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30 11:29: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研究生毕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考核模式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倡导,各地方院校及专业都在进行教育学改革,教学改革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在教学改革下,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设计既要区别于本科,又要在本科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但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科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以理工科毕业论文的考察模式考察设计专业的学生是不现实也是不客观的。所以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毕业考核模式是一个有待探究的问题。如何让他们在本科的基础上提高科研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和社会需要,发挥研究生应该有的能力,这些都是在设定考核标准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实践作品的考核模式现状
据统计,全国大约有1000多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其中具有设计艺术学硕士点学位授予的学校有50多所,设计艺术学博士点学位授予的有10多所。毕业设计不仅是检验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学习成果,也检验教师的具体教学成果,同时也检验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以及考核模式的有效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的形式一共有三种,第一种是论文的形式,第二种是论文与毕业设计实践作品结合的形式,第三种是联系学生提出的实际实践作品、设计报告与毕业作品集三种形式的结合。但目前具体针对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实践作品的考核模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仅凭论文的考核模式
作为设计艺术学的研究生,由于本科阶段与在研期间多注重设计实践,忽略了深入探究问题的科研素养,同时很多研究生在研期间仍然处在“无事干,无处去”的学习状态,最终没有培养出成熟的论文撰写能力,论文的写作质量不高,所以仅凭论文的考核模式并不能考核出研究生的真实水平。
(二)论文加毕业设计作品的考核模式
这种模式中要求毕业作品与学位论文选题紧密结合,把论文与毕业设计实践作品的考评按比例配比,最终得出考核成绩。但是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准确而公正的配比还没有被提出。此外,大多数院校针对毕业设计实践作品采取定性评价的考核模式,定性评价是对评价资料做“质”的分析,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但定性评价实质是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由于教师的主观喜好,对作品的评价不够全面,容易产生不公正问题,引起学生的不良情绪。
(三)实践作品、设计报告与毕业作品集的考核模式
此模式是浙江传媒学院基于素质教育,以及学生毕业时忙于就业不能兼顾论文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考核模式。其中,实践作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报告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毕业作品集是平时学生每一次作业的积累,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考核的项目过多,不免会让考核程序变得繁琐,三者的关系与比例分配标准并没有具体设立,具体实施结果还有待考证。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论文加毕业实践作品的模式比较容易实施,但要教师把握住两者分数的配比以及毕业实践作品的评价标准。
二、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实践作品的考核模式的改革内容及目标
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艺术设计都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创新性、实用性与技术性,强调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本科阶段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各种绘画、软件应用技能的阶段;研究生阶段是对本科阶段基础知识的检验,学生的实践要与企业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具备独立完成企业设计任务的能力。所以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实践作品需要更加注重毕业实践作品的考核,在理论考察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趋势推动下,让研究生能够真正学会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就必须改进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实践作品的考核模式与标准,全面提高设计艺术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使其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具有较好的艺术设计水平和动手能力。
根据对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11级、2012级、2013级和2014级的艺术学研究生进行的调查问卷,81%的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考核以及标准不太清楚,31%的学生希望加强毕业设计的指导,30%的学生希望加强毕业设计的制作环节,61%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艺术类研究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审核等环节管理制度的力度。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应该精细列出毕业设计的考核标准具体事项,提前让学生了解考核的大致方向与侧重点,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与完成毕业设计作品的兴趣。此外,要增加研究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并把选题细分化,便于学生精确定位自己的设计方向。
三、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实践作品新的评判要求及分级评价指标
鉴于以上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实践作品的考核模式现状分析,以及对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实践作品的考核模式的改革内容和目标的梳理,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列举出毕业作品的考核指标,从而梳理出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实践作品考核的新标准模式。具体如下:
(一)对毕业设计作品的精细化分类
毕业作品类型按照专业方向分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作品、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产品设计作品、环境设计作品、摄影作品、动画设计作品、工艺美术作品、绘画作品,以及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作品九大类。
(二)毕业作品内容要求
第一,选题:与本人学位论文选题紧密结合,针对本专业方向,作品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
第二,设计内容:设计作品呈系列,按专业特点以平面或立体形式表现,最终作品外观效果完整,适合展示。此外,还必须以平面形式呈现完整的创作过程。
第三,设计方法:制作工艺规范,符合设计标准;提倡手工制作,体现传统工艺的技术美感。
第四,设计成果:作品符合相关专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使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
(三)毕业作品考核评价指标
具体要求:第一,所有类型的毕业作品均需以展览形式出现;第二,毕业设计作品由评委会集体打分,最终得分取平均值,评委会由校内外专家3至5人组成;第三,作品与论文分值比例各占50%;第四,论文开题报告中必须包含设计作品构思计划。中期检查时,除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外,还必须汇报毕业作品构思和草图设计过程,最终所提交的毕业论文中必须包含毕业设计作品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实践作品的考核标准模式,以及更好的培养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措施和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品质和专业素质顺应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夏宝红.基于体验式教育的艺术设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2(9).
