予“图书馆自主学习”荣誉称号等。图书馆通过新市民阅读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读书活动之中。

(2)以认知心理为出发点对新市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加强知识引导。知识是新市民提高文化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知识教育入手,引导新市民通过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和健全认知心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新市民通过在图书馆阅读和学习,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政治思想素质的提升。图书馆的主页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宏扬社会文化的主旋律,让图书馆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窗口。其次,要加强图书馆教育实践的指导工作。人类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检验标准。图书馆应成为新市民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各种创新活动,使新市民参与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来。通过图书馆的业务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提高他们对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认知心理。

(3)以情感心理为出发点对新市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心理是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和条件,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是情感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新市民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主导因素。首先,图书馆的情感心理教育需要馆员“以美丽的语言、外貌、气质和个性选择”等人格魅力,来指导、关怀和鼓励新市民、教育新市民,用高尚的行为和热心的服务,给予新市民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在情感上贴近新市民,与他们产生共鸣,必能产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化效应”。其次,发挥图书馆的人文环境优雅的特点,以清洁的学习场所、浓郁的学习氛围愉悦读者身心,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新市民。培育新市民的高尚情操,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新市民对美的情感追求和享受中。

2.2数字图书馆在新市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1)数字图书馆为新市民远程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学习资源。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育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新的公共文化素质教育的需求,更多的新市民会选择更加灵活的、个性化的远程教育这种新型的文化素质教育形式。面对机遇和挑战,对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市民地域分散、工学矛盾复杂等情况,数字图书馆则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将传统教育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加工成现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并通过数字图书馆网络提供给新市民,可以使不同地区的远程文化素质教育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任何时间学习,极大地推动和提高新市民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数字图书馆为新市民远程学习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数字图书馆在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提供远程教育教学的同时,还搭建了数据库资源、资源导航、文献传递平台,网络平台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高度融合,从而促进新市民自主学习时查询、下载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参考咨询平台,新市民在远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及时地得到解答,了解数据库的检索技巧,帮助自主学习者更好地利用电子资源。通过资源导航平台,可以帮助远程学习者根据分类导航快速找到电子资源。

(3)数字图书馆在远程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从远程教学的角度来看,数字图书馆可以让新市民通过网络远程搜索资源实现自主学习,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应用,不仅为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支持,而且也为文化素质提高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通过网络访问数字图书馆,还逐步培养了新市民的自学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和自主学习效率。所以,数字图书馆的远程教育模式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角色。

2.3图书馆对新市民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

(1)应注意新市民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的标准化、规范化设计和建设,包括数据收集、描述、分类标准组织、教育信息资源平台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数据应具备可移植性、可变换性和普遍性。因此,教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要实现联合共建和资源共享的目标,必须在资源的选择上将规范化、标准化摆在首位,选择品质高、相对稳定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和组织,而不是简单的将收集的网站进行堆积,要有重点有系统的进行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使教育资源数据库具有实用价值,成为新市民读者自主学习的常用工具。

(2)提高新市民教育文献信息资源选择的准确性,保障知识创新。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选择是资源组织的首要任务,只有有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才应该被有效地组织。知识创新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选择有特定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组织和技术手段,为用户建立起有效的文献信息资源选择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还是网络文献信息资源都存在价值效用明显差异的问题,良莠不齐的文献信息资源,不仅不能给知识创新提供保障,反而还会给知识创新带来障碍。

(3)知识发现和有效协调的重要性。应特别注意隐含文献信息资源的揭示,使其成为新的文献信息资源或知识点,是知识创新的一种方式。图书馆不仅要找到和发现文献信息资源的现实和潜在作用,而且还要对新市民读者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施加影响。

3图书馆是新市民终身教育的最佳所在

3.1图书馆在新市民终身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1)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能够充分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新市民终身自主学习的需求。学习的过程就是占有大量文献信息资源的过程,通过学习加以理解和整合,从而形成个人的观念。对于新市民自主学习者来说,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丰富的,应有尽有的。有古代的和近代的、现代的和当代的文献信息资源;有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和视听文献信息资源;有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和期刊文献信息资源等等。通过文献信息资源的编目、分类,便于新市民学习者检索和使用。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范围被放大,可以是图书馆的现实馆藏,也可以是虚拟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的这种文献信息资源形式,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保障新市民终身学习的需要。

(2)图书馆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帮助新市民自主学习者掌握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技能。2000年,国家教育部规定在小学和中学的教育中必须提供文献信息技术课程的讲授,目的是“通过文献信息技术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图书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提高新市民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能力,利用各种方式有目的的针对新市民开展导读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新市民终身学习的需要。

(3)图书馆安静优雅的环境,为新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终身学习的氛围和场所。阿根廷作家博尔赫说过:“我一直偷偷在脑海中想像,天堂就像一个图书馆。”作家把天堂看成图书馆,这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书馆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其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窗明几净的优雅环境,是新市民终身“泡”在图书馆中的重要理由。

