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知识教育论文

知识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30 11:29: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知识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知识教育论文

第1篇

后现代主义认为:不存在中立性的知识,所谓的知识都是一个个“个体知识”的相互结合,以至于更有可能接近人们所谓“真实”的知识。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认识活动过程中,“认识对象”的属性深受主体及具体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客体不再是纯粹的自在之物,主体也是特定情境下受客体影响的主体,不再是“我自身”。另外,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事物的被选择是由主体的兴趣所决定的主动选择,而主体的兴趣则与个人的利益、价值观、知识、意识形态等等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的获得不可避免地具有“个人特色”,知识是个体创造的、发明的,而非发现的。

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拒绝知识为上,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强调了知识的不确定性,认为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不变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素养。因此在科学教学时,在向学生介绍前人的发现和总结的规律时,要客观要理性,不能将其神化,要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上仔细斟酌,让学生明白任何的规律定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情境,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反思和批判,学会证伪的方法。这样学到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讲才是灵活的有意义的。但是要注意,对现有定论的质疑和批判并不是否定主义。否定主义的否定是绝对的排斥,简单地说“不”,而后现代主义中的否定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它是对“夜郎自大”的排斥和对开放性思维的倡导。

(二)引入科学史,强调人文关怀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知识具有文化性,任何的知识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其背后蕴含着与社会与历史与人物与事件息息相关的东西。因此我们在传授科学知识时,要适当的引入科学史,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知识的生命性。

(三)关注本土资源,讲学生身边的科学

后现代主义强调知识具有境域性,这一点对我们科学教学的启示就在于讲授知识时应该尽量以当地的风俗习惯为背景,考虑到当地的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细心观察,多关注新闻事实,善于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城市建设、改造变化、热点事件转变成教育资源运用于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科学知识就在身边。

(四)注重分析学情,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提高广大在职劳动者的素质,已成为教育新面临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和推行素质教育成为广大职教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意识

传统教育重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业能力,自学能力等)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传统教育不仅片面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培养,而且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推行素质教育,必须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意识,即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直接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因此,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与市场挂钩,与社会接轨,满足社会各行业的需要。这样,职业学校就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来调整、规划专业结构以及课程的设置,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落实到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上。做到人才培养的速度、规模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二、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机制

素质教育没有固定模式,它的实施可以制定某种方案,提出若干要求、规定,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探求适合于学生个体的最佳教育方案和措施。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承担提高学生素质的使命。

1.推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不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语言科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都可以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素质教育,即“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把文化知识“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动。

在教学内容上,应重视专业课,但不可忽视文化基础课。职业教育应在完成了相当于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学生也只有具备了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会有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有较灵活的思维方法,才可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专业课知识真正学好,弄懂。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从仅仅“教会”学生转向同时指导学生自己“会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靠包办式的“传道、授业、解惑”来教会学生,大量的时间放在课堂教学上,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在职业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就应当改变原来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讲课、讨论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克服一个个疑难问题,从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中国。

2.推行素质教育,日常生活中严格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管理是一种无形的教育,科学、规范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是加强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每年新生入校先集中军训半个月,确立内务、纪律、队列等行为标准,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军训后认真抓成果巩固,长期坚持。平时各项工作都要定期进行检阅与比赛,检查评比结果与班级奖励挂钩,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守时守纪、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参与管理,有意识、有目的地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多方面的才干。

3.推行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往往比课程教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职业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优良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栏、广播台、团报、校报等及时向全校师生宣传国际、国内新闻,教育新思想、新动向及校内的新人新事。还要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化、体育、文艺、美术等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举办一个文艺晚会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文化品位、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素质都是很好的培养锻炼。每学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技能汇报、歌咏比赛、书法展览、法制讲座等活动来煅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深刻、更牢固。

4.推行素质教育,强化社会实践是一个重要手段。

职业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车间,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生活,自己动手,真正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有了这样的经历,踏入社会就不会有那种陌生感和超重感,更不会感到在学校中所学的是无用论。