[2]屠曙光.当前我国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3).
[3]徐浩.美术类专业毕业设计的考核模式改革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9).
[4]周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与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J].理论月刊,2008(1).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基本教育体制还并不十分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仍处在一个积极研究和探索当中的现状,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质量保障过程中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就师资队伍、生源质量、教育手段、毕业论文四个方面具有实施意义的建议,以期完善和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内部保障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实现高质量的研究生输出。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专业实践;教育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80-02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中指出:2014年全国研究生有1847689人,接近185万人,比2013年增加五万多人,增长率为3.00%,在校研究生中,学术学位硕士生有929872人,占比为50.33%,专业学位硕士生有605141人,占比为33.17%。随着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也不断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保障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选拔、教育、管理、毕业等各个环节都影响到研究生的输出质量。而这些环节能否做好由高校的管理体系、监督体系、教育体系、考核体系是否完善决定。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改革教育教学方式、严控学生输入输出关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理解及发展现状
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是以提高学生整体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严格控制高校招生、教学、考核、论文答辩、就业反馈等各个环节,实现高质量研究生人才的输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侧重于对研究生“专业”上的质量保障,突出其在“专业”上保障的特殊性,致力于保障输出的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性。虽然我国各高校和研究生教育部门都积极的致力于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各改革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研究生质量保障制度还并不十分完善。各高校需建立一套适合本校自身特色的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保障体系,美国是世界上研究生教育体系最完整、最规范且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的国家。其与开放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手段、评估制度密不可分。我国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在一个发展时期,找出我国高校在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式、生源质量问题、管理体系制度、评估机制等方面与美国之间的差异和不足,将会对我国现有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起到良好的学习启发个借鉴效果。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下综合了内部保障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就师资队伍、生源质量、教育手段、毕业论文四个方面具有实施意义的建议。
1.师资队伍。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研究生导师承担着重要使命。专业学位研究生强调对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导师的科研方向,学术能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态度都对研究生的培育有重要的影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w系中,师资队伍的质量及导师的选择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①确保导师质量。确保导师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确保研究生的质量。导师的学术能力、教学态度、道德品格等个人综合素质都对研究生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教学思想和教学品德上的职责。其次导师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科研经验,较高的科学范畴学术水平,关注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前沿。最后,导师要有符合自己学术特色和学术能力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并在本学科的专业领域里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培养应用型研究生。②加强青年导师培养。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注重对青年导师的选拔,为导师团队注入新兴的推动力。青年老师在科研上具有更高的创新性和积极性,一方面为研究生教育队伍引入新活力,同时也增加了青年导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动力。高校应创造机会组织和鼓励青年导师到科研机构交流学习,提高导师在学术上的积极性,在科研上的创造性,促进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形成一支有新兴的,有才干的,教学思维先进且高效的导师团队。③强化导师绩效考核和管理机制。落实动态管理。建立导师资格年度审核制,实行评聘分离、动态管理,有效促进竞争,做到有上有下、有进有出,从制度上破除导师资格终身制。增加研究生培养中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制或导师组制的普及实施。
