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30 11:29: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论文化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促进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
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认同危机的问题开始出现,外国著名学者阿尔蒙德认为“国家认同意识”危机是对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产生最大阻力的因素。任何人,只在在国家特定的政治生活框架中生活,民族文化就要适应这种政治生活框架。所以,民族文化的认同就会对国家认同的意识产生影响,相同的文化归属会使不同的民族互相认同,从而构成一个团结的国家。实现文化认同教育就要让所有人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而民族文化就是一种将民族性和地域性集为一体的文化,并具有独特的个性,民俗文化中风尚习俗的表现就是为了维护其价值的连续性,并对各民族的文化观念进行积淀。学生时期正是培养价值观的初始阶段,在这个时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最容易让他们产生对文化、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并对其终身群体归属感产生积极的作用。
2、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
文化包容意识是文化包容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各民族和各国之间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我国的民俗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历经分合之后不断进行碰撞、渗透和交融之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后形成的。我国各族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但是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课程教育,让他们了解不同民俗文化的交融碰撞,例如: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织锦、侗族人民的鼓楼建造就是借鉴汉族的建筑风格、壮族向汉族学习织锦机技术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对不同的民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会对不同的文化形成包容意识,而且这些历史故事会对其音乐思维能力的发散性有极大的帮助。
3、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都及其重视教育,总结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并在一代代人民中传承下来。一些健康知识和教育方法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现在的学生健康都极具指导意义。另外,各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和竞技游戏等,不仅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让他们的身心在音乐中得到发展。
二、总结
一、调查摸底是基础
每接一届新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如查看各科成绩,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家访,与学生谈心等。
调查了解中发现,导至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和教师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这里既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心理及智商因素,更有教师素质、教法等因素。差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强、求知欲低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1)高能差生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其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暂时较差。以男生居多。特点是好动、贪玩,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太少。
(2)智商差生成绩差是由于接化学论文化学化学论文受能力弱,学习效率低。但真正属智商差生者为数很少。
(3)偏科差生是指那些对化学不感兴趣从而学不进去,甚至放弃学习者,较普遍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头。
二、对症下药是方向
对于高能差生,采用“聚焦法”。这类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精力“会聚”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即可摘掉差生的帽子。一般采取两种方法:
(1)吸收他们参加化学课外小组,组织他们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增强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2)鼓励他们参加化学竞赛,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把他们心思集中到钻研化学上来。偏科差生中以女生为多,学习上死记硬背多,灵活运用少。可通过观察和谈心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并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具体做法是:
(1)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的,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2)预先培训后让其做演示实验,使其从成功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3)让其担任课代表,利用青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促使其非学好化学不可。
智商差生大都自卑,易“破罐子破摔”。一般采取感情倾斜法。具体做到:
(1)不歧视,更多地关心这些学习化学论文化学化学论文上的“贫困”者。
(2)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笑脸进课堂,以减少差生的心理压力。提问、练习多请差生上来,答好者给予表扬,答错了善言鼓励。
(4)作业“高标准”,对差生的作业要求和优等生同样严格,多采用面批,当面纠正。
三、巩固提高是关键
要使差生彻底甩掉差生的帽子,并使班里不再有新差生出现,这是解决差生问题的关键。通过以下几方面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对学生进行学习化学重要性教育。课堂上举例,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以缩短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结合授课内容讲解化学元素发现史和化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化学,献身科学的理想教育。这种教育要“化整为零”,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
(2)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实验习题和学生分组实验,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
(3)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学化学论文化学化学论文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差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以此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向心力”。
