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9:21: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本土音乐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教育实践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在本土音乐文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投入较少。通过选取23所大学的122名学生和老师针对本土音乐教育现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从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校开设了有关本土音乐的选修课,但是教学达到的效果不容乐观,学校和老师对于授课内容以及教学安排上比较随意,没有对课程足够的重视。学校的相关部门和教师大多都缺乏对于这类课程的意识、管理和课程设置也不够完善、学校本土音乐资源库的建设投入不足等,这些都是影响本土音乐在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所在,也是影响我国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羁绊。
2.本土音乐校本教材的缺失。校本教材的开发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开发可以衡量该所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和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它也是学校本土音乐教育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本土音乐校本教材的缺失,难以保障该项文化在其学校的顺利开展与教育实施。
(二)师本土音乐文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本土音乐教育传承观念淡漠。虽然在问卷调查中,大多数高校音乐教师已经明显地意识到我国本土音乐文化即将面临濒危,认为高校有必要加强本土音乐教育,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仅有30%的教师涉及过有关本土音乐方面的知识。知识的丰富与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自我学习,而自我学习的动力源泉则来源于自身的思想和观念。高校音乐教师本土音乐文化知识的匮乏,其主观原因还是教师自身本土音乐教育传承观念的淡漠,没有对该项文化传承给予足够的关注。
2.授课内容容易偏向以“西方音乐中心观念”进行音乐教育教学。在对教师进行问卷的调查统计结果发现,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中涉及本土音乐方面教学内容的教师占 40%;有 60%的教师认为在学校所开设音乐课中本土音乐文化内容占 10%以下。在该校的音乐教育中,长期以来,教师们已经习惯西方音乐教育模式,中国本土音乐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果要立即改变这种以“西方音乐中心观念”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局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随着学校音乐教育成为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主渠道的发展趋势,它可以为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改变“西方音乐中心观念”提供现实基础。
3.缺乏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创新力。高校对本土音乐文化创新力的不足表现在:传播途径和教学方法的单一,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涵盖范围小,内容守旧,思路狭隘,与社会发展脱节,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音乐审美需求,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这些都是阻碍该项文化在高校得以继承和发展的羁绊,唯有对上述方面的加以创新,才能提高该项文化在高校教育传承的深度和广度。
(三)学生本土音乐文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缺乏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意识和积极性,笔者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学生中不了解本土音乐文化的占 73%,平时爱听我国民间音乐的占 30%以下,喜欢本土音乐的同学占 19% 。受现代“以西欧音乐教学论为中心”学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感受和认同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他们对其了解或认知少之甚少,连自己所生长环境的本土音乐也说不上或哼唱不出来。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意识和积极性,认为本土音乐太土气,太落后,不起眼,不予以重视。
二、对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中的建议
(一)对学校的建议
1.高校有关部门应将本土音乐教学纳入大学音乐课程体系当中。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中应突出本土音乐文化的主导地位,在课程设置中增设地方特色音乐课程,尽可能多设置一些音乐文化课程,使学生从文化视角宏观把握音乐文化的内涵。
2.重视和加强本土音乐文化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当前地方高校音乐教师的本土音乐知识构成水平较低,学校应重视和加强教师有关本土音乐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通过开展教师交流研讨会、到兄弟院校或其他经验丰富的院校学习交流或派老师进修有关本土音乐方面的知识等方法,培养打造出一批能够专门从事高校有关本土民间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队伍。
(二)对教师的建议
1.音乐教师应树立实施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教学和创新的意识。我国众多地方的本土音乐文化都将频临消亡,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这与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和教育实施者的不重视和教育、发展、传承的严重缺失有着至关重要和直接的关系。不论是哪级学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有关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的教育实施近乎空白,导致音乐教师对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开展有关本土民间音乐文化教育教学方面意识的严重缺失。而他们往往是决定该项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性角色。
2.提升音乐教师自身本土音乐文化知识素养和内涵。音乐教师应具备奏、唱、演、指挥、创编等音乐知识技能,还应具备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只有提升音乐教师自身本土音乐文化知识的素养和内涵和通过教师自身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之情去感染受教育者们,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本土音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三)对学生的建议
1.增强对本土音乐文化关注的意识。学生应增强对本土音乐文化知识学习和了解的意识,课余时间,可通过观看演出、参加本土音乐活动、了解相关资讯等多种方式去关注本土音乐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音乐观。
2.踊跃参加本土音乐社团活动。本土音乐社团是大学校园里最基层的、最具亲和力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播组织,它常以民乐队、合唱队、艺术节或协会组织的形式存在,它们是面向全体各个专业的在校学生,其目的是传播、推广、普及,而不是仅限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因此,同学们要走出对本土音乐文化自我封闭的心理,要敢于参与、敢于对知识的不断更新、敢于接受多元文化,以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3.加强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高校对学生有关本土音乐方面教育仅靠学校传授的被动学习,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可持续发展,同学们应将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延续到课余生活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探究能力,这样才能拓宽视野,才会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增添不竭的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家乡的歌――访特级音乐教师刘瑛[J].中国音乐教育.2000,(1):38-41.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着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
精品源自英语科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结语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让人们重新认识全球化、重新认识音乐文化、重新认识本土音乐、重新认识世界音乐,培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地球村民”。虽然已有很多优秀的学者认识到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危害并作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深受其影响及多种原因目前还不尽人意。但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既可以保持全球音乐教育的互相依赖,又可以保持全球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时代趋势,给予我们的音乐教育很大的启示,相信我们的音乐教育会朝着“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音乐 教学 渗透本土文化
How to infiltrate the native excellent culture in the music teaching of the kindergarten
Liu Ding’e Mou Qinglan Sang Yanfang Liu Juanfang
【Abstract】Music, is one kind of feeling art with a big force, because it has a direct and strong influence on people’s feeling and touch their internal heart. The period before the elementary school is the main period when the personal feeling develops from low step to high step, but the music educ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for developing a person’s intelligence, edifying the sentiment,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 of the culture art as well as a person’s growth.
