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9:21: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疗装备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我们在学术论文写作当中不可忽视的,读者可以通过参考文献来了解作者在论文的写作当中都查阅和引用了哪些文献资料。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网站建设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网站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1]何建权,邵骏.信息化新形势下医院管理模式的发展变革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4,27(1):59-61.
[2]朱朝霞,冯怡,李一鸣.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1):79-80.
[3]丁徐徐,温超,冀丽红,等.浅析新形势下医院网站建设与发展[J].中国医学装备,2012,12(7):52-54.
[4]朱雷,熊军,卜世波,等.我国医院网站医疗信息服务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13(9):1-9.
[5]吴艳君,于京杰,马锡坤.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医院信息化平台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42-44.
[6]吉宏图.完善医院信息化系统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8(12):221.
[7]宋磊.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架构规划与设计[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11):17-19.
[8] 周军.浅谈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J].现代养生,2014,12(10):170.
[9] 胡铁骊,欧阳荣,蔡斌,等.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C]//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第一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论文集.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2014:4.
[10]尹琳,王燕森.以信息化促进医院健康管理系统建设[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2):186-187.
网站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1]谢智慧.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理实一体教学法初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刘春英.“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赵园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实验模块化教学思路初探.电子商务,2012(5).
[4]于桦楠.基于网络环境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5]蒋文彬.高职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
[6]徐洪亮.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课题建设的实施分析[J].消费电子,2012.
网站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课整合的理论思考》.《湖北电化教育》.2002
[2]吴岚.《知识经济时代与教师的信息实素质》.《中国电化教育》2001
[3]苗逢春.《信息技术》高中版.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4]胡飞.浅谈网站建设——以“比翼”网站建设为例[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19(32):187-188.
[关键词]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规范化管理;评价分析;PDCA
引言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院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患者选择医院最直接、最主要的标准之一。医疗质量管理是当今医院管理的核心和主题,医疗诊疗活动离不开医疗设备[1]。因此,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规范化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一环。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以规避医疗设备风险为出发点,以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障为目标,以技术性检测为基础手段,以完整的管理流程为执行标准,以数据收集和分析为持续改进方向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规避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的综合效益[2]。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计划论证、设备采购、验收入库、资产管理、使用管理、维护管理等过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伴随着设备整个生命周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介入[3]。现阶段,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只有不断持续性改进才能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1质量控制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1.1准备工作1.1.1管理层面必须认真领会国家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法规、标准与规范;收集医疗器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上级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制定医疗器械临床准入标准;开展教育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1.1.2技术层面制定医疗器械操作规范、检测标准;收集、整理、分析和挖掘质量控制数据;为医疗机构提供信息和共享数据。1.1.3物质层面配备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专用空间;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中心,设置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和管理;配备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基本检测设备,包括主要急救、生命支持设备质量控制检测仪器和模块。1.2确定质量控制对象医疗设备种类繁多,如大型设备:直线加速器、伽马刀、X线机、CT和磁共振等;急救与生命支持设备:呼吸机、麻醉机、除颤器、输液泵、注射泵、婴儿培养箱等;治疗设备:高频电刀等;诊断设备:B超、心电图机、监护仪等;基础设备:血压计、温度计等。通过执行量化风险值的综合风险评分系统,确定质量控制对象。目前,国际上主要流行的风险评分系统是Vermont大学的技术服务方案[4],见表1。由表1可看出,风险评分系统一共分为临床功能、有形风险、问题避免概率、事故历史、制造商/管理部门的特殊要求5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着不同的风险值。按照不同类型和用途打分,评分决定风险程度:高风险,≥13分;中等风险,9~12分;低风险,<9分。但是也有部分医疗设备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场所决定,某类似生命支持设备的仪器按照规定和厂家建议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如:在ICU使用的空气消毒机。1.3制定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流程图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其质量控制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对高危险的医疗设备一定要纳入质量控制管理,如:呼吸机、除颤仪、注射泵、输液泵等。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1.4全面评价分析运用PDCA方法[5]分析评价结果,综合分析设备合格率是否提高、设备故障率是否降低、维修成本是否降低、采购成本是否减少、医疗设备引起的不良事件是否减少。积极到临床一线开展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质量状况案例分析座谈会,调研使用反馈,分析使用中的错误,及时纠正。如:除颤仪操作者将超声耦合剂当作导电胶使用,分析原因是操作人员技术培训不足和操作规程内容存在缺陷,因此加强对医疗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具体改善措施:新入职人员由使用科室组织培训、考核和记录;新购置的设备由厂家提供培训;通用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培训。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院内培训、厂家联合培训、参加院外培训班等。1.5宣传质量控制工作成果在医院新闻、官方网站等宣传质量控制工作取得的效果;总结质量控制工作成果,并撰写相关论文;加强与其他医院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学习交流活动;每年做一些质量控制工作经济效益报告和采购选型指导性报告,取得医院领导层的支持。
