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9:21: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马克思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全面阐述了异化理论。异化理论在当前的社会下已经成为了一种分析问题、考察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看,人才培养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化。本文就以马克思异化理论为基础,分析当前人才培养方面的原因、表现及消解异化的措施。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理论 人才培养 滞后性
马克思异化理论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已经融入到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不同学科。在“人才最贵”的21世纪,“异化”也成为理解和分析人才培养问题的一个角度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从2008年以来,我国各个高校不断扩招名额。而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面临“求职难”的现状;作为需求的一方,用人单位却苦于无法招聘到能够胜任工作的优秀员工。本文便是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当下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出现异化的现状、原因以及消解异化的措施。
1.马克思异化理论简析
“异化”一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思。①异化最初是哲学概念,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从抽象的人的本质转至现实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使异化理论脱离纯粹哲学意义上的概念,有了现实活力。在《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使用“异化”一词,认为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就是异化。而后,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认为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他又指出“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②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异化理论,把它阐述为“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从起源看,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后果,从即成状态上看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将异化扩展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异化。“自我异化”被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取代,人创造的环境和人相异化,异化了的环境反过来压抑束缚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整个理论的最终旨归。目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虽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导向,但在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导致了人才培养中的异化。
2.中国当下人才培养异化情况分析
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高学历人才培养中的异化现象。
2.1高校专业设置异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格局的巨大调整引起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由于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调整未从根本上展开,部分高学历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近些年来,结构性失业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造成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高校专业设置滞后、课程结构不合理、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是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滞后性是高校不能准确地对未来的专业需求进行预测,造成大学生的培养相对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③
2.2学生选报专业的异化
学生选报专业时,本来应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从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高中生在选报专业时不能随心所愿。那些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而又不能转专业的学生,会出现种种消极的思想和行动。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选报专业的异化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之间的割裂。随着教育的推进,专业的细化程度也深入下去。专业的细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去通盘考虑问题。除了自己研究的那一小片领域之外,高学历人士不敢轻易聊起自己专业以外的话题。
2.3社会导向的异化
学生选报专业时,往往需要向别人询问相关信息。而被咨询人自己本身可能并没有做充分的了解,会给予盲目的指导。由于家长的观念:教师和医生这两个职业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消失的,高校文学、数学、英语等专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生源,而一些稀缺专业和技术性行业则成为鲜有人知而成为冷门。这种情况导致一些行业呈现出出现饱和甚至过剩状态,而另一些行业却因为没有人才而无法取得进展。
在高学历人才培养中,社会导向的异化另一个方面的体现就是行业待遇的指导作用。比如说,相对于那些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心血仍然收入一般且没有保障的行业来说,公务员稳定的薪水和优越的待遇对高学历人才形成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3.改进人才培养的措施
3.1从窗内转向窗外,认真收集专业及就业信息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足够信息的前提下,才能随时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并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学生在填报专业时,可以注意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对。选好自己喜欢的专业是第一步,在学习以及找工作过程中,同样需要足够的信息。因此,现代的高学历人才应当从窗内转向窗外,根据外部情况作出即时反应。
3.2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
“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毕业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求发展的道路。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该先首先融入社会,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重新选择职业。有了工作经历,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时机张条件成熟时时,完全可以大显身手。④
3.3设置专业预测系统
高校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之间不是即时性关系,因此设置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遵照学科分化组合的内在逻辑,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变化的方向,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超前设置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平衡,从源头上破解我国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难题。
3.4平衡资源分配比例
高校毕业生的增多与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岗位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越来越成为一个大难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在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基础上还有赖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不仅表现在吸引人才的措施上,更重要的是对农村和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的加强。
资源分配的平均问题还涉及到行业待遇的公平。尽管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等待就业,人才市场却依然有很大需求缺口。排在前列的大都属于工作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的行业如果能够提高工资待遇,上述矛盾便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3.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日益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在城市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仍然没有平等的对话权。
用人单位拥有资金和社会关系作保障,而大部分的劳动者只有自己的劳动能力。如果二者产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很少有力量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平等的商讨。劳动合法权益缺乏足够的保障,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其劳动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即需要劳动者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更有待于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公平性。(作者单位:1.郑州大学文学院;2.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思想启示[J]兰州学刊哲学研究,2006,(5).
[2]陈濯.试论马克思著作中的“异化”概念[J].甘肃社会科学,1985,(2).