【Keywords】Music Teaching Infiltration Native culture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对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它能够直接而又强烈地影响人们的感情,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学前期正是个人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而音乐教育在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奠定文化艺术修养基础等方面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指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我们应该看到,孩子们中将来去当音乐家的毕竟是很少的,许多孩子长大后只是成为倾听、欣赏音乐的人,那我们首要的任务就应该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也能够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要做到这些,就应该从孩子抓起,从幼儿时期开始进行音乐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修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儿童的各方面发展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位于甘肃省南部的舟曲县,具有甘南的“小江南”之称,境内山河纵横、水草丰美,面积达3009.18平方公里,总人口有13.47万人,藏族占32.67%,属北亚热带大陆湿润性气候。优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悠久绚烂的历史文化,舟曲的祖辈们在这片美丽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继往开来,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且沿袭革故,不断发展,形成了今天多姿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事象,促进了舟曲民间民俗文化的初步繁荣。
当地幼儿深受周围环境中这些本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他们对此有浓厚的探索兴趣。为此我们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土优秀文化,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兴趣、能力、需要,从弘扬本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入手,着重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使幼儿萌发感受本土文化的兴趣,启迪幼儿创造本土文化的意识,并在与幼儿一起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创编了一系列取材于舟曲民间生活,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儿童歌曲、舞蹈以及适合幼儿的节奏乐曲,同时,我们不断探索、建构、优化具有本土文化教育特色的园本课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系列论文(一):让幼儿走进多彩的本土民歌世界。
唱歌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活动,在他们心情愉快时,还会咿咿呀呀地自哼自唱,歌唱是孩子们最轻松自在的表达、抒发和交流的艺术活动。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对歌唱的作用和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通过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歌唱也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情感的音乐形式,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够得以发展。歌唱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而又具实效的途径。
然而,任何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传统艺术是每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幼儿在生活中能够亲身感受得到、触摸得到的。因此,我们在唱歌教学中融入了本土音乐素材,这些和生活紧密相联的本土音乐,充满了生命力。孩子们在自己熟悉的民族文化中学习,产生了触动心灵和情感的巨大力量。这样,情感教育就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艺术的感染渗入儿童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志趣、文明的行为和民族的精神和气质。
1.1 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对本土音乐的兴趣。幼儿本土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让幼儿在有趣的民间音乐教学活动中陶冶性情和品格,逐步认识和了解本土民间音乐。我们精心筛选了一些优秀、健康、积极向上的民间歌曲,渗透于幼儿唱歌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我们注重通过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去看、去听、去摸、去感知,使他们获取的物体直观、形象、具体,印象便会更深刻、更容易产生学习的愿望。
同时,我们录制了一些光碟和磁带,在课休时间组织幼儿自由欣赏。因为这些音乐素材都取自孩子们身边,所以大家兴趣特别高,如在欣赏《牛儿,你和我交上了好朋友》这首歌曲时,教室内气氛活跃,有几位男孩子当场作秀表演耕地、喊牛等情景,孩子们纷纷讨论自己见过的牛和牛的一些本领。短短的几分钟,有些幼儿已经能够基本哼唱歌曲,一段随意的欣赏超乎了预期的效果。
在音乐活动室四周的墙壁上,我们布置了贴画。如:少数民族的服饰,民族舞蹈示意图,一些有情节的插图等,并设立了本土民族音乐区,摆放了舟曲民族头饰、腰带、口弦等,通过幼儿的欣赏、交流、摆弄等,感受民间音乐的美,逐步萌发了孩子们对本土音乐的兴趣。通过“听”和“看”,潜移默化地使民间音乐在幼儿脑中扎下了根,调动了他们对本土音乐的兴趣,产生了对本土音乐的强烈学习欲望。
1.2 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促使幼儿主动学习。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因此,我们采用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让幼儿在活泼有趣的音乐中,自然地学习民间歌曲。
如以《红红的灯会》这首歌为例。舟曲每逢正月十九,是一个类似过年的喜庆大节,各村各寨都把自己所供奉的“婆婆”(菩萨)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在晚上抬着轿子,按“婆婆”排位大小依次游街,广大市民则以挂荷包、挂红袍、钻轿子等形式来祝贺一年的风调雨顺和祈求来年一切如意。这天晚上,舟曲的大街小巷搭满松棚,松棚的顶上和两侧则挂满各式各样的灯笼,五彩缤纷的灯笼交相辉映,使小城亮如白昼。《红红的灯会》正是歌唱了舟曲正月十九传统灯会的情景,当老师拿出一些正月十九晚上拍的图片时,身临其境的感觉早已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接着引导幼儿欣赏配有《红红的灯会》这首歌曲的CD碟片,充分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的欲望。由于这首歌来自幼儿的生活,活动前老师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和启发,幼儿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唱得欢快活泼、充满情趣。
老师的语言在教学中也起到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运用的语言生动与否是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对音乐的接受成正比的。如幼儿在学习歌曲《请你再到舟曲来》时,老师用神秘的语气讲述翠峰山的古老,用自豪的语气及表情讲述拉尕山的秀丽,用热情的口吻表达舟曲人向客人送花、献哈达的情景。这样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起伏的节奏,由于幼儿理解了歌曲中的情感,孩子们很自然的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欢迎远方客人来舟曲的情感融入到唱歌中。
1.3 将本土歌曲和主题活动有机结合,灵活地选择民间歌曲。舟曲本土民间歌曲形式多样,扩展了幼儿音乐表现的内容。民间歌曲内容的丰富性,为幼儿的唱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每一学期中,我们都要进行各种主题活动,同时又根据各主题选择相应的民间歌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2007年秋季学期国庆节时,教唱《拉尕山寨》这首歌,使幼儿加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在2008年春季学期第四周举行的“春姑娘来了”主题活动中,学习舟曲民歌《放风筝》,老师通过谈话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柳树发芽,花开了,草绿了,小朋友都到操场上放风筝……然后出示舟曲“社火”中的放风筝片段,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优美的曲调,引导幼儿充分体会春到舟曲的美丽景象,培养了他们热爱舟曲、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幼儿在接受民间歌曲的过程中,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民间歌曲,不能完全理解民间歌曲所传递给他们的全部内涵。但是,这些带有浓郁民族艺术氛围的内容和形式,随着唱歌所渗透给孩子的民族精神,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在他们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2.系列论文(二):本土民族舞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渗透。
