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9:21: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科技发展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革命特点
1.1 现代医学科技的集成化
现代科技衍生出不同的门类和亚类,不同的门类和亚类渗透衍生出不同的交叉学科。在医学科技发展过程中,吸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学乃至人文科学新理念和新技术,极大地刺激了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如核磁共振技术的引入无论在临床诊断还是在微观药物分子结构的研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药剂学研究中引入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药质体、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促进药物的研发和使用,融合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在原有医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了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等学科。因此,在医学科技范围内,单一的学科实际上已经集成了众多的医学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知识。现代物理学、信息网络技术可进一步推进医学科技集成化,形成以某一学科为中心的技术群、知识网。
1.2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快速化和全球化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呈现快速化发展的特点,包括新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建立、推广和应用。随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知识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医学论文、专利、专着、方法等飞速发展,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随现代网络“高速信息公路”的建立以及网络的扩大和提速,医学科技、医学知识实现了实时传播,全球共享医学知识。无论普通百姓还是专业人士,均能及时获得医学知识的更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网络和3G手机的普及使医学科技普及更快,更全面。从局域网到有线互联网时代,再到无线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医学科技和知识的普及。医学知识不再专属于专业人士,而成为被普通大众接受的知识。
1.3 现代医学科技的理论和技术密切联系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新技术和新理论,包括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的引入。而新技术的发现则依赖于全新理论的指导。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现象,形成新的医学知识,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催生新的理论,又促进技术发明,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现代医学科技中理论和技术密不可分,实际上是以医学科技为核心的技术群落支持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明。
1.4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使不同医学领域的专家合作更加密切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任何人都不可能以个人的行为独立完成技术和理论的创新。现代远程医疗系统的研发使来自不同领域、区域和层次的医学专家更加紧密地合作,为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由于医学科技集成化使科技合作在医学科研中更加突出,能更有效地提高效率。
2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2.1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人才思维模式培养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实践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展中,没有创造性思维很难产生创造性成果。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涌现更加依赖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关系到医学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科学技术和理论应用与创新的主体,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提升未来医学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尤其是现代医学生的培养中,要培养更强的创新思维,建立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灌输现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如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预测疾病的研究,需要在医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疾病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和处理能力预测某一医学现象的发展规律。要求研究者通过发散思维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建立并处理某些命题。
2.2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包括医学科技革命使创新思维、创新成果评价的主体由科学家个体转向科学家联合体。医学科技创新思维的提出往往来自团队的智慧。医学信息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如果没有群体意识,或失去了社会联系,任何一个医学科学工作者将一事无成。其次,科技革命推动科学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区域间乃至国际合作,反过来,这种合作促进科技革命向前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联系更加紧密。最后,由现代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形成,未来成千上万的专业论文、专利、评论产品的出现,知识和技术可能围绕某一专题展开,尤其是在医学研究方面的论着和专利发明,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全部掌握,只有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群策群力,才可能较全面地掌握其发展动态和前沿。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主体,医学科学家和其他科学工作者组成联合体彼此紧密合作,解决科学问题。
2.3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快速更新医学知识
在医学教育基础知识(成熟的理论体系)的传授中,对新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介绍较少。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带来庞大医学信息量,每天都有成熟或不成熟的技术和理论观点出现,这些知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广泛认同的医学理论所替换或更新。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医学教育加强新知识和新理论的传授,为知识更新做好铺垫。如近年来提出的网络药理学(诸如信号网络药理学等)、小分子RNA干扰技术理论的提出,使医学工作者重新审视药物作用及机理,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提出观点并发展不同的技术。
2.4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使复杂的医学问题简单化和实时化,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尤其明显。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网络会诊、远程课程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在医学教育、解决医学难题和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现代医学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大学校园,而是向实现校际合作、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教育模式发展。如远程医学教育在继续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继续学习不需要长途跋涉,而是就地学习、更新知识。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医学教育产业的运作模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校际合作愈加紧密,诸如医学院校之间互派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互派访问学者等形式的合作。医学教育资源的急速膨胀也为学生学习选择范围扩大、个性化、互动式的终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这些现象充分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尤其是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现代医学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这将冲击乃至颠覆传统教育模式。
3 对现代医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3.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2,4]
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某一层次的知识展开教学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现代科技和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范围、方法、时间等可选择性增强。来自互联网的医学传播平台,如各级精品课程网站、搜索引擎、论坛、各种在线即时通讯平台,尤其是专业的医学网站,均可提供各种医学知识。因此,在现代医学教学中,应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大可选择范围,逐步将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至以学生为中心。
