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1 10:11: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超分子化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基础化学原理绪论课的重要性
一门课程的绪论课讲授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及教材的推测评价。如果绪论课没讲好,学生一开始对这门学科的性质、重要性不清楚,自然就会影响以后的听课效果和学习积极性。基础化学原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并且面对大一新生开设,所以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学习能力以及促使其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律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不能积极主动应对角色的转换,对自己所属专业知之甚少,特别是对于基础化学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及其与专业课的关系几乎一无所知,因而往往忽视对该课程的学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必须重视基础化学原理绪论课的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第一时间,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责任感[1],初步了解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2教学内容设计
(1)关注化学学科发展,讲授内容与时俱进。化学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以基础化学原理绪论课的讲授内容必须能够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比如在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定义时,需要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定义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19世纪,化学被认为是原子的科学,发现新元素是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化学科学的前沿;随着20世纪下半叶科学的迅速发展,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发现新元素,而是合成新分子,所以化学被认为是分子的科学;进入21世纪,由于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大大扩充,研究方法大大深化和延伸,化学被认为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2]。泛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片、结构单元、分子、超分子、高分子等10个层次。鉴于课时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笔者没有对这10个层次一一讲解,而是以艾滋病毒(HIV)与C60能够形成超分子,从而利用C60可以抑制HIV为例,简单介绍超分子的概念,使学生对当今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认识更加深刻,且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2)根据不同专业因材施教,树立专业思想和信心。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绪论课讲授的内容应与其专业有一定联系。本文以授课对象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例,说明绪论课在内容设计上要有针对性。在向学生讲解化学学科在科学领域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时,为说明化学技术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笔者着重向学生介绍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教授。他接连攻克重重难关,最早研制出了我国炼油工业急需的催化剂,奠定了我国炼油催化剂发展的基础。之后我国炼油催化剂品种不断丰富和齐全,并形成系列,不但大大满足了国内炼油生产的需要,也使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少有的裂化催化剂出口国之一。丰富生动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从事化学化工行业大有用武之地,而当务之急是学好基础课程———基础化学原理。在向学生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时,我们引用了徐光宪院士的观点“21世纪的化学研究有六大趋势”[2],针对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笔者重点向学生介绍这六大发展趋势中的第四和第五大趋势。首先向学生介绍第四大趋势即合成新分子和新材料仍是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以满足人类生活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之所以向学生重点介绍第五大趋势即造成污染的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是必然的趋势,是因为传统的化工企业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也同时带来很多严重的负面问题。此时应向学生明确指出,化学化工行业不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化学是能够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作为一名化工专业的学生,更加有责任学好化学、用好化学,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由此引出“走绿色化的道路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必然趋势”。此外,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大一新生已对今后的就业密切关注,所以我们在绪论课教学中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前景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的介绍,能够使学生对本专业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坚定了献身化学化工事业的信念和决心。
