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口问题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9 09:22: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口问题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人口问题论文

第1篇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

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政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我国学术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问题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也存在差异显著的推断和论证逻辑。总体来看,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

一方面,历史上长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基数庞大、增加速度快,对中国资源环境能源形成严重的压力。再加上人口运动的惯性和人口再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尖锐化,因此人口数量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近几年中国人口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如果按照自然趋势发展,中国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持续处于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但是由于70年代开始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发生了快速转变,致使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使得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双重压力。

第三,中国人口转变的经济基础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转型是在经济追求高速发展的时期出现的,与工业化几乎同时发生,而欧洲是在工业化完成后的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才出现的。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左右,而中国仅为1000美元,显然,中国的人口的转变缺乏经济基础。

总体而言,对前面提到的人口问题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各种观点的争论使人口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具体而言:

在未来人口战略目标上,学术界把人口目标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并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找到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研究的视角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确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及适度人口方面将人口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等结合起来,跨学科的特点突出;在分析人口结构问题时,选取了改进之后递进式生育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更适合于中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人口生育政策的导向及人口控制的调节机制上,对人口政策的探讨不再仅限于关注人口数量,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审视人口政策实施的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使未来的人口政策更符合实际,从而能尽可能的缩小负面效应,这是其合理的一面。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地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因此全国的人口的生育率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未来人口研究及人口政策制定的启示

上述针对人口问题的观点,是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问题而提出的,这些观点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在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下,生育政策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无论原有的生育政策在过去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人口政策总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也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无论生育政策的导向如何,对生育的调节手段应该发生转变。

第二,生育政策应分地区区别对待。虽然改革和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生育政策的选择与方式上也应有所不同。在上海、广州等地综合生育率低于1.0的地区,特别是佛山(0.55)等超低生育率、经济基础好、思想观念超前的城市,稳定低生育率水平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应将低生育率稳定机制从政策控制机制向群众自我约束机制转变。在经济基础落后的西部高生育率地区,应深入群众实地调查,确定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宜的生育调节方式。

第三,促进人口流动,改变生育观念。在城市总和生育率已经较低且基本稳定的的条件下,控制农村人口成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而促进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建设不仅是人口向城市的简单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人口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的转变。发达地区经济条件的引力,与落后地区人口过剩的推力,使得落后地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在流动中改变生育观念,转换生育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小平.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与对策[D].战略与管理,2004

2.叶文振.数量控制:21世纪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导向[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3.宋健.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4.蒋正华.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人口科学,2000

第2篇

1.1研究对象

按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考虑年龄、性别、婚姻、月收入和地域等方面的平衡,共抽取浙江省杭州、金华、台州、湖州、舟山等城镇居民被试共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665份,去除缺失信息问卷134份,共得到有效问卷1531份。有效率为91.95%。其中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

1.1.1性别总样本中男性665人,占43.4%,女性866人,占56.6%。

1.1.2婚姻总样本中已婚1096人,占71.6%,未婚435人,占28.4%。

1.1.3年龄主要根据戈登对生活时期划分:其中16~25岁之间人数419人,占27.4%;26~35岁之间88人,占5.7%;36~45岁之间718人,占49.6%;46~55岁之间167人,占10.9%;55岁以上的人数139人,占9.1%。1.1.4总样本月收入的分布比较均衡,1000元以下523人,占34.2%;1000~2000元354人,占23.1%;2000~3000元343人,占22.4%;3000元以上311人,占20.3%。1.1.5城市按行政区域划分,城市1(金华)为844人,占总人数55.1%;城市2(台州)为90人,占总人数5.8%;城市3(舟山)为203人,占总人数13.3%;城市4(杭州)为229人,占总人数15%;城市5(湖州)为195人,占总人数12.7%。

1.2测量问卷体育休闲机会认知为人们对参与体育休闲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根据赵臣对体育休闲机会认知的阐述,体育休闲机会认知变量主要通过时间认知(我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体育休闲活动)、场所认知和信息认知三个指标进行测量[14]。问卷采用Liket自评式7点问卷计分,0=完全不同意,过渡到6=完全同意,就具体问题而言,得分越高说明机会认知程度越高。