(4)经常进行“无差错”作业训练和“满分测试”。学生作业做错了,不急于打“×”,而是帮助他们检查原因,弄懂了当面纠正,做对了再打“”;考卷上有差错让学生修改,再错再改,直至全对打上100分。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达到了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适应;文化导入;文化定型
一、文化导入的理论依据
在外语学习中,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者及其学习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不少学者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构建了各种理论。其中很具影响力的是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model)。Schumann将社会文化因素视为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认为二语习得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融合程度决定着二语习得的成败。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心理过程和二语习得中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适应是跨文化交际领域中一个探讨较多的概念,它是“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1],是对“新文化的思想、信仰和感情系统及其交际系统的理解过程”[2],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3]。Schumann认为导致文化适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二语习得者和目的语使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
社会距离指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另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相同或不同。群体之间或社团之间的社会距离影响着他们之间的交流,还会影响一个群体学习另一个群体的语言方式。社会距离由许多因素决定,如:1)社会显性,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领域里,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的地位是平等的,不是一方优于另一方的;2)结合方式,指学习者社团是被目的语社团同化,还是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或是既适应目的语文化,又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沿袭自己的文化方式;3)封闭性,指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被各自的学校、教堂、医院等社会设施隔离的程度;4)凝聚性,指学习者社团以圈内交往还是圈际交往为主;5)学习者社团规模的大小;6)文化和谐性,指两社团文化是相近还是相异;7)社团的态度,指两社团对彼此所持的态度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8)打算居留时限,指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社区居留时间的长短。
心理距离指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总体心理感受,影响它的因素有:1)语言震惊,指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所体验的困惑和恐惧;2)文化震惊,指学习者在接触一种新文化时所产生的焦虑和失落感;3)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目的以及为达到该目的而做出的努力;4)自我渗透,指学习者的语言自我塑性和僵化程度。
二、文化导入
1.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在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中,Schumann都强调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一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外语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变化发展过程”,“学习外语还是不同文化系统沟通融合的过程,是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语言方式的碰撞、理解、吸收和融合的过程”[4]。而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合语法性、适宜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宜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某语言社团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不能与该社团的人顺利地进行语言交际的。语言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进一步学习外族文化的能力。要消除外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之间存在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即消除由于缺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造成的心理障碍,就应该把文化融入教学,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
知识中心模式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模式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如何在目的文化情境中适宜地使用目的语的知识,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称为目的语社会文化能力。由此视角来看,跨文化交际能力突出了交际能力的核心部分,即有关谈话规则和适宜性的知识。下面的公式可以概括这种观点。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语社会文化能力)=目的语适宜性=目的文化知识”[5]。知识中心模式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测试,即文化导入。根据这一概念,文化似乎是某种外在的物质存在,需要被人为地导入语言教学之中。陈光磊先生主张在外语教学中移入与目的语语义、语用相关的文化内容,它包括以下内容:1)一个民族文化有的事物和特有的概念在词汇与语义上的呈现;2)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3)词语在文化含义上的不等值性;4)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惯用语,主要包括成语、歇后语、俗语、谚语、格言等。
3.文化导入的局限
知识中心模式的文化导入集中于认识层面。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都易于操作,但往往灌输性强,启发性弱,学习者本人缺乏切身的体验。另外,这一模式难以处理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性,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往往流于文化定型。
三、文化定型的建立与打破
Dodd(1991)提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与三个因素紧密相关:第一,情感因素,指拥有积极的态度,包括自我肯定、自尊意识、信赖、安全感等。第二,认知因素,指跨文化接触中的感知与认识,包括期望、定型观念、不确定感等。第三,操作因素,指所采取的行为与交际技巧,包括言语与非言语技巧。作为认知因素之一的定型观念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它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或跨文化交往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成员的笼统的、简单的看法。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影响很大,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文化定型被认为是人类应付复杂的外部世界时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基本认知策略[6]。