关键词: 马原 原著及其历史语境 回溯历史教学法
从2006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全国普通高校正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其中“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这门课程是对原先的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的整合。整合后的课程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把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从而加深对的理解,于教于学都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但是,一方面,由于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受到了比较成功的教育,对的基本原理可谓熟谙于心。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化和普及化极为成功,基本原理已经成为人们看问题的方式,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常识。这就给承担“马原”课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原先比较成功的教育的基础上,在大学的“马原”课教育中,使这门课对学生依然具有生动性和新鲜感。
对于这个挑战,笔者认为回到原著,回到产生的历史语境中寻找答案,不失为一个有益的选择。
一、原著及其历史语境是“马原”课教学的源头活水
经典著作似乎永远都有一种神秘的魔力,不论什么时候翻开的经典著作,都像一推开窗户,马上就会刮进一股强劲的风来似的。时隔多年,者们的思想还是活的,是流动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对西方传统思想和传统哲学的巨大变革,在马克思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再现是如何进行变革的。在的原著中,我们会首先感受到无论是的人的概念、实践的概念还是真理的概念,都对传统的人的概念、实践的概念、知识的概念进行了改造,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以知识概念为例,之前知识被康德定义为普遍必然性的判断,普遍性就指的是对任何人都为真,必然性指的是不受时间约束,永远为真。这种知识观显然跟传统的形而上学密不可分。启始于柏拉图的西方形而上学认为在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之上有一个不变的、永恒的理念世界。只有这个世界才配得上知识的称呼,现实世界不可能有知识,只能有意见。在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中,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经过各种各样的改头换面出现在基督教的天堂中,康德的物自体世界中,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中。相应地,那种普遍必然性、远离尘世的知识观也延续了下来。以实践为首要和基本观点的认识论与这种认识论可谓是针锋相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知识就是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知识,真理就是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理,知识不可能是普遍必然性的判断。真理与谬误可以相互转换,真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现实世界在变,真理必须跟着实际走,永恒真理只是一个幻相。我相信,的变革性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得到准确的传达,就一定会使学生耳目一新。
第二,原著是争辩性的著作。是在与传统思想进行激烈争辩的过程中产生的,上至古希腊的哲学家,如柏拉图,下至马克思同时代的哲学家,如施蒂纳、费尔巴哈,马克思批驳过的哲学家可谓数不胜数。可以这样说,基本上的每一个观点都是有的放矢的产物,都是先有破才有立。因此,如果能在“马原”课的教学中遵循产生每一条原理的过程进行教学,如让学生先了解马克思所批驳的点,再让学生知道马克思是怎样进行反驳的。由于在教学中还原了当年的思想交锋,所以一定可以为课堂增色不少。
当我们说到经典著作的变革性和争辩性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引入了产生的历史语境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是在批判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西方形而上学源远流长,上至柏拉图,中间有基督教传统,下至康德、黑格尔,可谓是大家辈出,异彩纷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讲到的基本原理的时候,如果能够联系起西方哲学史,把基本原理诞生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就必然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的理解。黑格尔曾经说过一句话,老人说出来与年轻人说出来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其原因无非就是老人是在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来说这句话的。中的很多基本原理,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比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好像没有任何文化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人也弄得明白。但这样一句话其实在西方文化的丰厚的土壤中产生的,如果我们能简要地通过哲学史让学生了解到这句话是如何产生的,也许就可以把其中意味深长、意义深远的东西传达一二给他们。因此,在讲授一些基本原理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和思想阅历,那么他们对于肯定就会有更上一层楼的理解。
实际上,注重思想的历史语境早已被学界公认为进行思想和哲学研究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常常史论并提,说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哲学就是哲学史,无非就是对思想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背景的高度重视。在高中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才开始接触,知识面不够宽,理解能力也不高,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理解每一条原理,并能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大学教育则不同,在大学,学生的求知欲强,要求更高,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史论结合,传达出每一条原理之后深厚的文化、思想背景,学生的求知欲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综上所述,无论是原著还是产生的历史语境,对于教学来说都是丰富的思想资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为了方便论述,现在笔者把这种回归原著,回到历史语境,在教学中注重思想的来龙去脉的教学方式称为回溯历史教学法。
二、回溯历史教学法是对“马原”课教师的新要求
回溯历史教学法要求对的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把握,必然会对承担这么课的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马原课”教师不但要读,而且要熟读,读透。此外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在当前编写的教材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回到原著的过程中,要深刻地把握好这种有机的联系,这有利于在教学中把作为一个整体传达给学生。对整体的把握还有助于加深教师和学生对的理解。
(二)有一定西方哲学史和相关思想文化知识。由于很多“马原”课教师不是哲学专业出身的,没有得到过较好的哲学训练,要了解西方哲学史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西方哲学家一直以来仅有两位,一位是黑格尔,另一位就是马克思。但实际上,马克思乃是哲学博士出身,对西方哲学有很深的了解,他的博士论文写的就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的比较,这篇论文体现出了马克思很深的古典文化修养和哲学素养,马克思实际上也把这种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哲学素养带进了其他著作中。因此,如果缺少西方哲学的训练,在回溯历史教学法中,任课教师就只能迎难而上,补西方哲学史的课。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苛刻的要求,当前的哲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马克思与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紧密联系,在“马原”课的教学中,这种历史性联系最好能够被体现出来。此外,西方哲学的产生、发展离不开它的思想文化北背景,“马原”教师对此也应该有所了解。
