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9:22: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前教育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教育所有课程的设计都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也要适应我国技术进步和更新的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理念设计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侧重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立足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职业性四项原则。作为一门集幼儿五大领域(科学、健康、艺术、社会、语言)教育教学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学》课程自身综合性的优势和亮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师生合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选取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相对接的教学内容,在安排学生动脑动手活动(如探索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幼儿游戏活动创编规则和形式、制作幼儿园教学课件、儿童歌曲舞蹈视频化、儿童文学创编故事化、手工教具制作卡通化)、幼儿园教学实践模拟演练(如模拟幼儿课堂、故事角色扮演)方面给予倾斜,努力做好教育与“生产”的对接,从而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二)课程目标设计理念
《学前教育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我们将其情感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儿童观,具备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职业精神,勤奋钻研的敬业精神,严谨负责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等。将其知识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规律、方法以及育儿知识等。在能力目标设计上,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运用所学学前教育理论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备科学的育儿能力;优秀的学前教学、管理、教研能力和评价能力,可以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制定教育计划,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有效设计组织幼儿教学和游戏活动,科学评价幼儿园课程方案和幼儿发展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三)课程思路设计理念
1.课程内容项目化。选择对学生未来从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作为课程的具体内容,用综合性的项目串联、反映、优化知识,将知识、能力相互联系和衔接,做到理论、知识、能力相辅相成,用理论催生能力,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巩固知识,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我们将课程划分为五大项目:学前教育基础知识项目,学前教育基本要素项目,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学前教育衔接项目,幼儿教师必备技能项目。
2.任务分配具体化。在每一个项目下,具体、明确地设置任务。如:项目二——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项目,设置学前儿童观、学前教育观、幼儿教师角色、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幼关系等五项任务;项目三——学前教育教学项目,设置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日常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等五项任务;项目四——学前教育衔接项目,设置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衔接、与社区的合作、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等三项任务;项目五——教师必备技能项目,设置教师观察能力、沟通能力(与幼儿、家长、幼儿之间的沟通)、制定教育活动方案能力、组织教育活动和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共七项任务。
3.教学方法多样化。主要教学方法包括:传统授课法和示范教学法以及以此为基础而衍生的案例分析法,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法、社会实践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及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要做到授课精练;观摩学习,善总结反思;模拟练习,多强化实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案例分析——设疑:小组讨论——讲解/模拟——指导/实践——巩固提升”,或“任务驱动实践——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讲解/示范——实践巩固”,或“观摩——重新创编——情境/角色表演——自评/他评——讲解总结——强化巩固”等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课程效率。
4.能力培养过程化。在课程项目教学中始终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以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幼儿游戏任务为例,教学过程由幼儿游戏概念、功能引入——游戏观察记录方法学习——自己动手设计游戏活动方案——指导小组模拟游戏活动等组成。再如,以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幼儿园日程生活为例,教学过程由教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内容理论——观看附属幼儿园一日生活实例录像——自己写出心得感想——幼儿园实践——反思——写一份幼儿一日生活安排的建议等组成。通过项目任务的模块化、具体化,将“教学做”贯穿在课程教学的每一项任务中,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5.考核评价阶段化。作为基础理论课,需保证期末书面闭卷考核60%的比例,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教案撰写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余40%的分值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小组作业、个人作业分别占考核成绩的10%,充分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以此督促学生认真准备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实践活动等作业任务。
二、《学前教育学》课程设计理念
教材资源包括李生兰教授的《学前教育学》,桂景宣的《学前教育概论》和黄人颂的《学前教育学》。其他课程资源主要有《幼儿游戏与表演》《儿童文学欣赏与表演》《幼儿舞蹈与创编》等。数字化资源包括省级、院级精品课程网址中的素材,国家及各省学前教育网等网站中的课程、活动视频及附属幼儿园实践教学提供的光盘案例素材。实践资源包括学院专业项目活动实训室、校内外两大综合实训基地及附属幼儿园实习资源。
三、《学前教育学》课程建设思路
(一)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课程改革向深度推动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多参加国内外各级培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课堂教学对接学生未来的幼儿园实际教学管理提供助力。