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理想方式。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能得到动作的协调和灵活性的训练,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开拓。而在本土文化的长河中,民间舞蹈总是以其神奇的魅力熠熠发出绚丽的光泽。
舟曲县是一座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偏远小县,具有藏族特色的民间舞艺术历史悠久且形式多样,是舟曲的风俗习惯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最直率、最真挚的表现,蕴藏着广阔博大的民族文化内涵,传颂着舟曲人民自爱、自信、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质朴、勤奋、乐观的民族神韵。在各类舞蹈艺术中,民族舞蹈既是源,也是流,没有学习、继承就没有发展,并且民间舞以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内涵,既能满足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又能满足孩子们的审美需求。
因此,在幼儿园,我们充分挖掘一些优秀地、适合幼儿的本土民族舞蹈素材,以激发幼儿对民间舞蹈艺术的兴趣为切入点,向广大幼儿普及本土民族舞蹈文化,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2.1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本土民族舞文化。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舟曲的民族舞音乐曲调活泼、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幼儿也十分喜欢这类音乐作品。鲜明的情绪色彩容易感染幼儿,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有强烈节奏特点的旋律则常常会引起孩子们的动作反应,他们会情不自禁的随着音乐打拍子,晃动身体或做动作。因此,我们经常组织幼儿观看和参加一些舟曲的民间文艺活动,并利用孩子们吃早点前及课余休息的这段时间,播放一些欢快、优美的舟曲民族舞音乐,并讲解音乐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配上具有典型民族特点的动作,同时告诉孩子这些动作所表达的含义,让幼儿初步感受自己家乡的本土舞蹈艺术。
如在寒假期间,我们充分利用社会及家庭方面的教育资源,激发幼儿和家长观看舟曲春节期间的“社火”系列活动,并在新学期组织幼儿大胆地讲述或表演自己所看到的“社火”。其中有一位叫杨雪萍的大班小朋友,不但会完整地演唱“社火”曲――《担水》,而且把担水的动作表演得淋漓尽致。同时,我们还组织幼儿观看一些舟曲民间传说故事图片和民间舞表演,这些生动的民间传说和独特古朴的舞蹈都产生于舟曲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它用舟曲人自己的美学观点,向幼儿展示了一幅幅舟曲祖辈们生活的生动画面。
丰富的本土舞蹈音乐开拓了幼儿的视野,多彩的本土音乐方式吸引了幼儿的视线,经常、持久的音乐熏陶使幼儿对本土民族舞的爱好大大增加,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本土文化的兴趣。
2.2 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本土民族舞文化。有了日常生活中初步感受的经验,再加上孩子们自己在社区接触到的一些知识,孩子们学习起本土民族舞就容易得多了。我们深入民间,大量收集合适的本土民族文化方面的舞蹈音乐材料,并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浅显易懂的能被幼儿所接受的舞蹈音乐材料,整理汇编,既保留本土民族舞原有的风格,又适合幼儿特点。学习本土民族舞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既先学习民族舞中最具典型特点的动作,如《放风筝》的颤膝、平步、放风筝,《锅庄》中的弹口弦、背水等,有了这些动作基础,而后再将各动作贯穿起来,学习成品舞便得心应手。
例如学习本土民族舞《多迪锅》,在日常接触中孩子们了解了“多迪锅”的传说,感受到了青年扎海和姑娘达玛的聪慧和善良,也憎恶国王的可耻,向往着五月初五时,人们采花、唱歌、跳舞,互送吉祥、祝福健康、崇尚和平的美好情景。了解了舟曲人民热爱家乡,热爱幸福新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教授基本动作时,我们提醒幼儿想象翠绿的香柏树,洁白的枇杷花;美丽的鲜花,绿色的草原,身穿漂亮服装的藏族小伙子和姑娘们,载歌载舞,互赠鲜花……。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动作要舒展、欢快、情绪上要热情奔放。并观看碟片,再次欣赏舞蹈《多迪锅》,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经过启发,再加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了捧花、弹口弦的基本动作,孩子们心领神会,动作也符合要求,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会了基本动作,再将动作一贯穿,结合孩子们对舞蹈内容的理解,一段完整的成品舞,孩子们很轻松地学会了。
2.3 创作活动中表演本土民族舞。通过上两个环节的准备,幼儿基本上掌握了舟曲民族舞的动作特点。舟曲民族舞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一旦为孩子所接受,必然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他们的心趣交相映照,这时教师引导幼儿来创编舞蹈动作,可以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孩子们在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把已熟练掌握的动作编入歌曲,边唱边舞,来抒发内心的感情。
如在学会舟曲民间歌曲《拉尕山寨》后,我们要求班上的孩子用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结果孩子们积极举手参与创作表演,最后用采花、捧花、背背篓下山等动作,完整地、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歌曲内容。再如舞蹈《请你再到舟曲来》,这本来是一节新授舞蹈课,将它改为创编课,幼儿积极性很高。经过提醒,孩子们在以前积累动作的前提下,以膝盖的颤动与屈伸为基础,应用上肢捧花、献花、靠步、弹口弦等动作表达了舟曲人热爱劳动,向远方来客献花的愉快情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由于这是幼儿自己的创作,幼儿的表演兴趣高昂,经过整理,由幼儿主创的舞蹈《请你再到舟曲来》被定为舟曲县幼儿园幼儿晨练曲目。
2.4 在欣赏过程中发现本土民族舞特色。有了感受、学习、表演的实践,孩子们掌握本土民族舞的水平则会更进一步,其复习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欣赏一些优秀的本土民族舞蹈作品,从中寻找舞蹈作品的动作素材和民族性。一段优秀的民族舞作品都有两个特点:一方面立足于人们生活的原貌,从中提取丰富的动作形象;另一方面则涉取了本民族的舞蹈文化,创作出有地方特点、有韵律地动作语言,使作品既有情趣,又有自己的属性。幼儿的心灵是一个博大而又透亮的水晶体,有着无限的可塑性。幼儿学习和欣赏本土民族舞蹈作品,不只是为了让幼儿拥有自己民族属性或自身光彩,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还是一种“育人”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民族的特色,而且可以培养孩子们自幼热爱民间舞艺术的美好情怀。
结合舟曲县创建的“和谐舟曲、活力舟曲、平安舟曲、发展舟曲、魅力舟曲、富裕舟曲”这一特色活动,在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美化家乡,增强幼儿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我们创编出舞蹈《丰收花鞭》。孩子们在欣赏中发现,里面的舞蹈动作大部分是人民劳动情境的再现。舞蹈节奏爽朗,情绪红火,构图清晰,调度灵活,当花鞭在舞台上挥动,孩子们的欢快之心、兴奋之心、喜乐之心得以充分的表露,同时又结合着外来舞蹈跨部的扭动,把舟曲民族的律动与引进舞蹈的形态自然贴切地融为一体,既有民族性,又有现代感;既有地域性,又有时尚味,给孩子以亲切与清新的感受。通过欣赏《放风筝》、《牛儿,你和我交上了朋友》、《红红的灯会》等,引发了幼儿的本土舞意识,使舟曲民族舞潜移默化地根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为本土民族得以健康地发展,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由此可见,在幼儿舞蹈中渗透本土民族舞蹈,不但继承和发展了本土民族舞,而且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崇尚和平的情感,使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得到了全面发展。虽然这需要指导者细心的研究与耐心的探索,但幼儿灿烂而又真挚的笑容,便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和喜悦。
3.系列论文(三):民间音乐在幼儿打击乐活动中的开展。
音乐是在时间中运动的艺术,凡是在时间中运动的事物,都存在着节奏,节奏是它们的本质特征。在音乐中,可以有不带确切音高的音乐,比如:各种鼓乐、民间打击乐等,但是没有不带有节奏的“音乐”。可以说,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最基本的音乐元素,为什么没有经过任何学习的幼儿就会有自发地跟随音乐的表现呢?就是因为人们生命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节奏形式,音乐的各种要素中节奏与人的心理联系最直接,关系最密切。节奏是富有生命意义的要素,感知节奏是人们的本能。
舟曲民间音乐内容十分丰富,且形式多样,它产生于劳动生活,汇集了舟曲各民族的特色,包揽了许多种音乐的表现形式,然而目前幼儿教学中,我们所开展的音乐活动形式单一,适合幼儿的音乐素材很少,对幼儿音乐能力方面的培养也很有限。而形式各异、体裁纷呈的舟曲民间音乐融入到幼儿的打击乐活动中,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它既容易走进幼儿的心灵,为幼儿所理解接受,同时又便于收集、易于使用。
