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市场一体化论文

市场一体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1 10:12: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市场一体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市场一体化论文

第1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产业化”由此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尽管社会各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但教育产业已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去了。

一、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困境

总的来说,由于受原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教育体制与模式的影响以及在深层次上我国文化传统的内在作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教育投资尤其是政府教育投资增长缓慢,总体水平偏低。按照世界有关标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500、600美元时,他们的平均教育预算应分别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2%、3.5%、4%。但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的数字,1994年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中,中国仅为2.2%;世界平均水平为5.2%;就连一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也分别为3.9%和3.0%。即使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经过这几教育投资的高成长,现在教育预算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仍不足5%。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教育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解决教育供求的矛盾。

其次,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甚高的情况下,投资基础教育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而我国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急剧扩大,初等教育相对萎缩。在国家教育事业经费中,初、中、高三级教育投入的比例,90年代初为35.22:36.22:21.47。高等教育在有限的财政教育拨款中超过20%,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从使用效率看,高等教育规模有限,毛入学率仅为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资相当于培养60个小学生和25个中学生,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这样的国家教育投资在结构上显然是不合理的。

另据权威部门统计,从1994年到1996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中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比重从59.85%下降到54.37%,其中农村学校下降到52.63%。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中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小学从59.85%下降到51.92%;初中从56.44%下降到49.44%;义务教育中政府拨款的比重比非义务教育的还要低,是政府拨款比重不尽合理的一个方面。

还有,我国现有的财政预算体制对教育发展不利。我国的基础教育原则上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在财政支付方面实际上由县、乡政府负担。但国家并没有实际的财税政策支持,以增加县、乡政府相应的财政支付能力。如1996年在全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0.04%,非常之低。县、乡政府往往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育的投入,而且在实际使用中还到处被挪用挤占,所以真正投入到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中的费用少之又少。

二、实施教育产业化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了教育产业化的条件。而且一些教育产业化的尝试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现实的社会运行之中了。

1、实际上早在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教育就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而且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教育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构成教育市场,交换的商品是教育服务,这与传统意义上服务企业的性质完全一样。尽管由于教育服务产品的受益具有社会性和私人性,但这种复杂关系并不影响教育的产业性质。因此从产业分类学上把教育看作产业是不成问题的。

2、从需求方来看,社会和家庭居民有强烈的教育消费需求愿望,教育产业化呼之欲出。我们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到2020年将达到16亿,这就决定了教育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和拓展空间。而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从居民的消费比例看,教育消费的年均增长速度是20%。中国青年报社几年前做过的一项社会调查中表明:85.6%的家庭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而我国目前高等教育18-25岁青年毛入学率不足10%,我国的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越来越多的人期待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也导致基础教育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家庭对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方百计为子女选择一所好学校以争取高考的胜利。另外近几年,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出国留学,按每人每年1.2万美元的低限计算,至少每年在教育上以3亿美元的增率在流出。教育的巨大需求为教育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教育产业化是缓解我国教育经费不足增加教育供给的途径之一。按同龄青少年毛入学率计,研究生教育我国仅为0.4%,本科生为4%,专科教育为7%,高中段教育为34%,初中段为85%,小学净入学率为99%。2020年要达到本科生10%,专科生20%,高中段65—70%,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没有通过教育产业化增加教育供给,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和各级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办学模式单一、办学体制僵化、教育机构冗员严重、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状况。在这些公办教育机构中沉淀着相当数量的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若通过教育产业化手段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方式整合这部分沉淀着的教育资源存量,其增加教育市场供给的潜力是相当大的。其次,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教育异军突起,至1999年底,全国有民办幼儿园24643所,民办小学1806所,民办普通中学1702所,民办职业中学689所,民办中等专业和技术学校1036所,民办高等学校20所,分别占相应学校比例的13.2%、0.28%、2.1%、6.9%、12.6%和1.9%,已初步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基础教育到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较为完整的民办教育体系。另外各类培训机构21309所,年培训量达600万人次。大大地满足了社会的受教育需求。

三、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尽管从理论上说教育产业化有充分的依据,教育产业化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解决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现实中某些条件离教育产业化相距甚远,如果操之过急,可能欲速不达。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1、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从整体上把握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市场化,即是在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化。既然政府的作用是为了克服市场的缺陷,那么教育产业化在引进市场机制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必须依靠政府的作用保证教育自身目的的全面实现。政府要建立一套全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运行制度,并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监控机制,包括法律、规章制度和政策,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手段。只有当政府具备很大的监控能力以后,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才能真正到位。

现阶段教育产业化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里的公平是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即无论是在宏观层次上还是在微观层次上,只要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和教育条件改善,我们都可以视为公平程度的提高。如果从相对意义上来理解公平,即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扩大视为不公平增加,那么,在微观层次上教育产业化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加剧。但是,追根究底,这种不公平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所致。要做到完全的、高水平的公平,那只能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政府有能力为任何一个人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和完全平等的优良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所以,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现实的选择。

2、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自身属性与特点,对各类教育进行组织与管理。

首先,就初等普通教育而言,虽然初等教育的投资可以由社会、私人承担,并由市场来决定其发展;但考虑到初等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国民教育,其发展往往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素质的普遍提高,并制约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为初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能比较平等的接受初等教育,以保证整个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初等教育的投资与管理,原则上讲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实行相对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以加强政府对初等教育发展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初等教育这一国民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而不能由私人和市场来自发地决定。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发挥社会和个人对初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以便扩大社会对整个教育投资的来源。

第2篇

关键词:绿色能源,壁挂式分体太阳能热水器

 

随着国家不断调整原油、成品油价格和煤炭、电力等相关政策,使能源价格进一步放开,我国的油电煤价格上涨已是即将的事实,因此,廉价的太阳能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机会;城市的人口密集、生活能源消耗比例较大,开发拓展城市太阳能市场潜力巨大,研发适合城市需要、满足房产商要求的太阳能产品,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可靠设计,是建筑师、技术人员的责任和迫切市场需要。论文参考。我国目前太阳能利用产品为:屋面板、墙面板、阳台栏板型太阳集热器。论文参考。传统的整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多数需要安装在建筑的屋顶,由此给建筑带来的诸如影响建筑形象、屋面防水损坏、排气通道堵塞、屋面负载增加等不良负担,代来不少麻烦,对于城市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根本没有足够的屋顶面积排列太阳能,而且由于水管道的逐层加长,管道存水增多,用户实际得到的热水也逐层减少,超过六层已经大打折扣了。论文参考。

