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课题管理论文

课题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8 15:01: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课题管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课题管理论文

第1篇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四、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第2篇

1.创新课程工学结合模式

提升职业实践能力。根据会计工作岗位特点,采取实战演练和行业(企业)现场教学等模式实施课程工学结合。结合先进的管理会计手段,采取电子财务对抗、管理会计经营实战演练等分组对抗大赛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管理会计全过程,实际操作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任务,体验真实的管理会计工作,提升管理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在校内校外实践环节中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构建和完善学院管理会计实验实训案例教程建设和充分利用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校企结合平台,依据企业的管理会计岗位工作要求,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环境提供的资源,组织编写管理会计的工作任务、情境项目构建基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体系,更好地协调校内校外实践的关系。

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按照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从“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出发,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充分体现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突出管理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高职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现管理会计知识应用的上岗零过渡。首先,管理会计教学组织工作任务化,把课程内容设计为若干工作任务、若干个学习子情境,明确教学要求;其次,管理会计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与实训基地相结合,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强调启发式教学、工作任务与学习子情境相结合等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第三,构建管理会计课程考核体系多元化、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随机考核构成。

二、全面开展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

全面开展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对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综合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把工作任务与学习情境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密切联系;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师生互动性、学生自主性、教学的应用性紧密结合。借助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使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全面开展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为该课程的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保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职业教学能力;找准专业特色定位,创新管理会计特色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性地将管理会计特色人才培养路径设计为:专业定位抓核心———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专业建设抓规范———力求办出特色;课程建设抓基础———做到亮点突出;教学管理抓秩序———保障秩序井然;教学质量监控抓细节———做到细节量化;实践教学抓条件———校内外结合;产学合作抓实效———开展项目服务;学术研究抓团队———打造学术团队;学生日常管理抓重点———抓两头带一般;学生学习引导抓强项———培养技能人才。

三、探索与实践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管理会计课程由模块课程向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设计的项目课程的转变,《管理会计》课程的设计以企业经营管理为主线,按照职业岗位任务的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管理会计课程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职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强,体现管理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管理会计岗位的岗位适应能力,适用行业企业单位对管理会计岗位的用人需求。管理会计教学充分体现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管理会计工作岗位技能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了高职学生职业性、开发性和发展性的需要。把企业调研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把职业岗位和教学内容对应起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管理会计的人才。对此,在管理会计的培养目标上,要切实结合职业岗位任务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这样就大大节约了企业培养新员工的成本,同时也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管理会计课程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造就管理会计课程师资队伍的需要,也是提升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通过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落实管理会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总结

第3篇

内容:

一、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二、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

1、选择合适且技术熟练的工人;

2、研究这些人在工作中使用的基本操作或动作的精确序列,以及每个人所使用的工具;

3、用秒表记录每一基本动作所需时间,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延误时间,找出做每一步工作的最快方法;

4、消除所有错误动作、缓慢动作和无效动作;

5、将最快最好的动作和最佳工具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序列,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

第4篇

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要学生能学以致用。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可以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的舞台,就在于我们教师在课上能否发掘、发挥语文阅读课上的每一个训练点,抓住每一个契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在语文阅读课上把读写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上,好像做体操一般全身动起来,在阅读课上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阅读课上做做“作文体操”,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如何在语文阅读课上把读写结合起来,即引导学生做“作文体操”谈谈自已的做法、看法和体会。

