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政治现代化论文

政治现代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9 09:22: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政治现代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政治现代化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关于“现代化”这一进程的研究,通过比较“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两者的概念和外延之间的异同,认为:(1)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2)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Modern),通常作为一段时间的概念来定义。主要指当今这个时代,可以涵盖“当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今对于“现代”一次释解各异。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就曾对“现代”一词做过这样的解释:“Modern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是相对于Medieval即中世纪而言的,即把文艺复兴看作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新时代。”今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不是一个绝对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词语。

“现代化”一词来源于现代,主要是用以概括人类社会近期发展急速转变的一个过程。因此,“现代化”一词是表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而非固定的、静止的状态。

1.国外学者对现代化的释解

国外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可追溯到二战以后,但较集中的研究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美国兴起。当时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过渡;发展中国家如何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研究认为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矛盾。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各有侧重。部分学者从历史发展纵的方面对现代化进行说明,如学者戴维·波普诺说:“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变革。”部分学者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变化。

从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遍的共识是从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全面的、总体性的社会变革包括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各学者关注的焦点及所站的立场不同,故强调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二、人的现代性

对于人的现代性目前缺少统一、标准的定义的。从人的现代化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人的现代化是人自身生产、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进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传统人像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2)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3)人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价值观的现代化;(4)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5)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人的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解存在着的角度是多样的。

一般来讲,人的现代性的内涵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人的品质而言的,表现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品质和属性;人的这种现代性的外延包括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如人的社会意识的现代性、观念形态的现代性、心理状况的现代性以及行为方式的现代性等等。

三、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种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充分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社会形式。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就是现代文明建设的核心,即人的现代性。马克思所言:“社会产生人”,“人产生社会”。一方面,“社会产生人”。因为人的活动时时、处处受到社会制约,人们的活动形式上是个人的而实质上却是社会的。

(一)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要求人的发展。市场经济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目标,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从而调动一些因素去追求最大的经济价值。生产是追求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产出、利润以及经济的增长。

其次,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要求配备发达的政治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政治体系的支持和协调,具有现代性的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现化化的政治体系的建构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公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而充分就业、稳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的经济增长等问题又对政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化政治体系这种高要求必须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去建构。

(二)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现代性也提出了要求,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性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首先,人的全面提高要求国民具有伦理道德素质,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治精神的基础是人的自律能力。而市场经济也需要人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只有自觉地遵守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市场经济才能实现高效、有序的运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伦理道德经济,伦理道德经济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以及相应的意识、信念和行为活动。我国经济社会中大到假冒、劣质产品,小到乱丢垃圾等现象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道德规范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建构都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迫切需要。

其次,人的全面提高更要求人们具有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具有现代性的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身上所体现的成果,较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较高品位的艺术鉴赏能力是构素质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批评大众文化的低俗、缺乏艺术感,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大众文化来自于国民文化素质的反映。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对文化品位以及鉴赏力将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直接表现为综合国力的强大,一个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的现代化国家同时也是稳定发展的社会,它里面综合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换句话说,他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拥有民主政治体系下的社会稳定,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不仅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和稳定的政治体系,较高的艺术鉴赏力都需要人去建构。因此,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是一个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美)A·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第2篇

【关键词】政论文翻译;译者主体性;表现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关注中国。作为阐释国家政策方针等重要内容的政论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口吻严肃,语气坚定,行文简洁,旨在解析思想,阐发观点,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具有准确性、政治性、时效性、单义性、客观性、完整性等特点[1],因此政论文翻译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王弄笙指出,政论文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利益甚至国际关系,因此对译文的要求极高[2]。

1970年代功能派目的论在德国兴起,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即译者的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在注重译文功能的同时,目的论强调译文在译语环境中的可读性以及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际连贯,即连贯、忠实原则,但连贯、忠实都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3]功能目的论强调对文本的分析,认为对文本分析有助于发现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翻译的深入研究以及“文化转向”的提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译者主体性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因此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本文将从词汇、句法、篇章、修辞四个层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政论文汉英翻译中的体现,以期改进翻译技巧,做出更好的译文。

1 政论文汉英翻译策略

1.1 词汇

1.1.1 选用正式词汇

作为阐释、解析国家政策、方针、指导思想等重要内容的文件,政论文和法规文件一样也是正式文体,所用词汇语句严肃、正式,尽管某些场合下政论文中有较口语化的表达。在英译时应选用正式的词汇与结构,才能更好表达原文的意义和语气。此时,译者主体性就得以发挥。

例: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译文:Anyone who attempted to change the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dopted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would not be countenanced by the people; he would be toppled.

原句中“老百姓不答应”和“被打倒”有一定口语特点,但翻译时没有用表面对应的词汇来处理。所用的“countenance”和“topple”都是比较正式的词,更好地表现了原文严肃认真的态度。

1.1.2 词义准确

由于汉语词汇语义较宽,也较模糊,而英语词义范围相对较窄,在汉英翻译时需根据语境仔细推敲。若只据字面意思翻译成表面对应的词汇就可能造成误译,甚至影响国家政治事务。因此政论文翻译中,译者必须发挥主体性。

例: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地区的地位。[4]

译文1: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keep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an independent customs territory.