1.3数据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forWindow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的分析方法为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依据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学概念模式,体育休闲机会认知在影响生活质量的所有过程中,还受制于社会人口状况,即与人口学因素有关。为了考察体育休闲机会认知是否存在人口学特征差异,本研究将样本被试的变量整体进行性别、年龄、婚姻、月收入和不同城市等因素组合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2.1体育休闲机会认知变量性别与年龄的双因素分析首先,对体育休闲机会认知变量进行了性别与年龄的差异分析,表1为变量在性别与年龄方面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两因素析因方差分析显示,性别与年龄在体育休闲机会认知的主效应均显著(F=9.532,P=0.002;F=4.278,P=0.002),并且它们的交互效应也表现出显著性特点(F=3.563,P=0.007)。说明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体育休闲机会认知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且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体育休闲机会认知的影响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不同性别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休闲机会认知是各不相同的。总体上,男性的体育休闲机会认知高于女性;55岁以上的被试与其他年龄段相比,有较高的体育休闲机会认知程度,35~45岁年龄段要低于其他年龄段。但55岁以上的女性被试的体育休闲机会认知程度要高于同龄的男性。分析认为,从家庭结构来看,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角色分工仍然是主流,虽然职业女性也外出工作,但女性价值的体现通常是通过对家庭的经营来实现的,而男性的价值通常是以工作(事业)来实现的。这造成了女性更多地把自己的活动空间与家庭绑在一起[13]。由于传统的思想和家庭角色,中青年女性通常更多地受到工作、家庭和子女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她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或参与体育休闲。另一方面,家庭和职业上的投入,包括时间与经济方面,从另一角度却限制了体育休闲行为的发生。而随着家庭与经济负担的减少,女性由于对自我身心的重视和较少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更多的体育休闲时间和机会,并能自主的选择场地(如公园、社区空地)参与体育休闲活动。如有研究显示,女性多选择离家近、方便的体育休闲场所进行体育活动。从而提高了对体育休闲机会的认知程度。特别是退休后的老人,其生活目的在于保持自身能力与生活意义的独立性,同时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能够自己决定如何投入自己的精力,体育休闲成为他们很重要的选择。另一方面,体育休闲是展示能力与自主的平台。退休后可以提供整块的时间,尝试以前没有时间尝试的活动。体育休闲可以为自我表达活动和探索新的可能性提供机会,从而也提高了对休闲机会的认知程度。

第3篇

【关键词】相对过剩 人口理论 就业问题

一、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一)理论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集中在他的著作《资本论》中,从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提高的趋势出发,说明了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结果、本质和形式。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揭示了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流动的过剩人口,这是指在城市时而被解雇,时而被雇佣的那些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主要是指农村的失业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主要是指那些职业极不稳定,从事家内劳务和打短工的劳动者。

(二)失业的主要分类

基于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结合西方经济学对失业问题的研究,失业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摩擦性失业,这种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这是宏观经济学中关于失业的一种分类。前者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后者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二、从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看我国的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以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分析其原因可以看出相对过剩人口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共有规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发展,科技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行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得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从而形成社会主义相对过剩人口。

(二)计划经济的惯性

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劳动者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因此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了大量下岗失业人员。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与变换,导致一部分劳动者由于不适应新的技术和工作岗位而沦为技术性失业人口和结构性失业人口。

(四)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

持续的人口高自然增长率为我国提供了巨大的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马克思称作潜在的相对过剩人口,它构成城镇相对过剩人口的长流不息的源泉。随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本身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下降,劳动力长期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从而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五)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在经济扩张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大,反之,则会下降,引起大量失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我国受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借鉴意义

(一)扩大劳动力需求

要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全力搭建人才服务中介这个平台,着力强化就业服务功能。以扩大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增加利用外资的数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来开拓就业新领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型企业,扩大就业和创业规模。开拓就业新领域,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拓宽就业空间。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增强创业的理念,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业能力。完善自主创业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咨询服务、融资、人力资源等服务。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当调整人口政策

政府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就业信息引导,使信息能及时有效地传递。进行职业培训,努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以减少结构性失业。同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城镇化过程,消除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适当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四)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

要切实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改善生产和工作环境,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率和职业病发生率。加快建立覆盖劳动者的普惠公共服务制度,健全涉及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劳动者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切实解决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突出问题。

(五)积极创新思路、创新模式

要拓展思维,抓好创业培训。积极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做好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改变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董克用.我国就业问题的特点与“十二五”就业规划[J].中国就业,2010(09).