(三)能对原著和相关的西方哲学和思想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原著与西方思想文化固然为“马原课”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但由于大学生的西方思想文化修养还不够高,知识面还不够广。如果我们不能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就会让学生云里雾里。对此,笔者目前正在积极的探索之中,希望能尽快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一些成功的经验,让笔者对回溯历史教学法充满了信心。例如讲到矛盾的时候,为了说明矛盾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普遍性原理,笔者借鉴了茂名学院唐少莲副教授的教学经验,引入了悖论的概念,讲授了引发西方数学史上三次危机的毕达哥拉斯悖论、贝克莱悖论、罗素悖论,并举了几个通俗有趣的日常生活中的悖论,从而告诉学生:当我们想逃避矛盾,远离矛盾的时候,我们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悖论之中,这从反面说明了逃避矛盾是不可能的,相当于用数学中的反证法来证明了矛盾普遍性的命题。
总而言之,回溯历史教学法在“马原”课的运用中,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训练他们的哲学思维,同时也能产生间距化和陌生化的效果,增强该课程的生动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如果他们找不到自我,不懂得自爱,无法学会与人相处,如何关爱他人,可能会使他们陷入孤立无助、焦虑痛苦之中,影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而论文研究的自爱与他爱正是爱商的主要内容,因此,懂得自爱,学会他爱,是爱商修炼的起点,缺乏爱商修炼,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这里主要谈两方面的内容。
1.高职学生对现实自我的认知偏差———自卑
高职学生自进入大学起,已被无形地标注为“高考的失利者”,这种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容易造成认知偏差,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忽视了自身的有利条件。因为缺乏“自爱”,找不到自我的他们,敏感多疑,易受伤害,往往遇事优柔寡断,进而错失良机。
2.高职学生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嫉妒
高职学生逻辑思维虽已基本确立,辩证思维也有相当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肤浅性。部分高职学生过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其容易产生虚荣心,看不起别人,自我膨胀,一些家长的过分溺爱和袒护,更是令他们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心,严重损害了个人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这点也正是“他爱”缺失的表现。
二、爱商的修炼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爱商能力的检测,可以提高我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认识,如爱的需求,从自爱到他爱,从悦纳自我到奉献他人,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的爱商修炼,由爱引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有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喜怒哀乐是人生常态,对高职学生而言,其心理相对不成熟,承受能力较弱,身心健康更容易受剧烈情绪的影响。而长期或过度的自卑、焦虑、抑郁、嫉妒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还将可能导致神经、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紊乱。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因此,高职院校增强学生爱商的修炼,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双重意义。
2.有助于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爱商可以将爱造就出一种机会,演变成人生中对自己甚至是对他人所需要的一次机遇。“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存好心”体现的就是最大的奉献,在爱己爱他中传爱。亲情、友情、爱情,在各种复杂的情感中都离不开自爱与他爱,高职学生的爱商修炼,能够在冲突、矛盾的情境下,宽容待人调节好人际交往关系。
三、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爱商修炼
(一)自爱:懂爱的伊始
爱自己,老生常谈,但真正做到自爱的人又有几何。懂爱、珍爱,才会感受到人间自有情,世界充满爱,所以,高职大学生首先要爱自己,学会爱己是一切爱的基础。
1.找到自己
发现自我,认清自我,才会有真正的自知、自信,也才会有真正自主的人生。高职学生独立性较弱,较为依赖父母老师,若他们只会奢望异性之爱、他人之爱,却不会爱自己。从未爱过自己,就难以养成自爱的习惯,结果在“等他爱”或者“爱他”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卑产生了,自信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志气、理想、信念、追求、主见和创造精神。
2.悦纳自我
笔者对一句话情有独钟:“每个人都是限量版,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爱自己,不是一种自私行为,而是一种善待自己的情感。高职学生若能善待自己,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就是学会了开始爱自己,当他们拥有了这种爱,意味着他们有能力可以把爱奉献给别人了。
3.提升自身
对于很多高职学生来说,也许暂时无法帮助他人,但他们可以努力做好自己、完善自己。笔者曾记得在一书中提到:“你只负责精彩,命运自有安排。”当然,任何的进步并非不痛不痒、无需付出,很多时候,大学生就是在失败和挫折中成长起来。关爱自己,也并非溺爱自己,而是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修正自我,从而提升自身。
(二)他爱:自爱的延续
1.从人的需求来看
培养爱商,可以提升高职学生对爱的追求、对爱的获得和对爱的给予。按照马斯洛理论,人的需求大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把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作为基本需求,把后面三种作为高级需求,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当学生学会了自爱,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和保障,人的需求从基本需求迈向高级需求,进而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爱自己,同时力所能及地去爱他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正是他们由自爱到他爱的转变和升华。
2.从人的属性来看
论文摘要:高校是进行当代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校教育活动直接决定理论教育的成败。但是高校在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理论教育显现的十分匿乏。本文是在分析每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传播选择路径,不断开拓高.校理论教育的领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高校理论教育具有与高校其他理论不同的教育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大众化方式,是指依靠不同的传播主体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向大学生解读理论,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得知,高校理论教育是由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四个方面组成,但是由于每一方面在理论教育中的特性和受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使理论教育在存在许多不足。
一、高校理论教育中的缺陷
1.不同传播主体不和谐