2结果
2.1质量控制工作可以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采购环节绩效:以某医院的质量控制成果为例,验收大型医疗设备和生命支持设备的不合格率为4.6%,体温计检测近3a不合格率分别是85%、79%、65%,在采购验收环节避免直接经济损失约370万元。使用环节绩效: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保障环节质量控制绩效:3a累计投入质量控制费用92万元,节省维修经费466.8万元。2.2有利于临床工程师时间管理实施质量控制工作前,临床工程师处于被动服务的状态,他们犹如救护队员,大部分的时间分配在处理紧急的事情上面。实施质量控制工作后,临床工程师处于主动控制的状态,他们可以有条不紊地安排大部分的时间,可以做更多重要的事情。2.3多维度实现质量控制工作价值质量控制工作价值还有很多,可在具体工作中得以实现。实现学术价值,撰写论文和申报科研课题;有利于医院顺利通过三甲评审复审、JCI标准评审;检测设备的数据是否符合出厂时厂家提供的数据记录,在严重超出阈值时,与生产厂商谈判,提出设备召回;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积累,为临床工程行业发展提供大数据基础,推动学科发展[6]。
3讨论
3.1医学计量和质量控制的区别质量控制有别于医学计量检测,计量检测很重要,是质量控制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医学计量和质量控制的区别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医学计量检测只是在每年固定的时间内检测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的医疗设备。而医疗机构存在着大量非强制检定的高风险值的医疗设备。因此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是医学计量检测不可或缺的互补工作。3.2售后服务和质量控制的区别售后服务不等同于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监督售后服务并减少维修成本。售后服务与质量控制的区别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售后服务可以保障医疗设备的开机状态,但是无法保证医疗设备日常运行状态的各项参数的准确性。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可以根据医疗设备的风险等级做好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maintenance,PM)计划,规避医疗设备使用风险,保证各项参数在正常值范围内;同时也是医疗设备全生命管理的重要组成环节。3.3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是落实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中的6.10.4.1提到:加强医学装备安全有效管理,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明确的工作制度与流程;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6.10.4.2、6.10.6.2(核心条款)和6.10.8.1提到:成立科室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团队。6.10.8.2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这些评审条款都对质量控制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于2016年2月1日实施,主要针对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采购、验收、贮存、使用、维护、转让等)质量监督管理作出了明确具体规定,更明确了相关的监督制度和法律责任。其中第四条: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第十三条:建立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第十五条:定期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记录等。第十八、十九、二十七条都明确说明了需要进医学装备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3.4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是医院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应用对象具有特殊性。医疗设备(例如生命支持类设备)在使用中突发故障,将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甚至引发医患冲突。质量控制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检测结果,从而提高患者安全,降低医患纠纷,保障临床医生的安全。因此,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不仅是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语
1.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
2.科技规模增长,投入强度提高,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五位。
3.初步具备支撑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达到同类国际实验室装备水平,已建成覆盖全国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网络规模、网络技术位居世界前列。2006年底止,全国电话用户8.3亿,移动用户4.8亿,均居世界第一位;上网人数1.37亿,上网计算机数5940万台,宽带接入量3530万台,占世界第二位。
4.创造和发展知识产权的水平大幅提高。国内发明专利年申请量连续三年超过国外申请量,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
5.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国国际论文总数的世界排名上升为第四位,在三大国际检索系统(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
6.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民营科技企业由20年前的7000多家发展为2006年的150595家,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和先锋队。
7.高技术产业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总产值达到34367亿元,对全部制造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为15.5%。
8.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关键技术的攻克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
(一)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调查分析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刚刚起步,比起国外著名高校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就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企业工作站科研与生活、毕业论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了已经毕业和在站的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生普遍反映,与同一工作站其他高校的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生相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在站时间为1年半至2年,其他高校学生大多为1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在进入工作站之前已经开展了10周的工程实践训练,学生进入企业工作站所安排的研究课题相对较快,他们在进站工作中和工作站的员工接触非常融洽,都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增长了社会见识,增强了沟通能力,而且企业工作站导师与校方导师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学生能够很快地融入企业工作站的科研工作中。学生可以经常到油气田现场工作,对现场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现场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学生也反映,尽管已有10周的工程实践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科研经验,导致进入课题研究的时间比较长,而工作站还很少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度进行考核和监督,致使课题的进展缓慢,最终影响论文的完成进度。工作站地点离学校较远,学生很少能回到学校和导师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致使导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不了解,而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导致学生不能对课题进行深度的研究。