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9:22: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低碳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地球化学探矿思考
一、地化探矿几个问题的分析
1.矿床区分和矿化异常,是多年来地球化学探矿工作的首要问题,使用当前世界上各种先进的地球化学测量办法可将金属矿床划归为一种地球化学异常。而寻找金属矿床问题,也就可以归结为寻找这种地球化学异常。用各种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可以查明各种地球化学异常。但所发现的异常数却要超过工业矿床数的许多倍,并且由于矿床产出的地质条件和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的不同,往往会出现小矿异常大或大矿异常小的情况。在个别情况下,那种小(弱)异常还可能被天然的和技术上的干扰所掩盖。这就要求查明由一定规模和产出条件的矿床,在地球化学场中所产生的异常,并从发现的大量异常中,划分出那些与工业矿床有关的少量异常来。这就是地球化学异常评价问题。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内容是:(1)定性,即确定异常性质,鉴别矿体异常与非矿异常。非矿异常中,主要是矿化异常,也就是达不到工业要求的矿化所引起的异常。(2)定位,即判断异常与矿体在空间上的关系。(3)定量,即估计矿体的埋深、规模、产状、形态、矿石组分、成因类型等。这三条中,第一条是异常评价的根本问题,对它有两种认识:一种观点是,认为化探能够区分矿体与矿化异常。理由是,元素集中到一定程度才成为矿体,元素组合和含量的变化与矿化应有本质的差异。据称,苏联就解决了异常评价中的这一关键问题。其准则是:a.矿化晕中组分比矿体简单,且异常孤立零散,没有中心,分带不明显。b.组合(累加或累乘)晕指数值的变化曲线在横交矿化走向方向上,不能形成明显的最大值。c.在相似地质条件下,矿化异常规模小。此外,结合构造、岩性、蚀变情况和其他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矿体与矿化异常。地球化学障的研究,也可能有助于这种鉴别工作。另一种观点是,元素集中到什么程度就算是矿体,是根据当前采、选、冶的技术水平由人们确定的,今天属于矿化的,将来也可能算做矿体,即认为矿化与矿体没有本质差异,两者的异常不能区分。例如,斑岩铜矿床,平均Cu含量达0.2的矿化斑岩体,与含铜矿床的斑岩体0.4,根据地球化学资料基本上无法区别开来。如在理论上区分矿体与矿化异常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却硬要区分,那是徒劳。但如能区分,而人们不想法区分,那便是保守,因此这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2.地球化学异常模型与实际运用
探寻地球化学异常通过模型设定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外通过编写例案,建立了一系列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型,这种模型是矿床成因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矿的客观表现。它是从大量实际资料中抽取出来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共同特点,概括地表达了元素或化合物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金属矿床上,在周围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性。它表达了:(1)地球化学异常的几何形态(异常的几何形态,大体上与矿体或矿化带的形态相一致),直观地反映了形成矿体或矿化带或晕的控制因素。(2)组分及其分带性,即对于各种类型矿床原生晕,晕中组分与矿石组分完全一致,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和水平的分带性,客观地反映了矿石的成分及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3)元素浓度分带特征,即晕中元素浓度随着远离矿体、矿床、矿田乃至矿带,一般呈现逐渐降低的规律,它反映了元素含量梯度的变化,可用来判断矿化中心,以及鉴别富矿化与分散矿化。
建立地球化学异常模型,对于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和总结,都是一种较理想的表达方式。它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又便于利用。由于资料的限制,新建立的模型可能会有不少欠缺,这就有待于今后有了更新的资料时,对原来的结论进行修改,这也是科学推理的正常过程。又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并非完全与模型符合不同地区,相同类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也往往不符合(重现)。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在未知区所获得的异常.只要某些方面与模型符合、复合,就可大胆提出验证意见。因为完全符合、复合,在目前是不可能的。
3.试验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何为实验测量就是指在一个地区着手进行生产之前,选定最佳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它是通过选择与所要寻找的矿床类型,地质及地球化学景观条件尽量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试验确定的。这就是试验测量。
对不同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实验测量的内容也不同。归结起来,其内容大体是了解覆盖物的性质、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特点,选择取样介质,确定取样密度、样品粒级、取样层位:确定样品处理方案:选择指示元素:测定未受矿化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岩层中的金属含量,确定地球化学区域背景值、局部背景值和异常值;研究地球化学异常特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找矿标志,确定解释评价地球化学异常资料的准则,等等。
试验测量是在以往的资料基础上.借鉴实际经验,有重点地进行。对样品类型、取样介质、指示元素等有效性检验,是实验测量的一个重要部分。
4.化探及应用程序基础工作
通过近二十年的地球化探矿工作的总结,我认为地球化探工作的工作程序是:取样一加工一分析一整理资料一检查异常一验证异常。从中可以看出,“验证异常”之前的工作,都是基础工作:笔者认为,化探基础工作中,最需加强的应为以下几方面。
(1)地球化学理论工作。研究各种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是最基本的基础工作,它是制定相应地球化学普查方法的依据、这一工作,一方面是积累和总结实际资料,另方面是实验,如进行成矿、成晕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模拟实验及数学模拟实验。主要研究在各种地质和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元素的迁移方式,集中的环境、条件及存在形式。第三方面是进行温压地球化学研究这些基础工作.能为制定地球化学普查方法、正确确定取样介质、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2)地质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对构造、岩层、蚀变、矿化现象的观察了解,对矿化及成因类型的认识,并加强对岩石学及矿物学的研究。
(3)实现编录工作的标准化。
(4)分析基础工作。扩大分析元素的范围,今后应争取达到80种增加分析手段,努力研究出高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准确度的相态和价态分析以及微区超微量分析方法一建立分析中心,实现基本分析的仪表化和自动化,提高质量。
(5)制定严密的取样、加工、分析、资料整理等一整套的质量监控方案。
(6)实现资料整理的标准化,建立基础资料。其中应包括:我国各种岩石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值,各种介质如水、空气、植物、土壤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各种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各种类型矿床矿物的包裹体温度、成分、盐度、同位素测定数据:主要指示元素的存在形式;成矿、成晕的热力学数据:各种地球化学测量的原始数据图、元素地球化学图、地球化学成矿预测图、景观地球化学图等基本图件;报告书:各种地球化学异常模型和数学模型:典型研究例案及找矿例案等。
