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国美食文化论文

中国美食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9 09:21: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国美食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国美食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神韵 空灵

中图分类号:J21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11-01

中国古典传统山水画的形成起始于脱离人物画而独立,是在晋室东迁以后,当时的文人、学士、画家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天、地、人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了全方位认识人与自然的方法,诸如周易及老庄哲学中,老子“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天道观和魏晋玄学家的“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人和自然、主观和客观、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表现和再现、具象和抽象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在观察自然万物时不仅注意外在的表象,同时也注意内在的体会,这种审美意识的思维方法使古代山水画家重视绘画作品的内涵,强调绘画作品“空灵”、“神韵”的艺术境界,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独有的审美意识与艺术表现风格。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唐画家张璨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宋代画家郭熙的“景外意”、“意外妙”,清画家笪重光的“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境生”等等审美理论。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影响的体现。

再有中国禅宗佛学的“色空”思想,给中国古典文化的发展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加深了古代山水画家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佛学的“色空”理念是:凡有形的物质皆称为“色”,看不到的或非物质的皆称为“空”。色空本一体,因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没有“色”就无所谓“空”,没有“空”也无所谓“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中国山水画中,墨色可谓“色”,留白可谓“空”。以“色空”观的“空中有色”、“色中有空”之理,巧妙地处理水墨山水艺术的表现形式,会使水墨山水产生即有又无,即实又虚;有中见无,无中见有;实中见虚,虚中见实的艺术效果。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境界之中,将中国山水画艺术推向了一个讲究内涵、讲究深度、超旷空灵的艺术境界,形成并完善了中国画独有的创作理念与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在禅、道传统哲学的特定中国文化背景影响下,使审美意识的艺术思维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唐代大画家、诗人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出了“目既往返,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精神意趣。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其宇宙观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虚灵的,是出没太虚自成文理的节奏与和谐。中国山水画家由纷纭万象的观察、凝思、摹写以证悟到“大象无形”,用太空、太虚、无、混茫,来暗示或象征这虚灵的道,这永恒创化着的原理。

中国山水画在六朝初萌芽时宋画家宗炳绘所游历山川于壁上日:“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道”就是实中之虚,即实即虚的境界。明画家李日华说:“绘画必以微茫惨淡为妙境,非性灵廓彻者未易证人。以虚淡中含意多耳!”。中国山水画中所表现的万象,正是出没太虚而自成文理的,画家由阴阳虚实谱出的节奏,虽涵泳在虚灵中,却绸缪往复,盘桓周旋,抚爱万物而澄怀观道。坡诗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纳万境与群动的空即是中国山水画“空灵”的艺术表现境界。如宋米家云山“烟云变灭,林泉幽壑,生意无穷”。其画面虚空混茫,境界颇大。艺术审美感染力极强。虚空是形象的延续,是境界的扩展,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2篇

电影工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精神与物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电影作品所传递的伦理思想、意识形态都会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研究好莱坞电影作品之中的伦理意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具代表性的好莱坞作品按照类型可以分为:科幻片、喜剧片、西部片、歌舞片、犯罪片、言情片、战争片、、灾难片、恐怖片、动画片等。而美国伦理文化意识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结构中的支柱部分,并且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壮大,这也正是其他国家电影无法超越好莱坞电影的根源。

二、科幻片重点阐述救世情怀的

基督教与神学伦理

在西方国家之中,美国是一个宗教性色彩比较浓烈的国家。20世纪至今,美国共经历了基督教的两次复兴,由此能够看出宗教思想对美国的影响。文化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相互融合、互为参照的。在美国,神学就是他们一如既往所追求的文化形式。美国的基督教为了将这样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就采用大众传媒和传统文化手段进行传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好莱坞科幻电影,更是将宗教神学主义运用得入木三分。在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中都会加入基督耶稣的英雄形象,作品中所阐述的基督教的原型就是美国犹太人对基督教文化的一种反映。其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宗教旨在拯救人类,只有宗教才是人类的救世主,这无疑是在强化美国精神和神学理论的形态意识。

好莱坞科幻系列经典之作当属《黑客帝国》《地球停转日》及《超人》。这三部作品的主角都映射出了基督耶稣的救世主形象。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在剧情编写方面,三部作品都与基督耶稣的传说互相衬托。制作于1951年的《地球停转之日》,该作品主要描写来自外星球的柯腊图降落到了美国华盛顿,希望人类停止核试验,减少对大气的破坏。而科学家却没人听从他善意的提醒,甚至向其开火,试图将它杀害。剧情中柯腊图的形象就是基督耶稣的真实写照,他宽容、理性的性格特质与追求物质的现代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摄制于1978年的好莱坞作品《超人》与《地球停转日》相比则稍有不同,《超人》中所描述的基督剧情更具有指向性,且尤其清晰。甚至可以说《超人》的整个故事情节就是耶稣故事的一个转换。接受了残酷训练之后的淳朴少年克拉克蜕变为拥有神奇力量的强大超人,就如同经历过约波河洗礼之后的木匠耶稣蜕变为人类的救世主基督一样。克拉克的形象与耶稣的形象几乎完全一致。再来看1999年摄制的好莱坞电影《黑客帝国》,剧中的主人公就是能够随意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世界之间的弥赛亚。作品之中的智能人将人类所生存的真实世界摧毁,人类只能流离失所,在这种苦难环境之下,人们内心深处只相信弥赛亚是拯救人类的第一人。而1999年以后,电脑3D视觉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延续着之前科幻片的制作道路,继《星球大战》之后,好莱坞一年基本就能够完成一部科幻片的制作,比如作品《星河战队》《指环王》《独立日》《黑客帝国》等。《星球大战》的整个故事情节充斥着浓重的、如同史诗一般的基督教的神秘救世色彩,纵使该作品运用了非常酷炫的科幻特效,也无法掩盖它的伦理特质。在好莱坞电影中,美国伦理文化意识现象被不断深入,尤其是在电影《指环王》中,这样的伦理特质可以说被演绎得更为精彩绝伦。