在实际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现场工作条件测试手段的局限性,学生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检测技术,导致学生的学术深度不够。学生对目前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包括:(1)研究生应带着项目进工作站,且在进入工作站之前,应该进行一些有关项目的培训工作;(2)要求进站研究生定期回学校汇报工作情况;(3)加强和工作站的沟通,由工作站抽查学生的出勤情况;(4)根据情况,实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与不同的企业工作站实行双向选择;(5)在派遣学生进入工作站之前,应考察工作站的食宿医疗状况。通过分析,我们总结出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1)由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没有科研经验,不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2)学校导师不知道每个研究生的具体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课题进展情况、现场导师的指导情况等;(3)作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并能够利用这些手段分析研究材料的性能、结构,但由于现场实验室的实验手段、仪器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导致现场的学生只是从事比较简单的金相分析、硬度分析、尺寸测量等没有科技含量的工作,这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极为不利;(4)学生到现场后,认为自己不属于单位的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不去单位,甚至长期不到试验现场,缺乏自律性的学生没有把自己看做是一名研究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高,而现场导师也不能及时把他们的状况反馈到学校,导致学校、企业工作站和研究生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由此可见,真正培养出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仅靠企业工作站明显不能满足要求。
(二)授课与学术交流的现状
专业型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实践和应用能力。教育部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在校研究生的培养大多仍然采用“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考试”的本科化模式,即以教师为授课主体,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或者教师布置要讨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准备某一专题的内容,然后由该生讲授。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会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低和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教师资源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较低。从学术交流角度来看,研究生本是学科前沿的代表,应主动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研究生比例偏小,尤其是到工作站后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更少,大多以课题研究代替社会实践居多,不少学生没有安排实践,参与科研课题级别分布明显,牵头主持过课题的学生数量不多。可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区别之所在。因此,我们应对学生的学术交流、工程实践训练、企业站实习等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毕业论文现状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评价学位论文质量时要摒弃以学术需求为导向的传统思维。专业学位论文不像学术学位论文那样注重原创性,而是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体现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此外,专业学位论文要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立足于实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制约某个部门、行业或企业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再次,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专业型研究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并不是不要求了解最先进的分析手段,只是解决具体的问题即可。而已经毕业的2009级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远没有达到上述目标,其存在一定缺陷。譬如,一名学生开展二氧化碳驱输送系统腐蚀控制研究,主要针对近年来国内几大油田均进行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后发现,二氧化碳驱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问题,导致某些工艺设施使用寿命仅为1~2年,为此必须开展缓蚀剂、防腐涂料等技术攻关以解决二氧化碳驱油注采输系统中金属设施的腐蚀问题。该生研究了二氧化碳驱采出水的腐蚀规律,针对二氧化碳驱的腐蚀条件,选择了多种材料进行筛选试验,确定了两种可行的金属材料,并筛选了缓蚀剂和防腐涂层。文中采用的实验手段包括压腐蚀挂片试验、高压腐蚀试验、腐蚀速率的测定、缓蚀剂合成及筛选试验、涂层优选试验。在论文中,只是开展了腐蚀试验,测定了腐蚀速率,没有提出较为创新性的试验。大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论文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即创新能力不强、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企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就可以开展的工作、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大多是比较普通的仪器设备,这表明专业硕士的培养环节仍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授课方式
要求在完善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启发讨论式为主,辅之以其他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在讲授基础知识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启发式教学。研究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表各自见解,同时将点滴的灵感融入集体配合协作之中。在授课内容上,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际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去组织内容,提供若干参考教材、课程相关论文以及在相关学科中具有影响力或者有争论的论文给学生,扩大学生阅读面,跟踪最新的与课程相关的热门理论和实际应用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授课教师可讲授学科前沿领域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所对应的措施,使研究生少走些弯路,研究生学位论文也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引导研究生进行深入思考。
(二)招生与录取对策
我们对报考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生大力宣传国家关于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政策,大力宣传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大力宣传发挥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优秀人才踊跃报考专业硕士的氛围。同时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推荐免试的人数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优先录取,报考学术型研究生若不能被录取,没有机会转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录取为专业型研究生的,给予全日制专业学位更高的待遇,奖学金的评选也采取倾斜政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享受的待遇高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此同时,由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都要到工作站开展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学校导师也希望招学术型研究生而不希望招专业型研究生,为此,应制定政策要求带学术型研究生的导师每年缴纳不同数额的配套经费,带的人数越多缴纳的数额越高,而指导专业型研究生不需缴纳任何费用,并且给予一定补助。
(三)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