建立相应的系统。例如组织管理系统,元素的中心测试系统,岩石学和矿物学中心测试系统,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系统等,是实现、加强基础工作的组织保证。
二、对地球化学探矿工作中几个技术补充说明
1.层控矿床在地层剖面上的岩性特点是:下部通常是一套碎屑岩,上部是碳酸盐岩石,工业矿体一般存在碳酸岩石的中下部。下部碎屑岩(特别是细碎屑岩)具隔水性,上部碳酸岩石是含水岩层,两套含水性不同的接触带有利于地下水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水源。
2.层控矿床成矿物质来自矿源层,矿源层中可能初步富集了某种成矿元素,但更主要的是分散于矿源层中的物质能否被“解放”出来转入溶液。正如“两次成矿说”所指出的:“物质的玻璃状态(火山玻璃)成混合物状态(如碎屑沉积),各组份之间没有化学平衡关系。这些岩石在扭应力和热力驱动下,容易晶化,在结晶过程中,不易进入晶格的某些金属元素则转入溶液形成矿液,所以在许多情况下,碎屑岩和火山岩通常是层控矿床的矿源层,为成矿作用的来源。
3.层控矿床工业矿体的形成是异地改造富集的控矿层位可分为矿源层和储矿层两部分。其中:矿源层层位稍低,在许多情况下由碎庸岩和火山岩组成;储矿层稍高,常由破酸盐岩石组成。
4.产于厚层状灰岩和厚层状白云岩中的矿体,大都呈不规则脉状,线状,串珠状产出,形态复杂,不易勘探;产于薄层状泥质灰岩和薄层状灰岩接触带(或两种岩性突变带)的矿床,一般顺层发育,形态比较规则,多呈似层状和层间透镜体产出,容易勘探。这种现象可解释为:厚层状灰岩和厚层状白云岩层理不发育,岩性单一,在扭应力牵引下,多产生节理裂隙,不易形成层间剥离,矿液只能沿节理裂隙活动,难于集中,矿体形态复杂,分散;薄层状泥质灰岩与薄层状灰岩接触带(或两种岩性突变带),由于岩性差异大以及层理发育,在扭应力牵引下,不易产生节理裂隙,却容易形成层间剥离,矿液易于集中,常形成顺层发育的大型矿床。可见,岩性时矿床的控制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自治区文化厅;赤峰学院
中图分类号:K2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01-04
2016年8月9―10日,由文化厅、文物局、博物院、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学院主办,内蒙古红山文化学会、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一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赤峰举行。本次论坛有来自韩国航空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查海遗址博物馆和赤峰学院等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近20位学者作了主题报告和学术发言,从多维视角对红山文化及相关考古学文化展开深入研讨。现从五个方面对会议进行综述。
一、关于红山文化祭祀的讨论
赤峰学院于建设教授做了题为《八旗村红山文化祭祀址调查与祭祀等级分析》的主题报告,他根据规模和坛庙冢组合特点把红山文化祭祀址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坛庙冢组合独立祭祀区。第二等级:坛冢组合独立祭祀区。第三等级:坛或冢独立祭祀区。第四等级:聚落址中的房址、灰坑等非独立祭祀区。八旗村红山文化祭祀址属于第四等级。他认为红山文化每一等级祭祀遗址应该是其社会结构的具体反映。由非独立的祭祀区到独立的祭祀区应该是红山文化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红山文化祭祀址出现的人物造像应是两大系统,反映了红山文化社会的两大需求。
辽宁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田广林教授认为赤峰地区普遍出现的社会分化和分级现象已属常态。南台子的发掘材料表明,红山文化时期的社会分化,是从家族内部开始的,从中可以略约体察到“化家为国”这句古语的深刻含义。而白音长汗和南台子的材料都共同表明,社会分化的最初起点,似乎不是由于财富占有的不均,而是起源于为少数上层人物的设祀。其次是关于红山文化时期的丧葬礼俗。西辽河上游地区发现的材料表明,红山文化时期,大大小小不同层次社群中的上层人物死后,流行石构葬。葬式则流行仰身直肢葬,基本不见屈肢葬。
朝阳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雷广臻教授认为陶筒形器是红山文化的重器,他讲述的是国家产生前夜的最精彩的故事。红山文化陶筒形器上无盖、下无底,正好植于土里,植物培育在其中,植物生长出来扎根于土地、伸向蓝天、长在阳光里。人们重视土地、重视环境、重视生存资源、重视生产生活、重视社会组织管理,核心是敬天保民。由陶筒形器围合的坛社、稷社与国家之间仅仅一步之遥了。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明副研究员从牛河梁遗址陶器制作谈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工。她认为在牛河梁遗址普遍存在了手工业制作的分工,在探讨牛河梁遗址所见的手工业制作方面的分工问题时,重点分析第二期和第四期的社会分工状况,认为两者略有差异:第二期不同的制作群体各自完成不同器类的完整制作,虽然可能仍存在不同工序上的分工,但同类物品的制作人群相对固定;第四期制作群体的分工更加复杂,由多个群体共同完成器物的制作,同类型器物的制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基于不同制作工序的分工,每一制作工序有多个群体参与完成,不同制作工序之间没有固定的组合关系。也没有发现在陶器的成型、修整以及纹饰绘制过程中各个制作者或制作群体的固定组合。
辽宁师范大学徐昭峰副教授认为牛河梁遗址出现了红山文化祭祖权的垄断。
红山文化实行的是神权管理体系,这些从为数众多的红山文化祭祀遗迹坛、冢、庙的发现,从众多具有神像性质的泥质、陶质、石质、玉质人像的发现,从众多具有祭祀或通天功能的陶器特别是无底筒形器、塔形器、彩陶、玉器等的发现可以看到。同时红山文化祭祀遗存分布广泛而且普遍,都能充分反映红山文化发达的神权管理模式。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反映的这种浓厚的祖先崇拜观念,想要表达的可能就是强宗掌控祭祖权的正统性、独占性和神圣性,这种祭祖权,强调的是整个红山文化的共祖,而非其他。葬于牛河梁积石冢内的这些强宗通过垄断整个红山文化共祖的祭祀权,从而达到对整个红山文化部族进行永久控制的目的。
二、关于辽西地区科技考古的讨论
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昌燧教授对两件殷墟出土柄形器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样品分析和研究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制作程序共四步:开料;边缘休整;刻槽成柄;单面修饰。第二,片切割工具为铜片;第三,专用于丧葬祭祀。并由此引出几点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红山文化玉器钻孔工艺的关键点是能否获得内壁微痕;第二,从钻孔工艺对比分析,殷墟与红山的钻孔工艺肯定不同,关键点是模拟制备;第三,殷墟钻孔技术的源头究竟是龙山文化还是夏代值得探讨;第四,砣具使用究竟起源于何时、殷墟时期有无砣具也值得探讨。第五,殷墟之后玉器制作过程中,铁质工具是否使用,何时使用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吉林大学周慧教授对新石器时期以来西辽河地区古代人类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她认为西辽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出现过与中原地区发展进程大体同步的辉煌灿烂的史前文明,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该地区地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牧业文明的接壤地区。新石器晚期的红山文化时期(距今6500~5000年)达到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红山时期原始农业发达,人口快速增长,文化上显示出自身独特之处。伴随文化变迁的过程,该地区人类的人群遗传结构是有所改变的。不同时间,不同遗址Y染色体单倍型结构组成的变化反应了这个地区文化变迁、人群迁移的过程:青铜时期气候温暖,南方农业人群由中原地区向北扩张到达了西辽河流域。青铜晚期至铁器时期气候变冷,北方游牧人群,由北方草原向南迁移,到达西辽河流域。
