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9:21: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政治文化生活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职高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因素带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任务和生活化场景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对知识的探究欲望。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根源于美国教育学者杜威的实用主义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理论。把生活教育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教育,加强政治知识的实践,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职高政治课的现状
职高学生毕业后将走入社会,运用掌握的专业技术投入到社会建设过程中。通过政治课堂的学习,能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能用敏锐的眼光分清事物的好恶。但是在现在的职高政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重视专业课知识的学习,把精力投入到提高专业技能方面;认为政治课的学习对以后步入社会的帮助不大;教师对政治学科的不重视。这些问题使职高政治课堂的教学趋于形式,没有真正实现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政治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使政治课堂能真正提高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好的基础。
三、职高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要使职高政治教学效率不断提高,需要把生活化的实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政治学科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把学到的政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把生活化的因素引入课堂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政治的眼光和思维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把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促使他们掌握知识的本质。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进行课堂导入
在进行政治教学时,如果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任务的布置,会让高职学生对政治课堂失去兴趣,会感到政治学习太枯燥。由于缺乏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政治教学枯燥的理论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在进行职高政治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职高学生的学习基础,运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进行政治情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使生活化的导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和课堂教学任务紧密联系,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营造生活化氛围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就是把政治知识融入到生活化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分析和探索。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作为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由于职高学生大部分活泼好动,死板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把生活元素融入到政治课堂中,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使职高学生能充分发挥对知识探究的热情,使他们摆脱了课堂教学的压力和学习过程的枯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并对政治课堂的学习产生兴趣。
(三)设置生活化空间使组织形式生活化
在生活化的情境和氛围中,学生在学习时也要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学习探究;也可以全部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知识的探究。在没有形式拘束的课堂中,学生在生活化的空间进行学习,能利用他们对生活化的情境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领悟,能有效运用知识。
(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课后探究生活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课后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并在运用过程中把实际生活现象和政治知识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课后探究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他们开展课外采访、调查活动:去调查农贸市场、超市、商场哪些商品属于绿色商品,以及消费者购买绿色商品的习惯。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政治教育往往受到课时及场地的限制,即在固定的教师,固定的课时内完成预定的授课内容。然而这种模式往往由于时间的限制使学生的思路受限制,无法做到发散思维,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无从谈起学以致用。基于此,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模式则是要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将其融入到生活中来。例如,教师在开展政治课堂教育的时候,可以将课堂从教师转移到会议室、爱国主义基地、学生活动中心以及操场、体育场等户外场地上。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可以切身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也可以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有关的政治知识和内容。有些人却错误的的认为,政治教育移出课堂外没有丝毫意义,这种说法具有明显的弊端,因为政治教育只有与生活相融合才可以将学生的心扉打开,才可以使学生更好与社会接轨。因此,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在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的改变一下授课环境,将教学融入生活当中。
2.树立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正确理念