2.生源质量。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优质人才的输出,我国招生时缺乏灵活性,强调资格审查。因报名者多于计划,录取重视联考成绩,面试流于形式。专业学位研究生保障体系注重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在入学质量关上,应改革现有的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机制,加大高校研究生自主招生的权限,优化招生计划。
3.完善教育手段。①营造科研氛围,强化学术要求。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是建设校园文化,高等学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建设中,应紧紧围以绕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为根本而展开。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应为学生创造机会,积极举办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参加相关专业领域学术报告会,学习先进技术。②保证严谨的学风。建立良好的学风,无论是学习、科研还是毕业论文,都必须严格杜绝学术腐败。教学管理机构需要充分发挥其职能权限,加强校园学风建设,杜绝学术腐败,对科研作假,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同时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定期进行专业实践汇报,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新一轮的专业实践重点内容规划,为学生指明道路。③课程教学及考核上的改革。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提供学生选择跨越本专业的学科领域。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专题实践,情景模拟、学生试讲等方式;在教学工具上不断更新先进的专业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实践保障。在考核方式上应着重考察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变卷面考试为实践操作、课程设计、学术汇报等形式。
4.毕业论文。①重视选题、开题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在培养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开题环节是对研究生论文整体内容和方向的定位。论文选题应有明确的专业背景。论文课题确定以后,研究生需撰写一份包含了课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涉及的技术和研究的意义的开题报告。高校组织开题环节的答辩工作,审查开题报告的人员必须含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对研究生的课题进行一个可行性、创新性、前沿性的评估,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研究生。②加强中期检查力度。为了掌握学生课题研究内容和进度,督促学生努力工作,使其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学位论文,学生要定期就论文进展情况向导师做汇报,导师应督促学生论文撰写进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定期检查并签字确认。学科指导小组制定中期检查制度,学生汇报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遇到的问题和后期的难点,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和问题的解决思路,小组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改进,确保培养质量。③丰富评阅和答辩制度。论文评阅环节和答辩环节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审查工作的最后环节。实行研究生上评审。对于网上评阅意见极差的毕业论文进行严格复查,若存在严重问题则延缓其论文答辩。在答辩环节,担任评委的专家在相应专业领域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成就,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本校专家担任。邀请若干相关领域的学生代表,加大群众监督力度。最终专家评委通过匿名投票的方式表决,若全员通过,则该研究生毕业论文通过。
四、总结
当代高校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完善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应紧紧围绕保障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展开,做到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把好生源关,改革科学课程设置,严控论文阶段管理,抓好学位论文质量。不断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的培养计划,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R].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3).
1评定对象
国内高校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奖学金面向国内高校的全部对口专业,平等对待.
2奖学金额度
在全国高校评选出使用LMS Imagine.Lab AMESim一维仿真平台和LMS Virtual.Lab三维仿真平台进行课题研究的优秀在读研究生各5名,给予每人5 000元的奖学金资助.
3评定条件
(1)必须是国内高校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学年平均成绩优秀,无不及格科目.
(2)使用LMS Imagine.Lab AMESim一维仿真平台或LMS Virtual.Lab三维仿真平台进行研究生毕业论文相关的课题研究,且课题内容具有实际工程背景支持,最好结合实际横向项目的合作课题.
(3)论文命题能推动行业核心技术进步或具有明显创新研究价值.
(4)应用领域包含但不限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兵器、交通、能源、通信、电子、化工、工程机械、家用电器、轻工业、医药和IT等.
(5)论文完成后应署名LMS高校奖学金资助支持,并共享论文电子版.
(6)优先考虑LMS Imagine.Lab AMESim或LMS Virtual.Lab软件的高校正式用户.
4申请流程
(1)对符合评审条件的申请人,根据申报项目填写“LMS仿真解决方案高校奖学金申请表”,并必须经负责导师签字确认和学校认可.
(2)LMS会尽快与申请人确认,并根据书面资料组织评审.
(3)按照评审程序的规定公布评审结果并发放奖学金.
5评审程序
(1)具体评定工作由LMS负责,组织LMS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组成动态评定小组,进行综合评审.
(2)评审结果将在LMS官方网站公布,并于每年的LMS用户大会统一发放该奖学金.2013年LMS用户大会将于6月24-25日在青岛举行.
(3)针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差异进行适度把握,原则上硕士5篇、博士5篇,但暂不做硬性区分,即名额之间可适度调剂.
(4)对所有入选的在读学生,LMS将采用租或借等形式给予最新版本LMS Imagine.Lab AMESim或LMS Virtual.Lab软件的友情赞助支持,并欢迎获奖者毕业后加入LMS公司.