赤峰学院孙永刚副教授对辽西地区史前时期植物遗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粟和黍是热水汤先民日常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但农业在生业方式中的比例有所下降;遗址出土大量动物骨骼表明狩猎、畜牧经济存在,比重有所增加(但并未发展为游牧);气候趋于干冷对夏家店上层文化先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内蒙古师范大学董利军副教授谈了铅同位元素比值法在夏家店上层文化铜矿石示踪上的应用。他认为林西大井古铜矿是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最主要的矿石来源,大井古铜矿遗址所开采出的氧化矿石,除很少一部分在当地冶炼外,大量的被输送到周边的遗址进行冶炼生产。矿石主要沿着西、南和东南三个方向输送,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东南方向最远到达了距大井遗址直线距离52km的当间沟遗址,向南最远到达了距大井67km的长脖子梁遗址,向西最远到达了距大井31km的棒槌山遗址。
三、关于红山文化和相关考古学文化玉器及功能的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教授由红山文化玉人、玉^说到人间与神界。他认为旋目神面可能是太阳神像。旋目神面图像在庙底沟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彩陶上都能见到,表明在黄河流域它是一种重要的崇拜对象。其实不仅在大汶口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彩陶上出现了旋目神面,北方的红山文化玉器上也有旋目神面。众说纷纭的“勾云形玉佩”,其实就是旋目神面繁简不一的造型。
北京联合大学武家璧教授谈了“玉璇玑”的功能和用法。他指出“璇玑玉衡”是我国天文学仪器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创举,也是望远镜发明以前人类从事天文观测一项重要发明,证明我国的科学传统源远流长。“璇玑玉衡”的功能是“以齐七政”。“七政”就是日月、五星的七种周期现象,可称为“日历”、“月历”和“五星历”。“以齐七政”就是如何调和七种周期,使其回归一个共同的起始点(历元),预期发生“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等历元现象。
中国林业出版社黄华强从另一种视角谈兴隆洼文化人面型牌示。他认为从人面形牌饰的五官与鳄头部造型元素之间总体的对比来看,以人头盖骨为材料制作的人面形牌饰也许与人类正面平视时的眼睛、眉毛、鼻孔的造型元素无关联,却与鳄的正面俯视的头部或颅骨的眼眶、眶间嵴和外鼻孔这三个造型元素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在兴隆洼文化时期,牌饰的设计者们以鳄的头面部或颅骨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在不同器物上模仿并借鉴了其不同器官的造型元素,创造出奇异的饰品。这样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手法在史前以及历史时期的图像创作中也有被记录下来的信息。
辽宁师范大学周宇杰认为夏家店里下层文化出土的玉器中红山文化玉器的大量存在说明夏家店里下层文化与红山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文化渊源关系。这种土著文化传统的弘扬与承传,显示出红山文化所具有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而龙山时代风格的玉器和夏朝风格玉器在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中的使用与流行,则说明了当时中国南北之间频繁、密切的人往和文化交流的客观存在。
四、关于红山文化社会的讨论
内蒙古师范大学周玉树教授认为中华文明史本应六千余年。司马迁《史记》从黄帝开始,不含伏羲、炎帝两个时代。所以,五千年之说则是删去了“二伏皇”时代。文明史开端的三皇五帝之首为太昊,太昊氏之母,居于华胥(古国名,“中华”之所由来)之渚。伏羲生于成纪,即甘肃秦州秦安县,立都于陈,即河南陈州。太昊被古人神化,因其作为极其伟大;教民佃渔牧,以结束茹毛饮血;作书契,以结束结绳纪事;作甲历,以生日月岁时;制婚嫁,以重人伦之本,使民不渎;造琴瑟,使乐音始兴。太昊伏羲是真正有文字记载的中华龙文化的开篇始祖;伏羲时代,正是中华龙文化的昌盛时代。炎帝神农氏是龙的后代,而黄帝轩辕氏也是龙。红山文化玉器产生与昌盛正是三皇至颛顼的时代。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刘歆益博士谈了兴隆沟遗址在世界史前史中的地位。他还认为早期聚落的特征是具有原始宗教意义的中心,是纪念碑、符号系统。他还谈到了非城邦性质的社会、朝圣、社会集会以及集体意识的形成。并认为以上特征都先于动植物驯化的完成。
韩国学者禹实夏先生认为红山文化中已经发现了“一即三,三即一”的陶塑三人像、具有象征幻日现象的各种三孔器,以及与圣数3有关的3层积石冢、3层圆形天坛等。他认为天(=天上世界)、地(=地下世界)、人(=人间世界)3层构成了宇宙观;天地人=圆方角的观念。“三数分化的世界观”源于有萨满思想的北方区域;辽西地区红山文化后期(公元前3500-公元前3000)是这种世界观最初形成体系化的时期。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朱成杰教授从天文学视角,使用美国最新天文软件对龙纹进行了研究,揭示出龙纹蕴含的古天文内涵,从而揭示出辽河流域基于北辰崇拜的盖天宇宙观形成的滥觞。从而对辽河流域玉文化的发生做出全新的阐释。
赤峰市红山文化研究会辛学飞从红山文化目前有关“花”的遗存中,发现它们与远古氏族和部落的名称来源是存在关联的。通过这些遗存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一些部族以植物和动物作为本氏族的族徽、名称和图腾崇拜的根源。他认为,从黄帝部落到舜、禹,再从大禹的华族到华夏族的产生,都可能与红山文化中的“花”存在着某种关联。
五、关于赤峰地区岩画的讨论
邵国田研究员对康家店大型神图作了释读。认为康家店大型神图工艺有如下特点:其一,繁简结合。同一类题材,有的刻磨得很繁杂,有的虽寥寥几笔,却抓住主要的特征。其二,突出重点。一幅神面最重要的是双目,多数神面上双目点去大半或整个画面。其三,在制法上有擦磨和琢刻,是线条艺术。其四,注重精神层面的元素。他认为红山文化是由巫觋主导的神本社会,承载着红山文化社会精神层面的历史信息有大致三个方面:第一,以坛、庙、冢为主要形式的祭祀遗址以及在这些遗址中发现的各种材料的雕像和祭器。第二,以玉器为主的红山文化精神方面的追求,认为红山玉为巫玉,是提供历史信息最为丰富的载体。第三,岩画中以神面像为主要题材最直接地反应红山文化神本社会的具体内容。岩画是个富矿区,深入研究红山神本社会,以上三方面资料缺一不可。
吴甲才研究员对马鬃山火神岩画作了研究。他认为祭灶神、祭火神是我国北方民族一种重要的活动。巴林右旗马鬃山发现的一幅记载5000年前祭祀火神的彩绘岩画是最好的实证。在马鬃山马牙石上发现的这幅记载史前祭祀火神的岩画记述着史前祭祀火神的场景。它的发现把祭祀火神缺失的历史连接了起来,由最初的无形演变为有形。这幅岩画是史前古人二次创作而成,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首例祭祀火神岩画。火神岩画的发现大大提前了祭祀火神的历史,为进一步研究祭祀火神仪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资料。
杜秀林对红山巨石岩画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红山岩画历久弥新,记录了上古东亚民族生存繁衍的重要信息。岩画是历史最直接的物证,最古老的地图,最生动的史书。该巨石红山岩画将成为完整接续华夏民族文明史的一个关键证据,其史学价值高不可估。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0引言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我国是采矿大国,开采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导致矿山开采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重大地质灾害明显上升。
1矿业开发与地质灾害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矿物的需求与消耗,这也为矿产开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然而由于迅猛发展的中小型矿山疏于管理,加之小型矿山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落后,大多无环保措施,加剧破坏矿区环境。开采环境明显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潜在的致灾隐患不断增多,且随时可能发展成灾,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设施损毁甚至矿井关闭、资源浪费等严重后果。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按成灾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和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变形、环境污染等)。但最常见的是以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分类。