3.2图书馆对新市民终身教育功能的保障

(1)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图书馆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图书馆真正满足新市民终身学习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职能,第一要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的教育单位的任务、目标和分工。第二,确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图书馆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第三,建立不同教育部门(如学校、图书馆、情报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之间的教学协作体系。第四,逐步建立依托于各级图书馆的网络学校,实现文献信息资源、教师和教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终身教育功能的作用。

(2)筹集资金,改善馆舍条件。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水平,创造一个更好的终身学习环境。要大力发展基层图书馆,特别是社区图书馆。由于社区图书馆规模小、投资少,贴近新市民,使他们可以在门口轻松地借阅文献信息资源,满足新市民终身学习的需要。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和谐职业人;绿韵工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在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与作用。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所以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必然要立足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索和创新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一、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在高等教育办学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适应国家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企业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现状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高等院校。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大楼很新,硬件很好,专业技术特性遮蔽了学校的文化育人的本质,而校园文化方面的历史积淀明显不足,无论是高职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还是行为文化等各方面都难以形成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在办学实践中,由于认识偏差导致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倾向普遍存在。高职院校无论在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环节都存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容易滋生个人主义、技术至上的思想,这就凸显了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二)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是现行高考评价机制的受挫者。应试教育中高职学生略逊一筹,但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内容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新趋势。因此,高职学生的潜能有待于包括文化素质教育在内的非应试教育的进一步开发。但另一方面,高职学生中部分来自于中职技校,文化基础课程相对缺失;部分学生素质养成不足,这就制约了人文素质的提高。根据我们对浙江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大约1/3的高职生不能完整地回答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哪些著作;24.9%的学生不能正确回答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哪些国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教师的文化素养现状

一方面,由于现任教师中来源于中专的教师占相当比重、年轻教师人数众多、对高职教师强调双师专业资质的同时并未充分注重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三方面原因成了制约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瓶颈”。我们的调查表明:虽然有93.8%的教师认为在高职院校开设人文教育类课程是必要或非常必要的,但同时有26.5%的教师反映,“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比较困难或难度较大。另外,对于什么是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如何实施这种教育,大部分教师和学校缺乏正确的理解和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

另一方面,高职学校缺乏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通过访谈发现,现在高职学校的院系体制建构基本上依据学术领域的分工原则,教师以进行专业教学为最主要工作,而参与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被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一种负担,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就成为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升高职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教书育人的文化自觉已成为高职教育师资改革的当务之急,这个问题只有在深入开展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逐步解决。

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社会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新形势和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提升,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一)企业职业道德观对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挑战

现代企业普遍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简言之就是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从企业人力资源的角度看,没有职业道德的员工能力越大破坏越大,缺少了职业道德,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性越大。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原高教司司长张尧学2009年6月16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高职教育要把坚持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职业道德第一,职业技能第二”,“职业道德比什么都重要。只有把职业道德放在高职教育的第一位,才能培养出找得到工作,干得好工作的人。”根据一份对企业经营者的调查显示,63.6%的经营者把“诚实守信”作为选择员工的首要标准,这表明,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企业经营者已将“诚实守信”视为最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企业职业态度观对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现代企业十分重视应聘人才的职业态度。职业态度主要反映在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上。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样的员工才能真正的得到企业的赏识。不管什么样的企业都希望拥有责任心强的员工,责任心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现在许多企业的驻外年轻员工普遍面临着外派离家、吃苦、孤独等考验,加强职业态度教育尤为重要。根据一份关于就业力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影响就业力的主要因素中,用人单位看重应聘人员吃苦耐劳的占45.65%;看重敬业奉献的占32.6%。该项调查凸显了企业对员工职业态度的高度重视和要求。

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更高需求,要求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观念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职院校而言,因为普遍不太重视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势必造成了职业人的单向度发展、畸形发展。这就促使高职教育必须回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要求,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带着紧迫感和使命感,重视培养学生以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核心的职业人文素质。

(三)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急需健全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很难破解的难题。从发展进程上来看,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起步比较晚,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才刚刚成立,全国首届高职高专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2007年4月才召开。从发展速度上看,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较,与文化素质教育在本科高校的持续、深入开展相对照,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从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成果上看,只有少数高职院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部分高职院校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探索。

以上情况的形成实际上暴露了一个问题,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即缺少文化素质教育人才队伍的支持与保障,各项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都难以开展和实行,或者是难以大规模的开展和实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怎样把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针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在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须要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真正“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2]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职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训练。然而职业教育同样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始终要把人格的塑造、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基于此,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秉承“立德为本,致用为宗”的办学理念,通过对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大胆探索,不断开拓,使高职学生成为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既学会坚持,又学会创新,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成为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们对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

