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8 15:00: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病房护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近年来儿科护理人员老化新的护理人员较多,护士应急能力较低,专科业务知识较弱,业务技术不够熟悉。随着儿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护理工作复杂程度明显提高,护理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对护士形成较大压力,导致儿科护理工作中技术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儿科新型仪器设备较多,个别年轻护士不能熟练掌握仪器、呼吸机、除颤仪等各项设备的操作,抢救患儿时手忙脚乱,影响抢救成功率。儿科患者普遍年龄较小,病情描述不清,且反复发作,患儿哭闹、躁动,在与家属沟通时达不成共识,家属满意度不高,护士工作量大,缺乏与家属的有效沟通,家属对护理的要求较高,护理工作得不到家属的肯定和认同,这直接影响到患儿家属者的满意度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根据应用SWOT分析法对儿科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对SWOT分析法应用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利用DPS7.05软件[7],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采用SWOT分析法对,儿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见表1);对两年的护理质量考核项目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两年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①应用WOT分析法有效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SWOT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思维方法,其优点在于考虑问题全面,而且可以把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紧密结合在一起,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从而得出一系列个性化的措施。针对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及临床表现微妙、患儿不会表述等特点,科内成立了由护士长及科室总带教共3人组成的护理能力培训考核小组,小组成员均有5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并通过护理部师资培训及考核。该小组负责制定儿科急救流程、护理理论技能培训方法、培训目标及急救能力考核计划、考核细则,并具体组织培训与考核。通过对专科知识点的培训与考核,强化了护士对病情评估与救药物等理论知识的掌握。2014年应用SWOT分析法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较前一年下降,科室优势得到延伸,劣势得到控制,病房安全得到保障(见表l)。②应用SWOT分析法有效提高了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使用SWOT分析法从结构入手对儿科护理安全管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细化分析,从而找出儿科护理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安全隐患。儿科护理安全的高危环节较多,针对那些有可能影响全局或最容易出问题的高危环节,如抢救物资准备齐全、定点放置并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采取专人负责重点监督。对于给药处置流程及危重患者外出送检查,患儿突发病情变化及呼吸骤停抢救等护理高风险流程,科内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并对科内护士进行培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一次场景演练,找出关键环节中可能还存在的不足,不断地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流程再造等方式为护士实施护理提供指引和支持。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措施,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较前一年明显提升P<0.01(见表2)。
论文关键词:关于内科护士巡视病房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巡视病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护士及时主动地巡视病房,有利于随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输液不良反应等情况,并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对我院16个内科病区的临床护士巡视病房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相同病区的临床医生下达护理级别医嘱的依据进行了评估,旨在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16个内科病区工作的160名轮班护士,女性,年龄18~55(26.07±5.18)岁。文化程度:本科64名,大专48名,中专48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8名,主管护师42名,护师46名,护士10名,合同护士44名。选取上述16个病区工作的120名临床医生,其中男65名、女55名,年龄24~59(38.03±9.99)岁。文化程度:博士5名,硕士48名,本科67名。职称:主任及副主任医师32名,主治医师40名,医师48名。
1.2 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对护士和医生进行调查,护士问卷内容包括各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实际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未按要求巡视的原因;医生问卷内容包括各级护理内容了解情况,下达分级护理医嘱的依据。每张表上有填表的简要说明,由调查者发放并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方法,发放护士及医生调查问卷共280份,待全部填完后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对所得数据采用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护士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的情况及不能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原因 160名护士仅16名(10.00%)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不能按要求巡视者均为不能达到一级护理的要求,即每15~30分钟巡视1次[1],其原因见表1。
