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9:21: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城市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①盆地中的城市——贵阳、六盘水和安顺。城市均建在盆地底部,以矩形(六盘水)、放射状(安顺)和多边形(贵阳)展布,周边多为“喀斯特”山丘、盆地内部还散布有残丘、孤峰等。这类城市的环境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拥有的水土资源比洼地的多,但差异大;地下水分布不均,埋藏较浅,易开采也易受污染。②谷地中的城市——宽谷中的都匀和铜仁,构造盆地和喀斯特谷地中的遵义。城市沿河两岸展布,占据高漫滩、阶地以及部分缓坡地,两侧陡峭,或有和缓的峡谷、宽谷、盲谷,有一定的地表水资源,并为“喀斯特”水的排泄地段,水环境容量较大,但土地资源缺乏。③台阶和洼地上的城市——建在距河不远的台阶上的城市如凯里、兴义,城市依地形起伏呈不规则展布,水资源较缺,自净力差。高原面台阶洼地上的城市,如毕业,地表基本无河流,地下水埋藏深,水土资源贫缺,为9市中自然环境最脆弱的一个市。从总体上看,贵州城市的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见表1)。
1.1地形封闭
9市的周边多为“喀斯特”山丘、孤峰,尤其是盆地中的城市,地形最为封闭。如贵阳市就位于本省中部群山环抱的“喀斯特”盆地中;六盘水座落在西部高原山区山峦群峰之中的盆地中等。地形封闭,不但城市发展有困难,也易造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1.2山地和丘陵所占的比重大
除安顺和遵义所占比重在72%外,其余均高达85%以上。各市的平地并不连片,而是被残丘、孤峰分割,实际是“山间平坝”,故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强。
1.3地势高低悬殊
各市最高和最低海拔的差数多在1000m以上,毕节市相差达1700m多。地势高低悬殊,不但对发展交通带来困难,而且也带来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1.4自然灾害频繁
贵州年降水达1000mm以上,但“喀斯特”发育,使水源漏失,地表缺水,形成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干旱,尤其是高原面上的城市,地面水相对缺乏。如遇暴雨、大雨,因洞穴堵塞等原因,各城市洼地带积水形成内涝,如1996年贵阳市建成区多处被水淹1周多。因而旱涝灾害受降水多寡和“喀斯特”环境的综合制约。据统计,近500年来,9市的旱涝频率高达35%-60%。由于岩溶作用,岩体易发生滑动,9市常有不同程度的滑波、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
2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见图1)
城市生态是一个多层次、多元素、多变量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任何城市的生态系统都是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生态系统,如人类的干扰超出城市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负荷能力,则会破坏系统的生态平衡。座落在天生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的城市,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负荷能力低,对人为作用的容忍度极低,生态系统更容易遭到破坏,被破坏后又难以恢复的特点。近30年来,9市人口增长快,而科技、经济和城市管理滞后,环保意识差,直到90年代中期前,9市环境保护仍处于点、源治理阶段。1996年开始重视城市的综合治理,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久账过多,9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2.1空气环境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现象突出
9市的能源结构均以含硫量较高的煤为主,城市空气呈现出煤烟型为主的复合型污染:①SO[,2]的污染极为突出。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0.1mg/m[3]),其中都匀高达0.36mg/m[3];②氮氧化物(NO[,x])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05mg/m[3])的有3个市;③悬浮颗粒物(TSP)年均值有6个市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2mg/m[3])。而同年,非喀斯特区的赤水市其SO[,2]、NO[,x]和TSP含量分别为0.017mg/m[3]、0.012mg/m[3]和0.116mg/m[3],是贵州12个市中最低的;④9市的降尘量年、月均值范围为4.1-13.1t/km[2]月,其中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南方城市限值标准。
表1九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Tab.1Presentstateecoligicalenvironmentin9cities
附图
资料来源:①贵州省区域地理信息项目领导小组编:《贵州省地理信息数据库》。贵州省人民出版社,1996.8.
②贵州年鉴,1996-1998.