6申请截止时间
本年度申请截止时间为2013年5月31日.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適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國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為原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24-02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选聘人才的首要标准,对企业来说,员工职业素养的高低是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决定性因素,而对个人来说,职业素养决定了其事业发展的成就。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稳定的综合品质,主要包含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四个方面。职业道德是从业者的工作态度,涵盖了诚信敬业、廉洁自律、遵章守纪等内容,是职业素养的基础;职业意识是从业者的职业境界,包括经营自我、设计与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结合等内容,是职业素养的灵魂;职业行为习惯包括职场人际交往规则、对工作细节的重视度、善于使用工作方法等方面,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因素;职业技能是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首要因素。其中,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三项属于人生观、价值观范畴,是人从出生到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意识,是职业素养的根基,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的支撑内容,通过学习培训、实践运用可以获得[1]。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要
专业学位是针对特定职业种类,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能够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学位种类[2]。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必然是以市场为导向,具有职业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多数研究生由于是从本科直接到研究生,无从业经验,对社会和行业缺乏了解。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方向以从事实际应用的企业为主,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因而更加对将来的职业道路感到十分迷茫。
针对这种情况,从研究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出发,高校研究生教育需要从意识和认知层面上,让研究生了解社会、行业、职业的发展规律,认识到职业角色所需具备的素质,从而可以尽早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根据职业规划来构建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培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社会竞争力。而要达到上述目的,除了开设相应课程、讲座之外,与企业联合进行培养,是极为有效的途径。
三、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与不足
校企联合培养,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大成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和沟通,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实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工作相互结合,即课程学习在学校进行,采取企业科研技术项目作为实践锻炼,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同时,有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企业、研究生的多赢。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目前的主要模式有三类:第一种是项目牵头,校企联合攻关,研究生参与其中;第二种是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第三种是引进企业技术人才作为校外导师,建立双导师制。
首先,校企项目合作是以项目为依托,通常是高校承接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或校企联合攻关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研究生参与其中,通过科研项目研发的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这种联合培养模式,简单易行,针对性强,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采取其专业相关的企业实用技术,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实践锻炼机会。
其次,校企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通常是共建联合实验室或大学科技园,集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作为企业技术项目研发和申报国家课题的平台,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从事具体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将项目的部分内容作为毕业论文。这种培养模式能有效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为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锻炼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再次,双导师制是指研究生有学校导师的同时,又有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这种培养模式使研究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企业也可以根据行业发展和自身需要,修正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内容,使研究生培养具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这种模式使企业技术人才参与到高校教育中,有效提高了高校师资队伍的水平,为研究生带来了紧贴生产实践的机会[3]。
通过以上方式,结合校企资源,根据研究生培养要求,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创新。然而,这些模式也有共同的不足之处,那就是侧重于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
目前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无论以哪种方式进行,学生的科研学习活动基本都是在学校内部环境中进行,即使到企业中去,也只是短期出差。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行为习惯需要真正处于企业环境,在一个具有较好氛围的工作团队中,经过较长时间潜移默化地训练才能形成,没有在企业中较长时间工作的经历,对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毕业的研究生,即便经过校企联合培养,在意识和心理上仍然是一个学生,对于如何看待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如何处理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如何善用工作方法,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等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并且,由于缺乏企业的“淬炼”,研究生即使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但身心和精神上无法承受企业较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节奏,在实际工作中也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职业技能上的表现仍然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如此一来,在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文化氛围,还要经过企业的“回炉”,才能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士”的转型。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是以企业为主,以上问题反映尤为突出,缺乏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就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上令人担忧。
四、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新模式的思路和探索
《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全面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的指示精神。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进一步完善,要让研究生真正沉到企业中去,在管理严谨规范的企业环境中去工作和学习,认识企业文化和工作模式,在毕业之前从思想意识、精神状态、行为规范、专业技能等各个方面,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其工程特色和应用背景,在培养过程中更应紧密联系企业。具体培养模式为:研究生(三年制)在第一年完成课程学习后,二年级时由学校委派到企业中去,在后两年中,由企业负责其学习、实践的管理和考核,完成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专业实践一般不少于2学分。学生在企业中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与企业职工一起上下班,遵守企业的各项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在企业的环境和氛围中去学习、进步。以完成企业交付的日常各项管理和技术工作作为专业实践,完成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选定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实行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交叉进行合二为一。这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以“企业化、职业化”为指导思路,实行双导师制度,学生在企业期间的专业实践由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并按照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学位论文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把关,以企业导师为主进行教育(如图所示)。
由此,通过企业的实际工作锻炼,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提升研究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意识,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标准,培养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实用型人才,大大缩短研究生毕业后在企业的适应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技术中心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按照上述思路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经过近一年的企业工作实践,参加教改项目的研究生认为收获很大。同学们普遍认为,之前他们对职场认识完全是空白,对未来的发展感到困惑茫然,对如何就业找工作也没什么头绪。但在企业有过工作经历后,他们对职场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个人该怎样做才能在职场得到较为成功的发展,对今后也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并能根据自身规划安排现在的学习计划,从现在开始为未来的发展作准备。
五、结论与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加剧,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挑战,改革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摸索具有行业特点、适应社会的培养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毕业前进入职业人士的角色,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以来,效果良好,总结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研究生在企业期间的管理应参照企业人事管理制度,落实到人事部门,让企业导师的主要精力放到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指导上。第二,建立监督机制,学校与企业相关部门保持沟通,校内导师定期对研究生在企业期间的工作进度和表现进行督导,以保证培养质量。第三,建立专项保障制度,学校应为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学生购买相关保险,并确保与在校研究生有同等争取奖励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洪杰,刘全忠.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16-17.