新型的分体壁挂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与太阳能集热器分开设置,之间通过循环管线连接,水箱置于室内,随意安装于厨卫间、阳台顶壁,自由方便,太阳能集热器可置在阳台外或外墙壁上,结合建筑一体化完美设计,适合城市高层、多层等不方便安装普通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成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于多层、高层住宅建筑最为适合的形式。

1)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1)太阳能集热器贴附在阳台栏板上。

阳台栏板式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图示

阳台镶嵌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

2)原理图示:

3)系统特点:

a)自动化运行: 自动上水,温差循环,取水增压。

b)太阳能集热器取代阳台栏板,与建筑融为一体,和谐美观。

c)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希望大家都能关注太阳能这样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多的建筑能够为创造环保、健康、绿色的地球环境而努力。

第3篇

Abstract: In the tid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orld economy.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phenomenon and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measure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

Key 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233-02

0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它使世界经济在趋于融合的同时,又不断地以一些地区为核心进行聚合。在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新一轮。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持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并向更高的层次和形式发展。同时,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从自身的现实利益出发,积极寻求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一个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的大国,我国也正在成为新世纪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问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为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特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根据合作国家政府的态度,可以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两种类型:消极的一体化和积极的一体化。前者是指合作国之间消除了一切贸易障碍,在一定区域实现了自由贸易;后者则指成员国为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而积极调整现有政策和手段,建立新的规章和协调机构以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

区域的空间系统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国际区域、国家区域、国内区域。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差异,其中区域产业一体化在企业分工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外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城乡经济一体化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外部资源有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城市化体系;市场一体化在消除了贸易障碍的基础上建立起资源自由流动的统一的市场体系。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形式。区域合作与竞争已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国际市场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已非单个的贸易伙伴国,而是那些以区域联盟形式出现的群体国家。

2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市场化、国际化乃至全球化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将面临巨大挑战,通过自身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向集约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作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可以从中获益。

目前,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方向的经济区逐渐形成。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嵌套在这几大经济圈中的还有一些局部城市群,比如京津冀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南京都市圈、海西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广佛同城化等,这一区域的经济合作比较成型,发展速度较快,主要驱动力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在需求,市场机制占主导因素。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比如延龙图一体化、沈抚同城化、郑卞一体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一体化、成渝经济区等。与海岸线一带相比,这一区域发展相对缓慢,一体化动力除市场机制的作用外,较大一部分要靠政府主导和政策调控。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比如西咸一体化、关中天水一体化、乌昌一体化以及正在规划中的酒嘉一体化。这一区域经济发展落后,一体化过程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显著,主要靠的是政府政令的调节。

3中国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的问题思考

在全国性的城市一体化热潮中,如何实行“城市一体化”的整合发展,促进城市间合理空间格局的形成,就成为我国当前培植新城市群,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3.1 行政障碍造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阻力经济一体化最大的障碍是在行政方面,当前在我国各个地区之间没有关税,执行的是统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从国家的角度讲,各个地区之间是没有贸易障碍的。但是,由于受行政区划影响,不同行政区之间还存在市场分割现象。这实质是由行政壁垒造成的,行政壁垒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区域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凭借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不合理的干预,以行政区划为界限主观分割统一市场的行政行为和政策表现[1]。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合作的障碍就是隐藏于行政区域背后的行政障碍及其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

3.2 交通、通信与网络等基础设施是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条件

目前在我国的现状是,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对经济一体化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力。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交通的建设以及通信和网络的发达为要素的流动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3 缺乏一套跨区域协调管理机制是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普遍障碍在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会涉及到区域发展中需要跨区管理的一系列问题。而在现有的区域行政管理体制条件下,很多地方政府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以整个区域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来进行决策并采取行动,区域内没有统一协调的公共管理组织。因此,在没有一个代表整个区域利益的组织之前,区域的公共资源管理难以开展,而良性的、高效的、区域的公共资源管理机制也无从谈起,区域内单一城市的利益最大化也很难与整个区域利益统一,必然会造成整个区域内公共管理的失调[2]。

4中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措施探索

在未来的10-20年,针对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4.1 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行政机制改革入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除了市场因素,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对于发展区域经济的态度和支持力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都牵扯两地甚至更多政府部门,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建立政府协调机制, 首先应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其次,政府职能应规范化和法律化,建立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最后,建立跨区域的协作组织[3]。

4.2 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初期,建立一套对政府经济一体化的绩效考核机制从目前已经开展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地方发展经验来看,在现行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下, 各地政府都是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由此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很难正常运行,甚至合作机制难以形成,华东师范大学李建勇在其博士论文中的观点认为利用行政手段控制利益冲突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来制定科学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政绩考评制度, 并总结了政府绩效的评价方式和程序。通过政府对经济一体化的绩效考核,能有效的增强政府部门对区域经济一体建设与发展的动力,达到双赢合作,从而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4.3 经济一体化建设中,要重视各方利益补偿机制建设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体化过程中必然影响部分地区的经济利益。对于政府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带来的是利益分配的问题。经济一体化并不是对所有地区搞平均,对于经济利益受损或暂时由于一体化的实施而延缓了经济发展速度的地区应该以多种形式给予利益补偿。

参考文献:

[1]操世元,姚莉.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行政壁垒[J].嘉兴学院学报,2006,(5).

[2]李兴国,姜文超.关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若干思考[J].经济论坛,2008,(3).

[3]王德忠,吴琳,吴晓曦.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缘起、发展与缺陷[J].商业研究,2009,(2).

[4]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许宁宁,储亚玲,刘总理.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分析与问题思考[J].商业现代化,2008,(6).

