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30 11:29: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习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移动学习是远程教育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移动终端的应用场景即在于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手机作为最为广泛使用的电子设备,在便携性与操作灵活性方面具有优势,利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是一种泛在化且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最初利用功能手机,受限于手机本身性能与功能,采取的方式多为通过移动运营商提供的短信平台将教学内容发送给学生,从而自主学习或辅导教学,这种方式下手机的软硬件技术条件极大制约了可发送教育资源的内容与呈现方式,而功能的单一限制了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性与即时性。近年来,智能手机在手机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全民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利用智能手机拓宽远程教育范围、提升远程教育效果将成为新方向。智能手机应用于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在于:硬件方面,移动通信技术的日趋完善、无线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为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市场的激烈竞争促进了智能手机技术的全面攀升———处理器向多核方向发展,存储容量及显示屏尺寸的扩大、像素的提高使多种格式、高质量的多媒体资源的存储、兼容、播放成为可能,不断提升操作便利性及使用者的视听满意度,可以说技术优势与价格的不断平民化使智能手机足以成为移动学习终端载体的最佳选择;软件方面,智能手机搭载了开放式操作系统,通过安装应用软件可以获得教学辅助或教学资源、登录移动学习平台从而学习在线课程或下载移动学习课件,另外微信等及时通讯软件、微博等社交软件的开发与广泛应用也提供了即时的教学管理服务,拓展了教学活动中的交互方式。智能手机的便携性、无线性和移动性极大地推进了移动学习的进程,作为扩展的数字化教学辅助工具,可以显著提升信息化学习质量,最终实现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的4A式自由、灵活、快捷的交互性教学活动。
二、电视
电视一度作为远程教育教学的主要电子媒介,但目前这种单向传播的形式显然已经不能支持现代远程教育中及时沟通与反馈、双向交互的学习需求。电视利用作为客厅重要终端的优势,通过结合互联网改造自身,采用新技术扩展性能,必在远程教育领域有可观的发展前景。目前远程教育中的电视终端以普及率较高的数字电视为主,应用场景主要有以下几种:借助于互动数字电视教室进行实时在线远程教学,是一种模拟真实课堂教学的同步教学方式;利用视频点播开展异步远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利用数字电视的上网功能开展远程教学。电视技术不断革新,互联网电视甚至智能电视逐渐渗透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互联网电视(ConnectedTV)或者网络电视(NTV,NetworkTelevision)是互联网技术与电视技术结合的产物,兼具电视直观性与互联网技术的交互性,而智能电视(SmartTV)在互联网电视的基础上搭载了操作系统,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互联网或其他设备,可以自行安装和卸载各类应用软件、下载网络资源。电视技术的革新对电视远程教育中教学模式、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影响,学习者由被动的接收转为自主、个性化的学习,对教育资源的选择更为灵活。在应用技术领域,人机交互和应用服务已逐渐成为智能电视新卖点,其中人机交互趋于多样化,人体识别、语音、通过手机控制电视等形式出现;应用服务中,视频点播、游戏、社交、支付、广告等亦逐渐兴起,电视的作用从单一的视频播放转向更多个性化的应用。由此可以想象,智能电视的发展与不断提升的普及率将为电视远程教育开辟新方向:一方面通过连接互联网实现教学资源的扩充,让学习者获得更为自主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教学辅助类、教育资源类应用软件的开发与推广使用,能够实现教师对于学习效果的监测与学习过程的控制,以及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的检测。另外,随着智能电视技术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被开发出来,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体感交互技术实现电视上的虚拟课堂、虚拟图书馆,甚至构建虚拟实验室,相对于计算机终端,电视在显示效果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而与智能手机相结合,让手机作为另一种形式的遥控器与智能电视互联,能够增强电视的输入能力,从而使智能电视更好地应用于以双向交互为需求导向的现代远程教育。
在人们对混合学习认识和了解逐步加深的今天,混合学习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广播电视大学在1979年的成立,首先应用收音机、电视、面授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其次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网络学院、开放大学等现代远程教育形式,混合学习在人们及时吸取知识和技能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远程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一致的教育理念,即均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远程教育与普通教育又有较大的区别。远程教育是教育教学随着时代应用而生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属于新、旧媒体的结合体。在远程教育中运用混合学习,首先考虑的是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相对传统教学形式,远程教育的教学和考核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师与学生在现实中的交流比传统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教学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单面性。混合学习主要分为技能驱动型、态度驱动型及能力驱动型三类,随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的学习环节和学习手段被相继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中。混合学习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自主学习:人是远程教育的主要对象,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形式的基本确立不仅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体现,同时与远程教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特征比较符合。当然,这种学习模式并非学生简单的自学,学生网络学习、协同学习等都是其包含内容。这种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依靠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基础。根据混合学习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对多种技术、多种媒体、多种服务的结合尤为强调。
(2)加强对面授辅导的重视:相对传统面授来说,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面授辅导有着极大的不同。这种不同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课程难点和重点是现代远程教育面授辅导的主要内容,在辅导的同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其次现代远程教育的面授辅导在课时比重上根据学生需要和课程难度不同而不同,受课程内容量的影响不多;再次,现代远程教育面授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实现与课程的严密和融洽整合。
(3)师生交往以网上交互为主: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已经可以实现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交互,学生的学习能够获得教师及时的帮助。
(4)在学生评价范畴中纳入形成性考核:远程教育教学中混合学习的应用一大特征为形成性考核的纳入,这种考核的纳入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学生平时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考核,不仅能加强学生学习动力,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映更加全面。
二、混合学习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影响
从混合学习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可以看出,混合学习已经深入到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也可以看出混合学习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促进我国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一)混合学习促进了对教师导学的深化认识