三、儿童片重点阐述

无法磨灭的纯真与友爱

好莱坞迪士尼所出产的儿童片更是吸引了不同年龄阶段的观影者,并收获了非常好的评价。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仅仅从作品海报上就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童真。

在1930年的时候,迪士尼动画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到了1990年,迪士尼卡通片跨入了第二个黄金时期,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比如《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狮子王》《冰河世纪》等。而在这一系列的佳片之中最受欢迎的应该就是《海底总动员》。该片主要描写的是在一片蔚蓝的大海之中,鱼爸爸不惜长途跋涉地寻找着自己的儿子尼莫,途中遇到了热情帮忙的朵莉,鱼爸爸通过重重阻挠与残酷的考验,最后与自己的儿子团聚。各种性格鲜明的角色让整个作品充满了温情。

将人性的感情光辉植入到儿童片作品之中,是美国伦理文化意识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动画电影《精灵鼠小弟》,该作品将小老鼠的形象拟人化,赋予小老鼠斯图尔特非常人性化的光辉,斯图尔特从被影迷认识开始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近期,儿童剧作品更是为银幕献上了不少的佳作,比如《野外历险》《冰河世纪2》《怪兽屋》《篱笆墙外》《别惹蚂蚁》《加菲猫2》等,均获得了不俗的票房业绩。友爱与纯真是全世界所有人内心最柔软之处,美好的向往不仅是儿童,成人的内心也同样会有这样的情愫,这也许就是儿童片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四、言情片重点阐述家庭与爱情的神圣

亲情、友情、爱情是人一生的主题,这些情感最容易触动人类敏感的内心。在好莱坞电影中,言情片所占的比重相当高。电影剧情也会随着主人公情感的跌宕起伏出现戏剧化的转折,而男女主角的任何一个情绪都可能会感染观影者,并与他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言情电影往往宣传和表达的都是一些非常美好的感情和事物,并且能够给社会和家庭以积极、正面的引导,所以其非常具有观众缘。

在1980年以后,好莱坞作品《克雷默夫妇》运用煽情的表述方式,将家庭破碎后所产生的夺子之战描述得感人至深。该片播出之后被称为首部最能赚取眼泪的作品。此后也出现了一系列有关亲情的温情与隔膜的成功作品,比如《金色池塘》《普通人》及《母女情深》。在80年代,类似题材的作品几乎成为银幕作品的主要发展趋势。

比较早的经典爱情作品:《罗马假日》《魂断蓝桥》《卡萨布兰卡》《乱世佳人》等堪称言情电影的鼻祖,这些作品至今再看也非常容易让人为之动容。这一系列的影片所展示出来的爱情是纯真美好的。主人公们都不屈于现实,并在久经考验后终成眷属。从1990年开始言情片仍旧延续着对于美好爱情的讴歌。《当哈利遇上莎莉》《人鬼情未了》《天使之城》《西雅图未眠夜》都赚取了观影者大把的眼泪。那个时期出现了一部风靡至今的大作《泰坦尼克号》。该作品不知影响了多少人的爱情观,每每提到这部作品笔者都是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至今该作品仍然是笔者内心深处最向往的童话,“与子携手、至死不渝”的爱情观也成为少男少女心中不朽的信仰。在男主角说出:“无论如何也要答应我,必须活下去!”笔者也曾几度潸然泪下。虽然该作品是以悲剧结尾,但美好、忠贞、纯洁、神圣的爱情仿佛才刚刚开始。如果说人们因为《泰坦尼克号》没有大团圆结局而感到惋惜,那么《美味情缘》《K歌情人》《曼哈顿女佣》《诺丁山》《倒霉爱神》等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这些电影都是通过幽默、浪漫的基调融合真挚的人生哲理,向人们传递一种温馨式的幸福与美好。

五、灾难片重点阐述人与自然

需要和谐共处及生命的伟大灾难片可以说是好莱坞作品中气势最宏伟之作,其所涉及的角度非常丰富,并希望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人们传递一种正能量的信息。近年来因为环境的恶化、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雾霾、海啸等原因使得灾难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好莱坞所制作的灾难片画面真实,让观影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灾难片所传递出的科技伦理、生命伦理都是现代人们内心深处所渴望的理念。有研究者这样说过:好莱坞的灾难片将现代生态状况与生态忧患思想根植于作品之中,让广大的观影者感同身受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共鸣。

1970年以后,被人们所熟知的《大白鲨》《大地震》得到了全球观影者的推崇,受到了广大电影爱好者的欢迎。此后的《狂蟒之灾》《天崩地裂》《龙卷风》《空中危机》《侏罗纪公园》《水深火热》等一系列灾难题材的作品,通过各种极其真实的场面让观众对于未来生活担忧不已,并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好莱坞的灾难性题材作品可以分为“人为型”与“自然型”两种。所有灾难电影所体现的人类在对抗灾难时所展现出来的能力是非常薄弱的。编剧在制作作品的时候很明显地考虑到了生态环境的危机,同时将这种危机意识贯穿于剧中,通过真实而紧张的剧情让观众产生前所未有的认同感,但这类电影所要传达的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

《后天》是好莱坞作品之中极为震撼的一部作品,该作品通过地球气候的灾变使观影者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强烈的担忧,虽然事实上这样的灾变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却无法影响人们对作品中环境恶化的深思。人们将这种从电影中获得的感悟付之于行动,不但更加注重对生存环境的保护,而且能够以身作则,起到正面的带头作用。同样还有一些科技色彩比较浓重的灾难片,比如《深度撞击》《绝世天劫》《未来水世界》等,这样一系列影片具备一些深度思想,这些思想包括伦理与理性的抉择问题,不过都是以宣扬积极、正面的思想为核心。

六、结语

第3篇

起步艰难的历史岁月,历经磨难的历史岁月,道路坎坷的历史岁月,浴血奋战的历史岁月,学了历史的我万分感慨,中国是那么的伟大而又坚强,就让我们来怀着一颗爱国之心,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开创崭新的历史岁月吧!