地形封闭,废气扩散困难,废气与空气中的水气混合形成酸雨。9市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酸雨。1998年酸雨率平均为57.08%,其中有4市高达80%以上,且强度大。地形的封闭性和城市内的山丘,孤峰,引起局部气流复杂,下垫面又是人工建筑,导致小气候环境变异,其中以“热岛”最为突出——城市中心区温度比郊区高1-3℃,它使人感到闷热,还诱发流感等疾病。
2.2水体污染严重
水域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9市的底部低地几乎全部被人工建筑占据,部份河流阶地和一些低山丘也被占掉,这就使城区水文循环发生不可逆的变异,如加大了城区河流的洪峰,降低平水期的流量等。最为严重的是,多数废水和废物未经处理就排入环境;农田施放化肥,农药和污灌都造成水体污染,尤其是浅覆型的地下水,隔水能力差。而9市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天然落水洞等排污和倒废物,造成地下水严重受污染。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取进入城市,经使用后的污水又进入地下,这样反复循环,污水得不到很好处理和自净。目前,各市的中心区和工业区附近的水体污染最严重。据1998年26条河段的监测结果,除铜仁和凯里两市河段的水质分别达到Ⅱ级和Ⅲ级外,其余均在Ⅳ级和Ⅴ级。对城市中6个湖(库)监测的结果,有72%的水质达不到使用功能规定的水质标准。除贵阳的阿哈水库外,其余湖(库)均呈现富营氧化趋势和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
2.3地面塌陷
喀斯特地面塌陷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也是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采地下水,能使水体呈良性循环,但9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集中,过量地抽用地下水,不但使水位下降,一些泉水断流,也造成地面塌陷,如六盘水市的水城,在5km[2]的地下水集中开采地段,发生塌陷800多处,造成房屋开裂,倒塌80多座等,经济损失大。
2.4噪声污染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根据1998年噪声监测:①交通噪声范围值为69.3-82.2dB(A),除遵义外,均超过国家标准[70dB(A)];所监测的163.29km路段中,有109.14km的噪声超过70dB(A),与1996年相比呈上升趋势。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为52.5-66.6dB(A),有5个市超过国家2级标准[60dB(A)]。③对5市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中,1类区(居住、文教)均超过国家标准[55dB(A)];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有4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0dB(A)];3类区(工业区)有2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5dB(A)];4类区(交通干线两则)有3个市超过国家标准[70dB(A)]。与1997年相比,1类、2类和4类区噪声呈上升趋势,3类区变化不大。
2.5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1950年初,除毕节外,其它8市的森林覆盖率都在30%以上。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覆盖率迅速持续下降,就连城市中心的许多残丘、孤峰上的植被也被砍光,成为荒坡或采石场。至今仍有六盘水等6市的森林覆盖率达不到30%。1997年,9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41m[2],比1996年减少1.6%。在建城区,随着建设用地增加,9市均紧缩绿地,故建城区的森林覆盖率均低,1997年9市平均为19.6%,比1996年减少1.1%,而1998年又下降到19%以下,有的市仅5%。植被破坏,加速了水土流失,9市水土流失率在500t/km[2]·a左右,毕节高达2000t/km[2]·a。现9市水土流失面积均占本市总面积的15%-55%(见表1),多数市还有加剧的趋势。
2.6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是城市职能在空间上分配土地资源的结果。城市土地利用是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反映,它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城市主要职能的发挥,以及城市的形象。长期来,城市土地的无偿使用,一些企事业单位多占土地,重复征用土地的现象严重,加上土地管理层次未完全理顺,更缺乏科学的用地规划,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①9市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小,其中工业用地占的比重大,且各市均有半数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市中心区,与居住区商业区混杂,这对各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极为不利,要把这些工业迁到市区或郊区还需要较长时间。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贫乏,9市都缺少大众性的公共娱乐和休闲场所。③交通用地比重低,均占本市总面积的0.5%以下,这与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多地少,地形封闭、地势起伏大有关。④环境生态用地少,因为在经济和教育水平低的状况下,人们对直接生活条件的改善要求超过对环境生态质量改善的要求,加上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少以及法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保护环境生态用地的重要性未被广泛接受,导致绿地紧缩和新的污染源。
附图
图1岩溶区城市人地系统和环境恶化示意图
3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3.1建立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立法
这是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前提。①把城市环境保护纳入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②根据喀斯特环境特点,建立符合本省情况的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③加大立法,对污染源尽快治理,规定治理好的期限,对治理无效,排污严重的企业单位应计划搬迁或淘汰。④对新建的生产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主体工程和防污染设施同时进行和投产,切断经济发展与污染加剧的联系。⑤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如煤气工程,集中供热,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等。⑥遵循城市喀斯特环境特征,建设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城镇。应加速中小城镇的发展,同时控制贵阳建城区的人口数量。
3.2加强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①对落水洞、地下河和市中心区污染重的河段进行工程疏通,严禁利用洞穴排污。②提供各市水源的水库应禁止或减少旅游活动。③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合理布局,适当分散。
3.3建立城市绿地体系
加强教育和宣传,充分认识城市绿化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衰减噪声、调节居民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等功能,以得到人们对绿化城市环境的广泛支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喀斯特区城市周边均为山峰,丘陵或谷坡,应充分利用这种“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进行植树造林,形成环抱城市绿化地带。建城区中心孤峰,残丘和荒坡均不要开荒采石,而应种树或作公园。②充分利用城市的再生空间(即人工建筑实体的表面积,它大于该实体占地面积的空间)进行绿化,能收到“快、省、美”的功效。③“见缝插针、挤地造园”,发展小花园、街心绿地,居民区配套的小游园。