(二)推进院校教材编订改革
在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已编订的精品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儿童歌曲弹唱》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学院实际、理论教学需要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出发,编订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教材,以项目为模块,以具体任务作为完整课程学习的过程,重点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儿园组织管理能力。
(三)高职院校与幼儿园合作深度发展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一、教育爱的含义:教育爱是发生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一种自然的普遍的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的爱,这种爱的发生是无条件的。由于幼儿目前幼儿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教师,所以教育爱又含有母爱的成分,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依恋成人的心理需要,所以就需要幼儿教师以母亲的博大的母爱去包容、理解、教育幼儿。教育爱要源于母爱,但又区别于母爱。它需要教师理智地去爱,而非溺爱。教育爱更是一种无功利性地、恒常地爱。
二、研究的意义:
1、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它是一种自觉的、真诚的、无私的、而且是普遍持久的。它是理智的,具有指向未来的性质。“教育爱”正是这些品质的综合体。它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尤其是现代教育,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教育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名教师没有教育爱,那么她就不会去热爱教育事业,也就不会去爱儿童,教师和儿童也就不能融合,教育儿童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说“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基础。学前教育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教育爱,那么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就会失去灵魂,队伍建设就会失去活力,也就无从谈论教育改革了。这关乎儿童的未来,甚至是国家的将来。所以说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当前幼儿教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毕业班学生有一定的关联。
当前幼儿园中还存在一些幼儿教师“体罚”幼儿,“精神责罚”,忽视儿童需要等现象。曾报道过一些案例,浮现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幼儿不听话,老师剪断指》一6岁幼儿由于不听老师的话被老师剪下左手食指。《老师体罚出新招,竟逼学生吞苍蝇》。如此体罚学生,正表明她(他)们缺乏“教育爱”观念,或者有的幼儿教师歪曲了对“教育爱”的理解。而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他们打学生或者罚学生是出于“爱”,正所谓的“爱之深才恨之切”,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是自欺欺人啊。只有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才能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马上就面临毕业,接下来就要从事和幼儿教育有关的工作,能否做一个称职的幼教工作者,就要首先看他(她)具不具备当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爱!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对改进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提供借鉴。
“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今天是不容忽视和冷落的。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肩负的是教育幼儿的重任,对他(她)们进行角色塑造,确立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能够使他们理解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对未来自己要从事的职业的定位。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爱,那么她就不能真正理解教育,也就不能真正热爱儿童。大学教师用自己的“教育爱”思想来感化和传输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或者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素养有关的课程,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的培养。
4、目前国内对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爱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比国外,我们做的还有很多。
20xx年度细分产业研究报告产业报告调研报告20xx年报告行业报告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我国历史上对“教育爱”虽然有过提及,解放后虽然斯霞有过这方面的探讨,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总结之上,并未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有许多学者都开始关注“教育爱”问题,也作过一些研究,但大多都还是停留在经验和理论上,未能在实践和理论上作系统的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手段来做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5、为教育者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要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的新视角。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通过和毕业班的学生,包括学前教育本科生、五年一贯制毕业生、高职毕业的谈话,和发问卷请她们填写,这也是一种让她们认识“教育爱”的重要性的途径,也会使她们从新的角度和用新的眼光看待教师的职业情感,以新的眼光去认识儿童。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昆体良已明确认识到并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指出:“最要紧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友谊,使他的教学工作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
① 裴斯泰洛齐不仅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教育爱的精神。阿图尔布律迈尔指出:“在裴斯泰洛齐身上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爱。”