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作用的理解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具体行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引导、指导和辅导学生的学习,概括来说即指教师站在导学的位置。但仅仅从这一点来看,早期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导学与传统教育中的教师导学是没有大的区别的。而当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开始加入混合学习后,教师导学的内涵也随之进一步深化。混合学习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导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远程教育特征基础上的一种教学行为,相对传统的教学行为有了较大转变。在建构主义的理念中,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有意识、有意义建构,主要立足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而教学实践也早已表明教师在这种有意义的学习中具有必不可少的主导作用。尽管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辅导都是源于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的需要,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对教师的导学有同样的依赖,所以混合学习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中的教师与学生的中心作用是统一的。且由于教师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学生在混合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更加需要教师的导学,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除了要知道学生的学习技术、学习能力外,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协作能力、思想教育等进行全面的培养,这些都深化了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作用的认识。混合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促使人们开始反思片面强调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虽然远程教育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逐渐加强了教师角色的主体化,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之外也开始从教学概念的整体内涵去认识教师的主体作用,将教师导学纳入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系统中。
(二)混合学习提供了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新视角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实质上看属于一种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以学生自治理论为基础的,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全程负责,其核心内容除了包括学什么、怎么学外,还包括利用什么学、什么地方学、什么时间学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自主考虑。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看法同样多种多样,有些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个人操作行为,是行为主体对自己的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过程;还有些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对自我动机和行为都有明确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主动控制和调节的学习。Wedemeyer作为“美国远程教育之父”,对自主学习有极为详细的见解:他认为针对大学层次的远程教育就是一种独立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对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自主选择,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对学习进度进行自主选择。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实现计划和安排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来监督、评价和反馈自己的实际学习活动,因此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调节、修正和控制自我学习活动的过程。混合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则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新视角。在混合学习条件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导学息息相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人,也是设计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之一,贯穿于学生整个自主学习过程。其次,混合学习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包含传统的利用文字教材进行自学的形式,同时包含了现代网络技术下的自主学习形式,是两种教学过程的结合。另外,混合学习模式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在自主学习手段上对多种媒体的综合应用比较强调,不仅包含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也包含传统媒体,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条件、不同文化层次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需求,给学习者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选择方式的机会。
陶行知认为传统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机械灌输,教师单纯的为了教而教,学生则是为了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中心是在“做”的教学方法论上,克服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注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对于中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具有直观性和演示性的学科。在课堂上,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演示与讲解,是十分重要的。传授知识的演示实验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实验。教师在进行演示时,先讲述原理、条件、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再讲解以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探索。通过实验的演示,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具有直观讲解性的知识更具有兴趣,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仪器以及试剂等的使用方法,以便日后进行独立实验时能够正确的操作。例1.蜡烛的燃烧产物在教材中,对于探究蜡烛及其燃烧产物是这样进行的: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燃烧蜡烛的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罩杯内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出现,推测燃烧后的生成产物。同学们观察到干燥烧杯的内壁有水珠出现,于是推测蜡烛的燃烧产物中有水,但是有的同学也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大气中有水的存在,不能认定蜡烛的燃烧产物有水。必须进行验证才能最终确定。(1)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讨论如何验证干燥烧杯内壁上的水珠是蜡烛的燃烧产物,而不是大气中水分的凝结。如果学生能够考虑到比较好的实验,教师应在理论方面首先给予肯定或否定,若在理论方面可行,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实验,此时教师给予操作上的指导;若是学生没有探究出可行的实验,,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下的参考性方案。(2)教师的建议实验:使用小木炭做一个对比试验,即用干燥的小木炭代替蜡烛燃烧,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的木炭上方。观察发现烧杯内壁没有水珠出现,这样就排除了大气中水分对蜡烛燃烧产物的干扰。这一方案富于“弹性”的教学策略,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及时的与教师进行交流,还可以使其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化学课堂的真谛是“做”,化学上各种不同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就科学家们看来,也是基于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探讨二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可能性与反应后的产物,然后再进行操作性的实验以证明猜测。在“教”“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是为了使“做”更趋于真理。“做”不仅指教师要给学生做演示,还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亲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富有“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课堂上师生进行交流与碰撞留下时间与空间,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
