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1 10:12: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市场营销学年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市场营销专业特征
市场营销属于一门应用型管理学科,兼备科学性与艺术性,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营销活动的规律性,市场营销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统筹性等特征。市场经济形势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引发了对市场营销学中实践营销能力的需求,使得营销作为一门专业出现在教育系统中。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探究范围宽泛,学习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它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力、创造力等,学习这门专业需要较为深入的社会实践。通过对实际市场的调查与分析,来实现对机会的科学辨识、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客户的吸引等等。
(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状况
具体体现为:专业教学理论不能紧跟时展需要,实践教学的实施具有相当大的困难等等。在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严重脱离实际,没有系统完善的实训教材,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方法实践性不足,等等。而且多数高校缺乏实践技能强的师资力量队伍,缺乏实践教学基地与先进的考核方式,等等。
二、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系统
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在市场营销课程设置方面都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理论教学仍居于主导地位,实践教学仅仅包括实验、实习以及实训等内容,其中一些设计课程也归入实践课程范围内[1]。很明显,这种教学体制中理论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实践教学并未被深入贯彻与执行,市场营销教学仍然处于传统的理论化教学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未得到有效培养。实践课时不足,而且多为肢体性动作训练,实验教学与实习缺乏开放性,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无从获得发展,不具备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营销技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市场营销专业学习的作用便无从体现。
(二)缺乏科学、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体制以及考核制度
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并非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内涵,将实践教学的理论根基、内容特征以及系统类别同理论教学混为一谈,所采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与目标要求不相符,缺乏科学、统一的规范。例如:实验或者实习过程中,教师没有为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没有一个具体的实习目标,很多实习工作流于形式,甚至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成绩考核评价缺乏统一严格的标准,仅仅查看学生平时的出勤状况以及完成作业的次数等等。同学作业过程中甚至出现彼此抄袭、互相借鉴的现象,这样不严肃、自由、放任的考核方式无法有效地约束与敦促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提高。同时,实习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实习点,缺乏最终的审核评价,学生随意挥霍实习时间,实践能力尚未形成。
(三)教师营销实践知识与教学方法匮乏,实践实习基地建设落后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传授者、实践课堂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必须要具备充足、合格的理论知识,更要拥有牢固的、可靠的实践课程掌控能力与管理能力。然而,目前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恰恰缺乏营销的实践技能,因为他在理论学习毕业后就直接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无暇深入实际市场中,而且很多高校缺乏同企业的合作,没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环境。这样,教师在实践教学方法方面也就缺乏深入的研究,无法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实践教学指导。市场营销专业实践学习需要一个实践实习基地,然而,很多高校没有投入建设这些实习基地,导致师生缺乏一个真实的模拟实践空间,学生的实践学习流于形式。
三、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析
(一)教学模式形成前提——完善课程结构设计
高校在课程设计时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设置更多的实践课程,集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理论基础课程针对具体实践。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增设现代产品营销学、策划案编写、营销案例分析等课程;其次,科学增设选修课。选修课的课堂可以自由选择,例如:商场、企业市场部等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增加学生学习营销的兴趣,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再次,调整课程内容,避免同一内容被重复学习,清晰划分每门课程特有的学习内容。最后,完善知识的前后照应,科学安排课程。可以将专业课的讲授时间适度地前移,在大一设置专业基础课,使学生在掌握公共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渐受到专业知识的熏陶与培养,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将繁重的专业课学习均匀地分布于三个学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能力。例如:把《市场营销学》课程设置在大学二年级,随着学年的推移依次设置《市场调研与预测》、《广告学》等多种专业课程,学生只有由浅入深地逐步学习和掌握知识,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其职业能力。
(二)教学模式形成基础——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创建科学的教师层次结构。可以通过“内提外引”的模式,有目标、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学术师资团队;积极发挥各个学科优秀带头人的领导作用,发挥其领导带头功能;从学历与实践水平以及教学能力等方面考核引进青年教师。同时,多为教师创造参与科研、参与集体研讨的机会。第二,极力提高教师水平。为教师创造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出国进修、参与学术研讨会等掌握最前沿、最先进的学科知识,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或者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分配学校教师深入到企业内部,经过实践学习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将这些知识加工成理论传授给学生。教师也可以借机会开展企业调研工作,依靠课堂来编制案例,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科学术水平[2]。也可以从企业邀请一些相关领域的高级管理者来校讲学,使他们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以此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市场营销实践经验。
(三)教学模式形成支撑——革新考核内容与模式
以往的市场营销考核相对单一、传统,主要采取期末一考定音和与平时出勤与作业完成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理论、概念等方面进行考核。学生只要临阵磨枪就能够勉强过关。这样的考核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合理性,缺乏对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能力的考察,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种形势,就要改革传统的单一考核方法,采取多元化考核共存的考核方式,达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察的有机融合[3]。通过加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的考核,以此来培养一大批具备高素质、高能力以及能够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群体。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所教授内容创造出更多类型的考核评价方法,通过更为灵活、多变、周全的考核策略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水平。例如:课堂讨论成绩、策划案编写成绩、创业创新设想成绩等项目都应该被纳入课程考核评价范围内,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与评价,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要扩大实践能力所占比重,在笔试题中增加主观题比重,尽量免除应试化考题模式,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学生的最后成绩也要从平时的表现中体现出来,例如:课堂参与程度、思维的敏捷度、语言表达是否规范、逻辑等等。
(四)形成和完善教学模式
关键词:财务会计双语教学;教学目标;ACCA
财务会计双语教学是为培养国际化会计复合人才的一门会计学专业学生拓展需求类课程,需要在培养阅读专业文献和专业写作能力的同时,兼顾专业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术语,学习财务会计领域的理论和前沿知识,并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假设和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财务会计理论的现状,学习并通晓西方国家财务会计的各种实务操作方法,并能用英语进行会计工作的日常交流,能读懂一般的外文专业文献。