教师是高校理论课的首要传播者,高校的理论教育是以公共课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使得部分老师认为不用像专业课那样进行专门的学习,老师简单的向学生进行单向理论灌输,忽视了理论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的,没有形成完善而系统的理论教学,造成广大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抄袭作业,考试临时抱佛脚等,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果;理论科研工作者是高校理论教育传播的间接力量,有部分科研工作者认为,教义理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与自己的理授马克思主没有什么联系,自己的工作是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不存在关联。wwW.133229.COm这些认识与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背道而驰,与此同时也就造成了在客观上造成了理论“教与学、研与教”相脱离。
2.传播对象对理论缺乏正确认识
大学生是高校理论教育的接受者,高校通过理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人,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价值观念庸俗化、人际关系功利化,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行为复杂。由此,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是“假、大、空”的理论,缺乏社会根基,学习理论课只不过是应付学校的学习要求,课程本身并没有价值意义,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理论课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了排斥的心理。还有部分同学认为,理论课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和毕业就业没有联系,自己以后工作和生活用之甚少,理论是“虚”的课程。面对每况愈下的学习现象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何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成为推进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
3.传播内容缺乏实践性
理论的高度抽象性使得部分教师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从课堂到教材、从教材到到理论、从理论到理论的不良循环教学活动,造成了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偏失。不良的教学活动内容严重影响了学习理论的热情,使得部分同学认为,只要我们记忆好,就能背下理论,理论就是理论不具有实践操作性和生活现实性,“理论二记忆好”。这样的认识错误与理论的基本原理格格不人,严重损害了理论的传播。
4.传播方式缺乏多样性
高校在进行理论教育过程中,课堂是首选方式,理论灌输为必备措施。但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和传播途径单一仍然是理论教育普遍存在和集中体现的问题。教师依旧是不停的读教材、不停的写板书,学生仍然是不停的听课本、不停的记笔记,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使理论深人到同学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始终停留在课堂教授的教材和笔记。面对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我们只有不断更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路径,高校理论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二、更新理论教育的建议
1.“教研结合”
理论科研工作者和高校理论课教师是高校理论的不同传播者,其中科研工作者是侧重于理论的维护,他们主要依靠学术论文、科研著作等等传播理论,是理论教育的间接传播者,而教师则是通过课堂教授完成理论的直接传播,是理论教育的实践者。理论教育科研工作者不但要为马克主义理论为上,而且还要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联系,多做调查研究,从具体教学活动出发,完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同时,理论课的教师要转变“公共课”的思想,教师自身也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抓住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开展科学研究。
2.尊重个性、培养学习理论的主动性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在这个时期接受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今后的事业和生活,同时也是开始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大学生在同龄群体中,他们的精神气质更富有朝气和活力、更具有冒险精神,但同时也存在人格不健全、分析能力差、社会阅历浅等问题。理论课正是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为基础,教给大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方面要关注当代大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不仅要教给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更要教给学生“怎么办”“授之以鱼”,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既要坚持基本原理的严肃性和抽象性,又要增加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如分析时事新闻、巧用成语典例等等,使枯燥的教材和生硬的原理变得具有“趣味性”,诱发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
3.以原理和社会现象为基点,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传播内容
我国高校理论课的讲授是从教材出发、由理论到理论,前提仍以原理的灌输,这样必然造成理论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而成为空中楼阁,但恩格斯早就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社会实践是理论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是大学生实践理论最大的舞台。在坚持理论课堂灌输的同时,也要不断践行理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种种社会现象为大学生践行理论提供了具体且生动的社会素材。由此传播的内容要以理论为基点,以社会实际生活为背景,充分发挥理论课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分析社会现象,讲授过程中要深人浅出,从而进一步形成一套科学而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在教授理论课是时候,应当结合当前的社会现象,如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城乡差异等等,使高深莫测的理论以社会问题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中,不断更新理论的传播内容,使高校理论教育青春永驻。
关键词 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教育 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04
Connotation of College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in China
CHENG Wenqin
Abstract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into ethical guidelines aimed at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within the ecological ethics, and people in the social practice of consciously seek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Universities as the main front of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awareness training stud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from the start, the key and core of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studied.