二、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陶行知提出“做”要将人的两个宝:“脑”与“手”结合起来。人类最初的知识来源于感性经验,感性经验的积累只是在量上的积累,要达到质的飞跃,感性经验就必须经过人的思考,上升为理性经验。陶行知形象的指出:“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但是经过思考而产生的理性经验,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检验,如此循环往复,逐步地向真理靠近,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陶行知这一理论知识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就是将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不断的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要实现创新,就必须解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成为自主、自动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既要动脑,还得动手,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在实践中进行创造。化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许多的知识在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其生活的实际。一方面将实际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关键就在于探索,以此逐渐培养其学会观察、不断反思的能力。学生基于实际生活的经验及经过反思后产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确定安全可行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实验以证明其想法正确与否,不断的培养其创新与发展能力。
1.1定义
所谓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课堂上的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的形式,按照一定的分工合作性程序促进学生之间在小组中的共同学习,从而还能利用其合作性的人际交往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的形成。
1.2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对于新型的合作学习方式下面提出了三个要求:首先,学习主体: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明确一件事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发挥着引导的作用;在教学上,不应该是教师来决定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量。其次,教学课程:教师在备教案的时候,尽量要做到新颖、深动、有趣,进而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以便于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并付诸于行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领也能从教学中领悟出学习的合作精神。第三,共同体: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做到积极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要培养出交往的技巧。
1.3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属于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精神以及合作精神,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还能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与不足,从而真正的实现每位学生的目标。学生的合作学习主要是将沟通、交流技能在学习中融为一体。合作的过程本来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与人相处的品质,探究式的合作与对话使学生主体获得发展,最终促使学生健康、理性的成长。
2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2.1教会学生倾听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部分学生不愿意倾听教师或者是别人的意见,因此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认真的倾听的习惯,注意听别人讲述重点,学会收集、思考、分析、综合、整理信息的要点,进而对其评价,完善自己的思维。
2.2教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讲出自己的观点,将自己所发现的事物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不同的探讨,从而发现不同的思路。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应该在不同的程度上鼓励学生发言,教师还要及时的给予肯定或者是表扬。同时小组中的组长人员要不断的更换,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合作学习,使他们对小组的合作学习充满信心。
3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以往的教学总是流于形式,那么现在的合作学习如何能避免学习流于形式现象的发生呢?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呢?下面将以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做为例子进行相关的讲解。
3.1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合作学习的创新之处就主要是借鉴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的合理核心,并且还赋予了崭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最鲜明的特点体现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班级中小组的建立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与前提。分成的小组之间水平要相当,小组内的成员各有差别,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点等进行分组,以便与他们之间的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其优势。坚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平衡,这样才能良心竞争。通常每个小组以4~6为宜,组长一名。
3.2教会学生会疑问
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通常会先给小组制定学习目标及任务,接着学生会产生相关的疑问。例如,对初中化学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教学。学生对二氧化碳是比较熟悉的,清楚的知道二氧化碳不仅能消灭火种,还能制作成汽水;不仅知道二氧化碳是植物在夜晚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材料,而且知道使用石灰水对二氧化碳进行检验。此时学生会懊恼:为什么CO2会有这么多的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呢?待这些懊恼出现之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此进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氧气的性质进行回忆,对其物理性质(色、味、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等)进行小结。然后再将一瓶灌满了CO2的瓶子取出,让学生对CO2的其他性质进行猜想并实验。
3.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进行指导
