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30 11:28: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科学硕士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

第1篇

参考文献:

[1]M.Rothehild,J.Stigiitz.EquilibriumInCompetitiveInsuranceMarkets:TheEconomicsof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76,90(1):629-650.

[2]Akerlof.JA.Themarketforlemons:qualityuncertaintyandthemarketmechanism[J].QuarterlyJournalofEeonomies,1970,84(l):488-500.

[3]ArrowK.J.TheroleofsecuritiesintheOptimalallocationofrisk-bearing[J].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63,31(3):91-96.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330.

[5]李玉泉.保险欺诈及其对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0,(01).

[6]刘喜华、吴育华.信息不对称与最优保险契约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3,(10).

[7]王海英.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J].经济师,2005,(01).

[8]孙树垒、韩伯棠、孙建全.博弈双方逆向选择问题的均衡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12).

[9]卢彦凤.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风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8.

[10]钟明.保险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4-98.

[11]张欢.中国社会保险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6,(02).

参考文献

[1]伍云.保险监管法视野中的被保险人权益保护—兼论我国保险监管法的完善[C].硕士论文第3-6页.

[2]李喜梅.保险消费的特点及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02).

[3]张兰.新《保险法》实施在即消费者权益保护“回归正途”[J].金融时报,2009.

[4]余龙华.保险消费者保护的深圳模式[J].中国金融,2012(07).

[5]涂东阳,钱敏.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几点思考[N].中国保险报,2012.2.16.

[6]邓阳.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硕士论文第43、51页.

[7]李世玲.保险消费者六大权益需要保护.金融时报.

[8]2012年一季度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通报.中国保监会

参考文献:

[1]管建云.论保险告知义务制度的适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7).

[2]邵胡敏.浅析保险告知义务[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7).

[3]游明.论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D].兰州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11).

第2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practical master's thesis 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s for problems in academic dissert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master's thesis on management, make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evaluates the academic dissertation quality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ing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effect.

关键词: 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论文质量;评价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Key words: practical master on management;academic dissertation;quality of the thesis;current evaluation situation;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269-02

0 引言

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MBA和MPM等专业学位,管理类应用型硕士教育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为新生事物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环节,能够直接反映研究生的学习成果和专业领域研究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反映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因此,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便于实施的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1]。

1 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现状

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大多数沿用学术型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虽然基本能够对学位论文进行基本评价,但是由于应用型学位论文与学术型学位论文写作的方法、目标的不一致,导致评价指标上的差异。

1.1 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问题 随着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针对学术型研究生制定的有关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很难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制约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的瓶颈,目前论文评价体系的主要问题有:①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开题仅看开题报告,评价论文选题如何;中期审查大多也只是查看中期报告,不能检查监督论文内容完成程度;答辩看重的是论文成果,忽视论文产出过程,对提高论文质量难起作用。②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硕士学位论文都是由专家评审,因为每个专家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很容易出现评价的论文相同而结果不同的结果[2]。③指标对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特点考虑不够充分。比如,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实用价值[3];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以往的评价体系都没有体现这些特点。

1.2 学位论文评价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论文质量相关的评价因素随着硕士论文的实际状况的发展变化而改变,下面就从几方面分别阐述论文质量评价问题产生的原因。①应用型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缺失[4]。现在的硕士学位论文评价基本上沿用了以往学术型论文评价体系,针对学术型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因此,并不符合应用型学位论文的特点和要求。②评价制度不够完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制度建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以往学位论文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完善的学位论文产生评价制度,能够严格论文产出过程,提高论文质量。③缺乏必要的检查和监督。由于评价制度的执行过程缺少相应的检查和监督,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存在着执行不力的情况[5]。④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教育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环境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6]。

2 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管理类应用型硕士的培养特色,结合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和特点,将学位论文评价因素分为学位论文教学条件及管理、学位论文教学过程和学位论文效果3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二级、三级指标,建立如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评价总分计算方法:

评价指标标准划分为A、B、C、D四档,表中只给出A、C两档的标准,低于A高于C为B,低于C为D;每项得分=分值×等级系数(等级系数:1.0?芏A>0.85、0.85?芏B>0.7、0.7?芏C>0.4、0.4?芏D?芏0);评价总分为每项得分之和。根据建立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就可以对某一管理类专业的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从3个一级指标以及下设的各二级、三级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并得出一个总评分。

3 结论

评价是保障质量的重要手段,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不仅是对学位论文本身的评价,客观、公正的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学位论文教学条件及管理、学位论文教学过程和学位论文效果三个方面。根据本文建立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某一高校的管理类专业的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相应的得分情况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已达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目的。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方法的改进仍未结束,仍需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征航,毛旭东,刘万科,陈锴.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179-180.