(一)抓住一个核心: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

针对高职院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的认识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道德的新要求,高职院校首先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办学理念之中。深入研究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学者们曾长期争论,我们在实践中比较倾向于认为“人文”是“文化”的核心的观点。如张岂之曾指出:“作为‘文化’核心的人文文化可简称为人的精神文化,其实质就是自我精神家园意识,就是学会做人。”[3]季羡林、杨叔子等著名学者也有类似的论述。十年磨一剑。学校从1998年就开始积极探索和创新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新模式,大力实施“以能力为本位,拓展载体、内化素质”的多元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努力构建“以诗教为特色,兼容诗书画,并蓄文史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一是以诗教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兴华诗社”因组织有序、活动丰富、成果丰硕,被浙江省教育厅和团省委授予“浙江省高校优秀社团”称号。以诗教为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被浙江省教育厅、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确定为办学特色和创新项目。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教促进中心”也正式挂牌成立,从而担当起宣传、促进、引领全国校园诗教事业的平台角色。

二是以适应多元化需求为目标,不断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内涵。在坚持开展诗词教育的同时,在人文选修课中相继开设《诗书综合创作》、《艺术欣赏》、《中国文化史》、《应用心理学》、《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影视欣赏》等课程,同时还积极由诗教向书画、工艺品欣赏、传统武术、中国戏曲方向拓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满足了学生文化多元化的需求。

三是以提高教育效果为宗旨,不断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载体。高职院校为提高教育效果,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先后开展了“西湖梦寻”人文之旅、“爱我中华”诗词吟诵晚会、“诗国青春”诗词楹联灯谜会、“江南毓秀”名家书画笔会、“明德励志”人文大讲堂等五大文化活动品牌,使广大师生充分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先后组建“兴华诗社”等20多个文化社团。邀请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等知名学者作专题讲座,为多种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载体。

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育人工作也取得显著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2年,我院被命名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教育部2007年第396期工作简报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题专门报道了我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成果。同时,我院的文化素质教育成果被省内外多家媒体报道,《校园诗教和谐育人》获得教育部2007年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首届高职高专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在学院举行,现场推广我院文化素质教育成果。2009年,《当代诗教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改革实践》获浙江省教育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我校成为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并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

(二)构建一个平台:以课余素质拓展学分制为平台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态度的要求,学校为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以课余文化素质拓展学分制为平台的文化素质教育实现机制。实践表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也应遵循高职教育是“制器”与“育人”的统一观,即规范约束与自由发展的辩证统一,工具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文化素质教育如何与学生自主选择发展结合起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如何由软化走向硬化?我们认为,要逐步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的测评系统尤其是考核系统,建立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为此,我们积极推行课余素质拓展学分制,使素质教育具备一般课程教学所具有的标准化的素质课程、素质学分和素质证书,力求实现素质教育由软化走向硬化。素质分作为评定奖学金及其他评选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同时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成选修学分,使素质学分与选修课程学分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互通,并进入每一个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只有达到一定的素质学分和课程学分后,才能准予毕业。学校专门制定了配套的监督办法与保障办法,力求把学生素质的提高融入到教学第一课堂、活动第二课堂、社会第三课堂中去,为文化素质教育各项措施的落实提供了切实的保障机制。

从2006年开始探索这项工作以来,先后制定了《文化素质教育纲要》、《文化素质教育学分制评价方案》、《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拓展认证评价方案》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学校组织有关力量开展学分制平台的研究,并出版《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导引》一书。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学分制平台获得了各个方面的认可,尤其是学生的欢迎。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之后,学院图书馆的借书量和阅览室阅读人次均迅速增加,这说明人文素质教育的配套制度对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实现一个融合: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融合

为了全面实现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学校开展以“绿韵工程”为主题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互动。实践表明,杨叔子院士提出的“绿色”教育理念完全适用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杨叔子曾精辟指出:“科学必须是人文的导向。”“人文必须以科学为奠基。”“这就是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就是“绿”。我们的教育,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更应如此。”[4]近年来,我院大力开展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绿韵工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做法是:

一是在培养目标上。提出和谐职业人的目标,着力培养具有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人文素质相统一的高技能人才。我们在汽车技术学院大力推行“汽车文化”建设,经过充分的调研和积累,提炼出“严谨、时尚、挑战、超越”为专业文化的内涵,并要求所在二级学院的学生以此作为职业追求。通过大力建设专业文化,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汽车技术学院的《汽车文化》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车以道载志在千里”的汽车文化品牌也成为了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二是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培养人文精神,然后再借助于课堂外的隐性教育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走切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人文素质教育之路。

三是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衔接。实现校园人与职业人的零距离对接,实现两种文化的互动;企业文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外来文化,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中可以拓展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视野,实现文化的全球性与本土性的对接。

第3篇

演课本剧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揣摩表演能力。教师可以指导、示范,并鼓励学生按情节的需要,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和表演才能,适当增加一些动作和词语。如以《陶罐和铁罐》为例,让学生说话得体、表演到位,把陶罐的谦逊、平和,铁罐的傲慢、目中无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台下的观众看得有滋有味,在笑声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做口头作文

“出口成章”是说话训练的最高目标,做口头作文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说”实际上就是用嘴“写”,能出口成章就能下笔有神、妙笔生花。而说话所用时间短,更能使思维变得敏捷,是语文教学高效长效的途径。

