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6 08:38: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生儿脐带护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270-01
传统的新生儿脐带护理模式是首先使用气门芯结扎脐带,然后在大约1d后将气门芯取出,并等到2~3d后再进行一次断脐的方式。这种传统的处理脐带方式虽然一直被广泛运用,但是二次断脐非常容易引起肚脐部位出血或者发生脐炎,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健康。而且二次断脐后再经湿润、干燥、结痂、脱落,从而延迟脐带愈合[1],所以寻找新的脐带护理方法非常必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与我院产科出生的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研究组40例新生儿中,男25例,女15例。对照组40例新生儿中,男22例,女18例。两组研究对象最短胎龄均为37周,最长均为41周;体重最小2600g,最大3900g;最短住院天数6d,最长住院天数10d。两组新生儿在胎龄以及性别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脐带护理方法。也就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使用带有气门芯的止血钳将脐带根部往外0.5cm的地方夹住,然后在夹点位置之外的0.5cm~1.0cm处将脐带剪断,剪断并将气门芯套住脐带根部后将止血钳取下。最后使用碘酊对剪断位置进行消毒,消毒后使用无菌纱布包裹好。然后在24h后将气门芯取下,查看脐带的收缩情况,并在48h~72h内进行二次断脐,使脐带顺利脱落。
研究组:采用不干预脐带护理方法。在新生儿出生后同样首先需要进行气门芯断脐法处理,操作方法与对照组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急性气门芯断脐后12h~16h后就需将无菌纱布取下,但不取下气门芯,目的使为了提高脐部的通透性。整个护理过程从新生儿出生到脐带自动脱落只需要对脐部进行一次仔细的消毒,不对脐带进行任何干预,只需等待其自动脱落。在48h~72h后脐带自动脱落后需要使用无菌剪子将残端未全部脱落的结痂剪掉,剪掉结痂后再次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处理,并在残余结痂剪掉后每天均需要进行最少一次的消毒[2]。通常情况下,脐带修复完成、不需要再次进行消毒处理的判定标准为:脐带的遗留残端已经全部脱落,脐窝已经形成。
1.3统计学意义
数据统计分析选择SPSS13.0统计软件,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
2结果
相比于传统脐带护理方法而言,不干预法应用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且新生儿脐带有出血或者肉芽肿等症状较少。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脐带护理是产科护理服务的一个基础内容之一,传统的脐带护理方法虽然使用时间比较久且使用的范围非常广,甚至已经成为产科临床脐带处理的首选方法。但是由于传统脐带护理方法是在24h后才将气门芯取下,容易因为通透性不好等原因造成胶质的脐带内部含有较多液体,延长脐带干燥时间;另外,在进行二断脐时非常容易牵扯到脐动脉导致脐部出血,且一旦脐部出血,00那么将直接增加感染几率,最后极容易造成脐炎,严重影响脐部的顺利修复,护理效果较差。而不干预护理方法则是在放置气门芯和剪断脐带后12h~16h后就拿开包裹纱布,较大程度提高脐部通透性,让脐带内部的血液更快蒸发干净,且整个脐带护理过程消毒的次数非常少,这种情况能够让脐带在自然状态下自由脱落。另外,由于这种不干预法不需要进行二次断脐操作,所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脐部的刺激和损伤,因此也就能够较好的避免出血和感染现象出现,提高护理效率[3]。所以,笔者认为,相比于传统脐带护理方法而言,不干预法更适合在新生儿脐带护理工作中使用。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脐带护理方法而言,不干预法应用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且新生儿脐带有出血或者肉芽肿等症状较少。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李真.林桂兰.成娅. 妊高征胎盘组织中TGF-β1变化的临床意义 [J].重庆医学;2009年06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从外院转入的2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次断脐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感染率及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感染率、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家长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对新生儿脐部实施二次断脐护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促进脐带脱落。
关键词 二次断脐;新生儿;脐炎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9.034