正所谓“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改变政治教学中的不良现状,就实现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管窥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王才祥需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理念,摒弃以抽象化、规范化和灌输为教学特征的传统教学理念。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正确理念是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理念,是需要突出学生发展能力的理念,是以调动学生意念,深入挖掘学生内在潜力的理念。要想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正确理念,首先需要将学生作为政治课堂教学的主体,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格,促进其知识的发展;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参与教学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加的贴近实际的生活,才可以使教育的信念扎根于学生的实践中;再次,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使学生明白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满足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这些发展不仅包括学生知识的发展,还包括学生心理、人格等的发展。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政治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粉笔加黑板”和“教师口授”的授课方式,并且这种教学方式还在不断的沿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弊端,其不仅缩短了有限的政治课的课时,也没有提供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通常丰富的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如果一味的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将严重的削减学生学习有关政治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基于此,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尽早采取一些有效的改革及变革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将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切实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而提高其政治教学质量。例如,政治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文、图、声、像并茂的方式,并结合一些具有生活化的素材,给学生给学生展示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进而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质量和效率;教师也可以通过电脑、电视等科学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
4.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作为政治课堂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教育者,对于课堂的质量的好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自己的作用(引导作用、教育作用等)发挥到最大限度。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并要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各种好的教学活动引入到授课中来,使政治课逐渐地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此外,在开展政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指引学生亲身体验掌握知识的真实感受,并对知识生产的过程进行探讨,通过这种真实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组织生活化的教学活动,选取一些与政治教材内容有关的,贴近日常生活实际的,以及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真实的素材,使现实生活和课堂教学更加贴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地感觉,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其对于生活的认识,加强政治教学的实践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政治教学,学生可以切实掌握用政治思维去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有关“政府职能,管理与服务”的时候,引入一些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实例,如我国在2011年出现的抢盐风波,在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对于有关的辟谣者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还有近几年出现的“豆你玩”“蒜你狠”“火箭蛋”等社会不良现象,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在学到政府职能的同时,也激发了其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5.总结
论文关键词:案例,新课程理念,优化案例,讲点,案例相关之处
文化是人的精神产品以及精神活动,本身就是很抽象的东西。学者钱钟书说过:“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面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新增的《文化生活》模块,为了避免机械枯燥的讲解抽象的文化,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文化生活》和其它它几个模块教材相比,它的图片资料、教学案例更多一些,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要充分用好这一先天资源,优化教材中的案例,充分体现《文化生活》的魅力。
一、教材案例源于新课改的课程理念
这次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改中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中,明确讲到我们要追求的是一种“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经验,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还没有接触过,也可以凭借相关的经验进行解释。因此,新教材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其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体现这一过程的方式,就是案例。
在新教材中,这种案例以启动和引导思维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优化案例,包括事例、数据、现象描述等常识性素材的运用,穿插在课文之间,采用统一的字体和格式规范,我们称之为“活动框”。活动框的内容与课文密切关联、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并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以及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是实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环节。例如教材中的网络文化、青年志愿者、红色之旅、数字图书馆等案例,包含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等各个画面,使学生感受亲切,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同时经过“具体―一般―具体”的多环节转化,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反复作用下,学生识别问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二、必须优化教材案例,才能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所有的思维过程都具有理论升华的意义;而且地域不同,对教材案例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有只有优化案例,才能真切展现内容目标的重点,从而极大提高教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再者,教材案例的意义之所以胜于教案、学案,就在于它既有教案、学案的引导功能,又以其经典性、综合性、拓展性充当着承载教学内容的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托、实话教学评价的形式。因此,可以说新教材实施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如何优化案例了。
三、优化教材案例的方法
方法一:将支持教学观点的案例上升为讲点
阐述教学观点,有的要倚重相关学科知识来支撑,有的则直接凭借案例素材来支撑,这种案例素材就应该上升为讲点。例如讲授第十课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样的道理,没有必要生硬的从理论上去阐述,完全可以将教材P104“道德典范”案例上升为讲点,贯穿全课,在生动真实的人物故事中引出“中心环节”、“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识点。