由任人宰割到站起来,到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祖国的辉煌成就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1999年至2008年,神一至神七(载人,无人,出仓)先后成功发射,成功入世,举办奥运,一件件、一桩桩如烙印一般印在我的心里,使我血脉喷张、豪情满怀。我在为同胞喝彩的同时,心里也不由自主地想,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祖国母亲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让历史也感受到我们的存在,不让年华付水流呢?

我也许不能像杨利伟叔叔与奥运健儿一样,但是我可以努力培养兴趣爱好,尽早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遵循自己内心的愿望,找到适合自己天性的成长方向,好好学习,做一名辛勤的园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妈妈从小就对我说:“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于是,我的心里便播下了一颗种子——做一名老师!老师,是那么高大,却又那么平凡,让人油然而生出敬慕之意。看着老师在讲台上播下知识的种子,我也不禁憧憬:假如我是一名老师,那该多好啊。老师头上的白发是最美的;老师手里握着笔批改作业是最美的;老师捧着课本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讲课是最美的。老师没有怨言,没有豪言,没有壮语,一生清贫,他们言传身教,把良好的作风,优秀的品行,渊博的知识,做人的道理教给我们,润物无声,无私奉献,如春蚕、如红烛……我向往,我敬仰,我愿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培育花朵。

我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奋然前行,将理想变成实现。我将以慈母般的情怀去对待学生,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习惯,教育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引导他们认识只有将个人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激发无穷的动力!

第4篇

关键词:中原地区;食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自春秋战国到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地域概念基本形成,不同朝代涵盖的区域范围略有不同,但大体上都是指以河南省为核心区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现代的中原地区更多使用的是广义的概念,是指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周边的山西省东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南部和安徽省北部等地域。2011年,我国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指出,中原经济区主要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1]。中原经济区所涵盖的区域,与广义的中原地区涵盖的区域范围基本相同。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相互碰撞、吸收、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核心[2]。“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为了生存所必须进行的基本生活行为,因此,饮食文化在中原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有关中原地区饮食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论文、论著、研究报告及一些门户信息网站上[3],但围绕饮食文化这一主题进行的特色数据资源库建设较少。因此,笔者对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原则、主题构成和类型构成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意义

1.1保护中原地区食文化资源

中原地区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演变、融合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原地区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其文化资源生存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例如,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方便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洋快餐普遍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这些都对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有一些影响,对中原地区食文化有一定冲击。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饮食文化也对中原地区食文化有一定冲击,法国美食、地中海美食、墨西哥传统饮食、日本和食及韩国泡菜文化等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美食也在中原地区得到传播,中原地区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4]。中原地区食文化本身就是在交汇融合多个民族饮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吸取其他国家饮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饮食的优点,对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近期,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编制《河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建设中原食文化数据库能为政府机构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持续开展。

1.2促进传统食文化资源产业现代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原地区许多传统食品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华老字号企业,已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出现了经营状况不佳甚至亏损的局面,依托其上的一些传统中原美食也濒临消失。因此,如何推动传统食品企业实现现代化转型,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健康发展,是政府、食文化研究人员、传统美食生产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原地区的食品企业都在努力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白象食品作为河南省的重要食品企业,是全国方便食品企业的领头羊。为了发扬传承中原地区食文化,白象食品将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现代营养学理念融入传统食品中,开发了大骨汤面、河南烩面等食品,吸收了中原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从一碗香喷喷的面中找到“家乡的味道”。因此,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能为传统食文化资源产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支撑。

2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原则

2.1特色突出原则

特色突出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原地区食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突出中原地区食文化的特色,充分发挥特色数据库的资源优势,增强中原地区食文化的实力,推动中原地区传统食品产业的升级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2.2共建共享原则

为了避免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浪费,相关部门应在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遵循分散建立、馆际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统一数据库的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充分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互通,为中原地区读者提供特色鲜明、资源全面、检索便利的信息资源库,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效能。

2.3实用性原则

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相关部门要依据实用性原则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在尽可能节约建设成本的前提下收录重要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实现投入效益的最大化。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大对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更多的读者了解数据库、使用数据库。

2.4先进性原则

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作为数字化大背景下的产物,需要先进信息技术与成熟管理方式的支撑。因此,相关部门可采用“区块链”技术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将其建设成容量大、兼容性高、安全性强、搜索便捷、速度快、准确度高和扩充性强的新型数据库,保障数据库的先进性。

3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主题构成

3.1食文化风俗

食文化风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环境的影响,在食品原料选用、加工生产、食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普遍、独特的传统习惯。中原地区食文化古老、活跃,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原料选择、加工方式、饮食礼仪等方面。原料选择主要体现在平原地区对小麦、大米等大宗粮油的选择,偏远地区对玉米、小米等杂粮的选择,中原西部地区对牛羊肉等原料的选择等;加工方式主要体现焦作地区的土炒面馍、武陟的炒制油茶等;饮食礼仪主要体现在中原地区民众根据《礼记》对进食的规律、礼数、章法和禁忌等进行了规定。这些习俗都有明晰的总结和具体的守则,现代人在就餐时仍然能够遵守这些习俗,如主客座位的安排、敬酒时的端杯方式等。食文化风俗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食文化风俗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3.2特色饮食