新生儿脐炎是儿科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其发生原因与临床护理不当有关[1]。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脐带剪断后留下创伤,加之新生儿抵抗力较差,外界病原菌容易通过创口侵入机体并引发新生儿脐部感染,如处理不当可引起患儿败血病,严重时可引起患儿死亡[2]。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对预防新生儿脐炎、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3]。为此,本文对110例新生儿采用二次断脐法以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新生儿脐炎发生风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在从外院转入的2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出生时Apgar评分>7分。(2)均为足月出生儿。(3)住院时间为3~5 d。(4)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研究。(5)所有病例均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宫内感染者及脐部先天畸形而不能结扎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58例,女52例;胎龄37~41周,平均(38.96±2.98)周;体重3586~3850 g,平均(2869.32±22.23)g;Apgar
作者单位:410007长沙市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二科
李小花:女,本科,护师
评分8~10分,平均(9.32±0.85)分。观察组男57例,女53例;胎龄37~42周,平均(39.28±2.56)周;体重3512~3825 g,平均(2798.34±21.85)g;Apgar评分8~10分,平均(9.52±0.72)分。两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体重、Apgar评分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采用5%聚维酮碘对脐部皮肤进行消毒,于脐带根部采用脐圈实施结扎,距离结扎部位1.0 cm处将脐带剪断,挤出残血,采用5%碘伏对脐带断面皮肤包括脐带残端、脐带根部、脐带周围进行消毒,采用无菌纱布将脐带残端覆盖包扎。对照组新生儿每次沐浴后采用5%碘伏对脐带周围皮肤进行消毒,24 h后将脐部暴露。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采用75%乙醇对脐部进行消毒,选取脐带根部与脐轮相距约0.5 cm处进行断脐,将残血挤出后,采用愈脐带袋芯将脐眼固定。新生儿于每天洗澡后及时更换愈脐带,并对脐部进行消毒。在新生儿出生后30~45 h脐带干燥,但还没有完全过硬或过干时对其行二次断脐,断脐时应离开脐带根部受压处,同时操作人员应将牵引线向上提,并与腹壁呈30°,顺时针方向将脐带残端剪除,对脐部皮肤进行消毒,贴上脐贴,24 h后暴露脐部。
1.3观察指标(1)新生儿脐炎是指由于断脐或出生后护理不当而引起的脐带断面被细菌入侵而出现的炎症。(2)两组新生儿出院后通过定期电话回访了解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及脐部出血率。(3)家长满意度分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护理方式满意度,采用电话访谈方式完成调查,满分为100分,>90分为满意,81~90分为良好,70~80分为一般,<70分为不满意。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问卷220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检验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发生率比较(表1)
2.2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及脐部愈合时间比较(表2)
2.3两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方式满意度评价(表3)
3讨论
脐带是连接胎盘及胎儿的管状结构,其作用将母体营养输送给胎儿以满足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需要[4]。新生儿出生后需行断脐处理,脐带失去血供后将逐渐硬化、干枯并最终脱落。从断脐至脐带完全脱落一般需要7 d左右,而脐带残端在愈合过程中会产生少量胶质分泌物,从而为厌氧细菌提供良好的培养基,容易引起脐部感染[5]。轻者可出现脐周围皮肤红肿,并出现少量脓性分泌物,如得不到及时处理则会发展为重度脐炎,并形成蜂窝组织炎及脐周脓肿,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生命[6]。因此对新生儿做好脐部护理对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次断脐是指新生儿出生后30~45 h,脐带干燥,但还没有完成过硬或过干时对其再次进行剪脐。过早剪掉脐带因脐带残端未干燥而导致血管闭合不完全,易导致胶质水分过多,脐带潮湿,当脐带剪掉后容易出现渗液或渗血情况,因此增加新生儿脐炎的感染风险。当新生儿出生45 h后再对其进行剪脐,由于脐带过硬而增加剪脐难度,容易发生坏死组织残留。因此在新生儿出生后30~45 h内实施二次断脐能有效减少脐带胶质水平分泌过多,降低新生儿脐炎发生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感染率、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解玉娟[7]对127例新生儿实施二次断脐的结果一致,从而表明二次断脐方法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出血率及脐炎发生风险,有利于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分析原因可能如下:常规断脐采用脐带夹、棉线或气门芯在距脐根0.5 cm处结扎脐带残端,脐带残端需要自然脱水硬痂后才自然脱落,所需时间在6~10 d以上,而剪去脐带残端组织,脐部干燥,使脐孔闭合时间提前,避免了潜在的院外感染,方便家长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杨柳[8]认为,二次断脐可减少脐带胶质水分的分泌,从而缩短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由于二次断脐方法能有效缩短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降低脐炎发生率,因此家长对该种方法均表示较高的满意度。加之从患儿出院后,本院一直对新生儿家长进行电话随访,并指导新生儿家长正确进行脐部护理,从而提高了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芝兰,郭庆玲.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09-110.