关键词: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尤其是2009年以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制度创新、加快发展、全面提高的新阶段。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主的实践性临床二级学科,其目标任务、工作模式和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与其他临床学科存在较大的差异[3]。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根据学科自身特点,不断探讨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突出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规律,重点彰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才中的价值。本文从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实践出发,探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和面临的问题。
1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性学位、学历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相结合。以检验医学专业的临床实践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学基础理论、正确的临床思维、娴熟的临床诊疗和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特别是提高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临床创新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医患沟通能力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将临床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相结合,满足临床检验诊断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检验医学人才,即培养“能看病的执业医师”。其职业需求性是区别于科学学位的显著特征[4]。
2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2.1规定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条件
目前,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检验医师的重要途径之一。按照我国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和《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的相关要求,五年及以上学制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可作为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5]。由此可见,对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的本科专业和学历应进行严格要求,只有2012年12月31日前入学的五年一贯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或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生才符合报考条件,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应限制报考。否则,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制度障碍,难以实现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应明确规定报考条件和招生标准,以免学生误填、误报。
2.2严把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准入条件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临床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侧重于临床理论、临床诊疗技能和临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培养过程主要在检验科和部分临床科室轮转训练。因此,只有医院检验科或从事实验诊断的相关科室的硕士导师才能依托临床医疗资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临床实践平台,才能更好地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顺利进行。
2.3转变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培养理念
从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目标看,临床专业实践培训是其培养的生命线。由于我国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大部分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不少导师仍然受到科学学位研究生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认识不到位,仍然存在“重科研,轻临床”的思想,往往追求毕业论文的科研水平,忽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观念决定教学行动,观念影响培养质量。因此,招生单位应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进行上岗资格培训,让导师们充分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并可定期考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和培养质量。同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条件的设置上,可加大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的权重,适当降低毕业论文研究水平的要求,从制度上正确引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转变观念,突出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培养特点,保证培养质量。
2.4推行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教学模式
目前,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报考条件、毕业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总体上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要求高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但二者的目标都是通过严格、系统的临床实践培训提高受训者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诊疗能力和临床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即培养高级临床应用型人才。因此,临床实践训练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训练方式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点,为“双轨合一”提供了可能性。为了不断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正式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订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从制度上有力推动了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轨后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条件相衔接,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时,能够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毕业证书和专业硕士学位证书,不仅避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再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的重复培训,节约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学生同时获得了临床医师执业资格,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6]。因此,“双轨合一”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获得了广大考生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成为了检验医师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2.5合理选择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虽有国家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但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应加强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基础理论的培训和提高。目前,许多招生培养单位都设置了专门面向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系列基础理论课程,除政治理论、外语等公共课程外,其他临床基础理论和技能课程针对性较强,需要导师指导研究生认真选择适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需求和实用性强的课程,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以生化、免疫、微生物、血液、病理学科的实验性、应用性课程为主,如“生物芯片技术”“免疫组化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生物信息学”“电镜技术”等应用型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的理论知识水平,为临床实验诊断技能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2.6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临床实践训练计划和考核标准
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实验诊断依据的实践性学科,在临床实验诊断工作中,临床疾病的诊治技能不可或缺,但涉及相对较少。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不能生搬硬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首先在临床轮转培训科室的选择上,应选择血液科、肾脏内科、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等与临床检验诊断密切相关的内科科室进行轮转学习,重点训练研究生的临床疾病诊治思维和诊疗技能,开拓临床视野。同时,还应轮转与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的病理科、输血科、核医学科等实验性学科,学习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临床技能和工作模式。其次在临床训练考核标准上,应探索建立一套适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的标准,临床学科应以“三基”和临床思维考察为重点,本专业的技能考核可以临床实验操作考核为主,强化临床动手能力和业务素质训练,突出临床检验诊断学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导向性。
