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1 10:11: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通信硕士毕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姓名〗黄可坤〖出生年月〗79.10〖籍贯〗广东省梅州市 〖民族〗汉〖学历〗硕士〖专业〗应用数学〖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像处理 〖本科专业〗应用数学 (副修计算机软件) 〖家庭住址〗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联系地址〗广州市中山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02研 510275 〖联系电话〗(020)84112378 〖个人主页〗
1.求职意向在高校从事基础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有一定企业文化的公司或者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或者维护。
2.教育背景时间院校备注1992年9月--1998年7月中学。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被保送上高中。曾任学习委员、体育委员。 1998年9月--2002年7月本科,主修应用数学、副修计算机软件。学习2002年9月--2005年7月广州市中山大学硕士,应用数学,方向为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师从副院长戴道清教授。学习成绩良好,曾任班长。
3.技能专长英语通过大学英语数学对小波分析、图像处理、模式分类、计算机视觉有比较深的认识。熟练掌握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主干课程。计算机能力系统开发:C/C++(优)、Delphi(优)、Visual C++(良)、C++ Builder。网站建设:ASP(优)、Javascript(优)、DreamWeaver。数据库系统:SQL Sever(优)、Oracle(中)。服务器与网络:Windows 2000 Server、Unix/Linux(良)、TCP/IP(优)。多媒体与课件制作:Photoshop、Flash、Authorware、PowerPoint。
实验工具:Matlab(优)。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课程。实践项目:艺达堡MRPII系统、物业综合事务管理系统、鹤山宝华菲力制衣管理系统、雨人工作室管理系统、线性规划问题求解、南方证券广州分公司、李律师在线、好易网、中国妇幼网、天辅网。 4.教学科研 2002年进入中山大学数计学院计算机视觉实验室: 进行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参与了《小波分析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等科研项目,以及一些教学课件的制作。用Matlab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的图像融合算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以及实现了一些常用的人脸识别的算法,比如PCA、LDA和SVM的方法。还实现了一些常用的图像压缩的方法,比如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余弦变换和小波变换的方法。 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小波包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主要作出了三个有意义的贡献。参加了第三届、第四届省港澳图象图形学会等学术会议。担任了实验室的网络管理员。 2004年上学期担任中山大学数计学院成人夜大本科2001级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数据库》的教师。2004年下学期继续担任了该夜大02级《计算机网络》教师。讲课认真负责,获得学生一致好评。 5.工作实践 2000年暑假在广州市精软网络数据有限公司担任程序员,并独立开发了一个物业综合事务管理系统,之后一直在维护该系统。2000年9月到2001年9月在中山大学雨人工作室担任程序员及项目负责人,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了不少实际的商业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站。2001年9月和几个同学一起创建了中大方略工作室,自己负责人员、资金、市场、项目的管理和开发。2002年1月拿到了广东北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软件设计师的
【关键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44―06
一 背景与方法
教育技术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近年来发展迅猛。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近224所高等院校有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约83个教育技术学硕士点,有9所高校可以授予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尽管开设了近30年,但是其课程设置还不够成熟,各校的课程内容差异大,开设层次不一,并且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实践课程少,方式单一;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各门课程内容之间重叠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技术领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历程逐步探索形成了独特的、不断发展的课程体系。深入分析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硕士课程设置特点,将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借鉴。
秉持这一理念,笔者采用调查法,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层次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和学生就业五个方面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二 研究发现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在该校的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数学、科学和技术系中有两个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的方向;(1)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2)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Technology Specialist K-12 Initial Certification(TETS-INIT)。其中,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有两个培养层次:硕士(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和博士(教育学博士),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设有文科硕士。如图1所示。
通过网站调研和专家访谈,本文主要研究上述两个方向的硕士层次的课程设置特点。
1 培养理念
开设这样两个专业培养相关人才的培养理念主要是:包括学校在内的教育领域将会随着信息和新兴通信技术的运用而发生深刻的改变,社会对高技能的教育人员的需求将会增加,这对教师的教学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因此培养具备教育技术与媒体能力的人才以及在学校教育中能够使用新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人才至关重要。
以上两个专业的最终培养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应对目前和将来新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并且要让创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改革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化,是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关注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一方面,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提出新技术在教育和生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目的地选择新技术,并在各层次和各学科的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新技术。
(1)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硕士的培养目标
该专业方向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新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教育中灵活有效地应用这些技术。该专业的应用领域广泛,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运用技术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教师以及从事培训的企业职工服务。可以看出,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注重培养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人才,使学生在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教育或企业培训中灵活使用新技术。
该专业方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什么样的新兴技术将来更有可能通过教育事业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设计者应该把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包含在教材(包括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材料和反映在游戏中的材料)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应该怎样配置、管理和评价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教室中的运用?教育者应该将什么样的设计和实践原理整合到分布式教育课程和项目中?