1、运用习题,积沙成塔。

在我们的语文阅读课上,有的教师往往太相信于教科书,特别是对于课后习题,总认为课后的习题按原题原做,便算是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运用了。殊不知这样却反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学生学得死板。但是课后习题的安排,必然有它的道理,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利用它,改革它,使其发挥真正的作用。要让学生在阅读课上做灵活的“体操”,而不做机械的、呆板的“体操”,教师一定要活用习题。例如,在教学完,《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课后有一个习题用“艰苦、燃眉之急”这两个词分别造句,按以往的模式,教师便让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进行造句。学生做得死板,毫无灵活性,做“机械体操”。所以,我们应该打破这种传统模式。我考虑到两个词意思的联系性,我便让学生用这两个词联合起来用,连成一段话,编一个故事,要用上这两个词,语句通顺,连贯。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便被激活起来。各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事,都有迫不及待地要写下来,学生便在阅读课上做起了“作文体操”来。学生把理解的这两个词的词义,在写的过程中得到灵活运用,同时又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积沙成堆”,使学生各种能力在语文阅读课上都得到发展。

2、巧借话题,化讲为写。

在我们语文教学进行的改革中,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提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那么在我们的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就要抓住训练的契机,把握每一个机会,寻找每一个训练点,带领学生随时做“作文体操”。例如,我在教学《揠苗助长》这篇寓言故事时,学生学完课文后都知道了用拔苗的办法,帮助禾苗生长是不对的。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可以帮助禾苗生长呢?教师此时借助这个话题,带领学生做“作文体操”。让学生写一写,揠苗助长是不对的,但我们是可以帮助它生长的,你能用什么办法帮禾苗生长吗?此时,安排“作文体操”,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把讲的东西化为写。教师借用这个话题,学生的思维很快被调动起来,他们去看很多书籍,查阅一些资料,想办法帮助禾苗生长。这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的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想法,也喷涌而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得灵活,学生的很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教师巧借话题,化讲为写,学生“作文体操”做得心应手,有滋有味。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模式,随时留意,寻找知识之间的契合点,让学生读写结合起来,做起“作文体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学会灵活的运用知识。

3、善设迁移,搭桥牵线。

第5篇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参观访问、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制订适应学分制管理的选课与排课方案、新教学大纲、教学常规,构建了玉林师院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并通过实施检验了其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

高校公共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高校已逐渐认识到原有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的体育需求,难以真正实现课程的目标,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体育课程建设的新路子。

“快乐体育”、“成功体育”、“选项教学”、“俱乐部体育”等教育和管理模式相继出现,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核心的课程改革—围绕着学年制向学分制的改革总体进展较慢,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却不易推广和普及。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文件,以下简称新《纲要》),为体育课程注入了新的动力,明确了高校必须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突出强调了促进学生健康是体育之本,要从多维度、多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要打破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老师、上课时间”,营造“生动、活波、主动发展”的体育学习氛围,要求“各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制仃教学大纲,防止以改革之名行无政府主义的不良现象发生”。因此,如何根据各院校的实际研究制仃出一套合理有效而易操作的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方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体育学科及学分制相关文献30多篇,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论据和详实的资料。

2.2参观、访问法:参观访问区内外试行学分制管理的高校10余所,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

2,3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对玉林师院0203级学生试行学分制管理后的学习兴趣、选项动机及上课的满意度等进行了随机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并对所有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分析

3.1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学分制现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质量的单位,其特征是: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进程的弹塑性、选择学习时空和教师的灵活性等。学分制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历程,其内涵和形式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以使之与本国国情、校情及社会发展相适应。就国内外高校体育学分制管理模式而言,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学年学分制,另一种是完全学分制,各有其优缺点。

3.1.1学年学分制。既保留学年制特色,又相应地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自和选择学习的内容、时空、教师的自由度。这种体育学年学分制,只要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和教师较高的业务能力就能实施,一般情况下,实行体育学年学分制的高校都规定体育学习的年限(A)、学时(B)、学分(C),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X)、时间(Y)、教师(Z)等。目前,日本和我国等许多高校就属于这种模式。

3.1,2完全学分制。这是一种充分体现学习自由思想的一种学分制模式,它以选课制为基础,集导师制、绩点制、弹性学制于一体,以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前提,以学生兴趣为起点,其典型代表是美国、加拿大等国高校。就体育学科而言,我们认为完全学分制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适应全民健康的社会需要等方面将起更大的作用,更利于达成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但由于这种学分制管理模式对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场地设备、以及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要求太高而难以实施。

