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1 10:12: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社会学 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实践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南民族大学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总目标,我校社会学教研室组织专家完成了2013版社会学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现将成果与经验总结如下。
一、大类培养,夯实基础
大类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充分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考虑到我校拥有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为了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提高毕业后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采取了大类统一招生、低年级统一培养、高年级专业分流的做法,新生进校后按社会学大类培养,专业选择在第二学年由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兴趣、知识结构和能力特长自主确定。在专业分流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期望和能力特长填报专业方向,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志愿。
根据《中南民族大学关于制定2013版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文件精神,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程平台(必修、选修)、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必修、选修)、专业课程平台(必修、选修)和实践教学平台(必修、选修)。大类培养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开设了9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和8门学科基础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基本导向是要求社会学类人才的基础理论厚实、知识口径宽广,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能够体现对学生全面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科基础课程的重要性,《社会学概论》由多名教师以讲座形式共同授课,介绍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和学术前沿。
二、广泛借鉴,融入主流
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权威性,修订工作广泛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充分听取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代表的反馈意见。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广泛借鉴和参考了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波士顿大学城市学院、牛津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中南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等10多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增补和新开设了“社会调查”类、“数据分析”类、“政策评估”类、“社会治理”类、“综合能力”类、“学科前沿”类、“民族特色”类7大类20多门课程。
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动态;要求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做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为此,根据2012年9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的新要求,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将《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10门课程全部纳入培养方案。
三、顺应潮流,关注前沿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从社会事实出发,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学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泛,小到几个人面对面的日常互动,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2]。就世界范围而言,社会学是当代社会科学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就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形势而言,经济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教育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不仅要从经济上解决,还必须通过社会政策的调整来解决,用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理论来解决。为此,必须积极顺应社会潮流,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我国国情。为此,依据培养方案开设了《社会项目评估与管理》、《社会政策》、《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选修课程。与此同时,还开设了《社会学前沿讲座》、《社会博弈论》等学科前沿性课程。
四、立足院情,体现特色
社会学系所在的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是学校特色鲜明的科研教学型二级学院,现有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有民族学(一级学科)、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社会学、宗教学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民族学专业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也设在本学院。
为了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积极配合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总体目标,必须构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先后开设了《民俗学》、《民族社会学》、《民族社会工作》、《民族事务管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等“民族特色”类专业选修课,供高年级学生选修。
五、强化技能,突出应用
社会学专业有三大优势:一是“理论”的优势,社会学最为独到的地方就在于其理论建树和思想启迪,可以说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二是“技术”的优势,社会学会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系统训练大家的实务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三是“人文关怀”的优势,社会学始终关心和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问题,尤其关心和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学好了社会学,就可以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技术、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新型知识分子。
在2005版和2009版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和“人文”类课程的学时学分占了较大比重,存在“理论课时偏重,实践课时偏少,技能训练不足”的弊端。为了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新版培养方案开设了“社会调查”类、“数据分析”类和“综合能力”类的课程,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数据分析》、《开源软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质性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技术与操作练习》、《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群。
六、循序渐进,遵循规律
根据教学环节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要求,课程设置采取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将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共四个课程平台。每个平台包括若干模块,模块下又包括若干课程。课程按性质分必修和选修两类。考虑到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结构关系,按照“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模式,基本采用当前大学普遍采用的“二二分段”组织模式,即大学低年级教学通识教育课程,在高年级设置专业教育课程。
七、结语
综上所述,2013版社会学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广泛发动全体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全面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形成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相信,新版培养方案符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艳.高校社会学、社会工作人才本科教育实施大类培养模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7):129.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现状;必要性