[6]李建勇.中国省级政区行政冲突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第4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不完全契约理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贸易研究中,侧重从企业微观角度来解释和预测贸易现象,指出不完全契约,关系专用性投资,交易成本等因素对贸易活动及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影响。这些理论扩展了原有的贸易理论,开辟了贸易理论的新方向,并将更好地解释及指导世界贸易活动及企业活动。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完全竞争、规模收益不变的基础假设条件下,研究了国际贸易活动发生的原因、模式、贸易利益来源等问题,主要从供给角度解释了产业间贸易活动。在传统贸易理论中,生产率差异和要素禀赋差异是决定贸易活动的主要原因。随着贸易理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该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成果引入贸易模型,考察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规模报酬递增及产品异质条件下的贸易活动,对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解释。然而,随着国际贸易及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贸易理论研究又出现新的方向(有人称为新新贸易理论),更倾向于对异质企业贸易活动的研究,许多学者将不完全契约理论引入一般贸易模型,开拓了贸易研究的新视角,揭示了企业的贸易、一体化及外包活动。

一、不完全契约理论

1.理论背景

不完全契约的研究处在初始阶段,不同学者使用不同的模型,侧重点也各不同,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理论分析框架。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williamson在不完全信息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契约的不完全性,80年代中后期,grossman和hart(1986)、hart和moore(1990)的两篇论文初步确立了正式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他们使用数理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契约关系,设计出第一个不完全契约理论模型。不完全契约理论在阿洪模型(阿洪等,1994)中进一步得到强化。阿洪模型表明,设计产生最优结果的不完全契约是可能的。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确立为企业的控制权、组织边界及组织结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解释。

2.契约的不完全性阐述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共同基础便是对契约不完全性的认同。不完全契约是相对于完全契约而言的,前者表明了在各种可能性下契约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的具有约束性的契约,这意味着契约中应包括所有影响契约关系的可能性,而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科斯(1937)指出由于预测常常很困难,因此对双方来说,契约期限越长,明确规定对方该干什么就越不可能。西蒙(simon,1951)比较了两个长期契约:销售契约及雇佣关系契约,指出雇佣契约的不完全性。此后,williamson(1979)、klein(1980)、shavell(1980)和dye(1985)也都明确提到了契约的不完全性。

salanic(2000)指出契约不完全性的原因:首先,契约谈判成本。有时预测不可能的或然性所产生的成本会超过某一具体条款所能带来的利益。其次,第三方常常不能或甚至不愿意证实契约方观察到的某些变量的事后价值,即证实成本(tirole,1999)。最后,人们的有限理性。确定某些相关事件的概率,并依据相应情况制定有效行动是非常困难的。基于对契约不完全性的认识,学者们研究了其对企业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

二、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应用

1.不完全契约对企业产品周期理论的扩展

polantrias(2005)将不完全契约与贸易动态一般模型结合起来,从新的角度解释了产品周期理论,在该模型中新商品最初在北方设计和生产,后来生产转移到南方,这一结论与雷蒙德·弗农(1966)一致。在antr~ts(2005)的模型中,他吸纳了威廉姆森(1985)的交易成本理论和grossman和hart(1986)的产权理论,指出国际交易中契约的不完全性是阻碍生产过程在世界分散的主要原因,并导致产品周期的出现。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很难在契约中明确规定和补偿研发活动,而南方的契约环境更差,因此,北方公司需要在南方低成本优势与契约不完全性所产生的更大程度的扭曲劣势之间进行权衡。产品在创新阶段,因为要承担不完全契约的全部成本,公司无法获得南方低工资率所带来的收益。因此,生产将在北方进行。然而,随着产品进入成熟期,产品研发需要逐渐减弱,这时南方低工资率所带来了利益大于不完全契约所造成的扭盐成本,生产将转至南方。依据这一理论框架,antr~s(2005)求解北方公司向南方转移生产的均衡时问。应用公司产权理论关于剩余控制权观点,他研究了生产周期与公司边界问题,并得出结论:产品研发产出弹性增加,即转移时产品成熟性越低,建立跨国公司的动力越强。还有学者研究了契约执行对比较优势的效应,levchenko(2004)发现更好的制度质量往往会促进一个国家契约密集型产业出口。

2.不完全契约与企业国际外包及fdi选择

制造还是购买的决定是企业最基本的决定。一个产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通常要经历以下环节:基础研究、产品设计、设备的准备及安装、专用元件的生产及组装、包装与销售及其运输。其中每一环节,生产商都要决定是由本企业内部完成,还是从外部获得,即一体化还是外包。一体化和外包可以在本国内进行,也可能在国外进行,如果选择国外就涉及fdi或国际外包。近年来,不完全契约模型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及产品异质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中,有效地揭示了企业国际外包及fdi决定。

(1)交易成本视角

mclaren(2000)、grossman和helpman(2005)研究了专用投入品的外包活动。他们吸纳了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垂直一体化可以消除管理中的扭曲,并强调了市场厚度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背景下,市场厚度大会使最终产品与专业化投入品的匹配更容易。因此,外包相对垂直一体化更具优势。mclaren(2000)考虑了多种市场的垂直一体化。

grossman和helpman(2005)就国内契约外包与国际契约外包建模。mclaren(2000)假设专用投入品可以通过市场(基于叫价体系)或通过公司一体化来获得。由于无法事前观察质量,叫价只能在供应商已经付出沉淀成本之后,因此,供应商将面临敲竹杠问题。非一体化最终产品生产者的数量会决定市场厚度,越多,对于独立的供应商来说,外部选择可能性就越大。一体化对离散市场安排会有负的外部性。国家开放会增加市场厚度,提高福利。grossman和helpman(2005)在垄断竞争和一般均衡贸易框架下,研究了不完全契约条件下国内和国际外包。论文中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专用元件的生产要求供应商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研究结论是劳动越丰裕的国家,市场厚度越大,匹配越容易,因而对外包更有利。国际外包的发展实际上将减小北南工资差异。而且国家法律环境的改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工资,公司数量不变),会增加国际外包的份额。但是,全球法律环境的改进,对在北方外包有利。