②正是这种“使所有人感动的炽热的爱”促使他在逆境中奋起,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以实践其教育理念。 昆体良、裴斯泰洛齐只是初步阐述了教育爱的一些思想,却没有对教育爱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教育爱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要到后来学者了。 凯兴斯坦纳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认为爱并不与教育相矛盾,而是教育所必需的。其次,他认为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他指出:“凡不能为爱他人而活着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③再次,他将教育爱视为一些特质。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爱的内涵有巨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后,他已触及到了教育爱的本质问题。他在将教育爱视为一种情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观念所蕴涵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有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或称“毒害性教育”的现象。他在强调教育者必须具备“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的同时,也强调教育者必须“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 凯兴斯坦纳关于教育爱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触及影响了与其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最终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 斯普朗格明确认识到并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是最提倡教育爱的人,并对教育爱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教育的“根”, 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爱”。
为客观公正地开展评选活动,本届评选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专家评审组评选,现将结果予以公布(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第三届(2009年)评选活动将自2008年12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09年5月30日。第三届评选结果将于2009年6月31日前揭晓。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幼儿教育杂志社
研究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周 英(华东师范大学)中班幼儿依恋内部工作模式对其
同伴冲突情境中表现的影响研究
王兰枝(内蒙古师范大学)回归生活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
园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幼
儿园园本课程研究为例
优秀论文二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
吴慧源 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研究
谭 峰 亲子教育机构中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策略现状研
究――以桂林市A中心为例
赵俊婷 儿歌的教育观研究――基于广西幼儿园课程文
本的分析
辽宁师范大学
翁晓鸣 3岁儿童气质发展特点与自主性相关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
鲍艳辉 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教师支持性教学策略的
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
黄美贤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及相关
因素研究
本科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梅 莉(中华女子学院)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有效阅读指
导策略的研究
杨 云(中华女子学院)中日关于大班幼儿同伴冲突与教
师应对策略的比较研究――日本九州女子大学附
属幼儿园与中国恩儿园的比较研究
章佳颖 (华东师范大学)关于综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音乐
教育现状的调查
王丽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劳动合同法在呼和浩特市公
立幼儿园的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陈 丽(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视觉支架式教
学提升自闭症幼儿语言能力研究
马芝(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儿童阅读障碍
的ERP研究综述
苏 姬(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行为异常幼儿 的个案观察与分析
骆晓笑(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教师专业
成长动力研究――以L老师为个案的叙事研究
优秀论文二等奖:
中华女子学院
刘 欢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开展现状的调查
周惠文 4~6岁儿童对生长和死亡现象认知的研究
刘小娟 公开课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
淮北煤炭师范大学
王颖莉 脚手架理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首都师范大学
刘晓川 幼儿园教师常规教育观念的研究
吕小烨 不同时期父母教养观念比较研究
张 艳 北京市幼儿教师游戏观的调查
张 菁 关于幼儿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期望与现状的对比研究
王雪艳 不同情境下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特点研究
西南大学
张璐琳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的困境研究
刘淑美 学前专业本科男生专业学习的困惑及对策初探
――基于某大学学前专业本科某年级三位男生
的个案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董钰萍 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家庭支持系统结构分析
何一南1987-2007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状况与分
析――基于四种核心期刊的研究
叶 静 幼儿园新手――专家型教师备课比较研究
汪 静 流动人口家庭的儿童虐待调查
卢美君 平阳县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鼓励奖:
李 娜 刘陈岑 田 甜(中华女子学院)
刘晓娟 赵雪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郝芳超 徐 菲 王新洁 张莹雪(首都师范大学)
宋 坤 索长清 王宏霞(内蒙古师范大学)
李梦怡 吴小平(西南大学)
胡 莹 张佳誉 徐丽芳 张 婧 袁慧兰 李慧慧
金晓乐 张放放 张燕飞(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专科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张梦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对策
周 洁 关于幼儿观看动画片的现状之调查报告
唐守翠 如今的男幼师在哪漂泊――合肥男幼师的生存
现状与分析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吴 晓 幼儿园中男女幼儿舞蹈学习的差异研究
姜美玉 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的研究
阮巧丹 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连丽芳 初探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性别差异
陈青南 大班调皮儿童的社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
