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9:21: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计算化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国外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我国有关CMI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CAI的研究已进入推广和使用阶段,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又一次飞跃。
CAI教学的发展,在国外始于6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程序教学法,即根据刺激反应—强化原则,及时获取教学信息的反馈,有效地实行个别化教学。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发展刚刚起步,软件开发价格昂贵,操作难度大,并未受到广泛关注。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CAI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使CAI软件开发更侧重于应用,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习者已有的认识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近几年,由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日益成熟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CAI的发展趋势,正顺应了现代化教学的两个基本趋势,即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即通过个体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具备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要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必须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不仅要有雄厚的知识基础,还必须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形成自学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
CAI教学的主要特点,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首先,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其次,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而教师的设问和强化刺激手段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学习的疲劳和紧张。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又使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三,CAI可以提供培养自学能力的条件。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构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地上机学习,并辅之以必要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CAI在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进行全面即时性辅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还具有很好的功能。
CAI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在化学教学中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硬件的配置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上明显滞后于硬件的配置。而且,相当多的教师对CAI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认识不足,参与不够,对CAI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更鲜为人知。为此,结合我校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实践,我们对CAI化学教学模式提几点看法。
二、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种模式
(一)计算机模拟教学模式
CAI的模拟功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功能。目前,很多学校的软件应用是这种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利用CAI的模拟功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或不易观察清楚、危险性较大、难于操作的实验内容,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图像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模拟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比传统的挂图、模型或录像都更真实地接近于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且可反复播放,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CAI在化学教学中的模拟教学,主要适用于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如原子核组成、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化学键中离子键、共价键形成、溶解和结晶、原电池、电解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NH3分子结构、有机官能团的结构等。另一方面适用于实验难以操作、危险性大而观察不明显的内容,例如,溴苯制备、氢气还原氧化铜、氨氧化、乙酸乙醋水解等。此外,工业生产知识内容,如硫酸、硝酸工业制法,炼铁也可制成CAI课件进行教学。
(二)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
计算机可以控制多种教学媒体,这是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特殊功能。实际上,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教师上课也有声音、形象、板书、文字、挂图和实物等,教师也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来调整教学策略。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有二层含义,其一是把微机与其它教学媒体相互连接,赋于其它媒体交互性,同时使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手段,使多种媒体有机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二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即“利用计算机交互式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连接,成为一个系统”,使之具有综合性,即一机多用,同时又可形成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90年代在法国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我国高中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学校不多。因此,主要的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还是指前一种,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平台,设计课件,操作使用鼠标,简单易行,而且教师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进行CAI教学,应当逐渐从单纯的CAI向多媒体组合的CAI发展。例如,在“原电池”一节的教学中,我们把原电池中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内容讲授,让学生从微观本质理解原电池的形成,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分组实验教学,利用投影给出原电池实验要求、观察步骤,指导学生实验,并利用微机模拟原电池所形成的闭合回路,通过电子转移的流动过程和声响,及两极不同颜色的Zn2+离解,H+析出标示出内外电路所构成的闭合回路,使学生认识原电池本质;最后利用录像播放不同新型原电池的工作情况,使学生最终形成对原电池比较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这种多媒体组合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参与信息的收集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计算机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我们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很难在全班实现个别化教学,而实现个别化教学,又是化学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途径。由于CAI的课件,主要强调人机交互功能,因此实现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个别辅导模式,主要是用计算机部分地代替教师,按照程序教学的原则,设计不同的层次递进的教学途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程序,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可向学生提问,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给出高质量的反馈,如遇困难,还可以适当降低学习坡度,使学生循序渐进,得到知识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自学的个别化教学方式。如果程序设计的分支越多,预想情况越丰富,越能帮助反复学习,克服障碍,共同达到教学目标,优化学习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程序,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自学方法,真正实现个别化教育的目标。
个别辅导教学模式,由于受CAI课件的限制及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熟练程度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而现有的软件局限性又较多,因此可尝试在选修课教学中,进行小范围的试点,当课件使用比较成熟时再做推广应用。
以上我们只对现有的常用教学模式进行了归类,除此之外,CAI的问题解决、教学游戏及查询和问话等多种基本模式,在个别化教学的课件中都有所表现,在此我们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我校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时间较长,不仅在化学学科,在其它各科教学中,都设计过丰富的CAI课件,这主要源于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和得力于一批对软件开发兴趣浓厚的中青年教师群体。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也在无形中推动了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应用。
在CAI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主要是CAI课件设计比较困难。现在市售的课件,模式单一,价格较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和风格不同,课件使教师选择余地较小;教师本人又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设计程序,而要编程序,难度更大,由此需要有一个CAI教师备课系统,使教师便于选择、存储、检索加工组成课件。
游戏化教学具有上文提到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所有教学游戏都可以运用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游戏化教学要充分考虑课程的特点,引入要适当、适时、适度.因此,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一切教学手段和方式都是为了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游戏化教学不能只从活跃学习气氛这一角度考虑,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游戏目的和教学内容二者完美结合.