一、西方会计教学现状
那么,在西方国家(英美),财务会计教学采用何种模式呢?笔者在分别对美国加州大学富乐敦(FULLERTEN)分校和英国龙比亚大学克雷格洛克哈特(CRAIGLOCKHART)商学院的会计相关课程进行了跟班学习后,有以下几点感悟:
1、专业方向种类繁多,但彼此差别不大
以会计学学士学位为例,专业选择就分为企业金融学方向,市场营销学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经济学方向,法律方向和创业方向六个层面。其中,企业金融学方向和人力资源方向的的主要课程为:
Napier大学会计学学士企业金融学方向和人力资源方向的的主要课程设置对比表
学位研究方向
课程
设置
会计学学士企业金融学方向
会计学学士人力资源方向
第一学年课程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商业技能》《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系统》 选修《市场营销学》《行为学》《创业学研究》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行为学》《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系统》 选修《创业学研究》《市场营销学》《跨文化与组织管理》
第二学年课程
《公司会计》《商法与公司法》《职业会计学》《财政管理》《管理科学与统计》 选修《商务会计学》《商务》或《管理挑战》
《公司会计》《商法与公司法》《职业会计学》《财政管理》《管理科学与统计》《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第三学年课程
《高阶公司报告》《高阶管理会计》《公司财务管理》《现代公司财务》选修《税务学》《管理会计学应用》《审计》《公众财政学》
《高阶公司报告》《高阶管理会计》《公司财务管理》 选修《雇佣关系管理》《人力资源发展》 选修《税务》《现代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学应用》《税收编制与财政研究》《审计》《公众财务》
第四学年课程
论文 选修《投资管理》《当代财政问题》《全球财政市场》《货币理论与政策》 选修《国际会计》《管理会计学改革》《战略管理会计学》《企业社会责任》
《领导力的改革与创新》 论文 选修《全球雇佣实践》《当代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选修《国际会计》《当代财政问题》《管理会计学改革》《战略管理会计学》《公司管理》《投资管理》
由此可见,同一学位的不同方向所开基础专业课程基本相同,但到高年级之后逐步细分,在论文的写作方面有较大的差别。也就是说,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课程设置,论文方向,以及学生学习范畴的差别。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会计专业,基本只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和国际会计学之分,每一类学科方向的课程设置以及最终的论文选题没有太大的区别。
2、课程结构设置简单,以学生自学为主
英美大学课程每门课一般有二至三名教师共同担任。教学十三周,每周教学二小时(有的为一小时),教师辅导学习一或二小时。每门课只有一至二个大作业加一次考试。学生按要求应在三个学期内(每年三个学期)选学课程(相当于一个学期专攻三门课程)。每周总学时(包括辅导学习)在10个学时左右。教师只给大作业一个等级分,基本不详细批改。
英美教学方式以学院为范围开设课程,课程学时数少,由学生自由选择规定数目的课程学习,这是很好的教学组织方式。相比较中国的本科教学而言,中国的教育学制长,学的课程多,有些课程与所学的专业无关,学时数非常多,每一门课程都只由一门教师完成,学生习惯于听,而非自己学习思考,学习依赖性相当严重。西方的教学方法与中国的教学方法有相当大的区别,老师不会照本宣科,每周虽然只有2个小时的课堂讲授时间,但是教学速度非常快,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一堂讲授课就涵盖了2-3个章节,一百多页的课本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基础。在西方的高等教育里面,大都是学生在课下阅读大量的书籍,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财务会计国际化培养目标
会计教学理应培养契合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客观需求,拓宽培养复合型会计国际化人才,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双语教学要求,随后又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将双语教学作为教学建设与改革的项重要内容,其后在2007年陆续了鼓励双语教学的举措,即辅助教学的模式。众多高校包括我们贵州财经学院开始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选取少量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现代会计学双语),希望能提高学生掌握国际会计语言与规范的能力。
2011年,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快速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会计国际化人才需求,很多高等院校积极引进了英国公认特许注册会计师(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IMA)、英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1MA)等办学方式,使用国外指定原版教材授课,因而,教学计划中的绝大部分必须采用双语教学。在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要的背景下,必须重构会计国际化教学目标,强调会计国际化教学是对传统会计教学的有益补充,双语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处于主导地位,财务会计双语的教学目标定为:培育学生熟练掌握国外会计处理基本规范,能够按照国际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并使用管理会计知识加以分析。
三、财务会计双语教学的准备与实践
1、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准备教学资料
通过西方会计教学的跟班学习和多年双语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明确教学目标。以财务会计双语课程为例,由教师带动学生朝会计国际化视野方向进行系统的培养,最佳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通过教师串讲,案例剖析,师生互动讨论,由教师检验学生课前自学效果并解决重点疑难问题,提出系统的专业前沿理论知识。但实际过程中往往不能完全实现,因为原版教材往往阅读量很大,一些学生由于语言问题而不能坚持自学,或者虽然课前阅读了课文和相关资料但不能把握要点,致使课前预习没有实际效果而最终放弃。因而,选用合适的教材就成了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财务会计双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国际化的培养目标,着重于对ACCA人才的培养,所以采用BPP Learning Media编著英文原版教材《ACCA PAPER》。该教材从ACCA考试的层面系统介绍了西方会计的理论和实务操作方法,内容全面且难度适中,外语地道,语言明快流畅,学生可以领略地道的专业表达方式,了解中西方会计处理的不同,达到财务会计教学的目的,把握ACCA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拓宽国际化的视野。在中文教材上,选用了立信出版社常旭、编著的《会计专业英语》作为辅助材料,该教材采用中英文对照学习,是学生进行会计双语学习的基础材料。
2、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着重讲解重点与难点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鉴于西方的授课经验,学生的自我学习是关键。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定位学生的学习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后,按授课计划进度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供学生课前参考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用英文授课,在必要时以中文辅助解释,主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加以调整。在财务会计双语教学中,笔者一般以ACCA的案例引出本专题主要内容,列出关键词并加以解释,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对学生理论的理解,提出问题让学生以习作的方式解答,着重引导学生发现重点,理解难点,掌握解题的技巧。这要求双语教师在掌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要避免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知道听的“填鸭式”教育,使得原本能够精彩纷呈的课堂变得平淡无味,甚至成了纯粹的专业词汇学习,或者出现备课时几乎把每一句课堂用语都设计好,根本不敢多讲一句教案上没有的话,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默默无闻”的教学。
3、动手与动脑结合,恰当安排习题和答疑
在双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看得懂、听得懂,但仍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题目依旧不会做。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这些能力又不能仅依赖教师讲授达到提高,问题长期积累下来,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教学的恶性循环。因此,习题课和答疑课就成了重要的环节。笔者认为,习题答疑不一定完全由教师讲解,可以请一些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在充分准备后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或者由同学自由组合共同完成。形式也不一定拘泥于课堂,可以针对全班、部分同学或者个人,借助于班级公共邮箱或网络教学系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习题一定要保持英文形式,答疑也尽量以英文形式完成,避免某些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只是等着习题答疑,降低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笔者将习作的成绩最终计入学期的总评成绩,以便将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理论跟实践相联系,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同类课程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校双语教学的总体质量,有效实现双语教学目标。
参考资料
[1] 于洪,周恒男.对管理会计双语教学方案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7-28.