译文2: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retain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a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可以看出两种译文主要区别在于“independent”和“separate”,前者与原文“独立”表面对应,但仔细考虑就能体味出“independent”有某种政治上独立的意思。“separate”虽不是“独立”的直接对应却能准确表达原文意义,即香港特别行政区单独定税,而非独立于中国。

由此可见,政论文翻译要求译者不仅有纯熟的翻译技巧还要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思想,这些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1.1.3 词语搭配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特点及文化内涵差异,它们在词汇搭配上大有不同。汉语词汇语义较宽泛,搭配灵活,而英语词汇语义具体,搭配严格。政论文汉英翻译时译者要根据语境选择符合英语行文特点的搭配,以更准确地表达原文。

例:质量问题虽然经常提,但现在只是一般地提不行,要突出地提,切实地抓。

译文: We’ve alway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but only in general terms. That’s not enough: we have to give it priority and take practical steps to ensure it.

汉语中“突出地提”和“切实地抓”都是可行的搭配,而英语中名词占优势,若使用对应的副词和动词翻译不仅搭配不合理也显得突兀。因此译者需改用名词结构,这样语义清晰也更符合英语行文特点。

1.2 句法

1.2.1 定语的处理

汉语是竹式结构,英语是树式结构,汉语趋向左延伸而英语则是趋向右延伸[5]。汉语政论文语言严密,前置定语较多。而英语中前置定语较少,趋向于使用后置定语及定语从句,符合英语右向延伸的特点。汉英翻译时若使用前置定语要注意用词简洁,使译文简练,也要根据行文需要调整汉语前置定语的位置,符合英语“短-短-长”结构特点。

例: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局面就一定会出现。

译文: A new situation will emerge in which socialist ideology and culture will flourish.

“新局面”的前置定语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由于找不到一个简练的能完整表达原文的前置定语,若硬译译文就会生涩难懂,因此译者使用定语从句使译文结构更清晰、表意更清晰。

1.2.2 并列结构的处理

英语每个句子只有一个谓语动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达意义。而汉语词类划分不明显,动词使用频繁,汉语又追求语言形式美、节奏美,常常使用多字字短语或叠词,因此汉语语篇中多并列结构。这在政论文中尤为常见,译者在处理并列结构时既可根据需要改变其结构使其符合英语特点,也可保留并列结构保持原文平衡。

例:我们还要积累新经验,还会遇到新问题,然后提出新办法。

译文: We shall accumulate new experience and try new solutions as new problems arise.

汉语用“积累”、“遇到”和“提出”三个动词构成一个并列结构,英译时改变了并列结构形成主从句。

1.2.3 汉语无主语句的处理

英语是形合性语言,每个句子都有完整的主谓结构。而汉语是意合性语言,主要靠语义实现连贯和衔接,主语可有可无。汉语政论文中无主句很多,英译时必须合理处理,补充主语或改变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英语行文特点。

例: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译文: The basic line should be adhered to for 100 years, with no vacillation.

汉语原句隐含主语是“我们”,此处译者用被动语态来处理,译文更简洁,更符合英语特点。

1.3 篇章

Halliday(1985年)指出,语篇衔接手段包括指代照应、省略、替代和词汇衔接。汉语是意合性语言,语篇的衔接主要靠语义连贯实现,连接词使用较少。而英语是形合性语言,语篇衔接和连贯主要靠词的形态变化和衔接手段实现。[6]翻译时要尤其注意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根据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灵活处理。

例: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首先是八亿农民不会赞成。

译文: If the current policies were changed,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would suffer. So the people, primarily the 800 million peasants, would never agree to their being changed.

汉语原文缺乏衔接词,主要靠语义连贯实现,而英译时添加“if”、 “so”连接词实现语篇衔接,更清晰地表现语义层次。

1.4 修辞

1.4.1 比喻的处理

刘宓庆(2006年)指出,“汉语重实,重形象,多具体的表现法” [5]。不难发现,虽然政论文是一种严肃的文体,但也借助大量比喻,使语言更形象生动。而英语中的比喻较少,且与汉语又很少完全对应,翻译时要考虑文化差异,灵活处理以免造成误解,如可改换喻体或利用英语文化中相近的又符合语境的形象来替换原文形象。

例:物价改革是个很大的难关,但这个关非过不可。

译文: Price reform will be the hardest nut to crack, but we have to crack it.

本例中原句把改革比喻成“难关”,英语中没有对应的比喻,为保持语言的生动性译文改变喻体用“hardest nut”,达到了与原文相近的效果。

1.4.2 拟人的处理

拟人在汉语中很普遍,而现代英语中除诗歌外已很少使用。“一些非人物的机构、地域等名称常被拟人化,被视为发出动作的主题。”[4]这一现象在政论文中尤其多见,译者应根据汉英拟人手法运用的不同对译文进行灵活处理,避免其僵化。

例: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译文: Great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y.

汉语的主语由非人物性的“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充当,英译时不能机械地将其作为主语。译者使用被动语态将拟人化的主语转为非主语,避免了不合英语语法的结构。

1.4.3 重复的处理

重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倾向于重复词汇或句式以求表述准确或增强说服力。汉语政论文中常出现重复,使表达准确、读者听者深刻领会。而英语词汇形态变化丰富,忌重复。单其昌(1990年)指出“英译文中不要总是用一个词汇或短语,若用得太多,会使读者感到厌烦,因此用词要多样化”[7]。在政论文翻译时译者要灵活处理重复的词汇或句式,使译文符合英文特点,更易于读者理解。

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

译文: The world needs peace. The people want cooperation. Nations aspire for development. Society seeks progress. This is the trend of our times.