2.1岩土体变形灾害
2.1.1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在矿山采空区,若保留矿柱不足,或因矿柱受损而失去支撑能力,就会造成地面塌陷。特别是那些矿体埋藏较浅,产状较平缓的矿区(如煤矿),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常见。矿体埋藏相对较深的地下开采矿山,如果不能及时回填和崩落采空区,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大面积塌陷。
此外,在岩溶分布区,还会因矿山排水疏干而导致溶洞上方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不仅破坏可耕地资源、建筑物,毁坏道路、水库,还可直接导致矿山某些地下巷道的塌毁,或使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塌陷裂缝灌入坑内,造成淹井事故,直至停工停产。
2.1.2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与岩崩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这种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建材矿山。
2.1.3坑内岩爆坑内岩爆又称矿山冲击,这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强大的地壳应力作用而被强烈压缩,一旦因采掘挖空出现自由面,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地应力的骤然释放,导致岩石大量破裂成碎块,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给矿山带来危害和灾难。
2.1.4采矿诱发地震因采矿活动而诱发的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小震级的地震即可导致井下和地表的严重破环。
2.1.5场库失稳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溃决崩塌继而形成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尾矿坝崩坝事故常给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同时也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和污染。
2.2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
2.2.1矿坑突水涌水这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突发性强、规模大,后果严重。生产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打穿老窿,贯穿透水断层,骤遇蓄水溶洞或暗河,导致地下水或地面水大量涌入,造成井巷被淹、人员伤亡灾难。
2.2.2坑内溃沙涌泥这是常与矿坑突水相伴而生的灾害。当采掘过程中骤遇蓄水溶洞,常见溶洞中充填的泥沙和岩屑伴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地裂缝也常会使浅部第四纪沉积物随下漏的地表径流涌入坑内。其结果是使坑道被泥沙阻塞,机器、人员被泥沙所埋,严重时甚至会使矿山遭受毁灭性的打击。2.2.3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矿山灾害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因采矿、选矿产生的“三废”物质,由于未经有效处理就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环境污染公害事件。采矿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盐渍化、地下水断流等。
2.3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2.3.1瓦斯爆炸和矿坑火灾这种灾害最常见于煤矿。由于通风不良,使瓦斯积聚发生爆炸,造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矿井被毁;矿坑火灾除见于煤矿外,也见于一些硫化矿床。因硫化物氧化生热,在热量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自燃,引发矿山火灾。矿山火灾的危害极大,而且还严重损耗地下矿产资源,如有的煤矿在地下已燃烧上百年,其资源损耗量十分巨大,使当地气候发生改变,农作物和树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严重恶化。
2.3.2地热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地热危害不断加剧。我国已有许多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m以下,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又大,地温非常高。矿山地热灾害导致矿工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有关矿山的正常生产。
3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根据不同矿山的地质条件和地形特点及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及灾点的分布特点划分不同层次的防治区,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般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3.1重点防治区防治措施
3.1.1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加强边坡监测,建议作挡墙稳固边坡,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建议做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
3.1.2对于原有的灾害点,做好边坡加固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因矿山开采而诱发灾害复发的隐患。
3.1.3渣场弃渣严格作好方量及边坡坡度的设计,作好挡墙设计,设置拦渣坝,防止泥石流的产生。并充分、合理利用渣场,严禁随意弃渣(特别在公路沿线)。
3.1.4对于坑道开采,在坑道内一定要作好支护,做到边开采边支护,防止因矿顶坍塌、冒顶等而产生的危害,尤其上方有住户处要预防引起上部地面开裂。
3.1.5作好坑道的排水设计,以防因矿坑涌水造成危害。
3.1.6设置监测点,作好监测记录与分析工作,确保在易于发生灾害地段防患于未然。
3.1.7开采结束后,对矿区进行统一规划,计划进行矿山复垦工作,恢复矿山生态功能。
3.2次重点防治区防治措施在进场公路、矿山生活区建设中,会形成大量的边坡和一定数量的弃渣,可能形成边坡失稳,造成滑坡和塌方;沿途不合理的弃渣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可能形成坡面泥石流,可能有滚石和飞石危害。
3.2.1科学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并进行合理支护和加固,边坡上方应设置排水沟,做好地表挡排水措施。
3.2.2加强工地管理,合理堆放弃渣,严禁随意弃渣;在险要地段建设拦挡滚石和飞石的设施:
3.2.3开采结束后,将弃渣场扒平覆土,植树还林,恢复植被。
3.3一般防治区防治措施区内无主要建筑物和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可能因地表岩体的破碎而造成水土流失。应严禁越界开采,减少人为扰动,做好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
3.4地质环境恢复方案及措施为防止水土流失和恢复植被和景观,矿山须规划进行矿山复垦工作,以恢复矿山生态功能。开采弃渣切勿胡乱堆放,必须统一堆放到开采境界线以外的矿山弃渣场内,在开采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弃渣回填到采空区。弃渣场经处理后再敷表土、植草种树。
通过上述地质环境恢复工作,减少水土流失,恢复矿山的生态功能,达到生态恢复与维护人类与环境和谐的目的。
4结束语
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加强监测与信息化管理、防止矿山地质灾害、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工作。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虎维岳.废弃矿山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
[2]何继善.防灾减灾的理论与实践.