(2)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培养目标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使该方向的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技术帮助教师有效工作,使他们学会使用技术并有效地设计教学,最终实现课程与技术的最佳整合。
可以看出,初始认证方向主要紧紧围绕学校对技术的需要和应用,为学校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和设计类人员,为学校教育发展和改革服务。
3 培养层次与课程设置
(1)培养层次
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有两个培养层次:硕士(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其中,文科硕士Master of Arts至少要修32学分、教育学硕士Master of Education至少要修60学分,教育学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完成学位至少要修90学分。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只有文科硕士Master ofArts(M.A.)一个层次,最少要修满38个学分的师范学院课程,其中包括一百小时的实地调查和40天的教学实习。关于两个方向的培养层次及所要求的学分数,如表1所示:
(2)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它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课程的结构与类型。课程内容的合理程度,制约着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实施,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①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
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设定了不同的课程。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的必修学分相同,都要修17个必修学分,总学分差别主要体现在选修课上。另外,学生还要满足6学分的硕士生课程广度要求,即所有的学生(包括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等)除了学习本系的课程外,还必须至少选修师范学院其他系的三门课程,每门课程至少2学分。学生先前修的、非师范学院的课程所获得的学分,经过评价后可以转移累加在本学位所要求的学分上。比如教育学硕士最多可以累加30个学分。这里对可累加的课程有要求,只有那些与本专业相关且成绩达到“B”或者以上的课程才能转移累加。在满足硕士生课程广度要求的前提下,学生还要修一定数量的选修学分,选修课没有专业限制,但是在选修技术类的课程时有总学分限制,即选修的技术课程的总学分不能超过限制,文科硕士不超过3学分,教育学硕士不超过6学分。关于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课程学分的比较见表2。
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强调技术、媒体与教育的融合。开设的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Ⅰ;理论和程序设计;交互式媒体Ⅰ;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技术和学校改革:文化、媒体和教育等。从网站调研发现,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的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完全相同,只有选修课不同。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必修课程具体如表3所示。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17个学分的必修课程里,关于程序设计的课程有占的比例较大(7~8个学分),如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I、理论和程序设计:交互式媒体I(Theory andProgramming:Interactive Media I)。这说明该方向及时关注一些当前流行的媒体和技术,如:Java、C++编程语言和交互式媒体的使用,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技术开发的能力。
有3学分的教学设计课程,如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内容包括教学技术的性质,进行科学规划、管理和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系统方法,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在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下开发技术并应用技术。
在必修课程中,还要求从“认知问题和技术”、“社会问题和技术”、“文化问题和技术”以及“教育实践和设计”四类课程中任选三类,且要求所选课程必须来自三个不同的类别,累积学分为分。让学生充分认识技术设计与开发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并通晓技术应用中将会受到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核心研讨课和综合项目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研讨课有1个学分,而综合项目没有学分要求。文科硕士的综合项目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课题,也可以是几位学生共同做的大课题的一部分。相比较而言,教育学硕士的综合项目一般是一个研究或者是开发项目,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也可以修一门3学分的课程来代替。和文科硕士一样,学生所选的综合项目一般和自己的职业目标相关,并且能够真正体现他们的能力和优势,展示出他们的专业技能。
与文科硕士相比,教育学硕士有更多的选修课程,以至总学分比文科硕士多了近30个学分。Budin Howie说“教育学硕士更多会继续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较多的选修课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更多其他专业的知识,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为以后做准备。
②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课程方向要求至少38学分的课程,包括1分的必修课程,3~4学分的选修课程,且不能选修技术类课程。这个学位是为获得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教师资格证书做准备的。要想获得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的教师资格证书,除了获得该学位外,还要进行纽约州教师资格考试(New YorkState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s)。表4列出了基础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必修课程。
通过表4我们发现,该方向有六门必修核心课程。包括技术和学校改革,公平、伦理和社会问题,教育技术资源管理,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Ⅰ,计算机,问题解决和协作学习和一百个小时的学校实地调查。这些课程包括调查实践、技术的操作、社会和伦理问题、教学与学习、资源管理等方面,大多是基础的实践类课程,属于技术专家认证基础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的专业需求而设置的。
除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外,还包括其他专业的课程,如儿童发展心理学、认知和学习是人类发展学系的课程,还有一些政策及管理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都与基础教学实践密切相关,涉及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如特殊教育中的问题、儿童教育中的问题等。可以看出,这些课程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还有一百个小时的学校实地调查和6学分的教学实践课程。实地调查先于教学实习进行。调查任务根据某些核心课程的要求而定,一般包括:观察学生利用技术学习的过程,在班级里和单个学生或者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和检查软件等。教学实习主要在中小学进行,共40天。实践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让学生学会利用技术和使用教学设计,最终实现课程和技术的整合”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