材料工程以材料科学、机械和力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主要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材料问题。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断向高原、沙漠、山地和海域等地质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扩展,恶劣地质条件对油气装备用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需解决复杂油气田开采及储运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难题,因此提出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应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进行调研分析的能力,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材料工程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提出、分析并解决材料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确定了几个培养方向。(1)腐蚀与防护工程:开展油气装备金属材料的H2S/CO2腐蚀机制与寿命预测研究,研究钢和耐蚀合金在高温高压H2S/CO2条件下的腐蚀失效机理及防护措施,解决油气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关键问题。(2)高分子材料工程:基于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修饰新方法新技术,以高分子材料在高温高压高H2S/CO2介质中的老化机理为指导,开展高强、耐磨、耐腐蚀橡胶、涂层及工程塑料的研究与应用。(3)石油工程材料:基于材料科学理论,开发石油新型装备材料以及材料性能表征,满足日益苛刻的油气田环境对材料的要求。(4)先进功能材料:以材料的多功能化与智能化为目标,研发先进的功能材料及智能材料,满足现代高技术发展对先进功能材料的需求。要求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学校导师和现场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学习相关课程及进行资料和文献调查研究。每位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至少40篇与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相关的文献,其中外文文献的数量不得少于15篇,并写出文献综述报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工程管理类型。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或来源于工程实际,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不同形式的论文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要求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对于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项目论文,要求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对于工程管理的论文,要求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开展中期考核,包括考核学生的选题与工程实际、工程技术和产业背景的关联度,对工程实际产生作用或价值,以及是否有利于解决当前工程实际、工程技术面临的难题,是否对产业有重要技术创新。考核学生课题的进展情况,如与开题报告时相比,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的比例,是否在中期考核前取得相应科研成果;考核学生是否完成实践活动并提交实践报告;考核学生参加课题组内报告和参加国内外教授的学术报告情况,以及下一阶段工作安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否能按期完成课题研究,是否能按期完成学位论文等相关工作。
(四)工程实践课程的制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研究生工程实践课程,安排在入学一年课程学习之后。以腐蚀与防护工程方向为例,我们开展10周的涉及腐蚀与防护相关的专业实习,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了解油气田生产开发过程中石油装备材料与腐蚀防护技术专业知识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现场材料与腐蚀工况、防腐措施的调研实习,辅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的讲授等实践环节,熟悉油气田生产开发的主要设备和工艺流程,了解我国油气田生产开发过程中使用材料以及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应用现状,增强学生对油田现场所使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现场腐蚀与防腐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专业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井下管柱系统、井口装置与阀门、集输站场等关键部件的材质、腐蚀工况条件及腐蚀失效现象;(2)了解油田现场主要采取的控制或预防腐蚀的各种措施及其效果;(3)了解油田现场采取的腐蚀速度监测检测技术、腐蚀评定方法和标准;(4)总结油田现场腐蚀失效规律,分析油田现场发生腐蚀失效的可能原因和腐蚀机理,评价防腐措施的有效性。
(五)试验平台建设
重点是筹措经费建立研究生专用实验平台,大力开展实验教学,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实验室环境、硬件设置、软件安装方面,按照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要求进行规划。如腐蚀与防护工程方向的实验室,设有制样室、常温常压室、高温高压室、电化学室、环境力学室等。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先后买入了多台电化学测量仪器、高温高压釜、慢拉伸试验机、拉扭疲劳试验机等,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在腐蚀与防护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需求,所提供的优质科研条件在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充分利用,使研究生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系统和全面,极大地提升了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企业工作站与学校优势资源共享,合作申报科研课题
重点是拓宽企业工作站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大幅增加前沿实践性、创新应用性课程,打通学校和企业工作站的沟通渠道,让三大石油公司相关机构参与大学课程体系建设。为此,学校组织导师深入三大石油公司相关机构实践基地考察调研实践课题,根据企业工作站对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强化课程的实践创新性。与此同时,我们聘请了大量企业工作站的导师,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走进课堂,讲授实践性质较强的课程,导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实践性课题中的设计、研究和问题等,依托各企业工作站实践基地或以实践基地为主组织研究生课程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感受。学术型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基金项目的基础研究工作,专业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从具有高技术难度的技术难题入手,其中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部星火计划和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我们与部分企业工作站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譬如,我们与一家企业共同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主要开展采输系统二氧化碳腐蚀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入该企业工作站的学生主要围绕该计划开展如下工作。(1)开展二氧化碳驱产出井及集输管线腐蚀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针对二氧化碳驱高含二氧化碳采出液性质,找出影响二氧化碳驱产出井及集输管线腐蚀的主要因素。(2)产出井及集输系统耐二氧化碳腐蚀涂、衬层以及耐蚀材料的优选研究:针对二氧化碳驱体系的特点,研究玻璃钢环氧树脂内衬层、煤焦油环氧树脂防腐涂层、纳米陶瓷涂层、超高分子量PE内衬复合管、玻璃钢管、合金管等在该腐蚀体系中的耐蚀性能并优化耐二氧化碳腐蚀涂、衬层。(3)产出井及集输管线二氧化碳腐蚀体系缓蚀技术研究:在确定二氧化碳驱产出井及集输管线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筛选、复配、优化等技术手段研究适合二氧化碳驱腐蚀体系的缓蚀剂,并研究缓蚀剂可行的现场加注工艺技术。(4)产出井及集输系统阻垢技术研究:利用筛选、复配、优化等技术手段研究适合不同部位的阻垢剂并研究阻垢剂的加注工艺技术。通过共同攻关,许多技术难题得到克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实践证明,共同合作申报科技攻关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是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
三、结论与展望