策研究
杨 飘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周 虹 5-6岁独生子女独立性的研究与思考
郑婷婷 中班幼儿生活自主性学习的观察与分析
河南郑州幼儿师范学校
张秋平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方珊珊 中班幼儿游戏合作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宋佳萌 关于青岛市某幼儿园一日食谱中营养成分的初
步分析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
韦 微 当前城市幼儿存在的主要膳食问题研究及其对策
李汪明 开启选择性语言障碍孩子的心灵
优秀论文二等奖:
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亚男 关于大班幼儿独立性的调查
吴桂香 幼儿园活动室墙饰初探
赵 方 关于教师对幼儿奖励方式的初步调查
锁孝雯 关于同伴交往中“被忽视”幼儿的现状及成因的调查报告
刘冉冉 关于合肥市幼儿园大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廖韫玉 蚌埠地区城乡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发展差异性的调查
苏晓妹 有关幼儿入园准备工作的调查研究
余 彤 孩子在幼儿园安全吗――幼儿园接送和门卫制度的完善及实施
郑州幼儿师范学校
范小颜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乔 莹 谈幼儿数学活动区的开展与指导
未克青 “否定”式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研究
谢 丹 幼儿攻击的成因及矫正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罗晓丹 中班某幼儿攻击的矫正研究
严圆圆 实习幼儿园小中大班区域活动的探索
林 丹 新老师管理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策略初探
施冬婷 新老师对小班表演区调控组织的基本指导与策略
林 红 幼儿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来自于对大班幼儿的调查
陈真真 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成因及策略研究
林 燕 小班幼儿社会与家庭环境的相关调查研究
高丽丽 小班幼儿的告状原因及应对策略
王佳秀 浅谈台实幼大二班语言区的创设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秦续姣 浅谈新教师如何提高教育策略与机智
邵 分析小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刘 楠 大班幼儿在园遵守集体规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调查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
张悦涵 异性玩具对幼儿性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罗合亮 解开孩子“对着干”的心锁
韦柳媛 幼儿与同伴冲突的原因探析
卢 巧 城市家庭环境对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影响
文 雯 幼儿语言过早成熟刍议
石富莲 教师吓唬幼儿的现象分析
施 慧 谈谈幼儿园师源性心理伤害
赵 露 谈谈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鼓励奖:
黄丽倩 王 璐 张 咪 李伟伟 张婷婷 韩 萍
陈 辉 许媛媛 尤亚平 韩兰兰(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万 雪 王罗敏 刘 欢 付 慧 牛 圆 张晓玲
曲 佳 董 旭 姚 笑 刘翠莲祝 琛(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罗雪梅 周瑜征 陈 芳 汤媛媛 郑自新 郭慧兰
张 云 刘安娜 张 瑛 张 利 陈 娟 严 媛
陈丹凤(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1.1德育功能
物理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培养科学和正确的价值观。
1.2职教功能
通过物理教学的启蒙教育,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教育技术。
1.3适应功能
学前教育的物理教学,可帮助学生获取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能更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更好的适应环境,这是一种潜在的功能。
2学前教育专业物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生源质量不高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只要具备一定学习基础的初中毕业生,一般都升入高中,这样就使五年制大专及中专学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有着相对薄弱的文化基础,特别是物理成绩,更是令人堪忧。
2.2学生学习物理不具备较高的积极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往往对舞蹈和音乐等艺术学科比较重视,认为幼儿教师主要是应具备能歌善舞的能力,学理科类文化课程的学习,用途并不是很大。而物理在理科类课程中,又比较枯涩难懂。同时还有着相对单一的学习方式,导致那些有着较差基础的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吃力和被动。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回答,常常是一句话“不知道”,若是对旧知识复习,很多学生往往也是找答案和翻书本,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学生是寥寥无几。课后的作业也是通过胡乱抄袭和互相商量来完成,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学前教育物理专业中,不仅是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不重视,即便是社会、学校也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而这一点从其专业的课程设置就能够看出。通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形成了艺体课、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三足鼎立的局面。一些任课老师认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但纵观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现状及生源质量,多数学生都达不到课程所要求的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在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时,没有牢固的文化支撑。同时,一些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将艺体课作为主要的专业课,所以常常会利用很多时间进行文体比赛,甚至是占用文化课来排练节目。
2.4具有相对单一的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三年制中专和五年制大专的学前物理教育专业,依然在对高中的教学模式进行着沿用,在学习资源上缺乏创新。同时因为学生有较为薄弱的学习基础,这样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师就会降低学习的要求和难度,而多数学生的学习往往还是很被动和机械。只有极少数的资源适合本专业的学习,物理教学仅仅是依靠学生对物理公式、规律和概念的背诵、以及教师的讲课来进行,这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5物理教育中男女性别失衡严重
在五年制师范学生中,女生就占据了70%。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有超过96%的女生。尽管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实施免费男幼师计划,但依然没有显著的改善这一比例。女生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排斥和为难情绪,这样会逐渐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而对学前教育物理专业的学习带来影响。