方法二:关注不同案例的相关之处,深度挖掘其意义
教材中大量案例,看似分散在各个框节,其实细细分析,会发现有些案例是有内在联系的。如果能够把握好它们的相关之处,既可以通过学生二度记忆加深印象,同时又可以深度挖掘其意义。例如“两弹一星”这个案例在课本第一课第二框第三目“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P12和第七课第二框第一目“薪火相传,越燃越旺”P78的活动框中都出现过,通过反复使用,提练出综合国力、文化、民族精神三者的关系。再如P43“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P44“中国古代教育思想”、P53“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创新”,这些案例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优化案例,都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把这些看似零散的案例综合在一起,更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形成辩证思维。
第三种:大胆取舍,贴近学生
有些素材,因其经典性而选入教材,但其未必贴近学生,在常识性方面未必承载本课程的目标设置。这些素材用什么、如何用、用多少,可由教师灵活处置――对于意犹未尽者,可以自行补充;过于陈旧者,可以自行更新。例如,在讲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人口迁徙对文化传播的意义”时,作为广东的教师就认为,“客家迁徙史”的事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于理解,于是就替换了教材中原来的“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案例。又如,在导入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借用“上海世博会”的视频,而舍弃了教材中原先的素材。
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什么是教材,她是具体知识的载体,更是精神的体现”。希望我们能通过研究教材、用好教材,实现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著《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政治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朱明光著《走出困境的选择:新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三大看点》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3期P55
3、徐贵权著《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关键词 “一例多境” “抛锚式”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中政治“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结构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最初是以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为蓝本进行开发研究,现已拓展至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课堂教学设计之中。该设计强调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围绕某“一例”展开,围绕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这一“案例”中内含若干认知冲突,每一冲突又扩展为不同的教学情境,每一情境围绕教学目标又包含若干冲突,冲突是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就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也被称为“锚”的消解过程。“一例多境”中的“一例”即为某一案例,它是整节课展开的基础,“多境”即为多场教学情境,皆围案例中的内容及冲突展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为:
1.1 “一例多境”中的“一例”
“一例多境”中的“例”为整节课教学设计的“锚”,一般为围绕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案例情境。这里的“锚”是借用抛锚式教学设计(anchored instruction)中“锚”的称谓。抛锚式教学设计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其中的锚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确定这类真实的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或教学进程也就确定了,故称为抛锚式教学。”①锚是一个真实的问题背景,最初是由影像充当锚,这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情节,其次还有与主要情节相关联的次要情节,整个教学即由这些主要情节与相互关联的次要情节所组成。可见,教学中的锚也即主要情节为整个教与学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宏观背景,教学中的其它情境皆是由锚所引发,围绕锚而展开。高中政治“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中“锚”的思想,每节课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精彩的“锚”,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或是《文化生活》的教学,锚皆来自真实的“生活”,体现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与生活结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和深化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锚”显然是意义建构的中心。
比如,《经济生活》“纳税与征税”这节课的教学,锚是由“股民老张炒股的心声”FLASH所组成;《文化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这节课的“锚”是由展示歌星“王力宏的一段演唱会”视频组成;《政治生活》“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这节课的“锚”,由当地发生的一例“城管与小贩冲突”的故事”充当。创设锚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捕获真实问题,生成认知冲突,情境创设结束,紧接着的是围绕情境提出问题,为后继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1.2 “一例多境”中的“多境”
课堂教学中的任何教学设计皆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展开的。作为锚的案例创设,一方面是为了营造课堂开始时的情境,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另一重要的教学功能则在于制造认知冲突,为后继教学内容的施教、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准备。这里的认知冲突即“一例多境”中“多境”的创设依据,每一冲突即为“一境”,每一“境”皆要达成若干教学目标。下面以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为例,说明“例与境”的关系及其包含的认知冲突。这节课创设的“锚”为青少年喜欢的明星王力宏的演唱会片段。围绕这一“锚”,教师创设了三个认知冲突,每一认知冲突即为一教学情境,构成了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具体如下:
[情境一] 学习任务与看演唱会的冲突
小明是一名高二文科班的学生,他也十分喜欢王力宏,但是由于学习的原因,无法去演唱会现场聆听美妙的歌声,而小明又非常想去。请问,有没有一种可能,小明没有去演唱会的现场,但是却能够比现场的观众更先听到明星的歌声?问题:
(1)为什么?
(2)这给了你什么启示?
[情境二] 停网络、卖电视与看电视愿望的冲突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良莠不齐的娱乐节目,小明的父母为其健康成长深以为忧。在高二这一关键时期,小明的父母把家里的电视卖了,网络停了,于是小明再也看不到“快乐家族”了,再也见不到“欧弟”了?他伤心到了极点!问题:
(1)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明该怎么样劝说父母?
(3)作为父母,又该怎样劝说小明?
(4)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情境三] 父母只让看有选择的频道,小明却想看自己喜欢频道的冲突。
在成功劝说下,父母终于答应把电视重新装上了。小明如愿以偿了?但是,为了小明的学习,父母只允许观看CCTV-10科教频道。因为父母觉得上面的《百家讲堂》对小明的成长非常有益!而且节目很风趣!
(1)你是小明你乐意吗?
(2)该怎么办?怎么样劝说父母?