一、医务社会工作概述
(一)医务社会工作定义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在医院领域,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必要的医务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医务社会问题,以便使整个社会在和谐的气氛中得到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在不同的国家的定义并非一致,也反映出各个国家的结构特征和福利制度,因此,不同国家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不尽相同。随着医务社会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也具有反映医务社会实务客观发展规律,而以不同名称出现,先后经历了:医院社会工作阶段、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阶段和健康照顾社会发展阶段。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起源
医务社会工作萌芽起源于英国济贫法时代医疗救助站,主要的任务是帮助穷人获得医疗救助,实现社会公平。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具,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极大地推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人民贫富差距拉大等,导致穷苦人民看不起病,这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时便出现了以专业的济贫者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慈善组织,他们帮助穷苦病人看病,这就是早期医务社会工作的雏形。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医务社会工作问题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医务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英国,成熟于美国,日本又是借鉴美国医务社会工作经验最成功的国家。在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已相当成熟,有明确的组织章程来规定相关组织的工作目标、基本责任、具体工作,而且从事此类工作的大部分都是与医务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人员。他们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摆脱伤病的阴影,同时能够起到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因而,国外有着明确的法律条文,鼓励支持相关人员从事医务社会工作。
(二)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发展现状,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相关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通过分析知网检索到的资料,以“医务社会工作”为中心词的论文自2006年开始出现,迄今不足20余篇,被转载、引用次数较少。以此题支撑硕士、博士论文的数量不足10篇,获得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立项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从研究内容看,研究理论还处于理论论证的初期阶段,虽然也出现了关于对策研究的部分论文,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研究,难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三、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一)医疗体制改革需要
为了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现状,我国大力实行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目的是为了确保每个人包括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医疗服务[1]。然而,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处理对疾病的担忧又多出对报销情况的困扰和担心。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内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国家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医院内进行报销。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医疗保险政策和方法,使国家优惠的医疗政策更好地落实到患者身上。
(二)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处于转型时期,许多社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医患纠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医患纠纷已经成为医院最棘手的问题[2]。医患关系紧张主要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医患之间基本的信任度的缺失,医护人员未很好地履行治疗照顾的义务,是医患之间信任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以第三方的身份,促进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生的治病方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和家属理解并及时治疗,同时让医护人员提高自身职业理念和工作伦理和道德,让患者在医院有温馨家的感觉[3]。
四、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社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政府加大支持医务社会工作开展的力度
由于政府对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政府相关部门一时也不可能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政策。同时在我国,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律法规层面都没有明确医务社会工作的地位和岗位要求,这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极为不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软肋”,把医务社会工作纳入社会工作构建中,对完善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体系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在在财政政策、法律法规、人事制度、就业岗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要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自组织系统的作用,建立流畅的个人奉献的渠道和空间[4]。
(二)加大医务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在我国,由于社工知识、理念没有普及,许多人还不明白社会工作是做什么的,不知道医务社会工作是何物,更不明白医务社会工作的意义所在。还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在岗人员多由医护人员转型而来,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特色,难以充分发挥医务社会工作者解决问题和服务病人的应有功能,因此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使当务之急[5]。首先,要在相关的医学院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专业性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务社工人才,既要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素养又要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
(三)医务社会工作理论实现本土化发展
长期以来,应用型和务实性是我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较为侧重的因素,因此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没有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国情,把建立在充分社会福利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照抄照搬到中国。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于西方学说做出自己的理论借鉴,对于传统资源做出自己的理论开发,对于中国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论提升[6]。同时在借鉴西方已有资源的基础上,面向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中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迫切需求,尊重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有规律,找准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医务社会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为医务社会工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融合进行理论支持,为政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做好决策参考,使医务社会工作理论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娥.医务社会工作视角下医患关系研究[J].南京大学,2012年.