Key words ecological ethics;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connotation
1 生态伦理教育的起点: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应该首先要树立“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①生态文明理念旨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决定着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支配着人们具体的实践活动。生态伦理教育在生态伦理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生态伦理教育的起点。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1 尊重自然的和谐共生观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尊重自然的和谐共生观教育。尊重自然的和谐共生观主张的是在促进人类生命体繁衍的基础上,也要尊重自然界其它生命体,进而实现自然界所有生命体共同繁衍生息。尊重自然的和谐共生观教育既反对自然中心论,即将自然界奉为至高无上的神,人类只能消极地听命于自然,也反对人类中心论,即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中心,主宰着其它生命体的存在和发展。人类与其他生命体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超越自然,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与发展。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尊重自然的和谐共生观教育,使大学生真正理解人类与其它生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生命共同体,进而在实践活动中尊重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2 顺应自然的共同发展观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顺应自然的共同发展观教育。人们顺应自然并不是指人们在自然界面前完全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受制于自然,完全受自然界的支配。人们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可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通过实践不断地将自然界纳入人的生产和生活系统。可以说,对人类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然界,是人类活动即实践自身创造的,是活生生的,与人类社会不可分离,已经融为一体。虽然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具有“优先地位”,但在马克思看来,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与人分离的、抽象的、孤立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相当于是无。自然界并不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共同发展的关系。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顺应自然的共同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共同发展的关系,促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1.3 保护自然的生态平等观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自然的生态平等观教育。生态平等观是指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体都有利用生态资源的权利以及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所有生命体都享有利用生态资源的权利主要是指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或不同国家之间的人们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人类生命体与其它生命体之间都应该平等地利用资源。发达国家的人们不能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当代人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人类生命体不能为了自身种类的发展而影响其它物种的发展。简言之,不同时空的所有的生命体都应该共同享受生态资源,共同发展。人类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尊重和维护其它物种的利益,实现人类与其它物种的共同发展。因此,高校通过保护自然的生态平等观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一种平等地享有生态利益与平等地承担生态责任的意识,使人类与其它生命体、当代人与后代人形成一种共生共荣的和谐关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2 生态伦理教育的关键:生态行为规范教育
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是为了将生态伦理内化为社会成员的道德律,而生态行为规范教育是为了将生态伦理外化为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通过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见,生态行为规范教育是生态伦理教育的关键所在。生产和消费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行为规范教育首先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
2.1 循环经济发展观教育
生产活动是由投入与产出两部分构成的,其中投入包括劳动者以及生产资料的投入,产出则包括产品以及废弃物。生产活动过程作为劳动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②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就在不断地消耗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而产品则作为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进入消费过程作为个人消费或生产消费,不同的是个人消费产生的消费者本身,生产消费则产生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而废弃物要么重新作为新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或作为废弃物的形式回到自然界。可见,生产活动是从两方面,即从自然界拿走资源用于生产和生活,或者在生产和生活中将废弃物排放到自然来影响自然界。因此,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应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减少对自然的索取,通过循环利用资源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因此,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采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即“把原来‘资源―产品―废弃物流回大自然’的单一过程,改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反馈式流程。”③简言之,人类要采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 科学消费观教育
个人消费的产物是消费者本身及废弃物。个人消费主要是从两方面来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是消费的废弃物或作为新资源重新进入生产过程,亦或以废弃物的形式回到自然界。二是消费通过生产需要再影响生产过程。消费直接是生产,“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④一般来说,合理的需要是有利于激励人们不断创新生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产生之初,人们获得商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消费社会,使用价值链与价值链出现了背离,人们追逐的不是物品的有用性本身,而是物品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商品已成为社会价值符号,成为一套话语系统,像奢侈品就成为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这种“欲望消费”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加剧了生态危机。同时,“欲望消费”也使人类越来越依附于消费行为,并且“以享乐为人生终极目的,就背离了自己的自然本性,人就会异化为被贪婪物欲所支配的奴隶”,⑤这使人日益降低为与其它生物无异的物质力量。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消费观教育,使大学生从“异化消费”中,从对物质的过分贪婪和占有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 生态伦理教育的核心:生态信仰教育
生态信仰是指人们为了人类自身的永续发展,在思想上极其推崇自然环境,并且在行动中时刻以生态环境质量――天蓝、地绿、水净当作检验自己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信仰是支撑人类生态道德生活的基石,是人类生态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生态道德观念和行为的范围、层次和方式。生态伦理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进行生态信仰教育,生态信仰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 生态情感教育
高校生态情感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引导大学生要相信自然,接受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与其它生命体一样都是自然的一部分,相信人类与自然界可以和谐相处;二是引导大学生要尊崇自然,相信自然会给人类带来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活环境,期望自然给人类带来幸福;三是要使大学生学会爱自然、爱生命,将自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生态情感教育应该使人类学会将自己的爱倾注到自然之中,倾注到生命之中,要感恩自然给赋予人类的一切,最后在爱自然、爱生命的基础上升华为一种生态信仰。把树立生态信仰当作一种美德来培养,而内在于德性的生态信仰对人的生态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美德就会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与物上,行为上就表现为由原先自发地保护生态环境变为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2 人的发展教育