2.2 医生对分级护理内容的认知情况和下达分级护理医嘱的依据 病房医生下达分级护理医嘱较多是依赖于工作习惯(84名, 70.00%),依赖主观判断者24名(20.00%),仅有12名(10.00%)是依据患者的病情等客观条件。医生对分级护理内容的认知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护士不能按要求主动巡视病房的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示,仅10.00%护士能按护理级别的要求巡视患者,90.00%护士不能按一级护理的要求进行巡视,护士不能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原因包括医生及护士两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3.1.1 分级护理不当影响护理工作的严谨性 表1示,100%护士反映护理级别与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不一致,表2结果示,医生对分级护理相关内容认知情况不容乐观,仅16.67%~23.33%医生了解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和护理级别是按患者病情轻重确定,76.67%~83.33%医生部分了解或不了解;而医生下达一级护理医嘱时,20.00%医生是依赖主观判断,并没有考虑患者客观存在的护理需要,70.00%的医生依赖于工作习惯。笔者对调查科室的一级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一级护理患者占住院患者的90%以上。面对众多的一级护理患者,护士的劳动强度加大,护士无法按一级护理的要求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且护士觉得对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强的患者实施相应级别的护理没有实际意义。长此以往,护士对不按相应护理级别护理司空见惯,对护理规范和制度产生麻痹思想,降低了对巡视间隔时间、病情观察、活动范围的限制等一些必要的护理措施的重视,使真正需要一级护理的患者不能得到相应的护理,一级护理只能流于形式。易使护士滋长不严谨的工作作风,导致护理质量滑坡。当患者对名不符实的一级护理收费提出质疑时,必然会引起护理纠纷。
3.1.2 护士依赖陪护及传呼器 目前医院对陪护的管理不到位,科室也难以控制陪护的出入,随着患者陪护的增多及床头现代化呼叫系统的配置,分别有90.97%、89.58%护士对陪护及传呼器产生依赖。护士认为患者病情变化、输液故障或其需求都可以通过传呼器或陪护传达。
3.1.3 护士人员缺编 58.33%护士认为各病房护士编制达不到标准要求。按医院管理学的标准,普通病房床位、护士比不应小于1∶0.40,而大多数医院达不到这个要求。我院床位、护士比是1∶0.33,加之地市级医院的患者治疗以输液为主,尤其是1名护士值班时,全部时间用以治疗性操作,根本没有巡视病房的时间。
3.1.4 护士缺乏责任心 38.19%护士认为,护士责任心差是导致巡视病房不到位的原因。责任心是护士言行在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利及需要的关爱和关注中的具体体现。如果护士责任心差,既使人员不缺编,也难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尤其是年轻的合同制护士,由于医院聘用制度不健全,其工作待遇低,易使她们出现不稳定的工作情绪,缺乏职业责任感。
3.1.5 护士分工不明确 16.67%护士认为护士长排班分工不明确,奖罚不兑现,及时巡视病房也得不到表扬,不巡视的也没得到批评,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
3.2 对策
3.2.1 完善医院继续教育 医学院校教育应增加相关护理学科
摘要时刻规范她们的一言一行,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职业形象,经常给予奖励和鼓励,使她们锻炼成优秀的护士。
3.2.2 加强分级护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患者住进医院后,医患之间的契约建立,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护理服务需求,而告知服务要求是护士必须履行的义务,护士有责任将分级护理的具体要求告诉患者。科室可实行分级护理公示牌,使患者了解分级护理内容,发挥对护理工作评价者的作用。另外,建立一级护理巡视卡和输液巡视卡,将卡片放在患者床头袋内,巡视1次在卡片上记录1次,签名签时间,输液巡视卡上还要注明已输入的液体量,以利于患者及陪护的监督,尤其对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加强监督,能对制度的落实起到控制作用。
3.2.3 控制陪护率 医院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陪护管理措施,使陪护率达到标准。医院的硬件设施应采取人性化管理,切实解决患者的饮食、探视等问题,规范食堂管理,严格按患者的饮食营养要求将可口的饭菜送到患者床头,安排好陪护的住宿供餐,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这样既有利于病房管理,又可避免探视人员过多造成医院感染。
3.2.4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护士长排班要合理,目标要明确,要勤检查、勤督导,运用经济杠杆将工作业绩与奖金挂钩,拉开档次,奖罚分明,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1.
[2]徐微,张敏.论医疗民事责任的判定[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11(2):100-103
[摘要]近10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15年全球将增加到1500万人。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或因为不适应手术治疗而选择化疗。因此,如何做好化疗患者的护理,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的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意“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因此,我们提倡“舒适护理”。化疗患者舒适护理是贯穿整个护理过程的整体化行为,强调护士以患者的舒适为重点。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的一致性在于其目的都是使患者达到最佳身心、社会、灵性的健康状态,使舒适护理顺应整体护理的发展,补充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一、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科2008年8月~2009年4月化疗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5~75岁。直肠癌20例,胃癌30例,乳腺癌10例,均应用舒适护理进行化疗期间护理,效果良好。
二、护理