【论文摘要】新形势下,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已成为医疗行业前进的主动力,在推进医院全面建设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中,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因而科研管理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有力的管理,强势推进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才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医院领导审时度势,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强化科研意识、加强科研管理的科技兴院战略,医院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2003.2006年,在统计源以上期刊642篇,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专著6部;获全军科研基金资助课题1项,浙江省科研基金资助课题5项,军区科研基金资助课题5项;获军队和浙江省科研成果17项,其中二等奖4项,医院总收入年递增21%左右,科技兴院初见成效。下面就我院在加强科研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作一交流。
1强化科研意识,健全激励机制
医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来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为科室、个人明确任务、目标,并与经济利益挂钩。将每个人的科研立项、科研成果、论文等科技指标与年终奖励、晋职晋级、立功受奖等挂起钩来,以实绩论优劣。近几年,我们先后完善、制定了《科研管理实施细则》、《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和出版著作管理办法》和《科室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对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并将相关激励机制写入有关规定,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研管理规章。2003年以来先后给7名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记功奖励,8人优先晋升职称,23人优先分房,44人受到特质表彰等,同时有12人因未达到预定目标而受到相应处罚,大力弘扬了科技兴院之风,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科学、规范、约束的管理手段也为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1]。
2运用科研载体,加速人才培养
医院要振兴,科技是先导,人才是关键。近三年,医院通过多种方式,送培硕士、博士研究生53人,同时引进硕士以上人员20余人,他们均具有较高素质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善于汲取新知识,思路活跃,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是为其提供事业发展和科研进步的机会。医院非常重视发挥研究生作用,在学术上,充分倾听他们的意见;在科研工作中,积极支持鼓励他们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并给予经费上的资助;抓住军区“人才培养工程”等契机,切实把基础打好、潜力大的优秀中青年人才推到培养一线,逐步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科研水平较高的科技队伍,为科技兴院提供人才支撑,并通过各种手段,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三年来,先后有30项研究生申请的课题获得各级立项,其中6项课题获得军区或省级的基金资助,使研究生真正成为医院临床科研的主力军,使科研工作作为高学历人才培养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
3发挥辐射作用,整合学科资源
学科建设是一项带动全局的基础性工作。科研管理需要在对学科进行科学、有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自身优势,进行学科资源整合,统筹安排课题,整体规划和政策倾斜。加大对重点学科的科研投入,促进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优势显著、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群,并充分发挥其学术引导和技术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科。我院骨科是骨科中心,设三个病区,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多,病种和患者数多,有很多很好的科研题材,但病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今年初院党委制定了“骨科中心五年发展规划”,提出全中心人员共享科研资源,由中心主任具体制定和分配科研任务,并纳入量化考评,通过科学组织,今年就获准立项2项浙江省重点课题和1项军区课题。
4紧密结合临床,突出应用研究
以提高医疗水平,增强专科优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应用性医学研究。在选题时紧紧围绕医疗工作和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军字一号”信息化系统提供的“医院知识仓库检索数据库”、大量患者信息和高效率的统计分析功能,从大量患者蕴含的丰富科研信息中,准确地找出极需解决的、有重大价值的临床问题,针对诊断、治疗过程中某些薄弱环节和技术难点进行攻关,真正使科研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痔疮、肛裂、肛瘘、直肠息肉等是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需住院手术,疗程长,费用高,也增加患者的痛苦,我院理疗科检索到相关信息后,依据物理学原理,自行研制开发了“ZZ型综合肛肠治疗仪”,将高频电容场技术用于了肛肠疾病的治疗,可以不开刀、不住院,门诊一次性治愈上述疾病,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手术痛苦,节约了时间,不影响工作,深受广大患者好评,《ZZ型综合肛肠治疗仪的研制》获得了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近几年在军内外进行了大力推广应用,每年举办12期“全国肛肠疾病物理疗法培训班”,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改良和升级,目前已形成了第六代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给医院带来了3000余万元效益,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5瞄准“打赢”目标,攻关军事医学难点
坚持“平战结合”、“结合临床、贴近实战”的原则,加强在卫勤重难点科研课题上的攻关。这既符合上级加强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要求,又比较容易产出成果。医院每年召开2次专题会议,讨论和拟定军事科研课题,近两年确立了12项军事医学科研课题,投入经费近100余万元,各项课题按照预定方案进展顺利。如《海训单兵药盒研制及应用》课题已形成实物,具有体积小、便携带、多功能、疗效好的特点,在2004年福州军事科研成果展示会上参展,受到了很高评价;《野战医疗所装备整体装卸系统应用研究》,先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发表了3篇论文,研制的装卸载系统初步应用效果明显,大大节约了劳动力、缩短了装卸时间,正在申报军队后勤科技创新奖;《高速公路交通伤与战伤快速救治系统研究》课题已进行人员培训和模拟演练400余人次,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体系得到完善,大大提高了应急机动和创伤救治能力,已研制出的带压力显示可自动报警报的“止血带系统”,目前在临床试用,效果显著,现正在研制“自动快速输液系统”,并获浙江省科研基金资助以深入研究。
6依托院校优势,搭建科研工作新平台
高等院校有着较好的实验条件和足够的患者可供选择与观察,是产生课题的土壤[2]。加强院校合作,充分做到优势互补,使医院的科研向高水平发展。通过借梯上楼,搭建新的科研平台,来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呼吸科陈博士利用浙江大学医学院实验条件和技术优势,开展了《肺癌转移中粘附分子和T细胞活化抗原表达的临床研究》,发表了论文26篇,并在军内外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推广,获得2005年度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不唯我所有,但为我所用”,采取与驻地医科大学联姻的办法,得到人才、技术、设备及经费支持,保证了重大课题顺利完成,既弥补了科技人才和经费的不足,也提高了医院的科研水平。在科研管理方面,我们也积极与大学接轨,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科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在课题立项、经费投入和成果申报等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加了知识,拓宽了科研经费来源的渠道,提高了科研管理水平。
实践证明,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是贯彻执行科技兴院方针的重要保障;规范化科研管理,增加资金投入是科研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临床是多出成果的便捷途径;瞄准“打赢”,抓紧军事医学研究是当务之急;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院校合作是开展高水平课题研究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疗设备;二维条形码;管理