[3]潘懋,李铁锋.灾害地质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传媒技术的发展,电视已成为中国千家万户的“成员”之一。电视媒介的导向也引领着中国电视观众的生活。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有义务、更有责任成为把握正确的媒介导向的’‘舵手”。本论文旨在从分析电视媒介低俗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人手,探讨如何尽快走出电视媒介的导向误区。阐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性。
经济利益的唆使推动了电视媒介对收视率的片面追求,是出现低俗化的原因之一。为了获取利润,传媒必须争取最大多数的受众,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满足较广泛受众的需求。电视台为争夺“收视率”而低俗,也归根于当前我国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第一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媒体之间的竞争。如国家或中央媒体与地方各级党政媒体之间的竞争。第二,转型而来的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而转型媒体依然占据着绝对的政治优势。第三,政党政府媒体与私营或合营媒体之间的竞争。前者拥有强大的政治背景,多为政党或政府机关,因此,其信息具有先天优势,经常被授权重要的政治新闻或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新闻,占有绝对的受众群体。第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传统媒体主要是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等媒体,后者主要是网络媒体等。电视媒介激烈竞争,拼收视率,我认为深层根源也在于经济利益。例如电视台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有广告,而要吸引广告客户,就必须有一定的收视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电视台就会在比较有人气的娱乐节目上动脑筋。
一、媒体要提高认识,提倡电视作品的原创性
根据传播学原理,媒体的权利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权和信息权,从信息的收集、筛选到信息的过滤、公开,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这种权利的主导作用,因而这种权利就成了一种可利用的资源。电视媒介在拥有这些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电视媒介应更多地强调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而非这种权利,并接受职业道德的约束,在利益与责任的平衡点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市场化的今天,电视媒介从业人员要提高认识,自觉抵制低俗之风。
二、管理部门建章立制,加强监管
大众传播是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信息系统,也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大众传播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进行。治理电视媒介低俗化,单靠电视媒介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而制度的建设更能起到制约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治理低俗化问题的核心在于制度建设。目前,很多低俗化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没有制度监管,或者说有的制度责任不到位,把关不到位,疏忽大意,或者是管得不严管得不细。制度管理才是加强管理的核心,粗放式管理带来的是制度的滞后,也是出现低俗的原因之一。此外,所有卫星频道黄金时间播出的所有节目都要进行备案制,包括电视剧、新闻节目、选秀节目、谈话节目以及晚会等等。
三、迅速而有效的建立全天候监看制度
电视节目播出后,效果如何,是否违法违规,是否低俗,采用监看制度就是一种有效的监督与反馈。监看制度的前身是新闻评议制度,新闻评议组织较早由英国先行发起,收到成效后广为西方国家仿效。我国也较早系统性地开展了新闻评议制度,但对电视媒介的监看制度则于上世纪末才逐步推广。实践证明,全天候监看,及时发现问题,是治理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有效手段。因为目前很多电视节目的种种问题,都是监看机构发现的。监看是治理电视节目低俗化最前沿的一个机构。治理电视节目低俗化,要充分发挥监看机构的作用,加大对多发问题时段和类别的监看力度。同时,监看和治理电视节目低俗化要想有成效,快速反应机制非常关键,监看的管理者一定要及时向监看人员传达有关要求和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当前监看的重点,才能够做到要重点反馈。
四、对从业人员开展主观认识与素质教育
要治理电视媒介低俗化问题,从电视从业人员人手,首先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律意识,绝不能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作借口来迎合低级媚俗的风气,要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其次是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和文化素质。电视是一个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行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能不对文化理论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理论素养、文化修养、知识视野对于他们的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所以只有电视从业人员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才能提高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才能真正治理电视节目低俗化,才能真正纠正当今中国电视媒介导向上的误区。
该论坛是中韩友协、中日友协,与韩日文化交流会议、韩中友协、日中友协、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等日韩民间团体共同发起举办的,旨在推动中日韩三国民间文化交流。论坛出席人员相对固定,三方各派三名代表作为论坛核心成员,其中各有一名为召集人。目前中方召集人为刘德有、日方召集人为国际交流基金理事长小仓和夫、韩方召集人为韩日文化交流会议委员长郑求宗。论坛自2005年起在三国轮流举行。
本届论坛主题为“促进东亚文化交流的方案”,议题为“灾害与文化,以及民众主导并参与的文化交流”。韩方核心成员郑求宗、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长官孔鲁明、韩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元泰,日方核心成员、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理事长小仓和夫等出席会议。
灾害与文化
本届论坛的一个主要议题为“灾害与文化”,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面临新挑战的再思考。小仓和夫介绍说,这次大地震对日本部分地区的文物造成毁灭性破坏,一些村落的整体消失,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不幸遇难,给该地区传统庆典、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人类文明受到自然灾难的严重挑战,如何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
小仓和夫指出,在自然灾害面前,文化不仅仅是被保护、被抢救对象,更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受灾地区来说,除物质救助外,精神支持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发挥文化的力量。他结合这次日本地震谈了四点体会:一是灾害可以唤醒人们的防灾意识,引发人们对文化保护的重视;二是灾难可以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三是应鼓励民众参与对灾区文物、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四是在灾后信息披露方面政府和媒体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
小仓和夫的发言引起各国与会代表的共鸣。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不仅是受灾国一国一民族的损失,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损失。因此,面对自然灾害,加快对人类文化遗产抢救的步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在这方面,中日韩三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并发挥积极作用。
民众主导并参与的文化交流
三国代表在充分认识到文化交流重要性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应加强民众对文化交流的参与,引导民众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三国友好组织都举办了许多民众参与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提高民众的认知度和参与感。三国代表表示今后可以在以下领域加强合作:一是三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汇聚民间智慧与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民间保护方案;二是在艺术领域,应挖掘三国艺术共同点,并做比较研究和交流;三是在环保领域加强合作;四是旅游方面,进行三国旅游线路的开发。
三方代表还提出,民众应与政府、媒体等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并突出强调青少年参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三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一次全面的国家体系创新。它不仅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和未来走向,制约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且,也是更重要的,它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新的存在性依据,成为当下中国行为的一种文化生态,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全面的制度创新、路径改革和价值重建。胡惠林教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认为,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文化产业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参与入世后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所必须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整体进程,接受改革成果和成本的转移,协调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推进国家文化与文化产业创新系统建设。张晓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指出,“入世”后的中国面对的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具有“不对称优势”。因此,入世后在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发生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对称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性产业发展格局的不对称:以夕阳产业换我朝阳产业;(2)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对称:以产业实力搏我资源潜力;(3)已承诺开放领域竞争的不对称性:以产业高端对我产业低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将由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WTO规则框架下的宽范围和多领域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按中国政府承诺的时间表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张晓明认为,鉴于国际性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手段和内容的矛盾,在产业发展阶段上具有一种“后来居上”和“逆向整合”的趋势,中国在制订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时应以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的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并遵循这样的原则:以文化艺术的原创带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以文化产业带动信息产业,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整合,以制度创新应对制度竞争。