研究能力的培养不是该方向的重点,其侧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最终服务于实践。该方向没有论文研讨课程,也不需要做论文。只需做一个综合项目。关于综合项目有四个要求:①综合项目必须建立在对该专业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研究的基础上,②必须建立在对专业经验(关于学生学习技术和利用技术学习的经验)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③项目必须集中在未来规划的某方面,能够通过改进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④项目必须关注技术使用中的问题,以促进技术公平合理地运用,最终能够促进所有孩子的学习。综合项目将根据以上四个标准进行评估(事实上不进行等级A、B、C和D评分,仅给予学生反馈)。综合项目的要求体现了该方向课程“通过技术的合理使用,来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终目标。
可见,相对于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更针对学校的实际问题和需要,更具实用性和实践性,其中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占很大一部分的学习时间。
4 课程实施和评价
“教育技术与媒体”方向的课程一般都会采用面对面授课的形式。小组协作、基于问题的教学都是课程上常用的教学形式。学校高度重视实地调查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的实施,非常支持学生的自主创新项目。学校、计算机公司、企业和其他机构是创新项目的常见合作伙伴,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环境、资源、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另外,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技术中心、技术与学校改革中心和哥伦比亚新媒体教学与学习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针对性很强,可以采用灵活的远程学习方式。例如,“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学校实地调查中的一些课程可以在线学习。有很多不同的在线学习平台,如Sakai,Moodle,Blackboard等,不同的教师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平台,有时也会有在线会议。学校对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进行不做比较评价,而是认为两者是相同的。所有的在线课程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严格监督。
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根据教师的不同,评价策略也不同。常见的是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硕士毕业时,学生会有一个毕业考试,只有通过毕业考试、修完学分并且完成综合项目的学生才能毕业。
5 学生就业
获得“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学位的学生就业渠道比较广泛。硕士毕业生一般从事技术教师或者技术协调员工作。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为专家在多种行业中工作,如教育服务、产品咨询和出版社等。也有一些人自己创立多媒体项目,成了研究者、设计者和制作人。教务管理秘书Matos Chaney说:
“我们的学生在教育部门、政府部门及企业都有任职。一些学生继续在正式的教育中工作,如当教师、研究员或者在中小学或者大学中从事行政工作。也有一些人在企业或政府机构的培训和发展部门从事工作。”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培养学校中的技术协调员,取得该学位的人有资格申请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教师资格证书。
三 讨论
综合分析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两个方向(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和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硕士课程设置,我们发现该校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 偏重培养学生新技术的教育应用
这个特点是由该校该专业培养目标“专注于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期让新的媒体成为教学和学习的强大工具,培养学生在教育中灵活使用技术的能力”决定的。硕士层次主要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的是技术的设计、利用和管理人员,课程设置更注重把课程与未来的职业相结合,强调把技术和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应用而不是学术研究。
2 强调技术应用并不是技术开发
课程设置中有一些计算机编程的课程,但是在选修课别限制了技术类课程的学分,这是为了让学生更集中到了解技术并应用技术解决问题方面,而不是培养专门的技术开发人员。
3 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目标相匹配,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把证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而且根据不同的职业目标,侧重点不同,从而使教育技术学的培养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结构。“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培养学校中的技术协调员,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前提,因此其课程包括教学与学习(认知和学习等)、资源管理等方面,大多是面向学校的基础课程。而其硕士层次的就业领域相对证书层次更加广泛,所以课程设计中包括了编程开发类课程、教学设计类以及其他相关领域,满足教育技术设计、开发及管理等领域的人才需求。
4 强调考虑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
从课程设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特别强调要从“认知问题和技术”、“社会问题和技术”、“文化问题和技术”以及“教育实践和设计”四类课程选三类课程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技术设计与开发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并通晓技术应用中将会受到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把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置于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之内,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开发和应用,而不是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同时,将技术置于社会与文化等系统当中,而不是孤立起来考虑,这样更能促进发挥技术的应有作用。
5 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应用技术解决问题
选修课中强调学生选择其他的院系课程,开设认知心理等,以便让学生了解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体现出教育技术所需宽广的知识背景。
6 课程设计重视学生实践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要求中,除了完成实地调研、教育实习等课程外,硕士毕业还要求必须完成一个综合实践项目,让他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学校鼓励学生到公司或学校实习,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习信息。
7 课程实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在研究生入学后选题方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强调让学生与导师讨论选题,而不是导师选题,导师会给出几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有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选题,只要条件允许,导师也会同意。学生在有了新的实验结果或者实验现象时才找导师讨论,而不是有了问题去找导师,更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8 课程评价强调竞争精神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进步的说明。特别是在硕博衔接上更加严格,学校只会向学生提供一个建议性的计划和时间表。如果学生不能保持令人满意的进步,将没有资格攻读博士学位。在学习环境里,市场经济体制依然适用,强调竞争意识。