[2]唐学敏.二次断脐护理在新生儿脐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2):940-942.
[3]张国英.不同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价值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14):3088-3089.
[4]周晖,朱珠,夏家爱,等.产后居家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脐炎干预中的效果分析及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18-119.
[5]王秋菊.改良式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206-207.
[6]李正兰,范红燕.护创液体敷料用于新生儿脐炎消毒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7):3662.
[7]解玉娟.家庭访视对基层新生儿脐带家庭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2013,33(6):122-123.
[8]杨柳.二次断脐时机选择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120.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要点
新生儿脐部比较容易受感染,而且新生儿免疫机制发育不完善,集体防御能力较差,特别容易引发脐部感染,影响新生儿健康[1]。为了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率的发生概率,必须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有效的护理,抓住护理要点实施针对性保护措施,防止病原菌的侵入,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2]。本研究以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及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300例新生儿,男婴174例例,女婴126例,出生体重2500-4000g。均为单胎,所有患儿均无宫内感染,Apger评分在8分以上。
1.2 方法
日常护理:(1)保持脐部干爽:新生儿沐浴后及日常被水浸湿或被尿液污染后,需使用干棉球或干净的纱布擦干,并使用络合碘面前进行消毒,消毒时未脱落的脐带从根部向上消毒,脱落后的脐带从脐窝中心向四周消毒,消毒过程中给予患儿2-63根棉签辅助处理,一根棉签用于脐带根部、一根用于脐带周围,另一根用于吸取脐带周围多余消毒剂。(2)避免感染:为保护脐部,新生儿脐带结扎后12~24h往往会使用无菌纱布包扎脐部,而由于纱布容易被刚刚结扎的脐带伤口分泌物及宝宝的大小便污染,给细菌在脐部生长繁殖创造条件,因此脐带结扎12~24h后,需及时去除盖住脐部皮肤的纱布,并每天用络合碘毒脐带2~3次,直至脐带干燥脱落;(3)避免摩擦:由于已干燥但尚未脱落的脐带残端很坚硬,经常碰触摩擦,易导致根部出血,因此护理中需注意避免对脐部的刺激,选择柔软的纸尿裤和纯棉内衣,消毒脐部时,手法要轻柔,避免对脐部造成擦伤。
特殊护理:(1)脐带发红:脐带干燥脱落过程中,根部及周围皮肤往往会有轻微发红,属于正常现象,可使用络合碘消毒,并使用刺激性小的红霉素软膏外涂脐部;护理过程中若皮肤发红严重,脐轮有肿胀,且发红皮肤温度较高,则可能为发生感染,需及时采取措施处理;(2)脐带渗血:脐带结扎不彻底,可造成脐带渗血,多发生在结扎后12h内,若新生儿发生脐带渗血,则需重新结扎止血;少数脐带干燥后未脱落前,受牵拉、刺激等,可导致脐带渗血,若发生此种情况,可使用云南白药外涂;脐部出血量较少时可用碘伏消毒加压包扎或用明胶海绵止血,如出血较多按压止血无效时,应缝扎血管止血。(3)脐部分泌物:脐带愈合过程中,残端往往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新生儿脐部有分泌物渗出后,需及时清除,以避免分泌物干燥后,导致脐窝和脐带根部发生粘连,引起感染;(4)脐带脱落迟:新生儿脐带一般3~7d内可自然脱落,若2周后仍未脱落,则需对脐带情况进行仔细观察,查看是否有红肿、化脓、大量液体渗出等,若有脐炎发生症状,则需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若无以上现象,则可使用络合碘进行消毒,并保持残端干燥,以加快脐带脱落;(5)脐肉芽肿:因脐带脱落过晚发生脐炎未及时治疗可导致脐肉芽肿,表现为脐窝内有粉红色易碎有渗出的包块,脐窝内潮湿有渗出,易出血及感染,可并发脐同皮炎。为保持脐部干燥,可用10%硝酸银烧灼,小肉芽可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镊子夹除后加压包扎,每天2次换药。此外,在新生儿出院前,还应做好脐部护理宣教,为产妇及家属讲解的脐部护理要点,教会产妇及家属正确消毒新生儿脐部的方法,注意避免脐部潮湿、污染,若发生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在新生儿脐带护理过程中,仔细观察新生儿脐部变化情况,是否有粘液性分泌物,是否有潮湿、渗血情况出现,记录新生儿脐炎、脐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一般满意,
2 结果