[2]朱霞,卢润德.浅议经济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J].各界文论,2007(6):53-54.

[3]王桂荣、赵敏.管理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石油教育,2012(3):62-65.

[4]李光玉.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刍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19-22.

第3篇

[关键词] 认知语境 商务语境 文化控制

一、商务语境的原则

经济全球化发展,商务语境体现了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

1.商务语境的话语效应与社会效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贸热”,作为中国一个大众文化的“公共领域”逐步形成。我国商务语境的构建,具有广泛的基础,表现了我们对国际市场极大热情和信念,构成了我国大众对现代经济体系的强烈愿望。我们看到商务语境的广泛性、世俗性、社会性;商务语境在建立商务空间和文化策略上,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哈贝马斯在构建其话语伦理学时,提出“理想的话语环境”概念。商务英语是一种交际行为,表现为一种交际策略的利用。一般交际是以非琐碎性质的演绎规则为基础进行的,语境控制是按照商务情景进行选择、调控,最终取得最优交际效果的过程。商务语境的控制包括了认知控制、商务控制、文化控制,他们在商务活动中的语境生成和调适表现为公司之间、商户之间、品牌文化之间的语境结构的有效设定与能动调适。跨文化商务关系,重在引导和促进商务通道中流动的信息产生语境传播效应,通过话语信息的语境转换,增加交流活动中的语境信息量,是实现商务信息协调配置和有效传通的重要途径。

2.坚持开放的现代商务情境建设。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商务英语已经由单纯的商务英语实务而逐步拓宽到更为广阔的经济贸易领域。这就为英语认知语境建立了全球化商务的“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与“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前者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后者指“言语行为发生的具体情景”。在这里,商务语境被视为一个商务文化结构体,而不是交际场合中种种外在要素。固守语言内部的做法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内外结合”的语境构建,也就是英语的语境构建凸现的巨大作用。

3.商务文化必须具有最大的社会包容性,无论在商务语境,还是商务活动,都可以容纳多元的,多种组织形式的,以及不同所有制的形态。 商务英语的产生和理解要求公司之间、商户之间、品牌文化之间的互动,即商务认知体验。仅仅依靠本文语境,上下文,或者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互动是不足够完全传递信息的。商务语境的核心问题是语境的文化控制。因此,研究商务活动中的语境,包括认知语境、商务语境、文化控制三个范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种语言在文化发展中能有效担负各种交际功能是不争的事实,从古到今各国的友好往来就是明证,国际商务上演了跨国的、全球的、世界的文化策略,通过交流共享、相互融合,通过文化,建构公共场域、表达场域,语境创设,使世界重新审视中国商务的价值体系。

二、商务语境构建和取径

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框架下,就商务英语写作的礼貌策略进行了研究。从词、时态、语态和句法等语言角度,分析了四种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语言手段和实现形式,分析的重点是使用最为频繁的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

认知语境从言语行为的分类模式出发,把商务语境分类的语用功能和他的文化控制结合起来,比如,信函类分为合作类信函、和谐类信函、竞争类信函和冲突类信函,并探讨积极和消极礼貌策略在四类信函中的分布状况。四类信函的文化控制是有差异性的,积极地控制和消极控制对商务活动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近几年,随着商务文化广泛引起全球的响应,广泛的文化交流使商务语境创设具有了国际文化场域,实现了各国商务文化语境共建,这已经成为当代商务的主旋律。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跨国的、全球的、世界的市场贸易空间。

继语言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语境和语境分类后,语境的研究和构建一直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新载体、新途径、新内涵。随着国际对话的升级、国际协作的深入、大众体系的完善,语境的研究走向体系构建的实际性阶段,尤其是商务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带来的语境对话、解释,更是提升了英语语境作为公共领域的文化控制。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而教育部在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所以,我们把商务语境取径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策略行为,它以交际为目的。第二种是行为者是通过与别人共同分有对共同处境的理解的文化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添湖: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04)

[2]罗明礼:商务英语写作语用特点探微[J].商场现代化,2007, (25)

[3]周燕:面文体中语言转述的认知语用分析[D].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硕士),2005, (02)

第4篇

中图分类号:B844.2 ,C91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1)004-0312-02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4.01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312-313.)