1.2游戏内容的严肃性教学游戏在教学活动中始终要体现严肃性.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往往容易由于片面关注游戏的趣味性而忽略游戏的教育意义,从而身陷其中,导致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因此,教育游戏无论在设计阶段还是开发阶段都要充分考虑它的严肃性和教育目的,决不能让游戏的娱乐性掩盖了教学内容本身的严肃性.1.3遵循课程特点融入游戏元素针对学生水平不一情况,教师采用角色分配机制实现分层次教学;针对教学内容滞后现状,教师将现今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案例作为游戏主要内容.另外,教师还融入奖惩机制、激励机制、分组闯关模式等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竞争和协作.
2游戏化教学应用实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七大模块:计算机系统、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应用、Ex-cel电子表格应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应用、Internet应用与计算机安全、多媒体技术.其中,操作系统、Word应用、Excel应用、PowerPoint应用四大模块是实践性很强的章节,教师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其中,能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以下以Word编辑应用部分的教学过程为例,给出游戏化教学在Word中的应用过程.
2.1一般的Word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体,指导学生认识教学内容,发展自身的过程.以下以Word编辑应用部分为例,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1)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掌握Word字体、段落格式排版、图文混排、分栏、文本框链接等能力.(2)上课时,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或者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3)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4)最后,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总结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
2.2Word游戏化教学实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Word游戏化教学实例,如图1所示.各步骤分析如下:(1)游戏情境:首先,教师对Word知识点进行初步讲解.之后,学生进入游戏场景,场景中出现一个面试官,阐述整个游戏梗概:学生作为一个应聘者,将通过之后的多个Word应用问题关卡,每通过一个关卡,获得一封推荐信,只有集齐所有的推荐信,才可获得某知名杂志社的编辑部offer,包括责任编辑、副主编、主编等职务.(2)角色分配:在闯关之前,游戏中先出现一个Word能力测试,测试学生对Word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测试结果,教师给学生分配四种角色,角色等级由低到高为:准编辑、实习编辑、助理编辑、初级编辑.(3)分组:学生可自行选择分组.分组准则为:每组包含四种等级角色,最高等级的“初级编辑”为组长.组内成员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进行沟通交流.(4)任务提示:介绍这一关要完成的任务,并且呈现一个简单的应用案例进行知识点重温.(5)关卡设计:每个Word知识点设计一个问题关卡,由易到难.最后设计一个可选的综合性应用关卡(与推荐信无关),此关卡融合了所有Word知识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是否闯关,但必须以个人形式参与.(6)激励机制:在前面的问题关卡,最早闯关成功的小组,每个组员都将增加角色经验值.而在最后一个应用关卡,闯关成功的学生将增加角色智慧值.最后,面试官会根据角色的经验值和智慧值来决定所获得的offer职务等级.(7)NPC帮助:教师以NPC身份出现,在闯关过程中为学生解答疑问、提供帮助.