2.1化疗前的舒适护理: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等)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化疗患者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病情及化疗反应不同,心理反应也各异,开朗稳定型只占2%,多数表现为忧郁、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惧、精神过敏等。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为他们选择满意的床位,如情绪抑郁者,可安排在阳光充足的病房,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怕风的患者可以安排在远离窗户及背门的病房等。我们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病房环境上要营造温馨舒适的感觉,病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入院时要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主管医生和床位护士以及科主任、护士长,以消除患者陌生感和恐惧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同种病种疗效满意的患者,彼此交流心理感受以及如何摆脱心理压力的体会。心理舒适需求中服务态度始终是患者的首选,在患者接受化疗期间,关心、体贴患者并及时为其解除痛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其严格服从并坚持全程治疗。
2.2化疗中的舒适护理
2.2.1胃肠道反应的护理: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旺盛,故对化疗药物敏感,如阿霉素、顺铂氮烯脒胺、丝裂霉素等,常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因此,我们应密切观察并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针对患者不同需求,合理使用止吐剂,在饮食方面应根据患者口味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鼓励进食,忌进食过热、粗糙、辛辣食物,多吃薄荷类食物,多饮水,避免吃气味太重、油腻食物,并在睡前、饭前后刷牙以去除口味及气味。限制含5-羟色胺丰富的水果、蔬菜,如核桃、茄子等。病室、病房环境应保持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呕吐物置于不透明密闭容器中及时清理,减少不良刺激,如呕吐后立即漱口,擦洗面部,更换洁净衣服,帮助患者取舒适。
2.2.2静脉保护的护理:化疗前应为患者长期治疗考虑,使用血管一般由远端向近端,由背侧向内侧,左右臂交替使用,让患者在穿刺前用温水浸泡四肢末端,扩张血管以便穿刺。
特别使用微泵患者,由于用泵时间长,患者易感疲劳,应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睡眠休息习惯,取适宜并选择走向较直、易于固定,便于观察又不影响活动的血管。使用套管针,三通管下垫纱布固定,以防脱落,加强巡视,除做到“四轻”外应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观察注射部位有无渗漏、肿胀、血管走向有无条索状红线,并观察微量泵的工作状态。在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如发现药物外渗应及时更换注射部位,采用菱形封闭方法,漏液部位冷敷或用硫酸镁湿敷等。在化疗结束前,滴入一些液体,以降低穿刺部位拔针后残留浓度,保护血管。
2.3化疗后的舒适护理
2.3.1骨髓抑制的护理: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剂量与损害骨髓的剂量差异很小。因此,对接受化疗的患者应密切观察骨髓抑制征象,如使用阿霉素、丝裂霉素、氮芥、卡铂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定期查血以了解血像变化。白细胞低特别是粒细胞下降时,感染概率增加,当PRC<1×109/L应予以保护性隔离,减少探视,病房消毒,严格监测体温,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为患者创造一个空气清新、整洁的环境,严格各项无菌操作,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受凉感冒。
2.3.2脱发的护理:脱发是化疗最常见的,也是患者最不愿接受的反应,在使用博莱霉素、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等药物时,应在化疗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脱发,但化疗间歇期头发会重新生长,使患者心理有所准备,消除顾虑。
也可帮助患者挑选合适的假发套,尽可能纠正形象所导致的负性情绪。脱发后尽量不让患者照镜子,每天晨晚间护理应注意将床上脱发扫净,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因此在脱发阶段需特别重视对患者的身心舒适护理。
2.3.3黏膜炎的护理:某些化疗药物如5-Fu、博莱霉素、丝裂霉素、羟基脲等药物的毒性表现在黏膜上,尤其是大剂量使用常引起严重的口腔炎、口腔糜烂、坏死。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化疗前即开始注意口腔卫生,劝阻患者忌烟酒,每天饭前后用洗必泰漱口液漱口,预防霉菌、病毒感染。睡前及晨起用软毛牙刷仔细清洁口腔,用力要轻避免损伤。若口腔炎发生后,可用紫药水、锡类散、养阴生肌散涂于患处;若有真菌感染,则应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同时给予5%碳酸氢钠或制霉菌素漱口;若疱疹性感染(口唇、鼻腔)可用干扰素局部外用。饮食上嘱其进温流质或无刺激性软食,少量多餐,注意进新鲜水果、蔬菜及增加蛋白质摄入。
三、结果
通过应用舒适护理,95%的肿瘤患者能够坚持完成4~6个疗程的化疗,并在饮食、睡眠上有所改善。我科全力运用舒适护理,60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口腔溃疡及Ⅲ度以上的静脉炎。
四、体会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我科通过对肿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对化疗的焦虑和恐惧感减轻或消失,使化疗过程顺利,身心达到最佳状态。而且在实施其过程中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其不仅要掌握基础临床护理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护理人员将实践经验有效地实施于患者,提高了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使舒适护理的含义更广泛、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9:79.
[2]李亚静,王素婷,李慧芳.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498.
[3]刘晓红.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0:288.
[4]陆烈红.患者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37.