3.4发展城市的生态旅游和城郊生态农业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各种造型美,组成别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加上众多的人文景观,9市均是本省重要的旅游地或著名风景区的依托城市,所以应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和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推行生态旅游。城郊农业结构应作调整,大力发展洁净蔬菜、果树和花卉,严禁污灌。
4结语
4.1贵州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环境中,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表现在:水土源贫缺、平地少,地形封闭,旱涝和地貌灾害频繁等。
1.1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这一名词。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ERICJORGENSEN教授首次完整提出“城市林业”(UrbanForestry)的概念。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对于城市森林的定义为“城市森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及培训市民”。中国有关学者将城市周围或附近一定范围内以景观、旅游、运动和野生动物保护为目的的森林称为城市森林。
1.2城市森林的指标
城市森林应有其相应的指标,如果没有指标,城市只有较少树木都可称为城市森林,那么城市森林就失去了其基本内涵。城市森林的指标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
(1)生物量的主体地位。绿地生态系统中5m以上的乔木生物量达到和超过城市绿地总生物总量的50%。
(2)生态效益的主体地位。森林的吸碳制氧、调节气温、净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方面功能居主体地位,功能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功能的50%。
(3)枝叶覆盖率的优势地位。乔木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面积的40%。
(4)景观格局的合理性。景观分布合理,大、中、小型斑块分布均匀,并有绿色廊道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及生物运动。
(5)经营的可持续性。大小森林斑块应保持地面土壤,防止任何形式的人工硬化,保证城市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使叶落归根,形成枯落物层,促进物质循环,保持水土,促使林木天然更新。2城市森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森林已成为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城市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且直接的调节作用。目前,通过在全国12个示范点的城市森林建设,以及对城市森林的建设理论、发展规划、构建模式、树种选择、城市森林功能与效益、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对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示范和推动作用。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区域内人均有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坪,空气就能保持新鲜。据日本科学家测算,1hm2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29tCO2放出22tO2。针叶林为22tCO2和16tO2,落叶阔叶林为14tCO2和10tO2。另据管东生等人对广州城市绿地的研究计算,广州城市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固碳量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量的1.7倍,而绿地的放氧量为2242788t/a,相当于城市人口耗氧量的1.9倍。
(2)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城市森林对粉尘颗粒有着很好的过滤、吸附和阻挡作用,故能减少城市空气的粉尘污染。据测定,在居住区墙面种有五爪金龙的地方与没有绿化的地方相比,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了22%。在用大叶榕树绿化的地段则含尘量减少18.8%。各种植物对于一些如SO2、HF、Cl2等有毒有害气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城市中的森林植物带还能消减城市噪声,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绿篱、乔灌草混合结构带可以降低噪音3至5分贝或6至8分贝。
(3)调节城市小气候,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由于植物叶子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再加上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有研究表明,在片林和林荫道下,夏季能够降低气温3℃左右,缩短高温持续时间3-8小时。
(4)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市人为开发建设活动,使城市的风沙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深圳、珠海、中山等三个城市,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45.7km2,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城市森林的阻挡、截留雨水,减弱风速和根系的固土功能,起到贮水保土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可拦截20%。
(5)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尤其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城市在人才、技术、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有义务也有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城市森林范围较广,所以它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真正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相处。
3结语
“城市森林”这门学科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和所受到的重视却是空前的。这说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城市森林的发展和建设。波兰的华沙在市郊营造了6.7万hm2的城市森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引进我国的泡桐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建成了长150km、宽115km的环城森林绿带;朝鲜的平壤和我国的香港城市森林面积已分别达到城市总面积的86%和40%。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表明,2001年我国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已达到28.15%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m2。城市森林的这种发展形势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较多的。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仍是需要政府部门和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摘要】从城市森林建设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城市森林的内涵,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城市林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森林城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J].学通报,1999,44(5):464-477.