生态信仰对大学生的人格的建构有着提升的作用,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生态伦理教育的目的所在。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不可否认是主动的一方,占据主导地位,并且通过实践改变自然条件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发展。当前的生态危机表面上是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掠夺,实质上是人的欲望的无限膨胀,妄图占有、征服自然。而人的欲望的泛滥本质上是人的内在尺度的畸形变化,是人的异化。人的异化表现为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异化,即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活动,不仅生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各种关系,而且还为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由于劳动的异化,“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⑥使人渐渐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不再成为其人。由于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危机,而作为人与人关系的反映和缩影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就不和谐。当人与人的关系呈现一种平等、和谐的状态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和谐,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因此,要真正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缓解生态危机,人的健康人格的培养、人的内在尺度的完善是根本的途径。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人的发展教育,使人达到对人的类本质的真正占有,实现向自身的复归,即实现“人―非人―人”的转变。简言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的发展教育,就是使人在自我完善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注释
①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8.
③ 肖安宝.资源创造论:新时代的资源哲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204.
④ 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
论文摘要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活跃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不可消除客观存在的群体,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对改进和创新大学生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的探析,提出了几条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希望能够改善大学生管理工作。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也会因各种需要和心理倾向而结成规模大小不等的非正式群体。这里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除团学组织外,大学生中实际存在的,纯粹由大学生自发形成的集合体,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而形成的群体。
1 形成原因
虽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自发性,但是其形成和产生不是盲目随意的,他是大学生主观心理因素的诱发和外界的社会客观条件催化而形成的产物。具体原因总结如下:
1.1 大学生的主观心理因素
(1)孤独和寂寞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心理基础。在知识经济充斥的社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口号唱响的时代,大多数学生已远离家乡,踏上大学求学之路,进入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已经习惯了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小公主”、“小太阳”们不得不独立生活和学习,这样他们自然会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而大学的班委、团委等这种正式群体管理相对严格和规范并且有较大的约束力,无法满足大学生释放孤独和寂寞的需要,他们为了寻求感情寄托便会自发形成非正式群。
(2)兴趣与爱好的需要。现代大学生面对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已不仅仅满足于专门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积极拓宽视野,主动寻求兴趣点并极力想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就会自发组织一些小团体活动,即所谓的兴趣学习小组,如舞蹈协会,书法协会等。这种以兴趣爱好为中心的非正式群体便会油然而生。
(3)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且大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较高,因此他们会积极寻求自我实现和渴望自尊,仅仅依靠大学中存在的正式群体是无法满足他们渴望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大学生通过参加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来认识自我,保护自尊,升华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大学中的某些非正式群体就成为那些渴望自尊与寻求自我实现的学生的“栖息地”和“家园”。
(4)价值观的一致性和群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所受教育,生活实践及阅历基本相当,很容易在认识上产生认同感,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有一致性,而且他们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阅历和共同的利益,他们容易沟通,感情深厚,有一见如故之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想从来都是与人的本质、需要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可见,共同利益是维系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重要子因素。
1.2 社会客观因素
首先,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转型期,中西思想相互融合和碰撞,所以多元文化必然给大学生带来影响,使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而且紧跟时代先声。在这种现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不免觉得正式群体太具约束力和规范性,所以他们就会自发形成一些满足自己需要的非正式群体。其次,随着网络技术,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认识和交往渠道多元化,为形成非正式群体提供了便利。再次,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学生主动的寻求社会化,通过非正式群体来发展和提升自己,而大学相对宽松的教育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也催化和促进了非正式群体的形成。
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策略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大学生正式群体共存,共同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和教育教学质量。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用辩证法的观点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适时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
2.1 正确认识,重视影响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出现和存在是一种客观必然现象,是对大学生正式群体的一种有益补充,它的存在有其积极合理性。满足了大学生求知与好奇的需要,可以学到在正式组织中某些无法学到的东西,正确加以引导就会有利于大学生正式群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之间迅速敏捷传递信息等。所以,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接受其存在,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性质和类型,了解和掌握其运行机制和基本状况,科学地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纳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而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小帮派”,“小团伙”对其严厉打击,坚决禁止和非法取缔。
2.2 区别对待,艺术引导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中要做到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恰当有效的管理策略,注意引导和管理艺术。首先,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给予保护,鼓励和支持。如有积极意义的娱乐兴趣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大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和爱好的广泛性。有科学价值的学术研究型的非正式群体也要以资鼓励,予以表扬,唤醒和提高大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其次,对中间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要坚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如网络虚拟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引导和管理时注意发挥其传递信息迅速快捷和信息沟通量大,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的积极功能,同时又要注意克服在传播信息中的虚拟性,不现实性,以及小道消息和不健康信息的传播等负面影响。再次,对消极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要严肃处理,坚决予以解散和取缔。