【关键词】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艾滋病(AIDS)是由于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传染病。是致命性恶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随着艾滋病的迅速蔓延,HIV感染者高危人群已扩展到社会各阶层,(2007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约70万。由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常到各科就医,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护理人员,不可避免地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因此普通科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他们与艾滋病专科护士相比防护意识淡漠,相关知识缺乏且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口J,应予以重视。本文从分析艾滋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着手,探讨相应的安全防护对策,旨在避免艾滋病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暴露。
一、艾滋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
1.1因职业暴露造成护理人员感染HIVHIV职业暴露是指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或其他工作过程中,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Hj。有研究\"’证明,医务人员HIV/AIDS的职业暴露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检验人员、医师,接触患者分泌物、血液、体液越频繁者,感染风险越高。由于护理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多种有创操作,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医疗废弃物和污染物,所以护理人员是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Ippolito等报道的94例由职业因素感染的医务人员中49例为护士(占52.1%)∞J,美国疾控预防中心(CDC)报道的270例医务人员患者中有232例为护士i占85.2%),其中23例是通过职业暴露而感染的。
1.1.1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淡漠、HIV/AIDS相关知识缺乏、标准预防原则落实不到位等都是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直接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有调查发现55.1%的护士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时不采取防护措拖,在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时带口罩、手套者只占29.O%沛J。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在诊疗或护理患者前后洗手者占34.5%,接触血液、体液后进行手消毒者占10.1%。大多数情况下,职业暴露是由于操作过程或整理用物过程中疏忽大意或没有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而造成的。李晓亮和肖霞等¨刈调查医护人员注射后对针头处理不当,如回套针帽和用手给针头毁形,分别占23.5%和33.3%。
1.1.2HIV职业暴露的途径(1)被HIV阳性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锐器损伤是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据郑晓澜和邱英如等报道,在1年内有64.8%的医生和79.36%的护士发生过医疗锐器损伤,医生平均每人损伤1.07次,护士平均每人损伤2.88次¨“。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情况主要有:给病人注射药物、配制药物或抽血时;抽血后取下针头将血液注入试管时;给使用过的针头套回针帽时;对用过锐器进行分类和处理时均易造成刺伤。(2)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接触HIV阳性的血液和体液是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又一主要途径ll3I。发生血液、体液污染的情况有:给患者喂饭、擦洗、翻身、拍背;整理用具、工作台、为患者整理床铺;留取标本时将血液、体液从一个容器到人另一个容器;抽血或输液后,穿刺部位按压不当会造成出血液污染;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做人工呼吸时均易使护理人员受到污染。
1.2心里压力增加艾滋病的不可治愈,隐蔽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广泛存在以及艾滋病症状的不典型性,护理工作中随时都会遇到艾滋病患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HIV职业暴露,这些情况无疑使护理人员的心里压力增加,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护理人员的恐惧紧张心理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因操作失误而发生职业暴露的几万方数据率增加,对护士的工作、生活、学习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一旦暴露发生,将对护士产生极大的心里压力。有一位护士在给患者抽血时不小心手沾到了患者的血液,在得知该患者是艾滋病患者后大哭大闹,认为自己要感染HIV。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护士都会产生中或重度焦虑及悲观情绪,长期的心理高压力状态极易导致心理疲劳,造成心理性的危害,可使护士产生习惯性便秘、经前紧张综合症、神经衰弱等,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并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二、安全防护措施
2.1设立专门机构预防和处理HIV职业暴露工作各医疗单位均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预防和处理HIV职业暴露工作。为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能和护理人员安全操作情况,负责各种安全宣教工作。一旦职业暴露发生要规范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程序,及时提供咨询。
2.2树立安全防护意识艾滋病的潜伏期较长,在窗口期内检测不到HIV抗体,却具有传染性。感染者从外表无法识别,医护人员要确切知道就诊的每个患者是不是感染者是不可能的,护理人员更多的是面对潜在的传染源,因此要定期进行有关安全防护的培训和大型的艾滋病科普宣传,动员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使护理人员认识到艾滋病就在身边,在护理患者之前先做好自己的安全防护,树立良好的安全防护意识,在任何时候操作时都能采用符合规定的安全操作技术和防护措施。
2.3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宣教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曾尖锐地指出:“艾滋病主要死于无知”。临床护士如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关于HIV/AIDS传播的相关知识,切断HIV/AIDS传播的一切途径,免遭AIDS的威胁是完全可能的。例如:HIV的体外生活力弱,对理化因子的耐受力不及HBV,因此,凡是用于灭活HBV的方法均可将HIV灭活.HIV对热和化学试剂敏感,对紫外线不敏感。0.2%的漂白粉溶液、0.2%的次氯酸钠、0.3%的双氧水、0.5%的来苏尔、75%的酒精处理5min既可灭活病毒。56℃30min即可将病毒灭活。pH值小于6或大于lO的溶液,在10min内可灭活病毒HJ。这些知识的掌握可为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2.4加强标准预防原则的掌握标准预防原则规定“医护人员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护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范措施”,这是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安全操作的行动指南¨引。可通过以下具体措施使护士掌握标准预防原则:(I)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标准预防知识和防护技能的培训;(2)编发防护职业暴露小手册,将一些常用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以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的形式编写成小手册,方便护理人员携带和参考;(3)将标准预防原则的要求、措施、流程以及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和预31案图表化并贴于墙上;(4)定期举办相关知识竞赛并设奖项。