(3)密切联系实际,旁征博引,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如果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仅仅是一些定义和原理的简单堆积,就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为了讲好绪论课,我们充分利用期刊及网上资源,搜集了许多新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了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人文图片以及动画等资料,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比如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研究内涵就是通过具体实例(如某著名进口品牌化妆品检测出禁用成分铬和钕)引出的:通过介绍铬与钕的特征与性质引出“无机化学是研究所有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通过引用检测机构对铬和钕含量的测试结果指出“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和操作技术的学科”。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为了提高绪论课教学质量,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4)推荐一些重要的化学学科参考资料,营造一定的学术氛围。为满足大一新生的求知欲,初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在绪论课中介绍一些国内重要的专业性期刊及查阅专业文献的途径和方法是必要的[3]。我们结合基础化学原理课程内容,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学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化学学报》、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这些期刊登载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研究论文,反映了这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由于学生刚进入大学,对以上教学内容的接受与领会需要一个过程,但通过以上做法,在绪论课教学中营造了一定的学术氛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并启发了学生的科研意识。
关键词:海岛型超细纤维;染整;技术
中图分类号:TSl02.52文献标识码:A
超细纤维通常分为两大类,即长丝和短纤。长丝的除了丝密度相对较大的采用直接纺丝法,绝大部分是采用复合纺丝法。复合纺丝法中线密度较大的主要采用复合裂片剥离法,线密度很小的主要采用海岛溶离法。
海岛型复合纤维是由两种不同溶离性能的聚合物分别作为"岛"和"海"组分制成的。岛组分一般选用聚酯(PET)或聚酰按(PA),海组分一般选用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阳离子可染聚酯(COPET)等。剥离时,使复合原丝中的"海"组分溶离,留下"岛"组分即海岛型的超细纤维(称海岛丝)。通常线密度在0.11~0.01ldtex范围内,一些特殊用途的纤维,线密度更低,最低可达0.0001dtex。通常岛的数为16、36、37、5l和64,目前已经可以生产出岛数超过100的超细纤维,最高可达1000左右。海和岛的比例也有不同,早期为60:40左右,目前为30~20:70~80,甚至可以使海岛组分减少至2%一10%,海岛型复合超细纤维的染整加工过程为前处理(退浆,精练、松弛、预定形、碱减量开纤)、染色和后整理。
1前处理
1.1退浆与精练
海岛丝线刻度大小,比表面积大,因此上浆量和上油量大,上浆量(约4%~6%)比常规纤维(约3%)多一倍左右,上油量(2.0%~4.0%)比常规纤维(0.5%~1.0%)多近三倍。在预定形前必须把浆料和油剂除尽(一般残油率
1.2松弛与预定形
松弛处理可使海岛型超细纤维织物有效收缩以获得良好的蓬松感,松弛处理时织物完全处于无张力状态下,经湿热、干热作用,纤维间产生收缩差异,从而提高织物的回弹性,平滑性和蓬松性。
预定形温度一般控制在180℃~190℃。温度太低,布面皱痕不易去尽,织物抗皱性差,易产生染色疵病,门幅稳定性不够,并影响手感和风格;温度过高,布面发硬,增加碱减量难度,还会产生色边染疵。如果海岛纤维是COPET,预定形温度在155℃~165℃,否则开纤较难。
1.3碱减量开纤。
海岛型超细纤维的开纤需要溶解或分解海组分,才能得到极细的岛纤维。常用碱来溶离海组分,使其碱性水解为水溶性物质而达到开纤,而岛纤维又很少受到损伤。不仅要光分去除海纤维,又要防止岛纤维是受到损伤,还要注意高收缩纤维的损伤和收缩程度。
开纤好坏对后加工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染色和磨绒。完全开纤后,每根纱含有数量多达数千根的超细纤维,所以非常柔软,透气性也好,磨绒后可在织物表面形成浓密的绒毛。
不同的海岛纤维,岛与海的复合比例,纺丝温度,冷却成形条件和拉伸卷绕条件等都影响开纤维难易,因此开纤条件也是不同的。
用烧碱作为开纤剂虽然速度较快,但控制较难,在海组分不断溶解的同时,岛组分也遭到水解,特别是先被开纤出来的岛纤维,会发生水解剥皮作用。这样的产品不仅强力差,绒毛丰满度、弹性也差,染色鲜艳度和染色牢度也差,而且加工稳定性和重现性也差。因此选用多种碱剂,添加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控制温度,时间对开纤都很重要。
通常都是采用测定失重率来控制,由于碱的作用,可能有多方面的失重,包括织物上的未去除的浆料和油剂(量很少),海组分的溶脱,岛组分PET的水解剥皮、高收缩PET纤维比较容易水解失重,后两种失重是应当防止的。失重度一般控制在20%~25%之间。
2染色
2.1染色工艺
影响纤维及纺织品染色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纤维的化学结构(化学组成,聚合度等)和超分子结构(结晶度、聚向度、无定形区大小、分布等)。其次是形态结构(纤维粗细,截面形状,皮芯结构等)。
纤维细小,比表面积大,当线密度小于ldtex时,其比表面积呈指数增大。因此吸附和扩散时间较短。在较低温度下就有较快的上染速度,在高于50℃后就明显上染(通常PET要高于90℃才较快上染);最高染色温度也低,约为120℃一125℃(普通PET为130℃),染色对温度的依存性也强。
由于上染速度快,匀染性也差,当然匀染性也与纤维线密度不均匀和开纤不充分和不均匀有关。后者较难解决,前者需控制起始染色温度后的升温速度。在50℃~85℃(接近纤维玻璃化温度Tg)阶段,保持1℃/min升温速度,85℃~90℃保温一定时间(5~lOmin)使染料在未大量扩散进纤维内部之间,表面染料充分移染,因为比表面积大有利表面染料的移染,可以大大提高匀染性。在90℃~110℃之间,升温速度进一步放慢至0.5℃/min,在110℃再保温一段时间,因为在110℃~115℃范围,是染料扩散最快的阶段。然后再缓慢升温(1℃/min)左右达到最高染色温度,然后适当保温时间。对于不同的海岛型超细纤维,温度控制条件也不同。最后降温到70℃以下放液,可改善织物手感,减少皱折,也有利于聚酯纤维中少量低聚物,落入染液中再沾粘着在织物表面,产生染疵。
海岛型超细纤维的显色性比普通涤纶纤维低,主要原因是纤维细,比表面积大,对光的反射和散射强。超细纤维比相同染料浓度的粗旦纤维的色泽浅得多,为了获得相同颜色深度,超细纤维的染料浓度要比普通纤维高得多。而且颜色鲜艳度也较低。同样原因使超细纺织品的染色牢度,包括耐晒、耐洗和耐升华牢度也低。因为比表积大而使纤维表面吸附的染料量多,总曝光量也增加,而且光容易透入纤维内部,使内部染料也易褪色。通常染料浓度高,耐晒牢度高,超细纤维则相反。由于同样原因,纤维受热后容易发生热迁移,染料从纤维内部向表面迁移比普通纤维明显,因而引起热定形后的染色牢度下降。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主要要选用合适的分散染料来提高深色性和染色牢度。
2.2染料选用