汉语重复使用“要”,译文却使用“need”,“want”,“aspire for”,和 “seek”四个近义词来处理,避免单调重复,符合英语词形变化的特点。

2 结语

不言而喻,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国家、人民关注中国、关注我们的治国方针、路线和政策。政论文汉英翻译涉及政治,今后这方面的研究必将不断升温。目的论为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政论文翻译工作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准确理解原文、忠实原文基础上,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准确把握目标读者的期望和文化, 才能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交际功能[3],获得更贴切的译文,为中外政治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小萍.政治文献英译的疑难及其解决办法[J].山东外语教学,2006(5):109-112.

[2]王弄笙.十六大报告汉英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4(1):56-59.

[3]李红霞.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0(5):85-88.

[4]王大伟,魏清光.汉英翻译技巧教学与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员 职业素养 职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81—02

21世纪是经济发展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知识宝库和信息枢纽的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社会服好务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以往图书馆相比,网络环境下要面临越来越多的网络读者,图书馆员必须具有网络知识,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由文献采编、编目、流通、阅览、咨询等为主,转变到以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由于网络环境下,用户对信息需求表现出数字化、高校化,这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只有树立新的服务理念,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那么我们应怎样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加强图书馆员的队伍建设,现就这一问题讨论一下。

1 当前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们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计算机和外语水平都普遍偏低,现代的图书馆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图书馆,而目前的馆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工作需要,主要表现在:

(1)馆员的素质低满足不了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在一些院校图书馆的人员中,由于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一些非专业人员都进入了图书馆工作,这样就使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知识薄弱,计算机知识贫乏。造成图书馆的技术人才很少,图书馆内的知识结构不合理,适应不了现代图书馆管理的需要。

(2)馆员的职业能力差满足不了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职业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信息传递差。不能及时的分析和传递社会需求的变化。2)竞争能力差。现代图书馆要求图书馆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掌握先进的信息检索理论和应用技术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主动服务于社会。但是现代图书馆的馆员素质低,竞争力很差。

(3)馆员的情报信息薄弱,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情报。由于图书馆员没有深厚的学科知识,没有熟练的掌握信息检索技术,不能主动服务于读者,不能准确及时的反映情报信息。

2 新时期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按照中国图书馆学会通过的《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图书馆员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忠诚图书馆的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有敬业开拓、拼搏进取的精神,有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态度,有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有弘扬文明的远大的志向。总之,图书馆员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崇高的政治品质。

(2)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按照《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1)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馆风,对馆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做到经常性和持久性,建设起一支热爱图书馆事业、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队伍。2)图书馆是一种服务性机构,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一般馆员都要具有:“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理念。现代图书馆员要热爱图书馆的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拼搏进取。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执着的事业心;对文献信息资料要尽力开发利用,对文献信息用户要满腔热忱,想读者所想,急用户所急,热情周到的做好服务。

(3)要求具有对本职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进取协作精神。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比较枯燥,而且辛苦繁忙。图书馆的每一项工作无不渗透着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无不体现着我们为社会尽职尽责的崇高品质。开拓进取是图书馆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风貌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开发,编制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并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图书馆员只有热爱图书馆事业,才能主动热情周到地为读者服务,工作中兢兢业业,在事业上团结协作。

(4)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宗旨。图书馆“藏书”是手段,“利用”是目的。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图书馆基本职能的延伸,传递科学情报、进行社会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存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因此,我们要把读者工作放到整个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位置,以读者为中心,“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一切为了读者”的理念要体现在馆员的具体行动之中。热爱读者和体贴读者是馆员必备的职业道德。馆员尽可能的使文献、知识和信息与读者有序地相结合,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这就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服务模式有四种:开放型服务、主动型服务、个性化服务、多样型服务。

(5)图书馆员要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馆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21世纪是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才能做好图书馆的工作。传统的图书馆正在被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所代替,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被应用到高校图书馆中,图书馆人员除了要具备图书馆学、目录学、情报学、信息学等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了解和掌握现代先进的信息检索理论和应用技术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图书馆员必须拥有雄厚的学科知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成为读者的信息导航员,以便更好的和用户进行交流和探讨。

3 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1)要求掌握外语及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网络因为使用现代化检索工具本身就需要娴熟的外语。掌握了外语就能及时地把国外的先进技术,新的学科知识介绍给国内读者。此外,图书馆要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求,馆际协作是最佳途径,通过国际间的馆际协作,将本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还将世界各国的文化引进国内,国际间相互协作需要掌握熟练的外语知识。另外,互联网上的信息大多是用英文写的,馆员只有精通英语知识,才能收集、整理出有用的知识,满足读者的需要。同时,还应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信息的表达以语言文字为主,图书馆工作要处理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清晰、简明地撰写各类报告、综述、工作总结、以至较高水准的研究论文。

(2)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作为一名现代图书馆工作者,在这一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化急剧变革时期,要想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需学习和掌握最新现代化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光盘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自动化系统高新技能。与此同时,还应学习和掌握文献缩微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社会信息服务。

(3)具有创新服务理念。个性化服务理念:是针对不同读者采用不同服务策略和方式提供不同信息内容的服务。数字化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利用现代技术改善其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要开展信息化信息服务,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需求,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走向现代化。人性化服务理念:读者是图书馆的真正主人,要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4)要求具有一定的公关能力。良好的公共关系是实现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在服务过程中:1)加强与政府文化部门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交流,找到着力点,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指导。此外通过参与公益性的活动,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形象。2)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交流和合作。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就是读者,要处理和协调好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消除图书馆和公众的误解和摩擦,树立良好的形象。

(5)在职学习。指的是不脱离工作岗位的学习,如报考在职研究生、电大、函大、自学考试等。一般需要时间较长,是系统学习和提高某一门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