3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不仅充分体现了计算机教学显著的特点,同时有利于塑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奠基。“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师的组织领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进行的,在其过程中教师会运用一定的情境协作、会话的方式,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创造性,最终达到学生准确的掌握所学新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不仅是对已有经验的改革,同时也是对所学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这种方法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的专业化的人才。
教学方式的改革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我国仍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顺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经行积极有效的引发与指导,使学生处于被动位置,思维受到束缚,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发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注重实践。它的提出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因为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注重实践理论的实施,使学生将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向应用性人才发展。在计算机学习的课程中,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使学生适应能力加强。
提高学习兴趣,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但现在,考试日益重视理论知识的,变得死板而呆滞,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使考试成为学生厌恶的代名词,可见,对考试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正确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的综合。平时成绩以实践性操作的考核为主,期末考试则是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例如,在平时教学中,应合理利用小测试来对学生这一部分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具体到计算机教学内容上,对Word进行测试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自主的编辑排版一份“主题活动”文件;对Excel进行测试时,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认识阅历为基础,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结合起来,创编连贯、叙事性强的幻灯片。平时成绩是以实践操作水平为基础的,在打分过程中,应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激发学生对考试的热情,营造一种愉快的氛围,考试成绩也会得到提高。在期末考试时,务必充分计算机考试系统,通过客观题与操作题对学生进行考察,以衡量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办公软件、INTERNET等操作性活动的应用能力。期末考试的评分以系统自动阅卷和人工阅卷为基础,得到相对符合学生实际的分数,最后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综合考虑,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评定。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结合来评定学生学习成果,这种考试方式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一大创举,它的实施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一是,考试方法的改革,降低学生考试压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显著性提升。二是,老师对课堂组织也得心应手,有力的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1局限性的教学条件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需要统一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所以必须应该有合适的一体化教学资源、一体化师资和一体化教室。教学资源方面,实践资源和理论的衔接性不强,很难找到配套的教材。而教学师资方面,一类是擅长于专业理论教学方面的专家,但是长期脱节于实践或者未能及时更新实践方面的经历,从而导致其教学缺乏实效性;另一类就是专门聘请的行业内的专家,其长期专注于相关模块和项目的开发工作,缺少一定的教学经验,讲课时容易涉及太深太专业的知识,造成超出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高职院校目前也不具备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1.2非系统的教学实施
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方案,既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也能反映出学生对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制定人才教育培养方案、组织具体教学和安排教学时间方面,仍然是不尽合理的。比如相同专业的课程,有的是传统教学,有的是一体化教学,这样培养学生满足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很难的。同时太分散或者太短的时间也不利于实现模块化的学习。另外,同专业相同课程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考核要求也会由于教师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这样也将造成相同专业学生间不同的学习效果。
1.3不全面的教学监控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和方式使得难以实现全面教学监控,教学督导员通过随堂听几次课,并不能完全发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团队的艰辛付出也并没有得到客观真实的评价和反馈。另外,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创新和探讨计算机一体化的教学监控方式。
2高职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优化方法
2.1重视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根据教学需要建设计算机一体化教室,安装域管理系统,并且设置成教师机统一进行控制,开通局域网和互联网。能够顺利操作教材任务、演示教学过程和回收学生作业。建设更加专业化教室队伍,理论必须联系实践,全面提升高职计算机一体化的教学素质,贯彻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于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因材施教,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组建教室团队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实施集体教学,配备多名教室在一节课上同时上课。一个教室负责教学演示操作进行主讲,其他的教师负责辅导学生并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采用教师团队的授课方式,可以取得教学主动权,也能优化教学资源。同时,整合现行的教材资源,有针对性地编织教学教材,集体研讨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另外,开放教学网站给学生,帮助其掌握丰富的知识。
2.2优化教学的实施措施
制定和落实计算机一体化的教学措施,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为各个行业培养适合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而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在相应的操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必须接轨实际工作领域去设置计算机一体化的教学内容,用工作模块去代替以前的教学模块,在教学实践案例中融入实习、实训和实验等教学阶段。优化教学过程还必须管理学生的课外训练。只有将课程上学到的技能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得到巩固。所以,教师应当布置一定的课外训练任务和作业,并进行检查和有针对地辅导,才能帮助学生计算机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2.3创新教学组织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不同于常规教学,所以教师在组织一体化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处理好关键的几点。第一,科学分组。计算机操作重视合作学习,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互相帮助,这样容易提升学习效果。第二,面对全体地进行巡视辅导。针对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教师的巡视辅导能够切实帮助这类学生。第三,集思广益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材资源整合、演示过程和教学课件等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团队的集体研讨和制定,并达成共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间也会更加有默契。第四,布置和批阅作业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学生的作业能够有效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也能从中找出自身的教学问题,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第五,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能够体现出阶段性的学习效果,也能达到教学监控的目的。