[2] 史艳红.解决高校双语教学中矛盾的方法与途径 [J].山西大学学报,2007(04).
[3] 李颖琦.高校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2008,(1下).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延续、提高和发展。它典型的应变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教学,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
图1-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相关课程模式
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信息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片面追求专业理论的系统、精深和广博,或者片面强调单一技能的熟练,已经不符合面向未来的高等职业人才的要求。围绕市场营销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架构,我们认为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九个方面来进行,即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模式、营销模拟实验室建设、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电子商务实验室平台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消费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和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模式
(一)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教学模拟环境和网上模拟环境理解、解析、认知专业知识,掌握从事市场营销职业所需的技能,实现学院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此,东软信息学院实施了“1321”的教学模式,即每学年有三个学期,两个理论学期,一个实践学期,每学年的实践学期平均为80学时左右,实践学期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大学一年级完成概念实习、大学二年级完成技能实习,大学三年级完成毕业设计。
图2-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学期三个阶段
实践学期的三个阶段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动脑又动手,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强调职业素质的培训。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可分为课内实验、阶段实训和毕业实践。
课内实验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的实验,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期间,与课程同步进行,由任课教师组织在校内实验室或计算机房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专业知识了解和运用,尤其是对专业课程知识点逐个认知和技能点的训练。
阶段实训是一门或几门课程讲授完成后,为了将知识系统化所进行的训练,一般为一周到两周的时间,由实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主要目的在于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有机的结合。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
毕业实践体现市场营销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一般为三个月到半年,由系部总体布置,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内进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最终使知识线和技能线和谐拼接,完成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任务。
(二)市场营销教学组织模式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具体讲,也就是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社会实践、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调查分析、市场预测、定量研究等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并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积极推进市场营销教育创新。
图2-2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环节
(三)校企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图2-3东软信息学院SOVO运营模式
东软信息学院设立了SOVO(StudentsOffice&VentureOffice)——大学生创业中心,把申请进驻中心的学生都按照“虚拟公司”(VirtualCompany)的形式来组织,公司中设有“董事会”、V-CEO来负责组织、管理“虚拟公司”的运营,学生在虚拟公司中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创业中心下的创业公司可以得到学院数字化教育研发中心的项目支持和东软创业投资公司、大连软件园创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投资支持,是学生理论与实践达到无缝链接的基地。同时,东软信息学院拥有东软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高新园区华光新技术有限公司、大连新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数十个校外实训基地,与SUN、IBM、HP、松下电工等企业合作建立的企业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项目训练提供了保障。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相关课程设计
(一)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旨在基本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以致用,对市场营销实务操作进行专题培训,注重实用性和可实施性,紧密结合企业市场和营销岗位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战能力。教学形式包括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学习法、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专题讲座、亲身实践等。教学方式鼓励勤于思考,踊跃发言,鼓励发散性思维,养成写报告的习惯,摒弃完成作业的思想,以企业实际实施要求为考核标准,模拟企业环境,实施市场行为。教学效果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测试,演讲和发言踊跃性、创意和深度,论文、分析报告、企划书等文档写作水平,营销工具使用水平,营销实际业绩评价。
(二)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约束指导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促进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选题、教师指导、教师评阅、学生答辩等各环节中结合实践能力的运用和培养,确定具体的管理程序与要求,促使指导教师和学生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去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以确保毕业设计更好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鼓励学生上网或是查阅相关书籍杂志,了解国际营销理论的最新发展,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理论来指导营销的实践操作,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及推广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对国际营销实务和案例进行分析,充实和巩固理论知识。就目前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实践中的理论及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会或辩论会,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性教学借助simtrade实习平台,每个学生分别注册一个自己的公司,组建“模拟营销公司”,结合国际市场营销所学内容开展“虚拟营销”活动。通过考核学生的销售量和盈利情况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在轻松的“寓教于乐”环境中,了解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以及业务的处理程序以巩固理论知识。
(四)营销模拟实验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无风险的营销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营销主管的角色,从各个角度分析营销案例,进行营销决策,并且得到决策的结果,然后做出下一阶段的决策。这种模拟营销实践的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培训质量,又避免了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决策风险。市场营销模拟实验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教学,而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其最大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在实际演练中,学生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涉及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产品研发、价格制定、生产安排、广告策略、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
(五)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营销,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近年来众多营销理念的进展、凝练和升华。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作为软件示范学院的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网络营销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体验到网络营销的内容和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工作需求的能力。主要包括营销平台建设、网站营销策划和营销实践。营销平台建设包括网站功能策划、网站风格策划、网站技术选择等;网站营销策划包括营销模式的选择、营销费用的预算等;营销实践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的企业作为实践基础,为企业策划并制作网络营销的网站,并且与实际的业绩要联系在一起,体现学生所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特色。
(六)消费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消费行为学研究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劳务的行为规律,需要“理论内容重深入浅出,实践教学重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重紧密衔接”。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校内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根据实际的销售情况,从消费者个性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消费者群体等方面了解消费者心理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让学生根据实际营销活动的销售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中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如以学生为消费者进行心理小测验;并共同分析讨论测验结果。组织学生到企业和市场实地调查和了解消费者行为,亲身感受作为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等。
(七)电子商务实验室平台教学模式的研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平台,在一个协同化、集成化的开放型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通过电子化手段,完成信息、产品采购、产品交易等实践性电子商务初步应用的活动。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信息展示和电子商务两部分。信息展示主要建设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商务应用,包括信息录入、查询、修改、预览、删除等功能,选择旅游行业信息或企业商务应用作为实验平台的基本建设内容。电子商务平台部分包括各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网上企业动态、行业信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产品和浏览等内容。
(八)会计电算化实践模式的研究
会计电算化课堂讲授以引导启发为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加强课堂讨论,使学生充分参与,以提高其交流技巧和理论分析能力。加强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建立考察和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企业会计信息化经典案例引入教学中,辅导教师在网上与学生交流。重视教学手段的建设与更新,建立并完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网络模拟实验室,自制多媒体实用型电子教案的互相交流,实行多种形式的专门辅导,巩固教学效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全方位进行教学媒体设计和教材编制。
(九)经济法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经济法课程以案例教学、疑案抗辩、模拟法庭、旁听审判、设立“第二课堂”等实践性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法学素质教育的功效。模拟法庭通过学生模拟审理全过程,在检验理论掌握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应变能力,形象、直观,印象深刻。带领学生到法院旁听审判,使学生在熟悉程序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掌握实体法的具体运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疑难案例采取控辩式、正反方辩论式等对抗方式进行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开展法制宣传、社会调查活动,检验理论知识并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迈克·R.所罗门,爱诺拉·W.斯图加特.市场营销学(实践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海琼.市场营销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文艺.市场营销实训指导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秦燕.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希平,刘安平.网络营销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Abstract: The teaching progra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not only a guidance document which is built on education purpose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but also an overall plan of curriculums. The paper firstly determine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emphasi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based on a survey, then uses the analysis method of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ISM)to set a multi-level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urriculums. Based on the logic between the curriculums, curriculum's semester arrangement is settled. It is hoped that the paper will provid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program.