三、提高师资水平,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开展水平的高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教师只是传授知识,那么只要求教师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并懂得教学方法就行了;如果教师要担负起素质教育的任务,那么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为人师表的崇高道德,精通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艺术。在职业学校,必须倡导学习之风,教学科研之风,对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育实验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推行素质教育非一日之功,只有通过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全体教育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才能建立起科学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才能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第3篇

1.教育主体的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反映的是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有着较为明显的政治色彩,德育教育讲述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视人的发展,并具有相应的约束性;通识教育说的是人这一主体的问题,其载体指向是知识发展以及人心智健全方面的问题,具有较强的个人特性。

2.知识与精神取向方面不同。

通识教育的动力是在矫正科学主义之下的一种专业教育,并在训练职业化需求过程中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不断完整起来,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一种精神支柱,在依靠精神与思想的指引之下,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状

(一)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1.功利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影响。

通识教育在西方高校中被提出的时候,首先就是对当时科学主义的一种对抗。在大学环境中,知识被分门别类,成为系统化学科,并且学科之间没有联系,这种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专业知识牢固,但是却缺少一些常识,缺少对人类整体知识的认知能力,因此,融汇各种专业知识的通识教育应运而生了。另外,科学主义带来的影响也掩盖了人文主义思想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专业化职业能力,但是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缺乏关注人类命运发展等方面看法,为了能够转变这一思想,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借力工具被现代大学教育广泛应用。所以,通识教育成为一门对科学主义补充而出现在正式课堂环境之中,也就是说,通识教育在当代教育环境中,是为了抵御功利主义。通识教育一方面是一种对理想的呼唤,当通识教育进入我国的时候,因为受到科学主义影响难以被培养人才的学科接纳,通识教育大多以选修课程出现在大学环境中;另一方面,受功利主义影响,大学课程大多以培养人才为主,而通识教育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拥有一定的就业率,属于一种非倾向教育,所以,在实际中,通识教育并没有被大学教育接受,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

2.思想政治课程发展影响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形式能够被大学教育接受,但在具体课程设置中,这些增加的通识教育课程并没有真正可以设置的位置。因为大学思想政治课程已经将除专业课程之外的公共课程占尽,在这种情况下,将通识教育纳入进去,只会让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象征性纳入通识课程,并不能够实现其教育目标,所以,即使通识教育理念能够被大学教育接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环境中遇到的阻碍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学生在进入大学环境之前,一定学习了多年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遭遇通识教育困境。但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实效性困境,学习思想政治,究竟有无具体作用,仍需进一步讨论。

1.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方式。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方式就是说教与灌输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要求标准,现代教育主张教育平等,但说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育形式,试图用大道理对其进行控制,使学生进行学习,说教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并且一些高校大学生纷纷表示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没有具体作用的学科,可以取消。事实上,哲学是一门智慧型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哲学理论进行的,是哲学理论的应用层面,但这种说教式教学方式普遍存在,背离了真正哲学教育的要求。

2.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模块化。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理论、形势与政治、公民道德等一些较大的教育模块已经完全固定,并占有较大比例的学分,但这种细分的模块化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并没有起到真正作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到无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并会造成一定程度反感。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内容本身就具备一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的特质,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固定的状态形成出现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同点

(一)实施通识教育指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通识教育是针对本专业教育提出来的,主要是对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思维的培养,有道德价值观、国家政治形势等方面内容。大学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都是随着大学职能转变而发展。西方社会,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是世界观与价值观教育,这一类教育教育已经逐步被通识教育接纳,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并且越来越受到欢迎。就西方成功教育经验来说,将思想政治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并且将成为教育实践不能够阻挡的趋势。

(二)方式与内容上的交叠

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各个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体系基本上都被包含进去了,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这样,通识教育就其内容来说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本身就是典型的跨学科教育,并且其中涉及的各项含义是所有学科的大杂烩,其中不缺乏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三)价值取向方面的相同点

首先,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种培育人才的方式,尽管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其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另外,教育价值主要有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且这两种价值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方向、精神动力、人格个性等方面,在中国人才培养环境中,通识教育更能够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显然通识教育在个体环境中产生的价值也就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容。

四、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内容上相互交叠,并且双方在摆脱困境的时候具有相同的要求,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学生社区建设都是为两者更好地“合流”提供方式。