[2]聂道平,徐德应,王兵.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7,5:33-40.
[3]阎志平,秦素玲等.城市森林发展的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41.
(一)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四个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却有所区别。“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新”,涵盖了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等内容,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协调发展,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推行“新型城镇化”,一是顺应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解决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四是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实现中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分业的扩大,人类逐步创建了城市并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交通、能源、建筑、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迅速扩张的同时,城市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影响凸显,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风险,人类在享受现代城市为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伴生出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的城市生态安全已经极大地妨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安全,是指城市环境和生态条件(如食物、居室、大气、水环境、交通及生物环境)对市民的身心健康、生命支持系统的繁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程度和风险大小。典型的环境问题为城市的“五色效应”,即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雾霾效应、黄色的沙尘效应、白色的秃斑效应。此外,大多数城市的“生命线”缺乏自我保障能力,遇到自然灾害,抗灾、减灾能力差的公共设施往往无能为力。更有人口疏导布局缺失、产业布局不当造成交通拥堵引发额外化石能源消耗,停车困难出现的“人与车争地”现象,由此而来的焦虑进一步造成公众的身心伤害。城市生态安全受到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在社会发展发面也表现突出。如盲目的城市人口扩展使城市中的中低产阶级迅速壮大,中低端的医疗教育服务建设难以跟上。城镇人口存在生态健康危机,包括环境病加剧、适应能力降低、心态脆弱与心理亚健康。城市生态风险和生态危机加剧,城市生态安全维护的形势极其严峻。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刻不容缓。
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必要性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以明显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目标;以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为主要途径,并强调生态保护应该“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和“顺应自然”。因此,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传统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对生态安全极为不利
我国传统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主要是:在“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并根据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的基础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空间功能布局。经过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规划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而且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
(1)传统规划用明确的规划界限人为地划分出城市、各个功能区块的用地界线,对生态绿地景观系统的整体性与有机联系性考虑欠缺,造成了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间的联系不足。
(2)城市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的自变量(如人口等)通常较难预测,从而导致规划的滞后和被动,或因“超前”规划而造成大量土地闲置。不管是“滞后”还是“超前”,这都会造成城市扩张的无序和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等问题。
(3)绿地系统、环境保护等规划在我国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仅仅是后续的“点缀”,传统规划的本质其实是城市建设用地配置。这样的规划方法与理念下,自然环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也忽略了它的区域特性、功能连通性、空间易达性等生态功能。
(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城镇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下不断向无序扩张。各种形式蔓延的土地开发和建设,不考虑环境与道路体系,不仅带来了许多城市问题,还造成了城市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正由于城市的无序发展而遭到严重破坏。如今,人们逐渐意识生态环境对于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自身的重要意义,“变粗放为集约式经济、变掠夺为调控式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现今乃至未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过去“以经济优先原则的城镇建设”和“以交通优先原则的城镇建设”两种规划模式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尊重,忽视了人居环境的建设”。未来城镇的发展,决策者和规划师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制定正确的、生态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发挥人为因素在城市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正面效应,加强城市生态安全的建设,以减少“切碎斑块、异化廊道、蚕食基质”等破坏原有生态格局的开发行为,加强城市各层次、各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的建设和联系,改变以往城市的无序蔓延,这才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思考
(一)天府新区概述
建设天府新区是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落实成渝经济区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按照“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目标,新区建设确定了“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总体定位。新区位于成都市主城区东南,规划范围157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00万~650万人,届时成都市主城区总人口将超过1100万人。
(二)天府新区生态基础与城市格局
成都平原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中部丘陵区的大生态过渡带,而天府新区处于山地———成都平原的生态过渡区,具有典型的生态过渡带环境,生态要素丰富多样,相互融合。成都天府新区范围内拥有森林、湖泊、河流、平原农耕等多种生态系统,生态资源丰富,囊括了龙泉山、牧马山、彭祖山、龙泉湖、锦江、鹿溪河等多种生态要素,各要素交错联通,山水相融。《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确定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式为“中心集聚,走廊拓展”。城市空间格局以成都“一核、两区、双中心”的整体结构为前提,按照组合型城市理念,构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新区空间结构。这样的空间结构体现了以资源约束和生态保护为前提,防止城市粘连发展的组团式布局理念。