对CO2性质的确定,可以通过分析、讨论、推导、实验的流程而得出结论。遇见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可以先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进行协商、讨论,并查阅课本上的知识找出解决的办法。若是某些小组不能自行的解决,那么就可以请教老师给予帮助。当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操作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指正。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就应该及时的对小组进行调控。尤其是对于能力较薄弱的小组更加要多点关心,适度的给予一些暗示,帮助该小组更好的进行学习。
3.4注重化学实验教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刚步入化学教学,面对教课书上实验过程发生的一系列现象激发了学生了对学习的化学的兴趣,当然也勾起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向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化学实验的教学[4]。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设计好教材上的每一个实验的演示,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实验的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之前明白其中的实验方法,最好是能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方案(不能脱离该实验的本质),并且还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要仔细的观察与详细的记录。但是,因为实验器材、课堂的时间等的局限性,采用小组合作实验就是最佳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提升了教学的效率,而且还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的意义。例如: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有的小组实验成功,有的小组却实验失败。请问:为什么做同样的实验,却会出现失败呢?请问这是否与倾倒二氧化碳时瓶口所对的地方有关系?接着分组让学生操作实验并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更加清楚的知道:顺着火焰上方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倒入烧杯中,这样的蜡烛是不会熄灭的,沿着烧杯壁缓慢的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就会成功的,接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首先,各个小组中的学生分工完成二氧化碳的的溶解实验,并详细的观察做好记录;其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并要观察其变化;学生通过实验之后,教师问道:通过你们的操作,请问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哪些用途?对二氧化碳的检验有多少种方法?你们有什么样的体会,请在小组的交流中进行探讨、交流。
3.5将课内课外的实验研究相结合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通常采用课内课外的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勤动手,还能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性的问题的能力。如设置“怎么样去证明人的呼吸作用确实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小组讨论之后设计的方案,将学生带入实验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的对比。一般学生设计好的方案有:a、先将空气用较软的塑料管吹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再使用吸管在等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最后再对石灰水变浑浊之后的程度进行比较。b、在一个装有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的气瓶使用一个上面带有两根玻璃管的双孔胶塞将其塞紧,然后在不同的导管中吹入和吸入气体,最后对石灰水的浑浊度程度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实验的探究之后,使他们在探究与对比中学习和了进而化学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的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小组交流与问题的小结
小组在进行了交流学习之后,各个小组要派一名代表对其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的现象、CO2的性质进行汇报。报告完毕之后,再阅读化学教材,将学生探究出的结论与书中的知识进行对比,对CO2的性质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7对实验效果的合理评价
小组经过合作学习、交流之后,老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关的问题,再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本组的实验进行作答并对该次实验效果进行复述。同时还要让各个小组对本组以及其他小组的实验方案、实验效果进行评判,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在由化学老师对各个小组的方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或者是对表现比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等,教师的评价的同时尤其是注意多褒奖、少贬义;多激励、少打击;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主张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必须在所构建一定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例如当今的校园面授教育的教学形式是典型;发现学习理论认为主要运用感性方式,让学生通过感悟和探索发现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但是不乏教师的严密组织和积极领导;协作学习理论,协作学习则是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当代主要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交流和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既有人机交互,又有人人交互。
(二)远程教育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步骤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发挥学习的自由性,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学习激情或积极性。远程教育下自主学习模式是指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与学生实现教学互动,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是自主学习的主导教师在远程教育下的职能同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甚至远程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加高,其主要体现在:
(1)教学内容和方式必须明确:这点和传统校园面授教育相同,教师在进行远程教育之前,必须准备好教案,确定讲课思路和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建立资料库,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基于互联网平台资源共享的特点,要求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因此需要教师建立资料库、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方便学生的下载。
(3)提供互动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问题,需要教师的答疑,可是远程教育不同于校园面授教育,缺少面对面交流的便利条件。因此远程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建立互动环境,这种互动环境为学生提供答疑平台,并且也为学生提供了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平台。
2.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远程教育中学生的本质是不变的,只不过有了很多的自主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下载或者在线听老师讲课,但是听课的时间地点以及听课后的复习行为需要自己确定。教师在此只不过起引导性的作用,引导学生去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根据学习目标确定以后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借助互联网教育教学平台及时向老师寻求解答。并且根据协作学习理论,学生也可以针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最终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3.学习效果的评估自主学习因为没有校园面授教育的强制性,因此更需要学生加强自控力,也需要有严格的检测标准。通常的评价标准有以下三种:学生自我评价,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小组评价,通过协作平台实现互相监督,从而利用小组对个体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进行评估;教师评价,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监督的核心,教师对知识掌握纯熟,因此可以轻而易举看出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标准。教师评价时,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结果,最后自己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从而确定学生是否达到标准。通过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监督自身的学习行为,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习的效果,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