这种训练刚开始可以先列提纲再口头作文,话有所依,说话才能有条理,中心才能突出,再扔掉提纲,只打腹稿口头作文,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就能逐渐出口成章了,这样的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写作已不再是苦差,许多同学在口头作文中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教师也从独奏者变成演奏者,由“教堂”变为“学堂”,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优化我们的课堂结构,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三、说话训练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从简单的句子、段落说起,一幅图、一件事、口头造句开始加强说话训练。对一些胆子小、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意识,能用完整的句子回答老师的提问。同时要让学生说普通话;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能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复述课文,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平时应让他们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从而积累丰富的词汇。

在小学说话训练中,要突出系统性、层次性、实践性,按照年级不同,严格要求,稳步提高,根据小学语文的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把说话训练落实到每一节的教学当中,做到说话训练环节明确,突出重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从简单的语言片段训练到要求较高的口头作文,逐步加强。几年下来效果会很明显,学生说话时神态变得自然、大方,并且逐渐达到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水平,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第4篇

关键词 苏绣 文化 特质

一、苏绣生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东海之滨的太湖平原上,吴地人民开疆拓土、问鼎中原,从此一个崭新的文化类型――吴文化开始发展壮大,惠泽至今。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是历史上吴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模式化的总集。

今从大量考古发掘的文物来看,吴文化可推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并与钱塘江南河口河姆渡文化一起作为吴越文化的基石,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吴文化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吴文化的起源和形成离不开吴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耕作与探索,因此形成了特殊的吴地物质生存模式。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世纪,商代末年周太王之子周太伯和其弟仲雍为避让王位,举族南迁至长江三角洲地区重建国家,号称勾吴。在先吴文化的基础上,吴文化伴随着吴国的建立、强盛而发展起来。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及近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及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二、苏绣的吴文化内质

(一)吴文化的人文内涵

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江南自古以“水乡”著称,吴地雨水充沛、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有记载,“吴有三江五湖之利”。长江与太湖这两大水系不断滋润着吴地,孕育了如水的吴地文化。

吴文化是水的文化,潜移默化中吴地人民的性格也被水浸润的柔和而有韧性。吴地人说话温婉斯文、吴侬软语,心态处事柔中带韧,具有水滴石穿般的坚韧品质。

吴文化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使江南成为“鱼米之乡”。物质资料的富足,使得吴地人民有更多精力从事精神文化生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吴地坚实的经济基础,影响了吴人尚文崇教的思想观念,吴门才子们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智慧的吴人又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路条件,促使吴文化的对外交流,吴人以宽阔的胸怀、开放的姿态,吸收并融合中原文化及周边文化,取其精华,揭示了吴文化兼容并蓄、刚柔相济的多元文化特征。

从三千多年前太伯三让王位的“至德”精神,到宋朝辛弃疾“醉里吴音相媚好”的知足常乐的生活意境,吴文化走过了谦让尚和、智慧灵动的文化初创期。吴文化以先行者的姿态且歌且行,伴随着华夏文明从出生走向成熟,从蛮荒走向繁盛。

(二)苏绣的艺术特征

明代王鏊在《姑苏志》中对苏绣有“精细雅洁,称苏州绣”的评语,由此可见,当时苏绣的风格特点就已形成。其中,“精细”是对苏绣技艺精湛的描述,“雅洁”是对苏绣内蕴品质的肯定。

南宋时期,智慧的吴地人民将苏绣与绘画艺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画绣”,用苏绣特有的艺术语言阐释书画的独特意境,以针作画,巧夺天工。此时苏绣已达到技艺精准,做工细致,形象惟妙惟肖的境地。苏绣在点、线、面针法上的发展又为明朝苏绣“精细雅洁”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苏绣不仅针法细密且技法繁多,其中劈丝技法就是众多苏绣技法之一,丝线劈得越细,绣品越传神。独特的技法再配以达数千种以上的线色,以针、积丝累线,灵活的综合运针,以此充分表现物体质感,逼真传神地将平面绣品呈现出立体生动之感。

近现代以来,苏绣在沈寿、杨守玉等大师的探索努力下,苏绣的表现技法、艺术特色都有了进一步发展。针神沈寿运用独创的仿真绣法,按人物面部肌肉的纹理用针,按其明暗面用色,创出了被张謇誉为“精绝为世所未有”的《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并获国际大奖。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打破固定刺绣模式,在传统技法上改变原有规整的针法,以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交叉线条,分层加色的新法来呈现苏绣“精细雅洁”的艺术韵味。

(三)苏绣的精神特质

苏绣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精神文化史,苏绣的精神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吴地精神和人文精神。苏绣“精细雅洁”的艺术特征就是对苏绣精神特质的最好注释。

江苏高邮天山二号汉墓出土的刺绣残片,图案似马王堆出土的“长寿绣”,有穗云纹、豆荚纹、金钟花纹,线条如行云流水、飞针走线,苏绣这种集写意变形与写实于一体的图案形式,形象生动、意境深邃,给人以如湖水般柔和、舒适的美感。

苏绣发源于长江流域,成长在太湖湖畔,苏绣的精神特质直接和吴地精美、细腻、雅致、纯洁的艺术精神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精致文化。