[2]王卫平.医疗体制改革呼唤医务社会工作[J].医学与社会,2004年.
[3]刘继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J].中国医院管理,2006年.
[4]袁敏,朱惠蓉,李赣,等.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化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年第8期.
[5]郭永松,吴水珍,张良吉,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现状研究[J].医学社会学研究,2009年2期.
2009年设立的MSW学位制度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的设立标志着社会工作的发展跨入新的台阶,同时对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工作对我国而言是一个舶来品。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早于职业化,培养了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却没有相应匹配的岗位,导致我国大批专业人才流失,从而影响了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支柱,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素质与就业意愿。因此,研究社会工作教育现状,反思社会工作教育困境,有利于完善社会工作硕士培养模式,促进建构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路径体系,全面推进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结构性访谈法,抽样选取了2014年入学的30名在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作为研究对象。本次个案访谈对象主要分布在江苏省设立社会工作硕士的7所高校,这些院校分别是:南京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本次抽样方法是滚雪球抽样法,由于笔者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故首先选取了3名较为熟识的学弟学妹作为调查对象,并经这3名学生的帮助以及相关老师的推荐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最终获取了30名访谈样本。同时,在选取访谈对象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第一,确保男女比例平衡。男性和女性的思维方式不同,保证被访者的性别比例平衡,这样有利于比较。第二,被访者本科就读院校。被访者的本科就读院校分别来自于普通高校、221非985、985这三类高校,这样能够观察被访者的本科教育是否有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第三,被访者现在所在的学校分布在7所拥有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中,而不是集中在其中的一两个学校。第四,政治面貌的要求,最好能够有党员、共青团员、派和群众。
每次访谈大约持续40分钟,在访谈过程中尽量避免打扰,以保证资料搜集的连贯性和可靠性。为保证资料的可信度,每次转录完毕后会对访谈对象的真实性进行检验,并在每次访谈结束后对录音和笔记进行整理和初步编码分析。
三、研究结果
1、社会工作硕士课程设置不合理,实习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根据访谈了解到,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培养重理论知识介绍,忽视实践操作训练,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学生知识获取与社会现实的需要。社会工作教育缺乏通用的框架,各个院校各行其是,缺乏沟通,导致本硕课程设置重复。本研究受访的30名被调查者中有21名同学认为我国现有的课程设置大多是照搬西方的经验,简单的拿来主义,学习的是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缺乏对我国具体情况的思考和结合。
作为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实习是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调查发现,江苏省7所高校的社会工作硕士阶段的培养都有专业的实习安排,但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在一些政府机关或者民间非政府组织实习,缺乏专业的实习地点。此外,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和教学都存在着孤立的状态,不管是各大高校还是各种社会工作机构都采取的是一种各自为政的策略,不能达到资源共享,建构良好的资源网络。
2、社会工作硕士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水平不足
社会工作专业老师大多半路出家,从其他专业转过来,对社会工作知识缺乏了解,缺乏专业基础,实务经验更是匮乏,仅仅靠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来传道授业。有些社会工作老师甚至对社会工作专业不认可,无形中打击了学生的从业信心。在专业实习方面,大部分学生缺乏专业的督导老师,导师身兼两职,由于时间与专业能力的限制,对学生实习方面的指导非常少,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问题。
3、社会工作硕士实务能力缺乏,社会工作教育考核单一
从社工教学考核的现状来看,现有的社会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太完善,8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分制不能够全面地考核社会工作硕士的能力。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务型专业,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应该被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但实际上学位论文在社会工作硕士考核中占比却过高。有40%被调查者都比较认同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检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所学内容。
从对自己掌握的专业能力的现状来看,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学会了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专业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学会了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分析具体社会工作实务;但也有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具备这个能力。可见,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并没有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比较低,社会工作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4、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认同度低,缺少伦理价值观教育
西方社会工作教育尤其重视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其在选择学生初期就注重选择一些个人特质适合并对社会工作专业有较大兴趣的学生。迈克等人甚至认为,一定意义上,社会工作硕士的个人特质比专业的技巧还要重要。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调剂而转向此专业,专业的不认同大大减弱了社会工作教育的效果。在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的情况下,很容易转向其他行业。
经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校没有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即使有设置,课时也很有限且大多都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常常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评价手段和方式方面,也缺乏科学的评价量化指标,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是否真正地了解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是否真正吸收并接受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这些都难以科学的评价,所以很多开设了相关课程的学校也常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的效果。
5、社会工作硕士的就业准备不足,就业心态消极
从社会工作硕士的专业认可来看,只有2名受访者愿意把社会工作作为首选,大多数同学认为社会工作硕士的学习对于其就业的影响只是体现在学历上,其本身对于社会工作的认同不大,也没有打算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行业。从社会工作硕士的就业准备来看,对社会工作方面的就业信息很少关注,对就业规划缺乏清晰的定位和规划,存在很多的盲目性。从就业心态方面来看,内地社会工作硕士就业心态整体来看不是十分乐观。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为他们的就业以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四、总结与探讨