(三)城市生态安全构建模式和实现
1.带———楔式格局。
《成都市生态系统控制规划(2011~2030)》确定的市域生态系统格局为“两带五楔、双环多廊、九园十湖”,其中涉及天府新区的重要要素有龙泉山生态屏障带和三圣乡———龙泉山绿楔。《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提出建设“一区两楔八带”的生态绿地系统,其中一区指龙泉山生态服务区,两楔指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绿楔。上述两个规划把握了天府新区内的核心生态要素和资源,将龙泉山生态屏障、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绿楔等大型生态空间确定下来,但是缺乏对绿隔地区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考虑,带和楔之间缺乏联系和协调。
2.掌———指式格局。
1947年哥本哈根提出了手指形态规划,城市新区开发沿着几条狭窄的放射状走廊,走廊间被森林、农田和开发绿地组成的绿楔所分隔。这种间隔式的布局,使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与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交错而临,蜿蜒曲折的空间肌理与自然开敞的生态环境协调共存。通过对成都天府新区生态本底和核心资源的梳理,可以发现存在两只“手掌”,龙泉山现状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茂密,具有突出的空气净化和气候调节作用,可以作为绿色生态源。龙泉山近年来存在生态环境的逆向发展趋势,长期的人为活动导致自然原始森林植被被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培的乔木林、果树林和竹林,因此更应该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发挥其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彭祖山具有稀有的原生态之美,彭祖山风景区是国内独有、世界唯一以长寿养生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风景名胜区,有“成都南后长寿宫”之称,是天府新区周边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天府新区的绿色生态“后花园”。分别以龙泉山和彭祖山作为生态源,可以构建生态廊道手指状深入城市组团,形成掌———指式生态格局。成都市生态系统控制规划将龙泉山生态源和彭祖山生态源组织多条生态绿楔和生态廊道,并在生态源之间以及廊道之间构建有机的联系,将生态环境引入了城市组团,构建一个有机、稳定的生态系统网络,形成“双屏藏源,多廊融城”宏观生态格局。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的生态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质的问题。为构建高品质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和宏观城市空间结构下,成都天府新区的生态建设主要包含两大举措:一是对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水面等发挥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区域进行保护和建设,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发展;二是通过生态绿楔、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建设,以水平方向的链接强化城镇发展空间与生态源的有机联系,拓展生态源的服务功能,缓解经济开发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增加城镇发展空间内部的景观异质性。基于此,生态建设主要考虑从水系和林地两个方面加以推进,生态保护则通过划定生态控制线和控制生态绿隔地区内的建设用地来实现。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引导下,成都天府新区未来城镇发展将应注重生态规划的运用,考虑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引入传统土地利用规划中,共同促进新型城镇生态基础设施用地和城市发展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和生态性。在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发展框架基础上,从功能布局、产业、交通等多个方面着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城镇建设和转型将脱离原本功能单一、服务滞后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产业集聚化、功能多元化、环境生态化、区域协调化”的新型城镇。
(二)对策建议
1.建设城市生态安全下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是成都天府新区城市建设的重点。国际经验表明,保护环境不会必然减缓经济发展,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并非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最有效的节能减排是结构性节能减排,即对城市的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把城市生态安全要求贯穿到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对传统产业中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进行淘汰、鼓励企业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把传统产业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推进天府新区区域经济增长与高能耗、高污染“脱钩”发展。
2.倡导城市生态安全下的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
生态安全下的城市既包括了城市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包括了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必须把生态安全要求贯穿到城市生活、消费的各个环节。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消费需求决定社会生产,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引导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盲目消费、挥霍浪费却让我国城市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导致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供应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城市人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唤起市民的生态安全意识,转变城市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代之以节约能源、适度消费、降低污染的观念。促进城市居民从自己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使“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由概念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3.树立生态文明的新观念,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由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转变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上升为“绿水青山”也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用生态经济化推动成都天府新区城市建设,不仅包括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软实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的市场竞争力,还包括了生态建设、生态产品的供给为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4.强化和改善政府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屋顶花园的设计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考虑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习性,在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的指导下,将现代企业的人文精神融入屋顶花园的设计中。为此,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存