海岛型涤纶超细纤维染色用分散染料的基本要求。匀染性和重现性优良;得色量和提升力高,易染成深浓色;浅、中色的晒牢度和中、深色湿牢度优良。衡量分散染料在海岛型涤纶超细纤维的匀染性,可以从初染率,移染性和匀染度sr值来考核。
上染速率的提高,突出表现在初染率高,染料如在较低温度时(低于呜)就开始大量上染,不利于匀染。同一分散染料在海岛型超细纤维上的初染率要比常规纤维高l~3倍,不同分散染料在海岛超细纤维上的初染率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取得良好的匀染性,除了采用合适的染色工艺和选用优良的匀染剂外,更重要的是选用初染率较低,而最终上染率高的分散染料。
3结束语
对于海岛型绦纶超细纤维用分散染料能染成深浓色的大部分是利用超分子化学复配增效作用,根据复配原理拼混而成。
分散染料染色是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的,但其前处理工序均在碱性介质中进行。若前处理后纤维上的碱剂未洗干净会给染色带来色相波动,也会影响染深性。
参考文献
[1]宋心远.新型纤维纺织品染整加工助剂[C].2007年浙江省印染助剂第17届年会论文集,2007,5:15.25.
[2]金文国.海岛型复合纤维的开发与现状[J].合成纤维,2002,31(6):34-36.
[关键词]超支化聚合物,高度支化聚合物,树枝状大分子,超支化聚矾胺,超支化聚酉旨胺,超支化聚氨醋,分子设计,新方法,荧光,荧光超支化聚合物,激基缔合物,碎灭,两亲性聚合物,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自聚集,花标记,花探针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54-01
1.主要内容
1.1 本论文紧紧抓住当前超支化聚合物发展的新动向,摒弃传统思维的束缚,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合成超支化聚合物的几种全新方法,由已商品化且价格便宜的单体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超支化聚合物,解决了当前超支化聚合物研究中合成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结构可控性差等一些重要问题,为深入考察其结构一性能关系、进行功能材料设计及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了可能。进而采用在线皿、、等表征手段对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考察,提出了聚合反应初期体系分子增长的一般历程。在此基础上,采用封端法,将合成的部分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了功能化,制得了水溶性荧光超支化聚矾胺及荧光超支化聚醚,考察了浓度、酸碱度、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荧光行为的影响,发现了超支化聚醚分子内的激基缔合物现象。本论文还合成了两亲性超支化聚矾胺,并用花荧光标记和探针法研究了该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憎水自聚集作用。论文利用花荧光探针技术,首次发现了高度支化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并研究了该行为与支化度的关系,得到了一些具有原创性的重要结论,为研究超支化聚合物自组装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用封端法制得了水溶性荧光超支化聚矾胺及荧光超支化聚醚。花标记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荧光行为研究及利用花荧光探针研究高度支化聚合物水溶液的自聚集作用。
1.2 由于超支化聚合物所具有的三维球状结构,良好的溶解性,大量末端基因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成为近年来高分子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可从近年来不断增长的文献及综述得到印证。由多,、为可反应基因型单体缩合聚合制备超支化聚合物是合成超支化聚合物的常用方法。通过这种途径,已制得包括聚苯、聚醚、聚酞胺、聚硅烷、聚醚醚酮、聚碳酸等在内的多种超支化聚合物。然而,绝大多数型单体不能直接购买,需由实验者自己合成,既费时又费力,极大程度地限制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功能化研究、大规模生成及商业化应用。因而,合成方法及思维的革新势在必行。年,己等人发明了一种“自缩合乙烯基聚合法”,并由间氯甲基苯乙烯合成了超支化聚合物。通过“开环聚合”一田一合成超支化聚合物业已成为可能。最近,。匹、己等〔例分别用和型单体合成了超支化聚酞胺及超支化聚醚。但和单体的缩聚反应通常会导致凝胶,使得聚合工艺难以控制。即使在特殊的催化剂作用下,也只有在极稀的反应浓度时才有可能得到可溶性超支化聚合物。当单体浓度达到几时,即发生了交联。而且,对于相同基因配比甩一的反应,一内即发生了凝胶化。图式一合成超支化聚合物的新方法设计为了寻求原料易得且工艺可控性好的方法,本章从分子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合成超支化聚合物的新思维,即由商品化的和'型单体合成超支化聚合物。花在不同浓度一水溶液中的发射光谱,一图一一时花单体和发射峰与聚合物浓度的关系曲线对聚合物自聚集作用的影响如图一所示,酸碱度对高度支化聚合物自聚集作用亦有影响。随着值增大,花的单体发射强度在以下变化不大,在以上则逐渐增大而皿发射则随逐渐增大工班的变化更为复杂,在以下逐渐增大,在附近无显著变化,在以上则逐渐下降。这些数据再次证明,的形成并不是因为叔氨的碎灭引起的,否则工和工都将会随增大而逐渐减小。由于在碱性条件下聚合物的溶解性有所下降,故花更容易形成,也就是说聚合物的自聚集作用更明显。图一不同值下花在一水溶液中的发射光谱图一花在一水溶液中的发射强度比与值的关系溶剂对高度支化聚合物自聚集作用的影响.如图一所示,甲醇对花的荧光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花的单体发射光谱缓慢增大,达到后则迅速下降同时峰强开始略有增大,在后,有所减小习玩开始随甲醇含量增加亦呈下降的趋势,后,转为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少量的甲醇将使花的荧光增强当甲醇含量太高时,花的荧光会被部分碎灭,由于对单体发射碎灭更强,因而工创玩反而增大了。总的说来,甲醇对高度支化聚合物的聚集行为影响不大。与甲醇不同,二甲基亚矾对高度支化聚合物的聚集行为影响很明显。如图一所示,随着二甲基亚矾含量的增加,花单体的荧光强度呈单调上升的趋势,而的强度则呈单调下降的趋势,习玩随二甲基亚矾比例的加大而迅速减小。这些数据表明在有存在的情况下,高度支化聚合物的由于自聚集产生的胶束会遭到破坏。这种现象应主要归因于的强极性及亲脂肪链的特性。第七章花标记或探针法研究超支化聚合物水溶液的自聚集行为图一不同水甲醇混合溶剂中花的荧光发射光谱,图中数据指甲醇的体积百分含量的浓度为图一花在不同水甲醇混合溶剂中的含量。与甲醇含量的关系不同,二甲基亚矾混合溶剂中花的荧光发射光谱,图中数据指二甲基亚矾的体积百分含量浓度为花在不同水二甲基亚矾混合溶剂中的含量。与二甲基亚矾含量的关系其它聚合物体系自聚集行为的花荧光探针研究在实验中,还用花探针的办法对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一的自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与用标记法研究一相一致的结论。
结论