“一例多境”中的多境,是由“例”也即“锚”中所包含的认知冲突建构起来的,而每一情境同样包含着围绕教学目标的认知冲突,教学过程中,认知冲突解决回应的过程,即为目标达成的过程。上述案例中,每一情境后面所附的问题即为认知冲突的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教学价值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其基本结构由一个“案例”与多场情境组成。该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比如其具有较强的借鉴与可操作性,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师生的欢迎。该教学设计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也是其具有实践价值的原因,因为它也体现出了诸多优秀的教学理念。
2.1 “一例多境”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的理念
抛锚式教学设计是一种教与学的框架,其基本框架是“锚”与“脚手架”,锚是教学展开的核心要素,它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师则围绕“锚”搭建“脚手架”,围绕锚组织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倡合作学习。从教学设计的结构来看,“一例多境”完全符合“抛锚式”教学设计理念,它的“一例”即为“锚”,“多境”即为“脚手架”。从教学活动的结构来分析,优秀的教学结构应是清晰、流畅与完整,以一定的线索或逻辑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符合了这一特征与要求,比如“一例”包含了若干认知冲突,这些认知冲突又构成了不同的教学情境,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以“例”中的内容为素材,以认知冲突为线索,环环相扣,水道渠成,结构完整。
但“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又不是抛锚式教学设计的翻版,它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思想,但并没有照搬该教学设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是一线教师多年优秀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提升,这些优秀教学经验思想恰恰体现了经典教学设计——抛锚式教学设计的某些优秀思想比如设计真实的锚、围绕锚展开情境教学等,但又异于“抛锚式”教学设计。比如:抛锚式教学设计是西方学者以西方的课堂教学或培训模式为基础开发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它以现代教育技术虚拟情境,以影碟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述,这与我国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其次,最初的“抛锚式”教学设计是以数学学科的教学为主,而“一例多境”是以政治学科的教学为主,所传授的知识属性完全不同,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也完全不同。
2.2 “一例多境”体现了情境教学思想
知识如果离开了它所生长的那种脉络和情境,它已不具备活性而具有惰性。“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实现情境学习,无论是案例或是后续的教学情境,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或情境,真实或相对真实是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从学习理论来看,“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实现的是情境认知,最直接的教学效果是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学习。情境教学的机理或优势体现为明暗两条线:“明线意在通过语言或信息媒体营造的意境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解文化的通道;暗线通过情境(意境)构造一个具象的世界,在具体世界和抽象世界之间形成支架,帮助学生建构其具有迁移力的认知结构。”②有研究表明,“在没有背景的情境下获得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即不会理解和迁移运用。”③情境教学的优势恰恰是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的一大弊端,“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正是发挥了情境教学的优势,实现的是情境教学。对于学生建构知识来讲,情境学习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置身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对知识进行主体性的建构,在真实的情境中,实现认知结构的变换和迁移能力的提升。
2.3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所谓教学理论的实践价值,强调的是教学设计的学科适切性、实践应用效果及其可操作性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高中政治而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正如“抛锚式教学”设计理论可以应用于多学科一样,“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同样可以在多学科、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应用,但对于高中政治学科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因为“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典型特征是情境创设,这个情境创设要求真实、生动,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案例一般来自“生活”。选取来自生活中的案例对于高中政治必修教材《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四门课程而言,实在是非常方便。因为这些课程本身就是讲述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教师进行“例与境”的创设较为容易。
第二,就教学效果而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在多位教师及多节课堂教学中应用,由于该教学设计情境教学特色明显的缘故,所以课堂教学氛围非常热烈,真实生活中的认知冲突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级性。“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结构清晰,所有的教学情境皆来自“生活中的案例”,每一案例都隐含着认知冲突,冲突与冲突之间紧密联系,步步关联、环环相扣。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该教学设计理念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众所周知,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到今天,至少出现了数十种有影响的教学设计专著,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恐怕也已有数百个。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教学设计模式实践操作性较差,特别是诸多教学设计模式并非针对我国班级授课制进行设计的,由于国内外班级教学形式相差甚远,所以国外学者开发出的教学设计模式在国内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许多教学设计模式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走进课堂。“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操作相对简单,较易为一线教师所掌握、实用,再加上教学效果良好,所以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课程教学设计——‘分课型’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 蓝志雯.论中学历史课抛锚式教学[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2.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工作措施
一、导论
1.研究背景