(2)产权角度

依据产权理论,无论组织形式如何,关系专用性投资将发生扭曲。当元件供应商在创造剩余中比最终商品更重要时,外包激励增加。antr~ts(2003)发展了公司边界产权模型,将它应用到存在劳动和资本禀赋差异的一般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中。antr~s(2003)假设有两个部门,资本密集度不同且每一部门产品具有异质性,要素价格相同,但是假设最终商品为非贸易品。因此,世界贸易为中间投入品贸易。基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专用投入品生产成本无法写入契约中,最终产品生产商预先投入资金帮助专用投入品的生产,可以解决敲竹杠问题。当这种投入足够大时,将剩余控制权分给生产商是有效率的,这将导致一体化行为。相反,如果投入相对很小,外包便产生了。antr~ts&helpman(2004),假设南方工资低,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最终产品在北方完成,元件生产可以在南方也可以在北方完成。所有生产成本都被假设为关系专用性的。依据产权理论,组织形式取决于总部服务的重要性,部门不同总部服务不同。总部密集度高的部门会选择垂直一体化,以激励总部提供这些服务。否则,将选择外包,因为外包会提高元件生产的激励。gordonhanson&feenstra(2003)使用中国加工贸易1997—1999数据检验了这些理论,得出支持产权理论的证据。

(3)控制权角度

控制权授权理论主要涉及委托人在垂直一体化下保持控制权和在外包条件下提高人努力程度之间进行权衡。适当程度的竞争或劳动里适当程度的技术密集度会导致更平的级层制度。puga和trelfer(2002)将aghion和tirole(1997)控制权理论应用在对外包的研究中,揭示了创新与对创新活动的控制权的矛盾影响了公司的组织形式。指出将控制权分配给外包人是一种激励手段,但同时契约问题也会给委托人带来成本。marin和verdier(2002,2003,2005)研究了更加平的层级制度——控制权被分配给低层管理者。该论文基于aghion和tirole(1997)的授权理论建模,指出三种组织形式:委托人控制(p组织或一体化),授权给人(a组织或者外包)以及没有任何内部层级结构的单一管理公司(o组织)。公司模型被嵌入垄断竞争一般均衡模型,以研究竞争效应。在中级竞争水平,趋向于更平的层级制度(p向a发展),以提高对人的激励。贸易之前两个国家可能有不同组织形式(a或p)。由于组织形式收敛,一体化的发展可能导致外包的发生。marin和verdier(2005)将利润加成引入模型,利润加成会随市场竞争变化,指出非常大的和非常小的国家都会选择一体化组织形式,而中等大小国家会选择外包并且激烈的竞争也会导致外包的发生。marin和verdier(2003)在南北两国、两要素、两部门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两国工人技术密集度不同,随着技术对非技术劳动比例的增加,组织形式往往从p转向a和o。如果在贸易之前技术丰裕的北方公司选择p,而技术贫乏的南方公司选择o,那么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随着公司向中等规模a组织转移,会引起外包浪潮。更平的级层制度往往与对技术的更大需求有关。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并探寻了外包及一体化选择。不完全契约、关系专用性投资、市场厚度、固定成本等都会影响企业是否会选择国际外包/fdi来获得专用投入品。上述理论从企业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规律,不仅有效地解释了近年来中间产品贸易规模的迅猛发展,而且也为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了有意的启示。

三、不完全契约贸易框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1.中国企业应开阔视野,在努力发展本企业技术实力的同时,积极培养国际信誉

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解释中国贸易的庞大规模。中间产品贸易在中国贸易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2003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制造业总出口的57%。2007年1—11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97万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8946亿美元,约占总额的45%。这当然是由中国在国际生产链中所处位置决定的。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及中国的契约环境还很不完善。鉴于此,企业在努力提高本企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培养企业的国际信誉,以弥补国内契约环境不完善的状况,以便在国际外包中可以承接对契约环境要求较高的高级生产活动。

2.中国应积极完善契约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的贸易模型对企业国际外包及垂直一体化决定因素的研究,对中国如何更好地承接国际外包、吸引fdi、发展本国贸易,提供了有用的启示。中国不仅应该立足本国情况,积极发展相关产业,而且应注重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建设,改善我国契约环境,减少不完全契约所带来的投资扭曲,提高国家经济效率。这不仅对贸易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国内交易同样意义重大。当然,在长期中,中国还应努力全面提高国家生产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生产链中位置,争取在世界贸易网络中得到更大的利益。

第5篇

[关键词] 产业链 利益分配 纵向一体化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在多种因素推动下,2008年3、4、5月通胀率分别为8.3%、8.5%、7.7%,几乎为近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钢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中国的铁矿石需求旺盛,对进口依赖度增加。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中国铁矿石进口已远超欧洲和日本之和。与此同时,铁矿石的进口价格2004――2008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62%, 71.5%, 19%, 9.5%, 96.5%。增长幅度之大令业内震惊。

一些跨国公司利用其在铁矿石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势力,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与此同时,高昂的海运、矿石成本,使钢铁企业无法通过自身的管理和工艺的改进消化掉,只能通过价格传导机制转移到钢铁业的下游企业。结果是既削弱了我国钢铁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又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损害了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铁矿石进口企业的利益,也违背了公平贸易原则,这将不利于铁矿石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当前铁矿石谈判的实质不仅仅是价格问题,更是关系到打破国际贸易中追求高额暴利的垄断行为,关系到中国钢铁企业与四大铁矿石供应商能否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原则和机制问题。?价格的剧烈波动是一柄双刃剑,任其发展,最终损害整个钢铁产业。

争夺产业链的主导权是中国钢铁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产业链视角分析企业的市场势力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链结构类型与企业的市场势力

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的处在不同的横向市场。横向市场结构对比关系是影响产业链类型的重要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企业间利益分配问题。因此,可以依据该因素来划分产业链类型。论文采取一种较新颖的划分方式。

本文根据上下游市场的市场结构对比关系划分产业链的纵向结构。横向市场结构主要有:垄断(M)、寡头(O)、垄断竞争(MC)、完全竞争市场(C)。为了更好的反映上下游企业的市场势力对比关系。我们把上游企业市场结构/下游企业市场结构这一变量作为研究的对象。为研究方便,下文称该变量为对比结构。产业链的纵向结构是以上四种情况的对比结构的排列组合。共有16种类型。包括:

M/M,M/O,M/MC,M/C,O/M,O/O,O/MC,O/C,MC/MC,MC/M,MC/O,MC/C,C/M,C/O,C/MC,C/C。这里前一个字母代表上层市场的横向市场结构,后一字母表示下游的横向市场结构。多层的上下游企业有更加复杂的市场结构。这里,为了理论研究上的方便,我们只分析双层的纵向结构。