二、结语
【内容提要】当前,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平行发展进程中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复杂而多变的社会需求,要求我们从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的结合上作出战略选择:以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总揽和架构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任务和实现形式;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渗透和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逐步形成融入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对此,学习者、学习机构、学习制度必须实现相应转变。
【摘要题】改革与发展
【英文摘要】AtpresentChinese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whichisintheprogressofindustrializationandinformationalizationfacescomplicatedandvarioussocialdemands,whichneedsustomakestrategicchoicefromthecombinationofrealisticdemandsandlong-termdevelopment,thatis,constructingtasksandachievingmodesindifferentstagesof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accordingtolife-longeducationalideaandtargetoflearningsociety,infiltratinglife-longeducationalidea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andgraduallyformingthesystemof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whichcanmergeintolearningsociety.Solearner,learningorganizationandlearningsystemmustbechanged.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学习者/学习机构/学习制度
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learningsociety/life-longeducation/learner/learningorganization/learningsystem
近代职业和技术教育是伴随着产业革命和工业社会的兴起而逐步发展的,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提高,经历了以技能为主向以技术技能为主的转变;从为制造业服务向同时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服务的转变;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职业技术教育也必然要经历这种历史性的转变。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在还没有真正形成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同时,却面临着迈向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即工业化和信息化平行发展,这就使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面临更加复杂而多变的要求。
一、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社会需求
(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当前,我们既面临着国内市场的需要,又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这种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我们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境外教育机构的进入,使我国的职业教育面临国际教育的竞争。
(二)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
工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要求我们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但是,我国的技术进步是在有大量的低素质劳动者、教育问题非常严重的对比下来推动技术进步的,这就产生了一个“两难”问题:推动技术进步就会加剧低素质劳动者的失业,而要满足低素质劳动者的就业,就必然会影响技术进步的推动,所以,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探索出一条新路,既能为技术进步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又尽可能地适应中国的实际,为解决低素质劳动者的就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二元结构和城乡教育统筹
工业化过程中,要面临一个从二元结构转向发展城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乡教育资源统筹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包括城镇制造业的相当一部分就业人员向工业转移的问题,均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的调整。
(四)工业化与信息化
我国的工业化处在全球信息化,尤其是网络发展的背景下,因此我们需要新型工业化发展。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加快信息化发展,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产品,要求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为工业化服务的同时,为加快信息进程提供更多的教育。
面对如此复杂而多变的社会需求,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从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的结合上作出战略和策略的选择。既要以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总揽和架构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任务和实现形式,又要在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渗透和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逐步形成融入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因此,把握职业技术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关系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体现,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如何发展职业教育模式,如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要讨论终身教育理念,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要把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融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中,要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职业教育必然经历相应的转变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形态和教育形态的深刻变革,它是以知识革命、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兴起为前提的,将从以制度化教育为主要形态的工业社会,转变为以终身教育为主要形态的知识社会。这个转变是覆盖全社会和全部教育的,职业教育也必然会经历相应的转变。
这里需特别提及“知识革命”这个概念。“知识革命”在国内提得不多,但是在国际上关于这一概念的讨论已相当普遍,在很多国际机构的报馆之间都会提到正在经历的这场革命对未来的影响。《美国国家知识评估大纲》里对知识革命描述如下:“近几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运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长途通讯价格的下降,计算机的普及,全球网络的出现,以及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创造出10年前根本不可能想像的新产品、新服务系统、新兴行业和新的就业机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知识革命。”