3.1 认识本土特色乐器,培养音乐情趣。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一些本土特色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
我们在音乐活动室内,布置打击乐器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辩别各种乐器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老师们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如学习《什么乐器在歌唱》,准备口弦、三角铁、竹筷、钹、喇叭、小鼓、竹板,让幼儿用这些乐器进行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舟曲特色乐器的音质、音色;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这些乐器的特点,培养了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发展也起着积极作用。我们鼓励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如下大雨和小雨能让幼儿认识一些常见乐器――串铃、铃鼓、沙筒,小鸟的叫声、小河的流水能让幼儿认识本土乐器――口弦、竹板等,然后引导幼儿选择适合与大雨和小雨相匹配的乐器,选择适合鸟声、水声的乐器,这样不仅让孩子通过歌声和小乐器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感受,同时在探索中学习了不同乐器的敲击方法。
3.2 熟悉乐曲,提高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打击乐器是根据音乐进行的,倾听音乐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舟曲民间音乐取材于民间,反映着幼儿的周边生活。首先,我们引导幼儿了解歌曲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打击乐的兴趣性和表现力。然后,鼓励幼儿仔细听,感受音乐的性质、力度、速度、节奏及段落等,在听音乐的基础上随音乐拍手逐渐熟悉音乐。
如在学习《喜庆丰收年》时,我们先引导幼儿看图片,然后逐步讲述舟曲的先辈们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和高兴,每逢丰收便各自拿起锅碗瓢盆,载歌载舞地进行庆祝,一直发展到现在这段音乐《喜庆丰收年》。鼓励幼儿大胆地选择乐器,来随音乐打节奏,表现内心的喜悦之情。在学习《舟曲秧歌》时,因为旋律是大家所熟悉的,有些幼儿还会轻声哼唱,经过鼓励,幼儿大胆地拿起钹、锣、小鼓等乐器,开始为音乐打节奏,幼儿的兴趣不断高涨。
3.3 随音乐打击乐器,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舟曲民间音乐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从各方面促进了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民间音乐中大量健康富有幼儿情趣的歌曲,为幼儿提供了发展良好性格品质的途径。在打击乐活动中,性格孤僻的幼儿变得活泼起来,由于注重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使胆小、不善于表现的幼儿增强了自信心。
比如在2007年“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中,大班幼儿表演了打击乐《多迪锅》,由于《多迪锅》是舟曲一首比较传统的民歌,它的舞蹈形式也是幼儿所熟悉的,在幼儿学习、排练的过程中,一些平时胆小的孩子都要争着参加演奏,穿上演出服,他们就成了自信的小小演奏家。在演出中,孩子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为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打下了基础。
由于民间音乐来自生活,老少皆宜,深深吸引着幼儿,激发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孩子们从学打节奏到创编花样动作,兴趣始终很高,只要一有空,便会拿起乐器敲打敲打,有时还会一边讨论一边打节奏。由于民间音乐内容丰富,从唱、跳到敲、打,面面俱到,丰富了音乐活动的内容,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使幼儿的综合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通过教学,幼儿不但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本土音乐,也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达到了“从听入手、动在其中、激感、培养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苏连第著.《中国民间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2 伍国栋著.《中国民间音乐》.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音乐剧市场和音乐剧产业已经在日本站稳脚跟,并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相比之下,日本本土音乐剧的创作质量却不尽人意,论其整体艺术水准,与我国较好剧目也在伯仲之间。而印度音乐剧却有其独特的发展思路和形式。
10月31日至11月2日,我作为惟一的中国代表,应日本财团法人渡边音乐文化中心及民主音乐协会之邀,赴东京参加了以“亚洲音乐剧・21世纪的课题”为主题的《亚洲“现在”4》国际研讨会。会议的正式代表,连我在内共三国5人――有日本著名音乐评论家安倍宁,宝V歌剧团前理事长、著名剧作家植田绅尔,印度前驻日大使阿夫塔比・塞斯教授,日本著名演出家北村明子女士。
会议的正式发言于11月2日下午2时在东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大厅坐满了热爱音乐剧的日本听众。研讨会由安倍宁主持,参会正式代表每人发言在10分钟左右,分别以多媒体课件形式介绍了中国、日本、印度三国音乐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在每位代表发言之后,会议组织者还安排了大约15-30分钟的自由讨论,由主持人或现场听众向发言代表发出有针对性的提问,再由这位代表作答。研讨会节奏紧凑,形式活泼,信息量大,效率也高;通过三国学者的面对面交流,对中、日、印在发展音乐剧艺术和音乐剧市场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成就与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各国代表在研讨会现场播放的录像,使与会者获得了直接的感性经验。
给我的强烈印象是,日本音乐剧的发展比较成熟,特别是在翻译引进欧美经典音乐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相当丰厚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批堪称世界级的优秀音乐剧演员和庞大的音乐剧观众群,一个与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同样成熟而发达的音乐剧市场和音乐剧产业已经在日本站稳脚跟,并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相比之下,日本本土音乐剧的创作质量却不尽人意,论其整体艺术水准,与我国较好剧目也在伯仲之间。而印度音乐剧却有其独特的发展思路和形式。
据阿夫塔比・塞斯教授介绍,印度历来有载歌载舞传统,而该国的电影产业十分发达,其电影制作基地孟买则被印度人称之为与美国好莱坞相仿佛的“梦莱坞”,每年出品的影片高达1000部以上,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载歌载舞的歌舞片,因此他们认为:这种歌舞片就是印度特色的音乐剧――电影音乐剧。正由于电影音乐剧的传统深厚,市场广阔,观众十分喜爱,因此舞台音乐剧这种形式在该国没有太大市场,近期内好像也没有创作舞台音乐剧的动向。
我提交给研讨会的论文题为《亚洲及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音乐剧》,在发言和讨论中向全体与会者介绍了中国音乐剧创作、表演、教学和市场情况,播放了我国音乐剧《五姑娘》和《桂林故事》片段、北京主要剧场外观与内部设施的图片及《中国上演过的原创及翻译剧目举要》,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围绕中国音乐剧的自由讨论持续了30分钟以上。
研讨会收到论文133篇,分设“主旨发言”与“专题研讨”。冯明洋、乔建中、赵宋光、谢嘉幸、蔡际洲、杨民康、杜亚雄、田可文、田耀农等专家参会并做了主旨发言。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二胡演奏家宋飞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起源由、目的、意义等内容进行了阐释,认为″通过区域这一视角来解释某一民族、地区、音乐及人在其中的文化行为,将有更加宏观和整体性的视野,更有利于人们从文化中理解音乐、学习音乐、表演音乐″。冯明洋《岭南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导论》提出岭南区域音乐研究选题应以“多元一体论、核心价值论、文化趋向论”为基础理论。乔建中以《心得与检讨:中国音乐地理研究30弁言》为题,分享了中国音乐地理研究三十年耕耘历程,阐释了中国音乐地理学研究中所应追求的学术、应用、文学目标。谢嘉幸《区域音乐研究:地方性知识与全球化视野――以北京传统音乐节与太极传统音乐奖为例》论证了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地方性知识与全球化视野”特性。
分会场围绕以下议题展开专题研讨。
一、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教育研究
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区划问题》采用“文化区”的划分方法运用于高校课程中国传统音乐“音乐风格区”内容的教学设计;李莉《区域音乐史研究与地区高校“音乐史”专业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史专业为例》提出本地区高校音乐史课程中,将以“广西地区音乐史研究”与“音乐史专业教学”结合,完成地区高校区域音乐教育教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代表们还就地方本土音乐如何纳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体系、高等音乐院校如何培养“非遗”文化人才、建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地方音乐研究机构”的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有益探讨。