屋顶花园的经济效益是指建设方一方面为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为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而在建筑物的顶部设计的空中花园。这类花园与地面花园无异,只因处于建筑物的顶部而被称为屋顶花园。屋顶花园的社会效益是指屋顶花园的建设引进了大量的绿色植被和小型动物,绿色植被在光合作用下释放大量氧气,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福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花园的环境效益是指屋顶花园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更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物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维护和改善作用。屋顶花园设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存的原则,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满足三者的平衡关系。
1.2实用性与观赏性并存
根据屋顶花园受建设面积限制的特点,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考虑建筑面积与屋顶花园建设面积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布局。屋顶花园由软景观和硬质景观构成,在建造屋顶花园软景观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植被覆盖率与屋顶花园总面积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屋顶花园的植被覆盖率应占花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水体设施也是软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建筑物顶部建设水体设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水压无法满足建筑物的高度。因此,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水体设施与建造物之间的关系。在建造屋顶花园的硬质景观时,应将硬质景观的实用性与观赏性结合起来,设计出既能满足人的需求,又具有美观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景观。举个例子,在建造屋顶花园的休息椅时,不仅要考虑休息椅的造型所反映出来的人文精神,更要保证休息椅符合人的行为模式和人体尺度大小。
1.3具有安全性
屋顶花园的设计无疑加重了建筑物顶楼的负荷,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则需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对建筑物顶楼的负重值有所了解,合理安排符合建筑物安全性的屋顶花园载重设计。此外,在对外开放的屋顶花园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屋顶花园的建设与人员人身安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有儿童活动的区域,应选择具有保护性能的护栏,并合理控制护栏的高度,防止意外跌落事件的发生。
2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生态及景观的作用
2.1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生态的作用
(1)屋顶花园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为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由于屋顶花园和地面花园具有无异性,在将地面植物移栽到建筑物顶部时,并不会改变植物的生长习性。因此,植物在屋顶同样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达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作用。
(2)屋顶花园可以有效地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一种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城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吸收的太阳热量高于郊区建筑物,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少等等。屋顶花园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太阳光对建筑物的直接曝晒,在降低建筑物温度升高幅度的同时,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
(3)屋顶花园的设计可以隔热保温,起到节能的作用。夏天,屋顶花园可以减少太阳光对建筑物的直接曝晒,降低建筑物内空调的使用频率,有利于节约电能和水资源。冬天,屋顶花园能防止建筑物顶部冷缩开裂,对建筑物起到保温作用。
2.2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景观的作用
(1)屋顶花园设计能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房地产业的兴起使得城市绿化面积逐渐减少,在建筑物顶部建造花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建筑物侵占城市绿化面积的问题。此外,屋顶花园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形状设计的,对建筑物起到装饰作用。每年春天,大地复苏,植物抽芽拔节,为自然送上一抹新绿,给建筑物带来勃勃生机;当夏天来临,屋顶花园又是另一番景象,建筑物笼罩在一片绿海之中,给炎炎夏日带来丝丝清爽;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屋顶花园硕果累累,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冬天是冰雪的天地,置身于远离地面喧嚣的屋顶花园,放眼望去,城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2)屋顶花园的设计能增加绿化面积,解决建筑物与植被争地的矛盾。城市新生人口的增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与日俱增,使城市规模在主动与被动间扩大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耕地面积逐渐缩小,钢筋混凝土代替了绿色植被,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侵犯。屋顶花园的设计是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来解决建筑物与绿色植被争地问题的有效措施。
3结束语
1.空间设计
一般而言,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毫无疑问就是空间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生态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建造城市内容,二是作为城市空间内容,三是进行城市自身空间的构造建设。空间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完善自身内部空间的构建,设计出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另外,设计师在对城市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应全方位地考虑人与自然的位置关系。城市建筑物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更不能破坏地区环境。我们要建设的理应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型空间,同时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活空间。城市建设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过程以及结束后对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使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甚至消除,创造最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当前我国生态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亲绿化空间设计,二是亲地空间设计,三是亲水空间设计。亲绿化空间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理的绿化场地为人们提供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场所。亲地空间设计是指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满足高层楼栋居民需求,创造出更多的休闲场地。亲水空间设计就是要创造出舒适怡人,且具有各式各样功能特色的近水空间,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此外,不仅要拓展地面资源,也要适度拓展地下空间,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土地使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减少能源与运营费用的损耗。