(6)引进专业人才。通过招聘的方式引进专业人才,这样的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图书情报知识,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在某一学科领域有一定的造诣。

(7)专题培训或讲座。目前,图书馆要引进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高层次学科专业才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提高图书馆人才队伍的素质,适应数字化图书馆工作的需要,就必须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的管理,文献信息搜集和处理、网络信息的应用、专业外语等。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请专家为大家上课,如图书分类、Internet培训班和数据库建设培训班等,帮助读者尽快学会使用现代技术设备检索查询文献信息。这种方式,有利于利于图书馆发挥和使用人才,对全体图书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8)参观访问。即组织人员有目的地到国内外参观访问,到一些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或作短期工作,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不但充实了自己还有利于本学校图书馆的建设。

(9)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图书馆人员要撰写学术论文,进行命题性的学术交流,参加学术论文研讨会,借鉴权威人士的经验,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还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发展。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借阅到远程,从阵地到网络,从单一到多样,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知识服务是当前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知识服务在创新和探索中不断完善,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具有适合网络环境的专业人才,改善群体知识结构,培养一批新型的信息服务人才。通过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促进社会成员的素质的提高和全社会成员的和谐发展,努力实现图书馆的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 邹荫生,沈媛芬.对现代图书馆员进行素质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1997(6).

[2] 阳图文.试论对现代图书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J].图书馆论坛,1999(5).

第4篇

论文摘要:梳理评介了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关于文化现代化研究的五种学理性资源或五种路径:从学科定位或者学科建设方面出发;围绕“文化自觉”展开;从价值或伦理视角契入;“文化认同”视角;寻求新的文化研究模式或方法论。提出现代性与民族文化认同注定成为文化现代化问题回避不了且必须深刻照面的两个不同层面的基本命题。文化现代化正是由一系列实践性问题和前瞻性问题所架构并不断创制。

文化现代化研究已然成为中国目前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如果以文化观和方法论这些根本性问题为切点,从中国大陆目前学术界看,文化现代化研究大致可以归划为以下几种路径:

一、从学科定位出发

此观点论者认为,文化现代化就是“文化学”的建设。代表人物是中山大学的李宗桂教授。他论述到,“文化现代化有其特定的价值指向和精神追求,这是包蕴并体现着现代科学民主精神、公平正义精神、效率意识、契约精神、公民意识、法制精神,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学建设和文化现代化,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他指出,文化研究在中国经历了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个阶段,中国目前正处在文化产业化、经济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研究的应用性阶段。虽然以文化命名的研究机构几乎在所有大学成立,但文化学作为一级学科的正式出场还是任重道远的事业。对建立文化学一级学科的孜孜以求和殷殷关切,正是文化现代化课题中的应有之义。

无可厚非,建立文化学(或文化学科)一级学科正像建设人文学(人文学科)、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一样,是人类追求作为“证明了的真的信念”的知识的确定性的逻辑使然。但如果把文化现代化仅仅限制在一门学科建设上来,把文化等同于知识,无异于瞎人摸象。而事实上,文化现代化无论从逻辑架构还是本真内涵上,要远远大于文化学学科的定位。

二、围绕“文化自觉”展开

自从北京大学的先生在1997年率先提出“文化自觉”概念以来,国内学界围绕“文化自觉”对文化现代化作了大量深人地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费氏认为:“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所谓“自知之明”,“也就是既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又要认识其他的文化”,从而真正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奔教授追随“文化自觉”思想,指出要达到“文化自觉”,应以中国像闻一多、冯契等学者为榜样,坚持唯物史观的实践动态观。很显然,刘奔教授是从人文知识分子的现代化层面上立言的。黑龙江大学的衣俊卿教授则站在时代精神高度,以生存论人学眼光扑捉到文化自觉与文化焦虑的内在矛盾:“当人类自觉地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生存时,意味着人对自我的认识开始从外在的、人之外的眼界向人内在的、自我生成的眼界回归。而这是历史精神的了不起的飞跃。这样一来,文化的自觉就成为我们理解20世纪人类精神状况和历史的深层内涵的核心问题。”“当然,文化的自觉不仅仅是一个平和的理论推演的问题,而首先是20世纪现实的、焦点性的生存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焦虑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和思想历程。”

“文化自觉”的深人展开和研究,对于文化现代化在“准意识”形态层面的推进从而达致人们的“心灵觉知”很有建树,然而,其对属于当代文化“软实力”(包括游戏技术、动漫产业等这些软技术)的文化竞争力与文化影响力思考不够,或者说,文化自觉没有真正与市场经济发生互动(因为文化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其结果必然是“启蒙的自我循环”与“防御性现代化”。这也可以说是文化自觉的真正盲点。

三、从价值或伦理视角契入

此一派学者主要围绕“普世价值”或“普世伦理”与“核心价值”展开对话的。根据论者对普世价值或普世伦理是否存在的回应,又派生出两种不同的声音:以刘奔教授和沈湘平博士(北师大)等为代表的反方与以赵敦华教授(北大)、万俊人教授(清华)和尹树广教授(黑大)等为代表的正方。反方基于“全球化兴西方化”信念和对“政治陷阱”的强调,认为普世价值是一种在国际范围流行的很有政治欺骗性的资产阶级思潮,其哲学基础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被这种思潮搞昏了头脑,就会把实际上有鲜明阶级性和特定政治内容的虚假的“普世价值”,误信为是各不同国家、民族、阶级阶层都理应接受和遵循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而正方虽在达致普世价值的路径上似有差异,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对于普世价值与全球伦理的坚守。譬如赵敦华教授〕提出“六项可能性条件”来达致普遍伦理(普世伦理);尹树广教授困则坚持“生活世界”是普遍共识的来源,从“生活世界”中寻求共识的价值维度。至于“核心价值”则主要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讨论中。