二、区域传统音乐资源的挖掘与传承
田耀农《区域音乐文化视野下的雅乐与雅乐的传承》以雅乐为研究对象,提出区域音乐文化的核心思想:音乐是文化的基本形态,文化种类的分布既有条状的跨越和交叉,又有块状的区域和地域;音乐的分布同样有条状的跨越、交叉和块状的区域、地域。杨玉成《“潮尔―呼麦”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表现形式――兼谈蒙古族呼麦的保护》、马达《谢导秀与当代岭南派古琴的传承与发展》等,均以传统音乐传承中的音乐现象、文化现象研究为切入点,关注区域音乐所具有的艺术特征、文化特质、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参会代表还以无锡昆曲、广东音乐、南通地域音乐、商丘四平调、广西西江流域传统音乐、江西赣南于都客家唢呐等各地域传统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做了较为深入的学术梳理与分析工作。该议题全面呈现了我国区域音乐文化传统特点,并就全球化语境中地域音乐文化认同出现的危机及重构等问题展开讨论。
三、区域音乐研究理论与方法
冯明洋《岭南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导论》提出大文化视野的区域音乐研究,应立足本土,放眼周边,联系整体,固元守本。杨民康《论云南与周边跨界族群音乐的文化圈―文化层特征――以南传佛教音乐文化圈为例》提倡和奉行将文化圈―文化层分析观念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范畴纳入跨界族群区域音乐研究的总体学术框架中。李敬民《论区域音乐研究的实证方法运用――以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的实证研究为例》呈现了西方实证性研究模式运用于区域音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高彩荣《陕州梆子是外来剧种吗?――兼谈行政区划与文化分区的错位》、张曦《“潮州音乐”还是“潮汕音乐”》均从名称、文献梳理和地理因素三个方面,对民间音乐本土身份问题进行了辨析。周凯模、吴迪、张曦、蒋燮《议题:阐释岭南音乐的方法讨论》将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岭南音乐,从活态传统、物质文化、行为方式、表达形态的四个表层问题切入,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尝试回答选择何种方式来解读岭南音乐,为区域音乐研究理论与方法构建更为广阔的讨论平台。
四、区域音乐个案研究
杜亚雄《宁夏回族民歌特色音调的解析和研究》根据作者多年在宁夏及整个西北地区进行田野和案头工作的经验,采用旋律分类法进行归类和解析,认为宁夏回族民歌音调分为两个较大类别。哈斯巴特尔《杭锦旗短调民歌音乐形态分析》宏观地把握和归纳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总体特征,通过杭锦旗短调民歌旋律结构及不同版本所具有的形态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对地域和区域两者之间的音乐风格差异和变融进行系统的梳理。何丽丽《〈金瓶梅〉与柳子戏关系考》、仲立斌《解析粤剧、粤曲中粤乐“唱腔化”的现象――从〈平湖秋月〉在粤剧、粤曲中的运用谈起》、袁环《长三角及周边地区滩簧声腔考辨》等均以文化区域为视角,考证与辨析戏曲声腔系统、曲牌发展的亲缘关系,呈现文化地域视角下传统音乐在旋律、板式、唱腔、形态、历史等方面的流变脉络,解析音乐文化现象内涵,探究传统的形成、流传与发展踪迹。
五、多学科视野与区域音乐研究
刘富琳《福建南词概述》运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田野与案头研究方法,走访艺人,搜集南词音乐,了解南词的表演方式、乐器和传承谱系,对福建南词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对南词的乐种属性进行了分析。陈雅先《景观生态学视野下原生态潮州大锣鼓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借鉴景观生态学原理解析当下潮州大锣鼓声音景观结构、民间音乐活动声音景观格局,探求有益于原生态传统音乐生存的声音环境。黄蕴兰《柳城壮欢音乐美学特点探析》以音乐美学为理论基础,通过不同地区的壮欢音乐比较,探析柳城壮欢音乐特点。雷嘉彦、杨娇娇《新疆乌恰县柯尔克孜族“婚嫁歌”的现代转型与文化适应》探讨柯尔克孜族在面对当代多样文化的冲突背景下维持传统的自我调适,阐释“婚嫁歌”的现代变迁及其在文化脉络中的意义。潘妍娜《传统音乐文化空间的建构、维持与变迁――当代广州粤曲茶座的调查与研究》、刘泽梅《广东汉乐、汉剧文化价值研究》、黄燕《梅州客家竹板歌的多元文化因素及其融合特征》、许璐《鄂州牌子锣变迁的文化阐释》、曾华宏《泉州北管的地域文化特征》均从物质空间与文化结构变迁、社会认同的改变等多元视角,审视文化空间视域中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变迁。
结 语
研讨会呈现以下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新进展:
其一,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全球化视野。田可文提出“把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特色的音乐文化放在同一认知平台上,以不怀偏见的态度进行研究,这是当今音乐文化研究整体观的充分体现”。冯明洋论证了“壮侗语族之方言及其歌乐文化自古都具有跨区跨国性,与东南亚、南洋诸岛及环太平洋文化都有渊源关系”。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取向更多地是源于不同民族音乐文化、音乐传统的差异性。相对于西方音乐学研究者更注重于研究异于本土音乐的其他音乐文化,我国学者则更多关注本土或本地域文化。参会学者在研究中展现出兼收并蓄的全球化区域音乐研究视野,提升了区域音乐文化研究高度。
其二,学科渗透引领新的理论研究突破口。学科间的差异性与交融性能引发对同一命题的多角度关注,并产生有意义的论题。杨民康提出将“‘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和‘跨族群―地域音乐比较研究’,视为理论和实践上互补、互渗的两个重要研究领域”;蔡际洲运用音乐学、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在地理空间上把对象分为若干单元,并对不同区域内的代表乐种与音乐体裁进行描述”。学科渗透使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拥有不同视角,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多角度研究逐渐形成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特点。
其三,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离不开浸入式田野工作。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本质上是以田野研究为基础、以比较研究为原则的。杜亚雄、靳宗伟根据多年在宁夏及整个西北地区进行田野工作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采用匈牙利音乐学家巴托克的旋律分类法进行归类和解析,对宁夏回族民歌音调进行分类、分析?熏进而追溯来源。通过田野研究掌握更多的一手资料、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寻找新视域,并因此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其四,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研究取向。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并非将生产学术知识作为首要目标,而应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有所担当。乔建中阐述了“构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与教学体系的初步设想”强调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应深入社会开展田野工作,发现真正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和现实问题,并在社会与学校传承体系中有所作为和建树。
关键词:乌鲁木齐,中学,校本课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随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施行,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研究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深入到全国各城镇中小学,面对主流文化占据学校主要课程教材的现实,实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纳入课程不失为上策。本文在分析乌鲁木齐少数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初步研究,并对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策略提出建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1 乌鲁木齐多元音乐文化背景
新疆地处亚欧腹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古代的塞、月氏、羌、汉、乌孙、鲜卑、柔然等民族,都曾在这一广阔舞台上上演过有声有色的历史剧。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东西文化碰撞、多民族文化共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以及共享文化与个性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典型格局,并成为当今人类文化学、民族音乐学等诸多学术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乌鲁木齐音乐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的照映下更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交融局面,从文化体系分类上看,新疆文化生态即包括西域本土多民族混交的草原文化,也包括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化、还包括东西方贸易交往中的商业文化;从音乐体系的分类上看,分为中国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与欧洲音乐体系。而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各种音乐元素在这里交织,多元文化格局下的音乐文化体现的更为明显。