2.5预防锐器刺伤为预防锐器刺伤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要将针帽套回针头,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针头、刀片等锐器。(2)执行注射、抽血等操作时应戴手套,并携带锐器盒,随时将用过的针头放人锐器盒内,放置量不超过3/4¨“,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以免刺伤别人或自己。(3)对不合作的躁动患者护士在行静脉穿刺或拔针时应由技术熟练的两人配合。(4)所有操作完毕,应由操作者自己整理用物,针头等锐器不要留在治疗台、治疗车上,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应随时处理、浸泡、毁形。
2.6预防血液、体液的污染为避免血液、体液的污染要注意以下几点。(1)洗手:接触患者后要用肥皂常规洗手,如果手被血液和体液污染,要立即洗手。(2)戴手套:预料到有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被污染的物品时,要戴手套,必要时双层。带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可以降低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感染H1V的几率¨9‘。研究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到的血量比未带手套减少50%。(3)戴口罩、防护眼罩和穿隔离衣: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执行特殊操作时,预料到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应戴口罩、防护跟罩并穿隔离衣。(4)抢救时尽量避免做口对口呼吸,用导管和复苏囊以及人工呼吸机进行抢救H¨。
2.7职业暴露后的处理(1)局部紧急处理:如果不幸发生HIV职业暴露应作紧急处理,首先冲洗被污染处的皮肤、粘膜或伤口,并迅速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冲洗;然后用75%的酒精或0.5%的碘伏消毒mj。(2)报告与危险性评估:护理人员在发生针刺或黏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局部处理完成后,要及时向有关专家咨询并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和确定暴露级别和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进行抗逆转录病毒预防性治疗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HJ。(3)暴露后的药物预防:根据评估的结果实施必要的药物预防,预防用药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暴露发生后1~2h内。轻度低危暴露使用基本用药,即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如双汰芝(AZT+3TC)300mg/次,每日2次,连服28d;严重暴露要基本用药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常规治疗剂量,连服28d。及时处理,及早用药可降低HIV感染的危险,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1~2004年对42例医务人员、公安司法干警职业暴露后,及时处理和预防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RT),在6个月的随访结束时均未发生血清阳转拉3l。(4)给予咨询和监测:护理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都非常紧张,甚至是极度恐慌,心理压力很大.因此要及时向被暴露者提供咨询,帮助他们稳定情绪,配合医生检查治疗、定期监测、随访以及树立生活、工作信心.HIV职业暴露发生后都应作HIV抗体本底检测,如检测结果阴性,不论经过危险性评估后是否选择暴露后预防用药,均应在事故发生后第6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抽取血样检测HIV抗体,以明确是否发生HIV感染HJ。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均应对职业暴露者的整个处理过程进行保密。
2.8心理压力的防护措施(1)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有预见性的调配工作人员,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避免因工作忙乱或身心疲惫而发生职业暴露Ⅲj。(2)改善、优化环境,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培养护理人员积极乐观的心态。(3)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教育,使护理人员掌握HIV/AIDS的流行形式、消毒隔离方式、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减少恐惧感和盲目性L25J。(4)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处变不惊的能力,认识到虽然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只要我们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繁忙中规范操作,就能杜绝或减少HIV职业暴露的机会。(5)如果不慎发生职业暴露,有关部门除要提供必要的处理措施外还要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并不是所有暴露都会感染HIV,针刺的伤口接触污染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3%,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概率为0.1%。如果心理压力太大,可引导其看心理医生或向亲密好友倾诉,缓解心理压力,还可通过具体心理减压措施(听音乐、跳健美操、回忆最近生活和工作中愉快的事情等),将心理损伤降到最低限度。
总之,艾滋病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危害是不容忽视的,要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通过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安全防护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全面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可大大减少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如果意外发生了职业暴露就要立即进行暴露后的处理措施。使暴露后感染HIV的概率降到最低;针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缓解他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感,保证其正常有序地工作,从而避免艾滋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张孝贤,潘丽娥.护理艾滋病病人的危险因素及职业安全防护措施[J].吉林医学,2006,28(6):847.
[2]陈竺.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EB/OL].ha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7.1l-29.
[3]刘淑然,常华丽,耿艳玲.护理人员艾滋病认知态度及自我防护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6):1414.
下午好!