中原地区不同区域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饮食,如:河南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马豫兴桶子鸡、真不同水席、逍遥镇胡辣汤、黄河大鲤鱼等,河北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碗、永年驴肉等,山西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上党腊驴肉、晋城过油肉、石子饼,安徽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丁里羊肉汤、濉溪双堆面鱼、太和板面、利辛撒汤和公山豆腐宴,山东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高唐驴肉、定陶焖子和泰安煎饼等。地方特色饮食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这些地区特色饮食来源、制作方法、食用方法、民间传说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3.3食文化遗产

中原地区食文化遗产是指中原地区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如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新密李家沟遗址、淮南八公山淮南王炼丹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被广泛认可的能够体现中原地区食文化特点的文化活动、文化表演、知识、技能等,以及承载食文化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如淇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原农耕文化”中收藏的三千多件中原地区的农耕老物件,仰韶文化遗址中保存的酒器、酒具,《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酒楼、饭馆、食店、茶肆等。食文化遗产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食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3.4食文化名人

在中原地区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原地区孕育出一些食文化名人,他们提升了各个时期的食文化水平,在传承、发扬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食文化名人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食文化名人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4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资源类型

4.1出版文献

目前,中原地区食文化相关的出版文献主要包括图书、期刊、会议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和政府出版物等。图书主要包括食文化相关的教科书、科普读物和生产技术图书,如《食珍录》《饮膳正要》《中国馔食文化》《饮食文化》等;期刊主要有《中原文化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等与食文化相关的期刊;会议文献主要包括在国际或国内食文化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如《中原食品文化研究论文集》收录的相关论文;标准主要是指传统食品现代化加工涉及的相关标准,如河南省地方标准《油茶》;学位论文主要包括相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硕士、博士论文,如《仰韶文化时期陶质食器造型设计研究》;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中原地区各省、市、县政府部门及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版的与食文化相关的文献。

4.2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包括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资源,以及商业数据平台、专题数据库收录的相关信息资源等。门户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包括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政府门户网站,以及河南省食文化研究会、山东省食文化研究会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这些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信息更新及时、信息量大等特点。商业数据平台主要包括“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CNKI中国知网”等,用户在这些数据平台以“文化+食”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得到大量中原地区食文化的相关文献。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一些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开发的相关数据库,如郑州轻工业大学的图书馆“民俗文化专题数字图书数据库”、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粮油食品专题特色数据库”等。

第5篇

关键词:交际翻译 文本类型 菜名翻译

一、引言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怀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来华旅游观光、访学经商。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想了解每道菜名的含义、使用原料、烹饪方法等。因此,中式菜名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学者已就中式菜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和翻译技巧进行了讨论。遗憾的是,大多只是经验性的总结,没能结合一定的翻译理论对这一领域的翻译实践进行探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用“文本类型”和“交际翻译”来讨论中式菜名的英译问题,以期改善、提高中式菜名的英译质量。

二、中式菜单的文本类型及其翻译要求

(一)中式菜单的文本类型

Newmark在其著作《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为文本划分类型。在Katharina Reiss提出的“祈使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信息型文本”三类文本基础上,Newmark根据Roman Jacobson修改的KarlBuler的功能语言理论,将各类文本划分新的三大类:“召唤型文本(vocat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onal text)”以及“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在此基础上,Newmark又按文章的体裁将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以及散文、自传、私人信件、权威性的发言等归纳为“表达型文本”;将学术论文、科技文件、会议记录、研究报告等归入“信息型文本”;“召唤型文本”则包括能够使读者获得信息、情绪受到感染的政治演说、宣传品、商业广告,甚至通俗文学等。

Newmark认为,不同类型的文本应当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并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语义翻译是指“在译语语言结构和语义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中表达的意思”,而交际翻译方法则是指译者应当使译作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以及提供的信息尽量等同于源语读者在阅读原文本后产生的效果或行动,以目的语读者或接受者为导向,视翻译为发生在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的任何一种翻译方法或途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差别在于:语义翻译法要求“形似”,即使译文在词序、句法等文本结构的安排上尽量接近原文本;交际翻译法则更加注重受众的理解、感觉和反应,强调信息的传递效果。Newmark进一步指出,“表达型文本”应选择语义翻译的方法,而“信息型文本”和“召唤型文本”应侧重于使用以读者反应为中心的交际翻译策略。译者应该采用哪种翻译方法,首先要考虑所面对的文本属于哪个类型,在翻译的语言上是倾向于原文还是译文,在翻译时重点是放在原作者还是译文读者上,翻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还是规劝读者,然后才能根据各种文本的特点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总之,语篇类型“总是决定着使用怎样的翻译策略”。Newmark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来处理具有表情功能的文本类型,而用交际翻译的方法处理具有信息、祈使功能的文本类型。

从语篇功能看,菜单语篇属于信息、鼓动类。其译文以传递菜单中各道菜的用料、烹饪或加工方法为核心,同时还有传播源语文化和宣传说服的功能。菜单的翻译宜以实现传递信息功能为主,译文不必达到与原文文字上的一一对应。但是有的菜名有源语言或源语某语言社团的文化特色,翻译时要特别注重文化差异的处理,必要时要作相应的语用调整或作必要的注释等。也就是说,中餐菜名英译文的主要使用者是来华外宾,他们到中国餐馆吃饭首先关心的就是吃的是什么(原料)、味道怎么样(味型)、采用什么做法(烹调方法),其次才是菜名的寓意(文化内涵)。译者在翻译中餐菜名时就应当首先满足读者的主要的心理期待。据此,在中餐菜名英译时首先应该如实翻译出菜肴的主料、配料、调料、烹调方法等详细情况,在语境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增译或补偿法对菜肴的文化内涵进行揭示。