1、优势视角:重建社会管理格局,加强批判能力建设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担任着为社会底层人民请命,捍卫案主利益,揭示社会黑暗、不公平之处的重要职责。因此,我们必须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将意识觉醒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避免“储存式教学”,把能力建设引入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实践中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主观判断和批判能力。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宏观社会管理能力与批判精神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终极目标是人才的使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主要的工作领域如福利院、基金会、社会公益组织等都隶属于政府管理,严重受制于政府的压制,导致许多的社会工作机构成为了政府的附庸。因此,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完善社工福利薪酬晋升机制,促进社会工作组织和机构的发展,改变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的权力中心。
2、专业水平:建立多样化考核方式,探索新型督导制度
第一,在社会工作硕士的课程设置上,学校应该根据中国国情特点及社会需要设置合适的课程,增加学生主动选择的灵活性,促进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匹配度。创新社会工作考核方式,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务能力的考核,改变目前主要依靠情况的单一考核方式,注意考核方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第二,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师资力量。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督导入住高校教育,做好校内督导与校外督导的密切配合。社会工作实习机构、高校、政府三方应紧密联系,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此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网络,建立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生态支持系统,加强内地社会工作院校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向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学习,促进境外联办模式的形成,促进双方教育资源的相互利用,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
3、路径重建:反思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调整培养模式
随着内地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与服务对象增加,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应适应社会需求,对社会工作教育领域进行细分。社会工作教育应该是本科阶段完成的任务,在硕士教育阶段,必须注重专才教育,加强学生个人专业技能的培养,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领域配备相应资质的导师,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社会工作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学习领域细分、专业实习对口衔接、就业指导等一揽子计划,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学习模式,提高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针对性。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3-0125-04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的
研究现状及意义
“社会工作”(以下简称“社工”)专业是我国21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一个人本――实践取向的本科专业,目前全国有26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的社工人才约为10000人,这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成为我国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专业人才。如果参照香港每1000人配一个社会工作者的比例,我国社会服务领域对社工的需求潜力还很大。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社会实践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参照国际标准,需要达到800学时以上的实践学习才能让学生比较好地掌握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社会工作手法,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专业工作的能力,合理的实践模式是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人才的核心和支柱。
我国的社会工作走的是以专业化推动职业化发展的路径,不同于西方大多数国家所走的以职业化需求推动专业化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实践模式”对于学生内化社工价值理念、获得专业态度、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形成专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Ⅲ;童敏以厦门的社工教育实践为例,对中国社工实践的基本处境和督导基本角色的情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樊富珉和张洪英对实习督导进行了探讨;向荣提出实习基地和督导制度的建设;马凤芝以北京大学为例探讨了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建立,这些研究都面向实践思考了我国社工实践教育中面临的实习机构缺乏、专业督导缺乏等问题。
从2010年政府开始购买社工服务以来,广州社会工作毕业的学生专业对口就业比例大幅度提高。随着社工机构的成立和发展,吸纳了过半的毕业生就业,大为改善了前几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就业的情况。但同时,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的专业社会知晓度不高,学生还是面临专业能力信心不足和专业认同不足的问题。
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模式探讨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1)通过合理的专业实践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社会工作实践教育规范化和合理化是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本土化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我国社工教育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健康发展;(3)只有经过良好的专业实践教育学生才能成为我国社会服务领域改革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社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为人民提供有效满意的社会服务。
二、广州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的现状
广州是社会工作教育的先行地区,共有五所本科院校开办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各个高校进行了实践教育多方面的探索,从总体上来说实践教育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不同实习接受单位对学生实习影响差异明显。政府部门、街道、居委会等部门给学生安排的工作难以体现社会工作专业特色,学生一般只能在原有的工作内容上做一些打字、整理资料的辅工作,难以通过实践内化学生的专业认同;到社工服务机构、社会组织中实习的同学能够通过参与机构的专业项目,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内化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实践教育新的增长点。
其次,高校实习面临督导人才不足和本土化的困境。目前,专业教师是实习督导的主体,但作为新专业,教师队伍多从其他专业转变而来,在专业能力上水平有待提高,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上需要加强,在督导方式上需要加强专业要求;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引入香港资深督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存在费用高昂等相关问题。对高校教师、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督导培训,加强督导人才的本土化,是目前社工教育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第三,部分学生对专业实践的期待与实际效果之间有较大落差。有的学生反映实习不仅不能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反而会打击对专业的认同,因为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社工专业方法难以有用武之地;部分学生通过实习更好地内化了专业知识和认同,但是反映实习过程中的交通、餐费等个人费用较高,具有经济压力。
第四,课堂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需要加强。目前,三者在时间安排上存在逐步加强学生专业认知的逻辑联系,但是在具体衔接上还有待加强。比如,对前一个环节的评估总结如何指导下一个环节,如何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改进。
第五,高校实习管理对社工专业实践的特殊性考虑不够。目前高校的实习管理模式还没有考虑社工专业实践教育的特殊性,对学生的经费补贴和指导老师的工作量计算不足,影响到实践的有效开展。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目前学校给予师范教育实习更多的配套条件,但是社工实践教育工作量大、督导任务重、学生交通距离远等因素没有针对性的考虑,影响到师生的投入热情,需要高校的实习管理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支持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需要和发展。