经护理后,本组300例新生儿无一例发生脐炎、脐部感染及并发症。在家属满意度方面,非常满意167例,满意84例,一般满意49例,无一例不满意,家属满意率达到100%。
3 讨论
婴儿脐带周围有着丰富的胶质样组织,细菌非常容易再次繁殖、生长,特别是厌氧菌和病原微生物和细菌感染。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脐带在出生7天以后才会自然脱落,脐部创口需要2周才能完全愈合[3],这个阶段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与新生儿健康有着重要的关系,必须对新生儿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降低新生儿脐带感染。由于脐部潮湿易滋生病菌引起局部感染,因此日常中需保持脐部的干爽,注意做好脐部保护及消毒,避免感染及摩擦,以防止脐炎及脐部擦伤。在做好日常护理的同时,还应加强脐带发红、脐带渗血、脐部分泌物、脐带脱落迟及脐肉芽肿等脐部特殊护理,从而减少脐部并发症。从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经过精心的脐部护理,本组300例新生儿无一例发生脐炎,脐部感染及并发症,表明了护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叶丽君,郭玉萍.改进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0(12):55-56.
关键词:延迟断脐;新生儿脐部护理;应用效果
新生儿脐部为细菌容易入侵的部位,如果护理不到位,轻者容易发生新生儿脐炎,重者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继发腹膜炎[1]。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顺产分娩的新生儿脐部护理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顺产分娩的新生儿300例,其中男婴165例,女婴135例,胎龄37~41w,平均(38.69±1.19)w,体重2600~4400g,平均体重(3311.40±486.89)g,Apagar评分7~10分,平均(9.65±0.67)分。3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150例,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断脐方法 对照组150例新生儿采用常规断脐法,即在新生儿断脐后1~2min,用5%维酮碘消毒脐根部周围,脐带根部用气门芯结扎,然后距结扎部位上0.5cm处剪断脐带,再用5%碘酊消毒脐带断面,用愈脐带包裹残端。观察组采用延迟断脐法,即新生儿出生后,距脐轮约10cm处钳夹脐带,剪断脐带,气门芯结扎及无菌纱布包扎后30min,再按常规方法断脐。
1.2.2护理方法 两组新生儿每天均接受常规护理,每天沐浴后,用安尔碘消毒脐周皮肤及脐痂,保持脐部干燥和清洁,出院前指导新生儿家属掌握脐部护理方法。出院后由接产新生儿的助产士跟踪随访1~4w。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脐带出血:指脐带残端渗血浸湿包扎纱布或者更多出血。脐炎诊断标准:轻度脐炎指脐轮及周围皮肤轻度红肿,伴有少量的浆液性脓性分泌物;重度脐炎指脐轮及周围皮肤明显红肿发硬,伴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全身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应用(x±s)表示,P
2 结果
观察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重度脐炎发生,轻度脐炎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脐带脱落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其机制为胎儿娩出剪断脐带,脐带残端停止血供后,逐渐干枯、硬化,自然脱落。大部分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为7d左右,而创面彻底愈合在10~14d左右[2-4]。正常情况下断脐后,脐带残端残存少量血液,脐带华通氏管水份溢出,脐带在坏死脱落过程中,常伴有炎性渗出物分泌,可导致新生儿脐炎。而延迟断脐可以使脐带内血液排空更加充分,脐带华通氏管水份更加减少,脐带残端干燥加快,有助于脐带脱落和减少脐炎的发生[5-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脐带内含有2根脐动脉和1根脐静脉,断脐后由于脐血管本身的收缩作用及重力作用,脐带迅速干瘪[1],而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30min再断脐,此时脐血管中的血液较常规脐血管中的血液排空得更充分,创面基本无血液和渗液,更加不易发生脐带出血,本研究中观察组脐带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样本量,将扩大样本量研究。
综上,延迟断脐可以促进脐带早期脱落,减少脐炎及脐部出血的发生,有利于脐部护理,使围产儿保健工作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可珊,温小玲,吴烈华,等.延迟断脐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3):37-38.