Key words: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program establishment
0 引 言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实体流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使各项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1]。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推进现代物流发展,推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省、市、地区已明确将现代物流定位为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应于快速发展的物流产业,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的人才非常紧缺,据预测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600万人,物流专业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师范大学于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物流管理专业,至今顺利培养了800多名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主要输向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及政府(海关等物流密切部门)。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目的和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由于物流管理在我国依然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学科,物流管理本科教育还处于不断完善的发展之中。本文将解释结构模型的思想和方法引入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对其本科课程设置进行整体规划,以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提供借鉴价值。
1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整体统筹
在调研国内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较早的高校基础上(北京物资学院、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广东商学院等20多所已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确定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与重点。
1.1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及重点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和广博的科学素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国际物流、港口物流与物流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国际物流、港口物流管理和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运营管理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为了顺利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培养重点要突出两点:(1)教学内容强调综合性。为了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整个课程体系安排上,参考目前国内各大学加强基础课程的配置,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功夫,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课程内容以数学(含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机、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系统、经济法等学科为基础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专业课程的涉及面要广,使学生能够适合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作业领域。(2)强化实践教学。物流管理是一门特别强调实践的学科,强化实践教学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国内各大院校都紧紧围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实际开设的教学内容中,实践学分基本占到毕业总学分的近四分之一;课程实践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约十分之一;在实践实习环节中,普遍设立了“专业实践”、“毕业实习”。
1.2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整体统筹
依据上述确定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重点,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设置课程类型、体系与学分结构情况设计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其中,大类平台课(其中,校级平台主要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基本原理、数据库程序设计、数理统计、线性代数;院级平台主要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物流学、财务管理和经济法)占专业课的比例为49.5/(49.5+72.5)=40.34%,充分体现了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而强调的“宽口径、厚基础”;实践环节(主要包括采购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国际物流、物流信息管理、运输与配送、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供应链管理、ERP理论与实务、生产运作与管理、现代港口物流管理等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环节)占比为37/134=21.26%,这一点是上述强调物流教学内容实践性的细化。
2 基于ISM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2.1 解释结构模型原理
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物流技术与管理技术相交叉的复合型学科,其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ISM)是美国沃菲尔德教授于1973年开发的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的一种方法[2],是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要素,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计算机的帮助,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因此,上述两方面综合决定了可以考虑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来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制定。具体来讲,解释结构模型依据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有向图模型和布尔矩阵,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处理,最终形成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多级递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结构模型,以为更加科学合理地统筹安排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时间分配、教学进程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基于ISM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结构
在对上述所提及的20多所已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的高校调研的基础上,遵照上述培养目标及重点,并通过江苏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全系老师的共同商讨,确定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开设课程及课程间先行关系,如表2所示。
第二步,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可达矩阵R,归纳可达集合与先行集合,对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
第三步,求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矩阵,绘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多级递阶结构图。
逐一按照上述三个步骤操作,即得到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多级递阶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显示,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分析的结果表明,上述39门物流管理专业主要课程可以划分为12个层次,课程的先后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2.3 基于ISM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学期安排
依据ISM分析结果,按照江苏师范大学相关教学制度规定,需要将上述12个层次的课程考虑在7个学期安排(第8学期学生主要进行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工作)。具体的学期安排如图1所示。总体上来说,图1依据ISM分析结果,依据课程间的逻辑先后关系,大一(第一、二学期)、大二(第三、四学期)主要安排体现基础化、综合化的基础性课程和原理性课程,大三(第五、六学期)及大四上学期(第七学期)主要安排体现能力化和个性化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课程。
第一、二学期课程安排,除了上述表1中所提到的人格素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军事体育类课程等,考虑到大一是高中学习生活到大学学习生活的过渡,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不宜安排太多,因此,第一学期主要安排《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哲学》及《政治经济学》,其中,《高等数学》与《哲学》及《政治经济学》课程是该学期安排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及《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由于是同一学期,在时间安排上可考虑两门专业基础课略晚于上述课程4~6周;经过一学期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第二学期除了继续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外,可考虑安排作为管理大类学生均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类课程《经济法》、《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学》,与此同时,由于后续需要诸多计算机操作实践技能,在此学期同时考虑安排《计算机基础》。
第三、四学期课程安排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无论在学分总量上还是课程难度上都较第一学年有很大幅度提升,具体体现在:第三学期开始逐步安排以物流每一职能作为一门课程的专业课程,包含《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与此同时在《计算机基础》上将计算机技能提升至《数据库程序设计》水平;为了后续专业基础课《配送与运输》课程的顺利进行,在第三学期需要安排作为该门课程基础课程的《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第四学期安排作为后续规划设计基础工具的《管理运筹学》课程,迟4~6周安排《运输与配送》;逐步开设《市场营销学》及反映物流综合职能的《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由于该学年已经逐步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相应于每门专业课程,需要同时安排相应的实践操作课程。
经过两学年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第五、六学期课程安排物流管理专业综合职能类课程《国际物流》、《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现代港口物流管理》、《ERP理论与实务》、《物流专业英语》、《物流成本管理》等;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学年同时安排《统计学》及《统计分析软件》课程。
第七学期考虑学生就业、继续深造及出国等多向分流,安排了素质化、个性化的课程,包括《管理经典选读》、《物流前沿专题》、《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HRM)》、《质量管理》、《物流保险专题》、《科学研究与协作训练》等课程。