关键词 GPRS系统;污染源;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211-02
近年来,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使其渗入到各个领域。而环境保护更是一个永恒而有意义的话题,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对污染更有效的监测和控制的目的,是本篇文章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本文中,将信息化的GPRS系统引入到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中,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1什么是GPRS系统
GPRS的英文全称为Gerneral Packer Radio Service,翻译过来的中文含义为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简单地说,它是一种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基础上,利用无线的分组方法来进行连接,把信息传输到终端的系统。更精确点说,GPRS是以分组的方法把数据高速传输并处理的科技。
2 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和污染源的分类
2.1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目前,由于工业产业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同时人类也在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在工业生产中,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使空气质量下降,甚至破坏臭氧层;还有不经处理的工业废水被排放到河水里面,造成河水里生物的死亡,甚至是污染到了人们饮用的地下水;城市中的汽车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危害到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地危害。因此,“保护环境,净化地球”已经成为全人类呼吁的最强音,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赖以生存的今天,关乎到子孙后代的将来。
2.2污染源的分类
污染源从理论上讲,是指那些导致环境污染的源头,一般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排放物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它们进行分类,下面做以简单说明:
按污染源的存在形态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这种分类也是最普遍的、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按活动范围和功能可以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污染源还可以分成点源和面源;固定源和移动源等。举个例子:生活垃圾既属于固体废物污染源,又属于生活污染源,还属于点源和固定源。
只有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污染源的具体类型和特点以后,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和监测。
3 GPRS系统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1)GPRS系统有很强的实时性,它的实时在线功能是这个系统的优势,没有延时等待的传输可以同步完成接收与发送数据,并且迅速处理多个点的多种数据,不需要等待数据的往返回馈,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样的特点就能满足数据采集和传输实时性的要求;
2)数据的传输速度快并且传输容量大、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强,这是GPRS系统的又一大特点,它的数据传送速率理论上显示为171.2k位/s,而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也能满足一般系统的传输要求;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不但能适应多容量和多变性,GPRS技术完全可以应付这方面的需求;
3)GPRS系统可以利用仪器设备进行远程反向监控,并且监控范围也很广,能满足不同种类的接入需求,还能进行远程的系统在线升级服务;
4)网络本身的优势,使其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在原来的网络基础上进行增加设备,就能加大GPRS网络的覆盖程度;
5)成本低,这个成本既包括了建设成本又包括了运营成本,对于建设成本的节约体现在利用原网络加上相关的设备;同时,运营成本体现在包月的收费标准。
基于以上GPRS系统的优点,将其应用在污染源的监测中,应该会对监测和控制污染起到一定的作用。
4如何利用GPRS系统在污染源中进行在线监测
4.1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技术分析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已经初步地有了成效,但在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整治方面,我们国家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面临的考验还是比较严峻的。我国的一些监控系统不能完全满足日前的需要,所以阻碍了污染源监控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监控系统覆盖层面窄,整体技术水平落后,联网率不高等。为了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所以引进了GPRS系统,它的出现,能保证环保部门实时监测到被监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时间、数量及是否符合排放标准等问题。
基于GPRS技术的在线污染源监控系统是由监测中心和多个监控点组成的系统,是将一些检测仪器安装在各污染源排放处,然后将检测的结果实时发送到监测中心,然后再通过GPRS网络将采集的各种结果传送到环保的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和监管。
4.2基于GPRS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
GPRS系统是一种分组通信网络,它以IP地址的数据为基础,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在监测中心的电脑主机配置固定的IP地址,各个数据采集点采用GPRS模块和该主机进行通信。
1)监控中心的主机采用DDN专线,并且配置固定IP地址,连接到GPRS网络。DDN专线的带宽,可以满足采集点数量增加的需求。监控中心的服务器在接收到GPRS网络传来的数据后,先进行认证,符合标准后传送到监控中心的主机,通过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的还原、分析、计算、分类、汇总等处理;
2)在线监控数据的多个采集点,是自行采集模式采集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与RS232接口相连的GPRS的终端上,再通过内置在终端的处理器进行处理,最后把数据进行协议封装后发送到GSM网络。
3)GPRS/GSM移动数据传输网络
现场监控点采集的数据经GSM网络接口功能模块进行解码处理,转换成在公网数据传送的格式,通过GPRS无线数据网络进行传输,最终传送到监控中心IP地址。
这个系统的综合性非常强,它运用了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监控分析软件和通迅网络,它的优点也很突出,因为信息采集点之间以及采集点和控制中心之间利用了现有的网络资源,这样不用重新架设新的网络,从而缩短了建设的周期,降低了建设的成本,并且方便了设备的安装、简化了维护程序。
4.3 运行环境要求: WINDOW2000或WINDOW2000 SERVER 或更高级的版本;数据库要求:SQL SERVER 2000
综上所述,是对GPRS系统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应用的简要说明,为了更好地实现监控,还需要技术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如果将自动控制、网络通信、计算机以及GIS 等信息技术引入到环境监控领域,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流域污染物排放的监督和整治,杜绝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世云,林春绵,等.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0-75.