(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是为了寻求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存活的空间,并且被迫将之有效地传播出来。另外,思想政治课程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共同的知识,因此,在进行通识教育的时候,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在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之内,并且使其作为必修课程之一,现阶段一些大学已经成功实践这一项了。

(二)新型学生社区建设

第4篇

1.专业胜任素质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在专业胜任素质中是由资源整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行动能力组成。(1)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是能够尽可能地将各种教育资源整合,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增殖教育资源;(2)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分析判断能力是能够对事物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并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推断,从而进行综合分析;(3)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行动能力是能够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用新思路新办法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面对工作的压力,能够有必要的抗压能力,能够在行动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2.个性心理胜任素质

个性心理胜任素质主要包括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公关、自信与进取心等因子。(1)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公关能力是要能够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对某一种公共关系进行实践;(2)对于完成任务或是解决问题,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要有对自己能力完全有信心的信念;(3)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需要拥有能够完成设定较高工作目标的进取心,并对未来要有所规划以及建树。

3.职业品质胜任素质

作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在职业品质胜任素质中主要包含了关注细节与自我控制两大因子。一是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在工作中要能够对事实与细节综合考量,深入了解细节的考虑问题;二是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每天都会跟不一样的人接触,因此在工作中遇到了矛盾,就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避免冲动。

二、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为稳定社区教师队伍,加强队伍内涵建设,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与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完善培养与引入制度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就像是人体的血管,只有不断地造血,才能够健康发展。要造血,就需要从源头抓起。在培养上,可在相关高校设置社区教育学的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我国目前在教师的培养上,还是集中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师资培养上,对于成人教育教师培养,还是有所欠缺。以宜兴为例,在未来的宜兴社区专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可依托本省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本地开放大学,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或是宜兴开放大学等,在学校内出台相关培养高层次社区教师的制度。

2.建立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资格证考试以及上岗制度

当前我国对于教师的相关法律条文中,对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并没有非常硬性的规定,且在《教师法》中,对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也没有明确的划分学历要求。为了能够建立统一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国的国情,可制定相关专业的社区专职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以及持证上岗的相关制度,从制度上促进社区专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3.建立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有效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是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和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基于成人学习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可以针对学校的实情和教师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进行设计。例如可以关注教师的初期、冲突、调整等阶段分别进行帮助式培训、分层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反思式培训等,来有效促进教师各个阶段的专业发展。

三、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前文中,已经简要地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胜任素质进行了分析。为更加鲜明地了解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发展情况,笔者将以本校一位从事社区教育工作两年,具有中级职称的语文教师王老师为例,对其在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不同阶段的历程进行分析。王老师是一位在宜兴市推进社区教育实验过程中转岗的一位语文教师,与她同时转岗的还有其他几位教师,由中小学老师转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普遍有以下特点:热爱终身教育,对于终身教育的未来前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勇于尝试新事物,对于社区教育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热情。

1.初期阶段

在初期阶段,王老师学会了如何用可移植性的专业能力应对工作中的问题。例如在育婴师项目培训过程中,作为班主任,以身作则,不仅参与购买教学用婴儿肚兜、玩具、毛巾等,还自制了游戏用教具。全程与学员在一起,在实操课程中,配合做好专业老师的助教。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王老师在成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后的初期阶段,通过这种可移植性的专业能力,学会了如何策划、组织以及协调,这也为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发展空间以及能力。王老师作为一名拥有25年资格的资深语文教师,拥有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等角色的经历,因此对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所需要的个性胜任素质与心理胜任素质都有过硬的实力。也正是因为这样,王老师在转岗时能够很快地适应过来。并且王老师认为,在教学期间经过系统性地学习与培训,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做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通过王老师初期阶段的情况,可以了解到初期阶段的专业成长特点有:专业成长的内容涉及到了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同时通过系统与正规的培训学习,可有效地提高工作能力。