首先感谢医院给了我这一次参与竞聘的机会,我想说:面对这次的机遇与挑战,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对我们医院的未来也充满信心。
我叫,现年32岁,大专学历,本科即将毕业。是涉外病房护士,1993年7月毕业于宁夏护士学校,先后在本院急诊科、肾脏内科、综合病房、内分泌等科室工作过,1998年调到涉外病房至今。十二年的护理工作生涯使我已成长为一名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及专科技能的年轻护师。在我所工作过的科室,无论是从科室领导、同事还是病人对我的工作都给予了肯定和好的评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篇。2002年9月通过院内考试选拔,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脱产日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日本语能力二级考试。
总结我自身的情况,我认为我有条件、有能力将胜任护士长的工作。如果本次竞聘成功,我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认真履行护士长职责和义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好入院宣教与出院指导关,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2.不断加强医护,护患沟通,定期征求各方意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扬长避短。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亲情服务。
3.使科室人人都以主人翁精神参与管理。挖掘护士潜能,调动科室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鼓励护士每人每年完成1-2篇论文。定期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培养护士科研意识。
4.重点管理护理安全,杜绝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开展法律意识教育,防范安全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做到有章必循、责罚分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及时完成各种有效记录,把好护理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关。
5.培养经营意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创造科室效益的同时节约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医疗成本,保障科室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6.做到对日常工作月有计划、周有安排和日有程序,抓工作中的重要方面,解决主要矛盾,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秩序。
论文关键词:输液器,输液袋,腰大池引流,民生建设
神经外科临床广泛采用腰大池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腰大池引流术及脑室外引流联合应用治疗脑室出血。腰大池外引流可以降低高血压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
者脑积水的发生率,降低颅内压,挽救患者生命。但在实际操作中,标准的腰大池外引流器材昂贵,大约六千元左右。根据本地区特点,为了避免因费用问题延误患病老百姓的抢救,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临床采取硬膜外麻醉的器材替代上述昂贵的腰大池引流器材,费用只在30元左右。三年来,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极大地为患者减轻了医疗费用。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
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病房27例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及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12例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的病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护理论文,颅内感染5例。
1.2使用方法
标准的腰大池外引流器材有专门的引流管,如使用硬膜外麻醉包存在一般引流袋与硬膜外麻醉器材连接困难的问题。近五年来,通过前期反复的实践与改进,在操作时将输液袋及输液器用于腰大池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使用,完全解决了这一难题。用输液器取代引流管,用输液袋取代引流袋。将输液器的头皮针弃去后,与硬膜外麻醉管连接;取500毫升0.9%生理盐水一袋,用注射器将袋内盐水排空(可以将生理盐水应用于制作生理盐水棉球),将输液器插头从排液针眼处插入。
1.3临床使用性
由于采用的取代引流管的输液器长度超过了常规引流管的长度,不仅减少了患者翻身及搬动时脱管的危险;也能通过输液管调节器动态控制脑脊液的引流量及速度;500毫升等渗盐水的输液袋的无菌状态也减少了腰大池引流术后感染的发生,并确保了硬膜外麻醉器材与输液器的紧密结合和输液袋与输液器的紧密结合论文怎么写。在临床使用中,方便了术后观察及护理。
2临床使用中注意事项
2.1充分发挥输液器的特殊性,观察脑脊液的引流情况。
2.1.1 观察脑脊液的引流速度
2.1.2 脑脊液正常分泌速度为0.3—0.4毫升每分钟,通过输液
器的茂菲氏滴管处可以观察计算脑脊液引流的流速。如引流过度,会造成低颅压,诱发新的出血;引流过快会造成脑疝。都应及时报告医生。可以通过改变引流袋的位置及使用输液器的调节器控制脑脊液的流速。
2.1.3 观察脑脊液的色、量,及有无新的出血
如脑脊液有颜色的改变,颜色鲜红或有凝血块,应立即报
告医生,并守护在患者床旁,防止脑血管意外情况发生。
2.2输液袋代替引流袋使用中注意事项
输液袋每24小时更换一次,严格无菌操作;切记输液器
要从输液袋排液孔处插入,以保证输液袋的密闭状态;输液袋放置的位置严格遵医嘱;输液袋勿抬离床面护理论文,以免造成逆行感染。
3社会效益
在临床病例中,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临床急症。因为
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过去有很多急症患者因为家属无法支付过高的医疗救治费用而延误了使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的手术时机,遇到“三无”患者患此类疾病收治病房,医生更是处于两难境地。本着治病救人的宗旨,怀揣一颗仁爱之心,我们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及求证,用临床常用的输液器及输液管就解决了硬膜外麻醉包中外引流管无法与常规引流管密切结合的问题,挽救了无数地方老百姓生命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医疗费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在工作中成长