1.文化定型的建立
定型最早时由Lippman作为消极概念使用的,他认为定型是错误的、非理性的。但更多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定型是一个中性概念,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合理的认知心理过程。文化定型是贯穿群体之间实际差异的结果或媒体、学校、家长、同辈群体等社会影响的结果[7]。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目的语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习得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朋友以及大众媒体。我们对一个群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人们会采取更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概括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这样的定型可以帮助我们加快信息加工过程。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认知总是建立在“假设证伪否定假设建立新的假设再证伪再假设直至逼近真理”[8]。为了更好地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必须建立一些文化定型来概括文化差异。只有给某种文化贴上了标签,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有可能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的特点,加速信息处理,加强跨文化间的交流。比如我们了解美国人交谈时一般不会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在文化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建立这样的一些定型,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就根本无法了解和认识异国文化。2.文化定型的弊端
(1)夸大群体差异,忽略个体差异
文化定型往往是将群体的文化特征强加在个体身上,给交际者带来困惑,妨碍对他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甚至形成偏见。其极端形式是,群体之间完全不等,群体内部的个体完全相等,也就是:中国人甲=中国人乙=中国人丙;美国人A=美国人B=美国人C[9]。定型思维顽固的人常以群体的概括取代对个体的具体观察、分析和判断,常给人贴上固定的标签,比如:凡是英国人一律保守,凡是犹太人一律精明、勤奋,凡是法国人一律浪漫等。
(2)产生种族中心言语及偏见言谈
在所有的定型观念中,种族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最大的。种族定型观念导致种族偏见,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一种种族中心言语及偏见言谈,最终造成跨文化交际距离或交际中断。种族中心言语源于种族中心主义意识,种族中心主义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用自己群体文化的准则、社会规范、行为方式来解释和评判其他文化群体的行为,总是认为自己的群体优于其他群体,自己群体的价值具有普遍性,适应于任何人,否定其他群体价值观念,并与其他群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跨文化交际中便产生了种族中心言语及偏见言谈,用特有的语速、语调及用词以表示与其他群体的社会距离。
(3)忽略文化的动态多变性
文化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模式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关注这些变化,否则我们先前形成的一些正确的观点和概念就会变成一种文化定型,影响我们成功的交际。文化定型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发展变化中的人和事物,高一虹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一文中举过这样的例子。《讲给年轻人听的东方故事》(YoungPeople''''sStoryoftheOrient)是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教科书,其目的是让英语国家的年轻人了解“东方文化”或“东方人”的特征。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文化内部亚文化的多样性,使任何有关“A文化如何如何”、“B文化如何如何”都难以称为正确的概括。有关中国物质贫困的描述,如果说在20世纪60年代不失为典型特征的话,在21世纪的今天则早已过时了。美国文化也是如此。美国是一个由多文化群体组成的社会,多元文化群体并存,文化内容丰富复杂,美国人曾经用“大熔炉”(meltingpot)来比喻他们的多元文化社会,而现在他们用更为恰当的“色拉盘”(agardensalad)来比喻自己的文化。我们平常所指的美国文化只是针对某一文化层面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偏概全的,忽略了文化动态的多变性和复杂性。
3.文化定型的打破
在承认文化定型存在的基础上,我们应大胆而谨慎地建立定型,进而向定型挑战。
(1)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
在对不同文化差异进行概括或同目的语社团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应对可能具有的文化偏见保持清醒的意识,警觉那些整齐划一、忽视个性的文化定型,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充分意识到定型给人们带来的认识上的局限性。
(2)保留独立探索的空间
在讨论问题时,应介绍尽可能多的观点和看法以及研究的方法。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对象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观点可以刺激人的思维,以便独立探索。介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评价标准和分析手段,甚至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做一下文化对比研究,从而更多地意识到文化的异同,更坦然地接受差异。
(3)采取宽容的态度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其他文化应该采取尊重和宽容的态度。要更多地与有不同文化的人接触,广泛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尊重对方的习俗,与对方建立平等的关系,尽量改变已经形成的偏见,克服种族中心意识,避免在交际中因为定型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living(1986)指出,设有文化,我们不能观察,有了文化,我们却永远都是盲人。在文化导入过程中,在文化意识没有被充分唤醒的情况下,对文化特征的过分强调可能会使学习者误以为这些特征就是事实本身,从而在交际过程中生搬硬套,忽略个体特征。这样,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所建立的不是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桥,而是阻碍文化交流的墙。而建立定型又是必要酌,不是一开始就应该避免定型,关键是如何向定型挑战,拆墙搭桥,解决定型的建立与打破这一矛盾。
参考文献:
[1]Brown,H.Principles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0.
[2]Ellis,R.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3]Schumann,J.TheAcculturationModelfor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inR.Gingras(ed.)[C].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ForeignLanguageTeaching.Artington,VA:CenterforAppliedLinguistics,1978.
[4]黄晓红.外语学习心理和心理训练[J].厦门大学学报,1992(1).
[5]高一虹.距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6]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7]文卫平.跨文化交际中的定型观念[J].外语教学,2002(3).