3.2玉林师院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

根据玉林师院培养目标,生源,师资、办学规模与实际情况,我们拟实行一种半开放型的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立足于学年学分制为基础,引入完全学分制的完全选课制和选师制管理。

3.2.1选课与排课方案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关于开什么课,学生如何选择到想选的课,选好课后怎样排课等问题,这既要体现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能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见表1)。我们研究认为:(1)开课应从实际出发,多方考虑健身实效性、大众性、民族性、时代性、层次性原则,玉林师院拟开设的体育课程可归纳为三大类,两个层次,十一专项课,即1-?年级为必修选项课,1-4年级选修选项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三大类,三大类中又按项目水平分初、中级两个层次11个专项,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软排球、武术套路、太极拳、贻拳道、散打、健美操、保健与康复课等课程;{2)选课与排课必须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育需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就学校体育而言,体育兴趣和爱好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的,积极的参加体育课学习和锻炼,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激发”、“唤醒”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见表2)。校园网络的建设,使我们可以方便的通过网上选课、排课的形式进行管理调控:设立公共体育课程主页,点击“选课”,进入选课排课系统,内有开课项目,教师一览(包括每位教师的资历,拟开课程。时间安排等),首选,次选,备选登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浏览、选择(原则上每个教师每个教学班不超过5。人,少于30人不开课),本项操作学生在开学一周内通过校园网进行选、调、退、停手续,时间一过即不再办理。

3.2.3新教学大纲

原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制订的,而新教学大纲是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制订的,与旧教学大纲相比,有如下几大变化:(1)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即“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以学生为本”,“满足个体差异与需求”等体育理念;(2)新的课程目标,将旧教学大纲中公共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等任务拓展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并具体化为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突出强调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过去没有强调的目标;(3)新的课程结构,新教学大纲设置了必修选项课、选修选项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三大类,这种设置不仅充分考虑到了实效性、大众性、时代性、民族特色和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更充分的考虑到了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多样性、层次性(见表1、表2),将课内外、校内外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4)新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见表3)。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级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公共体育课程的成绩;(5)教学内容和时数不作硬性规定,由师生共同把握。

3.3建设更人性化的教学常规

我们认识到,实行学分制管理不仅要在思想观念上有较大的转变,在教学具体管理措施上,尤其是课堂教学常规的建设上要有更大的突破,以改变以往过于教条化、刻板的组织管理,代之以一种民主、灵活的动态管理,在这种人性化的课堂常规下,学生、教师主要是通过自主管理自己,相互督促,多向互动,共同为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而管理调控自己。

4实施成效与存在问题

4.1实施成效

4.1.1选课、排课方案基本上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根据我们发放的问卷调查,我院公共体育课程试行学分制管理下的体育选项课教学后,绝大多数学生选上了其想选的课程,只有8%的学生是被选的,即无法选到自己首选或次选的课程(见图1)0

第6篇

(一)我国高校内部的二重权力结构

1.管理科层结构。高校内部的政治权力是国家政治权力在高校中的体现,是社会意识形态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其权力代表机构为学校党委,通过党的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与纪律检查委员会等机构行使政治权力。高校的行政权力机构为校长办公室等职能部门,高校通过校长、副校长和校务委员会等来行使行政权力。上述机构共同构成了我国高校的管理体系,行使高校内部的政治与行政性事务管理权力。

2.教师决策结构。专业权力是指专业人员根据专业事务、活动等特点和规律对其专业领域施加的影响与干预力量,权力主体是学者或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性机构。现代高校的组织系统以学科、专业为基础进行构建,人员构成主体是传承、发现和创新高深学问的教授为主体的教师群体,行使权力的对象是学术性事务。我国高校作为特殊的学术组织,专业人员做出决策的机构主要是学术委员会,此外还有教学指导委员会、职工代表大学及工会等。这些机构主要负责学术事务管理,包括课程设置管理、教学安排、入学要求、学位条件、学术规划、教授聘任和授予学位等学术性工作。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一般由校长、副校长、学院院长、研究所所长、系主任、工会代表以及学生代表等组成,运行的逻辑是学术自由、教授民主治学。