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10月9日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指出,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增加,已占农民工整体的47%。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轰轰烈烈,如火如荼,而社会的发展,除了精英的引领,更倚仗于数亿农民工的辛勤付出。他们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同时,他们本身也处在变迁中。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在城市务工的具有农村户籍的青年。社会各界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化、城市融入方面的问题十分关注,但事实上,新生代农民工究竟能否融入城市社会,不仅仅取决于其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还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城市的文化生活环境。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城市文化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对其自身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影响。
2004年,文化部下发“关于高度重视农民工文化生活切实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通知”,首先在政策层面上提到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到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保护农民工文化权益,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农民工服务的重要内容。各地相应地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但总体上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服务缺乏整体规划和制度安排,大部分政策措施停留在“送温暖”的层面,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举措。
2.研究目的
为全面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并从政府、单位、社区、市场等角度提出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工作措施,我们对地处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较快的T市通过问卷调查、部门访问等形式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对象以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调查内容涵盖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内容、文化消费层次、文化终端利用情况、文化组织情况、文化需求与倾向以及精神健康状态等方面的特点及问题,从政府、企业、团组织角度提出相关工作措施。
3.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在T市(地处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较快,毗邻苏州上海)范围内开展,分发的问卷布及全市各乡镇、区,深入村、街道及部分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聚集的区域,如集宿区、外企、种植区及民工子弟学校等重点进行走访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在T市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此类人群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较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较高,工作耐受力较低。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高、更强烈、更迫切。此次调研面广量多,具有一定代表性。
4.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向T市新生代农民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9份。分发问卷为我们了解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工作的基本情况,特别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特点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形成调查报告提供第一手资料。
②文献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相关单位的支持,向我们提供了T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分布及就业情况等。此外,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材料,进一步充实调查报告内容。
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状况分析
根据对T市新生代的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T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单一,娱乐化倾向明显
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主要干什么呢?据调查结果显示,活动频率最高的三项活动是“看电视”(54.8%)、“听音乐”(20.6%)、“去电影院看电影”(15.1%),显然这些活动具有个体化、低运动量、富有娱乐性的特点。一些有组织的活动比如“参加体育或文娱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或具有城市化特点的文化活动比如“去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等,新生代农民工均较少涉及,文化生活内容单一。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娱乐化倾向,除了“看电视”、“听音乐”、“看电影”以外,“去公园广场”(13.6%)、“逛街”(12.1%)、“去录像厅或歌厅、舞厅”(9.5%)、“电脑游戏、上网娱乐”(8.5%)也有不小的比例。这些基本属于“时间消磨型”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娱乐化特点。“读书看报”虽然有7.5%的比重,但大部分人(63.8%)只是看“娱乐消遣类”的书报。甚至有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喜欢阅读“算命风水类”的书刊。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中知识增进型或能力发展型的活动较少。
表一:新生代农民工闲暇时间主要活动
2.文化消费金额较少,文化消费层次较低
从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每月用于文化消费的金额比重最高的一个区间是“11-30元”(42.1%),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每月的文化消费金额在100元以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群体(11.3%)文化消为零,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消费的整体水平偏低。而那仅有的几十元钱主要用于看电影、买报纸杂志、上网等花费不高、层次较低的项目。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看电影”也是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集宿区的农民工的电影消费更是达到了首位(45%),但是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农民工看的主要是企业组织播放的、小影院的低价“电影”或者通过购买盗版光盘、上网点击下载等方式进行电影消费,市区的星级影城对于一般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则是极为奢侈的消费。
表二:新生代农民工每月用于
买书,买报纸,看电影,看录象等文化消费的金额
3.各类组织活动较少,组织活动参与率低
据调查统计显示,尽管79.8%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单位有共青团组织,团组织覆盖率较高,但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大部分的团组织(54.7%)开展工作的情况是“偶尔组织一些活动,但作用不大”,甚至还有一部分受访者(12.4%)表示“从没有过活动”。其他各类组织情况也类似。而包括团组织在内的各类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参与率较低。
4.普遍存在心理压力,但减压方式单一
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其中不同的群体心理压力也不一样,工作强度高、收入低的群体心理压力更大。而他们减压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较多的人选择比较便捷的减压方式,如听音乐、看电视或电影、睡觉等可以自己解决的方式,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
三、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济收入低,文化消费能力不强