这里面讲到的知识革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同时需要考虑。因为这场知识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运动方式,改变着产业结构,也在改变着产品生产方式,改变着就业方式。从学习型社会对职业教育影响这个角度,应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者
制度化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学习者主要是学习某种职业技能(技术)的谋职者,学习只是他谋生(职)的手段,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就实现了学习目的。而在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体系中,学习者面对的是职业、职业岗位以及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各种职业岗位的知识含量也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一方面对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会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要求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
在学习型社会里,学习者面对环境的变化会有新的要求。2001年一份题为《中国与知识经济》的报告提到了这一点,知识经济带来工作岗位的变化和教育模式的变化。工业社会时期的劳动者,在泰勒制的管理下能够按照岗位规范化要求完成岗位工作,就可以称为工业社会的合格的工作者。当然,这种要求往往注重一些常规问题。而知识社会的工作经常会发生变化,面对的是很多非常规的问题。因此,知识社会的工作者不仅要按照岗位规范去完成岗位工作,而且要具备处理非常规问题的能力,尤其强调不仅要执行上面的指令,而且要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或者说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学习者在工业社会、知识社会发生变化的,当然还有组织的变化,在工业社会是相对固定的,在学习型社会是相对变化的。这就给我们的工作者和学习者提出新的要求,学习者必然要具备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更加宽广的知识基础、职业能力基础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中曾经这样讲过:“归根结底,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开放的人。任何把对劳动者的教育计划局限在可能产生短期效益的劳动技能上的企图,都将导致大量长期的结构问题。其代价将是一个僵化的非学习性的劳动市场。这种市场面临快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会风险很大。”这里强调培养不断变化的有预见的应变能力。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在对学习者的培养上提出几个问题。
1.近期需要与长远发展的问题
我国的职业教育要针对岗位群的需要来培养人,但是这种针对性地培养人和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是不可兼顾的,我们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同时又能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里面有一个近期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学生应在现有的职业学校里更好地学习各门基础课,打好基础,具备再学习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再学习以后转换经验的能力。同时,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2.培养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关系(略)
3.技术技能与人文道德的关系(略)
4.就业与创业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培养的人中有没有创业人才。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数据,今后10年左右每年新增的就业人口为1000万~1300万,而我们自己能够提供的岗位为500万~600万。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就业增长已越来越少,所以如何创出一条创业教育之路,需要我们探讨与关注。
5.就业与升学
前几年在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开通了一条中等职业学校可以继续去升学的途径,这为不同学生今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个条件。但是应处理好就业与升学的关系,职业教育绝不能搞成一种升学教育,否则就失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
(二)学习机构
在制度化教育体系中,学校是惟一的学习机构,而在学习型社会中,各种社会机构都应该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即所谓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不是仅仅靠学校来支持的,各种社会机构都应该成为学习型机构。所以,需要探讨的是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环境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机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学校
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更新速度加快,学校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会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学校教育再也不能局限于传授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二是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且受经费、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不能与企业和工作场所的技术更新同步,所以实行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或者学校教育与工作场所的交替学习,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2.工作场所(企业)
在逐步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条件下,企业将成为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机构,其主要作用是:与学校联合进行职前教育,企业应该成为职前教育的合作伙伴;进行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未来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不断的继续教育。
3.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略)
4.网络(虚拟学校)
依托互联网开展的网络教育,正在成为新的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它既可以作为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的技术补充,又可以独立承担某些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尤其是它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前景更是值得关注的。
利用网络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公共场所教育的一个补充,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当然职业教育如何利用网络这个问题还有待探讨。
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习机构的讨论涉及体系构建中的实体部分,而关于学习制度的讨论则涉及体系构建的软件部分。
讨论这几个学习机构之间的关系,应该从能力建设的角度来讨论。世界劳动组织2003年了题为《公共学习与教育培训》的报告,主要讲知识社会到来以后,工作、学习的变化对于教育培训的影响,其别谈到能力和能力建设:
基础能力——读写能力、计算能力、公民资格、社会技能、学会学习的能力、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能力——在以上能力的基础上,个人能力(自尊、目标之确定和动力、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技能)、集体能力(人际关系、团结合作精神和谈判技能)、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职业(岗位)能力——普通职业能力、特定职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基础能力主要在学校里面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在工作岗位中培养,而核心能力应由工作岗位和学校共同培养,网络则为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在学习型社会环境中,学习机构扩展为社会学习型组织,各种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互补为终身教育提供服务。