(二)我国高校内部权力结构的特征

我国高校内部拥有两大并行的权力系统,一种是以党委、行政管理组织为网络的管理权力系统。另一种是以教授等专业人员为核心,以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为载体的专业权力系统。从高校内部权力运行来看,管理权力集中,专业权力弱化,二者之间的失衡与冲突构成了我国现有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1.管理权力集中。就组织架构而言,高校成为国家政治体系与行政体系在教育系统上的延伸,采用政府模式加以组织和运转。目前,高校内部的管理职能由校党委和校务委员会等职能部门承担,管理权力明显上移,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院(部)、系、所(中心)的管理自严重不足,阻碍了其他利益群体参与学校事务尤其是学术性事务的机会。例如,高校内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采用行政分配体制,属于行政权力范畴。此外,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层管理结构的界面增多,阻碍信息交流。科层结构内部的权力边界不清,责任不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专业权力缺失。高校没有充分考量学术专业组织的特殊性,设置合适的专业化组织管理机构并使之有效发挥预设职能。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管理权力垄断学术资源、侵吞学术权益甚至取代专业权力行使职权的现象。高校权力向政治、行政管理靠拢,管理权力强过专业权力,学术群体专业权力的权威受到挑战。具体表现为:高校决策由管理层人员制定;决策过程非民主化、非透明化;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团体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受到忽视甚至限制;学术专业人员在管理科层结构中被边缘化,丧失话语权;高校大部分的学术事务不是由学术专业人员及其团体管理,而是由管理权力来决定。专业权力和管理权力冲突的焦点是学术资源分配权与学术事务管理权。管理权力在学术资源的获取、分配以及学术资源分配方案的执行等环节作用突出,与此相对,专业权力明显缺失,背离了高校学术共同体的组织特性以及追求高深学问知识、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本质特征,严重影响着高校学术事务、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权力失衡状态下的高校学科建设困境

高校内部教育制度科层化,导致管理权力插足学术事务,成为学术管理的掌舵人,阻碍了学术的自由发展,破坏了学术制度建立所需要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具体到学科建设而言,对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学科结构、学科队伍等方面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一)学科组织混乱

学科组织是指以高校体系化的、高深的专业知识学科为直接操作材料的具有高度自主性的社会实体,是高校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实现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组织支撑。高校的学科组织主要包括学部、专业学院、普通学院、学系、研究所、研究中心、教研室等。我国现有高校的学科组织是1952年院系调整以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结果,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院数量过多,覆盖的学科面狭窄,不利于发挥学科整合功能。例如,北京大学设有15个学院和15个独立系,清华大学有13个学院和5个独立系。学院机构数量过多,导致其覆盖的学科范围过于狭窄,分科严重,校内院系间的学科与专业重复建设,有限教育资源被严重浪费;二是院系设置没有层次,所有院系实行统一标准管理,无法反映不同性质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违背了不同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造成不同学科间的盲目攀比、恶性竞争以及学科间的壁垒森严,资源无法共享。三是系、所等基层学术组织严重虚化,学术管理职权集中在学院层级,基层学术组织话语权缺失,学术发展空间遭到严重挤压,中层与基层学术组织之间责、权、利分配不清,影响学术管理效能。

(二)缺乏学科制度

学科制度是指高校学科组织中规训学科带头人、控制学者学术职业样式的规范,是一种知识生产与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的整合性制度,是学科建设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高校学科制度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体系不规范,学科设置呆板、滞后、混乱。二是课程标准主要根据国家制定的学科专业目录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来安排,具有滞后性。三是学科研究规范缺失,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四是学科评价不科学,目前对学术的评价尚无科学的评价标准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学科评价标准单一,不同学科采用统一标准,有失科学性;五是学科奖惩制度不合理,权力掌握在管理部门领导手里,没有在知识行动者群体内部进行。