[2]方力.AreGIS在重点污染源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4):60-62.
[3]徐赛华.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57-03 研究生教育处于教育链的最高端,只有将研究生教育做好了,我国才能真正地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大国。但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急剧增加,致使研究生教育有了向本科生教育回归的趋势,导致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出现下滑,不能完成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因此,如何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就成了当务之急。为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笔者做过长期的思考。在阅读先生的《留英记》一文时,受马林诺斯基教学方法的启发,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讲授的课程,笔者设计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笔者所讲授的《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专题研究》一课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套教学方法很难用一个词来完整地表述出其含义,为叙述方便,暂且称其为课题研讨式教学法。
一、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笔者在第一次实施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时,选修《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专题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共有7名同学,学校将该课程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开课,共16课时。为使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没有机械地按照学校的安排上课,而是按照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设计做了调整。
笔者将课题研讨式教学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师课堂讲授阶段,第二阶段为学生查阅资料、进行田野调查和撰写论文阶段,第三阶段为课堂学生报告和讨论阶段,第四阶段为指导学生课下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阶段。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笔者所在学校寒假较长的特点,笔者将第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在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在学生基本完成学校安排的第一学期课程后,利用学生的空余时间,笔者召集选修《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课题研究》课程的7名同学进行课堂讲授,首先讲授《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学科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学术界代表性的著作和文章、田野调查和文献搜集的基本方法、途径;其次,笔者将自己精心设计的十个选题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每人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并要求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
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由学生在寒假期间自主进行,但对于学生碰到的问题,也要求学生利用电话、电子邮箱和QQ等通信工具随时与笔者联系,以随时给学生以指导。学生在寒假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一是认真阅读一到两本代表性的学术专著,以系统了解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二是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学术文章,了解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三是进行田野作业,调查家乡建国以来与所选课题相关的民间文化事像的变迁状况,并搜集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地方文献;四是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所调查搜集的资料,撰写学术论文;五是在所写论文的基础上,制作用以课堂报告的PPT。
第三阶段是课堂报告和讨论阶段,在第二学期开学后的正式上课时间里进行。为使课堂讨论更有效果,笔者并没有在一开学就进行课堂报告和讨论,而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和撰写的论文初稿发给其他六位同学,要求每位学生认真阅读其他六位同学的论文和资料,了解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以便在课堂讨论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自己继续修改充实论文和PPT。经过两周的准备,从第三周起开始正式上课,每次上课时间为两课时,每次上课首先由一位学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报告,报告时间不超过一节课。在学生报告结束后,主要由其他同学予以点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做报告的学生同时做出解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笔者主要是倾听,只是不时地插话,引导和启发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带动学生的思考。在讨论会结束后,笔者再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学生的论文和讨论会中出现的问题做一简单评点,并要求已做报告的学生根据同学和笔者的建议继续修改完善论文,未做报告的同学课下好好准备。
第四阶段主要是学生在课下修改完善论文。做过报告的学生根据同学和笔者的建议修改完论文后,再交给笔者,笔者再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继续修改,并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正规学术规范撰写,直到修改到笔者基本满意为止。对于其中质量较高、达到公开发表水平的几篇论文,笔者向有关刊物推荐,结果有三篇论文得以发表。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结果,都非常高兴。
二、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作用
实践表明,将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引入研究生教学中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它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1.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课题研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从选择课题到撰写论文的每个环节都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即使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第一环节,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课题研讨式教学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囿于学生的基础问题,课题难以让学生完全自主确定,需要由教师设计,但每个学生研究的课题不是由教师分配,而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做一定程度的改动,教师只是介绍科研选题的原则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选题。由于课题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就有兴趣,有动力去进行研究。在课堂讨论环节,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并不发表长篇大论,只是组织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辩论,使讨论能够热烈而有序地进行。