文化适应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但是,国内学界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上较为薄弱。本研究探讨藏族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被试抽样以班级为单位,在某高校4个年级中抽取319人,发放问卷319份,回收率为100%,有效样本为314人,其中男生142人,女生172人。

1.2研究工具

1.2.1 社会文化适应量表[2]

由26个项目组成,为1(没有困难)~5(极大困难)5点记分,量表分为三个维度,即物质生活维度、人际行为维度和认知价值维度,其中物质生活维度共有8个项目;人际行为维度共有10个项目;认知价值维度共有9个项目。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3]

共分为12个维度,即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强迫、依赖、冲动、攻击、退缩、性心理障碍、自我意识偏差以及精神病倾向,每个维度均有8个项目,另外还有8道测谎题,共由104个项目组成,采用0(没有)~4(总是)5点记分。该量表只计算分量表分数,不累加全量表分数,共12个分量表分数和1个测谎分数。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社会文化适应与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社会文化适应的各维度得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表1)。

2.2社会文化适应不同水平组心理健康量表评分比较

将社会文化适应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25%、75%人数比例划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其中高分组有78人、中间组有158人、低分组有78人。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心理健康量表得分。结果显示,社会文化适应高分组心理健康状况的1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中间组和低分组,中间组高于低分组。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社会文化适应较好的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比较好,反之相反。Oberg等学者研究中认为文化冲击是文化适应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往往伴随焦虑、无助、动摇等心理状态,严重的则表现为抑郁[4]。当前正在经历急剧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对藏族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强烈冲击和震动,即形成文化震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5]。郑雪和David[6]研究认为:强的主族与客族文化认同及整合的文化适应方式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促使他们对异质文化环境的心理适应。处在不同的文化适应阶段,幸福感水平不同,自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也受到影响。本研究与这些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深入研究文化震荡形成的心理机制和文化架构,有效提升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基于文化震荡的心理教育干预模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徐光兴,肖三蓉.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4):234-237.

[2] 张京玲.藏、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3]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

[4]Oberg K.Culture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ylviron ments[J].Praltical Anthropologist,1960,7:177-182.

[5]罗平,马海林,边巴次仁. 大学2008级新生心理普查素质报告[J].大学学报,2009,24(1):150-158.

第5篇

【关键词】延安时期 英美女性文学 共振 差异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16JK1844;延安大学校级项目,项目编号:YDK2015-29;延安大学外语学院横向课题,项目编号:YDH2013-17。

前 言

目前,国内对于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这一时期的个别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研究最多且论述最为深刻的当属丁玲,专著研究与论文研究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另外,对于其他女作家,如陈学昭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有丁茂远编的《陈学昭研究专集》、万国庆著的《突围与陷落:陈学昭传论》等。其余延安时期的女性作家也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如草明、白朗、曾克、袁静、韦君宜、莫耶、李建彤、李伯钊、李纳、颜一烟菡子等。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对于延安时期女性作家的群体性研究开始绽放,赵学勇教授2013年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论文《天地之宽与女性解放――延安女作家群述论》,无疑开创了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新局面。另外,罗锦鸿的硕士论文《时代洪流中的女性书写――延安女作家群及其创作透视》、李青的硕士论文《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阮慧的硕士论文《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论延安女作家对女性解放的探求及其话语实践的复杂性》均推动了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纵深发展。

同时期的英美文学界深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方世界里,人的信念缺失成为文学作品的重大主题,同时,由于对“迷茫的一代”作家的过度关注,导致了学界对这一时期女性创作的忽视。但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依然有其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反映女性丰富而曲折的生活经历;创作技法上,女性作家更倾向于现实主义。笔者考察后,发现这一时期的英国女性作家,除了伍尔夫以外,其他女性作家在中国鲜有研究,比如Vera Brittain, Stevie Smith, Dorothy L. Sayers, Storm Jameson, Naomi Mitchison and Ethel Mannin。温尼弗莱德・霍尔特比(Winifred Holtby, 1898年-1935年)和维娜・布里坦(Vera Brittain, 1893年―1970年)认为爱情和婚姻应该服从工作的需要,因为战争已教会她们这一代女性知道生活的愤怒。维娜・布里坦的《南莱丁》(South Riding, 1936)、《荣誉房产》(Honourable Estate, 1936)和《对待青春》(Treatment of Youth, 1940)等拓宽了关于女性平等权利的法律定义,使女性作家的作品更勇敢、更自觉地深入到社会生活及思想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在美国,这一时期的女性写作以两种模式为主:一种是以蒂莉・奥尔森(Tillie Olsen)、艾格尼z・史沫莱特(Agnes Smedley)等为代表的政治抗议小说;还有一种就是以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内拉・拉森(Nella Larson)为代表的黑人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眼下对于这一时期的英美女性文学的研究也多限于对作家或作品的个别研究,如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技巧运用研究;赛珍珠和史沫莱特作品中中国印象研究;哈莱姆知识分子的文学与艺术创造研究等。虽然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和同时期英美的女性文学已从不同角度做了分析和研究,但将它们进行对比、比较研究的仍为数寥寥。因此,运用国际视野,研究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与同时期英美女性文学的共振和差异,可以丰富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的内涵和拓展其外延;同时,延安时期女性文学刚健、激昂的特征,打破了传统女性文学的私人化与封闭性,无疑为这一时期的世界女性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与同时期英美女性文学的共振