(二)中式菜单英译的基本要求

1.信息充足,简洁明了

由于中英语言文化和饮食文化的不同,很多中国菜名若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英文,往往使人摸不着头脑,在交流中会造成歧义或误解,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极其不利。因此,在进行菜名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以“信息充足,简洁明了”为标准进行翻译,从而让外国饮食者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的饮食文化。例如中国名菜“夫妻肺片”的来源是“一对夫妻靠卖凉拌肺片而出名”,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估计会吓坏外国饮食者。但是,若想把中文菜名所表达的意思完全表现出来,变成“Pork Lungs cooked by husband and wife”又不够简洁,且无法体现菜的特色。因此,译者在翻译此菜名时按照菜的食材——“猪肺和辣椒酱”译为“Pork Lungs in Chili Sauce”更为妥当,既为外国饮食者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又简洁明了。

2.要发挥菜单的促销作用

应借鉴中式菜命名的艺术手法,尽量反映中餐烹饪特色,尤其对一些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菜肴在翻译后还可以附加说明。这样既保留菜名信息,又能引起人的兴趣,以达到吸引食客的目的。如“叫花鸡”是指古代叫花子在无炊具和调料的情况下所烹制出来的美食,其来源既可引起外国饮食者的好奇心,又可反映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因此,在翻译“叫花鸡”时注明其来源是极其重要的,如“Beggar’s chicken—There's a legendary story connected to it.Long long ago,there was a beggar.One day he stole a chicken and was pursued by the owner.He was almost caught when he suddenly hit upon a good idea.He smeared the chicken all over with clay which he found nearby and threw it into the fire he had built to cook it.After a long while the beggar removed the mud-coated chicken from the fire.When he cracked open the clay he found,to his astonishment,that the clay together with the feather had formed a hard shell in which the chicken had been baked into a delicious dish with wonderful flavor.That night he had a very enjoyable meal.That is the source of the name of the dish.”

3.把握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

有的中式菜命名,借用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讳食用的动物名,翻译时应按原料名直译,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食的,这道菜可省略不译。如“龙凤呈祥”这道菜主要由“蛇”与“鸡”组合而成,在中国文化中,“龙”为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象征吉祥、威严;“凤”则为鸟中之王,同样象征祥瑞、雄壮。可见,“龙风呈样”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一派吉利、祥和的意境。同样,在中国民间,“蛇”为“小龙”;“凤”即为“鸡”。将此成语用作菜名,极大地迎合了中国人的口味。但如果其英文名称译为“Lucky Dragon and Phoenix”则不能引起西方人的共鸣,且不说本体的喻意相差很大,甚至还可能引起文化冲突。因此不如按本意转译为“Stewed Snake and Chicken”。其他如“全家福:Stewed Assorted Meat”“长命百岁:Gluten with Vermicelli and Towel Gourd”“发财好市:Black Moss Cooked with Oysters”。

三、中式菜名的英译策略

要将中餐菜单译成英文,首先要了解中餐菜名的构成及命名方法。中餐菜名通常由原料名称、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等构成。翻译菜单语篇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菜单要作具体的分析,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直译

菜名翻译的核心内容是讲清楚菜用什么原料做成,因为外国人在餐桌上最关心的是吃什么东西。其次要讲清楚的是菜的用料、刀法和烹调方法。由此,总结了如下五种翻译格式:

1.主料(+with)+辅料

以主料为中心词,再用介词“with”连接辅料。如“青椒肉丝:Pork Shreds with Green Pepper”等。值得一提的是,盖浇饭系列通常用“原料+over rice”模式进行翻译,如“排骨盖浇饭:Pork Chop over Rice”。

2.主料+in/with+味汁(作料)

以主料为中心词,再用介词“in”或“with”连接味汁和作料。如“京酱肉丝:Shredded Pork with Sweet Bean Paste”“糖醋排骨:Spare Ribs in Sweet and Sour Sauce”等。

3.烹饪法+原料

烹饪法与原料构成的中文菜名可采用直译的方式,把对应的烹饪法译出来,再以菜的主料为中心词。如“回锅肉:Twice-cooked Pork”“红烧猪蹄:Braised Pork Feet”等。

4.原料+in+食器(烹饪或装盛器皿)

中国烹饪除了讲究用料精选、味型精美、烹饪精细,还讲求食器精美。针对许多中式菜品中以烹饪或装盛容器命名的菜肴,可以以原料为中心词,再用介词“in”连接其烹饪或装盛器皿。如“沙锅鱼头:Fish Head in Casserole”“招牌海鲜煲:House Special Seafood in Clay Pot”“毛肚火锅:Ox Tripe in Hot Pot”“小笼牛:Beef in Small Steamer”。

5.烹饪法+原料+in/with+调料

用烹饪方法加原料再用介词“in”或“with”连接调料的翻译法既满足了西方人讲究食物成分内在营养的科学饮食习惯,又传达了该菜式在调味、刀工和制作方法中所蕴涵的中国烹饪文化,让外国朋友看得明白,吃得放心。如“黑椒牛排:Sizzling Steak with Black Pepper”。

(二)直译加注

中式菜名中有许多依据历史典故和人名加以命名的,有很深的文化寓意,英译时可以直接按中文菜名译出其意,然后再补充说明其内在含义,从而再现源语的文化信息。如“叫化鸡:Beggar's Chicken—a name after a legend telling a beggar smeared a chicken all over with clay and threw it into a f ire.After a long while,he removed it and cracked it open,finding it already baked into a delicious dish(roasted chicken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and mud)”“麻婆豆腐:Ma Po Bean-curd—a name after its inventor,apock–marked woman in Szechwan province(ground pork with bean curd in chili sauce)”。对于动宾结构或主谓结构的中菜名,建议英译时将其中的动词尽量统一译成英语动名词,既保留了菜名中的动态效果,又符合英语名称多采用名词结构的特点。如“蝶恋花:Butterflies Falling Love with Flowers(Butterflies Shaped Eels,Carrot and Other Vegetables)”“八仙瑶池聚会:Eight Immortals Gathering at Yaochi(Fried Eight Delicacies)”。