2.冲突阶段

任何的新员工在进入一个新的组织后,都需要建立起角色认同以及社会认同,也就是要有一定的公共关系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融入到新环境中。王老师表示,在进入新的环境中时,她更多的是对新环境的了解,学习新的专业知识,通过心理磨合期,对自己角色的定位调整,对周围领导、同事以及人际关系的适应。并且在这一阶段,王老师主要是对自己工作的区域资源进行挖掘、整合以及管理。正是因为通过了初期阶段的磨合,王老师的知识技能、组织协调能力、公关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3.调整阶段

第5篇

1.1教学的反思能力

教师要有经常反思的习惯,这样就可以重视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情景和自身的教学经验中,多视角和多层次地分析和反思。反思能力可通过课后备课、写反思日记、观察与分析教学等方式进行培养。

1.2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保证成功教学,使教学目标收到预期的效果,积极主动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和控制调节,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其他的教学能力的调节中枢。培养教学监控能力的实质是培养教师的自觉意识;,培养教师自我评估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教师修正和控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敏感程度。

1.3教学探究能力

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带着的问题进行授谭,在理论指导下,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指导教学的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体现教师思想的灵活性和深度,来反映教师独立思维的创造性。

可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学生的疑问中进行培养。

1.4良好的科研素养

教师的强烈科研意识可以使其掌握科研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掌握科研的能力和解决问题题的能力。教师之间要有相互合作及时沟通的能力,集体背课,扬长补短,资源共享,一起研究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2.1提高文化素质

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仅包括数理化和文史地的知识,还包括着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观念。教师除了要掌握所教学科基础的理论,还要掌握文、史、哲等学科的知识。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每个教师义不容辞。只有教师具有文化修养、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地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2.2加深专业理论知识

所谓专业理论知识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本专业工作时,所需相互联系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知识构成。如教师专业知识不精深,会影响到授课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可理解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爱好和信念。学生随着知识的加深,求知欲望也不断地增强。如教师吃老本,是远远跟不上发展的。所以,必须对专业知识不断地更新和加强,在职进行学习,加深理论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2.3参加培训

教师培训的形式,具有多样化和层次化,选择有效地培训方式,才能真正地实现培训的目的。例如:在某次教师的培训课上,主讲是一位资深的中学语文教师,他首先给大家提出了一个与教师日常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然后结合案例提出问题,请大家和他一起讨论。随着窃窃私语到互相交流,现场气氛渐渐活跃起来,不时有人站起来发言。他的准备很丰富,有影视节选,还有动画设计,所用的图片也很漂亮,而解释则点到为止,没有滔滔不绝地讲解。讨论完案例后他只问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谁来评价一下,你喜欢我在这里长篇大论而你们昏昏欲睡呢,还是喜欢刚才大家一起参与讨论?”他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笑声。接着,他总结了一句话:“我们刚才共同经历的就是新课程。”其实,培训模式之所以效果好,就在于它是走向教师教学实践的培训模式,充分尊重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不把教师当作局外人,以平等、民主和对话的原则,引起教师的学习兴趣,吸引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让教师从案例里发现自己的存在。总之,案例培训模式是事与理有机结合的模式,适合教师的职业的特点——在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需要结合一定的理论进行反思,因此,自然也就受到受训教师的普遍欢迎。当然,教师培训的方式和途径还有很多,例如校本培训方式、教师通过读书自我培训方式,此外,还有网络培训、外出学习培训、课题培训等等,这里,参与培训的教师只要结合自己的受训感受,强调案例模式的好处即有效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培训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第6篇