第4篇

流动人口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于我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的进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潜在的原因,并从户籍制度、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子女失学现象严重。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有超过1,2亿的流动人口,他们占中国总人口的10%,有近2000多万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这些孩子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正常入学。

(二)流动人口子女就学质量无法保证。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民工子女却往往不能得到和城里孩子同样的重视。他们的成绩大多未被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之中,许多教师把他们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加上对民工的偏见和歧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民工子女的教学并不受重视。因此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上的客观优势对于民工子女而言被人为的削减了一部分,加上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的基础较差,民工子女实际上很难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三)就学后环境的适应问题。流动人口的子女能否入学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即使他们能够入学,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解决,作为从乡村到城市的孩子,他们与原本就在城市出生和成长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会遭遇许多新问题。无论是进入城市正规小学学习的农村孩子还是进人私立学校学习的农村孩子,都面临很大的问题。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看似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前,先要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1.户籍制度是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目前农民工子女上学遇到很大的障碍,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城市户口,于是流入地政府往往把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到他们户口所在地。

2.教育经费短缺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又一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部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但是仍然无法兑现在教育投入方面做出的承诺。

3.接受教育的不公平。流动儿童少年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而且流入地政府也没有落实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资金及任务。因此,对于流动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流入地政府总是以此为理由而拒不负担主要责任,造成流动子女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必须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子女上学扫清制度障碍。从根本上说,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上学问题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机制,为千千万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

第5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流动人口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于我国城市的一个社会问题,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随着人口大规模流动,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越来越多,与之相应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流动人口子女失学现象严重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有超过1.2亿的流动人口,他们占中国总人口的10%,有近2000多万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这些孩子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正常入学。这些失学儿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上不能上学;一种是主观上不愿上学。但无论如何,他们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只能从事一些低级劳动,如,男孩多从事体力劳动,女孩则从事保姆、打工妹、服务员等低级职业。这实际上是把这些孩子推向了社会的最底层,使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受到影响。

2.流动人口子女就学质量无法保证

在公立学校上学的农民工子女却往往不能得到和城里孩子同样的重视。他们的成绩大多未被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之中,许多教师把他们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民工子女并不受重视。因此,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上的客观优势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被人为地削减了一部分,加上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的基础较差,农民工子女实际上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3.就学后环境的适应问题

流动人口的子女能否入学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即使他们能够入学,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解决,作为从乡村到城市的孩子,他们与原本就在城市出生和成长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会遭遇许多新问题。无论是进入城市正规小学学习的农村孩子还是进入私立学校学习的农村孩子,都面临很大的问题。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看似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前,先要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1.户籍制度是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域生活和工作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目前,农民工子女上学遇到很大的障碍,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城市户口,于是流入地政府往往把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到他们户口所在地。如果户籍制度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些孩子即使能够暂时在城市公立学校上学,但是在升学时还会遇到障碍,无法彻底摆脱“边缘人”的尴尬境地。

2.教育经费短缺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又一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部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但是仍然无法兑现在教育投入方面做出的承诺。在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教育系统之所以能够继续维持,在于从民间获得了一定的资源补偿。

3.接受教育的不公平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句话说起来显得很平等,但具体到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际遇可能却大不相同。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强,每年数亿流动人口大军身后就是成千上万流动的学龄儿童,他们随着父母成了流动大军殊的群体。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义务教育阶段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儿童少年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而且流入地政府也没有落实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资金及任务。因此,对于流动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流入地政府总是以此为理由而拒不负担主要责任,造成流动子女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必须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子女上学扫清制度障碍

从根本上说,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上学问题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机制,为千千万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

2.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加大政府教育拨款,提高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借读费”“赞助费”以及其他不合理的收费一直是农民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大批外地农民工进城农劳动,不仅为当地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并推动了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有权享受当地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农民工在现实社会中仍然是城市的低收入阶层,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本应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扶助,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不应向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实行歧视性收费。因此,流入地政府必须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3.流入地政府应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第6篇

一、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人口规律的经典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1]马克思所说的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绝对存在的失业人口,这些过剩人口绝对隶属于资本,并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随时为资本主义扩张补充人力资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于资本主义对工人的需求来说只是暂时的失业,并不是绝对的过剩,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劳动供给超过劳动需求的产物。因此,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也被看做是马克思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

1.资本积累是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2]“资本主义积累不本文由收集整理断地并且同他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为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资本积累……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而实现的。”[3]资本积累能够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而可变资本的数量决定着对劳动的需求量。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日益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2.科学技术进步加剧了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一方面,资本主义科技进步尤其是机器的广泛应用排挤了大量的过剩人口,让越来越多的工人从岗位中被游离出来。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减少,而劳动力的供给却在增加。同时,机器的使用加剧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不仅导致了原有成熟劳动力的闲置,而且限制了工人从事其他行业的能力,使劳动力失去了自我的支配能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生产力迅速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而且,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大幅度裁员,造成了失业人口的增加。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必然想方设法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减员增效。因此,企业就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排挤就业人口的现象。从宏观层面看,表现为社会总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即使在劳动力供给不增加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劳动力供给过剩。