2.4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机理论知识的难度较高,也比较枯燥,所以高职学生往往对其缺乏兴趣,这也使得计算机的学习效果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有效实际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在计算机一体化学习时的热情。首先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来教授课程,简化操作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其次就是设计内容丰富样式多样的教学课件,通过演示课件,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印象并激发其学习欲望。最后就是实战式教学。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即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通过接受任务,同时了解任务中的内容及问题,最后由问题创设出学习的情景以及目标,最后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简而言之,任务驱动教学即是一种引导教学的方法。例如: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考虑任务具有现实意义,不宜太难,相应的教学知识要在任务中体现,然后引发学生主动实践学习,任务时可以采用“技能树结构”,即要求任务环环相扣,具有层次性,同时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点查询,最后进行整合。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网络资源,例如图片资源、视频资源、文字资源以及音频资源,学生通过这些资源利用课堂时间、业务时间甚至一些闲散的时间进行相应的学习,例如了解一些操作视频的操作流程,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以及“问题重现”的过程及解决方法,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调整学习方法,添加个性化学习或者层次化学习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又减少了出错率。
二、案例课堂教学,体现教学切实性与个性
会计电算化,本身就是一个以应用性为主的课程,而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课程知识后,学会“学以致用”,教师就要保证教学的信息对等性与实用性,而案例教学的优势性也由此体现。即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首先需要教会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然后最大限度保证教学是自由度,即让每个学生独自完成一套会计资料的操控,即凭证的输入、过账乃至报表,均需要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完成分步掌握,教师根据以上学校情况,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进行划分,然后教师将一些教学常见或者易错的问题进行记录,然后汇总,作为巩固教学的案例,但是区别与传统的正面案例,这种案例将被作为反例,而学生从这些例子中主要需要了解的是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及纠正的方法,避免实际操作中发生同样的错误。例如最典型的案例:以财务类软件进行业务时,如果出纳员无法对业务的凭证签字以完成出纳操作,则需要分析不能签字的原因,而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知识点贯彻到案例中,增加教学的深刻性,即出纳如果要对业务凭证签字,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是否与软件的初始设置存在关联;如何对软件的初始设置进行调整?而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流程进行分析,可以尽快将问题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也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正是案例教学个性化的体现。
三、项目合作教学,保证学习的合作与沟通
相对于前两者来说,项目合作教学除了包含更强的实践性以外,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教学的主导者或者引导者,而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则需要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师生携手完成整个项目的模拟、创建以及项目目标的确定,而教师则根据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估。项目合作教学前,教师首先根据小组学生的综合能力确定项目的大小,以能力较强的小组为例,教师可以与学生探讨,采用大的项目,即将项目进行细化划分,分为系统管控、账目建立、账目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收支款项管控、工资分配、固定资产管控、财务报表等多个小项目,然后每个项目落实细化规定,制定项目涉及的科目、月初月末、记账凭证方法以及报表涉及等阶段任务,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训练,此外还可以将项目合作教学作为一种巩固复习的方式,即教师将教学时间定在期末复习期,然后根据学生所学以及复习的重点,将复习资料进行筛选,将各个知识要点贯穿,整合成一个模拟的“项目”。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毕业期间,开展关于手工会计的模拟实验,将实验的结果进行记录,最后作为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基础,让学生了解手工完成业务与计算机完成业务方面的异同点以及优劣处,有效提升他们采用不同方法处理业务的能力。此外,项目合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是对等的,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然后探讨解决之法,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语
一般是指从事某项工作的技术或者具体工作能力。这与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有很大关系。综合职业能力与基本职业能力相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职业能力。他不但需要劳动者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分内的工作,而且还应当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或者岗位有独特的理解。并能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或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技术改造、理念创新等个人能力提升工作的质量,因此,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等都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这些素质和能力都是在基本职业能力范围内所不具备的。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主要构成
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基本素质、职业基础素质、职业核心素质、拓展能力四个方面,这些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质量和水平。
(一)基本素质。
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从业者应当具备基层财会人员必备的基本思想道德品质,这些素质与职业道德有很大联系,例如严谨、诚信、敬业、爱岗等是决定和影响会计人员工作质量的最深层次因素。
(二)职业基础素质。
职业基础素质是一种更为专业化的素质,是从事会计工作所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它包括在日常工作中从业者所应当具备的创新和协调能力,对于人员和事件的组织能力。
(三)职业核心素质。
职业核心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这种素质还可以细分为几个方面。一是会计核算能力,如在处理会计账目时的分析、记录以及成本核算的能力。二是编制与分析各种报表的能力,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编制常见的主要财务报表。
(四)拓展能力。
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综合素质中还离不开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拓展能力,例如经济管理中应用文写作能力,与外部人员和内部人员沟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些都能影响到他们平时工作的效率,一个默契的会计团队通常比一般会计团队的工作效率高出1倍。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在人才培养中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
培养学生能力应当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因为学生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学生一旦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各种能力,其综合素质也能在其影响下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首先应当制定目标,将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各种专项能力作为培养的基本目标和方向。然后按照具体的能力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其中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大的方面。确保学生不但具备展示的理论知识储备,还应当训练出过硬的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定,那些具体的岗位任职要求应当成为教学中的重要参考。