三、吴文化与苏绣的交互影响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吴文化以其鲜明的精神品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孕育了上善若水般的江南文明,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苏绣是构成吴文化的要素,也是吴文化艺术中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

(一)吴文化对苏绣的推动与发展

吴文化的核心是指吴地人的精神风貌、观念意识、心理态势和人格风范,它对苏绣的形成与发展起推动作用。吴文化也是水的文化,星罗棋布的湖泊、纵横交错的河港,长期浸润着吴人的心灵,使吴人的认知方式和艺术表现方式都被渲染上了水一样的灵性和柔性。心灵手巧的吴人以超乎寻常的耐心、细心,一针一线间织出了锦绣江河。

江南河港泾浜贯通,吴人对外交流方便,形成了吴人开放、外向、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心态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又使当代苏绣能开拓创新,在宋代“双面绣”基础上发展为双面“三异绣”,吴地苏绣艺术家们又不断创造出了仿真秀、乱针绣等绣法,中西技法融会贯通,为苏绣开创了新的前程。

(二)苏绣对吴文化的繁荣与推广

文化与苏绣是互动发展的,特定的文化模式影响苏绣的形成。而作为中华文化重要一支的吴文化,又是由具有文化特质的苏绣不断为其输入新鲜血液,丰富吴地文化内容,为吴地文化的繁荣与推广起着积极作用。

苏绣作为吴文化众多文化样式之一,与吴文化中岁时习俗、人生礼仪、文学艺术等文化现象相融合,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吴地民间绣品来看,不仅表现出江南太湖如水般澄净清澈的风格,而且反映了吴地民众的文化素养与心理架构。例如,吴地人在旧式婚礼中,新人身着绣有凤穿牡丹图案的绣花袄,脚穿“玉堂富贵”花鞋,还伴随龙凤呈祥的绣花轿帘、卷草图案的双面绣蒙头巾,喻示新人美满和睦、与子偕老,秀雅玲珑的民间苏绣品与吴文化习俗相映成趣,传承至今。

四、结语

苏绣浓郁的人文情结与精致的手工特色,丰富了吴文化的内质,以它“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诠释了吴文化追求纯朴简约、祥和致远、返璞归真的心理态势。苏绣的文化内涵,在苏绣发展过程中不断累积表意内容并发展成为文化符号,开拓创新,构筑起生机繁荣的吴文化体系。

(作者单位为苏州大学)

[作者简介:蒋莼淳(1991―),女,江苏常州人,苏州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文化和服装。]

参考文献

[1] 孙佩兰.吴地苏绣[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

第5篇

1.在职业素质的性质方面,职业素质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如果将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比喻成一座冰山:冰山只有1/8露在水面,代表一个人的形象、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质;而冰山7/8隐藏在水面之下,代表一个人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质。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质是隐性的,隐性职业素质决定显性职业素质,显性职业素质是隐性职业素质的外在表现。但是,显性职业素质的养成,不能由某几科课程完成,也不能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实现,而是需要具有职业性的校园文化的长期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2.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以及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应该贴近市场和行业企业的需求。据相关调查显示,毕业生职业素质还不能满足企业不断更新的高要求,造成供求的错位;或者入职企业后,对企业文化不熟悉,很难融入企业氛围,职业发展受阻。因此,需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通过校企文化融合的文化育人方式,使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行为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取向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践需求,弥合校企双方在人才供应与需求的缝隙。

3.在高职生个人职业素质养成方面,仅仅通过校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无法形成,只有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在职业性校园文化生活中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感悟企业价值取向,认同行业规范,明确职业道德,逐步具备在企业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才能使自身职业素质全面塑成。

二、校企文化融合下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分析

1.通过优秀企业精神的引领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精神文化的层面而言,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还应将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元素内化为高职生的职业精神。因为职业精神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决定自身的知、情、意、行。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社会责任感、荣誉感等企业精神文化,并将其渗透到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去,形成以当下社会和企业需要为参照的价值判断、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2.通过企业化物质环境氛围的营造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物质文化的层面而言,物质文化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高职院校应根据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营造企业文化所要求的职业环境,为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创设良好的物质基础。校园楼宇、道路、实训基地、桥梁等硬件设计风格要吸纳企业文化,彰显职业精神;楼、广场、道路等命名要使用杰出企业家、优秀校友名字,体现职业特性。此外,文化软环境设计中要引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文化理念,校园橱窗、展板、广播、刊物、校园网可专题宣传名企名家或知名校友事迹、优秀企业工作理念,教室和楼道张贴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言论。学生置身于企业文化氛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领悟职业人的素质要求。

3.通过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制度文化的层面而言,制度文化主要是对主体行为进行的规范和约束,表现为各种规章以及主体应遵循的理念。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可以吸纳采用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到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矫正和规范,使企业文化真正贯穿到学生的理念和行为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领悟企业管理的精髓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养成良好职业习惯。例如,在班级管理中,结合专业特点,按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制定班规,吸收企业先进团队的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开展文体活动时,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方式,对活动方案设计进行招、投标;在实训室推行5S现场管理方法等。