2.绿化设计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绿化设计,它也是建造清新亮丽、怡人宜居的城市的基础。许多美丽的城市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园林绿地,这里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绿化程度。城市建设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加大绿化建设的力度,适当扩大城市的植被覆盖面积,不仅能够起到调节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作用,还能够保证本土植物不会被外来植物入侵而打乱生态平衡。同时在进行绿化过程中要加强物种多样性配置,要考虑种植植物的高低、密集程度以及景观美化性质。这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化的环境绿化配置,既能够愉悦心情,又能够使景观与生态、植物与人类生活环境融合,最终创造出多元、美观、和谐的生态环境。
3.水体设计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城市的发展往往与当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有密切关联,一个城市的温度、湿度以及景观绿化质量、卫生质量都依赖于水环境。根据水流动的特性,通过将水作为载体进行一些环境艺术设计,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环境美的需求,又能够让人体验到水带来的怡人享受。
二、结语
1.空间设计
一般而言,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毫无疑问就是空间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生态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建造城市内容,二是作为城市空间内容,三是进行城市自身空间的构造建设。空间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完善自身内部空间的构建,设计出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另外,设计师在对城市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应全方位地考虑人与自然的位置关系。城市建筑物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更不能破坏地区环境。我们要建设的理应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型空间,同时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活空间。城市建设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过程以及结束后对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使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甚至消除,创造最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当前我国生态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亲绿化空间设计,二是亲地空间设计,三是亲水空间设计。亲绿化空间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理的绿化场地为人们提供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场所。亲地空间设计是指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满足高层楼栋居民需求,创造出更多的休闲场地。亲水空间设计就是要创造出舒适怡人,且具有各式各样功能特色的近水空间,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此外,不仅要拓展地面资源,也要适度拓展地下空间,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土地使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减少能源与运营费用的损耗。
2.绿化设计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绿化设计,它也是建造清新亮丽、怡人宜居的城市的基础。许多美丽的城市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园林绿地,这里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绿化程度。城市建设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加大绿化建设的力度,适当扩大城市的植被覆盖面积,不仅能够起到调节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作用,还能够保证本土植物不会被外来植物入侵而打乱生态平衡。同时在进行绿化过程中要加强物种多样性配置,要考虑种植植物的高低、密集程度以及景观美化性质。这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化的环境绿化配置,既能够愉悦心情,又能够使景观与生态、植物与人类生活环境融合,最终创造出多元、美观、和谐的生态环境。
3.水体设计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城市的发展往往与当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有密切关联,一个城市的温度、湿度以及景观绿化质量、卫生质量都依赖于水环境。根据水流动的特性,通过将水作为载体进行一些环境艺术设计,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环境美的需求,又能够让人体验到水带来的怡人享受。
二、结语
市政工程的生态化目标与其功能是相对应的,总的来说就是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生态手段来完成对城市建设的优化,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建设生态化的市政工程是保证城市生态化系统持续性发展以及稳定发展的前提。
2建设生态化市政工程系统的原则
2.1多样性原则
在建设生态化系统的时候要坚持多样性的原则,因为只有保持好市政工程项目的多样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不会得到实质性的破坏,使市政建设的生态化得到充分的体现。
2.2自组织与能动性原则
当今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为我们日常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与能力来源,所以在对城市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要对社会资源以及自然环境有所保护。我们不能总是站在自身当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有规律、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改造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处良好的生态化市政工程。例如:城市中的给排水工程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市政工程,如果人们只是单纯地对雨水进行阻截或者是汇集就不会在根本上解决城市排水问题,甚至会致使整个的给排水系统出现瘫痪的现象;相反,如果人们遵循自然界的固有规律,对积水进行合理的疏通导流、合理利用,就会在解决难题的情况下为市民造福。
2.3协调平衡原则
在生态学中普遍存在着相互依存却又相互制约的规律,作为新时期的市政工程也不例外,它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时间以及空间上的异质性,从而会引起市政工程系统的进化以及动态平衡,促进系统平衡稳定发展。所以市政工程建设的协调性主要表现在系统工程内各个组分之间的协调以及其与宏观生态系统的协调。在具体的建设中要尽可能地保持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与给水能力之间的平衡、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以及人流之间的平衡等。如果一旦出现及其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要及时进行系统调控,最终实现比较理想的目的。