随着人类的技术进步,“数字化”已经由一个外来词汇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词汇。而数字化与医院的管理相结合,使得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则成为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1]。传统的医疗设备编码管理对于人员的依赖性较强,并且相关设备的查找和使用记录往往难以被明确地记录,而二维条形码的出现对于降低医疗设备管理的难度与复杂性,降低管理成本都提供了新的可行性路径[2]。二维条形码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中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和时间消耗,大量地存储设备的具体信息。因此,成为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支持性技术产品。
1医疗设备中的二维条形码及其优点
1.1医疗设备中的二维条形码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3]: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4]。二维条形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当前医疗设备管理中使用最多的二维码有矩阵式与堆叠式两种具体形式。这些二维码根据一定的特征和排列规律,以黑白相间的几何图形来记录一定的数据信息。而医疗设备中使用的二维条形码则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来记录设备的信息[5]。这就使得二维条形码能以较小的面积来记录和输出大量的医疗设备信息。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二维条形码采用的是二进制编码技术,以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来表示二进制中的“0”与“1”。
1.2医疗设备采用二维条形码管理的优点
由于二维条形码采用的是双方位的信息存储方式,因此能够存储的信息容量可以达到一维条形码的10倍以上甚至是数百倍。在医疗设备的管理过程中使用二维条形码技术其优点在于[6-7]:①二维条形码能够记录多种语言文字和音像信息,这就使得不同的医疗设备以及个性化的信息能够被有效地记录,并且能够使得记录的信息较为全面。②由于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二维条形码容易被损坏。但是,由于二维条形码具有较强的容错和纠错的能力。因此,当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部分二维条形码被损坏后,内部的信息仍然能够被读取。这就使得医护人员无需过于担心因为二维条形码的损坏而造成的信息丢失,从而提高医院对设备的管理水平。③将医疗设备的相关信息记录在二维条形码中,能够提高这些信息的保密性。此外,二维条形码的制作成本较低并且制作技术也较为成熟,因此,医院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中采用二维条形码技术的成本也相对较低。这就降低了设备的管理成本,节约医院的支持。
2二维条形码用于医疗设备管理的可行性与实际应用
2.1二维条形码用于医疗设备管理的可行性
当前,二维条形码已经是一项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中的成熟性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采用二维条形码来进行设备的管理也是其发展的方向。从国际社会来看,欧美的一些国家已经将二维条形码技术普遍应用到医疗设备的管理过程中,甚至是引申到医疗设备的物流管理中。而在我国也已经初步形成了医疗设备管理的二维条形码化,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和经验。因此,从技术角度来看,二维条形码应用到医疗设备的管理中是可行的[8-9]。从人员的角度来看,二维条形码的使用不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当前的一些二维条形码制作和识别设备已经较为先进。因此,医院的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无需专业的技能培训,就能够掌握相关的二维条形码使用技术。因此,从二维条形码使用的专业人才支持角度来看,医院实行医疗设备管理的二维条形码化发展也具备可行性[10-12]。
2.2二维条形码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二维条形码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1)二维条形码能够对医疗设备相关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传统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由于需要经过的部门较多以及管理信息上的混乱,经常会出现“账实不等”的现象。这就使得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二维条形码的应用可以将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信息完整地记录在二维条形码,并且根据不同部门的使用和管理需要进行增加或信息的自动化读取。从而改变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混乱不清的状况,做到“账实相等”,防止医疗设备等相关固定资产的流失。(2)利用二维条形码进行设备维护与使用管理。当医生需要使用某种医疗设备的时候,可以通过二维条形码平台提供的查询窗口及时地了解设备的使用状况,以便于自己做出合理的使用安排,避免不同人员集中使用某一种设备。同时,利用二维条形码中记录的维护信息,可以及时地联系到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的检修和保养,从而综合提高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效率。
3结论
推动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必须将信息化的手段应用到实际的设备管理中。而二维条形码的出现以及与医疗设备管理的结合能够推动医院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二维条形码能够记录多种语言文字和音像信息,这就使得不同的医疗设备以及个性化的信息能够被有效地记录;由于二维条形码具有较强的容错和纠错的能力,这就使得医护人员无需过于担心因为二维条形码的损坏而造成的信息丢失,从而提高医院对设备的管理水平;将医疗设备的相关信息记录在二维条形码中,能够提高这些信息的保密性;二维条形码的制作成本较低并且制作技术也较为成熟,因此,医院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中采用二维条形码技术的成本也相对较低[3]。其次,从技术角度来看二维条形码应用到医疗设备的管理中是可行的;从二维条形码使用的专业人才支持角度来看,医院实行医疗设备管理的二维条形码化发展也具备可行性。再次,二维条形码能够对医疗设备相关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利用二维条形码还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设备维护与使用管理。因此,在医疗设备的现代化管理过程中使用二维条形码技术一方面具备可行性,另一方面能够显著的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13]。因此,医院应当大力推动医疗设备管理向二维条形码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医疗设备管理的二维码使用中需注意以下事项:①在设备验收时要做好信息采集工作,认真详细记录设备有关的各项信息;②二维码的印制无需使用专用设备,普通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即可;③二维码的粘贴。虽然二维码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但对于表面需要经常消毒和擦拭的医疗设备,最好对二维码采取封膜处理,使其具有防水防污能力。综上所述,二维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作为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象征,将整个医学工程部门的管理水平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医院应当大力推动医疗设备管理向二维条形码化方向发展。
作者:王智文 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设备科
参考文献:
[1]潘宗玮,肖,陈军,等.二维条形码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2):134-135.
[2]羊月祺.二维条码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C]//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年会,2010.
[3]宋凯.二维条形码在医院医疗耗材库房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12):89-91.
[5]饶冬霞,庞明月,段闵,等.某医院复用医疗器械再处理中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9):879-881.
[6]廖丽文,吴昭仪,张志豪,等.条形码药品验收系统在我院“零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4,25(17):1586-1589.
[7]陈文峰,李少东,杨军.基于LBI的二维复稀疏信号重建算法及应用研究[J].自动化学报,2016,42(4):556-565.
[8]潘宗玮,肖,陈军,等.二维条形码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C]//湖北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学术交流会,2011.
[9]顾昕元,高磊.二维码在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0):66-68.
[10]顾伟,况华,孙科芬,等.基于二维条码和移动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11):43-44.
[11]黄润达,谭剑,黄煌镜,等.快速响应二维码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1):53-55.