(三)意译(加注)

在翻译谐音、同音、行业隐语和数字夸张所产生的写意性菜名时,由于其包含的中国餐饮文化的语境特征在英语文化中不存在,找不到对应的目标语,所以要充分了解这些文化菜名中的比喻象征,把翻译重点放在菜肴的材料和烹饪工艺上,通过意译方法对这类菜名进行翻译。采用以“实”对“虚”法,即舍去中菜名里的喻义、夸张等说法而用平直、明白的英语译出,如“蚂蚁上树: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Pork”“霸王别姬:Stewed Turtle with Chicken”。在翻译形似类比产生的菜名时,由于人类生活体验上的某些共性,可以采用意译加注的方法,让外国朋友在点菜时做到一目了然、心领神会。如“全家福:Stewed Assorted Meats (Happy Family)”“红烧狮子头:Braised Pork Patties(in the shape of lion's head)”“龙虎凤大烩:Thick Soup of Snake(dragon),Cat(tiger)and Chicken(phoenix)”。

(四)音译

如果菜名是以人物或地名命名的,通常把人物或地名的拼音放到菜名的最前面,然后直译或意译出菜名。“由于语际交际中的词汇空缺而造成的译文承载信息量小于原文承载信息量的欠额翻译时,往往可以采用引进及借用的办法”。如“东坡肉:Dongpo Braised Pork”。对于涉及地域名的中国菜的翻译通常就可以直接在主料前加上音译的地名或者是采用“音译地名+style/flavor”方式。如“北京烤鸭:Beijing style roast duck”。音译原则体现了对原文的忠实,说明译者相信译语读者有宽阔的胸襟能接受和认可外来文化,这种译法更适合于翻译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如果某种菜肴确实是中国所特有,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来表示它,用意译的话译名十分冗长也不准确,这时音译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如外国人谈到中国饺子时,往往管它叫“dumpling”,但是“dumpling”本义是指“small round mass of dough steamed or boiled with meat and vegetables(与肉和蔬菜蒸或煮的小面团)” ,这个名称显然是不正确的。还不如对这些简单的双音节中文菜名直接采用汉语拼音,如“饺子(jiao zi)、粽子(zong zi)、toufu(豆腐)、chowmien(炒面)、kuotieh(锅贴)、sumai(烧卖)”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有些音译的中餐菜名或传统食品名已被越来越多的外宾了解和接受,甚至进入了英语词典。如“Mo Po Tofu(麻婆豆腐),Jiaozi(饺子),Tofu(豆腐),Chowmein(炒面)”等等。翻译时可直接使用这类词语。

四、结语

总的说来,Newmark交际翻译理论为菜名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它把原文形式仅视为译者应考虑的部分因素,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而菜名翻译要传递菜肴内容,弘扬民族文化和满足审美要求,不管哪种翻译方法都要以交际为目的。在译语文化和语言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传达源语信息和所承载的源语文化。只要能实现菜单传递信息、吸引食客、弘扬中华文化之目的,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译,不必拘泥于某种译法,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翻译时要尽可能“形神兼顾”,根据实际综合处理,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来传达原文信息,达到交际目的。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文)/科研计划项目[Y2009087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Newmark 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M].申雨平译.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Prentice Hall,1988.

[3]Neubert,A. & Shreve,G.M.Translation as Text[M].Kent Ohio: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2.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葛正明.荷兰专家谈饭店和菜单的译名[J].中国翻译,1995,(6).

[6]黄海翔.中餐菜单英译浅谈[J].中国科技翻译,1999,(1).

[7]李坤.中国菜名英译谈[J].文教资料,2006,(10).

[8]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1,(6).

第6篇

【关键词】《消失的地平线》 《拯救溺水的鱼》 云南形象

【Abstract】Creat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times, both the British novel Lost Horizon and American novel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 whose stories are set in Yunnan respectively shape the images of Yunnan. In the novel Lost Horizon by the British writer James Hilton, Yunnan is portrayed as an ideal “paradise on earth” while in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 created by the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Amy Tan, Yunnan is described as a backward and barbarian land. As the same prototype, why does Yunnan greatly differ in image shaped in the two novel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no matter Yunnan is shaped as “utopia” of “the paradise on earth” or uncivilized “desert civilization”, its images are constructed and not in accord with the factual Yunnan. 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 image of China in the Western texts is alway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western ideology, culture, politics, economy and history, and is created for serving the west, the subject.

【Key words】Lost Horizon;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 images of Yunnan

一、 前言

英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畅销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把故事背景设在中国西南边陲之地,即川、滇、藏三省交界处,创造了一个美丽富饶、令世人所向往的 “世外桃源”、“人间天堂”――香格里拉。自该部小说问世以来,中国云南便与香格里拉结下了不解之缘。到20世纪80年代,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县就把县名改为“香格里拉”。此后,云南更是以“香格里拉”的盛名密切相连。直到现在,当人们提及云南随之便会想到“香格里拉”,反之亦然,可以说,“香格里拉”让云南家喻户晓,全球闻名。总之,希尔顿虚构的那个人间天堂已经打上了云南的烙印。此外,云南形象也在另外一部英语小说《拯救溺水的鱼》里出现过,但却是以负面形象得以呈现。同样是云南,为何在两部英美小说中的形象却如此大相径庭呢?