从文化现代化着眼,可以断言,坚守普世价值或全球伦理,是大视野下以认可人们平等的道德价值、能动的主体及其自主发展的可能空间为标尺,是“文化整体性”意义上的生态本位、生存木位、公共本位和实践人类学本位基础上的“需要”表达和“选择”表征;质疑普世价值或全球伦理,则是以“意识形态”为标尺对古今中西文化的权衡、取舍与定夺。而“核心价值”的言说逻辑则基于认可地服从,内在地指向民族文化认同。“这样一来,作为哲学研究者的我们就会在现实层次和学术层次上,分别面对着两个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方面—处在现实层次之上是分别代表‘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国家和民族(它们分别主张‘全球化’和‘地方化’);而处在学术层次之上的,则是分别主张‘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普遍伦理’和‘特殊伦理,’)的学术思想派别”。

如果说争论与分歧可以暂且“悬搁”,那么,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的关系却必须得以澄明,而旁涉这一关系的篇什却是寥寥无几。进一步,社群文化对普世文化的挑战、取代,大有东风压倒西风的征兆,从而使这一问题更加扑朔迷离。事实上,以上所有对话都是文化现代化层面上的“同构对应”关系,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真正的学术自觉、话语杂乱、实际可操作性不及。

四、取“文化认同”视角

在肯定本质上属于“斯芬克斯之谜”的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与“身份”“同一律”逻辑一致的基础上,崔新建教授[‘J(北师大)指出,文化认同作为一个问题受到人们关注,是伴随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他的结论是:现代性昭示了文化认同的真正根源。而韩震教授 (北师大)则认为:文化认同是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新形式;现代性和全球化一方面使不同文化相遇从而使文化认同成了个问题,另一方面,各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促使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不断滋生和衍化出新的对抗因子。他预言到,全球化和现代性越是深人,民族问题、文化问题越是彰显。至于周宪教授(南京大学)对文化认同的反思,则完全从美学和文艺学角度着眼的。

以文化认同视角切人文化现代化之言说,确实触及到文化机理的要害和文化现代化的最大现实症结,给人们以惊醒。但是,文化认同自身的局限可能导致人们特别是普通民众的“文化中心主义”心态孽生。文化认同向心力过度增强之际,文化的生态平衡势必遭到破坏。

五、寻求新的文化研究方法论

赵汀阳教授 (社科院)把目前为止,人类对文化研究的模式划分为三类:人类学模式、跨文化模式、文化批判。人类学模式主要是对“其它”(非“他者”)文化的描述,是其它生活“样法”的出场。但是,“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文化会完全脱离开政治吗?文化现代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嫁接”等等,成了人类学模式无能为力的事情。

跨文化研究模式隐含着“前判断”和“偏见”,即使能客观公正地加以文化“比较”,也只能是一般的文化标签,结果必然是文化“观光”意义上的实践,文化现代化依然不能落到实处。因为文化“比较”或者文化的价值评价确实是个问题,即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绝对主义问题。文化相对主义按照“不可通约”逻辑过分强调民族文化自性;而文化绝对主义极力推崇现代性与全球化逻辑从而失却文化本有的内在张力。二者共同的后果是文化自性的式微与方法论立场上的“一切都行”态度。

第5篇

【关键词】问题驱动法 思想政治 兴趣 培养

对政治课兴趣的不平衡性,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主要是政治课内容与教师的水平。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外兴趣活动是在其课堂教学之外,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称。它强调发挥学生创新潜能的个性发展,捕捉促使学生智能走向成熟的生长点并加以引导,使其升华为一种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模式,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问题驱动法概述

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外活动通常以学生为主,由学生当“主角”,教师一般只是从旁指导。学生不仅是活动的参加者,而且是活动的组织者,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自己主动学习的环境和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权,动手、动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成了认识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独立思考、钻研和创造的精神。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2)有利于全面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任务,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第一,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和教材内容的限制,有些问题无法具体化和深入化,只有通过课外活动来弥补和延伸。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能更好地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知识。通过阅读报刊和课外书籍,参加各种报告会、座谈会。广泛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扩大知识面,使课堂知识得到丰富和深化。特别是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能大大开阔眼界,扩大知识视野,拓宽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学生实践的机会少,理论与实践不易统一,而课外活动正好弥补课堂教学的这种不足。课外活动给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天地。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走出课堂,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际中去,有更多的机会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在活动中,学生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主体,他们自觉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寻求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二、问题驱动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指导小论文活动

小论文活动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课外活动。它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它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小论文的特点

1)小论文的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小论文的完成往往是校内外多种形式“协同作战”的结果,即综合运用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的结果。

2)小论文是高中生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的重要形式。高中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实践的、理论的和思想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通过课堂教学得到了认识,有的则要通过学生运用课堂上学的理论去独立地分析和认识,而小论文便是学生运用观点和方法较系统地分析和认识社会实际问题的尝试。

2.指导兴趣小组的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兴趣小组是以兴趣为纽带,按自愿原则组织起来共同探讨有关思想政治方面内容的学习小组,如哲学兴趣小组、经济学兴趣小组、政治学兴趣小组、法学兴趣小组、国际知识兴趣小组等等。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符合青少年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想政治课学习骨干。在课堂教学里。学生的天赋、爱好、特长和才能往往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而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却可以表现得很明显,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