视觉文化研究课程带有学科的交叉性特点,这也是符合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的。因为目前的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即学科内部的专业划分过细,有的甚至在本专业内部也要划分出几个部分、阶段,并且各个专业恪守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不愿涉足到其他相关专业领域。这样做的结果,尽管可以把自己分内的专业问题研究得深入细致,但时间一长,极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导致视野狭窄而缺少宏观的见识。为了打破这种专业与学科的壁垒,国际教育界推出了一系列新兴的课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跨学科、跨专业,主张在一门课程中运用多门类知识来研究、解决问题。就文科而言,文化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课程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具体来说,视觉文化研究课程的跨学科、跨专业特点表现在:它是以研究问题为核心,这些问题一般不是关于所学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而是当下现实社会出现的文化热点、文化事件,力求让学生学会运用多学科、多专业知识来透析、解决现实问题,也就是强调理论的实际运用。这一点就与传统授课方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这正如罗兰•巴特所指出的:“要从事交叉学科性的工作,确定一个科目(一个主题)并围绕着它设置两到三门科学,然而这还不够。交叉学科性的研究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新的对象,这个对象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由于这种交叉性的特点,解读这些纷繁复杂的视觉文化现象与事件则需要借助诸种理论,如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复杂性科学等,就中文系学生的知识储备来说似乎很难承担起这一学科的学习任务。然而答案竟然是可以,因为他们所学过的文学理论知识就能胜任,这样的回答会使人感觉很困惑,为什么文学理论能够承当起阐释当下视觉文化现象的任务呢?
2.这是首先要给学生解释清楚的问题
概而言之,今天的文学理论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文学理论,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往传统的文学理论基本局限在文学的范围之内,基本问题是研究文学内部的发生、发展规律,如文学本质论、创作论、文学批评等,即便承认文学与社会存在紧密的关联,但主要还是从文学的角度来阐释社会背景对作家、作品的影响。而当下的文学理论由于受二十世纪西方文化思潮的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双重影响,吸收进大量的非文学方面的理论,把符号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复杂性科学等学科知识统统吸收进来,使得文学理论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自身的领域,在向后现代社会迈进的途中,文学理论就如文学在五四中所起的作用一样,远远跃出自己的范围领域,积极参与社会的文化表意实践,把“文学场”置换成“文化场”,从而发挥其过去不可能发挥的作用。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呈现出跨学科、跨文化的多元格局特征,研究对象几乎包含整个社会文化现象、文化事件的热点问题,在东西方世界的影响十分普遍。文学理论甚至有时被简称为理论,其含义即指其作用的广泛性。具体而言,当代文学理论的前沿部分主要包含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后殖民批评、后精神分析学、后现代主义文论、符号学批评、审美人类学、文化研究理论等,这些理论如何在视觉文化对象上灵活运用呢?这是视觉文化研究课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是选择一些当代社会的经典个案来进行阐释分析,让学生注意什么样的个案应该用什么相关理论来解释,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举例来说,在分析《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罗拉快跑》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电影时,可引导学生回忆文学理论课程中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理论的内容部分,并加以适当补充,进而介绍什么是后现代艺术,它的特点有哪些,与现代主义艺术、传统艺术的区别,后现代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哪些等。这样学习之后,学生不但对后现代艺术与理论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且还把现代主义、传统艺术都联系起来,对整个艺术史都有一个初步的把握,扩展了知识量。在介绍摄影与绘画的区别时,可以运用德国理论家本雅明的“灵韵”理论来讲解从手工业到机械大工业的时代变化,进而带来绘画艺术的衰落与摄影艺术的兴起。也可以运用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理论来解析一张黑人少年向法国国旗敬礼照片的深层含义,白人殖民主义对殖民地人民心理的影响可以从这张照片见出。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讲授,比如在阐释大家都关心的时尚潮流文化现象时,围绕时尚与认同这一主题,来分析中产阶级的小资情调,并以村上春树作品的流行现象为个案,详细解读中产阶级的形成条件,及其在观念、行为、物质以及生活方式上所具有的特征,使学生对未来可能的生活状态有一个预先的理解。由于一个成熟的消费社会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而中产阶级又是指有文化修养,受过高等教育,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经济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城市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品质,都市化的浪漫情调都会对城市中的其他群体产生广泛的影响,又因为中产阶级的主要来源就是大学生,他们代表着未来与希望,所以讨论时尚、认同、小资情调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们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使他们明确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对此类问题解读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齐美尔、波德里亚、罗兰•巴特等人的消费社会理论。
3.再以大学生普遍爱穿的牛仔裤流行风为例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当代最为流行的学习理论。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无机化学双语教学摸式。
0引言
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建构主义(co口蛇ru比vis功)也译作结构主义,其理论非常丰富,但其核心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教学思想
1.1学习观及学习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建立在其独特的知识观基础上的。它批判行为主义的把知识当成定论、当成真理的做法,认为世界是客观实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都取决于每个个体自己;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也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人而不断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不是万能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
为了真正实施建构主义的学习活动,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可理解为是一种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的组合。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中的最终目标。
1.2师生的角色定位
1.2.1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人学习情景中的。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不能简单地从外部“填灌”,而是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1.2.2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他们不仅必须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的多种观点。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愈义。为使学生对知识愈义的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和引导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
1.3教学棋式与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它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引导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设计的,为此,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人。它有以下几个环节:搭脚手架(围绕学习主题,按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进人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2)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正如船舶抛锚了,船员必须亲自下到海里去游泳),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它有这样几个环节:创设情景—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3)随机进人教学(RandomAccessInstruction)。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因此,多次进人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随机进人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人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2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无机化学双语教学模式