当代法国比较文学大师巴柔(D. H. Pageaux)认为“异国形象是在其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的总体认识”。姜智芹指出“一种异国形象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对异族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异国文化在本国的传播和接受等情况,同时也折射出本民族的欲望、需求等”。换言之,异国这一他者是作为形象塑造者的欲望对象而存在的,通过塑造他者这一异国形象,形象塑造者表达了自我的焦虑、恐惧及敌意,展示了自我隐秘的欲望、迷恋及梦想,并进行自我确认。西方不是为了理解东方才塑造东方的,而是为了认同自我,确证自我才塑造东方的。这一点可以在英美文学中对中国形象的负面塑造中得到佐证。英美国家的文明发达需要中国的野蛮落后来衬托。

西方的中国形象一直都呈现出两种中国形象的现象,既美好向往又野蛮可憎,正如本文中提到的两部作品《消失的地平线》和《拯救溺水的鱼》中所塑造的两种决然不同的中国云南形象。负面的中国形象的塑造是为了确证其现代性的合理性或者说是为了参与帝国主义经济与文化道德权力的建构,使西方社会的全球扩张合法化,而正面的中国形象塑造是为了质疑或者说反省这种意识形态的权力结构,因而,往往表现出对西方现实的自我怀疑、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简而言之,西方的中国形象更多的是虚构的,并非现实的中国。正面的有“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而负面的多染上了“意识形态”色彩。“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是质疑和反省西方文化自身,而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中国形象是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与维护。总之,无论是哪种形象,英美小说中的云南形象包含着想象与虚构的内容,都具有对西方文化认同的隐喻倾向,其最终目的均是服务于西方这个主体的利益。

二、《消失的地平线》:云南作为异域想象的“人间天堂”形象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把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的故事背景设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名为“香格里拉”的神秘地方。小说叙述了四个西方人在一次飞行事故中被迫降到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香格里拉。在这个神秘王国里,他们发现那里景色奇特、气候适宜、土地肥沃,而那里的人们有比正常人长几倍的寿命,他们和睦相处,专注于各自的工作,显得悠闲而自得,过着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生活。虽然与世隔绝,但那里却拥有现代化的生活设备和藏书众多的图书馆。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俨然一个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人间天堂”。“这里简直是被群山簇拥起来的世外桃源。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这里的气候在千把英尺中横跨了温带和亚热带。”这里的居民“性格直爽幽默,淳朴,……重礼仪而快乐自在。”他们“显得悠然而自得”,并且“完美地融合了汉族和藏族的文化”,穿着整洁,容貌出色,具有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优良品质。当他们见到坐在轿上的康维等外来客人时,他们热情问候,表现得落落大方。在希尔顿的笔下,这里的居民是世界上最欢乐的人们,这里的一切都近乎完美,无可挑剔。对于从外面混乱不堪的世界而来的康维一行人来说,香格里拉这一未被污染的净土给他们带来精致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心灵的极大滋养。在这里居住下来后,康维的内心一天天趋于宁静,逐渐感受到“香格里拉”天堂般的幸福,似乎忘记了外面的文明世界。毫无疑问,希尔顿为当时的西方人创造了一个人人梦想的人间天堂、世外桃源。西方人幸福地生活在云南的乐土上,显然,这并非事实的云南的呈现而是对西方文化自身的反省与超越的隐喻。

“一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往往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身文化传统所进行的重组、重写,渗透着本民族的情感与观念,是一种文化构想物。”也就是说,西方的东方形象塑造者一定是从自我的切身利益出发,从而展开对东方的想象,通过美化异域的东方形象,西方利用其来对自身文化和社会现实进行解剖与批评以期望促使其社会文化产生变革。或者说,形象塑造者希望通过虚构一个美好的东方形象来反省和矫正自身的行为。希尔顿塑造的这个乌有之乡的“他者”形象也承载了批判社会现实、憧憬美好社会的功能。《消失的地平线》于1933年出版,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正处于经济大萧条的社会动荡时期,失业率剧增,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创伤和精神摧残仍然挥之不去,人们看不到未来,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希尔顿虚构的这个人间天堂极大地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为它遥远而神秘,充满了异国情调,是人们逃离现实的精神庇护所。一方面,作为“他者”的香格里拉满足了人们憧憬、向往美好社会的诉求,另一方面,它也被利用来审视和反省西方社会现实,期望以此得到改善和提升。

事实上,西方的东方形象创作已然同西方的思想意识、文化、政治经济和历史密不可分,西方对东方形象的想象与创作“大多数时候反映出了西方的主导作用,即东方服务于西方这个主体,映射着西方的主体作用”。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并不能说明云南什么,因为香格里拉是虚构出来的,并不真实存在的。可是希尔顿却把这么个不真实的地域放在中国云南的背景之下,只能说明这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某些想象,是他们自身存在的影子,是西方人对自身现实的不满或绝望的表达。