1)重视兴趣的激发。兴趣小组虽然是以兴趣为纽带组织起来的,但仍有一个巩固和深化兴趣的问题,仍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以为兴趣小组反正是有兴趣的同学组成的,可以不考虑趣味性,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去对待高中生,那么很可能原来有兴趣的同学也会变成没有兴趣了。

2)要注意正面引导。高中生求知欲旺盛但政治上不成熟,当他们对思想政治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后,往往不加选择地阅读大量西方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书籍,却又缺乏批判能力。所以教师在指导时,应让学生多学一点的基本理论,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已知道的一些西方东西,要有意识地用观点加以分析、辨别。

3)要注意因材施教

兴趣小组成员与其他同学相比,一般基础较好。因此,教师在安排讲座、社会调查和小论文活动时。应相应提高要求,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教师应舍得花大力气精心指导尖子和骨干,推动全班同学一起提高。不过,兴趣小组的成员水平也不是划一的,有的同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基础条件却并不怎么好,教师更应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成长。总之,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

三、结论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实现高中政治教育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第6篇

摘 要:在当前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博士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该把他们培养成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勤奋学习的劲头,坚定的意志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人,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树立“名校名师理念”、“烧开水理念”和“酿蜜理念”。

关键词:博士生; 培养目标; 培养理念; 历史使命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3-0001-03

博士生正在进行着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和理想,进入博士生群体进行着自己人生的另一场拼搏。在三年攻读博士学位过程中,如何学习以及取得什么样的成效,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成长,还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结合本人指导博士生的经历和思考,在此谈点肤浅的体会。

一、当代博士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在十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主要目标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在校的博士生年龄有大有小,我们以27岁计算,到建党一百周年时36岁,到建国一百周年时64岁。在实现第一个目标时,他们正处在增长才干,准备接班的阶段。在实现第二个目标时,他们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有的还是领军人物。作为在青年中最有知识,最有创新精神和发展前途最远大的博士生群体,他们不仅在实现两个目标的过程中是主力军和社会精英,而且他们最辉煌的成就也产生于这个时期。可以预见,在当代博士生中间会产生我国甚至世界第一流的专家、学者和其他杰出的人才。

当代博士生未来的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代博士生的历史使命也决定了博士生导师的职责:指导他们完成学业,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二、目标、勤奋、意志、方法

如何度过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目标、勤奋、意志、方法”这八个字对他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确立科学的奋斗目标。博士生入学,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读博,三年的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应该取得的预期效果是什么?这个问题,有的在入学前就已经有考虑,有的可能还没有考虑。无论哪种情况,入学后都必须解决。因为在人才的战略性地位日益突出而竞争更加激烈,浮躁和诱惑又越来越大的今天,要想成为有用之才,必须尽快确定自己三年及更远时间的奋斗目标。

确立科学的奋斗目标的依据有两个:一是培养方案;二是导师对目标的要求。

培养目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内容:具有坚定的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理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

导师对目标的思考。面对踌躇满志,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博士生,他们在思考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也在考虑将他们引向何方。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带研究生总结出的经验,就目标问题,我先后提出了两个十字架战略:第一个十字架战略是我培养的研究生如果考博,要分布在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并且是考名校名师。第二个十字架战略是就业。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要分布在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在实现这两个十字架战略后,前两年,我又提出了第三个战略,太平洋战略。就是鼓励学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去求学。前两个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第三个战略目标已开始实施。现已有4人出国深造,还有一批学生将在明年、后年及以后陆续出国。

通过这三个战略目标是希望培养两类人才:学术型人才,走科学研究的道路,成为未来的专家学者;实用型人才,在实践中成才,成为单位工作的骨干。

根据上述的设想,要求博士生、硕士生进校后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出研究生阶段的目标和未来的远期目标。

研究生阶段的目标和未来的远期目标的要求是:

近期目标:圆满完成学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远期目标:成为专家、学者或工作骨干。

三年的博士生生活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是否有一个科学而符合自身素质特长的目标作指导有密切关系。

确定目标的意义在于:

首先,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奋斗目标,就能知道自己今日的成才活动和未来的展才活动与国家、民族的未来,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息息相关。就能够不怕困难与挫折,不会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其次,知道应该学习什么知识、需要培养哪些能力。确立了科学的目标,就能够根据目标的要求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和调动一切资源,充分开发自己的潜力,发奋读书,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效率、高质量地去破解自己学业和日后事业中的道道难题。有了目标,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很快适应业务活动的需要,发挥专业优势,创造出高价值的业绩,获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

最后,懂得珍惜并有效地利用时间。三年的博士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有无目标效果大不一样。目标明确的学生,能够惜时如金,科学利用时间,瞄准主攻方向,有计划、分步骤地去解决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成就,最后实现目标。一些没有目标,或者目标漂浮不定的博士生,三年的时间就会在犹豫、彷徨、抱怨、困惑中流逝,等待他们的只有郁闷和终身的懊悔。

第二,勤奋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勤奋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大,但在勤奋上的差距却很大。我国正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各条战线急需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现代人才。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以上数据能够解读出什么内容?