2.3 重视“核心”,以点带面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会自然形成“核心”人物,这些“核心”人物一般综合素质和活动能力较强,对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大的感召力,同时对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实现和群体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也是无容置疑,无可厚非的。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核心”人物的管理教育,以点带面。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管理和导控:
首先,注意加强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使非正式群体成员自觉的服从和信任学生干部的领导。其次,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加强对“核心”人物的思想教育与引导。对思想品德良好,活动能力较强的“核心”人物要动之以情,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和说服教育。引导其主动号召非正式群体其他成员服从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再次,高校管理者和班干部要多参加小团体活动,积极主动的了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并与非正式群体成员积极沟通,与重要成员维系良好的关系。
2.4 加强联系,利导转化
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和作用渗透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和班干部在教育管理中要调整和改变非正式群体中与社会要求和正式群体规范制度不一致的部分,尽可能协调二者利益,做好非正式群体向正式群体的转化工作。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积极影响,赋予更高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比如,将非正式群体公开化,提供其与正式群体相同的条件或待遇;将非正式群体与相类似的正式群体合并等。
2.5 创设环境,丰富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正确的舆论环境。在大学校园中要积极开展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还可以将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吸引到正式群体的活动中去,减少非正式群体的消极性和破坏性,增加正式群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向上,风味有趣,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既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是一种实然,那么高校教育管理者在从事其管理工作是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认识,但是也要注意发挥管理者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大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所以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科学指导,艺术领导,人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涛,崔德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分类管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摘 要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以强大的信息传播力量,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不仅引起了教育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体育资讯的传播还影响着天津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网络体育资讯传播媒介给受众提供了网络讨论、互动区,网络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更为另一种体育参与意见表达提供了新兴场域。大学生利用网络这样的传播工具和表达方式从网络传播媒介中获取体育资讯,利用网络参与体育的行为。本文欲探讨天津大学生的网络体育资讯接触行为与体育参与的关联性。
关键词 网络体育资讯传播 天津大学生 体育参与 影响
在本研究中,以“每周”接触网络体育资讯的时间来分析天津大学生平时接触其媒介体育资讯的时间长短。天津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资讯的时间划分为7个时间段:没有、接触0.5小时以内、接触0.5-1小时、接触1-2小时、接触2-3小时、接触3-4小时、接触4小时以上。
表1显示,天津市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运资讯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占30.3%,接触3-4小时的占19.2%,接触2-3小时的占10.3%,接触1-2小时的占10.2%,接触0.5-1小时的占18.8%,接触0.5小时以内占9.7%,只有7.4%的大学生在此调查中,没有接触过媒介体育资讯。
一、天津大学生网络体育资讯接触时间与其体育参与的相关性
我们每个人都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经常会考虑到正在发生变化的一些现象,并且会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源源不断的信息接触式将直接影响人们行为的改变。对于公众来说,参与体育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现实的参与,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网络参与。
数据显示(表2):天津大学生的网络体育资讯接触时间与其体育参与呈显著相关。说明天津大学生的网络体育资讯的接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体育参与。也就是有可能,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资讯的时间越长,体育参与活动的时间就越少。
在调查中问及“您认为网络体育资讯的传播对您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程度”时,被调查的天津市大学生中有44.5%的大学生回答“有变化”,24.5%的大学生回答“变化很大”,可见,媒介体育资讯传播效果,受到了广大天津市大学生的认同和好评。回答“不知道”的占9.5%,另外有17.7%和3.5%的大学生回答变化不大和没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在本研究中,天津市大学生的网络体育资讯接触对天津大学生参与体育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体育资讯传播对天津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程度,可直接反映出网络对体育资讯的传播效果。
网络体育资讯接触行为使天津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变化,愿意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多角度、多方面来锻炼和完善自己。年轻的大学生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大学生这样反映了天津大学生具备理智的心态和良好的素质。
二、网络体育资讯传播对天津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阐述
传播效果可以分为不同层面。根据学者们大体一致的看法,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的效果;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的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传播效果是体育传播的最终目的,它表现在:体育信息传播速度、范围与效力、体育信息共享的程度、传播过程中体育信息的失真度、接收者的认同性、接收者合理的情绪反应与行为的转变。
网络体育资讯传播对于天津市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上,网络传播媒介通过体育资讯传输强化或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是社会化重要因素。有关竞技运动的信息,有震撼人心、令人陶醉和神往的变化,是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信息,所以传播效果极佳。网络媒介的先进传播技术,特别是一些大型体育赛事这样受世界瞩目的世界性大型运动会的资讯传播,竞技运动自身内容十分感人、加之媒介的制作的真实、准确。客观、生动以及传播技巧的运用,其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把特定的内容传递给受传者,引起受传者的注意、兴趣、记忆并影响其参与行为,网络体育资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有利于大学生在短期内的新的行为模式。当人们由于某种原因对媒介描述的人物产生认同时,这种认同就会促使他们在各种情况下模仿其行为,这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我们主要在其中活动的精神环境的影响。”因此,网络体育资讯传播对天津市大学生体育参与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在当今社会,媒介体育资讯传播是具有权威的信息提供机构,能够及时地向社会和广大学生提供描绘反映体育界各类信息内容,以新闻报道、人物论坛和其它不同形势,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方式进行传播和教育。这就促使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体育资讯的接触和认知媒介体育资讯的基本内涵,在接触和认知网络体育资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他们自己的体育参与行为―网络体育参与行为。
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出:网络体育资讯传播媒介给天津大学生提供了体育参与的空间,大学生的网络体育资讯的接触行为对其体育参与发挥着积极引导和影响作用。
三、建议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受众对体育知识、体育信息、体育精神能够正确的分析、理解和认知,使其在体育参与中能够发挥、提高、完善自我,体现人生价值。其次,应在网络传播体育资讯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努力提高网络传播效果。充分发挥媒介传播的综合功能,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罗春,网络传播与传播效果理论[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邓一铭.体育传播的基本组成和模式[J].贵州体育科技.1998(1):1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2.