用封端法制备了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并用花标记的方法对其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自聚集作用随憎水基团在聚合物中的含量增大而增强,当时,其产生胶束的浓度约为一几,没有憎水基团的超支化聚矾胺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可发生自聚集作用,其产生胶束的浓度约为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一倍。当时,超支化聚合物在相对低的浓度下就可发生自聚集作用,此时,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自聚集的突变点为一几,一的突变点为一几。在一一之间,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自聚集行为会发生突变,而在低浓度下没有憎水基团的超支化聚矾胺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小得多。由于甲醇对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溶解性及环境的极性产生影响,因而对其自聚集行为亦有影响。通过花探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支化度的高度支化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支化度越大越容易发生自聚集作用,支化度越高的聚合物l生自聚集作用的转化点越低,当支化度很小巧时,聚矾胺难以产生自聚集作用。在碱性条件下,高度支化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更显著,形成的胶束更紧密。相对于甲醇,二甲基亚矾对高度支化聚合物的聚集行为影响更明显,随二甲基亚矾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自聚集作用迅速减弱。超支化聚合物支化度与自聚集作用的这一关系可反过来用于支化度的测定。
参考文献
扬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从2009年至今累计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94人,毕业26人,其中90%以上进入苏、浙、沪大中型企业,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通过5年来的摸索,化学工程领域已经实现了学术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分类培养的格局,完成了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工作和校外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基本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工程实践为落脚点的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扬州大学在化学工程领域开展了以学科内在关联性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为纽带的“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力图通过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程领域的交叉融合,培养出能综合运用多个工程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具备适应多种工程研究工作和解决多样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大化工”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由“单一工程领域的狭窄对口”变为“多个工程领域的广泛适应”。
二、“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1.重新定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
扬州大学围绕“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对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提出:培养面向行业、面向未来的高层次复合型“大化工”人才应该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良好的创新思维、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扎实的化工、材料、制药、环境等学科基础知识,能综合运用化工过程、绿色工艺、工业催化、材料制备、药物合成和环境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备独立从事化工-材料类、化工-制药类、绿色化工-环境保护类等多个大类方向的研究工作和解决多样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按照“方案宽口径、培养个性化、出口多方向”的基本原则,重新制定了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2.构建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模块化双螺旋”课程体系
针对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新的培养方案,学校在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整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由化学工程领域牵头,校内多个工程领域协调配合,改革了传统的层次化课程体系,见图1,构建了基于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模块化双螺旋”课程体系,见图2。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多链交汇,有效解决了传统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脱节的问题。对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使得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加上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理论课程平台和多元化实践课程平台所整合的多种教学资源,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模块化”的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通过设置模块能够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多链交汇,有效解决了传统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脱节的问题。对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使得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加上多个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理论课程平台和多元化实践课程平台所整合的多种教学资源,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