关键词:高职教育。汽车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汽车技术进步加速、汽车技术含量日益提高的今天,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如何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如何体现它的培养目标,如何顺应企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要求,是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极其重要的任务。本文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为个案,对高职汽车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一、完善、充实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方向是前提
高职院校办学的目标,应突出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培养能适应生产第一线需求,具有多种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人才。另外,各专业之间应互相补充,相互渗透,培养一专多能、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协调统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我们以服务汽车后市场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汽车运用技术类专业群。汽车后市场指汽车生产出厂到报废的整个过程,包含汽车及配件的销售,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的保险与理赔,汽车整形与装饰,二手车的交易等领域。对应的主要岗位群及人才规格如下:
1 岗位群:汽车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性能安全检测的技术管理、汽车零件检测与鉴定、汽车钣金维修工、汽车涂装维修工、涂料调色工、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销售顾问、汽车服务顾问、汽车机电维修技术员、保险类公估行公估员、保险公司车险员、旧机动车评估人员、汽车机电维修工等。
2 素质结构: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辩证思维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就业观念、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不断学习,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 知识和能力结构:本专业群培养的学生都应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借助工具书能熟练地阅读汽车说明书、维修手册等技术资料;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识图、一般机械机具使用的能力和较强的分析、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不同的专业方向还应具有满足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还应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汽车及配件营销、汽车技术管理能力、消费心理学、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性能与使用、客户关系管理、公关礼仪等知识,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体现能力培养是实质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明显地不能适应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不协调,课时分配不合理,职业技能培养严重不足。为适应市场经济对高等技术人才素质的需要,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必须在社会调研、考察、技术论证的基础上改革教学计划。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对教学大纲及时修改或调整。课程设置应突破学科体系,突出能力的培养,力求体现新技术、新材料、新知识、新工艺的应用,使专业知识结构、课程设置最优化。为此,2006年汽车工程系组织教师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研,走访了江苏省汽车维修企业近300家,发放调查问卷600多份,并聘请专家召开了汽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的建议和意见,构建学生技能、素质结构。采用“1+1+0.25+0.75”分段学习:学生第一学年在学校学习基本素质课,搭建专业的基本素质平台,第二学年在校学习专业基础技能课,构筑专业群所需基本技能t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前半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本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和实训,形成学生的职业技能,(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后半学期和第二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生的培养中。
1 基本素质平台。给学生搭建本专业的文化基础知识结构,注重提高、培养学生基本文化和政治素质,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融入教学活动,尽量采用案例教学。主要课程:德育基础、政治思想概论、军事理论、多媒体技术、体育、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用英语、汽车职业入门、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形势与政策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强化训练。
2 专业基础技能平台。现代汽车服务企业传统岗位分工被灵活、整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代替,因此,应加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将相关专业知识有机融合,适当拓展“专业”基础技能教育的广度,加强“核心职业能力”的训练,注重专业群学生从事岗位通用的基本技能培养。通过该平台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汽车后市场各服务岗位所需的汽车各总成件的拆装能力、维护与保养能力及基本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该平台包括发动机机械维修、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柴油机维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空调及车身电器维修、汽车传动系统维修、汽车制动系统维修、汽车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汽车使用与维护10门课程,打造服务于“汽车后市场工作岗位群”的核心技术能力。这些课程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体现做学合一。
3 专业职业技能平台。针对专业群各专业学生从事岗位的特点,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定向,选修相关课程,培养具体的岗位工作能力。如汽车整形岗位选修: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装饰与美容、汽车事故车评估等。再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岗位选修:汽车销售礼仪及洽谈技巧、市场营销学、汽车及配件营销、汽车标准销售流程、汽车4S店实务与管理、汽车装饰与美容、汽车保险与理赔。注重所需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这些课程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来组织教学。所有课程实现现场教学、工学交替,并且根据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化“模块”学习。
4 综合素质平台。注重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以往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分强调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其它素质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就要将素质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来考虑并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设计专业教学方案时就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来实现,还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选修课程设置等活动来保障。该平台主要通过专业的选修课程、学院开设的任选课程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实施。
三、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1 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武装自己。既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地学习本专业相关的先进理论知识,加强动手能力,提倡教师具有“双师证”。
2 重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一方面按照教师的专
业方向,建立教师到相应企业实践锻炼的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技术开发和对外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工作。建立“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专业教师必须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另一方面,加强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力度,主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
3 要求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提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积极编写专业课教材,因材施教,提倡个性化教育。如我院在财务预算中设立院内科学研究基金,用于院内专业技术人员对职业教育课题和自然科学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设立院内自编教材专项基金,资助经过论证后可行的自编教材的出版,用于鼓励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
四、建设共享性、复合型实训基地是保证
高职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强调学生的实践训练及其职业技能的获得,实践环境的建设正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1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依据工作情境和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设计实训项目,依据专业群各职业技能模块建设实训基地,其中包括理实一体化教室、综合模拟试验中心、仿真实训系统和生产型实训基地。根据专业核心教学项目设立相应的生产性实训车间,每个实训场地接入互联网,设立多媒体讲课区,结合校外实训基地,基础实训与专业实训相结合以满足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训的需要。
2 完善与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我们实行了两个转变:第一,将封闭式管理改变为开放式管理。实训基地的开放时间基本与实训内容相对应,对必修课的内容,可按课程表规定,统一安排时间。同时,还选择若干时间段在课余开放,这样既可让技能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补做个别实验或进行基本训练,也可让有潜力的学生尝试做选修内容。也可以建立预约开放制度,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经教研室或者任课老师同意,由实训中心安排学生从事所要求的实训内容。第二,实训基地管理手段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改革为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我们开发出一套适合院校实训基地实际情况的管理软件,依托校内相关专业,组织师生联合开发,并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实训的一个内容。此外,在加强实训基地工作人员的管理,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责任管理的同时,要引入市场机制,将管理人员的薪酬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优绩优酬,拉开收入档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校外实训基地通常采取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共建联办,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一般由企业负责,学院主要起协调作用。或者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联合成立校企实训基地专业工作组,由校企双方有关人员组成,制订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为学生参加职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五、实行动态科学管理是需要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从上世纪50年代的“劳动经济学”专业发展而来的。1998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才进入独立发展时期。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一方面我国要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开展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新时代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全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日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并逐步走向规范。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潜在需求和实际需求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求职者的素质要求比较严格,而这种“苛求”实质是凸显出了现行办学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的严重脱节,这也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政治、经济、管理,又要具有人文素养,熟悉前沿科学技术和理念;另一方面,又要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然而,从已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情况来看,很难如其所愿。力求知识复合型,学生所接受的课程门类多且杂、知识点泛而浅,除了少数精英外,大多数学生疲于上课而无暇顾及其他或者为倚重其他而不得不忽略第一课堂学习。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要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点已属不易,就更难进行第二课堂的实践了。