一.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不够准确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一谈,从而机械地由“语文”有“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非本质属性得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的学科”、“人文性的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的结论。这就违背了最一般、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规律,因而显得不够准确。在语文教育界,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事实上,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哪一门课程不是“工具”,哪一门课程又没有“人文性”呢?如果因为“语文”是交际工具或者说有工具性,语文学科就成了工具性的学科,那么,历史学科岂不是要定性为“镜子性的学科”(因为历史是现实的镜子)?计算机学科岂不就成了“办公助手性的学科”?如果因为“语文”是人文精神或者说有人文性,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人文性的学科,那么,历史、政治、美术、音乐等许多学科的性质同语文学科的性质不就完全相同了吗?如果因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那么就把人们约略明白的东西说得叫人一点也不明白了。这种不能完全表明语文教育本质的含混晦涩、自相矛盾的诠释。就难免使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极大的怀疑。众所周知,概念的清晰明确是任何理论思考的必要条件,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概念的含糊混乱或者没有意义则是什么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要使语文教育的理论大厦具有坚实的基石,就必须在理论思维的逻辑起点上辨明“语文”所表示的不同概念。弄清了“语文”的不同概念之后,再去审视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充当理论枢纽的“语文”一词所表示的概念在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那里常常是含混不清或游移不定的:它一会儿指语言学科的“语文”,一会儿指文艺学科的“语文”,一会儿指教育学科的“语文”……进而试图把它们合成一个自认为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语文教育本质是什么,然后又幻想用一个定义来求得对它的圆满诠释。这当然是上帝也不可能办得到的事情。试问:谁能够用一个定义圆满地诠释三个不同的概念呢?以这样的违背逻辑思维规律而界定的语文教育本质将会产生一个怎样的混乱状态呢?

二.语文教育本质理论诠释不太慎重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谈,从而简单地把“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偷换成“语文是什么属性的学科”。这就违反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关键属性的逻辑思维形式,因而显得不太慎重。倪文锦指出,这种划定不能准确地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解释语文教育中的许多现象,“与其把它看成对学科性质的一锤定音,还不如把它视为对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何况人类社会充满着不可知的发展变化,我们对“语文”这个事物的认识总不能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政治的变化而变化。这样,语文教育便会失去稳定性,使语文教育成为不可认知和捉摸的千变女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概念和思想当然也不例外。人们常说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意义内容,但没有说语词的形式和概念的内容各是什么。好像语词和概念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其中语词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而概念则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实际上,语词的读音和书写形体就是概念的读音和书写形体,或者说语词就是概念,语词的形式就是概念的形式;语词的意义内容就是概念的意义内容,就是对事物的指称或者说反映。说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就是指相同的概念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内容,或者说一个语词会有几个不同的含义。说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就是指一个概念可以用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来诠释,或者说一个语词可以用另一个或另几个语词来诠释。说“语文”是语言,进而说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这不是科学的定义,而是一种非常蹩脚的比喻,它丝毫不能说明“语文”之所以为“语文”的关键属性,就像说“电脑是助手或工作助手”,丝毫也不能说明电脑究竟是什么东西一样。说“语文”是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因为天下任何一种学问、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是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究竟是哪一种文化或人类文化的哪一部分呢?这岂不是如同仅仅说“基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叫人明白基因究竟是什么一样没有意义吗?说“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是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这岂不是好比“把发光体的光环误认为发光体本身”吗?以这样的违反逻辑思维形式而昭示的语文教育本质究竟是渊博和高明呢,还是浅薄和愚昧呢?

三.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不甚严谨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一谈,从而浮光掠影地根据“语文”中唾手可得的种种非关键属性,来轻率地推断出“语文是工具性的学科”、“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就违逆了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因而显得不甚严谨。它迷失了系统而缜密地论证和回答语文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语言、文章、文学)”的学科的科学的思维和理想的表达之路。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工具性时,就自然会使语文(语言、文章、文学)逼仄为语言,语文教育也就会逼仄为语言的训练;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人文性时,就自然会使语文(语言、文章、文学)异化为政治形态,语文教育就会异变成为政治教育;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时,就自然会把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作为语言和文化的统一体,语文教育就会成为语

第7篇

在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国家和省建设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承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实践研究,组织区域内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培训,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开展全国高等学校基础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是今后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导向。最近,教育部颁布《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107号),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在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中重点支持建设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区情、教情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机制,以提升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质量评价等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文件指明,教学发展中心的重点突出建设内容包括[5]:(1)开展教师培训。面向学校全体教师,重点是中青年教师、基础课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开展培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2)开展教学咨询服务。面向学校全体教师、重点是新进教师、中青年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提供教学咨询服务,满足本校特色化人才培养和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要。(3)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着重研究公共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策略与技巧,提高教学能力;推动营造重视和研究教学的氛围,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文化;推广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4)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会同校内有关部门,加强对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的考核、检查、评估和交流,确保教学改革卓有成效、教学质量不断提升。(5)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汇聚本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高水平师资,集成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共享机制,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实施全方位服务。(6)承担促进区域内高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相关任务,组织区域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培训;开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实践研究;组织开展全国或区域内高校公共基础课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为区域内高校开展师资培训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特色专业办学经验,发挥“中心”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2011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该中心挂靠在华南师范大学,面向华南师范大学与全省高校教师提供一系列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计划和服务,具体为:(1)教师培训:针对校内教师/校外教师开展各类专项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2)职业发展: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提供个别化咨询、诊断、指导;(3)成果培育: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专题研讨与经验分享活动;(4)教改指导:提供教学改革项目的专业指导与支持;(5)案例建设:收集、整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与案例。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模型