回顾过去的一年,护士姐妹们忙碌的身影不时地在眼前晃动,想说的话太多太多。写要言简意赅,将个人感情参杂在里面不合适我知道,但此时此刻,我还是想把这一年来大家的真实表现、特别是年轻护士的成长历程展现给各位领导。
1、工作态度方面:我们科的护士,倒班护士平均年龄23—25岁,工作时间基本在1——2年,年龄小,资历浅。白班护士最大的张姐50岁了,只有一名主管护师,缺少中间力量,梯队建设跟不上。以老带新的任务只好由唯一的一名主管护师和我这个护士长来承担了。护士长在香港被称作经理,在内地是管家婆的角色,每天呼来唤去,就连门锁坏了,厕所堵了也要喊护士长来解决的,这些事务性工作就占了一大半时间,再加上科里和院里的质控工作,真的没有太多的时间带新人了,多数是利用床头交接班时间、查房时间对新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然后就着问题进行一些适当的拓展,讲解一些专科知识,作为培训的一种手段。其他的分层次培训和护理教学工作,我们的主管护师是功不可没的。好在护士们工作态度积极,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而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小姐妹们配合默契,只要工作需要,没有讲条件的,无论是科里的还是院里的业务学习,保证接到通知就到。对于上级领导的批评和指正,都能够正确理解,虚心接受。
护士们的工作态度,还体现在服从分配方面。今年四月份,全国百日安全大检查期间,我科重患是最多的时候,为了支援ICU工作,将我科最优秀的护士借调至ICU支持兄弟科室的工作;甲流病房成立,一个月内,我们科去了两名护士,同时期,另一名主力护士又调到骨外科工作,给我科分配一名新人,不能独立值班!人员的短缺程度可想而知了,但我们的护士们毫无怨言,将上级的人员调动当作一种使命来完成,做到了:大敌当前,大局为重!所有人员都放弃了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的才能完成本班次的工作任务。这期间,甲流病房最重的患者排除甲流后转至我们病房,重患一个接一个的到来,天使们因为疲惫,面容憔悴,有时候夜班护士工作16个小时才能放心的下班回家!我更是时刻准备着:每当年轻护士遇到技术性问题的时候,无论几点,接到求援电话,即刻前往科室。
今年,我院落实了带薪休假制度,这对职工是个好消息,而对科室管理者是个难题。我们科除了年薪假,今年还有三位休婚假的,再加上病事假及借调人员、不能独立值班的新人,我初略统计一下:相当于一年内,始终有一个半人在休息,而我们的病人数,却比去年增加了300多人,工作负荷可以想象的出!今年下半年,我科新病房装修、搬迁期间,正值主任外出,我真的怕非常时期,科里出错——怎么搬这个家,大动了一番脑筋啊!那些日子天天失眠,睡了也象睁只眼睛似的。我们的护士真的好可爱呀,搬家那两天,全都到科室:看东西的,搬东西的、跟车的、摆放物品的,值班的,就像自己家搬迁一样,病了也不和我请假,坚持上班,怕我着急上火,使我们的患者个个安全到达新病室。
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年来,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无投诉纠纷事件,这对于我们这种重患多、病人周转快的大科室来讲,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2、三基三严方面:提到这个话题,心情总是很复杂。院里、护理部和科里组织的理论学习、技术考核,大家都积极参加。只是每次迎检,看着孩子们无助的眼神,仿佛要崩溃的神经,都让我这个当护士长的格外心疼!她们都怕因为自己影响了医院和科室的验收和成绩,我每看到她们如此,就安慰她们:做的如何是咱们的能力问题,不行再努力。只要尽力了,领导会理解的,不会怪你们的,这么重视检查,说明咱们态度是认真的,对医院是负责的,别紧张,咱是七仙女呀!但说心里话:就技术操作来看,护士们完成的还可以,但就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迎检能力来讲,年轻护士肯定不占优势的,我心里还真没底!不过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大家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大科第一季度理论考试:四个人没及格;在就是这次半年的理论考试有一名不及格的,及格率还是在提高的;而且这一年里,我们科有四名护士被院考核组选中,去为全院护士做示教,这给年轻护士很大的鼓励!至于“三基三严”的培训次说,我认为准确的数字一定是虚假的,是按年初计划数出来的,我觉得我们的培训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是计数不出来的。“一对一”补课,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就不计数这个数字了,觉得没实际意义。
3、在的过程中领会核心制度的内容:“制度”的意义,很多新上岗的护士并不理解,只停留在会背的程度。并不清楚它的约束作用和指导作用,掌握的比较机械。今年我换了一种方式,行政查房的内容,主要就是检查核心制度在工作中的落实情况。然后就着问题给予讲解,活学活用。这样的方式改变了护士的思维方式。今年《辽宁省护理工作标准与规范》三个小册子下发后,就新增添的内容,比如“腕带标识制度”,边边领会,增加了工作的趣味性。
二、法律意识增强
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在这方面我们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比较多。因为新护士多,最怕出现“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样的情况发生,为了给她们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质控小组成员加大了质控力度,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实行“奖优罚劣”的纠偏措施。出现差错、考试不及格者取消评选优秀护士资格。针对科室管理的实际经验和参与院里表格组的质控工作,今年我写了两篇关于护理病历书写的论文:《从举证责任倒置浅谈护理病历的书写》已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护理程序在护理病历书写中的应用》一文被推荐至当地医学会学术论文中心,在这篇论文当中,我提到一些书写规范中没有提到问题,如能得到同行们的认可,将是我一年来在这方面的一个创新和收获。护理病历是重要的法律性文件,事关举证的结果呀;“压疮”本身就是护理缺陷,怎样预防和治疗,我作为“压疮”管理组组长,及时的和内外科相关科室取得联系,护理部领导也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使我们在这方面的护理理念不断更新,方法不断增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年来,我们科无一例压疮发生,院外带入的,通过精心的护理,也都好转、痊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住院的费用,受到患者和家属好评。这对我们这样卧床病人如此之多的大科室来讲,这样的成绩,很难得!