(二)突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按照高等教育教学总体目标,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和突出人才的实用性的具体要求,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实践中应当突出教学的实践性,理论课程体系要以职业素质为核心。为确保会计电算化专业与社会中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相匹配,必须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能力培养的要求。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中理论课程对于能力培养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学生能够顺利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且要保证学校的教学与实际的社会实际环境相符。专业教学应当以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在职业岗位能力引导下,不断夯实学生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另外还应当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另外教学内容中还应当包含各种专项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等。
四、改革教学方法应有利于能力培养
提升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应当有针对性地保留原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二是应当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在传统的培养教育中主要注重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的成果不断推动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素质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都比较优秀,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在今后的培养模式中还是应当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教学的重点。
五、实践教学应强化职业技能培养
实践教学能够检验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能够比较完善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对于实践教学的加强和重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专业技能规范就此成为了实践教学的具体抓手,实践教学体系应当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在考核评估体系的帮助下不断完成实验实习基地的设施建设。
六、结语
不少中职院校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建设缺乏全面的分析和论证,在专业设置上存在跟风现象,缺乏对院校、区域特色和发展需要的考虑。有些学校片面地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会计的辅助手段,导致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只是将传统会计专业改成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名字。因此,中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上要树立正确的思想。会计电算化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为要求,并要具有完善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的是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应根据以上思想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配套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发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从而强化实训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选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把各资格证书的必考科目、大纲和考试内容同学校的专业岗位课程进行结合,采取知识整合的方式进行内容教学。
二、中职会电专业建设教学的创新研究
1.优化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建设。
根据社会职业岗位对会计人才需具备的会计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实际需要,建设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并通过对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以实现课程内容体系的提升与优化。我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如下:①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中职院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不仅应该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与会计职业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等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我校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需求的相关素质知识和技能,开设了职业道德素质课程(包括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技能素质课程(经济法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和各种技能课程)和学习能力素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体育、语文、数学)。②基于工作过程设置课程。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既要来源于企业又要高于企业,将企业的工作业务过程提升为教学过程。为了让学生的技能水平达到逐级递进的目的(即从会计基本技能“岗位核算能力”综合核算能力),我校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设计了一定数量的基本(收银实务、手工会计技能和电算会计技能)、专业(理财基础知识、会计查账实务、成本岗位实务、纳税申报、财务软件各模块的操作)和岗位(企业会计岗位核算、会计综合模拟实训、顶岗实习)技能课程,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③合理安排课程课时。在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建设中,中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适当增加实验课时,使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1∶1以上,突出实践教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练习。
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对行业人才知识结构,尤其是技能结构的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培养方案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构建出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十分强调实际操作的会计电算化学科,为保证教学质量,首先要保证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0%左右。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两大类,分别为分阶段实训和综合实训。①分阶段实训包括认知实训、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其中涉及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所谓认知实训就是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际工作场景和理论知识场景,通过该实习过程,学生能够初步产生对会计电算化的感性认识,且了解该专业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在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计手工模拟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对账和结账、编制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基本方法,掌握会计工作基本流程,并加深对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应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的目标是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并运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操作,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电算会计核算整个流程和核算方法。②综合实训包括校内综合模拟实训、社会见习和顶岗实习。校内综合模拟以一个模拟企业的特定会计期间为范围,以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在企业会计环境中,按照会计职业岗位分工,从审核原始凭证和填制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进行一个过程完整的、综合性的会计业务处理训练。在进行综合实训时一定要注意进行岗位的分工,让学生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从而系统掌握会计业务核算的全部流程,对所学知识有整体性的理解和认识,实现学生业务整体核算能力的提高。校内综合模拟实训是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的综合技能实训,而社会见习实践形式是学校根据专业知识及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进行见习和调研,并写出专业性的调查报告。其目标是使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和接触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其充分认识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应具备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顶岗实习是最后一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活动,为了锻炼学生的沟通接洽能力,其实现形式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寻求机会为主,学校定点安排为辅。其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会职业的基本技能并能将其灵活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优化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