面对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工作适应性强的人才。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培养目标,现代医学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坚持“产学研”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医学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技能。
3.2 改革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
现代医学科技革命促进全球化发展,医学高等教育要适应科技革命,就必须改革运作模式,按现代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办学模式,如公私并存、中外合资等办学方式,提倡开放式办学。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社团之间,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模糊,不能局限于校园内象牙塔式的办学理念。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即医学高等教育与社会资源尽可能实现共享。医学高等教育所负的社会责任不单是培养人才,同时也要普及医学知识。随现代科技革命的推进,开放式的医学教育应为医学知识的普及承担更大的责任。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自然伦理;道德伦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又对科学发展观做出了详细的定义和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伦理思想是我国传统优秀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现代伦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的探讨,能使人们更好地学习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技伦理背景
(一)中国古代学者的科技伦理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对伦理学包括科技伦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科技伦理思想,对现代科技伦理思想,特别是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启示作用。儒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仁义道德寻求理论根据,认为仁义应当结合,还提出“与天地参”用来表述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的状态,儒家提倡爱民爱物,包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道家追求道法自然,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生物的生存是离不开环境的,认为和是理想境界。儒家和道家的这些思想对今人在处理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西方科技伦理背景
西方的科技伦理思想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古代科技伦理思想肯定科学技术的价值,重视科学技术的功能,探讨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科技道德的准则。近代西方科技伦理思想强调科技道德并非起源于宗教道德,剖析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提出了求实、怀疑、创新等科学精神,还进一步校准了科学道德准则。而到了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科技伦理思想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西方科技伦理思想探讨了科学家应肩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规定了科学技术领域的道德要求。总体来说,西方科技思想强调科技人员的主体性和科学的独立性,强调了事物的客观性。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科技伦理学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们的主要伦理思想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揭示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他们深刻地指出:“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从而使道德观成为科学的道德观。其次,他们论述了科技与道德的相互作用,科技发展推动道德进步,道德进步促进科技发展,强调科技要为人类服务。他们重视生态伦理问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二、科学发展观是现代自然伦理思想的集中反映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和谐作为与自然的相处法则。中国古代的哲人们早就用他们的思想把这个与自然相处的法则阐述了出来,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对自身看法的改变,对自然态度的改变,人们好像逐渐忘记了和自然和谐相处,而是认为人高于一切,把自己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对自然界的掠夺早已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被严重地破坏了。
(一)人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
现代生态学和伦理学的研究证明,不管人类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它和自然及其它系统一样都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不能凌驾于任何一个系统之上。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社会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和科技的异化,变得日益严峻。美国学者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发表后,引发了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思考,加之人对自然权利与义务的深入探讨,逐渐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到了议事日程。
权利与义务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反映。人与自然矛盾的产生,隐藏的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的矛盾。在对自然索取的过程中,个人对自然的索取都会牵涉到其他人的利益,正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协调,进而渐渐地演变成整个人类社会跟自然的矛盾,自然成为了这种矛盾的牺牲品。
人对自然的权利是人为了保障自身的基本生存,主动向自然提出享用的权利,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人和动物一样,都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作为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如果没有这些必需品,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这是一个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但权利不等于利益。利益有正当与非正当之分,而权利则无此区分。我们不能把不正当的利益当作权利来使用。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对于自然界,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危机,所以对自然界的保护是我们不可推却的义务。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的思想,不仅将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包含其中,而且对这些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清楚的界定,提倡在处理和自然的关系上,不但要求人要有限地取之于自然,而且对于这种索取也应平衡各方面的资源,从整体上考虑到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样的发展观是适合我国的国情的,而且也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二)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
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有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是指全世界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国籍、种族、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均享有平等的权利。各个国家应当平等地去履行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国家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这种平等。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利用了当时廉价的资源和能源,从自然界中肆意索取,由此而积累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直到现在,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源。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很多是被迫以牺牲一定的环境为代价,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代内不公平,把人类推到了环境危机的边缘,发达国家对治理全球生态环境方面负有不容推卸的主要责任。要实现全球社会的代内公平,就是要建立全新的全球伙伴合作关系,共同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科学发展观重视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的,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从前者来说,就是注重代内公平,既要求我们不断地发展,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又要我们承担起对当代人的责任,把发展限定在可持续之内,注重对现有环境资源的保护。