2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中乌鲁木齐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2.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乌鲁木齐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元文化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首先兴起并迅速在全球普及的一种思潮和社会与学校教育改革运动。该运动力图通过教育改革而使来自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和社会各个阶层群体的学生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并以此来保持和发展各民族文化,反映民族的多样性与平等性。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提法及其相关理论在美国音乐教育界广泛接受,在其他欧美国家已得到确立和发展。我国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对其理论是支持的,并逐渐付诸于实践,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目标之一,要求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从乌鲁木齐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来看,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的差异性决定了乌鲁木齐音乐教育的定位必须是构建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因而多元文
[1]
化音乐教育是乌鲁木齐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2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传递民族文化的纽带,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要途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2004年起就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乡土音乐教材,这套教材分为汉、维、哈文三套独立的试行部分。教材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本民族民歌与民族乐器的教学。这一步代表了基础音乐教育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但是乡土音乐教材在试行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避免不了的问题。首先,在乌鲁木齐的市区与郊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乡土教材在推行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其次,乌鲁木齐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使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而地方教育部门在订阅教材时只能有针对性地订阅一个版本的教材,这就使得乡土音乐教材作为辅助作用而被忽视。再次,在乌鲁木齐中学里面有各民族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家庭,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乡土音乐教材在内容上只能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音乐,因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受到了局限。本人认为: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纽带之一和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途径之一。课程的价值观来自文化,具有承载文化和传递文化的功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只有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的,最能体现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能够更好的来传播和继承音乐文化。
3 在乌鲁木齐中学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实践策略
3.1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教育宗旨的一致性
首先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国家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目标为基准,同时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目标和国家、地方的课程计划,积极开发实施适合中学生的音乐校本课程,并对国家、地方课程过于强调统一性、缺乏灵活性的现状进行弥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音乐课程、地方音乐课程的延伸和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其次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体现本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每所中学必须立足于自身的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学校环境及办学历史与旨趣,确立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方向。
3.2 依托乌鲁木齐多民族音乐文化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以乌鲁木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课程资源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摘要充分利用本校的音乐文化资源,体现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特征。
3.3组建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
国外课程研究与实践证明,保证音乐校本课程顺利开发的关键就是建立课程行动研究的行动队伍。(1)在乌鲁木齐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开发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在行动队伍的成员填充和分工上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乌鲁木齐民族音乐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学校首先要向当地师范院校或艺术院校的课程专家和民族音乐学者寻求帮助,争取在他们的指导下确立开发意向和项目,奠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同时学校应与乌鲁木齐的文化、音协和民委等部门开展协作,将一些民族性强、欣赏价值高、易于开展普及的少数民族音乐加以整理开发成为服务于中学的校本课程教材。其次要通过民间艺人的参与获得第一手的民族音乐课程资源,这主要源于口传心授是少数民族音乐最普遍的一种传承方式,没有乐谱记载,依靠师承关系和社会民俗活动进行音乐传承。(2)在乌鲁木齐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对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有着更为实际的要求。一般对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主要通过专业知识、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终生学习意识等方面来评价的,是作为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以弘扬民族文化做为课程开发的目的,需要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素质,还要在多元音乐文化的社会氛围中,树立民族音乐审美观念,培养民族音乐的审美情感和提高民族音乐审美能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综上所述,作为课程改革重要部分的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及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乌鲁木齐多元音乐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优势与各地方和学校实际相结合,别具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对于丰富学校音乐课程、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福环,郭泰山.新疆通览[M].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
[2]周黎藜,新课改视阈下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艺术教育,126
[3]段风琴.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展望[J].乐府新声, 1999(3): 70-74.