关键词:红外线;提升小波;降噪
红外线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使人们观察到光线不足和恶劣的工业环境下的实时情况。因而它在科研、军事、工业、医疗、民用等诸多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红外视频监控系统是应用之一,也是现代安全保卫技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空前的普及,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红外线是波长780nm~1000um的不可见光线,具有一定的穿透性、热辐射性、固有的散射性、受环境影响大等特点。红外视频监控在环境光照度不高的情况下,其成像对比度低,不像可见光图像那样具有丰富的细节和层次,受红外成像器件灵敏度、分辨率和噪声等的限制,以及图像在生成和传输过程中受到各种噪声干扰的影响,会使图像质量下降,对后续图像处理将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抑制噪声,改善图像质量,便于更高层次的处理,必须对红外线图像进行降噪处理。
1. 降噪方法的比较
图像的降噪方法大致可分为时域降噪、空域降噪和频域降噪三大类,在实际应用中多采取其中的一种方法,也有采取多种组合或多种相关的方法。由于傅里叶分析是将信号完全在频域中进行分析,故在对信号的降噪处理过程中,信号在时间轴上的任何一个突变,都会影响信号的整个频谱,不能给出信号在某个时间点的变化情况。而小波分析则由于能同时在时域和频域中对信号进行分析,具有多分辨分析的功能,能在不同的分阶层上有效地区分信号的突变部分和噪声,从而实现信号的降噪。如将小波分析和中值滤波相结合的降噪方法,则对高斯噪声的降噪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对脉冲噪声降噪效果并不理想,并且该方法采用传统的小波变换,计算复杂、实时性不高。
2. 一阶小波滤波
连续小波变换多用于理论分析,是因为应用中不可能对所有a,b系数下的小波函数计算它们在信号中应有的系数。而塔式算法是针对于离散小波变换最有效的计算方法,故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又因为在每个尺度下进行小波处理,计算量都相当大,将产生惊人的数据量;而对于视频图像信号而言,低频代表着图像大面积的信息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采用只实现一阶的方式来实现信号的滤波,就可得到小波算法的验证。信号一阶滤波如图一所示。
对一个视频图像信号进行一阶滤波,将会产生两倍于原始信号的数据量,由于所进行处理的是数字视频图像信号,因此我们进行的是离散小波变换。基小波函数选择的不同,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将有一定的差别。本文中选择的是Daubechies小波,该小波是Daubechies从尺度方程系数出发设计出来的离散正交小波,一般简写为dbN,N是小波的阶数,当N=1时即我们常见的Haar小波。使用dbN小波函数,易于获得光滑的重构曲线和图像。
3. 提升小波降噪的基本原理
由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不仅对降噪算法的降噪效果有较高要求,而且对整个算法的运算实时性要求很高,而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域局部特性和多分辨率分析特性,因而在现代视频图像信号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方法是先将空域或时域上的图像变换到小波域上,成为多层次的小波系数,根据小波基的特征,分析噪声和图像的小波系数特点,针对不同特征,结合常规的图像视频处理方法(算法)或提出更符合小波分析的新方法(算法)来处理小波系数,再对处理后的小波系数进行反变换,即可得到所需的降噪后的图像。但是离散小波变换存在一个主要缺陷,即小波变换系数是实数值。而数字视频信号的输入一般是整数型的,实数型的小波系数对进一步的图像处理带来许多不利因素。比如:实数型的小波系数会增加图像的存贮空间和增加图像的运算复杂等,很难达到实时性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故在变换过程中对浮点运算进行数据取舍。使用一种适合硬件实现的基于整数小波提升算法的无损小波变换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提升小波既保留了小波特性,又克服了原有小波由于伸缩平移不变性引起的局限性;并且它与经典小波变换是完全等效的,完全可以代替传统小波,传统小波的理论均可应用到提升小波。
在本文中使用的是db5小波基的整型双正交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小波与中值滤波级联的降噪算法实现红外视频图像的降噪,既保证了工程应用中的降噪效果,又能较容易的用硬件实现。具体应用是首先在空域中对图像进行快速中值滤波,然后对含噪图像进行提升小波分解,最后在小波域内对高频子带进行阈值降噪处理。
4. 提升小波算法
使用bd5小波变换利用提升方式实现的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其中提升系数为α=-0.5,β=0.25,k=1.1496, 分别表示图像序列的奇数项、偶数项、奇数项、偶数项、一次小波提升(变换)后的奇数项、一次小波提升(变换)后的偶数项。为了便于硬件实现,取k=1。
一阶小波提升算法实现步骤如图二所示。
根据图二所示变换原理,首先对偶地址的数据S■■进行滤波运算,滤波后的数据加上奇地址的数据d■■,即可得到提升后的奇地址的数据;然后对该奇地址的数据进行滤波运算,滤波后的数据加上偶地址的数据S■■,即可得到提升后的偶地址的数据。
利用提升算法,不仅可以实现从整数到整数的小波变换,而且使小波变换进一步分解成几个一阶多项式的乘积,使运算复杂度进一步减少,因而使得目前的硬件有能力完成实时小波变换。
5. 红外监控图像降噪系统的实现
对于任何常温下的物体都在不断发出红外射线,都有可能在红外监控系统上留下影像,对于每个场景镜头长期固定而产生的固定背景噪声,加上红外监控系统自身的噪声,在此情况下,好的降噪系统将对提升红外图像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
一幅红外图像可以用下式表述:
G(x,y)=P(x,y)+F(x,y)+N(x,y)
(x,y)为像素坐标,P(x,y)、 F(x,y)、N(x,y)可以分别描述为当前被检测红外图像信息的图像信息、背景信息和噪声信息。
首先在正式应用之前,把每个固定的场景镜头图像信息作为背景信息F(x,y)进行保存,以后在该场景下所摄取的每帧图像去除背景信息,得到的就是含噪声的红外监控图像信息:
f(x,y)=G(x,y)-F(x,y)=P(x,y)+N(x,y)。
然后根据图像不同性质分别进行降噪,对于动态连续采集的图像实行自适应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器P(n)=kP(n-1)+(1-k)X(n)降噪,其中取k=1/3既可满足降噪的要求,又没有运动拖尾;对于非连续的触发采集的图像使用提升小波降噪方法,由于红外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较低,因此红外图像噪声频率和图像频率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应用提升小波降噪具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伯约. 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滤波降噪系统研究与设计 [D]. 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5