1.社会性十分突出。同处于战争这一时代背下,无论是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还是二战时期的英美女性文学,二者均面向社会,社会性十分突出。埃莲・肖尔瓦特总结英国妇女文学时说: “妇女现实主义、女性抗议和女性自我分析在20世纪有关社会和政治的小说中结合在一起。”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之交,丁玲的创作将女性问题与社会政治问题紧密结合,如把妇女问题放在社会大背景中考察的《“三八节”有感》。

2.女性创作主观性很强,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女性创作最常见的方式是情绪宣泄、女性自我分析,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与同时期英美女性文学也不例外。如集中体现伍尔夫意识流创作手法的《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丁玲的《从夜晚到天亮》,还有散文《风雨中忆肖红》等都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

3.批评父权文化。因特殊的时代背景,延安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女性话语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下,显得甚为稚嫩,但女性作家对于女性生存境况的关注透露在字里行间,如丁玲作品中所涉及的解放区男权文化。伍尔夫将对战争的批评与男权主义紧密相连,1940 年8 月, 她发表了杂文《和平――空袭中的思索》对法西斯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以及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达洛维夫人》则有力地控诉了战争及父权制。

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与同时期英美女性文学的差异

1.延安时期女性文学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 这一时期英美女性文学延续了对“人”“女人”的关注。反思作为“生而平等”的女性,追求自身“人”的价值,群体反思父权文化对自身的压迫。各自秉承自我的传统,这一时期的英美女性文学是其人文主义思想在女性文学方面的延伸,而中国的文学历来具有社会性的功能,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也是此种传统的延续,所以说,这种差异并非特定时期特定背景的独特产物,仅仅是各自传统的延续。

2.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独特的特征是刚健、激昂,甚至被称为“雄性化”的特征,这是同时期的英美女性文学所不具有的。

3.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所面对的阅读对象是无产阶级广大群众,体现出“大众性”的特征,延安文学女性话语着重体现在底层女性的经验表达。女作家为了创作经常深入到乡村田野,体验真实的底层生活,同时革命话语与女性话语相融合。丁玲、陈学昭、李伯钊、草明她们作为女作家的同时,也是实际的革命工作者,实现了女性的个人经验与底层经验、“女性叙事”与“历史叙事”的结合,这也是这一时期的英美女性文学所不曾体现的。延安女作家群开创了一种新的女性话语的表述空间,其话语形态富有鲜活的历史感、崇高感和使命感,对中国新文学特别是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追溯延安时期以女性承载的和女性主导的女性文学,笔者无意于仅仅将中国的女性文学与西方的女性文学作比较,并非对延安时期的女作家、女性形象进行西方女性主义论证,而着力挖掘延安时期这一本土性别研究资源,致力于研究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女性作家对于“民族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这一使命的担当与不容轻视的隐忍和付出。

参考文献:

[1]Phyllis Lassner:British Women Writers of World War Ⅱ-Battlegrounds of their Own, (st.martin’s press, inc.,1998).

[2]Jenny D. Hartley:Hearts Undefeated: Women's Writ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3]丁玲:《丁玲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4]金莉:《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李维屏、宋建福:《英国女性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

关键词:院级管理;创新型教育硕士

【中国分类法】:G520.1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靠创新型的教师[1]。教育硕士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引领者,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如何培养创新型的教育硕士,是专业硕士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引起了教育界学者的普遍关注。

一、教育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教育硕士”这个课题,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探讨,我们能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2-5]。从这些学者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培养创新型的教育硕士”其实就是组织教育硕士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与分配,使之达到适合教育硕士成长的最佳比例,其实这就是管理的本质[6]。因此,要培养创新型的教育硕士就要发挥管理的作用。学院是对教育硕士进行管理的实体,目前针对教育硕士的院级管理模式尚不完善,仍在不断地探索中,在改进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但是几乎没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我认为探讨院级管理对创新型教育硕士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的院级管理模式在培养创新型教育硕士中存在的不足

学院对教育硕士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导师队伍、日常管理等方面。其中,培养方案是贯穿于教育硕士整个培养过程的重要资源,一般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论文要求、实践教学等内容。目前学院对这些资源的协调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目标缺乏创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基础教育对各科教师或教育管理者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学科的教育硕士应具备体“个性化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各学院来制定,而目前学院恰恰忽略了培养目标的创新性。

(二)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实际存在差距。目前教育硕士的很多课程以传统课程为主,理论性课程偏多,专业实践性课程偏少。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实际相差较大,缺少体现教育硕士专业技能的课程[7],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是当前学院在协调课程资源上存在的重要问题。