钢铁产业链属于O/MC结构,本文将结合该类型产业链的特点,分析研究中国钢铁企业的战略选择。

二、全球钢铁产业链现状。

1.铁矿石贸易现状与产业链面临的风险

(1)铁矿石储量:世界铁矿资源丰富。中国的铁矿资源并不缺乏,但是铁矿品位低于世界品位11个百分点,平均品位为33%,已探明储量中97%为贫矿,品位大于50%的富矿占2.7%。

(2)世界主要铁矿石出口商简介:国际铁矿业通过大规模兼并和收购,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排名前3位的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on、巴西淡水河谷CVRD、英国力拓Rio tinto、)掌控了世界铁矿石70%以上的海运量。近年来,印度矿业联盟与中国的铁矿石贸易日渐加强,成为铁矿出口贸易的新兴力量。

2.钢铁产业链构成

根据上文的分类方法,世界范围内,钢铁产业链属于O/MC结构产业链。因为上游铁矿石出口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下游钢铁冶炼企业属于垄断竞争市场。横向市场结构对比悬殊,引发了产业链利益分配的不均。钢铁产业链中,铁矿石出口企业有产业链的领导权、支配权。近年来,铁矿石谈判结果显示,钢铁冶炼企业缺乏谈判势力。

三、争夺产业链主导权是我国钢铁企业的战略选择

产业链的类型表明,钢铁冶炼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异常严峻。不采取适当的纵向战略,其地位将越来越被动。本文将分析我国的钢铁冶炼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可行性。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企业纵向一体化主要受三个因素决定:一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二是交易成本节约;三是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推动的纵向一体化在铁矿石交易环节影响较小,下文不作分析,重点分析前两个因素。

1.铁矿石贸易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1)上游存在垄断势力。铁矿石出口商属于寡头垄断。

(2)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铁矿石的供应量、未来可采集量等信息由铁矿石出口企业掌握并负责披露,钢铁冶炼企业掌握铁矿石的需求信息。铁矿石交易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产业链上的行业和企业彼此缺乏信任和有效沟通是信息不对称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矿业在4年之前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持续低迷,投资严重不足,对于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钢铁业的快速增长明显“准备不足”,供求失衡引起了价格暴涨。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产能不匹配,企业利益分配不合理。

市场需求变化信息在供应链上的传递中失真、扭曲、时滞。企业在不充分和失真的信息引导下进行投资和市场决策,需求波动被逐级放大,形成了“牛鞭效应”。在供应链上,这种效应越往上游,变化就越大,距终端客户越远,影响就越大。这种信息扭曲如果和企业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叠加在一起,将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有垄断势力的铁矿石出口企业,处于自身利益考虑,倾向于认为市场的“供给小于需求”。依次为决策依据,必将严重影响产业链的稳定。

2.纵向一体化的可行性

垄断势力与信息不对称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纵向一体化一方面受利益最大化动机驱使,另一方面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矛盾。

上游的铁矿石出口企业寡头垄断地位,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有纵向一体化的激励。下游的冶铁企业根据需求弹性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富有弹性的企业。如果整个铁矿石供求是平衡的。我国钢铁企业对矿石价格会比较敏感。因为产品的同质性使的钢铁的竞争很激烈。中间产品价格的上涨将直接侵蚀其利润。二是,缺乏弹性的企业。以发达国家的冶铁企业为主。因为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其特种刚钢材的差异性使其铁矿石需求对价格波动比我国企业不敏感。为了说明铁矿石出口企业是如何通过价格歧视获取利润的,我们假设国外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是无弹性的,国内的钢铁企业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因为世界范围内,冶铁企业并没有以联盟的形式参与谈判,加上铁矿石出口商采取分而治之的谈判机制,我们可以假设国内、国外企业的需求是近似相互独立的。

铁矿石出口商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纵向控制,实行中间市场的价格歧视。但方法的选择对我国冶铁企业的命运有迥异的影响。

McNicol(1975)提出的“数量歧视”理论。该理论认为,同无弹性的下游生产商进行部分一体化的垄断者,可以通过对独立的富有弹性的下游生产商进行定量配给而增加利润。虽然上游企业无法对中间产品明确提高价格,但是可以通过定量配给提高这些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

现实的钢铁企业的纵向一体化与理论描述非常吻合。日本、美国等都是在20年前开始与海外的铁矿石资源进行部分一体化战略。澳大利亚24个主要铁矿中,8家有日本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其余16家铁矿也都有日资参股。在铁矿石的其他主要产地巴西、加拿大、智利乃至印度,日本、欧洲钢铁企业同样直接或间接拥有大量当地铁矿石企业的权益。所以,日本、欧洲等钢企几乎不受铁矿石涨价的影响,甚至成为铁矿石涨价的受益者。拥有垄断势力的上游铁矿石出口企业正是以铁矿石的供给不足为理由来提高价格的。长期看来,铁矿石出口企业有限制出口中国的产量以求利润最大化的可能。当然这种限制会以资源有限、产能不足等理由为掩护。由于,部分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可能会取得发达国家与之一体化企业的默契配合。数量歧视会造成对下游企业的“供给挤出”。不言而喻,这一战略使我国钢铁冶炼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面临被动局势,中国冶铁企业不能坐而待毙,急需采取纵向一体化策略破解困境。这将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上游的寡头垄断企业与富有弹性的下游生产商部分一体化战略能否增加其收益。即铁矿石出口商与我国钢铁企业纵向一体化能否获得满意收益。

根据Perry(1978、1980)研究成果,答案是肯定的。理论假定,上游垄断或寡头垄断市场,下游有两个厂商是完全竞争市场。一个面临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另一个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垄断者可以纵向一体化下游富于弹性的厂商,并扩大对其供给,同时提高缺乏弹性厂商的价格。研究进一步表明:上游有主导厂商和竞争性的小厂商,下游有很多竞争性的厂商构成的产业链。主导厂商的最优策略是兼并最富有弹性的企业。目前钢铁产业链属于这种情况。换句话说,我国钢铁企业后向一体化战略具备理论支撑。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国际形势变化,中国的海外并购之途将异常艰苦。单个企业很难有实力投资近百亿元的项目。即使有能力投资,投资回报率也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项目投资巨大,原有市场已被瓜分;优良矿源已被原有铁矿公司占有,新建的铁矿矿石一般质量较差;生产初期成本必然高于现有铁矿公司;而且现有铁矿公司实力很强,与之竞争难度很大。因此完全一体化可行性较小,部分一体化更有可能。为实现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政府应给予强力支持,特别是金融和政策上的支持。另外,建议具备实力钢铁公司和贸易公司联合建立投资和市场平台参加项目,共同投资、保证市场,共同享受利益和承担风险。