[2]黄露.甲壳胺护脐包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88.
[3]王小飞.新生儿200例的脐部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94-6795.
[4]谭慧霞,熊良恩.不同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10):917.
[5]孙桂君,赵磊,沈爱红.延迟断脐结合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2):53-54.
【关键词】新生儿 脐带 干燥脱落 愈脐胎毒清
在正常情况下,断脐后新生儿的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僵化,一般于7天左右脱落[1]。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如护理不当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2]。延迟脱落的脐带给产妇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和心理负担。为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我们观察到愈脐胎毒清对加速新生儿脐带脱落具有很好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材料
1.1.1 研究对象
新生儿均为2010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在成都市妇产科医院母婴病区正常分娩、母亲无产科合并症、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均为9-10分的正常新生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出院时间均为出生后5天。
1.1.2 材料
选用江西同天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愈脐胎毒清、无菌纱布、以及新生儿脐部护理常用的磺胺酒精、棉签等。
1.1.3 方法
试验组新生儿脐带常规结扎断脐消毒后将愈脐胎毒清袋芯对准脐眼敷好,顺势固定,并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次沐浴后用磺胺酒精消毒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愈脐胎毒清每日更换,避免尿液、粪便污染潮湿,连用2日。对照组新生儿脐带常规结扎断脐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裹并固定,每次沐浴后同样用磺胺酒精消毒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无菌纱布每日更换,避免尿液、粪便污染潮湿,连用2日。
1.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脐带脱落率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表1 新生儿出院当日(出生后5天)脐带脱落结果比较
注:x2=10.67;P﹤0.005
3 讨论
脐带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体蒂发展而来。脐带内有一条管腔大而管壁薄的脐静脉和两条管腔小而管壁厚的脐动脉,血管周围有保护脐血管的胚胎结缔组织。胎儿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亲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的交换[3]。新生儿出生后,脐带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无保留意义,因此脐带会逐渐从根部脱落。从出生剪断脐带到从根部脱落大约需7天左右。但由于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出现,产科医院病床使用率增加,出院周转率快,住院天数缩短,从而导致新生儿在出院时脐带并不能完全干燥脱落。虽然在住院期间产妇及家属能观察到我们对新生儿进行的每一次沐浴及脐带护理过程,甚至在出院当天还会一对一的进行床旁指导护理要点。但是由于经验的不足以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导致她们对新生儿脐带护理感到束手无策,同时延迟脱落的脐带给产妇和家属也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和心理负担。
为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做了大量的尝试发现愈脐胎毒清对加速脐带的脱落很有帮助。愈脐胎毒清为一次性使用产品,经钴-60灭菌,产品无菌。愈脐胎毒清袋芯由甲壳素无纺布包裹制麦麸、大蒜粉、蜂胶粉、高分子吸水树脂而成。其中麦麸具有清热解毒、除风止痒、利湿作用;而大蒜含有一种可贵的植物杀菌素——大蒜素,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肺炎双球菌及白喉、痢疾、伤寒、副伤寒、结核等杆菌、霉菌等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蜂胶具有解毒消肿、消炎抗菌及促进组织细胞再生的作用[4];高分子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吸收比自身重几百到几千倍水的高吸水功能;因此在以上成分的共同作用下,愈脐胎毒清对新生儿脐带创面就具有高效抗菌消炎、收敛止血功能,从而加速了新生儿脐带残端的干燥脱落、促进了脐带断端的愈合,对脐部渗液、出血及感染起到了预防作用。