为探索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厘清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型是基本前提。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并表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文献分析发现,国外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主要聚焦于“应用模式”“推广策略”“实施途径”等方法建议层面,而且多倾向于依托“校本”或是“跨校”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项目展开研究。当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上教师学习社群,开展“跨校”教研活动,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已初见端倪。例如,王玉平、陈年兴等人[6]研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面对面学习环境———“网络合作学习社群”(CollaborativeCyberCommuni-ty),构建了一个“实践—反思—合作”(Practice,Re-flectionandCollaboration)的网络化培训模式,并选取澳大利亚昆士兰三所高校的8位语言教师参与为期12周的网络化培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培训的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自身的教学信念与自我认识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强。在国内,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基本处于引进和了解阶段,缺乏本土化的自主研究意识,即绝大部分的研究文献主要以介绍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情况、实施策略与模式等为主。就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领域内许多新的、有意义的问题而言,系统而深入的探讨还不够。而且,对国外经验的比较、分析、创造性吸收还很不足,缺乏对已有经验模式“移植”的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以致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研究的可行性也由此受到一定的质疑与批判。另外,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在教学能力的分类、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原因、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方式等方面,且这些研究多是经验式或是建议式的描述,总体上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此外,对于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尚不多见。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信息时代需要教师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能。这是信息时代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从人的能力发展三要素(技术素养、知识深化、知识创新)和教育系统六要素(政策、课程、教学法、ICT、组织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纵横两个维度构建起一个教师ICT能力标准(ICTCom-petencyStandardsforTeachers,ICT-CST)[7]框架结构。密舒拉(Mishra,P.)和科勒(Koehler,M.J.)从教师教学知识的视角,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TPCK)[8],认为教师不仅需具备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Knowledge)、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Knowledge)和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Knowledge)三个独立的知识实体,而应考虑两两之间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相互重叠形成的四类“新”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P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echno-logicalContentKnowledge,TCK)、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PedagogicalKnowledge,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CK)。这一概念,为指导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本研究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涵括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研究能力三大基本能力,其基础来源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原理与教学方法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分为基础、发展、创新三个阶段,教学能力的发展源于教师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平台的支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模型如下页图所示。