①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校内模拟实训室是将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及管理活动浓缩于一个实训室内,为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全面学习和掌握财会专业知识及技能创造了基本条件。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建立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鉴于财会工作极强的操作性,我校在校内模拟实训室中,模拟了企业内部的办公环境,设置了分岗,使学生了解了工作流与工作规范,从基础会计、会计分岗、税务、银行等了解和执行财会相关业务;而在实训室,模拟了银行、税务局,仿真财务会计会接触到的外部环境,训练学生各种对外业务的操作。②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企业实习基地。中职院校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积极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从而不断完善会计教学的方法及更新会计专业知识,使学生所学更贴近实务,在就业过程中真正体现专业价值。建议学校可以与多家企业进行实质性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顶岗工作机会,安排经验丰富的企业会计岗位工作人员担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采用最直接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以充分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1教学模式落后
一些多媒体的技术开始被应用到电算化教学中,但在教学模式上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仅仅是由将过去的板书或者是书本转化成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从本质上还是填鸭式教学,没有进行互动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完全是个人在讲述知识,而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时间性较强的会计电算化显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1.2教学目标不明确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教学方面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方面是完全遵循考证为原则进行教学,而且这种教学目标还具有典型性,很多院校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这种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以完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为核心,并不联系当前社会的需要,忽略了科技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1.3理论不能够紧密联系实践
会计电算化教学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熟悉财务理论的基础上拥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很快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偏重的是理论上的教学,考核的内容也基本上是理论知识,导致了很多学生虽然考试分数高,但是实践操作能力差。
1.4老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当前,很多院校老师其理论知识认识程度较深,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很多老师同样也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说,院校中那种双师型老师数量并不多。这无疑会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老师在考核和评价学生方面也不注重实践能力的考察,采用的教学软件也相对单一,这些都会严重制约教学效果的提升。
2提升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2.1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实践层次
首先,增加财务链账务核算月份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跨月或者跨年的财务核算能力。然后,要丰富相关财务软件的教学内容,特别要结合供应链来进行财务教学,实现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供应链和财务链的有效结合,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应用到实践。最后,在软件管理教学时,还需要增加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教学,要知道会计电算化不仅有助于进行基层管理,而且也有助于高层决策的管理。
2.2科学选择软件并及时进行升级
由于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软件种类很多,除了考证的专用软件用友之外,还有金蝶等应用都非常广泛,这些不同的财务软件在功能和操作等方面既有一定的雷同,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老师除了使用考证用的软件进行教学之外,还需要引入其他同行的软件进行分析对比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软件之间的差异,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财务知识,作为院校必须要对两套以上的财务软件进行对比教学,要保障软件的及时升级和更新,要与社会企业的应用保持同步。
2.3分阶段教学提升实践的仿真属性
会计电算化课时要科学合理增加,特别是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并从软件操作和仿真模拟两个阶段进行实践教学。在软件操作阶段,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该软件所包含的财务管理思想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而在仿真实践环节,就需要运用实践材料进行电算化的核算,模拟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电算化核算工作,并创设相应的财务管理环境,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相应的角色,从而结合具体的工程事项进行财务核算,并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和相关技能要求。通过这种类似真实的现场财务管理环境来进行仿真实践,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4构建电算化实践基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由于目前很多院校在会计电算化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和企业相比还是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让院校的教学效果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那么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构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基地,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实现企业级应用的教学。对于学校来说,可以提供相应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及仿真教学材料。而对于企业来说则能够通过大量的实践应用人员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工作模式,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通过这种方式来消除教学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
2.5促进老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针对老师在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低的问题,院校应该从下面两点来进行解决:①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工作,选择一些专业的老师参加相关财务软件的培训,或者和财务软件企业进行合作,派老师到这些财务软件企业进行进修,并让老师参与企业的财务软件实施或者ERP实施工作,提升老师的实践应用能力;②通过利用寒暑假期间,引导老师到企业内部进行顶岗工作,通过具体的工作环境来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仿真实践教学提升必要的实践基础能力。
2.6完善会计电算化仿真模拟实践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