2.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标,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每一个环节都着眼于培养、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课题研讨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在讲授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讲授本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选题,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入门途径。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第二个环节着重于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写作论文的能力。第三个环节通过课堂报告和讨论训练学生的表达、交流和互相启发能力。第四个环节则通过要求严格按照学术规范修改论文,训练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经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学生基本熟悉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从而为以后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3.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教学相长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精华,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一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教与学基本上是单向性的。课题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就要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实现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密切结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变成科研过程。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也要求教与学关系的重新定位,教与学由单向性关系变为双向性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变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在这种双向交流中,一方面,学生活跃性的思维所形成的新观点可以给教师以启发;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可以促使教师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了提高,教师也从中受益。
三、实施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为了使这种教学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课题研讨式教学适应于小班教学,不适合于大班教学。课题研讨式教学需要教师有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并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只有实行小班教学才能做到。笔者以前在上大课时,也曾尝试过课堂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但因为难以掌控,往往都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最后不得不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2.课题研讨式教学法适合专题研究类课程。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带有研究性质,要求学生利用已学到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此教学方法不适合那些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目的的基础类课程。
3.对学生的考核要考虑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而不能仅仅考虑学生最后的论文。课题研讨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中,都需要学生认真对待,如果仅考核学生的论文,就可能使学生只注重最后的论文写作,就不能调动学生对待其他环节的积极性,从而达不到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综合素质的目的。
4.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课题研讨式教学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费时较长。教师需要对每一个环节,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必要的掌控。如果教师在任何一个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掌控,那么,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就会流于形式,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下都要尽心尽责。
5.在设计选题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设计的题目不能太大,要尽量小一点、具体些。如果题目太大,学生难以做精做细,会流于泛泛而谈。二要考虑到学生的研究条件,设计的题目使学生有条件去完成。笔者在设计课题时,主要考虑了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术界已有的研究状况,尽量选取那些学术界已有了一定研究,但还有研究余地的课题。如果学术界还没有研究,对于学生来说就难以进行研究。如果学术界已研究的很成熟,那么学生只能重复前人的观点,不可能进行创新。二是田野调查的时间和经费问题。在学生正常上课期间,不可能抽出时间让学生去进行田野调查,至于经费就更谈不上了。所以,笔者设计的课题尽量使学生能够利用寒假回家过春节时间,在家乡完成。
俗话说,教无常法,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但就目前而言,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是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对于笔者的探索,学生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还要继续探索,使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留英记[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246-272.
[2]郝明君.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5-118.
[3]谢美华,张增辉.探究式教学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2):61-63.
[4]欧阳丽莎.德国“探讨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学研究,2008,(1):58-61.
[5]王玉.对研究生专题研究导向式教学方式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44-48.
江苏省经济基础良好,金融业发展水平高,金融人才丰富,具有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的优势与潜力,如何利用全球金融服务外包“离岸化”发展的机遇,改善影响江苏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升江苏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能力,对于促进江苏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
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IT外包,但受政策限制、内部体制、金融信息安全、法律体制和信用系统等因素制约,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发展较为缓慢,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江苏省凭借毗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近年来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江苏金融服务外包执行额及从业人数全国领先;率先实现了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集群发展;开始制定省级金融服务外包产业标准……江苏金融外包产业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化发展趋势明显
2008年全国首家金融服务外包基地――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成立,一批金融产品研发、金融软件开发、金融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较强的高端企业,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金融BPO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一批金融IT基础设施服务企业先后进驻商务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链。截止到2011年,昆山花桥商务新城已经吸引了70多家具有规模的金融外包企业。法国凯捷、柯莱特科技、颠峰软件、华道数据、远洋数据、中金数据、万国数据、东南融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金融服务外包供应商入驻商务城后,业务成长迅速,外包服务执行能力和规模不断扩大,商务城已经成为国内比较有影响的金融服务外包承接地,形成了“金融上海、后台花桥”的格局。
(二)离岸外包前景良好,在岸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巨大