(三)授课方式过于单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教育硕士应具有解决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方式是提高教育硕士这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实际上很多授课教师还是以老师讲为主,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提升[3]。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会影响教育硕士专业技能的提升。

(四)忽视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学院做为培养教育硕士的前沿阵地,对其论文的监管最为直接有效,但实际上有些学院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只注重对论文结果进行评价,忽略了对论文写作过程的监督[5]。其次,由于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教育硕士也不主动学习探究,写出的论文质量自然不高。

(五)对教育硕士校外实践的实施力度不够。教育硕士校外实习期间,实习内容比较单一,有些仅限于听课,很少有机会讲课。他们与导师交流较少,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六)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现有的教育硕士导师中,学术型导师要比实践型导师多,学术型导师比较重理论学习,对基础教育的实际了解不多[8]。实践型教师大多为在基础教育一线工作的优秀老师,他们拥有深厚的教育知识与专业的教育技能,对基础教育的现状最为了解,但这些教师很少有时间来给教育硕士授课指导。这就使得教育硕士对基础教育实际的认识不够,在真正去中学的工作后会措手不及。

三、完善教育硕士院级管理的建议

针对当前教育硕士院级管理存在的不足,结合我院(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对教育硕士管理的成功之处,提出完善教育硕士院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在学校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本专业的个性化目标。在个性化目标中要求教育硕士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本学科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本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二)根据基础教育特点,开设特色课程。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应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匹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应认真调整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型课程来提高其专业技能。在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微型课,如教具的设计与制作、信息检索与教学论文写作等课程。

(三)授课方式要体现教育硕士的主体性。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四)注重学术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学院要重视对教育硕士的学术诚信的培养,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知名的研究教育方面的专家做学术报告,或者安排教育硕士参加一些学术会议,这样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更开阔,激发他们对某一教育问题的研究动力。同时导师要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对教育硕士的论文写作做好检查和指导工作。

(五)成立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负责人、教育硕士导师、研究生教学秘书等组成,他们分工明确、各负其职,工作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组织、计划制定、检查、考核、总结、材料上报等。在教育硕士实习期间,学院要进行跟踪管理,负责人员要不定期的前往实践单位调研,检查并督促实践活动的落实情况。

(六)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导师队伍。教育硕士的培养主要采用导师负责制,并且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学院要给导师创造条件,定期举办一些关于基础教育的研讨会,不断更新导师队伍的现代教育观念。校外导师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或管理者,学院要监督校外导师的上课情况,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教育硕士。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院不断改革创新对教育硕士的管理模式,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教育硕士,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都已经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有学员被评为省级优秀物理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的百名基础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这些骄人的成绩说明了院级管理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并且院级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的教育硕士。

致谢:本研究得到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支持(项目名称:培养创新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院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金号:SDYY11155)。

参考文献

[1]刘亚娟.结合高校教学解读《教育规划纲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2]肖琳.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3]段丽华,陈旭远,周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探索性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

[4]梁其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应具备的整体结构――兼论教育专业硕士与学科硕士培养标准的异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5]魏灿欣.我国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以某高校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6]崔慧永,施春梅.论管理与创新的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工程硕士论文;评价体系

如今,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信息中心,承担着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这些部门急需大批具有网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在培养面向应用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郑州大学是河南省第一个设立网络工程方向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至今已经招收了7届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郑州大学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都碰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适用于工程硕士培养的论文评价体系。

在论文写作阶段,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毕业论文评审标准方面缺乏相应的规范支持,一直以来都在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评审机制,过于强调研究的深度、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技术创新,忽视了工程硕士的专业特点,因为工程硕士偏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毕业课题主要是利用成熟的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创新点。如果沿用科学学位的论文撰写办法和评价体系,并不适用。因此,急需一套适用于工程硕士的论文评价体系。

一、国内外论文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国外就非常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硕士层次,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在毕业阶段申请学位的形式也多样,撰写学位论文并不是获取工程硕士学位的唯一途径。有些大学只是要求修满学分即可获得学位,有些大学是以提交技术报告或研究报告的形式来代替学位论文,涉及具体的论文评价标准,各学校也都不尽相同,这类信息大多由学校各自掌握,完全发表的文献较少。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要求学生修满课程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方可获取工程硕士学位,在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标准上尚未统一,大多数还在套用工学硕士的评价标准和模式。从某种层面来说,这已经偏离了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向。由于在论文评价方面,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指导性文件,学生在选题、研究工作开展以及论文写作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论文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针对目前论文评价体系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郑州大学经过对国内部分大学的调研及对本单位培养经验的总结,制定了一套适合网络工程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评价体系。该体系将课题类型分为产品研发型、工程设计型和应用研究型三类,针对每一类课题,明确提出了研究内容要求、论文撰写要求以及论文评价量化标准,并依此来指导学生的选题、论文工作及论文撰写。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课题类型的详细情况。