2.6评价体系落后
在现行的师范类教材中,往往对系统性和规律性原理比较重视,而学前教育专业对科学方法和科学常识更加重视,欠缺的是趣味性、有着相对死板的课堂环节,无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调动起来,尤其是相对单一的评价模式,更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3改善学前教育专业物理教学策略
3.1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与幼师生的专业特点相符
物理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也和其他课程一样,是基础课。基本上都是开设在一年级,安排3节的周课。但因为学生有着参差不平的水平和较差的基础,所以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还会产生较低的学习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课程设置,可采取以下的改革措施。首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利用知识的多样化,使各个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满足。将《趣味科学小实验》等融入到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学前专业应用课程。同时,对相应的选修课进行开设,这样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机会更多。可立足于职业发展规划,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相结合,来选择课程,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设置选修课的内容。通过与幼儿园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学前教育物理专业中,侧重于丰富学生知识面。最后,应自足于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从学前教育专业发展需求出发,在物理课程的设置上,以必修课为基础,对各类实践操作课程进行增设。这样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得到提升。
3.2对教学目标进行改革,使教学的导向性更强
设计学前教育专业物理教学目标,既要普及物理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工作中,不需要幼师生具备多么高深的知识,只要求他们能够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将知识向幼儿深入浅出的传授。所以在设立教学目标上,需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但不要求达到高中的深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在目标的设定上,应与学前教育生源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施以下的措施:首先,对物理基础的规律、原理和知识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必须的技能和知识进行获取。能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进行阐述,储备足够的知识量,能对教学工作基本胜任。其次,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进行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尊重自然规律,抱着严谨的求实态度,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能更好的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最后,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技能,具备物理科学调查研究的能力,能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和生活中,更好的应用所学到的基本技能和科学知识。
3.3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密切联系学前教育专业
目前,在学前教育物理课程中,有较多的计算题和物理理论,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应与学前教育专业就业需求相结合,遵循社会生活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理念,将课程难度降低,使幼师生能够对必要的物理知识进行掌握。在设置课程内容方面,不必对知识的完整性等过于强调,而是要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相结合,有机的结合日常生活和所学的知识,随时调整课程,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应用自然知识,进而使自己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3.4对评价机制重新定义,彰显物学前教育专业物理教学的特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首先,要对评价的功能进行转化,对评价过程中价值观及应用能力的评价要重视。其次,由单一的书面考试的评价方法,转化为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4结论
1.1学前教育成本核算指标体系
学前教育总成本包括付现成本和影子成本两大类。影子成本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和土地使用及固定资产折旧成本。付现成本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人员支出含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和其他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含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会议及培训费、交通和差旅费、招待费、印刷费、维修费、物业管理费、专业材料费、财务费、劳务费、工会经费和其他支出等;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含抚恤和生活补贴、医疗费、住房补贴(公积金)、图书和其他支出等。
1.2指标体系的说明
付现成本主要是指当期发生记入当期成本的费用,人员支出、公用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都是当期发生应当记入当期成本的费用。影子成本是指不是当期发生但应当由当期支付的费用。其中养老保险是指当期职工退休后应当支付的退休费用应该由当期的学生负担。为了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无论幼儿园土地是自有、租赁还是政府无偿提供,均按照其商业价值计算,其计算依据为“佛山市某区网格点基准地价更新成果,2007.12:2-3”,计算方法为幼儿园占地面积乘以该地段的单位商业价值。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房屋建筑物和土地的折旧年限为50年,交通运输工具的折旧年限为10年,教保专用设备折旧年限为8年,办公设备折旧年限为5年,其他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
1.3成本核算数据
根据上述的成本核算体系,笔者实地调查了29家幼儿园的实际办学成本。为了确保数据具有代表性,29家幼园平均分布于各个镇街,而且不同等级和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均有代表。调查结果显示,29家被调查的幼儿园成本数据极值很大,最低为1101元/年*人,最高为22117元/年*人;29家幼儿园成本均值为7075元/年*人。
2.佛山市某区学前教育收费调研
2.1学前教育收费概况
佛山市某区幼儿园收费目前由三种模式:一是公办幼儿园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学校不得自行制定收费项目和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二是普惠性幼儿园,由于其办园的物业产权属于政府或者集体所有,运作上以办园成本核算为依据,收费管理实行政府定价或接受政府指导价;三是民办幼儿园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2.2收费调研数据