因此,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大背景中,各种教育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所担负的主要责任,在这些职能里面如何合作,如何整合。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要求表明,教育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学校再也不会是一个为学生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实际上,终身教育意味着学校可以从为人计划一生的沉重负担中摆脱出来。只要社会能为人们以后的生活提供很多学习机会,人们就能取得适应并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复杂世界中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即使整个职业工种消失和出现整个的全新职业,也不应构成重大威胁。”
(三)学习制度
从制度化教育向学习型社会的转变,并不否定制度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而是从单一的学校教育制度向终身教育制度转变。
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可持续发展》指出:“制度是用以协调人类行为的法规、组织机构和社会规范。”按照国际上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哈耶克的观点,这种制度是“由规则调节着建立起来的秩序”。
职业技术教育要建立一种制度,能够按照这种制度共同的争取这种规范来维持职业技术教育的运作秩序。所以,关于迈向学习型社会职业教育,特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供讨论。
1.就业导向与文凭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对职业技术教育而言,不管是民办,还是国办,体制的健全都是一个前提。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当前的文凭导向。如何从文凭导向转为就业导向,从近几年高校扩招和能学生就业的变化来看,很重要的一条,是市场会逐步改变文凭导向这种观念和意识。
2.学历本位与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要体现能力本位,必须强调能力建设。不能走普通教育完全学历的路,而应突出能力建设,当毕业生真正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能力优势时,就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强大生命力。2003年国务院提出,大专毕业生不能就业可以到职业学校去学习技能,拿证书。这就体现了能力对于人们在社会上谋职的重要性。天津的一所信息工程学校2003年计划招收500多名学生,报名数远远超过计划招生,其中20%的报名者有本科和专科学历。所以,突出能力建设,是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
3.单向考核与多向考核
现在的选拔基本上以考试成绩、知识作为衡量的标准,尽管现在考高职也是有一些侧重的考核,但是能力考核还没有在考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包括经验,经验也是一种能力,这些都不包括在考核内容里面。所以,要真正体现能力本位,应该在选拔制度上调整。
4.弹性学制与模块教学
目前的职业教育学制是根据普通教育模式制定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高中段教育,为期三年,不管是哪个专业,不管实际需要,在时间与专业教学安排上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因此有必要强调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弹性学制与模块教学。
5.衔接、沟通、渗透(略)
6.政府与市场
就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发展还是要强调政府起主导作用。但是,职业教育应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即使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也要更多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因为职业教育有没有生命力,最终要接受市场检验。
最近我到四川泸州合江县看了一所民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员12000余人。这所学校设备条件非常简陋,但是读的人非常多,而隔壁一所公办职业学校却关了门,后来被这所民办学校买下了。同样是中等职业学校,民办学校靠的是市场经济,而公办学校没有利用好市场机制来增强竞争力。所以,职业教育发展固然需要政府支持,或者某种程度上政府要给些政策,但是市场机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更重要的。
7.市场机制与教育规律(略)
论文关键词:基层电大,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生准分离的状态下,完善细致的学习支持服务,对提高学习者自主化学习的能力,保证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高学习支持服务能力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开放教育内涵建设和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广播电视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基层电大(含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是整个电大系统发展的基石,基层电大提供给学员和社会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大教学环节的落实和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全国各基层电大在经过近三十年的办学实践和十余年的开放教育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应地方特色的学习支持服务之路。他们在充分利用中央及各省级电大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在努力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习资料的建设。学习资源是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有了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为学员及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
一、基层电大学习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电大工作者,多年从事电大学习支持服务,深刻地体会到。在基层电大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中,虽然有很多成功之处,但也不乏大量问题的存在。
1、学生人数众多,辅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基层电大因方方面面原因,目前职能被严重弱化远程教育论文,基层电大的发展始终面临生存压力。为了生存,基层电大大力拓展生源,且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学生人数连年攀升,但教师人数因编制、经费等原因难以得到同比增长,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调。以湖北省咸宁市电大赤壁分校为例,近两年连续每年招生均在300人以上,在校生规模由原来400余人达到700多人,而学校教师因编制、经费等原因,先后招聘3名教师,但最后只留下了1名专业教师,兼职外聘辅导教师多年来比较固定,基本无较大变化。
2、网上辅导数量较少,回答问题不及时论文服务。基层电大所组织的网上学习与辅导主要依赖于上级电大网络学习辅导平台,自身虽有教学管理平台,但在实际中运用较少,网上辅导数量较少。同时在实际中网上辅导内容因平台设置不合理或没有实时交流平台,对学员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回答,网上辅导不及时。以赤壁分校为例,学校虽有自办网站和教学辅导平台,但每学期实际开展教学网上辅导不足三次,网上辅导教师对学员的跟发贴的回贴及问题的回答体现出不及时、问多答少等情况。
3、很少开展网上交互活动。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和学生与学习资源交互是远程教育中的三种重要交互形式。基于网络平台的实时和非实时交互具有动态性和方便、快捷的特点,因此,更受学生的欢迎。但在实际网上辅导时,学员主要是与上级电大教学网络平台进行非实时的交互,而与基层电大的辅导教师因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因互,很少就课程学习开展网络交互活动,师生之间的交互量很小。
4、过程跟踪管理手段落后,网络跟踪及相关记录缺失。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最关键的保证就是教学环节的落实,对教学过程的跟踪管理是落实每个教学环节的主要手段。但在目前来说,基层电大教学过程跟踪管理主要依赖于人力。以赤壁分校为例,教学过程跟踪管理主要有以下种方式,均是以人力为主。一是督促学员上网及网上作业的提交主要依赖于上级电大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提供的学员上网学习时长及作业提交的统计结果,由班主任或专业课程教师以电话、QQ或邮件形式予以提醒;二是对于学员平时作业主要是在期末时要求学员集中上交,然后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批阅,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优势无法凸显出来。