农民工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与他们的职业、收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职业、收入稳定的群体在时间与金钱方面有着更多的支配权,他们的业余生活相对丰富。在经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除去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费用,他们每月可用于文化娱乐等消费的费用几乎所剩无几。对于城市里动辄几十元上百元的娱乐休闲场所,他们一般都会敬而远之。虽然调查显示农民工在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很少,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相反,他们对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了渴望。
2.管理及运行机制不完善
从根本上说,我国长期奉行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制度体系是导致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相应的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制度性根源。享受低工资并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民工很难完全摆脱生活的压力。而文化需求是一种基于生理和安全需要之上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其消费会受到生存消费的强烈制约,当前政府文化部门对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关照”只是作为一种非法定职能的方式存在,具有随机性和“个别自觉”的特点,且在全国发展不平衡。管理和运行机制上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文化孤岛”现象的出现。
3.企业、社区对农民工文化生活缺乏重视
企业和社区是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真谛,他们对于农民工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影响颇大。许多企业和社区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缺乏重视,没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服务,也没有为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投入更多财力物力。他们的忽视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之一。
四、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工作措施的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性和财源性主体的功能。政府作为政策的主导方、行动实施的监督方以及财政的补贴方应该做到宏观推动作用。只有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法律和人文氛围,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才有可能改善。
二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营造用人单位和谐的文化氛围。用人单位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直接领导者与服务者,其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大企业投入,配备和完善企业文化生活硬件设施;2.开展针对员工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存在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员工和应对突发急性冲突事件;3.有条件的企业可开办“企业大学”,提升员工知识技能;4.开展丰富精彩的员工关怀活动,丰富农民工闲暇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以社区为基地,补充和扩展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具有现实的需要性与可行性。社区可以组织开展社区调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和需求,增进社区文化服务可行性措施、预计的困难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等,并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文化服务站,以社区文化服务站形式满足农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加强和谐文化市场构建。文化市场,是指按价值规律进行文化艺术产品交换,和提供有偿文化服务活动的场所,是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打造多元的文化市场,提供质优量多实惠的文化产品,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乃至更多的困难群体纳入到文化市场的消费群体中来,这将对提升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水平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是加强共青团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服务工作,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当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利益的代言人和权益的维护人是共青团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提高团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覆盖率;其次,加强团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活动的建设,包括举办新生代农民工技能竞技大赛、利用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心理服务等;再次,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形成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网络。
参考文献:
[1]邵东珂,范叶超.集美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1-04,14(2).
[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http://省略/jrzg/2006-03/27/content_237644.htm.
[3]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4]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5]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6]何爱云.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现状分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3).
医院文化通常是由医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内容涉及医院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科学而完整的系统工程。一所医院的活力和凝聚力取决于医院的文化走向,没有成功的医院文化难以持续发展。军队医院作为科技人员密集的群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生资源。如何有效激活这些资源,为发展医院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是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一项新的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在坚持用先进文化建设医院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1 把文化建设融入政治教育之中,增强医技创新能力
医院作为军队编制体制中的一个医疗实体,需要有闪光的医院文化。有了医院文化,才能把医务人员的精神力量凝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医疗事业作贡献。在医疗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精湛的医术只有以高尚的医德为支撑才能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长期的医疗实践使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必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把以德育人、以德行医,以德治院作为文化建设的内涵。为此,我们以胡主席“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全心全意为部队官兵和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贯穿于经常性思想教育之中。厚实的医院文化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医院工作年年上台阶。平均年门诊人数近万人次,收容诊治近千人次,手术200余例次,经济效益逐年递增。每年为军队病人补贴近万元,保证了为兵服务的方向。医院党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造适应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卫勤保障需要的人才方阵。保证了医院持续的发展。目前医院拥有一支政治思想强、业务技术精、医德医风好的专业技术队伍,全院每年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多数为国家科技统计源期刊。