4.通过职业性文化活动载体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活动文化的层面而言,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至关重要。开展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要尽量融入企业文化,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教育性、职业性的原则,以技能大赛为主线,社团活动为平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大力弘扬崇尚实践、精进、诚信合作、创新奉献等职业精神气质,营造职业素质培养的文化氛围。

第6篇

无论是西方国家以文化相对主义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还是中国以汉文化为一体、各少数民族文化为多元的多元一体化模式,其目标的实质都是提供一个机会均等的教育环境,期望透过教育体制和制度的改革,能让每个人、每个民族都能体会和尊重文化的多元现实与相互的差异,并在此中差异之中相互依存,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和谐的国家和世界9。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新疆高校心理素质培养课程的意义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心理素质培养课程有利于形成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该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使不同民族的学生加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在了解异族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异族文化,从而最终实现消除民族之间因陌生产生的偏见和歧视,化解不同民族、不同间的矛盾,从而促进不同民族公民的相互理解和和睦相处。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心理素质培养课程有利于提高新疆高校的竞争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奠定基础新疆地区经济欠发达,高校在人才数量、硬件投入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其他地区高校相比处于明显劣势,此外新疆地区高校的学生民族成分众多、民族文化影响深远,不能完全照搬汉族地区高校的办学模式。为了凸显办学个性、发展办学特点、寻找适合本土区域实际情况的办学模式和方法,新疆地区高校需要坚持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贯彻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10。

(三)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心理素质培养课程有利于保留我国丰富绚烂的非主流民族文化,丰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都存在差异,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绚烂缤纷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沉淀下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发扬我国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在新疆高校心理素质培养课程中融入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是将我国非主流民族文化继续传承给下一代的切切实实的措施和行为。

三、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新疆高校心理素质培养课程的策略分析

新疆高校师生群体的多民族成分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提供了条件,新疆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采取的各种保护政策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提供了保障。在有利的形势和政策下,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革新教学内容,增加多元文化因子,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实现课堂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

(一)利用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展开教学

由于少数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在他们的文化中凝结了大量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比如哈萨克族的民间故事很多,截至目前,有关部门搜集整理了六百多篇,民间故事多与骏马、草原、牧场和其他牲畜相关11。蒙古族也一直保持者讲述民间故事的优良传统,故事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到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维吾尔族也有很多经典的民间故事,其中阿凡提就是维吾尔族经典故事中流传已久的神奇人物,成为智慧的象征。在课堂中,将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民间故事作为教学案例,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主动思考;另一方面,能将理论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更快捷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的专题讲授中,教师可以讲述“世界上什么声音最好听”的故事:一天,阿凡提到一位爱好音乐的朋友家做客,这位朋友搬出他所有的各种乐器,一件一件地演奏给阿凡提欣赏。一直过了中午,阿凡提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那位朋友仍在没完没了地拨弄他的乐器,还边拨弄边问:“阿凡提,你觉得世界上什么声音最好听?是独塔尔呢,还是热瓦甫?”阿凡提回答说:“朋友,这会儿,世界上什么声音都比不上饭勺刮着锅的声音好听啊!12”在“大学生恋爱心理”专题讲授中,教师讲授爱情应该专一真诚,可以讲述《可汗与卖酥糖的》的故事:有一个卖酥糖的人,他的妻子异常美丽,被可汗看中抢进皇宫。可汗施尽奸计想占有他的妻子均未得逞。有一天,卖酥糖的来到皇宫附近叫卖,妻子听见丈夫的声音露出笑颜,可汗便命人把卖酥糖的召进宫里,强行与他换了衣服。可汗穿着破烂的衣服进入美人房间,妻子急中生智,大声朝着丈夫喊道,“可汗,快把这个衣衫褴褛的人拉出去砍了。”卖酥糖的穿着可汗的衣服命令侍卫把真正的可汗拉出去砍了,从此,卖酥糖的成了可汗与妻子团聚了13。这样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作为案例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如可以由教师提前准备,课堂上进行介绍,再鼓励学生对故事的感悟进行讨论或发言,也可以提前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去收集本民族的民间故事在课堂上由代表进行介绍,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二)利用少数民族经典文学作品展开教学

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宝库里,神话、传说、歌谣、史诗、诗歌、谚语等各种题材的民间文学作品犹如琳琅满足的宝石熠熠生辉,记载着、传承者民族文化的精华。如维吾尔族流传的叙事诗《花儿与春天》、抒情诗《爱苦相依》、《塔依尔与祖赫拉》和哈萨克族的爱情长诗《吉别克姑娘》、《豁孜情郎与芭彦美人》都是极具感染力、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歌颂了美丽的人生和伟大的爱情。在教学中,教师讲授大学生应该持有正确严肃的恋爱观时,可以通过作品的介绍,使学生领悟不同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认同爱情应该忠贞纯洁、真诚相处。教师在“讲授大学生挫折应对”专题时,《江格尔》这部新疆蒙古族英雄史诗可以作为很好的素材。作为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是有许多英雄故事组成的一部长篇巨作,是蒙古族男女老少喜闻乐见、引以为傲的作品,不同英雄好汉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各种邪恶和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可以作为讲授的素材。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巨著《玛纳斯》也是本民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旷世之作,可以被教师拿来辅助教学。