(三)学科结构失衡

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组成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是高校学科存在的基本表征方式,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学科结构失衡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科领域的分布不均衡,普遍没有主体学科。如果将学科分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职业学科的话,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设置,不难发现,它们可以缺少职业学科,有限选择应用学科,但是基础学科必不可少,哲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历史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设置率几乎为100%。二是盲目追求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基础学科不完整、不扎实,主干学科虽有较大发展,但力量不强,特色学科的特色缺失、水平不高。三是瞄准学科趋向与前景的新兴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学科群建设缺乏,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发展存在壁垒。例如,管理制度的缺失构成学科间交叉融合的体制障碍,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建设负责人之间责、权、利不明晰,学科内部人员的不稳定形成人际障碍。

(四)学术队伍薄弱

学术队伍是指学科建设的主体人员构成,是学科建设的着力点与人力资源保障。学术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形成一支主要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高校管理中存在用人机制过于刚性、科研氛围不够宽松、分配机制激励性差等弊端,使得学术队伍出现结构不合理、队伍稳定性差、作用发挥低效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术带头人老龄化,骨干教师人数不多,学术梯队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不少学科的科研人员均由某一知名学者培养,研究领域、学术观点趋同,学术队伍的“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三是青年教师流动性大,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团队尚未完全建立,学术队伍出现新断层。

三、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一)合理设置组织结构,分配组织权力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就是根据高校教学、科研规律设置组织结构,并在不同组织间分配权力,通过权力制衡实现有效运行。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构建适合学术生长与发展的组织形态,即改革、调整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使教师这一专业群体参与学术组织建设,并成为学科建设的主体与重要依靠力量。一是结合学校的历史优势与发展定位,进行院(部)、系、所(中心)的机构改革和建立合理架构。组建实体性的交叉学科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组织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学科组织的开放性,使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从事开拓性研究。二是强化学术专业权力的重要载体学术组织的作用,凸显高校组织结构的知识特征。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职务评审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是彰显教授治学、强化学术专业权力的平台,应该承载起学科规划、聘任、经费、平台运作与管理的职责。三是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加强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研究中心等的建设,为学科建设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科研平台、交流平台。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专业权力制度化

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应形成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总体格局以及专业权力为基础、弹性多元的权力配置结构。一是高校应尽快建立学校章程。一方面明确组织机构及权限划分,对高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功能定位、权责范围、运行机制等做出明确规定,尤其是明确高校校长的权利与义务,使其从繁忙的一般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方面的领导工作,确立基层学术组织以及教授等学术专业人员的地位,使其发挥学科建设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章程应该凸显权力共享、共同治理、张扬学术权力、讲求权力制衡的原则,树立法律意义上的权威性,规制高校内部人员行为。二是完善相关委员会制度,尤其是教授委员会或者评议会制度,这是体现民主、自由、平等的知识管理制度和学术民主制度的可行路径。教授委员会或评议会由教授等学术专业人员组成,是自治机构,而非官僚机构,是高校实现学术自治、自由的组织形式,应该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决策与作用。

(三)发扬民主治学,遵循学术自由

“从教育的立场看,惟有一个真正的民主的政治环境,始能孕育真正自由或通达的教育”。民主治学、学术自由就是充分发挥教授的主体参与作用,以科学、民主态度解决学术事务及保证学术自由的理念。实现学术自由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学术权力由教授等专业人员而非行政人员掌握。教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核心,掌握本领域最前沿知识,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是学术活动的主体,熟悉高校学术活动的规则和标准,在学科建设等系列重大问题上最具话语权。教授等专业人员在确立学科发展方向、构建学科平台基地和学科创新团队、设立学科项目、培养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科队伍、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等学科建设的具体运行中具有决策、执行、评估、监督权力。在学术队伍的人员管理方面要创新管理制度,通过实行合同聘任制、分级流动制和引入外部竞争机制,建立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