4 小结
新生儿产后脐部使用愈脐胎毒清能加速新生儿脐带残端的干燥脱落、促进创面愈合、防止脐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2]崔焱.儿科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19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07-02
新生儿脐部和其体内血管相通,如护理不当,轻则引起脐周炎症;重则可制败血症而危急生命。目前主张脐带根部结扎、早期修剪脐带残端,可缩短脱脐时间,减少脐部感染和促进脐部愈合[1,2]。但剪脐时间与技巧掌握不当,极易发生出血和感染,这时需进行压迫止血或结扎脐血管,部分需局部给予红外线照射及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加强新生儿脐部护理,提高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成活,可有效的降低围产儿的感染及死亡率。我们对463例剖宫产新生儿脐部护理进行了分析,并在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新生儿脐部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6年7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我科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463例,顺产的新生儿因住院天数太短,观察时间不够,不在观察之列。孕周38-42w,出生时Apgar评分≥9分,体重2500-4000g,其中男婴252例,女婴211例,住院天数5-7d。
1.2 方法:将463例新生儿按断脐时间分为2组,A组于出生48h后断脐152例;B组于出生72h后断脐311例。
2.护理
2.1 断脐前的护理:首先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前要有每日检查脐部,观察脐等带残端有无出血,渗血,渗液等情况。一般情况下只要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涂擦脐部,由内向外作环行消毒,然后盖上消毒纱布,再对脐布固定,以防感染。勤换尿布,并要避免尿布直接覆盖在脐部的敷料上,若尿湿了需及时重新消毒脐部后更换敷料。给婴儿洗澡时要做到尽量不打湿敷料,更不能将婴儿全身浸在澡盆内,以防脐部被水浸湿溃烂而引起感染。
2.2 新生儿断脐。
2.2.1 出生后1-2min用0.5%碘伏消毒液消毒脐根部及周围,在距脐根0.1cm处用气门芯或丝线结扎,然后在结扎部位上0.5cm处剪断脐带,挤除残血,再用0.5%碘伏消毒液消毒脐部,覆盖好无菌纱布加压脐带包扎。
2.2.2 日常常规护理方法。每天用0.5%碘伏消毒液消毒脐部2次(上午洗澡时1次、下午1次),生后次日洗澡后不用纱布覆盖及脐带布包扎,而是采用暴露法,以利于脐部干燥。
2.2.3 剪脐方法。两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后48h-72h内,用0.5%碘伏消毒液和75%酒精消毒脐部及周围,范围10cm,用剪刀尖部从不同方向将脐轮上端脐带一点一点剪掉,要求无残留,再用0.5%碘伏消毒液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及脐带布包扎。
2.3 断脐后渗血。观察当天渗血情况,第二天很少发生渗血不作为观察统计之例。渗血以无菌纱布上血污染面积大小为标准,其中血污染直径2cm以上为大量渗血,(见表1):
表1 各组断脐后脐部出血情况
组别例数断脐出血当天渗血情况(%)
小量中量大量
A15221(13.8)10(6.5)00
B3115(1.6)000
2.4 脐局部干燥。以脐部无渗血、渗液及分泌物为干燥,(见表2):
表2 各组断脐后脐部干燥情况
组别例数断脐后脐部干燥情况(%)
1天2天3天4天5天6天
A15229(19.0)72(47.3)115(75.6)123(80.9)140(92.1)152(100)
B31163(20.2)153(49.1)239(76.8)258(82.9)293(94.2)311(100)
注:表中脐带干燥为逐日累加数和累加后百分比数,出院2周后电话随访均无发生脐炎。
2.5 结果。本组结果显示:A组48h后断脐有21例断脐时少量出血、10例当天有小量渗血;B组72h后断脐有5例断脐时少量出血、当天无一例渗血。提示72h后断脐为断脐的最佳时间,但B组由于脐带残端干燥,增加剪除难度,易损伤脐轮处皮肤。从(表2可见),断脐后脐部干燥时间随着断脐后的天数增加而增加,2组无显著差异。
2.6 断脐后的护理。脐周正常,脐窝潮湿用0.5%碘伏消毒液将脐周及脐窝清洗后,用75%酒精消毒,促使创面干燥愈合;脐周红肿,脐窝潮湿且伴有少量分泌物渗出,用0.5%碘伏消毒液消毒肿部2次,并外涂金霉素眼膏,1天后效果明显好转,再继续延用1天后可完全愈合;脐周正常,脐窝有红色肉芽组织增生用0.5%碘伏消毒液消毒清洗后,用无菌剪刀将红色肉芽组织清理干净,将云南白药粉撒在创面上加用敷料,绷带包扎压迫止血,1-2天后脐带残端光滑,脐窝干燥。
3.讨论
3.1 在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带逐渐干枯僵化,于1周左右脱落,创口在10-14天才完全愈合[4]。彻底清除脐部及脐轮处皮肤的异物刺激,有效防止细菌繁殖及进入血液循环,加速脐部干燥、愈合。但断脐时间选择不当,易出现断脐时活动性出血及断脐后渗血,干燥时间延迟,同样易并发脐炎。如发生脐炎处理不及时,易并发新生儿败血症[5]。适宜的断脐时间无活动性出血,且渗血率少,干燥率较高,可以避免感染和败血症的发生。小部分的新生儿出生时脐带比一般的粗大、脆(含华通胶物质多),结扎时突然用力会扎断脐带,对这种水晶脐在72h后断脐更为恰当;相反有的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较细,很容易干,48h后断脐效果非常理想。