(三)利用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展开教学

不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交际礼俗、民间禁忌有所不同,通过在课堂中使用心理剧展演的方式或者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有趣地、互动地、真实地情境中了解新疆不同少数民族人际交往的注意事项,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其

将来走入工作岗位与不同民族个体进行交流提供便利,而且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启发学生反思固有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模式,汲取经验、改善人际交往不良的现状。例如,通过心理剧展演,学生可以认识到,维吾尔族男性见面时右手要先抚左胸,点头鞠躬,握手问好,互问“萨拉姆”(祝福之意);女性见面时,相互拥抱、右脸颊相贴,然后互致问候;若遇到贵客或长辈时,双手要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12。维吾尔族的见面礼仪可见民族文化当中传递出的个体交往的谦虚恭敬、亲切相待。蒙古族学生的心理剧展演或者情景模拟给学生展示了蒙古族同胞在迎送宾客时敬献哈达和敬鼻烟壶的讲究和内涵。哈萨克族学生的展演让不同民族学生领略哈萨克族的好客,正如哈萨克族人有句谚语“如太阳落山时放走客人,便是奇耻大辱”。

(四)利用少数民族真人真事的代表展开教学

第7篇

(一)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教材与课程的乡土化

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最先需要变革的是以地方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教材编订和课程设置。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途径的乡土教材及乡土教育,通过对地方乡土文化社会的实践调查,以当地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主要内容,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相贴合,让学生从自身生活的人文、自然与社会的环境中建构自己的地方性知识,使其产生浓厚的乡土意识、乡土情感和乡土责任。但在当前,大量乡村社会人口向城镇快速流动,乡土社会凋敝,乡土教材逐步退出基础教育,乡土意识培植的场域不断被压缩,导致人们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环境缺乏应有的自觉意识,乡土记忆、族群记忆相对模糊,具体表现在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日益陌生化、对地方文化发展传承的责任感、义务感及主体意识缺失。因此,结合乡土教育的近百年经验,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可设置相关地方文化的系列课程,其教材至少应有两种以上编订形式,先编撰文本教材,然后收集整理与文本教材相应的影像资料。其内容应包括自然与人文两方面要素:一是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二是聚落建筑、经济活动、饮食服饰等显性文化及语言、习俗、文艺等隐性文化。以地方传统的优秀文化艺术为主体内容的教材编订,能使学生的乡土知识与文化自觉得以回归与重塑,从而实现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高校可借助本地优势,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以广西为例,壮族织锦与山歌、苗族蜡染、侗族芦笙等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均可成为地方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

(二)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层级化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模式强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引导,创设师生、生生之间彼此交换、分享视觉影像及艺术作品的情境,实现师生共同讨论、双向互动。视觉影像的欣赏与剖析应先将影像的意义层级化,第一层是影像显性意义(包括是谁、什么、怎么被呈现在作品中),第二层是影像由表象传达何种意义与价值等隐含意义。[3]因此,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也应相应层级化,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选择学生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来源的地方文化视觉影像或艺术作品,并对其艺术形态、风格和创作表现手法等学科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影像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显性意义进行初步考察、理解与分享,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形成积极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情趣。第二,教师介绍各理论流派分析视觉文化的不同视角,引导学生进入具体情境,剖析影像作品的表达方式,审视作品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隐喻意义,讨论艺术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将文化艺术视为复杂系统,要重视其审美价值,更要引导学生对文化艺术作品及影像做出批判性的解读,引导学生通过对地方性知识的欣赏与认知,形成对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以文化艺术形式为载体的,教师的教学步骤应该为:先解读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审美价值,继而引导学生以批判的视角深入了解文化艺术符号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作品所蕴含或表达的价值观、权力关系、信仰等社会意义进行剖析,由此达到对社会的理解和批判,并实现自我意义的建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进行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并在创作过程中思考、理解、厘清和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点与信仰,最后通过创作和作品进行分享和交流。

(三)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中,应推广双向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文化名人、文化传承人或民间艺人等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动态模式。与课堂层级化教学相结合,由校内教师完成传统文化艺术多样化形态的理论讲授,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形态的初始印象,完成初步的审美体验。然后,重点选取最具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艺术形态,筛选相应的文化名人或民间艺人进行现场展演和体验,从而把民间艺人的展演实践与学校的文化学术传承相融合,通过演出展示、技艺培训、实践参与等环节构成动态模式。其具体操作步骤是:先在学校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获知当地学生对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的了解程度和学习意愿。再安排课程教学、艺人展演、参与演出、学术讨论等,并进行课堂观察与课后访谈,获得这一文化实践活动的一手资料。最后,进行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探寻该模式的实践效果,并形成新的改良方案。这一动态模式弥补了以往艺术教育单一模式的缺陷。一方面,通过民间艺人或文化传承人对地方民间文化的文化展演让学生获得直观的地方文化常识;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的相关学术梳理深化学生前期的浅层记忆,培养学习、守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兴趣热情,从而培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性。这一模式的推广也有利于降低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成本,并形成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长效机制。