2 把文化建设融入日常医疗工作之中,真心实意为伤病员办实事
医院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在于文化,如果缺少文化层面上的社会认同,医院文化则形同虚设。培育文化的目的又在于文化的应用。党的十六大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医院有接触人民群众多,临时性医疗保障任务多等特点,既是医院面向各族军民传播精神文明、展示人民军队良好形象的“窗口”,也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为此,我们在实施以医疗为中心任务的同时,亦把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渗透到日常医疗工作之中。大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热情为各族军民提供优质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医院的形象反映了军队的形象,医院的作风代表着军队的作风。医院通过抓教育、立规矩、查问题、严奖惩,使医风不断好转。同时定期开展“服务态度满意率”评比竞赛活动,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不断提升医德医风建设的水平。政治机关把文化建设、医德医风建设作为一个主题纳入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及时宣传和树立身边的典型,使大家学有榜样,做有样板。深入开展学雷锋学英模的活动,曾先后学习全国医疗战线标兵吴登云、姜云燕等先进事迹,反响强烈、收效明显。真心实意为病员办实事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3 把文化建设融入医院业余文化生活中,增强内部凝聚力
论文关键词:高校 流行语 校园文化 研究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流行语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校园流行语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生活行为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思维。通过研究校园流行语这一语言现象,深刻认知校园流行语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真正使校园流行语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高校校园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大学校园里盛行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在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中广泛流传和口头使用的语言。当前,校园流行语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审美倾向、行为方式、思维模式构造的重要参数。校园流行语是校园生活的即时反映,更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它生动地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浸染和渗透,高校校园流行语正逐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语言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而校园流行语就是形象反映大学校园生活的一面镜子。校园流行语以幽默风趣、新颖别致、简洁明快、形象传神等特征为大学生所喜爱,虽然校园流行语有时也夹杂愤世嫉俗、消沉粗俗的成分在里面,但总体而言,校园流行语这种校园流行时尚的确给原本单纯严谨的校园文化生活带来了新鲜感,注入了新活力,也给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内容,提供了新手段和教育途径。
一、校园流行语体现着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校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在校大学生思想开放、紧跟时代,追求新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获取信息渠道的无限畅通充分体现了校园生活的弹性化和校园文化的人性化,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去实践自己的意愿,去摸索自己的前进方向,去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此期间出现的校园流行语覆盖了大学生活的众多方面,并为广大同学所喜爱和接纳,成为了大学生突显时尚和个性的标志,他们认为,能否创造或熟练使用流行语是他们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中彰显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透过各式各样的校园流行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在校大学生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校园流行语关联着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塑造
校园流行语是指某一时间段在校园青年群体中产生并流行,并以鲜活的形式表达特殊含义的词语。通过对近几年校园流行语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校园流行语一般都存在时间短暂,可以说一定阶段或一个时期的校园流行语涉及所在时期社会重大事件、问题、现象以及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能够生动地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心态和价值观。同时,大学生是当今社会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文化诉求——校园流行语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自我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表态。从积极的方面讲,校园流行语体现了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勇于创新和追求自身价值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校园流行语对青年大学生起到了引导和激励作用,充分表现了当代大学生在流行文化冲击下主流价值取向的提升。从消极方面讲,很多校园流行语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盲目追求个性和感官的新鲜与刺激,明显充斥着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甚至存在消极阴暗和粗鄙肮脏的一面,诱使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流行化”和“低俗化”。
三、校园流行语促进着青年时尚文化的培育与拓展
青年时尚文化是一种新兴文化,是大学生展示青春的一种方式,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尚文化能够反映一个群体的普遍思想状况,甚至是塑造其个人品质、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社会化机制。从青年时尚文化的现实状况来看,校园流行语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和最具典型的代表。校园流行语的形成和密集使用正是青年时尚文化的培育和拓展的过程,也是时尚文化对校园文化渗透并逐步同化的过程。反过来讲,青年时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园流行语的盛行和发展。基于这种相互影响机制,大学青年时尚文化的研究应该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状况,探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校园流行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校园流行语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意义来看,它对充实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言语氛围,调节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导向,缓解学习和竞争压力等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校园流行语所折射出来的一些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培养有着很多不利影响。以校园流行语为代表的大学青年时尚文化现象给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对此,我们需客观承认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存在,适时正确地加以引导,以时尚形式传递主流文化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高校发展方向的引领者,更大的价值应该在于深入大学生的内心,成为每个学生追求的目标,并愿意不断用自己的智慧、行为为其创新、拓展。为此,在校大学生也应该从一定的思想高度上正确了解青年时尚文化,正确认识校园流行语现象,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言语环境,以积极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校园的生活和学习中来,为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涛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周运来,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长沙:岳麓书社,2009