三、《拯救溺水的鱼》:云南作为落后的“蛮夷之地”形象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长篇小说《拯救溺水的鱼》于2015年出版后就引起学术界的热议。小说叙述了12名美国旧金山游客在云南丽江以及东南亚腹地兰纳王国所遭遇的异域文化、丛林历险。有学者认为这部小f突破了她以往的写作范式,给读者呈现了一部风格迥异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谭恩美对东方人多作正面描写、却把西方人描述成愚昧无知的一群人并加以讽刺,很好地解构了西方的东方形象”。然而,本论文却认为,谭恩美在这部小说中对中国的云南形象塑造依然没有摆脱她之前的创造套路,即对中国的负面描写来强化美国的正面形象,具有明显的东方主义色彩。唐海东认为,“任何观察中国的西方人,他看到的不可能全都是正面的事物,也不可能全部都是负面的事物,在叙事自己的印象时,如果他试图传达一种完全负面的中国形象,他可以过滤掉那些正面的印象,只保留负面事物,尽管这些负面事物可能都是事实。”在《拯救溺水的鱼》中有很多关于中国云南的负面描写。这或许是由于谭恩美站在西方的立场来俯视中国亦或许是其为了迎合西方主流读者的东方主义想象。总之,在这部小说中,云南以落后低劣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这部小说中,当美国的11名游客来到云南丽江,谭恩美对他们住的酒店、使用的餐馆和厕所作了细致的描述。他们被安置在号称丽江最豪华的酒店――新酒店,最后却发现该酒店并不豪华甚至简陋,在他们眼里“平淡无奇,房间光线昏暗、空间狭小、布置单调乏味”。多次对厕所的描述再次强化云南的落后形象。这里的厕所要么没灯,黑漆漆的,要么就是“露天的坑”,毫无隐私可言。此外,他们就餐的小饭店完全没有中国美食的美味美色,而是让人没胃口,并且卫生状况糟糕,“端上来的隔夜米饭中间还藏着蟑螂腿”。最终,除了饮食挑剔的柏哈利和随身携带防止感染痢疾药物的温迪没拉肚子外,其他人都染上了痢疾。正如唐海东所言,作为俯视着的谭恩美,她笔下的云南形象既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是令人厌恶的,关键在于她的自我价值取向。从中不难看出拥有双重文化身份的谭恩美还是倾心于其中的美国文化身份的,因此,小说中反复体现出西方的优越感也就不足为奇了。简陋的宾馆、破烂的露天茅厕、糟糕的饮食卫生状况等方面的刻画凸显出的是美国的优越性。

此外,对于中国人的食材,谭恩美通过作品中的几个人物对话展示出来。“‘我们点什么吃的?’本尼问道。‘不吃狗肉’艾米斯喊道。‘蛇肉怎么样?’鲁柏特开玩笑道。‘你说他们吃不吃猫呢?’海蒂说,想着都难过。”通过他们的对话,一个怪异的文化他者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被赋予了人性,吃狗肉如同食同类,残忍而无人性。蛇与猫则属可恶而不洁的动物。似乎中国人的餐桌上都是这些怪异的不洁之物。这无疑给读者呈现出的是一个“奇观化”的中国文化。的确,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造就了东西南北巨大的饮食文化差异。某些民族在饮食方面确实存在某些标新立异之处,但并非人人如此,况且这种所谓的“奇观”文化也只是中国总体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并不具有代表性。但作品中对中国食材的关照无疑有效地验证了西方人眼里的那个刻板的、残忍和低级的中国形象的正确性。

与落后野蛮的中国云南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技化的、文明的、先进的西方形象。在丽江石钟山上,柏哈利居然把神龛当作小便池。神龛是用于供奉神灵所用,充满了神圣的意味,可以想象得出它一定是汇聚了当地艺术的精髓。然而,这种充满神性的、被当地人民视为瑰宝的东西居然被西方人当作小便池使用。无艺术的云南形象瞬间跃然纸上。此外,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对海蒂随身携带的富含蛋白质的豆条、给水消毒用的加热圈、保护胃的药品以及一系列抗菌、防蚊设备等进行描述,也旨在凸显西方的先进、东方的落后。东方主义以二元对立的视野来关照东方形象,即: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高级与低劣等等。按照这个模式,东方是落后、野蛮、低劣的象征,是相异于处于中心的西方的他者,永远处于与西方相对立的边缘。

对以上事物进行描述的背后都有一个清晰的“潜在文本”如影随形。这实质上向读者传达一个落后野蛮的云南形象的同时,也向其暗示了那个不在场的文本(先进文明的美国形象)的存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云南在英美小说中的形象似乎经历了从“人间天堂”到“蛮夷之地”的矛盾过程。云南只有一个,形象塑造者却想象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云南形象。事实上,西方的东方形象创作已然同西方的思想意识、文化、政治经济和历史密不可分,西方对东方形象的想象与创作“大多数时候反映出了西方的主导作用,即东方服务于西方这个主体,映射着西方的主体作用”。的确,从《消失的地平线》和《拯救溺水的鱼》两部典型的英美小说来看,似乎云南形象一直处于西方文化的对立面,当西方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时,云南就被塑造成正面形象

(人间天堂),而当西方自我确证自我认同时,云南就被塑造成负面形象(蛮夷之地)。《消失的地平线》将云南描述为理想的人间天堂,以此来反映对自我文化或自身处境的不满,表达改善自身社会现实的诉求。《拯救溺水的鱼》则刻画了截然相反的云南形象:落后的“蛮夷之地”。整部小说从头至尾均弥漫着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高级与低劣的东方主义二元对立模式,云南被塑造为彰显西方优越性的他者,永远处于与西方相对立的边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云南在英美小说中的形象就不断地在天使与恶魔之间来回摇摆。但是,无论其怎么变化,它均是想象建构出来的,与云南事实是不对应的。可以说,英美小说中的云南形象都是为了服务于西方这个主体而被塑造出淼摹

参考文献:

[1]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

[2]姜智芹.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北京:中国社会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6.

[3]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

[4]詹姆士・希尔顿.李杰译.消失的地平线[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11.

[5]姜智芹.当东方与西方相遇南――比较又学专题研究四[M].济南:齐鲁书社,2008:315.

[6]杜平.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5:29.

[7]张岚.谭恩美对《沉没之鱼》中拯救与被拯救主题的颠覆[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7):112-115.

[8]唐海东.异域情调 故国想象 原乡记忆――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复旦大学,2010:2-3.

[9]Amy Tan.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M].New York:G.P.PUTNAM’S SONS,2005:57,69,69.

[10]唐海东.异域情调 故国想象 原乡记忆――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复旦大学,201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