(四)推广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与校园周边社区常态化展演的模式

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与乡土教育均强调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在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边界模糊化的背景下,高校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地理边界不应过度清晰,而应该是校内、校外的一体化。学校并非独立于社会之外,校园周边的文化传统背景影响甚至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底色”,是当地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互影响的重要中介。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应内在地、逻辑地包含高校周边社区的文化建设。因此,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应与校园周边社区的文化建设相融合。通过校园周边社区化教育打造传统文化艺术的校外教育环境。具体可先从校园周边社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入手,确定其文化艺术的类型与特色,然后在校园周边社区与地方的合力下加大投入,建设一部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项目或举办相关的地方文化艺术活动,营造学生校外文化活动的有利环境。以地方戏剧为例,高校可与周边的村社、居民小区及单位社区等进行常态化的联系,与社区共同出资或通过社区文化精英发动民众自筹资金,组建村社文艺队或文艺工作小组,让学生、社区民众共同参与,利用闲暇时间自娱自乐,形成小型社区常态化、日常化的文化艺术娱乐方式和交流空间。校园周边不同社区间还可利用地方民俗节庆或日常闲暇相互交流、学习,以日常性的娱乐休闲方式,拉近地方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以休闲娱乐的方式实现地方文化艺术的教育学习,由此培养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横向传播的有利氛围。[4]学校可利用周边社区的公共空间,对当地多种文化艺术形态予以收集整理和展出,让学生在兴趣观摩、参与互动中了解和学习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多重社区力量共同介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种艺术展演及各种相关活动的举办,强化文化艺术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经常性的接触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和培育出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这样,将学校周边社区文化艺术活动与学校场域内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可以共同打造双向多元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途径。

第8篇

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抓好学生的思想品行是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完善“他律”,倡导“自律”

就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而言,处于从“他律”到“自律”过渡的阶段,但大部分仍以“他律”为主,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制定合理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约束,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还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小红花、积分等,通过这一长期的奖赏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还应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对精彩之处加以保留,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并提倡其进行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向“自律”发展,将学习由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二)抓好细节,促成养成

有道是,细节决定人生、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就应该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学校应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学生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细节意识,学会从细节中感悟人生的大道理。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学生中推广了“敬孝心、献爱心”实践作业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回家为父母、亲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为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帮助,通过实践、体验、反思的方式凸显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该校还利用德育大讲堂、每周一大讲、每日一小讲,让学生切实学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一)多样化的主题班会

班会是学校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班级活动,学校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来创设班会的主题,如母亲节时可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劳动节时可开展“热爱劳动”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每次班会学校要求各班设计好黑板板书,写清楚班会的主题,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言,畅所欲言。与此同时,教师要对班会活动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如果发现了新问题,就要及时改正。此外,学校还可以将各班班会召开的情况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之中,以促进主题班会的积极、良性、持续开展。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班会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已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充分认可。

(二)正能量的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的讲话是庄严的、庄重的,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是深远的。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坚持每一周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每周安排一个班级选拔一名学生代表做主旨讲话,篇幅不宜过长,但应注重实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尊老爱幼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让这些正能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现在,笔者所在学校举办的国旗下讲话活动,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渠道。

(三)媒体下的文化氛围

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使用,学校在创建校园文化时应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如学校网站、校园广播、校报、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最大化的发挥其宣传作用,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供一定的保障。如,学校广播室每天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在不同时段进行不同主题的广播;学生在制作海报、黑板报时也可根据近日学校热点、专题教育活动等设计多样化的主题,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等等,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气氛,而且增加了校园文化的渲染力,为校园文化创建提供了方便。

(四)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德育文化则是学校的灵魂,笔者所在的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立德树人”的理念,由德育处、校团委牵头,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目前,学校现拥有“琴书艺苑”艺术培训社团、创办了“沃土”校报,成立了校舞蹈队、篮球队、合唱队、吉他班、葫芦丝班、沃土文学社、航模表演的多个缤纷社团组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校基于这些社团的建设,开展了多个社团活动。总之,本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不仅净化了校园文化,引导了校园文化积极向上发展,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兴趣,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时效性,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应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如每年评选一次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尽管有些事例与我们联系甚远,但其蕴含的精神值得广大师生去学习。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教师引导学生观看相关事迹,通过深入学习榜样的精神,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该校还非常注重发现校园师生自身的优点,并将此行为作为榜样进行大力宣传,以期使榜样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就学校层面而言,可在文化宣传栏中将国家级、省市级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作为教师队伍的榜样,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管理能力的提升;就班级层面而言,可将各方面均优秀的学生作为模范标兵,在班会、开学典礼等活动上进行公开表彰,以提高榜样的力量。榜样随处可见,学校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学生要学会认真、虚心向榜样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