[3]郑欣,流行语:双重视野下的语言现象研究,青年研究,1999(10)
[4]韩希明,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观察与思考,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5]祝西莹,从大学校园流行语浅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与高中生所接受的政治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沟通机制等诸多方面相互关联。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普及,考试制度的变革等使得高中的政治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大学的思政课也应在研究高中政治教学变革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改革,使大学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与高中能够良好衔接,才能取得双赢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但政治课程教学往往仅局限于各自教学阶段“小圈子”,对加强双方教学衔接的认识不足。对学生而言,高中生出现一部分“高分低能”群体,相当多数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并不能完全适应大学课程的学习,表现出专业素养不高、自学本领差、灵活运用能力不高等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不利于教师熟悉课程改革状态和学科发展动态,限制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发展;而对于社会而言,正如陶行知曾指出“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效果不高则会进一步制约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1、教学目标缺乏灵活性、层次性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以期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教师容易过度关注知识目标的落实,片面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而在大学思政课程教学中同样存在着教师偏重关注知识内容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问题,且大学多采用大班授课模式,一堂课学生数量甚至多达整个学院学生之数,因此教师很难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设定个性化目标和相对于高中的提升性目标。而处于高中和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认识水平、爱好特长等方面又不尽相同,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也易忽视教学目标的灵活性和层次性。
2、教学内容重复率高
高中政治课程与大学思政课程专业课均属于理论体系,大学思政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与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一脉相承;大学思政专业课程《政治学原理》与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相承;大学思政专业课程《文化概论》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相承;大学思政专业课程《哲学》与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相承,此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专业课程以及高校政治理论公共课也与高中政治课程密切相关。而在大学的思政课程教学中,多数教师对中学政治老师已经教授过的内容仍反复咀嚼、重点不突出,致使众多大学生丧失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食之无味又不可弃之一旁,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缺乏创造性、评价体系不完善
近些年一些中学为追求高升学率,教师在课堂中常以考纲为依据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较封闭缺乏创造性,将课程内容一口一口嚼碎了喂给学生,而学生也习惯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到了大学阶段,教师更强调专业语言的准确性,重视对概念的讨论、原理内容的严格论证,要求学生向专业素养上转化,而学生的思维方式暂不能与大学自由开放的教学方式相适应。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与大学均主要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致使双方的思政课程教育又共同存在着忽视实践课程教育方法,片面强调理论教学方式的问题,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大学与高中思政课程教学有效衔接对策探析
1、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均中应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与衔接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中涵盖“知道、识记、理解”等知识性目标、“培养、运用”等能力性目标、“感悟、热爱、熏陶”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大学思政课程教学目标更是在高中课程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双方教师在备课中都要明确三维目标,教学中更应切实落实三维目标。
以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高中教学中除了要达到相应知识目标之外,教师还应注意能力目标如“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的落实[2],那么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便可以通过播放带有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的音频资料和图像资料,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向学生展示如传统文学作品、书法绘画作品等,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感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大学阶段《文化概论》的教学中同样也应在课程知识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注重让学生感悟和思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基础上落实和提升三维目标,如设计课堂辩论、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尝试写作小论文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与高中阶段教学目标达到有效衔接。
2、充分了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大学思政课程教学是在中学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迈向专业教育的重要一步,教学内容涉及面更广、难度也逐步加深,但二者又存在众多教学内容重复的地方,双方在具体教学中都可在教学内容中贯穿时事政策教育和德育。同时,在教学中都应考虑与对方教学内容上的衔接特别是大学阶段,高校教师应了解高中相关的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在具体教学中尽量避免不该重复的重复、应该深化的没有深化的问题和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脱轨的问题,争取构建一个有序的、层次分明的、服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