结合29家幼儿园的成本数据,笔者对29家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进行了进一步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公益性学前教育机构收费介于4700元/年.生到8300元/年.生之间,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收费介于1800元/年.生到12000元/年.生之间,私立学前教育机构收费介于4000元/年.生到27000元/年.生之间。可以看出不同办学类型的幼儿园之间收费情况有较明显的差距,普惠性、公益性幼儿园的收费小于私立园的收费;不同体制的幼儿园之间收费数值也有明显的差距,总体来说,同等级的幼儿园之间普惠性、公益性幼儿园的收费小于私立园的收费情况。
3.学前教育成本与收费数据分析
根据调研所得成本数据和收费数据,可以绘制出佛山市某区学前教育成本与收费对照图,见下图1。图1佛山市某区学前教育成本与收费对照图(2011年)从图1可以看出,所调查的29家幼儿园其收费曲线与成本曲线基本吻合,收费曲线高于或低于成本曲线的距离并不大。其中,14家幼儿园收费低于生均成本,15家幼儿园收费高于生均成本。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私立园的收费基本是大于生均成本,原因在于私立园的所有设备,包括租用土地的费用都是自身承担的,而公立幼儿园有政府政策的扶持,在收费上基本与成本持平,普惠性幼儿园的收费则大多低于成本,原因在于政府在收费上有一定的限定,但政府有给予一定的扶持。根据调研所得成本数据和收费数据,整理出生均成本与幼儿园收费的数据表,详见表1。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回归统计,可得MultipleR0.97352,RSquare,0.947741,AdjustedRSquare0.945805,标准误差1487.714,观测值29。方差分析和回归结果见表2和表3。相关系数R值(0.97352)和判定系数r2的值(0.947741)都非常接近1,所以可以判定变量(收费)与自变量(生均成本)有较强的关系。标准误差(1487.714)相对于变量的取值来说也是比较小的,说明回归方程比较可靠。在方差分析表中,通过计算F统计量进行显著性判断。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是回归系数为零,即H0:r=0。从上述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F统计量的值为489.653,远远大于F临界值F0.05(1,27)=4.21。而从显著性分析(SignificanceF)P=7.73208E-19<0.05也可以看出原假设成立的概率非常小,即认为学前教育收费与生均成本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从图2的拟合曲线看,生均成本对学费的线性拟合程度很高,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重合;从图3的概率分布图可以看出实测值的良好的线性。根据回归的结果,收费与生均成本的回归方程为:收费=1.276×生均成本-1899.17从此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学前教育收费过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高昂的成本。
4.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生活化 人性化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学语文的难点之一。习作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为长期困扰习作教学的严重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习作,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习作,可学生却是怕上习作课,也怕写作。针对这个问题,我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习作教学方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认清小学生习作教学的性质
所谓“小学习作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习作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习作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习作实质是练习用笔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拘无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习作难”的障碍,减轻学生压力,有利于提升习作教学效益。
二、习作教学的现状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的本质在于表达和交流,即表现自我,并影响他人:表达和交流什么?是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收获或积蓄。用什么表达?用语言文字。怎样表达?要根据日常生活即现实交际的需要,根据不同交际目的和不同的交际对象,创造性地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习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无明确的表达动因,只为完成作业或应试而写;二是读者单一,只把教师当成唯一读者;三是没有真情实感,只知道按照教师的要求,“无病”。四是内容虚假,习作脱离生活实际。文中描述的生活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去甚远,甚至望风捕影、无中生有地编造故事。五是情感虚假,习作远离精神生活。表达的情感价值取向与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大相径庭,甚至掩盖、违背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心愿,趋时附势套用时髦的观点,张扬高尚的情操。六是语言虚假,语言运用脱离交际实践。本应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语言,变得既与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搭界,又与现实的交际需要不相干,所写都是一些充满八股味的假话、大话、空话、套话。
三、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习作源于生活。
习作是生活的反映,离开生活便没有好习作。生活化的习作是训练学生习作的基石。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教学的需要。从习作情况看,学生虚假习作的现象很严重,仿写,甚至抄袭现象普遍存在,从文中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较弱;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为了使学生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及时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可采取以下措施。
1.观察生活,触景生情。
习作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习作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邻里之间的变化,观察教师、学生、农民、商人、工人等不同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四时变化……通过观察,激起学生习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体验生活,有感而发。
情感是对现实生活的真情流露。习作训练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习作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观察凤仙花的发芽过程,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小狗,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跟家人下地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些感受收集起来。