专业设置细化、指向性更明确,已成为各校的热门专业,并且,也使得管理科学专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必须更新观念,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专业特点的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时以市场为导向,使培养人才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应科技与创新的需求,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1]。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因此,不断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有着重要意义。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根据这一要求,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为前提条件,以理论知识为立足之本,具有包括人际关系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业务技能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规定了培养方向和培养层次,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设计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进行评价的依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明确为:在系统地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个人管理技能,锻炼其交际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培养出能够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解决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等实际问题,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级经营型管理人才。
首先要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这是适应社会环境、克服困难挫折、取得成就的前提条件。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使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时刻保持强烈的使命感和执著的追求感;也会使他们更具有挑战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还会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与困境面前百折不挠,迎来新的机遇,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要系统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如工作分析技能、薪酬体系设计技能等等)。而且也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具备科学、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广博的知识底蕴,这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立足之本。
然后,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包括人际关系技能、学习技能、创新技能、表达技能、计算机知识与应用技能等的业务技能培养。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设置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综合考虑专业人才基本规格、办学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细分为许多小模块,比如人员招聘、人才测评、人才培训、人员激励、薪酬管理等等,因此,专业课程会相对较多。在专业课程设计时,如果要求每个学生对所有相关专业课程都加以学习,在时间上和效率上都会存在一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些模块的专业课作为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在时间上加以保证,而且有利于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专和深。笔者结合教学研究和实践,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性质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以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方法,与大家讨论。
第一,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应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加强校内外实验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其次,实践教学应贯穿所有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经济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管理实践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状和市场竞争现象,分析企业经营活动所面临的环境与问题,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方法与技能;再次,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活动、企业实习教学、模拟实践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和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第二,理论教学课程的设置。在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中,成绩或分数是检验学生知识量的唯一尺度。这种“侧重于记忆,以方法和技巧为主,模式固定”的考评方法,不利于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此,学生高分低能、按部就班,缺乏创新精神也就在所难免[2]。理论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构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各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模块,其中对于属于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选修课,宜根据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不同需要,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分模块进行设置和实行模块化教学。其中,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法律基础、经济应用文写作、经济应用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理论、体育等有关的课程。公共选修课就不受限制,学生在达到规定的学分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的课程,以提高自己在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修养,扩大知识面。学科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学科选修课的设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一般应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的不同需要来设置。另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学、经济法学、生产运作与管理、劳动心理学、企业薪酬管理、专业英语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培训与开发、社会保障学、职业安全与卫生、人员测评与绩效评估等课程。对于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有较深的掌握。
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方面,实践性教学课程都属于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军训、社会实践调查、金工实习、管理认识实习、公益劳动、学年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测评与绩效评估实验、计算机程序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所面临的客户都是人,人际交往能力必不可少,在形形的人的交往中,如何能和人成功交往,如何能应对各种人的各种问题,应从学生时代就培养学生的人际能力和沟通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沟通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互动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应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
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首先,处理好人才培养的统一性和特色性的关系。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专业,目前还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全国统一的办学模式。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遵循统一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追求共性的同时,还要体现特色性,要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基本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特有能力,这是提高人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文秘专业;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005 ― 03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精神,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一种高职与本科分段协同培养的办学模式乃应运而生,这就是所谓的“3+2”模式。2014年,苏州市职业大学文秘专业与苏州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的“3+2”分段培养项目,成为本年度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招生两年来,双方经过多次协同磋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高职3年与本科2年培养中的衔接问题,成为双方合力攻克的最重要难题。
一、高职与本科“3+2”分段协同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将高等教育(第三级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第二阶段相当于博士生阶段;第一阶段又分为5A(理论型,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计划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B(实用技术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两类,5A类又分5A1和5A2两个层次。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5A1相当于中国的学术研究性大学的本科和硕士生教育,5A2相当于应用型本科教育,5B则相当于高职高专教育。5A2层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是为研究做准备,而是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它可以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它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以应用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5B类型的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性技术型专门人才”。〔1〕