3.纵向一体化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实现信息共享只能部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要做到信息不失真,不产生时滞,需要产业链企业的深层合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信息共享。仅仅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无法完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纵向一体化意味着在相邻市场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4.纵向一体化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完全的契约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复杂的长期契约,也需要事后调整。交易将依据供给和需求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契约风险会对事前投资激励和事后执行产生负面影响。该影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交易双方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讨价还价和机会主义行为。纵向一体化可以凭借清晰的产权关系协调各方利益。

四、钢铁冶炼企业的其它应对策略

1.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方面提高技术水平走集约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淘汰无效供给,缓解供求关系。中国经济目前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而且这种势头还将持续下去。要保持这样的经济增速,在目前高科技拉动还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靠投资、基建来拉动。钢铁等行业肯定要保持一定的发展势头,也就是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肯定还要进一步增长。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重中之重。把中国的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从依靠资源消耗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是根本出路。但这个过程还需要很长一个时期。

2.通过宏观调控促使产业整合

产业整合后的钢铁企业有如下优势:(1)更具规模经济性、(2)其产品更有品牌影响力。(3)降低交易成本。(4)供求关系的变化将改变上下游企业依存度。上述因素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市场势力对比关系。削弱上游寡头企业的谈判势力,从而为冶铁业的发展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3.在提高钢铁冶炼的进入壁垒的同时扩展进口渠道

扩大进口渠道与产业整合相结合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的困境。上游企业数量的增加、下游企业数量的减少、市场势力的增加,以及结成有效战略联盟可能性提高等多方面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产业链的类型。使钢铁产业链由O/MC结构向OO/OO结构或者MC/MC结构转化。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利益分配不均的现状。

4.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

其中寻求与造船业的联盟,一方面可以释放钢铁业目前的出口压力。另一方面,可以节省上游成本。据统计,当前铁矿石到岸价格约40%来自于运费,自营船队的总运输成本可降低50%左右。

5.规范铁矿石贸易

“中国国内矿价大大高于国际长期价格。”这是谈判桌上,国际铁矿巨头们祭出的最有力武器。混乱的国内铁矿石市场,令中国钢铁业在国际市场的博弈能力大打折扣。钢铁行业需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共同利益。中钢协与进出口商会应切实发挥行业工业组织的作用,根据企业自愿的原则,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特别是增加节能、环保方面的行业标准要求,提高进口铁矿石企业的集中度,改变了行业内无序竞争的状况。

6.建立铁矿战略储备系统

近年来我国铁矿石库存量也保持在较低水平,削弱了国内企业的议价能力。强大的战略储备能影响谈判势力,防止短期的价格波动对冶铁企业的影响。

综上所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破解铁矿贸易的根本出路。当前,争夺产业链的支配权是维护企业的利益的必然选择。我们一方面要采取积极的纵向一体化战略争夺产业链的领导权,另一方面要通过横向一体化战略加速产业整合的步伐,增强企业的市场势力。

参考文献:

[1]郁义鸿: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Andrew Schotter.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M].PearsonEducation,Inc,2001

第6篇

论文摘要:跨国公司叶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化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跨国公司区域内规模的扩张。但随着跨国公司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跨国司一体化将可能导致垄断,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提倡竞争。

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互依存,跨国公司的发展,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化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在宏观领域实现一体化,反过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跨国公司在微观领城的进一步发展。

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化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可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初期,削减贸易壁垒以促进区内贸易发展往往是政策重点,一旦区内贸易达到一定水平,区内企业将通过跨国投资来调整自己的战略,以适应扩大了的市场和有效利用区域内可供资源。同时促使区内各国根据自身的资源察赋来重新定位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区内各国相对区外来说比较优势得到提高。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加人到新的国际分工中,并从中受益,这些国家迫切要求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以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促使区内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规则的形成,使区内市场得到进一步深化。跨国公司一体化可扩大区域与外部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区内、区外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进一步扩大贸易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跨国公司一体化,区内、区外可进一步加强新知识的交换,不断扩大区域内创新网络的联接范围,提高创新能力。

以英国、德国为例。1952-1982年间,英国对前欧共体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9.2倍,而同期对全球直接投资总额仅增长6.1倍。德国的跨国公司多年来一直把前欧共体视作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投资比重大体维持在30%左右,投资总额从15.8亿马克(1956年)上升到0.5亿马克(1988年)。同时,英国和德国也成为欧共体其他成员国资本投资的热点地区。1962一1978年,前欧共体公司(不包括石油公司、银行及保险部门)对英国的直接投资从1.34亿英镑提高到20.32亿英镑,年均增长为18.500,比同期外国公司对英国直接投资总额年均增长率高出5个百分点。1988年,前欧共体其他成员国对英国的直接投资额为14.41亿英镑,19$9年上升到45.78亿英镑,分别占同期英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0.5%和53.6%01962-1985年末,前欧共体对德国直接投资累计额达294.8亿马克。占同期全部国家在德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9.1万。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跨国公司区域内规模的扩张

区域经济一体化引发了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投资创造主要指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产生的贸易转移现象,使区外的企业产品进入该市场变得困难,因此,区外大量直接投资涌入区内,建立分支机构和占领成员国市场。投资转移是指先前进入的企业,为利用市场统一以后所提供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机会。对该地区的生产经济活动进行重新布局,即进行生产合理化方面的投资。据统计,在1984一1989年,前欧共体所有成员国又妙卜直接投资总额从2145亿埃居增加到685。亿埃居.年均增长28%,但在地区流向上投在共同市场以外的增长速度却下降,即使在增长较快的1954一1986年间,年均增长也仅为20写,在1985和1989年,增长速度分别下降到3.5%和5%。与此同时、欧共体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增长速度异常迅猛,从1984-19$9年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总额从405亿埃居猛增到3534亿埃居.年均增长54%;而在1988和1959年,年均增长61%和7400/u。这一不平衡发展趋势引起的直接后果是成员国相互投资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大,从1954年的19%上升到I959年的22%另外,区域经济一体化还使跨国公司投资动机发生变化,且为实行复合一体化战略提供便利。最初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绕过东道国万日及的贸易壁垒。这种壁垒越高,越能促使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局种原因所导致的投资只能使跨国公司停留在多国国内战略上,其一体化程度比较低。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将发生变化。跨国公司将利用统一的大市场,促使中同产品的交换以及分工的细化;在区内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促使其实现复合一体化战略