有代内公平就有代际公平,代际公平是代内公平的深入,在我们注重当代人发展的同时,科学发展观也要求保护后代人的权利,是当代人对后代人所承担的单方面的义务。这种发展鲜明地体现在人类代际关系中,它使代际关系成为一个现代性的问题,人类后代是人类整体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体的当然成员,本代人要尊重后代人的基本权利和需要。科学地发展,要求我们去预测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避免其出现,而不是造成破坏后才去补救,这是由生态环境的不可逆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西方的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警告人们:不能通过扩大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方式来追求社会文明的发展。所以在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观是符合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的,也是符合社会本身发展规律的,更是符合自然界的本质规律的。
三、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道德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功利性的发展观引领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以往历史无法比拟的物质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在工业化过程中片面追求数量和对物的极端关注,这种只看物不看人的经济发展观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科技的价值理性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科技活动中弥漫着强烈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为了满足人的物欲所需,整个20世纪人类利用掌握的高科技向自然进军,结果造成了大自然的污染,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接踵而至,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终日与机器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淡化,虽然物质生活在科技的迅速发展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空虚。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与它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伦理规则。
科技道德伦理,是指人们在科技活动时对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学家及其共同体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科技道德里人是主体,要体现人的主体性地位,科学发展观就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强调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体现了现代科技道德伦理的内涵。所以我们要通过研究人自身来开展科技主体道德人价值的研究,使科技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如果在科技活动中没有一个好的道德,对于科技的作用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会埋没科技本身对人类有益的作用。人们必须围绕科技的人文社会价值进行研究,并不断地弘扬科技的人文精神。由于人们过多地注重科技的强大的实际作用,科技的功利价值几乎成了科技的全部价值所在,而科技的人文价值,却被人们淡忘了。科技的人文精神虽然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却可以为我们改变世界提供好的方法。科技一旦与人文分离,就成了没有内涵的空壳子,所以,科技只有与精神合一,才是完整的。寻求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合一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 能力培养 创新精神
因为受应试教育、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传统教育当中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大量存在,呈现出灌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苛严管束式等几个明显特征,在片面的高度强化传承功能的同时,对新的教学方法却较少涉及。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中学生与美国中学生相比,我国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而美国中学生创新思维、实验操作能力则较强。新的时代赋于教育新的使命,人才的定义也并非仅仅局限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能力与实践操作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开放式研究性教学作为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是当前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笔者近几年对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获得了一些体会。
一 、关于开放式教学的界定
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R .C .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还渊源于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 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教育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养育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心理健康的人。
开放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换: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传输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从更广的角度来说,开放式教学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生不仅是在课堂上,而且可以向生活中各个方面延伸。教学过程也体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开放式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开放式教育的主要表现为:开放的教育观念、开放的教育课程、开放的教育时空结构、开放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方式、学生自主的学习、师生的协作)、开放的教师心态、诊断式成绩评定、多维度教育评价等。
二、探究开放式教学的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内容的开放。学生的学习内容来自生活,教育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属性。如果刻意的去追求教学体系的严密性,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实质上是以静止封闭的方式来对应动态开放的内容,与客观课程相背离,同时构成一道有形无形的桎梏。培育创新素质,必须打破教育内容的封闭。科学知识无法穷尽,学习内容有取有舍,不能追求完整。新的知识与日俱增,应建立教育内容的更新机制,及时进行调整补充,还应引导关注前沿知识,面向未知。同时,要给予面向实际、自选内容、按需施教、灵活施教的余地,改变一统式僵硬的教学格局。
第二,教育空间的开放。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课堂应向社会延伸,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这种空间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牵动教育的必然走向。教育空间的开放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教育空间的开放。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课堂应向社会延伸,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这种空间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牵动教育的必然走向。教育空间的开放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第三,教育空间的开放。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课堂应向社会延伸,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这种空间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牵动教育的必然走向。教育空间的开放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第四,教学手段的开放。在教学中选择运用多种手段,教具模型挂图,更多则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录像,幻灯,PPT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第五,思维训练的开放。首先,向“全脑”开放。在重视左脑的言语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特别加强右脑空间思维、 形象思维的训练,重视形象与抽象、直觉与分析、想象与思考的结合。为此,在频繁动笔动脑之时要特别重视观察、体验想象、动手和动感情。其次,加强开放性的发散思维训练。课堂的提问,作业和考试的编制应特别重视推出开放性问题。如具有不确定性、非惟一结论的问题,条件不很清晰、不很完备、需要搜寻和补充的问题,现实性强、容易调动研究热情的问题,鼓励独创、有广阔发挥空间的问题等。解决一个个开放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一次次创新演练。
三、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效果
(一)教师变得会教、爱教
开放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专业化水平提上来了后,负担得以减轻。教师轻松驾驭课堂,和学生融洽相处、互动互助,共同成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学生变得会学、爱学