此外,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的过度输出、劳动力成为商品、市场经济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失业人口的增加。

(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流动的过剩人口,指那些时而被排斥、时而在更大的规模上再被吸引的处于不稳定流动状态的劳动者。二是潜伏的过剩人口,主要指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农业劳动者的需求绝对地减少,形成大量的过剩人口,如果其他行业出现就业机会,这些农业劳动者将离开农村涌入城市[4]。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指没有固定职业、就业极不规则的过剩人口。

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由繁荣、危机、萧条和复苏等阶段组成的周期性的波动过程,资本增值对于劳动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不断变化,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此外过剩人口绝对地隶属于资本,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限制在符合资本增值的界限之内。

2.相对过剩人口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一方面,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并能充分调动各方因素,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5];另一方面,失业人口为了生存,会重新寻找工作岗位,有的还会自主创业,从而形成新的社会分工,产生新的生产部门,而且这种现象循环流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相对过剩人口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6]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劳动者为了生存和实现自我,必须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相对过剩人口的大量存在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造成社会动荡,甚至会引起革命。失业会给劳动者带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痛苦,在物质生活水平下降的同时,精神压抑、对社会失望,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大量存在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情况,即资本的生产过剩,预示着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到来,会引发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停滞、危机和资本的破坏,导致两大部类之间的不平衡。同时,也会削弱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加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失业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我国的失业人口主要包括城镇失业人口和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就业人口 [7]。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失业率大约为15%,而农村劳动力剩余则高达26%,城乡合计失业率在20%左右。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待业的大学生也成为我国失业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比例不断上升。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过剩人口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即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求过剩 [8]。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逐步进入产业结构升级阶段。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不断寻求生产技术的改进,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导致劳动力总体需求的相对减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下降。当然,造成我国失业人口逐年增多的原因并非只是马克思论述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劳动力需求不足,还有以下一些原因。

1.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据估计,21世纪头20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将达到9.4亿人。而且每年新增劳动力的比例很大,包括城镇的失业人口、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近年越来越多的待业大学生 [9]。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力量完全吸纳如此庞大的劳动力队伍,致使我国的剩余人口逐年增加。

2.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一些领域特别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传统部门都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整改,两大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维护不再依靠传统的工人规模运作的经营理念,而是靠提高生产力,靠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机器作业。作为我国经济命脉的一、二产业的这种改变,提高了传统工农业部门不变资本的比例,降低了可变资本即雇佣工人的比例,但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还很落后。因此一、二产业的结构调整,使得大量劳动力失去工作机会,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也限制了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3.科学技术进步与广泛应用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一方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企业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与应用,从而相应减少对劳动力的雇佣,甚至裁员;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会使投资者对新兴行业和新市场高度关注,将一些老行业、技术、工艺相关的就业机会迅速减少。由此可见,科技进步愈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愈快,含有传统旧技术的工厂与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愈差,排斥和失业的人数就愈多 [10]。

4.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开辟了许多新的市场和新的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和技术人才,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虽然庞大,但劳动力的素质和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与之相应的技能,这也反映了我国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相脱离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各大企业忙招聘,却苦于无人应聘,千万劳动力寻岗位却无法胜任的现象。

三、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失业问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社会财富。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在增加贫困人口的同时会带来就业总人口的绝对增加,经济稳定增长必定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规模,会在改进先进技术的前提下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以壮大企业队伍和提升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助于开辟新的行业和拓宽新的市场,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机会,劳动力市场将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减轻我国的就业压力。经济发展会增加社会财富,使社会有更多的资金适度地缓解失业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2.发挥人口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要发挥人口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性产业,为就业群体提拱了一个广阔的就业平台,第三产业不仅包括素质要求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包括吸纳高素质人才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不仅能充分体现我国的人口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而且对解决当前的失业问题意义重大。

3.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社会分工。马克思的就业理论强调,技术进步能够引起分工发展和产业扩张,使就业得到补偿。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技术进步会在增加资本积累的同时扩大社会分工。随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物质生产会出现许多新的部门,能够吸收大批劳动者就业。此外,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物质财富的增加,社会就有可能进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的较大规模的基本工程建设,例如医疗设施、环境绿化、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等 [11]。这些基本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在增加社会财富、充分利用劳动资源的同时,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者就业。