发展文化产业需建立与之互补的文化艺术保护方式
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将文化艺术分为经营性(以盈利为目标)和非经营性(以非盈利的文化艺术建设为目标)两大部类,在建立市场性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对位性互补的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当代文化发展的合理架构。金元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认为,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首先理顺下面几个关系:(1)文化遗产“救亡图存”与复兴光大的关系;(2)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3)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当代利用的关系;(4)文化遗产保护宏观整体规划与分档次、分阶段、分地区的具体策略实施的关系。金元浦认为,结合国情,我国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应采取政府保护、法律保护、市场保护与社会支持等多重因素综合运作的方式。(1)加快政府保护方式的改革。改革和完善政府保护方式是文化艺术保护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这种保护首先是逐步建立文化艺术的宏观调控机制,主要运用政策的倾斜来实施文化保护,并协助立法机关建立和完善文化保护的法律、法令和法规。其次是逐步加大国家文化资金的实际投入与监督实施,保证文化艺术在国家投资预算中的实际增长。其三,政府保护方式还应包含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濒危艺术的特殊支持、对高雅艺术的大力资助,以及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扩充与维修。(2)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方式。当代艺术保护中依靠法律形式进行保护成为各国注意的焦点,法律方式保证了当代艺术保护的法律地位与运作程序,也保证了艺术保护的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其根本意义是通过减免税收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以达到文化艺术总投入的实际增长。(3)迅速建立市场保护体制。文化艺术的市场保护包含两大方面;其一,为努力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一批大型文化产业,依靠市场方式,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大与积累来改变我国过去文化保护中单一的输血模式,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其二,对于那些不能以产业形式发展的文化艺术则必须通过市场寻求企业资助的道路。从企业赞助保护方式来说,要想使其发展起来,必须保证企业投资能获得相应的回报。(4)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全民保护。当代艺术保护中的社会支持和全民保护具有最广泛最强大的力量。当代社会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现代传媒营造保护文化艺术的社会氛围与社会舆论,培育了一代代懂得艺术的文化大众,这是保护艺术的最深厚的社会基础与心理根源。
发展文化产业亟需改革文化体制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抓紧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国有文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国有文化部门)进行战略性的改组。因为国有文化部门占有了我国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搞好国有文化部门的改组、改制和改造,实现国有文化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生产机制的转变,是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齐勇锋研究员(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指出,国有文化部门在进行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应坚持“6个有利于”原则:(1)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保障国家的文化和信息安全;(2)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建立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本的管理、监督与运营体制,使国有资本在保值增值的同时,布局更加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3)有利于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4)有利于促进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转换经营机制,调动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其生机与活力;(5)有利于在国有文化部门改革中,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确保出资人、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害;(6)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改组、改制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稳定。
具体到传媒体制,孟建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通过对美国文化体制的介绍给人以很大启发。他说,1996年2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1996年电信法》,彻底打通电信业、传媒业、娱乐业等行业壁垒,大大放宽了媒体经营范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石破天惊的变革:并购、联合、重组。经过近5年的实践,这种变革的巨大成功已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在机构重组、产业关联、资金融合、技术平台等方面形成了新兴的实力巨大的娱乐传讯业,并很快跃居美国出口榜首。美国的一系列政策大有可借鉴之处,如我国至今还将电视业与电信业割裂开来的做法,就根本无法实现战略上的大整合。尹鸿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指出,中国传媒业的改革,不是建立形式上的集团,而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因此,中国传媒改革的根本不是改革规模,而是改革体制,拆除纵向与横向的行政垄断的篱笆,分离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业自主经营权力,将传媒的行政管理体系转化为与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公平规范、竞争有序、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市场运作机制。
发展文化产业需实现理论创新
现今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饭后茶余的调料、愉悦人生的奢侈品,它更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缪其浩研究员(上海图书馆)认为,文化要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角,必须实现“3个破壁”:(1)文化精神破壁。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源泉,是发展的原动力。源于人的创造力的创新才是附加值最高的。因此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中,文化产业和其它行业中的创意部分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文化产业破壁。文化产业不仅自身要做大做强,还要与其他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但是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上条块的分隔,以及某些政策的限制,这种良性互动的实际发展还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正在成为一个严重阻碍文化产业成长的瓶颈。(3)文化队伍破壁。目前承担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重任的文化队伍出现严重的知识偏门和缺失。必须以更宽容的姿态重新定义文化人,在更宽广的视野里召集文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拥有一支适应新世纪使命的文化队伍。就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陈少锋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有自己的见解。他指出,管理知识的匮乏以及与管理相关的商业意识、商业伦理、职业化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等,是思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所面对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而非管理类出身的人员所占比重过大,整体人群文化知识层次较低,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等等。陈少锋认为,对其他产业的经理人实施有关文化产业的培训,或者对现有文化产业领域从业人员进行商业管理的教育,是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一项重大的工程。李康化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则从发展文化产业的全局出发提出了“5个创新”:(1)理论制度创新。突破在文化产业制度改革上的路径依赖和政策瓶颈,以放松管制和透明化的政策供给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以制度创新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和克服由于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而可能导致的政策性衰退。(2)要素市场创新。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放宽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金融资本市场准入的尺度,消除在这一领域内的歧视性政策,使民营民间文化产业和资本享有充分的国民待遇。(3)产业链条创新。进一步完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整体配套,特别是加强文化产业的“上游”基础和“下游”通道。(4)产业结构创新。形成新的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已经构成现代社会互为依存、以高技术和高文化为共同特征的支柱产业群,信息产业的发展极大改变了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带动了其产业结构的提升,但其下一阶段的发展必定是以文化产业为前提和发展动力。(5)社会结构创新。构建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文化行业制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同发展的新体制。