对学生思维与相像的禁锢和封杀解除了,学生个性得以解放、精神变得轻松、情绪变得快乐、能力得以提高,个人素养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实行开放式教学,只要应用得当,是行之有效的。教师要尊重学生个别差异,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使其具有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开放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于封闭的、格式化、文本化教育而言的。它旨在充分重视人性,尊重个性,给予学生更多自由,让中学生在变化的空间和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中自主探索寻求知识。
【论文摘要】:随着治黄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化时代的到来。治黄人才队伍的素质决定了治黄事业的发展速度,高素质人才必然会带动黄河事业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是最宝贵和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在于确保黄河内部拥有一定量的人力资源去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治黄使命。因此,笔者就如何解决黄河内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以保证治黄事业的稳步发展,简略地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出现两极分化。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深入发展,一大批具有高素质人力资源滞留在上级机关,而基层单位人力资源相对匮乏,这必然导致基层单位人力资源跟不上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二)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不活,激励手段无力,严重地挫伤了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创造热情。
(三)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过少,培训体系落后。尊重人和尊重人才的用人理念淡薄,未能解决好“以人为本”、“以能为本”与治黄事业发展的关系。
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正步入一个以人力资源的占有、开发、使用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时代,治黄管理应将以人才管理与使用为前提,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为中心。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治黄事业和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成正比。如何有效、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是科学管理与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所以,应从一下几个方面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人力资源及其管理,关系着治黄事业的生存、发展。在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黄河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观,促进治黄事业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发展。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对黄河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协调配置人力资源。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治黄事业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稳步发展的需要。
(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首先,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克服单位内部人员富余和短缺的困境。完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中长期人力资源的招聘、使用、培训和晋升等计划。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包涵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单位内部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对人力资源相关部门进行调整,完善职能建设。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要求,对单位现有人力资源相关部门进行结构性调整,建立完整的、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克服传统的部门划分的弊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引进优秀的并具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建立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潜能,提高市场竞争力。一要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科技人才薪酬应高于同行业一般人员的平均水平;二要高度重视薪金制度的实施,增强薪金制度的民主性和透明性。要让干部职工能够了解,并加大薪金制度实施的监督力度,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奋发作为,积极投入到治黄工作中去。
(四)加大职工的职业培训与素质教育
有计划地实施职工职业培训,就是依据治黄工作当前及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即“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提高职工与任职有关的工作技能、知识、观念、态度等的教育与训练,使职工不但具备当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为未来做好准备,以确保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战斗在治黄战线上的广大职工更加热爱自己的治黄事业、更加关注自己的爱好和愿望,希望自我价值得以更多实现。这样的爱好、愿望及其价值取向并不违背我们的社会及其政治制度,而恰恰是一致于社会主义之目的,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之需要”。搞好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加强组织的凝聚力。外部环境的激烈变化,需要单位和员工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来适应变化。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培训需求。通过培训,可以改变人的工作态度、更新技能、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另外,无论是对于组织成员之间,还是员工和组织外部之间,学习培训不仅扩大了交往范围,提高了交往频次,而且还将增强交往的信任程度,建立和加强了相互间合作的基础。因此,要予以积极肯定、支持和鼓励。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更要予以帮助,引导并完善职工的个人设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营造一个“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与竞争环境。发现人才、开发人才为我所用,推动治黄事业不断进步与和谐发展。
(五)强化基层单位人才队伍建设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引发了争论,中国艺术界只有立足当下,正确理解“现代性”,客观地对待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区别对待西方的现代科技文化与文化艺术。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有机的结合起来,方能实现传统艺术真正的现代化。
前言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
很明显,前两种观点不仅忽略了传统的实践性或延续性,把传统看作静止的、凝固着的东西,还属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而第三种观点是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冈为它是以发展和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和解决我国艺术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艺术必须是要发展的,而来自外部的促动和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素。比如,被中华民族视为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的“塔”这种建筑形式,其实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是随着佛教在东晋传人后才在中困遍地开花的。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围家之所以获得在科技文化上的巨大发展,是因为他们翻译了大量卉希罗的文化典籍,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以这些著作作为启蒙和基奠的。现代的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除了其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外,其本身的文化“杂合”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此,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可供民族主义膜拜;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在自身寻找发展规律外,寻求外来文化的帮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对待随经济、科技、传媒浪潮奔袭而来所谓“强势文化”,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美同在世界上确实占有领先地位是科技文化,此,正如有史论家所说的“美国当代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的表现”在它的后现代艺术里,从集合主义、波普、超级现实主义、构成主义、大地主义、装置艺术以及广泛化的观念主义艺术,无不充斥了美国科技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和技术产品,科技文化的产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对象和手段以新奇体验代替审美,混迹于生活取代艺术的精英意识成为艺术的新内涵此,这种艺术已经完全脱离艺术的文化传统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甚至政治的产物。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就不会将“非艺术化”的后现代艺术与发达的科技文化混为一谈,不会盲目的崇拜或反对外来的现当代文化一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对于我围经济科技发展有利的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全盘接受,而对不符合我闰发聪现实,与我周艺术传统形式或意识完全割裂的后现代芝术.就要小心谨慎,只能吸收其“合理内核”了。