只有有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护士才有了指导方针。只有护士们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才能少犯和不犯错误!这话听起来像废话,却是我一年来的体会和。我们的护士缺少法律常识,才会缺少法律意识的。所以,“引领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每个月,我们召开一次科务会,对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护士们的法律意识,她们常常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啊呀,原来这件事若发生了,后果会如此严重啊!慎独精神增强了,孩子们成长了。一年来,我科无一例纠纷和上诉事件发生,实在让人欣慰!
三、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
患者的满意率,很大程度存在于护患沟通的过程中。很多护患纠纷,强调的也就是个态度问题。职业情感要求我们“换位思考、同理他人”。我们把这项工作具体的融入于“健康教育”这项工作中,在为患者和家人讲解健康知识的时候,注意“因人施护”,多方式沟通,注重效果评价,有了效果了,让患者感受到你的真诚了,才会取得他们的配合和信任。一年来,健康教育覆盖率xx0%,效果比较满意。护患沟通良好,人文关怀在工作中得以体现,病房始终洋溢着和谐的氛围。
四、病房管理方面
目前护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尽合理,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当今护生的要求。迫切要求我们针对现在的教育具体分析研究,探讨适合现代护理教育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沟通不足:我院护理系教师仅局限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对学生思想、生活不管,不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及热爱专业的态度。
1.2 观念滞后:由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教学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扩大招生、改善办学条件等硬件设施投入,而对教师继续教育等软件投入相对较少。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机会和精力去系统地完成护理知识的更新,导致护理教学不能真正体现整体护理的特色。
1.3 尚未完全突破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教育长期沿用培养医生的模式来培养护士,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基本沿袭于医疗专业,即医疗专业压缩后加护理,不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
1.4 课程设置欠全面:护理课程设置偏重人的生物学层面,对心理、精神、社会、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不够。
1.5 专业性人才缺乏:护理师资薄弱与当前迅猛发展的护理事业不相适应。一是表现在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偏低,主要由大专、本科学历组成,二是缺乏人文社科专业的人才,如心理护理学、社会学等;三是知识老化,虽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而现代护理学知识相对薄弱;四是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仍以课堂灌输式为主。
1.6 科研能力不足:尽管近年来护理领域的论文显著增加,但文章总体质量不高,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1.7 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潜力的挖掘,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手段单一。
2 教学改革的思考
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是要求护理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对学生有个客观、准确的认识。护理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热爱学生,并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二是要求教师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包括职业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三是护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教师具备了各方面较高的素养后,才能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2 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1)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推行“导师”制,加强 “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2)定期选派中青年教师深造学习,以取得更高的学历,或到医院顶岗上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3)邀请护理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并从医院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主管护士做兼职教师;(4)尽早开出新课程,以适应护理教学改革的需要;(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极力倡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摄取护理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新观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护理教学,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探索教育改革新方法、新思路,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进行教学研究和交流,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2.3 护理教育摆脱医疗模式: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增进了人对疾病和健康反映的认知。发展了对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公共促进健康的知识,医学与护理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护理知识范畴包括人、社会、环境、健康和疾病。护理教育注重护生的逻辑性思维、独立工作能力、交流能力、与人相处能力、推理能力、学习应用能力、世界性知识,形成生活价值目标和领导能力。
2.4 课程设置以护理科学知识为主:护理教育减少医疗及公共科的比重,增加护理科学知识包括文学、社会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心理护理教育、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知识的比重。
2.5 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预习、讨论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设想,然后综合分析。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同时设立整体护理模拟病房,教师准备典型病例的标准护理计划,以引导式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分组进入模拟病房作情景设置、角色的扮演,让学生分别体验病人、护士及家属。然后大家自由发言,提出护理意见,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讲解此类病人症状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标准护理计划的运用。要求每位学生写一份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