如何保证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如何处理教学质量与额定课时的尖锐矛盾?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我们的重要法宝。我们认为,在化学知识的英文表达上,教学的重点应该是阅读和写作,其次才是听和说。因此,我们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解决化学专业术语英语表达的听和说问题,再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认真阅读英文化学教材并训练专业英文写作。下面仅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一章及其中的“多电子原子”一节为例,介绍如何采用建构主义理念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为前提主动建构化学的双语知识。
(1)胳脚手架: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见图1、图2)。让学生沿着这些知识脚手架,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进人情景:我们预先编写好上述概念框架式的无机化学英文精要资料,在课堂上把无机化学的系统知识用中文讲透,并用英文板书出授课提纲和化学专业术语,根据学习内容将学生引人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课中、课后自主学习。
(3)独立探索:在给定学生专业英文资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堂中及中文教材上掌握的化学背景知识,借助于词典独立探索化学知识的英语表达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和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相互讨论、交流学习。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可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5)澈果评价:这是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情况作出评价。可用英文布置和完成作业,用英文命题考试的方式来评价、检查、督促和巩固学生学科知识的双语学习,推动双语教学的进行。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语言、教学
引言
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对其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 文化差异的界定与分类
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价值观或行为观,时刻在控制、指导人们的行为,无论是语言行为(linguistic behavior),伴随语言行为(paralinguistic behavior)或是非语言行为(nonverbal behavior)。所以在进行英汉翻译的时候,翻译者需要经历从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成熟,最终到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的成熟这一必经的过程,缺一不可。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文化的特性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它涉及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和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因素。
:3900多字 教育类职称论文
300元
备注:此文版权归本站所有;。
(一)注重理论讲解,奠定坚实基础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讲解,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生物化学基础。在生物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对实验课比较感兴趣,但认为理论的讲解枯燥无味,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纠正学生这种片面的认识。理论知识掌握得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想掌握好一门技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学习。生物化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其学科特点就是知识点比较零碎,涉及很多的化学与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注重理论的深入讲解,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
(二)实行分组教学,照顾每一个学生
分组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教学方法,这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基础方面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实行分组教学的教学方式,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学有不足,无法满足他们对于知识的需求,而另一部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则感到学习比较吃力,造成教学效率下降。实行分组教学,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三)引导自主学习,加强课堂沟通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在职业技术学校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自主学习,具体的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沟通,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
(四)施行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实验的直观性、生动性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讨实验所蕴含的原理。生物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典型的自然学科,需要大量的实验作为知识探讨的工具。因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实行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复杂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典型的一举两得的教学方式。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一)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
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比较繁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不容易掌握,实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局面,在多种方法的共同作用之下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
(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实行多种教学方法并举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组织能力
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影响之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学生进行自我观点表达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可谓是一举数得,这是实行多种教学方法最为重要的意义之一。
(四)增强了学生协作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实行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互动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结论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国文化失语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1-02
一、引 言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其生命力在于传播。就外语教学而言,除语言本身所隐含的民族文化语义外,它还包括语言使用过程中涉及的社会文化知识和背景等。学习一种语言其实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近年来,随着学界对语言、文化、交际三方面关系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认识到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中的外国文化教学受到了空前重视,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然而,目前中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却是过于注重目的语文化的传授,对于我们的母语文化却一笔带过甚至避而不谈,甚至将其视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使学生长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同超过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导致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文化单向性传输和母语文化“失语”现象。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跨文化交流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意味着对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化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文化教学过于注重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轻视母语文化的输出,忽略母语及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从而在对外交往中很难听到中国文化的声音。