关键词:云南高校 民族音乐教育 传承 民族文化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其民族文化受到全世界的瞩目,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民族文化资源正逐渐减少。保护传统文化,强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云南省提出“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口号。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民族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加强和重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是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在云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蕴藏着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自然离不开音乐传承的多样性。师徒传承、家庭传承、社团传承和节日传承,这四种传承方式是民间音乐传承的主要形式。但在以正规教育为主的现代社会里,音乐传承的最重要的手段仍是学校音乐教育,尤其是高等音乐教育的作用更不容忽视。云南省高校,特别是高师音乐教育,应该加强对自身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思考,使其更加有利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更加有利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立。
一、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如果从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舞阳贾湖发掘出土的骨制吹管乐器算起,中国音乐已经有了8000余年的历史。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辈们经过不断的创造、加工、提炼、积累与传承,共同酿就了绚丽多姿、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文化,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淳朴的风格、无穷的意趣,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经历了漫长的无文字时代,民族音乐已成为唯一的编年史和历史传说。各民族民歌、民谣集中体现了中国音乐本土文化传统特征,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作精华。
民间音乐风格的差异性,其实质是地域民俗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差异才构成了民间音乐的丰富性。民间音乐是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民间音乐体现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某些民俗活动本身包含着音乐事象,或者说音乐是某些民俗事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类现象的存在极为广泛,无论是民众迎神赛社的仪式,还是民间婚丧嫁娶的礼俗,音乐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民族民间音乐是体现民族文化独特风格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当前各国的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们都把音乐作为人的一种文化行为来研究,民族民间音乐更是作为“民族文化的灵魂”来看待。音乐文化是一种“民族现象”,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之一,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音乐文化,并由这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构成全人类所共有的世界音乐文化。
二、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可能是世界的。音乐是文化的灵魂,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族音乐是华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形式之一,同哲学、军事学、文学、伦理学、宗教等其他中华文化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无愧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长久不衰的、东方古老音乐文化的代表。保护好民族音乐,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民族音乐,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需要在不同的时代里继承和发扬。大学生是一个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是传承民族文明的最佳人选。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应该担当起传播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热爱祖国的合格人才。对民族文化传承意义重大。
(二)是提高国民文化艺术修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民族音乐根植于本民族的生活和历史之中,反映着本民族的性格气质、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审美心理、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音乐所蕴涵的真、善、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非同一般,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品位,还可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族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力量,在激发民族意识和提高全民文化艺术修养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民族音乐教育的优势,有助于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情感世界丰富、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奋发向上、勇于进取、乐观豁达、心地善良的个体。
(三)是发展民族音乐艺术、使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需要。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她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但在国外文化的渗入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民族音乐(也包括其他艺术形态)在当代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学生熟悉的是流行歌、港台歌,追捧的是“四大天王”、“超女”,学的乐器多是小提琴、钢琴。20世纪初。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以满腔热情投身音乐教育,大力宣传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收集整理本民族的音乐,并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大量音乐教材,形成了匈牙利音乐教学体系。他的工作不仅使匈牙利的音乐教育步入了世界音乐教育的先进行列,而且使匈牙利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艺术领域中有了很高地位。我国近几年举办的歌手大奖赛中,相当一部分歌手在综合素质测试中竟不知什么是山歌、号子,分不清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反映出我国年轻一代对民族音乐相当缺乏了解,说明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三、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审视我省目前的高等音乐教育现状,可以说离建立“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加之在办学上一直与内地音乐学院攀比,云南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缺乏自己的特色。严格地说,目前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并非合格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审视我们延用的教学体系几乎就是一整套西方音乐教学的体系。我们教学的内容大都是西方的音乐理论掺杂了一些中国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乐器是西方的,演奏演唱的技法是西方的,演唱、演奏的作品大都也是西方的。过去我们的教学很少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状况,很少考虑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纳入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少数民族音乐还处在一种从属、陪衬的地位。
在“西方音乐中心论”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日益作为主流和权威话语,占据了整个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了在昔日中所占据的位置,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在高等音乐 教育体系中。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基本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一)民族音乐教育理念、教学范式、教学思维、教学模式的缺乏。目前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结构与汉族基本相同,没有摆脱以西方音乐手法或音乐形态学的理念来理解中国音乐,包括概念、听觉、审美体验模式。这不合乎语言学习本身固有的系统性,而且音乐概念系统的相互混淆,使人们不能真正地相互沟通,从而来认识中西音乐语言结构及审美体验行为模式的差异。
(二)课程设置方面,与本土音乐文化相脱离,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较少。在现行的音乐教育中,本土少数民族的地方性“音乐”和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民族志、民族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较少进入课程设置的视野中。对于毕业生,是否具有本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是否了解本民族音乐并具有一定搜集、研究、传播音乐文化的能力,也从未有过明确、具体的要求。
(三)少数民族音乐及文化价值观的失落。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西方音乐手法或音乐形态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要求及评价方式形成了唯一的学习欧洲传统音乐文化的氛围,没有出现把少数民族音乐作为具体独立意义的概念和内容的课程结构。
总体来看,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少数民族的音乐价值观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都在不遗余力地为此努力,纷纷提出建议。各地的高校也开始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缺失的问题,正逐步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课堂。
(四)在师范音乐教育领域,未能建立起本专业的目标体系和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皆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且未能与教育专业融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成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的真正基地。
四、对策和思考