除了纯艺术领域,在应朋艺术领域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国本土文化识别特征的丧失、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本身所具备的易推广、易操作等的特性,使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繁殖”迅速的现代艺术设计,却会因为他的标准化、可量化、科学化的特性却极容易使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艺术设计丧失殆尽。在现代艺术设计刚刚在欧洲推广的时代,莫里斯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就是欧洲传统手工艺在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抗。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正在重蹈覆辙,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已被许多开口包豪斯、后现代的现代设计师抛掷脑后,难怪一位日本设计师看过了浦东蔓延的摩天大楼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没有现代设计!”。因此,在学习利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时,不仅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认识到他的局限:过于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放之各国皆准却而没有民族特色。这种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模式将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完全失去中国的民族特色。只有采取双赢的结合战略,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又能保持了艺术的中国身份。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功能、标准、量化的特点与我国传统设计中的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认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个事实,就会知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思想,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更要考虑我国本身的艺术传统。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陷入设计领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不会失去艺术的中国身份。
STS是科学.技术.社会(Sciens_Technology_Society)的简称,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然而物理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与科学素养呢?笔者根据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业界同仁探讨。
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探究和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渗透STS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中做起,要突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科学家名人轶事与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着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与故事,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观察教堂吊灯的摆动而发现单摆的等时性原理”、“牛顿观察苹果总是落到地上从而创立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例如近年的“神舟系列飞船与杨立伟太空旅行”、“神威与曙光超级计算机”等。此外也可由学生讲讲各自所知的一些科学家小故事,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与人文精神教育。
2、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解声现象中的“双耳效应”内容时,我让学生分别聆听单声道和立体声录音机,播放同一首乐曲的效果,然后让学生谈感受,进而讲解利用“双耳效应”原理在技术上实现立体声效果的应用等物理知识;例如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时,我让学生举出生产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例子等。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3、强化探究与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与探究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体会科学原理与技术的实现之间的关系。根据笔者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强化实验与探究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教学。对学生探究实验的教学,教师要先提出要求或问题,然后让学生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在探究实验基础上的科研小论文写作教学。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科学素养。从而体会科技与社会的联系,真正领悟STS的价值。
二、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渗透STS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瓶子吞鸡蛋”、“水透镜取火”、“纸锅烧开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让学生真正体会科学和技术的孪生兄弟关系。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关键词:高校;“文理渗透”;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49-02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大计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体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而当今我国教育问题面临着学科分化严重的现象,这就使得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以及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工作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一、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一些人才培养的缺点也日益显现,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与人才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做到重视教育质量与完善教育改革并驾齐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所以,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对于学与思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特别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可见,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建设高水平大学难以回避的时代课题。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高校学生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同时也要结合当今的国情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结合本院校的特色,制定既能体现出高水平大学的特色,同时又符合整个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高水平大学建设还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重视实践教学逐步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创新了培养模式让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推广要求学校内外多种因素的协调发展才得以更好的运行。如,学校应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高校要建设高水平大学,人才模式的培养方面需要系统整合传统的专业设置,做到集中优势,同时也要彰显特色。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优秀高校的人才模式培养经验,尝试创新学科与学科间的联系、设置文理“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等学科专业设置方法,建设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增强学科交叉与渗透,不断研究出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学校还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我国以往的大学课堂多是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与发展。所以,高水平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注重在现有的授课条件下创新授课方法,增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形成互动,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现状主要是理科教育的价值观极度膨胀,人文精神的失落。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似乎将自然、社会以及人的精神都抛之脑后,反而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逐渐轻视人的全面素质培养,重理工实用学科,轻人文社会科学等文科专业。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来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裂主要是归根于文理分科严重失衡的现象。我国很多学校在高一就分好理科和文科,由于就业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功利需要,理科人数猛涨,文科人数急速下滑。其实,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重视人文专业,发扬人文精神。因为只重视理科知识,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会导致学生脱离了生活实际,磨灭了他们的生活情趣。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中,显然这样的科学教育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提出的要求