2.7突出临床科研特色
按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须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才能毕业。立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角度,不能局限于“检验匠”的培养,应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科研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善于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又能够通过科学研究总结规律、解决临床上的疑难困惑,并指导或调整临床实践的能力尤为重要[7]。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3年培训期间,33个月必须在临床轮转实训,有利于发现临床问题,为开展临床科研提供了便利性。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紧密结合临床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选择、设计毕业课题,注意课题研究深度适宜,不能过分追求创新性和理论研究意义,可突出科研工作的临床特色和实用价值。
3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3.1招生面临的生源问题
目前,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生源主要为五年一贯制医学检验本科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以前者为主。但2012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调整为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按照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和《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的相关规定,五年及以上学制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可作为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仅限2012年12月31日前入学)[5]。这就意味着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学生不能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也就不能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虽然是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优质生源,但绝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工作,报考的生源数量非常少。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即将面临生源匮乏的严峻问题,值得检验医学界的高度关注。
3.2临床轮转训练的时间分配问题
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中检验医学科的培训内容与标准,并轨后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其中11个月为临床专科训练,22个月为检验医学科的专科培训时间。笔者认为这种时间分配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生源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但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生源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讲,他们缺乏的恰恰是临床诊疗思维、技能和经验,一年不到的临床专科训练似乎是“蜻蜓点水”,略显不够,能否适当缩减检验医学科的培训时间,相应延长临床专科训练时间值得探讨。
3.3基础理论课程和科研训练与临床轮转实训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偏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复杂环境下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毕业论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工商管理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专业论文写作等个性化教学模块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理应受到重视并被高质量地完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等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已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并一度引起工商管理本科生是否有必要撰写毕业论文的争议。因此,通过调查分析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对于提升论文质量乃至学生专业素质将有所裨益。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及毕业论文定位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
工商管理教育源远流长,国内大多数高校均已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承担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管理、营销、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可以说其性质是主要面向工商企业的应用型专业[1]。当然,不同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存在不同特点:(1)不同专业面对的管理对象或环节有所差异,但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存在共性;(2)不同类型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各有自身特点,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模块,如侧重信息管理、交通管理或工程管理;(3)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所差异,分精英型、大众型和技能型。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工商管理专业需要科学定位和特色办学,主动适应创新驱动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定位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士学位授予的必需条件。工商管理作为文科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进行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环节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模拟、企业生产实践、会计全真模拟、创新创业实践、假期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参与的学生范围和时间、投入的精力、分析的系统性等方面相对有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使学生对工商领域内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并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无疑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强化对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鉴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除传统学位论文外,毕业论文还可采用案例研究报告、企业(项目)策划方案和社会调查报告等应用型研究报告形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我们调查了某高校2011—2015年工商管理专业的750篇本科毕业论文,并通过访谈调查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有以下突出问题。
(一)应用性研究报告欠缺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可以分为传统型学位论文和应用型研究报告两种类型。2011—2015年该校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分别为73.7%、67.5%、69.2%、62.8%和63.2%,应用型研究报告分别为26.3%、32.5%、30.8%、37.2%和36.8%。虽传统型学位论文的占比略有下降,应用型研究报告占比略有上升,但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远高于应用型研究报告,这与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的性质相悖,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类型的应用性问题未引起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未得到明显改善。
(二)实证研究较少
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主要有规范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在被调查的论文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达406篇(占54.1%),其次是调查研究方法(占27.5%)(见表1)。学生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是值得鼓励的,但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调研工作较为肤浅,缺乏科学性。比如,大多学生只是粗略调查案例公司的总体概况,对公司内部具体的运营模式、管理结构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剖析。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倾向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提倡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然而在学生实际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却很少有人(约占1.5%)使用实证研究方法。
(三)内容缺少创新
访谈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否认自己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复制他人文献的行为。其中,近半数学生承认自己的论文大部分是抄袭的,其余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整合。抄袭必然缺乏创新,缺乏自己的分析思考,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运用,而这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撰写的初衷是相悖的。就所调查的论文来看,学生大多从管理学中比较宏观的方面,如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角度写作,很少就其中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创新之处。