3.2 严把脐带结扎关键是预防脐炎发生的重点。正确掌握脐带结扎位置,在距脐根部1.5cm处断脐,残端不要过长,以0.5-1cm为宜。
3.3 加强健康教育。
3.3.1 要保持脐部清洁,提倡完全新清洁新生儿,破除“脐带风”“脐带长七寸长”等观念。
3.3.2 保持脐部干燥,每天沐浴后用5%碘伏消毒液消毒脐周及脐带残端,出生2天后,脐带以暴露为宜,利于脐部干燥。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使用尿布或尿不湿,切记不能覆盖脐部。
3.4 出院带药。准备消毒药液,指导产妇及家属注意观察新生儿脐部,并正确使用消毒药。如发现异常情况,随时就诊,以确保婴儿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华兰,胡婉珍,李乐花.新生儿剪脐时机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9;34(9):523.
[2] 陈秋兰,李坚彦,佘宝钻.影响新生儿脐带脱落的相关因素.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5):34.
[3] 叶彩眉,马冬梅.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学杂志,2000,35(8):481~482.
通讯作者:贾喜梅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从而指导临床,提高产科质量,预防新生儿伤残的发生。方法 对两年间的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分娩产妇5005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2.8%。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原因是脐带因素,重度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羊水过少和早产。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和防治并发症可有效减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原因; 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国内报道,其发生率占活产数的5%~10%[2]。其发生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寻找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两年来住院分娩的14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分娩新生儿500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42例,占2.8%,其中轻度窒息129例,重度窒息13例,造成窒息死亡1例。
1.2 诊断标准 新生儿窒息标准: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3分为重度窒息。产科原因: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产程异常,胎盘功能减退和胎儿窘迫。界定标准:脐带因素,指脐带过短、纠缠、打结、脱垂。羊水过少指除外胎膜早破,产前B超提示羊水暗区
2 结果
产科原因新生儿窒息可由羊水或多种因素引起,本组14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包括: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早产、胎盘功能减退、产程异常、胎儿宫内窘迫6种。脐带因素、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0.9%,28.3%和15.5%。脐带因素中脐带绕颈最常见,重度窒息以羊水过少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早产,胎盘功能减退和脐带因素。
3 讨论
3.1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主要为脐带因素,本组病例中占30.9%。其中脐带绕颈最常见,这是由于脐带缠绕过短,牵拉过度,脱垂或机械受压可使胎儿在宫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尤其在活跃晚期,第二产程胎头下降更加明显。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胎心改变。羊水不同程度的污染,胎监基线率呈可变减速。因此,产时严密观察胎儿心率的变化是否由于脐带异常所致。若发现胎心快慢不均,宫缩后持续减速等异常,均应及时处理。避免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3]。
3.2 在重度窒息因素中羊水过少居首位 羊水过少,其缓冲作用减弱,宫缩时宫壁紧贴胎儿,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使胎儿脐带受压,影响胎儿及胎盘循环,导致缺氧,严重者可致胎儿死于宫内。同时,羊水过少又使其黏稠度加大,污染更加严重。分娩时易致胎粪吸入综合征。所以妊娠发生羊水过少。应积极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手术终止妊娠。在分娩时,必须及时吸净口鼻咽部的污染羊水,减少胎粪吸入综合症的发生。
3.3 重视产前检查 加强用产期保健,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早发现纠正胎位异常,预防并及时处理妊娠合并症发生。对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母儿异常情况。产程观察要仔细,分娩方式的选择,手术技巧等也要注意。另外,在胎儿娩出前还应做好抢救预备工作,正确处理产程。另外,积极的预防早产及低体重儿的发生,对降低新生儿窒息有重要意义。