虽然现代化的步伐激发了民族地区经济的活力,但却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事项,不仅记载着先辈的劳动成果与生活记忆,更是族人的智慧结晶。如果一个民族对他们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不屑一顾,一个地区对它的旧貌没有任何记忆,这将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我们不可能要求保存一成不变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而只能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传统艺术。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顾师生的审美爱好,这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作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一)加强和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要处理好本地传统音乐文化与外来音乐文化的关系,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专业及课程体系。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各少数民族地区专业音乐教育逐渐规范化。但正是在这个规范化的过程中,由于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使之在跟随主流的同时,忽略甚至放弃了许多宝贵的本土资源。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音乐教育,把美声、钢琴、西方乐理等作必修课程的安排,却极少把本土音乐纳入实际教学。少数民族音乐在与外来音乐的交流和碰撞中,应以发扬传统文化为主,再求得不同文化的丰富性。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更要以发展本地域本民族文化为基础,突出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同时包容地对待异域文化,这才是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山路。只有认清音乐是文化的有机部分、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以当地传统文化为核心,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路,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专业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求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
配备合格的音乐教师,既是学校开设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关键,又是普通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做普通高等学校音乐选修课程设置的调查中,音乐选修课的开设受到的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师资问题。一些高等学校无法单独开设有关民族民间音乐方面选修课的情况多数是由于师资力量不够造成的。专业音乐学院和高师音乐系或音乐学院应该重视培养具有较高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素养的综合性音乐人才,同时聘请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长期亲身的接触、积累和研究,掌握大量音乐曲库的民间艺人进行授课、讲座等。
民族民间音乐这门课,涉及面比较广,因此要求教师既要有较深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底蕴,又要有全面扎实的业务知识。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教师有深厚的文史知识,在讲授民族音乐几千年的发展史时就能广征博引,游刃有余。在讲授民歌、戏曲时,教师应适当巧妙地范唱,在介绍民族器乐时,适当地示范演奏必将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于开设这门音乐选修课,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在音乐鉴赏式的基础上,穿插一些讲座和观摩等形式,扩大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促进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另外,可以借鉴社会上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一些模式。比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艺术系、云南丽江下束河村东巴舞谱传承学校等。
(四)利用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
利用校园环境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把一些精美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出图片(包括民歌、曲艺、戏曲、民乐等)汇集起来。通过橱窗向学生展示,还可以组织举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家肖像展、器乐图片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建民乐演奏小组,举行诸如民歌大赛,民乐演奏音乐会等活动,邀请专家讲座,组织专业演出团体到学校演出,等等,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电视台、广播台经常介绍和播放一些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等,从侧面积极配合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增加大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使民族民间音乐真正在高校这片培养未来高级知识分子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12.
[2][3][4]李燕.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J].中国农业教育,2005,(6).
[5]董光军.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J].艺术教育,2006,(7).
[6][7]黄凌飞.对云南高等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反思[J].云南教育,2002,(20).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当前专业音乐院校中国音乐史共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侧重以教师角度,提出进行改良的教学思考。
中国音乐史作为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必修课程由来已久。作为音乐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存在和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间,经过几代音乐专家、学者的辛勤研究和探索,使这门课程持续深入和丰富。而近年来种种迹象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改善这一局面,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从学生角度分析,以音乐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有两个主观条件:学生能力和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讲,学习动机十分重要。对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是造成对该门课程接受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些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理论性太强,在实践中又难以发挥作用,这其中也不乏存在“重技术轻理论”不良取向的部分学生,从而对该门课程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就抱着应付考试、拿学分的态度来学习中国音乐史,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研究中国音乐史的目的与意义。学习中国音乐史的目的就是为了继承中国丰富的历史遗产,从而进一步发展今天的音乐事业。翻开中国音乐的历史,曾经产生过无数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它们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要求发展,就必须要自觉地去继承历史上优秀的音乐文化,才谈得上进一步的创造。让学生深刻体会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又该怎样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呢?
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经不新鲜了。所谓多媒体,主要包括以电脑、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等相结合。多媒体艺术中的计算机艺术尤为关键,如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图像绘制和整理,利用扫描仪拖动拷贝形象进行变形;音频、视频的课件制作等。有了多媒体的运用,知识理论不仅能通过文字形式呈现,利用flash等软件处理,依靠视觉画面、音效以及各种表现形式来加强其传播效果。在教学中强调的是,不仅仅在课程中简单地融入多媒体,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所带来的教育观念上的改变。多媒体融入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会使整体课程变得更加立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加生动。而近现代部分的音响占有量相对古代部分要多一些,而且有部分相关历史人物也离我们较近,这就使得与这部分史论相关问题的文字整理、录音采录、对一些重要人物的采访成为可能,使得利用多媒体艺术对近现代一些重要音乐史实的还原变得现实和便捷。此外,DV影像的制作本身就极富个性化,在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DV影像来拍摄、记录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实物资料,并运用计算机进行整理、编排,插入多媒体课件中应用于教学。如: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大量采用本学院音乐会的音像资料,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欣赏到熟悉的老师、同学,甚至自己对近现代音乐作品的阐释,学生会倍感亲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记忆效果更佳。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决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视自身讲课的感染力,而逐渐沦为多媒体课件的操作者,教师要使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协助教学而绝非取代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对象,适当调整教学重点
针对专业不同的本科学生,授课教师应该对其教学重点给予适当调整。中国音乐史蕴含着令人眩目的丰富音乐文明,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受到课时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可以把史论内容分成专题研究,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这样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部分有横向、纵向、全面、宏观的把握;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理论上又有比较细致的了解。如梁茂春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史》教材,对艺术歌曲、通俗歌曲、合唱创作、民族器乐独奏曲、民族器乐重奏曲、民族器乐合奏曲、室内乐、小型器乐创作、管弦乐创作、歌剧、舞剧等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分别给予梳理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教学过程中就可有所侧重、有所取舍。专题史的授课方式满足了“具体学习型”学生的“实用”心理,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有助于“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结合自身特点个性化教学
所谓“自身”有两层含义:1.本地区。中国音乐文化从内容到形式无不彰显出斑斓的地域色彩,但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这项教学内容。因此学生普遍对本地已有的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充分发掘地方资源,有目的、有选择地将其补充进课堂,让学生能够了解一些本地的音乐文化,既丰富了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课程设置的缺陷,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本土音乐文化的热情。2.本学院。如笔者就职的沈阳音乐学院从最早的延安鲁艺发展至今已有70年的发展历史,优秀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层出不穷,优秀的音乐作品经久不衰,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过程中给予一定程度的偏重。笔者认为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学院有充分的了解进而产生自豪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
四、关注学科发展,注意知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