广州五所高校因为专业设立较早、毗邻港澳、社会环境较好、政府对社工专业认知度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在社工教育实践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个高校之间开始形成个体特色,同时因为五所高校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学习,也开始逐步形成一定的区域特色。自2007年以来,社工服务机构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得到快速发展,深圳有30多家社工机构,广州有近40家社工机构,东莞有7家社工机构;此外,还有两类机构也在部分服务功能上向社会工作靠拢,形成社工服务机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是广州市已有的一批草根组织,如仁爱、基督教青年会、番禺义工联;二是作为事业单位的残联、妇联、共青团培育的一批服务机构,如残联的工疗站等。这三类机构构成广东社工服务机构的多元形式,并在探索中向前发展。
社工机构的发展为高校建立新的专业实践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且在这些机构的发展过程中,高校教师是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一部分高校教师成立机构的初衷就包含了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工作机会的因素。近年来,广州高校社工专业实习的选择范围增加,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机构的可能性增加。特别是2009年广州市推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各机构社工项目运作起来之后,各高校的毕业实习学生成为机构项目运作人力资源的补充力量。各机构也非常乐意接纳实习生,有的机构会主动和高校联系,商讨实习生如何和机构工作相配合的问题,这都预示着专业实践体系建立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
与此同时,各个高校都已经成立一到多个社工服务机构。这些社工机构一般由教师出资并担任理事,然后聘请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教师在机构的前期
成立和运作初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机构成为学生实习模式探索的重要基地,是教研和实践结合的重点,对专业实践教育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工作“四位一体”产业实践
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新的模式主要从系统化的实习单位、本土化的专业督导、学校实习管理的配套支持和学生实习支持团队的建设四个方面加强,最后通过新的社工实践教育模式达到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内化专业认同、推进社工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首先,建立社工实践教育系统化的实习接受单位体系。一方面,加强和原有实习机构的深层次沟通,尝试在原有的工作内容中引人社会工作模式,可以先将共青团、残联、妇联、民政部门这些具有较好改变基础的机构作为实验点,这样可以以高校的专业优势推动这些部门社会服务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将社工服务的新型组织形式纳入社工实践的实习单位,和这些新型组织共同探索如何将社工实践有机融入机构的工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学生在实践时能参与到从调查到项目设计再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认同。
就高校的实习考核标准,需要加强和实习单位的沟通,取得实习单位的配合,为学生在实习期间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提供机会和条件。特别是对于一些非社工机构的实习单位,这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因为这类机构对社会工作认识不足,如果没有充分的前期沟通,学生难免成为其原有行政工作的人手补充,难以得到专业方面的锻炼。在前几年,要改变这类单位的观念难度非常大,这两年随着政府对社会工作的推进有所改变。以社区居委会为例,此前其工作主要是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工作,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知之甚少,近年来各个社区纷纷成立社区服务中心或社会工作服务站,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对社会工作专业有所了解,并且希望能够运用专业手法在社区开展工作,双方具备了通过沟通达成共识的基础和条件。
其次,社工督导本土化的模式探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关系,重视“地域化”在本土社会工作教育话语体系中的作用,督导的本土化正是在这方面做出的有益探讨。联合高校教师、民政系统的专业人士、社工服务机构的一线员工作为本土社工培养的主体力量,聘请港台资深社工督导、国内社工领域的资深人士作为教师,进行本土社工督导的系统培养,通过“督导黄埔军校”逐步培养合格的本土社工督导是我国社工实践教育一个可行的发展路径。
督导在社工专业实践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由具有相当理论水平和实务经验的社会工作者担任。督导需要对每一个实习社工的实习情况全程跟进,发挥行政督导、教育督导和支持督导的作用,使学生通过专业实践逐步具备独立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能力。在香港,绝大部分社工机构都具有督导资格的注册社工,学生的专业实践过程是高校教师督导和机构督导协作的过程,从而使高校的专业实践标准能够较好地在机构实习中得以执行。
在我国大陆地区,由于社会工作走的是“教育先行”的路径,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导向的督导力量发育不足,往往高校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而大量的机构成立时间不长,也缺乏具备资质的督导力量。督导力量的缺乏成为制约社工专业实践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广州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多方的努力,比如较早开始的聘请香港督导,去年广州社会工作协会开展的督导培训等,其中督导的专业化和本土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需要继续加强的方向,以避免发展过程中因“过度扩散化”而带来的社会工作教育迷思。
第三,增加高校实习体制对社工实践教育的配套支持。学校需要根据社工专业实践的特点,建立合适的实践体系,对实践中的经费、教师的工作量和时间、精力的密集投入给予认可。社工专业作为高校中一个以实践为取向的文科专业,专业实习的特殊性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对于专业实践的水准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学生的住宿和交通补贴等都对实习工作的良好开展具有长久的影响。
第四,推动学生支持团队的建设。这主要是发挥学生之间的朋辈支持,弥补教师督导的不足和盲点。具体来说,可以设置高年级对低年级的支持、同年级同组实习同学的相互支持。比如,大二的专业见习可以由大四的学生给予支持,这样一方面可以解答大二学生的一些困惑,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大四学生的督导能力;同组实习同学之间的支持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小组成员数量少,面对的情境和任务相似,彼此之间的探讨交流对于获得朋辈支持、共同成长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史铁尔、刘静林、朱洁,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
[2]童敏,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及其督导
者的基本角色[M/OL],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2006(8).
[3]樊富珉,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实习督导制度与实施[J],中
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社会工作教育专刊.
[4]
向荣,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再探索――建立与完
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和督导制度的途径探讨[J],中国青
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社会工作教育专刊.
[5]马凤芝,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模式与选择――北京
大学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经验[c],王思斌主编,发展探
索本土化――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
集,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6]周利敏,扩散论: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的新范式[J],广
州大学学报,2009,(11).
【关键词】信任缺失;兼职大学生;职业中介机构;利益至上
一、转型社会中的信任缺失概况
从亲人到陌生人、从邻里到社会、从个人到国家、从日常生活到政治经济生活,“信任”渗透在各个领域之中。作为人的行为的一种体现形式,信任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人与人或人与社会的关系所构成的特定情境,即场域。在布迪厄看来,场域是一种社会空间,是一个由各种客观的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空间。在传统社会中,信任的存在场域主要在具有伦理血缘性质的熟人关系之中,无论何种信任形式都被赋予了人格化的色彩。