文化产业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沈殿忠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指出,任何一种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两条线索,即横向线索与纵向线索。横向线索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纵向线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国文化产业的横向发展线索与纵向发展线索都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公平的状态;一种是不公平的状态。讲文化资源开发或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平,主要讲规则的公平。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含义,不单纯是实现横向公平或纵向公平,而是要实现两种公平的统一。实现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的统一,关键在于把握一种分寸。这个分寸不仅是一个质的规定,同时也有量的规定。在这个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把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利益的损害降到可以接受的降低程度,或把利益的满足提升到可以实现的最高的程度。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一种生态伦理,那么文化发展战略强调的就是一种全球社会伦理。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文化发展战略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身与心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毛少莹(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认为,文化发展战略应有以下基本特征:(1)重视公平超过重视效率,控制贫富分化,寻求均衡发展。(2)全面注重不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精神性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物质性的不可再生能源;以“文化资本”替代“经济资本”;以精神消费填补物质消费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3)以慢节奏的“休闲娱乐型(精神消费型)社会”替代快节奏“工作消费型(物质浪费型)社会”。(4)确立更合理的发展指标,将社会文化发展纳入社会水平的衡量之中;将人类对幸福、快乐的追求——而非仅是对物质财富的病态拥有——恢复到自然健康的人性基础上;致力于保护精神健康,以价值理性管理人类社会,走人与自然、身与心的和谐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应走高新技术之路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确定了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及相关的文化、技术等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使得愈来愈从尖端部门走向日常生活的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黄健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认为,引导高新技术进入文化产业,在提升文化产业的品质、产品的品质方面,在市场融资方面,都将产生重大的效应,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人们也将看到文化产业的运作理念与其它产业运作理念的不同。因为随着科技与文化大发展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文化要求、审美要求也将愈来愈高标准。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而生产、服务的新兴产业,其运作理念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生产、服务上,而是必须要实现产业的管理重心由常规的生产管理向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方向转变,整个产业的经营目标必须实现由以往的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方向转变,以保持整个产业发展的创新性与发展活力。柳士发(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指出,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些新兴文化的特点在于,利用网络特性拓展传播内容,不满意于简单复制传统媒体,而是走上了自主发展的新路。文化产业一旦与信息数字化、现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势必如虎添翼。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在文化上网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不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巨大的数字文化鸿沟。据统计,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我国所占比例不到1%。因此,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的同时,我们要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既要着力于公共文化建设,又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起照顾职能管理、社会公益服务和文化市场运营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国家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传媒产业需实施“走出去”战略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有内需的拉动,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动。然而,中国存在着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根据国家版权局2001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版权贸易的输入输出比为10:1,在文化电子产品贸易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至今尚未拥有自己的核心标准和主打产品。而在一些西方主要国家中,以版权贸易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贸易,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战略转变,不仅是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克服贸易逆差的迫切需要。作为文化产业的排头兵,传媒产业如何利用本土资源,保持中国传媒的国内主体地位和提高国际影响力?尹鸿认为,对于目前的中国媒介来说,走向国际市场至少具有4个有利条件:(1)从经济上看,媒介的低成本使中国传媒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2)从文化上看,全球化环境下的东方文化提供了一种参照性的“还乡”意义而逐渐被西方人关注,中国传媒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3)从地域和文化的传统上看,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语地区,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大中华文化地区,以及世界各国的华人群落等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的接受中国传媒的文化交流空间,中国传媒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4)从西方传媒来看,近年来由于片面地走上数字虚拟化、大制作、单纯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道路,传媒的人文地位和社会公益品质都明显下降,为其他国家传媒文化的乘虚而入带来了契机。面对这些显在的和潜在的优势,中国传媒目前需要作5方面的努力,来开拓中国传媒的国际空间:(1)组建经过所有制改造的具有国际营销实力的国际性的传媒制作发行机构,形成规模适当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专业化、流水线化的国际性传媒企业;(2)积极从国外和国内一流大学以及其他企业吸收一批能够从事跨国经营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3)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生产一批按照国际市场需要制作的媒介产品,创造“中国制造”的媒介品牌;(4)要求国产的传媒产品在制作技术和艺术标准上而不是制作规模上与国际传媒产品接轨;(5)积极推进传媒的横向整合,开发多种媒体的媒介产品,实现整合营销。
中国广告业增量空间巨大
与会代表不仅从宏观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把脉,而且对具体行业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黄升民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系)指出,在新的世纪,中国广告业有着不同寻常的表现:两极分化、业务分流、竞争激化、资本参与、创意衰退、政策多歧、媒介滑坡。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字,2001年全国广告经营额为794亿元,增长率为11.4%。值得注意的是,4大媒体之中,报纸、电视和杂志的广告增长率都低于平均水平。但对于中国广告业的前景,专家们还是充满信心。喻国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指出,从1981年1.81亿元的经营额起步,到2001年达到了794.9亿元,年均增速40.2%,经历了21年增长的内地广告市场,它的“饱和”时代还远未到来,它的经营额还有3倍左右的增量空间。他预测,今后8年,中国内地广告业的发展速度至少不低于12%,到2003年,市场经营额有望突破1000亿大关,到2007-2008年,可能超过2000亿,到2010年估计达到2609亿元,3倍于2001年的水平。在未来的巨大增量空间里,报刊广告的增势将超过目前处在强势的电视广告。尽管在1983-2001年,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在同行中最为迅猛,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1.7%,但近年来,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明显放慢,1997-2001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降至14.8%,低于报纸广告的15.6%、杂志广告的17.2%和广播广告的16.6%。专家们预测,报刊广告的年平均增长率在2010年前将保持在13-14%左右。到2010年,报刊广告经营额总量将从2001年的182.6亿元达到587亿元,其中报纸广告经营额约547亿元,杂志广告经营额约40亿元。喻国明还指出中国报刊广告业未来发展的机会点:(1)从时间上看,9月、12月、4月和8月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月份;(2)从地区上看,中南、华东以及华北地区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密集的地区;(3)从城市看,北京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城市,占整个报刊广告投放总量的1/4,广州、上海、深圳也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集中的城市,上述4个城市的报刊广告经营额占全国报刊广告经营额的“半壁江山”(51%)。从增长率上看,深圳、大连、南京、广州、青岛以及哈尔滨是报刊广告增量幅度最大的“明日之星”城市;(4)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医药、计算机广告是报刊广告的三大支柱型行业,这3大行业广告的投放量占报刊广告总额的36.7%。从未来发展的潜质上看,金融保险、机动车、房地产则具有最大的增量空间。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西部大开发
就目前情况而言,四川地区主题公园的种类主要有两种:1)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主题,如杜甫草堂(成都,纪念杜甫的公园)、武侯祠(成都,三国文化主题公园)、三苏祠(眉山,纪念苏轼的公园)、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古蜀文化遗址公园)、望江公园(成都,纪念薛涛的公园);2)以异国地理环境和文化为主题,如欢乐谷(成都,大型旅游主题公园)、国色天香(温江,主题乐园)。成都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具地域特征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为大雅堂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深厚的人文环境依托;眉山及丹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设施以及一定数量的人口规模,为大雅堂公园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杜甫草堂、三苏祠、国色天香等不同类型公园的成功经营,也为大雅堂公园的成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规划设计要点
1公园主题。作为“人造旅游资源”的主题公园,主题文化是公园的灵魂和核心所在。而主题公园的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过程,即通过适当的方式将现有资源中所蕴含的无形的文化内涵,用具体的物化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只有将主题公园设计中提取的文化内涵通过物质载体实现物态化与公众化,才能使游客在游赏中得到深刻体会,获得其认同和积极参与,才能使主题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4]。所以,对于公园主题的确立和呈现包括了两个重要的过程:内涵选择与物态外显。
(1)内涵选择。丹棱县悠久的建县历史、浓厚的文化熏陶以及赋予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源,使得场地文化内涵丰富而复杂,且在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上通过不同的比重“掺合”在一起。文化内涵的选择,就是在场地资源所包含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属性中,确立其中所要刻意展现的那一部分内容(即“核心内涵”),并由此统领和延伸出相关内容(即“辐射内涵”)。丹棱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大雅堂遗址所在地,“大雅”文化自然顺理地成为公园的“核心”主题。而长年受眉山“千载诗书城”的文化熏陶与川西地区人文特色的沉淀,亦使丹棱具有“川西文化重镇、民间艺术之乡”的“辐射内涵”。由此契合时代主旋律的新时代“大雅”文化强调“至正达真、不俗大气、寓教于乐”的公园主题得以确立。
(2)物态外显。由于文化内涵的复杂性,表现出的主题公园外显系统也相对复杂,其特征主要包括公园本身及其环境所展示的艺术意境,公园主题所显示的文化气质,以及主题公园所传递的时代气息。这三个方面的特征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主题公园的表情和魅力,与游客进行交流。其中,文化气质是主题公园外显系统的灵魂。因此,设计中直接表达(实物展示)、场景模拟(主题活动举办)、隐喻诠释(植物雕塑设计)、象征处理(符号元素应用)等,不仅是公园主题的主要表达手法,也共同构成赋予时代气息与地方特色的公园艺术氛围,即公园所要表现的“大雅”主题。