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西方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状况来看,5B类型的高职高专与5A2应用本科教育,同属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两者只有培养类型之异,而无培养层次之差。但在目前的中国,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实际存在含金量和规格层次上的落差。同时,高职高专培养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强调应用,理论课程相对弱化;而应用本科则理论、应用并重,强调理论向应用能力转化类课程的设置。结果是,高职高专教育越来越重技能,轻视甚至忽视理论,而应用本科教育则长期重视理论,对应用技能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即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长于技能而乏理论;应用本科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扎实而应用能力缺乏。随着现代社会产业的升级,社会各行各业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我们既有的教育模式必须做针对性的改变。在健全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建成的情况下,我们采取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联合培养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这既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又能保证其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将理论转化为应用实践的能力,还能弥补职业技能性人才学历层次“低”的缺憾。
另外,就人才培养规格而言,实用技术型高职高专教育面向具体职业,着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面向行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科技运用能力的行业人才〔2〕,两者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实用技术型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旨在培养应用型的,面向行业与职业要求的人才”,也可以说,两者都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征”〔3〕;并且,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存在学历层次的递承性、课程内容的承接性〔2〕,在这个意义上,两者进行分段协同培养、进行衔接,既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二、文秘专业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中衔接的基本原则
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在人才培养上施行分段协同,是学界较早关注的课题,但总体上而言,目前仍是理论探讨多于实践应用。基于对中国当代高职与应用本科教育现状以及自身办学经验、办学特色与不足之处的清楚认识,苏州市职业大学文秘专业与苏州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乃积极筹划与实践“3+2”分段培养办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两者相衔接的两个基本原则,亦即差异性与连贯性。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天然存在一个特点,即“3”和“2”是存在差异的,前面多有引述,兹不赘言。结合苏州市职业大学与苏州科技学院文秘专业培养的实际来说,前者主要培养掌握文秘职业技能,会英语、能沟通、懂商务,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办文、办事、办会”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高级秘书人才;后者则主要培养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文秘、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机构从事研究、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文秘人才。两者的终极目标,虽然都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文秘或秘书人才,但他们培养的立足点显然是有差异的,概括地讲,就是前者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后者强调理论素养与技能培养并重。只有清醒认识到两者间的差异性,才能合理地理解“3+2”分段培养的“联合”之意,才能避免“3”与“2”趋同的可能。
连贯性是指高职阶段3年和本科阶段2年的人才培养,必须有内在的承接性、连贯性。高职3年与本科2年的培养,固然存在差异,但是既然要实行“3+2”、实行联合,那就必须考虑到两者相衔接的连贯性问题,否则“3”与“2”各自为政,难以达成联合培养的初衷。以课程设置为例,注重实践技能、应用技术培养的3年高职阶段,必然会设置足够数量的职业技术基础与能力课程,到了强调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行业基本技能的2年本科阶段,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提升课程;同时,考虑到3年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基础比较薄弱,而短时间的培养很难让学生迅速提升基本理论素养和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在3年高职阶段,适当设置语言、文学、文化基础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变成衔接顺畅、连贯,总体培养效果大于“5”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预期,在充分认识高职与本科两个阶段人才培养差异性及联合培养连贯性原则的基础上,双方通力合作,其所培养出来的文秘专业学生,应当既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又有较好的理论和知识素养,既有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硬功夫,又有未来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软实力,是兼具应用特色与本科底蕴的“高端技能型人才”〔4〕;应比单纯的高职文秘专业和单纯的本科文秘专业学生,有着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多的就业本领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三、文秘专业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中的主要衔接点
理想的高职与本科“3+2”分段衔接,应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组织管理、学生管理、学生考核与质量监控、本科准入机制等诸多方面的衔接。这里重点就课程体系、学生管理和本科准入机制三个方面,具体解析苏州市职业大学与苏州科技学院文秘专业“3+2”分段培养中的衔接问题。
在培养目标确定以后,合理的分段培养方案制订,是头等大事。经过对分段培养专业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将3+2共5年的课程,大体分为3个类型,即突出应用技能导向的高职课程群、高职与本科对接课程群、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并重的本科课程群。在课程体系类型化区分的前提下,又将这3个课程群统一分为通识教育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5大模块。
这里重点分析高职与本科对接课程。如为了能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本科2年的文化基础课学习,比较轻松地迈入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及文学概论等课程学习的门槛,在高职阶段3年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设置了大学语文、吴文化、管理哲学等文学、文化和哲学基础课程。同时,为了使得“3+2”的培养具有延续性、提升性的特点,在本科阶段2年的“职业技术能力课程”模块,设置了中国秘书史、秘书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申论、市场调研与预测、传播学概论等秘书职业技术能力继续培训课程,这能使学生在高职的前3年通过学习应用文写作、秘书实务、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概论等课程所获得的职业知识和能力,在本科的后2年得到延续和提升。另外,本科2年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论文、报告写作指导、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与秘书技能训练与测试等课程,也是为了实现与高职3年开设的秘书实务与应用写作综合实训、中英文秘书技能综合实训、论文写作等课程的衔接。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中的学生管理,是存在问题比较多的环节。由于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高职高专与本科还存在社会认可度及招生批次、层次方面的落差,因此高职学生的入学基础要求要低于本科,这就导致两个问题:其一,高职阶段的学生,自我定位普遍低于本科学生,心理上的就业功利需求远胜于努力学习、继续深造的需求,这就使得不少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甚至自律较差;其二,由于高职起点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而高职的培养以应用为主,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进入本科2年阶段学习时,存在先天的“营养不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两个措施:第一,高职阶段采取严格的导师制,导师兼任班主任,并与辅导员一起,对学生实行介于高中层次与本科层次的管理方式,比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心理和日常学习,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职业规划。第二,与高职相衔接的本科专业,提前介入高职教育,协助高职专业进行学生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概括为“以教代管”,即本科专业派遣专业教师,通过讲座(如入学时的“3+2”全程学习内容、特点与要求介绍讲座、学期中的不定期语言、文学与文化知识讲座、高职阶段毕业前的本科准入考试注意事项讲座等)与课堂教学的途径,引导学生调整心理定位、提高学习兴趣、打牢文化基础、规划5年学习与毕业就业蓝图。
“3+2”分段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学历层次,这就涉及到本科准入机制的问题。为了使分段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历、能力提升培养,必须有严格而可行的准入机制。学生在高职3年,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以选择进入本科2年的学习,也可以选择直接就业。但是要想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必须参加由本科学校牵头、本科与高职学校共同命题的本科准入考试,这一考试包括两个环节,即专业知识考试和职业技能考试。专业知识考试扣紧职业技术基础,重点考察学生秘书学综合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考试,重点考察学生秘书综合应用技能,包括写作、档案管理和秘书实务技能。考试合格者,可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顺利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苏州科技学院本科毕业文凭及文学学士学位。
四、结语
高职与本科实行分段联合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衍伸出的必然产物,从学理上讲,这种分段联合也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要想行之有效地实行这种培养模式,必须考虑高职与本科两个阶段的衔接或说对接问题,应当注意两者间的差异性及衔接过程中的连贯性;同时,必须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组织管理、学生管理、学生考核与质量监控、本科准入机制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衔接。应当说,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可以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一个发展模式,能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逐步完善。文章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与苏州科技学院文秘专业分段培养的例子,已经对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作了正面的回应,希望可以为国内同行提供一点有意的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03):8.