首先,增加的6600万的巨大的人才需求量,无疑给在同龄人中专业知识水平最高的博士生们提供了发展自己,报效国家的机遇。

其次,社会给博士生提供的成才机会和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现在国家针对青年制定许多人才工程。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都专门设立了青年课题。教育部还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各单位也设立了青年课题项目和人才培养规划。青年人,尤其是博士生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出国留学或访学的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最后,能否成才与博士生的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国家需要建设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人才。但要成为这样的人才,勤奋学习就至关重要了。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在竞争的形势下,缺乏勤奋,无法实现目标。只有勤奋,才能掌握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学到了真才实学,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搏击风雨的高手,展现出当代博士生的特有风采。

第三,顽强的意志是攀登学术高峰的精神支柱。攀登学术高峰的过程,少有平川大道,更多的则是重重险关,道道陡坡。三年的博士生生活,既有斩关夺隘的喜悦,更多的则是理论探索的艰辛、烦恼和红尘杂音的袭扰。只有那些具有顽强的意志,不畏山路崎岖陡峭,敢于挑战艰险,挑战自我,富有进取精神强的人,才可能逾越障碍,步步登高,获得成功。博士生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培养顽强的意志,从中获取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四,科学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方法是手段,成功者没有不讲方法的。听课、读书、写论文都有方法;有了方法,才能提高效率;有了方法,才能少走弯路;有了方法,才能较为顺利地实现目标。培养博士生的方法很多,根据自己多年带研究生的经验,我总结出三个方面的方法:多读、多思、多写。

多读是基础,多思是重要环节,多写是结果,也是衡量多读、多思效果的标志。

首先,多读。多读之所以是基础,是因为只有多读,才能系统地了解掌握专业知识,追踪理论的发展前沿。只有多读,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量,为多思、多写积累知识。

多读,读什么?主要有三类书:经典著作、有代表性的专业著作和论文、与专业相关的书和论文。对经典著作和专业代表性的著作和论文,必须精读,反复读,读懂其精神内涵,读出自己的心得,从中受到启发。

泛读是读对专业知识起辅助作用的知识。泛读的知识不仅对专业知识起辅助作用,而且还能够扩大人的学术视野。

其次,多思。多思是科研的重要环节,是为下一步多写作准备。多思是对所读的书和论文要进行思考、研究。

多思,思考什么?思考、研究所读书、论文的结构;所读的书和论文的理论价值及理论创新点;找出存在的理论问题;读后得到的启示。经过多思,继承其精华,从找到的理论问题中发现研究的选题,为进入多写环节准备题目和资料。

最后,多写。多写是多读、多思的归宿和结果。只有多读、多思,没有多写,读书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只有多写,才能将读和思考的内容用文字固定下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和理论化。到了这一步,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

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差距不大。到了第二学年就开始发生分化,分化的标志是论文写作。第一学年大家在学习成绩上有差距,但差距不大。到第二学年开始写论文就显示出差距了。第一学年读书效果的好坏;读博前的理论和科研差距;个人的努力程度;等等,都会使学生之间拉开差距。

多写,写什么?一是写课程论文。这个阶段处于模仿性劳动阶段。根据导师讲课的思路和要求写。二是写读书笔记。三是写学术论文。四是参加导师的课题。五是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当学位论文题目确定后,学术论文最好围绕学位论文的选题写。积极为撰写学位论文作理论准备、资料积累和进行科研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

三、考博、读博的理念

第一,名校名师理念。考博要求学生报考名校名师,因为名校名师有以下优势。首先,名校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名校的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现代化程度高,图书资料丰富,学术氛围浓厚。名校知名度高,不仅对学生的激励力大,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学术交往和社会交往。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学生成才率,尤其是成高级人才的概率较大。其次,名师能够带出较多的高水平的学生。名师不仅人品好,而且知识渊博、科研能力强,有丰富的带研究生的经验。跟着这样高水平的导师,再加上学生的勤奋努力,能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烧开水理念。水要烧到100℃才沸腾。假如中途烧到90℃就不烧了,温度会下降。下次要再烧时,得从降到的最低温度烧起。有的人烧到中途又停了下来,水温会因不烧火而再次下降。如此反复,连烧好几次,水温也上上下下好几次,最后还是没有达到100℃。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浪费资源。做学问,就如同烧开水,必须一鼓作气把水烧到100℃。即学习必须持续不断,中途不能停留,咬紧牙关克服各种困难,勤奋学习,完成自身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我们的学生中,有的因工作和学习时间的冲突,有的因为畏难情绪,还有的并不热爱我们的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时断时续地“烧水”,花的时间不少,效果则不理想。一些花了六七年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人,就属于这种情况。

第7篇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第8篇

关键词:教育转型;人文素质;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269-02

主席强调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军队工程技术院校必须迎头赶上,把素质教育作为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和军事指挥人才的核心工作来抓。素质教育包括广泛的内涵,笔者试图仅就我军工程技术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发表几点见解。

一、加强军队工程技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日益综合化趋势决定了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已成为当今世界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这就要求掌握高技术的未来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军队院校尤其是工程技术院校尤为重要。军队院校没有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但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就是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不相符合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能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而未来高技术战争要求军事人才不但要有军事组织能力,而且要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更要有快速反应、随机应变的能力。战争的残酷性、激烈性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远远高于对一般职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未来的军事人才必须具备掌握和运用现代高技术武器的能力和组织指挥的能力,以及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内容的综合素质。归结起来不外乎自然科学素质和人文科学素质及其应用能力。其中人文素质及其能力占有突出的位置,而且作为组织指挥人员越是层次高,对人文素质的要求越高,不但要有军事素养,还要有政治、经济、历史、法律方面的素养,而且还应掌握战争的规律。这些都集中体现为人文素质及其能力,而这又正是当前工程技术类院校教育所普遍薄弱之点。未来战争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都迫切要求军队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二、我军工程技术类院校学员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军事人才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我军院校特别是工程技术类院校学员人文素质的状况如何呢?通过调研的结果反映,从总体上看,学员的人文素质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学员人文知识缺乏