1.产品研发型。这类课题是指实际工作中涉及的新产品,核心部件的软、硬件开发设计或者对现有产品的优化再研发。

在内容要求方面,应针对实际工作中涉及的新产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目标,然后制订合理的设计方案,采用科学规范的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对产品进行性能分析和测试。研究要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撰写要求方面,产品研发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应以附件形式提供图纸、实物照片等必要的技术文件。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论文结构及内容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所研发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关技术:对于产品研发中使用到的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总体设计: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确定性能技术指标,给出设计思路。

具体实现:依据总体设计,描述详细设计内容及实现过程,说明如何解决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测试: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测试,说明测试目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过程、测试结果、结果分析及结论。

总结:系统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展望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及改进前景。

在论文评审标准方面的要求如表1所示。(见表1)

2.工程设计型。这类课题是指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工程项目给出一个完整、合理、先进的设计方案。

在内容要求方面,应来源于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研究难度,给出项目的整体设计方案及主要设备的选型依据,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设计方案要科学合理,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

在撰写要求方面,工程设计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设计报告作为正文主体,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作为必需的附件。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重点阐述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设计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方案:描述项目需求、总体设计方案及设计细节,说明设计方案选择的主要解决方案或者软硬件产品。

选型分析:针对方案中的主要方案或者软硬件产品,对比分析市场上主要的技术和产品,分析其特点和优劣,说明选型依据。

实施情况:说明设计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总结:概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说明设计的新思路或新见解;论述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思路。

在论文评审标准方面的要求如表2所示。(见表2)

3.应用研究型。这类课题是指针对网络工程领域的具体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在内容要求方面,应来源于自己工作单位或者导师承担的应用型研究项目。针对研究问题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仿真或试验研究。研究工作要具有创新性和一定的深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在撰写要求方面,应用研究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应用研究问题的背景及必要性,对应用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现状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关工作:说明所研究问题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研究中使用到的技术或者已有方案进行简要的说明。

解决方案:提出针对所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

实验与分析:对解决方案进行仿真或者实验研究,说明实验环境、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实验结论,并对方案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局限性等进行分析。

总结:系统地概括应用研究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研究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描述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改进研究进行展望或提出建议。

在论文评审标准方面的要求如表3所示。(见表3)

这三类论文的评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层次,其中,优秀为总分≥85,良好为84≥总分≥70,合格为69≥总分≥60,不合格为总分≤59。

三、论文评价体系应用效果

上述的论文评价体系,可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阶段发挥以下作用:一是在论文选题阶段,依此来指导研究生进行选题;二是在论文写作阶段,通过撰写要求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三是在论文答辩阶段,通过评审标准来指导论文的评审工作。培养单位出台了相关管理细则,并应用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经过网络工程方向2009级、2010级和2011级三届研究生的试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选题多样化。传统论文主要是基于理论创新的学术型论文,这对于工程硕士来说,不但难度太大而且不够实用。三种基本论文类型的确定,明确了网络工程方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选题范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条件和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论文类型。

2.导师指导更有针对性。论文分类和指导细则出台后,导师会根据研究生的论文类型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一方面提高师生的沟通效率,另一方面也更加充分地发挥导师的专业水平,进而提升论文质量。

3.实用性更强。由于论文选题贴合实际,既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实现了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

4.答辩通过率提高。通过应用新的论文评价体系,工程硕士的论文答辩通过率由原来的80%上升到95%,这主要是因为课题分类合理,选题更加贴近研究生的实际工作,保证了论文撰写质量和答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永红.解读美国工程硕士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4).

[2]尹敏.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5,(2).

[3]李杰.国外工程类硕士教育外部质量保障评估机制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C].2011.

[4]黄秋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第8篇

关键词:洪堡特,语言观,关联,精神力量

 

引言

在洪堡特的诸多语言理论中,很多概念和理论看起来好像是分散的、独立的。事实上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他的所有的语言理论其实都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是关联的角度不一样。本文就试图从语言的精神力量这一角度来分析他的几个相关的语言概念,并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所在。这里首先对洪堡特的五个重要的语言观进行关联性分析。