3.4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 助产士要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步骤。医务人员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术,采取有效助产技术和恰当的护理措施,阻止新生儿窒息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复苏前对有可能发生窒息的高危分娩做好人员和物资准备,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备齐常用药物,器械如氧气,呼吸气囊等。胎儿娩出后快速评估5项指标:是否足月,羊水清否,有无呼吸,肌张力,肤色。初步复苏后评估呼吸、心率、肤色三项指标。根据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依据卫生部2007年修订《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对窒息新生儿实施规范、有效地复苏。按照ABCDE复苏方案:A为清理呼吸道,B为建立呼吸,C为维护循环,D为药物治疗,E为评价。新生儿复苏整个过程必须保暖,重点要做新生儿的呼吸护理,保持呼吸顺畅,保证充分通气,是复苏成功的关键[4]。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2] 薄辉.现代儿科急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
[3] 杨皓.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复苏治疗体会.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243-244.
关键词:脐带脱落,新生儿;胎毒清脐敷;
新生儿在出生后4-6d感染性细菌定植能力最强。脐部残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门户。若脐带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带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继发腹膜炎[1]。近年来,随着经济及文化程度的提高,新生儿脐带的脱落、脐部的感染已成为家庭的关注及护理重点。我院于2013年1月起对新生儿采用胎毒清(南昌华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脐敷(脐康带Ⅱ型),效果良好,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6月于我院行分娩出的新生儿896例,均系足月儿,无宫内感染,其中剖宫产636例,自然分娩260例。男441例,女婴455。体重:3500g以上有122例,3000-3500g有315例,2500-3000g有356例,≤2 500 g有103例。Apger评分在8分以上。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及干燥程度情况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脐部护理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2min用0.5%碘伏消毒脐根部及周围,在距脐根0.1cm处用气门芯结扎,然后在结扎部位上0.5cm处剪断脐带,挤除残血,再用0.5%碘伏溶液消毒脐部,覆盖好无菌纱布加压脐带包扎。对照组新生儿随后暴露脐带。实验组新生儿脐部用胎毒清贴敷,如果被粪尿污染,则随时更换。两组新生儿均用0.5%碘伏消毒脐部,2次/d,住院时间为3-7天。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实验组脐部红肿8例、脓性分泌物2例、脐部渗血1例,对照组脐部红肿11例、脓性分泌物3例、脐部渗血2例。实验组脐部感染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90,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一般来说,新生儿在出生之后脐带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脱落。脱落期间产妇及家属采取一些不当的护理方法,是导致局部细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潜在因素。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出生后24h内17.9%的脐部即发生有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第4天起发生率高达100%[2]。合理的护理方法对可以加快脐带脱落,预防和减少脐部感染的发生。本研究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实验组脐部红肿8例、脓性分泌物2例、脐部渗血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可能为:(1)重复使用、更换不及时。污染的胎毒清敷贴要及时更换;(2)未定时放松透气。特别是南方闷热潮湿的夏季更应重视,定时予以放松透气,严密观察脐部皮肤的颜色;(3)无专人管理,准确记录。专职护士应加强对产品性能及使用方法的宣教,准确记录每个新生儿使用胎毒清的起始时间,做好各班交接,定期更换敷贴。
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