作为军队工程技术院校,一方面,其生源绝大多数为文理分科后的理科高中毕业生;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又以基础自然科学和军事工程类专业技术为主。这就决定了多数学员人文知识相对贫乏。具体表现为:一是涉及的人文科学知识面窄。学员们大体只在一些笼统单一的基础课中涉及到文学、历史学、哲学等知识,而对一些其他人文学科,多数学员则停留在闻所未闻或仅闻其名知之甚少的阶段,不少学员甚至连军事学知识也很少涉及。二是掌握的程度浅。就已涉及的人文学科而言,学员们也只是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和简单道理,未能就各种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产生应有的作用。调查中,当问及“为什么不设法多掌握一些人文科学知识,比如读一些人文科学方面的课外书”时,有的学员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现在是科学技术决定一切,学好科学技术就行了”;有的学员回答“学理科学惯了,对人文科学提不起兴趣”;有的学员则说“我对人文科学很感兴趣,但平时学习任务重,怕其他书读多了影响专业课的成绩”。当然也有读课外书的,但据了解,读小说、“文化快餐”的多,而读哲学社会科学的少。当问及“什么是人文科学”、“什么是社会学”、“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什么的”等问题时,有55%的学员回答不出来,有的即使勉强作答也是漏洞百出错者甚多。调查中,我们列了《诗经》、《红楼梦》、《三国演义》、《史记》等文史名著,回答没有读过的占83%,有的回答还是小时候看过的有关的小人书。

(二)部分学员人文精神缺失

在问及“你是否经常思考怎样才算一个真正的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你是否经常对人类(包括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表示极大关注”、“你是否经常向往和追求人类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等问题时,回答“经常”的学员占52%,回答“有时”的占21%,回答“几乎不”的占27%。这表明,部分学员对人生缺乏思考,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缺乏关怀,人文精神不足。当问及原因时,有的学员认为“这些问题太大,该由哲学家来思考和回答”;有的学员认为“平时紧张,忙于学习、考试、训练和完成其他各项任务,没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应该指出的是,军校已开设的一系列政治理论课基本上已对这些问题作了科学讲解和正面引导,但部分学员只是将其当作可应付考试的现成答案加以简单接受,而未使之内化于心灵,并引发进一步的、经常性的体验和思考。

(三)不少学员人文素质外化能力较弱

研究表明,良好的人文素质,包括广博的人文知识、高昂的人文精神、较强的人文素质外化能力,有助于增强人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知识贫乏,使不少学员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

第一,语言表达能力弱。在政治理论课作业、论文,以及思想汇报、个人小结中,常见少数学员错别字叠出、标点符号用错、语句不通、篇章结构混乱等现象。在课堂讨论、辩论和演讲活动中,不少学员总低着头,不敢积极参与。

第二,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低。有的学员缺乏独立意识,对他人(甚至父母)有较大依赖性;有的则过于追求自我独立,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过于敏感,常有防范心理、嫉妒心理、报复心理;有的学员存在焦虑、忧虑、压抑感;有的学员爱感情用事,言语观点和行为偏激,学习生活中经受不了一点困难和挫折。

第三,对文学艺术作品缺乏起码的鉴赏、审美能力。面对各类作品,多数学员往往徒叹其美,而不知其创作技巧、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等内在特征。

第四,组织、管理指挥能力弱。不少学员缺少为帅之志、为将之能,在集体活动中要么不敢主动担当组织、管理、指挥任务,要么在担当任务时不善周密策划、不懂合理安排与协调。

三、对军队工程技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军队工程技术类院校担负着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重任,如何使我们的学员成为学得进、留得住、素质高、适应力强的跨世纪军队建设人才,这里面有许多工作要做。然而笔者认为,当前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员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具体地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革和完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用系统的思想理论武装学员

军队院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是对学员进行系统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学员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政策水平的主渠道。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进行政治育人、培养政治上合格学员的主阵地。政治理论课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目前开设的政治课,有些本身既是政治理论教育课又是人文素质教育课,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搞好“哲学原理”、“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同时,有选择地增设一些选修课程,培养和提高学员的文化和心理素质。

(二)围绕“如何做人”这个核心问题,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帮助学员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丰富的知识引导学员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员如何做人。可以在不同层次的学员中开设下列专题讲座: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文化典籍简介”、“古典名著导读”等,尤其应突出“中国传统军事文化和中华武德”教育,以激发广大学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达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立志军营建功立业之目的。二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鉴赏”,如“中国古典文学知识讲座”、“名歌名曲欣赏”等,尤其要突出“中国军旅文学赏析”的内容,以此陶冶学员的思想情操,丰富学员的人生蕴涵,提高学员的文化品位。三是怎样做人和与人相处。可在学员中进行“军校大学生形象设计”、“军人交往艺术”、“军人美学”、“青年心理健康”等选修课和专题讲座。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激励学员的积极情感,提高学员的审美情趣,用优良的环境影响学员

教育环境的好坏对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校园文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校园的自然环境建设力求达到四季有鲜花,路旁有绿树,教室宿舍办公楼窗明几净。要注意增添校园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如设立新闻动态显示屏幕;对楼堂馆所进行宣传性和规范性命名并建立标记;主干道路、教学区、学员宿舍区增设英模人物形象宣传标语灯箱等。通过这种有形的文化环境改造和宣传媒体,使学员置身于文化与知识的海洋,在无意中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