目前江苏省金融服务外包主要以在岸外包为主,在岸与离岸金融业务流程外包市场规模之比约为10:1。江苏省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机构数量在全国范围名列翘首,再加上毗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由此引发的金融外包需求为江苏在岸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内生性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银行业的实力迅速增强,在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各家银行致力于提高服务的质量,关注客户的满意程度,控制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促使银行选择更加高效的途径,使得客户得到更加专业,更加周到的服务。江苏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规模不大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目前我国金融服务外包规模较小(印度独揽离岸金融外包服务80%的业务),另一方面江苏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主要来自国外金融机构在省内建设金融服务企业专门承接母公司业务,所占省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比例较小。但是随着我国本土服务商和全球服务商在华分支机构数量的快速增加,江苏省的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三)金融服务外包的接包企业发展迅速
江苏金融外包企业加速发展扩张,从事金融服务外包的企业多达数百家。目前江苏金融接包企业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本土成长起来的软件外包企业如新宇科技、润和软件等;二是国内知名外包企业如华道数据、中南融通纷纷在省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三是法国凯捷、佳能软件、欧索软件这些国外著名外包企业也在江苏设立的研发机构。这些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外包、数据处理等外包业务。2010年,全省仅离岸外包业务超300万美元的企业就有240家,南京中兴软创、新宇科技等近20家企业的离岸外包合同金额均在4000万美元以上,在“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及成长型企业”会上,江苏省新宇软件、方正国际软件、江苏润和软件、南京中兴软创、好莱坞数码、泛亚信息等22家江苏服务外包企业跻身中国成长型企业百强。这些企业的员工规模一般都超过1000人,外包合同执行额超过千万美元,以金融服务外包为主业的外包公司,年均增速都在100%左右。
二、江苏发展金融服务外包的区位优势分析
所谓区位优势是指生产地点或特定区位的政策和投资环境等各方面相对优势产生的对投资的吸引力。科尼尔公司按照财务吸引力、人员和技能可得性以及商业环境三大类别,构建了涵盖43个具体指标的评估体系,对全球离岸服务目的地的吸引力进行了评价,其中财务吸引力包括工资成本、基础设施成本、税收和监管成本等占40%,人员和技能的可得性指标及商业环境指标各占30%,结合上述指标,与我国主要的服务外包地相比,江苏省在承接金融服务外包方面具有以下区位优势。
1. 营运成本优势。有效降低营运成本是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外包的一个主要因素。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成本是人力资本支出,约占75%左右。江苏的工资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的发包方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我国一个入门级的金融服务外包员工月收入约为300美元,这一数字仅是美国的1/10,比印度更有竞争力)。而且与我国主要服务外包接包地如上海、广东、北京等相比,江苏也具有明显的人力成本优势。就商务成本而言,目前昆山花桥商务城的综合成本仅为上海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2. 服务外包人才优势。江苏的教育优势历来是推动江苏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江苏省劳动力资源丰富,高校毕业生数量居全国首列。服务外包人才优势相对突出,2008年,全省服务外包培训录用人数2.15万人,企业培训人数1.45万人,培训机构培训人数0.74万人,均列全国首位。目前江苏省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已形成体系。江苏省大力实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工程,南京、苏州、无锡、昆山四市被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同确定为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目前,江苏省已基本形成以普通高校、软件学院及职业技术学院等学历教育为第一层次,专业培训机构、社团、企业等非学历教育为第二层次,其他软件人才培训机构为第三层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渠道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格局。
3.市场需求优势。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和经济发展潜力促使不少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其离岸外包战略地点。从近年来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可以看到,由此引发的金融外包需求将为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内生性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同时也将为承接离岸金融外包服务商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江苏省经济发达,2010年全省GDP达到4.09万亿元,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苏州、昆山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据统计,只有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真正的外包才开始。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金融业的发展,江苏金融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仅银行类金融机构个数11462个,约占全国5.85%,从业人数179155人,约占全国5.81%,资产总额71555.4亿元,约占全国8.11%。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江苏金融总量超过上海,本外币存款余额超6万亿,位居全国第三。这必然形成旺盛的金融服务外包需求。
4. 基础设施等商业环境优势。金融服务外包的特点决定了交通、通讯、供电等配套措施是金融服务外包企业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江苏省具有高质量和大规模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基础设施和世界级的电信基础设施,与其它省份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江苏省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了3725公里,密度为3.2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全省境内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城际轻轨以及京沪高铁的开通使苏南城市与上海之间、省内各城市之间同城化趋势日益明显;全省有五个城市拥有机场;江苏省拥有世界级的电信基础设施,可实现99.98%的网络连接率,一些服务外包产业园还开通了高容量国际专线的电信服务,能够为主要服务外包基地提供稳定的、不间断的双电源双回路电力设施、高可靠性的供水供气设施。江苏省大力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的服务外包载体建设。在国家认定的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南京、苏州、无锡三市占据三席,是全国示范城市最多的省份。江苏还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示范区的认定工作,先后两批认定了常州、镇江、南通、昆山、太仓、江阴6个省级示范城市和无锡新区、苏州新区等34个省级示范区。目前,全省建成各类服务外包载体超过2000万平方米,各类外包产业集聚园区内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及企业服务体系为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打下了基础。
5.地缘和政策导向优势。江苏省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区域,紧邻着上海的地缘优势是江苏发展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机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不仅吸引了世界主要金融机构进入上海金融市场,同时促进上海提供更好的金融前台服务和金融后台服务,支撑上海国际金融市场,而江苏上海之间具有便捷的交通和高效的电信服务使得江苏具备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后援基地;日韩是比较大的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包国,日韩长期以来与江苏贸易往来频繁,在地域、语言、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江苏已成为日韩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因此利用地缘优势可以使江苏的金融服务外包更上一个台阶。江苏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支持。2007年5月,商务部将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并将相关政策在苏州工业园区先行先试,从2007年开始,国家外包专项资金对江苏省服务外包产业给予了积极扶持,截至目前,江苏省外包企业、培训机构及示范城市获得的国家级资金已达2.7亿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示范城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规定2010年7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对注册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三、 江苏金融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服务外包处于IT外包的初级阶段。由于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监管等配套政策出台时间较短,直至2004年,中国银监会才陆续出台了一些与银行业务外包有关的规定,保险业尚未出台与保险业服务外包有关的监管规定或指引,导致金融业在做外包决策时过于保守,在被大多数同业证实了IT外包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风险可控的状况下,金融机构才谨慎的尝试外包。