(四)淡化管理科层制,实施决策专业化、特色化

第7篇

1.1对象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孕20~24周,单胎,初产妇;②孕20周前在我院建立档案,发放围产期保健手册,接受孕期保健服务;③能坚持定时产检,自愿接受孕期体质量管理,直至分娩;④有顺产意愿;⑤能正常沟通与交流,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围生期胎儿死亡或流产;②试管婴儿;③到外院分娩。共纳入孕妇400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根据计算机产生的400个随机数字,按随机数字的大小顺序,前200个小的随机数列为对照组,后200个较大的随机数列为干预组。孕30~34周时因孕妇流产、死胎或选择外院分娩,干预组脱落22例,包括5例死胎,7例流产,10例选择外院分娩;对照组脱落28例,包括6例死胎,8例流产,14例选择外院分娩。最终获得有效样本量干预组178例,对照组172例。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孕妇均定期在产科门诊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对照组孕妇在产前检查期间,由门诊产科医生对其进行孕期健康指导,包括孕期保健、饮食及运动相关知识,门诊产科医生视孕妇及胎儿发育情况,判断是否将体质量过轻或肥胖的孕妇转诊至营养专科门诊进行进一步的咨询和治疗。对照组中接受转诊建议的孕妇不退出本次研究。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孕20~24周时由医务人员发放助产士专科门诊宣传单,告知助产士门诊接诊时间、介绍接诊专家,宣传参加助产士专科门诊的重要性,让孕妇及其家属在孕期积极参加助产士门诊健康教育,全面了解妊娠过程及围产期保健知识;并分别在孕24周、30周及34周接受助产士专科门诊体质量管理,助产士根据孕妇建档时BMI,制订BMI管理目标,给予孕期膳食营养、运动方式及BMI自我监测的指导。咨询方式为个体咨询、观看录像和PPT、发放《体质量管理健康教育手册》及监测表。两组孕妇入产房(宫口≥2cm)之后,助产士给予非药物性镇痛指导,本院暂未开设家属陪产。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确定参照标准BMI管理参照WHO的BMI分类标准;孕期营养摄入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规定,指导孕妇均衡摄入粮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等9类食物。每日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参考《孕中期、孕晚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评价每日食物摄入状况。

1.2.2制订教育工具参照上述3项标准制订《体质量管理健康教育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包括孕期体质量增长范围、孕期体质量增长的误区、BMI与孕期增重的关系、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的风险、孕中期营养膳食、孕晚期营养膳食、孕期适合的运动、运动注意事项、孕妇体操9方面的内容,共15页,图文并茂,有利于孕妇理解和实施。向孕妇发放我院自制的BMI自我监测表,指导其每周自行绘制BMI变化曲线图,在家中进行BMI自我监测和记录。