2.4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质条件的不同,市政工程的生态化建设内容也不是一样的,在内容构成、配置比例上存在较大差异,这都是非常正常的。所以说,在建设生态化市政工程的时候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进行,充分利用当地的经济社会结构以及气候地形地貌,找出最为理想的生态化基础设施配置,最终实现市政工程项目的生态化,这也是提高市政工程生态化效率的重要内容。
3结语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利用;保护
一、城市规划面临的已有生态环境问题
(一)自然资源紧缺
城市规划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土地资源、木材资源、矿石资源等。我国地域宽广、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总量较客观,但是由于人口密集,加之经济发展过程中仅重视经济效益,对自然资源滥采滥挖,浪费严重,利用率低,造成了自然资源短缺的现状,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城市规划中,不得不认真考证当地自然资源的状况,以合理并高效率的利用。
(二)环境质量低下
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主要场所,因此,城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较之其他场所的影响更为深远。人类聚集在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使环境质量低下,状况堪忧。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烟尘等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工业废水、生活废水造成的水污染,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废渣等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的综合污染,汽车、各种施工造成的噪音污染已经成为阻碍城市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棘手因素,对城市的未来规划产生不利影响。
(三)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城市规划需要各种自然资源,因此必须对各种资源进行采集。但是以前的城市规划中,由于众多建材矿产企业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视生态的保护与恢复,造成植被破坏、山体破碎、湿地系统消失等生态遗留问题。这些生态遗留问题的治理和恢复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加之后来的城市规划重蹈覆辙或者治理恢复力度不够,因此并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成为未来城市规划一重大难题。
二、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认识到城市规划已经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避免重蹈覆辙,探寻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和谐并进的道路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唯一途径。
(一)确立以“建设生态城市”为主的城市规划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当今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因此,确立以“建设生态城市”为主的城市规划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建设生态城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环境承载力、城市发展方向以及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全面规划。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作为城市规划的纲要之一。
(二)合理划分区域
城市规划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可以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等,在划分区域时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工业区的选址要避开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避开上风口,生活区则要选择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建设新城区时,要对老城区进行综合分析,选址要得当,使老城区与新城区能够相互协调,不同的功能得到协调发挥。
(三)整治城市污染
城市环境质量低下是城市规划面临的一大生态难题。城市作为人类主要的聚集区,是城市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且城市污染制造是持续不间断的,如果不及时整治,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整治城市污染刻不容缓。整治城市污染首先要有效地遏制污染源,工厂生产、居民生活、城市交通是造成城市污染的主要源头,要加以监督和管理,同时宣传生态保护,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其次对于已经产生的污染,要及时进行处理。当前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和手段都较低下,因此需要
加大对城市环境质量方面的投入,采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进行治理。再次,要健全城市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城市环境的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
(四)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资源的利用率是关系城市规划成败的重要因素。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一大学问。许多城市只看到经济利益,从而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换取当前经济利益,如在看到房地产业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许多城市规划出大面积的土地去建造楼房,结果因为规划不合理,建造出来卖不掉或者由于开发商的问题根本没有建成,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了经济利益。因此,杜绝滥采滥挖、浪费等现象是必要的。城市规划时要把经济
发展和资源状况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城市规划中,由于各种主管原因和客观原因,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首先要树立节约意识,充分认识到资源的紧缺状况。其次,加大投入,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再次,开发新资源或者可代替资源是未来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
(五)加强绿化,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当下的城市绿化率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但仍未能达到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水平,并且存在一些问题,如绿化不合理,该绿化的地方不进行绿化,不该绿化的地方反而绿化过度等。因此,加强绿化仍然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加强绿化,提高绿化水平,要制定严格的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合理划分绿化区域和面积,科学安排布局,加强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化系统。加强城市绿化,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
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按自然规律办事,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欣元.略论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环境问题[D].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 年06 月第24 卷.
[2]胡兆祥.刘艳侠.城市规划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J].环境保护,2010 年4 月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