(2)“双螺旋递进式”的课程排布更加贴合人的发展规律
“双螺旋递进式”的课程排布,既保持了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相对独立性,又确保了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性,使得各模块之间呈现了从掌握多学科基础知识———构建基本工程技能———建立初步工程概念———获得多领域工程科研训练———亲历工程实践———实现“大工程领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完全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3)多元化的实践课程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学校多元化的实践课程平台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教学实践资源包括扬州大学国家级测试中心、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药物研究所、扬州市材料性能强化技术中心、扬州大学联环生物化妆品研究所、扬州大学超分子化学研究所、扬州大学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研究所、扬大-中化精细化工研究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药物合成专业实验室等;校外教学实践资源包括扬州市化工园区、高邮市电缆材料科技园区、大学科技成果孵化园、泰州医药城、江苏油田、扬农集团、长青农化、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联环药业等多家单位,以及50多家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近70家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能够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多工程领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支撑,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3.打通相关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大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
应该摒弃传统的学科主义色彩,充分体现实用主义的根本诉求。学校通过打通相关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将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构思细化落实到相关课程之中,重点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少而精地设置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类课程、外语类课程、工程数学类课程以及相关工程领域所共用的最基础的课程。最基础的课程并不强调学科系统性,而是以“必需、够用”为度对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旨在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2)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首先要重视其学科交叉性、宽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要能反映本工程领域和相关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使学生熟悉多个工程领域科研的最新动向,增强科研兴趣;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将企业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或工程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企业工程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最后课程内容的选取还要考虑系统性,做到与后续课程和课题研究的有效衔接,减少学生课程学习的盲目性。
(3)充分发挥选修课的灵活性
选修课的设置除了相关工程领域的专业课程外,还要设置大量的交叉学科课程,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能力在全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解决知识结构单一化的问题,适应不同类型研究方向的需要,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4)加大实践课程的学分比重
“大工程领域”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课程学分占到1/3左右,实践课程的内容将不仅仅局限于本工程领域的教学内容,更多是要提供多个工程领域的实践教学内容。而且,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将贯穿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知识学习、科研选题、工程实践,以及延伸至对论文写作阶段工程应用性的指导。同时,还要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内在联系,提高知识学习与工程应用的转化效率,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4.科学合理地配备师资“大工程领域”的课程在师资配备上
除公共课及部分专业基础课外,主要采用“三三制”,即多个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企业及研究单位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院内有企业工作背景及长期与企业有业务合作的教师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尤其对于实践课程的师资配备则要充分体现“工程背景”,可以是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校内教师,也可以是拥有一定数量面向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的校内教师,或是来自企业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积极尝试采用多教师串讲的授课形式,例如:在化工—材料类课程中醋酸纤维的生产和应用这部分内容,将安排三位老师进行串讲和指导,两位校内教师一位主讲化工工艺与设备,一位主讲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而邀请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则讲解醋酸纤维的应用及市场行情分析。从而实现了多学科知识配置—市场认知—企业应用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目标。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