“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最早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提出。他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中指出:在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有较高英语基础水平和较高中国文化修养的博士生始终显示不出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应该具备的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难以表达出国人为之自豪、外国人为之神往的诸如Confucianism/Taoism(儒家/道家)的真谛。在一些教学理念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目的语文化,对母语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出现了较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或者说文化逆差现象。这种非平衡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自然导致了不平等的跨文化交际和单向文化传输。在如今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从丛教授指出,“中国文化失语”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缺陷,要克服这一缺陷,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至关重要。
三、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
1.中西方政治经济发展失衡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的政治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取得了话语霸权,成为强势文化,凌驾于弱势文化之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军事优势助长了他们的语言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并利用语言这个媒介对第三世界的文化、意识形态进行潜移默化的殖民。正如A shcroft等人所说,“对于后殖民话语来说,语言是基本的斗争场所,因为殖民的过程本身是从语言开始的。”西方人在文化传播中积极主动,而中国人则消极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而中国文化则受到了冲击。因此,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上渐渐失去了话语权,中西文化交流随之失衡。外语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西方社会文化传播的工具,其价值观和世界观慢慢渗入到中国,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在中国任意横流,淹没了中国文化。
2.对跨文化交际的错误理解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特定的语言必定扎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之中,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以及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人们错误地认为对目的语的导入就是跨文化交际的全部,冷对甚至完全漠视母语文化的输出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论文写作时大多数学者使用的术语及运用的理论几乎都来自西方,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证明其研究的学术价值,对于我们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中国文化视而不见,出现亲西方文化的一边倒的局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少人士提倡在学习西方文化时应采用“浸入式”的学习方法,强调用西方的思维方式、话语习惯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道德理念等,漠视甚至抛弃我们的优秀文化,使很多大学生怠慢母语学习,对母语文化的精髓茫然不知,成为崇尚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主流。
3.对中国文化学习的缺乏
在21世纪的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苏,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作为软实力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场中国和世界的对话中起着巨大的桥梁和沟通作用。然而,中国大学生十分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对很多文化概念的理解和翻译让人啼笑皆非,这反映出学生不但英语水平欠佳,对中国文化的积淀也相当薄弱。良好的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中国文化本身的了解。改革开放前,“”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颠覆使民族文化几乎丧失殆尽,为传统文化的承继和推广造成了巨大困难,也使中国学生忽视本国的优秀文化。同时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学校和家长只关心考试分数,对于提升分数作用不大的中国文化的学习兴趣索然。即使在各高校中,也鲜有大学用英语开设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使学生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处于劣势,最终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
四、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的措施
1.遵循文化交流原则
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的价值是多元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要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先生指出:“跨文化交流涉及到人对人,人对社会,人对自然的基本关系,而且与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相互尊重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要想获得“他文化”对“我文化”的尊重,首先要学会自我尊重,不能因对西方的“技术崇拜”而一味盲从西方文化。在学习和理解目的语文化、进行对外文化交流时,帮助学生树立平等的交际意识和中国文化输出意识,遵循对比习得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原则,即通过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比较才能深入理解目的语文化,忽视母语文化则丧失了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毕竟,跨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2.加强中国文化教育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即是宗教、艺术、文学等上层建筑的载体。洪堡特认为,语言是民族最大的特征,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精神密不可分,甚至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行使着越来越重要的话语权,作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并代表我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汉语更应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推广。然而,中国的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未能充分彰显其作为人类重要文明发源的文化地位。因此,必须加强中国文化教育,提升中国文化地位,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我文化”和“他文化”这两个维度之间保持一种平衡。英语教师应加快从单角度的语言技能教学向多角度的语言能力教学的转变,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在了解“他文化”的同时,维护“我文化”的自我认同并推而广之,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汉语更“热”,“孔子学院”在各国的覆盖面更广,“中国年”活动家喻户晓。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主渠道,教师是教学的绝对主导。外语教师既是语言的教授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的中国文化知识、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的取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要想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讲解,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既要有较丰富的西学知识,还要有较深厚的中文修养;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和用英语准确表达“我文化”的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及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对所有大学英语教师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外语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中国文化素养和用英语传输中国文化的能力,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有意识地对比讲授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提高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束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都处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碰撞之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但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吸收目的语的文化精髓,更要传承和弘扬母语文化。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有损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承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E.Sapir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 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J].外语教学,2006(5)
4 陈晓靖.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