三、跨国公司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矛盾关系

尽管跨国公司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但随着两种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它们之间的矛盾将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区域化直接利益的独享性,即具有.‘对内自由、对外保护”的排他性。比如欧盟内部的农业政策将产生对外的贸易壁垒、导致国际竞争加剧,区域内保护主义抬头,最终将导致世界市场分割二另外,区域化组织间的竞争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相比,交锋更多,层次更高,范围更广,因素更复杂,程度也会更加激烈。这显然不利于跨国公司一体化。

其次,跨国公司一体化会破坏区域内社会文化基础,使当地企业间降低互相信任程度。因为,跨国公司一体化促进了要素的加速流动,如:知识、信息等.区域内经济活动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可能发生变化,这将会导致社会文化环境逐步发生变化。据有关资料,美国硅谷地区1988一1991年的三年间,Intel公司被本地小企业控告侵犯知识产权的官司增加了10倍。面对众多跨国公司的进入,有些小企业竞相采用降低产品的价格进行竞争,区域内机会主义不断出现,从而破坏了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一体化还会破坏区域内原有的创新网络,加大当地中小企业对跨国公司的依赖,从而逐步失去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跨国公司一体化通过对市场交易制度的替代,把通过市场进行的社会分工转变成依靠管理决策而进行的企业内分工,这意味着生产的集中和非市场交易的扩大,从而形成跨国公司的垄断。跨国公司的垄断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市场不完善的垄断。如新产品、产品差异、特定营销技巧等。二是要素市场不完善的垄断。如资源、技术、知识、无形资产和生产诀窍、新工艺等。三是企业规模的垄断。跨国公司的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单位成本,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佳的竞争力,能够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有可能在价格上取得某种垄断性控制。随着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这种垄断将持续保持,并巨越来越大。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倾向于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分工的利益,这意味着市场的统一和扩大,客观上要求竞争和决策的分散化。

四、解决两种一体化矛盾的思路

第7篇

关键词:政产学研一体化;高职;模式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推进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在这一进程中,政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本文从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主体、合作目的、合作方式三个维度分析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分类,同时对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分类

(一)基于合作主体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分类

1.政府主导型一体化模式

政府可以将学研与企业合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计划或地方发展计划,对合作项目给予经费、税收等多种优惠,目的是促进项目尽快产业化。政府主导型又分为政府指令型合作模式和政府推动型合作模式。其中前者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即由政府直接指令产学研各方形成合作,曾经是我国产学研初期的主要形式;后者在政府的推动下,由政府提供政策导向和市场服务,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挥核心作用,企业积极参与。

2.企业主导型一体化模式

该模式下企业同时作为科学技术的研发参与者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者,即企业既是研究的主体又是生产的主体。在该模式下,企业为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一方面致力于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一方面以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共建研究机构和企业兼并科研机构等形式寻找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咨询和服务。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并承担相应的研发和成果转化风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活动围绕企业的需要进行,其研发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范围由企业决定,处于参与者的角色。

3.学研机构主导型一体化模式

高校和科研机构凭借技术和人才优势从事技术创新,成果成熟后以技术转让、专利出售等形式向需要该技术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或者通过自己创办科技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在该模式下,高校和科研机构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研发内容和合作对象,并独立承担研发风险

(二)基于合作目标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分类

1.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

这一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和科研机构则是为了培养面向市场、面向技术开发的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它以合作教育为主要手段,通常采取定向委培招生、联合办学、共建基地、互相兼职等合作形式。

2.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

这一模式的宗旨为提高合作各方创新能力,将学研方的科研能力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常的形式有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联合承担重大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共同参与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共建研发实体如工程研究中心等。

3.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

它是高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与企业围绕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效益为目标而开展的合作。在这一合作模式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一般以技术作价入股,参与企业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有的在技术入股的同时注入少量资金,使合作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关系更加紧密。

4.主体综合型合作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产学研各方合作的目的具有多向性,通过多方位、深层次的合作,达到既培养人才又提升创新能力,同时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其形式主要有共建高新技术开发区或高校科技园;建立松散或紧密型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等。

(三)基于技术支撑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分类

1.技术转让模式

技术转让模式一般是指高职院校或科研机构把科技成果,主要是产品的制造工艺或配方转让给企业后,企业一次性支付费用给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形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是由学研机构做前期投入,在完成了技术原理的可靠性研究后由业接着进行中试、工业化生产及市场开发。因此技术转让属于接力式开发,而且具有技术推动型的特征。技术转让模式是产学研合作中比较通行的模式之一,通过产学研结合,企业可以直接把大学的科研成果拿过来为己所用,这样既减少的企业的前期科研投入,也加快了技术投入市场的速度;对大学而言,通过技术转让可以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风险相对小。通过这种方式两方达到双赢,所以可成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方式。

2.合作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保持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各自拥有原来体制的条件下利用各自的要素占有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实现一项技术创新过程。学研方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或对某个项目联合攻关,企业向学研方提出开发计划并注入一定的风险投资,学研方可以选择以技术入股或只是在技术开发上的合作。这种模式更强烈地表现为功能互补的优势。无论是学、研还是企业都很难承担起技术创新转化的风险。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科研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合作成为了一条必然的可行之路。

二、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选择

虽然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存在诸多模式类型,但这些模式往往都是相互补充、相互交叉的。每个类型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与机制都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适用性,在产学研结合实践中需要根据一系列的现实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选择。因此,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工作既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各地具体的实情慎重选择适合发展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一)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选择遵循的原则

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选择中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指有利于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教育水平提高。政产学研一体化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相结合,发挥协同效应的重要途径,因此,其模式的选择必然要能使三者利益实现最大化,并充分发挥这种协同效应。