(四)格式不够规范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都会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虽然各高校对此规定略有不同,但都旨在规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框架、格式等,遵循这一规范与否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高校对本科论文管理的严格程度。然而在被调查的论文中,论文的格式规范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本科毕业论文要有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然而在很大一部分论文中,存在有背景无综述,有综述无方法,甚至不分二级标题,把这几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写的情况。此外,被调查的论文在字体、排版格式等方面不统一,使得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格式上缺乏规范性。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不少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调查发现,学校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动员时,到会的人数一般占毕业生总数的2/3。按照相关安排去做的学生的比例较低,许多学生对学校布置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程序和进度,采取应付或敷衍的态度。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研究工商管理问题的文章随处可见,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找工作也挤压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2],有些学生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凑毕业论文。
(二)教师指导不足
大多数高校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都采取导师制,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我国高校长年扩招,很多学校一个导师需要指导七八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如果对每位学生都很细致地指导,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查发现,在指导时间上,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时间不足,约有10%的学生认为指导时间严重不足,个别学生甚至认为自己的教师对论文指导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是充足且有耐心的。虽然毕业论文的写作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完成,但是这并不能够否认教师指导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指导投入有待加强。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撰写毕业论文需要查阅大量中英文文献,有必要学会利用数据库资源高效地进行文献检索,并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以便较为系统地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有效地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课程。另外,创新创业教育有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有助于企业(项目)策划方案等应用型报告的设计。然而,部分学校要么没有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和创新创业课程等相关课程,要么课程的开设由于缺乏应有设施和师资条件而流于形式,使得这些课程的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在查阅文献以及阅读外文文献时遇到障碍,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四)论文质量监控不到位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建立论文质量监控制度,包括课题申请、开题、中期考核、评阅、预答辩和答辩等论文全过程控制程序,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相互牵制制度,学生教育系统评教制度甚至教学督导制度,但制度形成后面临的是实施问题,没有执行机制的制度是不完整的,而制度执行效率也取决于制度执行的成本效益构成,过于复杂的制度因其执行成本过高而导致执行效率受损,对论文内容、答辩程序等方面的监控不严[3]。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科论文涉及的表格过多,指导教师忙于应付,实际指导论文的时间被压缩,为减少麻烦而放任学生答辩全部一次通过;过半数学生认为答辩等程序只是流于形式,最后都会通过,甚至在答辩前都已经知道答辩的问题,论文质量的监控不到位。
四、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本科论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处理能力以及提高论文质量至关重要,重点在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和质量监控的改革。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构建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
突破原有知识传授体系的隔阂,遵循课程间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构建“能力主导型”毕业论文相关课程新体系。毕业论文教育相关课程应包括专业导论、文献检索、社会统计、专业英语、商务沟通、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和和专项训练等有关课程体系:一是在专业导论课中,针对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的情况,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加入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力图对学生论文写作产生正确的导向;二是增加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学生的情报素质,包括搜索、获取、整理、吸收、引用、应用有关的科研信息的能力;三是增加常规统计软件和数据库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四是开设专业英语课,系统学习外语教学科研方法,从根本上纠正印象型、感觉型、单维性思维模式,提高专业英语素质,有能力阅读外文文献;五是开设商务沟通、中小企业创业管理等实用性课程,并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六是开设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并注重提高该类课程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七是加强专项训练,面向学生的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能力的专项训练,让学生真正把知识变为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至关重要,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引领者。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工商管理本科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可,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差强人意。因循守旧的传统式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传统的以“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观感受,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有研究发现,包括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安排的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偏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5]。为此,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基于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同目的,优势资源要素协调互补[6],以校企协同的方式强化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
(三)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工作底稿加强论文指导
应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控制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并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重视论文指导,在论文的撰写、修改、定稿过程中,要适时与学生交流。为了便于记录教师指导和加强考核,可设计并运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汇集一定期间调查搜集的资料,为取得一定数据而进行调整、试算和分析的一种表式。它用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是学生和教师就论文咨询和指导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媒介,也是有关论文创作和指导的一种考核工具。
(四)实行末位淘汰制,加强毕业论文的监督控制
答辩环节采用末位淘汰制有利于提高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在答辩中,每个组按答辩成绩排名次,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被淘汰,需要参加第二次答辩;在二次答辩中,成绩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的论文,需经集体讨论是否能最终通过答辩,如若集体讨论确实认为不合格的则不予通过,学生需要重新撰写论文并在1年后参加答辩。这将加大学生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并认真撰写毕业论文的压力。一些学校现采用论文评阅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打分,公开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方便学校对毕业论文进行抽评,使得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促使教师加强指导和学生认真撰写。
参考文献:
[1]刘林.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有关问题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田春生.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3]孙玉华,彭文钊.俄语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指导:问题与对策[J].中国俄语教学,2014,(2).