在当今世界最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已不是工业竞争或者科学技术竞争,而是高素质的人才的竞争。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演进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大了,特别是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来适应和推动整个社会的迅速发展,成为了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立足点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真正着眼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努力培养德、识、才、学、体全面自由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大学生素质需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文理相互渗透,处理好文科生培养理性思维,理科生完善人文素质方面的不足,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大学生的整体身心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较为脆弱,实践创新能力也亟待提高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还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文理渗透、协调发展的素质,其中包括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活动等。在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高校教育者在教育方法以及思维方式方面的创新,做到转变教师的固定思维方式,以及教学过程的模式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理论与实践,文科与理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以必须努力适应社会需要,将全面的素质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以社会发展为方向,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要做到创新对于人才划定标准的认识,还要重点培养大学生们将学到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转变为行动。高校只有不断将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创立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进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现阶段,很多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的在毕业之际就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说明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和高校培养的人才出现了明显的不匹配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全面深入的去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需要我们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去进行高校的人才培养。并及时提出最优的解决对策。要将培养人才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培养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也是当代大学生所必备的。只有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才能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三、现阶段高校加强“文理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判断标准也在日渐提高,新时期的人才必须是文理兼备、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文理渗透,则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教育,是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文理渗透教育适应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也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现阶段,加强“文理渗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理渗透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如,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我们无法划分它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而是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寻找解决途径。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的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其次,文理渗透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说,“在大学里要提出‘三提高’: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提高教师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提高大学品味,特别是文化品位。”“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养成一定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艺术品性,为在专业学习中成为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文理渗透也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以及优化思维方式的客观要求。现阶段,我们经常说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必须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其实,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是否正确。文理渗透恰好能改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能调节学生的思维方式。文理渗透也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保证。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加剧,各个用人单位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素质,还要有很好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文理渗透还有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面对现阶段的经济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增加,就业形式十分严峻的态势,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不断地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坚持文理渗透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未来工作的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包括对知识专业性和综合性的要求都在日渐增高。因此,文理渗透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进.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
[2]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7.
[3]张应强.大学的文化精神与使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43.
[4]杨蔚.论理工科大学教育的文理渗透[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
[5]王萍涛.“文理渗透”与创造性思维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1999,(5).
[6]张楚廷.文理渗透与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关键词:大学教学;物理实验;改革实践
Abstract:Thisarticlediscussesthenecessityofamultifacetreformintheteachingmaterials,methods,andenvironmentofcollegephysicsexperimentsandoftheestablishmentofanewteachingsystemcommensuratewithmodernscientificdevelopments.Thesewillhelpmeetstudentsdifferentneeds,motivatetheirinitiative,andenhancetheirquality.