[4]吴丽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动机分析及引导[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第15卷2期).
【论文关键词】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殚精竭虑的事情,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同时也是依靠人去做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的认识,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是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从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到近代的费尔巴哈等一大批思想家都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但他们都把“人”扔到人生活的社会之外去理解,因此,“人”在他们那里是一个看不见的抽象物。WWw.133229.CoM只有在马克思那里,“人”才真正显露其面目,“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而这一切,都应在人的实践中得到理解。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有效性。由此,也才能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有着比较科学的把握。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劳动。正是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据。因此,人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也正是劳动“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就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就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从中,可以这么认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发展也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诚如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也表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表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是现实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所讲的人并不是栖息在社会之外的抽象的“类”和“种”,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个性是现实的个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个人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的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任务和主题。时代的任务和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因而重新审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误区。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以远期目标代替阶段性目标,造成目标的高不可攀与远不可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预期结果。由于我国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教育目标也要求高度的保持一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常常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代替,按照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要的要求来实施任务。这样目标的设定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认识、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阶段性特征,使得目标高不可攀,人们失去信心。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归属上:片面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过分强调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心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目中无人”,使得工具性价值发挥到极致,忽视其目的性价值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教育中,存在着把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人为的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自我价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集体主义片面理解为反个性、反个人利益的整体主义,甚至贬斥个人欲望、利益、自由。这种过分强调集体、社会、组织,淡化了个人;强化了个体的人身依附关系,抑制了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上:不恰当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惟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个人的物质化、精神化的需求,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使思想政治教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单纯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需要,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独特能动性、缺乏创造自为性的“自然动物”。受教育者的过于客体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疏导人心理、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功能,严重地挫伤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4.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确定上:只重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狭隘,陈旧。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其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几十年一贯制,教育周期长、信息量少,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循环教育。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们普遍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而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忽视其智育功能,使其内容空洞化。同样,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转折的关键时期,相对大学宽松的人文环境赋予学生更为强烈的成熟追求,进而也使得他们对于自身个性人格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渴望心理。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培养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因此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利于社会的大学的安全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新能力,压抑个人的发展。
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实施上:唯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途径单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被仅仅归附为“传道”即以强制灌输为中心。灌输教育方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即向大学生灌输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这些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再加上说服教育法运用不当,自然会引起学生对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削弱。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工作要创新。要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价值中的高层次需要,只有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人更好的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每个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2.方式要得当。多样性、互动性的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追求个体生命自然而和谐地发展,促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要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传统做法,更多地采用民主讨论的方法、平等交流的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之中,增强现实感、亲切感、吸引受教育者积极参与,让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唱主角。
3.结合要紧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想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教育与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光靠正面灌输是不够的,必须结合运用管理手段,以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施。思想教育工作为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舆论支持,而管理工作又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证、法律支持,二者统一于管理系统之中,共同推进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