然而,随着越来越精密的社会分工和越来越浩大的社会流动趋势,现代社会具有了吉登斯所说的“时空虚化及在时空分离基础上的脱域”,这一方面使得以契约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比以血缘为基础的传统社会更需要信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现代社会越来越容易失去信任和越来越难获得信任。太多的利益纷争、太多的短期交往,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多变,守望相助的“熟人社会”正渐行渐远。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种坑蒙拐骗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层出不穷,信任缺失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醒目现象。转型时期信任缺失的主要表现为人们的互不信任行为在家庭、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同时出现,信任缺失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病态特征,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行。
二、兼职大学生“被失信”:转型社会信任缺失的一种表征
基于上面的客观分析,本文主要试图选取当下社会信任缺失的一个缩影——兼职大学生对职业中介机构的信任缺失,以身边的大学生群体为访谈观察对象,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来探讨兼职大学生对职业中介机构信任缺失的表现,通过对该现象的层层剖析,希望能探索出信任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为社会信任的重构提出一点建议。
(一)兼职大学生“被失信”的表现
近年来,每逢寒暑假、五一、十一或其他重大的节假日,在全国各大繁华市区以及其它热闹的地段都会有成群结队的大学生举着促销的牌子在人群中不停地穿梭。目前在校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做兼职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大学生曾经不止一次的做过兼职,而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通过职业中介的方式找到工作的。的确,对于很多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想要加入兼职队伍的新生来说,一般而言能获得的兼职机会是较少的,但是职业中介的存在,算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兼职资源配置的平台。然而,通过我们的访谈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的兼职大学生都存在“被失信”过。“被失信”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有些人是因为身边同学不幸的兼职经历或是媒体对“黑职业中介”的报道传播,从一开始就不相信中介,所以他们一般不会通过中介来寻找兼职。
第二,也有的兼职大学生最初虽然也对职业中介机构存在过不信任,但是由于他们缺少相应的兼职机会,比较权衡之后还是通过中介寻找工作,只是在这过程中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希望自己能侥幸逃脱被骗。
我曾经是通过中介找工作的,但一开始我也是对中介保持警惕,因为曾经看过电视上报道过中介欺骗求职者的事情,而且同学们对中介也不太认同。不过后来我找到的这家中介是在同学口中口碑还算不错的,没花几天时间,中介就给我介绍了工作,但是最终,我只去做了一天,因为介绍的工作和之前所说的完全不同,都是让我去做些苦力活,我只好放弃了。
第三,也有些是在兼职大学生与职业中介机构的互动中,由于中介机构的欺骗不诚信行为,导致了兼职大学生对中介机构的不信任,或者说是从信任到不信任,从不太信任到更不信任。
在互动中,一般兼职大学生需先交付中介费,与中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然而,在兼职大学生交费后,一些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推脱、欺骗、搪塞兼职大学生,使得其丧失对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的信任,从而对整个中介机构产生了怀疑和反感。还有的是在互动过程中部分中介机构工作流程操作不规范,他们对待兼职大学生态度非常恶劣,行为极其不负责任,导致兼职大学生对其丧失了最后一点信任。
通过以上几种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职介过程中,中介机构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利用各种手段对兼职大学生实施各种欺骗,从而使兼职大学生对中介机构产生信任缺失。
(二)兼职大学生“被失信”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GDP获得了巨额增长,但是与之相应的社会秩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构建,整个社会看起来似乎还是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不管是社会大环境氛围还是人们的信仰、价值观或是法制文化建设都还处于待拯救阶段。
通过对兼职大学生“被失信”这一现象的历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之所以转型社会中会产生这样一幕幕的信任缺失,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充斥着不信任氛围的转型社会场域的潜在影响
近年来我国各大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也不可避免地使得人们的传统交往方式、社会价值体系以及社会规范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些变革在促进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我国传统的信任机制失去平衡,人们不再像在传统的守望相助的熟人社会一样毫无保留的信任他人,或者是努力让自己做到被他人信任。社会转型使得人们与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多,成员之间的交往大多都是“一次性博弈”,这样就摆脱了传统社会“关系”的束缚,从而使人格信任系统松弛化,欺骗与“杀熟”现象日益增多,使得人际交往出现尔虞我诈的几率越来越高。此外,由于关系约束机制的失效和道德约束机制的弱化,一些自律性不强的人就会利用现代社会的流动性逃避道德的惩罚,致使当今社会演绎着各种信任悲剧,普遍信任度降至最低,这样一种不信任的现状对以职业中介机构为代表的社会主体的潜在影响显然是巨大的。
2. 整个社会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约束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往往是一个失序的和亚稳定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以慢慢确立,但是与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制建设并没有随之建立和完善。此外,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有些法律制度也是存在很多的漏洞,市场经济及整个社会缺乏真正有力有效的监管。职业中介机构之所以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兼职大学生实施欺骗,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关于兼职大学生和职业中介机构的外在制度约束是不健全的,当出现问题摩擦时,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可以用来处理纠纷。除了制度制定和执行方面的问题,也还存在政府方面监督不力的问题。许多职业中介机构的不诚信行为频繁发生正是由于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较为松懈,对于职业中介机构缺乏强有力的监管。
3. 市场经济中利益驱使下的不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的直接推动
人们为什么不能诚实相待,为什么要进行欺骗呢?说到底是为了利益。职业中介机构为何要欺骗兼职大学生?当然是为了获得非法的利益,或超额的利润;这样的失信行为说到底还都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然而,极具讽刺的是,以职业中介机构为代表的行为主体无不知道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存在,但是,为了利益,他们最终还是冒险选择去违背这些规范、制度,从而丧失了“做人必须诚信”这一最基本的道义原则。很遗憾的是,当一个社会有相当多的人选择欺骗行为的时候,利益至上的原则就成了这个社会的通则,于是,原本应该在这个社会中起作用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以及其他各种相关的制度,就都被这些欺骗者彻底的漠视了,乃至是践踏了。
(三)兼职大学生“被失信”的后果:社会信任的断裂
职业中介机构对兼职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导致了兼职大学生对其产生了严重的信任缺失,这不仅影响兼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的信任构建都可能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极有可能引起社会信任的断裂。
兼职大学生在遭遇中介机构的不诚信行为之后,通常都没有可以供其倾诉的地方。一般来说,公安机关只有在用人单位涉嫌欺诈、武力威胁大学生时才有可能介入;工商管理部门的职权只局限于登记、营业执照的办理、经营内容违法,对于兼职大学生兼职利益需被保护虽然予以肯定却没有具体的操作机制;而学校方面也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管理大学生的兼职事项。因此,当兼职大学生遭遇困难时,他们只能选择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此外,兼职大学生很有可能会将自身“被失信”的遭遇传播到同学们中去,从而引发整个大学生群体的不信任情绪传播。这必然会对信任度已经偏低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强化大学生对于社会的不信任心理,从而降低整个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信任度的水平。同时,大学生看到中介机构的失信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将会导致大学生看到失信的好处与成本的低廉,很容易促使大学生错误地形成“讲诚信吃亏”的观念,加上社会环境的种种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大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处理以后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这有可能会引起整个社会信任的断裂,从而阻碍将来社会信任关系的有效构建。
三、重构社会信任路径的探讨
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当前社会信任普遍缺失的难题?我认为可以从如下两大方面来进行社会信任的重构。