一.对几个语言概念的分析

㈠.内在语言形式

洪堡特并没有明确地定义什么是“内在语言形式”,在他对这一概念的阐释中,内在语言形式是作为语音形式的对立面存在的。作为提出这一概念之第一人(姚小平,1995),洪堡特曾对“内在语言形式”的特点、性质及其与人本身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行过分析。从人的角度来看,语言可以划分为两种构建原则 (constitutive principles):“内在语言意识(我用这一术语指的是人的全部精神能力,而不是某种特殊力量);还有语音,它取决于器官的属性,以世代相传的习惯为基础。”(Humboldt, 1988: 214)洪堡特所指的语音形式就是一种相对于内在意识的外在形式,借助于人体的发音器官而存在,受制约于世代相传的传统习惯。相比而言,由人的全部精神力量所构成的内在意识,即内在语言形式,则属于人的纯智力的方面,是一种内部规律。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内在语言形式是动态的,变化的,自主的;而外在语言形式则是相对静态的、不变的、被动的。前者通过后者发生作用。

㈡.语言与思维

从内在语言形式这一概念出发,我们认识了语言的本质 — 其完全内在的、纯智力的方面,即语言的精神力量。如果把一种语言视为一个形式,人的精神力量就是这种形式相对立的质料之一。“形式总是相对于内容 (Materio) — 洪堡特也称之为“质料”(Staff) — 而言的。硕士论文,精神力量。” (姚小平,1995:114) 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考虑,人的精神力量与语言本身构成了一对矛盾统一体,由此也就涉及到了洪堡特的第一个语言范畴 —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洪堡特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创造,两者同时产生,密切相关,构成了人类智力发展的两个方面。“语言恰当的发展进程与人类智能的发展进程有一种天然的谐和关系。思维的需要在人身上唤醒了语言,因此,从语言内部生成的一切也必然促进思维顺利地进行。”(Humboldt, 1988: 144) 这种自然地结合必然使一方作用于另一方,形成一种无止境的循环运动。精神力量与语言以某种方式相互运动。“语言表达思维和情感,同时也要随着思维和情感的运动而运动,两者在速度上,形式上及其它方面都保持一致。”(Humboldt, 1997: 63) 人的思维和感觉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也因此获得其自身的特点和色彩,语言又以话语表达的形式从外部刺激着人的思维和感觉,并随着人的心理和思维的运动而运动。只要人的思想不停止,就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不断地丰富词汇。改善语言。同样,语言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思想。

㈢. 语言世界观

洪堡特的语言影响思维的论述反映了他的语言世界观。按照洪堡特的说法,“每一种语言都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Humboldt, 1988: 60)每一个民族所使用其语言的方式都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通过语言这种思维外壳,人们能够更清晰,更准确地表达自身对世界的看法,从而更进一步提升对世界的认知程度。语言是介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物质,通过语言,人们对自然世界认识的更充分,世界观也随之而生成。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把对事物的看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语言世界观,语言也因此同时具备了主观性和客观性。语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不仅仅是可以被认识的,它更是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思维和体现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这也正是语言与其它客观实体的最大不同之处,他注定是一个主观溶于客观的矛盾体,即洪堡特所说的“语言有异于、独立于心灵和语言隶属于心灵”(Humboldt,2002: 75) 人生来不具备任何一种语言,他只有通过主观意识去逐渐学习并接受一种或是几种语言。然而一旦人掌握了一种语言,或是在掌握了一种语言的同时,之前机械性的学习会被一种内在的知觉和创造的方法所代替,那么之前的被动也转化为一种主动。所以,人在受到语言制约的同时又可以去丰富、壮大和创造语言。因而,人们学习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创造。

㈣.语言的创造力

在语言的内在形式中所涉及的智力因素及其对语言的影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都通过语言的创造性展示出来。洪堡特把语言称为“创造性活动”,即说话者与听话者对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是“产品”,一种对语法的僵死的描述。“语言就其真正的本质来看,是某种连续的,每时每刻都在向前发展的事物。……语言绝不是产品(product)(Ergon),而是一种创造活动(activity)(Energeia)。硕士论文,精神力量。” (Humboldt, 1988: 49)

洪堡特强调的语言创造力是讲话人的大脑和思想所固有的东西,讲话者是语言的创造者,同时也接收并理解所创造出的言语成品,这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创造活动。因此语言不可以仅仅被看成僵死的被讲出来的,或被写下来的“产品”。正是由于这种创造力,语言可以随着外部条件的变更而改变,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对有限的语言材料进行无限的创造和利用。