3.描绘生活,美化生活。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习作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展示美好生活的图章。
(二)习作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他们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体验,提倡习作讲真话,说真事,抒真情。
1.培养学生写生活中的事。
小学习作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习作”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习作呈现个性风格。教师允许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并让他们自己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习作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训练方法多样化。
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说;(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一、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课标”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发现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有好些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大加褒扬;采用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
二、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三、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过品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如有表现诗人才情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美感,这和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分不开的。也有体现诗人字字推敲、锲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的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
四、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一、语文教学与心理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门重点的学科,它在所有学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具有研究性、科学性的一种教学理念,它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语文学科中,有效地将心理教学融入其中,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新时期里,心理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作为教学者来说利用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对教育者进行教学。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教学,更好地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使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有效提高。从心理教学上讲,能够影响一个人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不能单纯地靠建造咨询室来解决,要通过在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的整合方法,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心理教师比较少,对于心理教育的展开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必须将心理教育整合到语文教育中,不然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
2.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教学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所以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开展一些与心理活动有关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去培养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能力。其实初中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心理的组织过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而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懂得去思考、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等。利用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更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所以,心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学生心理教学的重要途径。而且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学者以朋友的方式被学生接纳。在日常的学习中,更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心理需求,从人性化的角度去教育和理解学生。所以,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整合,更有效地改变了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学习能力。
二、语文教学与心理教学整合的方法
首先,要明白心理教育不是单纯的心理辅导,而是将语文教学渗透到心理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1.确立教学目标,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的确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而教学目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本身。所以,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将本学科的知识融入进去,更要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通常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注重教学知识本身,而忽略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等心理活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之初,教学目标的确立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心,将学生放在首位,进一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独特的个性。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将教学目标设计为:学习文章的朴实情感;从父亲“背影”表现出作者对父辈的爱,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带领学生体会对家人的感情,让学生懂得同父母相处、珍惜亲情等。通过这种教学目标的确立,把心理教学融入其中,在课堂上根据教育目标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丰富教学形式,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