2.接包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竞争力不高。江苏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产业组织和管理较不成熟,专业资质普遍较低。在江苏排名靠前的软件公司,仅有20%的企业获得了CMM4或CMM5级认证,国际领先软件外包企业的这一比例高达80%以上。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发包方提供较低成本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等为竞争力;第二阶段是以流程建设和行业经验为竞争力,能够帮助客户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第三阶段以知识产权为竞争力,这是服务外包企业的最高境界,这需要企业有极强的行业背景,具备提供咨询服务的能力。省内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刚起步不久,服务外包公司大多数处于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数据录入等IT方面的外包,缺乏核心竞争力、交付和议价能力差、缺乏风险控制能力、人才短缺,这些企业在低利润的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其技术实力、经营状况以及社会信誉等方面皆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要求。
3.高素质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匮乏。江苏人才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发展服务外包业的人才优势逐步显现,但同时其人才结构问题也逐步暴露。在国内传统的学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所期望的人才素质还存在较大差距, 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主要体现为学生普遍缺少项目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很难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强、结构上不合理。
4.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机构的业务外包存在着很多风险,尤其在信息安全方面,金融机构将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必然需要将一些内部资料或者客户资料交与外包公司,如果外包公司缺少责任感或者恶意泄露一些信息,将会给金融机构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和损失。目前,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些行为,一旦与外包服务商产生纠纷时,就无法取得法律及相关处理程序和制度的援助。
5.监管制度不成熟。金融服务外包是这两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服务方式,相关机构还未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措施和风险防范机制。江苏省内的外包商主要是国外相关服务商的分支机构和国内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服务商,外包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信誉难以保障。金融机构在选择服务商时缺少评判标准,甚至分不清外包商和金融机构的权利义务,在遇到纠纷时,由于没有相应的专业机构来解决纠纷,以至于金融机构在是否外包问题上相当谨慎。
四、促进江苏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各级政府应该强化金融服务意识,实施税收优惠、补贴、财政专项基金扶持等政策优惠,可以设立一定的标准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进行认定,可考虑适当减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对其研发费用实行税前抵扣,对于新建的或购置的自用办公用房,给予适当优惠和补贴;适当放宽行业准入条件,积极吸引国际知名服务型企业,鼓励国外大型金融跨国公司来我省服务外包基地建立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提供中心或服务基地;加强对金融行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力度,制定支持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担任监管角色。
第二,大力培养金融服务外包人才。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瓶颈。为有效增加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公司,我省应出台必要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海外服务外包人才。同时,我省作为全国的教育大省之一,每年培养数以百万计的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实施人才培训计划,构建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体系,将金融服务外包的产业园区的建立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实现“产、学、研”无缝对接,为人才储备打下基础。
第三,在岸、离岸市场发展并举。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既要抓离岸外包,也要抓在岸外包。开展离岸外包,有利于提升企业业务成熟度、交付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而在岸外包,可以降低门槛,交付更加便捷。据美国科尔尼公司预测,2012年前后中国的服务外包市场需求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需求市场。境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需求一旦释放,必将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目前,金融、电信、政府、制造等行业是国内市场主要的发包者。江苏拥有了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巨大的内需市场,应该引领金融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外包服务提供商,特别是为数众多的中小金融企业,更需要借助专业服务平台提高竞争力。
第四,既要引进海外金融服务企业,也要培育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一方面,鼓励海外金融机构在我省建立分支机构,以便直接拉动我省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同时,也为我省带来相关经验,技术和管理模式,培训和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另一方面,加快对本土金融服务外包商的培养,鼓励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与海外优秀的金融服务外包商开展战略合作和策略联盟,建立合作共赢的战略性客户关系。鼓励支持开拓市场、并购重组、引进战略联盟、引进风险投资、境内外上市等方式,迅速发展壮大,形成生根型本土服务外包大企业、大公司和跨国公司。
第五,协调各城市金融服务外包的建设,形成互补共赢的集合效应。省政府应统一各市政府的认识,协调各地方政府制定切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服务外包发展规划和重点,努力突出地方比较优势,形成整体的发展合力。可以建立具有国际地缘优势、产业突出优势的外包业务中心,比如无锡可以进一步与日韩联系,加大承接力度,成为日韩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业务主要承接者。南京可以突出金融IT信息系统开发的优势,细分市场,重点发展金融数据处理业务,以成为相应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主要承接者。
参考文献:
[1] 杨琳. 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M],人民出版社,2008
[2]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南京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 区域经济与金融, 2010,(2).
[3] 包信仁. 商务新城金融“硅谷”[N]. 上海证券报, 20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