一方面,应该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在整个社会构建出一种制度信任体系。
巴伯认为“信任的不完全充分性需要社会机制来填补,这一填补主要是源于社会制度、法律等对社会成员的普遍约束力。用制度建设的方式为公民(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提供社会安全网,使他们不必恐惧一时的疏忽会造成终生的遗憾,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因他人失信的潜在损害,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信任就有可能得到增强”。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市场规则以及信用制度体系,制定相应的惩罚机制,加大失信成本,保证讲究诚信者的利益,对弄虚作假和失信欺诈者,要追究其民事、行政、刑事责任,使其接受相应的惩罚和付出相应的代价。
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信任的氛围。
仅仅通过法律等制度来约束人们的欺骗、失信行为是不够的,制度约束至多还只能使人们出于对利益的考虑而遵守诚实待人的原则,而不能就把诚实待人当作自己内心真正的法则,并且是真正出于对它的敬重来展开自己的行为。一个始终把利益放在首位的人,很可能在法制良好的情况下遵守法制,因为他找不到法制的漏洞,或者是害怕违背法制而受到更大的损害。但是,法律制度事实上是不可能真的十全十美,毫无漏洞的,所以,他就始终有可能找到这些漏洞,或者在执法者稍有疏忽的情况下继续实行欺骗失信行为。因此,对于不把诚信原则放在心里加以真正敬重的人而言,遵守法律约束就始终还只能是一种偶然,而不能成为一种必然,一种由他的内在道德意识所确立的必然。所以,要真正使得一个社会变成彼此值得信任的社会,光有法律制度的约束还不够,还应引导人们必须重建自己的道德价值观,使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灵具有一个合理的伦理秩序,始终把道义放在利益之上,用价值理性去约束不理性的欲望放纵。
参考文献
[1]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3] 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学生社区是一种特殊的社区形式,它与高校后勤,尤其是后勤住宿管理紧密相关。国外的高校社区主要在学生后勤管理和住宿管理模式上与我国高校管理模式明显不同,因此,两者在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上必然存在很大差异。以德国、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较早进行社区研究的国家,其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住宿模式对我国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国外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现状
在后勤管理模式上,德国高校的后勤系统由州政府直接任命,由大学生服务中心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公益性质,实行企业化运作,自主经营但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美国高校一般都拥有本校自办的后勤服务系统,且引进社会上各个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后勤管理,后勤员工的工资与经济效益也不挂钩。日本高校则由学校聘请有能力的人经营管理,采用师生自我服务的合作社组织形式,并通过给予参加该组织的师生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并共同发展该组织。
在住宿模式上,由于国外大学大多是开放式,有些大学还是当地社会的主要单位,与城市完全融为一体。因此,学生的住宿形式主要是以走读为主,大都没有学生宿舍,仅有少数比例的学生由学校负责提供住宿,其余的通过租借社会上的房屋解决。如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只解决7%~12%的学生住宿问题。在日本少数学校为解决初到日本的外国留学生语言不通的问题而建有少量学生宿舍,但在申请获批后学生也只允许住一年,一年后自行到校外租房。
2 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现状
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社区和文化两个概念上。因此,以社区及社区文化的创建为基础和切入点,进而研究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在我国,由于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高校学生社区尤其是文化社区进行研究的历史不长。通过资料查阅和结合实证调研,将学者对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所开展的较为粗浅的研究,总结如下四个主要方面。
(1)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内涵、特点、目标、意义和发展趋势
对于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探索,目前有关学者主要是从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文化功能三个层面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并普遍认为当前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呈现教育、服务、管理多维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以适应高校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对育人阵地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2)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尚有许多地方需进一步探讨完善,比如主要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组织管理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同时,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具体对策,如制定学生社区规则、加强学生社区组织创建等。
(3)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和建设思路
学生社区在建设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给高校管理者带来启示,必须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开展社区的建设才能取得成效。有学者提出需要从促进社区管理队伍专业化、让辅导员进社区、加强党建工作等不同方面建设学生社区的新模式;或是从高校学生社区自治角度看,学生社区事务管理模式要拓展自治空间,把社区党建与社区自治有机结合起来等,充分发挥学生社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育人功能。
(4)高校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学生社区的建设,重在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育人功能。有学者通过分析了多元文化对高校学生社区创建的影响,就社区德育工作薄弱、文化创建缺乏特色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策略;也有的提出从加强辅导员队伍创建方面,探讨辅导员进社区对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目前学者主要从问题、意义、功能、思路等角度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索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提供参考的依据和经验借鉴,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1 明晰了高校学生社区和社区文化的内涵
通过前期的探索,学者对高校学生社区所包涵的特定区域、所具有的特殊性及鲜明的时代特征有较为清晰的定义,将大学生社区文化的内涵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社区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核心,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内容的一种由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群众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只有对高校学生社区内涵的准确理解,才能把握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有助于找准社区建设的切入点。
2 明确了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变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机制创建逐步完善等客观因素,导致高校学生社区在管理上和素质教育上可能产生“真空地带”,因此,要加强学生社区文化的创建和管理。同时,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角度看,多元文化的冲突对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其提供了发展和改革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建设良好的学生社区文化迫在眉睫,对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必要性的充分肯定,是推进文化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
3 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
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区德育工作薄弱、文化创建特色不鲜明、创建时效性不强、缺乏展示和交流平台、“自治管理”和有效指导相脱节、薄弱的社区文化氛围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只有进一步突破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才能推进社区的建设。
4 指出了高校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积极作用