[2] 沈启松.红外图像的降噪技术与实现[J] . 医疗装备,2010.10
[3] 李迎春,范有臣,杜永红,郭惠超,章喜.激光主动成像图像降噪方法[J].激光与红外,2011.09
[4] 马伍新,崔占忠,代方震.用FPGA实现(5.3)小波变换[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3.01
[5] 王永芳.基于小波的视频编码[D].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05
基金项目
(1)基于c++ builder的共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方法 杨召雷 张运波 董洪波
(4)m—link在通信系统仿真中的设计与实现 姚云龙 周俊 刘强
(8)基于嵌入式的无线煤炭自燃预警系统 刘德文 杜宇人
(11)tts语音单元的无损压缩与按需解压缩技术 卡斯木江·卡迪尔 古丽娜尔·艾力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
无
(14)2012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开幕 无
基金项目
(15)低载荷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陈蓓玉 胡凯 杨乐
(19)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监测系统的实现 杨俊 阮超 陈睿瑶 付红桥
(23)endnote x5软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应用 程宏辉 程筱农 奚和平 黄新
(26)一种近距离无线传感器系统的设计 叶天凤 胡长晖 叶梦君 万里光
(29)sakai网络教学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中心的实现 柯水洲 马雪梅 王新舸 邹刚
(33)增益连续可调宽带前置放大电路设计与实现 汪俊杰 盖建新 刘旭 程爽
(37)actionscript3.0垃圾回收机制及优化策略 李智勇
(40)基于彩信的远程控制宠物笼系统的研制 杨乐 高超
(42)spring mvc技术分析及在实践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符红霞
(47)支持向量机在广义预测控制中的应用 张伟 贾蓉
(50)测控信息技术领域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 王可宁 刘缠牢 王伟 张雄星
(53)一种复杂背景下车牌定位算法 赵大伟 陈刚
研究与探讨
(58)基于spce061a的语音手动双控制开关的设计 李建新 张肖飞 徐丽妍
(62)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钻井复杂情况和事故诊断 崔猛 汪海阁 李洪 纪国栋 于洋
无
(65)第九届通信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会开幕 无
研究与探讨
(66)一种基于单摄像头的虚拟键盘 杨骋
(68)基于椭圆曲线的充值卡加密 孙传亮 周海港
(72)基于ccd和光电编码器的差速整定方法研究 李增彦 张迪洲 张男
(77)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平台开发 林丹丹
(80)基于anybus-s pn io模块的profinet远程i/o设计 杨明 王永刚 张陆毅
(85)采用mel倒谱参数的咳嗽声识别方法 尹永 莫鸿强
(92)模板匹配算法的两种实现方法比较 谢方方 杨文飞 陈静 李芳 于越
(96)基于msp430的低频信号分析仪设计 张君 李金龙 郭建强 杨林晓
(101)基于labview的双向智能钥匙充放电测试系统 尹武 张文娟 周继宇
(104)多用途市电负载功率调功电路的设计 姚正武 部绍海 林涛 李树伟
&
nbsp; (107)gps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的比较分析 徐欢 唐亮 都业涛
(112)并行计算技术综述 王磊
(116)卫星远程监视及实时故障诊断研究与应用 陈怀木 贾银山 穆友胜
(121)基于soa的一体化缴费接入管理平台设计 王树全 邹宁峰 金鑫
(125)基于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的智能车设计 肖文健 李永科
应用技术
(128)油层保护模糊专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张丹 曹谢东 魏存挡 庞扬
(131)基于multisim10低频信号源的设计与仿真 兰羽 周茜
(134)光电池基本特性的测定 赵楠 孙雪萍 李平舟
(137)基于单片机的无视频报警监测仪设计 李钊
(140)基于hfss的有孔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分析 陈新平 杨显清
(144)战术无线电台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爱民 辛广辉 郑振华
(147)基于混合高斯模型与核密度估计的目标检测 吕游 任政 李向阳 方向忠
(151)基于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刘光伟
(153)基于国产cpu的嵌入式医疗电子无线网络设计 裴家俊 张辉 刘芸 戎蒙恬
(157)利用vba及office自动化技术辅助人事办公 王晶
(159)数字钟电路的设计 曹啸敏
(163)基于电磁传感器的智能车自主寻迹系统设计 师克 王洪军 李永科
无
(166)上海市中国软件名城创建暨软件产业工作会召开 无
应用技术
(167)异步时钟亚稳态仿真方法 高文辉 胥志毅 邬天恺 刘文江 仲景尼
(170)lwip的移植及其在并行系统中的应用 赵虎 黎英 游谦
(173)盲人行走辅助装置中道路检测算法的研究 徐姗姗 应捷 宋彦斌
无
(176)尚冰出席第八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无
应用技术
(177)多载波传输系统的频偏及采样钟联合补偿算法 李炎 周志平 李鑫
(181)智能小车模糊-pid控制调速系统设计 张家骅 徐连强 吴迎春
无
(183)第九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举行 无
综述与评论
(184)epc信息管理系统在装备器材保障中的研究 康帅 高庆 程远增
(187)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备件资源整合研究 黄健 程中华 王亚彬
(190)航空航天侦察情报保障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童涛 杨桄 谭海峰 王寿彪 叶怡
(194)装备保障信息评价研究 赵国存 刘占岭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