第7篇

该书从政治排斥的视角出发,对流动人口的政治处境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对政治排斥的概念、含义和类型进行探讨,构建了一种政治排斥理论的分析框架;接着,对实地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论证了中国城市政治系统确实存在对流动人口政治排斥问题的观点;然后,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群体自身因素等几个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产生的深刻原因,并从政治风险的角度揭示了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的负面影响;最后,从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权利、能力和条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性建议。我认为,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第一,拓展了流动人口问题研究的政治视角。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急剧增加,他们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其生存状况和社会处境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明显改善,特别是其政治处境基本没有改善,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的政治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处于政治生活的边缘,其基本的政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该书对流动人口政治排斥问题第一次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不少前沿的理论问题和现实对策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从政治学角度研究流动人口问题的缺失,就此而言,该书具有较高的创新性。

第二,引入并完善了一个分析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处境的新概念——政治排斥。作者通过对社会排斥理论兴起和发展的回顾,构建了一种政治排斥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来研究流动人口的政治处境,从而对新的条件和环境下产生的新的问题做出了深刻的阐释,并在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同时,政治排斥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从社会排斥这一概念移植过来的,运用政治排斥理论分析问题,也可以借鉴西方学术界已经较为成熟的社会排斥理论的成果和西方国家在消除社会排斥方面的实践经验,提供有效化解这一问题的政策措施的新视角。正是运用这种分析框架,作者对中国流动人口的政治问题的研究更富有解释力和说服力,从而也增强了该书的理论价值,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第三,揭示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以期引起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由此,作者把流动人口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的社会事实,以一种恰当的、简洁的语言形式揭示出来,以期引起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如同关注流动人口生存问题一样来关注流动人口的政治问题,并化解蕴藏于流动人口政治排斥中的政治风险问题。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8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素质;培养

一、创设良好情景,培养创新精神

思想政治课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互动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的展示自己的个性,深入的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点拨质疑法。对学生易懂的部分,可以采用自学讨论为主的方法。有时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学生能解决的就一定由学生来解决。有时会出现学生找不出问题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和点拨,启迪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这样就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去学习,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培养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思想认识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师生互动法。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能唱“独角戏”;再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能是“宾”,而不是“主”;只能是“导演”,而不能是“演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自身定位,努力设计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活动。例如:在学习“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同学们算一算:按照我国的人口基数,如果每对夫妇多生一个孩子,全国人口将增加多少,人均生产总值又会相应发生怎样的变化,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多大的负担,从而使学生真切领会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做一做、找一找、赛一赛、看一看、议一议等等。由于这些活动适应他们求新、求异、好奇、爱动的特点,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情的活动,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领会了知识,提高了觉悟,增长了能力。

(3)角色互换法。有时教师要适当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去,而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当老师。这种方法可以用在活动课中,让学生自己来主持活动,进行新闻、形势评说,或结合课本内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自己有什么启示,今后在某些方面应该怎样做等等;也可以用于知识复习课中,请学生走上讲台,讲一讲你对学过的知识内容是如何归纳和整理的,你认为哪里是重点,应怎样强化理解等等。这样,既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思想状况,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思想政治课要力求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而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社会小调查、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知识竞赛、小论文评比等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始终保持持久的新鲜感、高昂的学习热情,在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中促进知识的学习、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二、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

提起创造力,很多人就习惯于将它与发明创造等同起来,认为创造力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特殊才能的表现。而事实上创造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自然属性,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从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人的一生能容纳5亿本书的信息,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的50倍。创造力和其他技能一样,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而激发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因此,创新教育的起点,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让“人人皆有创造力”的信念深入人心。思想政治课可以通过事例剖析、成功激励等方法去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增强创新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求异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爱因斯坦曾精辟地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人的天性,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是创造的萌芽。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使学生养成“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中实际存在的困难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用科学的怀疑态度去面对学习中的疑问,教导学生敢于摆脱传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联系社会热点、思想上的疑点同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从而发现高质量的问题。尽管学生的质疑有时可能具有片面性甚至偏激,但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是深刻的,提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深度。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提问时也应讲究提问的质量、提问的启发性,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怎么样”,从而给学生以示范性影响。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训练,学生就会慢慢的问起来,提问也就有质量了。积极倡导大胆提出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培养创作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四、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创造能力

(1)组织学生办好政治小报。政治小报是学生进行知识交流的窗口,教师要加强指导,认真审阅。政治小报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灵活多样,无论是时事热点,还是讽刺漫画、知识竞猜等都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争鸣的园地。

(2)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社会现象与我们所学的知识密切联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及时撰写小论文进行交流,发表个人见解,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