[4]罗锋,黄丽.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3,(20).
[5]蒋贵凰,张欣瑞.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2014,(7).
关键词 体育硕士研究生 校企合作 研究生培养 体育企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
一、前言
近年来体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体育研究生就业率呈现出下滑态势。在广州、吉林、四川等省出现了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情况。一些用人单位则提 出了“研究生还不如本科生好用”、“研究生学的和企业用的大不一样”等问题。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加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力度,培育真正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目前中国的研究生学位教育分为学术性学位和专业学位,前者旨在培养教学型、科研型人才,后者则以职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看,对教学科研人才的需求远小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部分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将走向社会进入企业工作笔者以为,要培养新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践证明,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可使学校、企业、学生 三方受益,是一种效率高、见效快 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理论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低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其理论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低下。体育学科也不例外,国家下拨的经费已经不能满足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而体育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科研经费的不足,无疑限制了学生的科研活动,学生往往是纸上谈兵,许多较好的实验构思无法实施。研究生扩招后研究生规模迅猛发展,但导师队伍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扩招使得生源更加多样化,学生的学习背景不同,工作实践不同,应届毕业生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可能理论知识欠缺,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想就业,而有的则打算继续攻读博士,从而导致他们求学目的不同。求学目的与价值观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尊重个性,尽可能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自利。然而,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各培养单位普遍采用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单一模式。这种单一的模式不利于研究生兴趣、特长的发挥,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研究生的就业。
(二)研究生在校课程设置欠佳,教学形式单一
在课程的设置上,必修课程过多,专业选修课程选择面窄,跨专业(主要指跨学科) 选修难。这样设置不利于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不利于借鉴对方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已有成果,达成有效沟通,推动学科进步。在教学形式上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讨论少,缺乏必要的实践考察。近几年随着硕士研究生数量的骤增,这种趋势愈发明显。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接受系统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堂课自始至终控制在自己的思维框架之中,缺少必要的讨论,即使讨论,也完全由授课教师牵着鼻子走,无法培养研究生的发散思维,因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几乎没有实践考察,大部分研究生,尤其是本科直接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就只能纸上谈兵,不能针对现实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思考、研究,结果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更为严重。
三、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模式以及其优势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传统的培养模式一般是两年的体育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加上一年的在本专业之内的选题,完成毕业论文。这种培养模式过分重视学术性教育,忽视应用性教育,这与世界范围内的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不相吻合,游离于社会体育经济和体育市场发展之外,研究生的培养和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社会需求。目前,我国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主要渠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体育产业部门不同程度地需要体育学高层次人才,这使得体育学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软硬环境,共同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模式。由于体育学极强的专业特点,按照所培养学生的专业背景,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建立以下两种主要模式。
(一)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的研究生可采用如下模式:一年的体育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加上一年的到体育企业的学习,最后一年研究生在体育企业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研究,再回学校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的研究生,其优势是具有较强的体育学理论及丰富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在入学之初研究生对整个体育学理论体系已经有大致的把握,对体育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只需要一年时间。就目前体育学本科阶段的教育而言,学生对体育企业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因而还需要安排一年的时间到体育企业去学习。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由体育企业指定有一定资质的导师来指导,在企业中结合实际工作从事科研或一定的实践工作,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校外学生实训实习基地
与企业紧密结合,采用联合式培养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习基地设在企业内部,实习场地设备由企业投资,实习按照企业模式运行。而理论课教学设校内进行,主要由本校老师完成,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回来探讨学习,在教学方式采用交替进行,即理论课与实训课交替进行,这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和学校的双重教育。例如广州大学把广州德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的高校实训基地,学生把平时学到的知识和和业务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把技术上的问题拿出来探讨,在这过程中交叉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广州德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主要是从事羽毛球培训的一家培训公司,老板出自羽毛球世家经过多年积累了很多羽毛球方面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交给学生。除了学习羽毛球业务知识之外更多的是学习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而校企联合培养出综合型人才。
四、结论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除了传统的培养模式之外,还可以走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学生的培养模式和校企联合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提高扩招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提高高校体育学的办学水平和体育企业的研发能力。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研究生模式为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传统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由于条件所限,过多地注重体育理论研究,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研究生模式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研究生通过在体育企业的学习,能够获得提高创新能力的软硬条件,其创新能力将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 涂丹,王芸.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02.
[2] 罗尧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3] 谭志敏,刘社欣.关于研究生创造性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