1.2.3开设助产士专科门诊为鼓励自然分娩、降低无指征剖宫产率及提高顺产率,我院于2013年1月在分娩室旁边开设了助产士专科门诊,为孕期妇女提供孕期保健及分娩相关知识的咨询及指导,月接诊量约80人。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08︰00~11︰30、14︰00~16︰30接诊,由1名产科主任护师总负责,与2名高年资助产士轮流接诊。这2名高年资助产士均具备≥10年助产士工作经验,年顺产接生婴儿数≥200人,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1.2.4指导孕妇控制BMI由2名经过培训的高年资助产士告知孕妇体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现有BMI制订每周体质量增长范围。具体方法:孕24周初次参加助产士门诊咨询时,助产士指导其如何在家中自行测量体质量并记录,包括嘱其晨起排空大小便、空腹、穿同样厚薄的衣裤、在同一体重称上进行体质量测量,计算BMI并绘制在监测表上。孕30周和34周再次参加助产士门诊咨询时,助产士查看监测表上的BMI值,根据数值的变化给予孕妇个体化指导,具体指导包括:BMI在正常范围内(BMI=18.5~24.9)的孕妇,在孕中晚期指导其每周测量体质量1次,保持每周体质量增长不超过0.5kg,整个孕期体质量增加11.5~16.0kg,按照助产士给予的饮食运动指导将BMI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超重(BMI=25.0~29.9)的孕妇,指导其每周测量体质量2次,每周体质量增长控制在0.23~0.33g,整个孕期体质量增加7.0~11.5kg,助产士给予饮食及运动指导,帮助其将BMI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体质量过轻(BMI<18.5)、肥胖(BMI>30)、孕期伴有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孕妇,助产士不能独立对其进行指导,建议孕妇转至产科门诊和营养专科门诊接受指导和治疗。同时,孕妇在干预期间接受助产士2~3次电话随访和连续性跟踪指导,强化其体质量控制行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助产士带领干预组孕妇参观病房及产房。指导无孕期运动禁忌症的孕妇,根据自己的体能状况每天进行≥30min的低强度身体活动,最好是1~2h的户外活动,如散步等。

1.2.5效果评价评价指标包括:①分娩方式:统计两组孕妇顺产和剖宫产人数。②产妇产程延长或停滞及产后大出血(顺产出血量≥500ml,剖宫产出血量≥1000ml)发生情况。③新生儿情况:分娩后测量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体质量≥4kg者为巨大儿;观察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发生情况。④妊娠BMI及并发症情况:每周测量孕妇体质量,每次产检时计算BMI;测量分娩前体质量。观察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生情况。

1.2.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产程延长或停滞、产后大出血、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对照组孕妇产程延长或停滞39例,其中21例经产程干预无效转剖宫产,另外18例分别通过静脉滴注催产素(13例)、难产助产(2例)及产科医生徒手纠正胎方位(3例)的方式成功顺产;干预组孕妇产程延长或停滞16例,8例经产程干预无效转剖宫产,另外8例分别通过静脉滴注催产素(6例)及产科医生徒手纠正胎方位(2例)成功顺产。

3讨论

3.1孕期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中孕期体质量管理干预方法包括定期由助产士组织孕妇参加“一对一”饮食活动指导、发放孕期体质量管理健康教育手册、指导孕妇控制BMI、定期电话随访等,在控制孕期BMI和妊娠不良结局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干预组分娩前BMI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助产士门诊与孕妇建立长期良好的沟通,对孕妇有关孕期体质量管理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持续性干预并动态观察其效果。医护人员对孕妇孕期饮食、行为等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按孕期BMI对孕妇进行分层管理,采取个性化的营养及运动干预,干预形式多样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科门诊孕妇数量多,产科医生门诊咨询无法满足孕妇的需求,而助产士门诊恰好弥补这一不足。孕期良好的体质量管理能降低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产程延长或停滞、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P<0.01或P<0.05),对妊娠结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孕期增重过多的孕妇,腹壁脂肪增厚,常导致腹壁肌肉和膈肌收缩乏力,易出现子宫收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另外肥胖妇女脂肪堆积过多,增加产道阻力,导致分娩困难,从而使产程阻滞、产后大出血、新生儿宫内窘迫及剖宫产率增加。对孕妇孕期的饮食及活动进行行为干预是降低诸多不良风险及孕期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对照组无指征剖宫产52例(30.23%),超出WHO在2004~2008年全球范围的调查数据(11.6%)。孕妇主动要求剖宫产、医患关系紧张、医院和产科医生为规避风险放松剖宫产指征等原因是导致无指征剖宫产率偏高、造成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而干预组无指征剖宫产15例(8.43%),表明助产士产前门诊教育可以帮助孕妇及家属作出知情选择,以正确的态度选择分娩方式,从而降低无指征剖宫产率。