(二)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选择是各主体根据客观资源与条件进行的,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政产学研一体化的规模。规模不同,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如参与主体的数量较大,往往适合采用合作开发的模式,而规模较小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则可以采用内部一体化模式。

2.政府的意志。政府在产学研联盟建立与运行的过程中,在许多方面都拥有话语权,这就使得产学研联盟在模式选择方面受到政府意志的影响。当然,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以及中介机构的完善,政府的这种决定权将会越来越小。

3.联盟主体利益与目标的一致性。在政产学研一体化建立与运行的过程中,各主体也存在着利益与目标的冲突,甚至出现对立的现象。如果各主体利益与目标高度一致,则适合采用共建实体或者联合开发等模式,反之,则采取委托开发或者技术转让等模式效果更好。

4.技术创新的难度。不同的技术创新难度,对于一体化的模式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技术创新难度大的适于采用联合攻关、组建研发实体等模式,而技术创新难度较小的则适合采取委托研究、一体化、共建科研基地等模式。

(三)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选择

1.高职院校应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根据自身类型合理分工,各有侧重选择合作对象

地方高职院校参与产学研联盟的构建中,应始终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将获得的经济利益投入到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上,从而改善高职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更好地参与政产学研一体化。地方高校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创造最大的科研辐射效应。地方高职拥有其独特优势,与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界有着天然的联系,更容易与区域产业实现产学研合作。因此,地方高职要主动将“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作为其办学宗旨,把争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与当地中小企业的结合上,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依托其学科、人才和智力优势,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科研成效,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2.企业在政产学研合作中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有长远的目光,坚持双赢原则

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建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政产学研一体化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导,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最佳组合,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把产学研结合作为自己的战略来研究,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方式逐步深入,最终使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灵活性通过其他更快捷的方式获得技术支持:没有能力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发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引进现阶段所需的技术成果,实现技术转移;未走在技术前沿的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已存在的但并没有被使用的失效专利或者已经不再受产权保护的准公共产品进行二次创新和研发。

3.强化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对政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作用

政府在政产学研一体化中主要充当三种角色:引导者,政府通过舆论宣传倡导、运用经济、法律、政策手段来引导产、学、研合作;推动者,运用政策法规影响,利用财政资助,设立科研基金,对一些科研项目重点资助;协调者,主要提供数据咨询,政策咨询、技术咨询。政府对政产学研一体化起宏观调控作用,优化各种资源在合作过程中的配置。中介公司提供市场需求的信息和渠道,细化分工,构筑企业与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沟通桥梁,更加细致地研究产学研联盟的可行性,起到“”和“搭接”的作用。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保障产学研联盟的顺利、持续进行。随着政府、中介公司和金融机构加入到产学研联盟中,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具有生机和潜力,产学研联盟正逐步朝运作规范化、目标市场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炜.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2]王洪才,朱如龙.政产学研合作:高职发展的新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11.9

[3]蒋朝霞.政产学研一体化政策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4]刘光辉,后小仙.区域产学研联盟模式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J].商业经济,2009.7

[5]孔祥浩,宋迎东,熊克.政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1.7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中小企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同时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被企业当作提升其战略竞争力的手段。免费论文。免费论文。我国企业目前产品的物流成本达到企业总成本的30%—40%,这和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10%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良好的物流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同时也是竞争性市场营销的有力工具。

一.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小企业对建立物流管理系统上资金不足。中小企业在建立物流管理系统时需要投入昂贵的硬件设备、软件以及通信设备投资,人力资源培训投资等等。为企业增加了大量成本,占用企业大量资金,不利于企业自身资金正常运转。同时由于硬件技术不断更新,因而中小企业对建立物流管理系统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2.电子商务是企业现代物流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没有电子商务的企业势必被淘汰出局,不利用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物流业务的企业终究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对中小企业来说, 电子商务在物流管理方面是一道很难跨跃的门槛。

(3)企业物流严重分割,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因此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和短周期的需求要求。大多数企业的物流以“分包”方式为主,“外包”干线发运、市内配送和仓储、包装业务,企业物流严重分割,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因而也就很难使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4)在物流管理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没有专职的会计、出纳、库管人员,只是简单的记录现金收支、货物进出、欠款欠货。没有专业知识、经验不足,造成重记、漏记、账目混乱、货款不清。库管、出纳两本账各管一摊,库存积压,资金运转不灵。

二.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在于通过优化流通组织系统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系统中各企业的核心资源优势,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以提高效率和效益。这是提高中小企业渠道效率,发挥其在市场中成本低廉、反应迅速的重要保证。第三方物流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物流经营者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物流经营者根据契约规定,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直至全方位一体化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都体现出专门化和专业水平。第三方物流具有系统的物流功能,形成现代管理系统才能满足第三方物流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

三、中小企业积极采用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

要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积极采用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制定一套科学的物流解决方案。

1.高度重视第三方物流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物流成本是除了生产成本外的最大的成本。因此广大中小企业必须打破自营物流等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第三方物流理念,通过有效的物流管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引进第三方物流服务,采取供应链管理。引进第三方物流服务是企业经营方式的重大改变,它对企业物流绩效和物流成本等方面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需要企业内部进行大胆的改革,这样使中小企业尽量减少“中间层次”,而通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将货物送达最终顾客,节省开支,并能更有效地管理资源,无需承担仓储及存货管理的成本。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信息,如供货、交通运输、市场、物流控制和物流管理等信息,了解物流的整体运作状况,及时调整物流计划。

3.加强中小企业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有效配合第三方物流企业。免费论文。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物流企业努力实施配送手段现代化。我国中小企业应当努力实施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并与国际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接轨。为此企业应在商品包装设计与实施中遵循国际物流工具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条形码技术,重视并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优化供应链管理。

中小企业采取第三方物流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1.使中小企业集中于核心业务。企业应把自己的主要资源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主业,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留给物流公司,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改进专业技术与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2.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利用其规模经济优势和成本优势,使企业节省费用,减少资金占用,从而降低成本。长期以来,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情况的常见措施便是增加库存,第三方物流的提供者能够利用其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装运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3.增强中小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变动与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的合作内容,减少了投资,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度,并可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网络到达依靠企业自身能力难以到达的市场,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

4.提升企业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客户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战略伙伴,他们为企业着想,帮助企业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通过“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订出以客户为导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6(3).

[2]徐勇谋.国际物流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