Keywords:collegeteaching;physicsexperiment;reformpractice
从21世纪科技发展和对人才科学素质要求的角度考虑,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必须建立一种适合当代科技发展、有利于培养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的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新体系。教学内容应反映当代教育思想和高科技成果,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改变过去的单一模式,建立多级开放实验室,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独立进行学习和研究的需求,采用CAI\,Internet网等现代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条件,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组,在认真研究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及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的基础上,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发展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教育资源的缺乏是长期困扰教学质量提高的难题,也是制约教学改革深化的瓶颈。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教学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趋向个性化的教学,需要比普通公共教学占用更多的教育技术、创新教育手段来解决。在这些方面,中国科技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研究,研究和开发了一批物理教学软件。其中,1996年他们在国际上首创开发出第一套仿真实验教学软件,1998年升级为Windows版本,其规模和虚拟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9年又推出了《大学物理虚拟实验》的Internet网远程教学系统,在国际和国内物理教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赞扬。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开创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该成果利用计算机把实验设计、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教师指导和学习者的思考、操作有机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一部可操作的、活的教科书,为物理实验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同时克服了实验教学长期受到课堂、课时限制的困扰,使实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2)为网络教育最难实现的远程实验教学开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3)开拓了CAI研究的新思路,带动了国内CAI的发展,同时为学校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
1.实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对有利于深化物理学概念,发现、总结规律并对规律本质做出解释的典型实验,通过仿真软件的虚拟实验环境用于教学中,将实验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和规律,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对一些典型的知识点,通过CAI教学软件介绍它的应用。
2.利用CAI软件教学,开设“物理思想进化启迪”Seminar课程。按照物理学的发展,从机械观的兴起、场与相对论到量子观,针对物理概念的重大革新和在其中起过重要作用的著名实验为线索来探索物理学发展的规律、理论与实验的关系,以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质。
3.在提高公共物理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对一些难度高、操作复杂的实验,项目组采用虚拟实验、远程教学(在校园网上完成虚拟实验)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的二段、二段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内独立完成实际实验。同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针对实验课量大质低的状况,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精简实验项目,整合实验教学内容。适当扩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单项实验安排5~8学时,大量的一般性实验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通过上述努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建立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
新实验课程的组成分为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学小实验等,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级提高的一、二、三级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每一级物理实验大致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不同的级别标志着不同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水平。这样,基础物理实验课不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和验证,也不再是把力、电、光、近代物理等独立学科的实验简单地串联起来。使学生从较高起点上进入大学物理实验,逐级走向科学的高峰。
1.一级物理实验为普及性实验,主要包括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等。涉及到力、热、电、光、近代物理各个学科,适合于理、工、文、商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基本训练。
2.二、三级物理实验逐步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及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前由教师排好实验、准备好仪器、学生做现成实验的做法,变为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设计方案完成实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的。通过做设计实验,学生从成功与失败中受到训练,素质得到提高。
3.四级物理实验以科学小实践方式,围绕基础物理实验组织若干课题,以科研方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研究、开发应用能力。
在课程安排上,一级物理实验面向全校各学科专业学生开课,二、三级物理实验对理工类专业开课,四级物理实验为物理类各专业学生必修课、理科非物理类各专业学生选修课。)
三、注重实物实验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物理实验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才能使现代科技成果渗透到传统的经典课程内容之中,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对全校工、商、文科学生一、二年级所开设的物理实验中,已涉及光谱技术、真空技术、磁共振技术、核物理技术、X光衍射的技术、光纤技术、传感器技术、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等。开设这些项目是为了从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方法、仪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及其应用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综合实验能力。
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学环境
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设的实验类型有公共必修实验、选修实验、仿真实验、远程网络实验、开放实验等。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远程教学”
自开设远程网上物理实验教学以来,学生利用校园或Internet网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便于学生充分地学习和掌握实验教学的内容。通过开设网上虚拟物理实验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任何地点自主地进行学习,这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开设开放服务实验室
在每级物理实验中,开设开放服务实验室,它不仅在时间上对学生开放,而且在实验内容上也对学生开放。近两年开放实验的项目有:摆的运动规律及应用研究、电学仪器的设计与制作、光学仪器的设计与制作、波的特性研究、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在开放服务实验室中,学生可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自己设立题目,教师只是指导和审核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与题目,最后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在Seminar课中上台宣讲,讨论和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自己的创新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