3.2孕期体质量管理能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生率

第8篇

经过改革发展30年,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由过去国家包办科技转化为政府指导、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运作机制;科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但是,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分析。

1.1科技管理部门只重视结果,不重视管理过程

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由于受长期体制制约,管理模式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科技管理不么仍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具体的科研项目以及研究团队的管理方面,管理的范围过于宽泛、制度过于死板,等等原因都为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以及自主创新造成了障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科研组织机构与科技管理部门信息不对称,在提供信息时只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报喜不报忧,通过这种不当的方式来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然而把心思都放到争取项目上,真正的科研任务、科研工作却退居二位。科技管理部门的这种管理模式制约了科技工作的发展。

1.2科技管理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在我国引进经济体制后,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却没跟上市场改革的步伐,在对科技资源配套方面,应发挥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使得科技工作围绕市场经济来展开。然而现状却是科研工作与经济生活脱离,科技管理落后经济发展的步伐。许多科研成果难于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含金量不高,满足不了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这样就对我国的科技资源形成了大量浪费,使得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放缓,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

1.3科技管理体制不太完善

我国科技管理工作行政手段干预过多,一方面阻碍了科技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使得科研人员不能放开思路大胆的搞科研工作。过渡的行政干预使得各自为政,缺少沟通,使得科技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一套与科研工作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评比、奖惩方面体制也不太完善使得管理制度缺少活力,不能足够的调动起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对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而科技管理工作应继续深化改革。

2科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2.1科技管理的内因分析

①管理体制不到位目前我国管理科技工作的部门较多,使得管理职能不能明确,管理工作有重叠,工作关系则是相互独立,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上很难形成统一领导。②公共科技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目前为止,我国共建立了19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7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并加强了科研技术平台的建设以及科研基础建设。由于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不同机构不能有效合作,造成了国家公共科技资源使用率偏低,不能共享。据相关资料反映国外的大型科研仪器利用率比我国要高5~6倍。③管理方法落后由于历史原因,使得科技管理工作原始、缺乏创新,管理方法都沿用传统的一套,是的管理方法过于陈旧,属于经验式的管理。

2.2科技管理的外因分析

①政策配套不完善促进我国的科技管理必须有相应配套的经济政策,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管理的政策过分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很少考虑国家科技自主创新的支持,大量的资金被用于引进国外的现金技术装备,而不是鼓励我国的科技创新。由于国家的相关政策使得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主要进口国外技术以及设备,使得我国的科技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难跟国外相对成熟的技术展开抗争。②国家计划项目分散国家目前掌握科研经费的部门就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众多机构,各部门通过各自计划安排科技项目、划拨科研经费,彼此之间没有进行有效地统筹协调,使得部分科技项目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现象严重。这种局面同时也造成了同一项目多个机构同时申请,同时得到了几个部门的立项支持,科研成果交由多个部门的不合理现象。此种现象持续了很多年,随着国家在科技方面投入的加大,重复申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日益严重。

3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目前科技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如何更好的组织利用科技资源,使得人力、物力、财力达到优化配置,使得科技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科学。

3.1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拨款制度的改革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对研究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对偏于开发业务的科研机构,逐步减少事业费;对侧重于公益性研究的机构则实行事业费包干;对基础型的研究机构采取基金制。随着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对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2组织形式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以及科技管理制度的完善,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上至国家下至科研人员,整体的组织形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在科研机构,以往只关心自己的科研项目,只在自己的独立范围内自成一体,现在应结合经济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是的科研工作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3.3微观结构以及活动本身的变化

作为科技工作的一个基础,科研部门内部的管理已经与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研究室为核算单位,对其进行了“不完全的成本核算”,研究所的部分费用由研究机构承担,人员进行了分流。国家的拨款制度也随经济环境发生着变化,大部分的研究机构采取定额包干,使得围观的科技管理不断得到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