㈤.语言的个性和共性

“要充分理解洪堡特关于语言创造性特征的观点,也必须联系到洪堡对语言的辩证理解。”(孙周兴,1994:52)洪堡特对语言个性与共性的理解是:“在语言中,个别化和普遍性协调得如此美妙,以至我们可以认为下面两种说法同样正确:一方面,整个人类只有一种语言,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拥有一种特殊的语言。”(Humboldt, 2002:62)以上洪堡特的几个语言观点都体现了洪堡特对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的理解。首先从内在语言形式这一概念提出的目的来看,洪堡特是要强调语言的个性和多样性,“洪堡特提出内在语言形式这个概念,确是为了强调个别性”(姚小平,1995:119) 在个体内在智力因素的影响下,语言具有无限多样性,然而,也正是从精神力量出发,语言同时又具备共性和整体性,因为,人类精神的个性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差异性,而其本质是统一的。就拿智力程度来说,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是在它发挥作用时,形式和力量是不同的。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来看,尤其是语言世界观更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在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作用中及主观与客观的相互替换中,民族的精神个性才能表现为各具特色的民族语言,而从某一种民族语言也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语言的既独立于又依赖于精神力量的矛盾双方在人类统一的本性中相互转化。“上述矛盾对立的真正答案在于人类本性的统一中。”(Humboldt, 2002:76) 从语言的创造性来看,受人类统一性影响的人类无限的创造力量是一种规律的创造;而受精神个性影响的是一种瞬时的、爆发性的非规律的行为,“精神力量的个性就是语言创造中的一种非规律的行为。”(方钰,2004:28)

语言的个性与共性在表现形式上就形成了语言的差异性和同形性两大特点。一方面,“洪堡特认为,精神个性的创造性、突变性决定语言结构的变化。”(吴波,2006:88);另一方面,语言的同一性根源于其内在精神力量的同形性,“各种语言在智力运作上似乎显得彼此相等。……,既然人们的目的和手段是相同的,这种运作似乎也理应相同;况且,语言在智力方面确实保持着较大的同形性。” (Humboldt,1988:81)这也是洪堡特关于语言是“一”又是“多”的辩证法。

二.对以上概念关联性的讨论

由此,在精神力量这一主线的贯穿下,洪堡特的这几个关于语言的概念和认识就被联系在了一起。从内在语言形式这一概念出发,我们看到语言中精神力量这一内在的智力因素的存在,这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又引申出了洪堡特关于语言与思想关系的阐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更为具体生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发生作用的运动过程。在这一对相互交错的力量中,从人的智力因素对语言的影响说起,洪堡特又阐述了另外两个概念,即“语言世界观”及“语言的创造性”。这种内在的联系不仅把洪堡特的几个独立的观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更加深了人们对洪堡特语言观的理解,从而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此外,从以上的几个语言概念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洪堡特的人文主义观点和语言哲学观。硕士论文,精神力量。硕士论文,精神力量。不管是语言的内在形式、语言世界观还是语言的创造性反映的都是人类的精神本性,而其精神本性的双重性又决定了语言的个性和共性共存的特点。因此,洪堡特的语言观其实是他的人文观点的产物,他的语言观源自其对人本质的研究。同时,不管是对语言还是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洪堡特都运用了辩证的方法,从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从差异性与同形性的论述,都体现了洪堡特的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所以,我们在对待洪堡特本人及其理论和观点的态度上也应该始终保持辩证的思维和态度。

三.结论

总之,洪堡特的语言观点,尤其是以上的几个观点从几个方面都体现了其相关性。语言内在的,纯智力因素构成了语言的本质,在语言与思维的相互关系上又可以看出人类精神力量的决定作用,尤其体现在语言的创造性这一特性上。它们又都蕴含着并受到精神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的影响,使语言置身于一个差异性与同形性共存的矛盾体中。因此,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几个看似分散的语言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我们还认识到这种关联所体现的更为深刻的意义,即洪堡特研究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对人的本性进行剖析,而他研究的方法就是辩证法。所以,洪堡特的语言观本质上又是一种人文观,也是语言哲学观。硕士论文,精神力量。

通过以上从语言的精神力量角度对洪堡特的一些相关概念的关联性的分析,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去分析他的其它观点和理论。硕士论文,精神力量。事实上,洪堡特的其它很多看起来不相干的概念和语言观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学者们研究的够仔细、有耐心地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一定会形成更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掌握洪堡特的语言观,以最终加速我们对语言的研究过程。

参考文献

[1]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113—131.

[2]Humboldt, W. von. On Language:The Diversity of Human Language- structure and influence on the MentalDevelopment of Mankind. 1836[M].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Peter Heath,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Humboldt,W. von. Essays on Language[M].Ed. By T.Harden and D.Farrelly. Frankfurt amMain; Berlin: Bern; new York; Paris; Wien: Lang.1997.

[4]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孙周兴,威廉姆·洪堡的语言世界观,《浙江学刊》[J]. 1994(4):50-54.

[6]方钰,2004,洪堡特的语言研究理论述评,《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第1期:26-29.

[7]吴波,洪堡特的“精神力量”的特性及其与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第5卷第1期( 2006年1月):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