即要树立“学生社区”育人新理念,重视发挥社区文化阵地的育人功能和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依托学生社区文化创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充分发挥其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功能。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5 提出了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学者提出了各种思路和对策,具有代表性的如提出要从思想理论基础、组织架构、管理实践、环境创建、服务保障等多方面进行建设的思路,并以创建安全型、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学生社区为目标;或是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机制、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机制和高品味的社区文化活动机制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机制,发挥社区文化启迪人、教育人、发展人的作用。各种思路和对策为社区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6 探讨了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构建优良社区文化创建长效机制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有学者提出通过培养社区文化活动组织管理机制等途径,构建以优良的社区文化创建为载体的长效育人机制,以最大化获得并释放其育人效应。因此,长效机制是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和运行的有力保障。
三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上存在的问题
从对已有文献及研究资料分析中发现,相关研究对高校学生社区的内涵和社区的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积极意义有较明确论述,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情况也有大量分析和研究,但是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的相关研究尚很薄弱,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未作深入探讨,未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制度和长效机制,在研究方法上较为传统和简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 研究视角过于狭窄,缺乏理论深度
目前关于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研究,学者大多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入手,研究视觉狭窄。虽然有少数学者也借鉴文化社区理论、社会流动理论、学生发展理论及社会工作理念等,但大多仅停留在表面上,限于粗浅的借鉴分析,未能将其有效应用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使得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和实效性。
2 定性分析多,实证研究少
现有的研究大多在目前的教育和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结合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各种因素,在理论上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多为定性分析,个别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只停留在某一所或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基础上,研究样本数量较少,缺乏代表性和权威性,实证研究成果只是简单地尝试实践后的经验总结层面上,而综合采用纵向、横向比较研究、统计分析研究,对高校各参与主体的调查研究等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很少。
3 宏观现状描述多,微观主体分析少
已有研究成果中,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绝大部分仍然是宏观描述分析,主要表现在相关政策的解读、社区建设体制的普遍不适应性的讨论等。而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下,对多元主体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合力发挥,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从现有成果看,微观主体方面研究也明显不足。所以,从微观参与主体如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学生和后勤管理部门等进一步研究,对补充研究成果意义重大。
4 “硬件”分析多,“软件”研究少
在研究的内容上,许多学者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硬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改善物质环境和硬件设施对营造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但却明显忽视了社区“软件”建设这一潜在的思想教育作用和育人功能,使得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育人目标。因此,进一步深挖和解剖高校学生文化社区“软件”方面的建设内涵是增强社区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基础。
5 提出制度多,长效机制研究少
从研究的成效性看,目前的研究在政策和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如有学者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品牌先导、系统整合等原则,建立学生社区内部激励机制、党团群联动机制、文化活动机制等基本的运行机制推进社区文化创建。但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长效机制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其深入探讨,形成可供各高校参考和借鉴的机制却不多见。
以上概述了国内外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的现状,认为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社区中最突出的矛盾是社区文化氛围较为薄弱,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梳理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和在理论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校有必要进一步探寻并明确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方式,建设学生文化社区平台,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进而构建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将学生社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和育人功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李登春.高校学生社区:文化视域中的阐述[J].晋中学院
学报,2009(1).
[2]陈荣武,汪碧云.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化工
高等教育,2001(2).
[3]杨雪梅.论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构建[C].书院文化――
肇庆学院书院制建设工作会议论文汇编,2012.
[4]时长江.高校“社区”视角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新载体
[J].高等理科教育,2005(3).
[5]陶光胜.基于自治与党建耦合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新
模式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
[6]王惠民.论多元文化冲突下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J].
社科纵横,2010(11).
[7]孙国权.关于高校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思考[J].山西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8]荆晓艳,谢怀建.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唐山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9]吴俊泉.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探析[J].现代交
际,2011(9).
[10]黄政,谢春林.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与延展素质教
育时空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
[11]李亮,张红兵.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探究[J].理论月刊,
2010(11).
[12]董焕敏,李智军.论社区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2).
[13]林晓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区建设
研究述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
[14]钱伟超,刘兰星.试论大学生社区的构建[J].苏州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5]代雷.关于高校学生社区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考[J].
品牌(理论月刊),20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