2规划理念。
(1)地方历史文脉的延续文脉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升华,是城市无形的历史文化载体,反映城市形象特征、历史发展过程和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主题公园的设计,就是在对综合性的、复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取场地核心内涵并物化外显,反映出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唤起人们集体的社会心理积淀。一方面使公园融合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公园与城市发展的脉络,反映其文化特征并在设计中表现、强化这些独特性,增强场所的归属感、认同感,保持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即“地方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
(2)人景互动新型室外空间的创造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休闲娱乐活动空间”,为公众提供游赏、休憩、教育宣传及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场所,因此园内各场所及活动项目都应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主题公园中活动空间的创造,包含了“景静人静———景动人静———景动人动———动静结合”[5]的演变过程,设计中一方面保留多种动静活动共存互补的场所,增加公园景观层次及活动项目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强调对主题场所的特色塑造,引导游客从单一的“观赏”到积极的“参与”,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公园与游客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使游客切身体验到公园的地方特色文化项目,亦突出公园的时代性和独特个性。
(3)城市形象的提升及长期开发的效益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是城市全方位、全局性的形象,反映了城市的外在面貌。主题公园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和文化传播场所,不仅营造了优美舒适的城市景观,开启了城市整体形象的展示窗口,而且还最大程度地提取、融汇了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并对外集中表现出来,创造出个性鲜明的城市名片。对城市特色形象的塑造、综合竞争力的增强、长期开发效益的实现及居民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
3整体空间结构
(1)功能布局。结合“核心内涵为主,辐射内涵为辅”的公园主题设计原则和现状场地及周边环境影响,大雅堂公园提出“一心、一轴、一带、多区”的整体功能结构布局(图1)。“一心、一轴”为公园南北贯通的中心文化区和中央文化轴,它们共同构成了公园最重要的景观通廊,延续了新老城市发展的文脉,突出鲜明地展现了“大雅”文化主题。“一带”即公园内笔架山处的自然山林体验带,它在公园东西方向串联各主题园区,并以线型空间序列形式展现丹棱的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态美景。“多区”则是构成公园有机整体的辅助文化主题园,各区按自己的主题设计自成一体,通过合理地组合搭配对中心文化区的主题有力地烘托,其中西侧多为茶坊、游憩园等活动场地,东侧为诗书园、颂雅溪等文化休闲空间。
(2)空间序列。任何一种空间序列都应包含开端、发展、及结尾阶段,有节奏地组织环境空间韵律,使游客长时间保持体力和激情,并有效地展现重点设计空间。大雅堂公园着力打造的中央文化轴以北端滨河广场为起点(开端),以景观大道及运动休闲广场为主要集散地和观景区(发展),通过空间相对曲折狭窄的登山道到达山顶开阔的中心文化区(),最终以南端名人园结束整个空间序列线(结尾)。这条文化轴张弛有度地组合着园区重要节点,通过各景点空间的视野开阖、路径转折、高低起伏等变化,游客长时间怀着新鲜、期待、震撼的空间体验,公园淋漓尽致地对外展示了这条城市与文化的发展脉络,个性鲜明地宣传了丹棱历史悠久的“大雅”文化主题(图2)。
项目介绍
1中心文化区。公园核心区是“大雅”文化主题的核心展示场所。位于公园内山顶平台高地,形成整个公园的构图中心,在视觉和空间序列上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和凝聚力。主要包括大雅堂、文化馆及相关服务用房,整个建筑群风格典雅、大气不俗,由前后两个景观庭院和休闲连廊组成统一的有机体。园区内通过不同的主题文化表现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地诠释和呈现“大雅”文化主题,使游客在切身体验中加深对主题文化的理解,也利于公园自身地方文化特色的塑造。主要为:1)实物展示,即书画作品、碑文雕刻、古迹遗留物等;2)现代技术应用,即书籍资料、摄影图片、影音动画等;3)场景再现,即现场讲解、节目表演、主题活动筹办等。
2特色主题园。主题公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丰富景区活动及游赏内容,对中心主题进行补充烘托,从其它角度还原公园所在地的文化特征和历史文脉,同时提供主题公园正常运行的服务保障。公园内特色主题园在内容上配合“大雅”文化主题和场地提取的“辐射内涵”设计,空间上围绕中央文化区呈“众星捧月”之势合理布置。代表有:1)大雅梯,登临中心文化区的前奏景点,利用曲折多变的梯步和相对狭窄的空间与中心区形成鲜明对比,以强化后者的空间形象、突出其重要地位;同时东西两道登山梯的设计也呼应了大雅之堂“难登”的文化常识;2)名人园,文化馆南侧景观,利用开阔对称的景观设计,强化中心区典雅不俗的建筑风格;园内陈列眉山及丹棱的历史名人雕像和诗词碑文,反映地方人文历史,亦有教育宣传意义;3)活动及休闲场地,包括茶坊、欣逸园、诗书园等,共同构成公园特色景观节点,满足园区不同活动的场地要求,同时丰富和还原了地方文化的不同特点。
3建筑风貌。建筑是地域文化特征最直接的表现载体,大雅堂公园的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其文化渊源的影响,装饰符号语言的提取与运用更是对场地文脉在新时期创新性的延续。大雅堂始建于北宋后期,受当时社会文化及地方特色的影响,建筑风格朴素大方、简洁典雅。设计中对于公园建筑的营造力求“修复还原式”,并采用中国宋代官式建筑营造法则,园内建筑纤巧秀丽、朴实素雅。大雅堂主殿属两层殿堂式,采用三重檐歇山顶形式,体量雄伟而不改宋式建筑秀雅轻巧之神韵;文化馆及周边建筑则为单层庑殿或歇山顶形式,从体量和风格上强化“大雅”文化主题和公园整体性(图3、4)。
关键词:地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242-0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发挥育人功能的主渠道和重要途径,如何使其在内容上更加体现人文精神、贴近实际生活、被广大学生理解和接受,达到真正的教育实效,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重要的课题之一。在中华民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以地域为依托,形成了诸多厚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精髓,影响着本土民众的信仰、行为乃至地方的经济、政治,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挖掘本土地域文化传统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增强课程吸引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1 地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作用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本土民众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土特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包括乡土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地名沿革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很大的作用,对大学生思想、人格、品行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自然而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国边陲省份黑龙江省为例,在黑龙江这块黑土地上,孕育、萌发、传承着支撑历代黑龙江人生存与生活的“黑土魂”,即黑龙江精神,它包括开拓创业、无私奉献、豁达包容三种精神:开拓创业的黑龙江精神底蕴。历史上黑龙江流域的黑土先民们不甘于边隅,勇于南下开拓,纵横驰骋。这一历史过程折射出的排除万难,披荆斩棘的品格,有着永恒的文化价值;无私奉献的黑龙江精神品格。历史进入到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精神获得了新的承继与升华,这就是黑龙江人在为新生的共和国建设奋力拼搏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它集中地体现在北大荒开发、大庆油田开发、大小兴安岭林业开发的历史过程中。表现的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讲科学的求实精神,是黑龙江精神文化积淀在新时代的提升。海纳百川的黑龙江精神胸怀。黑土地域由于人口的多次迁移、流动、交往、融合,形成了豁达通融、兼收并蓄、容纳大度、不排外的开明精神。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精神胸怀,使黑龙江的文化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点和特色。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地域文化资源的主要途径
2.1 把地域文化资源引入课程教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感召力
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要教材是由国家统一编写的,有着严格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大纲,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是科学、严谨、权威的,但理论阐述多于实践实证,缺少生活气息,再加上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刻板、生硬,考核方式单一、教条,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根本起不到育人的实效。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结合高校所在地域及大学生的现实水平和实际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地域文化资源的精髓融入到课程中,对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都有积极促进作用。例如:黑龙江本土学生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石油会战特殊历史时期的“大庆精神”如数家珍,大庆精神是以“铁人”王进喜等英雄人物为代表的大庆人的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的集中体现,主要内涵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进入新世纪,大庆精神仍然是大庆人、黑龙江人、全国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就是学生们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真切感受到的,在课堂中弘扬大庆精神,宣讲大庆精神,教学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2.2 把地域文化资源引入第二课堂,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涵
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主课堂无法替代的作用。在第二课堂中以演讲、歌唱、展览、讲座等形式融入深厚的地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解、学习知识、陶冶性情、提高能力,也会受到思想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比如“最美教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老师就与学生社团联合,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为最美教师祈福祝愿活动,学生们在一片片烛光中和声声呼唤中领悟到了一个普通人民教师的博爱和胸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们还通过自编舞台剧、诗歌创作等形式进一步体会张丽莉老师的奉献、牺牲精神,教育效果得以升华。另外,电视剧《闯关东》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时,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看电视写影评活动,结合“闯关东精神”这一优秀的文化精神,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扬闯关东精神,赋予以新的时代特色。学生们通过学习和讨论,了解了龙江优秀精神在黑龙江省发展的各个阶段起到的作用,对人民群众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有充分的认识,而且也坚定了依靠这种精神的力量,成为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