〔2〕 鲁武霞,李晓明.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内涵特性及内蕴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50,47.
关键词:独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7-0031-03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方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由于没有政府的财政扶持,再加上它们大多办学历史较短,社会的影响度远远比不上重点院校甚至一般本科院校。那么如何在当今生源竞争非常激烈的高校中站稳脚跟,这是决定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是将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林业信息管理等五个专业合并而成的一个新专业,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这个专业,许多重点院校也已经办出了体现自身优势的专业特色,对于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最重要的也是如何办出信管专业特色。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2004年4月,经湖北省教育厅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长江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我院管理学部于2007年在管理类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当年开始招生,经过5年的教学探索,信管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我院在兼顾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只是简单的增加了“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没有考虑到我院管理学部的实际情况,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也缺乏特色,课程体系也只是管理和计算机简单的拼凑,无法有效地将各个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学科之间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无法体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2.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院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在长江大学信管专业的基础上,删减了一部分课程而组成的体系,必修课主要有四大块内容:公共基础课、学科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教学。在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共基础课这两大块中,划分有点混乱,比如:对于数据库基础及应用(VFP)应该是属于专业学科基础课,却放在公共基础课模块中,而在学科共基础课中,对于专业很需要的一些基础课程却没有设置,如C语言编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离散数学等,导致在专业核心课的教学中,很多同学都没办法跟上,也没办法把所学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以及实践教学模块的很多内容也没办法真正实行。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也发现,学生感觉每个学期课很少,而对所开设的课程中所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又不懂,导致每个学期感觉没学到什么东西。所以我认为我院的信管专业课程体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如上述所说,所设模块的课程很混乱,学生学起来没有针对性,不知道学了这个课程要做什么,各个课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而且一些基础课程也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完全没办法从实践上去掌握专业的核心技能;二是,选修课的课程也没有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设置,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是从众多与信管专业相关的课程当中选一些出来开设,简单地让学生修满学分就够了;三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完全照搬长江大学的大纲来写,没有考虑到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不断更新;四是,教材的选用也是五花八门,没有一套规范的也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用教材。
3.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学校对理论课程的课内实验和综合实验也很重视,安排的课时也是非常充分,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实践教学内容还是单调老化,不能完全适应外界企业灵活多变的要求。对某些应用型的选修课,如电子商务、ERP,没有建立网上模拟实验室对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就显得不太理想。校外实习基地的缺乏也一直是制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的瓶颈,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应用,缺乏一定的实战能力,导致学生在就业的过程当中缺乏一定的自信。
二、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对策
为了突出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企业信息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特色,利用我院在经管会计类的专业优势,按照本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既重视对学生管理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和工具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方面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培养目标特色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角度来看,当前社会、企业对信息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人员,主要强调利用计算机技术从事软件开发、技术研发、进行系统集成和分布式处理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二是,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管理人员,包括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数据库联机查询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各类工作人员。三是,电子商务类人员,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系统、商务网站的规划、设计、实施,侧重于Web技术。对于后两类人才强调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性技能,且对经济、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是非常的重视,经过调查研究,社会对这类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比较广泛,因此我院信管专业也应着重培养这两方面的人才。
而目前我院课程体系中是强理论、轻实践、强理工、弱经管。因此,课程体系中不仅要强调计算机及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而且要加强管理学、会计学方面的知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训课程,使本专业课程设置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所以,在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模块:
(1)公共基础教育模块:主要是院校中的公共课程,如数学基础类、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及思想政治、外语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身体、思想、人文、社会、心理素质、为今后的深层次学习奠定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经济法、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及其应用、财务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但对于信息基础课程也不容忽视、如操作系统、C/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等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根据CIS2011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6门核心课程,分别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4)专业技术分化模块: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专业技术分化模块中,主要设三个特色方向:
1)硬件维护和管理方向:可以介绍一些计算机硬件设备和网络的工作原理,使用故障的排除等动手性较强的课程;
2)信息系统开发及信息管理方向:主要有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决策支持系统、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经济学、信息组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检索、企业信息系统及应用等;
3)电子商务方向: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网站设计与实现、电子商务系统设计、软件工程、J2EE平台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5)独立实践模块: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ERP沙盘模拟、学年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
2.加强课程管理建设
在课程建设和管理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1)对开设的每门课程,要有非常明确的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要求。
(2)根据CIS2011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指导思路,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做到每门课都有纲可依,且切实可行。
(3)注重教材建设,选择规范且适合我院学生的应用性教材,也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和讲义等。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青年教师非常缺乏,有资深的教师主要是从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外聘,且大多数都已到了退休的年龄,缺乏具有企业背景和信息系统开发的中年教师。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信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院信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的措施主要有:
(1)大力引进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从社会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成功人士加盟教师队伍或兼职上课、开讲座。
(2)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名校的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参加本专业的教育培训,以及管理软件开发实训研修班等。
4.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在专业课的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方面,设置本课程学生必须掌握的实践技能,如尝试开发各类小型的ERP系统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网站等;此外,应充分利用我院购买的用友ERP软件,构建信息管理网上模拟实验室,如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均可以通过网络模拟实验来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专业综合实践技能方面,应充分利用我院在ERP沙盘模拟比赛方面的丰富经验,为信管专业学生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在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这两方面的综合技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迅速、实用性强,只有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和投入,使得在专业实习方面,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强化教学内容,培养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学生受到社会的欢迎和认可。
三、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我院信息管理专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的实地调查研究,总结了专业建设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在今后该专业的建设中,能不断改进,使我院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大力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