5、多数学生仍未转变学习理念,依靠面授和期末串讲。面授和期末串讲曾经是基层电大教育较好解决学员工学矛盾的一种方法,也曾经被广大学员所接受。但随着网络技术条件的改善,学习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员们的学习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受教育模式之中,难以适应网络学习的要求。
二、改进基层电大学习支持服务的建议
1、大力加强辅导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选聘专业教师,担任专业主干课程的把关教师。同时通过聘请兼职教师远程教育论文,增加辅导教师数量,提高师生比。对所有新任教师和专兼职辅导教师均要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在当前教育资源整合的大背景下,绝大多数基层电大已并入或即将并入各地的职教园或职教中心,成为其中一个分部,实现资源共享,这为电大更好地为学员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带来了更多更好的专业辅导教师。
2、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创新网上辅导管理模式。各基层电大要充分利用上级电大和自建网站教学管理平台,开展网上辅导,同时分专业由专业把关教师建立各专业QQ群,基础课程单建一个QQ群,相关课程辅导教师加入该群,按照教务部门统一安排,象以前面授辅导时安排课程表一样,排出一个辅导课程时间安排表,与课程辅导教师共同商定辅导时间和辅导内容进行辅导,同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教务教学管理部门要不定期的对网上辅导情况予以督促检查。改变当前由班主任建立QQ群或由专业教师就某门课建立QQ群的做法。网上辅导工作费时费力,且工作业绩不太好予以量化,建议按辅导课程门数对辅导教师予以适当补助。同时对网上学习辅导结束后,学员提出的问题,如辅导教师在线,应及时予以回复,如不在线,则由专业把关教师先记录下该问题,然后第一时间反馈给辅导教师,并及时回复学员。
3、立足远程,创新模式开展网上交互学习论文服务。在网上交互学习过程中,虽然起主体作用的是学习者,但核心因素是辅导教师。从网络交互的内容看,既有学科学习方面(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建议等)的,也有情感支持方面的。辅导教师要敏锐地把握这一点,与学员进行平等地交流,尊重学员、理解学员、关心学员,这样才能提高网络交互学习的质量。同时辅导教师在网上辅导结束后,可以指定或由学员推选一个学习小组组长,由其发起和组织对课程的网上学习讨论,开展生生交互,以学帮学、以学带学、以学促学。在生生交互过程中由小组长将相关问题搜集及时反馈给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及时对问题进行解答。以赤壁分校为例,该校本学期开设的基于网络考核的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加大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远程教育论文,取得了较好学习效果,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4、更新过程跟踪管理理念,增强过程跟踪管理手段。目前各级电大教学管理平台虽能实现对学员上网学习时长、跟发贴数量等进行统计,但无法确切清楚学员学习效果如何,学习过程是否依照制度在按部就班的执行。有些如建立了课程学习QQ群,但相关群讨论资料未能予以归集汇总打印成册,记录严重缺失。通过QQ群和网络互动平台,及时学员学习情况,改变传统的看网上视频、文字材料等学习形式。对学习课程加强网络考核的管理力度,逐步增加网络考核课程门数,让学员在学习之后通过网络考核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改善学习效果。
5、重在平时教学环节的落实和督促。通过开放教育入学时对新生组织的集中教育培训,教育新学员一方面掌握网上学习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员转变传统学习观念,树立网络自主化学习理念,学会如何通过网络获取学习支持服务,这是至关重要的。面授和期末的串讲当然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但讲授者也要更新观念,由传统的面授改为重点解决学员在网上交互学习和网络小组会议讨论时大家一致认为的难点以及普遍存在的错误,期末串讲由传统的点题式的改为依据中央电大和省大的考前练兵相关资料,有的放矢,最大程度为学员节约学习时间,抓住重点,确保学员在掌握课程学习重点内容的同时,提高具体操作的能力。
1.1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身作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进行思考、分析、解决、实践以及创造进而达到学习的目标。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研究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伴随着语言教学的一种模式,在通过了教师的指导与分析之后,学生们自主的通过网络环境进一步的学习各种知识,主动的调控自身的认知、动机、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进而解决疑问,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
1.2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要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极其逼真的学习环境,而且在网络中,除了必要的语言文字外,还存在更多的鲜艳的图片,为学习增加了多样性以及生动性。在这样的网络环境进行学习,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以及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2.1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若想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那么就必须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可以为教学提供一个生动的、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随意的与其他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轻松的探讨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有问题就可以及时的得到反馈,而不是在课堂上被动的吸取知识。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宝藏里寻求知识时,他们有的更多的学习的欲望与兴趣,而不再觉得学习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中大量的信息以及快速的传递速度大大满足了学生们充满好奇的心理以及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性学习,学生们所有的疑问都会及时的得到反馈,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学生在生活中与教师、与同学存在的交流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们的自尊得到了满足,很容易就可以让他们形成自强、自信、自尊自爱的品格,教师应当大力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增加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们在这个环境中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熏陶,感染和启迪,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针对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实现个性化教学。与此同时教师的地位也发生的转变,由原来的主角变成了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构建者。学生在网络上获得以往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不但不用再局限于课堂之内,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在网上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其他人求助,使学习灵活多样,具有针对性。另外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可以自行浏览教师制作的各种图片与教学资料,在初步形成学习框架之后,在通过教师的讲解对知识做进一步了解。网络实现了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叉互动的学习模式,在多方互动过程中,既有师生的共同参与,又有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为互相学习之间创造了沟通的桥梁。
2.3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
当进入了网络时代之后,合作的精神就尤为重要。是否有合作精神以及合作精神的强弱都是衡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标准。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可以多多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们在组内进行讨论,开散思维,勇于探讨,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进而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评议的模式,从而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小组学习的合作交流方法,首先必须要选好主题,而且环节要清楚,同时还要选择好的时机与方式,让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时,可以有步骤的进行,在经过多次的研究与讨论后,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