促进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机制

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发展中心的支持作用,真正实现教学发展中心对全省广大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服务作用,本研究开发了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网址为:)。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有:(1)提供多元化的技能培训与指导;(2)提供多样化的优质资源与案例;(3)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服务。包括:中心简介、新闻动态、培训与研讨、热点与专题、成果培育、案例建设、咨询服务等模块。依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培训与服务,探索形成若干基本机制。(一)多元合作机制人类学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个人的“私事”,而应把个体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中,应以“学习作为社会参与”(LearningasSocialPartici-pation)来审视学习———学习是一种个体成员在取得合法参与机会的情况下,得以从边缘逐渐进入实践共同体(CommunityofPractice,CoP),走向中心,并建构与这些共同体有关的身份的过程。不是因为要完成某一项具体的活动而将大家临时聚在一起的松散结构,而是成员具有共同的文化与历史继承,有共同的目标、信念系统和实践活动的团体。新成员在参与团体实践活动中,从老成员那里承袭这些共同的经验与规范,从比较边缘的、的参与逐步发展到核心的实质性参与,并逐渐确立自己在共同体中的身份和自我价值感[9]。本研究正是吸收了这一理念,依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搭建起以教学名师、教学督导、资深教师等为专家团队的多元化教师学习共同体,包括新教师研习营、名师工作室、一对一帮扶等,组织灵活多样的合作交流共享活动,以建构起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的合作文化机制,帮助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逐渐由“边缘化”向“中心化”靠近。(二)个性化服务机制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教师面对新环境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焦虑感、自我否定(SelfDoubt)、动机缺乏、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迷茫等都会影响教师成长,这些因素被称为教师的个人发展(PersonalDevelopment)[10]。事实上,已有的文献往往较多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教学能力的发展,却忽视了教师的个人发展影响。然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是同等重要的,二者不可或缺。因此,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应考虑并兼顾教师个人发展的引导。教师是活生生的个体,具有自我的文化意识、教学经验、知识背景、职业特性。本研究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依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建立、管理教师职业发展的个人信息库,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个性化咨询,帮助、辅导教师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有效的个性化服务机制。(三)绩效评估机制教师教育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过程。为保证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教师发展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跟踪,帮助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与习惯。本研究以“高端引领、持续发展、服务优先”为导向,建立起健全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绩效评估的长效机制,包括绩效评估指标、绩效评估方法、绩效评估过程等,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优化调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途径,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第8篇

职业教育主要注重对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虽然学生的水平相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并不高,但是通过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以及基础知识的普及,职业教育的学生也能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由于职业教育注重对于操作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技能教育以及职业实践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而高职院校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以及整体水准的培养,很多时候学生的职业观、人生观不健全,导致进入社会以后给人总体素质不高的映像,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也会给学生的长期发展带来阻碍。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学科,可以普及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加强学生对于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在高校中语文教育一直处于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而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由于其文化知识积累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文化素养不高,基本的认知观念还比较幼稚,因此语文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显得更加的重要。通过语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文化的认知以及价值判断观念的形成,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最后通过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优化学生对于社会人文的认知态度。总的来说,职业教育视域下,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以提升高职教育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文化素质,帮助其更好的融入社会,获得长远的发展。

2.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下人文教育的实践

由于现实的条件限制,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教育时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加强对于学生技能的培训,因此将大多数的时间应用于技能培训,而对于语文等基础学科的教学时间分配的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好语文教学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1改变传统的观念,提升语文教育的地位

在高职院校中,由于传统观念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一项技能,在社会中能够获得一份工作。因此,在高职教育的安排中,课程过度的注重了对于技术操作课程的安排,语文等基础知识的课程往往比较缺失,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比较低。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精神世界内容的丰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语文教育的地位必须得到加强,学校对于课程安排中,要适当的提高基础课程的比例,一方面通过语文教育加强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人文教育,来丰富学生的精神层面的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以及优秀的品格,进而加强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来为社会输送技术过硬、文化水准较高、综合素养优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2.2改变传统职业教育中语文的内容,注重人文教育内容比例的增加

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还是简单的注重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以及文章的赏析,很少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量身定做,虽然这种教育下,学生的文化程度可以提高,知识积累得到加强,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语文教学的效果很难得到体现。在职业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的主要学生是为了学习技能走向社会的,因此,语文教育也要以学生服务于社会为前提,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型教育。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局限于技能水平的需要,而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加强了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社会对于一个人的技能水平和人文素养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规定。根据这一模式,高职语文教育应当注重对于人文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精神层面的水准,以社会的主流文化为导向,传统文化为依据,进行人文教育。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应当根据社会的实际要求,结合相关的案例,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能力,对于善恶判断的独立性,对于基本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的良好养成,让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社会的需求标准,进而以最佳的综合能力提升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2.3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以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人文教育的探讨中来

传统高职语文教育由于对于语文不重视,课程内容往往只是简单的按照教材进行按部就班式的教学,学生对于文化知识只是被动的接受,语文课程教学变成了任务式的教学。而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综合能力尤其是人文素养要求的提高,传统的高职语文教育应当做出改变。现阶段,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语文教育应当结合社会的主流文化并以相关案例为载体,在完成基础知识教育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交流互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通过教师的指导,逐步的让学生对于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自主的形成正确的认识观与价值观,加强独立判断的能力。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